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肥料公开课教案(共15篇)
化学肥料公开课教案 篇1
2011年春阳溪中学化学公开课教案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第四节 酸、碱、盐的应用(第二课时)
授课教师:张新华班级:C三1时间:2011年3月31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了解化肥对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有关信息进行加工。
(2)学会运用现代信息工具自学,提高自己组织语言的能力。
(3)学习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为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维护人体健康而好好学习化学的决心。
(2)善于用辩证的方法看待问题。
【教学重点】能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
【教学难点】铵根离子的检验
【教学方法】自学,学生表演,实验探究,合作交流、分析归纳,理解感知、回归生活。
【教具准备】
仪器:药匙、烧杯、试管、玻璃棒、研钵、酒精灯、火柴
药品:硫酸铵、硝酸铵、碳铵、消石灰、草木灰、氢氧化钠溶液、红色石蕊试纸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引言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农产品需求量增大,增施化肥逐渐成为农作物增产的最有力措施。农作物对氮、磷、钾的需求量大,因此氮肥、磷肥、钾肥是最主要的肥料。
[板书] 三大重要的化学肥料:氮肥、磷肥、钾肥
[学生自学] 在](根据学生自己的预习情况及收集资料的情况,归纳常见氮肥及作用、常见磷肥及作用、常见钾肥及作用,教师适当补充)
1.氮肥:常见的氮肥有尿素[CO(NH2)2〕、氨水(NH3•H2O)、铵盐(如:NH4HCO3、NH2Cl)、硝酸盐(如:NH4NO3、NaNO3)等含氮化合物。
氮肥对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合理施用氮肥是极为重要的。作物缺氮会绿色褪淡,生长缓慢,瘦小,直立,成熟提早,产量品质下降。
大豆,蚕豆等一些植物无需或只需少量施用氮肥。它们可以将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而被植物吸收。将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方法叫做氮的固定。
2.磷肥:常见的磷肥有磷矿粉〔Ca3(PO4)2〕、钙镁磷肥(钙和镁的磷酸盐)、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钙和硫酸钙的混合物)等含磷物质。
磷可以促进作物生长,还可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
作物缺磷时会生长迟缓、产量降低。
3.钾肥:常见的钾肥有硫酸钾、氯化钾等含钾化合物。
钾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等功能。
作物缺钾表现为叶片发黄,焦枯,严重时叶肉坏死、脱落。
[过渡]以上各化肥营养元素比较单一,为使作物均匀地吸收各营养成分,人工合成了一些含多种营养元素的复合肥料。
4、复合肥:含有两种及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肥料。例如:硝酸钾、磷酸铵。
[提问]请说出以上复合肥料所含的营养元素。
[学生回答](略)
[学生讨论回答] P201“交流与讨论”
[教师设问] 除了以上化肥外,在农村还会施用什么肥料?请同学看书后讨论:这种肥料与化肥相比各有哪些优缺点?(可以让两个学生来表演)
[学生发言](略)
板书:化肥与农家肥要配合使用。同时要注意合理使用化肥。
[教师]人们利用科学技术,生产了化肥、农药,发展了农业,但也存在潜在的危害,所以要利用科学技术,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尽量减少污染。
[教师](出示几种氮肥)我这里现有几种化肥,分别是硝酸铵、硫酸铵、碳酸氢铵,氯化铵,请问这些都是化么肥料,从它们的构成上看,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点?又应如何去检验呢?
[学生分组实验] “活动与探究”
实验一:取少量的硝酸铵放入研钵中,再加入少量的消石灰后研磨,小心闻气味。再用硫酸铵、氯化铵做相同的实验,仔细闻一闻,看看气味是不是一样?这又是什么气体呢?
[学生猜想发言] 有刺激性气味,可以是氨气(可以引导学生从质量守恒去猜)。为了来验证你们的猜想,下面让我们一同做第二组实验吧。
[学生分组实验]
实验二:把少量的硝酸铵放入试管中,再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再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观察试纸的颜色的变化,再用硫酸铵、碳酸氢铵做相同的实验,认真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
[学生] 小组实验讨论,这些与氢氧化钠反应都会产生与上面实验相同气味的气体,这种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芭石蕊试纸变蓝色。
[教师追问] 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红说明此物质是酸性,中性还是碱性?
[学生](略)
[教师追问] 那说明了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刺激性气味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追问] 下面我们再来用氢氧化钙代替氢氧化钠做上述实验,看看有什么现象?
[学生分组实验]实验并讨论:也会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说明也有这种气体产生。
[教师追问] 这种气体是不是如大家的猜想是氨气呢?我们一起来分析
[结论] 此气体是氨气,氨气与水结合成氨水呈碱性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教师追问] 通过以上我们的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回答] 铵态氮肥与碱混合都会产生氮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利用这种方法来检验铵根离子的存在。请大家阅读方框下面的文字,加深对铵根离子的检验的理解。
[学以致用] 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白色晶体,分别是食盐和氯化铵,如何鉴别它们?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学生讨论后回答] 略。
[学以致用] 通过以上我们的学习,假设你是一名农技人员,你到农村去指导农民施用氮肥时要注意哪些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本领,谈谈你的体会。
[学生思考并讨论后回答](略)
[教师总结] 在施用铵态氮肥时,① 化肥要根据土壤特点及作物生长需要合理使用。
② 最好在早晚施用,避免阳光过强造成“跑肥”。③ 不能与草木灰等碱性物质同时使用,否则会降低肥效。④ 化肥要与农家肥配合使用。
【作业】P2048
【教学反思】:
化学肥料公开课教案 篇2
一、备课
拿到课题后,自己先钻研教材,把握重点、难点以及制定这一节课学生的学习目标,打下教案的初稿.接下来利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推敲、修改.
在课件中我会比较注重几个环节,如,新课的导入.一节课的导入非常关键,必须成为开设公开课的第一个亮点.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听课的教师,主要的还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这一节课内容的兴趣和好奇心.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前提条件.如在我的“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的公开课中,我提前一天让学生准备84消毒液和有色布条,在课的一开始,我就让学生展示自己所带的84消毒液和有色布条,然后让他们将有色布条放入小烧杯,并向小烧杯中倒入84消毒液,学生积极踊跃地做着实验,展示自己所做实验的结果,各种各样颜色的有色布条褪色了,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还用学生刻意地去记住次氯酸的性质和用途吗?可谓一举两得.
课的结尾一般是对这一节课的主要内容做一个小结,突出重点,与学习目标首尾呼应,是一节完整公开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能推陈出新却不多见.我在公开课“溶液的配制及分析”最后是这样小结结尾的,在课件上打出一对联,学生齐声念道:上联:一算二量三溶后冷却,下联:四移五洗六定再摇匀,横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学生读完又哈哈大笑,但我想这样的结尾留给学生的映像会比较深,保留的时间会比较长.而这也正是本节课要学生掌握的重点: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和方法.
