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肥料学

2024-09-27

化学肥料学(共12篇)

化学肥料学 篇1

综合性实验室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 目前高等学校的本科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 以适应社会对素质人才的需要。在本科教学中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实验课程, 就应该多为综合性和设计性的, 提高学生的创新研究能力。应用化学专业是一门以肥料学, 农药学为方向, 通过农业应用化学的基本理论、实践技能的学习, 培养在农用化学品科研生产、应用及经营管理等高级应用型人才, 并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行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能力。由于传统的实验模式是根据每门课程单独设计并完成的, 忽略了综合本专业全面内容的实践能力培养, 故需要一个综合性的实验能较好地把三门课程联系起来, 建立新型的实验教学体系。

1 原有实验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

1.1 实验环节不完整, 不利于学生实验思维的创新

完整的实验环节, 才会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而传统的实验课程从准备样品, 试剂配制, 标液标定到仪器的准备等工作均由实验老师完成, 上课时学生只从步骤开始, 只完成整个实验。对于先前的准备工作没有, 学生等同于“吃现成的”对实验一知半解, 不能深刻认识实验的原理。

1.2 教师为“主人”的教学手段

每次实验, 老师好比是“主人”, 学生就好像是来做客的“客人”。学生实验前, 他们聆听着“主人”关于实验目的, 原理, 操作步骤, 结果计算, 仪器使用及注意事项等的讲解, 而自己只要机械完成即可。在整个实验过程, 缺乏主观能动性和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主观意识。

1.3 学生对实验课不重视, 积极性不高

验证性实验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加之考核成绩以实验报告为主, 忽略过程操作, 因此, 学生普遍对实验课不重视

2 综合性实验模式的设计

根据化学肥料学课程特点, 我们设计了一个综合性实验, 以往的传统实验模式均为基本操作性质, 验证性实验, 而学生并未了解到农作物的生长是个连续, 不间断的过程, 化学肥料综合实验并非是单个实验的堆积, 是在校内要建立一块农场教学基地。

此教学基地专门用于学生种植农作物, 从开始的整地基础、平翻、深松、耙茬;种子处理、日数、药名、剂量;方法施肥:种类、数量、施法, 到作物的出苗、保苗、成熟、收获以及在作物生长期间不同阶段, 应用所学的测土施肥, 测植株施肥等一系列实验技能, 这期间要掌握农作物播种, 苗期田间管理和栽培技术、耕作制度、施肥制度、植保制度、经营管理制度等主要技术措施, 而这些是无法通过独立实验来解决的。联系已学知识, 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消化总结, 结合发现的农业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最后写出综合性实验报告。

3 综合实验教学的效果

3.1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实验对象是同一样品, 因此, 实验内容的连贯性较强, 目的性也很强, 调动了学习兴趣, 激发了积极性。学生还可根据实验过程加测一些项目, 以帮助更全面地解决问题, 此综合实验印证和巩固了所学知识, 加深对肥料知识的理解, 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3.2 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新型实验教学手段

要真正达到综合性实验教学的目的, 不是在课程设置上把验证性实验改成综合性实验即可, 而是要在教学形式, 教学手段上进行配套改革。提倡自主学习,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也要加强指导作用。 (下转第197页) (上接第195页)

3.3 实验室随时对学生开放

有计划地开放实验室, 让学生有时间准备实验, 同时也体现了实验的连贯性。由于先期的实验准备工作, 设计过程和操作起来也会得心应手, 对实验现象及结果的分析更加全面和透彻。

4 结语

现有的验证性实验模式在既遏制了学生动手的积极性, 加之考核以实验报告为主, 老师忽视了操作过程, 学生对实验课不重视;素质教育的良好途径是综合性实验, 是可行的, 必要的, 它能够使学生确定实验目标, 对实验的兴趣与设计的热情都有所帮助, 同时使实验教学成为整个课程教学体系中的一部分。通过实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 印证和巩固所学知识, 加深对土壤肥料知识的理解, 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李楠为本文通讯作者。

摘要:文章以化学肥料学实验课程的综合性实验为例, 在实验内容和实验手段上, 对综合性实验教学进行探索研究。综合性实验的开设是实验教学改革的方向, 是素质教育的良好途径, 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化学肥料学,综合性实验,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赵秀芬, 崔德杰.土壤肥料学综合性实验模式探索.科技信息, 2009 (27) .

[2]李永夫, 徐秋芳, 等.通识教育背景下土壤肥料学教学改革与实践.教书育人, 2007 (SA) .

[3]王雅琴, 高巍土壤肥料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长春大学学报, 2007 (8) .

化学肥料学 篇2

姓名:段小娜

学号:2012210715

《化学信息学》是一门应用信息学的方法解决化学问题的学科,最主要的是就化学问题来获取相关的、高质量的信息。它涵盖不同的领域,就目前而言还没有很深的体会。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就已经想到这门课会教授一些关于检索文献的方法,因为文献检索是科研工作者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也是重要的依据,同时文献检索有一定的可学性。因此,可以狭义地认为《化学信息学》是一门“文献学”。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就文献而言,每年的文献数量迅猛增加,文献的形式也是伴随着多样化的过程,并且电子文献与网络检索的普及,使得一个科研工作者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可选择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大,但同时也面对着信息的泛滥所引起的一系列的问题。据美国科学基金会统计,一个科学研究人员花费在查找和消化学术资料上的时间需占全部科研时间的51%,计划思考占8%,实验研究占32%,书面总结占9%,可见从事科研工作获取高效的信息并且对信息的消化的重要性。就信息方面的问题,对于一个科研工作者,需要有几方面的能力:

1、快速获取相关的高质量信息的能力。

2、确定一个好的研究方向的能力。

3、及时跟踪特定研究方向的能力。

4、管理信息即所检索到的文献的能力。

5、整理研究结果,论文写作的能力。

6、发表论文,选择合适的期刊。在这门课中对这几方面都有所涉及,其中重点还是对于信息的获取,即文献的检索,同时也一直贯穿着一个科研工作者的工作概况。所以在这门课中,除了获得了一些关于化学信息学和文献的基础知识外,我主要的收获是如何快速获取相关的信息(文献检索的方法)以及获取信息的常用渠道(常用的期刊、数据库等),同时对一个科研工作者的工作有了更深刻地了解。

《化学信息学》更多的是为科研服务,因此,对于在这门课中学习到的东西,我也将从一个科研工作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出发来一一阐述并对几种常用的检索工具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比较。

一、如何获取相关的高质量的信息

所谓“相关的”,就是与研究的主题相对应的信息或文献。“高质量的”就是具有参考价值的,对研究有指导意义的文献,这其中涉及到文献本身的影响力(可参考文献被引用的情况)、作者的影响力、出版期刊的影响力等。(一)关于获取信息的渠道。(1)科技图书

