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改良位

2024-09-14

膝关节改良位(共7篇)

膝关节改良位 篇1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损伤及骨增生为特点的非炎性疾病,是中老年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好发于负重关节,其中以膝关节最常受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检查诊断仍以X线平片为主,它可以看清关节骨质的改变,为进一步探讨原发性膝骨关节炎放射学改变进行相关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100例初步诊断为原发性膝骨关节炎的患者,其中男性64例,女性36例,年龄>50岁,膝关节僵硬﹤30 min,骨性压痛,骨性膨大。

1.2 材料与方法

PHLIP DR机,图像后处理工作站(QS Workstation)和干式相机(AGFA DRYSTAR 5503)各1台。膝关节改良方法如下:在探测板前方放一Syna FlexerTM定位架(足尖稍向内旋站立后前位脚模),为了使每一次检查都能摆出同样位置,在定位架上有一串大小间隔相同的铅标记物,能简单估算出每一次检查是否一致。患者光脚站在Syna FlexerTM定位架上(见图1),目标膝关节的足部贴在支架上固定在5°外旋位,身体重量均匀分布于两腿,髌骨与探测器相接触,尽量使股骨与探测器近似平行,胫骨与探测器成15°~25°,中心线向足侧倾斜10°,从关节连线中点射入(见图2),保证每次摄影参数相同。

1.3 摄影条件

曝光量:65~72 kVp,胶片距120 cm后前位投照。

2 结果

100例患者应用膝关节改良法投照均能较好地显示膝关节内侧间隙,其中94例患者显示关节间隙变窄;而普通X线检查只有不到40%的患者显示关节间隙变窄,2种方法比较,准确性有明显差异。改良法比普通X线检查更能显示患者每一次检查关节间隙的变化,而且该方法能确切显示药物治疗后关节间隙的变化情况。

3 讨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极为常见的风湿性疾病,也是影响人类健康常见的关节疾患之一。据调查,美国总人口的6.45%患有骨性关节炎;而我国个别地区调查结果显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病率约为25.5%[1]。但目前,对于骨关节炎这种常见疾病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骨关节炎的发生并非仅与一种因素有关,目前认为年龄、关节软骨基质的原发改变、软骨代谢的异常、以及创伤等多种因素与疾病的发生及发展有关[2]。本次研究还发现,随病程和年龄的迁延,其放射学改变的严重程度也在进展,这与骨关节炎的发病机理有一定的相关性。现在认为:关节劳损是骨关节炎发病的基础[3]。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劳损发生的机率会逐渐增加,因此,骨关节炎发生和发展的机率也将随之增加。而对于总体人群而言,男女患者群放射学改变相近,提示虽然女性患病率要高于男性[4],但男女患者群疾病严重程度相似。即使同一患者的不同关节,放射学改变也并非完全一致。这也说明了膝骨关节炎患者症状与放射学严重程度并不完全平行[5]。

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改良位摄影在诊断原发性膝关节炎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医院100例初步诊断为原发性膝骨关节炎的患者,用德国Synarc公司提供的投照方法和器材进行膝关节放射学检查,对相应结果进行处理及分析。结果:100例患者中改良法均能较好地显示膝关节内侧间隙,94例患者显示关节间隙变窄,而普通X线检查只有不到40%的患者显示关节间隙变窄,2种方法比较,准确性有明显差异。结论:膝关节改良位摄影优于常规X线摄影位。

关键词:膝关节改良位,原发性膝关节炎,X线摄影

参考文献

[1]施桂英.关节炎概要[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26-28.

[2]蒋明,DAVID YU,朱立平,等.风湿病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1252-1298.

[3]于孟学.现代风湿性疾病诊疗手册[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241-251.

[4]卢靓,粟占国.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与治疗进展[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7,4(3):10-12.

[5]刘东风,吴振华,刘兆玉,等.骨与关节影像鉴别诊断指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557-563.

站立后前位胸片摆位方法的改良 篇2

关键词:胸片,传统法,改良法,胸部摆位

0 引言

胸腔由于肺部充满空气,具有良好的自然对比能力,很多肺部、心脏和大血管、纵隔与胸壁的病变都可借助X线检查,显示其部位、形状及大小,其诊断效果明显,方法简单,因而应用最广。在临床中,X线检查已成为胸部疾病诊断、早期发现、随访观察及普查等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法[1,2,3]。

在胸部疾病中,肺部疾病最为常见,因而常规胸片是大多数胸部疾病的首选动态观察手段,它的优势还在于其经济、快捷[4]。

我国每年约有2.5亿人次接受X线检查,而胸部照片又因其简便、易行、提供的信息量丰富而成为X线检查中最常用的方法。出于对受检者的辐射防护考虑,以往常用的胸部透视也因辐射剂量偏大而逐步由胸部照片取代,放射科的胸部照片量因此大增。X线胸片的摆位方法沿用了数十年,现在仍然作为一种操作规范[5]被广泛应用,在胸片摆位时,总有一种僵硬、不自然、受检者不易配合的感觉,摆位速度也比较慢。在大量繁琐、重复的胸片摆位中我们摸索出了一种简便、受检者极易配合的方法,采用此法,不但摆位速度明显加快,与传统摆位的胸片比较,质量也有了大幅度提高。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1年6月至7月,某医院X线胸片受检者1 000例,其中男616例,女384例;要求除去受检者中胸廓、胸椎畸形,肩部不适不能配合者。年龄18~79岁,其中18~65岁957例,66岁以上43例。将受检者随机分为2组(不分性别、年龄),分别用传统法、改良法拍摄胸片各500例。

1.2 方法

将X线检查技术学上的胸部站立后前位的位置摆法称为传统法,将简化了的胸部站立后前位的位置摆法称为改良法。胸片的传统法和改良法摆位的要求如下。

1.2.1 传统法

摆位要求:患者面向摄片架直立,前胸紧靠暗盒,两足分开使身体站稳,身体正中面对准暗盒中线,头部稍向后仰,将下颌搁于暗盒上缘,暗盒上缘需超出双肩;肘部弯曲,手背放于髋部,两肩尽量内转紧靠暗盒,如此可使双侧肩胛骨分开,不至于和肺野重叠;双肩放平使锁骨成水平位[6,7,8,9,10,11,12](如图1所示)。

