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中的专利战略

2024-09-20

技术创新中的专利战略(共8篇)

技术创新中的专利战略 篇1

摘要: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全球化,使得企业只有在自主创新方面有所作为,才有生存发展空间。专利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而专利战略与企业自主创新密切相联系。文章分析了企业自主创新与专利战略的关系,突出专利战略在企业自主创新应用,给我国企业在自主创新中运用专利战略一些启示。

关键词:自主创新,专利,专利战略

1 自主创新与专利战略

1.1 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是相对于技术引进、模仿而言的一种创造活动,是指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的价值的过程。目前我国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决定了技术创新是自主创新的核心,它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再创新。

原始创新:是指前所未有的重大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原理性主导技术等创新成果。原始性创新意味着在研究开发方面,特别是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领域取得独有的发现或发明。原始性创新是最根本的创新,是最能体现智慧的创新,是一个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贡献的重要体现。

集成创新:是指通过对各种现有技术的有效集成,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或者新兴产业。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指在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学习、分析、借鉴,进行再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发展中国家通过向发达国家直接引进先进技术,尤其是通过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式获得国外先进技术,经过消化吸收实现自主创新,不仅大大缩短了创新时间,而且降低了创新风险。

1.2 专利战略

专利战略是指企业面对激烈竞争、严峻挑战的环境,自觉主动地利用专利文献提供的新技术新产品信息,利用专利权提供的法律保护和其它种种便利条件,促进专利技术开发和科技创新,分析竞争对手的发展状况,在技术竞争和市场竞争中,有效地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谋取最大经济利益,从而求得企业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制定和实行的一种长远规划和整体谋略。

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依靠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是自主创新的必然结果,也是自主创新追求的直接目标。对企业技术进步的追求必然会引发企业之间的技术竞争。这样企业的自主创新就离不开专利制度及专利战略的运用。自主创新的过程事实上是专利战略运用的过程,企业在自主创新过程中必须实施专利战略。

2 专利战略的运用

我们把企业自主创新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创意阶段、研发阶段、握有专利权阶段。由于这三个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专利战略的运用也各不相同。

2.1 企业自主创新创意阶段的专利战略

“创意”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点子”、“主意”或“想法”,好的点子就是“好的创意”——“Good Idea”。这些“点子”、“主意”、“想法”一般源于个人创造力、个人技能或个人才华。创意人人都有,而且自古就有,发展到后来有些创意成果便开始形成知识产权及专利。在自主创新的创意阶段我们应该执行如下的专利战略。

2.1.1 技术动向调查战略

这是指在广泛搜集过去及新近出现的技术信息的基础上,分析当代技术水平并预测今后技术发展动向而进行的调查。主要供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参考。

2.1.2 专利性调查战略

这是把在专利申请前为判断该发明创造有无专利性而进行的调查。这里讲的有无专利性,对发明和实用新型而言,是指有无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对外观设计而言,是指有无新颖性和实用性。

2.1.3 公知性情况调查战略

这里指为判断己公开或公告的发明创造专利申请,或己获得专利权的发明创造的专利性(专利可靠性)而进行的一种调查。这种调查,对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回避侵权行为和专利权无效宣告请求等,是必不可少的。

2.1.4 法律状态调查战略

所谓法律状态,是指某项特定技术是否专利技术、是何种专利技术、是否有效专利、专利权的期限还有多长,以及特定技术和特定专利之间的关系等情况。这种调查,对于技术和新产品进出口、技术价值评估十分重要。

2.1.5 同族专利调查战略

这是指特定国家的特定专利是否在其他国家取得专利而进行的一项调查。这种调查,对该技术商业价值的评估、技术和产品的进出口十分重要。

2.1.6 监视调查战略

这里讲的“监视”,一是指对特定竞争对手专利申请动向和取得专利权的情监视,二是指对特定的引人注目技术的专利发展过程的监视。这两种监视,可以相互结合,或交替使用。

海尔集团公司在这方面提供了一些经验。公司坚持以自主创新为手段的品牌经营模式,在自主创新创意阶段,重视专利调查战略的利用。公司重视技术开发与专利信息紧密结合。其在研究开发的立项阶段所采取的专利调查工作的主要做法是:在立项前,先进行该项目课题的国内专利检索,了解该技术在国内的起步、发展及目前最先进状况;同时,进行相关国外检索,确定在项目产品中处于优先地位的目标公司,掌握其最早申请专利的国家和地区以及相关技术资料,再进一步了解其专利申请的广度和范围,分析该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形成一系列技术资料,以此为立项依据之一。

2.2 企业自主创新研发阶段的专利战略

研究开发是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工作,以研究开发为核心的自主创新是企业专利战略的重要目标,在实践中研究开发战略与专利战略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

企业自主创新研究开发的成果很大一部分表现为技术发明,而这种技术发明一般是应以专利形式加以保护的。因此,从专利战略的角度看,企业研究开发战略即表现为专利技术研究开发战略。一般地说,企业研究开发有以下几个具体的目标:一是开发出全新的技术即原始创新。二是指通过对各种现有技术的有效集成即集成创新,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新技术。三是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学习、分析、借鉴,进行再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即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此,企业在技术研究开发阶段可以采取以下几种专利战略.

2.2.1 基本专利战略

基本专利战略是企业进攻型战略的“重头戏”。基于对未来发展方向的预测,为保持自己新技术、新产品的竞争优势,企业将其核心技术或基础研究作为基本专利来保护,并控制该技术领域的发展。基本专利战略中的基本专利,往往是企业那些划时代的、先导性的核心技术或主体技术,它具有广泛应用的可能性和获取巨大经济利益的前景。

企业通过申请基本专利享有强而有力的专利权,这种法律赋予的垄断权即可转化成排除竞争对手和最大限度地占有市场份额的法宝。可以说,在规范的市场环境中,谁拥有基本专利,谁就可以在激烈的技术竞争中取得垄断地位和支配权。自主创新中的原始创新就是主要实施基本专利战略。

运用基本专利战略,需要掌握充分的市场信息、正确预测市场前景、对某一技术领域有充分了解,并投入大量的资金与技术力量,比较适合一些资金技术力量都较为强大的企业,或者是在一些新兴行业。例如,美国的微软公司,开发研制了先进的windows XP操作系统,它的许多基本算法申请了专利。因此,微软几乎垄断了整个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市场。国际上著名的跨国公司都拥有在某些领域具有垄断地位的基本专利,依靠技术许可和转让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获取最大的利益。为此,中国企业在完成科研开发后,应尽快将核心技术申请基本专利。

2.2.2 外围专利战略

外围专利战略是企业围绕专利技术,开发与之配套的外围技术,并及时申请专利,获得专利权的一种战略。外围专利战略有两种实施形式,一种是拥有基本专利的一方在自己的专利周围设置许多原理相同的小专利组成专利网,抵御他人基本专利的进攻。围绕基本专利,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并及时将研究开发成果申报专利,这既是对专利保护功能的充分运用,也是有效保护基本专利的重要手段。另一种形式是在他人基本专利周围设置自己的专利网,以遏制对手的基本专利。企业如果能把基本专利与外围专利结合起来,就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护自身力量,获得竞争优势。但基本专利的创立是受条件限制的,对于那些不具备开发基本专利的条件的企业,如果发现竞争对手形成以本技术为核心的专利网使自己难以开发时,可以绕过对方的基本专利,挖掘对方“空隙”技术,积极开发外围技术构建自己的专利网,与基本专利分庭抗争。这一战略在自主创新中的集成创新中利用的最为普遍。

例如,海尔集团“小小神童”洗衣机,第一次申报专利即达12项,技术构建自己的专利网,根据技术开发与专利申请相结合的战略,从外观到内部结构所有新技术的应用均通过专利申请方式获得了市场保护。“小小神童”洗衣机至今已推出第九代产品,从自动型、全自动型、电脑型到透明视窗,每一代产品都形成了全面专利保护,共获国家专利26项,在国内微型洗衣机市场中,占有98%以上的市场份额。

再如,美国菲利浦石油公司在取得耐热性能出类拔萃的热塑性树脂聚苯流醚的基本专利后,又陆续取得了从制造、应用到加工等外围专利300余件基本专利到1984年11月到期后,大量的外围专利仍然在有效期内,使得基本专利可以继续得到有效保护。缺乏经济实力的企业可以采用包围他人基本专利的策略,使得拥有基本专利的企业缺乏开发的空间,这样为了能拥有更大的市场,不得不购买或许可使用外围专利。

2.2.3 改进专利战略

改进专利战略又称“摹仿改进型战略”、“跟随型战略”。它是指企业通过对本企业和他人已采用的技术进行改进、完善,在原有的基础上创造出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以控制和占领市场的一种专利技术研究开发战略。在自主创新中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用的最多。

例如,法国阿尔斯通、日本川崎重工、加拿大庞巴迪、德国西门子、美国GE、EMD等公司,都是世界著名的铁路技术装备制造企业,他们拥有当今世界一流的时速2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和大功率电力、内燃机车设计制造技术。经过艰苦努力,我国成功实现了这些技术的转让引进,使我国铁路装备技术一下子跻身世界先进行列。随后,我国技术人员开展再创新工作,已取得重要进展。动车组方面,正在全力推进大编组动车组、卧铺动车组等自主创新工作,同时在时速200公里的技术平台上,自主创新研制的时速300公里动车组即将下线,将在京津、武广、京沪等客运专线上投用,成为未来我国高速客运的主力车型。大功率机车方面,在6轴总功率7200千瓦的技术平台上,正在组织实施牵引变流器、牵引电机、车体、转向架以及整车集成技术的自主创新,机车总功率可提高到9600千。

改进专利战略有自己的优势,在改进他人专利的基础之上获得专利权,可以凭借己获得专利实施交叉许可战略,变被动为主动。因为在已有专利基础之上进行二次开发,如开发的原专利产品的新用途、新方法,往往可以形成从属专利。由于从属专利是在原有专利的基础之上产生的,它和原有专利在技术性能上相比具有实质性的特点和显著性的进步,市场竞争力更强。虽然从属专利的实施需要取得原专利权人的许可,但原专利权人实施该从属专利也需要获得从属专利权人的许可。这样就为从属专利权人与原来的专利权人实施交叉许可奠定了基础。

2.3 企业自主创新握有专利权阶段的专利战略

2.3.1 专利交叉许可战略

交叉许可是指企业以专利技术、专有技术的输出换取对另一个企业的专利技术、专有技术的使用。一个企业不可能开发所有的技术,也不可能保证所有开发的技术都能获得专利权。如果企业拥有一些自主专利权,而竞争对手的专利对本企业技术实施有用或构成障碍,就可以采取交叉许可战略。交叉许可既适用于企业之间专利技术相互关联的情况,也适用于不相关联的情况,前者不难理解,对于后一种情况主要体现在企业各方为了合作垄断市场,将各自的发明创造交叉许可。

例如,日本东莱公司从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引进碳纤维制造技术,采用的就是这种战略。东莱公司许可联碳公司实施其丙稀睛技术,联碳公司许可东莱公司实施其碳纤维专利。又如,1992年,飞利浦公司推出数字密集型(DCG)音响,索尼公司也将推出微盘录音机,为避免发生侵权纠纷,相互许可对方实施自己的有关新专利技术。

