落叶松育苗造林技术

2024-09-14

落叶松育苗造林技术(精选11篇)

落叶松育苗造林技术 篇1

我国山系发育完整, 海拔高低分布交错, 地域跨度大, 这给林业规范化运行和科学化发展带来的基础性的制约。将大范围林区工作做到调整和整合, 以更为规范化和程序化的步骤进行林区建设是当前林业急需解决的问题。落叶松树种具有分布广、适生性强、生长迅速、生态效果好等一系列优点, 可以作为各地林区工作的基本树种, 通过对落叶松繁育技术的规范和推广, 可以实现林区工作的科学化和系统化。当前, 各地林区应该从落叶松的育苗和造林两个重点环节出发, 探寻从技术、步骤和管理上落叶松资源繁育的要点, 通过有效统合与相互借鉴, 建立起落叶松繁育的科学体系, 在更好地在林区发挥落叶松资源价值和效果的同时, 促进林业整体建设的规模化、系统化进程。

1 落叶松育苗技术要点

落叶松育苗应该选择低海拔的平坦耕地作为苗圃, 避免使用农耕或林业已经熟化的土地, 尽量使用生荒地作为圃地, 落叶松育苗地要有一定的坡度, 以便顺利排水。在整理落叶松育苗苗圃时应该将苗床整理为宽度在120~130cm的梯形面, 苗床高度控制在10~20cm之间, 在苗床与苗床之间要掏挖20~30cm的排水沟。落叶松种子的播种时间应该控制在每年的开春时节, 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到落叶松种子的萌发率。落叶松种子浸种一般选种温热的高锰酸钾或硫酸亚铁溶液24h浸泡, 在催芽的基础上, 实现对种子表面细菌的消杀。播种落叶松种子采用撒播的方式, 要注意散布的均匀性, 当播种后要在落叶松种子表面覆盖1cm的细沙土, 并覆盖10cm左右的稻草, 做到保湿和保温。当落叶松种子萌发率达到80%以后, 要揭去稻草, 以便实现通风和光照。当阳光逐步猛烈的时候, 要采用必要的遮蔽手段, 避免落叶松苗木因过度光照而产生枯萎或病害。在育苗时期要注意落叶松常见病虫害的侵蚀, 特别要注意对立枯病的防治, 可以采用定期观察的方法有针对性地预防落叶松苗木立枯病, 如果出现立枯病可以采用托布津500倍液或多菌灵400倍液以喷施的方式进行防治。育苗过程中要加强对落叶松苗木的施肥, 既满足落叶松苗木生长的需要, 又有利于落叶松苗木对常见病虫害的地域, 肥料的种类一般以草木灰、有机肥或氮肥为主, 注意在施肥前后的除草工作, 避免杂草对肥料的掠夺。育苗过程中还要加强对落叶松苗圃的灌溉, 在幼苗时期尽量采用喷雾或滴灌的方式, 避免对落叶松苗木根系的冲刷效应, 在苗木时期要结合季节的变化和苗木的生长, 有针对性地选择灌溉时间和方式。

2 落叶松造林技术要点

2.1 落叶松造林地的选择

选择落叶松造林地应该根据落叶松的生长特点和当地的气候条件, 要选择坡度平缓的荒山或荒地作为落叶松造林地。也可以在采伐迹地范围内设立落叶松造林地, 但要注意对造林地的清理。也可以选择在火烧迹地上设立落叶松造林地, 但应该注意地表以下部位的整理。

2.2 落叶松造林地整地

整地是落叶松造林工程的第一个重要环节, 要提倡进行全面而彻底的清林操作, 以便实现对落叶松造林地完整的清理。整地的时间一般应该在秋季林草进入到停止生长的时期, 要砍伐造林地上的灌木, 割除造林地上的杂草, 采用堆积火烧的方法将杂草和灌木进行清理, 达到对落叶松造林空间的保障。

2.3 落叶松植苗

落叶松植苗的行间距为200cm, 株间距为1 5 0 c m, 落叶松树穴的大小规格为:长60cm, 宽60cm, 深50cm。植苗前应该将肥料或地表土施入树穴底部, 以确保落叶松苗木生长过程中对肥料需要的满足。在植苗时要把好质量关, 做到苗正根舒, 分层覆土压实, 使根系与土壤紧密结触。

2.4 落叶松苗木抚育技术

造林后的第2年起必须加强对落叶松幼林地的抚育管理, 每年在春 (4月、5月份) 、秋 (8月份) 两季各抚育1次, 春季以窝抚为主 (窝抚实行锄抚, 窝宽直径1m, 窝内培土, 石块、杂草拣尽) ;秋季实行全面刀抚 (用刀将造林地内的所有杂草灌丛、草丛砍伐, 其伐根高度控制在5cm以下) , 直至郁闭成林, 郁闭后视幼林长势情况, 按每间隔3~5a的时间又对幼林地实施抚育间伐作业, 将林内非目的树种及病枯木砍除, 以利生长

2.5 落叶松病虫害防治

在幼林郁闭前基本无病虫害, 但郁闭后的落叶松林有的地段出现个别植株整株枯萎死亡现象时一般可以断定是蚂蚁或蝼蛄对落叶松根系的啃噬。当落叶松造林后, 应加强造林地的巡护检查力度, 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 发现病株立即用药水灌根, 对被害严重的植株要立即拔出烧毁, 用药水消灭穴内的蚂蚁, 并用5%石灰乳处理病穴, 以防病株的感染。

3 结语

落叶松是北方林区林业工程和各项工作的重要目标树种, 对落叶松进行规范地育苗和科学地造林是林区做好各类工作、建设各种工程的基础。应该从落叶松的生长和繁育的规律出发, 突出育苗和造林两个落叶松种质资源繁育与增殖的重点环节, 突出人工作业生物技术在落叶松育苗和造林的应用过程, 以林业实际操作和科技实践为基础, 建立落叶松育苗和造林的新技术与新错所, 在提高育苗质量、提升造林效率的前提下, 为落叶松的资源培育, 开拓林业工程潜力打下技术、资源、操作的基础。

摘要:落叶松是林区造林的常见树种, 在林业生态和经济工程建设中, 落叶松以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成材率高的优势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在防护林、生态林、混合林等主要林业工程的建设中离不开落叶松资源的有效配比。落叶松应用在林业建设中应该抓好育苗和造林两个主要环节, 要突出落叶松育苗的技术, 保障苗床制作、浸种、播种等重要环节的细节, 在做好落叶松植苗、抚育的基础上, 提高落叶造林效果, 为落叶松资源的林业应用打下基础。

关键词:落叶松,苗床,育苗,播种,植苗,抚育,病虫害

参考文献

[1]杜怀平.华北落叶松育苗日灼害防治技术[J].山西林业, 2009 (1) :35-36.

[2]刘春延.塞罕坝地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水肥变化规律的研究[J].河北林果研究, 2009 (1) :38-40, 50.

[3]刘春延, 陆贵巧, 陈平, 等.华北落叶松、樟子松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联度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9 (3) :81-84.

[4]张世杰.日本落叶松与华北落叶松生长量调查[J].河北林业科技, 2009 (4) :25, 31.

[5]徐学华, 于树峰, 崔立志, 等.冀北山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水源涵养功能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 2009 (5) :162-166.

