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分析(精选12篇)
感知分析 篇1
一、引言
人才标准可以理解为衡量人才的准则, 而感知可以理解为客观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所以人才标准感知可以理解为员工通过某种途径感知到人才标准, 即员工对得到人才标准过程和结果的主观感知。人才标准感知对员工的导向作用指的是员工了解到企业和工作对员工的品德、行为和绩效的期望[]。企业人才标准感知对员工的导向作用, 主要由企业的规章制度、企业文化、人才考核体现和人才激励机制进行实现的。员工通过企业文化可以知道企业所赞同和提倡的是什么以及企业的价值观是什么。企业人才标准感知对人才的约束作用体现在对员工行为的限定, 并使员工的行为符合企业的发展, 最终实现企业的目标。
二、影响人才标准感知的因素
1. 企业的规章制度
企业的人才标准通过企业的规章制度具体的展现在员工面前, 为员工的行为和价值观提供了具体的参照标准。企业的规章制度的内容会影响员工对人才标准的感知。
(1) 企业的招聘制度
员工首先会通过企业的招聘制度对企业的基本人才标准进行初步感知, 根据企业对应聘人员所应具备的学历、知识、能力、价值观及经验等方面的要求, 员工最终感知到企业的人才标准。如某企业招聘人力资源主管要求人力资源管理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5年以上同岗位或相关岗位管理工作经验。员工通过以上对应聘人员的要求感知到满足所提出的要求的员工就符合企业的人才标准, 所以, 企业对应聘人员的任职资格会影响员工对企业的人才标准的感知。
(2) 员工的入职培训
入职培训对新员工的态度形成、行为养成等方面有深远的影响, 在此阶段员工可以明确企业的近期和长远发展目标, 深入的了解企业的文化, 并清楚自身岗位的职责和发展方向, 了解本岗位所需知识与技能。员工根据入职培训所得到的信息可以影响对企业人才标准的感知。如企业的人力资源专员通过入职培训所了解到的岗位职责包括负责职能机构人员编制的核定与人事调配, 并执行职能考核。员工通过对岗位职责的了解, 知道本职位应具备很强的文字功底、较强的执行能力以及与岗位职责相关的专业知识等。这就反映了员工通过入职培训的信息得到了企业的人才标准。
(3) 员工手册
员工手册是企业人才标准的书面表现形式, 它将员工应具备的素质标准加以明确规定, 以利于员工准确了解企业的基本道德和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和精神风貌等方面的要求。如某网络企业的员工手册中规定:对每一项业务必须充满激情, 激发智慧, 勤奋工作, 不断创新, 做到更好。员工通过这些规定的内容可以感知到企业的所需员工具备的素质。
2.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 为企业全体成员所共同遵循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文化对员工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 而且企业文化是决定员工态度和行为的心理基础, 可以让员工继续保持现存的正确行为, 并促使员工纠正自己的错误行为。企业文化会影响员工在选择某种价值的目标、事态、行动等方面的偏好, 进而会影响员工对企业人才标准的感知, 影响企业人才标准感知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 企业使命
企业使命不但为员工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而且还制定了阶段性目标, 并以此来衡量战略目标的进展和最终的达成, 从而可以反映企业对员工的知识、技能等的要求, 并让员工感知到企业的人才标准。员工则会依据企业的阶段性目标明确本职任务和工作内容以及所应具备的能力、工作的热情、态度和努力程度等。通过企业使命的内容可以让员工感知到企业的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能力等。
(2) 企业价值观
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为企业的日常经营和员工的行为提供了内在依据, 并影响着员工的精神风貌, 为员工立身处世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体现了企业人才标准的行为准则和思想意识。如海尔的价值观是“真诚到永远”, 员工通过对价值观的感知, 可以知道真诚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并具备真诚品质的员工就是企业所需的人才, 进而感知到真诚是企业的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
(3) 企业人才观
企业人才观引领企业人才标准的革新方向, 影响着企业的选人、育人、用人、留人各个方面, 而企业人才标准又是企业人才观的表现形式。各企业不同的人才观体现了企业不同的价值观念, 有的企业重质量、有的企业重业绩、有的企业重服务等, 这就给员工传递了人才标准的信息, 如海尔的人才观是好用的人就是人才, 只要能为企业创造财富和价值的人就是人才。海尔的员工通过企业的人才观可以感知到能力决定一切, 只要能为企业带来效益, 就符合海尔的人才标准, 进而感知到创造价值的能力就是企业的人才所应具备的能力。
3. 绩效考核体系
绩效考核是指特定组织应用一定的方法对其工作人员在一定的时间内所完成的工作任务、成果做出评价, 对员工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
(1) 思想道德考核
思想道德考核可以真实客观的描述品德的类型、特征、面貌, 包括员工的思想意识和德育行为, 体现了企业人才标准中对德的要求。首先员工根据思想道德考核指标的权重可以感知到企业对员工思想道德的重视程度, 这将影响员工对企业人才标准中思想道德的感知。在思想道德考核的内容方面, 员工可以感知到企业对人才在思想道德方面的具体要求。如企业思想意识方面的考核包括诚实守信、乐于奉献、乐于帮助他人等。员工可以感知到企业在思想意识方面的人才标准, 所以企业在思想意识方面的考核影响员工对人才标准的感知。
(2) 知识考核
知识考核界定了员工从事工作所需的知识和专业技能, 是企业人才标准在知识方面的体现, 知识考核对不同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内容制定相应的知识考核指标。如人力资源助理、人力资源专员、人力资源主管所需掌握的知识和专业技能高低以及结构都不相同, 职位越高所要求的知识和专业技能越高, 知识结构体系越完善。首先员工根据知识考核指标的权重可以感知到企业对员工知识体系的重视程度, 这将影响员工对企业人才标准中知识要求的感知。其次员工通过本职位的知识考核指标, 可以感知到本职位所需要的人才应具备的知识体系, 从而感知到对企业人才标准中知识的感知。
(3) 工作能力考核
工作能力在员工的工作中得以表现, 而其考核指标是根据工作岗位和工作内容设计出来的, 不同的等级、不同的工作内容, 需要的工作能力不尽相同, 因此考核指标也不同。从工作能力考核指标的权重方面, 员工可以感知到企业对员工工作能力的重视程度, 这将影响员工对企业人才标准中工作能力要求的感知;从考核内容方面, 员工可以感知到所在岗位需要的具体工作能力, 进而影响员工对企业人才标准的工作能力方面的感知;从比自身等级高的岗位可以感知到想要晋升到的工作岗位所需的能力, 从而会影响员工感知到企业的人才标准。
(4) 工作态度考核
工作态度的考核是企业了解员工对工作的满意程度、内心需求和动机水平的重要渠道, 态度可以将工作能力转换成工作业绩。工作态度的考核需要依靠员工的工作中的行为进行考核, 员工根据工作态度的考核内容可以感知到员工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工作, 应该如何去工作, 因而员工根据感知到的信息会影响对人才标准中工作态度的感知。
4. 人才激励机制
人才激励机制将企业的人才标准具体应用到了实际的管理中, 明确了获得激励的员工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标准, 因此获得激励的员工便成为未获得激励的员工的榜样。
(1) 薪酬激励
员工通过了解企业的薪酬激励体系可以感知到企业对员工的贡献是否给予相应的肯定, 如果员工感知到自己的贡献得到相应的肯定, 那么员工就会以正确的观念和主人翁意识去努力实现工作目标, 通过感知到企业的人才标准从而改变自身, 最终使自身符合所感知到的人才标准。
(2) 晋升激励
晋升激励能为员工带来更高的物质报酬和社会地位, 更多的机会与权利, 能够满足员工多方面需求。首先, 员工通过晋升激励的体系, 可以感知到企业对人才的重视程度, 从而会影响员工对企业人才标准的感知;其次, 通过获得晋升激励的限制性条件, 员工可以感知到要获得晋升激励应具备的条件, 从而影响员工对企业的人才标准的感知。再次, 晋升能为没有晋升的员工指明今后的努力方向, 并感知到企业要获得晋升应具备的在工作岗位上具体的能力和素质, 感知到企业的人才标准, 从而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使自身符合所感知到的人才标准, 所以晋升激励影响员工对企业人才标准的感知。
5. 企业的非正式途径
企业的非正式途径对人才标准感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从他人的行为、员工间的关系及企业的氛围习惯三方面。
首先由于个人习惯、传统影响、文化层次等方面的不同, 在员工的行为、态度等方面会不一致的现象, 但是, 他们在保持自身正确习惯的基础上, 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从众压力, 这就将改变自身与他人不同且错误的行为改变, 并与他人保持一致, 从而改变员工对企业人才标准的感知。所以, 员工通过对他人行为的感知和受到的从众压力会影响对企业人才标准中行为的感知。
其次, 员工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对待他人的态度上, 如企业员工具备对待他人诚实守信、真诚、礼貌等性格特点, 因此员工会通过其他员工的行为表现感知到诚实守信、真诚、礼貌是企业的人才标准。所以, 员工间的关系会影响员工对人才标准的感知。
