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概念

2024-10-22

感知概念(共3篇)

感知概念 篇1

感知是人类最基本的经验之一。它主要指生命体对所获感官信息进行诠释与组织并产生有意义的经验的过程。虽然研究者们对感知定义的表述不尽相同, 但是这些定义都包含两个基本要素:一是诠释感官信息;二是赋予感官信息以特定的意义。感官是生命体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传统的五官包括视觉, 听觉, 嗅觉, 味觉和触觉。该文还将涉及心理感官。它是来自于人身体内部的感觉官能。感官与感知是生命体对外部环境进行反馈过程中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各感官自身所拥有的典型特征最终也反映在了与其对应的感知上。

1 感知概念的生成

概念生成的基础是对世界的范畴化, 即在范畴化的基础上形成概念, 是世界结构向概念域的投射。这一投射并不是一一对应的, 它受到人类经验与认知能力的影响。因此, 概念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产物, 是一些经验事实的结晶, 反映一类事物和关系的本质。

感知事件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它的产生源于客观世界中一事物与另一事物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不断地观察与分析, 人们发现了感知事件所存在的普遍性与规律性。A.Usoniene (1999:2) 指出一个典型的感知事件主要涉及三个元素:感知者, 感知对象, 以及两者之间某种特定的感知关系。这一感知关系可以通过语言使用者作出多样的解释。林正军 (2007) 在其文章中也提出了“感知路径”这一概念。他指出, “感知路径”的形成源于感知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它主要包括对感知者和感知对象的概念化, 以及两者之间以某种路径形式移动的无形物, 如探查 (Probe) 、刺激 (Stimulus) 。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 我们开始逐步了解这些感知现象的特征, 并对其进行范畴化与概念化。所以当感知事件被投射到概念域时, 它可以表征为:

感知者——感知行为——感知对象

在感知概念的生成过程中, 执行感知行为的生命体被概念化为感知者;被感知的事物被概念化为感知对象, 而两者之间的关系被概念化为感知行为。因此, 感知概念应运而生。它被定义为:感知者通过某种感知行为去感知感知对象。

根据感知者与感知行为的关系, 感知概念又划分为两个子概念:主动感知——感知者主动地感知感知对象, 即感知者首先在头脑中拥有感知动机, 通过感觉器官去感知外部环境, 然后处理并诠释这些感官信息。被动感知——感知者被动地感知感知对象, 它意味着环境首先刺激感觉器官并产生感官信息, 然后生命体对其进行处理并将其诠释为有意义的经验。

2 感知概念的扩展

人们对新事物的认知总是建立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当那些频繁出现的感知事件被人们所感知和概念化时, 这些感知事件就成为了感知范畴的中心成员, 并作为参照点来认知那些同样拥有感知范畴特征的客观事件。随着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 人们开始意识到在心理和社会领域中同样有感知关系的存在。在认知机制的参与下, 感知范畴通过吸纳这些事件而得到扩展。因此, 感知概念作为一个语义范畴也就具有了原型效应。

2.1 感知概念的原型

在感知概念中, 感知行为是区分原型与非原型的核心要素。众所周知, 感知事件首先是通过人的物理感官所感知, 所以感知概念的原型是人们对由物理感官所感知的感知事件范畴化与概念化的结果。简而言之, 感知概念的原型为物理感知。而作为感知概念的两个子概念, 主动感知与被动感知的原型成员则分别为主动物理感知与被动物理感知。

主动物理感知行为指受人体支配的一个无界过程。它的实施主要依靠物理感官, 并具有目的性和意志性。主动物理感知行为可以例示为:

1) a.Peter looked at the birds.

b.Peter listened to the birds.

c.Peter felt the cloth (/to see how soft it was) .

d.Peter smelled the cigar (/to see if he could smoke it) .

e.Peter tasted the food (/to see if he could eat it) .

在主动物理感知中, 感知者为人。这是因为只有人才会通过不断搜寻信息来实现自己的感知目标。感知对象在主动物理感知中不仅可以是事物, 也可以是一种经验现象。它必须存在或发生于真实世界。但是, 感知对象必须要与人头脑中所设想的目标或所预期的结果相一致。

被动物理感知行为主要指独立于人的意愿与动机的信息处理过程。它的实施仍需依靠物理感官, 但不具备目的性, 并独立于人的意志。被动物理感知行为可以例示为:

2) a.Peter saw the birds.

b.Peter heard a sound.

c.Peter felt a stone under his foot.

d.Peter smelled cigars in the room.

e.Peter tasted garlic in the food.

