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试验

2024-11-27

肥料试验(共12篇)

肥料试验 篇1

1 试验材料

供试验品种为苏甘20甘蓝新品种, 种子是江苏农科院引进, 由南京绿领种业公司提供。品种特性具有冬性强、早熟性好等特点。于9月下旬~11月下旬播种, 翌年4月上旬前后采收。植株开展度55cm左右, 生长势较强, 叶绝浅绿, 蜡粉中等, 叶球牛心形, 整齐度好。单球重1kg左右, 越冬栽培成熟期160天左右。

2 试验方法

采用多种用量复合肥作追肥进行试验, 分别是每667m2施用45%三元素复合肥110kg、95kg、80kg (常规用量作对照) 、65kg、50kg, 各处理统一每667m2用尿素30kg作3次追肥施下 (每次各10kg, 施用生育期及时间, 分别为2月6日莲座期、2月16日包心期、3月14日结球期) , 基肥全部采用复合肥50kg拌匀后在机械深翻前撒施。试验共设5个处理3次重复, 总小区为15个, 每个小区面积为50.6m2, 四周留有保护行, 采用随机排列, 本试验田前茬是大棚西瓜田, 土质砂性, 试验田于2011年10月15日播种育秧, 同年11月18日施足肥料用机械深翻, 开好畦幅宽1.1m种2行, 每667m2密度统一是4300株, 所有培育管理都是同样。

3 结果与分析

3.1 产量结果

根据各小区平均实际产量分析, 随着施肥量增加而产量增加, 最高的小区每667m2施复合肥110kg+尿素30kg, 产量2710kg;其次是667m2施复合肥95kg+尿素30kg的小区, 产量2430kg;第3位是667m2施复合肥80kg (对照) +尿素30kg, 产量2112kg;第4位是667m2施复合肥65kg+尿素30kg, 产量1803kg;最低是每667m2施复合肥50kg+尿素30kg, 常规施肥667m2产量只有1665kg。每667m2施复合肥随着施肥量每增加15kg, 每667m2产量增加280kg、598kg、907kg及对照增产1045kg, 分别增加11.5%、28.3%、50.3%及62.7%。经分析可能是前茬种植大棚西瓜, 大棚西瓜生长期长吸肥量大, 对地力要求较多, 造成土壤肥力明显下降。因此本试验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产量提高。

3.2 经济效益

由于2011年春季甘蓝产销失衡, 供大于求并造成收益不高, 出售时每kg只有0.55元, (一般年份1元/kg左右) 从各小区看产值、产值、利成分析, 随着施肥增加而增多, 667m2产值分别是1490.5元、1336.5元、1164.6元、992元及常规对照916元;扣除工本、化肥、机耕、种子、农药, 总成本分别为1118元、1037元、956元、875元及794元, 利润成分别是373元、299.5元、208.6元、117元、122元。每667m2施复合肥110kg+尿素30kg的经济效益最高。

3.3 植物性状看

从球高和球宽及重量分析, 随着施肥量减少而降低。以每667m2施复合肥110kg+尿素30kg小区为最高, 球高21cm和球宽11cm及单株球重780g, 以每667m2施复合肥50kg+尿素30kg小区为最低, 球高只有19cm和球宽8cm及单株球重535g。

4 不同生育期考查

育苗期2010年10月15日;发芽期2010年10月26日;移栽期2010年11月25日;幼苗期2010年12月27日;莲座期2011年2月6日;包心期2月16日;结球期3月14日;始收期4月4日终收期4月6日全生育天数168天。

春甘蓝不同肥量对病害的影响观察, 调查日期:3月14日, 病毒病0、软腐病0、霜霉病发病株0。调查日期:3月24日, 病毒病0、软腐病0、霜霉病发病, 每667m2施复合肥110kg+尿素30kg, 霜霉病发病率最高8%。每667m2施复合肥50kg+尿素30kg, 病株霜霉病发病率最轻只有4%。调查日期:4月4日, 病毒病0, 软腐病, 每667m2施复合肥110kg+尿素30kg, 发病率11.3%, 每667m2施复合肥50kg+尿素30kg, 病株霜霉病发病株发病率最低6.7%。病害随着施肥量增加而加重。

5 小结

2012年随着市场疲软, 价格下跌幅度较大, 虽然效益不是特别明显突出, 但产量的高低还是明显的。从试验情况看莲座期、结球期的追肥还是需要大水大肥, 可以大力推广在莲座期、结球期, 在这二个时期施好重肥的关键, 肥料品种宜进口复合肥。

(责任编辑荷初)

肥料试验 篇2

为研究拔节肥在小麦生产上的应用价值以及拔节肥施用何种肥料为宜,笔者在弱筋小麦拔节期进行了施用不同品种肥料试验.结果表明,拔节肥对小麦中后期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和增产效果,主要表现在:(1)巩固和促进小麦后期分蘖的生长,增加每667m2分蘖成穗,保证每667m2有效穗数;(2)增加小麦后期灌浆所需养分,提高粒重,促进结实;(3)在施用拔节肥品种上,以45%复合肥较稳妥,肥效发挥平衡持久,增粒数,增粒重效果较好,而尿素作拔节肥,增穗效果较好,适用于以增穗为主要目标的田块.

作 者:许映国 肖承璋 刘文广 李德山 刘田  作者单位:许映国(江苏省如皋市吴窑农业技术服务站,226500)

肖承璋,刘文广,李德山(江苏省如皋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26500)

肥料试验 篇3

关键词:双季晚稻;“3414”肥效试验;施肥模型;推荐施肥量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06-77-03

1 试验来源和目的

本试验按照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技术规范”和“安徽省‘3414’肥效田间试验总体方案”及“东至县‘3414’肥效田间设计方案”要求,2014年安排在池州市东至县东流镇进行双季晚稻“3414”肥效试验。通过田间试验,进一步研究当地双季晚稻的最佳施肥量,以及如何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为科学指导施肥提供依据。

2 试验时间和地点

2014年6~11月,在池州市东至县东流镇塔青湖村中心组江勇农户,靠327省道边田块,试验田面积为0.17hm2,代表面积10hm2,地理位置为东经116°55′12.35,北纬30°10′08.79,海拔高度10m,田面平整,水利设施配套齐全,灌溉能力充足,旱涝保收田。前茬为早稻,早稻单产580kg/667m2,每667m2施复合肥50kg(18-18-18)、尿素20kg,折施纯N19.2kg/667m2、P2O59kg/667m2、K2O9kg/667m2。