西方国家的“专利池塘”就是值得我国借鉴的。“专利池塘”是在专利交叉许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主要用于减少技术交易成本,把作为交叉许可客体的多个知识产权,主要是专利权放入一揽子许可中所形成的知识产权集合体。进入“专利池塘”的公司可以继续用池塘中的全部专利从事研究和商业活动,而不需要就池塘中的每个专利寻求单独的许可。甚至池塘中的公司彼此间不需要相互支付许可费。池塘外的公司也可以通过一个统一的许可证自由进入池塘中的全部知识产权。我国企业也要力求增加研发能力,多掌握一些有份量的技术,力争加入国外技术联盟的专利池塘,以规避国外的专利陷阱。

2.3.2 专利联盟战略

国外许多大企业并非单独享有某种专利或某一系列专利,而是形成一个专利联盟。例如DVD制造商的C3、C6联盟,通过联盟的形式控制了DVD制造的核心技术,从而共同垄断了DVD市场。这种联盟,不仅可以共享专利收益,还可以节约研发成本,以集团优势排挤其他竞争对手,达到占领市场的目的,这种战略非常适合我国企业。我国企业规模一般较小,如果能形成联盟,从而实现技术共享、信息共享、共同研发和共享专利,这种共享效应和规模效应将非常具有竞争力。

2.3.3 专利与技术标准相结合的战略

当专利成为技术标准,或者技术标准成为专利时,只要使用该技术,就必须达到技术标准,也就必须支付专利使用费,这无形中实现了专利权限的扩张。我国企业也要学会运用这种策略,将专利与技术标准捆绑,捆绑许可其专利,收取丰厚的专利使用费。当然,要使专利成为公认的技术标准,并非一厢情愿可以实现。成为技术标准的专利只有通过市场的考验,被市场广泛接受而推行。一般而言这种技术就是本文所说的基础专利,因此,说到根本,仍是基础专利与技术标准相捆绑的战略。

2.3.4 专利与品牌、人才相结合的战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企业的品牌无形资产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企业的有形资产。如经常处于世界品牌榜首的“可口可乐”价值高达360亿美元,其配方历经百年,仍然保密,所以能独占软饮料行业的大哥大位置。当然,品牌最终是依靠技术、专利和商标的共同支撑。实践证明,只有将企业专利战略与品牌战略结合起来,才能积淀品牌价值,充分发挥商标权延伸专利权的时效价值,达到最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标。而一个名身斐然的企业,也能招来更多的高精尖的人才,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持续发展。这种战略联动战略可以将企业引入良胜发展和健康发展的轨道。

2.3.5 应用专利战略

主要是指通过专利权转让、专利申请权转让、专利许可实施形式应用转化具有一定市场发展前景的适用专利技术。专利转让和许可使用的情况分以下几种:一,企业看好专利的市场前景,通过国内外专利权转让和许可实施,获取最大利益。国外一些持有专利权的企业,往往以允许其他企业使用自己的专利为交换条件,把本企业的产品和商标强加给对方。二,如果企业的专利有可能使技术标准化,那么通过专利技术的转让和许可可以加速该技术标准化的进程。三,企业依照自己的发展战略,有相当数量的专利权自己并不实施,而是用于转让和许可,以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目前国际上新兴的知识产权公司,这种公司并没有产业化生产规模,有的是强大的研发队伍,如中国的牡丹江光电研究所,拥有18项高精尖的专利项目,其中百瓦级准分子激光器、金刚石薄膜等专利技术均属高科技前沿项目,为了能够更好的研制开发新项目,该所转让5项专利技术和6项专有技术,仅转让费就收入900万元。

2.3.6 独占实施战略

这是指本企业的专利由本单位实施,不对外转让或许可他人实施,以便独占市场。例如,1956年美国哈罗德·兰斯伯格发明了静电喷漆技术,获得专利后,建立了兰斯伯格公司自行实施。后来发现不少侵权行为,成竹在胸的哈罗德一方面扩大经营,另一方面利用法律手段迫使400多家侵权企业向其支付了20多亿美元的赔偿金,从而在1972-1976年跨入美国利润最高企业的之列。”总之,企业在自主创新的全过程中,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取得成功,更需要的是深思熟虑地利用专利战略,企业对专利战略的制定和利用应该是灵活的、系统的,这将关系到企业的未来发展。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企业应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制定和实施最适合于企业自身特点所需要的专利战略。

参考文献

[1]傅家骥等.技术创新——中国企业发展之路[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2:42-49.

[2]徐家力.略论中国企业的专利战略[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7(,15):35-38.

[3]赵超.企业专利战略:问题与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07(,1):9-11.

[4]王明友.知识经济与技术创新[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123-130.

[5]刘凤朝.论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互动[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0,(2):19-25.

[6]李玉潭.中日美欧小企业理论与政策[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132-148.

[7]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技术创新中的专利战略 篇2

在此基础上,国知局又于2010年11月发布了《全国专利事业发展战略(2011-2020年)》(以下简称“发展战略”),全面提出了“大力提升专利创造和运用能力”的战略方针。发展战略指出,要推动形成全国专利展示交易中心、大学专利技术转移中心、专利风险投资公司、专利经营公司等多层次的专利转移模式,加强专利技术运用转化平台的建设。尤为关键的是,发展战略把该平台的建设作为促进成果转化的着力点,这充分体现了政府为提高专利成果转化率、降低专利成果转化成本而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的决心。

在2006年1月9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国家主席胡锦涛宣布中国未来15年的科技发展目标为:要在2020年把我国建成创新型国家,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中国科技创新的基本指标是,到2020年,经济增长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要从39%提高到60%以上;全社会的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要从1.35%提高到2.5%。而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具备三大特征:第一,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第二,研究开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2%以上;第三,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控制在30%以下。

为了深入贯彻“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政策精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使科技发展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持,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上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专门对“科技成果转化”作出了权威的定义:本法所称的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以及发展新产业等活动。专利技术的实施包括专利技术产品化、商品化、产业化等;专利技术的运用还包括专利许可、专利谈判、专利信息传播、专利联盟、专利规则的运用、专利质押融资、专利入股、专利标准化等。其中,由于专利具有资产属性、技术属性、制度属性、信息属性等多重属性,因此,它在知识产权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国(专利)技术运用转化管理与服务体系现状

目前,我国(专利)技术市场服务体系基本健全。截止到2009年底,我国已建立了国家、省、市级1000多个技术市场管理机构和800多个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机构,这对技术市场制度的运行和维护起到了有效的管理和支撑作用。2007年12月,科技部、教育部和中科院联合发布了《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实施方案》,为配合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科技部在全国组织开展了技术转移示范试点工作,先后分两批确定了134家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目前,技术市场交易内容已从单一的技术开发、转让、咨询和服务,不断向无形资产入股、技术投融资、企业并购等多样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并正在向资本市场靠拢。此外,专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商业秘密等各类知识产权的技术合同比重也不断加大。

同时,“中国创新驿站”试点工作已初步建立。中国创新驿站(CIRN)即利用全球资源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提供支持创新与技术转移服务的机构。中国创新驿站共分为国家、区域、基层三级站点,其中,国家站点设在科技部火炬中心,区域、基层站点之间可以不受地域限制,开展广泛的合作。国家站点根据区域站点提供的地区和行业需求进行国家科技计划成果的筛选、信息整理和调研,并负责网络工作系统的管理和日常维护工作。

2010年7月13日,科技部火炬中心将北京、天津、黑龙江等11个省(市、区)和广州开发区等21个基层站点定为中国创新驿站试点。该站点建立后有力地促进了国家技术转移工作的深入推进,一个以企业创新和技术需求为导向,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跨地区、跨行业、跨领域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已初步形成。此外,该创新驿站合作伙伴群涵盖了区域内大学、研究机构、行业协会,以及技术转移中心、孵化器、投融资机构等多个领域,它在依托行业协会、高新区、特色产业基地、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孵化器、生产力中心等现有机构嵌入为独立核算的工作部门的基础上,以中国技术交易信息服务平台为支撑开展网络协作,广泛联系各行业领域的专家及技术经纪人队伍,形成了全国技术转移与创新服务合作的格局。

此外,国知局“国家专利产业化工程”也正在有序展开。通过开展“建机制体制、建服务平台、建示范项目”的“三建”工作,国知局深入开展国家专利产业化工程建设工作,全国专利运用与产业化工作体系国家专利产业化基地目前已达到了25家。

最后,国知局正加快开展“全国专利技术展示交易平台”建设工作。为充分发挥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通过专利技术的实施、转移、质押、融资等方式帮助企业取得最大化的知识产权价值,国知局按照《全国专利技术展示交易平台计划》的相关要求,现已认定41家分布于27个省区市的国家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

我国(专利)技术运用转化管理与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纵观我国(专利)技术运用转化管理与服务体系的现状可发现,我国(专利)技术转移体系在制度、组织和机制上仍存在着诸多缺陷,而(专利)技术运用转化服务中介机构的缺陷,更使我国(专利)技术转化至今还未形成产业化发展格局。目前,我国(专利)技术运用转化管

理与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首先,(专利)技术运用转化服务机构的效能不足。

目前,我国科研机构众多,在国家各部门科研经费的支持下,产生了大量的科研成果,为了破解高效技术转移的难题,一大批技术转移机构相继成立,这些机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专利技术转移工作的开展,但从客观来看,此类科研机构大多缺乏广泛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更缺少来自法律、评估、投融资等机构的支持,信息发布和了解需求的渠道和能力还很有限。

诚然,我国(专利)技术服务机构数量较多,也达到了一定的覆盖面积,但仍无法掩盖其服务功能和服务对象重复率高等弊端。分析其原因主要体现在,此类技术转移机构大多为事业单位编制,不能全面、深入地展开调研并推出适合市场需求的服务;各种(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多采取独立运作的模式,彼此间缺少横向沟通,也无法形成全国统一的网络资源;此外,此类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普遍缺少专业技术人员,这也使我国(专利)技术转移转化工作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其次,(专利)技术转化供需不平衡。

从供给层面看,我国的科技成果主要来源于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但大多技术还处于初级阶段,与满足市场需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长期以来,大学将科研工作的重点一直放在科研成果的学术水平和获奖等级上,研发体系中是以成果、知识为导向,而不是以商品、市场为导向。丰富的创新成果和科研活动在被用来评定职称、参与评奖后,就被束之高阁,科研成果大多停留在论文、实验室成果、原理样机和研究报告等阶段,科研工作忽略科研成果的实用价值,且严重脱离(专利)技术的市场需求,如此种种,最终导致了我国(专利)技术供需不平衡现象的发生,一大批具有实用价值的科研成果难以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从需求层面看,由于大部分企业的研发能力、吸收消化新技术的能力薄弱,所以他们更倾向于引进可迅速实现商品化和产业化且市场成熟的技术,但由于此类企业尚未建立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技术转移体制,在分享和利用公共科技资源方面也处于弱势,所以其产品很难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地位,也被国际市场定位为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低端。