除了翻阅纸质版的书籍,如辞典、手册、工具书及参考书之外,还可以阅览电子版的图书以及在电子图书馆上查阅相关的信息。具体的一些电子图书馆的网址见PPT,如美国国会图书馆http:// 日本特许厅网站专利数据库http://

试谈快乐学化学 篇3

关键词:激发兴趣 快乐学习

快乐学习在美国被称为“have fun”,是一种在愉快、兴奋的学习氛围中唤醒学生心灵、激活学生情思,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享受,在享受中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的学习方法,快乐学习是众多学习方法中最美好的。

化学本是一门源于自然、源于生产、源于生活的学科,化学实验更是五彩缤纷,妙趣横生,精彩纷呈,按理说它应该是一门“人气颇旺”的科目,但在我们的周围,许多化学教师对“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厌学”等等的抱怨之声不绝于耳。其实,我们应该静下来,深刻地反思,我们会发现很大程度上正是我们“引导”不力、“处理”不当,让学生在学习中丧失了快乐的享受,若使学生在学习中充满快乐的情绪,知识的获取和掌握就在情理之中了。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不是说过:“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吗?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使学生快乐的学习化学呢?笔者愿意从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一些初浅认识。

1、以实验导入新课,诱发学生探究欲望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犹如乐曲的前奏、戏剧的序幕,它会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更是以其生动、直观、新异有趣等特点,激发学生兴趣,开发学生智力,挖掘学生潜能,所以巧妙设计实验导入新课是化学得天独厚的优势。

例如:在高一化学《钠》的教学中,笔者上课时首先说到:“在生活中,我们都是用火去点燃酒精灯,你们见过用水去点燃酒精灯吗”?学生很安静,也很惊奇地回答:“没有”,“请看魔术‘水点酒精灯’”……“人们常说魔术是‘麻鬼’的,而化学实验是有科学依据的,那么看完实验之后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水能点燃酒精灯呢?这种物质具有什么结构和性质呢?”笔者顺势引入新课。同学们也在老师风趣的课堂语言和新奇的实验现象的刺激下,变得思维活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再如:在学习初中化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时,教师先展示几种品牌的碳酸饮料,然后打开瓶盖,问同学们有什么现象,学生齐答“有气泡冒出”。老师再问:“是什么气体呢?”学生自然答到“是二氧化碳”。“怎样证明冒出的气体就是二氧化碳而不是其它气体呢?全班同学立即七嘴八舌,出主意,想办法,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饱学了一节课。

2、小组实验进课堂,使学生手脑并用。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知识源于活动“。课堂教学中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小组实验,使原来枯燥乏味的化学理论知识充满乐趣,学生在亢奋的思维状态下学习新知识,既锻炼和培养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又在手脑并用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了学习效率。

例如:在高一化学《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中钠、镁、铝金属性强弱的判断学习中,我改演示实验为小组实验:先让学生把钠加入冷水中剧烈反应,而把镁和铝分别加入冷水中则不反应,学生就顺理成章地得出钠比镁、铝活泼的结论。然后我让同学们再把镁、铝分别放入滴加了酚酞的沸水中,放入镁的溶液变成红色,而放入铝的溶液不变色,说明镁比铝活泼。通过动手实验和稍加思考,同学们自然而然就得出钠、镁、铝金属性逐渐减弱的结论。

再如在《碱金属》中各元素活泼性比较一节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分小组实验,然后得出钾比钠活泼的结论,进而又让他们大胆类推锂、钠、钾、铷、铯的活泼顺序,不一会儿功夫,同学们就告诉了我们几者的正确排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若把中学化学中许多教师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小组实验,既调动了学生动手参与的积极性,又调动了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学习既轻松又愉快。

3、适当增加课外趣味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学好化学,首先要使学生喜欢化学,根据学生好动、好玩、好奇等心理、生理特征和教育教学理念,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增加化学课外兴趣性实验,如《鲜花三变》、《木炭跳舞》、《滴水生烟》、《空瓶生烟》、《蕃茄电池》等,既巩固学习了有关知识,又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培养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好学、乐学、探究性学习的好习惯。

4、从生产、生活出发,营造愉快的心情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生产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在课堂教学中联系生产生活,将收到很好的效果。

例如:在《氮和磷》的教学中引用”雷雨肥庄稼“,在《二氧化硫》一节的教学中联系我市是全国酸雨重灾区,讲述酸雨的形成及原因以及治理等;《镁铝》教学中联系野外铁路钢轨的焊接;在《过氧化钠》的教学中联系潜水艇、”神州六号“宇航员氧气的来源;联系用来制作衣服的合成纤维,做调味剂的酱油、醋、酒等物质;联系蒸馒头用的小苏打、炸油条时用明矾,钢铁生锈等等,教师充满感情色彩的讲解,使学生心花怒放。

总之,化学教师应充分运用丰富的资源,采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手段,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让快乐和欢笑充满课堂,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快乐学习的宗旨,也是学生学好化学的最有效途径。

注重记忆 巧学化学 篇4

一、抓住特点, 重点记忆

任何一种物质, 都有它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往往又是能够反映它们的本质的东西。如碳酸氢钠是酸式盐, 而碳酸钠是正盐, 因而在水中的溶解性、与碱的反应、与酸的反应、水解、热稳定性都有不同。氢氧化铝的特点是两性而同类物质没有这一特点。浓硫酸的特点是它的氧化性、脱水性、吸水性。硝酸的特点是它的氧化性和不稳定性。次氯酸的漂白原理是氧化性, 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是与品红溶液的化合, 而活性炭的漂泊原理是它的吸附性。抓住这些特点, 就能给学生深刻的印象。

二、归纳知识, 简化记忆

从分析对比中, 能抓住事物的本质, 突出矛盾, 从而明确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 再将这些事物联合起来进行总结归纳。在教学中应用这种方法, 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脉络清晰的知识结构体系, 强化记忆。

如化学反应中普遍存在的由强制弱的规律, 即由强酸制弱酸、强碱制弱碱、强氧化剂制弱氧化剂、强还原剂制弱还原剂等, 可以类比于自然界中的“弱肉强食”规律。

又如,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 由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可知该元素失去电子, 则包含此元素的物质为还原剂, 既然是还原剂就具有还原性, 所以它只能被氧化, 因此它所发生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 得到的产物当然是氧化产物。通过这段总结使得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还原剂、还原性、被氧化、氧化反应、氧化产物诸多关系一目了然, 将其归纳成“升失氧, 降得还”六字口诀, 简化记忆。同样对化学平衡的三大特征概括为“动、定、变”三个字。