1.2.2 改良法

摆位要求:大部分与传统法摆位一致,只是将“肘部弯曲,手背放于髋部”省略,摆位时受检者只需双臂自然下垂,双肩贴紧暗盒即可(如图2所示)。摆位时摆位者双手搭于受检者双肩,使其双肩平行;嘱其双臂自然下垂,面向前方,双肩尽量贴紧暗盒,使受检者充分理解以便配合摆位;然后摆位者双手顺势前推,将其双侧肩峰贴紧暗盒。

1.3 照片设备

DR:西班牙产IMIX;50 kW高频高压发生器系统:最大输出640 mA、150 kV;探测器:CCD IMIX DR-SIM,采集矩阵4 000×4 000(1 600万像素),16 bit灰阶图像,分辨率大于4.3线对/mm。滤线栅:高密度固定式,栅密度80线/cm,栅比8∶1;PACS:ZK-PACS。自动曝光控制系统:AEC;显示器:SAMSUNG Sync Mas-ter 204 B,分辨率1 600×1 200。

1.4 摄片条件

焦-片距150 cm;管电压90 kV;管电流500 m A;感光率400;曝光控制方式自动(AEC),曝光时间置于≥100 ms;胸片后期处理:Brightness(亮度)置于0%,Contrast(对比度)置于50%,调节窗宽、窗位使胸片的黑化度、对比度基本一致。

1.5 评价方法

由3名5 a以上工作经验的放射医师在显示器上对2组胸片摆位质量进行观察评价。确定胸片摆位质量的评价标准:(1)双侧肩胛骨完全旋出肺野;(2)双侧胸锁关节对称;(3)双侧锁骨平行、对称。

2 结果

2种摆位方法拍摄的胸片由3名5 a以上工作经验的放射医师在显示器上对胸片摆位质量进行仔细观察,然后作出评价。2种摆位法胸片摆位质量比较见表1,2组胸片肺野重叠分类见表2。表中肩胛骨完全旋出肺野,是指双侧肩胛骨已完全旋出肋骨腋缘,不与肺野重叠;未完全旋出肺野,是指一侧或双侧肩胛骨未完全旋出肋骨腋缘,部分与肺野重叠;胸锁关节对称,通过观察或测量其关节间隙宽度确定;锁骨平行、对称,是指双侧锁骨平行、对称,长度相等。

由表1看出,肩胛骨完全旋出肺野,传统法322例,占64.4%,改良法398例,占79.6%,改良法高于传统法15.2%;肩胛骨未完全旋出肺野,传统法178例,占35.6%,改良法102例,占20.4%,传统法高于改良法15.2%;胸锁关节不完全对称,传统法5例,改良法3例,二者相差不大;锁骨不完全平行、对称,传统法27例,占5.4%,改良法13例,占2.6%,传统法略高于改良法。通过对表1各项数据的分析,在肩胛骨未旋出肺野的项目上,传统法明显高于改良法,这将极大地影响胸片质量。

由表2可看出,肩胛骨未完全旋出肺野传统法178例,其中双侧肩胛骨未完全旋出肺野60例,占33.7%,左侧肩胛骨未完全旋出肺野106例,占59.6%,右侧肩胛骨未完全旋出肺野12例,占6.7%;肩胛骨未完全旋出肺野改良法102例,其中双侧肩胛骨未完全旋出肺野24例,占23.5%,左侧肩胛骨未完全旋出肺野71例,占69.6%,右侧肩胛骨未完全旋出肺野7例,占6.9%。2种方法均以左侧肩胛骨未完全旋出肺野最多,双侧次之,右侧较少。

3 讨论

胸片的传统法摆位要求,双手放于髋部,弯曲肘部,两肩尽量内转紧靠暗盒。这种摆位姿势比较不自然,双臂有过度旋转的感觉,容易造成受检者紧张而不易配合,再者身体的稳定性易出现问题。

双臂旋转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将肩胛骨旋出,而不至于和肺野重叠,通过观察只要双侧肩峰部贴紧暗盒,其摄出的胸片就可达到把肩胛骨旋出肺野的目的。因此,为避免受检者在摄片时的紧张与不配合,把“肘部弯曲,手背放于髋部”省略,用双臂自然下垂,双肩贴紧暗盒的比较自然、随意的姿势摆位,这样,既可达到把肩胛骨旋出肺野的目的,又不至于过度旋转肩胛骨,由此还能得到受检者的充分配合。

改良法胸片摆位要求,受检者立于摄片架前,双肩放平,双臂自然下垂,双肩贴紧暗盒。用这种方法摆位受检者在拍片时轻松、自然,不会产生紧张的感觉。2种摆位法摆位结束后都应尽可能马上投照,时间延长受检者有可能会产生身体扭动、晃动而影响摆位质量。

通过表1可以看出,传统法摆位500例胸片就有178例肩胛骨未完全旋出肺野,比例达到35.6%,也就是有超过1/3的胸片肺野部分与肩胛骨重叠。改良法摆位500例胸片则只有102例肩胛骨未完全旋出肺野,比例为20.4%,明显低于传统法,这对提高胸片质量极有帮助。

在“屏—胶”技术条件下,照片质量中暗室技术的含量很重,要求照片的对比度、密度、清晰度俱佳,显影技术标准且无污染或划痕。受其制约,放射技术人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暗室工作,工作量的60%以上是用在暗室的装卸胶片、冲洗胶片、整理照片上,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不细心容易造成照片污染,进而影响照片质量。对照片的摆位要求是选位正确、位置标准,但在工作过程中,却未受到足够的重视。

