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语阅读论文

2024-10-15

泰语阅读论文(共10篇)

泰语阅读论文 篇1

一、引言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为了满足人类交际的需求,并随着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而不断发展的。语言与社会相辅相成, 语言的产生、 发展都与社会的产生和发展息息相关。 而语言的发展对社会又具有推动作用。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 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 语言的产生目的是为了适应人类的交际和了解,假如没有了语言这种交际工具,社会的生产就会停止。 泰语作为泰国社会发展的产物, 随着泰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出现了一系列新词语,其中包括日常用语、网络语言等。 在学习泰语或进行泰语教学时,我经常遇到一部分特点鲜明、表达独特的泰语词汇,而这一部分词汇在往年的词典中并未收录,经过查阅新词词典发现,很多词汇都是近几年出现的新词汇。 这一部分词汇的出现, 给高校大学生学习泰语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成为泰语学习的一大障碍。

二、泰语新词

1. 日常用语

社会在发展,人们的思维在进步,这给语言带来的必定是新词汇的产生和旧词汇的淘汰。 在泰语的日常交际中, 同样产生了大量的新词语。 这些新词语有的来自某则电视广告, 有的来自某则新闻报道,有的来自外来词汇,有的来自人们对生活的总结等。 例如:来自于英语词汇“ over”的音节省略形式,有过、超出,很夸张的意思指合心意,满意或出色的意思, 由的发音演变而来演变自泰语的,口语的一种说法 ,为确定所发问 ,表示“ 真的吗 ”的意思来自于英 语的 “ basic”, 指基础 , 一般的意思。来自于一种洗衣粉的品牌用语, 用来称呼皮肤很白的女性。 这些新词语主要来源于广告、习俗、社会、娱乐等方面,而这对于泰语学习者来说则是一个难点。 由于学习环境和学习教材的限制, 他们不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和掌握泰语新词语,也不能准确地把握这些新词语的准确意义,这便给泰语学习带来了一定困难。

2. 网络语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 越来越多的人以网络作为除电话、电视外的通讯手段,泰语网络语言也开始出现并在网上大量传播。 网民们为了适应“ 网络”这种特殊的交际环境,创造出了各式各样的网络语言,这种语言是传统泰语的一种变异形式。 他们通过改变泰语的语音、拼写、语法或是对泰语进行缩写、借用外来语等形式,发明出了网络语言。 由于这种网络语言形式具有生动具体、幽默、容易被人接受等特点,很快在网络上流行起来。 例如等, 这类网络新词语对于泰语学习者来讲也是一个难点。

三、泰语新词对泰语阅读水平的影响

泰语新词汇的出现, 给泰语的教学和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由于国内教学资源的有限性, 大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到泰语新词语。 而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更新和发展,则表现为旧词语的消失和新词语的产生。 大学生对泰语新词的不了解和不理解,导致了他们泰语阅读水平的停滞,也会影响与泰国朋友的交流。 因此, 及时了解和掌握泰语新词对于泰语学习和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四、如何提高泰语阅读水平

1.适当调整教材

目前国内关于泰语教学的教材, 主要是以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泰语教程》 、世界图书出版社出版的《 基础泰语》 等一系列教材为主,阅读教材以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泰语阅读教程》 为主。国内的教材侧重于泰语基础语音、语法知识的讲授,很少出现近几年泰语中出现的新词汇。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时代感比较强、大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作为补充教材,扩宽大学生的学习面。

2.补充新词,积累词汇量

词汇量对于任何阅读来说都具有不可缺少的重要意义,试想一下,我们要阅读,如果存在大量的生词或新词,就会很难理解整篇文章,可能琢磨半天也琢磨不透其主要内容。 因此,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词汇量, 才不影响人们用这门语言进行阅读和交流。 不论泰语教学还是泰语学习,在泰语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 都应该积累泰语新词语、增加自己的词汇量。

3.增加阅读量

适当增加泰语的阅读量,多阅读泰语新闻、泰语报刊,通过大量的阅读,不但可以扩宽自己的知识面,而且还可以大大提高泰语阅读水平。泰语新闻、报刊这类读物通常都会出现大量的新词语,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和总结,随时记录出现的新词语。

五、结束语

社会在进步,语言在发展。 新词语的出现,虽然对语言系统做出了补充, 但是也给人们的阅读与交流带来了不便。 特别是对于泰语学习者来讲,由于不能及时了解和掌握新词的意义和用法,给泰语阅读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泰语学习者只有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观察和积累, 才能够使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不断提高,成为掌握过硬知识技能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原.社会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姚汉铭.新词语·社会·文化[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

大学泰语课程教学发展研究 篇2

摘要:昆明学院是云南省最早开展泰语教学的高校之一,本文以公共必修类课程“大学泰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5年实践教学研究,希望在泰语公共类课程建设上有所突破,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公共泰语教学体系。作者从2010年开始在昆明学院开设大学泰语类公共课程,截止2015年9月止,选修大学泰语的学生人数累计超过600余人。本文聚焦昆明学院2010-2015年期间开设“大学泰语课程”的教学改革,通过对泰语教学进行调查研究,找出合理有效的选课模式、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提高公共泰语教学水平。

关键词:昆明学院;大学泰语;研讨

【中图分类号】H412

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

随着桥头堡战略实施,目前,云南和东南亚南亚国家的合作交流已渗透到各行各业——小语种人才培养对促进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昆明学院是一所综合院校,现有43个本科专业,21个特色专科专业,覆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1个学科门类,同类院校中学科门类最齐全。选择昆明学院作为研究对象,具有调查研究泰语学习在各个专业开展情况的绝对优势。

泰语教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据统计,云南省小语种专业目前在校生人数约5万人,根据2013年5月30日《云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快东南亚南亚语种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云教高【2013】69号)》和同年6月28日召开的“云南省高等学校东南亚南亚语种人才培养工作推进会”的要求,云南省小语种人才培养规模在三年时间要扩大到10万人左右。

截止2015年,云南省开办泰语专业的本科学校已经超过10个,在校生规模约1900人,办学规模还没有实现预定目标。云南省大部分学校的泰语专业培养方向集中于传统的泰语语言文学、商务和旅游方向,机械、农业、建筑、医学等专业相关的复合型泰语人才稀缺,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距甚远。因此,对于泰语教学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研究内容:

昆明学院自2002年开始招收泰语导游专业(专科),10年来共培养专科毕业生近200人;

2010年开始,为满足社会发展对泰语人才需求,学校增设大学泰语为公共必修课程,供非英语专业本科生选择,课时数及学分均与大学英语一致。选择大学泰语的学生可以用大学泰语代替大学英语。符合条件的学生可以在“大学英语”和“大学泰语”两门课程中,任选一门进行两个学年四个学期的学习。

本文选择公共必修类课程“大学泰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5年实践研究,总结昆明学院多年以来泰语教学的“得”与“失”,并通过调查以及基础数据采样分析,找出问题总结经验,并结合当前云南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搭建符合昆明学院教学宗旨的泰语学科教学体系。

本研究数据信息采集可靠,分析科学,研究严谨,采取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对昆明学院自2010-2015年所开展的大学泰语教学情况进行调查,将数据分为静态及动态两个方面进行采样研究:静态数据主要涉及学生、师资、课程设置、教材使用、学生最终考核等方面情况;动态数据主要反映在静态数据背景下,学生的反应、感受,学生个体的差异,老师的教学情况等方面。

昆明学院“大学泰语”2010年-2015年探索实践之路

选课模式的探索

2010年12月,为了响应云南培养小语种人才计划,昆明学院选择在2010级音、体、美,及三校本科專业学生中开设大学泰语公共必修课程,学生在本门课程所修得的学分将置换大学英语相关课程的学分。当年选修大学泰语的学生人数为115人,选课学生集中在音、体、美、三校专业,利用学生的原课程上课时间作息,不占用晚间或周末额外排课。