最后,价格评估体系不完善。

专利战略工作中的战术研究 篇3

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 我们必须从现在起, 逐步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知识生产能力强的国家, 一个会运用知识产权来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并能维护自身利益的国家。

任何一种战略意图的实现, 丝毫都离不开对战术的合理运用。任何战术目标的实现, 都不能脱离客观实际而必须善加对现有资源进行必要合理地调整、布控、整合与运用。

当前, 各国利用知识产权来发展、捍卫自身利益的势头愈演愈烈, 由此成为他国发展与进步的阻力。综观国外专利申请状况, 其主要特点有三:一是大量的专利申请在各领域构成密集的“专利地雷阵”, 二是技术创新的重点在知识密集型产业, 三是来华专利布局重点在高新技术领域。虽说, 近些年来, 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在不断提升, 发明专利申请中的国内比例也已经超过六成, 授权的国内比例已经接近五成。但是, 国内有效专利仍以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为主, 科技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比重相对较低, 只占总数的13.8%;而国外有效专利中, 发明专利占77.2%[1], 见下表1。

据统计, 2006年, 我国高技术产业产值超过4万亿元, 出口超过2万亿元, 但是这些高技术产业的产品, 很大一部分属于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我国许多企业在其中充当的还主要是组装者的角色, 依然是依靠资源和劳动力获取利润, 而非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

专利的有效状况, 特别是发明专利的有效状况, 是衡量一个企业、地区和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我国占有优势的领域, 多半是传统行业。而在大部分领域, 特别是一些高科技领域, 国外优势较大。部分国内有效发明专利的专利权人属于外商投资或外商控股企业, 其知识产权实质上并不属于中国。

合资企业、外资控股企业来华投资, 看重的是我国廉价的智力资源和巨大的消费市场。他们利用自身的知识优势, 借助我国廉价的智力资源, 采用改进技术、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控制专利申请等一系列手法, 形成专利富集, 掌握技术开发的方向, 杜绝自身技术泄密, 以此更好地实现专利技术的生命周期, 有目的、有方向地进行专利空间、时间范围的转移与布控。这种状况, 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我国民族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 成为中国民族企业发展的“绊脚石”。

为扭转这种对我发展的不利局面, 改变外来压力对我民族企业技术创新的遏制势头, 首要目标是提高我们自身的知识生产产量, 不失时机地对现有科技资源进行运作, 将其盘活, 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的动力和新的增长点, 从而提高科技资源的利用率, 避免人为浪费。

1 调整投入机制, 为经济发展开道、“布雷”

专利是高智慧劳动的结晶, 绝不可能凭空产生, 无论是产品发明, 还是工艺和方法的发明等, 都需要经过实验室阶段, 因此, 科技投入非常重要。据统计, 我国科技投入2004 年达到了国民经济总值的 1.35%, 但是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3% 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水平。美国联邦政府非常注重促使研发投资保持持续增长, 2005年, 联邦研发预算达1322亿美元, 比2004年增加60亿美元, 增长率为4.8%, 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在研究、开发经费总额中, 我国企业所占比例为52%, 而欧、美、日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企业所占相应为60%以上, 其中, 日本企业高达80%[2]。研究开发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为了鼓励自主创新, 需要加大国家科技投入的力度, 提高科技投入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 使其在国内研发经费中所占的比例维持在50%左右;需要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 择优支持前沿学科, 应根据科学技术发展要求提出长远发展目标, 选择适合国情的、对国家竞争力具有战略意义的尖端或基础研究进行重点支持, 特别是在生物和医药、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先进能源、海洋、资源环境、现代农业、现代交通、航空航天等新兴战略研究领域攻克一批核心技术, 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打破国外对我核心技术的专利垄断和封锁, 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当前, 我国科研的主体主要由高等院校、中科院两大系统组成, 对重大基础研究与对国家战略目标实现之间的研究就这样交叉进行着, 对高新战略技术的研究虽然以企业为主体, 但技术负责方实际上仍为高校。在这种交叉研究的过程中, 自由探索所得的结果, 不仅满足了科学家自身兴趣与追求, 作为人类未来战略需求与储备, 其地位是毋庸质疑的。国家导引往往是基于对现实经济生活的紧迫需要, 是针对解决制约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一些“瓶颈”而设立的, 可以说是国际与国内形势相互撞击对现在与未来一定时期需要所产生的必然。上述这两种结果, 一种是随意的, 没有具体的目标性, 另一种又仅仅是为了国家战略利益需要, 解决的是国民经济建设中部分的, 而不是全部的, 是主要的, 而不是带有全局根本性利益的问题, 这种行为从一定意义上论, 具有“短期性和急功近利”的性质。上述这二者行为所产生的结果, 从一定层面上就造成了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的严重脱节。出现了拿着成果找市场, 而企业发展又在当前或今后一定时期内与这些成果 (要么超前, 要么落后) 不太相干的尴尬局面, 也就出现了一定意义上的成果堆积, 造成不必要的科研浪费。

尽管国家发布了制约当前及今后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的急需解决的科学技术研究问题, 这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就其本身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也是必须的。但又从另一个层面上间接地制约了企业本身对市场的积极性, 造成国家层面上被动地推动着企业发展, 弊端相对较多, 也造成许多浪费。

当前高校与科研机构的研究工作, 与企业的经营方向和未来战略不完全相符。企业想要的技术, 高校或科研机构没有或不成熟, 后期转化投资规模又大, 或者是中小企业承接不了。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必须从科研研发投资主体上发生根本改变, 变成以企业为技术研发投资主体, 并专门制定政策给予企业贷款优惠、税收减免、投资优先、配套资金等。企业可以根据经营方向和未来战略需要, 国家在保持自由探索基本稳定态势的基础上, 企业以项目或课题的方式出现, 由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来申请, 减少中间环节, 科研工作直接面向企业和国民经济主战场。同时, 各种科技园、孵化器又为科研工作搭建起了研发的平台, 条件已经具备。这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未来专利富集和“布雷”产业发展链的高端提供了保障。

2 实现企业由“单兵”作战模式向多个相关企业联合“作战”方式的转移

随着世界经济集团区域化、一体化趋势的快速发展, 尤其是在世界金融危机尚未使经济复苏的今天, 贸易保护主义再度抬头, 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一个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无论是从人员、资本还是技术力量上来看, 如今能够单枪匹马地去用众多产品占领世界市场的企业正日趋减少[3]。由单兵作战向“抱团”作战已是大势所趋。

在当前的技术进步和专利制度背景下, 一方面生产技术不断向综合化和复杂化方向发展, 一些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甚至是电子、信息、材料、物理、化学和生物医学等多学科技术的综合和集成, 另一方面技术不断被专利化。这就使得专利技术不可能掌握在一个权利人手中, 由于专利权的分散, 使得任何一家企业生产某项产品, 都可能遭遇专利侵权的尴尬境地。只有走向联合, 实行交叉专利许可, 联合攻关, 形成专利联盟, 才能实现多赢, 并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4]。 美、日等发达国家企业通过联合作战, 更好地维护了企业的利益。

当前, 我国企业还不同层度上存在着“小而全”、“大而全”、“关起门来”独自研发“壮大”的现象, 这种现象不仅贻误了“战 (商) 机”, 而且还出现了重复投入、重复研究等不必要的浪费。为改变这种境况, 我国企业经营发展方向, 必须从单个独立作战, 向多个相关企业联合作战方式转移, 通过一些制度的安排, 凝聚集体的力量, 对抗实力强大的跨国公司。例如, 可以在关键产业促成企业之间的专利共享联盟, 既能使我国有限的专利技术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共享和推广, 又能使我国企业获得更多的技术资源, 有利于推动我国技术标准的建立, 并在融资、研发力量, 企业发展方向, 企业经营战略等诸多方面进行调整, 进而形成对我国企业发展有利的的专利“富集”, 有目的、有方向地进行专利空间、时间范围的转移与布控。

企业联盟, 是结束单兵作战、走向联合的主要方式。它包括松散联盟、合作生产、促销联盟等。所谓松散联盟, 就是一家企业为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 与其他企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通过交叉专利许可, 获得最大限度利润的一种松散的网络式联盟。合作生产, 主要是通过专利许可协议, 共同生产, 降低生产成本, 形成规模效益, 对于经济、研发实力相当的企业, 合作生产尤为必要。促销联盟主要指在市场促销业务上的合作。在金融、流通、运输对那个服务行业中, 这种联盟尤为流行。近年来, 受到内外夹击的台湾大企业, 深深感到科技日新月异、产品更新换代加快, 重要的技术发明和创造, 既需大量资金投入, 又具有很大风险, 非某个企业所能承担, 因此, 都在酝酿采用合作联盟的形式以求得进一步发展。

据报道, 有中国知识产权第一案之称的朗科诉华旗闪存盘专利侵权纠纷案最终达成和解, 华旗承认朗科闪存盘及闪存MP3基础发明专利, 朗科也不向华旗收取闪存盘专利费用, 其意义不仅在于这两家企业本身的握手言和, 更折射出整个中国企业合作竞争、联合对外意识的觉醒[5]。

3 完善职务发明制度, 调动职务发明人的积极性

由于我国职务发明适用范围过于宽泛, 加之权益分配制度设计的失衡及相关报酬、奖励制度的不完善, 使该制度未能很好地调动科技人才的智力资源, 也不能有效配置单位的其它资源。由这种制度产生的直接问题是:

我国职务发明的数量和质量均不高。2009年国内职务发明申请量172181件, 所占比例为75.2%, 尽管较之前有大幅提高,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 所占比仍比较低, 国外职务发明所占比例高达96.7%[6]。

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不健全。由于大部分科研机构和大学, 以及国家科技计划没有建立规范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在职务发明权属处理上, 一方面, 由于强调单位利益, 忽视发明人利益, 抑制了科研人员转化成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 由于管理不善, 存在着发明人通过各种途径将职务发明转为非职务发明的现象, 有些公共资源被转化为个人成果。

职务发明成果转化率低。尽管专利法规定职务发明人享有专利收入的分配权力, 但因缺乏具体的操作办法, 在实施中, 企事业单位往往强调职务发明归单位所有, 缺乏对职务发明人应有的激励机制。特别是国有企事业单位分配制度存在平均主义, 大部分职务发明人难以获得应有的报酬, 员工的创新积极性不高, 存在为“专利而专利”的现象, 成果转化率非常低。据统计, 我国每年的专利技术转化为商品并能取得规模效益的只有10%, 而发达国家可达50%以上。高校对闲置专利往往存在管理缺位的现象, 企业则没有积极实施由职务发明创造形成的专利, 也没有在自己无力实施时进行转让, 由其它企业组织实施, 即便是非常有前景、较为成熟的技术, 也听之任之。

针对上述问题, 笔者有如下建议:

重建职务发明制度。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和技术市场不成熟, 个人专利的后续研发和市场开拓比较困难, 产业化程度低, 因此, 职务发明权属应采取雇主优先的原则, 要突出单位在实施专利方面的作用, 但要加大对发明人的保护力度和激励。要明确职务发明人的申请专利权。在专利申请权上突出发明人的作用, 提高发明人创新的责任心。以职务合同和委托合同为主确定职务发明的适用范围, 给雇员留有更多自由创造的空间。同时, 为保证雇主的利益, 可以允许雇主优先选择实施雇员非职务发明专利[7]。