落叶松育苗造林技术 篇2

摘要:文章主要对裸根苗苗木培育及造林方法进行介绍,以供参考。

关键词:裸根苗,育苗,造林

Abstract: the paper mainly on bare seedling cultivation and afforestation plant method are introduced, for reference.Keywords: naked seedling, the seedling, afforestation

中图分类号:S61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引言

苗木质量决定着造林的成败,同一树种经不同由育苗方式培育出的苗木从形态到生理特性都有很大差异,各自的适应能力差别也很大。造林时如苗木选择不当不仅会影响适地适树的效果,甚至导致造林失败,造成人力和财力的浪费。因此在造林工作中要充分发挥不同特性苗木的特长,使其更好地适应造林立地条件,同时造林工作要与苗圃育苗结合起来,在造林设计时就对苗木种类、大小和生理特性做出明确规定,苗圃根据造林设计要求定向培育苗木,为造林提供有针对性的合格苗木。苗木的种类

根据育苗时根系所处的环境及苗木出圃时根系带土与否,将苗木分成裸根苗和容器苗;根据繁殖材料不同将苗木分成实生苗和营养繁殖苗;根据苗木移植与否将苗木分成原床苗和移植苗。另外,还有苗木复合类型,如裸根苗移植到容器里形成移植容器苗,在容器里进行扦插形成容器扦插苗等。苗木培育技术措施

3.1 裸根苗培育与活力保护

裸根苗是泛指在大田土壤中培育,出圃时根系的苗木。培育方法简单,育苗成本低,目前是我国大多数地区采用的育苗方法。根据本地区地理气候特点,这里主要介绍裸根苗培育的技术措施。

3.1.1 裸根苗培育

(1)苗圃土壤耕作。整地包括平地、浅耕、耕地、耙地、镇压、中耕等环节。施肥时必须充分考虑气候条件、土壤条件、苗木特性和肥料特性;根据苗木对养分的吸收量、土壤养分含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因素来确定施肥量;在苗木培育的不同时期进行基肥、种肥、追肥等施肥措施,不同措施所采用的也不同;根据不同种类的苗木不同的生长阶段把握施肥时间和肥料种类对苗木的生长速度和质量十分重要。实践证明,轮作也是提高肥力、保证壮苗丰产的措施之一。轮作的优越性主要包括充分利用土壤养分;改良土壤结构,提高肥力;能起到生物防治病虫害的作用;减免杂草危害。有的树种连作效果好,如松类、栎类等,这些树种有菌根是合体营养树种,菌根可帮助植物吸收营养,而连作有利于菌根的繁殖。但立枯病严重时不宜连作。

(2)播种苗培育。播种以春播为主。播种前的准备工作为种子准备,播种前整地,土壤消毒等。根据不同树种特性、不同年龄、不同的栽培条件确定不同的播种量。根据不同的培育条件和培育目的可选择撒播、条播、点播等播种方法。根据土壤、气候、种粒大小和覆土薄厚等情况选择性的进行覆盖、浇水、松土除草、防鸟兽害等管理工作。苗期管理为遮荫、灌溉和排水、松土除草、密度控制、切根、病虫害防治、苗木越冬防寒等措施。

(3)移植苗培育。根据移植时所用苗的情况可分为,芽苗截根移植、幼苗移植、成苗移植、野生苗移植等。以春季苗木萌动之前移植效果最好。有裸根和带土坨移植两种方法,根据苗木树种和苗木大小选择适用。

(4)营养繁殖苗培育。营养繁殖苗又称为无性繁殖育苗,是利用乔灌木树种的营养器官培育苗木的一种方法。育苗方法有插条、埋条、根蘖、压条、嫁接、组织培养等。

3.1.2 裸根苗活力保护

(1)起苗。起苗时间的根据苗木树种、土壤环境、气候条件、使用目的等因素来确定起苗季节和起苗时间。起苗方法有机械起苗和人工起苗两种方法。

(2)苗木分级。苗木分级方法为如果绝大多数(至少)90)苗木已超过标准,则起苗后立即包装。完全按标准对苗木逐一进行分级。只剔除不合格的苗木。不做任何的分级和剔除不合格苗木,造林时选苗。分级环境要庇荫、低温和湿润的室内;分级速度要快;分级完后立即包装或贮藏。

(3)苗木包装和贮藏。包装前苗木根系处理措施有蘸泥浆、浸水、水凝胶蘸根、蘸HRC苗木根系保护剂等。苗木包装材料和包装方法应根据苗木、环境条件、存放与运输条件及时间等因素选择最适合的包装材料和方法。包装材料有稻草片、纸箱、纸袋、塑料袋、化纤编织袋、布袋、麻袋等。常用的方法有假植、窖藏、坑藏、垛藏、低温库贮藏等。造林方法

裸根苗植苗造林成活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苗木质量、苗木本

身水分损失情况以及栽植方法正确与否,裸根苗造林主要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⑴选用壮苗。实践证明,苗木大小及质量高低直接影响造林成活率。一般来说,使用木质化程度高,苗茎粗壮较矮,顶芽饱满,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根系发达,特别是侧根、须根较多的苗木造林成活率高。针叶树造林多用2 年生苗,阔叶树用1 年~2 年生苗造林,四旁植树宜选用3 年生杨树或榆树移植大苗,造林成活率较高。

⑵适当深栽。适当深栽是抗旱造林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但不同树种适宜的栽植深度不同,落叶松可深栽3 厘米,油松、樟子松可深栽3厘米~ 5 厘米,柠条和沙棘等可深栽6 厘米~ 7 厘米,杨树可超过地基茎50 厘米左右。

⑶细致栽植裸根苗人工栽植方法有3 种,即穴植法、靠壁栽植法和窄缝栽植法。

穴植法:主要适用于一些根系较大的阔叶树造林,栽植技术要领是“三覆土两踩一提苗”。栽植时首先在已整好的造林穴内开穴,四旁植树可不提前整地,栽植深度根据苗木大小而定。捡净穴内石块、草根等,打碎土块,把苗木放入穴内覆土至穴深三分之二时,轻轻提一提苗防止窝根,然后踩实,再覆土至与穴面持平并踩实,然后覆一层?H土保墒。

靠壁栽植法:又称靠边栽植或中心靠壁栽植,栽植的工序类似穴植法,不同的是开穴时穴的一侧壁在穴中心并垂直,栽植时使苗根紧贴垂直壁,从另一侧培土,培土及其工序与穴植法相同。采用此法造林能及时供应苗木所需水分,利于幼树成活。

浅谈落叶松造林的相关技术 篇3

【关键词】 落叶松;植树造林;工艺技术

落叶松常见于我国大部分森林地区的主要组成树种,其天然就分布很广,是一个寒温带及温带都可生存的树种。落叶松的木材厚重而结实,其抗压及抗弯曲的强度很大,同时也非常的耐腐朽,木材本身的工艺价值较高,是可以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建筑所用的优良用材,同时是一个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落叶松造林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同时可采用定向培育和科学造林的方法,

一、 落叶松的自然习性及造林的意义

1. 落叶松的自然属性及作用

落叶松属于喜光的强阳性树种,它们的适应性特别强,对土壤、水分以及养分条件的适应范围非常广。落叶松最适宜在湿润而通气良好的地区生长,尤其在土壤深厚而肥沃的条件下生长得最好,但是如果落叶松在干旱而瘠薄的地区生长会生育不良。此外,落叶松也能耐低温和寒冷,在低温度下也能正常的生长。一般来说,落叶松的木材材质抗压及抗弯的强度较大,而且耐腐朽,木材的工艺价值高,可广泛应用于我国建筑业,此外由于落叶松树干高大而挺拔,它们的抗烟能力也极强,是一个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

2. 落叶松造林的意义

进行落叶松造林对于退耕还林和生态的重建具有重要的意义。植树造林可以使水土得到保持,控制水土流失,同时也可以防风固沙,增加土壤的蓄水能力,能大大的改善生态的环境,减轻洪涝灾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此外植树造林还能为人类提供各类食物、水果以及药材和林产品等,此外茶叶、橡胶等也可来自林木。植树造林还可以减少噪音,美化人们生活的环境,以保持生态的平衡。

3. 落叶松造林的基本原则

在进行落叶松造林时,首先要坚持造林地的立地条件与树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相一致的原则,要做到适地适树适种源。同时为了提高人工林的综合性效益,维护生物的多样性和提高林地的防护效能,要因地制宜地营造落叶松混交林,以防止树种的单一化。此外造林也要坚持生态多样性的原则,优先选择适应性强而生长速度快的优良种源。

二、 落叶松造林的准备工作

1.造林地的选择

造林前要进行造林地的选择。阴坡、半阴坡、半阳坡以及沟谷地等均可当做造林地。林地的海拔高度要在800米到1600米之间,由北往南要适地的升高。造林地的土壤要疏松、同时透气性也要好,不可选用黏重的湿地。此外也要考虑到林地的酸碱度,土壤的酸碱度应是微酸性或者是中性,其PH值应该小于7.0,土壤的总盐量要小于0.1%。

