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技术评估

2024-09-14

专利技术评估(精选12篇)

专利技术评估 篇1

乳糖酶的运用, 使世界各地的人们得以享受不含乳糖的乳制品。帝斯曼始终致力于研发乳糖酶新技术,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乳制品生产商提高无乳糖产品的质量。目前其已拥有多种乳糖酶产品, 特别是不含芳香基硫酸酯酶和不含蔗糖转化酶的乳糖酶。这不仅有益于无乳糖产品, 也为希望减少糖分, 而不影响口感或添加人造成分的乳制品生产商提供了一种便于标识的解决方案。

乳糖不耐症的概念

乳糖是乳制品中的主要碳水化合物, 以不同浓度存在于哺乳动物乳液中。人体则通过消化来吸收乳糖, 所有人天生就拥有在小肠内吸收乳糖的能力。小肠中的乳糖酶将乳糖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两种, 使其能够被婴儿身体轻松吸收。

但断乳后人体内乳糖酶合成量减少, 容易造成乳糖酶缺乏, 即成人型低乳糖酶症, 进而导致乳糖不耐受。目前, 全球约有70%的成人因此受到影响。在摄入含有乳糖的食品后, 可能出现腹部不适、腹胀、肠胃气胀或腹泻。于是, 很多乳糖不耐症患者选择不摄入任何乳制品, 以避免出现上述不适症状。

然而, 从日常膳食中去掉乳制品意味着乳糖不耐症患者可能缺乏必要的营养, 如蛋白质、钙、镁、叶酸、维生素A、B和D等。

无乳糖产品日渐兴起

欧睿国际报告指出, 2017年前全球无乳糖产品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将超过6%, 相当于乳制品行业整体增速的两倍以上。这主要得益于人们对乳糖不耐症和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

在亚洲, 由于无乳糖和低乳糖产品的渗透率相对较低, 市场增长尤为强劲。以中国市场为例, 年增速预计将超过10%。传统无乳糖产品以液体奶为主, 但近年来酸奶、冰淇淋和奶酪等其它乳制品领域推出的新产品也出现了快速增长。

低乳糖市场的吸引力不仅在于它的增长速度, 更在于它的丰厚利润, 通常低乳糖产品的价格比普通乳制品高出50%~100%。亚洲人群出现乳糖不耐的比例高达90%, 且低乳糖乳制品渗透率较低, 因此市场机遇巨大。

帝斯曼乳糖酶产品拥有以下特点:

乳糖分解

几十年来, 微生物中性乳糖酶制剂被广泛用于生产低乳糖和无乳糖产品。这些酶制剂被添加到乳制品后, 几乎可完全分解乳糖:乳糖被“预消化”成葡萄糖和半乳糖, 这与人体乳糖酶分解乳糖的过程如出一辙。这样一来, 生产商就能够生产出拥有最佳营养成分的低乳糖或无乳糖产品。它们不仅适合乳糖不耐症患者, 也同样适合普通消费者。

持久保鲜

自首次被用于低乳糖产品以来, 乳糖酶的功能和优点就得到了长足发展。随着低乳糖乳制品市场的持续开发, 乳制品生产商希望延长产品保存期。低乳糖产品即使在保存期内有时也会出现异味——这是整个行业都需要克服的一个问题。

在进行广泛的科学研究后, 帝斯曼发现芳香基硫酸酯酶——乳糖酶制剂中的一种常见杂酶——可将乳液中的一种天然成分转化为对甲基苯酚, 导致产品出现异味。在这一发现的基础上, 帝斯曼开发出了不含芳香基硫酸酯酶的商用乳糖酶制剂, 以帮助乳制品生产商能够生产优质低乳糖产品, 确保在保存期内的产品保持清爽口感。近日, 帝斯曼在欧洲已被授予这一发明专利。

甜度一致

随着乳糖酶在液体奶以外的应用日益广泛, 食品生产商正面临新的挑战, 其中之一就是在商用乳糖酶中常见的蔗糖转化酶。蔗糖转化酶可将蔗糖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虽然它并不会对传统无乳糖乳制品造成影响, 甚至在某些应用中还颇有益处, 但对加糖乳制品生产商而言是个问题:蔗糖转化酶可能造成蔗糖含量低于标示含量, 同时果糖也会给低乳糖乳制品生产商带来一些其它问题。

在酸奶产品应用中, 乳糖酶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改善产品口感和质构, 而不仅仅是强调不含乳糖。但在使用中, 蔗糖转化酶可能造成加糖酸奶的味道发生变化。如图1所示, 人们对于甜度和甜味的感受会随时间而变化。与蔗糖相比, 果糖的甜度更高, 特别是在低温环境下更是如此, 但其甜度持续的时间相对较短;葡萄糖的甜度则低于蔗糖。

因此, 乳糖酶中的蔗糖转化酶所产生的副作用可能会对水果酸奶等加糖乳制品的味道造成影响。有鉴于此, 行业中开发出了一种新技术用于除去乳糖酶制剂中蔗糖转化酶和芳香基硫酸酯酶 (见图2) 。

在一次应用实验中, 帝斯曼Maxilact®LGi被用于制作蔗糖含量为7%的酸奶, 糖分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3所示。数据显示, 不同于行业经验, 蔗糖在酸奶生产过程中未被分解。制成的酸奶在冷冻条件下存放4周, 样品的蔗糖含量未见下降, 亦未观测到质构缺陷或异味;而在相同的储存期内, 使用其它乳糖酶的样品蔗糖含量明显下降, 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增加;部分样品储存4周后未检测到蔗糖 (未显示) 。

提高甜度

乳糖酶分解乳糖后, 最终产品的甜度将提高。这是因为葡萄糖和半乳糖与乳糖相比甜度较高。这样一来, 生产商可将每百克乳制品的蔗糖添加量减少1~2g, 而不会影响口感。由于乳糖酶常被定义为加工助剂, 所以通常无需标识。因此, 乳糖酶适合所有希望降低蔗糖添加量而不影响产品口感的乳制品生产商, 特别是酸奶生产商。

生产中易于整合

与人们的猜测相反, 低乳糖产品的生产其实非常简单。低乳糖和无乳糖奶的生产过程一般如下:利用热杀菌法或巴氏杀菌法对普通奶进行加热, 避免细菌繁殖;将奶冷却到6~8℃, 并加入乳糖酶均匀搅拌;乳糖发生水解, 直至达到残余乳糖含量;包装前进行加热对乳糖酶去活。

在酸奶生产过程中, 除添加乳糖酶以外, 无需其它步骤 (见图4) 。当PH值为5时, 中性乳糖酶失活。

优质乳糖酶制剂在甜酸奶生产中的另一优势在于能够提高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对于先加入糖再加入发酵剂的酸奶, 蔗糖转化酶可能对乳糖水解和酸化率造成不利影响。此时就需要延长加工时间或调整乳糖酶及 (或) 发酵剂的投料量。而使用不含蔗糖转化酶的乳糖酶就不会出现上述问题, 因为加入的糖分未被分解。此外, 这样还能确保最终产品的蔗糖含量达到标示值。

小结

随着消费者对低乳糖和无乳糖乳制品的需求不断增长, 口感出色且能够在保存期内保持优异品质的低乳糖产品将为生产商创造独特的竞争优势。从以上分析结果可以看出, 与其它商用乳糖酶相比, 不含芳香基硫酸酯酶和蔗糖转化酶的乳糖酶在加糖乳制品, 如在水果酸奶中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为希望在无乳糖行业提高竞争优势的生产商提供了一个更加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专利技术评估 篇2

一、用市场法评估技术价格

市场法是将待评估技术与近期技术交易中类似技术进行对照与比较,以后者的既知价格为基础加以修正,得出被评估的技术最可能实现的合理价格。其基本公式为:

技术的评估值=技术市场同类技术价格×(1-累计折旧比率)(8-4)

折旧时间是同类技术交易时间至评估时间的时差。

市场法应用的前提条件是: 1.有一个充分活跃的技术市场;

2.发生过可比性强的同类技术交易,各项资料是可得的;