加紧制定产、学、研促进法。产学研合作不仅是围绕技术创新而展开的一系列经济行为的总和, 也是一系列法律行为的综合, 涉及到多种新的法律关系。这些法律关系或单独、依次呈现, 或交叉错综呈现, 往往不能通过市场行为自发解决, 需要通过一系列法律制度的安排, 确立必要的准则, 规范和约束产学研合作行为, 促进和推动产学研合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一是通过法律形式规范利益主体在成果转化和实施、利益分配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加快高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规范职务发明人的补偿和奖励制度, 落实对发明人的激励机制。二是制定专门的补充性法规, 细化国有和政府资助的研究机构的职务发明人补偿和收入分配办法。三是国有企事业单位要破除平均主义大锅饭的观念, 切实建立职务发明人的激励机制。民营企业主要靠市场竞争机制来决定职务发明人的激励[8]。

4 国家应对单个专利潜在的价值进行商业化评估、整合, 建立起“国家专利经营公司”

专利权受到国家机器和法律机器的保护及制约, 但并不完全是一个法律概念, 同时也是商业策略的一部分, 是一种十分稳定的商业收入来源。目前, 我国专利申请成倍增长, 但专利转化却不尽人意, 如上所述, 转化率不到10%, 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 或者是因为专利申请的目的本身就是专利, 把专利申请看成是完成科研任务、工作量或评定职称、落户的一种手段, 换言之, 专利申请并不是为了获得对智力投入的回报, 专利本身成了目的;或者是专利技术本身离市场还有一定距离;或者是专利维持费用太高, 发明人难以承担;或者申请专利是为了知识产权储备, 以因应商业策略实施的不时之需, 等等。总之, 形成了大量的闲置专利, 造成国有资产的浪费。

美国高智发明公司 (INTELLECTUAL VENTURE) 的模式, 即将研发专利与买卖他人专利权业务相结合, 通过专利授权、创建新公司、建立合资企业等方式将发明成果商业化, 同时设立专门基金, 为发明人申请国际专利及从事进一步的研究和技术转移提供支撑, 为我国现阶段解决专利转化之难提供了新的思路。北京大学、上海交大等正与美国高智发明公司合作, 帮助教师们跨越从发明创造到实现经济效益的屏障[9]。

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环境中, 我国部分知名企业开始意识到专利经营对企业的重要性, 强调知识产权经营, 将知识产权从法律资产进化为商业资产, 并发展为策略资产。例如, 深圳市朗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依托闪存盘的全球基础性发明专利, 目前已成功建立了研发、专利和品牌三维一体的企业发展模式, 并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维护自主知识产权和有效的专利运营, 成功地将知识产权转变成了可持续性的专利收益, 从而成功开创了专利赢利商业模式。

针对我国企业及高校和科研院所大量的职务发明专利闲置, 专利无人管理或者贱卖的情况, 国家应对这些闲置专利进行公司化经营, 在公司运作初期, 政府应当给与公司一定的政策支持, 比如, 税收减免、资金支持、专业化人才支持等。公司的主要职责:一是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工作流程等;二是对所有专利进行价值评估, 对近期、中期和远期可以实施、商业化的技术做出判断;三是建立专利信息网, 公布近期可实施的专利技术, 并积极与相关企业沟通, 推动专利的产业化和商业化;四是对需要中试、放大研究的专利技术, 进行投融资评估、风险评估, 为有意向的企业提供必要的政策指导和支持。五是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服务、诉讼攻防、专利许可等方面的服务。国家经营公司的收费完全根据专利推介成功的数量来收取, 它带有公益性质, 对员工的激励可以以期权形式, 即将专利技术成功运作为一个企业, 可以得到一定的期权, 将来该企业若能上市、做大做强, 那么, 员工可能从中受益, 反之, 可能拿不到报酬。总之, 对现有的闲置专利, 只有按商业化的模式运作, 才能盘活企业, 实现企业的发展壮大。

综上所述, 金融危机下专利战略的提出, 为我国实现经济结构调整,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并在若干战略新兴产业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等, 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尊重外国知识产权的同时, 要加强对自身知识产权的保护, 形成尊重创造、敢于创新、勇于创业、允许失败的文化氛围。要强化知识产权经营理念, 勇敢面对跨国公司利用甚至是滥用知识产权对我提起的诉讼, 充分利用现有法律体系, 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通过实施合适的专利战略, 通过企业联合, 不断在国内外市场壮大自己, 实现我国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从专利大国向专利强国的转变。

参考文献

[1]于大伟, 王晓浒.2008中国有效专利年度报告[J].科学观察, 2009 (6) :17-18.

[2]冯晓青.美、日企业专利战略及其对我国企业的启示与借鉴[J].当代经济管理, 2008 (1) :85-86.

[3]訾唯言.企业联盟, 结束单兵作战[J].开发区导刊, 1995 (4) :82-83.

[4]徐明华, 陈锦其.专利联盟理论及其对我国企业专利战略的启示[J].科研管理, 2009 (4) :162-163.

[5]丁德明.跨国公司专利战略新动向[J].企业管理, 2007 (5) :92-93.

[6]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内外三种专利申请受理状况年表.http://www.sipo.gov.cn/sipo2008/ghfzs/zltj/gnwszslnb/2009/201001/t20100121_488329.html

[7]贾丽萍.金融危机背景下职务发明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 :135-141.

[8]马德秀.产学研结合障碍须立法突破[N].科学时报, 要闻, 2010-03-10.

技术标准与专利共筑企业核心战略 篇4

关键词:企业战略,专利,技术标准,竞争力,经济效益

安德鲁斯《公司战略的概念》中提出“战略是企业目标、意图或目的, 以及为达到这些目的而制定的主要方针和计划的一种模式, 这种模式界定着企业正在从事的, 或者应该从事的经营业务, 以及界定着企业所属的或应该属于的经营类型”。概括而言, 企业发展战略就是指围绕企业长远进取的目标与方向而制定的全局性、纲领性的规划及策略。在某种程度上, 高新技术企业没有规划发展战略就是在规划死亡。企业战略涉及人力资源、财务、市场、研发、经营、技术、售后服务等诸多管理领域, 但是技术标准和专利因具有不可委托第三方的特殊性, 成为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战略。

1 特性剖析

众所周知, 专利是指一项发明创造即发明、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以文献的形式向专利局提出申请, 经依法审查合格后, 向专利申请人授予的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该项申请享有的专有权。专利是一种无形财产权, 是创新的产物, 在一定的区域内是独一无二的先进技术, 具有专有性、地域性、时间性、创造性、新颖性和可实施性, 是衡量一个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 是确保企业实现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技术标准是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 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 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技术标准宜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 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由此可知, 技术标准的内涵是科学、技术、经验的综合成果, 其实施的目的是促进最佳的公众利益。在知识经济时代, 从企业知识管理的视角来看, 技术标准和专利的共同之处在于二者都是企业对技术的发掘、沉淀和结晶, 被誉为知识管理的两大法宝。企业通过有效的知识管理手段, 使员工分享信息与知识, 贡献智慧与能力所创造的价值远胜于资本、劳工、土地和机器的价值创造。世界诸多跨国公司都在践行这一捷径。例如, 在普惠公司的企业发展战略中, 技术标准和专利是最核心的战略, 它以三句话表达了对二者作用的重视:“一是提高组织智商。二是减少重复劳动。三是避免组织失忆。”

然而, 从技术标准和专利自身传统属性视角来看, 技术标准和专利之间存在较大冲突。因为颁布技术标准的目的在于让知识领域的技术更规范、更协调、更优化, 是为了让技术发展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的公共秩序和方向, 是一种普遍遵守的公约, 解决“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的问题。而专利是为了保护发明人对某一技术享有的权益和权力, 具有典型的专有性和排他性。正是基于标准利他, 专利排他的特性差异, 在很长时间内, 企业将两者视作两条平行线进行管理, 相互没有交集, 只是让两者独自默默地发挥作用。

2 专利标准化

随着市场竞争形势的日益激烈, 为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高新技术企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技术创新, 发掘出越来越多的专利。当企业为了能够更快获得更大、更稳定、更持久的经济利益时, 一些跨国公司提出能否将专利以某种形式进行半公开化的要求, 将自身的技术提升为产业要求, 构筑高起点的技术壁垒, 制定主导的游戏规则。此时专利与技术标准原本差异化的属性被巧妙的结合在一起, 一场将技术标准和专利综合运用的新型企业核心战略——专利标准化应运而生。因此也造就了“谁掌握了标准的制定权, 谁的技术成为标准, 谁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 所谓“得标准者得天下”的企业管理理念。这一理念在我国发布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中也有明确的体现:“制定和完善与标准有关的政策, 规范将专利纳入标准的行为。支持企业、行业组织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对于高新企业而言, 这就是推进“专利标准化”工作在国家层面上的政策支持。

企业在于拥有专利权之后, 进一步开展专利标准化工作, 具有重大的战略价值。一是可以确立企业技术创新的方向, 降低技术创新的风险。二是可以使企业拥有更大的谈判优势。当特定的技术标准用户没有其他选择时, 专利权所有者就可以索取更高的价格, 也可以要求标准用户用其拥有的专利技术进行交换, 从而获得一般情况下很难或者不可能得到的技术。同样, 对缺乏专利权的企业来说, 专利标准化将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一是企业技术创新路径受到限制。二是加大了-技术标准系统创新难度。当市场上存在某个企业事实标准时, 新的技术标准就很难产生, 无法成为市场新标准事实的。

3 实施途径

对企业而言, 如何走好“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垄断化”之路对企业长远发展已显得尤为重要。首先, 必须将技术标准与专利提升作为企业核心战略。制定相关机制和制度, 从企业整体战略的高度, 推动专利标准化战略的形成。企业最高管理者必须认识到, 在企业的各种战略中, 专利标准化战略是企业最高层次的核心战略, 专利标准化战略的成功实施将是企业战略实施的最大成功。其次, 在技术管理层面,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增加专利的数量和质量。技术标准的基础是专利权, 企业要在技术标准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关键和前提就是要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核心技术专利。第三, 积极参与标准化组织和标准化活动, 设立专门机构, 研究核心业务的技术标准趋势, 加强技术标准制定与技术创新之间的良性互动。对专利和技术标准进行捆绑, 利用恰当时机, 参与标准制定活动, 将企业技术专利融入产业标准, 对内促进和规范技术创新, 对外实现技术占位, 构建技术竞争壁垒, 制约竞争对手, 甚至实现技术垄断。最后, 提高技术标准的开放程度。通过开放, 有利于市场对新技术的认可和接受, 有利于快速提高企业的市场影响力, 有利于大幅度提升企业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有利于引领产业走向和保持对后续相关技术的控制。微软公司就是典型的成功例证。

4 结语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三流企业卖苦力、二流企业卖产品, 一流企业卖技术, 超一流企业卖标准”的竞争趋势日渐明显。企业选择将技术标准和专利有机融合的核心战略, 切实走好“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垄断化”之路对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 实现高新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华鹰.企业技术创新中的技术标准战略—以专利与技术标准相结合为视角[J].中国科技论坛, 2009 (10) :40-43.