3 材料与方法

3.1 供试土壤 试验设在江勇户的承包地,稻-稻两熟制,土壤类型为水稻土土类、泥质田土种,耕层厚度20cm,土壤有机质22.12g/kg、全氮1.74g/kg、有效磷21.00mg/kg、速效钾101.30mg/kg,pH6.7。

3.2 供试肥料 氮肥品种为尿素,含纯氮量(N)46%,产地:安庆石化总厂;磷肥品种为过磷酸钙,含纯磷量(P2O5)12%,产地:铜官山化肥公司;钾肥品种为氯化钾,含纯钾量(K2O)60%,产地:加拿大。

3.3 供试作物 作物为双季晚稻,品种为“新优188”,常年产量550kg/667m2。

3.4 试验方案和方法

3.4.1 试验方案 试验采用“3414”最优回归设计,根据东至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统一试验方案执行,试验因素及水平编码见表1,试验小区面积21m2(3m×7m),14个不同处理,无重复。各小区四周设置保护行,试验小区间做埂隔离、进出水分开,单排单灌。

3.4.2 试验方法

3.4.2.1 肥料施用 氮肥作基肥占50%,分蘖肥占30%,穗肥20%;磷肥作基肥一次性施入;钾肥作基肥占60%,穗肥占40%。基肥深施,追肥撒施,各期施用量见表2。

3.4.2.2 试验实施与田间管理 试验田播种期为6月24日,移栽期为7月28日,密度1.45万穴/667m2(株行距为 200cm×230cm,每小区13行,每行35株)。8月7日结合化学除草第1次追肥;8月20日烤田复水后第2次追肥。8月15日、9月1日、9月20日常规防治,分别防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飞虱、纹枯病和稻曲病,使用的药剂有毒死蜱、康宽、爱苗、吡蚜酮、稻腾等。2014年11月3日小区田间考种,并先取植株样和考种样,当日收割,分小区单打单收,测标准水分计实产。

4 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处理的生物学性状比较

4.1.1 秧苗素质 18个处理秧苗素质基本相同,故取其均值:苗高38.8cm,单株总叶数6.5叶,单株绿叶数6.2叶,单株根系总数27.6根,其中白根21.8根,黄根5.8根,百株鲜重220g,百株干重39g,移栽带蘖平均0.3个,分蘖率30%。

4.1.2 分蘖动态 经过分蘖动态比较,分蘖较快者为处理11、7、6,8月15日就分别达到了15.6根、15.2根和14.5根,以上3个处理分蘖最高峰期也在8月15日左右,余者均为8月16日左右,单株分蘖数最多者是11号的15.6根。处理1、2、15分蘖最少,峰值分别只有11.5、12.3根和11.3根。成穗率最高的为处理2,其次为处理1。

4.1.3 生育性状表现 处理1、2、15返青期较其它处理迟3d左右,处理11分蘖时间长,8月10~16日为分蘖盛期,始穗最早为处理1、2、15,处理11始穗迟4d,其它处理相近;生育期除处理1、2、15早3d外,处理11处理迟3d,其余处理间全生育期相近(表3)。

4.2 不同处理的产量结果比较 由表4可知,实际产量最高的是处理6,折合产量488.76kg/667m2,处理1最低,折合产量281.72kg/667m2,其他处理折合产量在330~480kg/667m2。经最优回归分析,相关系数0.97,说明施肥量与产量之间呈密切正相关,达到显著水平,F值=6.85,大于F0.05=6,说明回归关系显著。经分析肥料函数效应方程:

Y=278.56+37.648X1-0.695X1^2-77.97X2-0.001X2^2+1.7643X3+0.0682X3^2-1.702X1*X2-1.953X1*X3+11.7052*X3。因此,最佳产量为453.03kg/667m2,最大产量为453.58kg/667m2,最佳产量的N、P、K施用量667m2分别为11.94kg、1.88kg、8.51kg,最大产量的N、P、K施用量667m2分别为12.81kg、1.89kg、8.52kg。

5 结论

(1)本次试验中,实际产量最高的是处理6,折合单产488.76kg/667m2,处理1最低,折合单产281.72kg/667m2。氮肥在达到“2水平”时,增加钾用量能提高产量。

(2)667m2收入与纯收入最高的是处理6,分别为1 349元/667m2和1 264.8元/667m2,最低的是处理1,为777.5元/667m2。肥料产投比高的是处理2,为20.6∶1,最低的是处理11,为10.2∶1。

玉米新型肥料应用效果试验 篇4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2015年设在八五四分公司现代农业研发中心旱田试验地。肥力中等, 地势平坦、整齐, 不易受旱涝灾害影响。土壤为白浆土, 0~20cm耕层土壤养分状况:有机质含量32.07g/kg, pH值5.96, 水解性氮140.34mg/kg、有效磷30.55mg/kg、速效钾164.1mg/kg。供试玉米品种为德美亚3号。供试肥料:米高控释肥 (米高集团) 、施可丰控释肥 (山东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稳定性复合肥料和脲甲醛复合肥料 (哈尔滨欣欣农业科技公司) 、云天化控失网复合肥 (云南云天化有限公司) 、尿素 (浩良河产, 含纯N46%) 、磷酸二铵 (北大荒牌, 含纯N18%、P2O546%) 、氯化钾 (俄罗斯产, 含K2O60%) 。

试验采取随机区组设计, 6个处理, 3次重复, 设常规施肥为对照。小区长10m、8行区, 每小区面积52m2, 每公顷8.25万株, 各处理田间农事操作同常规。处理1用米高控释肥405kg/hm2, 种肥随播种施入, 方法同常规, 后期每公顷追施肥尿素225kg;处理2用施可丰控释肥675kg/hm2, 种肥随播种一次施入, 种肥之间隔离7cm, 种侧下隔离;处理3用稳定性复合肥料675kg/hm2, 种肥随播种一次施入, 种肥侧深隔离8~12cm (镇压后) , 隔离距离以种子和肥料之间倾斜45度计算, 下同;处理4用脲甲醛复合肥料600kg/hm2, 种肥随播种一次施入, 种肥侧深隔离8~12cm;处理5用云天化控失网复合肥600kg/hm2, 种肥同播种一次施入, 种肥侧深隔离8~12cm;处理6为对照, 采取常规施肥, 每公顷施肥纯量349.2kg, 其中纯N189.6、P2O596.6、K2O63.0kg/hm2。施肥方法:基肥公顷施尿素150kg+磷酸二铵9 0kg+氯化钾1 0 5kg或5 0%硫酸钾126kg, 施肥深度15~18cm;种肥公顷施磷酸二铵120kg, 施于种侧5cm, 施肥深度8~11cm;追肥公顷施尿素180kg。成熟期考种和测产, 每个小区随机采集3点, 每点取13m2。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气象条件