三、寻找规律, 同一记忆

不同的物质内部, 往往会存在着某些共性, 教师要加以总结让学生记忆。如不饱和化合物的加氢反应, 使用一个共同的条件, 即加热并用镍粉作催化剂。只要学生认识了这一规律, 如乙烯的加氢反应, 乙醛的加氢反应, 油的氢化……的条件就不会难记了;又如, 有机物的结构、性质、用途之间有下列联系:“结构影响性质, 性质决定用途”。抓住联系, 就可以引导学生从有机物的结构判断它的性质, 从它的性质中寻找它的用途。如可根据葡萄糖的结构判断它的性质如下:烃基上含有多个羟基, 它必然能发生酯化反应, 并具有多元醇的性质;因为分子中含有醛基, 所以它必然能发生银镜反应, 也必然具有与新制硫酸铜反应生成氧化亚铜的性质。从它的性质可寻找到它的用途之一, 就是制镜和暖水瓶胆。

四、探寻方法, 帮助记忆

杂乱无章的信号在大脑中是不会强化的, 而有方法、有逻辑的记忆就会记忆得相当牢固。教师应该根据教材的需要, 自己总结帮助学生提高记忆效率的方法。如H2SO4的工业制法中的三阶段、三方程、三设备、三净化、三原理的十五字记忆。讲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方法时采用;一计算、二称量、三溶解、四转移、五洗涤、六定容的顺序帮助记忆。

五、注重实验, 深化记忆

化学世界是充满神奇与奥秘的, 化学实验也是富有情趣和魅力的。比如讲到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时, 利用过氧化钠与水反应能够放出大量热量使脱脂棉燃烧的现象打破水只能用来灭火的常规思想, 用“火由水生”的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再如:通过银镜反应制得美丽光亮的银镜, 利用酯化反应制出香味扑鼻的乙酸乙酯, 在实验室里让学生亲自制出肥皂来体验成功的喜悦, 学会巧妙检验纯毛与纤维等等。通过成功醒目的实验和这些神奇变换的现象, 吸引学生, 从而引发好奇心, 激起学习兴趣, 会使学生产生永久性的记忆。

六、借助直观, 形象记忆

对于一些内容比较抽象的章节, 可以借助课件和教学模型等手段。比如讲到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区别时, 可以制作课件演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化学键的断裂方式, 前者以离子键断裂, 后者以共价键断裂。故在熔融液中前者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可以导电;而后者则以原子的方式存在, 不能导电。再如比较石墨和金刚石性质的异同, 可以从结构出发, 用教学模型展示两者的空间构型, 金刚石是空间正四面体型, 石墨为平面正六边形, 进而揭示了两者性质差异的本质原因。俗话说, “百闻不如一见”, 运用这些方法, 把抽象的理论转变成具体、形象的模型, 可以使学生印象深刻。

诗情画意学化学 篇5

甘肃省文县城关中学

梁贵平

746400

诗是很美的,文字凝炼,意境深远,读好诗给人以美的享受。化学学科是很美的,有趣的实验、理性的分析、物质世界的奥秘无不给人以无穷的乐趣。如果诗情与理性分析结合不是更好吗?新课改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学科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学科间的整合,凸显人文渗透,为践行好新的课改理念,本文就初中九年级化学有关知识以诗或类诗的方式呈现,以新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化学。

部分酸碱盐溶解性

硅酸不溶记心中,硝碳盐酸挥发同。盐酸俘获银亚汞,钾钠铵硝盐水清。硫酸钙银与钡铅,微溶沉淀两分明。碳酸正盐多沉淀,酸式入水影无踪。氢氧钾钠和钡铵,余者不溶钙微溶。可溶不溶看少数,巧记物质溶解性。

注:①“硝碳盐酸”指硝酸、盐酸、碳酸。

②“硝盐”指硝酸盐 ③“酸式”指酸式碳酸盐

化学方程式

语言符号知多少,化学用语很重要。书写化学方程式,依据事实勿臆造。左反右生化学式,同侧多物加号邀。化学计量数几何,原子数平改等号。点燃加热催化剂,反应条件标明好。产物气沉要标注,前后均有不须标。定性定量说意义,物类条件皆知道。隐含各物质量比,计算未知比例找。读出份数质变量,勿把系数看扁了。公倍化偶多观察,原子守恒配平高。

注:①左反右生:左侧反应物,右侧生成物。②气沉:气体、沉淀

③质变量:定性读法变成定量读法

④配平方法常用:最小公倍数法、奇数化偶法、观察法、原子守恒法。

黑色金属本银白,潮湿空气锈斑来。投入盐酸去洗澡,片刻液黄颜色改。净身再入盐酸液,溶解液绿气慷慨。此液加入适量镁,置换重生本性在。灼热不燃空气中,遇氧燃烧火星开。活泼差镁比铜强,湿法冶铜早国外。生铁和钢铁合金,含碳不同论成败。氧碳还原氧化铁,炼铁高炉火难耐。生铁投入电炉中,氧化降碳性能改。金属资源合理用,防腐回收塑料代。

注:绿:浅绿

燃烧、爆炸、缓慢氧化、自然

燃烧喜忧各掺半,发生消灭何时闲。放热发光剧氧化,过激爆炸限空间。燃烧条件可燃物,与氧接触着火点。有害燃烧须灭火,隔氧降温正相反。降温灭火常用水,不慎油燃退后边。干粉泡沫灭火器,冲锋陷阵是碳酐。稻草麦杆与煤堆,缓慢氧化放热慢。若是避风聚热温,不用点燃便自燃。并非爆炸皆化变,燃烧亦可无氧参。上列四种不程度,氧化放热共同点。

注:①“化变”指化学变化

②“四种”指燃烧、爆炸、缓慢氧化、自燃③“限空间”指有限空间

三大强酸

工业盐酸色带黄,浓酸瓶开白雾茫。工业常用来除锈,医治胃酸服碱汤①。吸水脱水浓硫酸,干燥炭化防烧伤。浓酸稀释慢入水,钝化铝铁可盛放。无论浓稀氧化性,硝酸与金非氢狂②。热光分解不稳定,棕色瓶中阴冷藏。酸之通性氢离子,石蕊变红酚酞肓③。氢前金属置换氢④,越是靠前氢越畅。与碱反应盐和水⑤,旧盐换新且思量⑥。硫酸盐酸何区分,氯化钡液最恰当。

注:

①胃酸指盐酸,治疗过多胃酸服用含碱药品,如胃舒平[A1(OH)3]②硝酸与金属反应得不到氢气 ③酚酞遇酸不变色

④指金属活动性表中氢前面金属

⑤碱性氧化物,碱与稀硫酸、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⑥酸与盐能否反应根据复分解反应条件判断。