目前数字化照片技术已广泛应用,X线照片已彻底从受暗室技术条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尤其是数字化照片的图像处理技术,照片的对比度、密度、清晰度及其画面的局部放大都可以通过后期处理获得满意的效果,技术人员对照片质量的干预主要在摆位方面。既然照片技术大部分工作量被数字化技术简化了,那就要在照片摆位上多下工夫,以期获得较高的照片影像质量和诊断质量。

胸片只要做到肩胛骨完全旋出肺野、胸锁关节对称、双侧锁骨平行和对称,再辅之以适宜的密度、对比度、清晰度,一张具有对称美、画面美的胸片自然就呈现在放射医师面前了。由此可以看出,在数字化条件下摆位质量在整个胸片质量中的重要性,因此在胸片摆位时要特别重视摆位的标准,以期获得高质量的胸片。

改良法摆位消除了传统法摆位时过度旋转受检者容易产生的紧张,有助于胸片摆位质量的提高;改良法摆位由于双臂自然下垂,双肩贴紧暗盒,其稳定性亦较传统法为好;改良法由于简化了摆位的部分程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照片速度。因此,改良法摆位是提高胸片质量的一个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四川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X线诊断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5:149-153,233-235.

[2]吴恩惠.放射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48-50,87-102.

[3]贺明礼.实用儿科胸腹部X线诊断[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1-11.

[4]李铁一.胸部疾病影像诊断[M]//李铁一.李铁一教授经验教训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2.

[5]中华医学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影像技术分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69-75.

[6]邹仲.X线检查技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335-361.

[7]孟代英.X线投照技术[M].2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309-318.

[8]李萌,余建明.医学影像技术学[M]//李萌.X线摄影技术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38-148.

[9]王骏,赵海涛,张益兰,等.医学影像技术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394-400.

[10]刘志和,曲长强,张宁.X线摄影体位设计学[M].石家庄:河北科技出版社,2002:113-116.

[11]袁成和,刘泳安.实用X线投照技术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07-111.

膝关节改良位 篇3

关键词:改良Pena术,肛门成形术,先天性肛门闭锁,治疗

先天性肛门闭锁是较常见的消化道畸形,表现为直肠与肛管发育异常,可分为高位、中位、低位三种类型。高中位肛门闭锁常合并有泌尿道畸形,占60%[1],其治疗比较复杂,死亡率较高。笔者于2007年3月~2011年3月对53例诊断为中高位先天性肛门闭锁患儿采用改良术一期肛门成形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自2007年3月~2011年3月本院收治高中位先天性肛门闭锁53例,男39例,女14例,年龄1~20 d,出生体重2.8~3.8 kg,均以先天性无肛入院。其中男婴合并直肠尿道瘘18例,女婴合并直肠舟状窝瘘5例。对出生后24 h患儿行X线倒置位摄片检查和B超检查,直肠盲端位于PC线与I点之间可以诊断为中位,高于PC线为高位。每个患儿分别做心脏彩超和部分行核磁共振检查,合并先天性心脏病11例(包括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

1.2手术方法术前置导尿管,患儿采用蛙式俯卧位,切口自尾骨尖至肛门隐窝上2 cm,沿正中线切至皮下,应避免偏离。可见到与切口方向平行走向的肌纤维,针刺激辨认横纹肌肌肉复合体,纵行切开,于尾骨深部分离可达直肠周围筋膜,沿直肠近端从两侧游离直肠、后壁,再游离直肠前壁,逐渐向远端可发现直肠末端呈鸟嘴样穿过肛周肌肉复合体上部进入后尿道,形成直肠尿道瘘。此段瘘管长约0.5~1 cm,瘘管壁结构与直肠类同,在分离过程中应注意直视下避开肛周肌肉复合体。直肠下段与尿道关系致密,没有分隔组织,应紧贴直肠前壁游离尿道与直肠,致直肠近段完全与尿道分开。若不能完全游离瘘管,也可在直肠末端后壁横行切开,在直视下距瘘口1 cm处切开肠壁一圈,游离瘘管,5-0可吸收线缝合闭锁瘘口。继续游离直肠,如不能无张力达肛门隐窝,可多处横行切开直肠周围纤维膜减张。直肠可完全拖至肛门隐窝。电针刺激肛周肌肉复合体,找出收缩中心,食指经肌肉复合体收缩中心钝性分离达肛门隐窝,“X”字切开肛门隐窝皮肤及皮下。如直肠盲端扩张,可做剪裁。直肠拖出肛门,将直肠置于左右两部分横纹肌肌肉复合体之间,将肌肉复合体与肠壁缝合固定数针,缝合修复肌肉复合体及外括约肌。5-0可吸收线将拖出的直肠与皮肤间断缝合一圈完成肛门成型。硅胶肛管缠绕凡士林纱肛门内填塞,1~2 d后拔出。

1.3术后排便功能的评判标准术后肛门功能评价采用李正等[2]肛门功能临床评分标准评估患儿。

2结果

本组53例存活,无死亡病例。手术时间110~160 min,术中出血为15~35 ml。术后2周开始扩肛6个月~1年。其中切口I期愈合50例,3例切口感染。随访53例,随访时间为6个月~2年。术后肛门排便功能优49例,占92.4%;良好3例,占5.6%;差1例,占1.8%,无肛门失禁、肛门狭窄。本组53例中有3例切口渗液,经换药7~11 d愈合。本组52例肛诊均无肛门狭窄,且感肛周有弹性,1例直肠黏膜轻度外翻,肛门松弛,大便次数增多,后经二期手术治愈。术后排便功能评价,偶有污粪1例,便秘3例,无大便失禁。术后肛门排便功能为优49例,占92.4%;良好3例,占5.6%;差1例,占1.8%。术后直肠黏膜轻度外翻1例。

