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真正的阅读论文

2024-06-14

实现真正的阅读论文(共12篇)

实现真正的阅读论文 篇1

1995年,国际出版商协会把每年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其目的在于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以及思想大师们。然而从眼下情况来看,教师的阅读不容乐观。我曾对四所教师人数在50人以上的学校中小学教师做过问卷调查,结果是:阅读报刊的教师为36%,阅读名家作品的为18%,阅读科普类图书的为6%,还有40%的教师很少阅读或者不阅读,其中有近50%的教师选择的是网上阅读, 只有年龄在45岁以上的教师选择纸质阅读。现实生活中的教师阅读现状的确令人担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阅读的消遣性。具体表现在以消磨时光为目的的浅性阅读。现实生活中,为数不少的教师根本不理解阅读中外名著的实际价值,甚至面对图书馆上万本书而觉得茫然,不知道该读什么书,以为当教师能够把教科书上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就万事大吉。我曾接触过数名“90后”的年轻教师,他们在大学学的是理科,上学期间只熟悉数理化解题技巧,对文科东西基本排斥。参加工作后,年复一年地在公式定理上写写画画, 从不花时间去阅读,很少与文字打交道,提笔忘字是他们的真实写照,他们偶尔也翻些报刊,无非是想消遣而已,难怪连年终总结也从网上下载。还有这样一所学校,每年订阅的教学期刊除了几位年岁稍大的教师阅读外,大多数年轻教师只去浏览《读者》《青年文摘》《意林》一类的刊物,对专业性强的刊物很少阅读,此种现象绝非个别。教师不能系统地精读名著,只是蜻蜓点水,人生的品位,自然也就低得多了。曾有一位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为什么要读书?读书与工资有什么联系?”当下,有不少校长在呼吁教师要读书,可有几个校长在读书?教师要求学生读书,又有几个教师自己在读书?作为一名教师,身上没有书卷气,还有什么当教师的底气,还怎么能称得上合格教师?

第二,阅读的功利性。表现在阅读的目的直接为学科教学服务。有的教师把教学当作一种副业,能应付过去即可,表现在阅读上,则是把工具书和教学参考书作为阅读的主要对象, 遇到生字需要字典,课文分析需要参考书,除此之外,认为阅读就是浪费时间。倘若不是一线教师的话,连工具书也没有必要去阅读。只要稍加留心的话,你可以发现图书馆里的字词典和教参很少能长久地放在书架上,而那些名著和科普类的图书则是束之高阁,布满蛛网灰尘,无人问津。究其原因,就是在一些教师看来,教师教学必备的教学工具书对教学有利,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有好处,有助于自己的职业需求,读其他书不仅浪费时间,短期内看不到有什么价值,倒不如看看股市行情、 玩玩游戏、聊聊天更有助于放松心情、增加收入,如是,读书有什么用?

第三,阅读的追时性。表现在弃纸质而趋网读。现代社会进入网络时代,网络冲击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已患了网络依赖症,当你走进校园之后,不经意间会看到一些教师“低头族”,他们在走路时看手机,甚至开会时还在上网,蹲厕所也在网上,网上购物、网上聊天、网上交友,一刻钟也离不开网络,成了典型的“网虫”“网癖”。在这些教师看来,网上阅读是最便捷的阅读,不需要携带书籍,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去选择阅读内容,互联网的海量存储让他们惊叹不已。殊不知,许许多多的网上读者却不知不觉地走进了“浅阅读”的深渊,他们很少去深入思考,根本不去思考文章字词句,从不推敲其结构的优劣,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武侠小说的一招一式、言情小说的风花雪月上,至于文章的文学性和思想性很少去思考。这种阅读,显然忽视了纸质文本以其传统的优势让读者在反复的品悟中升华精神,可以使读者将自己的即时感受加以批注留下反复咀嚼的余地,可以培养人们的系统思考和判断能力,把阅读当作了消磨时间的寄托。

第四,阅读的拒斥性。表现为有的教师从不阅读任何课外书。在一些教师看来,阅读本身就是一种无任何意义的活动, 既浪费时间又看不到收益,倒不如集中精力思考一些商业活动。倘若你稍加留心的话会吃惊地发现,有个别教师一年不进一次图书馆,从不翻阅报纸,即使是新闻,与自己无关看不看都可,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没有阅读体验也觉得很正常,把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的阅读需求抛在九霄云外,甘心堕落为一个社会人,与无知为邻,向愚昧靠拢,背离了自己当初在师范读书时的“学高为师”的明训,何谈为人师表?

一、阅读:情感不再荒凉

法国著名的哲学家萨特说:“我在书里结束我的生命,也将在书里开始我的生命。”卡莱尔也说,书籍里横卧着历史的灵魂。那些阅读里构建的世界,正是通过阅读者,在看不见的时空里,向书写者伸出了手,掏出了心,完成了河流与河流、风与风、大地与大地的相亲相拥。一名教师的阅读史,成就了他精神上的浩瀚。阅读一本书,就是跨越时间和空间,同睿智且高尚的人进行促膝交谈,书中人物所呈现的道德思维、职业观点以及他们人生的追求,会引起读者的共鸣,融化在自己的生命过程中,形成独一无二的个性特点。教师通过广泛地阅读, 在茫茫的知识海洋里寻找偶像,寻找知己,与书中的人物一起或歌或悲,或喜或怒,去体悟生命长河中的高山流水,品味人生岁月中的苦辣酸甜。记得我在上小学五年级时,教语文的张老师特别喜欢读书,鼓励我们去读书,他每次上课之前,利用三分钟时间给我们讲起书中的故事,讲得大家兴趣盎然,沉醉其中。就在那个时候,我通过阅读知道了“水浒”“三国”“聊斋”;知道了莎士比亚、高尔基和巴尔扎克;体会到了“高玉宝” 的辛酸;看到了“收租院”的血泪,摸到了“荷花淀”的芦苇。即使在将要参加高考的紧张岁月,我还读了《爱迪生》《十万个为什么》等书;到了大学,又和图书馆结下不解之缘,一个学期二十本书的目标,期末保证完成。遇到特别喜爱的书,那真是废寝忘食,如《啼笑因缘》《第二次握手》,只需一天的时间就能读完。参加工作之后,我又认真阅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孙漂流记》《人生》等名著,读这些小说的时候,我时而高兴地欢呼雀跃,时而悲伤得泪流满面,时而为英雄的壮举热血沸腾,时而为那些忘恩负义之人义愤填膺。通过阅读,保尔那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勉励我在三尺讲坛无怨无悔;鲁滨孙那不屈不挠的精神促使我去直面人生路上的困难和挫折;《人生》 主人公的离合悲欢告诉我如何来面对家庭、面对人生。我从小说中学会了怎样做人、如何来面对生活,并通过多种渠道向学生表白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无形中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二、阅读:远离职业倦怠

阅读是教师遏制职业倦怠的最好方法,从阅读量的多少可以知道一名教师是否存在倦怠和倦怠的程度高低。我们知道,职业倦怠是扎根教师身上的一种顽固疾患,不想办法医治,不仅对教师本人有害,且像瘟疫一样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很多专家对教师职业倦怠提出过许多遏制办法,我以为阅读是最有效的办法之一。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这样一位教师,他今年48岁,教书已经25年了,现在仍然担任两个班的数学教学任务,我问他教书的感受,他这样说了一番话:“每天是学生、家长、校长;每天是备课、批改作业、考试;每天是教室、宿舍、办公室。教师就像一个人在窄窄的楼道里爬楼梯,压抑、无趣可又无法停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听了他的话后, 我认为他是一个职业倦怠症重度患者,我问他:“除讲课之外, 你平时都看点什么书?”他说:“有十多年不看课外书了,觉得看那些没用。”我告诉他:“建议你每天读点书,最好是名著,一年后你的想法会不一样。”其实,教师要想使自己精神充实,生活有幸福感,不至于在荒漠上空度人生,唯一的办法就是阅读。首先,阅读可以拓宽思维空间。不阅读的教师,他的思维空间是一本教科书、一摞作业本,眼睛紧盯着柴米油盐,经常阅读的教师思维空间则是遥远的古代、广阔的宇宙、四极八荒、 天涯海角,历史人物、英雄史诗、善恶美丑、苦辣酸甜在心中涌动,他的思想会变得丰厚充实。其次,阅读可以使教师找到自己心中的偶像。窃火给人间的普罗米修斯、身残志坚的海伦· 凯勒、坚强不屈的保尔,还有富贵不淫的苏武、浩然正气的文天祥、坚挺脊梁的鲁迅和朱自清,都是文耀眼明星,他们都有着无数的跟随者,反复品读英雄故事,会使你超凡脱俗。最后, 阅读可以使教师知不足而自强。教师如果放弃阅读常常会变得自满自足,会成为井底之蛙,不知天外有天,自卑感也会荡然无存。一位智慧的教师,常常是在阅读中反思,在反思中阅读,广泛吸收前人的知识,使自己的知识面变得既宽又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承诺“学高为师”的铭训,不断地为生命注入活力,集中精力去培养和全面发展学生,如此还会职业倦怠吗?

