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感知

2024-10-15

职业感知(精选10篇)

职业感知 篇1

组织职业生涯管理是指组织从员工个人的职业发展需求出发, 有意识地将之与组织的人力资源需求和规划相联系、相协调、相匹配, 为员工的职业提供不断成长和发展的机会, 帮助、支持员工职业生涯发展所实施的各种政策措施和活动, 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护理人员作为高压群体, 受经济、社会压力等条件影响, 流动性及流失性近年来呈上升趋势, 尤其是高学历护士。对护士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一个重要作用是提高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 减少临床护士的流失。因此, 医院管理者科学地做好临床本科学历护士 (以下简称本科护士) 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组织管理, 培养高学历护理人才队伍非常重要。本研究对816名本科护士感知的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与实施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为医院管理者了解护士职业发展规划心理以及有针对性地采取职业生涯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于2010年8-9月抽取浙江省台州市816名本科护士进行调查 (分别来及3家三级和12家二级医院) 。研究对象:女性808名, 男性8名;年龄 (30.22±5.74) 岁;医院级别:三级医院455人, 二级医院361人;工作年限:工作2年以下172人, 2~5年112人, 5~15年352人, 15年以上180人;职称:副主任护师45人, 主管护师215人, 护师473人, 护士83人。

(二) 调查工具

采用吴旭丽编制的临床本科学历护士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内容分三部分: (1) 一般资料:包括医院级别、性别、年龄、工龄、职称职务等。 (2) 职业生涯规划问卷:包括认识自我和环境、护理职业认知、自我职业生涯规划、对继续从事护理职业的信心、职业生涯规划实施与管理、职业发展等6个维度, 共46个条目。每条目从“非常同意”、“同意”、“不一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到“没有考虑过”分别计为5、4、3、2、1、0分。总得分为各条目之和, 最高总分是230分。按照优 (≥80分) 、良 (60-79分) 、差 (<60分) 标准分为:≥184分为好, 138~183分为中等, <138分为差。得分越高说明生涯规划越好。 (3) 主观题目, 包括职业生涯知识获取途径、职业发展方向及目标设定等。问卷总的重测信度为0.874, (P<0.001) , 总的Cronbach’s a系数为0.932。结构效度:每一因子和总分的相关性大于两因子的相关性, 各因子间及与总分间的相关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

(三) 资料收集与统计学分析

发放问卷900份, 有效回收816份, 有效率为90.67%。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率比法分析。

二、结果

(一) 本科护士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816名本科护士职业生涯规划情况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 46个条目得分总均分158.04±22.11, 其中得分为中等 (138~183分) 的有589名, 占总数的72.18%。

(二) 临床本科学历护士感知的职业生涯规划实施与管理现状

816名本科护士职业生涯规划实施与管理维度得分在问卷六个维度中最低, 共5个条目, 每一条目按均分从高到低依次排列, 具体见表1。

(三) 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知识调查结果

816名本科护士只有137人在工作单位参加过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 占总调查人数的16.79%, 培训的途径有参加院内讲座、各级各类继续教育和自主学习。对自身职业生涯进行规划的动机有 (项目可多选) :来源于自己的有510人, 占62.50%;来源于专业发展需要的有462人, 占56.62%;来源于父母亲友的期望198人, 占24.26%;来源于周围同事等工作环境的192人, 占23.53%;来源于国家政策的100人, 占12.25%;来源于单位领导的88人, 占10.78%。

三、结论

(一) 管理者未重视本科护士的职业生涯管理

本次调查从数据表明目前在被调查医院中本科学历护士职业生涯规划现状总体呈中等满意程度。从调查结果看, 只有16.79%的本科护士在单位接受过职业生涯规划培训, 且培训途径单调。调查表的六个维度中条目均分未达3分的有3个, 分别是一直从事护理职业信心为2.92±1.05、职业发展为2.89±1.19、职业生涯实施与管理2.77±1.28。其中得分最低的就是职业生涯实施与管理维度, 这说明在医院管理中本科护士的职业生涯规划未受管理者的重视。在现代医院管理中, 管理者如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发现、保留、发展优秀护理人才, 使她们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和较强的护理工作能力, 是现代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作为临床本科护士, 在学历和知识的掌握上有一定的优越性, 在科室中往往是业务、技术和科研方面的骨干, 调查表明有62.50%认为需要做职业生涯规划, 有56.62%认为是临床护理专业的发展所需要做职业生涯规划。因此医院管理者应提高对这些高素质人才的职业规划的重视程度, 协助指导、正确引导本科护士职业规划, 留住并发挥这些优秀人才。

(二) 持续实施本科学历护士职业生涯规划的管理策略

首先, 医院管理者要建立护士职业生涯管理的制度。传统医院大多重视工作任务的完成, 而忽略了个人的素质提高和职业发展规划, 因此, 护理部应设专人负责, 制定系统的培训与开发计划并实施考核, 创造适合护理人员发展的环境和空间。第二护理管理者搭建各种平台, 发掘护士潜能与特长, 并结合本科护士的个性与特点, 进行分层次培训与考核, 在护理系统内为护士争取各种晋升机会。如根据综合考核结果与特长引导她们向护理管理、护理教育等方向努力, 鼓励护士朝着不同发展方向不断自我发展。第三, 应积极畅通与本科学历护士沟通渠道, 可于每周固定设立半天时间为护士访谈日, 也可通过短信平台、QQ平台及时沟通, 及时解决影响护理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各种因素, 引导她们尽早作好职业规划, 不断探索个人潜能。

四、体会

护士的职业生涯规划并非个人或医院单独可实现的, 医院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贡献, 个人的发展也离不开医院组织的保障。因此, 医院护理管理者应从护士入职开始重视职业生涯规划, 将本科护士的生涯规划的辅导、实施与管理纳入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 运用激励机制促进本科护士职业成长, 并建立制度保证本科护士生涯规划的连续性, 以达到稳定护理队伍、培养护理核心人才队伍, 实现医院管理目标。

摘要:文章分析综合性医院临床本科学历护士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管理现状, 为医院采取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提供方法和依据。对浙江省台州市15家综合性医院的816名临床本科学历护士进行进行问卷调查。816名临床护理本科学历护士职业生涯规划情况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 72.18%得分为一般 (138183分) , 问卷总得分均值158.04±22.11。其中职业生涯规划实施与管理维度在问卷六个维度中得分最低, 平均得分13.83±4.41, 每条目平均得分2.77±1.28。文章认为护理管理者需重视实施本科护士职业生涯规划与组织管理。

关键词:本科学历,护士,职业生涯,规划

参考文献

[1] .张齐放, 袁晓辉, 姜瑛.运用激励理论防止高学历护理人员流失[J].护理学杂志, 2005 (13)

[2] .陈娟慧, 尹心红, 陈银娟.某三级甲等医院护士感知的职业生涯管理状况分析及对策[J].护理学报, 2012 (5B)

[3] .吴旭丽.临床本科学历护士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D].浙江大学, 2010

[4] .陈秀敏, 张俊峰.护士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现状调查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 (4)

职业感知 篇2

(二)——学会感知人

教学目标:

1、运用感知物的技巧感知人

2、让行为、语言和时间来说明性格 教学重点:让行为、语言和时间来说明性格 教学难点:根据感知人提纲操作成文 教学方法:三步法

1、理论训练:运用感知物的方法来感知人

2、操作训练:通过分析演示例文以及列出的感知提纲训练,进一步掌握感知人的技巧

3、成形训练:指导学生根据感知人的提纲操作成文 教学时间:1课时 课前准备:

1、感受你的同桌,把他的外形和性格写出来

2、想一想,你的老师是什么性格?请你从他的语言、行为、形象中去发展

3、学生预习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导入新课

二、理论训练

1、整体感知人:形象、心理(1)感知人的形象 肖像:外貌(脸部、头发、眼睛)

体形(高矮、胖瘦、四肢、皮肤等)

神态(喜、怒、哀、乐)

服饰(饰物、眼镜等)动作:动作特点、举止风度 语言:说话特点

(2)感知人的心理——在人的语言、动作、发生的事情中感知:性格、爱好、情绪、情操(尽可能说全面,将其放入平时的语言和行动中去感知)

2、语言中感知人

根据说话内容感知人的心理:

感知提纲:性格、个性和爱好、个人的情感和情绪

3、事情中感知人

根据所做的事情感知人的心理

感知提纲:性格、个性和爱好、个人的情感和情绪

4、找一找:找一位你熟悉的性格特殊的人,认真感受他的形象和心理,一定要细致,尽量不要遗漏

5、练一练:选择一位你比较熟悉的人,回忆他说过的一些话,从这些话中判断他是什么样的性格和情操;梳理他所做的一些事情,选一两件能体现他性格的事情写出来

6、小结:生活中每个人都是一个不同的个体,我们要学会认真观察别人,了解他们的与众不同之处,体会他们的心理

三、操作训练

1、阅读演示例文《小市民》,根据感知提纲认真体会作者的写作线路

2、阅读训练例文《“烦人”的母亲》:模仿演示例文把感知提纲填写出来,并参照参考答案给自己打分 训练例文《“烦人”的母亲》提纲:

(1)事情中感知人:A、做错事的时候,第一个教训我 B、一会送杯水,一会儿又问饿不饿

(2)语言中感知人:A、“你怎么回事,刚刚开学成绩就这么差,上课听讲了吗?让你复习,就知道玩儿„„”

B、“你打她干什么,女儿都这么大了。”

四、成形训练

根据所给的题目以及提纲参考,写成感知人的作文 题目:《我心中的男子汉》

(说明:可以是你生活中熟悉的一位任务,也可以是文学作品中的一个任务或者是一位名人)参考提纲:

1、整体感知人:我熟悉的任务里最有 男子汉气概的就是美国作家海明威。从照片上看到他的形象

2、从事情中感知人:

(1)、海明威的生平及履历充满传奇色彩,他的喜好、生活习惯等无不显示着男子汉的气概

(2)、他的作品充盈着男子汉的阳光之气。以《老人与海》为例,桑提亚哥与鲨鱼搏斗维护了一个男人的尊严,让人肃然起敬

(3)、他是最后开枪自杀的,一生都保持着男子汉的尊严

3、语言中感知人:

“感知中国”“感知教育” 篇3

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筹)由中国科学院、江苏省政府和无锡市政府三方共建。发展中心重点围绕我国物联网战略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应用瓶颈和技术难点,汇集国内外优势科技资源,开展重大技术研发,开展应用示范,制定物联网标准,开展物联网及关联产业战略研究,依托中科院及国内外相关优势资源构建公共服务平台,为推动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筹)落户无锡国家传感信息中心传感网创新园,是无锡物联网产业迅猛发展的缩影。截至7月份,全市共签约物联网项目139项,总投资约111亿元,还有54个项目在洽谈中。全市已建和在建物联网投资基金机构4个,基金总规模达57亿元,专门用于物联网产业发展。通过无锡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全市已经引进了物联网方面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近百名。各类物联网研发机构的研发人员由去年的50人,增加到目前的579人。目前,无锡机场防入侵物联网一期工程、感知博览园一期工程、感知水利等12个应用示范项目已完成一期工程建设,感知环保、感知电网、感知交通、感知教育等27个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正在抓紧建设,感知医疗、感知园区等40个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正在组织方案论证和实施方案的修改完善。

2000年~2010年十年间,在普及计算机教育、互联网教育的两次热潮中,从“校校通”到“班班通”教育的每一次技术变革,无锡教育均走在全国前列。现在开始的新十年,在全面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时刻,无锡教育界的同伴们已认识到物联网时代即将到来,无锡将再次迎接新的挑战。此時此刻,无锡将积极建设“感知教育、智慧学习”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在全国教育系统处于发力“领跑”位置。

一是全国首家物联网工程学院在无锡成立。6月10日,全国首家实体运作物联网工程学院在教育部设在无锡的直属高校——江南大学挂牌成立。该学院由原通信与控制工程学院和信息工程学院合并重组而成,具有信息、电子与电气类学科交叉的综合优势。该学院的成立与无锡市产业转型升级密切相连,在人才培养上,该院将打造“政产学研结合、校企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能引领物联网产业与技术升级的高素质人才。

二是组建“无锡物联网大学科技园”,截至7月已有7所国内知名大学在这里设立机构。其中包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感知气象)、东南大学、南京大学(感知生命)、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芯片研发)、上海交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北京邮电大学……

三是在无锡地区中小学推进“感知教育、智慧学习”应用示范工程。主要包括:实施“感知普及工程”、物联网应用于教育知识创新。实施“感知课堂工程”,物联网应用课堂模式变革;实施“感知学习工程”,物联网应用于学习方式创新,实施“感知课程工程”,物联网应用于教育资源优化,实施“感智校园工程”,物联网应用于校园环境管理,实施“感知信息工程”,物联网应用干教育信息共事。

◆2010年1月5日,无锡形成物联网产业创新集群,将在2012年培育企业100家,传感网人才1万人,实现产值200亿元。

◆2010年1月16日至17日,吴邦国在无锡调研,在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观看了机场周界防人侵系统演示,并表示希望无锡物联网研发机构发挥优势,为物联网的推广应用创遣条件。

◆2010年1月22至25日,工信部奚国华副部长在无锡考察调研传感网产业,工信部将牵头成立一个全国推进物联网的部际领导协调小组,与江苏省无锡市共同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

◆2010年1月25日,工信部正式批准无锡高新区为国家电子信息(传感网)示范基地,

◆2010年2月7日,无锡高新区、日木YPP,,研究开发推进协会、野村综研(上海)咨询有限公司三方共同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推进物联网的发展。

◆2010年4月9日,无锡新区赴美国剑桥引进物联网人才。

◆2010年4月50月,无锡国家传感信息中心管委会与江苏省广电信息网络公司举行了江苏下一代广电网物联网研究中心签约暨揭牌仪式。

◆2010年6月10日,全国首家实体运作物联网工程学院在江南大学挂牌成立。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扬卫泽为学院揭牌。

◆2010年6月12日,又一家从事物联网技术研发的企业,无锡科晟光子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太湖新城。

◆201 0年6月14日,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无锡)物联网研究中心项目正式签约,该项目由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无锡市信息化和无线电管理局、南长区政府三方合作建设,落户南长传感网高新园。

◆2010年6月21日,由无锡市纽织实施的“感知太湖智慧水利”物联网综合系统工程应用示范项目通过专家评审。

◆2010年6月26日,由60多家单位自愿缔结的“感知中国”物联网联盟在无锡正式成立。

◆2010年7月2日,“感知环境、智慧环保”环境监控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通过了环保部组织的专家论证。

◆2010年7月21日,曙光信息落户新区,另一家物联网企业东方信联同时签约入驻。国内首个基于物联网应用的云计算中心,将在无锡建成。

◆2010年7月25日,无锡市人民医院医疗物联网院士工作站正式揭牌。

◆2010年8月9日,无锡市政府和中国电子科棱集团联手打追的中国物联网创新研发中心在无锡滨湖国家传感信息中心揭牌。

◆2010年8月9日,无锡举行建设“感知中国”座谈会,无锡市物联网发展顾问、专家和来自中科院、中电科、中移动等相关合作单位、省有关部门的负贵人共聚一堂,为无锡市“感知中国”中心建设积极献计献策。

◆201 0年8月9日,无锡国家传感信息中心传感网创新园开园。这是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认定的国内首家传感网相关的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已被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仓业服务中心。

◆2010年8月9日,中国移动无锡物联网研究院揭牌仪式暨应用开发环境发布会在无锡隆重举行。

◆2010年8月9日,中科院院士何积丰等27位学者被我市聘任为物联网发展顾问、专家。

职业感知 篇4

1 企业中层管理人员感知的职业生涯成功内容研究

1.1 研究意义

大量的实证研究已经从客观方面总结出了一些职业生涯成功的评价标准, 但是对职业生涯成功主观方面研究得并不是很深入。获得高收入和晋升机会并不必然地使人们感到骄傲或者成功。而与客观职业成功标准不同, 主观评价标准会发现到一些很重要的职业收益, 那些从个人档案或专家评价表中看不到的一些东西。管理人员作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越来越关注个人的职业发展。如果他们的职业目标在组织内不能实现, 那么他们就很有可能离开, 去寻找新的发展空间。了解了管理人员评价自己职业生涯成功的标准, 组织就可以知道他们对什么感兴趣, 是薪酬、职位还是更看重家庭, 这将有助于组织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特别是对于主观职业生涯成功指标的研究可以帮助组织设计和实施有效的, 能够满足个人需要的职业生涯开发体系。因此, 探索管理人员对职业生涯成功的感知内容, 无论对管理人员本人还是对组织来说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1.2 研究对象

本文调查对象为上海市企业的管理人员, 选择上海这个城市, 主要是因为这个地方集聚了比较多的职业生涯成功者, 而且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上的压力都比其他地方的相似者大, 除了金钱、职务、地位外他们更追求工作带来的快乐、家庭的幸福等一些感知的东西, 所以一定程度上在上海工作的中层管理人员所感知的职业生涯成功的内容更具有代表性。选择中层管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 是因为处于这一层的管理人员相对于基层管理人员而言, 他们的职业生涯更可能是成功的。

本文研究对象为上海市松江区佳味食品有限公司、上海正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以及大娘水饺上海松江分店的中层管理人员。共发放问卷50份, 收回30份, 有效回收率为60%。样本的具体情况如下:30人中男性占60%, 女性40%;婚姻状况为:未婚9人 (30%) , 已婚21人 (70%) , 年龄:25岁以下9人 (30%) , 26~35岁12人 (40%) , 36~45岁9人 (30%) ;所选调查对象的岗位性质:人力资源管理3人 (10%) , 大堂经理6人 (20%) , 店长6人 (20%) , 部门主管15人 (50%) 。

1.3 调查过程

本文采取了两阶段问卷调查的方式:第一阶段, 对三位企业中层管理人员进行了访谈, 采取半结构化的方式, 主要目的在于了解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关于感知的职业生涯成功的一些观点。

第二阶段, 在第一阶段访谈基础上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 有针对性地了解管理人员对所给定的几个主观指标的看法。问卷的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调查对象的基本资料, 包括填写者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所在企业与部门、职务等8个问题 (1~8题) 。第二部分调查填写者所感知的职业生涯成功 (9~19题) 。调查问卷为事先设计好的结构化问卷, 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法, “1”代表非常不同意, “2”代表不同意, “3”代表不能确定, “4”代表同意, “5”代表非常同意。第二部分题目如下:9、我很喜欢我的工作, 它能给我带来快乐;10、我对自己事业上取得的成就很满意;11、我对自己在实现事业总体目标方面取得的进步感到满意;12、我对自己收入的不断提高感到满意;13、我对于工作中可以得到的职业发展机会感到满意;14、我对自己职业技能的不断提高感到满意;15、我的工作经常使我没有办法跟家人和朋友在一起;16、我经常会把工作中的焦虑和烦恼带到家庭生活中;17、我经常会因为生活中的不快而无心工作导致工作效率下降;18、我的家人经常会因为我的工作而与我产生不快;19、我经常会因为工作没有办法参加家庭的活动。

1.4 问卷分析

1.4.1 访谈结果

从对三位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访谈中得出, 在问到他们自己评价职业生涯成功的标准时, 外界评价他们职业生涯成功的客观标准并不具有代表性。三位受访者都倾向于从主观感受来评价, 主要体现在职业满意度、工作满意度以及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关系这三个方面。“职业满意度”即个人从职业的内在和外在方面所得到的满意程度, 包括对事业上取得的成就、实现事业总体目标、收入、职业技能以及职业发展机会的主观感受。在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 职业生涯的主观方面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所以, 对于管理人员来说更看重的是代表职业发展的职业满意度而不是对从工作中所获得的薪水等客观的东西。“工作满意度”即评价一个人的工作或工作经历后产生的愉快的或积极的情感状态。另外“工作对家庭的影响”是他们都比较看重的一个方面。不管是认为自己成功还是不成功的受访者, 他们都比较关注工作对自己家庭的影响。因为在紧张的工作节奏和工作压力下, 他们越来越多地体会到工作与家庭及工作与生活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1.4.2 调查结果

通过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分析, 可以得出每个问题的平均得分, 具体见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第11~14这六个问题的平均得分都在4.0分以上, 而15~19的平均得分又都在2.0分以下, 也就是说大部分被调查的管理人员都认为职业生涯成功需要满足前六个方面, 而后五个方面都必须降到最低。