3.被选取的样本是在公平条件下的正常交易。

例如,一种新的节能灯制造技术,了解到3年前已有同类技术在技术市场上成交,转让价格为50万元,技术寿命周期为10年,试评估该技术转让的价格。

由于两项节能灯技术交易的相似性,基本符合市场法的应用条件,按线性折旧法计算,该技术剩余寿命为7年,则:

节能灯技术价格=50×(1-3/10)=35万元

市场法看似简单明了,其实应用条件是苛刻的。主要是可比性和交易信息的可利用性问题。技术交易情况相当复杂,即使是同一科研单位转让同一技术,由于转让对象、转让方式、转让时间、配套服务等因素的区别,技术价格会有很大差异。当交易样本少、技术相似性差、对交易背景不了解时,还是不能简单地套用公式(8-4)。

我国技术市场中交易行为尚不规范,信息统计尚不够准确,必须通过广泛的寻求和详细对比,找到可靠的参照样本。

由于我国无形资产评估起步较晚,理论框架和数学模型还不够完整,可以参照的样本和数据也不够丰富,用技术评估方法计算出来的价格与技术市场上实现的价格差异较大。技术交易是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在买方和卖方的千百次洽谈中,以及不同卖方之间的竞争中,逐渐产生了技术商品的价格行情,也形成了一些习惯价格和产业规范。从这个意义上讲,市场法有着比较重要的实用价值,操作起来比较简便;习惯价格和产业规范也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习惯价格是指在过去成交的同类技术转让中形成的一些价格范围和惯例,可以作为价格谈判的参照。不同行业的不同技术价格差异很大,为了使价格谈判不离谱,昼靠近成交价格,了解本行业同类技术的价格惯例是必要的。例如,食品行业转让一项新产品技术的价格在5000~50000元之间。如果对大型企业转让一项新产品技术,包括全套技术服务,综合收费可达30~50万元。某生物研究所向山东某厂转让一项蚓激酶生产技术,转让费1500万元,这个价格给出了新医药产品和生物制品技术的价格数量观。

在国际上,技术提成比率在不同行业也形成了不同的惯例。比如医药技术提成率是销售额的10~15%,信息处理技术是3~5%,日用消费品技术提成率是2%,造纸和木材业为4~6%,石油工业是1%或更低,0.5~5%。

二、用收益法评估技术价格

收益法是通过一种适当的还原利率,将被评估的技术产生的未来效益折算为现值(折现)的评估方法。收益法不考虑技术商品开发研制成本,而集中考虑技术商品在使用过程中所能带来收益的能力。收益法是建立在效用价值论的基础之上,通过对技术商品的经济效益进行预测来给技术定价,这种方法比较容易被技术买卖双方接受,可操作性较强,因而比较常用。

收益法的基本计算公式为: -5)

V i----被评估的技术商品的价值

R----第I年的收益

r-----还原利率

(8n-----被评估技术商品的经济寿命周期

从(8-5)式可以看出,应用收益法对技术商品进行评估的三个基本要素:

一是技术商品所能产生的收益大小(R的确定);

二是技术商品收益的持久期(n的确定);

三是还原利率(r的确定)。

收益法进行技术商品价格评估的步骤是:

(一)市场调查

技术商品的收益,最终要通过产品上市,在市场上赚得超额利润来实现。因而收益法评估的第一项工作就是了解新产品或改进后的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即系统地、客观地收集、整理和分析市场行情资料,为市场前景预测以及技术的经济效益分析打下基础。

(二)市场预测

即利用市场调查的结果,采用现代预测方法和手段,对产品的市场前景进行估算。包括需求预测、供给预测和价格预测。

(三)新增经济效益预测

这里的“新增”经济效益是指企业采用新技术后所增加的经济效益。

计算方法是用企业引进新技术后的年净收入减去企业不引进新技术的年净收入,获得新增经济效益。

(四)把新增经济效益折成现值

按照经济规律,若干年后的1元钱,其价值必然小于现在的1元钱。为了便于计算和比较,就需要把企业今后若干年的新增经济效益折合成现值。这种办法叫做折现,也称为“贴现”。计算公式是:

式中i为贴现率,t为年份代号

例如,求2元钱在5年之后的现值,设折现率为10%。

(8-6)

其意义为:若折现率为10%,那么,5年之后的2元钱只相当现在的1.24元。折现率的确定应当考虑安全利率(例如国库券、定期存款利率)、通货膨胀因素和风险调整因素。

各年新增经济效益折现之后再求和,就得到了技术新增经济效益的净现值(NPV)。这个净现值就是(8-5)式中的V。

值得强调的是,用收益法评估技术价格不是每一次必须从大规模的市场调查开始。有的新技术采用后只是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售价,市场的销售不会产生什么波动。就可以直接用(8-5)式求得新增经济效益的净现值。

例如,某工厂生产某种机械零件,年产20万件,每件售价200元。由于采用一项新技术,使成本下降10元,售价提高到每件220元。已知折现率为8%,技术寿命周期5年,年产值不变,求该项技术的新增效益现值。

解:由于年产量不变,可省去市场调查与预测,直接代入(8-5)式进行计算。每件产品新增效益30元,年新增效益600万元。

根据(8-5)式,则有:

由式中看出,采用新技术之后,每年新增效益虽然都是600万元,但是每年折现值递减,第5年只有408.3万元。新技术的价值则为2395.6万元。

在工业技术经济学和资产评估的书籍中,一般附录有“复利系数表”,上述计算中的中间值和终值都可以在表中查出,从而省去繁琐的演算。

用上述方法求得的技术商品的评估值,很少能够直接成为技术交易的价格。这些方法各有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因而评估结果与技术商品实际开发、交易、转让实施有着或大或小的差距,需要进行一系列修正,而修正过多,又使数学模型过于繁复。另外,修正系数又是虚拟的,导致了发生偏差的必然性。因此了解上述各种方法的特征和局限性,在有些情况下进行综合运用是必要的。在选择了比较接近实际的评估值之后,根据技术定价的原则,可以初步确定交易价格的上下限和调整幅度,技术价格的洽谈就有据可依了。

三、各种评估方法的特征及其局限性

(1)、成本法

直接以重置成本对评估对象进行评估和调整,具有评估准确性好等特点。但是,应用成本法的起始点是对一种技术商品重置成本的估计,其方法是考察历史成本及趋势,并折成现值表示出来。此法不考虑市场需求,不考虑与技术型资产相关的制成品的市场及经济效益量的信息。因此,缺乏对影响技术商品价值市场因素及经济效益因素的考察。

(2)、市场法

市场法对评估技术商品的变现价格和清算价格是比较合适的,由于这两种价格均是高度依赖于市场的价格,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市场具有较好的客观性和可验证性。中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它要求建立完善、规范的技术市场,而在目前这只是我国正在努力的目标。完善、规范、活跃的技术市场是市场法应用的前提。没有这种技术市场,应用市场法所需的市场参照物、技术参数和交易中的技术经济信息和资料就难以获得,即使获得,交易资料的可信度与可用性也有限,这将影响技术商品评估的可靠性。特别是由于技术市场受国家政策、不同待业科技发展速度、交易的环境与可比性等因素的影响,常常波动较大,交易中的价格未必就是公平市价,模拟市场更是扑朔迷离。当我们掌握到参照物及其交易的具体信息时,市场可能早已发生变化,过去的交易信息不再具有参考价值,以过去的交易价格作为现在进行技术商品交易的价值尺度,会造成较大的失真。

(3)、收益法

收益法是一种最常用的资产评估方法,它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技术商品获利的目的及获利大小,是根据技术型资产所依托的实体----技术制成品的市场应用及收益大小,间接地确定技术商品的价值。这种方法较全面地考虑了影响收益的各种因素,如市场收益大小、技术商品获利期的长短、市场的风险等三大要素,真实和较准确地反映本金化的价格。与投资决策相结合,应用此法评估的技术商品的价格容易为供求双方所接受。但是,要准确地确定收益法的三大要素是困难的:收益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市场的需求和变化、技术本身的成熟度,还取决于技术应用单位相应的技术消化吸收能力、开发能力、企业整体素质等各种因素。其次,即使能对收益进行较准确的预测,但要区分企业的收益中哪些是由技术商品带来的,哪些是由有形资产和其他无形资产产生的,同样也是比较困难的。同时,正确地估计各种风险因素,确定还原利率,估计收益期等,都对用收益法评估技术商品的结果产生影响。