在被动物理感知中, 感知者必须是生命体, 它能够通过自身感觉器官进行感知行为。物理被动感知中的感知对象是感知信息的来源。它可以是物, 也可以是经验现象。两者必须存在或发生于真实世界以被人类物理器官所感知。

2.2 感知概念的非原型

感知概念的原型是人类认知非原型感知事件的参照点。随着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 在认知机制的帮助下, 人们开始在感知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将自己的观点融入其中。所以, 感知范畴的非原型成员随之产生。心理感知与社会感知由原型的物理感知扩展而来。它们仍然保留“感知关系”这一特征, 但是感知行为却与原型产生了偏离。作为原型的物理感知具有物理特性。相反, 作为非原型的心理感知与社会感知则具有非物理特性。

在心理感知中, 感知行为依靠心理感官。它是来自于人体内部的感觉官能, 主要包括情感与认知。心理感知行为既可以是主动的, 也可以是被动的。例如:

3) a.I try to see (/understand) what you mean from your expression.

b.I will be glad to hear (/obey) your opinion of them.

4) a.I suddenly saw (/understood) what you said.

b.*He felt happy of his own free will.

在心理感知中, 感知者为人。只有人才拥有心理感官能力。在心理感知中, 感知者不是直接感知外部世界, 所以感知对象并不是具体的事物, 而是抽象的概念, 性质, 状态或关系。

当人们对感知事件进行概念化时, 他们首先强调地是感知行为本身。随着认知的发展, 他们将注意力放在了感知事件的目的与结果上。因此, 在以整体概念结构呈现的感知事件中, 一些相关行为随之产生, 从而带来一种社会效用。该文将这种行为归类为社会感知, 社会感知与主动物理感知 (主动感知的原型) 的区别在于社会感知具有非物理特性。在社会感知中, 感知行为的实施不再是焦点。也就是说, 感知行为主要为感知事件的目的和结果提供有效通道。

在社会感知中, 感知行为的实施仍然诉诸于物理感官。但是, 感知行为本身不再是关注点。例如:

5) a.Come and see (/see and visit) us again soon.b.The court heard (/listened to and tried) the evidence.

社会感知中的感知者为人, 只有人才能强调感知事件的目的与结果。其感知对象既可以是事物, 也可以是经验现象。它们存在于真实世界中。但是, 与主动感知一样, 感知对象必须要与人头脑中所设想的目标或所预期的结果相一致。

根据以上研究, 该文将感知概念的扩展图示为:

2.3 感知概念的扩展过程与扩展机制

人们通常会通过已知的概念范畴来对不熟悉的客观事件进行概念化。因此, 概念得到不断扩展。

在由物理感知向心理感知的扩展过程中, 感知关系从物理域投射到了心理域。所以在扩展过程中, 概念隐喻应运而生:EXPERIENCING IS PERCEIVNG。当我们用物理感官去感知外部世界时, 我们获得了信息, 并从内部心理感官上去体验它。传统五官自身的特征导致它们的扩展过程又各不相同。所以, 概念隐喻的两个相关域之间的隐喻联系还包含众多的对应与投射。例如, 视觉被看作是表达人们心理状态或诠释个人所获知识的最快捷方式。因此, 视觉感知到心理感知的扩展就出现了UNDERSTANDING IS SEEING。在由物理感知向社会感知的扩展过程中, 物理感知行为被保留, 但是它不再是感知的焦点内容。人们通过强调感知事件的目的或结果来维护彼此的关系。这一扩展过程主要得于转喻的运用。Kǒvecses and Radden (1998:54) 曾指出转喻中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一个行为域包括施事, 受事, 工具, 目的与结果等。行为域中的某一部分可以通过转喻为另一部分提供心理入口。在社会感知中, 人们更加强调感知的目的或结果, 而不是感知行为本身。所以, 感知行为的运用是为感知的目的或结果提供心理入口。有时, 行为本身并没有产生。人们只是通过假想行为来表达感知事件的目的或结果的。

6) a.Mick wants to see you in his office right away.

b.Mary caught a heavy cold, so she will see a doctor tomorrow.

7) a.I will listen out for you.

b.Which judge is hearing the case?

8) a.What he did was perfectly legal, and the police can't touch him for it.

b.No one can touch him as a comedian.

9) a.The police have been sniffing around here again.

b.The critics sniffed at the adaption of the novel to the film.

在以上例子中, 感知事件不仅包括感知行为, 它还蕴含着与之相关的活动来强调感知事件的目的或感知行为所带来的结果。

总之, 认知语言学为研究感知概念和结构提供了广泛的思路。希望对这一概念的探讨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句法层面上的感知结构。

参考文献

[1]Kǒvecses Z, Radden G.Metonymy:developing a cognitive lin-guistic view[J].Cognitive Linguistics, 1998 (9) :37-77.

[2]Ronald 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l.1[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3]Usoniene A.Perception verbs revisited[J].Working Papers, 1999 (47) :211-255.