2011级,学校决定面向全校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开放选修大学泰语课程。当年,全校17个学院的各专业均有学生有意向选修泰语,最终确定报名的学生总人数为38人,开设一个大学泰语教学班。由于选课学生专业分布零散,为避免和其他课程安排的冲突,安排在夜间第9、10节课上课。

2012级选修大学泰语的学生为17人,开设了一个大学泰语班。因为当年同时面向外语学院英语专业的学生增设了泰语作为第二外语的课程,师资力量不足,故只能由任课教师指定上课时间,满足上课时间条件的学生才能选修大学泰语。

2013级,考虑到2012级上课时间段难统一的问题,学校决定将大学泰语课程安排到周末上课,以满足全校各专业的选课需求,最终有60人选修泰语,开设了一个班,采取一周上一次课,周日连上4节课的模式。但这一年级的学生在16周的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对教学的统一监管,学生缺旷课、请假情况突出。

2014级,学校尝试采用与大学英语平行选课的模式,在全校范围内选修泰语。当年,由各班英语老师在英语课堂上向新生作动员,学生根据自己的英语学习情况和自学能力,在英语和泰语两门课之间选修一门。在开放选课的头两周期间,学校特别开设了大学泰语公开课供学生体验观摩,并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经过积极动员,2014级最终选修大学泰语的人数为324人,较2010年选课人数增加210人。

2015级,学校决定沿用2014级的选课模式,与英语上课时间段平行开设6个泰语班。考虑新生开学上课秩序问题,学校取消了大学泰语试听公开课,采取向学生开放校园网络选课系统的方法,有意向选修泰语的学生可以直接网络选课。但是,因为新生不熟悉校园网络选课程序,最终通过网络正常选课的学生仅有53人,但在正式开课后3-5周,又不断有学生提交申请选上泰语课,截至开学第五周,选修大学泰语课的学生总人数为138人。

授课模式的探索

复制大学英语分课型授课—合并课型授课—提高平时成绩比例

昆明学院“大学泰语”课程的授课模式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照搬复制阶段。2010级-2013级,照搬复制“大学英语”版块式教学模式,将大学泰语课程分割为听说课和读写课两个板块。

随着“大学英语”教改模式的启动,学校增加网络自主学习板块计入总学分,为了使选修泰语的学生获得相同学分,“大学泰语”也增加网络自主学习课程。但由于泰语教学起步晚,供学生自学的资源不足,学习资源均由任课教师搜集后转发给学生,供学生自学参考并要求学生于学期末提供一份自学内容总结给教师评定核算期末成绩。

“大学泰语”教学不应照搬英语教学模式,应该回归到语言教学的初级阶段,将“大学泰语”课程合并为一门综合课程进行授课,其重点以教师的课堂讲授和随堂练习为主。

第二阶段,合并课程阶段。选修“大学泰语”课程的学生,没有泰语学习经历,学生需要从泰语语音开始学习,第一学年的教学以字母识别、音节拼读为主;第二学年教学以场景对话为主。

选修泰语的学生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英语基础较好,具备英语自学能力,希望多掌握一门外语的学生,这类学生占到总人数的7%;第二类学生是对英语课没兴趣,希望重新选修一门外语,掌握基本口语会话即可,这一类学生占到总选修人数的90%以上。考虑到选修“大学泰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学校将“大学泰语”两年的教学目标调整设定为:使学生具备泰语拼读能力;学生能够用泰语进行基本日常会话;在熟悉泰语拼读、词汇构词特点的基础上具备基本自学能力。

第三阶段,提高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比例。因为“大学泰语”的教学对象,很大一部分是学不好英语,希望通过选修泰语轻松过关的学生,他们对泰语没有真正的学习兴趣。这部分学生刚开始还能跟上教学进度,但一进入到大量语音拼读规则学习和训练时,他们开始进入“听天书”的状态,并伴随有缺旷课现象。“大学泰语”课程的任课教师因考虑到学生选修泰语的初衷,往往对学习要求不严。

为强化教师对学生平时学习状态的监督,学校决定将“大学泰语”课程的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比例提高至40%,剩下的60%再由口语、听力、笔试的期末成绩构成。学生总评成绩 = 平时成绩x40% +(听说成绩x50%+期末笔试成绩x50%)x60%

结语

在长期以英语为王的大学公共课程教学体系中,“大学泰语”是一个新生事物,昆明学院现行的“大学泰语”选课教学模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现实的问题。

学院对泰语公共课程教学的总体要求是“重发音、重交际、重自学能力的培养”。但泰语作为公共课程,两学年四学期的课程,共计只有256学时,这只相当于泰语专业一、二年级阶段一个学期泰语课程的授课量,所以对选修“大学泰语”的学生考核要采取切之可行的标准。

选修泰语课的学生都是泰语零基础,照搬“大学英语”的授课模式并不能有效地提高泰语教学质量,学生更需要的是扎扎实实地学好基本功,能够通过两年的学习,达到基本的自学能力。所以,应采用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同时,通过灵活的选课模式,满足全校各专业学生的选课需求。

现在各高校都在探索“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大学英语”课程趋向于行业化、技能化发展。泰语可以向英语教学借鉴,但不能照搬,得结合實际,闯出一条富有特色的泰语教学路子,做到学校重视课程管理,老师重视教学设计,学生重视学习修养。而整个泰语教学最终的落脚处,还得是教育的主体--学生,让他们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学有专攻,学以致用才是昆明学院作为综合性运用型大学泰语教学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闭晔.提高泰语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24:48-49.

[2]黄钰惠.基础泰语教学改革之我见[J].时代教育,2014,07:164-166.

[3]段召阳.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非专业泰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思想战线,2011,S2:348-350.

[4]林子艺.怎样提高职中泰语教学的水平[J].考试周刊,2015,06:167-168.

作者简介:

孔敏素,女,1981年生,硕士研究生,讲师

基础阶段泰语阅读技巧研究 篇3

关键词:基础阶段,泰语阅读,词汇积累,技巧

泰语阅读是获取相关泰国信息的重要手段, 也是泰语学习中的一项基本技能, 在泰语学习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是积累词汇和扩大词汇量的有效途径, 是泰语听、说、写、译能力培养必不可缺的重要过程, 是培养学生泰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基础课程, 然而, 泰语和英语有所不同, 英语是在初高中甚至小学就开始接触, 有较长的时间学习和巩固, 而泰语是在大学时才开始接触, 属于泰语学习的基础阶段, 对于泰语初学者而言, 要想做到通过阅读来获取信息, 就必须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由于泰语属于零起点学科, 泰语学习者的基础非常薄弱, 本文把提高泰语阅读能力的方法和技巧分两个阶段 (词汇积累阶段、文章阅读理解阶段) 进行阐述。

一积累词汇的方法和技巧

词汇是语言的基石, 没有词汇量阅读就无从谈起, 积累词汇是外语学习者学习语言的关键所在, 词汇量的多少决定着对文章理解的程度, 要想很好地理解一篇文章, 最关键的是先理解词汇的意思。掌握大量词汇是培养高层次的各类题材阅读能力的关键任务。对于基础阶段的泰语学习者而言, 由于所掌握的词汇量非常有限, 积累词汇 (包括词汇的意思、用法、和语法特点) 已成为泰语阅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过程。但是很多学生在词汇积累上存在很多问题, 比如:有的学生对词汇记不牢, 有的学生已经记住词的意思但不能与文章结合起来理解, 有的学生对词汇不能学以致用等。在此, 笔者通过别人的经验和自己实践总结出以下掌握词汇的方法:

1. 偶然积累法 (Incidental Learning) 是指从学习或者工作中无意中掌握住相关词汇的方法。

2. 课堂获取法 (Explicit Instruction) 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有目的传授给学生的词汇。