三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和条件对技术商品进行评估,各有所长,将三种方法综合、比较地进行应用,将有助于相互验证、相互补充,使评估结果更加合理。四、三种方法的综合、比较应用

在采用成本法进行评估时,利用市场法对相类似的技术商品在市场上的交易情况进行比较,能够弥补仅用成本法忽略市场需求等因素对评估结果的影响,使被评估的技术商品的价格既体现其价值,又体现市场的供求关系,使评估结果更合理。

同样,在采用市场法,由于市场波动较大,不确定因素较多,通过比较应用成本法确定的重要成本,以此为基础,根据成本与价格的关系,为市场法的应用提供一个参考的价格基础,以平抑应用市场法可能产生的价格的较大波动。

应用收益法,由于要准确地预测收益量、风险大小和获利期是较困难的,因而应用收益法进行评估的结果也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此时,考虑成本洁重置成本的大小,可以减小这种不确定性。

在市场上、收益法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或难以量化时,参照技术商品的重置成本进行综合比较,得出的结果比较合乎实际。

以上是用三种方法分别进行评估,对三种结果进行比较、综合、筛选和修正。还有一类方法是以重置成本为基础,以收益提成进行加成,有时也容易被交易双方接受。这类方法有“成本-目标利润法”、“成本加成法”、“成本-收益现值法”等,这些方法在有关资产评估的著述中都有介绍,就不详述。

五、技术商品转让中的定价原则 上述技术评估方法是在专利及专有技术转让评估中常用的方法。在转让过程中,技术的买方和卖方对技术的作价,要考虑多种因素,具体就是:

(1)、对转让方来说,主要考虑:

-收回全部或部分重置成本净值C 净;

-对技术应用后新增净收益的提成R;

-市场可能存在的替代技术价格P 替;

-买方自我开发的成本C 开。

卖方的最高价不能超过技术应用后新增净收益,超过了这个界限,意味着卖方拿走的超过了从引进技术得到的全部收益,使买方失去了引进技术的兴趣;同时最高价也不能高于现存替代技术的价格,否则买者会购买替代技术;最后,这个最高价不得高于买方自我开发的成本,否则买方会选择自我开发的方法。综合考虑上述三项因素,确定技术型资产最高价的原则是:

P 高(卖方)=min(R,R 替,C 开)

卖方所期望的最低价格为收回全部或部分重置成本净值。

P 低=C 净或P 低=aC 净

a为卖方所期望收回的重置成本净值的比率0

(2)、对购买方来说,主要考虑:

-引进技术的总成本(即转让价格)要比自我开发类似技术的总成本低;

-引进技术所能带来的预期净收益大于零;

专利资产评估经营不易 篇3

“只要有评估资质的机构都可以从事专利评估的工作,专利等无形资产评估业务的放开使得随意评估现象时有发生。”——这是江苏五星资产评估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忠全对目前我国专利评估现状的整体印象。 困境 资产评估并不是一门“容易”的生意。在科技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过程中,对技术如何定价是困扰技术转移的一个障碍。我国在专利等无形资产评估方面的实践仅仅只有20几年,从事了18年专利资产评估工作的黄忠全几乎是与江苏五星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原江苏省无形资产评估事务所)一起“摸爬滚打”过来的,“我刚开始在省科技管理部门从事科技政策和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在领导的指示下亲自带领一帮人来到实践的一线,主要从事于科技成果转化,重点是专利和专有技术转化过程中的资产价值评估工作。在实践中我切身体会到,国内、国际现有的评估理论和实践,都没有能够真正解决专利的内在价值认识问题。”黄忠全如是说。 对于评估机构从事专利价值评估工作,长久以来存在着诟病,由于只要获得财政部门颁发的资产评估资格证书的评估机构都可以从事专利资产评估的业务,而大量评估机构是从会计师事务所转化或分化过来的,由于这些机构原先的从业专长和特点,在评估工作中往往着重于对企业的财务分析或者说主要着重于对专利资产的“定量”分析,而对专利价值“定性”方面的分析往往受自身专业思维及知识结构的限制。然而“定性”工作如果做得不完善,“定量”必然就存在问题。 目前,专利价值评估在全国甚至国际上并没有统一的衡量指标,在实际操作中,第三方评估机构的“含金量”无疑显得格外重要。原因在于,发明人出于对研发成果的偏爱,并不一定能够客观地描述其发明成果,而投资人因为无法判断其发明成果的前景往往会持怀疑态度,在这种情况下,通常第三方做出专利价值分析报告的权威性才能使双方达成一致意见。 出路 对于长期与“高精尖”企业打交道的评估机构,其整体执业水平和发展趋势也得到了业内的重视。中国资产评估协会成立了由国家专利管理部门领导参加的无形资产评估指导委员会,同时围绕专利及无形资产评估也做了大量工作,出台了无形资产评估准则和专利资产评估指导意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专利资产评估的有序发展。“虽然专利资产评估指导意见中提出了评估师应该对专利资产的法律因素、技术因素、经济因素等进行分析,但以往评估师在实践方面的工作显然做得不够。一套完整的专利价值分析体系的出台更是我们翘首以盼的。”黄忠全说出了他心中多年的殷切盼望。 可喜的是,江苏省近年来在知识产权工作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江苏五星资产评估有限公司成为省内第一批“专利价值分析体系”的试点单位。说起这次试点工作,黄忠全列出了长足的计划和目标,“围绕着专利价值分析体系,我们公司已经做了一些前期的学习和准备工作。一是接受江苏省知识产权局的委托,对近年江苏省确定的‘知识产权战略’项目部分实施单位完成的有关发明专利进行了相应的价值分析和评估工作;二是接受镇江市知识产权局的委托,对镇江市的部分企业进行专利资产价值评估和分析,为镇江企业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提供参考。” “专利价值分析体系”这项具有开创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试点工作,对于江苏五星资产评估有限公司无疑是一次机遇。 挑战 对于“专利价值分析体系”这一既熟悉又陌生的工作,机遇来到的同时也伴随着对评估机构在实践操作、公司制度以及商业运营方面提出了挑战。 基于“专利价值分析体系”是对所关注专利技术的法律状态、技术水平、经济价值进行科学评估与分析,在实际操作中黄忠全也说出了存在的困难,“因为专利技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一个创新的构思、实验室的成果、中试成果或者是关键零部件结构、关键工艺或配方甚至是创意等等,其先进性、创造性、成熟度、稳定性、生命周期等分析都是很复杂的,尤其是技术分析这部分,所以在专利价值分析体系中,对法律、技术、市场三项分析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确实还存在很大的难度系数。” 在面临技术挑战的同时,“专利价值分析体系”对现有的制度也提出了挑战,如何明晰“专利价值分析体系”与现有专利资产评估制度之间的差异,避免认知以及运用的混淆,黄忠全和他的团队结合以往专利资产评估的实践和经验,将这两套体系进行了全面的区分以及借鉴,“专利资产评估和专利价值分析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两个不同的工作内容。相对来说专利资产评估工作偏于微观,主要着眼于资产本身,更多的是在‘一定的经营条件’下专利可实现的经济价值,着重于对专利实施的作用环境条件进行分析,不同的作用环境条件,其资产价值量不一样。而专利价值分析则是站在相对宏观的角度,从法律、技术、经济等方面考虑得更全面些。专利价值分析通过检索报告和多专家打分法及层次分析法对专利的法律价值度、技术价值度、经济价值度进行综合判断得出专利的价值度,无论是从专业性角度还是最大限度减少主观随意性角度对专利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分析。” 生意,必然以盈利为宗旨。然而“专利价值分析体系”在评估公司运营方面也提出了挑战,成本、顾客接受程度等因素也是黄忠全必须考虑的,“专利价值分析体系实施后,往往需要通过聘请的专家及检索机构的帮助,才能在此套体系的基础上给出一个专利价值度分值,能较好得对专利的内在价值进行分析和测度。但该项工作实施后,增加了很多工作量,企业的委托成本将有所增加。” 用专利价值分析将专利运营和转化更好地联系起来,使投资人可以根据专利价值分析报告做出合理判断和决策,有利于市场双方对专利价值进行合理判断并形成对价及合作基础,这是江苏五星资产评估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忠全给公司现阶段的定位。不过黄忠全要考虑的不止这些,通过这次试点,如何更好地发挥专利价值分析在专利资产评估工作中的“前置”作用,为更加科学合理衡量专利的内在价值积累经验,并为“专利价值分析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做好充足的准备。