公开课要有自己的推陈出新,才能吸引别人的眼球,形成自己的风格.一节课新授的内容一般控制在30分钟左右,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大化地提高课堂效率,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所以新授课内容的巧妙、有效地设计是一节公开课的灵魂.
二、磨课
初稿成型后,利用集体备课的时间,我将课件、教学的思路讲给组内的教师听,希望他们能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我认真听取并记录下他们提出的建议,修改到我的课件和教案中去.同组的教师都非常热心地帮助我,修改到每一个细节,如,一个过渡、一个实验的设计、一个问题的提出等,面面俱到.
三、上课
课前的精心准备就是为了课上的45分钟.教学的仪态、语言的组织、师生的交流、合作都是在课堂中应注意的细节.导入的时间,新授课的时间,及时巩固的时间也要控制好.不一定做到随着铃声说下课,但如果拖课一定不超过两分钟,当然提前结束然后无话可说也不好,要保证一节课的完整性.
四、点评
公开课开设的成不成功,是开公开课的教师课后最关注的问题,其他教师的点评就是最好的答案.一般在点评中包括亮点的表扬和不足的提出.对于优点,我们应保持下去;对于不足,我们应积极反思,在以后的课中尽量避免.如在我的公开课“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中,一致得到好评的是:课件精美,语言流畅,过渡自然,教学内容把握到位,时间安排合理,上课如行云流水,给听课的人留下美的享受.这样的赞美跟课前的精心准备是分不开的,所以就算不是公开课,我们教师也应认真准备每一节课,准备越充分,教学效果也一定越好.这样的好评是对开课教师的肯定,但能让开课教师不断进步的应该是他们提出的不足.在这节公开课中有一些问题,突出的是:(1)学生自我学习和讨论对教学时间的控制难以达到,教学任务的容量不是很大;(2)在学生探究实验前未能很好的讲解一下实验过程,导致个别学生在实验中无从下手,最终实验失败.(3)本节课的重难点是氯气与水以及氯气和碱的反应,但在前面学生自主学习时,又强调了另一个重点,氯气与可变价态金属反应,从而导致后面的教学时间太紧,应该在下次课强调该重点.
五、反思
浅谈化学公开课之真 篇3
关键词:化学;公开课;真实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6-0037-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在新课改背景下,公开课是一种重要的教研活动形式,是教师进行交流和切磋的主要平台,也是教师展示自我价值的有效手段,它承载着实践和研讨新课改的使命,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前沿阵地。最近,笔者听了几节化学公开课,发现公开课存在较为严重的失真现象,失去了公开课教学探讨的真正意义。
一、公开课讲究教学理念的去伪存真
公开课,既然公开,就是让其他教师能从你的课堂上学到东西,能体悟到一些崭新的教学模式,能体验出你与众不同的教学风格,而这些都需要靠教学理念的指引,化学“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又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福建师范大学的余文森教授认为,一节好的公开课,应该能够体现新课程理念,对新课程的推进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
有些上课教师唯我独尊,一是课堂教学中突出的是老师的“教”,而不是学生的“学”,老师只满足于自己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学的,教师依然越俎代庖。对学生的疑问置之不理,对学生的回答如果不符合老师的想法就粗暴地予以否定,对自己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疏漏极力遮掩,更有些化学教师沿袭传统的黑板实验,这些落后老化的理念早该摒弃了。也有些公开课事先演练好的、每一个环节都天衣无缝,课堂中学生没有任何错误,都是师生表演给听课教师看的。美国有位教授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室就是出错的地方,学生不犯错误是可怕的事情”,听课教师要求具有真实事件的课堂。
二、公开课力求教学形式的返璞归真
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教师能用最朴实的言语、最有效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理解知识并能加以应用是最重要的,而有些教师总认为是公开课,从而兴师动众的,组成备课团队,请专业人员制作教学课件,上课时,多种手段齐上,如观看录像、课件演示、师生实验表演等等,唯恐不先进,课堂教学使人眼花瞭乱,当然,能够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现代技术手段和教学形式恰到好处地运用也是必要的。这种课准备时间长,成本高,被教师们称之为豪华课,华而不实,这样的课平时常规教学不能复制,只能看不能用。许多教师在公开课课后感叹:“课上得很漂亮,学生什么都不会。”还有些教师,课件的制作和多媒体的使用不是很熟练,反而弄巧成拙。
公开课是为常规课堂教学提供经验的教学研究课,公开课同样要体现课堂形式的朴实性,这样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才能被广大师生所接受,更能体现教学的实效。公开课就是课堂教学探索性的展现,必须以实际、实效为根本。公开课要去奢华之风,存朴实之规。我们倡导公开课教学先进手段的运用,但不要“买椟还珠”。 教师要真实地了解班情、学情,备课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备自己,设计出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实际的教学形式,这样才能真实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公开课注重师生互动的情切意真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活动进展是否顺利,关键是看师生是否有和谐的情感互动。一些教师上课板着面孔,总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示人,课堂语言生硬,全然不顾课堂气氛和是否伤了学生的自尊,良好的师生互动是教育教学的前提,教师的“一顾一盼”、 “一举手一投足”,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关爱的表情都可以“润物无声”地影响学生,增强了学生的感知效应。有些老师 “昨天我不给你做过实验了吗,怎么还不会”、“你是怎么学习的,脑子呢”、“我今天很生气,提问了三个同学都回答不上来,不想学就散”等等诸如此类的语言,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平等的观念荡然无存。有些教师虚情假意的表扬,很简单的问题也竖起大拇指:“你真棒”、“回答得十分漂亮”、“你太有才了”,这样令听课教师接受不了。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关怀、热爱和相信应该是真诚的,教师的情感期待,满腔热情地希望学生进步,学生受到暗示和鼓励会自信心增强,能很自觉地按照教师的期盼和要求去做,学生便从捕捉到的信息中为完善自己而自悟、自醒、自觉、自新,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四、公开课忌讳教师评议的以假乱真