2.整地工作

在落叶松造林之前,首先要进行整地的工作。整地可以消灭杂草,也可以积蓄和保持土壤的水分,改良土壤的性质,同时还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为落叶松苗木的生长及发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整地可分为以下三种全面整地、块状整地以及带状整地。全面整地适用于在坡度平缓的草地以及没有伐根的旧采伐迹地上,要全面清除石块和草根,然后造林。块状整地适用于在较稀疏的灌木林地以及伐根尚未清除的旧采伐地或在林中的空地上进行。在陡坡以及容易引起土壤冲刷的宜林地可应采用等高水平的带状整地,带宽通常为1.5~2米,行距最好为1.5~2米。

3.树苗选择

苗木品种的选择和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在选择树苗时要选择质量较好的树苗,注意苗木的顶芽要饱满,而且顶芽的色泽要圆润,仔细检查树苗,注意要选择无病害的樹苗,同时也避免出现机械的损伤等病害。

三、树苗的栽植方法和管理过程

1. 落叶松树苗的栽植方法

在选好良种壮苗之后,就要进行树苗的栽植。在栽植时要根据造林的目的以及树种的特性来确定造林的密度。而造林的时间以益选择秋季,此时苗木已经封顶并处于初眠的状态时,种植的效果最佳。栽苗时要保持苗根的平整,不要让苗根卷曲或缠结。栽植深度应该比苗木原根际深1~2厘米。填土时将熟土回坑,同时也要清理草根、碎石等杂物,并把土踩实,使苗根与土壤紧密的结合,最后撒上一些细土进行覆盖。

2. 落叶松树苗的养护及管理

在落叶松栽植之后,要进行除草、松土等养护工作,以为减少水分的蒸发,保证落叶松幼树的成活率。造林的前几年要进行对树苗的除草和松土,第一年3次为宜,第二年2次,而第三年2次。此外适宜的土壤水分以及肥料也是树木速生、丰产的必要条件。为了促进落叶松苗木的快速生长,可在雨季追加施肥,并逐年增加。

3.造林组织机构的创建

良好的造林植树组织可以合理地调节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并使之得到有效的使用,保证造林的质量,也可以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因此在进行落叶林造林的作业期间,组织机构要选派有精湛技术的人员,并派人深入到造林现场跟班作业,严格把关,尽早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以提高落叶松造林高产率。

参考文献

[1] 赵明扬.华北落叶松造林技术[J].中国林业.2011,24.

[2] 刘玉琴 赵福洋 张坤.提高落叶松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实现途径的探讨[J].中国西部科技.2010,29.

[3] 孙楠 于秀兰 张怡春 李梦.造林密度对杂种落叶松生长影响的初步分析[J].吉林林业科技.2009,02.

[4] 赵金玲.落叶松容器苗繁育技术[J].河北林业科技.2009,02.

作者简介:彭军,男,(1974-),黑龙江省东京城林业局苇子沟经营所二级技师,研究方向:营林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东京城林业局苇子沟经营所)

华北落叶松育苗造林技术 篇4

关键词:华北落叶松,育苗,造林,技术

华北落叶松是一个优良的用材树种, 也是同朔地区 (大同市、朔州市) 的荒山造林乡土树种。在同朔地区自然垂直分布于海拔1 600m~2 200m之间, 以1 800m~2 000m之间生长最好。该树种对土层厚度的要求是:阳坡30cm以上, 阴坡80cm以上。耐寒冷、瘠薄、干旱, 是同朔地区土石山区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较好的树种之一。

1 育苗技术

1.1 播种前准备工作

播种前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选地。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灌方便、土质肥沃的沙壤土的沟谷地段为宜。二是整地。秋末先进行深耕, 深度20cm~25cm, 春季再浅耕1次, 耙碎耱平。三是施肥。为了保证苗木生长所需要的养分, 应在区划做床时每667m2 (即1亩) 施底肥 (有机肥) 2 500kg, 为了使肥料充分分解, 最好混有草木灰和炕土等钾肥。施肥时要撒均匀翻入活土层内。四是作床。床面有两种, 即高床和低床。高床的做法是:床高10cm~15cm, 床面宽30cm, 床间距20cm~50cm。浇好底水, 把床面全部浸透, 再修整一次, 全部达到水平以后即可下种。高床适合水源较近、山高沟窄、日照时间较短的圃地或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圃地。低床的做法是:床宽10cm, 床埂20cm, 长度不限, 适于地势较高的平坦开阔地和地下水位较低的圃地。

1.2 种子处理

处理种子的方法有雪藏、沙藏、水浸催芽3种。而雪藏方法处理比其他方法效果要好。其优点是出苗早, 出苗齐, 出苗匀, 生长快, 抗性强。具体做法是:将一份种子与3份~5份干净的雪拌匀堆在席囤内或麻袋内, 再撒20cm~30cm厚的一层雪, 然后放置在背阴处。60d~90d以后待雪消后将种子取出摊在向阳处, 四五天发现有裂口时即可播种。

1.3播种

1.2.1 播种时间

当春季日平均温度达到12℃时下种最适宜。同朔地区一般在4月中旬~5月上中旬进行, 此时的物候期是杏花开放。为使苗木有较长的生长期, 下种期可以尽量提前但要适时。

1.2.2 播种量

播种量的多少与育苗技术、苗圃条件、种子本身的质量等有很大的关系。一般种子纯度96%、发芽率72%、发芽势34.30%、场圃发芽率55%、千粒重4.0g的种子每667m2下种5.0kg。如质量低于上述指标, 则应适当增加播种量, 一般为7.50kg~10kg。

1.2.3 播种方法

一般采用条播法, 在苗床灌足底水后, 待土壤达到不干不粘时用平底压沟板进行开沟播种, 播幅5.0cm, 边距10cm, 沟深1.0cm.开沟后将种子均匀地撒在播种沟内, 上覆1.0cm的细沙土, 看起来似露非露即可, 然后稍加镇压使种子与土壤结合。

1.4苗期管理

1.3.1 出苗期

播种———出苗———长出第一层真叶, 时间约为30d左右, 主要是保持床面湿润, 提高床面的湿度。幼苗出土后因为嫩弱, 日灼和立枯病能造成苗木大量死亡。为防止日灼, 在地表温度达到35℃时要进行喷洒1.0%~3.0%硫酸亚铁液, 淋湿苗床土壤表层, 但施用后要用清水喷洒洗苗, 对于病苗要及时拔除烧掉。

1.3.2 生长初期

此时幼苗地上部分长出真叶, 地下部分长出3条~5条侧根, 但细弱生长缓慢, 仍主要防日灼、立枯病和干旱。为使根系发育粗壮, 可适当浇水。此期间正常健壮苗木的标志是, 茎干紫红色, 直立, 叶绿色, 根系发育良好。此期间一般在6月上旬~7月上旬。

1.3.3 速生期

一般出现在7月上旬~9月上旬。此期应加强水肥管理, 防止出现封顶。封顶一般是干旱和肥力不足所造成的, 最好是每隔10d施肥1次, 每隔5.0d~6.0d浇水1次。封顶一般出现在8月份, 因此在可能出现封顶之前, 尤其要注意加强水肥管理。

1.3.4 停止生长期、休眠期

9月中旬~10月上旬应停止施肥、浇水, 促进苗木木质化, 但可以施一些草木灰之类的钾肥。为了防止冬季因风害导致苗木生理干旱而造成死亡, 在苗木越冬前要进行覆土, 防止苗木失水。

1.4 留床苗木管理

翌年春的5月上旬, 树液流动, 抽芽长叶到9月中旬这一阶段为苗木的速生阶段, 因此必须注意加强水肥管理。尤其是6月~7月份, 每隔3.0d~10d施速效肥1次, 每公顷施肥量45kg。每隔5.0d~6.0d浇1次水, 要浇足浇透。并要经常除草松土。

进入雨季以后除正常施肥, 浇水要减少或者停止, 且要求搞好排水工程, 防止圃地积水。9月中旬后可停止施肥浇水, 以保苗木新梢充分木质化。9月底~10月上旬针叶逐渐变黄脱落, 完全停止生长, 即可出圃造林。2.0a生苗木一般高达20cm, 地径0.35cm~0.45cm, 亩产苗木8万~12万株, 出苗率85%~90%。