3讨论

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是指胚胎期后肠末端发育异常的一类疾病,是小儿最常见的消化道畸形,其发生率在新生儿中约为1:5 000。肛门直肠畸形患儿因排便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目前国内多采用wingspeael分类将其分为高位畸形、中间位畸形和低位畸形,诊断标准是确定PC线、1线。PC线和I线间为中间位无肛,根据1984年wingspeael分类法分为三型:(1)高位畸形,直肠末端位于耻骨直肠肌以上。(2)中间位畸形,直肠末端位于耻骨直肠肌或其稍下者。(3)低位畸形,直肠末端低于耻骨直肠肌以下。肛门闭锁位置越高,合并泌尿系瘘的可能性越大,发生的畸形也越严重。直肠肛门畸形局部解剖特点为肛门外括约肌是控制排便的主要肌群,该肌肉在接近正常肛门附近彼此融合形成外括约肌复合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3]。近年来研究表明,肛门外括约肌与肛门直肠畸形的发生无关,患儿外括约肌及形态结构基本正常,其后部肌纤维亦大多与耻骨直肠肌相连,肛提肌与联合纵肌结构存在,内括约肌发育多已成形,瘘管结构近似肠管,只是开口未通过外括约肌中心部,肛管直肠畸形的肛提肌,包括耻骨直肠肌的发育在新生儿期大多正常,诊断上仍以X线倒置位摄片检查为主。随着超声仪器及技术的不断改进及发展,超声检查越来越多地用于确定直肠末端位置,是一种快速简便、安全、准确的诊断方法。核磁共振能准确判别瘘管的存在和类型以及肛门括约肌的改变。

1982年由墨西哥学者Pena A首先描述了后矢状入路肛门成形术,这种术式允许手术直达病变区,能以最好的术野了解直肠和尿道的完整解剖,较原先腹会阴径路的外科手术效果明显改进[4],提出了有效治疗中、高位肛门闭锁手术方法。术是目前治疗高中位肛门闭锁首选术式。经典的术分三期,结肠造瘘-肛门形成-造瘘口关闭,疗程长,住院费用高,造瘘口护理烦琐、患者痛苦,家长承受较大的社会、经济压力。目前,有不少医院推崇新生儿期行一期术治疗中高位肛门直肠畸形[5]。近年来,国内外有学者对术进行改良,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无统一标准。术原切口由尾骨至肛门隐窝做一纵切口。笔者在经典的术进行改良,切口自尾骨尖至肛门隐窝上2 cm做小纵切口,另在肛门隐窝行“X”字切开,这样既保留了原术式术野充分暴露,又明显减少损伤,且使部分肛门外括约肌避免被完全切断,起到预防术后因伤口感染而发生的切口完全裂开。手术的关键点是:(1)通过电刺激仪指示先将横纹肌复合体(包括耻骨直肠肌和肛门括约肌)正中切开。直肠后方一侧的重要神经、血管一般不越过中线,后正中纵切开所造成的神经血管损伤最小[6],切口偏离中线,如一侧出现脂肪则说明切口偏离,这是影响术后肛门排便功能的主要因素。(2)达直肠外周筋膜时,尽量先游离直肠后壁、两侧壁、前壁。术中置导尿管标记尿道位置,分离尿道与直肠时,紧贴直肠,如瘘管与直肠较紧密,则切开肠壁,在直肠内分离、缝扎瘘管。(3)如果直肠长度不够,可继续向近端游离,紧贴直肠壁达腹膜反折以上,完全可以无张力拖出直肠。(4)直肠必须准确地位于横纹肌复合体中心,并且术中注意修复直肠后方的纤维体,外括约肌复合体前边的肌纤维也要修复[7]。

术后并发症主要有:(1)术后暂时性尿潴留;(2)便秘;(3)肛门狭窄;(4)直肠黏膜外翻;(5)瘘管复发;(6)泌尿系并发症;(7)肛门失禁。患儿术后最多见的并发症是便秘及大便失禁等。导致这些并发症,部分与手术因素(直肠未置于横纹肌复合体内,术中破坏过多肌肉组织,对盆腔手术剥离多损伤骶丛神经等)及先天因素有关。高位肛门直肠畸形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肛周肌肉的神经末梢存在明显发育异常,骶髓运动神经元的数量,功能均有异常改变,这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原发异常[8],大部分患儿都因不能坚持扩肛及排便训练造成。扩肛一般于术后2周伤口愈合后开始,由8#扩张器每天1次持续5~10min,以后每两周增大1#,前3个月每天扩肛一次,后3个月隔天1次,扩肛6~12个月。另外配合每天定时排便训练,通过上术两种方法可获得良好的控便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均澄,李桂生,现代小儿外科治疗学[M].广州:广州科技出版社,2003:211.

[2]李正,王慧贞,吉士俊.实用小儿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97-943.

[3]左楚清,马春秋,卞红强,等.先天性肛门闭合并直肠舟状窝瘘肛门成形改良[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1,(22):248.

[4]施诚仁.重视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术后并发症与长期转归问题[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07,6(1):3-4.

[5]王春华,刘国昌,任卉清.一期后矢状入路肛门成形治疗高中间位肛门直肠畸形[J].济宁医学院报,2007,30(3):222-223.

[6]Liem NT,Ham BD.Long-term follow-up rests of the trest ment of higt and intermediate anocectai maifornstions using a modifled teehnigue of postenionagittal anorestoplasty[J].Eur surg,2001,11(2): ??242-245.

[7]刘贵麟.谈说提高直肠畸形治愈率的几个问题[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1(22):261.