[2]冯晓青.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战略标准化探讨[J].中国市场, 2013 (11) :65-70.

技术创新中的专利战略 篇5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最新统计数字显示, 2010年, 在国内发明专利申请中, 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比重超过一半, 达到52.9%。这充分表明企业知识产权创造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在市场经济中, 企业为获取与保持市场竞争优势, 运用知识产权制度进行确权、保护与运用从而谋取最佳经济效益的策略和手段, 专利情报是不可缺少的信息资源[1], 是企业开展市场竞争的先决条件, 基于此, 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企业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就必须重视专利竞争情报活动。下面一些较为典型的案例将用来说明企业专利竞争情报活动的主要内容及依照并利用专利法进行专利竞争情报活动的特点。

一、监视竞争对手的专利申请活动[2]

利用专利竞争情报监视竞争对手专利申请活动的目的主要是阻止对手专利申请成功、或抢先于对手申请同类专利、或等候选择适当时机申请同类专利, 进而占领专利产品的市场。专利要获得保护的前提之一是要以技术公开, 获得政府在一定时间、地域有限制的保护, 一件专利授权与否, 均已通过专利局出版的专利公报和专利说明书向世人公开, 因此要获得竞争对手的专利信息并不困难。

例1, 2002年10月美国K公司向中国专利局提出一件挖掘机的专利申请, 于2003年9月在发明专利公报上公开。此后该专利申请进入实质审查阶段。审查员分别发出了审查意见通知书, 授权在望。然而就在这一期间, 竞争对手C公司看到上述专利申请的公开说明书, 发现一旦该专利授权, 则将自己的产品排除在外, 因此C公司积极查找文献和专利数据库, 并针对其创造性问题向审查员提供了一篇对比文献。审查员在第三次审查意见通知书中以对比文献的存在, 发明缺乏创造性为理由提出上述专利申请无授权的可能。严重影响了申请人及时获得专利。

这个例子说明, 利用专利应同时具有的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特点, 查找专利文献监视竞争对手的同类产品或方法的专利申请公开日, 提出对方专利缺乏创造性或丧失新颖性, 可以及时设法阻止或拖延竞争对手专利申请的授权。

例2, L市电机厂一位技术员长期研制一种新型摇头风扇用电机, 于2007年初研制成功样机, 本打算继续完善之后提出专利申请, 直到2008年初才准备完办理专利申请的文件。但就在这一期间C市电扇厂掌握了L市电扇厂的上述信息, 并抢先于2007年3月向中国专利局申请了一种名为全方位风扇用风机的专利, 涵盖了L市电机厂的主要技术要点, 致使该厂的研制成果付诸东流。

这是一个企业依据中国专利法第9条先申请原则, 在专利情报竞争活动中战胜竞争对手的案例。现今, 除了美国、加拿大和菲律宾之外, 世界其他国家均实行先申请制, 根据这一法律规定, 对于同样的发明, 谁先申请, 谁就有可能获得专利权, 进而可能占领市场。这方面的实例不胜枚举。

上述两个例子说明利用专利情报监视竞争对手所拥有专利权的范围, 包括技术范围、时间范围及地域范围, 可以突破竞争对手的专利防线, 以便在专利技术及产品市场中取得一席之地。

二、专利权的保护

利用专利情报, 依法保护企业已拥有的专利权和专利技术及产品的市场份额, 是企业专利竞争情报活动的又一亮点。

例3, 1987年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申请了一种用于激光技术领域的三硼酸锂单晶 (LBO) 的中国专利和美国专利, 之后取得了两国的专利权。1991—1992年该所人员多次发现美国一些商业机构非法销售LBO产品[3]。在掌握了确凿情报之后, 该所通过美国律师和侵权方进行了交涉, 不仅终止了这些机构的一切侵权活动, 而且还获得了30万美元的赔偿费。

例4, 2007年4月, 英国泰莱公司为保持其在全球三氯蔗糖市场的垄断地位, 以专利侵权为由, 要求ITC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 对25家企业展开针对三氯蔗糖及其下游产品侵权行为的调查, 其中中国涉案企业8家。常州市牛塘化工厂有限公司基础该公司的三氯蔗糖产品均为企业自主研发, 拥有发明专利申请12项, 其中两项已获授权, 在主要消费国家都注册了商标,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积极应诉, 找出自己的技术和对方核心专利技术存在的差异, 并最终获胜。

上面所举诉讼和抗诉的案例说明要判断一个企业所拥有的专利权是否被竞争对手侵权, 或者说企业自身是否侵犯了竞争对手所拥有的专利权, 必须以所掌握的专利情报为事实依据, 以专利法为准绳。

三、专利技术贸易

利用专利竞争情报, 企业可以在技术贸易中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4]。

例5, 天津石棉制品厂欲与美国斯姆高公司合作生产石油钻机闸用刹车块布。在项目谈判中, 美方提出在两家分担700万美元项目投资费的同时还应付给美方300万美元的专利使用费。中方虽然对这一项目感兴趣, 但并未盲目满足美方的要求, 反而在认真检索专利文献之后发现, 美方根本不曾拥有这项专利申请。这样, 在后来的谈判中, 中方将项目的技术转让使用费降至30万美元。双方达成协议, 中方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

例6, 上海某洗衣机厂在引进日本夏普公司新水流洗衣机装配流水线及制造专有技术的过程中, 及时发现日方已在中国申请了该种洗衣机的外观设计专利。显然, 这是日方在洽谈中留了一手。因为一旦合同期满后, 中方产品在国内外投放市场都会形成对日方专利的侵权。上海洗衣机厂坚持要求日方必须接受我方有权使用全部技术 (包括专利技术) 的条件, 否则将不对项目验收, 也不能支付引进费用。最后日方只得让步, 同意中方无偿使用该外观设计专利, 并允许在合同期满后产品投放国内外市场均不构成侵权。

这两个例子说明, 在技术贸易中技术输入方必须及时全面地掌握技术贸易中的专利情报, 识别所引进专利技术的真伪及保护范围, 以便捍卫企业自身的合法权益。

四、企业竞争中的专利预警系统[5]

由于专利必须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工业实用性, 以及专利权范围的时效性和地域性, 造成专利情报是一种寓技术、法律和经济三种情报于一身的综合性前沿性的动态情报。在企业的技术、经济管理决策中专利情报常被用作为预警系统。专利预警机制的主要思路是:整合各方面资源, 建立一整套专利信息收集、分析、发布和反馈的机制, 从而加强中国应对重大涉外专利纠纷的能力, 引导企业或行业技术创新的方向, 在国际竞争中充分利用专利垄断的特性, 使企业始终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

专利情报预警的方法很多, 譬如统计分析竞争对手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的比例可以预警其技术研制成熟度之变化;通过统计分析竞争对手拥有的发明专利数与实用新型专利数, 国内专利数与国外专利数的比例等, 可以预警其技术水平及经济实力之变化。美国《商业月刊》杂志社运用对专利和专利文献目录统计分析的技术编制了一个专利记分牌, 它将世界197家大公司分成14个工业集团, 并按照它们拥有的专利数量和质量评估得出的技术及经济实力指标排出前后次序, 因此可以被企业用作一个现成的专利预警系统。

例7, 中国某一生产轨道交通装备的厂商搜索了国内轨道交通专利情况, 对国外轨道交通装备的厂商专利数量制成列表, 得出专利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日本的日立、德国西门子, 美国西屋公司。

结语

通过上述七个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 有关竞争对手的绝大部分专利竞争情报可以从公开的专利文献中获得。但是, 一个企业所公开的专利情报, 与该企业所拥有的产品或方法的专利权一样是受到法律保护的, 其竞争对手并不能随意将这些情报用于自身的产品的生产销售之中。企业在专利竞争情报活动中取胜的关键在于如何依法充分利用大量公开的专利竞争情报。

摘要:通过列举企业在专利申请、专利保护、专利技术贸易和专利“预警”系统等方面的专利竞争情报活动的七个案例, 在分析这些案例的基础上指出:企业在专利竞争情报活动中克敌制胜的关键是巧妙地但同时是合法地利用大量公开的专利情报, 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挫败竞争对手, 保护企业自身的权益。

关键词:专利,情报,知识产权,战略

参考文献

[1]胡安朋.论企业知识产权竞争情报的竞争焦点和竞争情报活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1999, (1) :2-7.

[2]殷蕾.浅谈技术创新中的专利战略[J].舰船科学技术, 2007, (29) .

[3]马秀山.美国专利与科技纵横[M].北京:专利文献出版社, 1996.

[4]范在峰.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法律[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4.

技术创新中的专利战略 篇6

近年来,技术垄断趋势越来越突出,“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的现象日渐普遍,发达国家通过将核心技术转化为专利技术,又将专利技术融入到标准中,并设法在最大范围内推广其标准,从而垄断国际市场。在这种背景下,抢占标准的制高点对企业来说显得越发重要。对于佛山市的企业而言,若能够将专利技术融入产品标准,就可以开创“产品领先”到“技术领先”再到“标准领先”的新路子,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快速发展,提升整个佛山企业的层次。

为查明佛山市专利及科技成果现状,分析获得科技成果登记及专利授权的企业将成果及专利转化为标准的可行性,佛山市技术标准研究院对近6 0 0家取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登记和获得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的企业进行了专利、科技成果标准转化调研工作,以了解行业内企业开展专利技术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企业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或先进标准工作的现状和潜力。本次调研采用发放问卷及电话访问、走访企业、召开座谈会、面谈等形式,数据来源真实可靠。

2 调研结果分析

本次调研的企业分类按照《佛山市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提出的佛山14个重点发展制造业作为分类原则,并将14个行业分成了四大类,分别是:

(1)先进制造业——机械装备业、汽车及零配件、精细化;

(2)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光电和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节能环保;

(3)支柱制造业一一家用电器、金属材料加工与制品、陶瓷建材;

(4)传统优势制造业——纺织服装、家具、食品饮料。

根据以上的分类原则,不同类别的企业标准转化情况调研结果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在四大类别制造业中,其专利转化率从高到低排序为: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先进制造业、传统优势制造业和支柱制造业;而科技成果转化率从高到低排序为: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制造业、支柱制造业和传统优势制造业。总体来说,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无论是专利转化率还是科技成果转化率都要远远高于支柱制造业和传统优势制造业,这也充分反映了以技术创新为发展动力的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在专利和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方面存在着天然的优势,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3 调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标准转化存在隐蔽性

标准转化存在隐蔽性是指在标准转化中的专利或科技成果可以是属于某项生产设备,也可以是生产过程中的某项工艺技术。这些设备或者技术看起来与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直接关联,但这些设备或技术在形成产品的过程中往往决定了产品的主要特性指标,在产品形成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因此,我们在统计转化数据的时候,必须要作整体的考虑,分析相关设备和生产工艺对产品形成过程产生的作用,以及对产品质量指标的影响。