1.5 苗木移植

移植苗木有如下优点:一是顶芽饱满, 茎杆粗壮, 枝梢无徒长现象, 木质化充分, 高径比较小;二是根系发达, 除具有短粗的主根外, 侧根和须根也很多, 而且分布均匀, 根茎比值较大;三是移植苗抗旱性、抗逆性较强, 造林容易获得成功, 而且生长潜力很大。培育移植苗的工序:一是起苗、选苗。以1.0a生苗木培育移植苗最好。起苗在秋末落叶后或早春树液流动前进行, 起苗的关键是要保护好根系。为提高移植成活率可带些宿土, 并修剪主根, 淘汰生长弱或受伤苗木。二是在区划好的苗床上进行开沟移植, 株距10cm~20cm, 每亩初移株数2万~3万株, 移植后要及时浇水。三是打侧枝。为保证养分正常供应, 在第二年春苗木萌动抽叶时, 应将侧枝和侧芽掰掉。

2 造林技术

2.1 细致整地

整地采用块状整地或者带状整地的方法。块状整地就是在荒坡地上区划后整理成长方形块状, 规格是长1.20m、宽0.50m~0.70m, 块与块间的边距为0.80m, 深为0.20m左右, 上下之间呈品字形排列。且要整成水平状, 以便蓄水保墒。

在不便于搞块状整地的灌木坡, 进行带状整地。规格是带宽0.50m~1.0m, 长度不限或视地形确定, 深度0.20m左右, 使表面呈水平状或反坡状。一般来说坡陡带可窄些, 坡缓带可宽些。在造林地条件差时, 带状整地效果比块状好。整地时间在造林前一年或半年, 至少也要提前一季。提前整地有助土壤熟化。无特殊情况, 整地最好选择在前一年的夏季进行。

2.2 造林密度

造林密度的确定与培育材种、立地条件、造林技术及经营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经营技术和经营水平的提高, 落叶松造林初植密度每公顷应在3 300株~6 600株之间。这样15年之内不用再进行人工抚育, 可以节省投资。

2.3 造林方法

落叶松植苗造林有窄缝栽植, 直壁靠边栽植和中心穴栽植等多种方法, 但多采用后两种方法。直壁靠边栽植, 即将苗木置于穴内靠里边2.0cm~5.0cm的地方, 使苗木直立舒展靠壁, 由外填土踏实, 做到“起苗不伤根, 运苗不晒根、栽正踏实不窝根”。

2.4 抚育管理

杉木育苗与造林技术分析 篇5

关键词 杉木育苗;造林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51-0144-02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属于典型的杉科常绿乔木,主要生长于我国南方,北方也有少量种植。杉木性喜温暖湿润、风速小,雾日多的气候。杉木树身高大,有的株高可达20多米,出材量高,材质轻韧,强度适中,结构均匀,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用途。正是因为杉木的经济价值比较高,目前在我国南方地区开始大面积栽植,为当地带来了不错的经济收益。但随着杉木造林面积的扩大,连栽代数也出现了相应的增加,很多地区的杉木种植林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地力衰退现象。所以营造速生丰产的杉木,对于当前因保护生态而制定的一些天然林限伐措施造成的木材供应紧张可起到有效缓解。

1 杉木育苗

杉木育苗分为两大类,其一是实生育苗,主要是利用杉木种子繁育杉苗。其中杉木种子一般都选择15-40年树龄的母树,母树需要生长健壮迅速、通直圆满、无病虫害的实生杉木优良母树,或从种子园采集种子;其二是无性系育苗,主要是利用杉木无性系的萌条进行扦插繁殖。其中杉木无性系苗木的繁殖方法,一般是采用萌条扦插的方法,而且所选用的扦插材料一般都是树干基部幼嫩的萌条。类似侧枝和木质化程度较高的萌条基本都不选择用于扦插。

1.1 实生苗育苗技术

1.1.1 科学选择苗圃

杉木幼苗适宜在肥沃而湿润的土壤中生长,在贫瘠干燥的土壤中幼苗生长衰弱。所以,杉木育苗,其苗圃需要选择供排水条件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的壤土或者沙壤土。一般,粘土,供排水不畅的地块,或者曾经连续多年种植杉木、松柏树的地方都不适宜选作杉木苗圃。实际的苗圃选择中,以造林地附近的微酸性水稻田作为圃地是普遍的做法。由于杉木的种子体积很小,播种后带壳出土,所以整地的细致程度很关键。首先在苗圃内撒腐熟圈粪2吨/亩、过磷酸钙与碳铵各50千克/亩。施好肥料后,要将苗圃土壤尽量粉碎,然后做以宽1.2米东西向开沟做成高床,沟深、宽各30厘米,床面粗略刨平后,撒入硫酸亚铁10千克/亩、呋喃丹2千克/亩,最后在进行一遍碎土和平整的工作,使床面药土混合,土粒细碎,再用方锨轻拍使其平整待播。

1.1.2 精细播种

杉木种子对萌发环境要求比较高,如果播种前的种子本身就已经带有病毒或者病原菌,那么后期的树木长势会收到严重的影响。尤其是杉木又不耐连作,需要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精选和消毒。具体的种子处理过程可以选用0.5%的KMnO4或1%漂白粉液浸30分钟,或者选用0.15%-0.3%的福尔马林液浸15分钟。浸泡好后去除药液,密封1小时后即可播种。播种季节以惊蛰到春分为宜。播种方法以条播为好,播种量一般都控制在2千克/亩-3千克/亩,播好后覆盖草用以保湿。

1.2 无性系育苗

繁殖优良无性系苗木,首先要选用品质优良的优良无性系苗来建立无性系采穗圃。有了穗圃后即可批量生产插穗。杉木无性系育苗可以选择春季扦插,也可以选择夏季扦插、秋季扦插或者冬季扦插,单相比之下,秋季扦插的成活率要普遍高一些。秋季扦插,需要在扦插前两个月对采穗母株修剪促萌,保留适当的辅养枝,使之产生数量较多的萌条。杉木无性系育苗以9月份中旬或下旬为宜,采集萌条密集地扦插在以黄泡沙为基质的沙床中,株距3厘米,行距5厘米。3厘米以上的萌条均可扦插,长者可剪至5厘米-8厘米。插后淋透水,使扦插基质与穗条紧密接触。扦插后,用切断的短稻草在行间覆盖。除草、施肥与实生育苗的管理过程基本类似,但插植后3-4个月内要特别加强松土工作。?等到杉木种植缓苗期结束后,就要开始除杂草。除草最好在雨后或灌溉后,连根拔除,这样可以防止杂草重新生长。

2 杉木造林技术

2.1 选地与整地

林地条件的优劣包括土壤理化性状、地形条件、排水状况都会影响到杉木的后期生长,所以杉木种植前需要精细的选地、整地。杉木对土壤条件要求比较苛刻,最适宜在板岩、页岩、砂岩、片麻岩、花岗岩等风化而成的深厚肥沃土层中生长,喜欢腐殖质含量高的酸性或微酸性的黄壤最适宜生长。疏松肥沃的土壤。不耐旱,又忌水渍。杉木种植不仅对于土壤条件要求高,而且对于整地也有较高要求,而且前期精细的整地,还可以有效改善立地条件、保持水土,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幼林生长。杉木种植主要在春季居多,所以整地可以选在夏秋季节,这样可以让林地经过一个较长时间的休整。整地首先要炼山,炼山后要根据不同坡度整地,对于大于35度的坡度,主要用作水土保持地带的规划,可以采取穴状整地的方式;15-35度之间坡度适中的,可以采取带状整地或抽槽整地。对小坡度的缓坡地,视立地条件,以及劳动力状况,可选择抽槽、带状和全垦整地。

2.2 栽植技术

杉木的种植一般可以选在春季,3月下旬即可。为了保证成活率,栽植最好选择在阴雨天或者刚刚遇过天晴的日子。栽植需要选择墒情较好的时期,有利于杉木根系的生长。栽植的苗木要保持端正,根系水平方向向外伸展,以控制萌蘖,栽植深度一般为苗高的1/2-1/3,这样可有效减少水分蒸发量,提高造林成活率。如遇干旱天气栽植,应浇定根水。土壤较瘠薄的造林地,还应混栽1/3的马尾松苗,以形成杉松混交林,促进成林成材。根据立地不同,需要选择的具体种植密度也不同,种植目标也不同。对于土层深厚、肥沃,立地条件优良的,一般都会以培育中径材为主,所以种植密度一般都要稍小,株行距可选择在2米上下,每公顷栽植2?500株;对于立地条件一般,则初植密度需要适当增大,可以达到3?000株/公顷。这种立地条件下,杉木的栽植株行距可以在1.7×2.0 米即可。个别立地条件再差的,还可以适当增加