从气温上看5月份气温较历年偏低0.5℃, 其余各月都较历年平均温度偏高。从降雨量看, 7、9月降雨与历年平均降雨量相比, 分别偏少19.0、59.4mm。而4、5、6、8月降雨量与历年平均降雨量相比都有所增加。从日照时数上看, 5、8月日照时数比历年平均月日照时数偏少, 4、6、7、9月日照时数比历年偏多。当年的总体天气情况是前期阶段性低温, 后期与历年持平, 降雨表现为前期偏多, 后期偏少。

2.2 新型肥料产量结果分析

处理1穗粒数494.7粒, 百粒重35.8g, 产量13462.5kg/hm2, 增产率8.5%;处理2穗粒数458.2粒, 百粒重36.6g, 产量12717.0kg/hm2, 增产率2.5%;处理3穗粒数460.6粒, 百粒重36.3g, 产量12673.5kg/hm2, 增产率2.2%;处理4穗粒数461.5粒, 百粒重35.8g, 产量12639.0kg/hm2, 增产率1.9%;处理5穗粒数470.0粒, 百粒重36.5g, 产量13131.0kg/hm2, 增产率5.8%;处理6穗粒数453.6粒, 百粒重36.1g, 产量12406.5kg/hm2。各处理均无早衰现象, 从穗粒数和百粒重上看, 处理1和处理5优于其他处理;从产量上看, 处理1、5增产效果明显, 均在5%以上;从显著性上看, 处理1和其它各处理差异显著, 处理5和其它处理差异显著, 处理2、3、4之间差异不显著, 与常规施肥差异显著。

3 小结

肥料试验 篇5

“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在小麦上的

肥效试验报告

按照农业部《肥料登记管理办法》、《肥料登记指南》和《肥料效应鉴定田间试验技术规程》(NY/497--2002)的要求,为验证“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在河南省小麦生产上的应用效果为其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特安排本试验。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该试验于2012年3月安排在渑池县陈村乡万寿村刘铁蛋承包田内。土壤类型为褐土,质地中壤,肥力中等,地力均匀。供试耕层土壤养分:有机质17.9 g/kg,全氮1.04g/kg,速效磷(P2O5)21.6mg/kg,速效钾(K2O)185.6g/kg。前茬作物玉米,亩产420kg。供试作物小麦,品种豫麦49。供试“含腐植酸水溶肥料”(腐植酸≥0.3%,N+P2O5+K2O≥20%)由漯河沃尔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1.2 试验方法

本试验设三个处理,随机区组排列,重复三次,小区面积40㎡。处理1:常规施肥+用供试肥料100g兑水30㎏,于小麦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喷施,共喷3次;

处理2:常规施肥+与处理1同期喷洒等量清水;

处理3:常规施肥。

试验在当地常规施肥的基础上进行。常规施肥为:亩底施45﹪河南省土壤肥料站

河南省土壤肥料站

复合肥50㎏(25-10-10)。试验地小麦于2011年10月8日播种,亩播量12㎏。按试验方案的要求分别于2012年3月15日、4月10日、4月25日进行喷施肥液或清水,6月12日收获。收获时各小区单收计产并同时进行田间调查与考种。试验除按方案要求的喷施肥液或清水外,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小麦田生产。2结果与分析

2.1喷施“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对小麦成产因素的影响

喷施“含腐植酸水溶肥料”改善了小麦的成产因素。从表1可以看出:处理1较处理

2、处理3相比,亩穗数增加0.2万穗、0.4万穗,穗粒数增加0.4粒、0.6粒,千粒重增加1.8 g、1.9g。这说明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喷施“含腐植酸水溶肥料”能够提高小麦的穗粒数和千粒重。

表1 田间调查与考种统计表

处 理 1 2 3 亩穗数(万穗/亩)

30.2 30.0 29.8

穗粒数(粒)33.8 33.4 33.2

千粒重(g)44.6 42.8 42.7(注:表中数据为三个处理三次重复的平均数)2.2 喷施“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喷施“含腐植酸水溶肥料”提高了小麦的产量。从表2可以看出:处理1较处理2亩增产23.0 kg,增产率为5.4%;处理2较处理3亩河南省土壤肥料站

河南省土壤肥料站

增产7.4 kg,增产率为1.8%。对各处理产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见表3),处理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采用PLSD法进行多重比较(见表4),处理1与处理

2、处理3之间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处理2和处理3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

表2 产量结果统计表

处 理 1 2 3 Ⅰ 20.5 19.2 18.8 产量(kg/30m)Ⅱ 20.4 19.3 19.1

Ⅲ 19.8 19.1 18.7

平均 20.2 19.2 18.9

2折亩产 处理1比处理2 处理2比处理3 kg 449.7 426.7 419.3

±kg/亩 23.0

±% 5.4

±kg/亩 ±% 7.4

1.8

表3 方差分析表

变异来源 处理间 区组间 机 误 总变异平方和 3.05 0.26 0.13 3.44

自由度 2 2 4 8

方差 1.52 0.16 0.03

F 45.70** 3.90

F0.05

F0.01

6.94 18.00

表4 多重比较表

处 理 1 2 3 河南省土壤肥料站

小区平均产量(kg/30m2)20.2 19.2 18.9

差异显著性 0.05 a b b

0.01 A B B

河南省土壤肥料站

3小结

3.1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用供试肥料100g兑水30㎏,于小麦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喷施,与同期喷等量清水相比,提高了小麦的穗粒数和千粒重,平均亩增产23.0kg,增产率为5.4%,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3.2本次试验结果仅对漯河沃尔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在小麦上的供试肥料样品负责。

试验承担单位:河南省土壤肥料站 试验实施单位:渑池县土肥站 试验执行人:(高级农艺师)

(助 农)

报 告 日 期:2012年7月14日

夏玉米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 篇6

关键词:夏玉米;肥料;利用率;试验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5-41-02

The Field Experiment on Fertilizer Using Efficiency of Summer Maize

Zhang Ping

(Agricultural Bureau of Qihe,Dezhou 251100,China)

Abstract:The experiment on fertilizer using efficiency of summer maize was conducted to explore the using efficiency of nitrogen,phosphate and potash,master the approach of formula fertilization,reduce the use of fertilization and increase the utilization of fertiliza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fertilizer application amount reduced by 75kg/hm2,while the averag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nitrogen,phosphate and potash increased by 9.13% and the yield increase rate of summer maize was over 5%.