3. 自学法 (Independent Strategies) 是指学习者根据上下文猜测出的或是从字典中查出词汇意思的方法。

4. 卡片记忆法 (LIMCS Strategy) 即通过制作生词卡来帮助记忆词汇的方法, 此方法分5个步骤:

4.1选择记录词汇 (List the Part) 。即学习者读过文章内容后, 选出自己觉得有必要的词汇记录到词汇卡前面的上半部分, 并且通过查字典在卡片背面的上半部分记下该词的意思 (用自己最容易理解的话语来解释) , 但是一个词往往有多个意思, 学习者只需记下跟自己所学/所读内容相关的意思。此步骤旨在使学习者能够通过选择词汇和解释词汇来熟知文章内容。

4.2找出有助于记忆新词的词汇 (Indicate a Reminding Word) 。即学习者把与新词的发音和字形相似, 并且是自己已经很熟练掌握此意思和用法的词汇写到卡片前面的下半部分。

4.3画图 (Create a Related Picture) 。在卡片前面的下半部分画出解释新词意思的图片, 以便自己更好的掌握新词汇。所画的图片不一定要很漂亮, 哪怕是线条也可以, 只要能代表词汇意思就行。

4.4造句 (Make a Related sentence) 。即用新词汇在卡片背面的下半部分造句, 所造的句子要简单易懂。

4.5自检 (self-test) 。即卡片制作完毕后, 要经常检查自己是否已经很好的记住该词汇。

5. 同音异形词记忆法。即借助已学的词汇来记忆与已学词汇音相同, 但字形不同的词汇。例如:我们已经学过意思是“车”, 那与发音相同的词有, 意思分别是“味道”、“泼、浇 (水) ”。

6. 实物记忆法。所谓的实物记忆法就是单词与实物图片联系起来记忆词汇的方法, 该记忆法对于记那些有具体实物对应的词汇也很有帮助, 例如:当学生看到“乌龟”的图片就要快速联想到“乌龟”这词是。[1]

二阅读理解文章的技巧

通过上述方法积累了一定词汇量后, 泰语学习者就开始进入正式的文章阅读理解阶段, 在此阶段阅读者就必须掌握下列有效的阅读技巧, 才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 概览全文。即在正式阅读开始之前, 快速纵览全文, 以了解文章结构、语言特点、和文章大概内容。

2. 跳读。即通过选择性的阅读如引言、结语等主要信息, 以便理解文章, 阅读时对不相关的内容要一带而过。

3. 扫读。即快速扫视全文, 并从关键的字、词、标志等找到文章中的重要信息, 然后细读相关信息以便找到所需内容。

4. 收集重要信息。即通过做标记或记笔记等方式记下文章的重点内容。

5. 研读。即阅读时通过细致的、思考性的阅读, 并体会字里、言外之意, 以便理解所读内容。

6. 复述。即用自己的话对文章进行复述, 以便理解掌握文章的内容和意思。

7. 总结。即通过用自己的话对文章中心和主旨大意进行总结概括。

上述阅读技巧可以概括为:读了要理解, 理解了就要记录, 记录后要记住, 记住了要会学以致用。

总之, “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 泰语阅读理解应该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过渡的过程, 学习者只有循序渐进积累词汇之后, 掌握如上所述的有效阅读技巧, 避免不良的阅读习惯, 如:点读, 回读等, 才能向阅读的高级阶段迈进。

参考文献

[1]SOMPON MANTASUTR PHANGPHIPHATN.普通阅读[M].泰国曼谷:O.S.Printinghouse出版社, 1991.

[2]SNITH TANGTHWI.泰语阅读[M].泰国曼谷:O.S.Printinghouse出版社, 1993.

[3]马征, 丁国茂, 韩国语阅读在韩国语学习中的作用[J], 剑南文学, 2010, (8) :137.

泰语中量词的特点及发展演变 篇4

[关键词]泰语;量词;语法功能;演变;保护

中国分类号:H412

一、泰语中量词的语法意义、分类及作用

量词是表示事物、行为计算和区分单位的词。泰语的量词不能单说,一般要与数词结合组成数量短语或与其他短语组成中定结构,放在它所修饰的中心语的后面,说明中心语的数量、性质、状态、属性等。如:三支钢笔中的da:m51,两本书中的le:m51等。

泰语中的量词可分为以下六种:

(一)类别量词,指区分和计算事物单位的量词,这种量词分类意义很强。如:三只狗中的只tu:a33。

(二)状态量词,用于形容事物状态的量词。如:一束花中的束kam33。

(三)形态量词,用于表达事物形状的量词。如:一栋房子中的栋la?25。

(四)集合量词,用于表达成组成群的事物的单位的量词。如:三群鸟中的群fu?25。

(五)数量词或度量词,用于表达事物数量或度量衡单位的量词。如:两双筷子中的双khu:51。

(六)自主量词,指由名词本身兼任量词,这个量词就叫做自主量词。如:ca???wat??

n????ca???wat??一个府中的府,前一个府是名词,数词后的府是前一个府的量词,也就是名词本身,这种量词就叫自主量词。

从泰语中量词的分类可以看出,泰语的量词种类丰富,用来修饰各事物性状、形态、类别、数量、大小、时间、做法等等,在泰语语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也可以看出泰语中量词、数词和名词的结合组成数量词修饰名词关系的短语是:名词+数词+量词的顺序,这和汉语里数词+量词+名词组成的数量词修饰名词的短语结构有区别。

二、泰语中量词的发展演变现状及趋势

泰语中的含有丰富量词是泰语的一大亮点,承载着泰国人民细腻、深厚的语言表达文化、语言表达艺术、民族特性和思维模式。可以说,泰语中的量词是泰国文化的缩影。它的演变发展不仅仅只是泰语语言本身的演变发展,而是与社会的发展演变息息相关的。泰语中的连词历史1200多年的发展演變至今,历经新词的大量产生及旧词的消亡过程,凸显出更加独特的特点。

(一)泰语中量词数量的增加

泰语中的量词也不是泰语文字创造一开始就有的,泰语古文献中,量词十分的虚少。泰国素可泰王朝时期的兰甘亨碑文,碑文上记载的古文献只有3个量词。文献中的记载与口语使用的情况会有出入,但也说明当时量词数量较少。

(二)泰语中量词的误用

泰语中的量词虽然数量丰富,但在有严格的分类,按照标准和名词搭配使用,正确表达所表达事物、动作等的类别、数量、性状、特点等。因此,在标准泰语中,使用量词时要看所表达事物等的类别、数量、性状、特点等方面,才能用量词表达出正确的语义。但在现代泰语中,量词表达现象非常普遍

(三)泰语中量词的略用

在使用量词时,泰语中的量词大多数放在数词后面,或者置于普通名词后面,如,“今天我读了三份报纸”,用泰语表达的语序是“今天我读报纸三份”,这种情况量词就放在数词的后面。再如,“红色的这栋房子是谁的?”,泰语表达的语序为“房子栋这红色是的谁?”,尽管和汉语的语序表达不同,但是量词还是紧跟在名词的后面。

1、在泰国报纸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表达,如:sa:m25phu:51th?:?51ha:25三嫌疑犯,应改为phu:51th?:?51ha:25sa:m25khon33,语义为三名嫌疑犯。

2、除了在泰国报纸上经常能看见类似的表达,商业广告中这样的表达也随处可见。

3、除了报纸和广告用语里出现大量的量词略用外,人们日常对话中,也常常将量词省略,以青少年点餐用语最为突出。

三、影响泰语中量词发展演变的因素

(一)人类社会的发展。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各种新事物的产生和新学术的产生,使量词数量不断增加。同时,社会的发展促进了各语言之间的交流。特别是英语作为国际语言对各国语言的影响,泰语中的量词不可避免地受之影响。特别是当代,人们交流习惯模仿英语的表达方式,即省略泰语中的量词。