溶液

溶质分散溶剂中,均一稳定是特征。饱和与否何区分,续加溶质看解溶。改变温度质与剂,状态转化互逆行。稀液亦可饱和态,饱和状态非液浓。且看固体溶解度,温饱百剂质几重。质剂性质是内因,曲线变化因温动。大多固体随温升,氢氧化钙律不同。溶固分离析曲线,蒸发降温质结晶。

注:① “解溶”指溶解。②“质剂”指溶质、溶剂。

③“温饱百剂质几重”指一定温度,饱和状态,100g溶剂溶解溶质多少。

④“曲线”指溶解度曲线。⑤“溶固”指可溶性固体。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应用 钾钙钠活泼在前,镁铝锌呀铁锡铅。氢后铜汞银铂金,三三朗读记心间。金属单质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见。金属离子氧化性,由弱到强正相反。适用范围水溶液,除却单质皆要溶。金属置换酸中氢,位居氢后便枉然。酸若逞强氧化性,铝铁钝化气非氢。氢前金属越靠后,与酸反应速越慢。前金置换后边金,弱者被换必优先。活泼金属换水氢,与盐反应弱成碱。

注::“弱者、弱”指相比较金属活动性弱。

实验制备气体八要点

可燃气爆当预防,验纯之后再点燃。若是局部骤冷热,仪器炸裂人心颤。液体加热防爆沸,碎瓷加入或搅拌。通液气体防倒吸,倒置漏斗保瓶安。气冲固粒堵导管,棉置管口气通畅。产气有毒防中毒,通风橱中做实验。试管夹来坩埚钳,热器夹持防烫伤。有毒尾气要处理,爱护环境防污染。

注:“棉”指棉花。

实验室尾气处理方法

实验尾气随意走,污染空气让人愁。处理回收物化法,根据特性敌化友。有色氯气二氧氮,活炭吸附何处悠。易溶气体通入水,气易液化可回流。氧碳还原又可燃,收集点燃二选优。气化沉淀下地狱,有毒有害不可留。氨气通入强酸液,酸性尾气碱液收。

注:“二氧氮”指二氧化氮。“活炭”指活性炭。“一氧化碳”又称氧碳。“还原”指还原性。

复分解反应

化合物间换成分,静观形式物类同。酸碱盐间复分解,离子反应一窍通。无酸两溶酸要溶,反应必在溶液中。沉淀气体生成水,产物条件具一种。

注:“物类同”指皆是化合物。

反应物溶解要求:有酸酸溶,无酸两溶。

碳和碳的化合物

金刚石墨游离碳,软滑铅笔芯导电。隔氧加热无定形,去臭除色活性炭。新增成员碳六十,炭黑依旧不变脸。碳单具有还原性,冶炼金属焦本炭。完全燃烧得碳酐,氧气不足为氧碳。碳水高温水煤气,其中氧碳火焰蓝。一氧化碳不成蓝,通石灰水清依然。氧碳还原氧化铜,黑色粉中红色现。冬季须防煤气毒,氧碳不溶水枉然。石灰石与稀盐酸,液固常温制碳酐。若是浓酸替稀酸,挥发气体混其间。盐酸不用硫酸代,微溶生成持续难。两种苏代皆不用,反应太快收集艰。空中含量万分三,温室效应因碳酐。光合作用产糖氧,保护碳酐循环圈。二氧化碳可灭火,不供呼吸灯火验。通入石蕊紫变红,加热分解返容颜。检验常用石灰水,石灰抹墙炭火干。石灰水中嘴吹气,先浑后清为何焉。正盐转化酸式盐,酸式可溶浑不见。

注:

①二氧化碳又称碳酸气、碳酸酐、碳酐。②一氧化碳又称氧碳。③“碳单”指碳单质。④“空中”指空气中。

⑤“灯火验”指灯火实验。⑥“无定形”指无定形碳。

水污染及防治

布广量多说水球,淡水稀少叹人类。大江大河不珍惜,管管涌出毒臭黑。耗氧物质耗尽氧,水中生物何处肥。有机污染难降解,重金致癌莫追悔。氮磷富集富营养,水华赤潮藻蔽水。急功近利毁水源,想想你我儿孙靠。物理化学生物法,多管齐下治三废。爱护水源合理用,节水品质当可贵。

气体干燥与净化

碱干碱来酸干酸,中性干燥皆选手。可溶气体水俘虏,混气干燥水不留。氨气落入强酸液,酸性杂气强碱收。氧气难逃热铜网,火碱逞强氯自首。氢气过热氧化铜,新生杂气再追究。一氧化碳尚浮躁,学做氢气也成囚。无论干燥与净化,引入新杂反应愁。液剂盛于洗气瓶,长进短出杂气投。固剂装入干燥管,大进小出纯气走。证明有水派先锋,除掉水气断后头。注:碱、酸指碱性、酸性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

药品取用有学问,不摸不尝不直闻。一指盖底最少量,剩归原瓶万不能。粉用药匙或纸槽,斜送直立一气成。块状固体用镊子,一横二放三慢正。倾倒液体盖倒立,手贴标签斜注慎。胶头滴管取少液,管口悬空不染尘。与取相近择量筒,仰低俯高平视准。放平归零再调平,左物右码看指针。装置气密性如何?手握容器气泡生。火柴点燃灯帽灭,外焰加热会用灯。烧杯烧瓶反应器,隔网加热受热均。加热试管先预热,液少管斜勿朝人。

注:一指:液体取1~2ml,约一指高。

盖底:固体药品量盖满试管底即可。网:石棉网。剩:剩余药品。

过滤操作

固液分离且过滤,滤纸紧贴漏斗壁。三靠二低要注意,母液澄清方可休。注:“固”指不溶固体

蒸发操作

适量溶液表面皿,加热气化水出行。防止飞溅棒搅动,固析较多停酒灯。注:“棒”指玻璃棒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

空中老二表中八,余星复燃便知谁。黑炭剧燃发白光,产气变浑石灰水。

明亮蓝紫识硫磺,气体刺鼻浑身累。红磷燃烧测氧量,白烟滚滚遇水退。火星四射铁熔球,防瓶炸裂沙与水。强光耀眼镁光灯,白固生成化成灰。蜡烛火焰分三层,熄冒白烟又生辉。物质燃烧须引燃。熄灯盖帽不可吹。注:“空中”指空气中。“表中”指周期表中。