三、阅读:丰厚教师底蕴

中小学教师是事业的传递者,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把前人积累的经验传给下一代,使之成为事业的栋梁。唐朝韩愈曾把教师的责任归结为“传道、授业、解惑”,其中“传道”就是教师的文化传递责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靠的是一代又一代学识渊博的教师孜孜不倦地传授,才得以源远流长,一脉不断,而传播这些文民族文化的主要途径则是师生的广泛阅读。 我以为教师的文化传递责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道德的传承责任。教师要使学生熟悉并践行人类的优秀品质,教给学生做人的规范,就要通过自己的教学来对其加以引导,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教给学生通过阅读来提升修养的方法。实践证明,一位高明的教师,不是靠说教来告诉学生如何加强道德修养,而是鼓励学生在阅读感悟中提升自我。 我在教学中十分注重让学生通过阅读来陶冶自己的情操,对于初中的学生,每学期开学我会推荐一些中外名著,诸如《骆驼祥子》《朝花夕拾》《红岩》等,这些都是学生陶冶情操的最好教材,引导他们去阅读,让他们通过阅读在潜移默化中继承前人的优良传统,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养就人生美德,具有爱国情操,凸显昂扬锐气,充盈浩然正气,展现广阔胸襟,实现人生修养的飞跃。

第二,知识的传播责任。向学生传播知识是教师一以贯之的历史责任,它包括让学生掌握单一学科知识、综合知识、信息技术知识、沟通交往知识和对问题的研究知识。教师要教给学生这些知识,就必须具有充足的知识储备。一位教师依靠在师范院校学的知识远远满足不了需要,特别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知识更新已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需要教师不断地读书学习才能担负起传播知识的重任。试想一下,教师凭着在学校阅读几本书(况且有的教师在学校并非优等生),在岗位上又不去刻苦学习,本来不多的知识随着岁月的流逝又消失了许多,以此来面对现实生活中有着丰厚阅读积累的学生,并给他们传授知识,岂不是误人子弟?教师要担负起知识传递的责任,就必须坚持读书,读书,再读书,学习,学习,再学习。

第三,品行潜移默化。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应该是道德卓越的优秀人物。”法国教育家卢梭说:“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之前,自己就必须要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崇拜的模范。”在中国人传统的思维中,教师是品德高尚、知情达理、富于同情心和正义感的化身,其言行举止都是做人的楷模。教师作为知识分子代表除了具有传播文化知识的责任之外,还必须是道德的模范。教育部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对教师的职业行为有明确的规定,要求教师要做到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达到这些要求,教师必须经常性地加强自身修养,承继先人们高尚的道德风范:陶行知对教育的赤诚之心, 孙维刚对事业的执着,谭千秋在地震到来时所表现出的大爱, 魏书生的民主教学,这些都是教师为人师表的标识。教师在日常阅读和长时间的精神历练中养成的关心他人,批判精神,追求真理,热爱祖国的高尚品德,必然会潜移默化,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基石。

总之,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担负着促使民族兴旺、祖国发展的重任,要完成这一历史赋予的重任,教师必须坚持自始至终去读书学习,接过前人的接力棒满怀信心地传递下去。面对现代网络阅读的冲击,教师不可轻易地排斥传统阅读,任何形式的“浅阅读”与“碎片化阅读”,都会助长教师的思维惰性。 教师要消除职业倦怠,就必须博览群书,养成手不释卷的习惯,让书籍成为自己的终身伴侣。

实现真正的阅读论文 篇2

2、联系全文,就文中加点和加线的词句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4分)

(1)“梅甘庄重地点点头,忍住眼里闪烁的泪花……”一句中加点的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2)“我注意到他们的尺码和家人的很接近,不由兴趣渐增……”一句,请你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说说我“兴趣渐增”的原因。

3、根据全文内容,说说句子“本想教育孩子的我,被孩子教育了”中两个“教育”的含义?(4分)

4、研读下面的材料,结合上文主旨,说说你对现实社会中成年人和孩子如何处理问题的看法。(3分)

材料一:城市中的十字路口,当红灯亮起时,经常看到一些成年人不顾交通助管员的劝阻,随意闯红灯,有的甚至跟协管员发生争执。而小学生都很遵守交通规则,看到红灯亮起,就自觉停下来,等车通过。

运动,实现身体的真正复苏 篇3

新妈妈的身体在怀孕和分娩期间发生了很大变化,每个新妈妈都要对自己宽容一点,想马上将身材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至少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只要你决定了要运动,并且坚持,就一定可以达到,甚至是让身体达到比原来还好的状态。

强身体核心力量的练习

产后运动应该分为两部分,首先是身体的恢复,然后才是减脂。产后恢复运动阶段是必经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加强骨盆稳定性、骨盆底肌力量、腰腹核心力量、臀部及大腿后侧力量、关节稳定性以及身体姿态改善是最重要的。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一些以减脂和减体重为目标的的运动项目才是安全的。有些新妈妈急于瘦下来,于是在产后就开始进行高负荷、大运动量的练习,结果往往留下疼痛和身体损伤。特别需要提醒的是,产后新妈妈身体的骨盆稳定性和力量弱、各关节稳定性差,肌肉也而弱且比较紧,这样的状态下去选择跑步、跳绳,瑜伽等等运动都不太安全。

别错过体形恢复黄金时期

有些妈妈没有运动意识,只想等哺乳期过后通过机器、药物减肥,其实也错过了产后身体恢复的最佳时期。比如新妈妈的背痛,大多数是因为:孕期腹部的变化、身体重心的变化等对身体姿势的影响,使肌肉越来越不平衡了——一腹部肌肉太松驰,背部肌肉太紧张,而造成的。

如果这个时候能积极用一些腰腹部核心力量的运动来调整,让该收紧的肌肉收紧,该拉伸的肌肉拉伸,增强骨盆中立、稳定,疼痛会减少甚至消失。如果没有及时锻炼,也许疼痛会重复,慢慢变成劳损,甚至影响脊柱和其他关节,那才是身体上真正的麻烦。而骨盆底肌、腹部深层肌肉力量等无论是自然生产还是剖腹产,都需要专门做产后恢复训练。

怀孕、产后以及今后的绝经期是女性的3个特殊阶段,应该特殊对待,而运动能帮助女性顺利度过这3个阶段。生育其实是一个女人改变自己身体状态很好的契机,任何人都有机会通过运动重新塑造自己,变得更美、更健康。

把运动变成一种习惯

很多新妈妈会很委屈地说,自己真的没有时间运动,也没有精力运动。其实,这还是观念问题:你有没有把运动当成一种生活方式和健康习惯。如果愿意开始的话,每天只需要一点点时间,就可以动!哪怕只运动5分钟,都要比不动好!而且,在身体核心力量的练习阶段,每天只需拿出5~10分钟的时间,就会大有收获!

这些练习,在梳头发的时候,在和宝宝玩的时候,推着小车带宝宝晒太阳的时候,甚至躺在床上都可以练,比如配合呼吸的收腹练习,骨盆底肌的慢收慢放,靠墙站姿练习等。将运动化整为零,融入生活,就会使它变得和刷牙、洗脸一样自然,更容易成为习惯。

运动小误区

1. 运动都一样运动不一样!而且不同的身体情况需要选择不同的运动方式。运动分为有氧运动、抗阻力运动、康复运动、身心平衡运动练习等很多种。产后妈妈的身体状况不适合跑步、仰卧起坐、球类运动等,需要循序渐进。

2. 体重减到和以前一样就意味着恢复了体重恢复不一定是身体恢复,很多妈妈的体重虽然下降,但是把肌肉都掉了,脂肪却还留着。还有一些妈妈的体重和身材都似乎标准,却很虚弱、无力,经常生病。这都不是正确的产后塑身。

3. 腹部能塞进原来的裤子里就好腹部最好的恢复,不仅仅是没有“游泳圈”,而是腹部有力量,腹直肌的分离复原到原来的位置。但是如果在产后没有及时做恢复练习,或者方法不正确,有可能导致腹直肌永久分离的状态。

4. 产后运动会很累身体在怀孕和生产后,经历了很大挑战,这个时候运动一下,能最好地帮助身体复苏。回到身体由自己所掌控的状态,其实是件令心情更好的事。适合的运动,可以帮助身体缓解疲惫和疼痛,同时释放焦虑、获得能量。

5. 运动会导致月子病恰恰相反,很多月子病不是所谓的月子里受凉、受风导致的,而是让身体一直保持不正确的姿态导致的,比如腰背痛。所以如果能在产后越早做核心训练,效果越好。

特别提醒

如果有条件的话,建议找到有资质,有孕期、产后恢复运动经验的健身教练,帮你制订一系列的产后健身计划。循序渐进的运动对身体帮助更大。

实现真正的阅读论文 篇4

一、女性的解放是一个悠久的历史话题

女性主义(Feminism)又译“女权主义”,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思想和运动体系。女性主义一词源于西方社会的妇女解放运动。其理论的关键是妇女与男人在经济、接受教育、医疗保健等方面具有平等权利和平等地位。要求赋予妇女选择职业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以及平等的政治参与权。女性主义一词是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在19世纪创造的,他设想有这样一种“新式妇女”,它不是基于竞争与利益,而是从相关和交往的角度出发来改变社会并为社会所改造。

百余年来,在西方曾经出现过三次大规模的妇女解放运动。第一次,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20年代。西方工业国家的妇女发出“女权也是人权”的呼声,主张社会改良,力求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通过修改立法实现性别平等。发起了以求政治平等为主要目的争取选举权的斗争。这一次轰轰烈烈的妇女运动,为欧美妇女赢得了选举权、继承财产权、受高等教育权和经商权,但对妇女的社会地位、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及其在经济中所占的位置未能做出根本的或具有深远影响的重新估计。这一时期的运动,由于当代妇女运动的兴起而被称作“旧”女权运动。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第二次妇女运动的浪潮,称为“新”女权运动。为了争得事实上的男女平等,这次运动的矛头指向了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文教、就业以及家庭生活等一切领域存在的歧视妇女的现象。各领域、各阶层的妇女自发组织起来,要求男女同工同酬、就业机会均等等权益,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大批新女性主义理论家,推动妇女解放运动向前发展,现代妇女运动朝着有广大群众基础的、内容十分广泛的方向发展。新女权运动,在现代使一些国家妇女的状况正在发生着很多变化,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女权主义运动的“第三次浪潮”主要指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国家进入后工业社会的进程而在后现代运动的影响下产生的妇女运动。这一时期女权主义运动的幅度更大,它不仅要颠覆男权主义秩序,而且要颠覆传统女权运动据以存在的基础,女权运动扩大社会性别的内涵,把社会性别与种族、国家、阶级等问题结合起来。可见,“第一次浪潮”所追求的主要是妇女享有与男性同等的权力,这时女性主义者的主要任务就是论证女性在天性、生理、德性、知识能力等方面与男性并无二致,因此没有理由不在社会中给她们以同男性一样的地位与权利。“第二次浪潮”则对各个领域中的性别歧视提出挑战,试图以女性主义来补充、修正和重构西方文化,因此,女性主义者更注重改造传统的学术道路,消除在社会生活、学术研究、科学技术领域的男性中心主义、性别主义等思想观念。而在第三次浪潮中产生的后现代女性主义将社会性别作为一种文化建构,对女性、女性经验等等概念进行解构与颠覆,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女权运动据以存在的基础。