最后员工个人的行为与员工间的关系等组成了企业的氛围, 员工通过企业的氛围可以将他人行为与员工间的关系所感知到的信息融合, 最终感知到企业的人才标准。因此, 企业的氛围可以影响员工对企业人才标准的感知。
三、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
员工通过企业的规章制度、企业文化、人才考核体系、人才激励机制和非正式途径感知到企业的人才标准。员工感知到企业的人才标准可能是通过人才标准感知模型中的五个因素中的一个, 也可以是任意几个因素的组合。当员工受到单一的因素影响时, 员工会根据其影响因素直接感知到企业的人才标准;而当员工受到任意几个因素组合影响时, 员工会将各个因素所感知到人才标准的信息融合, 最后得到综合的人才标准。人才标准感知模型构建的核心是根据员工感知到人才标准的途径所构建的, 表面上看这五个因素并没有很大的相关度, 但实际上各个因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对模型中各因素间的关系解释如下:
1. 企业规章制度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 首先确定的是企业文化观念, 然后才是根据企业文化的理念和发展方向对企业制度进行制定、诊断和分析。企业制定的每一项规章制度, 都应该符合企业的价值观, 都应该与企业理念保持一致。因此企业的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具体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文化。
由于企业规章制度是企业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 可以加速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 促进企业文化的形成。规章制度是把认同的企业文化渗透到管理过程, 并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通过企业的规章制度, 员工可以更加清晰、准确和全面地理解企业的企业文化, 从而有利于推动企业文化的发展。因此, 企业的规章制度促进企业文化的形成。
在企业管理中, 企业规章制度与企业文化共同发挥作用。当企业制度的内涵没有被员工在心理上认同时, 只能反映管理规律和管理规范, 对员工只是外在的约束;当企业制度的内涵被员工心理普遍接受并自觉遵守时, 制度的要求变成一种人们自觉的行为, 企业制度就变成了一种文化。无论企业的规章制度是多么的周全、制度的多么谨慎, 仍然不可能面面俱到, 但是企业文化可以时时处处对员工的行为起到约束作用。企业文化与企业的规章制度一起发挥作用, 并弥补规章制度的不足。虽然企业的企业文化可以涉及方方面面, 但是因为人们的价值取向的差异性, 对企业目标认同的差异性, 要想使个体与群体之间达成协调一致, 只靠企业文化是不行的, 这时规章制度就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
2. 人才激励机制与人才考核体系的关系
人才的考核体系与人才的激励机制都是在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的框架下, 以战略目标为出发点, 进一步细化而形成的。人才的激励机制服务于人才考核的全过程, 并对人才考核起着推波助澜作用。人才激励机制对人才考核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体现在对人才考核的目标、考核的企业管理、考核的方法、考核的内容、标准及要求等各个方面。
人才激励机制与人才考核体系是相互促进, 相辅相成的关系。人才的激励要以人才考核的结果为基础, 实现相对公平的利益分配;人才考核要以人才激励的公平为目标, 用来明确员工业绩, 实现员工绩效的量化考评。人才激励机制是提高员工积极性, 创造性的根本源泉;而人才考核体系是实现激励目的的保证与行为。通过人才考核, 员工可以体现自身的工作价值与工作成果, 进而获取相应的激励。在员工的激励预期与考核指标充分联系的基础上, 使考核成为员工自觉的行为, 使激励成为可预期的收益。人才的考核体系与人才的激励机制不仅可以在进一步明确企业目标的基础上, 推动企业目标的实现, 也将有助于两者在运用执行的过程中形成共同的合力。
3. 企业规章制度、企业文化与人才考核、人才激励、非正式途径的关系
企业文化和企业的规章制度指导、约束人才考核体系、人才激励机制和企业的非正式途径;人才考核体系和人才激励机制的制定必须符合企业的规章制度, 适应的企业文化;非正式途径也必须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 迎合企业文化。人才考核体系和人才激励机制促进企业文化和企业的规章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人才考核体系是让企业文化实现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因为考核的内容表明企业看重的内容, 这正反映了企业文化。人才激励机制突出了一种关注考核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87-88
[2]郭晨炜.以职业化为导向的新员工入职培训[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8 (4) :21-24.
[3]李淑云.论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思路[J].河北学刊, 2007 (3) :213-215.
[4]张菁.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2 (10) :
感知分析 篇2
教案分析
教学目标:
.欣赏《小狗圆舞曲》和《扬鞭催马运粮忙》,感知音乐速度的快慢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
2.欣赏《渔舟唱晚》和《俄罗斯舞曲》,感受乐曲中的速度变化,并用律动变现出来。
3.对比欣赏《乌龟》和《地狱中的奥菲欧》序曲,学唱《乌龟》的音乐主题,进一步了解速度对塑造音乐形象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欣赏《小狗圆舞曲》和《扬鞭催马运粮忙》;欣赏《渔舟唱晚》和《俄罗斯舞曲》;《乌龟》和《地狱中的奥菲欧》序曲
教学重难点:在欣赏不同的音乐作品中,感受并了解速度队音乐形象与音乐情绪表达的重要作用。
教
具:钢琴、多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小狗圆舞曲》和《扬鞭催马运粮忙》
教学过程:
一、感知速度的对比
(一)新课导入
让学生聆听乐曲《小狗圆舞曲》,提问:速度是怎样的?描绘了什么动物形象?
(二)欣赏钢琴独奏曲《小狗圆舞曲》
.听听、动动
聆听感情独奏曲《小狗圆舞曲》,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根据乐曲的速度、节奏、情绪即兴用动作表现不同形象的小狗。
2.听听、挥挥
(1)简单介绍钢琴家肖邦创作《小狗圆舞曲》的背景。
(2)再次聆听乐曲,提示学生注意乐曲速度是否有变化,并用手随音乐挥动表现小狗的两种不同形态。
3.议议、演演
(1)学生讨论。
a.两个不同速度的乐段分别表现小狗的什么形象?
b.那个乐段表现了小狗飞快旋转、追逐自己尾巴的形象?为什么?
(2)学生随音乐的速度变化表演小狗的不同形象。
(三)欣赏笛子独奏曲《扬鞭催马运粮忙》
.初听
初听乐曲,随音乐轻拍出音乐的节拍,感受乐曲速度的变化。
2.复听
复听音乐,听辨乐曲的曲式结构。引导学生讨论,这首作品结构为带引子的ABA的乐曲,A段快速,B段慢速,全曲形成快—慢—快的速度变化,3.简介乐曲
展示图片“农民伯伯们驾着大车运粮食的场面”,并简单介绍乐曲。
4.思考
再次聆听音乐,引导学生思考乐曲通过速度的对比变化表现了怎样的音乐形象。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渔舟唱晚》和《俄罗斯舞曲》。
2.对比欣赏《乌龟》和《地狱中的奥菲欧》序曲,学唱《乌龟》的音乐主题。
教学过程:
一、认识“渐快”、“渐慢”
.播放歌曲《火车跑得快》,教师带领学生边唱边做开火车的律动,感受曾经学过的“渐强”与“渐弱”力度在音乐中的变化。
2.认识“渐快”
(1)引导学生思考:火车出发时和出站后的速度是否有变化?是怎么变化的?
(2)引导学生体验火车的“出发”—用手拍击自己坐的凳子,练习由慢逐渐加快。总结归纳:这种速度的变化称为“渐快”。
3.认识“渐慢”。
(1)引导学生思考:火车要进站了,速度是否有变化?
(2)引导学生自己继续拍击,营造声势体验火车由快到慢直到最后停止的过程,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这种速度的变化称为“渐慢”。
二、欣赏《渔舟唱晚》和《俄罗斯舞曲》
.听听、动动:播放古筝曲《渔舟唱晚》片段,引导学生思考:乐曲的速度是否有变化?边听音乐边随着音乐速度的变化挥动双臂,感受乐曲中的速度的变化。
2.看看、学学
(1)简单介绍乐曲,出示古筝演奏姿势,请学生用动作模仿古筝的演奏姿势。
(2)再次欣赏乐曲,引导学生随音乐速度变化模仿古筝的演奏动作,注意提示学生乐曲中渐快、渐慢的部分出现时模仿的动作也要随之变化,感受乐曲旋律上下流动的动态美,以及乐曲中表现渔舟破浪前进,流水声、渔歌声此起彼落、欢快热烈的音乐形象。
3.听听、拍拍、唱唱
(1)欣赏管弦乐曲《俄罗斯舞曲》,引导学生随音乐拍手,听辨乐曲节拍,并拍出乐曲2/4拍的节拍强弱规律。
(2)尝试记忆哼唱乐曲8小节主题。
(3)再次欣赏乐曲,让学生随音乐轻轻击拍聆听,感受乐曲最后高潮结束前出现渐快的速度变化。
三、欣赏《乌龟》和《地狱中的奥菲欧》序曲
.用中速弹奏《乌龟》的主题音乐,让学生聆听模唱,提示学生注意演唱的节奏与音高的准确性。
2.欣赏管弦乐曲《乌龟》音乐片段,引导学生思考这段音乐与刚才听唱的旋律有什么关系?
3.揭示音乐作品题目,对作品《乌龟》进行简单介绍。
引导学生思考:音乐慢下来,给人什么样的感觉?让学生随音乐边哼唱边表现乌龟缓慢爬行的姿态。
4.欣赏歌剧《地狱中的奥菲欧》序曲,对比管弦乐曲《乌龟》有什么相同之处?