反应类型

分解复分解,化合又置换。反应四基型,另标定氧还。分解一变多,化合抱成团。置换单换单,复分两交换。得氧是氧化,失氧必还原。有失必有得,统称为氧还。

粒子歌

构建物质三粒子,分子离子和原子。原子相爱成分子,分子离异变原子。原子离子争电子,电子得失问质子。质子成核纳中子,“三子”和谐成原子。注:“三子”:指质子、中子、电子。

化合价之歌

金属化合价非负,有正有负非金属。主族价态知多少,贯看最外电子数。酸根负价各不同,等于酸中氢数目。欲知元素价几何,代数和零何须估。钠钾银氢与铵根,氢氧根爱一价氟。二价氧钡钙镁锌,铝三硅四磷三五。铁为二三碳二四,铜汞二价常作主。二四六硫锰加七,氮氯变价式中读。硝酸磷酸根一三,碳硫酸根唱二曲。今日且记价态歌,明朝栋梁展抱负。

制取气体

化学教学中化学思想的培育 篇6

一、化学思想与化学方法

学科思想是一个学科的灵魂。化学思想的传播推动了我国的教育事业,使人们更加便利地了解到化学方法的思想意识,进一步熟悉化学的原理、概念、方法、发现的本质。我们所认识的化学方法是解决化学问题的应用方式、过程和技巧的简称。化学思想方法一直是一个讨论的话题,但它所包含的研究方法却有诸多的名词:每一科课程都有它自己的思想方式,而化学思想和他们是相对的。这就引发出一些问题,既然化学思想方法和其他学科是相对的,那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上也可以相互的适用。本文讨论的是化学思想方法的研究方法,是由法学方法和科学方法相结合的。

二、高中学生化学思想方法学习的现状

(一)教师在授课中化学思想方法的教学重视程度与讲授的深刻性没有形成正比

从高中化学教学内容中可以挖掘出大量丰富的化学思想方法内容,化学思想方法和教学在平时的探讨当中要有一定的提高,在这过程中的意义是有必要的。

(二)部分学校的高中生化学思想方法学习现状不容乐观

一方面,学生化学思想方法知识没有理解到位,部分学生一直以化学思想方法作为一种帮助他们答题的技巧。即使小部分化学思想确实对答题有效果,但是在答题时却不能应用自如。

(三)部分学生一直对化学思想方法领悟不是很透彻

这种现象会导致效率有一定的下降,不能学以致用;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的知识,缺少实践。

(四)化学思想方法在高中阶段的学生成绩不是很明显

基于此,我们得出的结论就是:不管做任何事情都是一步步来的,不可能说一下就学会,所以化学思想方法的答题是要经过漫长时间的磨合与积累才能入会贯通。

三、化学教学中化学思想的培育

(一)让化学思想方法在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得以解决

建议在平时学习当中适当地运用化学思想方法,这样可能会让你养成习惯,在今后的答题当中能融汇贯通。拿高中生在平时学习化学时碰到的问题来作示例:首先我们可以大致分二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能灵活应用化学思想方法,从而提出问题。既然碰到问题,我们必然想着如何去解决,但首先你得提出相关的问题,学生的领悟能力不够全面,不能完全灵活应用化学思想方法。第二阶段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可能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积累的知识比较多没能够理清,脑海中没结构框架使学生感到迷茫。这时老师就应该帮忙分析问题,让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制作出一张分析表,然后激发学生化学思想知识,带领他们拓展思维,找到解决的方案。

(二)化学教学过程的创新精神与学生自主精神

有研究表明:现如今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作能力停留在一个原点上,科学家强调学生和科学家应该实现同步,学生模仿科学家的教育称之为再一次创新。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过程的经验是足以让任何人学习的,同时有利于我们自身的知识巩固。把创新的精神应用到化学教育上,同理把学生在自主创新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化学思想方法。

(三)化学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同步思维

教育研究表明:化学教育的确很丰富,至少存在着三种:第一种是历史教材传承下的思维;第二种是化学教育本身老师自己的想法融会;第三种是教师教育带领下学生自己的想法。学习当中,学生与教师应培养出一种默契,学生能够与化学教师的想法产生共鸣,共鸣当中包含有结构化、思维化等。只有这样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的化学思想方法才能够进一步提升。教师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应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化学教育在化学思想方法中的充分表现之一。作为一名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保持各方面素质教育的发展,能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四)让学生学会发现与创造的思维方法

传授化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不能成为整个化学教学的内容,还应该包括教会学生发现和创造的思维与方法,这包括逻辑思维、非逻辑思维以及各类化学思想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做到抽象与具体的统一;创造思维与发散思维相结合;要做到既有猜想又有论证;既有理论又有实践。让学生在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受到各种启发,学会发现和创造的思维方法。

巧学中学化学七步法 篇7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所以在刚开学的时候教师就要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让学生喜欢上自己, 然后通过演示实验中颜色的改变、沉淀的生成、发热发光等鲜明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解绪言中有关“了解化学”这一问题时, 教师要紧密地联系日常生活, 如霓虹灯为什么能发出五颜六色的颜色?为什么氢气球能飞到天上去, 而嘴吹的气球飞不到天上去?这些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在喜欢自己的基础上逐渐喜欢上化学这门学科。一旦学生有了兴趣那就会为今后的学习铺上了坚实的台阶。

二、扎扎实实打基础, 稳稳当当拿高分

基础知识点的掌握对学好化学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基础知识掌握好了, 才可能有资本去研究一些能力题, 今后才可能走向化学的研究领域。中考面向全体初三学生, 所以每年的中考卷都以考查基础知识点为主。而要想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教师就需给学生扎扎实实打基础, 严把基础关。掌握每个课题的基本概念, 如单质、化合物、纯净物、混合物、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等。如果基本概念掌握不过关, 在做题时就会遇到困难。所以教师在讲解完基础知识后, 应相应地给学生多做些本课题的练习题并做详细的讲解。在一个单元结束后, 教师要给学生安排一些本单元的综合性习题, 使学生及时地消化所学的新知识。这种方法虽然有些慢, 但在今后的总复习中会很轻松。而在我们的教学中有些教师为了能在中考前有更多的复习时间, 平时教学中只是拼命的赶进度, 不考虑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消化程度如何。结果最后只能造成大多数学生消化不良或不消化。一旦造成消化不良, 即使有更多的复习时间, 效率也是不高, 为此在平时章节知识点的讲解时要让学生搞明白每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

三、集中45分钟精华

在课堂的45分钟中贯穿了本节知识点的精华, 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就取决于这45分钟内的专注程度, 想要轻松地学好化学, 思路就应在教师的引导下跟着教师走。大脑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地去思考, 双手在教师的指点下融入实验的操作中。尤其在新课的讲解中要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养成边听课边动手的好习惯。只有认真地听课, 才能将本节课的知识点做为解题的基础台阶, 课后才能及时地消化和吸收。