(二)说话者对量词修饰的名词的误解。这样表达,虽然不影响受话者理解整句话的语义,但是如果在正式场合,就会使受话者觉得这种表达不贴切,对说话者的身份地位、知识学历产生怀疑。因此,在使用量词的时候,应该认真分析修饰的名词的特点、类别、性状等。根据泰语中对量词的使用正确规定,准确地使用量词。

(三)人们的交流习惯。人们在日常生活交流中,常常拿自己了解的量词或已经习惯使用的量词来表达所有事物。量词“tu:a??”只是用于表达部分动物和事物。甚至有的人用一个量词“tu:a??”或“?an??”来修饰所有的事物。这大多数来自受方言的影响,如量词“nu:aj??”在方言中使用范围很广,但在正式泰语中,“nu:aj??”做量词有限制范围。

(四)各种社会媒介的误导。现代媒介传播很快,并且人们每天都能看见和听见。因此,媒介对人们语言的影响不可置否。但是如今的媒介,特别是报纸和娱乐性的节目报道,量词的误用和略用现象特别普遍。因为这样用起来比较能吸人眼球,且比较时尚。但是,对于年轻一代对泰语的表达一定程度上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四、如何引导泰语中量词正向发展演变

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泰语中量词的演变发展很活跃,数量上不断增多。与此同时,受各因素的影响,泰语中量词的演变慢慢失去其形象直观的表达出事物的特点、形态、结构、类别等作用的特性。人们在语言和书面的交流中,泰语量词的使用出现大量的误用现象。号召及引导人们对量词的正确使用非常必要。扭转这一局面最为有效和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在泰国国内加强对年轻一代的教育,号召他们从小就正确使用量词表达,有保护泰语中量词完整性、表达准确性的意识;而对于非泰语为母语的泰语学习者来说,应保持严谨的学习态度,尊重泰语中量词的准确表达方法,为保护泰语中量词的完整和量词正确使用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刘晓荣.泰语量词的解析[J].昆明: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2]龙伟华.汉泰语量词对比研究[J].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4

[3]裴晓睿.泰语语法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广东外国语学院.泰汉词典[M].广东:商务印书馆,2003

[5][泰]泰国教育部学术局.泰语语法[M].曼谷:拉帕劳议会教师印刷厂,1998

泰语阅读论文 篇5

语料库语言学是20世纪中后期开始发展的一门新兴学科, 研究对象为真实的语言数据, 严格设计并创建的语料库所包含的应该是真实文本和真实话语, 用统计学方法对语料进行定量分析, 并同时加以用归纳法进行定性分析, 从一个新的角度揭示自然语言的复杂性, 所反映的是最典型和最真实的语言特征, 即语言实例在出现频率上的优势即是对其背后语法体系的概率体现。

在语料库研究中, 对某一搜索词的语法关系、用法、以及搭配的分析是通过语境 (context) 进行的。语料库索引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专用软件, 通过在语料库电子文本中进行关键词搜索, 把检索结果以关键词为中心、以该词所在行为语境, 按预定跨距 (word span) 在屏幕上显示出来。作为语言学研究的一种新方法, 语料库及语料库索引在18世纪的欧洲就已经得到了应用, 随着语言学的研究中, 利用语料库对语言进行研究的成果不断出现, 语料库语言学和语料库索引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二、泰国泰语语料库和语料库索引建设

泰国的语料库建设起步较晚, 由于大部分的语言学研究人员计算机知识的缺乏, 造成大部分语言研究和教学人员对语料库研究和语料库索引运用的忽略。笔者在2011年赴泰国留学期间, 曾就语料库研究这一问题询问泰国的学者, 一般鲜有人听说此领域, 更无从谈起用于泰语教学。就笔者所掌握的资料, 目前已经完成和能够供公众和相关研究人员进行索引使用的泰语语料库主要有以下三个:

(一) 泰国国家电子计算机技术中心 (NECTEC) 开发建设的ORCHID语料库

由于该语料库没有对公众开放, 而且容量较小, 只有40万泰语词汇数量, 并且在所搜集的语料来源类型上也比较单一, 只有学术文献一种语料来源, 所以应用范围有限;

(二) 朱拉隆功大学语言学系开发建设的泰语语料库

该语料库主要用于教学和研究, 语料来源类型包括报纸、杂志、文学作品、学术文献、法律文献、演讲文稿等, 并对公众提供检索服务;

(三) 泰国国家电子计算机技术中心和朱拉隆功大学语言学系共同开发的泰国国家语料库 (TNC)

该语料库目标语料容量为8000万泰语词汇数量, 截止到2013年6月, 已收录语料3190万泰语词汇数量。在词语类型的划分数据的基本处理规则上是遵循TEI (Text Encoding Initiatives) 和CES (Corpus Encoding Standard) , 语料来源类型和比例参照英国国家语料库BNC (British National Corpus) , 选取原则为语料的内容、建立时间和媒介类型, 以保证所选取语料的多样性原则。

以泰国国家语料库为例, 在线可提供的检索服务包括关键词、关键词与搭配文本的检索, 检索结果为:1) 关键词在所有文本中的词频, 以及在不同文本类型中的分配比例, 文本类型包括:小说、报纸、半学术文本、学术文本、法律文本和其他;2) 在规定的跨距内呈现关键词所在语境文本, 还可以对语境文本根据文本时间、性别、年龄段的条件对呈现内容进行约束。

三、泰语语料库索引在泰语教学上的运用

Hunston认为语料库对语言教师的职业生涯影响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语料库会导致对一种语言的新的描写, 从而使教师对教什么的看法产生根本性的转变;二是语料库本身能被用来开发新的教学材料, 并为新的大纲设计、教学方法奠定基础。

(一) 从学习者的角度来看, 运用泰语语料库检索督促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完成教师角色的转换

在信息时代, 教师不再是全能的课堂控制者, 也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源。教师的角色开始从信息源 (source of knowledge) 转换为学习过程的组织者 (organizer of tasks or opportunities for learning) 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 学习者通过语言接触自己发现规则、做出假设, 并在语言运用中不断检验和修正自己的假设, 这种学习方式又称为数据驱动学习 (Data-driven learning) 同传统外语教学相比, 数据驱动学习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 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要的过程特征;2) 以真实语言为主要语言输入;3) 强调探索和发现的学习过程。

泰语语料库的出现使学习泰语的学生能够得到大量真实、针对性强的泰语语料资源, 同时这些语料资源通过在线检索已经被整理排序, 并根据所要求的跨距呈现语料所在的上下文语境, 对学习者理解语料的前后搭配词和在真实语料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搭配方式有直观的认识。这和以往泰语学习者只通过查询字典和利用网络搜索引擎的方式获得例句的方式相比更加有利于对关键词的理解。因为字典中出现的例句带有很强的字典编写人员的主观性, 而利用搜索引擎搜索出的例句重复度很高, 常常一个页面的例句其实都是同一句话, 利用语料库索引搜索可以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下面以名词后是跟表示对象的介词还是为例来说明泰语语料库索引在泰语教学中的运用:

介词和都可以在名词后连接表示对象的名词性结构, 学习泰语的学生也常常不知道到底是正确还是正确。当有这样的疑问时, 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利用泰语语料库来寻找问题的答案。

首先在索引关键词里输入以及搭配词, 得到表 (一) :

再在索引关键词里输入以及搭配词, 得到表 (二) :

首先我们想从表一、表二中判断文体是否对这两个介词的选择具有影响, 所以可以采用统计学中的列联分析的方法, 看分类型变量“文体”和分类型变量“介词”是否独立。因此我们给出原假设H0:在置信度为95%的情况下, 行变量“文体”和列变量“介词”是独立的。并将上述三个变量“频数”、“文体”、“介词”及相应数据代入SPSS软件中, 得到如下结果 (表 (三) ) :