与西方妇女解放的方式明显不同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妇女解放的呼声,最早发自受西方启蒙思想熏陶的维新派男子中间。维新派志士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把“天赋人权”和进化论学说引进中国的同时,鲜明地提出了男女平等的思想。如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男女同为人类,同构天生”,压制女子是“损人权、轻天命、悖公理、失公益,于义不顺,于事不宜”,要为女子“呼弥天之冤”,“拯沉溺之苦”,使之同享“大同之乐”,并提出妇女应有的各种平等权力。梁自超在争取妇女教育权方面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批判“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积极提倡女子职业和女子教育。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者李大钊、陈独秀、李达等都在关注中国革命的同时,注意到中国妇女的解放问题。李大钊著有《战后之妇人问题》、《妇女解放与Democracy》、《现代的女权运动》等妇女问题的文章。陈独秀著有《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妇女问题与社会主义》等文章,李达则写了《女子解放论》。尤其是毛泽东对妇女问题的关心,左右了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基本方向。在建立延安革命根据地之后,毛泽东又坚持把妇女解放与革命斗争结合起来,他宣称:“全国妇女起来之日,就是中国革命胜利之时”,鼓舞和号召广大妇女积极投入阶级解放和妇女解放运动,使苏区和延安妇女最早摆脱了封建制度的束缚,获得了男女平等的政治权利。可以说,中国妇女的解放运动并不是一项纯粹由妇女自身领导的、独立的解放运动,而是伴随中国大革命产生的、由男性革命家为主要领袖的全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当代女性解放所面临的困惑

1. 女性的权利虽然赢得了法律上的规定,但却并没

有从根本上改变她们自身的社会经济地位,并没有获得事实上的真正解放。女权运动发展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在每个不同阶段上都有不同的奋斗目标。女权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所带来的女性境遇乃至人类境遇改变的成果是显著的,当下,随着社会物质条件和生产关系的改变,性别不平等已经成为不必要的、过时的观念,男女平等的观念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女权运动的最初阶段是向社会这个压迫女性的巨大而无形的实体挑战,目标是力争女性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法律等领域获得与男性平等的选举权、受教育权、就业权等社会权利。因为女权主义者认为女性像男性一样是“理性”的人,所以她们就应当同男性享有同等的政治权利。通过不懈努力,女性最终赢得了这些权利在法律上的规定,但却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她们自身的社会经济地位,并没有获得事实上的真正解放。因为从宏观价值取向上,女性解放不是以女性为目标,而是以男性为目标,男性的标准是惟一的标准,男性的尺度成为惟一的尺度。争取“男女平等”成为早期女性解放运动的首要目标。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男女平等”理念提出的积极意义,它是对传统社会强调男女的生理区别和差异并以此作为性别不平等基础的强烈反拨。“平权理论”是女权运动的一个里程碑,却也掉进了自己预设的向“男性趋同”的陷阱。女性解放的真正目的不在于使女性达到男性在现实中的水准,成为“男性化”的人,而在于使女性超越男性设定的存在界限和自身内在的局限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拥有自身独特个性的“人”的存在。事实上,“平权理论”以抽象的自由观为前提,它并不能解决女性的内在价值的确认和发展问题。女性获得了同男性相同的法律规定的名项权利,但在实际生活中仍然不能和男性平等,而且,“平权”在实际中的操作也是模糊的,平等总是相对的,不可能有实质上的绝对平等,旧的不平等被消灭了,新的不平等又产生了,这一点在当今社会女性的就业以及参政议政等各方面都有表现。

2. 传统的性别角色规范依然顽固地禁锢着女性的进一步解放。

在传统观念下,女人被所有的社会生活领域和思维活动领域视作另一种人,被当作男人的从属,这是由社会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区分出来的性别本质。这种文化的本质,把各种政治的、制度的不平等权利悄悄通过自然本质的性的区别而加以认同,造成了世代男权主义对女子的压迫。19世纪以来的第一阶段西方女性运动以追求妇女的社会权利为目标,及至本世纪初,这场运动以西方社会关于妇女财产权、选举权等法案的通过而胜利告终,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一系列法案并不能保证妇女的独立。在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知识女性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利和机会,在社会和职场上扮演了越来越多的角色,经济上获得了一定的独立,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活出自己的个性和风采,体现自己独特的价值。但是这并不表明她们和男性一样具有成功感。因为女性的行动不能不受家庭的束缚,家庭角色也并没有因为社会角色淡化。由于两性生理的差异,女性身上的妻子和母亲的角色并没有因为参与社会活动而放弃,其责任也并没有因为工作的成就而有所降低,受传统“男主外,女主内”观念的影响,大部分知识女性也希望自己成功扮演“贤内助”的角色,把生儿育女看成是自己天经地义的义务。做好男人背后的另一半,培养和教育好下一代成为大部分知识女性体现其价值的标准。很多女性在生完孩子后,重心就放在了家庭上、放在了孩子身上,以孩子的成长作为自己价值的体现。而社会对于女性的评价重点也放在家庭上,即使一个女人事业成功,只要她的家庭生活不幸福,就很难得到人们对她成功的认可,甚至成为人们嘲笑的对象,成为教育女性的反面教材。于是不少职业妇女选择回归家庭,很多女大学生也持有“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价值观,大多数女生对家庭幸福报以极大的期望,很多女大学生希望能作个贤妻良母。也有人从积极方面看待知识女性价值观的回归,中国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委委员程乃珊就提出,让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回归家庭,并不是教育资源的浪费,而是培养下一代小公民的最好投资,女性有其与男性不同的本性,她们适合的社会角色是妻子和母亲,女子的本性只有通过性被动,受男性支配,培育母爱才能实现,家庭是实现女性价值的最佳场所,教育、工作等都是实现女性本性的障碍。可见,在现实生活中,这些传统的性别角色规范依然顽固地禁锢着女性的进一步解放。

3. 现实的差异和理想的平等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

现实生活中,女性以家庭为主,男性以挣钱为主的男外女内格局仍在继续。2000年全国妇女地位调查表明:有85%以上的家庭做饭、洗衣、打扫卫生等日常家务劳动主要由妻子承担,女性平均每天用于家庭劳动的时间达4.01小时,比男性多2.7小时,两性家务劳动时间的差距仅比1990年缩短了6分钟。同样,在美国和西欧等发达国家里,家务活与照顾孩子仍然也几乎全由妇女承担,男子对烹调、洗盘子之类的家务分担最少,未超过四分之一。只有购物分担比较平均,其他杂活如倒垃圾、户外活动、家庭修缮往往由男子承担,但这类活仅占家庭责任的很小一部分。

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职业女性正处于“传统”与“现代”角色的夹击之中,工作角色与家庭角色这两个方面常常会发生冲突和矛盾,孩子、丈夫需要照顾,因为这通常被视为母亲、妻子的责任,而大量的家务劳动和精力的投入,又会影响业务上的提高,甚至挤占工作时间、耽误工作效率。这样,如何解决职业女性的角色紧张、如何处理夫妻之间的冲突与矛盾,是当前一个很实际又很迫切的问题。

现在,在我国学术界,一些男性知识精英极力主张妇女回家,认为妇女走上社会是超前的,认为这造成了家庭关系的紊乱,因此要恢复传统的男女秩序和家庭关系,解决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在1987年上海市妇女学会和婚姻家庭研究会召开的第二次妇女理论研讨会上提出了“关于妇女回家的问题”,其宗旨似乎是要重估妇女参加社会劳动的得失,试图恢复家庭妇女这一社会阶层。后来,《中国妇女》杂志了推出了持续一年的题为“1988—————女人的出路”的讨论,对妇女是否要重返家庭,各方展开了激烈的争辩。劳动部1988年在《女工宜实行阶段性就业》的专项报告中指出:“阶段性就业是指在一些发达国家里,随着国民收入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职业妇女婚后自动退职回家,从事家务劳动和抚育子女,待孩子长大后,再重新就业。”1996年,劳动部门又一次研究阶段性就业的可行性。就此,全国妇联在1997、1998年的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上,专门就反对妇女阶段性就业问题再提议案,劳动部在提案答复中也承诺“三年不出台妇女阶段性就业政策”。但在200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还是出现了“建立阶段性就业制度”的提法。有关妇女阶段性就业的政策,虽然在目前还暂时没有实行,但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整个转型时期,让妇女回家(或阶段性回家)的设想,就如达摩克利斯之剑,始终悬在妇女头顶。

如果女性重新回到家中,就会使女性再次失去独立的经济地位,丧失工作权利,在经济上以至精神上重新依附男性,这样,妇女经过奋斗争取到就业权利就会重新得而复失。另外,当国家和个人花费大量财力和人力开发女性的能力和智力后,然后又让她们放弃专业退回家中,必然会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和闲置。所以让女性回家的设想是不可取的。

对于知识女性来讲,社会和家庭其中一个领域价值的实现不是一件难事,问题是对于大部分知识女性而言,既想成功扮演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又想在家庭中体现自己作为女性特有的价值。大部分知识女性希望自己事业和家庭两不误,既是出色的“职业妇女”又是新型的“贤妻良母”,事业的成功和家庭的和谐成为当代知识女性感到最幸福的事情。可现实状况却是,这二者在很多时候得不到协调,往往不能兼顾,知识女性一方面要以自己的才能智慧,按照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接受社会的挑战,与男性一样进行生存的竞争。另一方面,作为妻子和母亲又不得不扮演好家庭角色,迎接高于传统的现代女性家庭角色标准的挑战,做丈夫的好妻子、孩子的好母亲、好朋友、好老师。知识女性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的矛盾冲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显得更为突出。以色列前总理戈尔达梅厄曾经说:“工作时,挂念着留在家里的孩子;在家时,惦记着还没完成的工作。你的内心深处总是受着这样的挣扎。”这是很多知识女性内心的表白,于是就有了“做人难,做女人更难,做成功的女人难上加难”的感慨。由于时间、精力、体力等有限,工作与家庭这两个难以取舍的角色令很多知识女性身心疲惫难以应对。《中国健康》中就有人曾经开玩笑,如果你想恭维一位知识女性,千万别说她是贤妻良母,因为她会觉得你认为她无用;同样也不能称她为女强人,她会认为你在说她没有女人味、她的家庭不幸福。可见,如何解决职业女性的角色紧张、如何处理夫妻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如何处理男女角色中现实的差异和理想的平等之间的矛盾是当前一个很实际又很迫切的问题。