四、学会实验

化学是一门贯穿实验的学科, 初中化学实验是今后实验发展方向的基础。通过初中化学实验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学会思考, 学会分析实验和设计实验的能力。实验教学中可以通过不断变化的颜色, 奇特的实验现象来激发学生研究化学物质的动力, 从而带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为此, 实验教学中, 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记住一个实验原理或一个实验现象, 还要注重学生分析实验的能力和解决实验能力的培养, 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和动脑思考能力。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学会运用所学的实验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

五、从生活入手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我们的衣食住行没有一样能离开化学, 我们完全生活在一个由化学物质包围的大气层中, 所以在教学中为帮助学生更好更形象地理解化学, 我们可以从我们生活的具体物质入手, 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和我们的密切性。如在讲解“水的净化”时, 可以以自来水的净化为例;在讲解“分子的运动”时可以以臭豆腐的十里飘臭来形象地说明分子的运动和分子运动的特点;在讲解“小苏打”时, 可以解释“为什么生活中经常用发酵粉蒸馒头而很少用碱面蒸馒头”。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觉得学习化学很轻松, 而且对知识点掌握得也很牢固。学生亲身感受到生活中的化学, 从化学中懂得了怎样健康地生活, 怎样更好地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学会计算方法

对计算知识点的考查, 中考中占到了10%, 而这10%也是学生最容易失分之处, 多数学生一见到计算题就被它过长的文字给弄晕了, 感觉一时间无从下手。其实只要教师给予学生正确的解题方法, 学生就会走出这种误区。这就要求教师在讲完课本上的计算题后将中考中所用的计算题型汇总在一起作为一个计算专题, 针对每一个计算题型教师要让学生领会该题型的计算方法, 不能只是单一地记住这道题怎么做。随后要不定期地对这些不同类型的计算题进行强化训练, 使学生在这种模式中学会一题多解, 举一反三。真正学会计算方法, 对于做错的计算题不能轻易放过, 要让学生找到做错的原因, 寻求正确解题的思路。

七、及时纠正错误

轻松学化学快乐记口诀 篇8

一、口诀在化合价中的应用

化合价在初中化学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一方面,根据化合价可以写出化学式(即:正价先、负价后,原子数目脚下注)另一方面根据化学式,可以求出某个元素的化合价,此外还可以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的规律来检查所书写的化学式是否正确.所以化合价的记忆尤为重要.

一价氢银钾钠铵二价钙锌钡镁铅三价铝、磷铁可变一二铜、二四碳单质为零最常见负一氢氧和硝酸负二氧硫碳酸全

二、口诀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进行一系列的化学计算,但无论哪方面的计算都要求学生在解题时,都要把握好以下几方面:

步骤要完整、格式要规范,

计算要准确、方程要配平.

此外,化学方程式反映的是纯净物间的质量关系,因此,遇到不纯物时,要先把不纯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换算成纯净物的质量,再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要注意单位统一.

化学方程要配平需把纯量代方程

若遇两个已知量要按不足来进行

左右对应成比例上下单位要相同

解设列解答要全缺少一个都不行

三、口诀在酸、碱、盐的溶解性表中的应用

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大多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即复分解反应.当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和水时,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这就是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而这些的判断都必须依照酸、碱、盐的溶解性表来完成.此外我们在中考时常见的离子的检验(例:、、CI-等),离子的共存,物质的共存等题型也都离不开酸、碱、盐的溶解性表.记住此表,无论是在化学的学习中,还是参加中考都是非常重要的.

钾钠铵盐硝酸盐均能溶于水中间

盐酸不溶银亚汞硫酸不溶有钡铅

碱中对应都可溶还有钙钡没出现

碳酸可溶钾钠铵其余全都是沉淀.

注:碱中对应:对应钾钠铵根钙钡: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氢氧化钡可溶于水

四、口诀在初中化学中的全面应用

初中化学讲述的都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我们呼吸的空气、饮用的水、吃的食物、使用的材料、燃烧的燃料、防治疾病的药品和对环境的保护等.以及我们在课本中了解和学习到的化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科学探究的方法.这些内容既丰富多彩,又引人入胜、诱人思考.但学习和记忆起来并不轻松愉快,为此我做了一些简单的分类、总结.发现了一些奇妙的现象,就是“三”与初中化学的所有内容都有着不解之缘.于是,有了以下的口诀:

化学之中三最全 从前到后数不完

三种状态排在前 三种微粒看不见

三不原则为引言 三个火焰灯里面

三靠二低和一贴 三步过滤要记全

三类物质水中见三条曲线横上边

三种气体有污染污染产生三方面

三类元素分的全三种元素化肥间

三种物质酸碱盐复分反应三条件

三种酸是最常见三个俗名烧碱全

物质合成有三类一日三餐要全面

糖类脂肪蛋白质能源保护生命间

维生矿物水里面均衡营养身体健

如何让学生轻松学化学 篇9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 开展轻松学习应注意以下几点:

激发兴趣, 是轻松学习的前提

进入初三, 学生学习一门新学科———化学, 如果在一开始就抓住有利时机, 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就会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如在第一堂课上, 没有急着去传授知识, 而是讲一讲我国在化学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 以及化学与人类生存的关系。

早在商代, 我国劳动人民就制造出了精美的青铜器, 春秋晚期学会了冶铁技术, 战国晚期学会了炼钢;在化学工艺方面我国也最早发明了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现代, 我国也在化学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新中国的石油工人经过顽强的拼搏, 建立了大庆、大港、胜利油田, 结束了使用洋油的历史。我国的钢铁产量已从解放时的15.8万吨 (居世界26位) 上升到1998年的11559万吨, 居世界第一位, 2005年突破3亿吨。

通过以上介绍, 既激发了学生爱我中华的思想感情, 又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从而树立起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而刻苦学习的信心。

生动的课堂教学, 是轻松学习关键

课堂教学既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渠道, 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 教师若能吃透教材, 吃透学生, 精心设计教学提纲, 就会提高教学效果。下面以实例说明:

例在做演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 可采用如下程序教学法。

1.提问: (1) 反应时氧化铜颜色有何变化? (2) 试管口有何物质生成?

2.观察:通过认真观察, 可看到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成红色, (红色物质是被还原出来的铜) ;同时试管口有水滴出现。

3.讨论: (1) 固定试管时, 试管口为什么要微向下倾? (2) 实验前为什么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3) 实验时, 为什么要先通氢气, 再加热? (4) 反应结束时, 为什么要先停止加热, 再继续通氢气至试管冷却?