公开课的评议是课后教师发表见解和交流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特别是新教师能从中学习到很多知识。但令人遗憾的是,在现在的公开课评议中,出现了盲目吹捧、庸俗附和的“赞歌式”虚假评议。套话连篇,诸如:教学目标明确,三维目标清晰,重难点突出,师生互动较好,实验效果明显等等,它完全抹杀了公开课作为研讨探究的特性,既让执教者失去了切磋的机会,又无端亵渎了公开课的尊严。公开课评议的真正和谐并非一味评功摆好,而是在交流、碰撞中求同存异,逐渐提高教学水平。其实,对授课者的肯定是应该的,但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任何一节成功的公开课,也会存在着不足之处,如果听课教师能及时委婉地指出,有助于授课者多侧面、多角度提高教学能力,使授课者的个性更加张扬。
公开课教学更要强化真实的纯净,只有真实,才会出真知,才会有真正的教学引领意义,才会启迪学生的真情实感,让学生获得真才实学,使课堂教学研究得到真知灼见,这样才能做到陶老先生所说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公开课作为一种常用的教研形式,我们需要公开课,但是,我们需要真实的公开课。
参考文献
化学肥料公开课教案 篇4
高中语文公开课教案-高中语文公开课教案
高中语文公开课教案 每天学习1小时,30天说一口流利的`英语!4天记忆1000单词,30天轻易突破中小学英语、四六级、商务英语、GRE。适合于各类想学英语的人群! 中国最领先的英语学习。点击进入>>高中语文公开课教案 你能想象吗?用100万倍的记忆力来学习英语,将是怎样一种震撼!也许.....你可以成为这项重大突破的最大受益者!点击进入>> 20最火爆的英语学习方法! 激活100万倍英语记忆潜能,使英语就像录音一样永久储存于右脑中,绝对的英语语感,像母语一样使用英语! 点击进入>> 高中语文公开课教案形体课公开课教案 篇5
课题:字母歌(节奏练习)授课班级:国际7班(三年级)授课教师:贺姣君
教学目的:通过用肢体发挥想象展现出不同的字母,分组的节奏把握。
教学重、难点:不断的打乱顺序进行分组节奏训练,学生容易混淆,需要每个孩子集中精力。
教学方式:口传身授教学法 教师教学准备:
CD机、CD碟、U盘、舞蹈鞋 学生学具准备: 舞蹈鞋、舞蹈裤
一、组织教学
1、整队集合,检查人数及服装,安排见习生 a 整队要迅速,做到“快、静、齐”
b 组织队形,反应练习一横排到体操队形 c 认真听讲,服从指挥
2、师生问好,宣布本节课练习的内容和要求
二、基本功训练
1、勾绷脚
目的:增强腿部肌肉的收缩能力,独立完成脚面的控制练习。预备姿势:身体呈直角坐在地毯上,双臂置于体侧,手指尖点地。
动作方法:1×8拍的第1拍,双脚勾脚面,做第2---4拍,第5拍双脚绷脚面,做第6---8拍。2×8拍动作同1×8拍。3×8拍第1拍,右脚勾脚面,左脚绷脚面,做第2---4拍。第5---8拍两脚交换。4×8拍动作同3×8拍,第8拍双脚绷脚面。5×8拍的第1---2拍双脚勾脚面,第3---4拍双脚尖向外分开至最大限度。第5---8拍双脚尖从外侧画圆至双脚并拢,绷脚面。6×8拍动作同5×8拍,方向相反。
注意:做动作时,应加强紧臀、立腰、立背的控制,双腿并拢伸直,踝关节动作幅度要大。
2、前压腿
目的:增强腿部力量及柔韧性。
预备姿势:身体呈直角坐在地上,立腰、立背、头向上顶,双手曲臂放在大腿面上。
动作方法:用4拍完成上体前倾。一拍一压,1×8拍的第1拍前半拍,上体前压,后半拍略抬起。反复练习4×8拍。前压至最大限度。
注意:做动作时,应控制好双腿并拢、伸直、绷脚面的形态。前压时稍抬头,用胸、腹部尽量贴近大腿面,两小臂贴近地面。
3、压胯
目的:增强髋关节的灵活性和腰部的柔韧性。
预备姿势:上体直立、双膝侧屈、脚心相对地上,双手扶双踝关节。
动作方法:1×8拍的第1---4拍,上体前压,第5---8拍保持不动。2×8拍的第1---4拍,慢慢恢复成预备姿势,第5—8拍保持不动,头向头顶。3×8拍第1---4拍,挺胸抬头前压,头贴近双脚。第5---8拍控制不动。4×8拍动作同2×8拍。反复练习4遍。
注意:做动作时,上体前压时保持好挺胸、立腰、立背形态,使腹部尽量贴近地面。含胸卷头下压时,下颚贴胸骨,头顶部贴近双脚,使颈椎和脊柱充分拉开。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我们班是哪个班啊? 师:既然是国际班,那孩子们是不是都有英文名啊?(点个别人说出自己的名字)师:老师想问,你们的英文名字都是由什么组成的? 师:孩子们,还记得那首字母歌么?(齐唱)
师:还记得写么?老师想你们用身体变成一个字母,可以么?孩子们起来试试。教师示范1---2个字母,让孩子们发挥想象。每个孩子摆出两个字母,教师进行巡查个别纠正。
(二)新授
1、学习字母歌的统一动作(1)双手斜上位(2)双手搭头顶(3)双手点肩(4)双手叉腰
2、教师数节奏,练习四个动作
3、把孩子分成4纵队,进行分组,教师数节奏。(学习第一段)1---2拍,1纵队双手斜上位 3---4拍,2纵队双手斜上位 5---6拍,3纵队双手斜上位 7---8拍,4纵队双手斜上位
依次类推,四个单一动作进行听节奏分组练习。
4、学生边做边自己唱字母歌进行熟练动作。并加上两个字母的展现。
5、合音乐,8个8拍的动作,分组。(3遍)
教师要求,每个孩子必须注意高度集中,比比看哪一纵队做的最整齐。
6、在动作的熟练情况下,增加难度。将4纵队调换。目的为了让孩子熟悉每一个位置的音乐。并且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7、练习,合音乐。教师不做节奏的提醒。学生自行完成。
8、动作上增加难度,在原地的四个基本动作上都加上并脚跳。(学习第二段)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做。数节奏。
9、合音乐,教师要求边唱边跳。动作到位,节奏把握。
四、结束部分
(一)调整呼吸
1、立半脚尖
2、双腿屈伸
作文评析课公开课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知道评判一篇文章好坏的一些基本标准。
2、通过让学生分析美文《教你生病》的优点,掌握一些写好记叙文的技巧。
3、赏析学生习作《妈妈生病了》,学会一些记叙文的写作技巧。教学重点:
1、通过让学生分析美文《教你生病》的优点,掌握一些写好记叙文的技巧。
2、赏析学生习作《妈妈生病了》,学会一些记叙文的写作技巧。教学难点:学以致用,会写比较成功的记叙文。教学课时:一节课。
一、提出问题,引发讨论。
问题:你认为一篇好的文章要有哪些要求?
二、学生默读《教你生病》这篇文章。
三、思考、讨论:这篇文章写得好不好?好在哪里?不好又表现在哪里?
四、教师归纳总结。板书设计:
教
合理的故事情节 你
生动的语言描写 生
准确的心理描写 病
结尾段画龙点睛
六、学生默读学生习作《妈妈生病了》。
七、思考、讨论:这篇文章写得好不好?好在哪里?不好又表现在哪里?