3.2 标准的公有权与专利的私有权存在相对性

标准的公有权与专利的私有权存在相对性,就是指专利技术或科技成果的私有权与标准化后公共享有权之间存在冲突,这种冲突会影响专利技术或科技成果的标准转化。

标准的公有权与专利的私有权存在相对性在家电行业得到充分的体现。家用电器行业的产品有个共同特点,就是产品的研发周期及市场周期均很短,以至于各企业都力争以最快的时间推出产品抢占市场。而产品要形成行业标准乃至国家标准,必须要同行三家或以上较强实力的企业参与标准的起草或修订,如果独自把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写入标准中,一旦被发现,该标准就无法获得通过。如要通过,企业就得无偿把专利技术许可给参与标准起草或修订的几家同行企业使用。而同行企业本来就存在竞争,如果无偿把技术许可给竞争对手使用,将会使企业投入的研发经费很难在产品销售中得到回报,其生产的产品在市场的份额及地位也将无法得到保证。以上的因素大大打击了该行业内企业把专利和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的积极性,也是我们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3.3 标准转化的途径存在多样性

标准转化的途径存在多样性指的是专利、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可以有多种途径,其中包括有:

(1)多项专利技术或科技成果转化为一项标准;

(2)一项专利技术或科技成果应用在多个产品上,从而转化为多个标准;

(3)一个拥有专利技术或科技成果的生产设备生产了一个或多个产品,转化了一个或多个产品标准;

(4)一项拥有专利技术或科技成果的生产工艺技术生产了一个或多个产品,转化了一个或多个产品标准;

(5)一项拥有专利技术或科技成果的零部件用在了一个或多个产品上,转化了一个或多个产品标准。

因此,我们在考虑专利、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的时候,不能单方面考虑问题,要从多个角度、不同层次去统计,才能得到准确的统计结果。

3.4 专利持有人的差别

在专利数据库中,专利持有人为自然人的专利超过了专利总数的50%,部分企业的专利没有以企业的名义申请,故在调研过程中企业使用的专利与专利数据库中的数据存在差异。在我国以个人名义申报专利会有费用上的减免,这也是以个人名义申请专利较多的缘故。此外,企业使用的专利除了企业自身申请的之外,使用个人的专利、购买专利等情况也不在少数,这样就很难保证企业实际使用的专利数据与企业作为专利权人拥有的专利数一致,同时也造成统计结果的误差。

4 对策与建议

4.1 加快佛山市先进制造业标准化试点的建设

调研结果显示,不同行业的标准转化率差别较大,尤其是传统制造业的标准转化率较低。传统制造业以生产大众化产品为主,绝大多数企业产品科技含量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低,缺乏自有技术。但转化率较低的传统制造业在佛山市制造业中仍占据主导地位,由于该产业分工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这严重制约了制造业先进标准的发展。

因此,为了进一步发挥标准引领产业发展的作用,我们建议在标准转化率较高的行业中选取标准化工作基础较好的企业进行专利和科研成果标准转化工作试点,如:光电及高端电子信息、机械装备、汽车及零配件、精细化工、建筑陶瓷和金属材料加工行业,并以点带面,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领头羊作用。按照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的要求,在试点单位建立和完善包括产品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在内的企业标准体系,突出重点,制定严于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提高标准化创新能力和专利、科技成果的标准转化率。

4.2 加强战略性新兴制造业标准化领域的产学研合作

对于战略性新兴制造业,产学研合作是一种提高行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模式。光电及高端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制造业代表了当今科学发展的最新方向,新的技术与研究成果层出不穷,而往往很多专利技术和科技成果都掌握在高校和科研机构手中。通过产学研的合作,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把掌握在高校和科研机构手中的专利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和标准化,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与整合,达到共赢的目的。因此,大力提倡标准化领域的产学研合作,提高标准化创新能力和专利、科技成果的标准转化率,及时将关键技术特别是专利技术、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从而全方位占领市场。

4.3 建立标准转化激励机制

自2008年起,佛山市政府连续三年设立了实施标准战略专项经费,这对调动佛山市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制修订,主动掌握标准的“发言权”、“话语权”,实现由“佛山制造”向“佛山创造”转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10年,佛山市专门设置知识产权转化标准的专项资金,形成了具有知识产权标准制定和实施的资金保障体系。目前大部分转化的标准是企业标准,但如果企业的专利和科研成果转化成联盟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或者是国家标准的话,企业就会面临专利私有权转化成标准公有权的问题,也许会使企业遭受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为了鼓励企业将专利和科研成果转化为更高一级的标准,我们必须对企业进行资金激励,对那些把专利和科技成果转化为联盟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后,使本市产业集群或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有重大提升的,要实行重奖,鼓励更多的企业加入到先进标准的制定中来。

4.4 加快建立企业间的标准联盟

如果说一项专利技术或是科技成果只是影响一个企业的话。那么一个标准影响的则是整个产业。掌握了标准,就掌握了主动权。标准的实质是制定竞争规则,把握对市场的控制权。就产业的发展来说,成立标准联盟,通过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技术创新,促进标准与知识产权相结合,提升产业的研发水平和标准化水平,已是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标准联盟在企业之间实现标准化战略、减少标准化风险与成本、协调标准与知识产权的矛盾、影响消费者选择预期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国越来越多的优秀企业已经开始将标准联盟作为企业战略联盟的一种重要形式进行积极实践。在标准联盟下,成员企业分别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使研发成果受到法律的保护,从而形成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通过标准联盟的作用,成员可以用专利产品占领市场和扩大市场。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企业间会出现激烈的竞争,无论是在质量、价格上竞争,还是在服务、品牌上竞争,都将直接决定产业发展的方向。实行标准联盟,避免打价格仗的内耗,将有利于产业的良性发展。

4.5 加快建设专利、科技成果的标准化信息沟通平台

在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背景下,以专利技术为后盾,建立自己的标准,是发达国家越来越看重的战略。专利、科技成果通过标准的形式已经成为贸易技术性壁垒的手段。现阶段,因为政府职能部门分工不同,知识产权局负责专利、科技成果的管理,而国家标准委是标准化主管部门。专利、科技成果和标准数据没有互联互通,相关部门也缺乏信息联动机制,从而造成相关部门制定决策时没有掌握真实可靠的资料。往往只能对专利数量、科技成果数量和标准数量分别统计,对专利、科技成果转化成技术标准的情况没有了解,对企业在专利、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出现的困难也无法及时提供帮助,从而造成企业专利、科技成果标准转化率偏低。因此,可以通过建设专利、科技成果和标准数据咨询服务平台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企业通过平台可以查询企业专利、科技成果涉及的相关标准。对专利、科技成果转化成标准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咨询。相关政府职能部门通过该平台,可以实现数据的共享,及时掌握企业专利和科研成果标准转化的情况;标准化科技服务单位可为相关的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为企业将专利、科技成果转化成标准提供帮助。

4.6 尽快建立专利、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的成效评估机制

无论是对专利、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奖励的评定,还是对专利、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整体效益的评估,都需要一套客观、有效的评价机制为其作保证。专利、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涉及的行业众多,转化的形式与途径多种多样,其形成的效益影响不能够只靠一家之言,而必须通过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估机制对其进行公正的评价。因此,如何制定一套评估机制,也是以后工作的重点与难点。我们建议组织各行业的专家从行业类型、转化难度、经济指标、社会影响等方面制定标准转化成效的评估机制,并在适当的时机上升为地方标准,为全省标准转化的效益评估提供依据。

4.7 尽快制定专利、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的规范

由于企业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其专利、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的情形也不尽相同。因此,在标准转化数据采集和统计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而由于缺乏相应的标准作为指导,企业在提供本身数据时也会出现认识上的误差,导致不同企业统计方法的差异,从而影响了统计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只有通过尽快制定关于专利、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数据采集、资料统计及指标计算的标准规范,才能更深入、准确地掌握专利、科技成果转化为先进标准的情况,为先进标准转化工作的进一步推进提供理论与数据的支撑。

4.8 以技术机构为依托,加强标准技术服务

由于不同企业的标准化技术力量参差不齐,在专利和科技成果转化成技术标准的工作中,标准化服务机构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依靠标准化研究机构、标准化协会等的技术支撑,对企业进行产品标准化咨询,加快企业标准转化的步伐。此外,鼓励标准化技术机构参与到企业产品研发、产学研合作的队伍中,在产品形成的过程中,通过标准化工作的介入,加快标准转化的步伐。

4.9 加强标准化人员的培训

技术创新中的专利战略 篇7

1 专利地图含义

专利地图(Patent Map)是一种专利分析研究方法和表现形式,通过对专利文献中包含的技术信息、经济信息、法律信息的深度挖掘与缜密剖析,将蕴涵在专利数据内的大量错综复杂信息以各种视觉直观的图表形式反映出来,具有类似地图的指向功能。通过对专利地图的对比、分析和研究,可做出预测和判断,从而得到可利用的技术水平、动态、发展趋势等情报,为决策者提供更直观的情报支持[1],因此,专利地图是指导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新企业进行专利战略布局和专利技术研发的有效分析手段之一。

专利地图是一种分析和利用专利的综合性方法,它将定量和定性分析结合在一起,并使得分析结果更加便于加以利用。与以往的专利分析方法相比,专利地图可以全面直观提供某项技术的信息,它运用科学统计的方法,结合技术专家的智能,针对某一技术主题,通过地毯式的搜寻,通过分析归纳的方法,将全面专利数据背后所隐含的管理及技术方面的信息解析出来,作为研发及管理之用。简而言之,专利地图就是将专利信息地图化,将专利信息以图表形式表现出来,这些图表隐含着与技术研发方向息息相关的信息,可以了解特定技术的动向,并可进一步预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2 我国高校专利申请现状

本文中专利研究数据来源于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编著的《中国高校知识产权报告(2008)》。表1是1985—2008年全国高校专利授权数,表2是我国高校授权专利量前20所高校排序[2]。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高校三种专利的授权数量都在逐年增长,其中发明专利的授权数量增长最快。由此可以推测,高校在提升我国科研创新能力方面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数据来源于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http://www.cutech.edu.cn/.访问日期为2010/6/16)

3 高校专利现状分析

3.1 高校专利申请仅集中在少数高校

从表2中20所高校授权专利量的排名来看,我国高校专利申请量分布极不平衡,差距极大。从每年各类高校的发明专利授权数量上来看,专利申请量前十名的高校有浙江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大部分高校年专利申请仅有几件,有大约一半的高校没有一件专利申请,专利申请量极不平衡。排名前十位的高校中除了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大学、复旦大学四所综合性大学以外,其他都是理工科大学。我们还应看到,这四所综合性大学的理工科水平都很高,这一现象充分说明了理工科高校,特别是工科高校具有更强的研发能力[3]。工科与现实社会的联系比较紧密,更加重视新技术的研发,纯理论的研究成果就很难体现在专利申请与授权方面。同时也说明重点院校是高校发明专利授权的领头羊,当然这与重点院校雄厚的科研实力相关。

3.2 高校专利的实施率较低

从图1中数据统计每年各类高校的发明专利授权数量的变化趋势来看,重点院校的发明专利授权数量在逐年增长,且增长幅度最大,一般院校次之,高等专科院校增长幅度最小,表明重点院校是高校科研创新的主力军。我国高校拥有的专利数量已不少,到2008年专利授权量已达到19 159件,但专利的实施率并不高,全国平均专利实施率在10%左右,高校专利的实施率亦与此相差无几甚至更低。说明绝大部分高校专利不能具体实施,即使有些专利进行了转让,但由于不能创造较高的利润或缺少市场开发价值,最终仍被市场淘汰,这又是一个比较严峻的现实。