4.归纳: (1) 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操作要点:试管下倾, 验纯, 通氢气, 加热, 停止加热, 停止通氢气。 (2) 该反应的表达式为:氢气+氧化铜加热→5铜.结论+水:氢气具有还原性。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 创造了愉快的学习情境, 让学生养成了认真观察的习惯。既学习了知识, 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联系生活实际, 是轻松学习的新局面

在教学过程中, 除了注重书本知识外, 还开展了以下活动。

1.家庭小实验

如探究铁生锈的原因: (1) 取一支试管, 用酒精灯烘干, 向其中放入一根铁钉, 然后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 使铁钉只与干燥的空气接触; (2) 取一支试管, 向其中放入一根铁钉, 注入刚煮沸的蒸馏水至浸没铁钉, 然后在水面上注入一层植物油, 使铁钉只与水接触; (3) 取一支试管, 向其中放入一根铁钉, 注入蒸馏水, 不要浸没铁钉, 使铁钉同时与空气和水接触。

通过上述实验, 多数同学都总结出了以下结论:常温下, 铁在干燥的空气中或在隔离空气只与水接触的情况下均不生锈;而铁同时与空气和水接触时, 才会生锈。

2.化学小魔术表演

先听一则故事:在德国, 一位有淡黄色头发的学生在热天想凉爽一下, 跳到了游泳池中。过一会儿, 游泳池边的人吃惊地看到, 从水中站起来一位满头绿发的青年。化学家对此作出了解释:这是染发颜料与水中的氯发生了化学反应。再表演一些小魔术, 如“鲜花三变”, “水中取火”, “木剑变色”, “魔棒点灯”等。

以上活动的开展, 既补充了课内知识, 又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 又增加了学习的乐趣。

初三化学学情分析 篇10

我校使用的初三化学教材仍为课改教材, 从安排上分为上下册, 共12个单元。教材安排了丰富的阅读教材、选学内容、讨论题, 这些内容的安排, 促进教与学的形式多样化。从中又渗透了化学实验和计算的内容, 在知识体系上完整的体现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元素化合物、化学计算、化学实验和化学与生活几大板块。重视与中考内容的合理衔接, 注重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培养, 使学生逐步适应中考化学的要求。现将各单元内容衔接、拓展与加深的内容举例如下:1走进化学世界:引入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初步学会探究的方法。2我们周围的空气:学会从化学的角度去认识身边的物质并且加强环境保护意识。3自然界的水:开始从水认识微观的分子和原子, 并且学习净化水的知识。4物质构成的奥秘: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的过度环节。5化学方程式:认识化学中的重要定律以及它的应用。6碳和碳的氧化物:学习简单的制取气体的组装。7燃料及其利用:学习燃烧原理了解安全知识。8金属与金属材料:了解身边的重要的金属世界以及金属活动性顺序。9溶液: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10酸和碱:知道并认识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及酸碱的腐蚀性初步学会稀释常见的酸碱溶液。11盐和化肥:了解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知道一些常见化肥的名称和作用。12化学与生活:了解六大营养素, 合成材料等。

二、学情分析

学习不仅受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技能水平制约, 而且还受学生的认知风格、能力状况等影响。因此, 分析学生状况应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应尽可能从学生的“已知”、“未知”、“能知”、“想知”和“怎么知”等五个方面全面分析学生情况。

现做以下分析:

1、在学化学以前学生已经具备了什么?

学生在此之前从来没有系统的接触过化学, 学生们经过两年的学习, 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简单的抽象概括能力, 养成了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会了独立思考和与人沟通、协商、合作、交流的能力, 学会了探究问题, 并能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合理的问题, 还能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化学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 乐于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 合作学习, 实践活动等学习内容尤为感兴趣。

2、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障碍是什么?

初三年级班容量大, 课业负担较大。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 掌握基础知识比较牢固, 学习目的明确, 上课专心听讲, 遇到不懂的问题能主动问老师, 部分学生在课堂只停留在认真、专心听, 缺少主动参与的意识和习惯, 但也有小部分学生基础比较差。上课听到的知识, 课后又不会运用, 作业的正确率低, 个别学生不肯及时完成, 喜欢拖拉作业。本学期的化学课上, 要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善于思考, 乐于思考, 不怕错误, 具有问题意识, 培养学生快乐学化的心态,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有哪些?

一要明确学习化学的目的。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 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 化学对工农业生产、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人们的衣、食、住、行样样离不开化学。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通过化学课的学习, 要掌握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 学会动手做实验的能力, 为今后搞科学实验打下基础。

二要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预习。课前预习对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起着重要作用, 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途径。但初中学生往往自学能力较差, 认为自己看一遍书就是预习了, 常常抓不住课文重点。笔者在上新课时, 给学生列出本节课的预习提纲和要求, 使学生有目的地去预习, 这样可以大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预习中, 要让学生长期坚持, 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预习方法, 这样可使学生的读书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自学能力得到培养。

三要通过化学实验,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 使学生初步了解探索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很多初中学生对化学实验往往只是看热闹, 不会利用实验操作过程和实验现象获得知识。在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教会学生掌握将实验作为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

四要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 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在教学中, 教师可采用对比、归纳、总结的方法, 以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比较是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点, 使学生获得准确深刻的印象, 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和灵活运用。为了使学生所学知识有系统性, 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归纳、总结能力。

让学生带着问题学化学 篇11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191-02

伟大的恩格斯曾经指出“提出问题,对于马克思在创立剩余价值理论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们发现:学生不能设问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不知道如何去提问,从哪方面去设问。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化学组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并结合实践,分析提炼出指导学生设问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提问。指导学生质疑,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把课堂提问的权力下放给学生,就是多让学生提问学生回答。教学时把学生分组,让他们互相提问回答,并规定他们提出的问题不能重复,每次抽查可以按学习稍差的学生、中等学生、优秀学生的顺序进行。就像考试做试卷一样,先易后难,很有艺术性地使每一位学生顺利通过抽查复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 一引导学生模仿质疑 学生模仿能力很强,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可根据某一知识点进行示范提问,然后再出示同类型的内容,让学生模仿提出问题。 二、教会学生常规提问 就问题而言,整体可归纳成以下四个方面,即认知性问题,分析性问题,评析性问题和创新性问题。学生只有理解和掌握常规性提问,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1、基础性问题(即是什么)。如:氧气能溶于水吗?二氧化碳的性质有哪些? 2、开放性问题(即为什么)。如:在金属这一章教学中,金属与水反应有什么样的规律,怎样去设计反应的装置呢?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探究分析知识的来龙去脉而提出的,属于分析性的提问。 3、研究性问题(即怎么样)。在学习金属活动性时,学生会问所在金属如果放在酸中应该先与什么物质反应,放在盐类溶液中是否也可以置换出不活泼金属呢?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理解评判而提出的,属评价性问题。它是分析性问题的延伸。 4、创新性问题(即怎么办和怎么变)。即学生针对知识点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做法和设想。如化学中的一题多解、实验探究题;对别人的问题或意思提出异议和改进等都属于创新性提问。 三、指导学生根据内容特点提问 根据学科的特点,让学生学会学科的基本提问方法,是提高学生提问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1)针对课题提问。如空气教学中,空气中到底有哪些微粒呢? (2)针对文章的重点或难点提问。如有学生问:为什么金属铁的氧化物有两种呢? (3)针对各部分之间或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比较、提问。如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解法和数学解题时的联系 (4)引导学生从不同解题的方法提问,化学习题中的一题多解,可引导学生从不同解法中找出不同的等量关系,也可以从不同解法中找出它们的联系 (5)引导学生从思维的矛盾中质疑。如在学习物质的变化时,有学生问只要有发光发热的现象就是化学变化吗?