Key words:Summer maize;Fertilizer;Utilization efficiency;Yield

1 试验时间与地点

试验于2013年在齐河县晏城镇后甄村、谷楼村、小魏村、安头乡三岔口村、祝阿镇王坊村夏玉米地块进行。试验地块土壤肥力相对均匀,能排能灌,中等肥力,具有代表性。播种前测试5个试验点的平均养分含量为土壤有机质15.2g/kg、碱解氮108mg/kg、速效磷25.5mg/kg、有效钾114mg/kg。试验于6月24日播种,10月5日收获。

2 试验设计

试验设8个处理:处理1常规施肥(N252kg/hm2、P54kg/hm2、K36kg/hm2);处理2常规施肥无氮;处理3常规施肥无磷;处理4常规施肥无钾;处理5配方施肥(N189kg/hm2、P60kg/hm2、K63/hm2);处理6配方施肥无氮;处理7配方施肥无磷;处理8配方施肥无钾。常规施肥处理的施肥量为2013年齐河县200户农户常规施肥调查数据的平均值。试验有常规施肥和配方施肥2个大区,每个大区666.67m2,无重复,共8个小区,小区面积150m2,小区间有1m宽走道。除施肥外各小区其它田间管理措施一致。

3 试验材料

玉米品种为登海605。肥料为46%尿素,64%磷酸二铵,18%磷肥,60%氯化钾,14-16-10、28-6-8配方肥。其中,常规施肥区,40%的氮肥、全部磷钾肥作苗肥(5叶期),60%的氮肥做追肥(大喇叭口期)。配方施肥区,苗期施14-16-10配方肥150kg/hm2,追肥28-6-8配方肥600kg/hm2。

4 试验结果

4.1 玉米植株样品的采集、分解、处理 收获前2d,于每个小区中,离开田边,按梅花形选取5个样点,每样点选1株典型样株从茎基部剪断(茎、叶、穗完整),将茎叶和穗分开,穗放入小网袋中,茎叶放入大网袋中,分别在样品袋内外标签上标明小区号、试验地点、采样人、采样时间。称量并记录茎叶、穗风干重,脱粒后,记录籽粒风干重量。各取茎叶、籽粒200g左右的样品,称重、烘干,计算风干样品含水量。烘干样粉碎后,保存,经山东农业大学资环学院测定氮、磷、钾养分含量(表1)。

表1 玉米肥料利用率

[处理\&籽粒产量

(kg/hm2)\&茎叶产量

(kg/hm2)\& 施肥量(kg/hm2) \&籽粒养分含量(%)\&茎叶养分含量(%)\&10kg籽粒吸收系数\& 肥料利用率(%) \&N\&P2O5\&K2O\&N\&P\&K\&N\&P\&K\&N\&P\&K\&N\&P\&K\&配方施肥无氮\&7399.8\&8288.55\&0\&60\&63\&1.446\&0.271\&0.408\&1.063\&0.172\&1.485\&2.643\&\&\&\&\&\&配方施肥无磷\&7620.9\&9292.2\&189\&0\&63\&1.451\&0.286\&0.402\&1.083\&0.172\&1.517\&\&1.138\&\&\&\&\&配方施肥无钾\&8062.95\&10120.5\&189\&60\&0\&1.519\&0.291\&0.391\&1.092\&0.174\&1.598\&\&\&2.898\&\&\&\&配方施肥\&8834.7\&11889.6\&189\&60\&63\&1.551\&0.285\&0.416\&1.078\&0.172\&1.559\&3.009\&1.188\&3.045\&37.283\&30.284\&56.346\&常规施肥无氮\&7139.7\&7512\&0\&54\&36\&1.453\&0.278\&0.413\&1.047\&0.173\&1.552\&2.564\&\&\&\&\&\&常规施肥无磷\&7529.4\&8802.75\&252\&0\&36\&1.562\&0.279\&0.412\&1.077\&0.174\&1.569\&\&1.108\&\&\&\&\&常规施肥无钾\&7808.25\&9670.05\&252\&54\&0\&1.457\&0.268\&0.413\&1.110\&0.174\&1.599\&\&\&2.890\&\&\&\&常规施肥\&8403.3\&10918.65\&252\&54\&36\&1.445\&0.275\&0.401\&1.108\&0.171\&1.617\&2.894\&1.141\&3.033\&23.667\&22.913\&49.948\&]

注:以上数值为5个试验点的平均值。

4.2 测产 在小区中随机取3个样点。每个样点量10个行距计算平均行距,在10行中选取有代表性的20m双行,计数株数和穗数,并计算667m2穗数;在每个测定样段内每隔5穗数1个果穗,共计20穗,测定穗粒数。计算平均产量(表1)。

理论产量(kg/667m2)=667m2穗数×穗粒数×千粒重×85%

4.3 肥料利用率 以常规施肥下氮肥利用率计算为例。结果见表1。

氮肥利用率=(常规施肥区作物吸氮总量-无氮区作物吸氮总量)/所施肥料中氮素总量×100%

常规施肥区吸氮总量=常规施肥区产量×施氮下形成100kg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100

无氮区作物吸氮总量=无氮区产量×无氮下形成100kg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100

形成100kg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籽粒产量×籽粒养分含量+茎叶产量×茎叶养分含量)/籽粒产量×100

5 结论

由表1可见,在玉米生育期内配方施肥处理5比常规施肥处理1减少肥料折纯用量30kg/hm2,即减少肥料实物用量75kg/hm2左右。配方施肥玉米产量为

8 834.7kg/hm2比常规施肥(8 403.3kg)每hm2增产431.4kg,增产率5.13%,每kg肥料、每kg玉米均按2元计,每hm2节本增效1 012.5元。配方施肥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分别为37.28%、30.28%、56.35%,常规施肥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分别为23.67%、22.91%、49.95%。在配方施肥下,100kg籽粒吸收氮、磷、钾系数为3.01∶1.19∶3.05,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比常规施肥分别提高13.61%、7.47%、6.40%。总之,配方施肥下,施肥量减少75kg/hm2左右,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平均提高9.13%,增产率超过5%。

肥料试验 篇7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1年在江甸镇进行, 土壤类型为暗棕壤, 土壤含速效氮140 mg/kg、速效磷11.6 mg/kg、速效钾80 mg/kg, 肥力中上等, 前作玉米。

1.2 试验材料

供试作物:玉米, 品种为吉单198;供试肥料:尿素 (纯N46%) 、过磷酸钙 (P2O512%) 、硫酸钾 (K2O 50%) 。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氮、磷、钾3个因素, 每个因素设0、1、2、3 4个水平, 共计14个处理, 具体试验设计方案见表1。不设重复, 随机区组排列, 小区面积30 m2 (10 m×3 m) , 小区间过道1 m, 设保护行。全部磷、钾肥和1/3的氮肥作基肥, 2/3的氮肥作追肥。

