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运用

2024-11-27

感知运用(精选10篇)

感知运用 篇1

推荐理由:

约翰·杜威说:经验+反思=成长。一线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但却不知如何反思, 因而很多时候只能局限于自己的经验。而系统性的反思却是十分必要的, 且进行这样的反思需要有源头活水。本期推荐的《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语言处理:感知与运用》就是一本由专家引领, 由若干学校和若干骨干教师组编写的, 基于课题研究的平台为教学反思提供源头活水的图书———如何解决阅读教学和语言知识处理两张皮的问题, 如何将语言知识学习与语境紧密结合做到“学用相伴”, 如何……?这些问题都需要一线教师做进一步的探索研究。当然, 很多教育工作者一直在做这样的事情, 期间有困惑、有行动、有思考, 更有思考后的行动改进……但我们相信, 仍有必要将这些成果搜集并一一呈现, 与大家分享, 让参与其中的教师有机会把自己和他人的经验综合起来反思, 成就教师的专业发展。

感知运用 篇2

练-全方位感知人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全方位感知方法;

(2)通过对人的全方位感知,学会写人的文章。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会利用眼、耳、口、鼻、手五种感知工具;

(2)难点:引导学生利用五种感知工具全方位感知人,学会写人的文章。教学过程:

一、导入、前测

同学们,我们班共有43位同学,大家已朝夕相处了两年多,一定互相有所了解吧!接下来就请你选择一位同学,以“我的同学”为题写一段话(用时5分钟)

二、分享同学的文章

说说写了同学的哪些方面的内容。要求畅所欲言,并加以概括,亦可以请学生自己上台描述,并引导归纳如下:肖像、外貌;心理、语言;动作、神态;着装、服饰;优点、缺点;以及主要事迹、职位、背景、爱好、处世态度等

三、了解五种感知工具

人体有五扇与天地万物交流的窗口,这就是:眼(视)、耳(听)、口(味)、鼻(嗅)、手(触)。

1、请学生用眼睛观察同学的手,并说说两只手的异同点;

2、再请学生用手摸摸对方的手,再次感受一下触摸的感觉。(如软硬厚薄、嫩细粗糙、冷热、冰凉温暖等)

3、引导学生把外在的感觉与内在的原因联系起来说,可以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即便夸张、荒诞一点也不为过,“感同身受是作文最好的朋友”!

四、后测

1、请学生动用五种感官工具全方位感知你的同学的任何一个部位,并准备与大家分享。(提示:允许的情况下,你可以用嘴巴咬,用舌头舔,用鼻子闻,用手捏捏或摸摸)

2、请学生以“拳头”为感知对象,进行全方位的感知训练 “这是一个像()的拳头。

五、小结

感知比较体 验总结 提升运用 篇3

然而,经过调查,笔者发现,当前学生修改作文的意识比较淡薄。笔者对所在学校初一、初二两个年级学生的作文修改状况作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600份(初一、初二各300份),收回586份(初一291份,初二295份)。部分数据统计如表1所示。

那么,如果要求学生去修改自己的文章,他们又会关注哪些方面呢?对此,笔者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调查显示,初一、初二学生关注语言比较多,主要原因可能是语言通顺与否比较外显,容易看出,而且调整修改也比较容易。调查中笔者还发现,部分学生感到修改作文无从下手,对方法、技巧不是缺乏感性认识,就是没有体验感悟,所以运用起来捉襟见肘。

显然,培养学生的作文修改意识和作文修改能力是当前的作文教学迫切需要做的事情。以下,笔者就结合教学实践来谈谈有关作文修改的教学策略。

一、感知比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建构内在心理特征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作文教学中的“感知比较”主要是指由教师提供精选的相关主题的作文材料,通过直接呈现、比较呈现或部分内容增删、替换等方法让学生对所接触的材料有一个初步的感知,确定“好”的相对标准,以便指导后面的写作。

[教学案例一]

课前先请学生围绕“落叶”写几句话,表达自己的一个观点。课堂上投影“落叶”图片,并投影三名学生写的话。

·天冷了,校园的叶子落下来了,秋天来了。

·叶子掉下来了,深深地亲吻着大地,不禁让人想起那首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叶子随风落下,是对风的追求,还是因为大树的不挽留?

全班学生展开讨论。讨论之后,大家认为第一位同学的观点比较普通,第二位同学的观点比较深刻,而第三位同学的观点比较新颖。这样,学生对于立意的深刻、新颖有了一个初步的感知,明白了“同样的材料可以从不同角度立意,而深刻新颖的立意让人眼前一亮”的道理。

[教学案例二]

投影出示《雄赳赳的父子》一文(删去结尾),并依次投影出示4种结尾让学生选择。

……

山很高,白云就在身边飘,仿佛撕一片就是擦汗的手绢儿。在呼啸的山风中,我为那深刻的父爱而肃然起敬。我当然更不会怀疑那个奶声奶气的孩子,他长大肯定成为一只真正的鹰。此时此刻,我也明白一个道理:

A.人要学会拒绝。

B.只要坚持,不放弃,你就可以成功。

C.想到达顶峰,欣赏到美丽的风景,就要付出汗水和努力。

D.X有把磨难交给孩子的爸爸,才是真正最理智的爸爸。甜美也是一种伤害,放手有时也是一种爱。

文中写到了儿子拒绝父亲的帮助,所以A选项不能概括整个事件;B选项能围绕事件展开,但比较直白;C选项相对于B选项更加含蓄,而且一语双关;D选项从父亲的角度点题,角度更加新颖,语言更加优美含蓄。几乎所有学生都选择了D,他们在两两比较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排除选择,对怎样在结尾处点题有了初步的感知。

二、体验总结

在感知、比较的过程中,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体验总结正是让学生在感知比较的基础上,通过体验、总结,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丁和处理,获得方法、技能,并将之运用于自己的写作,指导自己的写作,提升自己的写作。

(一)关注立意

[教学案例三]

学校组织学生去野生动物园游玩,回来后笔者要求学生写作文。结果,学生交上来的作文虽然内容大同小异,但立意却大相径庭。同样写老虎,有的写老虎抓鸡,很刺激,很好看;有的却注意到了跟人拍照的那只温顺的白老虎,很为它惋惜,认为安逸的环境让老虎失去了斗志,由此想到了环境对人的影响,由此,笔者想到了牛汉的诗歌《华南虎》,作者塑造了一只被囚禁但不屈服于命运、顽强抗争、拼出全身的血气、追求自由的老虎的形象。于是笔者印发了三个材料:《动物园中的一幕》《那是老虎吗?》《华南虎》。让学生比较并总结怎样才能做到立意新颖深刻。

学生结合材料进行讨论,认为立意时要善于观察思考,寻找特点;要类比联想,联系实际,比如《那是老虎吗?》和《华南虎》,都从观察到的虎的形象特点联想到了特定的人;还要善于挖掘,巧取角度,甚至可从反面立意。

(二)关注选材

[教学案例四]

一次,笔者要求学生写半命题作文,题目是“与

同行”。课前,笔者下发了4篇学生习作,分别是《与可爱的你同行》《与挫折同行》《与梦想同行》《与微笑同行》。

笔者先请学生给四篇文章打分(满分为40分)。《与可爱的你同行》一文,有的打26分,有的打28分,意见比较一致,都认为材料不够真实、不够新颖。《与挫折同行》普遍打得比第一篇高,很多学生认为文中写自己上初中之后的一次失败,体会到了挫折是人生的助推器,贴近生活,很能表现自己的真情实感。后面两篇,大部分学生比较欣赏《与微笑同行》,因为文章紧扣与“微笑”同行;而《与梦想同行》一文,写的恰恰是自己没有与“梦想”同行。

在感知比较的基础上,笔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来说一说写作的过程中该如何选择材料,选材有哪些注意点?经过讨论,学生认为选材要选贴近生活、有真情实感的材料,要选择尽量新颖的材料,选材还要围绕中心、要切题。在此之前,学生对于选材也有一些认识,但感受不深,说得出用不上。通过四篇例文,学生对原有的经验进行了调整、重组,对如何选材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三)关注结尾

如果说一个好的开头能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那么一个好的结尾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教学案例五]

笔者先给了学生3个精彩的结尾。

1.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

2.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莫怀戚《散步》)

3.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朱自清《背影》)

学生经过充分比较、感知,总结出了好的结尾具备的一些特点:一语双关,由此及彼,直抒感悟,角度新颖,围绕事件。有一点学生没有谈到,是笔者补充的,就是在《背影》中,朱自清抓住了“背影”这个意象来抒发自己对父亲的情感。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就某些问题进行探讨,并在探讨的过

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这也是很宝贵的课堂资源。

三、提升运用

建构主义教学比传统教学要求学生承担更多的管理自己学习的机会,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使学生处于“最近发展区”,让他们看到成功的希望,明确努力的目标,获得前进的动力,一步一步地发展自己。所以在提升运用环节,笔者并不要求所有学生都达到同样的目标,而是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来的基础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尽量帮助每位同学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并对以后的写作有所指导帮助,这也是作文修改教学的最终目标。

[教学案例六]

投影出示文章《生命刹那消逝》。请学生来点评一下这篇文章的结尾。

生命刹那消逝

清楚地记得那一天,中午阳光明媚,吃完午饭后我便准备去学校。

车子在路上行驶着,但经过一个十字路口时,车子突然停下了,只见路边围着一大群人。

……

安全,对于我们每一个都是首要的,请大家记住,开车一定要小心。让我们一起创建一个平安的城市,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学生认为这个结尾不好,好像在喊口号。太直白,一点也不含蓄。

笔者请学生利用前面总结出的结尾点题的方法修改这个结尾。学生兴致非常高,跃跃欲试。以下是学生的一些修改文字。

生1:我们的人生中也许也有很多这样的刹车印,这些刹车印时时给予我们警示,漫漫人生路上,走得慢一些,兴许会更好,慢慢走,欣赏啊!