四、鼓励学生相机提问 相机提问是学生提问能力展现的最高层次,它具有强烈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创造性,是提高学生提问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它主要是针对师生的讲解、提问、答问,进行观察、分析、比较而随机提出的问题。学生随机提问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1、鼓励随机考查提问 学生自己明白问题的答案,也提出考一考其他同学。从心理学的角度讲,由于学生个性中的“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迫切希望得到承认和赏识(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肯定),希望充分地展示自己,所以,当他的提问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时,会有一种成功的自豪感,从而更加激发他学习和提问的积极性,这是一个良性循环;从教育学角度来讲,有学必有问,有问必先学,而且会问就一定会学。学生要想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必须先认真学习,积极的思考。学是问的前提,问是学的发展,要想问得好,必须先学好。同时,问题的分析解决,也是一个学的过程,它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探索发现更高层次的问题。由于学生是随机考查式的提问,而且是面向全班同学,强烈的好胜心和不甘落后的心理激发其他同学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主动解答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2、鼓励随机质疑提问 学生运用现有的知识结构无法得到答案,而提出问题来寻求帮助。学生的质疑,一般不是无端而发,而是大脑经过紧张的思考、分析后,仍不得其解而提出的,它是深入学习的起点,也是智力发展的一个新开端。学生的质疑经过别人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得以化解,不但可以获得新知,还会体会到一种十分愉悦的情感,从而更加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更加积极地探索发现新的问题。另外,分析学生的质疑是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获取教学信息反馈的有效途径,它能使我们教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以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3、鼓励随机独创提问 创设宽松、自由、愉快的课堂情境,减少各种因素的限制,让学生各抒已见,有充分展示个性的机会,鼓励学生在别人的认识基础上提出异议和独特见解,敢于标新立异,甚至异想天开。努力激发学生的灵感,从而提出创造性的问题和独特见解,甚至引起争议。学生的争议过程是各自的感知中知识和思维差异的融合过程,很多問题就是在争议、讨论中自然的得以解决的。 一是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学生提问,学生自己掌握了主动权,为其创设了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精神环境,学生能够大胆地去做。 二是创造了成功感,增强了学生的信心。课堂提问,教师问学生答,学生容易紧张心慌,怕批评,怕同学嘲笑,情绪不稳定,缺乏勇气、胆量和信心,而把主动权放给学生,学生相互提问回答,能够顺利地回答出来,从而充满了成就感,打消了胆怯心理。

化学反应的限度学案 篇12

1. 通过对化工生产资料的阅读, 认识可逆反应是有限度的。

2.通过交流研讨数据分析, 能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 并能判断平衡状态。

3.通过“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的实验, 初步了解化学平衡的移动。

重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

难点:正确判断一个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学习目标一:可逆反应

1. 可逆反应定义:__________。

2. 可逆反应的特点:反应物__________ (“能”或“不能”) 全部转化为生成物。

3.表述:约定采用“__________”来代替方程式中原来用的“__________”, 把从左向右进行的反应称作__________;从右向左进行的反应称作__________。

学习目标二:化学平衡

【交流研讨】以下是某温度下在VL的密闭容器内充入10 mol SO2和5 mol O2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 一段时间后测量各物质的物质量如下, 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 当反应刚开始时,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哪个大?正反应与逆反应哪个反应速率大?

(2) 随着反应的进行, 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如何变化?v正与v逆怎样变化?

(3) 反应进行到什么时候会“停止”?此时, 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如何变化?

【总结归纳】

1.化学平衡的定义:一定条件下的____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 ___反应速率和___反应速率____,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______的状态。

2. 化学平衡的特点:__________。

【学以致用】

2013年初, 雾霾天气多次肆虐我国中东部地区。其中, 汽车尾气和燃煤尾气是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之一。汽车尾气净化的主要原理为2NO (g) +2CO (g) 葑2CO2 (g) +N2 (g) 。

有关此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达到化学平衡时, 单位时间内生成N2和消耗的N2分子数目相等

B.达到化学平衡时, NO、CO、CO2、N2的分子数不再发生变化

C.达到化学平衡时, v正 (NO) ∶v逆 (N2) =2∶1

D.达到化学平衡时, NO、CO、CO2、N2的分子数相等

【自我总结】化学平衡状态标志的判断

(1) v正=v逆, 如果表示同一种物质, 该物质的生成速率______它的消耗速率;如果用不同物质表示反应速率, 速率之比等于_____, 但必须是不同方向的速率。

(2) 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__________。

学习目标三:化学平衡的移动

【实验探究】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实验研究对象:在平衡球内存在气体混合物NO2和N2O4, 并时刻进行。可逆反应:2NO2 (红棕色) 葑N2O4 (无色) ,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2. 提供的实验仪器和用品:热水、冷水、烧杯、两只平衡球。

3.实验现象和结论:浸入热水中的平衡球一端, 混合气体颜色__________;浸入冷水中的平衡球一端, 混合气体颜色__________。

4.结论:改变温度, 原平衡状态__________, 在新的条件下建立起__________, 即发生了__________。

【实验后反思讨论】

1.实验过程中, 你是通过什么物理量的变化判断化学平衡发生了移动?

2.化学平衡移动的本质原因是什么?化学平衡移动的结果是什么?

【课堂达标检测】

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具有开发和应用的广阔前景, 工业上采用如下反应来合成甲醇:CO (g) +2H2 (g) 葑CH3OH (g) 下列各项中, 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 ()

A.恒温、恒容条件下, 容器内的密度不发生变化

B.一定条件下, CH3OH分解的速率和CH3OH生成的速率相等

C.一定条件下, CO、H2和CH3OH的分子数之比为:1∶2∶1

上一篇:灰渣综合利用下一篇:力学-结构课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