八、教师归纳总结。
妈
选材准确,有教育意义 妈
重点突出,中心明确 生
详略得当,语句通顺 病
有错别字,欠缺文采 了
《天上的街市》公开课教案设计 篇7
【知识与技能】
1.学习诵读诗歌, 分清节奏, 读出感情。
2.识记“缥缈、定然、闲游”等词语, 品味诗歌语言。
3.理解联想和想象手法的作用, 把握诗歌内容。
【过程与方法】
1.运用默读, 快速了解内容;运用朗读, 读准语气, 体会感情;自由诵读, 当堂背诵。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初步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启发学生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反复诵读, 品味语言, 把握内容。
难点: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象的作用。
[教法和学法导航]
教法:导学法、创设情境法、交流点拨法。
学法:诵读法、联想想象法、小组探究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课文朗读视频, 收集作者资料, 查找想象、联想的有关知识, 充分预设课堂。
学生:1.查阅写作背景, 了解牛郎织女传说。
2.朗读预习, 扫除字词障碍。
[教学过程]
一、学法导入
同学们, 老师很喜欢读诗, 你们喜欢吗?“诗以言志”, 诗歌是用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的, 是诗人心灵世界的呈现。今天, 我们走近诗人郭沫若, 去感受他笔下《天上的街市》的美妙神奇。
读诗首先要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心中有作者, 才能更好地把握诗歌内容。同学们课前查阅了资料, 老师看大家对诗人郭沫若了解多少。
(学生介绍, 小组相互检查)
教师投影补充:
郭沫若 (1892-1978) , 原名郭开贞, 四川乐山人。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剧作家、学者。中国新诗的奠基人, 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 话剧《屈原》等。
写作背景:《天上的街市》选自诗集《星空》, 写于1921年10月24日, 当时“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 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依旧处于军阀混战、列强掠夺、民不聊生的黑暗中。面对现实, 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 他痛恨黑暗的现实, 向往光明的未来, 因此, 写下这首充满浪漫色彩的著名诗篇。
二、初读感知
1.默读, 初步了解内容。 (导学:抓诗题, 快浏览, 写什么?找名词。怎么写?找动词、形容词)
2.朗读, 体会思想感情。 (导学:读准字音, 分清节奏, 把握基调)
播放朗读视频, 教师指导朗读, 学生朗读展示。
3.自由诵读, 小组竞赛, 看谁背得快。 (导学:理清思路, 抓关键词)
三、再读品析
1.品析诗歌精练的语言。 (小组合作交流, 老师点拨)
第一节:比较两组动词“明”———“现”“闪”———“点”。
后三节:“缥缈、定然、珍奇、闲游”等词语的含义及作用。
2.感受诗歌美妙的意境。 (学生展示)
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象画面, 描述画面, 概括画面。
三幅画面:街灯明星辉映图、天上美丽街市图、牛郎织女闲游图。
3.感受诗歌情感美。
通过以上环节, 学生能把握诗歌美好、恬静的感情基调;能感受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再次指导朗读, 要求节奏不宜强, 声音不宜大, 速度不宜快, 要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四、合作探究
同学们的朗读深深打动了老师的心, 这真是首美妙神奇的诗歌。我们一起来探究它的美妙神奇。提出探究问题:联想和想象表现手法的运用。 (投影)
1.作者由街灯想到明星, 它们有什么相似点?从地上写到天上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谈谈你对联想和想象表现手法的认识。
2.诗中牛郎织女的生活跟民间传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这样写?
(小组讨论交流, 汇报探究成果, 老师评价补充)
答案:
1.发光发亮联想和想象
教师补充:联想指由一事物想到与之相关或相似的另一事物。想象则是指对已知的事物形象进行加工, 创造出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
板书:街灯———明星———天上街市———物品———天河———牛郎织女
2.通过比较得出:诗人创造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的图景, 就是为了表达对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一主题。
(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有感情背诵, 感受诗人的美好情怀)
五、拓展训练
1.思维训练题:写出由“天空”联想到的事物, 要求五个以上。
2.仿照续写题:发挥你的联想和想象, 续写句子。
示例: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月光照在地上, ……
(以小组竞赛的方式, 竞选答案, 要求学生课后做整理积累笔记)
六、课堂小结
化学肥料公开课教案 篇8
关键词 精品视频公开课;化学;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4-0081-02
精品视频公开课是“十二五”“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建设内容,广泛传承人类文明优秀成果与现代科学技术前沿知识,推动高等教育开发,提高当代大学生与受众的科学文化素养,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1]。“神奇的化学元素”作为2014年入选的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顺利完成建设内容,经过教学专家审定和评议,认为达到了教学建设目标:以元素周期表为主要内容,以周期表中多样的化学元素为讲述主线,以各元素的理化性质为理论基础;从周期表的
族、区中挑选代表性元素,结合相关专业的学科背景,以社会热点问题为视点,透过元素这扇窗口,观察化学学科对人类社会活动和发展起的作用,从而揭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紧密关联的深刻内涵。
本课程改变了过去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截然分开的教学方法。“寓德育于智育”,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的科学性、人文性、艺术性,通过介绍中外化学家的励志故事,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丰富的素材,引导学生从中获得良好的道德熏陶,提高道德判断力,端正价值取向,选择正确人生,增强社会责任感[2-3]。该视频课程最终于2015年1月4日上网发布。
为将南京理工大学全国大学素质教育精品通选课程“化学与社会”建设成为面向大众开放的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教学团队认真调研“爱课程网”上已有的类似课程,调整教学内容,建设成为“神奇的化学元素”精品视频课程。教师付出大量精力,在建设过程中也有许多心得。因此,本文在介绍“神奇的化学元素”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经验与体会的基础上,提出有关后续课程建设的建议。
1 “神奇的化学元素”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建设内容