专利特有技术评估中的问题研究 篇4

关键词:专利技术,企业,评估问题

专利技术经过开发生产出样品,另外还要经过小式,中式批量生产,才能说工艺上大批量生产可行。就是大批量生产可行,但是大批量生产的成本与市场能接受的售价之比,就反映该专利技术的市场评估值,能够带来高额市场利润的专利技术,评估值就高,不能够带来高额市场利润的专利技术,评估值就低,而不能带来任何利润的专利技术的市场评估值为零。但就是因为某项专利技术采用而使该企业亏损,该专利技术的评估值也只能为零,而不能为负数,因为在资产评估中不能有资产评估值为负数的资产,如果某项资产的使用会使企业亏损,那么企业就会放弃该项资产或不使用该项资产,如某条生产线出来的产品产生巨大的环境污染,企业为此要付高额排污费,那么企业就会停止使用该项资产,那么此项资产评估值为零,但不会是负数。

1外商投资进来的专利技术评估问题

中方出土地和厂房,外商出设备和专有技术,这是我国引进外资举办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的较普遍模式。按照规定外方投入的专利专有技术最高可达25%的企业注册资本股份。但是外商投资进来的专利专有技术的价值如何评估这确实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问题。现在对这种专利专有技术的评估方法有成本法、市场价值法、经济评估法等。成本法是按照开发该项专利或专有技术的实际成本进行测算,以测定该专利专有技术的价值。一般来讲,对于刚开发成熟的专利专有技术,还没有经过产品生产出来,一定时间的销售检验,专利专有技术持有人愿意以这种方法来评估该项专利专有技术的评估价值;而合作对方对这种方法抱有一定的怀疑态度,因为还没经过检验的专利专有技术,如果经过一段时间市场检验后,根本不可行,那么企业还要负担因投产该项专利专有技术的投资的资金损失。市场法就是参考最近一次交易中可比知识产权的价格来确定。但是最近一次交易方法中的价格是否合理,中外双方是否接受这个价格,这又是双方面临的问题。经济评估法有净现金流量法和使用费率法。净现金流量法是将该专利专有技术的未来年份所能带来的超额利润现值化,以测算该专利专有技术的折现值,以确定该专利专有技术的评估价值。一般来讲对于已经开发成熟的,在市场上有销路的专利专有技术采用这种方法比较合适。但是市场的变化是很难确定,以未来的超额收益来确定该项资产的现有价值,只能对该项资产的持有人有利,而对合作对方不利。使用费率法使将该项专利专有技术的未使用年限的每年使用费折现为现值,来确定该项专利专有技术的评估值,同样未来市场的变化是难以确定的,以未来该项资产该实现的收益来确定该项资产的现值,对该企业的合作双方来说,都有一定的风险性。综上所述,以上各种方法都有一定的缺陷,对于专利专有技术的合作双方来说,都要承担未来市场变坏的风险。所以应根据专利专有技术的开发成熟程度用不同的评估方法来确定该项资产的评估值。对于刚开发出来不久,还没经过市场一定时期检验的专利专有技术应根据实际的开发成本法来测算该项资产的评估值;而对于已经开发成熟的,经过市场一定时期检验的确实能带来超额利润的专利专有技术,只有采用未来超额利润年金现值法来测算该项专利专有技术的评估价值比较合适,因为虽然未来市场变化难以确定,可能因为变坏而使企业未来拿不到该项专利专有技术所带来的超额利润,但也可能因为市场变好而使企业未来每年所得的超额利润超过评估时测算的未来每年超额利润的价值,风险和机遇是同时存在的,一半对一半。

2专利专有技术未来超额利润如何确定

在目前资产评估中,对专利专有的技术未来超额利润都是采用收益现值法来进行测定,即假定今后一定年限内每年能带来一定数额的超额利润,然后假定这个超额利润按照专利使用年限,将其年金现值化,这样现值化的结果就是专利专有技术的评估价值。在这整个过程中关键的因素就是未来年度,可能因为经济发展,超额利润不止这个数额,也可能因为经济走向衰退,超额利润小于这个数。因此对超额利润进行预测就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在我国目前资产评估所使用的方法中,全部都是基于初等数学建立定量的预测公式和测算公式。下面运用高等运筹学和现代非线性理论介绍两种新的数学预测方法。

3混沌动力学在资产评估超额利润预测中的运用

本法假定某公司应用某项专利已有一定年限,有了一定的历史数据,根据这一定的历史数据来预测未来年份的超额利润,以作为收益现值资产评估法的基础,以往的时间序列预测法在预测中都是采用平滑指数法或加权平均法,将各种指数平均化,然后用线性回归分析法来预测经济领域中各种数量指标的变动及规律。这种预测方法实际上是将现实经济生活各种杂乱无章的随机数据强制的用一种线性的方法来处理(我们可以把这种方法叫作强制线性法),如果这类经济现象本身的演变是一种线性的或近似线性的趋势,那么这种预测的误差性相比之下较小,而如果这种经济现象本身是一种随机的混沌非线性系统,这种强制的线性预测的结果将会产生很大误差。而用混沌动力学的时间序列预测的各种方法将会大大地减低这类误差。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大部分表现的是一种随机的非线性的混沌现象,因此混沌理论中的时间序列预测方法能更好地预测和描述这些现象。在运用非线性方法建立预测模型时,第一步,将样本数值在M维空间轴上标出(但超过四维就难标了)。第二步,查看这种样本分布值适合于哪种非线性方程特性。第三步,用一种标准的拟合这些散布点很好的方程式来建立预测模型,如本例是用一维二次方程来模拟。以下即是以混沌力学的时间序列全域预测法来建立超额利润与销售之比的数学模型(该数据来自某高科技公司,单位:万元)。

全域预测法是指对重构相空间的所有状态点,拟合一个光滑的函数或M维超曲面,设:,使得:

达到最小,其中N由有限数据组成确定。我们以超额利润总额除以销售总额的比给出如下时间序列;T=1,2,3,4,5,6;X (T)=20,21,17,17,14,15

假定重构模型相空间维数M=1,则要重构函数:

达到最小,取f(x)=a+bx+cx2

此时间序列预测模型为:f(xn-1)=14.921-18.22xn+

或:x(t+1)=14.921-18.22x(t)+0.617x2(t)

从上面的分析过程可知,这种全域预测法较典型的一阶线性模型(线性回归法)能更贴切地拟合经济现象中大量的非线性动力系统。在资产评估中,销售额比较容易预测,而利润就难预测,有了这种方法后,我们就可以预测各种非线性的相关关系了。

未来收益现值法是资产评估中的一个很好方法。但是如何测定未来收益,却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问题。现代数理统计学理论对未来发展的预测有很多很好的方法;除了用非线性数学理论来预测未来值以外,线性回归方法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这种方法要求该项专利已使用了一定年限,有了一定的历史数据,利用已有的数据来预测未来收益的线性发展趋势,以求得被评估项目的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未来值。线性回归分析可成为一元和多元性回归分析。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均为研究及度量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的方法,从广义上讲,相关分析包括回归分析,然而严格意义上说,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是有区别的,回归分析是研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根据回归分析,可以求出一定的关系式,称为回归方程式。这种回归方程式如果是线性的,即称为线性回归方程式,否则即成为非线性方程式。回归方程式确定后,即可以根据自变量的数值来推测因变量。相关分析是以某指标来度量回归方程所描述的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的密切程度,相关分析常用回归分析来补充,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如果通过相关分析显示出变量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则通过所求得的回归方程式可获得相当准确的推算值。