[4]Van Valin R D, LaPolla R J.Syntax:Structure, Meaning andFunction[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5]林正军.英语感知动词多义性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7.

[6]束定芳.隐喻和换喻的差别与联系[J].外国语, 2004 (3) :26-34.

在“预学”的过程中感知概念 篇2

一、预学,从概念的外延出发

案例:《圆的认识》。

课前 ,结合教学 内容进行 前测 ,具体情况如 下:

课始教学片断: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平面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

师:有一个图形比较特殊,它是谁?

生:圆。

师:与其他图形相比,它特殊在什么地方?

生:没有角,边是曲的。(板书:由曲线围成的图形)

师:在生活中,你们见过哪些物体上有圆?

学生自由回答,课件出示从物体上找到圆的过程。

出示球体。

师:这个图形是圆吗?为什么?

生:不是,圆是平面图形,不是立体图形。

师:你能从球上找到圆吗?

生1:从正面看到的画一下就是圆。

生2:把它从中间平均分成两份,切口处就是圆。

……

让学生正确、全面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概念教学的首要目标。圆的概念在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后续学习影响较大。学生在低年级已经对圆有了初步认识,加之生活中比较常见,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积累。从前测结果看,大多数学生能找到生活中的圆、能借助身边的物体画圆。因此,从“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平面图形?”开始预学,激活了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和活动经验。对于圆的特殊性的追问,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找生活中的圆时,通过动态的演示和对球体的突出处理,一方面,进一步凸显了圆是平面图形的特征,另一方面,从概念的外延引入可以促进学生对概念内涵的理解。

二、预学,从概念的基础出发

案例:《认识11~20各数》。

课前,结合教学内容进行了前测,具体情况如下:

课始教学片断:

出示1根小棒。

师:这是1根小棒,是1个一,(接着出示2根小棒),现在有几个一?

生:有2个一。

师:像这样1个一1个一地数,你会吗?一起接着数。

生:3个一、4个一、5个一……10个一。

师:一共数了几个一?

生:10个一。(板书:10个一)

师:你能像这样数出10根小棒吗?

学生数小棒、摆小棒。

师:为了计数方便,当数到10根的时候,就可以把它捆成一捆(教师示范)。请大家像老师这样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有困难的可以请同桌帮忙,也可以请老师帮忙。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请捆好的同学举起来。

师:一捆小棒可以看成一个整体,就是1个十。(板书:1个十)

师:一捆是由几个一根捆成的?

生:一捆是由10个一根捆成的。

师:那么你发现了什么?

生:10个一就是1个十。(完整板书:10个一是1个十)

师:反过来1个十就是?

生:10个一。

师:一和十都是计数时常用的单位,下面我们就借助一和十来认识更大的数。

……

弄清学生掌握了哪些已知概念是未知概念学习的基础,是概念教学必须考虑的问题。认识11~20各数时,正确理解计数单位“一”和“十”是前提,也是认识更大数的基础。从前测结果看,学生对数序掌握得很好,部分学生对“一”和“十”只停留在表面的认知基础上,有些学生还不能理解。正是因为这样,预学时,把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放大,充分感受到有几个就是几个一。接着,借助捆小棒的操作,使学生明确数到10个一时,可以凑成1个十,为后面学习11~20数的组成做了准备。直观的演示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学生在捆的操作中,亲身经历了“10个一是1个十”的形成过程,加深了对两种不同计数单位的理解。

三、预学,从概念的本质出发

案例:《认识比》。

课前,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前测,具体情况如下:

课始教学片断:

出示:2÷3=( )∶( )=( )

师:这是我们前测的题目,你是怎么填的?

师:2÷3,这部分是什么?

生:这部分是除法算式。(课件出示:除法)

师:2/3这部分呢?

生:是分数。(课件出示:分数)

师:中间的部分呢?

生:比。(课件出示:比)

师:关于比,你想了解哪些知识?

生:什么是比?比用来表示什么?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比?…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比(板书课题:认识比)

……

感知概念 篇3

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生活便是教育。日常生活活动在小班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占有很大比例,如何将数学知识融入幼儿日常生活活动中是我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发展就是儿童凭借自身原有的生活模式与环境相互作用,通过同化、顺应,不断获得改造经验,不断达到平衡从而建构自己的心理结构的过程。所以幼儿的发展过程就是一种经验不断丰富、改造的过程,而经验的丰富、改造是在儿童生活中进行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利用一些小细节,如和幼儿一起整理一些材料,我调动幼儿已有的经验,引导幼儿了解我们整理东西的时候要按照之前讨论好的,按照事物的标记送回去。还有收放一些材料的时候,如操作材料的时候,要按照材料颜色、或者形状收放,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让幼儿对于按照特征分类这一概念在操作过程中有一定了解,以及在整理中学会如何操作材料,再如在幼儿取放杯子或者毛巾的时候刚开始幼儿没有意识到拿自己标记的物品,经过多次引导之后幼儿有了标记这一个概念, 经过一两星期的引导幼儿知道我们自己的物品每人都是有标记的, 取放的时候要看清楚标记。