也就是说大部分企业中层管理人员都是从职业满意度与工作对家庭的影响这两个方面来评价自己职业生涯是否成功的。职业满意度前面已经具体分析过, 这里重点分析一下工作对家庭的影响。随着女性的社会、经济、政治地位的不断提高, 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了职场, 她们不再甘心扮演家庭主妇的角色, 想追求更多的目标, 包括成就、权利、挑战等, 更要有自己的职业生涯。越来越多的家庭成为“双职业生涯”家庭。对于女性来说, 不仅要承担繁重的家务, 还要发展自己的事业, 势必会造成工作与家庭的冲突。而对于男性来说, 也越来越需要协调工作与家庭生活。一方面, 由于竞争的压力, 他们需要在工作上投入更多的时间, 而另一方面, 又需要承担越来越多的家务和照顾孩子的责任, 因此他们必须在家庭责任和工作要求之间取得平衡。和谐的家庭生活会促进个人工作效率的提高和职业的发展。工作与家庭之间相和谐更容易使管理人员感觉到职业生涯的成功。

2 研究结果的讨论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那些在外人眼里看起来是成功者的企业中层管理人员, 他们自己都有评价自己职业生涯是否成功的标准。

(1) 企业中层管理人员感知的职业生涯成功的内容主要是职业满意度、工作满意度以及工作与家庭相和谐; (2) 在工作与家庭相和谐的前提下, 职业满意度、工作满意度与感知的职业生涯成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企业中层管理人员从工作中得到较多的职业发展机会, 职业技能得到提高并实现总体的事业目标, 那么他们就更有可能感觉到职业生涯成功; (3) 工作和家庭之间相互和谐, 家人之间相互支持可以增加企业中层管理人员职业生涯成功的几率。

因此, 公司的高管们应该认真研究员工们到底需要什么, 不同的人需要是不一样的, 还应该考察不同职业背景的人们是如何定义自己的职业生涯成功的。

3 对策

3.1 个人方面

第一, 结合自己的实际, 制定适合自己个性和能力的职业生涯目标和规划。制定职业生涯目标, 可以使人们确定方向, 合理地利用自己的有限时间和资源, 促成职业目标的实现。而要实现职业生涯目标, 就应该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第二, 不断学习, 与社会的科学技术进步同步发展。知识经济的特点是产品的更新短周期、速度快, 是对全世界人力资源交流和整合的全球性竞争, 最终是要求人们不断提高应变能力。

第三, 关心内部成就标准, 学会接纳自己。不论怎么努力, 不能获得晋升的总是绝大多数, 这是客观现实。应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科学地看待自己的职业成功。避免仅从薪酬和地位等方面来看待职业成功, 注重工作中的主观感受, 保持好工作和家庭生活、身体健康等方面的平衡。

3.2 组织方面

第一, 组织应充分了解中层管理人员的不同职业倾向, 而不能以组织单方意愿, 忽视他们的内在职业倾向。为此,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必须熟悉和掌握员工职业开发和管理的科学理论, 借助一些现代职业评价的工具和方法, 认识和评价中层管理人员的职业倾向及其动态过程, 以提高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职业满意度。

第二, 结合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职业倾向, 进行工作设计, 尽可能使他们的职业倾向与工作相匹配, 有利于产生较高的工作满意度。

第三, 注重对中层管理人员的职业生涯进行动态管理。职业倾向与个人年龄、经历和职业发展阶段相关, 其职业倾向并不一成不变, 因此, 组织应考虑管理人员的动态职业倾向, 适时为他们重新定岗, 及时调整工作内容, 以满足他们的自身需求。

第四, 组织还应该注重对企业中层管理人员进行人性化的管理, 以使他们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冲突降到最低。使他们能够处理好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关系, 建立一个和谐的氛围以促进个人工作效率的提高和职业的发展。

摘要:职业生涯成功是我们每个人追求的目标。然而, 长期以来, 无论在人们的观念还是学者们的研究中, 都主要是以职业生涯客观方面的成功, 如以高薪、高职务等作为职业成功的判断标准。事实上, 职业生涯的主观方面, 如个人对职业生涯的主观感受也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以上海市松江区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为研究对象, 采用访谈和调查问卷的方法, 具体分析企业中层管理人员感知的职业生涯成功的内容, 并在此基础上, 提出保障职业生涯成功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职业生涯成功,企业,中层管理人员

参考文献

[1]刘宁, 谢晋宇.从职业生涯的二元性看职业成功的评价[J].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7, (5) :83~86.

[2]尤立荣.知识经济时代的职业生涯成功及其策略[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4, 26 (3) :19~23.

[3]周文霞.职业成功标准的实证研究与理论探讨[J].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6:59~62.

培养整体感知能力 篇5

本人就语文课堂上的整体感知教学方法,谈一谈自己的沿海版教材的教学方面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学会感知 激发兴趣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教材的兴趣。”学生若在学习时与课文产生共鸣,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沿海版语文教材选文多是文质兼美,富有时代气息的美文,内容更是符合学生的心理要求。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说明了学习的效果和兴趣成正比,学生的学习兴趣越大,所获得的知识越丰富。教师要使学生对教材产生兴趣,肯去钻研,就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整体感知便是架起老师、学生和教材的桥梁。学生先有对教材感情上的认可,才会积极思考,将所想所学的知识反馈给老师,再通过教师的细心指导,形成自己的知识,这一途径也可以看做是由“要我学”转到“我要学”的有效方法。如在教“驿路梨花”时设计一些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你喜欢这篇课文的哪些地方?你从文中要学什么?”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产生兴趣,接下来再具体分析文中是如何表现这些内容的。整个教学过程,老师主要以学生的喜爱的内容为教学目标来进行,自然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借助教材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逐步养成学习的习惯,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就形成了。

二、把握整体 开拓思维

时至今日,我们经常听到不少语文教师说:“语文难教。”也经常听到不少学生说:“怕学语文。”认为学习语文最佳方法就是背诵。其实,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应是相辅相成的。因此,针对当前语文教学现状,语文教学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重点应放在教会学生学与思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沿海版语文教材按单元教学目标统一编排课文,更客观、实在地实现教学大纲的要求。语文教学可以通过许多途径达到培养学生思维的能力,而先通过整体感知再具体地分析,不但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实现了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教学方法。特别是针对一些普通中学的中下生而言。“整体感知” 以学生为主导,以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不理解的疑难问题作为教学重点,以达到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三个环节:

一、课前要让学生有时间浏览一遍课文找出自己认为值得学习的内容。

二、上课时,教师多让学生发问,将学生的问题集中成本单元要重点解决的教学内容。

三、让学生通过互相探讨的方式得出答案。这三个环节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有着重要意义,这比孤立地让学生跟着上课教师的教学思路上课所取得的学习效果更好,传统的教学思路总是以教师在备课时的设计的那一条为主,通过由部分到整体的演绎法表现在课堂上,整体感知一改以往的思维模式,采取由整体感受再具体演绎的归纳法,一步步地开启学生的思路,这种教学过程可谓是“窥一斑略见全豹”。自然学生也就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学会思考。

职业感知 篇6

LTE能为用户提供更高传输速率、更低时延和更好的QoS(Quality of Service)保证。为了实现这一要求,寻求更好的无线资源管理方法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LTE的信道具有时变特性,并采用了共享信道的机制,如何在用户之间灵活分配和动态调度可用的无线资源,是最大限度提高频谱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的前提。上行调度区别于下行调度,上行采用SC-FDMA[1]技术,要求分配给任一UE的RB资源必须是连续的,传统的下行分组调度算法不能直接应用于上行。上行调度既要考虑优先级调度因子的影响,还要保证分配的RB具有连续性[1]。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队列感知和信道感知的LTE系统上行调度算法,简称RPE(Riding Peak Evolution)算法。该算法研究了待传数据量大小、队列等待时延和信道状态信息对调度优先级[3]的影响,重新定义了调度优先级因子的表达式,然后在已有RP算法基础之上,依据重新定义的优先级进行RB的分配。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与传统调度算法相比提高了频谱效率,同时提升了系统的吞吐量。

2 LTE上行分组调度算法

LTE上行调度算法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调度优先级的调度算法,一类是基于资源分配方法的调度算法。前者是根据计算得到的调度优先级对UE进行排序,然后依次为UE分配RB资源;后者是根据当前UE在每个RB上的度量值进行资源分配,为了保证RB连续性,还需要权衡UE在连续RB上的总度量值。在LTE上行调度过程中,上述两类调度算法是相辅相成的,既要根据UE的QoS需求计算调度优先级,又要考虑在RB分配过程中保证连续性,使系统频谱利用率最高和系统吞吐量最大。

2.1 基于调度优先级的传统算法

文献[2,3,4]分别介绍了目前主流的分组调度算法有最大载干比算法(Max C/I)、轮询算法(RR)和比例公平算法(PF),这些都是基于调度优先级进行资源分配的算法。最大载干比算法实现了吞吐量最大化,优先为信道质量好的UE进行调度,不能保证公平性。轮询算法保证了用户间的公平性,但是在系统吞吐量上欠佳。比例公平算法在吞吐量和公平性上达到一个平衡,目前大多数研究都是建立在PF算法基础上改进的。本文调度优先级也以PF算法为基础,把队列大小和队列时延考虑到其中,重新定义了调度优先级因子表达式。频域的PF算法的优先级表达式:

式中ri ,j(t ) 是指用户i在时刻t在RBj上获得最大传输速率,由信道质量决定;Ri (t ) 是指UEi 在时刻t内的平均吞吐量,根据(2)式进行更新:

式中tc 为更新时间窗。

2.2 基于资源分配方法的传统算法

文献[5,6,7]介绍了基于资源分配方法的上行调度算法主要有:最先最大值扩张算法(FME)、递归最大值扩张算法(RME)、峰值选择算法(RP)。最先最大值扩张算法是从具有PF调度度量值最高的RB开始查找,依次比较与当前RB相邻两个RB的调度度量值进行单边查找,选取优先级高的RB进行分配,但是该算法查找方法效率低。递归最大值扩张算法原理与FME一样,区别是采取了双边递归查找,查找效率明显提高。RP算法的原理同FME算法、RME算法一样,同样利用多载波系统的多普勒效应,用户信道质量状态在时域和频域上具有相关性。RP算法步骤如下:

step1:查找UE i-RB j的SINR度量值矩阵,选取具有最高SINR值的RBc ,其对应UEi ;

step2:把RBc 分配给UEi ,将此SINR度量值从矩阵中剔除;

step3: 查找具有次最高SINR度量值对应的RB,如果该RB有相邻的已被分配的RB,则此RB被分配给和相邻RB同样的UE;如果没有,则该RB被分配到给其对应的UE,剔除该SINR度量值。

step4: 执行step3,直到所有的RB都被分配完毕。

3 基于队列感知和信道感知的调度算法

队列状态信息包括队列大小和队列时延,对于非fullbuffer业务的系统来说,队列长度有界。如果用户的信道质量好,但是其对应的待传数据量不足,仅凭借信道质量好就在共享信道上优先调度该用户,就会造成系统资源的浪费,所以调度优先级需要考虑队列大小,优先为待传数据量大且信道质量相对较好的UE分配RB。同时不同业务队列对队列时延的要求不同,为保障UE的QoS需求,调度算法还应该充分考虑调度过程中各业务队列的时延要求,优先为时延要求更为严格且信道质量相对较好的UE分配RB。综合考虑队列大小、队列时延和信道质量计算调度优先级,优先为优先级别高的用户进行资源调度。