(kg)

1.4 田间管理

5月1日整地施肥、穴播;5月25日间苗, 6月30日追肥, 深施覆土, 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均与当地生产相同[4,5,6,7,8]。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性状调查

6月5日对玉米的生育性状进行调查, 处理1株高最小, 为20 cm, 处理6最大, 为24.1 cm, 叶龄5~6叶, 差别不大;在叶色上, 处理1表现为淡绿, 处理6、11为深绿, 其他均为绿色;在茎粗上, 处理1最小, 为1.2 cm, 处理11最大, 为2.1 cm。7月20日调查, 处理11在株高、茎粗上明显突出, 处理1、2较差。

2.2 不同处理玉米产量比较

对14个小区收获后考种, 结果表明:处理1~14小区产量分别为17.3、18.9、20.3、22.4、23.9、25.6、25.1、23.1、25.4、24.9、26.1、23.4、24.1、24.6 kg, 处理2~14分别较处理1增产9.2%、17.3%、29.5%、38.2%、48.0%、45.1%、33.5%、46.8%、43.9%、50.9%、35.3%、39.3%、42.2%。

2.3 地力产量与土壤肥力

从供试土壤理化性质分析结果看, 供试土壤总体属中等肥力水平, 肥料效应与肥力水平密切相关, 试验方案中处理1为空白区, 处理2无氮区, 处理4无磷区, 处理8无钾区。经统计, 玉米产量对土壤肥力的依存率为67.57%, 缺氮的相对产量73.83%, 缺磷的相对产量87.50%;缺钾的相对产量90.23%, 以地力产量评价土壤肥力, 表明供氮、磷水平中等, 供钾水平较高。

2.4 肥料效应函数的配置及施肥参数的计算

经统计分析, 氮、磷、钾肥1、2、3水平平均当季增产效果分别为140.65、226.65、211.65 kg/hm2 (表2) 。氮、磷、钾肥的养分吸收量分别为205.75、71.35、180.50 kg/hm2, 氮、磷、钾肥肥料养分当季利用率分别为26.67%、13.00%、30.19% (表3) 。试验结果表明, 最大施肥量:纯N、P2O5、K2O分别为268.5、80.7、76.5 kg/hm2, 最大产量为8 935.5 kg/hm2。最佳施肥量:纯N、P2O5、K2O分别为193.5、66.0、49.5 kg/hm2, 最大产量为8 712.0 kg/hm2。

(kg/hm2)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 玉米产量对土壤肥力的依存率为67.57%, 缺氮的相对产量73.83%, 缺磷的相对产量87.50%;缺钾的相对产量90.23%, 以地力产量评价土壤肥力, 表明供氮、磷水平中等, 供钾水平较高。最大施肥量:纯N、P2O5、K2O分别为268.5、80.7、76.5 kg/hm2, 最大产量为8 935.5 kg/hm2。最佳施肥量:纯N、P2O5、K2O分别为193.5、66.0、49.5 kg/hm2, 最大产量为8 712.0 kg/hm2。该试验结果可用来指导农民施肥、制定施肥参数等。

摘要:通过玉米“3414”田间试验, 从各处理生育性状和产量等方面进行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 结果表明:最大施肥量:纯N、P2O5、K2O分别为268.5、80.7、76.5 kg/hm2, 最大产量8 935.5 kg/hm2。最佳施肥量:纯N、P2O5、K2O分别为193.5、66.0、49.5 kg/hm2, 最大产量为8 712.0 kg/hm2。

关键词:玉米,“3414”试验,肥料效应

参考文献

[1]战秀梅, 韩晓日, 王帅, 等.应用“3414”肥料试验模型求解春玉米施肥参数的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 2009 (1) :51-54, 63.

[2]张发杰, 胡业功.玉米“3414”肥效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12 (12) :23-24, 27.

[3]闫敏, 李磊, 孙杰.太原市小店区玉米“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19) :53-54.

[4]岳素清.基于“3414”田间试验肥料效应函数的建立与应用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8.

[5]袁伟.泾川县玉米“3414”肥料效应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 2012 (1) :54-55.

[6]杨金, 陈志权, 刘义萍, 等.玉米“3414”肥效试验[J].热带农业工程, 2012 (4) :24-26.

[7]陈良美, 谭声翠.玉米3414试验总结[J].农业与技术, 2012 (4) :101103.

玉米施用“氮肥+”肥料试验总结 篇8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地于2013年设在江滨分公司科技园区, 选择浩化分公司生产的氮肥+肥料, 以尿素、磷酸二铵和硫酸钾等本地主要肥料品种作为对照用肥。以当地玉米主栽品种绿单1号作为供试作物。

试验采取大区对比法, 不设重复, 每处理面积200m2。试验共设5个处理, 处理1为100%氮肥+试验, 即氮肥+275kg、磷酸二铵175kg、氯化钾100kg/hm2分层深施肥, 其中氮肥+底肥为125kg、追肥为150kg/hm2;处理2为85%氮肥+试验, 即氮肥+235kg、磷酸二铵175kg、氯化钾100kg/hm2分层深施肥, 其中氮肥+底肥为107kg、追肥为128kg/hm2;处理3为75%氮肥+试验, 即氮肥+206kg、磷酸二铵175kg、氯化钾100kg/hm2分层深施肥, 其中氮肥+底肥为94kg、追肥为112kg/hm2;处理4为100%氮肥+试验, 即氮肥+275kg、磷酸二铵175kg、氯化钾100kg/hm2分层深施肥, 全生育期一次性施入, 不追肥;处理5为对照, 采取常规施肥, 施肥量及施肥习惯按照当地实际情况进行, 即尿素275kg、磷酸二铵175kg、氯化钾100kg/hm2分层深施肥, 其中尿素底肥为125kg、追肥为150kg/hm2。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对水稻生育进程的影响

水稻生育期调查结果如下, 处理1播种期5月12日, 出苗期5月29日, 成熟期9月18日, 生育日数113d, 株高246cm, 穗位95cm;处理2播种期5月12日, 出苗期5月29日, 成熟期9月17日, 生育日数112d, 株高249cm, 穗位96cm;处理3播种期5月12日, 出苗期5月29日, 成熟期9月16日, 生育日数111d, 株高246cm, 穗位95cm;处理4播种期5月12日, 出苗期5月29日, 成熟期9月16日, 生育日数111d, 株高245cm, 穗位94cm;处理5播种期5月12日, 出苗期5月29日, 成熟期9月18日, 生育日数113d, 株高246cm, 穗位95cm。