5.欣赏与思考:想象音乐表现了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音乐形象的截然不同。
感知分析 篇3
【关键字】用户感知 WLAN 网络优化
【中图分类号】TN92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4-0027-01
0 前言
当前,为了适应移动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WLAN网络运营成为通信领域的新热点。但是,WLAN的运营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亟待解决:
第一,优化途径单一。
WLAN的运营大多停留在技术水平方面,例如频率,噪音,信道选择等。对于用户使用反馈信息不了解。
第二,成本较高。
WLAN作为新兴领域,各个系统的性价比比较低,成本较高,因此,节约成本迫在眉睫。
为了解决当前WLAN网络存在的问题,基于用户感知的WLAN网络优化应运而生,这就是本文的重点。
1 用户感知简介
用户感知(QoE,QualityofExperience)也成为用户体验质量,它是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对系统整体性WLAN系统的总体评价,是主要体现的是用户使用WLAN网络系统后的主观感受。有效监测用户感知,并且深入研究用户感知,对于发现并且及时解决解决网络中的问题很有帮助,用户感知提升,意味着用户对于WLAN业务的认可度提高,可以有效的增加网络的使用率。
网络优化最主要的内容是可以反映用户使用网络系统主观体验的指标参数。运营商可以通过检测和管理这些参数,了解用户的真实感受,从而优化网络系统,提高WLAN系统性能。
体现用户感知的指标参数主要包括以下四类:
1.信号速率及强度。
通常情况下,较高的信号强度可以获得较高的传输速率,但是对于两者之间具体的数字关系还没有具体的结论。终端方面,用户终端使用的带宽由传输速率决定,带宽的大小又会决定用户感知度的大小。因此,通过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可以看出,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信号强度来获得用户感知度。信号速率与强度则成为体现用户感知的指标参数。
2.系统容量。
一个WLAN网络系统的覆盖范围是有限的,所能承受的用户数量也是有限的,如果超出了这个系统容量,就会影响用户的使用效果,出现网速减慢甚至掉线现象。因此,系统的用户容量可以影响用户感知度。
3.网络干扰。
目前,大多数网络都是工作在2.5GHZ左右的频段范围内,而且这个频段范围只有三个独立的信道,因此,不同网络之间的信道重叠问题是不可避免的,这就会导致网络信号的干扰,因此网络干扰情况直接影响着用户的感知度。
4.分析QoS。
QoS的作用的优化各个网络系统的用户感知,从而提高不同网络业务的用户认可度。但是,在目前的各个网络系统中,QoS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因此,可以通过分析QoS可以获得用户感知度。
2 检测具体指标参数的方案
由于,WLAN网络覆盖范围较广,如果对全范围的网络进行用户感知的实验需要极大的人力物力,因此,本文利用IxVeriWave仪表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实验。
首先,对于第一个指标信号速率及强度,利用IxVeriWave仪表测试完成。IxVeriWave的功能中包括Rate andRange测试,当信号衰减增大、信号强度降低时,它可以检测到设备的信号吞吐及丢包状况,并且以表格的形式形象直观的输出,从而分析AP处理数据包的能力,并且,该测试可以通过多次试验求平均值的形式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其次,对于系统容量方面,可以利用用通过IxWaveQoE软件自定义网络设置,设定不同的传输模式及不同模式下AP在11b/g/n的最大用户容量,然后再根据不同的网络模式进行相应软件配置,通过设定不同的测试时间,多次测试,得到各个网络的用户容量,从而为网络系统的整体布局及设置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再次,关于网络信号干扰方面,主要包括有两大来源:第一,外在干扰,也就是说来自于密集频率以外的干扰信号,比如说移动蓝牙、微波炉等的放射信号。第二,内部干扰,就是工作在2.5GHZ左右频段的其他并行信号,主要是各个网络之间的频率分配不合理导致的信号干扰问题。
IxWaveQoE软件中有一个RF Int端口可以设定干扰信号的功率,并且2.5GHZ左右的单音信号。同时,对于系统外干扰,可以通过检测信号强度合适情况下,不同信号比下数据吞吐及丢弃状况,锁定系统的信干比。
最后,对于QoS的分析方面,可以通过此软件模拟公司、学校、餐厅等不同的场景,研究在不同场合下,WLAN网络的用户感知情况,例如不同场合下的不同网络业务如通话,视频,语音等使用情况,以及使用网络系统的设备类型如笔记本、PAD、手机等。通过设定不同的场景,涵盖常见的网络使用状况,测试不同用户,不同业务的使用频率及用户体验感受,评估具体网络系统的性能,从而为合理优化网络提供有力的支持。
3 小结
通过本课题的测试研究,可以得出关于影响用户感知的各个指标的相关结论:
信号速率及强度主要是体现网络的覆盖范围,信号强度超过一75dBm后,吞吐量急剧下降,所以,WLAN网络的信号强度应高于-75dBm。
系统容量,即网络系统承担的最大用户数量,AP应至少支持25个用户同时正常使用。
网络干扰,实验表明系统信干比应高于24dB才会保证较小的数据丢包率。
QoS优先级越高,用户体验状况越好。
参考文献
[1]王秀芳.基于优先级接入机制的WLAN性能优化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11.
[2]林美玉.我国开展号码携带现场试验[J].世界电信,2010,10:60 63.
[3]李玲玲,方帅,辛浩.改进的基于层次聚类的模糊聚类算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6:859 862.
智慧校园综合态势感知与分析平台 篇4
关键词:智慧校园,数据挖掘,可视化,数字化
1 智慧校园内涵及意义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学校信息化建设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国高校也在“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推动下提出了“智慧校园”理念,并随着智慧理念的深入,逐渐成为教育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方向。所谓智慧校园是指通过利用云计算、虚拟化和物联网等新技术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全面的智能环境感知和综合信息服务的平台。
本项目来源于信息中心的“智慧校园”平台建设中新涌现的校园海量大数据信息挖掘等增值服务功能需求,通过对智慧校园后台数据库进行大数据关联,把各个处、院等信息系统的“孤岛数据”整合起来挖掘出高效度的增值服务信息,从而实现对学生日常行为的态势感知与信息整合、预测、统计和分析。项目目标是为学生提供一体化信息查询服务平台,使学生的吃、住、行、学等能够提升至全程可视化、数字化,实现真正的智慧校园。
2 研究目标
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全面的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基于角色的个性化定制服务。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服务融入学校的各个应用服务领域,实现互联和协作。为学校与外部世界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相互感知的接口。在校园环境中运用物联网相关技术,实现校园的智能化、教育信息化、决策科学化和管理规范化。以各种应用服务系统为载体构建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为一体的新型智慧化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基于数字环境的应用体系,使得人们能快速、准确地获取校园中人、财、物和学习、研究、管理等业务过程中的信息,同时通过综合数据分析为管理改进和业务流程再造提供数据支持,推动学校进行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实时、远程、智能地分析校园内产生的海量数据,自动地过滤掉冗余信息,并对有用的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实现真正的“智慧校园”。
3 用户吸引力
项目主要面向学生这个庞大的消费群体。经调查,目前有利于学生单方面生活的APP频繁出现,但是可以包含学生所有校园生活信息的软件却少之又少,因此,相比于其他软件具有可观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款软件以学生为主体,链接信息广泛,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还可以记录学生的学习及日常生活行为,使人一目了然,而且切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满足学生的日常需求,在功能上能够吸引学生的同时,并给予其实际的帮助,又因为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必将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
深度粘合学生的3个方面可具体论述如下:
1)学习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图书馆提供的信息了解图书馆是否还有位置;自习室在何时空闲以便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更有利于学生高效、灵活的学习进展。
2)生活方面。关于食堂是否还有空座,浴室水龙头剩余的数量等等,学生都可以实时跟进了解,方便学生的生活。
3)出行方面。学生可以查询自己近期的足迹,来有序梳理自身短时内的行为态势,对接下来的行动计划给出切实可行的合理安排。
4 部分UI设计
4.1 首页
登陆智慧校园态势感知平台后,可以清晰看到各个不同的模块的定制排列。主界面内包括图书馆、水资源、教室通、食堂等各个功能模块,该平台可以及时推送校内各种美食、校园趣事、学生关注等诸多信息,除此之外,在主界面内还可以方便、优效地查询各种扣分情况,该平台的产生,可为广大师生提供简单、安全、便捷的生活方式,极大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首页设计效果如图1所示。
4.2 图书馆
研发过程中,设计实现了图书馆座位人数和高峰期时间统计查询、座位预约和书籍查询、预约、到期提醒、续借等增值服务。学生在去图书馆之前可以事先查询图书馆座位人数和高峰期时间,从而避免图书馆高峰期,有效安排学习时间。图书馆查询功能如图2所示。
4.3 签到模块
APP签到模块全面准确融合院系课程表子查询系统,快捷简单地提供学生上课的出勤情况。签到界面展示和个人中心如图3所示。下一步是提供院系领导、教务处长Web页查询学生上课出席情况是否和授课教师统计一致等目标,这就需要获得学生地理信息的认定与查询。开发难点是各楼宇同层教室的确定,涉及地图局部范围的水平和高度精确计量技术。
4.4 水资源
为了合理安排洗浴、打水,错开调度水资源高峰期,通过分析、掌握各供水链的情况,设计出最佳的水资源调度方案,同时经过挖掘统计也可以为学校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投入,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大幅度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和条件。水资源使用情况如图4所示。
5 结束语
智慧校园是一个长期演进的过程,需要遵循“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最优设计,逐步完善”的原则。根据学校的总体发展战略,智慧校园总体设计将采用新建应用服务系统、完善可应用系统和集成原有系统的方案,整体建设工作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智慧校园支撑平台的基础建设阶段;第二阶段为智慧校园核心应用系统的扩展阶段;第三阶段为协作应用、决策支持以及综合信息服务系统深化阶段。
在智慧校园态势感知平台设计的开发过程中力争做到“三通两平台”的技术路线,即宽带网络校-校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实现真正的“智慧校园”。
参考文献
[1]宗平,朱洪波,黄刚,等.智慧校园设计方法的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0(4):15-19,51.
[2]黄荣怀,张进宝,胡永斌,等.智慧校园:数字校园发展的必然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12,18(4):12-17.