3.1 算法描述

LTE系统中eNodeB端通过UE端上报信道质量状态,可以获得每个用户在每个RB上的瞬时传输速率。ri,j(t )表示UEi 在RBj 上的获得的瞬时传输速率,B代表每个RB的带宽为180KHz,SINRi,j表示UEi 在RB j上的信道质量状态,ri ,j(t ) 表示为:

由式(3)我们可以得到,在每个TTI内,用户i能达到的总传输速率为:

其中xi ,j(t ) = 1表示RBj分给用户i,值为0时表示未分配给该用户,同时需满足每个RB最多只能分配给一个用户: 其中m表示RB个数。

调度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当前信道条件下的传输速率,还要考虑当前待传队列的数据量大小。针对每种业务队列,其到达率λi(t )服从参数为λi 的泊松分布,队列到达的时间间隔为一个TTI,记为T。则在单位时间T内,业务队列的平均到达率为λi 。由于缓存区域有界,设最大容纳的业务队列长度为Qthi 。则在t时刻开始,队列大小为:

同时由于队列长度有界,在t时刻待传队列的实际长度为:

式(5)中QLi (t ) 为当前信道实际传输的数据量,由当前信道状态下总传输速率和当前待传队列数据量大小决定,其表达式为:

由上可以设计基于队列大小的调度优先级因子表达式为:

其中n表示用户数, 为n个用户的平均待传数据量。在t时刻内,待传用户i的队列长度和所有用户的队列长度平均值成指数关系增长,用户的队列长度越长调度优先级越高。

由式(8)可知,相同条件下,待传数据量越大被调度的几率越大。LTE上行调度还需要考虑用户业务的QoS需求,本文考虑了队列等待时延对上行调度的影响。根据Litter公式可以估算出队列等待时延的计算公式为:

LTE系统中调度对象既包括非实时性业务,也包括实时性业务。非实时性业务和实时性业务对时延的要求不一样,当eNodeB调度混合业务时,需要根据统一的时延调度优先级公式对不同业务进行调度。对于非实时性业务,可以采用下式:

由式(7)可知,其中Qi (t ) 为在t时刻待传队列的实际长度,Qthi 为队列长度门限值,超过队列门限的数据包将直接被丢弃,用户队列长度和队列门限成指数性关系增长,队列长度越接近门限值,调度优先级越高。

对于实时性业务来说,每种业务对应一个时延门限值,可以采用下式:

式中Wthi 表示用户i当前业务对应的时延门限值,由于业务队列的平均到达率为λi ,所以(11)式可以变为:

其中Dthi=Wthi×λi ,是由业务时延得到对应的时延门限队列长度值。又由于VoIP、流媒体等实时性业务相对于FTP、WWW等非实时性业务对时延要求更高,所以Dthi(t )

在PF算法基础上,综合考虑队列大小和队列时延,得到基于队列感知和信道感知的调度优先级表达式为:

3.2 RPE算法流程

根据式(14)得到的调度度量值表达式,得到RPE算法流程,具体算法伪代码如下:

4 仿真结果和性能分析

本文算法通过系统级仿真验证所提算法的性能,并与传统频域的RME、FME算法进行比较。仿真参数为:小区数为7个,载波频率2GHz,带宽为20MHz,阴影衰落服从对数正态分布,标准差为8dB,快衰落为Jakes多径模型,UE的移动速度为3km/h,天线配置为SISO。仿真中,系统中实时业务以流媒体业务为代表,非实时性业务以FTP业务为代表,最大队列长度为100个数据包。仿真过程中用FQ ( △t) 表征用户的公平性,表达式为:

其中,Qi ( △t) 表示用户i在时间间隔 △t内获得的实际传输速率,系统用户数为n。FQ ( △t ) 1=表示所有用户在时间△t内有相同的数据速率。

图2是系统吞吐量的仿真结果,随小区用户数增加系统吞吐量的变化情况。RPE算法与传统的RP、RME、FME算法相比较,吞吐量有所提升,这是因为相同条件下,RPE算法下的用户得到的实际传输速率相比于其他三种算法有所增加,每个TTI实际能够传输的数据速率增加了,所以系统吞吐量也跟着增加。当小区内用户数少时,RPE算法和其他算法性能无大差别,这是由于用户数少时,系统有相对足够的RB为用户分配,RPE算法在低负载场景下性能提升不明显。

图3是用户数据速率公平性的仿真结果,小区活跃的用户数增加对用户数据速率公平性的影响。由图可以看出,RME算法相比较RPE、RP、FME算法在数据速率公平性方面表现较好。RPE算法在满足用户速率需求的同时更好的利用有限的无线资源,使待传数据量大和时延要求严格的用户在相同信道条件下系统获得的实际传输速率增加,但是因为RPE算法考虑了队列状态信息,在优先级表达式加入用户QoS需求的考虑,使系统在用户数据速率公平性方面的性能有所下降。同时,FME算法数据速率公平性随着用户数量增加下降很明显,是因为FME算法在查找最优优先级用户时采取单边查找策略,没有利用频域相关性查找,致使用户资源分配不合理,造成公平性很差。

图4是频谱效率随着用户变化的仿真,从图中可以知道,所提RPE算法在频谱效率上的性能优于FME、RME、RP算法,RPE算法在查找矩阵中的最大优先级时,由于引进新的调度度量值判断条件,使系统用户获得了更高的增益。同时,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RPE算法和RP算法效果相似,只有用户数在5到35之间,RPE算法相比于RP算法获得增益。RME算法相比于FME算法,他们之间的差异接近3%。

图5是各算法在每个TTI内被调度的用户数统计结果,每个TTI时刻内小区中有50个激活的用户。由图可知,RPE算法将可用RBs尽可能多的分配给所有用户使用,相同条件下比FME、RME、RP算法调度更多的用户。

5 结论

职业感知 篇7

自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强劲发展, 也日益强化了客观物质世界存在的观念, 科学的能量守恒和质能守恒的知识也广泛普及。人们已大都相信物质只能与物质事物相互作用, 神灵迷信的思想因而逐渐消除。这一事实反映在哲学界则是唯物主义的发展强大和唯心主义走向衰落。近几十年来坚持“物质世界的因果闭合原则”的物理主义学派在心智哲学研究上发起了一场“解构心灵”的本体论变革运动, 主张世界上只有物质存在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根本否定有主观的精神心理意识在人身或大脑中实际存在, 在当今学术界产生了很大影响。这是事情的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 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支持物质存在和破除神灵迷信, 否定了唯心主义的精神实体观念, 但是这不等于也否定了有心理现象的存在。人的内中有心理意识现象存在是我们切身体验着的明证事实, 各种色、声、痛、痒的鲜活感觉 (以及自己的“我”对它们的“知”) 是不容否认的, 也是无法用神经生理活动来对其作同一性解释的。因而, 如何看待精神的心理意识现象与身体或脑的关系以及它是如何产生的问题, 这乃是当今学术界处于争论热点中的“心身问题”和“意识的困难问题”。当然, 坚定的物理主义者是否定这两个问题的, 他们只把心理意识概念视为复杂大脑神经活动的代名词而已。

但广泛的调查了解表明, 坚定的物理主义者只是少数人, 大多数人在承认客观物质世界存在的同时也相信人有心理意识存在的。笔者也是如此, 并且, 下面我们也只在承认“有心理现象存在”和“物质世界的因果闭合原则”这两个基本点的基础上谈论问题 (笔者已经在有关论文中对这两点作了专题论证[1]) 。

表面看来, 物质事物或物理事件与心理现象或精神事件是决然相异的两类不同东西, 可是二者在身体的脑中是同步活动、和谐相处的, 因为一切心理活动都严格对应着相应的神经生理活动, 这已是现代心脑科学反复证明了的事实。为了解释这个问题, 自笛卡尔以来学术界先后提出了心身交感论、心身平行论、副现象论、新副现象论、突现论和信息两面论等解决方案, 但这些方案终是难以真正解决问题。笔者已在《心身问题的出路何在?》[2]和《信息两面论质疑》[3]等论文中对它们作了专题的分析批判。简言之, 心身交感论违背物质世界的因果闭合原则和质能守恒定律;心身平行论则以上帝的协调为机制, 实为迷信观点;副现象论未能说明非物质的心理副现象是如何产生和存在的机制问题, 不是一个真正解决问题的理论;新副现象论则提出一种新质的“大脑要素”作为心理现象的载体而却尚无科学根据来支持;突现论曾风行一时, 但它却是一个排斥因果性的黑箱理论, 不能给出大脑的整体活动为何会突现 (产生) 出心理意识的真正理由, 问题依然存在着;新近出台的信息两面论赋予信息以心物两面性, 但“信息”只是一种意义性的抽象东西, 它是不能成为具体存在的心理现象之载体 (或主体) 的 (相反, 信息要以具体事物为载体) 。加之, 前述的物理主义学派的各种心身论 (取消论、心身同一论和功能主义等) 一致否定心理现象的真实存在, 全然不顾人们切身体验的“感觉性质”, 过于武断;而承认心理存在的各种二元论学说又终难合理说明心身和谐并存的事理。所以, 直至今日, 一条巨大的“解释鸿沟”横置在心理与身体之间, 使二者相望而不可及, 人们在期待着一道理解之桥的架设。这种等待还会多久呢?其实, 远在天边, 近在眼前:在人类智慧的宝库中, 这样的“桥”已经造出, 一种内外两向感知的理论完全可以合理解释心理与身体的如是存在和关系。下面我们展开之。