生2:生命是那么可贵,然而生命又是那么脆弱,一碰即碎。何不放松油门,踩紧生命的刹车,给生活穿上一件平安的外衣呢?平安是福啊!

生3:生命,生命,一不留心,它便会从你身边溜走,一点痕迹不留。不要等到生命刹那消逝之后才惊叹可惜,人人生活平安,才有平安生活,才有和谐社会。

[教学案例七]

这是一次半命题作文,题目是“幸福原来是_________”。在批改的过程中,笔者发现,部分同学写一件事情不能展开,三言两语就写完,缺乏描写,不仅不生动,而且常常导致字数不能达到规定的要求。于是在提升运用这一环节笔者选取一个学生文章的部分文字进行投影。

①我想:就快下雨了吧。我使劲爬起来,但我的双脚已经支撑不起我上半身的重量了,我是多么无助,谁来帮我!

②这时,妈妈来了,见我倒在地上,连忙过来扶我。

③我望着妈妈,感到好幸福!

④我笑着说:“没事,地上凉快!”

⑤“傻孩子,”妈妈也笑了,“待会儿下来吃中饭啊!”

⑥“嗯。”我回答道。突然发现天晴了,原来我是幸福的。

笔者让学生说一说在这段文字中,哪些地方可以增加细节描写。讨论后,学生认为第二段可以增加妈妈的语言描写或外貌描写,第三段可以增加“我”的心理描写,最后一段的环境描写可以更加具体化。结合同学们的意见,笔者让这篇文章的作者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了修改。修改之后,文章不仅细节描写生动细致,而且情感表达更加细腻有感染力了。

感知运用 篇4

读前活动

读前活动是学生的感性认识阶段, 学生的感性认识如果丰富, 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就比较容易。因此, 教师应巧妙地设计阅读导入, 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围绕“What I have known about the text?”这一主题, 教师可以采用复习有关内容和介绍相关背景知识来导入新课, 也可以让学生用“头脑风暴”的形式回顾与阅读材料有关的词汇, 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2.设置悬念

围绕“What I want to know?”这一主题, 教师可以就学生想知道的知识设置悬念, 引发他们的好奇心, 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阅读活动

阅读活动是知识的输入阶段, 是整个阅读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教师要充分利用阅读材料, 结合阅读的各个步骤,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教师不应该把大量的时间放在对阅读材料逐字逐句的分析和对语言知识的讲解上, 而应该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另外, 阅读的方式有听读、跟读、朗读和默读等, 高中阶段的阅读应以默读为主。教师要给足时间让学生去阅读, 允许他们自主调整阅读的策略, 还给他们获取知识的主动权, 改变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消极、被动的地位, 使其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利用阅读材料, 引导学生不断提出问题, 使阅读活动成为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另外, 教师要让学生在略读中找出文章主题句, 了解文章大意;在细读中抓住细节, 猜测词义;在研读中分析文章结构、作者意图和语言特点, 通过联想、推理和归纳等思维活动,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动脑, 而且要鼓励学生动“手”。遇到不认识的单词, 让他们圈出来, 通过上下文或构词法去猜测词义;遇到看不懂的句子, 让他们划出来, 根据语法和上下文的语境来理解句意。另外, 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 记下重要的单词、短语、句型和疑难点, 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

读后活动

读后活动是知识的输出阶段, 其主要任务是运用知识。因此, 教师要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 让学生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1.培养学生整理、归纳和分析知识的能力

要想巩固知识, 就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 使其条理化、系统化。教师要指导学生采用图表、对比等方式, 按照一定的顺序和关系, 把阅读材料的主要内容整理出来, 并加以归纳和分析。对一些相似的知识点, 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比较, 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

2.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的能力

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 并反思影响他们阅读质量和造成他们阅读困难的因素:是生词太多、句子太长等语言知识方面的问题, 还是抓不住文章中心、不会归纳等能力方面的问题。通过分析, 鼓励他们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之, 教师要挖掘阅读材料的内容, 结合学生特点, 选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感知中国”“感知教育” 篇5

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筹)由中国科学院、江苏省政府和无锡市政府三方共建。发展中心重点围绕我国物联网战略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应用瓶颈和技术难点,汇集国内外优势科技资源,开展重大技术研发,开展应用示范,制定物联网标准,开展物联网及关联产业战略研究,依托中科院及国内外相关优势资源构建公共服务平台,为推动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筹)落户无锡国家传感信息中心传感网创新园,是无锡物联网产业迅猛发展的缩影。截至7月份,全市共签约物联网项目139项,总投资约111亿元,还有54个项目在洽谈中。全市已建和在建物联网投资基金机构4个,基金总规模达57亿元,专门用于物联网产业发展。通过无锡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全市已经引进了物联网方面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近百名。各类物联网研发机构的研发人员由去年的50人,增加到目前的579人。目前,无锡机场防入侵物联网一期工程、感知博览园一期工程、感知水利等12个应用示范项目已完成一期工程建设,感知环保、感知电网、感知交通、感知教育等27个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正在抓紧建设,感知医疗、感知园区等40个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正在组织方案论证和实施方案的修改完善。

2000年~2010年十年间,在普及计算机教育、互联网教育的两次热潮中,从“校校通”到“班班通”教育的每一次技术变革,无锡教育均走在全国前列。现在开始的新十年,在全面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时刻,无锡教育界的同伴们已认识到物联网时代即将到来,无锡将再次迎接新的挑战。此時此刻,无锡将积极建设“感知教育、智慧学习”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在全国教育系统处于发力“领跑”位置。

一是全国首家物联网工程学院在无锡成立。6月10日,全国首家实体运作物联网工程学院在教育部设在无锡的直属高校——江南大学挂牌成立。该学院由原通信与控制工程学院和信息工程学院合并重组而成,具有信息、电子与电气类学科交叉的综合优势。该学院的成立与无锡市产业转型升级密切相连,在人才培养上,该院将打造“政产学研结合、校企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能引领物联网产业与技术升级的高素质人才。

二是组建“无锡物联网大学科技园”,截至7月已有7所国内知名大学在这里设立机构。其中包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感知气象)、东南大学、南京大学(感知生命)、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芯片研发)、上海交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北京邮电大学……

三是在无锡地区中小学推进“感知教育、智慧学习”应用示范工程。主要包括:实施“感知普及工程”、物联网应用于教育知识创新。实施“感知课堂工程”,物联网应用课堂模式变革;实施“感知学习工程”,物联网应用于学习方式创新,实施“感知课程工程”,物联网应用于教育资源优化,实施“感智校园工程”,物联网应用于校园环境管理,实施“感知信息工程”,物联网应用干教育信息共事。

◆2010年1月5日,无锡形成物联网产业创新集群,将在2012年培育企业100家,传感网人才1万人,实现产值200亿元。

◆2010年1月16日至17日,吴邦国在无锡调研,在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观看了机场周界防人侵系统演示,并表示希望无锡物联网研发机构发挥优势,为物联网的推广应用创遣条件。

◆2010年1月22至25日,工信部奚国华副部长在无锡考察调研传感网产业,工信部将牵头成立一个全国推进物联网的部际领导协调小组,与江苏省无锡市共同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

◆2010年1月25日,工信部正式批准无锡高新区为国家电子信息(传感网)示范基地,

◆2010年2月7日,无锡高新区、日木YPP,,研究开发推进协会、野村综研(上海)咨询有限公司三方共同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推进物联网的发展。

◆2010年4月9日,无锡新区赴美国剑桥引进物联网人才。

◆2010年4月50月,无锡国家传感信息中心管委会与江苏省广电信息网络公司举行了江苏下一代广电网物联网研究中心签约暨揭牌仪式。

◆2010年6月10日,全国首家实体运作物联网工程学院在江南大学挂牌成立。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扬卫泽为学院揭牌。

◆2010年6月12日,又一家从事物联网技术研发的企业,无锡科晟光子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太湖新城。

◆201 0年6月14日,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无锡)物联网研究中心项目正式签约,该项目由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无锡市信息化和无线电管理局、南长区政府三方合作建设,落户南长传感网高新园。

◆2010年6月21日,由无锡市纽织实施的“感知太湖智慧水利”物联网综合系统工程应用示范项目通过专家评审。

◆2010年6月26日,由60多家单位自愿缔结的“感知中国”物联网联盟在无锡正式成立。

◆2010年7月2日,“感知环境、智慧环保”环境监控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通过了环保部组织的专家论证。