3.3 高校以发明专利申请为主

从表2和图2中数据统计结果看,高校的专利申请多以发明为主。20所高校授权专利量比重超过80%,说明重点高校具有较好的科研基础和条件,近年来对技术创新成果的保护给予了更高的关注,在对技术创新越来越重视的前提下,高校知识产权积累迅速增加。从对高校进行的专利检索中发现,目前高校与企业联合申请专利的情况明显增加,从而奠定了产学研互动的基础,对各方的技术创新也是积极的促进。进一步加强高校与企业的联合,不仅有助于企业技术实力的提升,而且能提高技术成果的转化效率,对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4]。

4 专利地图在高校专利技术研发中的应用

在高校中,通常需要研发人员自行选择研发方向,设计技术方案。对于研发方向,在适应自身条件的基础上,不仅要符合国际发展趋势,而且要符合市场需求;对于技术方案,不仅要规避侵权,而且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或者能达到交叉许可的目的;对于研发成果,则要及时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在研发中,若能寻求到合适的合作伙伴、研发人才参与研发工作, 则对形成高质量的研发成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自主研发中,若能充分利用专利地图 ,将对研发人员确定研发方向、启迪研发思路、规避专利侵权、保护研发成果知识产权、寻求合适合作伙伴和搜罗优秀研发人才等方面,具有重要辅助作用。

4.1 启迪开发线索

高校在新产品开发前,通常需要研发人员收集各种信息,为新产品开发提供线索。为了获取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线索,研发人员要对领先技术、最新技术进行动态的跟踪。因此,对热点、领先技术的跟踪,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对新产品动态的关注。跟踪对象可以是技术领先国家,也可以是技术领先的竞争对手、重要发明人,而近年新技术的进退更应成为跟踪的对象。利用专利地图,可以为研发人员确立跟踪对象,而一旦跟踪对象确定后,则需要进一步筛选出相关专利,进行具体分析,方能达到最终目的。此外,对专利技术功效图、专利引证图等的跟踪,也可为新产品开发提供重要线索。

4.2 跟踪技术领先国家

对于某一类技术、产品来说,总会存在技术较为领先的国家,为了跟踪领先技术,首先就要知晓哪些国家是这方面的技术领先者,这可以通过各国专利分布图得到。其次,要了解技术领先国家的重要技术领域,这可以具体分析该国某技术领域的IPC分布图得到。高校要根据自身特点选择相关技术领先国家,并应选取其中重要技术领域最近公开的专利进行具体跟踪,从而为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提供线索。

4.3 跟踪重要竞争对手

对竞争对手的新技术、新产品动态的跟踪,是新产品开发线索收集中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第一,要确定选择哪些竞争对手作为跟踪对象。在重要竞争对手的选择中,可以组合利用专利申请人申请量排名表和主要专利申请人的专利年代走势图进行选择。在选择中,不仅要考虑申请量,而且还要考虑近年来的专利申请活跃程度。第二,要分析主要竞争机构的技术优势,这可以由选定的竞争机构重点研发领域分布图分析得到,研发人员可以经常跟踪主要竞争机构重点领域的最新专利动态,获取研发线索。此外,对重要竞争机构的技术演进图、近年新增技术、技术应用扩展、市场布局等的分析,对启发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线索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4.4 跟踪应用领域趋势及扩展

在专利地图中,IPC分布图包括该领域所有公开专利的IPC分布图、竞争对手的IPC分布图、重要发明人的IPC分布图等。从IPC分布图中不仅可以看出该领域研发的细分技术领域分布,而且可以看出研发热点、重点领域。一般来说,国际上主要竞争对手、领军发明人等的研发热点、研发动向代表着该领域的研发趋势,因而,IPC分布图可以指导高校选择研发领域,因此,高校不仅应在研发前,而且在研发中和研发后都应该密切关注。利用专利地图,有时需结合文献分析,还可以进行技术应用领域的分析。对某技术的应用领域趋势以及技术应用领域最新拓展的分析结果,能够为把握新产品开发的方向性、规划新产品开发提供重要线索。

4.5 把握研发重点

当高校选择了研发领域、明确了新技术或新产品的开发线索后,还需进一步明确研发重点、研发投入力度。在高校研发中,如何把握研发重点、研发投入力度,对高校的发展至关重要,而有效利用专利地图,特别是技术生命周期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辅助高校确定研发重点及其投入力度。表3给出了技术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研发重点。如果某项技术刚进入萌芽期,即起步阶段,由于市场对其未来发展趋势仍不明朗,此时专利技术大多仍处于实验室开发阶段,尚未商品化,此阶段企业在研发方面以投入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究为主,一般不考虑产业化投入;发展阶段主要形成产品专利,同时第一代商品问市,此时技术、产品研发空间较大,拟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如果技术发展进入成熟阶段,意味着技术发展的空间比较小,高校在技术上取得突破存在较大难度,此阶段的专利以产品改良型为主,此时的研发投入应着重考虑产品改良设计;技术衰退阶段,虽然专利数量维持不变,但经市场淘汰,仅少数优势项目生存,商品型态固定,应慎重考虑研发投入,此时的研发以小幅改良为主。最后,技术是否能进入再发展阶段,主要取决于是否有突破性创新技术为市场注入活力,此时研发投入的关键是看高校是否有能力进行技术的突破性研发,研发投入具有较大风险性。

5 结论

由于专利地图数据来源具有客观性,分析手段具有科学性,分析内容具有层次性、实用性,因而在技术研发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在自主研发中,若能充分利用专利地图,将对高校、研发人员在确定研发方向、启迪研发思路、规避专利侵权、保护研发成果知识产权、寻求合适合作伙伴和搜罗优秀研发人才等方面具有重要辅助作用。高等院校是国家科研创新体系的生力军,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强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日益提高,只要利用好专利地图,相信高校的专利授权数量和质量必将同步增长,高校的科研创新能力必将不断提高,也必将为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摘要:阐述专利地图含义,从高校专利申请仅集中在少数高校、高校专利的实施率较低和高校以发明专利申请为主三方面分析我国高校专利现状,运用专利地图分析方法,分析专利地图在高校专利技术研发中的应用,包括启迪开发线索、跟踪技术领先国家、跟踪重要竞争对手、跟踪应用领域趋势及扩展和把握研发重点。

关键词:高校,专利信息分析,专利地图

参考文献

[1]张娴.专利地图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J].情报杂志,2007(11):22-25.

[2]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100所高校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权授予量[EB/OL].[2010-06-16]http://www.cutech.edu.cn.

[3]朱庆华,胡石.我国高校专利信息分析及研究[J].情报杂志,2003(5):111-123.

企业专利战略的应用 篇8

1.1 形成行业专利壁垒

某一行业的市场容量往往是有限的, 新兴企业的进入则会对现有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造成威胁, 使现有企业利润下降。因此, 企业总会以某种方式形成对新企业进入行业的壁垒, 以维持市场占有率和利润。获得法律保护效力的专利技术是形成壁垒的最好手段。

首先, 利用专利形成的垄断态势来限制行业进入和迫使行业现有企业退出。如在上世纪90年代的PWC (personal w a t e r c r a f t) 行业中共有六家企业竞争, 此后, 其中一家Yamaha公司主动采取进攻性, 截至2001年, 共申报了1 100项专利, 而其他三家企业共申报1 5 0项专利, Y a m a h a公司的专利数量几乎占据该行业专利总数的9 0%, 并且以诉讼相要挟, 迫使其他几家公司出巨资打包使用其全部专利, 其中的Arctic Cat公司和Wet Jet公司由于无法接受其苛刻的条件而不得不退出市场。

其次, 构筑技术标准来形成行业进入的高门槛。企业利用专利形成壁垒已不满足于传统的专利许可, 而是通过众多专利的推广以及企业间专利的交叉许可来形成行业公推的标准, 此后任何一个新企业欲进入则必须遵守该标准, 也就是说必须向行业内标准制定企业妥协并支付高昂的费用。

1.2 以专利诉讼为依据胁迫对手

企业可以专利诉讼等手段来威胁其他的竞争者为目标, 迫使其放弃原有设想的目标。如2003年, 思科向德州地方法院起诉华为侵犯了思科的专利权, 起诉理由是华为公司在美国销售的路由器抄袭了思科公司的软件, 德州法院裁决华为的通用路由选择平台 (V R P) 软件不能使用有争议的源代码, 此举即旨在阻击华为路由器在美国市场的销售。2007年, 甚至有不具备专利权的正在申请专利中的一个牙膏生产企业发了一纸律师函给另一家企业, 指出这家企业侵犯其牙膏的一项专利, 这家企业并未辨认真伪便退出了竞争。

1.3 消除对手专利壁垒

企业应以消除对手的专利壁垒为目标。在对手已形成专利壁垒时, 会使后来的企业失去参与竞争的机会。则后来企业就要利用自身的资源去开拓新的专利, 或者利用间隙突破原有的壁垒来限制强者。

2 进攻型专利战略

进攻是最好的打击手段, 拥有了主动也就拥有了更多的机会。笔者将从专利申请、核心专利开发、外围技术抢占、技术转让与许可、专利收买战略等五个方面阐述专利打击战略的进攻策略。

2.1 专利申请战略

专利申请策略一

从进攻性的角度上看, 专利申请中可以控制时间上的主动, 要控制申请时间则可通过《专利法》中的优先申请权制度来实现。当一个企业通过其技术情报来源知晓竞争对手处于与自己同样技术开发的状态时, 就应当采取这样的措施。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申请人自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外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12个月内, 或外观设计在外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6个月内, 在中国关于同一主题提出申请, 可以享有优先权”。同时, 在我国第一次申请的专利也可以享有专利申请优先权。策略一不仅适用于同等实力竞争者, 还适用于落后企业, 作为先进企业的对手, 还可采用引进成熟技术进行改进, 并利用12个月的时间差来取得研发的时间和申请期限的保证, 抢在成熟技术人前取得该专利。

专利申请策略二

对于拥有技术而难以实施者, 此时其对手正投入大量资源开发, 从而担心自己企业受到对手申请专利后的威胁时, 可利用专利申请的新颖性要求来打击对手。将自己的技术文献公开发表在公报上使技术本身失去新颖性而不能被授权会使对手的技术大打折扣, 失去了专有性的保护。如美国的IBM公司自上世纪50年代起就在其自己发行的技术公报中发表技术信息, 每年刊登的技术信息已达8 0 0 0件以上, 有效的抑制了对手技术的专利化。该策略虽是迫使对手技术失去价值的好策略, 但也存在相应的风险。如果技术被其他企业所俘获加以利用、抢占市场会使原本不易的实施更困难。因此, 需要在公开的时机和程度上做好调整。

2.2 核心专利开发战略

核心专利是企业进攻战略中的重点, 是各产品和专利的根本原理性技术, 为保持企业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竞争力, 要将核心专利作为基本专利加以保护。