膝关节改良位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近3年来因患者肩关节疼痛或外伤来笔者所在医院拍摄肩峰冈上肌出口位的影像资料,共92例,均采用冈上肌出口位改良法的投照技术进行数字化摄影,其中男42例,女50例,年龄20~78岁,平均56.5岁。

1.2 检测设备

Kodak Direct View DR 3000数字化摄影机,碘化铯/非晶硅平板探测器,可以对图片进行后处理。AGFA DRWSTAR 5503型激光打印机。

1.3 摄影方法及技巧

笔者通过改良、简化,采用前后位水平投照法进行摄片。具体方法是:患者前后位站立,面向球管,患肩向前旋转45°~55°,置于照射野中心区域,健侧贴近平板,被检侧上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前,肱骨干与肩胛骨下角重叠并垂直于平板探测器。中心线在患侧肩峰正下方3~5 cm处,进行水平投照,不需倾斜角度。选择适当的照射野,电脑自动选择曝光条件,即可摄片。此法操作简便,实用,冈上肌出口位大多能一次拍摄成功,并能清楚显示出肩胛骨的侧位影像,呈一明显“Y”字形状;若“Y”字变形,说明摆位不准,直接在DR显示屏上删去图像,通过加大或减小旋转患肩角度可获得标准“Y”位图像。有些患者肩峰低平,需通过适当提升肩峰(耸肩)的方法,也大多能得到满意的图像。

2 结果

采用改良法摄影的冈上肌出口位,肩峰形态、骨质结构显示清晰,肩胛骨投影成标准侧位相,“Y”字明显、清晰,肱骨头中心位于“Y”字的三部分交叉处。92例患者中大多一次拍摄成功,仅少数患者需要多次调整体位,最后仅3例成像不满意。92例冈上肌出口位中,共有12例是因外伤来笔者所在科摄取的,其中8例可见有骨折或脱位X线征象,骨折多见于肩胛骨体部、肱骨大结节、外科颈等处,并伴有3例肩关节脱位。冈上肌出口位片上,这3例肩关节脱位均见肱骨头中心不在“Y”的三部分交叉点,均移向“Y”字交叉点的前下方。92例患者中80例是因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来摄片的。根据Bigliani肩峰形态分型法,肩峰分为三型:扁平型(Ⅰ型)、弯曲型(Ⅱ型)、钩型(Ⅲ型)[2]。经与骨科专家一起沟通、共同判定,80例非外伤患者中,扁平型21例,约占26%;弯曲型28例,占35%;钩型31例,约占39%。

3 讨论

3.1 改良法冈上肌出口位摄影方法和摄影技巧探讨

常规的冈上肌出口位投照技术是采用后前位足侧斜射的方法,即患者肩峰贴近成像板,健侧向后旋转60°,中心线向足侧倾斜11°,经肩峰入射[3];也有资料认为健侧向后旋转角度应为45°~65°,中心线向足侧倾斜角度为10°~30°[4,5]。这样角度差别范围大,操作者不易把握。笔者在长期的实践中,也认为国人的肩峰倾斜度差异较大,身体旋转角度、入射角度均不好把握,一次成功率不高,常需要多次调整才能符合要求。且笔者所在科DR设备是大C臂式的,球管倾斜角度的调整,探测器面板的角度也必须重新调整,操作相对麻烦,故笔者在找寻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替代方法,通过大量实际操作,发现了前后位水平投照的改良方法。常规的后前位投照法,中心线是从患侧肩峰的后上方向前下方倾斜约11°入射;改良后的前后位水平投照,中心线入射点应在肩峰下3~5 cm处,这样中心线与肩峰形成一斜向上的小夹角,符合肩峰的倾角要求,故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因采用前后位摄影,患侧肩峰离开了探测器面板,肩峰的影像容易被放大,虽不影响观察肩峰的形态与骨质结构,但会产生一定的放大模糊,为此可采用加大焦片距(SID)的方法来缩小放大率。笔者拍摄冈上肌出口位时SID为1.5 m,而普通拍摄肩关节正位时SID为1.0 m。采用改良法投照的冈上肌出口位,肩胛骨投影成标准侧位影像,呈一明显“Y”字形状,故又称“Y”位。肩胛骨喙突构成“Y”字的上臂前内侧,肩峰连着肩胛冈构成“Y”的后外侧,肩胛骨体部构成“Y”的下方垂直部,“Y”的三部分交叉点是关节盂窝位置,肱骨头就投影于“Y”的交叉点中心,肩胛骨内外缘成切线位重叠[5]。这个位置能够清晰显示肩峰的形态与骨质结构,也能清楚显示肩峰与肱骨头的间距,即A-H间距,测量A-H间距值,可为判断肩袖损伤的程度提供依据[3,4,5,6]。

3.2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诊断依据的探讨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为肩部上举或外旋(60°~120°)时,肩峰与肱骨头之间的肩袖软组织结构受到反复撞击,导致肩袖炎症及退变,甚至撕裂,引起肩部疼痛,功能障碍,活动受限和肌力减弱等[7]。1972年,Neer就发现这种现象,提出了这一概念,并且他认为95%的肩袖撕裂是由肩峰下撞击造成的。以后的学者继续展开深入的研究,共同认为肩峰形态和肩峰下骨赘形成是诊断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重要依据[5,6,7,8]。Bigliani等相继通过解剖学研究,将肩峰形态分为扁平型(Ⅰ型),弯曲型(Ⅱ型)和钩型(Ⅲ型),认为Ⅱ型和Ⅲ型肩峰很容易发展成肩峰下撞击征或肩袖撕裂,并认为Ⅲ型肩峰向下的钩状结构与肩袖损伤直接相关[2,3,4,5,6,7,8,9]。本文92例冈上肌出口位病例中,80例是因为慢性肩部疼痛、肩关节功能障碍来摄片的。笔者经与骨科专家一起沟通,共同判定,这80例非外伤患者中,Ⅰ型21例,约占26%;Ⅱ型28例,约占35%;Ⅲ型31例,约占39%。Ⅰ型肩峰平直,下表面光整,基本可认为是正常肩峰形态;Ⅱ型肩峰呈弧形,凸面向上,肩峰尖端向下弯曲;Ⅲ型肩峰呈钩形,下表面骨赘形成。Ⅱ型和Ⅲ型肩峰被认为是异常肩峰形态,特别是Ⅲ型,下表面骨赘形成,肩峰下间隙缩小,极易产生肩袖损伤,导致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本文80例肩关节疼痛的患者中,Ⅱ型和Ⅲ型肩峰共有59例,约占74%,而Ⅰ型肩峰只占26%,说明肩峰形态异常与肩关节疼痛密切相关。一些文献资料介绍,肩部疼痛、Neer撞击试验阳性的病例中,有近三分之二的病例为Ⅲ型肩峰[1];甚至有国外资料报道,Ⅲ型肩峰占73%[9]。本文Ⅲ型肩峰31例,占近40%,虽然没有资料报道的占比高,但至少说明肩部疼痛患者中,Ⅲ型肩峰占有很大的比例,是诊断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重要依据。