[3]蒋家傅,钟勇,王玉龙,等.基于教育云的智慧校园系统构建[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2):109-114.
感知分析 篇5
感知上刑部郑侍郎
作者:李洞朝代:唐体裁:五排 寄掩白云司,蜀都高卧时。
邻僧照寒竹,宿鸟动秋池。
帝诵嘉莲表,人吟宝剑诗。
石渠流月断,画角截江吹。
闲出黄金勒,前飞白鹭鹚。
公心外国说,重望两朝推。
静藓斜圭影,孤窗响锡枝。
兴幽松雪见,心苦砚冰知。
缘杖虫声切,过门马足迟。
漏残终卷读,日下大名垂。
平碛容雕上,仙山许窥。
感知分析 篇6
[关键词]小型扬声器;感知低音;主观评价;客观评价
文章编号:10.3969/j.issn.1674—8239.2016.04.003
1.引言
扬声器低频部分的重放能力是用来判别扬声器性能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电声器件设计的一个热点和重点问题。小型扬声器因为其本身物理尺寸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其低频部分重放能力不理想成为该领域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典型问题。对于小型扬声器低音感知方面的研究,目前主要包括硬件本身的设计改进以及使用算法程序优化这两个方面。但是,对于小型扬声器的低音听感进行的主观评价及分析还较少,暂时也没有较为明确的主观评价用语。
本文针对小型扬声器,通过语义调查分析得到浑厚感、厚实度和力度感等适合用来评价其低音听感的主观评价术语;并通过系列范畴法等主观实验确定适合用来做低音听感评价的音源素材;然后对5只尺寸不同的小型扬声器进行低音听感主观评价实验以及客观参数分析;最后对小型扬声器的主客观参数进行关联性分析。
2.低音主观评价术语与音源
2.1语义调查分析
参考扬声器主观评价的相关标准,同时考虑小型扬声器实际的低音感知现状,本次语义调查中列出的低音听感评价用语包括力度感、浑厚感、厚实度、震撼度、低音层次感、粗犷度等共22项。调查问卷需要被调查者对每一项用语进行1分至5分的评价打分。为确保语义调查的普适性和客观性,所有的评价用语随机地呈现给被调查者。被调查者共50人,调查问卷收回49份,有效率为98.O%。同时,对被调查者的性别以及是否具有扬声器听音评价经验进行分类统计,如表1和表2。
对结果进行显著性检验,显著性水平α取O.05。首先,用F检验的双样本方差分析,检验样本的方差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按照是否有听音经验统计的结果P=O.1625,按照性别统计的结果P=O.1369,均大于α。因此,结果方差无显著性差异。再进行等方差双样本T检验,两类统计的结果分别为P=0.094 2与P=0.1281,均大于α,因此得出被调查者的性别以及是否有过听音经验对调查结果的影响不大。
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各个评价用语对于评价小型扬声器低音听感的适合程度如图1所示。
由图中结果得出,最适合用来评价小型扬声器低音效果的主观评价术语为以下三个:7号浑厚感、12号厚实度和1号力度感,其次为低音饱满度和低音层次感。浑厚感,用来形容低音有气势,给人以震撼的感觉。厚实度,用来形容低音丰满充实,能给人结实厚重的感觉。力度感,用来形容低音有力量不拖沓,给人坚实有力的感觉。除此之外,也可以考虑加入低音层次感和低音饱满度。低音饱满度,用来形容低音丰满充盈,给人共鸣或温暖的感觉。低音层次感,用来形容低音层次分明,不浑浊。
2.2低音主观评价的音源确定
依据电声产品声音质量主观评价用节目源编辑制作规范,综合考虑小型扬声器的使用场景,选择20首曲目作为低音主观评价的备选音源素材,如表3。主观评价实验采用系列范畴法,具有听音经验的21名被试需要判别这些音源素材是否适合用来评价低音放音效果的五项术语——浑厚感、厚实度、力度感、低音层次感、低音丰满度。
其中,浑厚感音源素材适合程度的评价结果如图2所示。最终得到的结果为:浑厚感,藏族乐曲《法会·歌舞·净土》片段,时长1:03;厚实度,民乐打击乐《尘鼓》片段,时长O:57;力度感,交响乐曲《The Sinking》片段,时长O:34;低音层次感,藏族乐曲《阿姐鼓》片段,时长O:36;低音丰满度,流行音乐《渡口》片段,时长O:58。
3.小型扬声器低音感知分析
3.1低音感知主观实验
主观实验选取5只不同的国产小型扬声器单元(4英寸×2、3英寸×2、2英寸×1),分别编号1至5,参考声系统设备的扬声器听音试验标准,对其低音放音效果进行主观评价。听音实验在消声室内进行,使用上述得到的评价指标及评价音源,采用对偶比较法对扬声器低音听感的五个指标进行评价,并通过系列范畴法对其整体低音听感进行评价。
为了确保实验的可靠性及一致性,每次实验仅允许两个人同时进行。被试为中国传媒大学声频专业研究生,共21人,听力正常。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得到5只扬声器单元的低音评价结果,如表4与图3所示。
根据上述主观评价结果看出,1号、2号扬声器在浑厚感、厚实度、力度感上均表现较好,2号扬声器在整体低音听感评价中得到的评价最高,1号扬声器次之。3号扬声器在浑厚感和低音层次感上得到的评价最低,5号扬声器在厚实度、力度感和低音丰满度上得到的评价最低,这两款扬声器在整体低音听感上得到评价也是最低的。从主观评价结果来看,实验选取的小型扬声器的低音听感整体上并不能让人满意。
3.2主客观参数相关性分析
参照声系统设备的扬声器主要性能测试方法,以及南京大学刘紫赞对于小型扬声器感知音质的研究分析,确定本次进行测量的小型扬声器参数为:频响特性、频响平滑度、前沿瞬态特性以及后沿瞬态特性。
实验中所有小型扬声器的测量均在消声室中进行,测量传声器放置在距离小型扬声器0.5m的位置。首先测得小型扬声器的频响曲线,如图4所示,为1号扬声器的频响特性曲线。
nlc202309091046
Olive使用了六个独立变量来描述扬声器的客观测量特征,其中与扬声器频响曲线关系较为密切的特征参数为频响平滑度SM(Smoothness),其定义如下:
其中,n代表此回归曲线模型中用到的数据点个数,X与Y分别代表回归曲线模型中测得与估计的幅值,本次计算采用了低频段100Hz至1000 Hz区间中等间隔的10个点。由此得到上述5只小型扬声器的频响平滑度结果如图5所示,并分析其与各项主观评价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如图6所示。
通过上述分析结果可以得到,整体低音听感表现较好的1号、2号扬声器的频响平滑度参数是要优于其他扬声器的。平滑度参数最低的3号扬声器,其在厚实度、力度感上的主观评价结果都是较差的。另外,平滑度参数与各项主观评价参数之间均呈现出了一定的相关性,尤其是与厚实度的相关系数最大。
前沿瞬态特性和后沿瞬态特性可以通过猝发声实验得到,猝发声信号的长度为20个周期的正弦信号,选取的猝发声频率为200 Hz、300Hz……1000Hz共9个。把测得的信号转化为能量曲线,曲线开始由0到达稳态所对应的时间除以该频率下20个周期正弦信号所对应的时间为该频率下的前沿瞬态时间;在曲线后部由稳定阶段开始下降至衰减10dB所对应的时间为该频率下的后沿瞬态时间。前沿瞬态时间和后沿瞬态时间分别用其各频率瞬态时间之和表示,如表5所示。
利用上述瞬态特性测量数据,结合低音主观听感评价结果对这5只小型扬声器进行排序,并与浑厚感、厚实度、力度感、低音层次感、低音丰满度和整体低音感知五项主观评价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的结果如图7所示。可以看出,小型扬声器的前沿瞬态时间与其低音感知的各项主观评价参数相关性较大,尤其是与厚实度和浑厚感这两项的相关系数较高,后沿瞬态时间和各项主观评价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相对较弱。
4.小结
本文通过语义调查分析得到了浑厚感、厚实度和力度感等适合用来评价小型扬声器低音听感的主观评价术语,并依据音源制作规范和主观评价实验确定了适合用来进行低音听感评价的音源素材。通过主观评价实验的结果得出,实验选取的5只小型扬声器的低音听感整体上并不能让人满意,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现阶段小型扬声器低音不足的现状。通过主、客观参数相关性分析发现:小型扬声器的前沿瞬态时间与其低音感知的各项主观评价参数相关性较大,尤其是与厚实度和浑厚感这两项的相关系数最高,频响平滑度参数与厚实度的相关系数最大。上述的分析及测量为改善小型扬声器的低音放音效果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物联网信息感知及交互技术分析 篇7
关键词:信息交互,物联网,信息感知,信息交互,数据处理,数据压缩
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对于物联网技术的发展, 物联网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促进并推动信息技术领域的发展, 给互联网的发展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物联网作为网络的存在形式, 独立于一般网络。物联网能够实现物品和物品、物品和人以及人和人之间的信息的传递和沟通, 并通过现代化的网络手段对于物联网上的用户进行信息的收集和管理, 可以为物联网的使用者提供一个有效的网络平台。