◆2010年7月21日,曙光信息落户新区,另一家物联网企业东方信联同时签约入驻。国内首个基于物联网应用的云计算中心,将在无锡建成。

◆2010年7月25日,无锡市人民医院医疗物联网院士工作站正式揭牌。

◆2010年8月9日,无锡市政府和中国电子科棱集团联手打追的中国物联网创新研发中心在无锡滨湖国家传感信息中心揭牌。

◆2010年8月9日,无锡举行建设“感知中国”座谈会,无锡市物联网发展顾问、专家和来自中科院、中电科、中移动等相关合作单位、省有关部门的负贵人共聚一堂,为无锡市“感知中国”中心建设积极献计献策。

◆201 0年8月9日,无锡国家传感信息中心传感网创新园开园。这是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认定的国内首家传感网相关的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已被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仓业服务中心。

◆2010年8月9日,中国移动无锡物联网研究院揭牌仪式暨应用开发环境发布会在无锡隆重举行。

◆2010年8月9日,中科院院士何积丰等27位学者被我市聘任为物联网发展顾问、专家。

感知运用 篇6

一、什么是感知规律

感知是对知识最初步的认识, 是进一步理解知识的基础。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是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 感觉和知觉是认识世界的开端。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感觉和知觉的联系非常紧密, 都是属于认识过程的感性阶段, 都是对事物的直接反映。感知是感觉与知觉的总称, 感知规律是人脑对当前客观事物直接反映的内在规定性, 它包括强度律、差异律、组合律、活动律、协调律等。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遵循感知规律组织一些相应的感知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 有利于他们更好地感知、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感知规律在地质学基础实践教学中的运用

1. 在实践教学设计中的运用

在地质学基础的实践教学的设计中, 主要运用感知规律中的强度律、差异律、组合律。强度律主要运用在地质学基础实践教学的实习时间的安排方面。地质学基础实践教学的形式有室内实习、课间实习、野外实习等。室内实习在地质学实验室内进行, 主要是对常见矿物、岩石、化石标本进行观察和描述;课间实习是在学校附近选取岩石及地质构造出露点进行岩石、构造方面的实习;野外实习是在实习基地进行一周到两周的考察实习。在地质学基础实践教学的设计中, 实习时间的安排主要运用强度律, 让被感知对象的刺激达到一定强度, 在学习理论部分之后就进行相应的实习, 促使学生对地质现象有清晰的感知。室内实习时间应安排在理论课教学之后, 课间实习时间应安排在每天的课外活动时间, 野外实习应安排在地质学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基本学完时。三种实习形式中, 室内实习一直与课堂理论教学相伴进行, 课间实习在室内实习进行一段时间后开展, 野外实习在课程即将完成时或课程学习结束后进行。三种实习形式在时间上有一定的交叉, 在实习内容上相互联系, 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在地质学基础的实践教学的设计中, 实习内容的安排主要运用组合律和差异律。其中, 在实践教学的总体内容安排上主要体现了组合律的运用。实习内容安排分为四个部分:矿物、岩石、构造运动、地史。矿物分为硫化物、卤化物、氧化物及氢氧化物、含氧盐等几大类, 重要矿物的实习按类在室内进行, 这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整体的认识, 掌握各类矿物的基本特征。岩石按照成因分为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三大类, 该部分的实习也按类进行室内实习, 学生可以对三大类岩石的结构、构造以及主要矿物的组成、成因有整体的认识。

组合律还体现在实习内容的顺序适当和重点突出方面。每种实习有一个重点, 后面的实习把前面实习中的重点作为次重点。在野外实习的路线实习中, 沿途设计包括矿物、岩石、构造各部分内容的实习路线, 学生能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地质现象, 而且在每个实习路线中都要有一个重点内容。

差异律从知识层次方面体现在新旧知识的安排上, 如何使已有知识在学习新知识时起到促进作用, 即通过什么样的手段、途径唤起某些旧知识, 使旧知识成为学习新知识的支撑点。在实践教学的内容安排上, 矿物实习依次进行矿物的形态、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和主要矿物观察的实习, 在岩石实习时以矿物知识为支撑点, 穿插一些主要造岩矿物的特征观察, 强调对矿物的辨识。在构造运动的实习内容安排上, 先进行地层产状的课间实习, 使学生逐步形成产状的概念, 然后是褶皱、断裂构造模型的室内实习, 最后是岩层接触关系构造模型的室内实习。实习内容的安排充分运用差异律, 体现了旧知识对新知识的支撑作用, 通过分析岩层的主要成分和组成既回顾了旧知识, 也掌握了新知识。

2. 在实践教学实施中的运用

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主要运用感知规律中的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和协调律。强度律在实践教学实施中的运用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在矿物部分, 观察矿物的物理性质时要让学生观察晶形较好、颜色纯正的标本, 这有利于学生尽快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 矿物部分要学习30多种常见矿物。为了增强刺激强度, 在矿物部分的室内实习结束后, 可以增加课后的自由实习, 为后面岩石部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岩石部分的实习中, 引导学生选取典型岩石标本进行观察, 掌握主要岩石的基本特征。对课程的不同部分增加相应的内容, 例如:矿物部分可补充宝玉石、矿物的应用等内容;岩石部分可增加一些岩石的实用方面的知识, 如岩石成因、分类等;化石、地质作用部分增加近几年新的发现和研究成果等。实验标本不足时可采用多媒体课件的方式进行展示电子标本, 使被感知对象的刺激达到一定强度, 提高感知效果。

对掌握实习器材的使用技巧方面也可以运用强度律。比如, 在罗盘的使用环节中, 教师可以利用校园内岩石出露点开展课间实习。首先让学生明白岩层产状的含义, 找到岩层的层面, 选5~7名学生用罗盘对同一岩层进行测量, 让其他学生观察他们的操作过程。测量过程中, 若学生出现了问题, 教师不要立即纠正, 而是通过小组讨论对每名学生存在的问题逐一讲解, 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在测量了一个小区域岩层的产状后, 再引导学生分析构造, 找出断层存在的证据, 然后分析断层的类型。经过课间实习的锻炼, 在野外实习时学生对罗盘的使用已经基本没有问题, 只是需要一个熟练和巩固的过程。

差异律是指被感知的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明显, 则对象越易被感知。在地质学基础的实践教学中, 通过教学对象不同特征的对比, 使被感知的对象与背景充分对比, 帮助学生排除干扰因素。差异律可以运用到实践教学内容的矿物、岩石、构造等多个部分。比如, 在学习岩层接触关系时, 将整合接触关系、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的模型进行对比, 找到不整合面存在的特征, 这能够使学生较清晰地掌握各种岩层接触关系的基本特征。

活动律是指被感知的对象是活动的, 背景是静止的, 则对象易被感知。静态的事物不易引起学生的注意, 若适当地使教学对象呈现运动状态, 学生的注意力则会加强。在教授大地构造学说时, 可采用动态模型, 展示大陆漂移学说中的大陆漂移过程、板块构造学说的板块划分及运动方向等, 活动的模型能够展示大地构造发展各个阶段的情况, 便于学生了解地球发展的过程, 以及大地构造的发展规律, 可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协同律是指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可以提高感知效果。在实践教学中, 应让学生交替使用多种感官感知学习对象, 不仅要求学生留心听, 还要用眼看、用手触摸、用鼻子嗅、用头脑思考。在认知过程中让多种感官参与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方法。例如:在野外实习时, 应要求学生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口到。首先是眼到, 要观察实习地点的整体环境, 在老师指导下找到观测点;其次是手到, 用罗盘测量岩层产状, 绘制地层剖面示意图, 拍照, 采集标本等;最后是心到和口到, 对地质现象还要提出问题, 思考是什么地质现象, 它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由于野外地质现象的复杂性和对其形成过程的多解性, 因此,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实习是野外实习教学的重要方法, 它可以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热情和兴趣。在野外实习中, 应鼓励学生在观察点附近仔细观察测量、随时提问, 师生共同分析和讨论所见的岩石矿物及各种地质现象。对地质现象有争议的观察点, 教师在观察之前应介绍不同的学术观点。除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外, 教师还要注意启发学生将观察中看到的各种现象进行对比, 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确立研究课题。例如:嵩山是野外地质实习基地之一,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实习基地的面貌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学生实习中, 教师在带领学生认真观察嵩山的地质、资源与环境状况的同时, 可启发学生对实习地的现在与过去进行比较, 与所熟悉的其他地形进行比较。通过观察和比较, 学生既开阔了实习思路, 也可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 如“嵩山地质旅游的开发”“嵩山世界地质公园的深度开发与保护”等。这种实践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也使学生懂得了科研工作不是凭空而想, 而是要脚踏实地地去观察、调查和思考。

三、结论

地质学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整体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在实践教学中对感知规律的综合运用, 符合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的基本规律, 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及求新意识和创新意识。学生通过实践教学能够获得对地质学基础一般概念和规律的认识, 并使该认识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对感知规律在地质学基础实践教学中运用的探讨, 将会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为后续课程的理论及实践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Z].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2.

[2]刘文国.发达国家政府对高校实践教学的支持以及启示[J].中国大学教育, 2008, (5) .

[3]傅维利, 刘磊.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与高等学校教学模式的选择和重建[J].教育科学, 2008, (3) .