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主要解决如下三个问题:

(1)通过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确定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着关系。如果存在着一定关系,即可找出表达它们之间依存关系的合适数学模型。

(2)根据一个后几个变量的数值,对另一变量进行估计,并且用统计推断方法,推断这种估计的可靠程度。

专利资产评估报告 篇5

珠海XX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接受A公司的委托,根据国家关于资产评估的有关规定,本着客观、独立、公正、科学的原则,对A公司拥有的“大功率电热转换体及其技术”的所有权,以该项专利技术出售为目的的“预期收益价值”进行了评估。我们的评估表达了我们认为上述“专有技术所有权”,在“特定使用目的”前提下,在评估基准日2011年11月1日,所表现的预期收益价值。

“预期收益价值”,在此被定义为,该专利技术所生产的产品在未来销售过程中为企业带来的利润收入现值。买卖双方对委估资产及市场,以及影响委估资产价值的相关因素均有合理的知识背景。相关交易方将在不受任何外在压力、胁迫下,自主、独立地决定其交易行为。

“特定使用目的”是指本次交易的技术受让方将按其约定的目的和用途使用上述专有技术,并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发生重大改变。本次评估的技术的使用目的是研制、生产大功率电热转换体。所谓“专有技术所有权”包括对专有技术的使用权、使用许可权和获取报酬权及转让权等权利。

所谓使用权是指在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并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以盈利或非盈利为目的直接或间接实施委估技术;所谓使用许可权和获取报酬权是指许可他人使用上述使用权规定的全部或部分权利并收取报酬的权利;转让权是指可以向他人转让上述使用权、使用许可权和获取报酬权的权利。

委估技术所有权转让将意味出让方转让上述技术后将不再享有上述使用权、使用许可权和获取报酬权及转让权。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转让方转让上述技术后也将不再拥有上述技术的使用权。

我们于2011年11月间,根据委估资产的特性采用收益法对委估技术进行了评估。根据公认的产权界定原则,我们对评估对象进行了必要的产权核实,包括对所提供的法律性文件、合同、协议等有关资料进行了审查,对评估所涉及的各项数据实施了市场调查与咨询,以及其他我们认为必要的评估程序。在此基础上,根据上述评估目的,我们对委估专利技术所有权在评估基准日2011年11月1日时所表现的预期收益价值作出了公允反映,评估的价值为:

人民币259.066万元,大写人民币贰佰伍拾玖万零陆佰陆拾元整。

我们需要在此声明:

1、本次评估是建立在假设上述技术的转让和实施不会违反国家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也不会侵犯他人包括专利权在内的任何受国家法律依法保护的权利的基础上的。

2、本次评估的专有技术所有人为A公司。

3、为了本次评估,我们采用了一些上市公司的有关财务报告和股票交易数据。我们的估算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上述财务报告和交易数据,我们假定上述财务报告和有关交易数据均真实可靠。我们的估算依赖该等财务数据的事实,并不代表我们表达任何对该财务资料的正确性和完整性的任何保证,也不表达我们保证该资料没有其他前提要求与我们使用该数据有冲突。

根据委托协议要求,本报告及其结论仅用于本报告所设定的目的而不能用于其他目的。本评估报告有效使用期限为一年,以评估基准日起计算,超出有效期限,则需重新进行评估。

以上内容摘自资产评估报告书—珠海XX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评报字(2011)003号,欲了解本评估项目的全面情况,应认真阅读资产评估报告书全文。本摘要与资产评估报告书正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本摘要供委托方简要了解评估有关情况。

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探析 篇6

一、高新技术企业特征

其一,无形资产比重大,研发费用高。作为高新技术企业主要资产之一的无形资产,甚至远比货币资本和实物资产重要,衡量企业价值的主要标志以无形资产为主。企业开发、持有的专利技术是其发展的根源,R&D潜在的战略价值对面临复杂多变的竞争条件的高科技企业的持久生存和发展有更长远的利益。如微软在研发方面的巨额投资也支持了其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科技产品及庞大的无形资产。美国可口可乐公司总裁曾夸下海口:哪怕一夜之间公司被大火烧为灰烬,第二天各大银行还会上门给公司贷款,就因为公司还有“可口可乐”品牌的存在。品牌的核心在于由知识产权转化成无形资产,品牌成为资本。

其二,高风险性与高成长性。由于专有技术的难以复制性和创新的溢出效应等特点,且随着技术的成熟,营销的推进,产品成本降低,市场份额逐步扩大,甚至形成市场垄断,使得高科技企业具有较高的收益。但收益的不确定性也较高,其生命周期的特征清晰地反映了高风险特点:高技术产品大多研发期较长,投入市场期很短,有时甚至没有投入市场;成长期生长速度更快;且在其寿命周期中,伴随着产品技术的频繁更新换代过程,技术发展、创新上的时滞常常导致前期大量的资金和智力资产的投入瞬间消逝,失败率很高。同时替代产品与之的激烈竞争,加剧了高科技产品的高风险。

其三,人力资源是其重要组成。高新技术企业的员工整体学历水平高、专业素质高。这些数量众多的创新能力强的科研人员,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专家,掌握实际操作技能的生产工人及掌握市场信息的营销人员是庞大无形资产的缔造者,是利润的根本源泉。

其四,具有实物期权的特征。高科技企业的高不确定性使得其可以根据情况来调整自身的发展,这种灵活性构成了潜在机会价值的源泉。具体表现在:(1)研究开发中的实物期权。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很大,其中包含的期权价值影响着企业的未来前景。企业可根据未来的市场状况、产业政策等决定是否继续研发、选择最佳的研发时间,争取最有力的外部研发支持、获取最佳转化为产品的市场时机。(2)专有技术和专利中的实物期权。高新技术企業的主要资产包括了未来可能给投资者带来超额利润的专有技术和专利权等无形资产,专利权、专有技术使得公司有开发和制造某种产品的权利能力。只有当预期产品销售的现金流超过开发成本时,公司才会使用此项专利、技术进行生产,从而看出二者包含有延迟期权。(3)产业特点所包含的实物期权。高新技术产业更符合市场经济趋势,且多数符合国家政府的产业发展战略,具有潜在的广阔市场和政府的优惠政策,未来的机会比眼前的收益更为重要。这其中包含着增长期权的思想。增长期权的初始投资可以减少未来的生产成本从而能够以比没有增长期权的竞争对手以更低的价格扩张,这种战略优势的获得导致市场份额扩大,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Kester(1984)的实证研究表明其样本公司近一半的市场价值由企业所持有的选择权价值(表现为经营灵活性)所构成,因此,如何评估企业经营灵活性的价值对准确评估企业价值十分重要,可以将经营灵活性与金融期权进行比较,通过期权理论来修正传统的决策方法。

二、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模型

根据高新技术企业的特征,可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模型为:V=FV+IV+MV。其中,V代表高新技术企业的价值,FV代表财务价值,IV代表智力资本所形成的非财务无形资产的价值,MV代表经营灵活性所具有的期权价值。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价值采用账面价值,非财务无形资产的价值可用收益折现值。企业的收益由财务资产和非财务无形资产创造,需分离出财务资本的正常化收益。可行的做法以“正常化收益”作为财务资本的收益,“正常化收益”以最近若干期(3~5年)的收益平均值表示,从而得出非财务无形资产收益。采用智力行业资本较为集中的行业平均收益率作为非财务无形资产的折现率(本文选取中小板20家企业的平均收益率,中小板的历史相对创业板较长,且为智力资本较为集中的行业)。