密度。

2.3 合理施肥追肥

杉木属于对养分需求量较大的树木,如果连续栽植,对于地力的消耗非常大,而且重复栽植,还会引起一些土传病害增多。所以,肥料的施用要结合树龄、林地的具体情况施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研究表明,以树木年龄作为施肥依据,连栽杉木第1代,一般都采取施肥3次,对于树体长势最有利,第1次施肥选择在栽植后的第2年,第2次施肥选择在栽植后的第3年,第3次施肥选择在间伐后可获得最佳效果。对杉木进行追肥时,适宜在初春时期,施肥需根据不同林龄采取不同的施肥方法,第二年生幼树用穴施,以有机肥为主,三年生幼树宜在上山方向开沟施,每株施100克钙镁磷肥。施肥时,条播以沟施为宜,施后覆土;撒播的可撒施或喷施,视肥料种类而异。

2.4 林木抚育管理

杉木造林三年后,除了要加强日常管理,包括除草、松土等工作以外,还应在每年在四、五月进行扩穴抚育。杉木扩穴抚育的作用非常重大,适时合理的扩穴抚育可以有效避免因全面铲草而影响林下生态平衡。数据统计显示,采用扩穴抚育方法每年平均抽梢分别可达40厘米以上。另外,扩穴抚育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除草,且省工有效。数据统计显示,扩穴抚育比全面除草省工20%,比一次性全垦省工18%,且林木会提前一年郁闭。当在幼林进入郁闭约2年-3年后,杉木胸径年生长量开始放缓甚至下降时,要应该及时开始间伐抚育工作。间伐要遵循“优剩劣汰,伐小留大,去密保稀”的原则,主要针对林冠下层长势较差、病残体、弯曲、双权、生长过密的杉木加以采伐利用。20年左右可进行全面采伐更新,更新可采用萌芽加栽苗的方式,能实现低投入高产出。

参考文献

[1]陈正金,潘建平,杨桂娥.龙泉市塔石乡毛竹资源及低产林改造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4.

[2]胡彦彪,刘瑛,曹雯.杉木育苗造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19.

[3]唐元辉.提高杉木壮苗及杉苗造林培育技术之我见[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8,10.

[4]游水林,代仕高.杉木无性系扦插育苗技术[J].四川林业科技,2000,21,4.

[5]吕彪.杉木育苗与造林技术[J].养殖技术顾问,2011,5.

[6]张淼.豫南杉木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研究[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3(9).

[7]邓志贵.杉木的种植技术[J].绿色科技,2011,7.

落叶松造林技术探讨 篇6

关键词:落叶松,选地,育苗,造林

1 选地与整地

1.1 选地

在进行落叶松圃建设与选地的时候, 必须要考虑到用水与排水问题, 保证用水排水方便有效, 土质要疏松、肥沃的壤土、沙土, 且土壤的p H值应当为微酸性或中性的, 土层要具有足够的厚度, 至少不能低于50cm。草炭土、重黏土以及涝洼地是绝对不能选作落叶松圃的。

1.2 整地

幼苗时期的落叶松由于根系发育还不健全, 较为嫩弱, 不利于扎根扩展。为此, 要通过整地来为其提供疏松且通气透水性良好的土壤环境, 保证落叶松幼苗的成活与生长。整地的主要内容包括翻耙、清杂以及整平和作床等。秋季翻地要在结冻之前进行, 翻地的深度要达到25~30cm, 同时清除杂草、杂物, 翻土后不用进行耙地, 这样对土壤风化具有好处。春翻要在解冻之后进行, 春翻的深度仅达到20cm左右即可, 耙地的深度至少要达到10cm, 在翻地的同时即可进行耙地, 将表土耙细、耙碎并整平。翻土、耙地完成之后, 要紧跟着作床育苗。

2 催芽与播种

2.1 催芽

在开始播种之前, 要对落叶松的种子进行处理, 首先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对种子进行浸泡, 时长至少为4h, 以达到消毒的目的。随后, 将种子表面清洗干净, 用45℃左右的清水对其再次进行浸泡, 时长至少为24h。浸泡完成后将种子微微晾干, 并按1:3体积比与锯沫混合放于发芽坑, 对其进行催芽。每天要定时对正在催芽的种子进行一次翻动等到有超过30%左右的种子裂嘴后, 就可以开始进行播种操作。

2.2 播种

播种时要考虑到地表的温度, 如果地表温度低于10℃, 则不宜播种, 要在地表温度超过10℃时再进行播种。播种量为每亩地5~6kg, 播种方式为条播, 沟深约为1cm, 沟宽约为10cm, 沟间距约为20cm, 播种后应当覆上一层细沙壤土, 细沙壤土厚度约为1cm, 然后再加盖稻草, 喷水保湿, 使苗木能够尽快出土。当苗木的出土率达到30%~50%的时候, 可以开始逐渐的揭草, 苗出齐、草揭完。揭草的时间不能是中午或是由太阳照射的时候, 最好是在傍晚或是阴天进行, 将草揭开后要及时地进行浇水。

3 苗期管理

落叶松的苗期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的内容, 第1个阶段是出苗期管理。出苗期指的是从播种开始, 经幼苗出齐, 到种壳脱落结束, 在这段时间内, 应当搞好对幼苗的粪水管理, 注意保湿, 不要让垄面出现干燥的情况;第2个阶段是生长初期管理。幼苗的生长初期指的是幼苗出齐之后速生期之前, 主要的管理工作是对幼苗进行适量的水分灌溉, 结合施肥与除草松土, 搞好虫害的防止, 避免幼苗受到太阳的暴晒, 使苗木抗性能够得到增强与提升, 以迎接速生期的到来;第3个阶段是幼苗的速生期管理。在幼苗速生期的管理工作主要是肥水管理, 为幼苗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与营养条件, 使幼苗可以尽快的长大、长壮。

4 造林

4.1 整地

落叶松的造林密度, 应当根据造林地的综合条件而定, 但通常情况下每667m2的造林密度不能低于220株。造林整地的时间要在雨季, 用穴状整地的形式进行落叶松造林整地, 要将穴整成反坡型, 里低外高, 并将埂踩实, 穴深度至少要达到30cm, 在整地的过程当中还要将穴内的杂物清除, 例如石块以及草树根。

4.2 起苗与运输

落叶松的起苗工作要严格考虑到当地的气候条件, 通常来说每年的10月中旬到下旬较为适合起苗。决定起苗之前的4~5d时间内, 要注意浇水, 使苗木的土壤能够保持湿润与松软, 以保证起苗过程当中苗根不会受到过多的破坏。苗木的主根必须超过20cm, 起苗操作时防止用蛮力硬拉硬扯, 将起好的苗木按照100株为一单位捆好。在进行苗木运输之前, 要对根系沾浆, 用湿草帘包好, 再开始运输。

4.3 栽植

每年的春季和秋季, 都可以进行栽植工作, 在栽植的过程当中, 要做到不能窝根, 并将苗扶正, 不能有顺山苗、靠山苗出现。栽植后的第2年, 要在化冻之后, 对栽植好的苗木进行复踩, 这能够使苗木的成活率进一步提高。

4.4 幼林抚育管理

栽植后连续5a进行除草松土和割灌抚育, 提高造林成活率, 促进幼树生长。当林分郁闭后, 进行修枝抚育, 通过修枝调整林地光照, 改善林分生长环境, 不但能促进幼林生长, 还可以解决群众的烧柴问题, 是一个一举两得的作业。15d以后开始进行除伐定株、疏伐等作业, 使林分调整到合适的密度, 加快林分的生长, 增加收入。

4.5 病虫害防治

4.5.1 立枯病

在出苗整齐后1周, 向幼苗喷洒40%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或1%波尔多液, 每次用药量100g/667m2, 每10d 1次, 连续1个月。

4.5.2 落针病

落针病易侵害落叶松, 染病苗从中部开始落针至整个植株, 染病后立即喷洒40%多菌灵, 避免扩散。

4.5.3 松毛虫及松尺蠖

不可与松树混植, 最好与阔叶树混植或团丛式混合培植。

参考文献

[1]孟晓华, 兰永生.如何提高落叶松造林成效[J].中国林业, 2011, (02) :54.

[2]董海燕.浅谈提高落叶松造林成活率的几点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 (12) :249.