二论内向感知, 述心理现象之所由

事实上, 直接的日常经验已经明示我们, 客观事物或物理事件乃是人通过眼和耳等感官感知到的东西, 这种感知是外向的 (对象在感官外面) ;心理现象则是人 (脑) 的内部经验, 是内省、内感知等活动的内容或状态。研究表明, 顺此理探索, 可得出路。历史上, 从内外状态上来看待心物和心身关系的思想, 最早可追溯到生于16世纪的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霍布斯, 他主张“感觉”是物体的内部状态。后来俄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普列汉诺夫也认为:“感觉和思想、意识都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内部状态”[4] (不言而喻, 物理事件则是物质的外现状态) 。到了当代, 美国系统哲学家拉兹洛提出“双透视”理论, 认为心理现象是脑 (心理-物理统一系统) 从内部作内省观察所得到的, 当从其外部来观察时所得到的则是物理事件 (灰质结构和神经活动等) [5]。近年来, 我国学者陈刚根据心理意识的隐私性特征也提出心理事件为脑的内在知觉 (物理事件为脑的外在知觉) 的观点[6]。这四者都是从 (物或脑) 的内部状态来看待心理现象的先例。综合以上思想, 我们在这里可把“心理现象”界定为“脑的内向感知的内容或状态”, 物理事件或客观事物则为“脑的外向感知的对象”。那么, 内向感知和外向感知究竟是什么意思, 它们是如何形成、怎样存在的, 又是如何关连着心理现象和物理事件的呢?接下来我们展开分析, 本节中先分析脑的内向感知的含义与特征以及心理现象如何由以存在的问题。

何为“内向感知”呢?显然, 内向感知是相对于外向感知而定义的, 而“外向感知”之义较浅显, 是指从客体的外部对其进行观察或认识, 其特点是观察对象位于观察者外面。那么, “内向感知”是从某物内部某处作观察吗?由于感知者从内部某处观察某物乃是主客对立的感知模式, 其对象仍在感知者之外, 这应属于外向感知活动;因而, “内向感知”不是此义, 其特征在“内向”二字上, 它的正确含义应该是“向内省察或感知”, 也即“某东西向内省察自身”, 与“自我意识”类同。由是, “脑的内向感知”之义就是:脑向内省察自身, 也即脑对其自身状态进行感知, 是脑的自知或自我意识。但从逻辑上讲, 内向感知也是一种感知活动, 它也应该有一感知的主体相应存在。那么这个“主体”又是什么呢?显而易见, 由上述“脑的内向感知”的定义——脑对其自身状态进行感知——就可以断定, 这个感知的“主体”应该就是脑本身;即此感知乃是脑本身对其自身状态进行感知。其他一切非脑本身的东西, 包括非物质的精神实体或心灵, 都不能成为脑的内向感知的主体, 否则就不是“内向感知”了;因为某非脑的东西在脑中观察脑体, 就如同人在山洞中观看洞壁, 这乃是一种主客对立的外向感知活动。再说, 若引入心灵实体将会导致二元论, 无助于心身问题的真正解决。所以, 脑的内向感知的主体只能是脑本身;经验和科学都已表明脑是具有感知功能的, 因为人脑时刻都在觉察和知晓着某事物或某现象的此在 (这是脑有知性的实证) 。内向感知乃是脑对自身状态作感知, 这种感知的特征就是“自知性”, 即脑的内向感知的内容只为脑本身所知道和拥有, 一切他者无从知悉此内容, 不能共有之, 这也是一种主观性、隐私性或封闭性。若更确切一点说, 心脑科学的知识已表明, 脑的心理感知活动只具体发生在大脑皮层后部的感觉区中, 此脑区特定模式的神经电活动才是感知活动的直接机制。这里把“脑”述为感知主体乃是一种简化处理, 以便于行文表述和总体理解。

上面我们论述了内向感知的含义、主体和特征。由它的主观性、隐私性或封闭性特征, 我们很容易推断, 人的心理现象或活动就是脑的内向感知的内容, 因为心理现象是只为我们自己所知道的, 也即只为自己的脑所感知到, 一切他者不能知悉和共有。例如痛觉的滋味只由痛者自己体验 (感知) 到, 味觉也只由自己知悉, 颜色和声音的感觉实际也只属于个人, 他人不能知道自己内中的色彩和音调的具体样态或品质;至于思维和想象等复杂心理活动则更是严格隐私的, 无人知道我这时候在想着什么。所以, 人的心理现象完全具有内向感知内容的特征, 它确实是以脑的内向感知的方式存在的, 性质上有别于相应的大脑或神经的生理——物理活动, 只能主观隐私地依存于脑的内向感知活动而为其内向感知的内容。

接下来的问题是, 我们的脑乃是由各种细胞、神经和血管组成的肉质网络系统, 外观上是两个灰色半球的联合体, 但内向感知的内容则是各种颜色、声音、冷热、痛痒等主观经验现象, 此二者的差别区大, 形态殊异。这样, 我们怎么能够说内向感知是脑对自身状态的感知呢?或者说, 脑的内向感知怎么能把自身的一种状态转变成了完全相异的别样状态呢?此问题看起来确实令人困惑不解, 但实际上却是易于回答的, 上述两种殊异的状态乃是脑本身对于不同观点所表现的不同状态:灰色大脑半球及其神经细胞的网络结构是脑体向外在观点所表现的一种现象状态;色声痛痒等心理现象则是脑体对内在观点所表现的现象状态。这两种现象状态皆为脑本身的不同现象, 而不是其自在本体或本来面目。因为人的感知与认识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包括了许多内部环节, 故不能够直接把握事物的自在本体, 只能获知其表现状态或现象;而事物本体的现象状态是随表现条件而变化的, 在不同的条件下其现象状态可以很不相同, 这点不难理解, 例如红外照相与日光照相的效果就殊异。由于内向感知与外向感知乃是两种不同观点、不同方式的透视, 故两者各自所获知的现象状态是可以有很大不同的。这里需要再次强调的一点是:我们不可把脑的外向感知状态 (灰色半球状态) 当作脑的本来面目, 它也只是脑的一种现象状态 (至于脑的自在本体究竟是何状貌, 我们现在不得而知) , 也不能说它比心理现象状态更基本、更重要。

由是, 据上所述, 人的心理现象是脑的内向感知的内容, 也是脑对内向感知所表现的现象状态。简言之, 心理现象是脑的内向感知状态, 它严格属于脑本身, 具有绝对的主观封闭性和个人隐私性, 一切他者不可共有之。此外, 一切非心理的客观事物终究是可能为他者所观测的, 唯有心理现象封闭于脑中不可外现;加之, 世界上也只有脑才有感知能力。这也是我们把心理现象确认为脑的内向感知状态的理由, 并且, 也唯有心理现象只能是脑的内向感知状态;脑的内向感知 (的内容或状态) 因其之主观性和隐私性的本质特征也就是心理现象。从而, “脑的内向感知”就既是心理现象的存在方式和产生机制, 也还是理解心身关系的新思路。

三论外向感知, 述客观事物的指认

与内向感知相对, 脑还具有外向感知的功能, 这是一种指认客观事物或物理事件的途径, 也即一种对他者、对外物的主客对立式的感知活动。那么它是如何形成的呢?研究表明, 外向感知作为一种“感知”也是发生在脑内的一种主观经验现象, 实际是指由外物通过感官传入而引起的大脑神经活动模式所产生的那部分内向感知, 也即是执行信息功能的那部分内向感知, 它们对应着认识中的外界客体, 是外物的主观映象。为了研究认识活动的需要, 我们则将由外界事物 (通过相应的感官传入) 所引起的那部分内向感知定名为“外向感知”, 外向感知的内容依然是颜色、声音和气味等现象的组合, 外向感知的主体也是脑 (本身) 。但当外向感知一旦从内向感知中划分出来后, 它就具有了反映或指认外界客观事物或物理事件的职能 (因为它本是由外物的信息作用所引起的, 为外物的主观映象) 。但是, 我们这里还不能把客观事物或物理事件直接述为外向感知的内容, 因为后者仍是主观的感觉内容 (经验现象) ;实际上, 外界客观事物乃是外向感知的感觉内容所“反映”的外部对象, 也可以说它是感觉内容所“意指”的意向对象, 这也是影响广泛的意向性理论的结论。意向性理论揭示心理意识中的感觉内容具有“关涉、指向、表征”外部客观事物的特性, 此即意向性;客观事物则是心理意向活动的意向对象。

遵依意向性理论, 我们便能够把感知-认识过程中的主观东西与客观东西分辨开来:由于外向感知的直接内容还是形色味音等经验现象, 故而它们相当于上述的感觉内容, 还属于心理方面的主观东西, 是外界事物的主观映象;外界事物乃是外在的客观东西, 因而它只能是上述的意向对象, 是外向感知 (的内容) 所意指的东西。如当我们观看一个苹果时, 直接感知的内容是一个圆形的红色现象, 但由此我们能意识到这是一个球形体积的、且有一定重量、硬度和甜味的红苹果。之所以我们能够从外向感知的内容中意识到相应外界事物的存在, 相关研究表明, 这是我们在长期的感知-动作协调经验中达成的一种联想和理解, 即外界事物的各种相关性状通过人的反复感知和实践操作已在人的记忆中连结成了一个整体, 后当某物中的一个性质被感知到时, 它其余的相关性状也将被一起联想出来, 并被知觉 (意识理解) 为一个完整的事物 (如苹果) 。实际上这也是由于外向感知的内容关联着外界事物之信息作用的结果 (因为外向感知的内容是由外物对感官的刺激作用所引起的) , 客观物质世界的存在乃是感知与动作能够建立协调 (而形成事物的整体记忆) 的先在条件。因此, 外向感知的内容蕴含着外界客观事物的信息, 有了反映和意指外物的功能而成为了外物的主观映象;但它又与外界事物本身是本质不同的存在:外向感知和内向感知同为脑的心理感知, 其内容都是主观的经验现象, 属于主观范畴;外界事物则是物质实体的存在与运动, 当属客观范畴。这里, 我们应该把外物的主观映象与其所意指的外物本身这两者的存在性质分辨开来。所以, 我们只能说:外界客观事物是外向感知的 (意向) 对象。换言之, 当脑的感知活动 (在实践过程中) 发展出了意向性后也就有了认识外物的功能, 外界客观事物是脑从外在观点对其作外向感知时所反映和意指的意向对象, 可简称为外向感知的对象。人 (脑) 对外界事物的认识是由外向感知的感觉内容结合意向性作用而实现的。