MV可用B-S模型求得,可将实物资产的价值作为标的资产的价值S,公司债务的价值作为期权执行价格,执行期间为一般证券机构计算公司价值采用的年限长度,折现率选用无风险利率,与期权执行期间最接近的一档国债利率,上市公司价值波动率的数据可直接从其股价波动率得到。历史波动率是使用过去的股价数据计算的波动率数值。计算方法为:一是从市场上获得标的股票在固定时间间隔(如每天、每周或每月等)是上的价格,本文选取每周;二是对每个时间段,求出该时间段末的股价与该时段初的股价之比的自然对数;三是求这些对数值的标准差,再乘以一年中的时段数量的平方根,得到的即为历史波动率。上述的分析存在一些问题,财务资本“正常化收益”选取历史收益平均值,但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具有跳跃性,且对于折现率的估计也不够准确,这只是提供了一种思路,对于非财务无形资产的价值,本文下述部分从其组成要素详细的分析了其价值。

IV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的价值和持续创新能力的价值,这主要由于高新技术企业本身属于高技术密集和高知识密集;且技术更新速度加快,产品寿命周期缩短,资产无形损耗快,持续创新能力反映企业长期获利能力的特点所决定的。IV=HV+CV,其中,HV=GV×R×A,GV代表人力资源综合素质评价值,R代表人力资源对行业贡献的标准值(需国家相关部门或社会服务机构建立此类数据库),GV×R代表人力资源对企业的整体贡献率,A代表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可根据企业具体情况用永续增长模型或两阶段增长模型计算)。

人力资源素质可由企业各相关部门高管和专家进行判断后,对其判断结果求平均值,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首先确定人力资源应具备的各种能力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能力的各因素进行排序,判断诸因素相对重要性总的顺序,确定评估因素集W,人力资源价值的具体指标如图1所示。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以后, 运用两两比较法构造A层和B层的比较判断矩阵,确定B层的相对权重bi;按方案层对准则层的归属分别建立B-C层的比较判断矩阵,确定方案层的相对权重cij;确定方案层对目标层的总排序,由bi×cij决定,排序权重集为BC,见表1。

在确定影响因素及其权重之后,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人力资源的素质进行评价。确定评语级V为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五个级别,由相关主管和专家对评估因素集W各指标进行判断,并对各指标模糊评语,确定单因素评价矩阵E。

E=E11E12 E13 E14 E15……Ei1 Ei2 Ei3 Ei4Ei5

Eij对评估因素Wi取评语Vj的合理程度,该数值=支持该评语专家的数目÷参与项目的总专家数,如有20个专家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5个认为极好,4个认为一般,4个认为较好,5个认为较差,2个认为极差,那么对经营管理能力的评价为(0.25,0.2,0.2,0.25,0.1)。在计算单因素评价值的基础上,对人力资源素质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得出模糊综合评价矩阵F。

F=BC×E=(F1F2F3F4F5)

各位专家需根据各指标权重及其评价综合确定企业整体评语,从而得到企业综合权重集D(D1,D2,D3,D4,D5),Dj表示对企业整体取评语集Vj的合理程度,内容同上。

持续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值过程同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评价值。持续创新能力的递阶层次结构如图2所示。

参考文献:

[1]胡学刚:《高科技企业界定》,《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2]徐永昌等:《我国高科技产业界定方法研究》,科技部2000年课题研究报告。

[3]郎咸平:《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战略谈判》,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

[4]王刚:《我国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价值评估的研究》,中南大学2007年硕士学论文。

[5]张家伦:《企业价值评估与创造》,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年版。

[6]颜莉、黄卫来:《初创期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年第6期。

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 篇7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实物期权,价值评估

由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内涵特征, 使其创业发展过程有着与一般企业不同的特点, 表现出特有的成长发展规律, 因此在企业生命周期的划分上与一般企业略有差异, 具体可分为创意期、创业期、成长发展期和成熟蜕变期。企业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也应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常用的方法有期权估价法、现金流量折现法、经济利润折现法等。

一、期权估价法

实物期权的兴起源于学术界和实物界对传统投资评价现金流量折现法的质疑。迈尔斯 (Myers, 1997) 认为一个项目的初始投资不仅给公司带来直接现金流量, 而且赋予公司对有价值的增长机会进一步投资的权利。该方法可以对高新技术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价值进行评估。

(一) 对创意期的价值进行评估

该阶段高新技术企业价值的评估也是对技术未来成长期权价值的评估;现实企业由于还没有完全成型, 其现有的获利能力几乎可以不予考虑。另外, 企业在此阶段并没有历史资料可用, 从而使得传统的评估方法难以对其价值进行评估。因此, 为了克服传统方法的不足和缺陷, 此阶段比较适合采用期权估价法。

(二) 对创业期的价值进行评估

相对于创意期, 高新技术企业在此阶段已有一定的获利能力并迅速提升, 现有的获利能力价值逐步增大, 但现金流仍很不稳定, 未来的成长期权价值仍然占据高新技术企业价值的主要部分。因此, 此阶段仍然要利用期权定价模型来评估高新技术企业的未来成长价值, 同时适当考虑利用折现现金流量法评估现有的获利能力价值。

(三) 对蜕变期的价值进行评估

一方面, 高新技术企业在此阶段具有稳定的收入和现金流, 现有资产的获利能力价值进一步增大;另一方面, 二次创业发展转型的机会价值构成了未来的期权转换价值。而现有的获利能力价值和未来的期权转换价值又分别取决于企业的持续经营管理能力和企业是否具有战略眼光抓住转型机会的能力。根据这两个因素, 此阶段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可以采用综合评估的方法, 用折现现金流量法或经济利润折现法评估出高新技术企业现有经营业务的价值;用期权定价法对其潜在获利机会价值进行评估, 两者相加得到高新技术企业价值的评估值。

二、现金流量折现法

当企业步入成长期并开始产生稳定的现金流时再应用期权估价法就不合时宜。处于成长发展阶段的企业既具有很强的活力, 又具有了较强的实力, 所以一般都发展很快。由于企业的高增长率, 能够获得大量的现金流, 此时采用现金流量折现法 (DCF) 比较适宜。同时竞争均衡理论认为, 一个企业不可能永远以高于宏观经济增长的速度发展下去, 不可能在竞争的市场中长期取得超额利润, 其净资本回报率会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因此采用三阶段增长模型比较适宜, 包括一个高速增长阶段、一个增长率递减阶段和一个永续增长阶段。

三、经济利润折现法

企业价值评估的经济利润模型为:企业价值=投资资本+预计经济利润的现值。该方法可以对处于稳定期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价值进行评估。在成熟期, 高新技术企业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市场基础, 企业的经营现金流也趋于正值并且稳定。此阶段的价值评估仍可采用现金流量折现法, 但它有个不足之处在于从每年的现金流很难看出经营绩效。自由现金流量减少说明了两种可能, 一种是公司绩效不良, 另一种是对未来的投资。而经济利润折现法则可以说明公司是如何以及何时创造价值的, 并把投资决策、业绩评价和奖金激励统一起来。它把企业的目标定位于增加经济利润, 并用经济利润的增加作为投资决策的标准和衡量经营业绩的尺度。这就使得基于价值的管理变得简单直接, 具有了逻辑上的一致性, 并且可得到与折现现金流模型一致的评估结果。此时相对于DCF, 经济利润折现法更有优势。但由于二者本质上是一样的, 可以用DCF进行验证。

四、研究结论与启示

1、高新技术企业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具有不同的风险和价值驱动因素, 这就要求评估高新技术企业价值时要区分高新技术企业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 在生命周期的各阶段从不同的价值因素着手选择不同的评估方法。

2、高新技术企业价值的构成会随着其生命周期的延长而发生动态的变化。这就启示我们评估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要有动态的观点, 把传统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和期权价值评估方法恰当的结合起来。

3、高新技术企业必须认真分析界定本企业所处的阶段并根据该阶段的价值决定因素主动地采取措施以提升企业价值。

参考文献

[1]、伊查克·爱迪思.企业生命周期[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237

[2]、张家伦.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分类及其利弊分析[J].兰州商学院学学报, 2007, (4) :14-18

[3]、左庆乐, 刘杰. 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的基本问题探析[J].中国资产评估, 2001, (6) :20-23