策略:

通过一线技术人员和高级研发人员的交流得到企业从事行业技术发展的趋势, 以分析对手的技术特点来制定自身技术开发流程, 并对开发成型的技术加以专利的重点保护。

企业掌握了基本专利后就能逐渐形成专利打击战略目的的第一个目标, 形成专利壁垒, 建立了专利的壁垒就可以将自己的企业置身于城堡之中, 将小企业隔离在市场之外。如美国杜邦公司在上世纪申请的尼龙专利, 就给其带来了垄断的地位。

2.3 外围专利抢占战略

在大企业以实力和研发团队完成核心专利形成专利壁垒的时候, 小企业如果能够抓住外围专利的战机仍然可以和大企业平分天下。

笔者将外围专利分为围城式和前进式, 所谓围城式的专利将基本专利包围在中间, 有如城墙一般, 作为基本专利实施和实现的辅助技术专利, 但是缺乏外围专利却可以导致基本专利无法实现或者延缓实现。如汽车的核心技术是发动机、底盘、刹车和控制系统, 而汽车座椅、仪表等均是外围的围城式技术, 当汽车的座椅和仪表无法正常工作或者电路发生故障而使汽车无法运行时, 外围专利的重要性就出现了。前进式的外围专利是基本专利上的改进方案, 对基本原理进行实际应用上的改进使其可以得到升华。

对于不同地位的企业, 笔者提出了两个不同的策略:

外国专利抢占策略一

适用于具有核心专利 (技术) 的企业, 对于这样的企业, 在开发核心技术的同时应当做好外围技术的同步开发, 在核心技术开发完成后延缓专利的申请, 做到集体行动, 保证城堡的各个城门已经修缮完毕。

外国专利抢占策略二

策略二适用于不具有核心专利的企业。小企业可以通过引进技术, 研究对手的技术特点和改进方法, 结合市场营销的参数来分析外围技术的需求, 争取在大企业技术壁垒的空隙中生存, 甚至将大企业的基本技术包围在其外围技术之中, 以迫使对手交叉许可。

以美国菲力普石油公司的P P S聚苯硫醚树脂专利为例, 作为大型企业其申请开发了3 0 0多项外围专利, 在日本企业要将P P S专利应用于汽车、电器设备上时无法突破其牢固的壁垒, 只得向其支付专利费用。正当此时, 日本的东莱公司开发出了薄膜技术, 使得P P S技术得到了改进, 并且依赖于这项改进菲力普只得向其交叉许可。这种“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同样也使得二战后的日本因缺乏经济技术而无法突破欧美壁垒却得以依靠外围专利走向繁荣。

2.4 专利转让与许可战略

专利权作为一种专有权是可以转移的, 而转移又可分为转让和许可两种。价值分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其中使用价值是通过应用该物而产生的。一项专利技术的产生可能花费大量的成本和劳动时间, 但因为其市场前景的影响而变的一文不值。因此, 专利的价值体现在其使用价值之上, 通过专利的实施可以带来更多的新产品和竞争力, 这才是专利的附加值所在。

因此, 笔者在设想专利转让和许可策略时做到了利用专利价值的特殊性考量制定了策略:

专利转让策略一

应用于专利转让当中, 主体是具有相应开发实力的企业, 拥有能够短时间内开发新专利技术的团队, 然而面对的是激烈的竞争, 不可能有时间去实施这样的专利。在这样的条件下, 企业可以以逸待劳, 在短期内开发新的专利, 通过专利转让给其他企业来换取更多的新的开发资金以迫使对手受让专利, 从而走上一条使用专利生产产品的道路。对手实现的是通过在产品上附加劳动力的方式取得价值, 而我们却可以取得专利的使用价值带来的附加值。长此以往, 通过转让专利的手段来打击竞争对手, 使对手失去研发能力而只能靠劳动力等方式获取价值。

专利转让策略二

对于一些被对手的专利壁垒打压得无起色的企业, 拥有一项或者几项较核心的专利却无法付之实施, 即将濒临破产, 这样的专利主体往往会通过转让专利或者通过担保来使企业扭转败局, 但事情通常是事与愿违的。笔者设想的策略是通过专利技术出资的手段来实现扭转, 将专利技术作为资本出资入大企业, 这些技术通常是大企业能够实施并能带来巨大利益的技术。通过依附于大企业来借尸还魂也是一条可行的道路。我国《公司法》二十四条规定, 企业可以以20%的无形资产作为出资, 新的公司法将上述标准放宽到了7 0%。在政策和法律上得到了保障就更能实现该策略了。

专利许可策略一

专利的许可可以是独占许可, 排他许可, 也可以是普通许可。采用何种许可, 要不要许可关键是看企业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竞争环境。当企业处于竞争对手拥有同样的替代技术生产产品时, 对手的生产能力又要强于自己, 那么笔者设想就可以采用许可的方式来限制对手产品强占市场, 而当被许可的企业没有足够的生产能力时可以采用普通许可的方式来扩大产品抢占市场。通过这样的手段来达到排除竞争对手专利限制的目标, 笔者将之称为借刀杀人之计。

专利许可策略二

同样对于上述专利转让策略二的濒临倒闭的企业, 拥有数项核心专利又无法实施时, 可以采用许可大企业实施来完成扭转乾坤的目的。比较成功的案例有美国的卡德克公司, 该公司原来由于经营不善即将倒闭, 而该公司又拥有一项图象处理的专利可以改变当时普遍存在的处理器速度慢的状况, 该公司收到I B M关于该专利许可邀约时果断决定许可其实施, 通过I B M的广泛应用其技术也得到了公众的认可, 一时间就得到了大量的许可请求。笔者认为, 通过依附大公司打出专利认可效应时, 可以适当延缓对于专利权的主张, 等到技术被广泛应用的时候, 再提出权利主张, 以诉讼威胁的方式来胁迫对手们与自己签订许可协议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 笔者将其称为借尸还魂的升级策略。

专利许可策略三

作为拥有核心专利的大企业, 如将所有专利都通过许可来获得专利价值极有可能被受许可人占据更多的市场, 当对手引进了该技术得到全套方案时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条件来更新技术和产生外围专利从而突破专利壁垒, 企业的利益可能受到长远的威胁。因此, 在许可技术时应当将核心技术中的某些关键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当对手受许可使用该技术时才发现原来还缺少这样的关键技术无法完成工序, 主动就全掌握在自己企业手中了。中国企业引进日本技术时遇到的实施瓶颈就很生动地说明了问题。

2.5 专利收买战略

对于没有专利的企业也可以通过收买专利来实现专利打击战略。

笔者提出了两个供企业参考的策略:

专利收买策略一

该策略应用于企业拥有相当的资金而没有合适的专利开发团队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的资金是可以用来实现其交换价值的。通过收买他人的专利, 有计划地在一个行业内收购外围和相当的核心专利后, 延缓实施, 通过欲擒故纵的手法让该行业中的对手先使用并且产生依赖后, 然后再以诉讼为威胁迫使其退出该行业或者支付昂贵的专利费用, 自然企业便对该行业形成了专利壁垒, 达到了专利打击战略的目标。如同中国D V D案给我们的启示, D V D曾经作为中国电子产品的代表而被中国各大厂商生产, 但是却被外人占有了D V D的专利形成了专利壁垒来威胁我国企业, 在我国D V D发展受到了万劫不复的打击。因此, 该战略的效果可想而知。

专利收买策略二

对于小公司而言, 面对大公司的强逼胁迫时, 还没有到达资金上要破产的地步, 仍然有大量资金可以活动的时候, 企业可以采取一定技术情报手段知道对手企业技术发展的趋势, 在其发展的前途上通过购买其所必须的某些专利来胁迫大企业来交叉许可其他专利。美国的S 3公司在上世纪80年代被INTEL公司打压得无法立足, 当得知INTEL公司需要指数技术公司的一项专利来完成其重要的图象处理技术的时候, S 3公司果断出资购买了指数公司的专利, 这时I N T E L公司不得不同意颁发M E R C E D芯片许可证给S 3公司。

3 防御型专利战略

防御方往往是被动的, 但如果战略应用得当仍然可以反败为胜。防御的根本目的是突破对手的壁垒, 有效阻止对手的进攻, 并形成自己的壁垒。

3.1 取消对方专利权战略

专利的专有性虽制约着我方企业的发展, 但专利取得需要符合“三性”的要求, 并且在申请时也必须符合程序上的要求, 不然专利是可以被无效的。

程序上策略:我国《专利法》规定:“说明书应当对发明和实用新型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 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准”。企业应当利用专利检索的方法通过技术人员对其专利公开文献进行推敲, 如果对方企业的专利公开不充分, 可以以有效证据证明后宣告无效, 达到突破壁垒的目的。在专利说明书的修改和变动上法律是允许的, 但是修改内容不得超过说明书原来的范围, 如果企业通过技术人员辨析出对方的修改, 同样也可以提出无效申请。

实质上策略:对于专利的“三性”审查是中国的特色, 企业可以查阅文献, 产品调查和追踪调查的方法来判断其是否不符合新颖性等要求, 从而宣告其无效。

期限上策略:对于形成专利池的对手, 企业可以通过对其专利池进行分解分析, 分析其专利是否已经过期。我国《专利法》的规定是发明专利保护期20年, 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10年, 过期的专利可以被公众使用。在飞利浦3C公益诉讼中, 我国的知识产权专家就以其专利池中某些专利无效而取得了诉讼的成功, 并且迫使飞利浦达成了合作协议。

3.2 失效专利利用战略

失效的专利是已经过保护期或者是提前解除保护的专利技术。使用失效专利不会发生侵权的诉讼。而且使用时不会引发使用专利的费用。不失为中小企业的首选。

策略:技术生命是延续的, 不是在1 0年或者2 0年之后立刻消失的, 当大企业角逐于专利竞争时, 小企业可以利用失效专利产生更低成本的产品链, 与大企业在市场上进行竞争, 往往失效的专利应用产品要比专利产品价格低, 性能成熟, 得到更大的市场。中国的许多药品厂商就是借着这样的条件和跨国药品商进行竞争的, 突破了其药品壁垒, 打击了他们。

4 结语

企业专利战略是在平等的竞争机制下, 确定明确的目标, 并结合进攻和防御的策略使得企业有持续可行发展的战略。笔者相信, 在这场专利的竞争中, 每一个企业, 无论规模大小, 都可以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

参考文献

[1]冯晓青.企业知识产权战略[M].第2版.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5.

[2]朱莉.L.戴维斯, 苏珊娜.S.哈里森.董事会里的爱迪生—智力资产获利管理方法[M].江林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3]戚昌文, 邵洋.市场竞争与专利战略[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5.

[4]陶鑫良, 袁真富.知识产权法总论[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5.

[5]汤宗舜.专利法教程[M].第3版.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

[6]许浚浩.企业申请中国专利的策略[J].汕头科技, 2006 (3) :18-22.

[7]关杨.知识管理中的专利战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07 (7) :34-35.

[8]杨莹.企业专利战略与竞争力[J].统计与决策, 2007 (2) :186-188.

上一篇:电视文化下一篇:预防胆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