从表 (三) 中学生可以很清楚地看到p=0.000<0.05, 所以拒绝原假设, 得出结论:在置信度为95%的情况下, 文体和介词的选择是不独立的, 即:文体对后选择介词“”还是“”是有影响的。

另外, 还可以利用表 (一) 和表 (二) 的数据得到反映具体每种文体中使用词频的对比柱形图—表 (四) (见上页) 。

从表 (四) 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名词后既可以用, 也可以用;并且两个介词的使用词频差别不大;但在文本的有些文体上出现差异较大, 在报纸文本中的使用频率较高, 而在法律文本中的使用频率较高。

(二) 从教学者的角度来看, 运用泰语语料库检索对泰语教学的影响

1.语料库和语料库索引本身就是真实的、容量巨大的语言数据源, 可以为泰语教学大纲的设定、具体课程的备课提供素材。语言是有生命的, 是在不断变化的。以泰国国家语料库为例, 它是动态的, 并不是封闭的, 所囊括的语料在持续扩充中, 多类型的文本来源保证了大量的新词汇被及时吸收进来。这和传统的从字典和词典中找例句和素材的方式相比有着时效性的优势。

2.通过泰语语料库索引所提供的词频信息, 可以确定泰语中的基本词汇, 即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 这些高频词汇反映了泰语的典型特征。在制订教学大纲中就应该以这些高频词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除了制订教学大纲, 在教学、测试和练习中也应得到相应的体现。

3.泰语语料库不仅含有大量的词汇信息, 还通过关联词的搜索功能可以得到大量的词法和句法资料, 对研究泰语语法中的词汇搭配, 词汇的语义选择趋向都能提供相应的素材支持。

结语

目前, 有很多学者在研究外语教学中语料库所能够发挥的作用, 而语料库语言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又给这一研究注入了新鲜的内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语料库索引为工具, 对语言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 与学习的实质“探索知识的真谛”相契合。但同时语料库索引技术的使用又给教学的实施者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计算机知识方面的要求。在外语教学中, 任何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和实践, 教师发展始终是主要的瓶颈。泰语教师应该消除所谓的“技术恐惧”, 积极利用可供使用的泰语语料库和语料库索引资源, 从而使泰语教学更富有成效。

摘要:语料库语言学的快速、持续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语言数据资源。语料库索引又为处理语言数据资源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泰国语料库语言学和语料库索引虽然还不十分发达, 但已经能为泰语教学所用, 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提供新的视角, 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语料库,语料库索引,泰语教学

参考文献

[1]Graeme Kennedy, An Introduction to Corpus Linguistics, 1998.

[2]卫乃兴, 李文中, 濮建忠.语料库应用研究[J].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3]许家金.语料库语言学的理论解析[J].外语教学, 2003.

[4]李文中, 濮建忠.语料库索引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 (2) .

泰语阅读论文 篇6

基础泰语综合训练课程为应用泰语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集合泰语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应用能力,它的课程设置从易到难,遵循循序渐进的过程,该课程是泰语会话、泰语口语、泰语听说、泰语阅读等课程的先导课程和综合体现,它贯穿于应用泰语专业整个语言知识结构体系,内容涉及到泰语的语音、词汇、短句、会话、语法、课文。

1.该课程所采用的是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泰语教材》教材,属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共四册,内容涵盖了泰语语音、泰语日常场景会话、泰语初级和中级语法、泰语初级阅读、泰国文化常识、泰文原著选读等。

2.在教学环节实施过程中,应具备教材、课程教案、课文录音光盘、PPT教学课件等教具,在教学过程的安排上,要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开展教学,达到一个完整、有序、可预见性的教学效果。

二、实景会话视频素材在基础泰语综合训练课中的优势和影响

实景会话视频素材相较于传统教学,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表达方式都具有较强的教学优势,在基础泰语教学中引入实景会话视频素材具有如下优点。

1.提供纯正的语音语调范本。各种语言的语音都有自己各自的特点,泰语属拼音文字,文字的拼读基本上是很规则的。但由于受梵文、巴利文和高棉文影响,字母较多,在拼写梵文、巴利文和高棉文借词时,有一些特殊的拼法和读法,而这些我们通过播放纯正的泰文视频材料,让学生通过听觉来感受纯正的语音语调并通过模仿来进行发音练习,这一方法比教师在台上不断地纠正其发音,效果更为显著,学生更愿意不断地去模仿,不断去尝试。

2.还原真实的语言模拟情境,渗透丰富的语言文化信息。播放真实的语言模拟情景比起一段文字阐述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视频材料来传递语言对象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信息,让学生在长期的熏陶感染中模拟语言,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泰语并深入了解泰国文化的热情。

3.营造有趣的语言学习氛围,可以做好注意力的集中培养,学生的积极性更为高涨。而实景会话视频选用的素材新颖生动,展现形式多元,创意新颖,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说,素材主要是由日常生活中的场景构成的,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内容充实具体,不空洞,能有效利用真实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有效增强感官效应,提升教学时效性。实景会话视频素材是一种更为直观生动的情景展示模式,其最大的教学优势就是神的生动丰富画面内容的涵盖与呈现,此外配合我们日常生活用语习惯及实际操作流程可以实现教学与实践的结合,从而从视觉、听觉及大脑皮层三个维度调动起学生泰语学习的兴趣,而且情景化的教学模拟可以实现重点难点知识的讲解与阐述,在重难点突出的基础上实现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在缩短教学时间的同时保证教学质量。

5.实景会话视频素材可以就最新科研成果进行传达反馈。泰语教学中融入实景会话视频素材可以突出其课程自身的综合训练特色,从而在时代性、实际应用性及创新性方面展现课程自身的优势。实景会话视频素材涵盖广阔的知识面,也有着成熟完善的知识体系。某种意义上认为,基础泰语综合训练课教师的专业要求同比要高,不仅仅要掌握基本的听说读写理论知识,更需要关心国家政治和热点时政,实现教学成果的及时更新补充,保证知识的创新性。

6.增加单位时间内获取信息的密度,切实提高语言教学效率。传统的基础泰语课程教学需要板书展示,往往浪费较多的课堂教学时间,影响课堂互动与学生口语的表达。而视频教学素材的课堂融入则简化了教学流程,缩短了课堂阐述时间,学生的自主性更强,特别是借助计算机、播放器及投影仪等放映出来,而且教学更为系统流畅,教师借助视频实现丰富教学资源的展示及教学内容的阐述,解决了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之间的矛盾,同时也实现了教学趣味性的提升。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使学习效果更为理想。

三、关于“泰语实景会话”视频素材的尝试与探索

为提升学生的泰语应用与表达能力,传统教学往往引入一系列的教学社会实践,而这种教学实践则被称之为教学实习,多数流于形式。而学生的语言表达与应用能力的提升并不明显。其实语言的学习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相当复杂与漫长,学生借助短时间的教学实践难以获得语言技能的提升,因此借助实景会话视频进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其将教学视角自由延伸,教学场景自由切换,学生实现不同场景的角色转变,从而做出正确的语言表达选择。

1.视频素材在泰语教学中的使用现状。目前,与泰语教学相关的实景会话视频素材在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大多教师还是在采用较为正统的教学方式,借助的多为语音材料进行辅助授课。因此,在基础泰语综合训练课上我们可借助实景会话视频素材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这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进行一个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创新。