1)元素周期表与化学哲学:通过元素周期表的形成与发展体悟化学哲学。本讲介绍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发展,着重介绍元素周期表发展过程中的几次演变与人类认知手段,并介绍纯思辨哲学下的四原性说与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两大理论体系对人们的影响。
2)“元素之母”氢和“懒惰”的元素。氢是在宇宙大爆炸的时候最早产生的元素,被称为“元素之母”。介绍氢元素的发现并着重介绍氢燃料电池的应用。本讲还从“人性”的角度去阐明惰性气体元素,着重介绍液态氦的超流动性。
3)主族金属元素——科学的“双刃剑”。本讲从主族金属元素中选取代表性的金属元素如铝、镓、铊等,着重介绍锂元素的一些趣闻、锂离子电池的工作机理。
4)过渡金属元素——鲜为人知的用途。本讲主要选取其中的铜、锌、银、镉、铂、金和汞,介绍它们鲜为人知的用途。例如:探究了越王勾践剑2000多年锋利不锈之谜;揭示了银纳米粒子大战细菌的原理;分析马王堆古尸沉睡2000多年而不腐的原因。
5)非金属元素——构成生命的常量元素。本讲主要介绍构成生命体的最基本的常量元素——氧、碳、氮、磷、硫、氯,着重介绍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的发展与同位素,介绍氮氧化合物以及哈伯的“功”与“过”。
6)稀土元素与锕系元素——小差别大变化。稀土元素中的主要部分——镧系元素以及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的锕系元素都是填充f电子轨道而形成性质不同的化学元素。稀土元素在国民经济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讲从元素的发现、基本性质以及应用举例等角度介绍17个稀土元素,着重介绍钇、铈、镧、铒、铽、镱、钪和铥等代表性的稀土元素。锕系元素一般放置在元素周期表的最下方,15个元素都是放射性元素,95镅开始,以后的元素都是人工合成或核反应得到的。本讲介绍了锕系中元素的发现和人工合成超铀元素的发展历史,并以铀为例,介绍其自然分布、基本性质、铀裂变能量在国防和工业经济中的广泛应用,并提及铀燃料循环带来的放射性污染问题。
2 “神奇的化学元素”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定位与目标
本视频课程预期受众面广,主要包括各科类大学生、对改变教学方式感兴趣的化学专业教师以及广大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对化学感兴趣的公众。对各科类大学生而言,可以作为科学文化素质课程选修。本课程一改过去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互相隔离的教学思想,“寓德育于智育”,充分发掘化学知识体系自身所蕴含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并以古今中外化学家的实践经历为故事点缀,作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丰富素材,在提升科学文化素养的同时,引导学生接受正能量的熏陶,达到激发学习热情、端正学习动机、形成理性道德判断、改造价值观取向、增强社会责任感的目的。对改变教学方式感兴趣的化学专业教师而言,目标是了解化学科学前沿知识、妙趣横生的化学元素故事以及多样的教学方法,学习“寓德育于智育”。对广大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对化学感兴趣的公众而言,此课程由表及里,深入浅出地介绍化学知识,是很好的科普教育课程。
3 “神奇的化学元素”精品视频公开课的推介词
在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发布过程中,课程推介词的作用不可忽视。课程推介词与课程介绍不同,课程介绍更注重学术描述,而课程推介词有些类似于广告词。为此,课程组成员撰写了如下精品视频公开课的推介词:
排列着一百多种化学元素的“元素周期表”所展现的恰是我们身处的大千世界中亿万物质的组成基础!本课程将带领你在人类文明的漫漫长河中溯源其中代表性元素的发现,横跨人类社会的世代发展揭露化学元素与科技生活间鲜为人知的博弈、冲突;力求冲破自然与人文科学的隔阂,立足人类元素史观,打造一部旋律起伏跌宕的有关神奇化学元素的壮丽“悲喜剧”!
4 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准备时间过于紧张 从国际上看,在录制类似的科学普及课程时,为了激发受众感同身受,收集相关的资料,需要动员大量相关学科人员和技术支持人员,并有足够的人力和财力支持。而课程从下达选题至完成全部制作,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主创人员为完成任务不得不争分夺秒。同时经费支持力度也不够,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建设与创作质量无法尽善尽美。
实际教学不足 因为在2014年之前,在“爱课程”网上已经发布的类似课程有七门之多,如南开大学杨光明教授的“化学与社会”、大连理工大学孟长功教授的“改变世界的化学”、天津大学的“化学漫谈——发明与启示”、济南大学魏琴教授的“化学与人类健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汪志勇教授的“化学与日常生活中的安全”,为避免课程内容重复,重新制定教学内容,以元素为线索,介绍化学知识。然而化学元素有100多种,在有限的六讲中不可能面面俱到。
参考文献
[1]胡俊杰,杨改学,魏江明,等.国家精品课程对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的启示:基于对2003—2010国家精品课程的调查引发的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14(6):89-94.
[2]邓盛元,单丹,李健生.以大学素质教育精品通选课程建设为契机全面推进化学与社会课程教学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2014(23):172.
大班健康课优秀公开课教案 篇9
1.能挑担走过多种障碍物,发展平衡能力。
2.能利用持物动作调节身体平衡。
3.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4.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5.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观念。
活动准备:
1.用饮料瓶和短棍制作成挑水的水桶,饮料瓶里的水多少不一。
2.场地上画出不同的小路。
3.易拉瓶若干,平衡木4麻,纸板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幼儿听信号变速度或跑。
1.幼儿随教师进行走跑练习,利用场地上的不同区域,进行绕过小树林一走过小路—走过独木桥—跨过小河沟等练习,最后站成六路纵队。
(二)幼儿练习挑担走。
1.教师:今天我们要做送水员给小动物送水,送水前先要练习挑水走路的本领,现在请每位小朋友拿一根“扁担”挑两桶水,去试一试。
2.根据幼儿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重量的水桶,自由练习挑担走。
3.引导幼儿讨论:怎样才能走得又快又稳。
4.请幼儿分别在不同的区域进行示范。
5.幼儿自由交换区域,教师注意提醒幼儿要在每一个区域活动。
(三)游戏“小小送水员”。
1.教师介绍游戏玩法和规则: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四队,每队第一名幼儿挑着装水的水桶绕过障碍,走过小桥,将水桶放下,再挑起旁边空的水桶,从原路返回,交给第二名幼儿,第二名幼儿挑空桶送过去,再换装水的桶返回。依次进行,先完成的队获胜。
(四)幼儿两两结伴放松操:抖臂、揉肩,拍腿、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秋天》公开课教案 篇10
何其芳
上课教师:夏兰
教学目标:
1.掌握 “丁丁”、“梦寐”等词语的读音。学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2.学习品位诗歌优美的语言以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的方法。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品位诗歌优美的语言以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的方法。教学方法设定:
1.以绘秋导入,以读导品,以品味诗句的方法来体会秋天优美的意境。2.采取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学习。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演示文稿。
2.学生课前解决生字词的音、义,完成预习案。教学过程:
一、找词绘秋
1.导入:同学们,当阵阵细雨带走夏日的炎热,我就不由得想起唐代诗人刘禹锡《秋词》第二首中的两句诗“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是啊,秋天到了,山和水都是那样的明净,草上还残留着白霜。几棵枫树的叶子已由深红替代了浅黄。看到“秋”这个词,同学们,你们能找到些什么词语来形容它、描绘它呢?(指名学生回答)
2.同学们的脑海真是一个个知识的宝库啊,储存了这么多的词语,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词语,同学们来看一看,哪一些词语可以作为秋天的景物代表或者用来描绘秋天。(出示词语)
莺歌燕舞、晴云秋月、花红柳绿、骄阳似火、霜天红叶、冰天雪地、金桂飘香、秋阳杲杲、烈日炎炎、枫林尽染、稻谷飘香、梧桐叶落、3.就是这一些秋天的景物,诗人借助他们来表达自己对秋天的情怀。现代诗人何其芳就选取了其中的一些景物成就了一首非常有名的诗歌《秋天》。(出示诗歌)
二、读诗感秋
同学们,想不想读一读呢? 1.读诗之前,我们先看看本课需要强调的字词读音吧,顺便检查检查预习情况。(指名学生读重点字词,进行强调。)
2.现在我们就来读一读诗人笔下的秋天,去感受一下这秋天的意蕴。请注意要求:准确、流利,并按老师预习时的指导,注意停顿。(齐读)
3.请两个同学评价一下大家读得怎么样。举个实例哪里读得好或不好,自己做出示范。老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和评价,忍不住也想要秀一把了。那接下来老师也读一遍,同学们听一听,对照老师的朗读,看看自己还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4.现在就请大家参照老师的朗读、刚刚这两位同学的示范再读一次。
三、品诗言秋
其实,要读好诗歌,首先必须要投入,要对诗歌内容有深入地理解。这秋和诗一样是含蓄的,要真正领略她的魅力,还要用心去品。现在我们就一起进入品诗言秋的环节。1.怎么“品”,就是从诗中找出自己喜爱的诗句读一读,赏一赏。
(方法:可以从词义的角度出发,品味诗中词语的生动性、精准性;可以从修辞的角度出发,品味用词的精妙性;也可以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出发,品味词语或句子的作用。)老师先举例。
例:秋天游戏在渔船上。(赏析:“游戏”一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秋天像儿童一样游戏,秋天本来是抽象的,到这里就变得具体可感了,并且“游戏”就是玩耍,充满了轻松、活泼、高兴的情调。)
学生四人小组互相讲述自己欣赏的诗句,就从老师讲的这些角度去赏析。各组选学生代表全班交流,赏析后并将这句诗读一读。
2.从同学们的交流中老师感受到了同学们的用心,也从你们对诗歌的赏析中感受到了秋景的优美,我已经爱上了这浓浓的秋意,爱上了这四季轮回美色无边的大自然,你们爱上了吗?好,那接下来我们就再一次朗读诗歌,请带上爱心去读,带着欣赏的语气去读。
3.诗歌的语言是比较凝练的,如果让你来用自己的语言来阐释诗中的画面,你会吗?这也是我们课前的预习任务,同学们完成没有?那我请三个同学来分别描绘一下诗歌的三节。预设:
◆农家丰收图:清晨朝露未唏的时候,有位农人来到幽谷,丁丁的伐木声震荡山谷;田野里发散出稻香的气息,金黄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个身影在挥镰割稻,晶莹的汗珠湿透衣衫;还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飘香,沁人心脾,摘下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礼物,放进背篓,这份喜悦要与亲友一起分享……
◆霜晨归渔图:清晨的江面还弥漫着冷冷的雾气,可以感受到些许的凉意。远远地有个渔人摇着船桨向岸边驶来。依稀可见船篷上挂着层白霜,渔人熟练地撒下鱼网,网上的青鳊鱼就像乌桕叶,闪着银色的光泽。归航了,江面上传来动人的渔歌,还有阵阵爽朗的笑声……
◆少女思恋图:原野上一片蟋蟀的鸣叫声,溪水清澈见底。羊儿的咩咩声阵阵传来,秋天的美景让人赏心悦目,牧羊女却失去了往日的活泼。夏日里的笛声热情、绵长,怎不见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谁能猜得透?
四、写诗颂秋(拓展)
同学们,何其芳的诗歌给我们展现了这样美的一幅乡村秋景图,我想大家学习了他的诗之后,心中或许会有一点蠢蠢欲动,也想用充满诗意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秋天的认识,那我们今天的作业就是仿照例句,补写三句诗,使其组成一首小诗。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秋天
在。秋天
在。秋天
也说“公开课” 篇11
课堂需要留白,有留白才会有生成。“表演的课堂”也有其可取之处,也有其让人回味的精彩;“表演的课堂”也会带给孩子们很多收获,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积极向上的情感;表演训练的过程就是孩子们学习的过程,他们由原来的“不会说”、“不敢说”变得“会说”、“敢说”。几位在教学方面“有一手”的同行曾对我说:“我最喜欢参赛老师借我班的学生上公开课,在上完公开课后的一段日子里,班上的课最好上了!”上公开课,听课者也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取舍,不断地生成,不断地碰撞。当然,经常地这样“表演”是不可取的,任何一个普通的教师也无法去这样经常“表演”,偶尔的一两次“表演”其实无伤大雅。
没有了公开课,可能要丢失很多次大家在一起深入研究的机会,正是有了公开课,才让大家的心“沉”下去、静下来。“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有灵光。”同伴相互交流的过程,大家各抒己见的过程,给了我们教学的灵感,使理念得以更新,经验得以升华。公开课的准备阶段,就是教师集体教研的阶段,每位参与的教师在教学能力上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由此,我认为公开课有三大好处:
一是给我们传递崭新的课程理念。新课程理念常提常新,广大一线教师从不同的层面真切感受到“新课程理念就是好”。可是与传统的教学观念相比,究竟“好”在何处?怎样让自己的课堂也跟着“好”起来?部分教师却一头的雾水。公开课正是连结新课程理念与教师教学实践的一个重要载体。公开课犹如星星之火,听课教师就像柴禾,一旦点燃,必将形成燎原之势。
在新课程的推进过程中,什么是交流探讨的好形式?我觉得首先是公开课,其次才是专家的讲座或书籍。当然,公开课可能受地域或学校差异的影响而表现良莠,但确实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广大教师参与新课程实施和研究的积极性。如果我们抛开教师学习新课程过于功利和感性的一面不说,公开课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确实比任何形式的学习都要直接和有效。
二是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的教学参照。公开课最大的特征是示范性,这是它与常态教学的明显区别。在公开课的课堂上,信息传递的对象不仅是学生,更主要的是教师。因此,常态课好比是教师的“自留地”,在遵循基本规律的前提下,想怎么“掘”就怎么“掘”,而公开课则是教学的“示范园”,它更多的是引导别人怎样去做,它始终追求着这样一种境界:教师在课堂上语言生动,具有感染力;教态洒脱自然,富有激情;教法精当,洋溢着布局之美;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充满着生命的活力;课堂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许多优秀教师直言不讳地说:“好的课堂就像是一台戏,内核是火热的,真正走进孩子的心中;外表是活泼的,吸引着孩子置身其中。”一堂优质的公开课就是要为我们塑造这样的典范。