[4]张英彦.论高校实践教学目标[J].教育研究, 2006, (5) .

[5]孙东方.如何提高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J].高教论坛, 2005, (4) .

[6]宁维英, 冯新华.关于地理学科的实地感知教学[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 2002, (3) .

[7]程先富.地理科学专业地质学教学方法初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05, (2) .

[8]刘建朝, 薛春纪.实践教学是保证地质学教育质量的关键[J].中国地质教育, 2004, (1) .

[9]陈骏, 胡文瑄, 李成.地质学实践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J].中国地质教育, 2007, (1) .

[10]王晓青.感知教学与地质学教学改革[J].中国地质教育, 2005, (2) .

感知运用 篇7

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 影响因素很多, 比如学习者的特点、教师态度、技能、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选择等。因此, 在参阅上述因素的基础上, 我从学习者的学习风格, 特别是感知学习风格方面着手, 提出一种较为科学、合理的高职英语教学媒体选择与运用模式, 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运用, 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理论基础

(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首先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他们自己根据自身经验构建有关知识的能力的强弱, 而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只起帮助和促进的作用。其次,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情景”的重要性, 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与真实的或类似真实情景相联系的, 是对真实情景的一种体验。第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协作”学习对知识建构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协作交流应发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之中。第四, 建构主义强调“会话”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的过程。最后, 建构主义认为“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 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并最终达到他们自己的学习目标。[1]

(二) 学习风格理论

Dunn夫妇认为“学习风格是学生集中注意并试图掌握和记忆新的或困难的知识技能时所表现的方式”。[2]谭顶良先生把学习风格界定为“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 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3]我认为学习风格就是学习者自然的和习惯性的学习方式或倾向, 它不会因学习内容的变化而变化。

以感知 (Sensory) 为基础的学习风格可分为视觉型 (Visual) 、听觉型 (Auditory) 和触觉型 (Haptic) 。[4]

1. 视觉型 (Visual) ) 的学生在通过观看的渠道感知学习对象或学习内容时感到特别轻松愉快而且效果最佳。

他们善于捕捉所见到、看到的事物的细节, 比如通过读书、看黑板, 以及屏幕上的文字材料就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 听觉型 (Auditory) 的学生在非视觉的学习信息输入中感到愉快。

这种学习类型的人通过“听”就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他们喜欢听讲座、口头讲解和与人交谈, 英语课上教师的讲授、情景交际等学习方式都能让他们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

3. 触觉型 (Haptic) 的学生喜欢通过参与、接触实物学习。

通过动手和亲自体验才能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他们通过亲身参与课堂活动, 如角色扮演、课外实习活动、做实验等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模式

根据对学习风格等理论的分析研究, 我认为基于学习风格的高职英语教学媒体选择与运用教学模式是教学并重的, 既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 又注重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具体操作程序如下。

(一) 目标定向

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主要对学习者 (学习风格) 、教学目的与内容、外部条件等进行分析。

(二) 教学媒体选择

根据上述目标定向及媒体选择一般原则, 确定运用哪些教学媒体。

(三) 教学媒体运用

确定教学媒体后, 如何呈现这些媒体是关键。比如:听、听读、阅读、讨论、模仿、讲演、表演等, 使其自然融入“情景”、“对话”、“协作”中, 并最终达到“建构”的教学目的。

(四) 反思总结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积极反思课堂教学效果、学生课堂反应等并及时总结, 以便在今后教学中做得更好。

(五) 测试评价

教学评价要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

(六) 反馈修正

一般来说, 课堂教学生成往往与教学预设有一定的出入, 这就需要老师拥有一定的教学应激或教学机智, 随时根据学生的反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及时调整, 以便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四、课堂实际操作运用

我把课堂教学媒体选择与运用分为六个步骤, 下面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1中一个单元“The Olympic Games”为例具体说明。

(一) 学习者学习风格分析

根据事先进行的学习风格问卷调查发现, 大部分学生趋向视觉、听觉学习风格, 且场依存和冲动型学习风格倾向较多, 分析型、场独立和沉思型学习者相对少一些。

(二) 教学目标、内容确定

确定教学目标、内容:运用本单元常用词汇和短语及常用句式, 掌握各种时态的被动语态用法;能够简述奥运会的基本知识, 了解奥运文化, 感悟奥运精神;能够列举有关谈论兴趣、爱好;学会有效记忆英语词汇的方法。

(三) 外部学习条件分析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是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 拥有独立的多媒体教室、语言实验室, 班级内配有电视、放音设备、投影等, 教学所需教学媒体齐全。

(四) 教学媒体选择

教学媒体选择要注意选择能够提供相应学习情景的媒体, 注重学生之间的会话与协作。要把上述情况和教学媒体的特性、教学媒体选择原则、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结合起来, 做到教学媒体选择与运用的最优化。

本单元所选择的媒体有:录像 (奥运会片段) ;多媒体 (呈现语法背景知识, 并用Flash动画提供语言运用情景) ;图片 (有关奥运话题知识) ;投影片 (相关词汇、短语和句型) ;计算机网络 (奥运相关背景知识) ;教材 (阅读材料及相关问题) ;测试卷或其他书面材料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语言实验室或录音机 (熟悉课文及相关背景知识) 等。

(五) 教学媒体运用

1. 热身与导入。运用录像, 以播放、讲解、讨论、概括等方式呈现, 达到展示事实、提供情景、设疑思辨等教学目的。

2. 阅读课文。运用教材、投影片, 以阅读、思考、讨论、讲解等方式呈现, 达到呈现内容、设疑思辨、解决问题等目的。

3. 听读课文。运用录音机、教材, 以播放、跟读、模仿等方式呈现, 达到提供语音情景、语感培养等目的。

4. 讲解重点词汇、短语、句式。

运用投影片、书面试题, 以播放、举例、归纳、补充讲解等方式呈现, 达到呈现语言知识、创设使用情境等目的。

5. 学习语法知识。

运用录像、投影片、书面试卷, 以播放、举例、概括、补充讲解、运用等方式呈现, 达到创设情境、提供示范、解释原理等目的。

6. 了解奥运常识, 感悟其文化及精神。

运用录像、计算机网络、语言实验室等, 以查找、播放、讲解、归纳等方式呈现, 达到展示事实、创设情境、设疑思辨等目的。

7. 归纳学习方法。

运用投影片, 以播放、思考、归纳等方式呈现, 达到展示事实、设疑思辨等目的。

8. 教学评价。

运用书面问卷及试题, 以呈现、举例、讲解等方式呈现, 达到呈现问题、设疑思辨、解决问题等目的。

(六)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的目的主要是检查教学效果, 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态度等, 特别是在基于学习风格的教学媒体选择与运用的教学模式中上述情况是否得到改善和提高, 然后对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另外, 教学评价还包括学生对自己的评价, 主要评价自己是否适合这种教学模式。评价所需资料主要是问卷调查、个人访谈、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阶段性测试) 等。

五、结语

通过上述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特别是根据后期的调查问卷、访谈、书面考试结果, 基于学习风格的高职英语教学媒体选择与运用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改善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率, 有助于改善学生英语学习态度, 是优化媒体教学的一种有效尝试。

参考文献

[1]何克抗, 郑永柏, 谢幼如.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张天宝, 姚辉.当代西方学习风格研究概观[J].江西教育科研, 1996, (4) :22-25.

[3]谭顶良.学习风格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5.

感知运用 篇8

微课, 在英文当中又称“Micro-course”“Microlesson”“Mini-lesson”“mini courses”“small lecture”等等。它是指教学时间相对较短的课, 它以视频为主要载体, 是对单一主题进行录制的数分钟以内的声音解说或视像演示。它是为微型教学而开发的微内容, 运用建构主义方法演化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 带有具体的结构, 对所构建知识进行实实在在的展示。它也可以说是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 (重点、难点、疑点) 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微课程的短小、快速、精辟、参与性强、内容随意等一系列特点是与英语课程的知识模块化、授课要求灵活、话题生活化及交际实用性等特点相吻合的。微课程的登台, 势必与传统课型形成互补, 能够满足信息爆炸、快餐生活方式下提高中学生的自主参与率和注意力回报率的需求, 有利于教学的“教”与“学”的双向反馈和师生关系的灵活互动。

一、“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一) 课前自主学习

传统课堂是以课堂内导入新课、讲解新知、布置作业、课堂外练习为主的先教后练的模式, 相比之下, 微课堂则是以课外自主学习、提出困惑、课内展示交流、协作探究为环节的先学后练的模式。借助微课资源, 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 可充分发挥其自主性, 找出自己的困惑所在。

(二) 课中突破重难点, 答疑解惑

在课堂上, 教师要组织学生针对自主学习阶段提出的困惑展开讨论, 并适时给予引导。对于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要再次引导学生思考, 回顾微课, 使学生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同时, 教师也要根据学生提出的困惑, 播放微课视频引导材料, 辅助学生逐步找到问题答案。这样能让学生逐步理解知识点, 也能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质疑能力。

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 微课资源可以很好地辅助教师突破教学重难点,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就可以很容易地理解知识点, 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三) 课后复习巩固, 拓展知识, 提高学习兴趣