2.2 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水稻产量性状调查结果如下, 处理1穗长19.1cm, 穗粗4.9cm, 秃尖3.5cm, 公顷穗数5.26万穗, 穗粒数506个, 百粒重34.6g, 公顷产量9218kg, 比对照公顷增产265kg, 增产率为2.96%;处理2穗长19.3cm, 穗粗5.0cm, 秃尖3.4cm, 公顷穗数5.29万穗, 穗粒数514个, 百粒重34.6g, 公顷产量9409kg, 比对照公顷增产456kg, 增产率为5.09%;处理3穗长19.0cm, 穗粗4.7cm, 秃尖3.4cm, 公顷穗数5.27万穗, 穗粒数502个, 百粒重34.2g, 公顷产量9055kg, 比对照公顷增产102kg, 增产率为1.14%;处理4穗长18.9cm, 穗粗4.9cm, 秃尖3.0cm, 公顷穗数5.24万穗, 穗粒数499个, 百粒重34.5g, 公顷产量9017kg, 比对照公顷增产64kg, 增产率为0.71%;处理5穗长19.0cm, 穗粗4.8cm, 秃尖3.2cm, 公顷穗数5.24万穗, 穗粒数495个, 百粒重34.5g, 公顷产量8953kg。

3 小结

水稻提高肥料利用率试验 篇9

1试验材料与方法

选择当地主栽水稻品种龙粳31号, 供试肥料为尿素 (含纯N46%) 、三料 (含P2O546%) 、硫酸钾 (含K2O50%) 。试验地设在江滨分公司科技园区, 土壤类型为草甸白浆土,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为:有机质含量3.24%, 碱解氮140mg/kg、有效磷32.3mg/kg、速效钾175mg/kg。

试验共设计2个处理, 处理1施氮总量为105kg/hm2, 施用比例基肥∶蘖肥∶穗肥=4∶3∶3;处理2为对照, 不施用氮肥。每小区面积66.7m2, 不设重复。各处理磷、钾肥用量相同, 公顷用量分别为75kg, 磷肥全部基施, 钾肥施用比例基肥∶穗肥=6∶4。

2试验结果与分析

2.1氮肥用量对水稻产量构成的影响

水稻产量结果如下, 处理1株高88cm, 穗长17.6cm, 平方米穗数551个, 穗实粒数76个, 千粒重26.5g, 空瘪率2.1%, 产量9150kg/hm2;处理2株高84cm, 穗长16.3cm, 平方米穗数475个, 穗实粒数62个, 千粒重27.0g, 空瘪率1.5%, 产量6330kg/hm2。从以上结果可知, 处理1的株高、穗长、平方米穗数、穗粒数和产量均比处理2高, 千粒重比处理2低, 空瘪率高于处理2, 处理1比处理2增产44.5%。

2.2氮肥用量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

试验结果如下, 处理1茎秆产量5970kg/hm2, 子粒产量9150kg/hm2, 合计15135kg/hm2, 谷草比1.53;处理2茎秆产量5040kg/hm2, 子粒产量6330kg/hm2, 合计11370kg/hm2, 谷草比1.26。由以上结果可知, 处理1的干物质的积累速度明显高于处理2, 谷草比也高于处理2。

2.3氮肥用量对水稻氮素含量变化的影响

试验结果如下, 处理1秸秆含氮量0.61%, 子粒含氮量1.15%, 吸氮量141.6kg/hm2, 生产100kg子粒需氮量1.55kg, 土壤供氮量96.2kg/hm2, 氮肥利用率43.3%;处理2秸秆含氮量0.59%, 子粒含氮量1.05%, 吸氮量96.2kg/hm2, 生产100kg子粒需氮量1.52kg。由以上结果可知, 处理1秸秆含氮量、子粒含氮量、吸氮量和生产100kg子粒需氮量均高于处理2。

2.4氮肥的精确定量

利用Stanford差值法计算适宜的施氮总量:施氮总量 (kg/hm2) =目标产量需肥量-土壤供肥量/肥料当季利用率。假设目标产量9000kg/hm2, 目标产量需肥量=9000/100×1.54=138.6kg, 根据该试验结果土壤供氮量为96.2kg/hm2, 氮肥的当季利用率为43.3%, 确定施氮总量 (kg/hm2) =98.04kg/hm2。

3小结

田间肥料效应试验技术措施探析 篇10

关键词:肥料效应试验,田间管理,技术措施

肥料效应试验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重点内容之一, 是获得各种作物最佳施肥量、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径, 也是筛选和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技术、建立施肥技术指标体系的基本环节。通过肥料效应试验可以掌握各种土壤作物生长条件下的土壤供肥能力、作物需肥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这些试验数据一方面用来调整和优化测土配方施肥的各个指标, 另一方面为构建作物施肥模型、设计试验分区和研发肥料配方提供依据。因此, 提高试验的田间管理水平是做好试验的关键。在肥料效应试验过程中田间管理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作物的品种及质量

试验结果必须通过作物的田间产量来反映。试验所选用的供试作物品种不仅要是当地生产上的主推品种, 而且供试品种的纯度、净度、芽率等种子主要技术指标一定要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尤其供试品种的纯度一定要高、芽率要够, 否则试验时田间一旦有杂株、缺苗或断条现象, 都将影响秋后测产结果, 进而影响试验的科学性, 缺苗严重时还会导致试验失败。同时选择供试作物品种时还要求品种的抗病性、抗虫性、抗倒伏等抗逆性要强, 否则, 将会影响试验的结果。如选用供试作物品种的抗病性、抗虫性较差, 一旦遇到有利于病虫发生的条件, 病虫大发生, 会给试验带来无法估计的损害。如选用供试作物品种的抗倒伏性差, 试验过程中一旦发生倒伏现象, 轻者会使试验产生不必要的误差, 严重时造成区组报废, 甚至还会导致整个试验的失败, 从而影响某一施肥类型区的测土配方施肥进程。

2 试验地的选择

以往基层技术人员常把试验地点选在交通便利、种田科技水平相对较高的农户承包田内, 这对全面了解测土配方施肥总体情况是不利的, 不能真实地反应出不同的土壤供肥能力。因此, 应特别强调在一定区域内 (一个施肥类型区) 选点的随机性和代表性, 试验点的选择应覆盖高、中、低不同肥力的土壤。试验地不应选择肥力较高的地块, 尤其是连年大量施用有机肥的地块, 在这样的地块上作肥料效应试验处理间效果不明显。所以作肥料效应试验最好选择中低肥力地块, 有利于提高试验的成功率。同时要求地块的肥力均一。当前, 由于土地长期实施家庭联产承包, 一家一户分散经营, 农户间的管理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同一地块不同农户的耕地土壤养分状况不同, 所以试验选用的地块应该属同一经营农户, 地势平坦, 有排灌条件。另外, 选做试验用地田块最好要有土地利用的历史记录, 以便详细了解和掌握供试地块试验前的基本情况。对保护地蔬菜来说, 过去种植几种不同的蔬菜, 会导致地块土壤肥力不均一, 所以, 应对试验地作详细了解, 避免连作效应。