三、解决当代女性解放问题的必由之路

1. 女性解放的关键因素是女性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

女性主体意识是女性作为主体对自己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自觉意识。主体意识是能动性、自主性的基础,也是创造性的来源,只有确立了主体意识,才能充分发挥主体的作用,激发主体的内在潜能。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女性承担着繁衍人类、传承文明的历史重任,但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女性没有社会地位,中国女性一直被排除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权力结构和主流话语之外。“天有十日,人有十等(《左传·昭公七年》)”,女人永远在最底层。几千年的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使不少女性卑躬屈膝、妄自菲薄,造成了女性依附、顺从、自我萎缩的性格,以致无法形成主体意识,不能正确认识自身的生命存在和精神需求,几乎成了完全丧失自主意识的被物化了的奴隶。“惟女子和小人难养”,并非只是中国的“古训”。翻开西方古典思想史,男性始终笼罩着理性的光环,而女性只不过是“感性的尤物”。《圣经》里夏娃就是被欲望驱使偷吃禁果使人类背上“原罪”的象征。而众多著名的男性思想大师们,在女性问题上也都存在令今人难以置信的偏见,即便是具有反传统精神的尼采和弗洛伊德,其观点也没有跳出积淀已久的成见,在女性问题上他们坚持认为女性是卑微的,男性是让女性羡慕和嫉妒的对象。

改变几千年来妇女处于从属的和客体的地位,唤醒妇女作为人的自我主体意识,建立她们作为人的主体性地位是妇女解放的关键。历史上解放女性的运动,首先由女性作为主体拉开了序幕并掀起了波澜,西方女权主义首当其冲地扛起了解放运动的大旗,从女性性别意识的发展进程来看,女性每一次对自身角色的反思与突破,都和人性解放的思潮联系在一起。女人被所有的社会生活领域和思维活动领域视作另一种人,被当作男人的从属,这是由社会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区分出来的性别本质,这种文化的本质,把各种政治的、制度的不平等权利悄悄通过自然本质的性的区别而加以认同,造成了世代男权主义对女子的压迫。

许多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家深入探讨了这一双重的性别理论,其中法国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家兼作家西蒙娜·德·波娃的《第二性》和美国新女性主义运动领袖贝蒂·弗里丹的《女性之谜》堪称先驱。正是根据这两部书铺设的基础,一大批具有创新贡献和大胆立论的女性主义名著佳作纷纷问世。美国哲学家兼神学家玛丽·黛利在《天父之外》一书里,指控基督教将上帝制造成父亲形象,鼓励女性超越父权知识文化城堡的局限,去创造一个属于人类全体的、崭新的心灵世界。1970年,米利特的《性政治学》一书问世,提出了研究妇女和女性文化中的从属地位问题的新角度。米利特继承了波娃在《第二性》中提出的“女人不是生成的,是后天变成的”这一观点,并进一步将妇女在文化中受压抑看作是父权制社会政策的基础,从而把妇女问题的注意力从社会经济领域转向了广义的生理、意识和文化领域。在米利特看来,妇女之所以受压迫,不是因为同男子的生理差异,而是因为社会将女性看作是二等公民。在父权制度下,男子用权力和直按镇压,或是通过礼节、传统、法律、语言、风俗、习惯、教育和分工来确定妇女应当或不应当扮演什么角色,妇女永远从属于男子。在现代“自由”社会中,对妇女的社会控制并不依赖于僵硬的、专横的权力制度,相反,是通过妇女本身的同意而实现的。通过社会化过程,妇女被纳入压迫女性的制度,在社会化过程中,妇女从内心里不知不觉地按受自己的性角色,即根据男性的性观念给她们规定的角色模式。正因此,剖析性别中的双重文化内涵,成为女性主义理论的一项主要课题。

从实践方面看,女性主体意识解放的现实举措是社会性别主流化。人是男是女由出生决定,但如何成为男人和女人则是后天习得的。她们被教导什么是适当的行为、态度、角色以及如何与他人建立关系。这种后天的习得行为确定了社会性别身份。社会性别(gender)与生理性别(sex)相对应,是指建立于男女生理差别之上而实际存在的社会性差异和社会性关系。区分二者的目的就是为了明确强调:妇女扮演的性别角色,是由社会文化规范的,是在社会文化制约中形成的,生理状况不是妇女命运的主宰,男女性别角色是可以在社会文化的变化中改变,这是建立提高妇女地位机制、推进性别平等的有效和成功战略。社会性别主流化本身并不是一个目标,而是实现社会性别平等的一种手段,最终的目标是社会上人人都有平等机会享受自己的权利,发挥自己的潜力和才能,以便参与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而且平等地享受其成果。

2. 女性解放的根本出路是人类的真正解放。

马克思主义的人类解放理论也包含了女性解放。这一理论站在人类解放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女性解放,阐明了女性解放和人类解放相互关系中蕴藏的丰富内涵。

第一、马克思主义认为,女性解放是人类解放的一部分。女性作为“人”的存在,因而,女性的历史也就是作为人的历史。必然地,女性解放作为女性存在的必要方式将成为女性历史的必由之路。马克思指出,某一历史时代的发展总是可以由女性走向自由的程度来确定,女性的地位成为衡量一个民族文明与进步程度的标尺,女性解放是人的解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马克思主义在对不合理的社会进行全面批判的强大锐利的思想武器中孕育了许多女权运动和女权思想。马克思主义为女性主义带来了生机,成为女权论的重要思想源泉。例如,马克思历史的、逻辑地研究方法推动了女性主义对妇女斗争史的研究,产生了“双重体系论”(即阶级斗争与妇女斗争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二股动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二重性理论,引导女性主义对家务劳动的研究,得出了家务劳动也具有社会劳动的性质和私人劳动的性质;马克思再生产理论成为女性主义的“再生产”理论的基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所用的分析方法,也被用来作为性别分析法;马克思关于劳动力商品、工资的性质等的许多理论观点,都为女性主义提供了研究的课题。马克思主义的“妇女重新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是妇女解放的前提”的思想,也得到女权运动的证实。妇女参加了社会生产,往往更能敏感地体会到自己所处的低下地位,种种不幸的遭遇迫使她们团结起来,进行反抗。同样,马克思主义提倡的理想社会对女性主义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马克思主义要消灭一切剥削人压迫人的社会制度,要建立一个平等公正的理想社会,女性主义所追求的就是没有性别压迫的男女平等的理想。从现实状况看,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革命已经取得了成功的国家和地区,妇女状况都有极大的改善。尽管不能说在社会主义国度里妇女问题已经解决得尽善尽美,但是马克思主义倡导的并已经实现了的社会主义社会制度,比起任何其他现有的社会制度,对妇女都有更大的优越性,更令女性主义者向往。

3. 女性的解放是一个渐进性的历史过程。

女权运动发展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在每个不同阶段上都有不同的奋斗目标,随着社会物质条件和生产关系的改变,性别不平等已经成为不必要的、过时的观念,男女平等的观念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从1975年6月,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召开的第一次世界妇女大会起到1995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联合国已举行了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先后通过了《关于妇女的平等地位和她们对发展与和平的贡献的宣言》、《实现妇女年目标而制定的世界行动计划》、《联合国妇女十年后半期行动纲领》、《内罗毕前瞻性战略》、《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对男女尊严和价值的平等以及男女权利、机会和责任,就业、健康、教育以及提高全球妇女地位的主要障碍等方面达成了广泛的共识,其中《北京宣言》中妇女的基本人权,即生存权和发展权被放到了最核心的地位,同时强调男女两性在人的尊严、价值方面,以及在权利、机会和责任方面取得完全的平等是男女平等的关键所在。

两百多年来,世界各国的妇女解放运动一直将性别平等作为长远追求的目标。目前,国际社会对妇女解放运动的宗旨已达成共识:女性谋求的自身解放,主要目的是要将女性从男女不平等的境况中解放出来,而绝不意味着提高妇女地位要以排挤或排斥男性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为代价,更不意味着男女地位的互换。所谓的“平等”,不是指凡事都要以两性的绝对“平均”来量化,而是指两性之间生存、发展的和谐与公正。近年来,我国政府将包括性别平等在内的公平正义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运用经济、法律、行政及舆论等多种措施,努力保障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不断促进妇女的全面发展。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妇女的基本权益进一步得到保障和实现,妇女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权益得到全面的落实。

但是,当我们用性别意识的眼光审视女性的现实地位时,我们看到两性依然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在追求性别平等的道路上,在“同一性平等”理论的指导下,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社会忽视了女性的独特性,盲目的将女性等同于男性,在这种社会化的过程中,女性的自然生理特征被忽略、漠视,她们成为和男子一样的社会主体。觉醒了的女性以男子为参照系,寻求着和男性一样的人之为人的权利和义务,因此女性主体身份的认可还不是基于自我女性身份的自觉认同,女性主体意识的发展表现为“人”的觉醒、社会主体觉醒,而不是“女人”的觉醒,从社会环境来看,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并没有成为历史。女性的经济地位、教育领域、政治领域、健康问题以及在婚姻家庭领域中的地位等问题都需要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得到根本改变和解决。

综上所述,从世界范围来看,女性解放事业还远远没有完成。女性解放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社会是男人和女人组成的共同体,因此制约着社会发展的一切因素都制约着男女两性的发展。从现实来看,女性解放问题涉及到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家庭制度的变革都是非常有必要的。诚然,在相当数量的国家里,宪法已经明确规定了男女平等,但事实上女性并未获得与男性同等的权利。从法律上的平等到事实上的平等还需要很长时间,传统的文化意识和习俗对女性的偏见和歧视已经根深蒂固。马克思说过:“人类始终只能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因而,女性解放的问题同样是一个历史问题,它的实现必须具备多方面的条件。女性的解放不仅仅是一种目的,更是一个过程。女性要实现真正解放,还需要走一段漫长而艰难的道路,但同时也是充满希望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夏国美.论女性主义和中国女性的自我意识[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5(4)