2.“泰语实景会话”视频素材的尝试和探索。在授课前期制作一系列以“实景会话视频”为基础的素材,即拍摄一系列以日常生活、学习、社交、工作中最为常见的场景为线索的“只设定对话主题,不事先撰写具体内容”的短小会话视频。在进行实景会话讲解前,先进行人物简介、场景简介,导入2~3个短篇会话文本,讲解新单词、词汇、语法,介绍文化常识,并进行模仿练习和拓展类练习)这一教学内容详细、具体、较为完整的“预习—学习—复习—拓展”的教学过程。在实景会话素材的选取上要做到话题实用具体,视频适宜初学者学习和练习,情境真实可靠,语言语调纯正,适当配合实景讲解,内容在所学范围内并易于掌握,从语言学习到对象国文化知识拓展,课堂氛围轻松活泼。

四、“泰语实景会话”视频素材的应用情况

1.泰语学生正在进行第二学期的学习,语言水平基本具备基础的初级听说能力,试用周期为一学年。

2.在实景会话视频素材运用到实际教学内容的一段时期,对学生进行有关教学内容变更的问卷调查。

3.因实景会话视频素材为即兴拍摄,在拍摄采集过程中无法进行实时控制和反复拍摄,无法确保对话的所有内容百分之百适合基础阶段的初学者,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出现某些用语不规范的情形。

五、“泰语实景会话”视频素材的应用思考

在基础泰语教学中引入实景会话视频素材是教学的创新与改革。但是在使用实景会话视频时也有很多注意事项,如果忽略了这些注意事项,不仅会影响实际的教学效果,而且会对教学产生负面影响,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应用实景会话视频特别要关注以下问题。

1.突破照本宣科,选择有效性的视频资料。视频应用于课堂教学不再是新鲜尝试,但是在视频教学应用的过程中常常会陷入照本宣科的误区,特别是教师单纯地将幕布当做讲稿,自己的课堂指导作用难以得到发挥,学生按照视频学习,被动性强,被牵着鼻子走。这种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因此教师必须回归课堂,勤于走动,积极与学生互动交流,确保课堂主导地位的不动摇。

2.摆脱“视频万能”的错误认识。当实景视频应用于基础泰语教学,多数教师与学生往往因为视频是万能的。甚至部分教师学生对视频素材产生依赖性,其实在日常基础泰语教学中必须做好视频教学与传统教学的结合,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我们发现部分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往往对实景视频教学形式存在认识误区,单一的知识点都依靠视频来展示。这种现象应该避免,教师更应该着眼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进行教学设计,适当融入视频教学,使得教学重难点突出。

3.制作实景会话视频课件要做好多样性与效果的兼顾。如果视频设计过于复杂,则容易对学生的课程学习造成干扰,一定程度上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制作视频素材时教师必须合理选择视频、图片等资料,从学生注意力的角度考虑课程的开展。让学生更加主动、轻松学习。此外在制作视频素材时教师必须注意视频的分辨率等问题,特别是声音大小的调整与背景的反差考虑,确保电脑上的知识能清晰地折射到大屏幕上,传达给学生。

4.设备和外部环境因素影响教学效果。实景会话视频素材教学效果的理想化实现除了基础的硬件设施外,还需要好的教室环境,能够让计算机、播放器、投影机及网络系统正常运行。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设备监管不到位很容易干扰课程的开展,造成教学秩序的混乱,从而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整体性提升。

5.扎实基本功,提升教学质量。实景会话视频素材是可以多次重复使用的,但是部分教师正是基于这一点,贪图方便反复使用不做任何更新修改。不仅仅造成教学水平的停滞不前,更无法实现教学的创新性与改进。所以,教师应注重教学视频的日常更新,借助多样的生活场景与新鲜题材的教学融入,实现课堂教学的与时俱进。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将教学内容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参考文献

[1]许艳秋.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教育[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关于泰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7

一对于泰语教学跨文化培养的必要性的研究

第一, 语言教学中跨文化培养可以吸引学生学习的热情。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之间有其特殊联系。在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的过程中两者可以相互促进、互相影响、共同发展, 利用文化培养进行语言学习的教学模式是必然可行的。在教学时结合泰国独特的风俗习惯和其文化内涵, 充分调动学生对泰语学习的积极性, 提升其学习泰语的热情, 使学生在单词、语句以及课文的学习中, 不仅能够读懂其字表的意思, 还能够理解其中包含的文化因素和外延知识, 对提高学生对语句的理解起到预热作用, 从而加强学生对全文的理解。

第二, 培养跨文化意识可有效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在语言的学习中, 我们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不同语言的学习, 能够在不同地方进行语言沟通, 提升交际能力。语言和文化有其独特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 而在一个国家中又会存在各种不同的民族文化。因此, 我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时, 还要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进行分析、理解, 才能表达出正确的意思。

第三, 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可加强文化交流。泰国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存在着多方面的异同, 在泰国文化的教学中, 我们要注意与中国文化进行比较, 采取多向的教学形式。在中国, 汉语在学生的认知和思维方式中已经根深蒂固, 在泰语言文化学习过程中, 通过两种文化之间的转化, 相互比较两者之间的异同, 使学生能更加透彻地理解和交流。两种语言的相互交流, 文化信息之间的传播也更加紧密, 学生通过对两种语言的相互对比, 更好地理解泰语言的文化内涵。

二如何培养泰语言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第一, 开设各类配套课程, 加大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力度。在学习泰语言时, 我们不仅要开设泰语言课程, 还要配套开设一些泰国的历史、地理、文化等相关课程, 这样可以全面地学习泰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 让学生在学习泰语言时能够更好地培养其跨文化意识。

第二, 制定、选编教学大纲和教材。对泰国文化因素加以重视, 在课程的制定上, 要充分考虑泰语言的结构, 并注意在泰语学习中侧重于中泰文化导入的阶段, 把文化教学和泰语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在选编教材时, 要加入泰国文化以及与泰国有关的各种风俗文化、行为习惯等内容, 充分地融入泰国的民族文化背景。这样, 学生在对课程的学习时不仅能够学习泰语, 还能很好地了解泰国国家的知识。

第三, 在泰语教学中导入泰国文化知识。在泰语教学中, 教师进行语言知识教学的同时, 对泰国文化进行介绍, 同时对中泰文化的不同进行比较, 并明确两者间的文化差异对于交际的约束。在教学时我们要结合研究性学习加强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通过各种途径增强学生对泰国文化的了解;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 学习泰国文化知识, 并能对中泰文化进行比较、区分, 提高学生对中泰文化差异的理解能力, 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并能运用泰语言进行得体的交际。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又提升了学生运用泰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第四, 将泰国文化融入学生的课外活动。在泰语的学习中, 不仅仅借助课堂, 在学生的课外活动时也可以融入泰国的风俗文化, 在语言教学中, 仅利用课堂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 在课堂教学中根本无法完全保证外语学习的质量。这时我们就要充分开发学生学习泰语的途径, 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来加强对泰语及其文化的学习, 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运用泰语的能力, 同时可以增加学生对泰国文化的了解程度。因此, 在校园文化和各种学校活动中, 教师可以主张学生参与学校的各种和泰语有关的活动, 在参与各种活动中, 学生可以很好地提高自己的泰语运用水平, 同时能够更多地了解泰国文化和民族风俗以及泰国人的日常生活习惯以及各种节日等。到了泰国传统节日时, 泰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节日布置并参与到节日庆祝中来, 这样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泰语交流的真实环境, 更有利于学生对泰国语言的理解, 同时增强了学生对泰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摘要:在跨文化交际学以及语言学的不断研究和快速发展下, 人们开始重视语言学习, 语言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的, 语言的学习对文化的融合发展具有很大帮助。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合理地利用文化教学, 可以给语言学习带来很大的便利。本研究对泰语教学中的跨文化培养策略进行了分析, 为泰语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泰语教学,语言差异,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齐春红、卢文娟.汉语结构助词“的”和泰语结构助词的对比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4)