华北落叶松育苗技术研究 篇7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地概况

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西北部, 属冀西北山地, 地理坐标为东经114°47′~115°30′, 北纬39°50′~40°7′, 东西长60 km, 南北宽28 km, 总面积21 833 hm2。区内山峰峻峭、谷深坡陡。海拔2 300 m以上的山峰达50余座, 其中东台高达2 882 m, 为河北第一峰。气候年均温6.4℃;无霜期110~140 d;年降水量700 mm, 其中7—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49%。水资源比较丰富, 主要山谷都有溪流, 且水质较好。土壤是根据各自的独特条件发育成的一种自然物体, 主要是亚高山草甸土、棕色森林土及褐土类。温室容器育苗试验在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金河口管理局的温室内进行。露天播种育苗试验在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金河口管理局前面的空地进行, 该空地是管理人员的蔬菜种植基地, 土壤相对肥沃。

1.2 试验方法

1.2.1 种子处理。

在播种前15 d对种子进行消毒及催芽处理。在消毒过程中, 先对种子进行漂洗, 将上层漂浮的种子及杂质去掉, 然后用0.5%氧化锰水溶液浸泡, 2 h后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 再浸泡24 h。在催芽时, 将消毒后的种子浸泡在40℃温水中进行搅拌, 当水温降至20℃左右时, 停止搅拌, 将其静置24 h, 捞出后置于室内向阳处, 将其摊开, 温度控制在20℃左右, 用蓬草席覆盖保湿, 每天翻动2次, 并定时喷洒35℃左右的温水, 使其保持湿润, 8~10 d后待85%左右种子萌动露白时即可播种。

1.2.2 育苗。

一是温室容器育苗。选择高15 cm、直径5 cm、厚度2μm的无毒圆筒状有底容器袋, 在容器袋底部打6个直径为4 mm的小孔。基质选用青海草碳土、当地林区森林土、蛭石、珍珠岩, 其比例为草炭土∶森林土∶蛭石∶珍珠岩=50.0∶35.0∶7.5∶7.5, 将其混合均匀后, 用0.5 kg硫酸亚铁进行消毒处理装入容器袋, 至容器上沿1 cm处。于2013年4月15日对温室进行全面整地, 苗床做好后, 将装好基质的容器袋在苗床上摆放整齐, 容器口保持平整一致, 将容器间空隙用细土填实。苗床整好后开始浇水, 浇水2 d后即可播种。播种时, 将催芽后的种子播于容器中央, 平均每个容器播种3~4粒, 并及时覆土, 覆土厚度控制在0.5 cm左右。播种完成后调整温室的温湿度, 在种子发芽前, 温室温度控制在30~35℃, 湿度在75%左右;种子发芽后, 进入生长阶段, 温室温度也要相应下调, 以免温湿度过大出现烧苗或幼苗根腐烂的现象, 其温度控制在20~25℃, 湿度控制在55%~65%, 同时, 每隔24 h观察记录其发芽成活状况。当苗木生长到一定阶段后, 本着留优去劣、留大去小、留中去边的原则开始定苗和间苗, 当苗木生长到茎杆红色半木质化程度时, 开始间苗, 每个容器袋留苗2株, 当苗木根茎全部木质化时, 进行定苗, 每个容器袋留苗1株。二是露天播种育苗。于2013年4月15日对空地进行全面整地, 做苗床。苗床做好后开始浇水, 浇水2 d后即可播种。在播种时, 先开1条种植沟, 沟深0.5 cm左右, 然后采用点播的方式, 将种子播于种植沟内, 每点播种3~4粒, 每点距离10 cm。播种完成后将土抚平, 并轻压, 而后用塑料薄膜覆盖苗床, 以提高地温, 同时减少水分的蒸发。在种子发芽后, 将薄膜撤去, 同时每隔24 h观察记录其发芽成活状况。

1.2.3 间苗与定苗。

当苗木生长到一定阶段后, 本着留优去劣、留大去小、留中去边的原则开始定苗和间苗, 当苗木生长到茎杆红色半木质化程度时, 开始间苗, 每个容器袋 (播种点) 留苗2株, 当苗木根茎全部木质化时, 进行定苗, 每个容器袋 (播种点) 留苗1株。

2 结果与分析

2.1 华北落叶松种子发芽情况

试验结果表明, 温室容器育苗的种子在播种4 d后即开始陆续发芽, 而露天播种育苗的种子在6 d后才有破土而出的种子, 且其最终发芽率为93.7%, 低于温室容器育苗的99.4%。出现该状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温室内的温湿度控制比较严格, 更适合华北落叶松种子发芽对外界环境的需求。

2.2 华北落叶松苗木生长状况

在播种30 d之后测定成活苗木的株高与地径, 之后每隔30 d测定1次, 直至苗木生长稳定, 其测定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 同一时间段, 温室容器育苗的株高与地径明显高于露天播种育苗, 这是由于温室内的温度较室外高, 湿度也大, 并且其昼夜温差较小, 光合作用强, 植株生长较快, 这说明, 华北落叶松的幼苗期受温湿度的影响较大。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 同一时间段, 温室容器育苗的株高与地径明显高于露天播种育苗, 这是由于温室内的温度较室外高, 湿度也大, 并且其昼夜温差较小, 光合作用强, 植株生长较快, 这说明华北落叶松的幼苗期受温湿度的影响较大。

从此次试验结果可以看出, 华北落叶松种子质量和基质微酸性是容器育苗成功的基础, 在幼苗期加强对温湿度的控制是加速苗木生长的主要方法。结合当地的环境及当地农民的育苗技术, 温室容器育苗可以作为当地未来华北落叶松育苗造林的第一选择。

摘要:华北落叶松育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 同一时间段, 温室容器育苗的株高与地径明显高于露天播种育苗, 该育苗方式可以作为未来华北落叶松育苗造林的第一选择。

关键词:华北落叶松,温室容器育苗,露天播种育苗,生长状况

参考文献

[1]王亚龙.华北落叶松容器育苗技术[J].陕西林业, 2006 (6) :12-14.

[2]郭志红.华北落叶松育苗造林技术要点[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1 (26) :21-22.

[3]樊亚鹏, 扈花, 胡永强, 等.华北落叶松容器育苗技术初探[J].陕西农业科学, 2011 (2) :279-280.

[4]安江宁.甘肃省天水地区华北落叶松育苗技术[J].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3 (10) :37-38.

[5]王志波, 季蒙, 任建民, 等.华北落叶松育苗丰产技术研究[J].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3 (2) :40-46.

落叶松的育苗及抚育管理技术 篇8

关键词:落叶松,育苗,抚育管理

1 选地整地和施肥

1.1 选地

土壤是育苗生产的基础, 育苗的成败与选地有直接关系。最好是选择中性或微弱性的土壤, 砂质土壤或轻粘土壤土层深厚 (一般要达60 cm以上) , 土质肥沃, 地势平坦, 水源方便, 排水良好, 向阳避风的地方。

1.2 整地整地包括翻地、耙地、清除杂物, 改良土壤, 土地整平。

1.3 施肥

落叶松幼苗根系较浅, 主要吸收土壤表层养分, 由于留苗密度大, 所以需要大量的养分。因此, 基肥最好选用腐熟发酵好的人畜粪便, 并要施用适量的过磷酸钙。

2 种子处理

因春播的种子需贮藏过冬, 故种子需经特殊处理。种子经雨水选种、消毒、捞出控干, 在阴凉通风的库内地面日光不能直射的地方, 先铺5 cm厚, 现盖上两层沙布, 再盖一层细沙约5 cm厚。用雨水保持湿润, 沙不可过干或过湿。深秋时, 在室内打开门窗, 让种子随气温变化逐渐降温, 在室外避阴干燥处, 挖一雪藏窖, 其大小视种量多少而定。以种子混三倍雪下窖后离窖口40 cm为准。待入冬后, 下了足够的雪且不再融化时, 把种子混雪下窖, 勿踩, 盖塑膜, 再用雪填满, 窖口用大堆雪埋上。翌春, 若雪融化过早要适当遮荫, 以防化窖。