1信息感知技术
信息感知技术能够通过无线传感器来为物联网提供基本的信息。但是信息感知技术的获取方式是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的, 对于信息的获取中冗杂性和不确定性太多, 这必将影响到物联网对于用户和物品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工作。信息感知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 所以通过数据的清除能够将不确定信息的数据整合成可供物联网服务的可用信息, 通过对数据进行一定程度的压缩能够实现高效感应的信息感知技术的融合。
1.1数据的收集
数据收集的过程是指被感知到的数据从感知节点向汇聚节点汇集的过程, 数据的收集过程要求数据在传输的过程中没有任何损失, 针对不同数据的收集过程和应用的处理分析, 数据收集收到不同程度的约束, 包括高效性、网络延迟、可靠性和网络吞吐量等。
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是数据收集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 其目的是保证数据通过感知节点顺利的传输到汇聚节点中, 目前, 在无线传感器的网络数据传输中, 大部分都是采用数据重传和多路径传输的技术来保障数据在传输中的安全性, 多路径传输的方法是通过在汇聚节点到感知节点之中构筑多条路径来将数据传输过去的, 以提高数据在传输过程的安全性, 多路径传输的服务通常都是终端到终端的传输, 但是由于无线感知网络通常都应用多跳路由的方法, 数据安全达到汇聚节点的成功几率是每一跳成功几率相累积形成的, 对于数据传输过程的每一跳都会因为各种因素的制约而引发丢包等现象。因此, 传输路径的构建是十分重要的, 路径的安全性是数据传输能否成功的关键, 数据重传的技术则是通过在传输路径上将数据都进行备份然后保存起来。数据重传技术的安全性是通过逐跳回溯来保障的, 但是, 数据重传技术存在的最大的局限性就是要求节点内部必须留有充足的存储空间以保障数据备份的成功。
数据收集中最需要考虑的问题还有网络延迟, 为了减少在节点中的能耗, 数据收集节点和汇聚节点一般采用节点休眠的方式来减少网络的能耗, 节点直接轮流待机休眠时能够减少数据在传输中对于网络的负荷度, 这种流水线时的数据传输方式能够使数据在路径上做到波浪般的传输, 从而减少了等待的时间。实现了网络数据的不间断的传输。
物联网中应用最广泛也是最基本的概念是数据收集, 目前已经出现了很多成功的数据数据收集方法, 进一步研究数据收集技术的前提是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针对各区域物联网应用的不同, 数据收集和应用的方式也各不相同, 需要分析和整理数据收集不同约束目标之间的从属关系来完成对于数据传输各目标之间的优化选择和灵活配备。
1.2数据的清洗
和数据收集的目的不同, 数据收集是为了获取所需目标的真实情况, 然而由于网络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周围环境问题的影响, 对于数据的获得往往伴随着大量错误的异常数据。因此剔除错误数据得到正确的数据对于物联网的发展十分有利, 对于错误数据的清除过程中中部分数据还会出现缺失的现象, 对于缺失的数据要及时进行估计, 以再次获得完整的数据信息, 根据感知数据的时空变化规律地不同, 才能利用分类识别的和概率统计的方法来对于感知节点和整个网络的数据实现数据的清洗和处理。
分类识别的方法是数据清洗中最主要的方式之一, 是将数据清洗的概念比作一个模式来进行识别, 采用传统的计算机学习和分类识别的方式, 比如通过支持SVM、贝叶斯网络等方式来得出离群值, 并利用节点之间的数据沟通的历史数据来实现对于离群值的初步断定。通过贝叶斯的概率运算就能推断出离群值的判断, 由于分类识别的数据清洗方法中充分利用了数据样本, 因此在数据的清洗过程中能够取得更加突出的应用效果, 对于分布式的感知网络和多源异构的感知数据的整理, 分类识别的方法在达成目标时还能通过不同的数据信息来实现对于数据的清洗工作初步研究。
在数据的清洗中存在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感知数据的缺失和存在值的问题, 缺失值比作异常值, 在数据的清洗过程中就能实现对于缺失值的正确识别和清洗, 但是物联网所需要的数据是要保持完整性的, 基于数据完整性的考虑则需要对于数据的缺失的部分进行有效的估计, 例如多元回归模型和线性插值模型的建立的估计方法, 已经通过了实验阶段, 并获得了是由优秀的实验成果。
由于物联网的环境复杂多样, 受到网络环境中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大, 网络状态波动异常等因素的制约, 数据清除的方法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的。因此, 在对于物联网数据的清除过程的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过程中, 还需要解决数据清洗的网络能耗和负载均衡等问题。数据大规模网络应用的清洗方式是未来数据清洗的主要方向。
1.3数据的压缩
由于存在较大规模的感知网络, 所以在将全部的感知数据一股脑的汇入到汇聚节点时会产生十分巨大的的数据传输量, 感知数据由于时空相关性的因素, 存在巨大的冗杂数据, 因此要采用数据压缩的方式对于数据量的大小进行压缩, 感知节点在运算和存储的方面存在的限制较多, 传统的数据压缩方式已经不适于现代的物联网的应用。
基于传统的数据压缩方法在信号处理的方面取得的成功, 研究者试图通过传统数据的压缩方法来应用到物联网感知数据的压缩中, 例如小波变换的数据压缩方法, 首先在单个的感知节点中对于数据进行初次的小波压缩。然后再将压缩的数据传输到汇聚节点中进行集中的压缩, 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网络通信的费用。
2信息交互技术
物联网的信息交互是一个基于网络系统并且有众多网络节点参与的信息传输、交互和共享的平台, 通过交换信息的流动性, 物联网能够自动获取各个信息交互网络中的其他节点的信息数据。
2.1物联网信息交互模型
通过对于大型信息系统人际交互过程的解析, 构建了用户和信息系统的信息交互模型, 该模型认为信息的交互过程是在系统、用户以及内容这三个对象之间发生的。用户获取信息的目的是对于系统中内容的拷贝, 必须通过系统中所设定的功能来完成, 内容则是依托于系统而存在的。
2.2网络与用户之间的信息交互
用户与网络之间发生的信息交互主要是通过网络所提供的命令和功能来执行这一系列的任务的, 通过系统配置、路由构建、代码发放和程序执行等设置来实现对于感知网络的信息获取和物联网运行维护的。物联网的各种功能都离不开用户和网络的信息交互。在信息的感知中所产生的数据收集、数据压缩必须通过用户在网络中的感知功能才能实现。用户和网络之间发生的信息交互是用户通过网络发出相对应的指令来控制信息的传输的、相关节点收到指令后会分布式的执行下去, 并且将最终执行结果通过网络反馈给下面的用户。
2.3大规模网络信息交互
在智能交通、农业发展、环境监测等领域, 对于大规模无线感知网络的应用是非常迫切的, 大范围和信息感知和信息交互的特性与物联网的实际特性向温和, 但是受到网络环境和网络资源的制约, 现有的物联网无线感知网络的规模都比较小, 感知功能也十分的单一, 标准信息的局限性也是十分大的。因此对于大规模无线感知网络在现实中的实际应用, 还需要对于信息的感知和交互技术。以及网络延迟等问题做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才能通过实际的网络验证理论的可行性。
3结束语
目前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还处于起始阶段, 物联网的信息感知和交互技术涉及还存在很多问题, 例如感知节点的设计、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五项安智网络的组网技术、信息的管理和存储等技术, 现有技术并不能适应大规模的物联网发展, 但是随着各个技术对于物联网理论和应用的不断加深, 一些新的信息感知方法和信息交互问题也在不断地出现并加入到了物联网的应用中去。物联网在未来一定会得到迅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曲冰洁.物联网信息感知及交互技术探究[J].中国科技信息, 2014, 07:130-132.
[2]赵中营.物联网信息感知与交互技术探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4, 16:60-61.
[3]朱军.浅谈物联网信息感知与交互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5, 15:28.