[2]曾一梦“.女性主义与新时期影视”研究综述[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5(4)

[3]易中天.中国的男人和女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03

[4]姚红星.论马克思主义与西方新女性主义[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7)

[5]禹建湘.家庭与社会:女性角色定位[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8)

真正的猎手阅读答案 篇5

(2)(6分)第一问:明线是张明,暗线是漆武。(2分)

第二问(4分)

①两条线索贯穿全文,暗线设置悬念,不仅使小说情节更为集中紧凑,而且增强了作品的吸引力(艺术感染力)。(2分)

②明暗线索交织,两人的行为(事迹)时时关联,逐步呈现,突出了人物形象,表明两人都是真正的猎手。(2分)

(3)(6分)①打猎本领高超。他用一把弩就独自杀死了一只豹子,还在危急关头射杀豹子,救了张明;②为人低调,能为他人着想,不慕虚名。他在危急时刻杀死豹子救了张明,却不张扬,还巧妙地照顾张明面子,不善言语,不图虚名;⑧热爱祖国,智勇双全。抗战时期,他带领一支队伍,骁勇善战,利用各种武器对付日本鬼子,叫敌人防不胜防。(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8分)作用:①“真正的猎手”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张明和漆武的故事都围绕它展开,标题具有线索的作用;③“真正的猎手”是对漆武和张明的高度评价,具有赞扬人物形象的作用。

真正的阅读 篇6

自由宽容、放松的心态和定位可能正是香港书展给我们带来的启示。这样的启示可能同样适用于我们今天对阅读的思考。

过去,我们对阅读的想象主要出于功能意义上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等等这些说法都是对这种功能意义上想象的生动描述。同时,读书在古人那里多半也被看成是一件苦差事,什么“锥刺股,头悬梁”这些读书典故,仍可能活在专给小学生看的励志书籍里。

这种对阅读功能意义上的想象,让阅读仍然深陷“工具”论的层面,这有点类似文学必须为工农阶级服务的论调。阅读如果无法给予阅读自足的意义,阅读必然会受到质疑,何况阅读还无时无刻地在受到资本、权力和意识形态的骚扰。同时,如果阅读无法超越“功能”属性,阅读就不仅仅会被人们置于生活边缘,甚至随时被取代的可能都有。例如,阅读的求知功能就渐渐被“百度”、“谷歌”取代。

台湾政治大学的杨美华教授在一份报告中有这样一条数据:中国大陆每年人均阅读4.39本,扣除教科书,平均每人一年读书1本都不到。真正让人惊悚的还不是这个“1本”,而是这个“1本”是什么书?因何读了这本书?从这些设问和分析中,我们或许会才更能理解中国国家图书馆副馆长詹福瑞所说的“真正的阅读是出于爱好和兴趣”这句话的真正意思。

探寻真正适合儿童的阅读 篇7

一、儿童阅读的误区:走进“唯名著时代”

为了加强对名著阅读的引导,学校会有一个整体的必读书目,如小学生必读书目100本,班级也会随着年级的变化而有一个相应的必读书目。有一个较为开放的必读书目,本来是一件好事,毕竟体现了一种阅读的导向———追求高品位的阅读,但是,如果所有的小学生阅读书目都向名著看齐,问题也就来了,那就是,文学名著未必都适合儿童,也未必适合所有的儿童。例如,有位教师在一个语文教育网站上介绍自己班级的“班级读书会”时说,他向班上的孩子推荐阅读的文学名著是《飘》。在他的热门推荐书目中,竟然还包括《简·爱》《巴黎圣母院》等名著。从这个事例足以看出儿童阅读的“成人化”“唯名著化”程度有多么严重。语文教师用成人的视野代替孩子“观察”,用成人的感悟代替孩子“体验”,教师中心化的倾向严重歪曲了儿童阅读世界。调查发现,“找不到感兴趣的书”、“没有时间看书”、“不爱看书”、“读书氛围不够”,是导致儿童阅读量过少的主要原因。其中“找不到感兴趣的书”比例最高,说明学生还没有完全培养起阅读的兴趣。因此,目前普遍存在的儿童阅读“成人化”倾向,应该引起小语界的高度警惕。

二、“唯名著化”阅读的危害:引发“阅读恐惧症”

《飘》《巴黎圣母院》这些长篇巨制,这些远离儿童生活的国外文学作品,学生阅读的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小小年纪的他们必定是越读越怕,最后把原先满满的阅读兴趣破坏殆尽。著名儿童作家黄蓓佳就曾经提醒过,家长和教师不要在孩子介入阅读———阅读的起始阶段,就推荐大部头的作品比如文学名著等让孩子读。这样很有可能把孩子给吓怕了,给他们造成“文学原来就是这么艰深晦涩,这么没有意思”的误解,从而引发强烈的“阅读恐惧症”。这样做适得其反———会把孩子对文学的兴趣扼杀在萌芽中。事实上,《飘》《简·爱》《巴黎圣母院》这些作品虽然都是经典,却并不适合儿童阅读。儿童阅读指导中的“唯名著化”是有失偏颇的,需要我们广大的语文教师加以检视与审查。小学语文教师在引导儿童阅读时,需要先读懂儿童。成人阅读和儿童阅读是两个世界,只有把儿童的阅读心理研究透了,我们才能懂得如何更好地去引导

三、儿童阅读的正确走向:追求“阅读愉悦”

在这里,我们语文教师面临一种艰难的抉择:是一开始就高起点运行,非名著不读,还是遵循儿童的年龄特点和阅读规律,激发和保持儿童的阅读兴趣?《朗读手册》的作者吉姆·崔利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选择的方向:不是教孩子如何阅读,而是去教孩子渴望阅读。儿童阅读学的无数实践表明,语文教师教孩子去热爱与渴望,远比教他们如何去做要重要得多。我们还会发现,在儿童的脑海中,始终是将阅读与愉悦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儿童阅读所遵循的定律之一就是———人类是喜欢享乐的。如果阅读之后能不断地有愉悦的信息发送到大脑的“有趣区”,儿童就能持续地阅读。如此看来,在阅读的起始阶段,我们语文教师最重要的使命就是激发和保持儿童的阅读兴趣。没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而且这是唯一正确的方向。还是黄蓓佳说得好,“少儿时代培养阅读习惯很重要”。只有对文学有了喜爱,才有兴趣去持续阅读,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

四、适切儿童的阅读:讲究“儿童阅读平衡”

既然在儿童阅读的起始阶段大部头的名著不适合进入儿童的阅读生活,阅读兴趣的激发和保持应该放在引领阅读的首位,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去做呢?

1. 寻求阅读心理上的适切。

在阅读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到儿童的阅读心理。凡是和儿童的情感相背、和儿童的思想相隔的文本,尽量不要入选儿童阅读书目,更不要进入小学语文教材。就像朱自强教授所说的那样,《蒲公英的种子》这首诗写的是:“……我离开了亲爱的妈妈。……飞到哪儿,哪儿就是我的家。”这首诗所表达的离开亲爱的母亲的快乐情感是与儿童的真实心理不一致的。事实上,每个孩子,他的年龄越小,越是对母亲有依赖,对母亲的情感是亲近而不是远离。因此,上面所说的《蒲公英的种子》这样的文本不适合小孩子阅读。类似的书籍,哪怕是名著也不太适合推荐给小学生。倒是像《逃家小兔》这样的作品,充满了童趣,和儿童的心理保持了最大的一致性,就非常适合儿童来阅读。而且,阅读这样的作品,能够提升儿童的情趣指数,推动儿童的长线阅读。所以,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科幻类、知识性强和趣味性强的作品是首选。到了高年级的时候,再让学生读一些拥有浪漫情愫和丰富想象力的文学作品。这样的安排才是比较合适的。至于小学语文教材,要让真正的儿童文学作品更多地获得准入证。我们要进一步提高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在教材中所占的比例,特别是那些让孩子们有亲近感的儿童文学作品。

2. 寻求阅读方式上的适切。

启动轻阅读。儿童的阅读越轻盈越好,也就是说阅读负担越轻越好。对于儿童来说,阅读只是准阅读,甚至可以理解为非正式阅读,尤其对于小孩子来说。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就不会对儿童的阅读提出过高的要求。即使有什么作业,也要尽量少而精,符合儿童的阅读口味。例如,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一些通式问题:你最喜欢的是什么?你不喜欢的是什么?你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哪些地方的写法你曾经看到过?即使要介入指导,频率也不能太高,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儿童阅读的干扰。最好的方式,就是提供一个粗线条的阅读向导,在儿童需要的时候静悄悄地提供选择性支持。如果要真正让儿童经历一次阅读,我们可以采用的方式,就是钱伯斯所说的“讨论”,或者叫“说来听听”。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说来听听,聊一聊所读的书,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讨论一番,对于儿童来说,这就够了,不要把程序搞得过于复杂。问题高难度,过程复杂化,程序机械化,是儿童阅读的大敌。而轻阅读才是最适合儿童的阅读。

3. 寻求阅读文本上的适切。

让“阅读”成为真正的“悦读” 篇8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 阅读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 要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 使学生在富于个性的阅读活动中发展阅读能力, 强化阅读体验, 感悟阅读方法, 提高阅读水平。“三分文章七分读, 涵咏工夫兴味长”、“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样的道理。一篇文章, 只要反复读, 涵咏其中, 才能得其妙处。记忆文章靠读, 领会文章靠读, 鉴赏文章靠读, 写作文章也要靠读。“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也会吟”, 其中的道理是很明白的。要让阅读成为语文学习的“主旋律”。为此, 笔者就阅读教学谈几点看法。