三是唤醒了我们强烈的成长意识。如果课堂教学是一种艺术,那么公开课就是一出精致的“课本剧”,教师听课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欣赏的愉悦,有情到深处的震撼,也有局部处理不当的遗憾……教师在听课的过程中绝不是“跪着”听的,他们更多的是用自己的教学经验来审视和同化。有了这一心理过程,公开课就成为教师“自助式”成长的重要支撑环节。在听课者眼中,这不仅仅是一堂公开课,而是像暴风骤雨,把各自的心绪浇了个酣畅淋漓。当他们把这种心情带回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时,将激发起无穷的探究热情。
有的课堂教学提倡“扎实朴实,返璞归真”;有的课堂教学则提倡“生动活泼,时尚创新”。它们各有取舍,都有其一定的道理,但不能以偏概全,应该沟通互补,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滴水瓣花总是情,万紫千红春满园”。
有了公开课,无论是授课还是听课,教师在教学中欣赏,在欣赏中教学,教师就会胸襟开阔,气度恢弘;就会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就会心智灵慧,行为机敏;就会尊重多样性,珍视个性;就会习惯于“一个世界,多种声音”……
作者单位
禄丰县黑井小学
一节“民主”的公开课 篇12
读着这段文字,我不禁想起了上学期的一堂公开课,课堂内容是“快乐跑”。在课堂上,笔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利用“教学导稿”(小组长每人一份)引导、指导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讨论、合作体验、交流展示、总结。对此,学生们兴趣浓厚、参与积极性高,而平时比较活跃、喜欢打断课堂节奏发表自己观点的王阳也表现得特别投入。
在“步频”和“步幅”两个教学环节的内容结束后,笔者利用课前划好的梯子形状方格场地,使用小垫子和沙包,组织学生进行“步频”和“步幅”的综合内容体验。“教学导稿”图示的提示如下:在8米长的方格(用于快频跑)前间隔放置4块小垫子(要求在男生练习中竖放、在女生练习中横放,距离要适中)用于跨越,在最远处的小垫子向前延伸若干米处放置沙包(建议:男生不少于5米,女生不少于4米),沙包为“胜利果实”,每人按顺序踏格子——跨垫子——取沙包返回,用时少的组获胜。各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根据“教学导稿”集体组织场地,在规定的时间内,都出色地完成了场地准备和练习准备,气氛非常活跃。通过一组体验练习,各组再次调整了垫子的间距和沙包的位置,然后在师生一起总结了步频和步幅合理结合的重要性后又顺利进行了一次比赛。当笔者正准备总结各小组的表现并进行下一个内容时,王阳举手了,“老师,对这个练习我有点想法!”当时,包括看课教师在内的所有人都把目光集中在了他的身上。
我知道王阳“爱说两句”。他很喜欢乒乓球,而且思想丰富、爱动脑筋,但在课堂上不分时机的发表看法是他的一个“特点”,打断教师教学是经常的事情。如果不让他说,他会搞点小动作希望引起教师的注意,对此,在日常的课堂中,笔者比较注意他的举动,但更多的是制止他的发言。
此刻,所有人都在注意着他,包括周围看课的教师。让他发言,还是不让他发言,笔者当时的心理非常矛盾。在略微沉思之后,笔者又将目光集中在了王阳身上,此时,笔者看到王阳的脸上露出了渴望而自信的表情,于是,笔者对他也有了信心,并微笑着对他说:“同学们,欢迎王阳同学说说他的想法!”他立刻走到前面,兴致勃勃地说道:“在练习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同学是踩着垫子跨过去的,而且非常不认真,但是,如果把小垫子看作‘水池’,同学们在跨越时踩到垫子,就判为掉进‘水池’里,然后,‘落水’的同学要站在垫子上不动并求救,小组立即派两位同学赶过去把其救回来(共同抬或背),被救的同学双脚要悬空、不能触地,三个人沿着方格爬‘梯子’返回,后面的同学再继续,‘胜利果实’沙包还属于小组,我感觉这样更有趣。”在他说的时候,所有的看课教师已经被吸引过来,所有人都以鼓掌和表扬肯定了他的想法。随后,大家对这个内容又进行了两次精彩的练习。由于这两次练习是教学设计之外的内容,笔者针对性地及时做了调整,并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钢琴公开课教案 篇13
幼教部钢琴公开课教案
授课班级幼一(4)班 开课时间2011.9.28 一. 教学目的
1.通过对连奏技法的学习,纠正部分学生的手型。2.学习休止符,附点音符,连线。
3.通过对乐曲《骑木马》的学习,让学生学会连奏的正确方法和乐句的呼吸。
二. 教学重点:连奏的学习三. 教学难点:乐句的呼吸 四. 教学过程
(一)连奏技法的学习
1.复习上节课内容,请几位同学弹奏断奏小练习。
2.导入新课,弹奏肖邦遗作《夜曲》,让学生回答和上节课学习的断奏有什么不同。
3.学习连奏的方法:以右手五个手指为例:
大拇指(1指):将右手抬起至谱架高度落下去后,其它四个手指离键,和弹奏断奏一样,手腕高于白键低于掌关节,掌关节应立好撑住。
食指(2指):弹食指时,由掌关节活动,抬起食指,指关节不动,手指呈弧形,弹完的大拇指立刻抬起。
中指(3指):弹中指前,由掌关节处活动,同食指,指关节不动,手指呈弧形,弹完的食指立刻抬起。
无名指(4指):直接由掌管节抬4指是抬不起来的,应和小拇指一起抬起,弹完的中指立刻抬起。
小拇指(5指):由小拇指掌关节处活动,其它手指离键,弹完的无名指立刻抬起。
4.同样的方法让学生练习左手连奏练习。
(二)能用到的乐理知识的学习1.连线: 连线的定义。
带连线的乐句用连奏的方法来弹。2.休止符: 四分休止符
二分休止符 全休止符
3.附点音符:
加上附点等于加上原来时值的一半。附点四分音符 附点二分音符 附点全音
(三)乐曲《骑木马》右手的练习1.先给学生弹奏一遍
2.带领学生分析乐谱:提问四三拍什么意思。3.带学生打节拍唱右手 4.让学生用连奏的方法弹奏三分钟
5.进行个别指导,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并正确演奏给学生看
鲸公开课教案 篇14
鲸(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掌握鲸的进化、生活习性等相关知识。
2、能学习课文的写法写说明文。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对探索海洋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这几种说明方法的好处 教学过程:
1、《鲸》这篇课文是一篇常识性的说明文,它从四个方面介绍了鲸,使同学们对鲸这种动物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请回忆一下,课文是从哪四个方面来介绍鲸的: 板书:体形、种类、生活习性、繁殖
2、上节课,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几种说明方法?请同学们说说。(提问)板书:举例子、列数字、打比分、分类别、作比较
3、这几种说明方法在课文中是如何体现的呢?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朗读、默读、速读)再次阅读课文,把运用了说明方法的句子用横线划出来,在旁边写上这种说明方法。
作比较: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列数字:①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②把小鱼小虾吞进肚子里,一顿就可以吃两千多公斤。
③常常好几十头结成一群,围住一头三十多吨重的长须鲸
④长须鲸刚生下来就有十多米长,七千公斤重,一天能长三十公斤到五十公斤,两三年就可以长成大鲸。
举例子:①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②有一种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常常好几十头结成一群,围住一头三十多吨重的长须鲸,几个小时就能把它吃光。分类别:鲸的种类很多,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一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
打比方: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4、接下来,让学生思考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是什么?