四对心身关系的新理解

上面我们论证了脑有感知能力并可进行内向和外向两种感知活动, 其内向感知的内容构成心理意识现象, 外向感知的对象则是外界客观事物。由此, 心理意识的存在及其与客观事物的区别就有了明确的理论根据, 获得了不可否认的地位。换言之, 脑的内向感知和外向感知为心与物的分存提供了机制保证, 使二者不得互相同一或还原。若将这两种感知用于人体, 我们就为心身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理解或新视角, 这时:心理意识现象是人对内向感知的表现状态, 身体生理构造则是人对外向感知的表现状态, 即心理和身体同为人的两种表现或现象状态, 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但都是真实的存在。

再对大脑而言, 脑的神经组织及其生理活动的客观状态 (灰质半球和神经冲动回路网络) 实际也是一种被他人 (或自己借助仪器) 观测时所呈现的外向感知的对象状态。由是, 脑也有两种感知状态;当脑作内向感知时, 它的表现状态为心理现象;当脑被外向感知时, 它的表现状态为神经生理组织与活动——物理事件。若细致一点说, 脑的客观外显形状 (灰色半球) 是一脑体在另一脑中的映象形状 (一种感觉内容) , 它 (通过意向活动) 意指着脑的客观存在。由于感知状态是对观察 (者) 而表现的, 而事物又具有多面性, 因而脑对于不同的观察方式当会表现出不同的感知状态, 上述这两种感知状态为同一个脑体的两个方面而对应平行, 由此构成一种“一体两面”的心脑-心身关系。

上面所述的这种心脑-心身关系是由人 (脑) 的内外指向的两种感知活动所形成的, 它以新的视角而具有着优越 (于其他心身关系理论) 的解释力。一方面, 由于心理现象依人 (脑) 的内向感知而产生, 它的存在地位和存在方式就有了根据和保证, 不容否认和还原 (因为人确有内向感知活动, 这是不容否认的明证事实;心理现象为内向感知内容, 物理事件为超越性意向对象, 二者性质殊异, 无从还原) 。并且, 由于心理现象在这里是作为物质大脑的一种自身状态而存在, 它就不是非物质的精神实体而是一种物质现象, 其之存在因而就既不违背唯物主义的哲学原理, 也不违反科学的知识和原则, 同时又化解了物理主义学派难以给予心理意识以合法地位的理论困难。另一方面, 由于心理意识活动与身体生理活动同为一个人体 (脑) 物质活动的两种表现或两个方面, 因而也是同一个因果演化序列的两个方面或表现 (科学已证明物质运动是遵循因果律的) 。这样, 心理与身体就没有互相干涉和交互作用等反科学规律的问题了, 但二者又有了同步并进的平行对应关系, 各自遵循着相同的因果序列进行活动, 从而保证了心理活动与身体 (神经) 活动的协调一致 (而无须上帝的作用) 。这又很好解决了长期困扰二元论学派的心身和谐问题的困难。所以, 从脑的内外两向感知角度来看待心物与心身关系, 特别是把心理意识述为脑的内向感知的内容或状态之举, 能够使一些迷茫困难的意识问题变得清晰而易于解决, 这是一个优越的视角和方案, 有助于心物和心身关系问题的真正解决。特别是在其他各种心身关系理论都陷入无望困境的形势下, 这是一条值得重视的出路。

五感知能力产生的因果原理

以上我们论述了脑的内外两向感知作为一种理解心物-心身关系之新方案的理论意义。但此方案能否真正成立, 还得取决于脑是否真有感知能力, 如果没有, 则其内外感知将无从谈起。但唯物主义原则上是承认脑有感知能力的, 经典的唯物论著作上已把意识述为脑的机能, 在上面我们也论证了脑确有感知能力。然而, “感知”不只是一种神经元之间的电化学传递活动, 它具有主观的灵明性, 以有意识的“我”为主体, 一切感知内容“向我来属” (无“我”、无主体的感知活动是不可思议的) ;“我”也以其终身不变的同一性而使一切不同的感知统一起来, 形成一个灵明的心理。因而, 感知的灵明性也就是感知内容在“我”的意识中“为我所知”、“向我来属”的“我性”。这是不能够纯粹由神经系统的生理-物理活动来说明的, 它已经是脑的一种非物理特性。那么, 脑的这种灵明性的感知能力是如何具有、如何产生的呢?唯物主义认为这是进化出来的, 是地球物质长期演化的结果, 终于在高度复杂的生物脑中进化出了灵明性的感知能力。

现在的问题也就在这里:说脑的感知能力是由原始物质长期进化出来的, 这点唯物主义者一般都能认同;并且, 说只有在高度复杂的脑中, 感知能力才会最终产生出来, 这一点唯物主义者也都能认可。但是, 若要追问脑究竟是如何产生出感知能力来的具体机制问题, 则就有不同的回答了。曾流行一时的突现论主张, 是脑的高度复杂的整体结构“突现”出了全新性质的感知能力, 此能力在脑的构成元素中和普通物质元素中都没有其深层原因和潜在根据, 特定模式的“整体结构与活动”就是产生感知能力的全部原因和根据。此话听来符合常识, 人们一般不认为神经细胞和分子原子中含有感知的因素, 只能设想是脑的复杂结构产生了奇迹。然而, 显而易见, 突现论是一个黑箱理论, 它并未给出大脑结构如何生出感知能力的具体机制, 特别是“突现”概念完全斩断了整体与部分、结构与元素、功能与基础之间的因果联系, 同神迹的“突然创造”如出一辙。这在科学理念上是行不通的。

人类的科学研究已经反复证明, 事物的演化是一个因果过程, 因果关系普遍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之中, 世上没有毫无原因的产生事件 (量子力学和混沌理论的发展曾使一些人质疑过线性因果关系的普遍性, 但也未成定论, 并且这也不是否定凡事皆有原因的因果性原理。) 所以, 因果性是研究事物过程和产生发展必须遵从的基本原则, 我们研究大脑的进化和感知的产生问题也必须遵从因果性, 否则将不会有具体机制的理解了。

在因果性原理中, 还有一个因果同一性原理, 它告示结果事物与其原因事物之间有一种本质上的类同性, 一事物不是可以随便由任何别的事物来产生的, 结果与其原因之间有着类型上的制约。这从什么种子结什么果、什么制品配什么料的大量事例中可以频频见证。严格的“多因一果”事件是不存在的[7]29-299, 相同的整体结构若其内的质料不同也不会“突现”相同的新东西, “突现”作用也得要有结构元素之特性的支持。从而, 因果同一性原理对于我们研究产生问题尤为重要, 它能指导我们确定原因事物的类型和性质。

因果同一性原理早在古印度哲学中有过相当成熟的研究, 后来亚里士多德、笛卡尔、斯宾诺莎和黑格尔等名哲又对其作了充实和发展, 笔者在《因果关系研究》一书中已将其系统化[7]268-282。简言之, 因果同一性原理的要义是:因与果本质上的同一性, 因果现象的转化性, 原因对结果的规定性和解释性。“本质的同一”乃是因果同一性原理的核心意义, 它揭示原因与其结果乃是同一本质的不同现象, 而非本质不同的两类东西, 故而才能发生因果转化。依此原理, 我们再来考察脑的感知能力的产生之道。不言而喻, 感知能力在脑中的产生过程, 也必定是一个因果演化过程, 脑内组织的每一生长、发育和活动都要受相应规律的制约而有其严格的原因。由是, 脑的有感知能力的成型状态就必定是其生长发育过程中之步步原因的最终结果;依因果同一性原理, 这一结果也应是由其原因来规定和解释的, 二者之间具有本质上的同一性。而脑的成型状态的形成原因乃是其组成元素之间的各种互相作用。于是, 脑与其组成元素就应该是本质相同的东西, 即脑体元素中已经潜含着产生感知能力的内因根据, 正是这种潜在根据在脑的成型状态的整体结构条件下发展-转化成了显态的感知活动。如果脑体元素中根本不含有感知能力的潜在根据的话, 大脑中也就不可能转化出显态的感知活动来 (因果转化即是由潜到显的转化) 。

接下来需要确定的问题是:脑体元素中潜含的感知能力之内因根据到底是一什么东西呢?这仍需依因果同一性原理来解答, 依此原理, 它乃是与感知能力本质相同的东西, 因而应是一种微弱的、不明显的、尚未功能化的潜态知性, 此“知性”与“显态感知”同有“知”这一本质 (毫无知性的东西与感知能力不能是同质现象, 因为“知”乃是一切精神现象的共同本质[8]) 。借用莱布尼茨的术语, 我们可称此“潜态知性”为“微觉”。这种“微觉”在大脑皮层感觉区的神经电活动同步振荡的条件作用下会产生很大的加和效应而展现成为显态的感知活动[9]。由于这一产生“微觉”加和效应的大脑神经同步振荡活动的全部过程都是可以由实验研究来具体揭示的, 从而, 脑的感知能力 (或活动) 之产生的具体因果机制就可得以真正揭示 (至少是原则上可以揭示) 了, “突然创造”的困惑在此得以消除。

六基本观念变革是关键

再向前推演一步, 脑的生长发育和生命活动是由食物、水和空气等物质种类所支持的, 高贵的脑组织实际也是由这些普通物质所组成, 并没有专属于脑的特殊物质元素或种类。进而, 脑也是由低等物质元素逐步进化出来的。所以, 脑与低等的普通物质也有着远程的因果关系, 因果同一性原理也当适用于这两者之间。也就是说, 脑有感知能力的深层内因根据是潜含在一切普通物质元素之中的, 分子、原子、中子、质子等都不例外。若它们是与脑组织毫无共性的异类东西的话, 世界上将进化不出大脑和心理来。物质演化和生命进化都是严格的因果过程, 因果同一性也贯穿于过程的始终, 是因为物质中本有着感知和心理的潜在根据, 才能够在物质演化的一定阶段上展现出显态的感知和心理来。物质的复杂结构也只是元素的集合与组织等关联作用的加强, 它只能强化结构元素中的某些性质的表现力而不能凭空创造真正的 (无内因根据的) 新性质, 这里有“内外因法则”和“性质与表现关系”的制约。所以, 可广而言之, 世上一切物质元素都是内含“微觉”的, 只是物质的层次越低, 其“微觉”也越微弱而已。

由于“微觉”是与感知本质类同的, 因而它也和感知一样有灵明性;又由于说一切物质都内含“微觉”, 那么我们认为一切物质也都含有一定的灵明性。这不是走向了万物有灵论吗, 犯了唯物主义的大忌!可是, 若不如此认定, 则心物和心身关系问题终将不得解决, 心理意识的存在也永远找不到真正的因果根据; (心理) 取消论、心物二元论和突现论等观点将会长久争论下去, 人类对世界的理解也将在此徘徊不前。若要打破僵局、走出困境, 就要进行大胆的观念变革, 放弃传统的心与物决然对立的旧观念, 将灵明的心理现象与客观的物理事件同归于物质存在本身, 由物质实体给出一切事物的因果根据, 让世界真正统一于物质。一位名家曾预言过, 说心身问题的真正解决有待于人类基本观念的变革。由于传统的物质观与精神观把心物二者置于决然对立的两极, 使它们永远不得真正调和;只有坚决地摈弃这种对立, 承认物质可内含一定的灵明性 (微觉) , 心理现象和物理现象才能合因果地统一起来, 成为物质存在的内外两个方面, 并由此开创揭示心理进化之因果机制的科学研究, 其成果将多方面造福于人类。再说, 物质是以客观实在性为本质的, 承认它内含一点灵明性并不破坏其客观实在性, 它仍是独立存在的实体和世界的本原, 这对于唯物主义原则并不造成实质的损害。那么唯物主义为什么一定要无谓地坚持畏避和拒斥泛灵论与物话论思想呢?这种思想本无真害, 也不真错, 实是变革传统物质观之先举, 我们应该借鉴其合理的意旨, 而不要以成见待之。上已明示, 若维护老旧原则、坚持传统观念, 我们就只能在意识之谜的理论泥潭中频频转圈而不得自拔, 只有大胆变革旧观才能有出路。在改革开放时代的今天, 我们的学术思想也要改革开放。为了心物-心身问题和意识困难问题的真正解决, 为了人类智慧对世界理解的进步, 让我们大家来进行基本观念的大胆变革吧!