一、创设教学情境, 培养浓厚阅读兴趣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 是他们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因此, 要潜心设计教学内容, 创设丰富教学情境, 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 要精心设计导语, 一段符合小学生心理特征、能抓住他们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导语, 能引起学生阅读的极大兴趣。如在讲授《雨》这篇文章时, 可以让学生描述自己所见过的刮风下雨时的情形, 这一常见的情境使学生都能说出点东西, 马上能够调动课堂气氛。此时, 再问同学们:“风是怎么形成的?雨是怎么形成的?”就能够激起学生了解课文进行阅读的兴趣;其次, 要使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 提出恰当的阅读目标要求。如“课文讲了什么事?”“课文中最精彩的描写是哪里?”等, 使学生有目的阅读。但要注意到, 提出的阅读要求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 过深会挫伤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 过浅容易引起学生浮躁;最后, 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阅读方式, 为学生创设有吸引力的学习环境。如可以结合学生年龄和教材特点, 采用朗读竞赛、分角色朗读等方式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使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到乐趣, 为学习课文内容和养成阅读习惯奠定良好基础。

二、给予学生足够阅读时间

在教师、学生和课文三者中, 学生无疑是阅读的主体。传统的阅读教学, 教师一味把自己对阅读材料的感悟理解灌输给学生, 学生只能被动接受, 失去了应有的主体地位。新的阅读教学理念主张尊重学生的阅读自主权, 我们在阅读教学中, 当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 自主选择阅读方法, 自主选择学习的伙伴, 自主交流阅读。将课堂空间变成学生可以自由活动的领初读课文时, 最好采用自由阅读的形式。需要读完全文, 扫除语言障碍, 并做适当的圈点勾画, 达到知其大略。有些教师急于讲解, 往往忽略这一步, 不给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时间, 或时间不够充分, 只是流于形式, 这是不可取的。教师应千方百计地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 还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 让学生真正地走进课文自主地进行阅读。特别是在深入阅读时, 要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调动各种感官, 读出感觉, 读出味道, 读出情趣。每次接手新的班级后的一个月, 总有学生悄悄告诉我:“老师, 我会读了!我快乐读了!”什么样的班主任老师教出什么样的学生, 什么样教学思维的语文老师也教育出什么样学语文的孩子。为此, 我鼓励学生大胆阅读、竞赛阅读、互助阅读……班级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在我的影响下不断提高, 呈现出“我要读”的氛围。于是, 一个个学生进步了, 班级阅读进步了, 学生在班级中进步……其实, 学生在良好的阅读氛围中, 才能积极的思考, 去把握、分析和赏析课文, 使阅读成为个人化的行为, 也只有学生主动、自由地个性化阅读, 才能在其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 从而实现悦读, 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世界

(一) 精选材料提供给学生, 形成阅读志趣

培养学生的阅读志趣就是为了使阅读成为学生的行动或意志的趋向, 使阅读成为自觉的行为习惯, 从而形成志趣。高尔基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 就是跟一个高尚的人说话。”可见, 精选读物的重要性。我认为, 小学生应从以下几类读物中精选:选择贴近生活的文章, 这样才会有阅读的兴趣;选择浅显易懂的文章, 避免造成理解上的障碍;选择名家名作, 努力提高自我表达能力。随着阅读所得的不断巩固、扩大、加深, 随着阅读行为的持续发展, 学生会逐渐形成阅读志趣。

(二) 及时检查督促, 进行小组评比

学生阅读, 如果没有相应的检查督促制度, 很可能会流于形式而达不到目的。所以, 必须有一套合理而完善的制度作保障。为此, 教师应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 以小组为单位, 互相督查, 并采取记读书笔记和写读书心得的形式督促落实。所以,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 我们要尽可能做到每周抽出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能够说说自己心得体会、汇报阅读进度或组织开展阅读汇报会, 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让制度落到实处。

实现真正的阅读论文 篇9

一、对话栏适当留白,让师生与文本自由对话

阅读教学,首先要让师生自由诵读文本、体验文本,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文本相互作用,获得各自的初读感受。

“释义的文字是释义者的文字”,对话栏中的评点是编者的阅读感受,不是读者的初读感受。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对话栏不能先入为主,陈列过多的指示性内容,这不仅剥夺了学生的初读感受,而且限制了学生的阅读创造力。比如,《离骚(节选)》的对话栏内有5处编者的对话示例,内容主要涉及对课文内容的概括和理解以及个别字词的用法等。第一处:对开篇八句的解读是:“叙说高贵的出身,降生的祥瑞和美好的名字,表现出高度的庄重自爱。”编者在对话栏中已经概括了这八句的主要内容,以及这内容背后的意蕴。学生会不由自主地局限在这种思维中,导致师生与文本的自由对话变成师生与文本的预设对话。如果对话栏中的内容适当空白,将陈述句变为疑问句,学生也许会提出疑问:屈原为什么强调自己是古帝高阳的后代?为什么自报其父的名字?为什么又强调父亲给自己起的是一个嘉名……通过这样的自由对话,得出的结论就不仅仅局限在“表现屈原高度的庄重自爱”这方面的内容了。通观全文,5处对话示例都过于详尽,限制了师生与文本的自由对话。

文本是个潜藏着巨大可解释性的主体,在不背离文本的情况下,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理解,通过提问等方式适当地留白,能够促进读者与文本之间对话。

二、对话栏多些引导,让师生学习与文本对话

语文教学是通过对话学习对话,学会对话。相对于文本,教师和学生都是对话的主体,要实现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教师和学生都需要通过对话栏的引导,学会与文本对话。

王尚文认为:“作为对话的语文教学尊重学生作为对话者的主体性,同时充分认识学生作为对话者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在对话中充分引导、促进与推动的作用,使学生由一个相对稚嫩的对话者成长为一 个比较成 熟的对话者。”当教师和学生都作为稚嫩的对话者时,对话栏就充当了引导者的角色,适当地补充一些引导知识,能让教师和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学会对话。《乡土情结》中的第一处评点:文章开始先引用王维的诗,接着又通过古诗去想象具有特地意义的场景,说明了思乡情结的久远。如果将评点改为:文章用什么形式表现了作者思乡情结,通过诵读第一段,得出结论。如果对话栏中添加这样的引导,是否更有利于学生学会与文本对话呢?经过多次引导,即便离开了对话栏,学生也能与文本进行对话了。

三、对话栏通过归类,让师生学会与文本对话

文本是一个复杂的集合体,因此,师生与文本对话的内容也是复杂的。在对话栏中,就对话范围而言,学生可以与一段话,一句话,一个词,一个字甚至一个标点符号展开对话;就内容而言,学生可以对文中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修辞手法、表达方式以及思想情感等方面展开交流。针对不同的对话内容,如果学生知道选择不同的对话方式,就避免了学生面对文本,头脑空空,没有应对策略的情况了。

例如,要求全体学生对《想北平》的某句话加以点评。可以在对话栏中添加这样的注释:(1)问:从什么角度评点?(2)明确:思想内容。(3)补充说明“:思想内容”角度的评点,可以从文句的内容、情感、主旨方面考虑评点。有的同学对文句的内容比较有感触,就会说他从这句话中读出了安然闲适的北平生活;有的同学感受到了作者对北平溢于言表的情感,并细细品味中;还有的同学会从主旨方面来表达自己与文本对话的见解等等。以此类推,在阅读文本时,针对某些文句,学生会就内容、情感、主旨等方面展开对话,学会对话,而不会对着文句无所适从。因此,对话栏中的评点角度通过归类,学生可以把握一些对话规律,从而学会与文本自由对话。正如王尚文老师所说:基本的对话规则是对话得以进行的不可或缺的条件。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是自由的但不是任性的,恰恰是在对话规律的遵循中自由才有可能。

激发参与兴趣实现真正发展 篇10

一、拓宽学习途径, 提高参与兴趣

组织安排

1.叙述:教师将学生分为四大组, 且要求学生背对背站在中间 (见下图) ;每组又分成两个小组成“┓”形站位, 并选出两个小组长轮流指挥;两个小组轮换进行投掷练习。姬军老师穿插其中, 纠正个别层面的错误, 并参与到练习中。

2.剖析:这样的场地安排与教学组织, 既充分发挥了体育小骨干的作用, 也便于学生互相观摩学习, 还比较安全有序, 更利于教师的指导, 因为教师只要走相对近的距离就可以指导另一个小组的学习。因此, 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较高, 目标达成率也较高。

3.引申:教师最好能够指导学生学会观摩的方法。如, 每个大组中, 在另一小组队员做好准备动作时, 观摩队员可以进行纠正;当投掷完毕的学生把拾回的器材递交给同伴时, 也可以把自己的发现告知对方。这样, 学生不仅要认真投掷, 还要积极观察与思考, 这就使得参与学习的内涵得到了提升。

二、激发学习潜能, 升华教学效益

(一) 自主设定目标

1. 叙述:

在练习过程中, 姬军老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如, 在课堂开始阶段, 教师让各组确立距离, 并选出成员抛起气球, 其他成员则“攻击”被抛起的目标 (掷准) , 轮换进行;在巩固动作阶段, 设定了一定高度的固定目标, 但各组可以自主调整距离。

2. 剖析:

由学生自主设定目标, 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且学生在调整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整个小组成员的情况, 能够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巡视引导并参与练习, 进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 增加投掷难度

1. 叙述:

当学生掌握了投掷技术后, 姬军老师又创设了投掷“标枪”的学习环节。

2. 剖析:

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 学生已经掌握了投掷技术, 此时使用“标枪”投掷, 无疑提高了投掷难度, 激发了学生挑战的心理需求, 促使学生可以兴趣盎然地投入练习中, 进一步提升了教学效益。

3. 引申:

通过前面的投掷学习, 学生基本掌握了投掷动作的要领, 且能够协调发力, 并在练习、体验过程中掌握合理的投掷角度。而使用“标枪”投掷, 因为器械的加长, 学生需要把握器械的平衡, 对出手角度要求更高, 这样对于少数学生来讲, 尤其是女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 甚至会导致学生动作变形。对此, 在这个环节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组合器材的特点, 自己选择投掷器材 (海绵球、手榴弹、软标枪等) 进行练习, 而教师则重点关注学困生, 并给予及时的引导。

三、提高投掷技术, 促进全面发展

(一) 自主体验

1. 叙述:

在课堂上, 学生始终处于“体验——探索——总结——练习”的循环学习中, 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了鞭打技术动作, 提高了投掷水平, 发展了协调性素质。

2. 剖析:

在自主练习过程中, 学生注重“蹬转、送髋、过肩挥臂”的技术重点的体验, 教师也给予了关键词提示, 并指导具体的动作。这样学生就自我构筑了投掷技术的学习与掌握过程, 学习效率较高。

(二) 师生展示

1. 叙述:

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 由于采用轮换投掷的组织形式, 因而每两次投掷, 学生就会得到一次展示和一次观摩学习机会;此外, 教师和部分学生也在全体学生面前进行了投掷展示, 有效引导了学生的学习。

2. 剖析:

学生展示的增加, 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练习更认真, 也便于善于学习的学生观摩同伴的好的做法, 进而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投掷技术;而师生的集中展示, 则让学生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3. 引申:

教师阅读的真正价值 篇11

第一,阅读的消遣性。具体表现在以消磨时光为目的的浅性阅读。现实生活中,为数不少的教师根本不理解阅读中外名著的实际价值,甚至面对图书馆上万本书而觉得茫然,不知道该读什么书,以为当教师能够把教科书上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就万事大吉。我曾接触过数名“90后”的年轻教师,他们在大学学的是理科,上学期间只熟悉数理化解题技巧,对文科东西基本排斥。参加工作后,年复一年地在公式定理上写写画画,从不花时间去阅读,很少与文字打交道,提笔忘字是他们的真实写照,他们偶尔也翻些报刊,无非是想消遣而已,难怪连年终总结也从网上下载。还有这样一所学校,每年订阅的教学期刊除了几位年岁稍大的教师阅读外,大多数年轻教师只去浏览《读者》《青年文摘》《意林》一类的刊物,对专业性强的刊物很少阅读,此种现象绝非个别。教师不能系统地精读名著,只是蜻蜓点水,人生的品位,自然也就低得多了。曾有一位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为什么要读书?读书与工资有什么联系?”当下,有不少校长在呼吁教师要读书,可有几个校长在读书?教师要求学生读书,又有几个教师自己在读书?作为一名教师,身上没有书卷气,还有什么当教师的底气,还怎么能称得上合格教师?

第二,阅读的功利性。表现在阅读的目的直接为学科教学服务。有的教师把教学当作一种副业,能应付过去即可,表现在阅读上,则是把工具书和教学参考书作为阅读的主要对象,遇到生字需要字典,课文分析需要参考书,除此之外,认为阅读就是浪费时间。倘若不是一线教师的话,连工具书也没有必要去阅读。只要稍加留心的话,你可以发现图书馆里的字词典和教参很少能长久地放在书架上,而那些名著和科普类的图书则是束之高阁,布满蛛网灰尘,无人问津。究其原因,就是在一些教师看来,教师教学必备的教学工具书对教学有利,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有好处,有助于自己的职业需求,读其他书不仅浪费时间,短期内看不到有什么价值,倒不如看看股市行情、玩玩游戏、聊聊天更有助于放松心情、增加收入,如是,读书有什么用?

第三,阅读的追时性。表现在弃纸质而趋网读。现代社会进入网络时代,网络冲击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已患了网络依赖症,当你走进校园之后,不经意间会看到一些教师“低头族”,他们在走路时看手机,甚至开会时还在上网,蹲厕所也在网上,网上购物、网上聊天、网上交友,一刻钟也离不开网络,成了典型的“网虫”“网癖”。在这些教师看来,网上阅读是最便捷的阅读,不需要携带书籍,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去选择阅读内容,互联网的海量存储让他们惊叹不已。殊不知,许许多多的网上读者却不知不觉地走进了“浅阅读”的深渊,他们很少去深入思考,根本不去思考文章字词句,从不推敲其结构的优劣,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武侠小说的一招一式、言情小说的风花雪月上,至于文章的文学性和思想性很少去思考。这种阅读,显然忽视了纸质文本以其传统的优势让读者在反复的品悟中升华精神,可以使读者将自己的即时感受加以批注留下反复咀嚼的余地,可以培养人们的系统思考和判断能力,把阅读当作了消磨时间的寄托。

第四,阅读的拒斥性。表现为有的教师从不阅读任何课外书。在一些教师看来,阅读本身就是一种无任何意义的活动,既浪费时间又看不到收益,倒不如集中精力思考一些商业活动。倘若你稍加留心的话会吃惊地发现,有个别教师一年不进一次图书馆,从不翻阅报纸,即使是新闻,与自己无关看不看都可,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没有阅读体验也觉得很正常,把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的阅读需求抛在九霄云外,甘心堕落为一个社会人,与无知为邻,向愚昧靠拢,背离了自己当初在师范读书时的“学高为师”的明训,何谈为人师表?

一、阅读:情感不再荒凉

法国著名的哲学家萨特说:“我在书里结束我的生命,也将在书里开始我的生命。”卡莱尔也说,书籍里横卧着历史的灵魂。那些阅读里构建的世界,正是通过阅读者,在看不见的时空里,向书写者伸出了手,掏出了心,完成了河流与河流、风与风、大地与大地的相亲相拥。一名教师的阅读史,成就了他精神上的浩瀚。阅读一本书,就是跨越时间和空间,同睿智且高尚的人进行促膝交谈,书中人物所呈现的道德思维、职业观点以及他们人生的追求,会引起读者的共鸣,融化在自己的生命过程中,形成独一无二的个性特点。教师通过广泛地阅读,在茫茫的知识海洋里寻找偶像,寻找知己,与书中的人物一起或歌或悲,或喜或怒,去体悟生命长河中的高山流水,品味人生岁月中的苦辣酸甜。记得我在上小学五年级时,教语文的张老师特别喜欢读书,鼓励我们去读书,他每次上课之前,利用三分钟时间给我们讲起书中的故事,讲得大家兴趣盎然,沉醉其中。就在那个时候,我通过阅读知道了“水浒”“三国”“聊斋”;知道了莎士比亚、高尔基和巴尔扎克;体会到了“高玉宝”的辛酸;看到了“收租院”的血泪,摸到了“荷花淀”的芦苇。即使在将要参加高考的紧张岁月,我还读了《爱迪生》《十万个为什么》等书;到了大学,又和图书馆结下不解之缘,一个学期二十本书的目标,期末保证完成。遇到特别喜爱的书,那真是废寝忘食,如《啼笑因缘》《第二次握手》,只需一天的时间就能读完。参加工作之后,我又认真阅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孙漂流记》《人生》等名著,读这些小说的时候,我时而高兴地欢呼雀跃,时而悲伤得泪流满面,时而为英雄的壮举热血沸腾,时而为那些忘恩负义之人义愤填膺。通过阅读,保尔那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勉励我在三尺讲坛无怨无悔;鲁滨孙那不屈不挠的精神促使我去直面人生路上的困难和挫折;《人生》主人公的离合悲欢告诉我如何来面对家庭、面对人生。我从小说中学会了怎样做人、如何来面对生活,并通过多种渠道向学生表白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无形中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二、阅读:远离职业倦怠

阅读是教师遏制职业倦怠的最好方法,从阅读量的多少可以知道一名教师是否存在倦怠和倦怠的程度高低。我们知道,职业倦怠是扎根教师身上的一种顽固疾患,不想办法医治,不仅对教师本人有害,且像瘟疫一样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很多专家对教师职业倦怠提出过许多遏制办法,我以为阅读是最有效的办法之一。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这样一位教师,他今年48岁,教书已经25年了,现在仍然担任两个班的数学教学任务,我问他教书的感受,他这样说了一番话:“每天是学生、家长、校长;每天是备课、批改作业、考试;每天是教室、宿舍、办公室。教师就像一个人在窄窄的楼道里爬楼梯,压抑、无趣可又无法停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听了他的话后,我认为他是一个职业倦怠症重度患者,我问他:“除讲课之外,你平时都看点什么书?”他说:“有十多年不看课外书了,觉得看那些没用。”我告诉他:“建议你每天读点书,最好是名著,一年后你的想法会不一样。”其实,教师要想使自己精神充实,生活有幸福感,不至于在荒漠上空度人生,唯一的办法就是阅读。首先,阅读可以拓宽思维空间。不阅读的教师,他的思维空间是一本教科书、一摞作业本,眼睛紧盯着柴米油盐,经常阅读的教师思维空间则是遥远的古代、广阔的宇宙、四极八荒、天涯海角,历史人物、英雄史诗、善恶美丑、苦辣酸甜在心中涌动,他的思想会变得丰厚充实。其次,阅读可以使教师找到自己心中的偶像。窃火给人间的普罗米修斯、身残志坚的海伦·凯勒、坚强不屈的保尔,还有富贵不淫的苏武、浩然正气的文天祥、坚挺脊梁的鲁迅和朱自清,都是文耀眼明星,他们都有着无数的跟随者,反复品读英雄故事,会使你超凡脱俗。最后,阅读可以使教师知不足而自强。教师如果放弃阅读常常会变得自满自足,会成为井底之蛙,不知天外有天,自卑感也会荡然无存。一位智慧的教师,常常是在阅读中反思,在反思中阅读,广泛吸收前人的知识,使自己的知识面变得既宽又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承诺“学高为师”的铭训,不断地为生命注入活力,集中精力去培养和全面发展学生,如此还会职业倦怠吗?