3 施肥质量

田间试验施肥的技术水平要高, 尤其是同一小区内施肥要均匀。一般的技术人员只把试验肥量称定到处理的每个小区, 小区内施肥量的均匀程度完全由人工控制, 但是控制不好就会出现小面积空白无肥现象, 势必影响试验的科学性。因此, 试验施肥时最好是把肥量称定到小区内每平方米或垄作定量到小区内每行上。在施肥时先用行肥量的2/3施一遍, 余下的再补施一遍, 这样既能避免漏施又能施得均匀。注意试验要选在无风天气进行, 防止肥料被风刮走, 以增加试验的成功性。

4 提高播种质量

播前除一定要检验种子的芽率外, 还要对种子进行仔细挑选, 剔除破损粒、霉变粒、杂粒等, 以保证播种后试验田苗全、苗齐、苗壮。各小区间播种密度一定要相等, 大田作物如玉米水稻等最好采用拉线的方式播种, 为试验的成功打好基础。

5 加强田间管理

5.1 种子包衣

播前要对试验用种进行种子包衣处理。地下害虫多发生地除对种子包衣外, 为了减轻因虫害对试验的影响, 最好在播种时随施肥施用一定量的杀虫毒土或毒饵, 避免因地下害虫的危害影响试验。

5.2 加强试验田中后期的管理

技术人员往往忽视试验中后期的田间管理, 如玉米蚜虫、玉米螟等都发生在中、后期, 如果得不到及时的防治就会造成玉米的翻秆、倒折, 从而影响试验的成败。

参考文献

[1]丁华萍, 陈斌, 季应明, 等.海安县农田施肥情况演变及管理策略[J].土壤通报, 2009 (4) :820-823.

[2]袁素军.小麦施肥肥料效应初探[J].上海农业科技, 2009 (4) :85-86.

[3]石宇, 张杨珠, 吴名宇, 等.王学华湘南丘岗地区水稻轻简施肥技术效应研究[J].作物研究, 2009 (2) :74-81.

[4]朱祥国.庐江县泥河镇双季早稻肥料效应试验技术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 (上半月刊) , 2009 (13) :75-76, 110.

肥料减施对黄瓜产量影响试验 篇11

关键词:黄瓜栽培;环保施肥;增产;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S6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5)01-0010-03

我国设施农业存在超量施肥必然带来超量回报的误区,给设施农田土壤生态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使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逐年降低。辽宁省朝阳市设施农业病虫害发生较重、农产品品质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有机肥、氮、磷、钾施入过量和比例不合理。为解决这一难题,根据辽宁省农业环保站“农业三品”生产的相关要求,结合朝阳市实际,开展黄瓜环保施肥试验,为建立黄瓜无公害施肥技术体系提供依据。

1 试验设计

试验地点为朝阳市建平县富山街道祁营子棚区。供试作物为黄瓜,品种为津绿。2013年10月24日挖秸秆反应堆并施底肥,26日整地,30日种植黄瓜,种植密度为4万株/hm2,种植畦宽100 cm、沟宽50 cm、株距40 cm。

试验设置6个处理,每个处理2个畦,每畦长6 m、宽1 m,共12 m2。处理6为农户常规施肥。与常规施肥(处理6)相比,处理1减少N肥用量20%;处理2减少P肥用量20%;处理3减少K肥用量20%;处理4减少N,P,K肥用量20%,即N,P,K肥各减少6.67%;处理5减少有机肥用量20%。各处理施肥量如表1所示。

各处理的追肥时间和用量一致,具体时间和用量见表2。

2013年12月16日开始采收,2014年6月8日采收结束,期间共滴灌23次,累计灌水365 m2。各处理采取单采单收的测产方法分别测定产量,根据实际费用计算经济效益。

2 结果与分析

2.1 肥料减施对黄瓜产量的影响

各处理的产量测定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中的数据可知:与农户常规施肥(CK)相比,化肥减量施用使黄瓜产量有所增加;外理2(减施P肥20%)的产量增加最多,黄瓜全采收期增产8.92 t/hm2,增产率为3.23%;处理3(减施K肥20%)在黄瓜全采收期增产7.09 t/hm2,增产率为2.56%;处理1(减施N肥20%)在黄瓜全采收期增产5.08 t/hm2,增产率为1.84%;处理4(减施NPK肥)在黄瓜全采收期增产2.5 t/hm2,增产率为0.91%;处理5(减施有机肥50%)导致产量下降3.42 t/hm2,减产率为1.24%。

2.2 肥料减施经济效益分析

由于各处理除底肥施用不同外,其他各环节成本都相同,所以仅计算节肥增产效益。经济效益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以看出:与CK相比,减量施用化肥及有机肥,都可以使黄瓜经济效益增加;处理2(减施P肥20%)节约肥料成本307.50元/hm2,增效益最多,达18 142.50元/hm2;处理5(减施有机肥50%)节约的肥料成本最多,达7 500.00元/hm2,但其减产减收6 837.00元/hm2,因此增效益最少,仅为663.00元/hm2。

3 结论

在农户常规施肥的基础上,氮、磷、钾、化肥总量分别减施20%,可以使黄瓜产量增加,节本增效效果明显。增产效果依次为减施P肥20%>减施钾肥20%>减施N肥20%>减施化肥总量20%。减施有机肥50%时,黄瓜产量略有下降,但也可节本增效。增效顺序为减施P肥20%>减施钾肥20%>减施N肥20%>减施化肥总量20%>减施有机肥50%。鉴于以上试验分析,朝阳市的黄瓜栽培应适当调整化肥用量,以增加黄瓜棚栽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艳群,彭正萍,薛世川.过量施肥对设施农田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5,24(增刊):81-84.

[2] 杨丽.温室蔬菜管理的误区及预防措施[J].农家科技,2009(4):11.

[3] 刘卫群.加强农业三品认证监管保证食品质量安全[J].中国科技博览,2010(4):184-184.

[4] 魏少滨.温室种植蔬菜六大误区及预防措施[J].农业知识:2014(6):28-29.

Abstract: Experiments of less fertilizing is design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fertilizing on the yield and the benefits of planting cucumber. The result shows that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fertilization (CK), the yield was increased in the treatment of reducing the application of N, P, K and combination of NPK 20%, the yield increasing sequence is P>K>N>(N+P+K); the yield reduced slightly by reducing the application of organic fertilizer. Reducing chemical fertilizer and organic fertilizer both can increase the economic benefits, the increased sequence was reducing the application of P>K>N>(N+P+K)> organic fertilizer.