首先, 微课提供了复习巩固的机会。传统的课堂教学中, 学生一旦错过了教师的讲解就很难掌握知识点, 而微课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学生可以在课后通过微课再次复习巩固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其次, 微课不仅仅能帮助复习, 还能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课堂学习结束后, 教师可以给学生安排一些拓宽知识面的视频,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 选择学习教师安排的微课, 这样就很好地解决了课堂上因为教学时间有限而满足不了学生求知欲的问题。在有条件的家庭中, 学生还可以在家长的陪伴下, 通过订阅英语学习的微信公众号观看微视频, 并与他人交流。这种利用碎片时间进行非正式在线学习的方式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二、微课程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 把握主次, 提高效率

将微课程运用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对传统教学而言, 是补充, 不是取而代之。在与传统教学结合时, 微课程虽有不可超越的优点, 但也有自身不足。首先, 微课程因其微而受限制, 英语教学中很多复杂的语法知识仅仅通过微课程, 效果是得不到保障的。其次, 英语教学需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微课程尚不能满足全面培养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

(二) 发挥我们教师的指导和监督的作用

制作微课程的材料不能偏离课本知识, 我们教师始终要把学生放在首位, 以学生为中心去精心设计, 并且要考虑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在播放之前以提问的方式或提出要求引起学生注意或思考, 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为即将集中精力学习做好心理暗示。在听课的过程中, 我们应该注意观察学生的神态表情, 如有学生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暂停, 通过提问确信学生理解了再继续。

(三) 注重对微课程教学实施评价行为

在看完微课程后, 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回答问题, 或者复述微课程中所讲述的知识点, 也可以完成补偿性习题来检测学生的听课效果。

随着时代召唤而兴起的微课程, 不是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借着英语新课程改革倡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 乐于探究, 勤于动手, 搜集、处理信息, 获取新知识, 分析解决问题, 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在以后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好好地应用微课, 充分发挥它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 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 “微课”的引入为新课改模式下的高中英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全国各地迅速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

关键词:微课,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感知运用 篇9

一、学具操作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

数学是丰富多彩的, 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实实在在的数学素材, 生活中蕴含着丰富、鲜活的课程资源。学具操作的内容越贴近学生生活, 越容易形成知识结构。教师应善于采撷生活实例, 引导学生通过学具操作去探索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如, “认识十”教学片段:

师:小朋友们, 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小棒, 你们能数出10根排成一排吗?

师生一起边数边摆10根小棒。 (师摆在黑板上) 板书:10个一

师:为了方便, 我们通常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把自己的10根小棒捆成一捆。这样一捆就有10根, 10根就可以捆成一捆。

师 (举着一捆小棒) :一捆表示几个十呢?请大家把10根小棒一捆放在左手里, 想想它表示几个十。 (板书:1个十)

师:大家回想一下, 我们是把几个一根捆成了1捆, 也就是几个一是1个十?10根捆成1捆, 是1个十根, 即10个一是1个十。板书:“是” (在10个一和1个十中间添“是”) 。

师:“十”在生活中应用可广泛了。如1盒铅笔有10支, 是1个十;1盒钢笔有10支, 也是1个十……你也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二、学具操作与概念法则有机结合

小学生初学概念或法则, 总要经历从直觉动作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 再进入抽象逻辑思维几个阶段。在数学活动中, 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学具操作, 置身其中, 产生表象, 增强感性认识, 形成概念、法则。

如, 教学“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等底不等高的圆柱、圆锥;等高不等底的圆柱、圆锥;不等底、也不等高的圆柱、圆锥, 分组进行装沙实验。学生经历测量、估算、猜测、比较、验证等活动, 知道圆锥与圆柱体积的关系, 只有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 圆锥的体积才一定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自然而然就推导出圆锥体积公式, 学生的思维也从无序到有序。

学具操作是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重要途径, 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操作中获得的具体形象和动态表象展开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 形成概念、规律和方法。利用儿童好动的天性, 依据学生的个性, 将学具操作与概念法则有机结合, 让学生在见其形、闻其声、触其质中学习数学, 既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又发展他们的思维。

三、学具操作与求异思维有机结合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 而小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 它具有形象性。学具操作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 迎合儿童好动特点和好奇心理, 它是一个动态过程, 必须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在数学活动中, 教师要做有心人, 为学生搭建学具操作的平台, 实现学具操作与求异思维有机结合。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 才会进一步去思考问题, 才能有所发现, 有所创造。如, 教学“三角形面积”时, 教材是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推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有学生提出质疑:“老师, 除了用这种方法, 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教师引导性地问:“你说呢?你有没有办法把这个三角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推导出同样的结论呢?”学生通过操作想出了一些富有创意的方法:有的把一个三角形通过割补拼成一个长方形, 有的把一个三角形通过割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教师先给予肯定:“好样的”“肯动脑”等, 再说明:“拼成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情况, 遇到一般情况应拼成什么图形?谁能说一说?”这样很自然地得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学生不仅学到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 而且学到了由已知来探讨未知的思维方法, 效果可想而知。

学具操作是一项较有难度的思维活动, 教师要尊重学生智慧生成, 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 敢于质疑, 敢于发表不同见解, 哪怕是一点点的不同, 也是极其可贵的。学生通过学具操作不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得轻松、快乐, 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四、学具操作与猜测验证有机结合

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主要是经过前人无数次实践总结出来的认识成果———概括化知识体系, 抽象性是它的一个重要特征, 这就大大提高了认知的起点, 增加了认知的难度。教师可以借助学具操作, 突破知识难点, 将抽象知识具体化。教学中, 教师要精心安排猜测、验证等思维活动, 让学生边操作边思考, 实现学具操作与猜测验证有机结合。

如, “探究长方形的特征”教学片段:

1. 猜测。

谈话:生活中同学们已经见过各种各样的长方形、正方形, 它们有什么特征呢?我们先来研究长方形的特征, 请大家仔细观察黑板面、课桌面以及画在黑板上的长方形, 发现这些长方形都具有哪些共同特点? (可以提示从长方形的边和角入手)

(1) 学生思考, 同桌交流。

(2) 学生汇报, 教师相机板书。

学生可能说出:长方形有四条边, 对边相等, 有四个角, 且都是直角。

相机板书:四条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 验证。

师:刚才大家主要是从“边”和“角”两个方面进行观察。你们的发现、猜想到底对不对呢? (打上问号) 这些数学知识的形成是必须通过反复验证才能得出结论, 接下来我们一起验证这些结论。你们打算用什么方法验证呢?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操作、相互讨论, 形成小组意见。 (教师参与其中)

学生汇报验证方法:

“量一量”和“比一比”的方法。 (指名几组汇报结果)

谈话:很多同学都用了“量一量”和“比一比”的方法, 除了这种方法, 还有其他方法可以证明长方形“上下边相等、左右边相等”吗?怎样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对折几次?

师:虽然大家手中的长方形有大有小, 但都可以证明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点。那么长方形的角怎么验证呢?

让学生观察、思考、操作、交流。

……

五、学具操作与数学语言有机结合

学具操作是一种定向心智、手脑并用的思维活动, 学生爱动手、会操作不等于会语言表达。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数学语言是数学思想的载体。教师要精心设计学具操作活动, 并给予必要的提示和指导, 让学生边操作、边观察、边思考、边领悟, 鼓励和引导学生把学具操作的过程、看到的现象以及自己的想法完整表达出来, 使动态表象转化为外部语言, 实现学具操作与数学语言有机结合。

如, 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 (退位减法) ”:32-8, 课前教师让学生准备小棒32根, 10根一捆, 2根另外。上课时让学生动手操作, 完成后进行交流。生1说:“从2根小棒中拿出8根不够, 于是借一捆打开, 与2根一起共12根, 从12根中拿出8根, 还剩4根, 从而得出32-8=24 (根) 。”他刚说完, 生2接着就说:“可以先拿出一捆, 还剩下两捆和2根, 从取出的一捆里减去8根得2根, 再与剩下的合在一起, 得10-8=2, 2+22=24 (根) 。”生3又说上了:“老师, 这样太烦了, 我还有更好的方法。”他兴致勃勃地说:“2减8不够, 我就8减2得6, 然后, 再从30里减6得24。我的得数和他们的一样。”于是老师鼓励道:“这种方法非常好, 是你创造的, 我们就叫它××法吧!”学生通过学具操作悟出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具体算法, 并能将自己操作的过程和结论有序、完整地口述出来。

只有把操作、思考结合起来, 才能使学生离开学具操作后仍在头脑中留下鲜活完整的表象。教师要把重点放在那些基础比较薄弱、思维和语言表达比较差的学生身上, 而对于那些一贯成绩好、思维敏捷的学生, 则可以鼓励他们创新。