三、阅读:丰厚教师底蕴

中小学教师是事业的传递者,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把前人积累的经验传给下一代,使之成为事业的栋梁。唐朝韩愈曾把教师的责任归结为“传道、授业、解惑”,其中“传道”就是教师的文化传递责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靠的是一代又一代学识渊博的教师孜孜不倦地传授,才得以源远流长,一脉不断,而传播这些文民族文化的主要途径则是师生的广泛阅读。我以为教师的文化传递责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道德的传承责任。教师要使学生熟悉并践行人类的优秀品质,教给学生做人的规范,就要通过自己的教学来对其加以引导,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教给学生通过阅读来提升修养的方法。实践证明,一位高明的教师,不是靠说教来告诉学生如何加强道德修养,而是鼓励学生在阅读感悟中提升自我。我在教学中十分注重让学生通过阅读来陶冶自己的情操,对于初中的学生,每学期开学我会推荐一些中外名著,诸如《骆驼祥子》《朝花夕拾》《红岩》等,这些都是学生陶冶情操的最好教材,引导他们去阅读,让他们通过阅读在潜移默化中继承前人的优良传统,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养就人生美德,具有爱国情操,凸显昂扬锐气,充盈浩然正气,展现广阔胸襟,实现人生修养的飞跃。

第二,知识的传播责任。向学生传播知识是教师一以贯之的历史责任,它包括让学生掌握单一学科知识、综合知识、信息技术知识、沟通交往知识和对问题的研究知识。教师要教给学生这些知识,就必须具有充足的知识储备。一位教师依靠在师范院校学的知识远远满足不了需要,特别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知识更新已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需要教师不断地读书学习才能担负起传播知识的重任。试想一下,教师凭着在学校阅读几本书(况且有的教师在学校并非优等生),在岗位上又不去刻苦学习,本来不多的知识随着岁月的流逝又消失了许多,以此来面对现实生活中有着丰厚阅读积累的学生,并给他们传授知识,岂不是误人子弟?教师要担负起知识传递的责任,就必须坚持读书,读书,再读书,学习,学习,再学习。

第三,品行潜移默化。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应该是道德卓越的优秀人物。”法国教育家卢梭说:“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之前,自己就必须要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崇拜的模范。”在中国人传统的思维中,教师是品德高尚、知情达理、富于同情心和正义感的化身,其言行举止都是做人的楷模。教师作为知识分子代表除了具有传播文化知识的责任之外,还必须是道德的模范。教育部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对教师的职业行为有明确的规定,要求教师要做到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达到这些要求,教师必须经常性地加强自身修养,承继先人们高尚的道德风范:陶行知对教育的赤诚之心,孙维刚对事业的执着,谭千秋在地震到来时所表现出的大爱,魏书生的民主教学,这些都是教师为人师表的标识。教师在日常阅读和长时间的精神历练中养成的关心他人,批判精神,追求真理,热爱祖国的高尚品德,必然会潜移默化,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基石。

总之,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担负着促使民族兴旺、祖国发展的重任,要完成这一历史赋予的重任,教师必须坚持自始至终去读书学习,接过前人的接力棒满怀信心地传递下去。面对现代网络阅读的冲击,教师不可轻易地排斥传统阅读,任何形式的“浅阅读”与“碎片化阅读”,都会助长教师的思维惰性。教师要消除职业倦怠,就必须博览群书,养成手不释卷的习惯,让书籍成为自己的终身伴侣。

实现真正的阅读论文 篇12

关键词:消息的分类,消息的路由,OnCommand,OnCmdMsg,mbAutomenuEnable

菜单栏是组成Windows程序图形界面的主要元素之一。大多数Windows应用程序都利用菜单作为用户与应用程序之间交互的一种途径。

1、Windows消息的分类

在Windows中, 消息分为以下三类:

·标准消息

除WM_COMMAND之外, 所有以WM_开头的消息都是标准消息。从CWnd派生的类, 都可以接收到这类消息

·命令消息

来自菜单、加速键或简单控件的消息。这类消息都以WM_COMMAND形式呈现。在MFC中, 通过菜单项的标识 (ID) 来区分不同的命令消息:在SDK中, 通过消息的WParam参数识别。从CCmdTarget派生的类, 都可以接收到这类消息。

·子窗口通知消息

由子窗口 (大多为控件) 产生并发送到该控件所属的父窗口的消息。这类消息是以WM_NOTIFY形式呈现的。

2、命令消息的路由

其中:

(1) AfxWndProc () :这是WinCore.cpp中的一个函数, 是MFC的窗口过程函数, 对所有消息进行处理:接收消息, 并寻找消息所属的Cwnd对象;向下调用。

(2) AfxCallWndProc:存储消息 (消息标识和参数) 供未来参考, 且向下调用。

(3) CWnd::WindowProc:由AfxCallWndProc调用, 这是CWnd类的一个成员函数。应用程序的所有类型的消息都由此函数来做进一步的处理:发送消息给OnWndMsg () 。如果OnWndMsg没有对消息进行处理, 则回发给此函数, 然后此函数再把消息发送给CWnd::DefWindowProc () 处理。

(4) CWnd::OnWndMsg:对消息进行类型判断。 (1) 标准消息:沿其消息映射表从本类到父类逐层查找其处理函数。如果没有则把此消息发回到WindowProc () 。 (2) 命令消息:由OnCommand函数进行处理。 (3) 通知消息:由OnNotify函数进行处理。源代码如下:

(5) OnCommand () :

这个虚函数提供了两个参数:w Param和l Param。其中 (1) w Param的低位是菜单、加速键或者控件的命令ID;高位是事件代码:如果是加速键则为1;如果是菜单则为0;如果是控件则为具体的通知消息。 (2) l Param:是控件的句柄。如果为0, 则表示命令来自于菜单或加速键。

对于命令消息WM_COMMAND, 实际上是交给OnCommand函数处理。而OnCommand是一个虚函数, 即WM_COMMAND消息发生时, 最终是发生该消息所对应的MFC对象去执行OnCommand。比如点框架窗口菜单, 即向CFrameWnd发送一个WM_COMMAND, 将会导致CFrameWnd::OnCommand (wParam l Param) 的执行。且看该函数原型:

这里包含了一个C++多态性很经典的问题。在这里, 虽然是执行CWnd类的函数, 但由于这个函数在CFrameWnd里执行, 即当前指针是CFrameWnd类指针, 再有OnCmdMsg是一个虚函数, 所以如果CFrameWnd改写了OnCommand, 程序会执行CFrameWnd::OnCmdMsg (…) 。

(6) OnNotify () :

这也是一个虚函数, 试图将消息映射到制造通知的控件;如果映射不成功, OnNotify () 就调用相同的OnCmdMsg () 函数。

(7) OnCmdMsg ()

根据接收消息的类, OnCmdMsg () 函数将在一个称为命令传递 (Command Routing) 的过程中潜在的传递命令消息和通知消息。这个传递路径为:

用一句话来描述即为:视类->文档类->框架类->应用程序类。

3、动态菜单及命令响应的实现

在孙鑫老师的《VC++深入详解》中, 有一个电话本程序:在窗口中输入人名和电话号码, 如果是第一次输入, 在菜单栏最后添加"电话本"子菜单, 同时把这个人名做为"电话本"菜单的菜单项;如果不是第一次, 则直接把输入的人名添加为"电话本"的菜单项。添加之后, 当单击某一个菜单项, 就在窗口显示人名和电话号码。

程序分析:动态地添加菜单并不难, 难点在于:为每一个菜单项添加响应函数。根据MFC中消息映射的机制, 每一个菜单项都应该首先有一个ID, 然后在消息映射表里添加消息和其响应函数的映射, 同时编写响应函数。

在孙鑫老师的书里是这样子实现的:

(1) 在资源头文件Resource.h中, 设置菜单项ID, 如下所示:

(2) 在视类中添加WM_CHAR消息。在此消息响应函数中实现动态添加子菜单及其菜单项 (使用上面所定义的菜单项ID) 的功能。

(3) 在视类的头文件中添加消息映射函数:

(4) 在视类的源文件中添加消息映射表:

(5) 通过类向导对话对话框添加以上菜单命令的消息响应函数。

到此为止, 孙鑫老师所著书上的关于动态菜单及其响应函数的编写完成。但如果我所添加的子菜单或菜单项根本无法预测, 或者菜单项非常多, 上面方法就显得有点"无能为力"了。设想是否可以不写那么多的菜单项ID、消息映射函数、消息映射表、消息响应函数呢?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动态菜单。

根据上面命令消息路由的分析, 重载OnCommand函数或OnCmdMsg函数可以实现。

方法一:重载OnCommand函数

S1:在资源的头文件中为动态添加的菜单项定义一个开始ID号:

S2:因为是在视窗中输入人名和电话号码, 所以需要在视窗中定义相关的变量。详细如下。

(1) 在View类的头文件中:

public:

CStringArray m_strArray;//存放所输入的电话本信息

CString m_text;//存放当前一行所输入的信息

UINT m_number;//记录所输入的电话联系人个数

CString m_name;//记录当前行所输入的电话联系人的名字

BOOL m_first;//初始值为真值, 表示是第一条记录, 即需要添加一个子菜单"电话本"

CMenu telephone;

(2) 在View类的源文件中对上面的变量进行初始化:

(3) 在View类中添加WM_CHAR消息响应函数, 实现动态菜单的添加:

//如果当前按下的键是回车键, 说明某个人的人名和电话号码已经输完。如果是第一个电话号码信息, 则需要先添加子菜单"电话本"。然后再把人名添加为"电话本"菜单项, 同时把这个人的信息存放到m_strArray中, 以便以后回显电话信息。

S4:但此时运行程序时, 动态添加的菜单项是灰色的。为什么呢?在MFC中有一个这样的变量:CFrameWnd::m_bAutomenuEnable。如果该数据成员为TRUE (缺省值) , 程序将自动禁止没有ON_UPDATE_COMMAND_UI或者ON_COMMAND的菜单项。所以我们需要在CMainFrame类的构造函数中:m_bAutoMenuEnable=FALSE;

S5:要把视类和文档类的头文件包含到框架类的源文件中。总结

此方法的缺点为:由于把m_bAutomenuEnable设置为FALSE, 使得应用程序原本的菜单失去了原本的状态。

方法二:重载OnCmdMsg函数

前面两个步骤与方法一相同。

S3:在View类重载OnCmdMsg函数

总结

此方法与方法一相比:m_bAutomenuEnable没有设置为FALSE, 使得对其它菜单项没有合作影响。

结束语

以上就是通过重载OnCommand函数或OnCmdMsg函数来实现真正的动态菜单及命令响应, 可以任意地添加子菜单或菜单项, 而不必考虑菜单项ID, 不必事先编写消息映射函数、消息映射表、消息响应函数。

参考文献

上一篇:国产超临界下一篇:事业单位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