① 如果课文直接说:“鲸是地球上最大的动物,它的体形非常庞大。”这样写好吗?
让学生思考,让他们发表看法,然后得出作比较说明方法的句子更好。明确:先说大象,再说鲸,把熟悉的动物和不熟悉的动物进行比较,说明鲸的体形大,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② 再看看这个句子“目前我们已经知道鲸有着非常重的体重”,这个句子和“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相比,哪个句子更好呢?为什么?(让学生回答)
③ 还有如果用这个句子“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而没有“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同学们想想,后面一句能去掉吗?(回答原因)
5、拓展延伸
小练笔
练笔要求:
根据课文《鲸》和自己搜集的有关资料,以“鲸的自述”为内容写一篇短文。练笔提示:
1、我们学习课文《鲸》后,根据鲸的外形特点、鲸的进化过程、鲸的种类、鲸的生活习性等,以《鲸的自述》为内容写一篇短文。
2、什么是自述?自述就是用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来介绍自己。
3、要求运用一种或两种说明方法
教后反思:
公开课究竟为哪般 篇15
第一,只要上课,我们就要明确自己的对象是学生,而不是评委和听课老师。一堂课是师生间共同进行的一次情感交流和学习沟通的生命旅程。授课者不论事先对授课对象有多少了解,一定不能想当然地按照自己既定的流程去一步一步向前走,而是要想方设法去了解学生的学情,从而“因材施教”“因需施教”,这样的教学才是合适而有效的。2007年12月12日,我应淮安区教育局教研室安排赴淮安区三堡中学参加区运西片初中语文教研活动,并开设一节公开示范课《马说》。接到任务后,我设计了三个方案:第一方案是学生素养较高的上课方案,以学生自学为主,老师点拨引导;第二方案是学生素养中高层次的上课方案,采用“导学”方式进行;第三方案是学生素养相对低一些的上课方案,教师示范,方法引路,学练结合。经过简短的接触后,我发现所教的初二(3)班学生古文功底一般,综合素养中等,于是我采用了第二方案和第三方案结合式,整个课堂以“读”为主线,进行推进、深入。课堂板块分为“读清字音”“读明节奏”“读通意思”“读出情感”,每一板块设计成相应的语文活动,比如说“读明节奏”环节,我让学生把文章的标点去掉后自己尝试去读,学生觉得非常有趣,也收到较好的效果。教研员黄慧老师评课时指出:“吴老师给我们上的是一堂朴实的家常课,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置相应的课堂内容,这是非常难得的。同时这节课时刻关注学生的语文素养,以‘读’为线索带动学生对文言的层层理解。”
第二,文本解读能力是语文老师的核心能力。公开课上,我们常常看到一些老师脱离文本、架空分析、随意链接、歪曲解读等现象。《散步》被解读成“孝”的道德课,《背影》被解读成有关“生死”的哲学课……这是课堂一味“求新”“求异”的误区。不管是什么形式的语文课,它的特质是不能变的,也就是具有语文性和语文味。同样的课,我们如何才能上出独特的风景,这离不开老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和独到的切入视角。“求异”的前提是对文本解读的合理性、正确性与深刻性。2015年3月10日,黄厚江老师在海安县海陵中学执教《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中有这样一个环节,他让学生将全诗只留两句,怎么留,并说说理由。这样的设计很独到,学生众说纷纭,理由不一。黄老师这个问题的设计一下子把学生带进文本深处,激起了学生思维的风暴,精当而巧妙。2010年4月12日,我在淮安市北京路中学参加一场青年教师赛课活动,赛课文本是石英的《又见胡杨》。初读文本,我觉得这是一篇游记散文;后来再读,我有了新的认识,这是一篇状物抒怀散文;再读,感觉更深,这还是一篇内涵丰富的文化散文。于是,最后我设计了课堂思路,引导学生从结尾读起:“如果我有春季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机会,再看到这片胡杨林,相信一定是另一番景象。然而,作为一种空灵、静穆乃至脱俗的意境,这样的胡杨林已在我脑海中定格,是无论别的什么风景都不能取代的!”由此激趣引出问题“胡杨是一类奇特的树种”,学生在文本阅读中寻找依据,概括特点,体会胡杨的外在形象美。接着师生围绕“胡杨是一种精神象征”的话题展开丰富而有意义的讨论和交流。最后师生在阅读、理解、品析的基础上,归纳出“胡杨是一个文化符号”。三个层次,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把学生一步步带进文本深处。这节课当年获得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获得淮安市一等奖第一名的佳绩。
第三,古语云“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公开课就像这“三秋树”“二月花”,要有取舍和突破,要有特点和亮色。日常教学中,我们倡导“一课一得”,其实公开课也应该是这样的原则,不能面面俱到。2006年11月,全国校长培训班在我校举行,我开设“三环三案”展示课——郭枫的《空山鸟语》。我以“鸟语”为突破口设计课堂,读“鸟语”、听“鸟语”、悟“鸟语”、写“鸟语”,读品结合,读写相融,深得大家好评。2015年5月7日,我受淮安市教研室安排赴江苏省清江中学参加古文“同课异构”活动,选取的文本是《与朱元思书》。接到任务后,我没有急着去备课,而是进行一番外围工作。我读了相关骈文发展史资料以及经典的骈文,如《与陈伯之书》《北山移文》《登大雷岸与妹书》《滕王阁序》等,又看了一些文言文授课录相,如黄厚江老师上的《黔之驴》、2013年江苏省语文优课竞赛一等奖《马说》、淮安市教研员万田老师上的《愚公移山》等。之后,慢慢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想法。课堂上关于“猿啼”意象、结尾可否去掉、归隐的意念等话题的讨论激起了学生思维的风暴。在交流时,我这样表达对公开课的认识:第一,我们一节课究竟解决了学生哪些不会不懂的问题;第二,你是否在课堂上对教学目标、教学创意等作了“教学化处理”;第三,你的课堂是否在某一方面给学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和精彩。
公开课为哪般?它的意义究竟何在?这很值得我们去思考。公开课除了展示授课者个人的语文综合素养和积淀外,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研讨价值和示范意义。研讨的价值在于为科研提供案例,带动大家对这个话题的深入研究和思考。而示范的意义则在于可模仿学习,可推广运用,从而转化为教学生产力。
【化学肥料公开课教案】推荐阅读:
课题二化学肥料教案06-14
《化学式与化合价》公开课教案(第一课时)07-14
如何上好化学公开课05-11
化学肥料学09-27
化学肥料的发展06-01
课题二化学肥料说课稿08-30
高中化学“卤族元素复习”说课教案08-22
化学常态课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