[4]、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269-285

品牌价值评估技术的改进 篇8

在当前的产品品牌价值评估模型中, 最有代表性的当属Interbrand模型。

Intebrand模型的收益现值法代表了当前产品品牌价值评估的基本方法。

净现值法的基本公式是

式中, NCWj为品牌j未来净现金流量的净现值

C0为本年的净现金流

Ct为第t年的预期净现金流

r—贴现率

这个公式需要确定三个方面的数据。这个模型最具特色之处是对于贴现率r的估计。

r的确定通过品牌的市场历史表现分析得出。

对品牌的历史表现分析, 需要计算品牌强度分值 (BSS) 。采用历史收益的Intebrand模型时, 需要将BSS转化为合适的乘数;对于净现值法来说, BSS用来确定计算品牌未来收入净现值时应使用的利率。强势品牌风险低, 其BSS高, 利率就低。弱势品牌风险高, 其BSS低, 利率就高。这就意味着, 对于相同的现金流来说, 强势品牌的净现值要高于弱势品牌的净现值。BSS与利率的关系反映在一反S形曲线中。这一结果是根据经验数据得出的。这一曲线的大致形状表示为图1。图中纵轴代表的利率由5% (无风险利率, 譬如政府债券的利率) 到25% (极高风险利率) 不等。

2 品牌延伸策略下品牌价值评估方法的质疑

上述品牌评估技术它的模型对于单产品线品牌, 或者说没有实行品牌延伸策略的品牌是目前公认的比较科学的价值评估方法。但是对于进行了延伸策略的品牌, 现有的品牌价值评估模型还适用吗?

2.1 品牌延伸

品牌延伸是产品品牌的一种突出现象, 也是一种品牌策略。它是指将现有品牌的名称用于新产品。莱兹伯斯 (2004) 指出, 品牌延伸可以分为产品延伸、名称延伸和概念延伸三种现象。倘若新产品与现有产品属于一种产品类别, 这样的品牌延伸称为产品延伸。名称延伸指将现有品牌的名称用于不同产品类别中的产品, 而将品牌名称用于不同性质的产品当中则称为概念延伸。

2.2 现有评估技术没有考虑到的问题

如果我们还套用Intebrand模型中“品牌强度系数 (BSS) ”的概念, 那就是同一品牌之下的不同产品线, 其强度系数不同。例如, 一提到“娃哈哈”这个品牌, 许多人的反应, 或称定位是饮料-纯净水;但是目前尚鲜为人知的是这个品牌之下还有儿童服装。这两个产品线在同一品牌之下的强度系数是不一样的。“海尔”品牌之下的白色家电产品和人寿保险品种, 以及保健品在消费者脑海中的强度也大不一样。同样的情形几乎存在于每一个延伸品牌中。

因此, 延伸品牌之下的这一“堆”产业或产品的收益和风险不能简单地视为单个产业或产品的收益和风险的平均。它有着更复杂的确定办法。同一品牌之下的这一“堆”产品构成了一个资产组合。

2.3 新的产品品牌价值评估模型

按照资产组合理论, 我们可以把单项资产视为资产组合的特殊形式, 它是一项资产组成的组合, 该项资产在资产组合中所占比重为100%, 其余资产的比重是0。

如果将单项产品线的品牌看作延伸品牌的一种特殊形式的话, 产品品牌的净现值评估模型可以扩展至更一般的形式。

(公式2) 是作为资产组合视角的产品品牌价值评估模型的更一般形式。 (公式3) 、 (公式4) 是对其中变量的解释。

在以上公式中, 代表包含m种单项产品线的延伸品牌组合的评估价值, 代表品牌组合第t期的预期净现金流量, t表示组合中第i种单项产品线第t期的预期净现金流量, 表示组合的预期收益率, 代表组合中第i种单项产品线在其中的比例, 代表组合中第i种单项产品线的预期收益率。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目前产品品牌价值评估技术的发展, 提出了在一个普遍存在的品牌现象之下, 即品牌延伸之下, 原有评估技术的不适用性。通过借鉴财务学的资产组合理论, 提出了包含品牌延伸策略的品牌价值评估技术的新的模型。

关键词:品牌,评估,技术,改进

参考文献

[1]卢泰宏.品牌资产评估的模型与方法[J].中山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3) .

专利技术评估 篇9

从2003年5月开始,北京、江苏、辽宁、深圳、宁夏、重庆6个省区率先开展了房地产模拟评税的试点工作。2007年,国家税务总局和财政部再次批准安徽、福建、河南和天津四省市为房地产模拟评税试点地区,物业税“空转”城市已经超过十个这些试点地区工作的稳步推进,为我国物业税的开征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资料及实践经验

据了解,北京早在2008年就制订了物业税开征方案,但由于奥运会以及之后的金融危机等原因而被暂时搁浅。2009年8月,深圳市将开征物业税写进了《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三年(2009-2011年)实施方案工作安排表》,成为首个将开征物业税提上官方日程的城市。该《安排表》提出简化现行房地产税制,适当探索开征物业税,制定物业税税基评估的技术标准,建立税基评估系统,积极推进深圳地区开征物业税的试点工作。物业税“空转”最重要的结论是,房地产税收比现在的税收大幅度增加。中国人民大学物业税制度设计与城市管理模式研究组认为,物业税征收将在以下5个方面带来利好:整治房地产领域的乱收费现象;有利于控制房价上涨过快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房地产投资;筹集城市发展资金;以税收手段调节不同人群的收入水平。然而,物业税的开征并非简单的税费改革,涉及到土地使用制度、市场调控手段、住宅建设方式等诸多方面,且背后隐藏了各方利益的博弈,其开征必然面临诸多难点。

二、科学确定物业税税基价值的必要性

我国实行土地批租制度,房地产开发前期需一次性支付高额的土地出让金,同时房地产税费重复征收,占据房价的较大比例。此外,我国的房地产税制存在着“重流通,轻保有”的问题,造成了土地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以及财政收入的流失。因此,我国急需房地产税制改革。尽管我国已在部分省市进行了物业税模拟实践试点工作长达六年之久,仍没有转为“实转”,这其中涉及到的税制设计及征收等各个环节都没有被国家立法予以规范。我国提出物业税改革的初衷是完善我国的房地产税制结构,使其成为地方政府的主体税种,提高土地资源配置的效率,抑制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行为。然而现阶段,物业税已成为公众争论的热点,在呼声不断高涨的同时,也有人怀疑物业税到底能不能降低房价。

顺利开征物业税的重要前提之一是科学确定物业税税基的价值。由于房价经常处于较大幅度的变动之中,采用历史成本作为财产税计税依据容易造成税收流失和税负的严重不公。世界上财产税制较为完善的国家和地区大多以经评估确定的房地产税基价值作为房地产税的重要计税依据,例如美、英、德和立陶宛等国家采用批量评估方法,在建立完善的税基评估制度与体系的基础上,通过设立独立的评估机构和专业的评估人员,使用计算机辅助手段对房地产税基进行评估。但由于国情不同,各个国家的评估制度与体系都是不同的。因此,我国应在充分借鉴国际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具有适合我国国情的房地产税基评估框架体系。

我国的物业税征收工作仍没有付诸实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与我国的特殊国情息息相关。而且,顺利开征物业税的重要前提之一是科学确定物业税的计税依据即确定物业税税基的价值。而在我国现阶段,从物业税税制设计,征收前的准备工作,税基的确定到如何征收,及后续的争议解决制度都没有达成共识。因此,构建我国的物业税税基评估体系迫在眉睫。

三、资产评估技术方法的比较

资产评估三种基本方法:市场比较法、收益法和重置成本法依据不同的原理,即使对于同一房地产,采用这三种方法评估所得到的结果也相差甚远。重置成本法是从供给角度出发,收益法是从需求的角度出发,而市场比较法从供需平衡的角度出发,供求双方达成交易的条件是使房地产使用带来的收益要大于或至少等于房地产的供给成本,因此收益法的评估结果大于重置成本法的评估结果,市场比较法的评估结果介于收益法和重置成本法之间。此外,三种评估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各有利弊。