3.3 在肩关节骨折或脱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本文92例冈上肌出口位中,因外伤来摄片的有12例,其中8例可见到骨折或脱位X线征象,3例伴有肩关节脱位。其实冈上肌出口位就是摄取肩胛骨侧位片,因减少了与胸廓肋弓的重叠,能清楚的显示肩胛骨侧位的骨质情况,也能显示肱骨头大结节、外科颈、肱骨上段的骨折征象,对一些肩关节常规位置上无法显示的骨折,也常常能清楚显示出来。若为肩胛骨体部的骨折,摄片时可让患者上臂稍向后向外偏移,以避免肱骨与肩胛骨体部重叠过多。对于肩关节脱位的诊断,冈上肌出口位能很好的作出判断,正常情况下肱骨头中心应位于“Y”的三部分交叉点处,以此作为判断依据,通过肱骨头的位置变化来判断肩关节是否脱位及移位方向。本文3例肩关节脱位,均见肱骨头位置不在“Y”字交叉点处,而是明显移向“Y”字交叉点的前下方,由此可判断出肩关节的脱位是向前方和下方移位。因此,冈上肌出口位摄片也能为肩关节骨折或脱位的诊断提供帮助。

摘要:目的:探讨冈上肌出口位的摄影方法及技巧,及其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常规冈上肌出口位摄影方法进行改良、简化,采取前后位水平投照的方法,对92例因肩关节疼痛或外伤的患者拍摄冈上肌出口位片,并加以分析。结果:肩胛骨侧位投影成一明显“Y”字,肩峰形态、骨质结构显示清晰;肩峰分为三型:扁平型(Ⅰ型),弯曲型(Ⅱ型)和钩型(Ⅲ型)。80例非外伤患者中,Ⅰ型21例(26%),Ⅱ型28例(35%),Ⅲ型31例(39%);12例外伤患者中8例可见骨折或脱位征象。结论:对冈上肌出口位摄影方法的改良、简化是可行的,能达到临床诊断的目的;冈上肌出口位摄片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外伤所致的肩关节骨折或脱位的诊断也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冈上肌出口位,摄影方法改良,肩峰形态,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参考文献

[1]顾延,戴克戎,候筱魁.肩胛骨X线片在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诊断中应用[J].中华骨科杂志,2002,3(22):154-157.

[2]Bigliani L U,Morrison D S,April E W.The morphology of the acrom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rotator cuff tear[J].Ortho Trans,1986,10(1):216-228.

[3]钟易.冈上肌出口位摄影在肩袖损伤检查中作用探讨[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9,20(12):950-951.

[4]许新明,林婉韶,曹欣荔.冈上肌出口位CR摄片的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2,7(7):74-75.

[5]肖正远,戴贵东,兰永树.冈上肌出口位投照方法及临床应用[J].放射学实践,2011,26(2):226-227.

[6]童建军,肖德民.肩袖损伤的形态学研究进展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7(14):1102-1104.

[7]陈飞雁,顾湘杰.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治疗新进展[J].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2001,22(3):129-132.

[8]赵春阳,龚建平,钱铭辉,等.冈上肌出口位摄片诊断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价值[J].放射学实践,2012,9(9):79.

膝关节改良位 篇5

为改变这一现象, 我院手术室与手术医生一起, 对现有洞巾进行了改良设计, 铺巾时间明显缩短, 由改良前的 (7.1±1.0) min缩短至改良后的 (4.0±0.6) min。与此同时, 改良后洞巾还保证了手术无菌要求, 又简化了操作程序, 体现了人文关怀, 方便了手术医生的操作, 提高了手术质量, 受到了手术者的肯定。此改良洞巾手术应用范围广, 适用于各类截石位手术,

1调查对象与方法

选取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间普外科、妇产科、泌尿科截石位手术共计40例, 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每组各20例, 分别采用传统截石位洞巾与改良后专用洞巾。两组均由同一人铺巾, 手术巡回护士记录铺巾时间, 同时发放调查表。根据配对t检验, 计算出P值, 评估两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2设计改良应用过程

2.1 制图与设计 将旧式洞巾制成图后, 向手术医生征求意见, 并结合外出进修医院的使用经验与方式, 综合考虑, 集思广益, 最后确定洞巾图样 (见图1) 。

2.2 对改进的洞巾进行临床试用, 并采取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分组、对照、实验, 对洞巾不断完善改进后正式使用。

2.3 材料与制作 ①材料:斜纹棉布面料, 经济实惠, 可反复使用;②制作:根据设计图纸①的要求、尺寸进行裁剪 (见图2) 。

2.4 使用方法 ①适用范围:会阴、肛门、直肠、尿道等需截石位的手术均可适用;②物品准备:将布类按铺巾的先后顺序折叠, 根据手术需要准备好治疗巾5块、中单4块、截石位大洞巾1块, 按使用顺序打包, 高压蒸汽灭菌;③改良铺巾流程[2]:a.双折中单上重叠一块治疗巾垫于臀下;b.下腹部切口上方及两侧交叉铺3块治疗巾, 切口下方用四折治疗巾横盖耻骨联合处, 切口部位覆盖皮肤保护膜;c.两块治疗巾铺肛门两侧, 4把手巾钳固定肛门四周的治疗巾;d.铺一中单覆盖上身及头架, 双下肢各铺一双折中单;e.术者重新消毒手部, 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f.铺大洞巾, 先覆盖双下肢, 然后覆盖上身及头架。