感知运用 篇10

自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强劲发展, 也日益强化了客观物质世界存在的观念, 科学的能量守恒和质能守恒的知识也广泛普及。人们已大都相信物质只能与物质事物相互作用, 神灵迷信的思想因而逐渐消除。这一事实反映在哲学界则是唯物主义的发展强大和唯心主义走向衰落。近几十年来坚持“物质世界的因果闭合原则”的物理主义学派在心智哲学研究上发起了一场“解构心灵”的本体论变革运动, 主张世界上只有物质存在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根本否定有主观的精神心理意识在人身或大脑中实际存在, 在当今学术界产生了很大影响。这是事情的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 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支持物质存在和破除神灵迷信, 否定了唯心主义的精神实体观念, 但是这不等于也否定了有心理现象的存在。人的内中有心理意识现象存在是我们切身体验着的明证事实, 各种色、声、痛、痒的鲜活感觉 (以及自己的“我”对它们的“知”) 是不容否认的, 也是无法用神经生理活动来对其作同一性解释的。因而, 如何看待精神的心理意识现象与身体或脑的关系以及它是如何产生的问题, 这乃是当今学术界处于争论热点中的“心身问题”和“意识的困难问题”。当然, 坚定的物理主义者是否定这两个问题的, 他们只把心理意识概念视为复杂大脑神经活动的代名词而已。

但广泛的调查了解表明, 坚定的物理主义者只是少数人, 大多数人在承认客观物质世界存在的同时也相信人有心理意识存在的。笔者也是如此, 并且, 下面我们也只在承认“有心理现象存在”和“物质世界的因果闭合原则”这两个基本点的基础上谈论问题 (笔者已经在有关论文中对这两点作了专题论证[1]) 。

表面看来, 物质事物或物理事件与心理现象或精神事件是决然相异的两类不同东西, 可是二者在身体的脑中是同步活动、和谐相处的, 因为一切心理活动都严格对应着相应的神经生理活动, 这已是现代心脑科学反复证明了的事实。为了解释这个问题, 自笛卡尔以来学术界先后提出了心身交感论、心身平行论、副现象论、新副现象论、突现论和信息两面论等解决方案, 但这些方案终是难以真正解决问题。笔者已在《心身问题的出路何在?》[2]和《信息两面论质疑》[3]等论文中对它们作了专题的分析批判。简言之, 心身交感论违背物质世界的因果闭合原则和质能守恒定律;心身平行论则以上帝的协调为机制, 实为迷信观点;副现象论未能说明非物质的心理副现象是如何产生和存在的机制问题, 不是一个真正解决问题的理论;新副现象论则提出一种新质的“大脑要素”作为心理现象的载体而却尚无科学根据来支持;突现论曾风行一时, 但它却是一个排斥因果性的黑箱理论, 不能给出大脑的整体活动为何会突现 (产生) 出心理意识的真正理由, 问题依然存在着;新近出台的信息两面论赋予信息以心物两面性, 但“信息”只是一种意义性的抽象东西, 它是不能成为具体存在的心理现象之载体 (或主体) 的 (相反, 信息要以具体事物为载体) 。加之, 前述的物理主义学派的各种心身论 (取消论、心身同一论和功能主义等) 一致否定心理现象的真实存在, 全然不顾人们切身体验的“感觉性质”, 过于武断;而承认心理存在的各种二元论学说又终难合理说明心身和谐并存的事理。所以, 直至今日, 一条巨大的“解释鸿沟”横置在心理与身体之间, 使二者相望而不可及, 人们在期待着一道理解之桥的架设。这种等待还会多久呢?其实, 远在天边, 近在眼前:在人类智慧的宝库中, 这样的“桥”已经造出, 一种内外两向感知的理论完全可以合理解释心理与身体的如是存在和关系。下面我们展开之。

二论内向感知, 述心理现象之所由

事实上, 直接的日常经验已经明示我们, 客观事物或物理事件乃是人通过眼和耳等感官感知到的东西, 这种感知是外向的 (对象在感官外面) ;心理现象则是人 (脑) 的内部经验, 是内省、内感知等活动的内容或状态。研究表明, 顺此理探索, 可得出路。历史上, 从内外状态上来看待心物和心身关系的思想, 最早可追溯到生于16世纪的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霍布斯, 他主张“感觉”是物体的内部状态。后来俄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普列汉诺夫也认为:“感觉和思想、意识都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内部状态”[4] (不言而喻, 物理事件则是物质的外现状态) 。到了当代, 美国系统哲学家拉兹洛提出“双透视”理论, 认为心理现象是脑 (心理-物理统一系统) 从内部作内省观察所得到的, 当从其外部来观察时所得到的则是物理事件 (灰质结构和神经活动等) [5]。近年来, 我国学者陈刚根据心理意识的隐私性特征也提出心理事件为脑的内在知觉 (物理事件为脑的外在知觉) 的观点[6]。这四者都是从 (物或脑) 的内部状态来看待心理现象的先例。综合以上思想, 我们在这里可把“心理现象”界定为“脑的内向感知的内容或状态”, 物理事件或客观事物则为“脑的外向感知的对象”。那么, 内向感知和外向感知究竟是什么意思, 它们是如何形成、怎样存在的, 又是如何关连着心理现象和物理事件的呢?接下来我们展开分析, 本节中先分析脑的内向感知的含义与特征以及心理现象如何由以存在的问题。

何为“内向感知”呢?显然, 内向感知是相对于外向感知而定义的, 而“外向感知”之义较浅显, 是指从客体的外部对其进行观察或认识, 其特点是观察对象位于观察者外面。那么, “内向感知”是从某物内部某处作观察吗?由于感知者从内部某处观察某物乃是主客对立的感知模式, 其对象仍在感知者之外, 这应属于外向感知活动;因而, “内向感知”不是此义, 其特征在“内向”二字上, 它的正确含义应该是“向内省察或感知”, 也即“某东西向内省察自身”, 与“自我意识”类同。由是, “脑的内向感知”之义就是:脑向内省察自身, 也即脑对其自身状态进行感知, 是脑的自知或自我意识。但从逻辑上讲, 内向感知也是一种感知活动, 它也应该有一感知的主体相应存在。那么这个“主体”又是什么呢?显而易见, 由上述“脑的内向感知”的定义——脑对其自身状态进行感知——就可以断定, 这个感知的“主体”应该就是脑本身;即此感知乃是脑本身对其自身状态进行感知。其他一切非脑本身的东西, 包括非物质的精神实体或心灵, 都不能成为脑的内向感知的主体, 否则就不是“内向感知”了;因为某非脑的东西在脑中观察脑体, 就如同人在山洞中观看洞壁, 这乃是一种主客对立的外向感知活动。再说, 若引入心灵实体将会导致二元论, 无助于心身问题的真正解决。所以, 脑的内向感知的主体只能是脑本身;经验和科学都已表明脑是具有感知功能的, 因为人脑时刻都在觉察和知晓着某事物或某现象的此在 (这是脑有知性的实证) 。内向感知乃是脑对自身状态作感知, 这种感知的特征就是“自知性”, 即脑的内向感知的内容只为脑本身所知道和拥有, 一切他者无从知悉此内容, 不能共有之, 这也是一种主观性、隐私性或封闭性。若更确切一点说, 心脑科学的知识已表明, 脑的心理感知活动只具体发生在大脑皮层后部的感觉区中, 此脑区特定模式的神经电活动才是感知活动的直接机制。这里把“脑”述为感知主体乃是一种简化处理, 以便于行文表述和总体理解。

上面我们论述了内向感知的含义、主体和特征。由它的主观性、隐私性或封闭性特征, 我们很容易推断, 人的心理现象或活动就是脑的内向感知的内容, 因为心理现象是只为我们自己所知道的, 也即只为自己的脑所感知到, 一切他者不能知悉和共有。例如痛觉的滋味只由痛者自己体验 (感知) 到, 味觉也只由自己知悉, 颜色和声音的感觉实际也只属于个人, 他人不能知道自己内中的色彩和音调的具体样态或品质;至于思维和想象等复杂心理活动则更是严格隐私的, 无人知道我这时候在想着什么。所以, 人的心理现象完全具有内向感知内容的特征, 它确实是以脑的内向感知的方式存在的, 性质上有别于相应的大脑或神经的生理——物理活动, 只能主观隐私地依存于脑的内向感知活动而为其内向感知的内容。

接下来的问题是, 我们的脑乃是由各种细胞、神经和血管组成的肉质网络系统, 外观上是两个灰色半球的联合体, 但内向感知的内容则是各种颜色、声音、冷热、痛痒等主观经验现象, 此二者的差别区大, 形态殊异。这样, 我们怎么能够说内向感知是脑对自身状态的感知呢?或者说, 脑的内向感知怎么能把自身的一种状态转变成了完全相异的别样状态呢?此问题看起来确实令人困惑不解, 但实际上却是易于回答的, 上述两种殊异的状态乃是脑本身对于不同观点所表现的不同状态:灰色大脑半球及其神经细胞的网络结构是脑体向外在观点所表现的一种现象状态;色声痛痒等心理现象则是脑体对内在观点所表现的现象状态。这两种现象状态皆为脑本身的不同现象, 而不是其自在本体或本来面目。因为人的感知与认识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包括了许多内部环节, 故不能够直接把握事物的自在本体, 只能获知其表现状态或现象;而事物本体的现象状态是随表现条件而变化的, 在不同的条件下其现象状态可以很不相同, 这点不难理解, 例如红外照相与日光照相的效果就殊异。由于内向感知与外向感知乃是两种不同观点、不同方式的透视, 故两者各自所获知的现象状态是可以有很大不同的。这里需要再次强调的一点是:我们不可把脑的外向感知状态 (灰色半球状态) 当作脑的本来面目, 它也只是脑的一种现象状态 (至于脑的自在本体究竟是何状貌, 我们现在不得而知) , 也不能说它比心理现象状态更基本、更重要。