摘要:文章先辨析内向感知和外向感知的含义与特点, 再论证脑有感知能力并且是感知的主体, 由此提出心理现象是脑的内向感知状态的观点。而后结合意向性分析得出客观事物为脑的外向感知之意向对象的结论。这是一个看待心身关系的优越视角, 可以化解相关的理论困难。但要真正解决心物-心身问题, 则必须进行基本观念的大胆变革。

关键词:内向感知,脑,心理现象,外向感知,意向对象

参考文献

[1]维之.心身问题与物质观变革[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9 (2) :8.

[2]维之.心-身问题的出路何在?[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7 (5) :22.

[3]维之.信息两面论质疑[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2009 (4) :21.

[4]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三卷[M].北京:三联书店, 1962:78.

[5]拉兹洛.系统哲学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8:167-193.

[6]陈刚.知觉二元论:二元化的另一种方式[J].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7 (1) :22.

[7]维之.因果关系研究[M].北京:长征出版社, 2002:29-299.

[8]维之.精神本质新论[M].北京:三联书店:1993:212-228.

职业感知 篇8

江阴市云亭中学应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技术打造“感知教育、智慧云校”,项目涵盖教育教学、学生生活、学校管理等多个领域,现有感知安防、绿色健康教室、校园智慧词典等13个子项目,各个子项目借助“感知校园物联网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各类物联网应用与联动,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智慧化管理,为教师、学生提供集学习、管理、交流于一体的“一站式”教育信息化服务平台,帮助学校提升管理效益、关爱生命健康,帮助学生走进物联时代、体验感知技术。

整体感知方法谈 篇9

所谓整体感知, 又叫整体感悟, 就是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即识文体、明中心、理思路、知特色, 浏览语言文字, 形成整体印象。正如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所说, 整体感知 (感受) 课文是阅读理解的起点。

那么在阅读中如何有效地进行整体感知呢?

一.凝神静思读导语

七至九年级每篇课文前的方框内都有一段导语, 它是一把开启整体感知、自主感悟大门的钥匙。如《〈论语〉十则》一文前的导语:“本课有的谈求知态度, 有的谈学习方法, 有的谈修身做人。语言简练, 含义深远。学习时要熟读, 深思, 牢记。”这番话可谓意蕴丰富:一方面, 它指明了我们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本文的主要语言特色;另一方面还告诉了学习方法, 对我们的整体感知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如《安塞腰鼓》前的导语:“舞!舞!舞!忘情地奔放, 狂野地倾泻, 西北汉子的安塞腰鼓, 带给我们力量的奔腾、生命的升华。让我们大声朗读这篇文章, 体会它那恢弘的气势, 跟上它那铿锵的节奏, 让我们的心灵随之激荡吧!”这则导语介绍了这篇文章给人的整体感受, 还指明了学习时的主要任务和方法。文字铿锵, 与文章本身的基调一致, 未读全文已感知文章的魅力。如果每学一篇课文, 大家都能先认真阅读相关导语, 品味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和启示, 就可以快捷地把握课文的主旨、思路, 获取关键信息, 从而“胸中有丘壑”。

二.以小见大看标题

俗话说“读书读皮, 看报看题”。课文标题就是内容的高度概括, 它犹如一面窗口, 透过它, 我们就能知道文章主要内容和情感走向, 帮助我们准确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阅读一篇文章, 首先就要分析标题, 争取从文章的“眼睛”看到文章的“整体”。如《背影》一课的题目, 简洁, 凝练。读到这个题目我们首先就要有三问: (1) 写了什么? (这个题目与内容有什么关系?) (2)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他的感情倾向是什文本的重点, 再带着这些问题读书, 也就把握了整篇课文的大意和整体思路。如《孤独之旅》, 一看到题目, 大家就会想到本文写的应该是一段旅程, 而且是一段孤独的旅程。可为什么说是“孤独”的呢?进一步思考, 就会明白“孤独”是一种心灵的感觉, 本文写的不仅是生活中的一段历程, 更是一段心灵的旅程。所以, 由题目就能感知作者的情感、观点。整体感知时细细揣摩课文标题很有必要。

三.知人论世明背景

每一篇文章都是在特定的时间、环境、心境下针对某种现象、某种事物、某种目的而写的。所以了解写作背景、写作意图,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如《紫藤萝瀑布》, 本文的写作时间是1982年, 文章又提到“十多年前的一大株紫藤萝”, 后来拆掉花架, 改种果树, 理由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联系”。这些语句, 今天的我们很难理解, 经过了解作者宗璞的身世和当时时代背景才知道:文革时期“极左”论调严重禁锢人们思想, 粉碎“四人帮”拨乱反正后, 神州大地才又勃发生机, 欣欣向荣。如《再塑生命》, 写莎莉文老师对“我”的教育, 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老师教学生, 学生学会知识, 这很平常, 可为什么海伦称莎莉文老师为“再塑生命”的人?通过了解海伦的生平经历, 我们知道其不幸的童年经历和坎坷的命运后, 才会明白作者所言“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的真正意义。充分了解作者生活经历、写作背景, 我们对课文会有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 从而大大提高阅读效率。

四.一线串珠拎线索

线索是贯穿全文的脉落, 一篇记叙文一般只有一条线索, 也有的一主一次或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有的以某一事物为线索, 有的以某种感情为线索, 还有的以行踪为线索。初读课文时, 通过找文章线索, 对文章的情节发展过程就有了总体上的把握, 这就为进一步的细致局部分析作了充分准备。如《土地的誓言》一课, 课文的结构看似复杂, 头绪繁多, 实际上只要我们认真品读, 抓住“不可遏制的思乡之情”这条线索, 把相关内容“听见呼唤”、“发誓战斗”串起来, 全文的思路也就得到了宏观性的把握, 就不会脱离全文, 单纯地作“细节分析”。

五.提纲挈领画结构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看整篇文章, 要明白作者思路。思想是有一条路的, 一句一句, 一段一段, 都是有路的。这条路, 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这段话告诉了我们“思路”的重要性。思路就是作者在文章中所表现出来的思维轨迹, 而这条轨迹需要对全文的整体感知后才能把握。所以我们要在初读浏览的基础上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 画一下课文的“结构图”。如学习《春》这一课, 我们就可以通过把握关键语句来提纲挈领, 理清思路。首先抓住“盼春”、“绘春”、“赞春”三个主要环节, 再在重点“绘春”部分中, 分别找出所绘之物:“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这样在整体感知课文时, 及时挑选出最能体现文章结构的词语, 绘成网络, 连成提纲, 理清思路, 就可以纲举目张, 深入理解课文的核心。

六.以点带面抓文眼

阅读课文, 整体感知应该聚焦在记叙描写的内容和所传达的思想感情上。特别是作者的情感, 大多蕴含于关键的语句之中, 我们把这种表情达意的关键句称之为“文眼”, 它往往起到画龙点睛、卒章显志的作用。只要我们抓住提纲挈领句、承上启下句、卒章显志句, 再辐射到其他段落, 对它们进行简要的分析、概括, 连缀起来, 同样可以很好地把握与理解课文的主旨, “牵一发而动全身”。如《珍珠鸟》一课结尾的点睛之笔“信赖, 往往创造出美好境界”, 我们初读时抓住了这句话, 细细品味, 回过头来再读书, 也就知道了作者写作本文所要表达的主旨, 从而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印象, 深入一步地理解也就有了基础。如《走一步, 再走一步》, 在文末作者写道:“我提醒自己, 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 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 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 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 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 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抓住这句话, 我们就可以知道本文正是通过写爬悬崖一事感悟到一个人生哲理:在人生道路上, 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 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 一个一个地认真地解决小困难, 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 赢得最后的胜利。而这个哲理正是通过文末的这句话揭示出来的。

七.瞻前顾后看首尾

文章开头和结尾往往起着引出话题、点明中心、总结全文、首尾呼应等作用, 而且开头和结尾大都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整体感知时, 若能“瞻前顾后”, 留意开头和结尾, 细心揣摩, 就能更好地把握全篇主旨。如, 读《紫藤萝瀑布》的开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结尾“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 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我们就会发现首尾呼应的同时, 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不被厄运压倒, 坦然面对, 以昂扬的斗志投身到伟大事业中去的精神状态。

八.勾画圈点作记载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 初读时, 我们要学会勾画圈点。圈点的重点应是需要注音、注释的生字生词、自然段的序号、文章的中心句或重点语句。此次圈点主要是读通文章, 粗知作者思路, 初识文章的框架、即整体感知文章的大概内容, 对以后的深入阅读起确定方向的作用。另外, 还可以在疑难之处做标记, 把阅读中的疑问、初读感受和体会一一标记出来, 如《风筝》一课中有这样的句子:“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 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这时我们就要想“为什么悲哀”?“看到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 为什么说是“不幸”?把这些疑问用特定符号标记清楚, 课堂上再带着这些问题去认真听讲, 就会让我们对课文深层意思有更清晰、更全面的理解。