患者感知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 篇8
关键词:患者,服务,感知,护理人员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 三级甲等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 环境设施已基本达标, 住院患者的基本需求已得到满足, 患者情感、关爱的需求显得更为重要了。本文采用护理感知服务测评问卷, 调查了解临床护理工作中患者感知服务质量的情况, 探索临床护理感知服务质量影响因素, 为了更好地进行整体护理和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法选择调查对象。选择2012年3-4月在我院愿意配合调查的满18周岁的住院患者。共调查43例, 回收有效问卷43例, 有效率达100%。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SERVPERF量表测评法[1]其核心组成部分是一个被称为SERVPERF的多项量表, 由服务质量的5种不同要素所包括的不同指标构成, 分别是:有形性 (可感知性) 、可靠性、响应性、保证性、移情性。在SERVPERF量表指标结构的基础上, 结合护理服务的具体情节, 设计出符合护理服务特点的服务质量测评问卷, 使之符合我国国情, 并由5位护理专家进行效度评价后使用。量表在上述因素的基础之上, 细化成20个指标。调查人员由笔者对他们进行专门培训后开展调查。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 由调查人员直接发给患者, 并当场回收。完成每份问卷的时间约需20min。并采用Likert 7级评分法评分。
1.3 问卷信度
问卷信度是针对SERVPERF量表中5个要素进行计算的。患者调查问卷信度如下:5个方面的信度范围在0.733~0.898。达到调查研究的基本要求, 效果可信。
1.4 数据统计
统计数据采用SPSS11.5软件分析,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直线相关方法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资料
共43例, 男25例, 女18例;年龄16~91岁, 平均年龄 (45.39±19.93) 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0例, 初中18例, 高中10例, 大专及本科5例。住院天数7~32 (14.83±6.88) d;治愈30例, 好转12例, 无效1例。
2.2 住院患者感知服务质量的情况
2.2.1 住院患者感知服务质量测评:
五大服务质量要素均值最高的是有形性和可靠性 (6.10±0.88) ;均值最低的是保证性 (3.93±3.03) 。
2.2.2 住院患者感知服务质量测评情况与相关因素分析:
性格跟患者感知服务质量的总评价呈正相关 (r=0.475, P<0.05) ;年龄与患者的感知服务质量呈正相关 (r=0.304, P<0.05) 。
2.2.3 五大因子对总满意度的影响:
五大服务质量要素对患者感知的服务总满意度的影响程度,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五大因子中, 移情性与响应性对总满意度有显著性影响 (P<0.05) 。而有形性、可靠性、保证性对总满意度的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笔者将五大因子的表现值 (因子所包含的题项得分的均值) 与重要性程度进行了对比。在这五大因子中, 移情性的重要程度最高, 但表现值一般;响应性重要度次之, 表现值不太理想, 见表1。
注: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4 五大因子之间的相关性:
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可靠性与移情性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r=0.286, P=0.031) ;移情性与响应性之间的相关系数比较高 (r=0.410, P=0.003) , 见表2。
3 讨论
20世纪80年代初期芬兰瑞典经济管理学院的克里斯丁·格多路斯教授提出感知服务质量的概念, 定义为顾客对服务期望与实际服务绩效之间的比较, 同时界定了其基本构成素, 即由服务结果和服务过程构成的。感知是患者在住院期间实际护理服务中经历的主观评价, 护理服务质量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患者和家属的感知性。要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要从住院患者的角度出发, 以患者为中心, 加强患者的感知服务的管理[2], 提高临床护理的感知服务质量。患者感知服务质量不是一个一维的概念, 患者对感知服务质量的评价包括多个要素构成, 现将患者的感知分析如下。 (1) 可靠性:在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的5个维度中, 可靠性指准确可靠地执行所承诺的服务。在护理工作中, 可靠性是指能为患者提供准确、可靠地执行所承诺的各种护理服务的能力。 (2) 响应性:是指帮助顾客并迅速提供服务的愿望。在护理工作中, 当患者住院时, 护理者即主动热情接待、主动帮助患者熟悉陌生的环境, 为患者提供各种便捷的服务, 及时处理患者提出的各种咨询和要求。 (3) 保证性-激发信任感:员工的行为能够增强顾客对企业的信心, 同时让顾客感到安全。这也就意味着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解决患者问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它包括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操作技术水平。 (4) 移情性: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 并对患者给予特别的关注。 (5) 有形性-服务的实物特征:服务的有形性是指服务机构有策略地提供服务的有形线索, 帮助顾客识别和了解服务。有形性是指为病人进行护理服务的“有形部分”, 包括护士按医嘱执行的各项操作等。
注:P<0.05有统计学意义。
3.1 患者感知服务质量5个方面的排序
有形性和可靠性第一, 但其对总评价的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此研究结果显示, 在患者决定服务质量感知时, 有形性和可靠性的部分对其影响不大, 可能是笔者研究的是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医院有形性部分如环境、设施、人员、信息等投入多, 护理人员的技术等方面患者比较满意, 但有形的实据将有助于加深和帮助患者对护理服务其他4个层面的感知。在临床护理中, 护理人员往往高估了患者对有形性这部分的感知, 这可能会导致护理人员的认识不够, 不能为患者提供足够的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而保证性排最后, 其对患者感知服务质量的影响也没有统计学的意义。保证性指的是护士的知识与礼貌, 以及给患者一种信任感与信心的能力。调查表明, 护士在这方面的努力还是不够的, 这可能因为目前综合性大医院护士工作量大, 忽视了与患者的沟通;还有就是目前中专护士仍是我国护理队伍的主体, 使部分护士对整体护理观念接受还有难度。因此, 在工作中, 护士在提高本身专业技能的同时, 应强化综合素质的提高, 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赖度。
3.2 住院患者感知服务测评与相关因素
首先, 根据顾客感知服务理论, 患者对服务质量的预期取决于口碑传播、个人需要、过去经历等因素。这些因素或多或少都会受到患者个人心理因素 (如性格) 的影响。其次, 在临床护理中, 患者的性格会对护理人员的态度和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从而对最后生成的服务质量产生间接影响。因此, 工作中护理人员应用良好的态度来化解患者不良心理因素的不利影响。此外, 护理人员也要重视不同年龄、文化程度患者的感知, 这些因素与患者的感知服务质量都有一定的关系。本文发现, 移情性的重要度第一, 而表现值第四。表明护理人员在移情性方面需要改进。移情性是一种感同身受的情怀, 也就是提供关心与人性化的服务给患者。在临床护理工作时, 护士要重视患者心理方面的需求, 以患者为中心, 要让患者感知护理服务能时时为患者着想和给予患者人性化的关注。表2显示, 响应性的重要度第二, 表现值第五。响应性是护理人员协助并及时提供服务的意愿及提供服务的速度。说明护理人员在这个方面作出的努力还是不够的, 这可能与护理人员工作量大、人员少有关。这就要求管理者要加大人员投入, 合理安排。在护理工作中, 以患者为中心, 以护理人员为重心, 坚持人本原理, 医院对护理人员知人善用, 院领导重视护理工作, 从生活、心理上关心护士, 尊重护士, 注重运用行为激励原则, 调动护士的主动性、创造性, 热情激昂地投入到护理工作中。
住院患者护理服务的感知是多方面的, 加强患者的感知服务管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护理管理者要制定以患者为中心, 以质量为核心的有效措施, 建立完善的监督评价系统, 提高患者感知服务质量, 实现患者由满意到忠诚的改变。因此, 在护理工作中, 强化服务意识, 转变服务观念, 调整价值观, 增强主人翁责任感, 把被动服务观念转变为主动, 满足患者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冯梦婕, 徐晓燕.基于顾客感知质量的移动通信服务分析[N].人民邮电报, 2005-1-11.
陕西临潼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分析 篇9
旅游目的地,是指吸引旅游者在此做短暂停留、参观游览的地方。临潼作为旅游目的地,要想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就必须增强其品牌营销。然而品牌营销的核心与关键,在于旅游者对目的地的形象感知。所谓旅游目的地形象(Tourism Destination Image),是指现实和潜在旅游者(主体)对旅游地(客体)的感知,是对旅游地各要素产生的印象总和,是旅游地特征在游客心目中的反应,也是人们对一个目的地的信仰、观念、印象、以及期望的总和。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相对性、可变性,影响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要素众多,其中包含着熟悉度、标志物、景区卫生环境、景区安全设施设备、景区可进入性、广告宣传等诸多因素。
二、研究方案
本次调研以问卷为主,访谈为辅的方法进行调研。问卷设计以研究陕西临潼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为目的,主体从影响临潼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六大因素入手进行了调查。
此次调研共发放300份问卷,其中回收问卷291份,其中,有效问卷282份,有效回收率为94%。