由是, 据上所述, 人的心理现象是脑的内向感知的内容, 也是脑对内向感知所表现的现象状态。简言之, 心理现象是脑的内向感知状态, 它严格属于脑本身, 具有绝对的主观封闭性和个人隐私性, 一切他者不可共有之。此外, 一切非心理的客观事物终究是可能为他者所观测的, 唯有心理现象封闭于脑中不可外现;加之, 世界上也只有脑才有感知能力。这也是我们把心理现象确认为脑的内向感知状态的理由, 并且, 也唯有心理现象只能是脑的内向感知状态;脑的内向感知 (的内容或状态) 因其之主观性和隐私性的本质特征也就是心理现象。从而, “脑的内向感知”就既是心理现象的存在方式和产生机制, 也还是理解心身关系的新思路。

三论外向感知, 述客观事物的指认

与内向感知相对, 脑还具有外向感知的功能, 这是一种指认客观事物或物理事件的途径, 也即一种对他者、对外物的主客对立式的感知活动。那么它是如何形成的呢?研究表明, 外向感知作为一种“感知”也是发生在脑内的一种主观经验现象, 实际是指由外物通过感官传入而引起的大脑神经活动模式所产生的那部分内向感知, 也即是执行信息功能的那部分内向感知, 它们对应着认识中的外界客体, 是外物的主观映象。为了研究认识活动的需要, 我们则将由外界事物 (通过相应的感官传入) 所引起的那部分内向感知定名为“外向感知”, 外向感知的内容依然是颜色、声音和气味等现象的组合, 外向感知的主体也是脑 (本身) 。但当外向感知一旦从内向感知中划分出来后, 它就具有了反映或指认外界客观事物或物理事件的职能 (因为它本是由外物的信息作用所引起的, 为外物的主观映象) 。但是, 我们这里还不能把客观事物或物理事件直接述为外向感知的内容, 因为后者仍是主观的感觉内容 (经验现象) ;实际上, 外界客观事物乃是外向感知的感觉内容所“反映”的外部对象, 也可以说它是感觉内容所“意指”的意向对象, 这也是影响广泛的意向性理论的结论。意向性理论揭示心理意识中的感觉内容具有“关涉、指向、表征”外部客观事物的特性, 此即意向性;客观事物则是心理意向活动的意向对象。

遵依意向性理论, 我们便能够把感知-认识过程中的主观东西与客观东西分辨开来:由于外向感知的直接内容还是形色味音等经验现象, 故而它们相当于上述的感觉内容, 还属于心理方面的主观东西, 是外界事物的主观映象;外界事物乃是外在的客观东西, 因而它只能是上述的意向对象, 是外向感知 (的内容) 所意指的东西。如当我们观看一个苹果时, 直接感知的内容是一个圆形的红色现象, 但由此我们能意识到这是一个球形体积的、且有一定重量、硬度和甜味的红苹果。之所以我们能够从外向感知的内容中意识到相应外界事物的存在, 相关研究表明, 这是我们在长期的感知-动作协调经验中达成的一种联想和理解, 即外界事物的各种相关性状通过人的反复感知和实践操作已在人的记忆中连结成了一个整体, 后当某物中的一个性质被感知到时, 它其余的相关性状也将被一起联想出来, 并被知觉 (意识理解) 为一个完整的事物 (如苹果) 。实际上这也是由于外向感知的内容关联着外界事物之信息作用的结果 (因为外向感知的内容是由外物对感官的刺激作用所引起的) , 客观物质世界的存在乃是感知与动作能够建立协调 (而形成事物的整体记忆) 的先在条件。因此, 外向感知的内容蕴含着外界客观事物的信息, 有了反映和意指外物的功能而成为了外物的主观映象;但它又与外界事物本身是本质不同的存在:外向感知和内向感知同为脑的心理感知, 其内容都是主观的经验现象, 属于主观范畴;外界事物则是物质实体的存在与运动, 当属客观范畴。这里, 我们应该把外物的主观映象与其所意指的外物本身这两者的存在性质分辨开来。所以, 我们只能说:外界客观事物是外向感知的 (意向) 对象。换言之, 当脑的感知活动 (在实践过程中) 发展出了意向性后也就有了认识外物的功能, 外界客观事物是脑从外在观点对其作外向感知时所反映和意指的意向对象, 可简称为外向感知的对象。人 (脑) 对外界事物的认识是由外向感知的感觉内容结合意向性作用而实现的。

四对心身关系的新理解

上面我们论证了脑有感知能力并可进行内向和外向两种感知活动, 其内向感知的内容构成心理意识现象, 外向感知的对象则是外界客观事物。由此, 心理意识的存在及其与客观事物的区别就有了明确的理论根据, 获得了不可否认的地位。换言之, 脑的内向感知和外向感知为心与物的分存提供了机制保证, 使二者不得互相同一或还原。若将这两种感知用于人体, 我们就为心身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理解或新视角, 这时:心理意识现象是人对内向感知的表现状态, 身体生理构造则是人对外向感知的表现状态, 即心理和身体同为人的两种表现或现象状态, 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但都是真实的存在。

再对大脑而言, 脑的神经组织及其生理活动的客观状态 (灰质半球和神经冲动回路网络) 实际也是一种被他人 (或自己借助仪器) 观测时所呈现的外向感知的对象状态。由是, 脑也有两种感知状态;当脑作内向感知时, 它的表现状态为心理现象;当脑被外向感知时, 它的表现状态为神经生理组织与活动——物理事件。若细致一点说, 脑的客观外显形状 (灰色半球) 是一脑体在另一脑中的映象形状 (一种感觉内容) , 它 (通过意向活动) 意指着脑的客观存在。由于感知状态是对观察 (者) 而表现的, 而事物又具有多面性, 因而脑对于不同的观察方式当会表现出不同的感知状态, 上述这两种感知状态为同一个脑体的两个方面而对应平行, 由此构成一种“一体两面”的心脑-心身关系。

上面所述的这种心脑-心身关系是由人 (脑) 的内外指向的两种感知活动所形成的, 它以新的视角而具有着优越 (于其他心身关系理论) 的解释力。一方面, 由于心理现象依人 (脑) 的内向感知而产生, 它的存在地位和存在方式就有了根据和保证, 不容否认和还原 (因为人确有内向感知活动, 这是不容否认的明证事实;心理现象为内向感知内容, 物理事件为超越性意向对象, 二者性质殊异, 无从还原) 。并且, 由于心理现象在这里是作为物质大脑的一种自身状态而存在, 它就不是非物质的精神实体而是一种物质现象, 其之存在因而就既不违背唯物主义的哲学原理, 也不违反科学的知识和原则, 同时又化解了物理主义学派难以给予心理意识以合法地位的理论困难。另一方面, 由于心理意识活动与身体生理活动同为一个人体 (脑) 物质活动的两种表现或两个方面, 因而也是同一个因果演化序列的两个方面或表现 (科学已证明物质运动是遵循因果律的) 。这样, 心理与身体就没有互相干涉和交互作用等反科学规律的问题了, 但二者又有了同步并进的平行对应关系, 各自遵循着相同的因果序列进行活动, 从而保证了心理活动与身体 (神经) 活动的协调一致 (而无须上帝的作用) 。这又很好解决了长期困扰二元论学派的心身和谐问题的困难。所以, 从脑的内外两向感知角度来看待心物与心身关系, 特别是把心理意识述为脑的内向感知的内容或状态之举, 能够使一些迷茫困难的意识问题变得清晰而易于解决, 这是一个优越的视角和方案, 有助于心物和心身关系问题的真正解决。特别是在其他各种心身关系理论都陷入无望困境的形势下, 这是一条值得重视的出路。

五感知能力产生的因果原理

以上我们论述了脑的内外两向感知作为一种理解心物-心身关系之新方案的理论意义。但此方案能否真正成立, 还得取决于脑是否真有感知能力, 如果没有, 则其内外感知将无从谈起。但唯物主义原则上是承认脑有感知能力的, 经典的唯物论著作上已把意识述为脑的机能, 在上面我们也论证了脑确有感知能力。然而, “感知”不只是一种神经元之间的电化学传递活动, 它具有主观的灵明性, 以有意识的“我”为主体, 一切感知内容“向我来属” (无“我”、无主体的感知活动是不可思议的) ;“我”也以其终身不变的同一性而使一切不同的感知统一起来, 形成一个灵明的心理。因而, 感知的灵明性也就是感知内容在“我”的意识中“为我所知”、“向我来属”的“我性”。这是不能够纯粹由神经系统的生理-物理活动来说明的, 它已经是脑的一种非物理特性。那么, 脑的这种灵明性的感知能力是如何具有、如何产生的呢?唯物主义认为这是进化出来的, 是地球物质长期演化的结果, 终于在高度复杂的生物脑中进化出了灵明性的感知能力。