2.5 推广培训 对手术室护士强化培训折叠、打包及使用方法, 然后指导手术医生铺巾。

3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3.1 传统截石位大布包与改良后截石位大布包的组成区别:

传统铺巾需要布类:普通洞巾1块, 中单8块, 治疗巾5块, 脚套2个;专用洞巾需要布类:截石位洞巾1块, 中单4块, 治疗巾5块。

3.2 铺巾时间统计学分析

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间, 选取普外科、妇产科、泌尿科截石位手术共计40例, 采用传统铺巾20例, 另外20例手术采用此专用洞巾, 由同一人铺巾, 手术巡回护士记录铺巾时间, 用SPSS专业统计软件计算结果如下。

说明:将新旧两种方法比较, 样本量分别是20, 均数分别为为 (4.0±0.6) 和 (7.1±1.0) min。

说明:新旧两种方法的相关系数和统计学意义

说明:采用配对t的统计学方法, P值为0.000, 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两组之间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问卷调查

手术医生26名, 手术室护士17名, 全部收回, 满意度达到100%。

4总结

改良后的洞巾取材容易, 制作方法简单, 并采用了高压蒸汽灭菌[3], 手术者能在很短时间内进行熟练操作。手术室采用此专用洞巾进行截石位手术后, 解决了多年来截石位手术铺巾影响操作, 固定不牢, 步骤繁琐的问题, 在保证无菌单层数的基础上, 简化了铺巾程序, 减少了操作步骤, 缩短铺巾了时间, 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时又减少了污染环节, 更好地保证了无菌区域的无菌条件, 有效地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另外改良后的洞巾还能方便手术医生的操作, 经济实用, 又可以重复使用, 操作培训比较简单, 可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郑三女.缩短全髓关节置换术铺巾时间.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06, 13 (1) :50-51.

[2]杜文秀.会阴部手术的新式铺巾方法.中华实用护理杂志, 2008, 24 (5A) :78.

膝关节改良位 篇6

关键词:术中护理配合,膝关节镜,出血量,并发症

膝关节镜微创手术膝关节疾病是目前临床中的热点话题, 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少等优点[1]。但膝关节镜检查和治疗也会存在相应的并发症, 严重时会损伤膝关节内的血管神经, 影响患者术后的康复程度和生活质量[2]。研究发现, 如若在术中实施相应的护理配合模式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进行干预, 对于患者的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预后等方面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3,4]。本文对笔者所在科近年来收治的90例膝关节镜手术患者进行术中护理配合并加以干预, 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科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行膝关节镜择期手术患者90例。其中男53例, 女37例, 年龄25~75岁, 平均 (49.6±18.6) 岁。原发病为:半月板损伤手术患者76例, 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5例, 膝关节置管手术患者6例, 膝关节骨关节炎手术患者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n=45) 和观察组 (n=45)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病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术中的护理配合模式

对照组患者术中采用常规护理配合模式, 采取平卧位进行全身麻醉, 全麻结束后固定非手术侧上下肢, 手术侧上肢外展90°, 方便手术暴露手术侧膝关节下面放置斜行支架, 使用4~6层无菌敷料铺垫在支架表面[5], 其余常规消毒铺巾。手术器械如金属器械和镜体均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消毒。

1.2.2 观察组患者术中的护理配合模式

观察组采用改良术中护理配合模式, 采取平卧位进行全身麻醉, 全麻结束后固定非手术侧上下肢, 手术侧膝关节屈曲45°, 常规消毒铺巾。考虑到膝关节镜术中需对膝关节腔隙进行持续生理盐水冲洗, 因而对手术过程的无菌提出了较高的要求[6,7], (1) 患者手术侧下肢碘伏消毒, 手术部位两块中单覆盖, 然后在中单上铺放一块无菌塑料单, 然后再铺大单。 (2) 为保持患者手术部位的干燥、减少渗出和无菌状态, 可在手术部位覆盖一个有引流装置的手术保护膜。金属器械和镜体均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消毒[8]。另外, 手术护士需要对关节镜的各部位连接比较熟悉, 在手术过程中需将各项器械按顺序摆放好, 术中要熟练自如配合术者和巡回护士, 在发生器械简单故障时, 需能及时排除。术后手术护士需严格按关节镜消毒要求进行规范清洗、消毒灭菌。并且巡回护士需及时观察关节镜吸引囊, 必要时应及时更换, 以免造成中心装置的堵塞, 影响手术进行[9]。

1.2.3 其余护理

(1) 术前护理:膝关节手术患者因生活质量的下降和生活能力的丧失而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10,11], 从而影响其疾病的预后和术后的康复。因此建立和谐良好的护患关系, 向患者简单介绍各类膝关节疾病的发病机制、手术治疗大概和术后的护理常识。患者及家属也需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治疗, 达到最理想的治疗效果[10,11]。 (2) 术后护理: (1) 术后通常需放置引流管, 定时观察引流液的量和颜色, 保持引流管的通畅, 防止其受压、堵塞。 (2) 术后患肢有轻微疼痛, 如若疼痛较为剧烈, 不能耐受, 需考虑有无其他手术并发症或病因, 如仅为一般性的疼痛可遵医予口服止痛药、药物[12]。 (3) 术后康复锻炼, 为改善膝关节镜术后患者的静脉回流, 防止肌肉萎缩, 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尽快恢复膝关节运动功能和神经感觉, 术后早期即需进行肢体康复锻炼[13]。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比较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用X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比较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护理后, 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分别为4.44%和28.8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4.8913, P<0.05) , 见表2。