压缩感知简介 篇10

1928年由美国电信工程师H.奈奎斯特 (Nyquist) 首先提出, 1948年信息论的创始人C.E.香农 (Shannon) 又对其加以明确说明并正式作为定理引用的奈奎斯特采样定理, 是采样带限信号过程所遵循的规律。它指出:在进行模拟/数字信号的转换过程中, 当采样频率fs.max大于信号中最高频率fmax的2倍时 (fs.max>=2fmax) , 采样之后的数字信号完整地保留了原始信号中的信息。一般实际应用中保证采样频率为信号最高频率的5~10倍。该理论支配着几乎所有的信号/图像等的获取、处理、存储、传输等。随着科技的发展, 成为目前信息领域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 数据获取和处理方面。在许多实际应用中 (例如超宽带信号处理、核磁共振、空间探测等) , Nyquist采样硬件成本昂贵、获取效率低下, 信息冗余及有效信息提取的效率低下, 在某些情况甚至无法实现。

(2) 数据存储和传输方面。通常的做法是先按照Nyquist方式获取数据, 然后将获得的数据进行压缩, 最后将压缩后的数据进行存储或传输, 这样会造成很大程度的资源浪费。另外, 为保证信息的安全传输, 通常以某种方式对信号进行编码, 这给信息的安全传输和接收带来一定程度的麻烦。

近年来, 由D.Donoho (美国科学院院士) 、E.Candes (Ridgelet, Curvelet创始人) 及华裔科学家T.Tao (2006年菲尔兹奖获得者, 2008年被评为世界上最聪明的科学家) 等人提出了一种新的信息获取指导理论, 即压缩感知 (Compressive Sensing (CS) , 或称Compressed Sensing、Compressed Sampling) 。该理论指出:对可压缩的信号通过远低于Nyquist标准的方式进行数据采样, 仍能够精确地恢复出原始信号。该理论一提出, 就在信息论、信号/图像处理、医疗成像、模式识别、地质勘探、光学/雷达成像、无线通信等领域受到高度关注, 并被美国科技评论评为2007年度十大科技进展。

2 CS基本原理

式中y为获得的信号测量矢量, A为测量矩阵;

式中‖·‖0表示x的l0范数, 即x中非零值元素的个数, 也称为信号稀疏度, 用S表示, 式 (2) 是一个难解的组合优化问题。

Candes和Donoho等给出了信号稳定重建时, 测量矩阵应满足的充分条件, 即RIP (restricted isometry property) 或者UUP (uniform uncertainty principles) 条件, 并指出信号重建可以用ι1范数最小化求解, 即

式 (3) 是一个可解的凸优化问题。

在CS框架中, 测量矩阵可以是随机Gaussian、Bernulli及部分随机抽样Fourier等。信号重建是一个非线性过程, 方法有计算复杂度为O (MNS) 的贪婪搜索算法) (MP, OMP, st OMP) 、计算复杂度为O (N3) 基于ι1范数的BP等。

3 CS理论三部分简介

CS理论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信号的稀疏表示, 二是设计测量矩阵, 要在降低维数的同时保证原始信号x的信息损失最小;三是设计信号恢复算法, 利用M个观测值无失真地恢复出长度为N的原始信号。

3.1 信号的稀疏表示

自然界存在的真实信号一般不是绝对稀疏的, 而是在某个变换域下近似稀疏, 即为可压缩信号。信号的稀疏性或可压缩性是压缩感知的重要前提和理论基础。由小波理论, 我们知道, 绝大部分小波系数的值是小的, 为数不多的大系数包含了有关对象的主要信息。

用数学的语言描述:假定我们有一个矢量f∈Rn, 以正交基 (如小波基) Ψ=[Ψ1, Ψ1, …Ψ1]展开为:

其中x是系数列, xi= (f, Ψ1 (t) ) , 将f表示成x。现在明确稀疏性的含义:当信号有稀疏展开时, 可以丢掉小系数而不会失真。按正式的说法, fs (t) 是保留展开式 (4) 中S个最大系数 (xi) 值得到的结果。有定义fs=Ψxs, 此后xs就是系数向量xi, 只不过除了S个最大值外其余都是0, 该向量严格意义上是稀疏的, 因为, 除了少数几个非零元素外, 其余元素都为0。

我们称这种几乎S个非零元的对象为S-稀疏的, 由于Ψ是正交基, 可以得到:

‖f-fs‖l2=‖x-xs‖l2如果x在按值排序快速衰减的意义上是稀疏的, x就能很好地用xs逼近, 误差‖f-fs‖l2就是小量。也就是说除了几个大系数外丢弃其他系统, 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

信号的稀疏性原理为现代有损失编码基础, 稀疏性是一种基本模型工具, 它允许有效的基本信号处理, 如有效的数据压缩等。信号的可稀疏表示是压缩感知的先验条件。

在已经信号可压缩的前提下, 压缩感知过程可分为两步:

(1) 设计一个与变换基不相关的M×N (M<

(2) 从M×1维的测量向量重构信号。

3.2 测量矩阵选取

从M<K, 问题就有解。对于具有K个非零元素的任意矢量v, 若ε>0, 上述简化后问题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即矩阵必须保持特定K稀疏矢量的长度。当然, 一般情况下, S中K个非零系数的位置是不知道的。然而, K稀疏压缩信号有稳定解的一个充分条件是:对于任意3K稀疏矢量v, 满足公式 (5) 。该条件即为约束等距特性 (Restricted Isometry Property (RIP) ) 。

一个相关条件要求的行向量不能表示Ψ的列向量。同样Ψ的行向量也不能表示的列向量。Barniuk给出了约束等距特性的等价条件是测量矩阵Φ和稀疏表示的基Ψ不相关。

压缩感知的关键是测量矩阵的构造, 它可由测量波形和采样方式决定。目前常采用的测量波形是i.i.d.高斯随机波形, i.i.d.贝努力分布的随机波形, 正交函数系等;常用的采样方式是均匀采样, 随机采样, jitter采样等。

CS测量矩阵的实现硬件是将CS推向实用的必备条件。在RIP理论指导下, 莱斯大学R.Baraniuk教授等研制的单像素相机和A/I转换器。随后, 有多种CS硬件相继报道, 例如, 麻省理工学院L.L.Wald教授等人研制的MRI RF脉冲设备, 麻省理工学院W.T.Freeman教授等人研制的编码孔径相机, 耶鲁大学研制的超谱成像仪, 伊利诺伊州立大学O.Milenkovic等人研制的DNA微阵列传感器。

3.3 信号恢复算法

区别于Nyquist理论的线性感知问题, CS理论的信号复原需要求解一个非线性优化问题。统计理论和组合优化理论告诉我们:通过选择合适的测量方式和重建算法, 仅需要K+1次测量就可将N维空间的K-稀疏信号精确重建。但是, 组合优化是一个NP问题, 当N很大时, 数值上无法有效实现, 且抗噪声能力很差;然而, K+1测量是CS追求的目标。Candes, Tao和Donoho等人已证明, 当测量矩阵满足RIP条件时, 组合优化问题 (或称, ι0约束优化问题) 转化为ι1约束的凸优化问题, 数值上容易处理的优化问题。目前已有的CS重建算法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贪婪算法 (Y.C.Pati, G.Davis, S.Mallat and Z.Zhang等人提出) (注意:贪婪算法是针对组合优化提出, 为讨论方便, 暂且与凸优化问题列在一起) , 目前已发展了多种变形, 例如, OMP, OOMP, Cos MP等。该类重建算法速度快 (计算复杂性是O (N*K^2) ) , 然而需要的测量数据多 (O (K*log N) ) 且精度低。第二类方法是凸优化算法, 代表性方法为LASSO, l1-Maggic, GPSR, 等。该类算法速度慢 (计算复杂性为N^3) , 然而需要的测量数据少 (O (K*log (N/K) ) , 且精度高。第三类方法是以Sparse Bayesian为代表的统计优化算法, 该类方法位于前两者之间。另外, 值得强调的是目前的CS理论均架设信号的稀疏度K是已知的, 然而在许多情况下, K并不已知, 那么建立动态的测量方式和相应的重建算法也是今后关键的问题。

综上所述, CS重建算法的目的是配合CS测量矩阵尽可能减少测量数据。因此所设计的最优化算法需要满足如下条件:需要最少的采集数据, 计算速度快, 普适, 能够解决大尺度问题等。

4 结语

本文阐述了CS理论的产生背景, 模型框架, 基于CS的信号恢复主要算法和CS理论应用与研究现状。CS理论提出之后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许多机构和领域的研究人员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参与进这一新领域的研究工作。

能从少量的非相关观测值中高效获取可压缩信号的信息, CS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其应用的广泛性。CS的应用领域涉及数据压缩、模拟/信息的转换、压缩成像、信道编码、信道估计、生物传感、语音识别、雷达成像、雷达遥感、学习理论及模式识别等诸多领域。在压缩成像方面, RICE大学已成功研制了“单像素”压缩数码照相机, 该相机不像传统相机那样获取原始信号的N个像素值, 而是直接获取M个随机线性观测值, 在实践中为取代传统相机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此外, 压缩感知理论还可用于通信信道的错误检测传感网络的分布式信源编码、认知无线电中的频谱感知等。CS理论是信号处理领域中一个非常新的研究方向, 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DONOHO D.Compressed sensing[J].IEEE Trans.Information Theory, 2006, 52 (4) :1289-1306.

[2]CANDES E, ROMBERG J, TAO T.Robust uncertainty principles:Exact signal reconstruction from highly incomplete frequency information[J].IEEE Trans.Information Theory, 2006, 52 (4) :489-509.

[3]TROPP J, GILBERT A C.Signal recovery from random measurements via 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J].IEEE Trans.Information Theory, 2007, 53 (12) :4655-4666.

[4]Dohoho D, Tsaig Y.Extensions of compressed sensing.Signal Processsing, 2006, 86 (3) :533-548.

[5]Cotter S F, Rao B D.Sparse channel estimation via matching pursuit with application to equalization.IEEE Trans.Comm, 2002, 50:374-377.

[6]FORNASIER M, RAUHUT H.Iterative thresholding algorithms[J].Applied and Computational Harmonic Analysis, 2008, 25 (2) :187-208.

【职业感知】推荐阅读:

顾客感知10-14

消费感知10-18

感知手术10-18

感知能力05-19

感知中国06-16

感知体验07-22

情景感知07-26

学生感知08-07

感知特征08-14

观察感知08-15

上一篇:非实时业务下一篇:泰语阅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