Key words: cucumber cultivation; environmental fertilization; increasing yield; economic benefits

大豆施用不同肥料对比试验研究 篇12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北安市二井镇建革村, 前茬为玉米, 土壤为薄层黑土, 有机质含量55.4 g/kg, p H值6.5, 全氮1.43 g/kg, 碱解氮239 mg/kg, 有效磷65.3 mg/kg, 速效钾319 mg/kg, 土壤肥力中等, 秋深松整地起垄达到待播状态。

1.2 试验材料

供试作物为大豆, 品种为华疆4号。供试肥料为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几种复合肥, 分别为北安市久盛复混肥生产的极盛大豆掺混肥 (15-28-12) 、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史丹利硫酸钾型 (17-17-17) 、新蕊抗重茬 (14-26-11) 、新蕊硫酸钾型 (15-25-11) 。

1.3 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大区对比法, 垄三栽培模式, 根据施用肥料种类设4个处理, 分别为极盛大豆掺混肥 (15-28-12) (A) 、史丹利硫酸钾型 (17-17-17) (B) 、新蕊抗重茬 (14-26-11) (C) 、新蕊硫酸钾型 (15-25-11) (D) 。试验采用相同施肥量, 均为300 kg/hm2;不设重复, 每区面积666.7 m2, 常规田间管理。

1.4 试验管理

试验地于上一年秋季进行整地起垄, 达到待播状态, 5月1日大豆播种, 采用垄三栽培, 以机械垄上双条精量点播为主, 施肥、播种、镇压连续作业, 做到播种均匀, 播深一致, 播后镇压保持3~5 cm, 无断条无漏播。保苗33万株/hm2。5月5日进行化学除草, 用乙草胺、噻吩磺隆进行苗前封闭灭草;5月24日后各小区大豆出苗。当大豆拱土时进行深松, 达到灭草、松土、提温放寒的目的[6]。大豆苗齐后, 为了除草和抗旱防涝, 及时进行铲趟及中耕管理, 于大豆封垄前结束;成熟期进行人工分区收获计产并考种。

2 结果与分析

2.1 物候期

物候期调查结果显示, 各处理间物候期基本接近, 无大差异, 6月26日各小区大豆进入开花期;7月10日大豆进入结荚期;7月28日进入鼓粒期;9月17日进入成熟期。

2.2 不同处理对大豆株高的影响

从收获期测量的株高看, 处理C的株高最高, 平均株高为87.4 cm;处理A的株高最低, 平均为80.4 cm, 从总体看, 各处理间的株高差距不是很大, 因此各处理对大豆的株高影响较小, 再者说, 大豆的植株高度不是对产量影响的主要因素, 与产量没有相关性。

2.3 不同处理对大豆产量构成因子及产量的影响

由表1可知, 处理A和处理B的每株荚数均为25.6个, 处理C和处理D的每株荚数分别为24.0、22.2个。处理A和处理B的每株荚数高于另外2个处理, 处理D每株荚数最低。

处理A、B、C、D每株粒数分别为65.0、65.8、60.2、60.0粒, 处理B的每株粒数最高, 处理D每株粒数少于其他3个处理。

处理A百粒重为17.81 g, 理论产量3 438.0 kg/hm2, 实收3 000.0 kg/hm2;处理B百粒重为17.96 g, 理论产量37 47.0kg/hm2, 实收3 400.5 kg/hm2;处理C百粒重为17.51 g, 理论产量3 552.0 kg/hm2, 实收3 304.5 kg/hm2;处理D百粒重为17.96 g, 理论产量3 309.0 kg/hm2, 实收2 886.0 kg/hm2。

从产量因子上分析, 大豆应用史丹利和新蕊复合肥的百粒重高于其他2个处理, 这也从另一方面证明, 大豆应用硫酸钾型复合肥的效果会更好, 能增加大豆的饱满度, 从而增加大豆的百粒重, 但史丹利复合肥的配比更为合理一些, 所以产量高于其他处理。

产量调查结果表明, 应用新蕊硫酸钾型复合肥的处理, 表现为每株荚数和每株粒数都少于其他3个处理, 但百粒重与处理B相同, 相对高于其他2个处理, 但产量也是最低的, 应用史丹利复合肥的理论产量与处理D相比, 增加438.0 kg/hm2, 增产幅度在13.2%;与处理C比, 理论产量增加195.0 kg/hm2, 增产幅度5.5%;与处理A的理论产量相比, 增产309.0 kg/hm2, 增产幅度为9.0%。

3 结论

史丹利复合肥应用效果最好, 产量因子上分析, 无论从每株荚数、每株粒数和百粒重上都高于施用极盛大豆掺混肥、新蕊抗重茬、新蕊硫酸钾型, 这也就决定了应用该肥料的效果要优于其他3个处理, 理论产量达到3 747.0 kg/hm2, 实际产量达到3 400.5 kg/hm2, 增产效果明显, 虽然史丹利的价格要稍高于其他3个肥料, 但从经济效益看也是值得应用的。

综上所述, 大豆应用史丹利硫酸钾型复合肥能使大豆的每株荚数、每株粒数、百粒重都有所增加, 从而达到产量增加的效果, 其他3个品种肥料应用于大豆, 产量因子低于应用史丹利硫酸钾型复合肥, 从此次试验结果看, 史丹利复合肥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摘要:选取极盛大豆掺混肥、史丹利硫酸钾型、新蕊抗重茬、新蕊硫酸钾型常用的肥料进行试验, 结果表明:大豆应用史丹利硫酸钾型复合肥效果最优, 产量性状优于其他肥料的应用效果, 在2014年的大豆理论产量为3 747.0 kg/hm2, 实际产量为3 400.5 kg/hm2, 增产效果较为明显, 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关键词:大豆,配方肥料,大区对比

参考文献

[1]方力民, 董素香, 焦亚丽, 等.大豆施肥模式初探[J].杂粮作物, 2007 (3) :240-241.

[2]柳益雄, 谭震平.大豆施肥技术试验研究[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9 (3) :62.

[3]刘汉东, 吴页宝.新垦红壤幼令果园套种春大豆关键技术[J].大豆通报, 2001 (5) :11.

[4]胡水秀, 王瑞珍.高美施活性液肥在春大豆上应用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1 (4) :463-466.

[5]王全友, 封小东.沿江高沙土地区春大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 2001 (3) :93-94.

上一篇:感知运用下一篇:答案大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