3 讨论

随着外科微创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发展, 近年来在膝关节镜常规检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膝关节镜微创手术正逐渐运用于临床, 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 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膝关节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尽管如此, 膝关节镜手术患者也会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各种术后并发症, 如关节术后肿胀、疼痛、神经损伤等, 严重时会极大的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14]。因此, 及时有效的术中护理干预和配合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的手术出血量和手术预后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研究表明, 在实施改良护理术中配合模式后, 观察组患者关节镜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此外,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关节肿胀、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4.44%和28.89%, 可见术中采用改良型的护理配合模式可显著减少膝关节手术患者的术中出血量, 降低术后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 从而可有效的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本文观察组在常规的术中护理配合模式上进行改良, 即麻醉后患者手术的体位维持手术侧膝关节屈曲约45°, 并将非手术侧上下肢进行妥善固定[15]。并在无菌铺单上额外加铺了一层手术粘贴巾, 将其与专用接水袋进行粘贴, 与对照组相比护理结果出现了显著变化[16]。由此可见改良型的术中护理配合模式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膝关节改良位 篇7

关键词:侧卧位手术,体位安置,皮肤损伤,神经损伤

手术体位是指术中病人的位式,由病人的卧姿、体位垫的使用,手术床的操纵三部分组成[1]。在显露手术区域的同时,可能造成皮肤、血管、神经的损伤,在1990年美国有关麻醉索赔的资料表明,其中15%是神经损伤[2],其中臂丛神经损伤较常见[3]。而在正常情况下受神经支配的皮肤能忍受5h或更长时间的缺血,在69.75 mmHg(1 mmHg=0.133 kPa)压力下,组织持续受压2 h以上就能产生皮肤损伤[4]。在安置侧卧位时,我科采用塑形垫和支腿架,分别摆放病人的躯干与上侧上肢,取得良好效果,无一例因体位安置不当造成病人损伤、术中身体移动以及手术视野的改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侧卧位手术病人120例,年龄12岁~78岁;食管癌、肺癌根治术与肺叶切除82例(包括12例食管三切口术),胸腔镜下行肺叶袖状切除术6例,肾脏手术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病人年龄、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改良式侧卧位安置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侧卧位的安置方法。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因侧卧位引起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皮肤损伤、臂丛神经损伤)及工作人员操作满意度评价情况(操作便捷、操作省力)。

1.2.1 改良式侧卧位安置

1.2.1.1 材料

采用塑形垫,其型号为100 cm×70 cm和50 cm×70 cm,分别装有直径为1 mm的聚苯颗粒40 L、20 L,其柔韧度高,另备负压吸引器及连接管;略大于其面积、厚2 cm~3 cm的海绵垫;支腿架和与其配套使用的床旁固定器。

1.2.1.2 术前评估

巡回护士术前1 d去病房访视病人,协助其模拟手术体位,了解皮肤完整程度、弹性、有无外伤史和引流管,询问有无肩周炎、类风湿、骨性关节炎、此类疾病可导致关节变形,而不成功能位,翻身时需加注意不可将肢体摆放成功能位,在不影响手术操作的情况下,令其保持自然位为好。

1.2.1.3 体位安置

①将塑形垫平铺于床上,垫中的聚苯颗粒可根据体位造型分布。将其上部10 cm~15 cm宽处塑成坡形,利于使下侧肩部悬空;左右两边略多,利于前胸部和后背部固定。塑形垫上覆盖2 cm~3 cm厚、外有软胶皮的海绵垫(面积约大于塑形枕),其上再铺布单。病人被麻醉后,将其摆放成侧卧位,腋窝与塑形垫上缘平行,开始塑形,尽量避免躯体局部悬空。一人看护病人,另一人调节手术床的胸桥或腰桥处,利于充分显露手术切口,再次塑形后,将其与负压吸引器接通,10 s后垫内的聚苯颗粒根据病人的体位被固定。②病人下侧手臂置于托手板上,上侧手臂,置于支腿架上,可根据支腿架和床旁固定器,调节手臂与躯干的角度与高度,避免上侧手臂肘部受力,用布单或棉垫包裹双手臂。胸科手术要求:上侧取髋膝接近90°,下肢弯曲,下侧伸直,肾脏手术反之,两腿间夹棉垫,下侧下肢脚踝部垫棉垫,髋部、双手臂和膝上3 cm~5 cm处用约束带固定,松紧可插入2横或3横指为宜。

1.2.1.4 体位安置时的护理

①在由平卧位转变为侧卧位的过程中,静脉输液管路易拖出、打折或压在病人身下。因此,在体位安置时先将输注液体瓶挂好,并理顺输液管。②若病人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固定好气管插管。翻身前麻醉大夫再次检查气管插管与供氧管路的接口,由其站在病人头侧协助翻身。③翻身过程中,不牵拉、托拽身体,双下肢和上肢尽量保持功能位,以免受到挤压,造成神经和血管损伤。④头部采用高分子聚氨酯“C”型凝胶垫固定[5],上铺棉垫,以缓冲压力,透气性能好,防止下侧耳郭及颜面部受到挤压。头部固定不当还可引起眼部损伤[6]。全身麻醉者,用金霉素眼药膏涂抹眼部。对于头面部手术病人,还需用小纱布覆盖眼部,用胶布固定好,防止消毒液流入。⑤低体温是指中心体温低于36.0 ℃,临床上一般将中心体温34.0 ℃~36.4 ℃称为轻度低体温。围术期低体温是麻醉和外科常见的并发症,在实施外科手术的病人中,50%~70%可发生轻度低体温[7]。安置体位前1 h,将室温设置在22 ℃~24 ℃(非体外循环下手术者),湿度50%~60%。⑥由于约90 %的代谢产热量是通过皮肤表面丧失,故保证皮肤温度可有效地防止体温降低,可使体热丢失减少30%;在皮肤表面放置隔热物品是减少皮肤热量散失最简易的方法[8],通常用布敷料或棉被覆盖手术切口外身体部位,双上肢可用棉垫包裹。⑦如术中需轻度变更体位,需再次塑形,同时保持布单平整、干燥,并加强巡视。

1.2.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侧卧位引起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发生皮肤损伤1例,为会阴部皮肤损伤,对照组发生皮肤损伤9例(骶尾部6例,会阴部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臂丛神经损伤1例,对照组为2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工作人员操作满意度评价情况(见表1)

3 讨论

上一篇:抗生素药下一篇:“一条龙”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