三、临潼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分析
(一)游客特征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表1),临潼旅游目的地,可满足各阶层旅游者的消费需求,不会过多受可自由支配收入的限制。年龄上,主要以中青年为主,但各个年龄阶段人员所占比例差别较小,适宜各类人群参观游览,可获性较高。
(二)影响临潼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主要因素分析
1、宣传力度和宣传形式,直接影响了目的地的广告效应。表2显示,有74.1%的游客认为临潼旅游目的地各个景区的宣传形式丰富多样,包括沿街广告、电视及网络等媒体,旅游杂志、报纸、书刊等各种线上线下的形式。在宣传力度上要进一步加强综合性,不可局限于秦始皇兵马俑景区。
备注:N为人数(Number)。
2、旅游决策行为来源于对旅游地的认识,即熟悉度——是旅游者在到达该目的地之前对其心理上的一种感知,调研中超过半数的旅游者对临潼旅游目的地的熟悉程度相对较高的;交通因素是目的地可进入性的直接体现。表3显示,超过80%的旅游者认为该地可进入性非常好;各层次标志物占比差距不大,景区在其设置的关注度上相对其他影响因素较低;景区安全设施设备是游客能够在所选择的景区内顺利完成旅游活动的保障,需进一步强化;部分游客随手丢弃垃圾等行为会影响景区的卫生环境评分,景区应在投放垃圾回收设施的同时增加警示标语的设立。
(三)临潼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整体分析
这一部分主要从其吸引力及游客对其整体印象着手调研,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旅游者认为临潼旅游目的地的文化遗存和景区讲解服务是最具吸引力的两项,过半数的旅游者认为这一目的地给他们的整体印象是古典与现代融合,富有生命力。
总体来讲,多数旅游者对临潼旅游目的地整体形象较满意。其整体形象虽然水平较高,但临潼旅游产品陈旧草一, 与当地旅游资源和旅游业发展很不适应,除兵马俑、华清池、秦陵和骊山等一些文化遗产自然景观之外,临潼至今还没有开发出更多具有吸引力的旅游项目。所以,导致临潼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感知也发展缓慢。
四、结论
感知分析 篇10
随着近年来3G网络的不断完善, 资费的逐渐下降, 移动用户的数据业务使用兴趣也被不断的挖掘出来, 2G网络承载的GPRS/EGPRS数据业务量也不断的攀升。
由于2G网络是以承载语音为主的网络, 数据业务和语音业务共享无线资源。所以, 从运营商的角度来讲, 数据业务占用资源大, 带来的收益却远低于语音业务。在语音和数据业务抢占资源的时候, 一般是以语音业务优先, 充分提高数据业务承载效率, 这也是近年来无线网络优化的基本策略。
但若单纯以提高数据业务承载效率为目的, 那势必将会对客户感知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因此, 如何找到合适的数据业务承载效率, 并对影响数据业务客户感知的因素加以分析与优化, 是移动优化工程师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也是本文探讨的内容。
二、数据业务承载效率的影响
由于GPRS采用共享信道的机制, 数据业务流量的快速上升, 必然导致每信道 (PDCH) 承载的流量上升 (即承载效率) 。由于效率的提升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数据业务资源可用的减少上面, 因此需要考察在数据业务承载效率提升的同时, 会对数据业务的性能、客户的感知产生什么样的影响[1]。
下面是某地市2010年、2011年晚忙时的全网数据, 我们来考察一下KPI的变化情况。
图1可以看出, 在数据承载效率提升之后, 每个PD-CH上面承载的用户数增多, 数据业务的下载速率却有所提升。这是由于64K的EPDCH资源增加, 数据业务的下载速率仍保持在较高的水准。如果在相同的EPDCH资源情况下, 那么2010年的数据业务用户由于共享无线信道资源的人数较少, 因此会获得比2011年的数据业务用户更好的体验, 所以在数据业务工作中, 应该更多的增加EPDCH信道, 来达到提高客户感知的目的。
图2是同一网络环境下每PDCH承载流量和EDGE下载速率的海量数据散点图。
上图中亮蓝色趋势线为EDGE下行速率随每PDCH承载流量增加而变化的趋势线。从上图可以看出, 随着每PDCH承载流量的增加, EDGE下行速率的趋势首先是呈现上升趋势;但随着每PDCH承载流量逐步增大, EDGE下行速率的趋势反而出现了下降趋势。
从上图趋势线可以看出, 当每PDCH承载流量在2.2和3之间时, EDGE下行速率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趋势线的中心在100kbps左右, 而速率的下限基本上在90kbps之上。因此每PDCH承载流量保持在2.2到3之间比较合适。
三、覆盖的影响
小区的弱覆盖会降低数据业务的下行的编码方式, 同时增加重传的比例, 降低下行RLC层速率, 从而降低下行IP层吞吐率, 降低用户的感知。
通过平均下行信号强度分析可以看到, 小区FN8FCC1/2中, 小区FN8FCC1覆盖较弱, 见下表:
通过统计发现, FN8FCC1的上/下行TCP吞吐率分别为:38kbps/102kbps, FN8FCC2的上/下行TCP吞吐率分别为:58kbps/143kbps。显然, FN8FCC1小区由于上/下行覆盖偏弱, 其TCP吞吐率明显低于FN8FCC 2小区。
四、上行干扰的影响
上行干扰的存在会降低数据业务的上行的编码方式, 同时增加重传的比例, 降低上行RLC层速率, 从而降低上行IP层吞吐率, 降低用户的感知。
由图3的EGPRS所用的编码方式和无线环境的关系可知, 无线环境对EGPRS下载速率的影响很大。
下表是某基站9个小区的干扰等级采样点数据, 干扰等级越高且采样点越多, 说明上行干扰越厉害。由数据可知1/2/3小区的上行干扰都比较大, 7/8/9小区上行干扰较小。
由下表可知, 从上行的IP层和RLC层速率看, 相对7/8/9小区, 1/2/3小区的速率也都是较低的。
五、移动性的影响
手机在做GPRS/EGPRS业务时, 如果发生小区重选, 会中断数据传输一段时间。所以, 如果小区数据规划不好, 造成手机频繁重选, 会降低数据业务的速率, 用户感觉数据业务明显偏慢。下面研究重选次数多的小区对数据业务性能的影响。
挑选某地市一SGSN下带的906个无线环境和GPRS的编码方式均接近的小区, 选取其中重选次数最多的26个小区作为评估对象。
由图8可知, 重选频繁小区的上下行IP吞吐率平均值均低于SGSN下906个小区的平均值, 说明频繁重选会导致用户感知的降低。
六、总结
由上面的研究可知, GPRS/EGPRS用户感知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包括小区容量、资源抢占情况、上行干扰以及小区的移动性。在GPRS/EGPRS无线网络优化时, 首先应该保证小区具备足够的无线容量;其次, 语音和数据业务的资源抢占不能太严重;干扰对EGPRS的影响特别大。最后是尽量保障用户在使用数据业务的时候, 发生最少的小区重选。从而保证数据业务的用户感知达到最优。
摘要:本文从用户感知的角度触发, 分析影响GPRS/EGPRS业务感知性能的无线因素, 并研究这些因素对无线感知的定性关系, 为移动网络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用户感知,上行干扰,TCP时延,IP速率
参考文献
感知分析 篇11
关键词:感知的支持源;员工队伍;稳定性建设
前言:员工队伍的稳定就是企业能否使员工愿意长期在企业中工作,员工在企业中留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员工的主观因素和工作的环境。良好的工作环境的重要方面就是员工能够感知到各方面的支持,这样良好的组织支持环境能有效地为企业创造和谐的劳动关系,提高员工的工作动力,为企业留住人才。本文借鉴工作嵌入理论,讨论员工从感知的组织、管理者和同事支持如何影响员工的心理状态,构建良好的工作环境。
一、感知支持源的重要性分析
员工在进入企业初始时期,对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没有认知上的概念,因此需要一个过程来适应新环境,为自己定位,新环境的适应包括:适应工作情况、调整心理状态。一般员工都不能立刻适应新环境的变化,一般组织采取的方式都是让新员工自己去建立新的社会关系,或可以为这种关系的建立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组织做好对员工本身的支持或提倡员工管理者和同事提供支持。
感知的组织支持指员工从组织上感受到支持,组织重视员工的价值、认可员工对组织的贡献、关心员工的生活和发展。感知组织支持能够稳定员工工作态度明显减少员工的离职意图。从人的行为方式一般规律的角度来看,个人感知组织支持能够有效地提高对组织的责任感,希望能够以个人的能力为组织作出贡献,而个人能够为组织作出贡献的方式就是以较高的工作热情参与组织的工作。也就出现感知组织支持的员工更愿意长期留在企业工作。
感知管理者支持是指员工的主要管理者为员工创造心理支持,工作相互帮助,互相了解程度高的关系状态。能否感知到管理者的支持决定着员工的工作状态、工作满意度和工作质量。类似于感知组织支持,员工也会在感知管理者支持时,感受到管理者重视保护员工利益、注重员工的工作成果。一般在企业的组织形式中管理者一般都代表着员工工作的团队,因此主管对员工工作有关问题解决的支持可以视为群体层面的支持源。感知到更多管理者支持的员工会体会到更多的来之团体的力量支持,这样也就一般不会出现主动离职的情况。
感知同事支持是指同事对新员工心理状态变化的关心。根据科学研究表明,社会融合概念体现了同事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个人与组织的其他成员的相互关心的程度,也就形成了员工所在团体的的凝聚力,其中包括同事间和谐相处,愿意提供帮助,在工作中团结一致。如果社会融合程度低,可能导致员工对组织工作环境的不满意。对社会融合理论的研究可以发现,感知同事支持的员工会融入组织成为组织的一员,从而愿意留职。得出的结论就是:社会融合程度越高,个人离开组织可能性就越小。所以,感知到更多同事支持对于员工的留置也有重要的作用。
二、感知支持源对建设稳定员工队伍重要作用分析
工作嵌入是个体和组织内外所有与工作相关的情境之间所形成关系网络的密切程度,而感知支持源是员工融入组织的重要途径,可以从专业概念的角度出发
(一)员工在组织内感知到的各个支持源是工作内嵌入的重要影响因素
在理论研究的结果中可以看出,员工感知到来自组织、主管的支持以及同事间互动与支持明显的影响了员工在组织里的留职意愿。对于入职时间较短的员工而言,来自组织及成员各方面的支持能对他们顺利地融入组织提供很大的帮助,排除了很多入职过程中的不利影响因素,能够加强在组织中的物理和自我心理位置。从假设检验的回归系数来看,组织支持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二)组织内部支持源直接影响到员工留职意图