3 播种

春天播种用的苗床要在上年秋季施足底肥, 整平整细, 做好苗床。春季当土壤解冻15 cm深左右, 表土不粘时整理苗床。先拌好杀虫剂, 整平、镇压, 气温稳定在0℃以上即可播种。播前把种子从雪窖中取出, 用原雪水浸泡一天, 捞出控干, 混二倍消毒细沙。在床面先用上述防立枯病的消毒土按要求铺好, 把种子立即播下。具体要求:

3.1 床作条播落叶松幼苗期喜丛生, 留苗密度过大, 适于床作。又因其怕水涝, 忌积水, 适于高床播种。

3.2 适时早播早播早出苗, 抗病害能力强, 生育期长, 木质化好。

3.3 适量下种

适量就是既能保全苗, 又节约用种量, 用最经济的播种量, 获得理想的生产成果。一般每亩播种量:发芽率60%以上的4 kg;发芽率50%左右5 kg;发芽率40%左右6 kg;发芽率30%左右7.5 kg。

3.4 适度覆沙

落叶松幼芽出土能力弱, 一般只覆盖一层薄细沙, 覆沙要薄厚均匀。一般覆沙厚度以种料的一倍为宜。

3.5 覆草保苗播后床面覆草, 是抑制表土水分蒸发防止风剥覆沙的一项重要措施。

4 抚育管理

从种子下地到起苗, 需要灌溉、追肥、间苗、除草、松土、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抚育管理措施。

4.1 出苗期

主要是保持苗床表土湿润, 促进地表增温, 保证种子萌发及幼苗出土时所需的温度和水分条件, 同时要防止鸟害。

4.2 生长初期

这一时期幼苗生长发育缓慢, 根茎幼嫩, 抗性较弱, 同时, 由于气温升高, 日灼、病虫危害、杂草、干旱威胁, 保苗是主要关键。

4.2.1 防霜冻

待苗出土后到放叶初期, 有时出现晚霜, 生产上常用的霜冻预防措施是在霜冻出现前傍晚向苗床浇水, 由于土壤温度大, 蒸发加强, 干湿度增大, 易使水汽凝结提高空气温度, 以防止霜冻。

4.2.2 防松苗立枯病

落叶松幼苗初期易患立枯病, 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 采取播种前种子消毒和土壤消毒处理, 当苗木出齐撤草后, 及时喷洒0.50%~1%等量式波尔多液, 以后每隔1周打1次药, 连续进行4~5次, 可起到预防病害的作用。

4.2.3 适量浇水

一般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 经常保持湿润, 当幼苗出土后1个月左右, 苗茎呈紫红色, 苗木抗性增强, 通过少浇水控制高生长, 促进根系加速生长, 即进行“蹲苗”。为苗木速生优质打下基础。

4.2.4 除草松土

采用化学除草, 在播种出苗前喷洒40%除草醚, 2~3次即可, 松土每隔15 d左右在浇水后进行, 松土深度以不损伤苗根为限。

4.3 速生期

4.3.1 合理灌溉

速生期气温高, 土壤蒸发量大, 苗木茎叶蒸腾力强, 苗木根系增多, 需要及时供给充足的水分, 一般采取少次多量, 一次浇透、浇足, 可每隔1天浇1次, 8月上旬以后停止浇水, 同时注意排水防涝。

4.3.2 适期追肥

落叶松幼苗进入速生期后生长非常快, 主根伸长, 侧根增多, 生长量大, 需肥量不断增加, 因此, 在适时适量追肥。当苗木长出4~5个侧根时, 开始第一次追肥, 一般应于7月末停止追肥。

4.3.3 及时间苗

落叶松播种量偏大或播种不均匀, 造成苗木疏密不均, 为使苗木疏密适中, 分布均匀, 所以要适时间苗。一般分两次间苗:间掉过密, 双株和病弱苗, 每平方米留苗700株左右;第二次间苗为定苗, 大约7月上、中旬, 500~600株/m2为宜。

5 起苗、假植与贮藏

浅谈落叶松育苗栽培技术 篇9

1 繁育技术

落叶松可采用播种、嫁接、扦插三种方式繁殖。嫁接和扦插两种方式一般只在品种改良和遗传育种上采用, 而生产上采用播种繁殖。

1.1 圃地选择与整地作床选择交通方便, 地势平坦, 排灌良好, 土层深厚, 土质疏松, 较肥沃的中性或微酸性沙壤土育苗。秋季整地, 每亩施有机肥750 kg, 深翻30 cm, 播种前均匀喷洒1:10倍的硫酸亚铁溶液, 待干后耙平作床, 床高15 cm, 宽1 m, 床间距25 cm。

1.2 种子处理与播种

播种前将种子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4小时, 用清水洗净后再倒入45℃的温水中浸泡24小时, 捞出稍稍晾干后与三倍于种子体积的河沙混合, 然后置于发芽坑内催芽。发芽坑应挖在背风向阳处。坑深50 cm, 宽50 cm, 长视种子多少而定。坑上覆盖塑料薄膜, 晚上加盖草帘, 每天将种子均匀翻动一次, 待有30%的种子裂嘴后即可播种。

1.3 种子的处理:

为使出苗整齐, 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处理, 将经过沙藏的种子取出催芽。催芽时要经常翻动, 保持种子湿润, 喷水要用25~30℃的温水, 经4~6天部分种子扭嘴就可播种。

1.4 播种:

播种一般在杏花开放 (平均气温在12℃左右) , 5厘米深土层处平均温度在8℃左右时进行播种。一般40-50%发芽率的种子每亩播种9~10 kg, 种子撒上后用木滚镇压两次, 然后覆沙0.3~0.5 cm, 覆沙要薄厚均匀一致。覆沙后马上浇水, 浇水不要过多。

2 苗期管理

2.1 浇水:

用固定管道式机械喷灌。出苗期一般20天左右, 要少浇、勤浇。当苗木长出第二轮真叶时进入速生期, 此时气温逐渐升高, 蒸发量加大, 浇水量也需加大, 适宜早晚浇, 浇透。这个时期要仔细观察苗木生长和土壤含水量情况。若苗木老叶深绿, 新梢叶鲜艳并呈毛笔尖状向上显示生长旺盛。若新梢倾斜, 颜色不鲜艳则说明气温高, 光照强, 未能及时灌水的象征, 要大量灌水, 一次灌透, 才能恢复苗木的正常生长。若苗梢由倾斜而散开, 呈平头状, 表明较长时间内水份不足, 继续缺水, 则会在苗梢由叶间的苗茎尖端, 逐渐形成顶芽。先呈绿色, 逐渐变为黄褐色出现夏休眠。此时要采取连续灌水与追施氮肥的综合措施, 强迫其恢复生长, 否则会影响苗本质量。若土壤温度超过30℃以上则需及时浇降温水防日灼伤。生长后期要少浇, 停浇。促进根系发育和苗本本质化。

2.2 除草:

落叶松是生长期长而生长势弱的植物, 而杂草是生长期短而生长势强的植物不及时除草, 苗木的生长必然受到欺压降低质量。在播种后及时用24.5%的果尔100~120 ml/亩, 45 ml/亩药液量进行土壤封闭。封闭后八小时不要浇水, 药效可维持40天左右, 既可节省人工降低成本35元/亩左右, 又避免了人工除草带苗儿的问题。苗木拔节后, 本着杂草“除早, 除小、除了”的原则, 人工除草4~6次, 确保苗木生长空间水、肥、光的充分利用。

2.3 追肥:

为提高苗木质量, 可进行适时适量的追肥。用生态形象判断法与化学诊断法相结合。经常细致地观察苗木生态现象为追施某种肥料的依据。如发现老叶窄而薄、新叶短、发黄则缺氮肥;若叶色老绿, 高生长迟缓则缺磷肥。生产中常在6月下旬~7月中旬追施两次腐熟稀薄的人粪尿, 效果较好。

2.4 苗木物候与管理

落叶松一年生播种苗从下种到第二年返青。大致分为五个不同苗木生长期。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注意要点。

3 定植

3.1 造林季节及密度

春、秋造林均可, 但以春季的4~5月为好。采用1年生的1~2级合格苗造林。由于落叶松苗木木质化差, 易发生枯稍, 我们常称“假死”。随着全球气温的变化和长期的驯化, “假死”现象表现的不明显, 但不影响生长。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地块上造林, 造林密度以每亩296株为宜, 株行距1.5×1.5 m;在立地条件相对较差的地方造林, 造林密度以每亩222株或444为宜;采用2×1.5 m的株行距或1×1.5 m的株行距均可。