二、利用学习性区域活动引导小班幼儿感知数的概念。

学习性区域活动是以“幼儿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活动,是实施个别教育、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是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探索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自主学习的幼儿园活动,所以学习性区域的出发点就是 以幼儿为 兴趣 ,同时《幼儿 园教育指 导纲要》指 出“幼儿园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一提法充分显示了游戏在幼儿园工作中的地位,游戏是幼儿最主要的活动,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选择学习性区域活动时应充分尊重幼儿选择游戏的愿望。而且学习性区域活动是幼儿在一日生活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因此在小班学习性区域活动中,我首先运用生活中的一些废旧物品,如在月饼盒上插上一次性塑料吸管,下面分别贴一些圆点,引导幼儿按照吸管下面相应的圆点套上相应花瓣,这样可以让幼儿在玩中对数的对应这一概念有一定了解,避免单调的数数。或者在幼儿玩有色积木的时候,在积木盒中随意放置一些按照颜色排序的色卡, 让幼儿按照色卡上面的颜色进行拼搭, 如红黄相间的色卡,这样可以让幼儿在玩中对排序这一概念有一定了解,对于空间思维也有一定的发展。再如在开展主题活动“我找到了春天”中我们生成了数学区“桃花朵朵开”,这个学习性区域中所有排序材料都是孩子们自己制作及绘画的, 所以孩子们在排序过程中非常感兴趣,同时绘画的时候有意识地绘画出大大小小的桃花。

三、抓住户外游戏的机会进一步引导小班幼儿感知数的概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 : “教育环境的组织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皮亚杰认识理论认为,幼儿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发展起来的。户外游戏活动作为一种体育活动形式,正是应用这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小班幼儿往往以无意注意为主,注意力不稳定,并伴随情感进行。只有当幼儿对活动产生浓厚兴趣,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时,才会积极主动参与,因此在户外活动中我开展了丰富的游戏,创设情境,让幼儿在玩中学习数学。如开展“小鸟找家”这个游戏,事先准备好各种形状的彩泡,然后和幼儿一起了解小鸟回家的路应该按照什么形状相连接,如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让幼儿在游戏中了解一些基本形状,而且这个游戏可以反复进行,回家的路可以不断变化,又不失单调。再如在“小马运粮”这个游戏开展过程中,我适当加入一些数学概念,如小马每次只能运两袋粮食,在这样的游戏情境中,不仅发展幼儿的运动技能,而且对于数数有一定了解,这个游戏还可以不断增加难度,如运染着红颜色袋子的两袋粮食,要运到相应颜色的家中等,这样游戏难度增加,一方面可以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游戏的兴趣,另一方面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对于按照事物的特征分类等一些概念有一定了解及操作。

四、运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激发小班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随着教育现代化逐步深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因有其他传统教育手段无法比拟的优点,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它不但解决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还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优化了教学过程,达到了一般教学达不到的效果,丰富了幼儿活动内容,拓展了教育方式,提高了教育效率。幼儿时期是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在这个时期促进幼儿智力发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虽然在一些活动中我引导幼儿在玩中学习数学,但是数学本来就存在一定的严谨性,因此幼儿对于一些数学概念没有正确认识,对于今后发展是有一定影响的。小班幼儿由于年龄较小,不能保持长久注意力,对于枯燥的数学更是爱不起来,注意力集中不起来。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教学内容形象、生动、鲜明地表现出来,图、文、声、像并茂地从多层次、多角度加以呈现,创造立体性的教学空间,使深奥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幼儿掌握,使教学内容变得可视、可听,易感知、理解新知识,在探索中了解事物发展规律和变化。因此我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幼儿对数学概念有一定了解和认识, 在幼儿对于数学概念有了一定正确认识的前提下,为了让幼儿更好地掌握数学概念,我觉得操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每次活动之前,我首先把相关操作材料准备好,其实操作过程也是探索过程,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一些数学的正确概念,让幼儿在玩中理解正确的数学概念。

五、在自主性游戏中引导幼儿感知数的概念。

【感知概念】推荐阅读:

顾客感知10-14

职业感知10-15

消费感知10-18

感知手术10-18

感知能力05-19

感知中国06-16

感知体验07-22

情景感知07-26

学生感知08-07

感知特征08-14

上一篇:渠道水利工程下一篇:通用数据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