现在的问题也就在这里:说脑的感知能力是由原始物质长期进化出来的, 这点唯物主义者一般都能认同;并且, 说只有在高度复杂的脑中, 感知能力才会最终产生出来, 这一点唯物主义者也都能认可。但是, 若要追问脑究竟是如何产生出感知能力来的具体机制问题, 则就有不同的回答了。曾流行一时的突现论主张, 是脑的高度复杂的整体结构“突现”出了全新性质的感知能力, 此能力在脑的构成元素中和普通物质元素中都没有其深层原因和潜在根据, 特定模式的“整体结构与活动”就是产生感知能力的全部原因和根据。此话听来符合常识, 人们一般不认为神经细胞和分子原子中含有感知的因素, 只能设想是脑的复杂结构产生了奇迹。然而, 显而易见, 突现论是一个黑箱理论, 它并未给出大脑结构如何生出感知能力的具体机制, 特别是“突现”概念完全斩断了整体与部分、结构与元素、功能与基础之间的因果联系, 同神迹的“突然创造”如出一辙。这在科学理念上是行不通的。

人类的科学研究已经反复证明, 事物的演化是一个因果过程, 因果关系普遍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之中, 世上没有毫无原因的产生事件 (量子力学和混沌理论的发展曾使一些人质疑过线性因果关系的普遍性, 但也未成定论, 并且这也不是否定凡事皆有原因的因果性原理。) 所以, 因果性是研究事物过程和产生发展必须遵从的基本原则, 我们研究大脑的进化和感知的产生问题也必须遵从因果性, 否则将不会有具体机制的理解了。

在因果性原理中, 还有一个因果同一性原理, 它告示结果事物与其原因事物之间有一种本质上的类同性, 一事物不是可以随便由任何别的事物来产生的, 结果与其原因之间有着类型上的制约。这从什么种子结什么果、什么制品配什么料的大量事例中可以频频见证。严格的“多因一果”事件是不存在的[7]29-299, 相同的整体结构若其内的质料不同也不会“突现”相同的新东西, “突现”作用也得要有结构元素之特性的支持。从而, 因果同一性原理对于我们研究产生问题尤为重要, 它能指导我们确定原因事物的类型和性质。

因果同一性原理早在古印度哲学中有过相当成熟的研究, 后来亚里士多德、笛卡尔、斯宾诺莎和黑格尔等名哲又对其作了充实和发展, 笔者在《因果关系研究》一书中已将其系统化[7]268-282。简言之, 因果同一性原理的要义是:因与果本质上的同一性, 因果现象的转化性, 原因对结果的规定性和解释性。“本质的同一”乃是因果同一性原理的核心意义, 它揭示原因与其结果乃是同一本质的不同现象, 而非本质不同的两类东西, 故而才能发生因果转化。依此原理, 我们再来考察脑的感知能力的产生之道。不言而喻, 感知能力在脑中的产生过程, 也必定是一个因果演化过程, 脑内组织的每一生长、发育和活动都要受相应规律的制约而有其严格的原因。由是, 脑的有感知能力的成型状态就必定是其生长发育过程中之步步原因的最终结果;依因果同一性原理, 这一结果也应是由其原因来规定和解释的, 二者之间具有本质上的同一性。而脑的成型状态的形成原因乃是其组成元素之间的各种互相作用。于是, 脑与其组成元素就应该是本质相同的东西, 即脑体元素中已经潜含着产生感知能力的内因根据, 正是这种潜在根据在脑的成型状态的整体结构条件下发展-转化成了显态的感知活动。如果脑体元素中根本不含有感知能力的潜在根据的话, 大脑中也就不可能转化出显态的感知活动来 (因果转化即是由潜到显的转化) 。

接下来需要确定的问题是:脑体元素中潜含的感知能力之内因根据到底是一什么东西呢?这仍需依因果同一性原理来解答, 依此原理, 它乃是与感知能力本质相同的东西, 因而应是一种微弱的、不明显的、尚未功能化的潜态知性, 此“知性”与“显态感知”同有“知”这一本质 (毫无知性的东西与感知能力不能是同质现象, 因为“知”乃是一切精神现象的共同本质[8]) 。借用莱布尼茨的术语, 我们可称此“潜态知性”为“微觉”。这种“微觉”在大脑皮层感觉区的神经电活动同步振荡的条件作用下会产生很大的加和效应而展现成为显态的感知活动[9]。由于这一产生“微觉”加和效应的大脑神经同步振荡活动的全部过程都是可以由实验研究来具体揭示的, 从而, 脑的感知能力 (或活动) 之产生的具体因果机制就可得以真正揭示 (至少是原则上可以揭示) 了, “突然创造”的困惑在此得以消除。

六基本观念变革是关键

再向前推演一步, 脑的生长发育和生命活动是由食物、水和空气等物质种类所支持的, 高贵的脑组织实际也是由这些普通物质所组成, 并没有专属于脑的特殊物质元素或种类。进而, 脑也是由低等物质元素逐步进化出来的。所以, 脑与低等的普通物质也有着远程的因果关系, 因果同一性原理也当适用于这两者之间。也就是说, 脑有感知能力的深层内因根据是潜含在一切普通物质元素之中的, 分子、原子、中子、质子等都不例外。若它们是与脑组织毫无共性的异类东西的话, 世界上将进化不出大脑和心理来。物质演化和生命进化都是严格的因果过程, 因果同一性也贯穿于过程的始终, 是因为物质中本有着感知和心理的潜在根据, 才能够在物质演化的一定阶段上展现出显态的感知和心理来。物质的复杂结构也只是元素的集合与组织等关联作用的加强, 它只能强化结构元素中的某些性质的表现力而不能凭空创造真正的 (无内因根据的) 新性质, 这里有“内外因法则”和“性质与表现关系”的制约。所以, 可广而言之, 世上一切物质元素都是内含“微觉”的, 只是物质的层次越低, 其“微觉”也越微弱而已。

由于“微觉”是与感知本质类同的, 因而它也和感知一样有灵明性;又由于说一切物质都内含“微觉”, 那么我们认为一切物质也都含有一定的灵明性。这不是走向了万物有灵论吗, 犯了唯物主义的大忌!可是, 若不如此认定, 则心物和心身关系问题终将不得解决, 心理意识的存在也永远找不到真正的因果根据; (心理) 取消论、心物二元论和突现论等观点将会长久争论下去, 人类对世界的理解也将在此徘徊不前。若要打破僵局、走出困境, 就要进行大胆的观念变革, 放弃传统的心与物决然对立的旧观念, 将灵明的心理现象与客观的物理事件同归于物质存在本身, 由物质实体给出一切事物的因果根据, 让世界真正统一于物质。一位名家曾预言过, 说心身问题的真正解决有待于人类基本观念的变革。由于传统的物质观与精神观把心物二者置于决然对立的两极, 使它们永远不得真正调和;只有坚决地摈弃这种对立, 承认物质可内含一定的灵明性 (微觉) , 心理现象和物理现象才能合因果地统一起来, 成为物质存在的内外两个方面, 并由此开创揭示心理进化之因果机制的科学研究, 其成果将多方面造福于人类。再说, 物质是以客观实在性为本质的, 承认它内含一点灵明性并不破坏其客观实在性, 它仍是独立存在的实体和世界的本原, 这对于唯物主义原则并不造成实质的损害。那么唯物主义为什么一定要无谓地坚持畏避和拒斥泛灵论与物话论思想呢?这种思想本无真害, 也不真错, 实是变革传统物质观之先举, 我们应该借鉴其合理的意旨, 而不要以成见待之。上已明示, 若维护老旧原则、坚持传统观念, 我们就只能在意识之谜的理论泥潭中频频转圈而不得自拔, 只有大胆变革旧观才能有出路。在改革开放时代的今天, 我们的学术思想也要改革开放。为了心物-心身问题和意识困难问题的真正解决, 为了人类智慧对世界理解的进步, 让我们大家来进行基本观念的大胆变革吧!

摘要:文章先辨析内向感知和外向感知的含义与特点, 再论证脑有感知能力并且是感知的主体, 由此提出心理现象是脑的内向感知状态的观点。而后结合意向性分析得出客观事物为脑的外向感知之意向对象的结论。这是一个看待心身关系的优越视角, 可以化解相关的理论困难。但要真正解决心物-心身问题, 则必须进行基本观念的大胆变革。

关键词:内向感知,脑,心理现象,外向感知,意向对象

参考文献

[1]维之.心身问题与物质观变革[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9 (2) :8.

[2]维之.心-身问题的出路何在?[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7 (5) :22.

[3]维之.信息两面论质疑[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2009 (4) :21.

[4]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三卷[M].北京:三联书店, 1962:78.

[5]拉兹洛.系统哲学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8:167-193.

[6]陈刚.知觉二元论:二元化的另一种方式[J].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7 (1) :22.

[7]维之.因果关系研究[M].北京:长征出版社, 2002:29-299.

[8]维之.精神本质新论[M].北京:三联书店:1993:212-228.

【感知运用】推荐阅读:

顾客感知10-14

职业感知10-15

消费感知10-18

感知手术10-18

感知能力05-19

感知中国06-16

感知体验07-22

情景感知07-26

学生感知08-07

感知特征08-14

上一篇:结果偏析下一篇:肥料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