3.2 幼林抚育

造林后三年内, 每年5月和8月各除草抚育一次, 第二年和第三年的5月份分别追肥一次, 每次每公顷施用尿素15 kg。造林十年后进行第一次透光伐, 间伐对象是病虫木、风倒木、雪折木及被压木。间伐后的林分密度以每公顷1500株, 郁闭度在0.6左右为宜。

3.3 整地方式及规格一般采用穴状、鱼鳞坑和水平沟整地。

在新采伐迹地、杂草较少的弃耕地, 灌木较稀的立地条件上, 采用穴状整地, 规格为40 cm×40cm×30cm;荒山、老采伐迹地, 灌木和杂草较密的立地条件上, 应先进行割灌后再整地, 鱼鳞坑整地规格为50cm×50cm×40cm, 或采用水平沟整地, 规格为沟长70-100cm, 宽40-50cm, 深为30-40cm。

4 小结:

培养整齐、健壮、抗灾力强、产量高的苗木。必须做好从选地、种子处理到病虫害防治的各项工作, 相互协调、相互统一。及时查阅相关资料, 关注育苗情况, 并调整相应的措施, 才能保证落叶松苗木的增产。

摘要:落叶松是松科落叶松属的落叶乔木, 是东北林区的主要森林组成树种。它的天然分布很广, 适应性强, 是一个寒温带及温带的强阳性树种。它生长速度快, 栽培容易, 是东北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

红豆树的育苗造林技术 篇10

红豆树木材坚硬细致,纹理美丽,有光泽,心材褐色,耐腐,与红木齐名,是龙泉宝剑剑(壳)鞘和剑柄的心材所制,为木中珍品。同时其树体高大通直,端庄美观,枝繁叶茂,宜作庭园荫树、行道树和风景树。红豆树根系发达,具有良好的防风固土能力,可做生态公益林树种,也可作园林景观林。

1 采种与贮藏

红豆树主要用种子繁育,种子在10月下旬~11月份成熟,当荚果快要开裂时,用高枝剪剪下结果枝,收集荚果,采回荚果加适当暴晒后放室内摊开,使荚果自然开裂脱粒,然后收集种子,清除杂质,采用湿沙层积贮藏种子,先铺一层4~5 cm湿沙,然后铺一层种子,一直铺到达40 cm高左右,在贮藏期间要经常检查、翻动,湿度不够应及时喷水,保持一定的湿度。

2 播种育苗

红豆树在苗期喜阴,宜选择日照时间短,排灌方便,肥沃湿润的土壤作圃地。红豆树为深根性中性树种,根系发达,主根明显,在选择圃地时,选择土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地块,细致整地筑床,施足基肥。于2~3月播种,播种前进行选种、净种,再用40~60 ℃热水烫种后置于冷水中浸1~2天,也可擦伤种皮,以促进发芽。用福尔马林喷晒后,再用清水漂洗,晾干后即播,播种时进行点播或开沟条播,行距15~20 cm,株距7~8 cm,约播15~20 kg/666.7 m2种子。播种后覆盖草木灰和黄心土,覆土厚度为种粒直径2~3倍,再盖草,以保持苗床湿润,播种后要进行田间管理做好雨天清沟排水和干燥天气的浇水保湿。

红豆树幼苗出土后即需遮荫,大面积育苗可采用遮阳网遮荫。幼苗生长期间,要进行细致管理,定期对苗圃地进行除草、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等抚育管理,促进幼苗快速生长; 1年生红豆树苗木苗高40.0~50.0 cm、地径0.5~1.0 cm时,即达到出圃规格,可上山造林。

3 造林技术

造林地选择,宜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山坡下部、山谷作为造林地。对造林地进行林地清理、整地、挖穴工作,穴的规格为50 cm×50 cm×30 cm,株行距2 m ×(1.5~2.0 m),以170~240株/666.7 m2左右为宜。一般在1~2月份冬芽萌动前选择阴雨天造林,造林前苗木要适当修剪部分枝叶和过长根系,打好泥浆,保证栽植时苗正、根舒、深栽、压实等技术措施,提高成活率。

4 抚育管理

红豆树造林4年内,进行集约管理,每年抚育2次(除草、扩穴、施肥等),分别于4~5月份和9~10月份实施,抚育方式为全抚或劈草块抚。红豆树幼年耐阴,在干旱高温来临之际停止除草,以草养苗,来保证幼苗成活率。在施肥时,春施速效肥,秋冬施有机肥。在第二年抚育时可适当进行修剪技条,培养干形,待林木出现分化后,陆续挖取一部分苗木用于园林绿化。

容器育苗造林技术 篇11

1容器苗的定义

容器苗是指在育苗容器中装填育苗基质, 播种或移植幼苗, 通过水肥管理等措施培育苗木, 称为容器育苗。用育苗容器育成的苗木, 称为容器苗。

2容器育苗优点

容器育苗的优点有: (1) 容器育苗可以不占耕地或少用耕地, 做到哪里造林, 哪里育苗。 (2) 可以节省种子, 有利于优良稀有珍贵树种的育苗, 比大田播种育苗可节约30%~50%的种子。 (3) 可以缩短育苗周期, 利用容器育苗只需3~6 个月就能出圃造林。 (4) 可以延长造林季节, 由于容器苗带土移栽, 对造林地适应性强。在雨量充沛的地方, 全年大部分时间均可造林。 (5) 容器苗造林后缩短缓苗期, 造林时不伤根, 造林后能正常生长。 (6) 适合于机械化育苗, 因容器育苗营养条件和管理一致, 苗木生长整齐, 使机械化和自动化作业成为可能。

3容器育苗造林概况

容器育苗造林是当今世界林业一项实用先进的造林技术, 对提高造林质量和林木保存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采用容器育苗造林技术, 具有造林成活率高、生长量大、成林快等优点, 也有着延长造林季节, 实现多季节造林, 可合理分配劳动力等优势。北欧国家大面积推广应用容器苗造林技术,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各国各地区的造林实践, 也充分证明了容器苗的实用性和先进性。在干旱少雨的西北地区, 容器苗造林的巨大优势已日趋凸现, 2004 年贺兰山东麓滚苏公路绿化工程全面采用容器苗造林技术, 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2002 年盐池、灵武的小面积容器苗示范造林试验结果表明, 7 月份进行柠条容器苗雨前造林, 造林成活率平均为87%, 缓苗期短, 柠条年高生长达35~43cm, 667m2栽222 株, 当年一次性成林。因此, 对重点林业工程生态建设, 利用雨季的有效降水, 全面采用容器苗进行造林, 是造林技术的又一次创新。

4容器育苗造林技术

林业生态建设工程, 重点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难点在于容器育苗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只有大面积推广容器苗造林技术, 才能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决定容器苗造林技术的推广效果, 一是苗木质量, 二是造林成本。在不降低容器苗质量的前提下, 尽可能降低育苗成本和运输费用, 就要联合攻关, 加大容器育苗技术的研发力度。一是选择不同地区主要造林树种适宜的育苗容器。二是育苗基质本土化。选择当地资源丰富、运输便利、加工容易、价格低廉的材料作基质, 是降低育苗成本的关键。三是制定主要造林树种的容器育苗技术规程和容器苗地方标准, 规范容器苗生产, 是确保苗木质量, 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有效途径。

5对我国推广容器育苗新技术的建议

(1) 鉴于我国造林地区广、面积大, 造林树种多的特点, 可以把容器苗作为裸根苗的一个补充。凡用裸根苗造林有困难的树种或造林地, 可以考虑用容器苗。或用于培养某些种源缺乏的珍贵树种苗木, 进行育种试验特别是种源试验, 以便能尽快选出优良种源等。

(2) 目前我国容器育苗成本较高, 加上育苗技术较复杂, 稍有不慎便会导致失败。而我国劳动力比较充足, 培养裸根苗有着丰富的经验。所以, 凡是能用裸根苗造林的树种和林地, 一般暂不考虑用容器苗来代替。

(3) 由于育苗和造林具有区域性, 受气候、土壤、树种等条件的制约, 因此, 在运用国外先进经验时要慎重, 必须考虑我国具体情况, 既要因地制宜, 又要考虑经济条件。在技术上首先要解决运用的容器类型和培养基质, 取得经验后才能推广。

上一篇:分类及应用下一篇:空气钻井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