泰语书面语中汉语借词研究 篇8

一、泰语书面语中常见汉语借词使用状况研究

所谓的借词就是指在异质化语言交流环节中, 各自词汇系统内部借入词的交汇迹象, 能够全面映衬社会最为敏感元素。在当地外来词整合中发现, 广东话优势地位十分显著, 词汇量分布范围极为广阔, 主要借助双音节表现。历史长期过渡延展, 无论是过往皇朝使节往来, 亦或是华侨迁入, 都给异乡语言文化添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各类华人社团广泛交织, 特别是唐人街, 已经成为移泰华人的社会缩影。具体来讲, 各类经济、政治以及文化元素交接开来, 使得历来强盛的中国语言流传至泰国境内, 并且在与当地人员融合过程中, 泰语便理所应当得受到了汉语影响。事实上, 泰语在具体借用汉语词汇环节中, 必然会将原有语音修改, 这是因为两类语言表达技巧存在很大差异, 在尽量迎合当地语音习惯的同时, 确保交融工作的顺利进行。其中, 词义转变模式包括结构缩减以及转移等, 自从泰国开始使用汉语之后, 固定词义基本都会产生变化现象。

二、汉语在泰国书面语中的演变流程解读

(一) 语音转换

最初阶段, 泰国在应用借词环节中都会借助音译技巧整改, 后期随着调整模式的不断挖掘, 潮州音译词形式崛起, 大多数时期会被用泰语拼音记录收集起来。例如, 豆腐, 泰语的发音:tau41hu41。因为方言声调较为复杂, 本文就利用潮州方言八个声调同泰语表现技巧进行对照, 细化结构样式表现为:阴平33基本不变, 或者变成41调;阴上53变成24、41或55;阴去213变成41或33;阴入2变成5;阳平55变成41、24或不变;阳上35也变成41或24;阳去11变成41或22;阳入5不变或变成2。

(二) 词义更改

这类演变方法包括扩展、缩小以及转移等技巧模式, 自泰国开始借用汉语之后, 特别是经过长期岁月冲刷, 各类词义都已产生深刻变化。

三、汉语借词对于泰国人汉语学习的影响分析

四、针对目前泰国汉语教学活动提出的规范建议

综上所述, 泰语已经开始大规模借用汉语词汇进行合理转换、融合, 这是一种特有的文化交接迹象, 其与中泰两国之间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需求存在着必要关联特征。可以说, 泰语内部汉语借词转换已然成为两国跨文化交流的枢纽, 其将两国历史背景深度吸纳其中, 蕴含不同民族世界观、生活行为习惯。针对这类汉语借用现象进行系统分析, 对于中泰合作交流工程能够奠定深刻适应基础。

参考文献

[1]沈佩琳.汉语与泰语的亲属称谓词对比[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8 (8) :88-91.

[2]冯丰钜.汉泰语音义近似词的分析比较[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8 (11) :45-49.

中泰文化比较对泰语教学的启示 篇9

关键词:差异;共识;文化休克;泰语教学

中泰交流历史悠久,主要体现在文化上。中泰自1971年7月1日正式建交后,双方关系日趋密切,文化交流上更显频繁。泰国的华人日渐增多成为中泰关系发展良好态势的重要体现,中泰能够在一起和睦相处,且相互对各自文化产生浓厚兴趣,这大多是基于中泰对彼此文化的包容与认可。然而中泰虽然同属于一个文化圈——东亚文化圈,但生活环境与历史背景的差异造成文化上的差异,这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语言、生活习惯、接受心理等方面,认识到这些差异性有助于泰语专业的学生从异中找同,在相同中更好地互相学习。

从大的方面来讲,政治影响文化。泰国借鉴的是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必然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产生碰撞,而政治制度必会影响文化。但我们对待两国不同文化的突破点不要放在不同上,而要放在相似性上。

相似性最典型的是佛教,泰国人信仰佛教的比例要占去全国人口比例的95%,几乎达到全民信佛的程度了,且寺庙也广泛分布,泰国的73个省中约有三万多个寺庙。泰国人民在思想上受佛教影响很大,佛教渗透到泰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相信生命的轮回与因果报应。中国人的信仰融合着儒、释、道三家,而佛教早在汉代就已经传入中国,影响着许多信徒,历代都有高僧修佛,并在境内修建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寺庙。佛教的传播与发展也促进了两国文化的交融,故可作为双方交流的重点。在泰语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多多关注关于佛教的一些专有词汇,了解佛教的一些教义,引导泰语专业学生走进佛教。而中泰两国都在“崇礼”这点上达成共识,尚礼之风成为中泰文化上的共同追求,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教授基本的礼仪规范,学习泰国的基本礼仪,掌握关于礼仪的词汇。此外,中泰两国都以红色象征喜庆、欢乐。都喜欢莲花,莲花与佛教有关,因此佛教作为信仰的泰国的超市都喜欢命名为莲花超市;在中国,莲花常比作君子,代表圣洁、高雅。泰语老师在上课时都可以进行两国文化的异同分析,在分析中逐渐清晰。中泰都是大家庭的生活,会经常参加大大小小的活动,这些都为学习泰语专业的学生带来熟悉感。

从语言上讲,汉泰语也有许多的相似之处,他们都属于汉藏语系。都由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组成,且声调都能从汉语的四个声调中找到对应声调(泰语声调共五个,除泰语的四声)。在泰语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抓住两种语言的共通性,给学生以熟悉的氛围,再去分析汉语与泰语中易混淆出错的地方,这样的教学会达到事半功倍。泰国在性别上更注重于男女有别。泰语中不仅男女写法上存在差异,且读音都要区别开来。而汉语表示男性用“他”,表示女性用“她”,写法不同,但读音没有区别。中国人更讲究长幼有序,但泰语只有很少的词去表达对长者的尊敬,汉语中询问年龄学问多,对儿童会说“你几岁了?”,对稍长一点的孩子会“问你多大了?”,而对待老人要问“您高寿?”对不同的年龄段有所区别,而在泰国人口中就只有“你几岁了?”,来适用于所有年龄阶段的人。

不同的文化交流是好事,但不同的文化常会带来迷惑、紧张和不适应,这种心理体验有一个專有名词叫“文化休克”,“文化休克”是人类学家奥博格提出的理论,指的是在跨文化中的各种不适应症状,是指人们对于另一种不熟悉的文化及环境的各种心理反应。这需要进行跨文化的训练来接受不同文化所带来的心理冲击。中泰两国在时间观念上的差别也相当明显,中国人喜欢守时,并且认为守时是一种美德。如果两个人约好了时间,而一方并没有因为什么特殊的原因迟到,会被认为不尊重对方。而这些在泰国人严重就并非这样,他们的时间观念没有中国人的时间观念强烈。泰国人的时间观,主要集中在当下,对于过去以及未来的观念要差很多。因此在中国人对泰国人在时间观念上的随意性要理解,将来如果到了泰国也不会因为不了解对方的生活习惯而因为对方迟到而愤怒。泰国人常习惯于每天诵经,唱国歌。吃饭时按照西方人的习惯喜用刀叉,很少使用筷子,由于处于热带地区,泰国人有喜欢喝冰水的习惯。这些细小的知识点不仅很有趣,且很实用。

在泰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熟悉泰语的基础上,还要有意识地去接触了解泰国的环境、历史、风土人情等以便于更加全面、深入的去启迪泰语专业的学生。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外语作为语言更是一个需要掌握词汇的基础上再综合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的结果,因此全面地认识中泰文化的异同,比死记硬背效率要高得多,且文化方面的异同性教学探讨很有意义,毕竟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认识到中泰文化存在的异同对泰语教学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对教好泰语,建立完备的泰语教学模式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理杏德·刘易斯.文化的冲突与共融[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3]孙汉萍汉.泰语的同异性比较[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5(2).