感知组织支持与员工的留职意图在工作嵌入理论的研究中可以发现,感知到组织支持的员工的留职意图明显有所变化,在工作嵌入理论中组织支持起到了很好的中介作用,这一发现将员工队伍的稳定与感知支持源直接联系在一起并揭示了发生作用的的方式,也就证明了如果组织积极主动关心员工,重视员工的劳动成果,将有助于发挥嵌入组织内网络对员工发的凝聚力量,从而实现员工队伍的稳定。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主管支持在员工保留中发挥作用有两种基本方式,一是能够直接影响员工的留职意图,二是能够很好地帮助员工融入组织的关系网络。员工在日常的工作中大部分的时间由主管负责接触时间很多,主管的支持能够作为正能量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主管员工表现出的关心越多,就越能够帮助员工团队稳定工作情绪,使员工和主管、员工和员工之间形成默契的组织关系,组成一个团结的工作生产团队,保证员工队伍的稳定性。
结束语:感知支持源对建立稳定的员工队伍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在企业内部的管理实践中,应引起重视。在目前的理论研究中,在组织、主管及同事支持中,感知主管对员工的支持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在管理中,企业要提高各部门单位主管的支持员工关心员工的意识,建立一套相应的机制,保证员工感受支持,成为生产团队稳定的动力。
参考文献:
[1]王浩,白卫东.工作嵌入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1)
压缩感知理论及重构算法性能分析 篇12
压缩感知理论是Donoho等人以信号调和分析、稀疏表示和最优重构等为理论基础,经过数学论证和分析形成的一套获取信号并压缩数据的理论指导方法。其信号获取及处理流程如图1 所示。
由压缩感知理论可知,对于可压缩的信号或者是信号经过域变换可稀疏表示,通常用与变换基不相关的观测矩阵来投影稀疏变换后的高维系数,得到的低维观测向量。这些投影中包含了重构信号所必需的信息,然后通过求解非线性最优化问题,就能从少量的低维观测向量中近似精确地恢复原始的高维信号。
1 压缩感知的基本理论
考虑x为长度N 、稀疏度为K ( 即含有K个非零值) 的一维稀疏信号,Φ 为M × N的二维矩阵( M <N ) ,y = Φx为长度M的一维测量值。压缩感知的问题就是在已知测量值y和测量矩阵 Φ 的基础上,求解欠定方程组y = Φx ,得到原稀疏信号x。
然而一般的自然信号x本身并不是稀疏的,需要在某种稀疏基上进行稀疏投影。考虑一个实值的有限长一维离散信号x ,可看成为RN空间N × 1 维的列向量,可以用N × 1 维的正交基线性表示,即:
其中,αi= 〈x,ψi〉= ψiTx 。记 ψ = [ψ1,ψ2,…,ψN]∈RN × N为正交基矩阵( 满足 ψψH= ψHψ = I ) ,展开系数向量 α = [α1,α2,…,αN]T,可以得到式( 1) 的矩阵形式:
可以看出,x和 α 是同一个信号分别在时域和ψ 域的不同表示。
假设系数向量 α 是K - 稀疏的,即其中非零稀疏的个数,是信号x在变换域 ψ 上的稀疏投影。在压缩感知中,观测和编码不再是对信号x或稀疏投影 α 直接进行,而是将x投影到一组与正交基不相关的观测基 Φ ∈ RM × N上,相当于仅观测了个投影值,产生观测向量y ∈ RM ×1,表示为:
式中,记Acs= Φψ 为传感矩阵。y中包含了重构信号x的足够信息,显然y的维数远小于x的维数,达到以远低于信号的实际维数实现信号采样的目的。如图2 所示。
综上,压缩感知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1长度为N的原始信号x是稀疏的或在基底ψ( N × N) 下是稀疏的,稀疏信号为 α。
2利用观测矩阵获取观测值y。
3已知 Φ、ψ 和y选择合适的算法重构x。
2 压缩感知的稀疏重构算法性能分析
重构算法的关键是如何从压缩感知得到的低维数据中精确地恢复出原始的高维数据。本文简单介绍贪婪算法中的OMP算法,凸优化算法中的GPSR算法,以及非凸算法中的IRLS算法,并通过仿真比较各算法的重构效果、峰值信噪比PSNR以及运行时间,得出各算法的特点。
其中,对于深度为8 位的灰度图像而言,灰度级数为256,其峰值信噪比,其中信号均方误差,x为原始信号,为重构信号,M为信号行数,N为信号列数。
运行时间均是从读取图像、进行图像稀疏、生成观测矩阵、压缩感知算法重构、图像逆变换整个过程所用时间。
仿真条件均是MATLAB R2012b,Intel Core i5CPU,内存4GHz。所有算法都是采用小波基作为稀疏基,观测矩阵为高斯矩阵,重构图像为256 × 256的Lena图,N = 256 ,M为观测个数,M/N为采样比例,稀疏度均为M/4。
2. 1 贪婪算法( OMP算法及性能仿真)
OMP算法将所选原子利用Gram - Schmidt正交化方法进行正交处理,将信号在这些正交原子构成的空间上投影,得到信号在各个已选原子上的分量和余量,用相同方法继续分解余量。每步分解所选原子均满足一定条件,余量随着分解过程迅速减小。另一方面,OMP算法进行重构必须给定迭代次数,以贪婪迭代的方法选择 Φ 的列,选择原则是使所选择的列与当前的冗余向量最大程度的相关,并从观测向量中减去相关部分再进行反复迭代,直到迭代次数达到稀疏度K ,此时强制迭代停止。
图3 为原图和OMP算法在不同采样比例下的重构效果图。采样比例M/N分别选择了0. 74、0. 5、0. 3 进行重构效果比较。
由图3 可以看出,当采样比例高时,重构图像质量较高,随着采样比例降低,重构图像越来越差。
将OMP算法在不同采样比例下重构256 × 256的Lena图各运行50 次,观察其峰值信噪比PSNR以及运行时间的大小。其算法性能如图4 所示。
从图4 可以看出,OMP算法重构Lena图运行50 次,当采样比例为0. 74 时,PSNR很平稳,均值约为32. 8d B,平均运行时间约为24 秒; 当采样比例为0. 5 时,PSNR也较平稳,均值约为28 d B,平均运行时间约为14. 5 秒; 当采样比例为0. 3 时,PSNR上下波动较大,均值约为18. 5d B,平均运行时间约为8 秒。
由仿真结果可知,采样比例越小时,图像重构的质量越差,仿真时间越短; 反之,图像重构质量越好,仿真时间越长。
2. 2 凸优化算法( GPRS算法及性能仿真)
GPRS算法是基于l1范数优化问题采用逐步逼近方法求解的算法,在光滑非线性函数F的非限制最小化背景下发展而来,能很好地解决稀疏表示问题,在对严格稀疏信号及图像信号的重构中运算速度较快、重构效果较好。基本思想是首先规定一个解空间的可行域,从迭代出发点向新的可行方向进行搜索,所用的搜索方向是QuasiNewton方法。
GPRS算法主要求解式( 4) ,F的定义为:
GPRS算法步骤中( 如果( δ( k))TBδ( k)= 0,设 λ( k)= 1 ) 的用途是去掉其突出特点中的一个,即F在一些迭代中可能会增加。
图5 为原图和GPRS算法在不同采样比例M/N( 0. 74、0. 5、0. 3) 下的重构效果图。
从图5 可以看出,随着采样比例下降、采样个数的减小,重构图像质量越来越差,甚至无法辨识。
GPRS算法在不同采样比例下重构Lena图各50 次得到其算法性能如图6 所示。
从图6 可以看出,GPRS算法重构Lena图运行50 次,当采样比例为0. 74 时,PSNR较平稳,均值约为30. 4d B,平均运行时间约为4. 6 秒; 当采样比例为0. 5 时,PSNR波动较大,均值约为25. 4d B,每次重构时间约为5. 2 秒; 当采样比例为0. 3 时,PSNR上下波动较大,变化范围从8. 4d B到13. 6d B,均值约为10. 3d B,平均运行时间约为5. 7 秒。
综上,当采样比例较高时,GPRS算法重构图像质量较高,速度也较快,随着采样个数的越小,图像重构的质量不太理想,性能不是很稳定。
2. 3 非凸算法( IRLS)
迭代重新加权IRLS算法采用一个迭代过程求解一系列加权最小二乘问题,并在每一步迭代中按照一定的规则对权系数进行调整。目标函数为:
计算稀疏表示 θ 的迭代公式为:
其中,Q( t)是元素为1 /wi的对角矩阵,权重
图7 为原图和IRLS算法在不同采样比例下的重构效果图。图8 为IRLS算法在不同采样比例下运行50 次的性能曲线。从重构效果和性能曲线可以看出,IRLS算法重构Lena图运行50 次,当采样比例为0. 74 时,图像重构质量很好,PSNR很平稳,变化范围从35. 1d B到35. 7d B,均值约为35. 4d B,平均运行时间约为213 秒; 当采样比例为0. 5 时,重构质量较好,PSNR也较平稳,变化范围从28. 2d B到29. 7d B,均值约为29. 2d B,平均运行时间约为77. 5 秒; 当采样比例为0. 3 时,PSNR上下波动较大,变化范围从11. 8d B到23. 5d B,均值约为19. 1d B,重构质量差,平均运行时间约为24 秒。
总体而言,IRLS算法重构精度较好,算法性能较稳定,但运行时间太长。
2. 4 以上算法性能对比
选取M/N = 0. 1 ∶ 0. 1 ∶ 0. 9 不同的采样比例,利用压缩感知算法( OMP、GPRS、IRLS) 对256 × 256的Lena图进行仿真,得出以下结论:
1随着采样比例的提高,各算法的PSNR均逐渐提高。
2重构质量比较高的是IRLS算法,但是IRLS算法的重构时间非常长。
3贪婪算法( OMP) 的重构精度比较高,用时相对较短。
4凸优化中的GPRS算法的重构质量是这些算法中最差的,但重构时间都很短。
3 结束语
压缩感知理论的提出丰富了信号获取理论,并为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技术和新思路。本文主要阐述了压缩感知理论,并对压缩感知理论中典型重构算法进行归纳仿真,并分析得出一些结论。作为压缩感知的理论核心,重构算法还有大量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目前也有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改进方法。在某个实际领域,如果迫切需要将大量信息蕴涵于少量采样数据中,应该将首选压缩感知理论。
压缩感知理论并不是万能的,也不是普遍适用的,它并不适用于随机信号或噪声信号等非结构性信号。特别是对于某些应用,奈奎斯特采样定理还是比较有效的首选方法,因为目前压缩感知理论还不是很成熟,可能存在某些暂时不能解释或不能克服的局限性,还有待于进行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Donoho D.Compressedsensing[J].IEEE Trans on Information Theory,2006,52(4):1289-1306.
[2]Candès E.Compressive sampling[C].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Mathematicians,2006,59(6):1433-1452.
[3]Candès E,Romerg J,Tao T.Stable signal recovery from incomplete and inaccurate measurements[J].Communications on Pure and Applied Mathematics,2006,59(8):1207-1223.
[4]Candès E,Romerg J,Tao T.Robust uncertainty principles:Exact signal reconstruction from highly incomplete frequency information[J].IEEE Trans.on Information Theory,2006,52(2):489-509.
[5]Radu Berinde,Piotr Indyk.Sparse recovery using sparse random matrices[Z].Preprint,2008.
[6]焦李成,杨淑媛,刘芳,等.压缩感知回顾与展望[J].电子学报,2011,39(7):1651-1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