浅析大学泰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篇10

近年来, 随着中泰贸易往来频繁及文化交往的日益密切, 全国各地再次掀起了“泰语热”。在高校里, 不仅仅是泰语专业的学生, 一些非专业的学生也可以选择一些与泰语相关的课程进行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将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认知方面, 而忽视了情感因素对大学泰语的影响。众所周知, 在整个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有两大主体, 即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师自身, 如果仅仅注重业务水平的高低和授课内容的难易, 而缺乏对学生的观察, 导致教师和学生之间出现隔阂, 双方情感得不到交流, 就难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情感因素的种类

情感因素在学习语言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当学习者没有了动机, 或是焦虑、缺乏自信心, 学习效果就不明显。影响语言学习的情感因素包括:焦虑、抑制、动机、态度、性格、自尊、移情。当评价一个人语言习得效果显著时, 不能单方面说因他学习积极性高或是动机明确才有了今天的成绩, 而应全面分析存在的各个因素。

三、大学泰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分析

1. 焦虑感。

在大学泰语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常常会出现焦虑、烦躁的心情, 即焦虑感。焦虑感又分为三种情况:气质型 (trait anxiety) 、一次型 (或状态型) (state anxiety) 和情景型 (situation-specific anxiety) 。气质型焦虑是一种相对持久的焦虑倾向, 是个性的一个方面。一次型 (或状态型) 焦虑是某一刻产生的忧虑心情, 是气质型和情景型焦虑结合的产物。情景型焦虑是由具体情景事物 (如公开发言、考试等) 激发出来的焦虑心情。在大学泰语教学中, 由于学生都是非泰语专业的, 在练习一些汉语里没有的发音时会产生厌烦情绪, 对教师所提问题, 如果回答不出来容易焦虑。

2. 学习动机。

动机是指引起一个人达到某种目的的动力。加拿大心理学家Gardner和Lambert进行多年研究, 把外语学习动机分为融合型动机 (integrative) 和工具型动机 (instrumental motivation) 。融合型动机即是语言学习者由于融入目的语社团的动力, 例如出国留学、移民等;而工具型动机则是指语言学习者由于实际需要而产生学习目的语的动力, 例如考试、找工作、升职等方面。教育心理学理论指出, 动机分为两种, 即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是指学习者自身的因素, 外在动机是指由于一些外在的原因使得语言学习者选择了学习这种语言。例如, 经常受到老师或别人称赞。内因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 学习动机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内在动机对于一个语言学习者来说, 是他们学习的推动力。大学泰语作为一门通识必修课, 有些学校开设为通识选修课, 致使很多学生只是为了逃避英语学习, 并修到学分而进行被动学习, 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是因为兴趣爱好才来修读的。所以, 内在动机的强弱决定了学生语言学习的持久性。

3. 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就是学习者对学习所表现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学习态度一般被认为由三部分组成:第一是认知成分, 指的是学习者对于所学课程的一种评价性的理解;第二是情感成分, 指的是学习者对于所学课程或积极或消极的感情。情感可以反映出学习者对于所学内容喜欢或厌恶, 可以表现出学习者的学习态度, 因此, 情感成分是学习态度的重心。第三是意向成分, 是指学习者对学习的行为倾向, 或准备对学习做出的实际行为。这三个组成部分互相协调, 互相一致, 共同构成学习态度。”要使修读大学泰语的学生有积极性和主动性, 首先要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态度, 他们才会慢慢地形成泰语的融合型动机, 这样的动机最终会促使他们养成自主学习泰语的习惯。

4. 性格。

人类的性格分为两种, 即内向和外向。很多学者认为, 性格外向的学生能充分地将所学语言运用到实际交际中, 在进行口语的时候不怕念错词, 不怕发音不准, 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获得很多练习语言的机会。而内向型的学生在进行口语交际时害怕出错, 导致错失了很多练习口语的机会, 但在语法和阅读等方面显得格外认真。可以说, 要想学好泰语, 良好的性格是必要的。

5. 自信心。

自信心是培养外语学习者语言运用能力的必备因素之一, 学生不仅要依靠自身来培养自信心, 还要依靠教师的帮助。在大学泰语的课堂教学活动中, 教师经常鼓励、表扬学生, 会使学生感到很大的鼓舞, 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 兴趣。

有了兴趣, 才会有学习的动力, 进而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与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四、重视并培养积极的情感因素

重视并培养积极的情感因素对于泰语学习者, 特别是非专业的泰语学习者具有重要影响。因此,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 教师应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才能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1. 规范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Scrivenen J认为:教学行为实际上是教师做出决策的过程, 是教师对备选方案不断地做出比较、筛选、抉择的过程。在课堂上, 有很多节点需要教师选择行动方案, 教师必须决定采用哪个方案, 抛弃哪个方案。因此, 一个好教师必须拥有一个可供课堂使用的方案列表, 并且随着资历的提升, 清楚地了解哪些方案对指导教学有效, 哪些方案效果欠佳。在大学泰语教学过程中, 针对非专业的泰语学习者, 教师应从课程目标、课程设置上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并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适当设置课后练习, 从而提高学生对此门课程的兴趣, 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2. 制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减少学生的焦虑感。

学习大学泰语的学生一般分为两类, 一类是对泰国很感兴趣, 由此引发了泰语的学习兴趣, 并且主观上想要学好。这一类学生一般比较刻苦, 且上课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课后主动与教师或泰国朋友交流, 因此他们在口语和书面语上很有自信, 不会感到焦虑。另一类学生是因为英语水平差而选择学习泰语, 这类学生往往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教授的知识点, 且都不愿意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教学效果不显著, 又由于经常不愿意开口读, 所以在交流方面缺乏自信, 经常回答不出教师提出的问题, 容易产生挫败感。长此以往, 他们会觉得在这样的课堂中上课很累、很烦, 导致焦虑情绪。因此, 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就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设置问题, 对于缺乏自信心的学生给予经常性鼓励;课堂上, 应采用诙谐的言语和学生进行交谈, 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里感受学习泰语的乐趣。

3.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者, 是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 学生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行为。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的限制阻碍了学生完成各种学习任务。因此, 要培养学生的泰语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应转变观念, 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充分利用多媒体、课外阅读物、影像视频等多元化手段进行教学, 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寓教于乐, 并转变被动学习的观念为主动积极地学习。除此之外, 教师还应设置各种场景, 让学生成为场景中的主角, 增强他们口语交际的能力, 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4. 建立兴趣小组。

对兴趣的激发, 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泰语的热爱。有了对泰语的学习兴趣, 学生才能持之以恒地学习泰语。因此, 教师应将各个学生根据兴趣爱好的不同组成不同的小组, 通过图片展示、视频展示或是邀请泰国学生进入到课堂一起活动, 为学生搭起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

5. 正确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效果, 对于学生的情感来说起到调节作用, 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 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因此, 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应客观、真实, 并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自尊心, 特别是缺乏自信心且性格内向的学生, 要帮助他们从克服泰语语音障碍开始, 直到他们能自主地学习并进行阅读、会话等。教师除了让他们经常看到自己的进步, 还应看到每个学生发展水平的差异性, 对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表现好的学生, 要肯定和称赞;对内向并缺乏自信心的学生要多用鼓励的言语, 肯定他做得对的地方, 并采用恰当的言辞指出他做得不对的地方。

6. 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有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在大学泰语教学过程中, 虽然有的学生只学习一个学期的泰语, 教师不能因此就减少对他们的关注, 而应该把他们当成长期的朋友, 和他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五、结语

大学泰语的教学对象虽然是非泰语专业的学生, 但在整个教学活动中, 教师和学生也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要正确对待教学中的各项情感因素, 利用情感因素作用于教学任务, 促使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优化教师的教学效果, 最终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建荣.二语习得中的情感因素探讨及对语言教学的启示[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 (2) .

[2]赵珗.学生情感因素对培养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 2010.

上一篇:职业感知下一篇:粗丝线、螺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