市场比较法充分考虑了市场因素,能够反映出市场价值变动的趋势,但需要有完善的房地产交易资料,不适用于较少在市场上交易的房地产,而且在进行系数调整时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收益法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因素,但是对于房地产未来纯收益和折现率的确定难度系数较大,易受主观判断及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影响。重置成本法的适用范围比较广泛,对于无法取得资产未来收益,以及不具有活跃市场交易的资产的评估均可以使用此法。但是房地产的价格取决于效用,而不是所花费的成本,成本的增加并不一定增加其价值,反之,成本低也不一定等于价值低;并且采用重置成本法计算复杂,各种贬值因素难以把握。

国际上以评估值作为房地产税计税依据的国家通常区分不同情况,例如市场情况、待估房地产的特点以及所需数据资料的可获得性来选择评估方法。

四、批量评估技术方法引入

目前,在为征收房地产税而进行税基评估的过程中,多数国家引入了批量评估(Mass Appraisal)方法。1983年,国际估税官协会就已经颁布了有关三种基本方法在批量评估方法体系中的评估应用准则。国际评估准则2005对批量评估的定义为:应用系统的、统一的、考虑到统计检验和结果分析的评估方法和技术评估多项财产确定日期价值的活动。从评估原理来看,批量评估是运用价值评估的基本方法,依据财产特征或财产价值随时间变化的趋势,结合多元回归分析等数理统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等的评估方法。在税基评估理论和实践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批量评估已经发展成为完整的体系,这一体系包括批量评估的数据管理体系、技术体系、表现分析、申诉体系等。

随着批量评估理论体系日趋完善,技术不断更新,国外的房地产批量评估已经形成了一些公认的程序化步骤,具体为:

1.鉴定所评估财产的特征。批量评估适用于一系列具有相近特征的房地产,如果在某一区域中,有个别房地产的特征与其他房地产的差异较大,这些特殊房地产就不适用于批量评估,而应采用个案评估方法。

2.确定市场区域。根据某个区域内房地产交易等方面的市场特征,将评估区域划分成不同的市场区域。在同一市场区域内,影响房地产交易的供求方面的因素应是相同的。

3.确定影响价值形成的因素。影响房地产价值形成的因素通常包括经济环境、房地产所处区域的特征及房地产自身的特征。经济环境包括经济周期、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对于住宅而言,房地产所处区域的特征体现为社区配套设施的完善程度、绿化、交通情况等。通常,周边有医院、学校、大型超市或公园,交通便利的社区,房价一般比较高。对于商业性房地产,影响价值形成的区域因素则体现为交通便利程度、人流量以及周边人群的消费水平等。房地产自身的特征包括占地面积、居住面积、建筑等级、楼龄、朝向、装修情况等等。在确定上述影响房地产价值形成的因素的同时,我们需要事先根据常识及经验,判断出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价值的,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关系,以此作为后续模型校准阶段的基础。

4.建立模型。在批量评估系统中,自动评估模型(AVM,Automated Valuation Model)是关键技术。该模型应用统计软件,利用房地产市场的历史数据,如近期交易价格、影响房地产价值形成的特征等,形成批量房地产的个体价值。在评估实践中,往往需要借助计算机作为辅助工具,即使用计算机辅助批量评估方法。

根据影响房地产价值形成的属性数据,建立如下模型:

模型中,V为房地产的价值变量,f1,f2……fn为房地产的属性变量,即影响房地产价值形成的特征变量。

不同评估方法下,方程中价值变量和属性变量的确定是不同的:(1)市场比较法是利用与待估房地产相似的可比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对待估房地产进行价值评估。因此,市场比较法下,价值变量可直接选为市场价格。(2)收益法下,价值变量应该选为收益和资本化率两个变量,需分别为这两个变量建立模型,进行统计分析。(3)重置成本法下,房地产价值主要由被评估资产的重置成本和各种贬值额决定,价值变量可以选为市场价格,属性变量为重置成本和各种贬值因素。

5.模型校准。基于不同方法的批量评估模型,需要建立不同的校准过程:基于市场比较法的评估模型,通常使用的是销售比较法,即用历史销售数据进行校准,这一过程,就是确定上述多元回归方程中β0、β1、β2…βn的过程。对于收益法下的评估模型,校准模型的关键是确定模型中的毛收益乘数和总资本化率。基于成本法的评估模型,校准程序主要是确定其重置成本。

6.应用评估模型进行推论判断。经过较准的批量评估模型,其系数能够反映出房地产价值影响因素对其价值的影响程度,将所收集到的同一评估区域内的其他房地产的特征值代入模型,获得这些房地产的评估值。

7.检测批量评估结果。得到房地产的评估值后,还需要对结果进行检验,一般采用比率研究(Ratio Study),即将同一个财产的评估价值与其实际价值(如销售价格)相比较的一种方法。

以上步骤只是批量评估最基本的步骤,评估师应用批量评估方法评估目标财产时,还需要根据评估的目的和目标财产的性质,确定批量评估的具体步骤。例如在以从价税为目的的房地产批量评估体系中,具体的评估程序可以概括为:税基评估师根据地理信息、所有权凭证等资料确认目标财产与所有者、财产特征和被评估资产在评估基准日的权属特征。然后限定假设条件与限制环境,确定房地产样本并划分区域,再根据不同的市场区域的特点进行模型的校正。一般需要对被评估资产进行比率研究,事先设定一个合理的比率区间,以80%-85%为例,在得到目标财产的价值估计后,评估师要将得出的估计值与目标财产自身或相似资产的价值作比较以检验价值估计的合理性与一致性,若比率值在事先设定的区间内,说明模型是相对科学的;反之,若无法通过一致性的复核,评估师需要对被评估资产重新估值或对模型做出调整。

专利技术评估 篇10

关键词:技术标准联盟,专利价值,专利筛选,评估

技术标准联盟是以制定和推广应用技术标准为目标而组建的联盟,通常包含产业内大量的创新主体和涉及合作伙伴的众多专利技术,以专利的高度共享与综合集成为重要特征。以技术标准为目标导向的专利价值评估与专利筛选是技术标准联盟的一项常规性工作,需要定期和不定期开展,通过专利价值的科学评估与专利的合理筛选,可以明确联盟伙伴的专利价值,识别出标准的核心专利和外围专利以及必要专利和非必要专利,将必要专利纳入技术标准,为联盟技术标准的专利群布局和专利许可模式选择及收益分配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在专利价值评估环节,评估的对象是联盟各伙伴拥有的专利,既可以对单一专利进行评估,也可以对组合专利进行评估; 评估的范围既包括已有专利,也包括新生专利; 既考虑专利自身的价值,又重点强调专利对于技术标准的重要性。在专利筛选环节,需要根据各专利价值的高低,筛选出必要专利将其纳入技术标准。由于专利价值评估和专利筛选是一项复杂的管理工作,如果评估指标和评估的过程以及专利纳入技术标准的规则不合理,将无法使伙伴达成一致并愿意贡献各自的专利,因此要求技术标准联盟的专利价值评估和专利筛选的方法手段既要科学合理,又要简单、易操作,使该项工作具有有效性和可靠性。

1 文献回顾

国内外学者关于专利价值的研究,主要包括专利价值的影响因素、评估指标与方法。一般认为,专利价值包括技术价值、经济价值、市场价值、权利价值等[1,2]。

专利价值主要从引用次数、被引次数、同族专利数、专利范围、专利所有者身份、专利请求数、专利异议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与评估[3],其中引证文献和被引情况两项指标是学者们普遍采用的基础性指标,然而Harhoff等[4]也发现被异议的专利往往具有较高的价值。专利价值主要取决于专利质量,专利质量受到多因素的影响[5],Ernst[6]将衡量专利质量的指标分为专利授权占专利申请的比重、技术范围、国际范围、专利引用频率等。大部分学者的研究集中于专利的技术价值,如胡小君等[7]提出基于结构化数据的专利技术价值多维分析框架,认为基于“专利向心引用网络”的专利结构指标可以对专利技术价值的全面判断提供参考。一些学者的研究涉及专利的商业价值,如李正卫等[8]的研究表明,研发力度大、校企合作、技术激进度低、具有过程创新特征的专利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借助代理机构进行专利研发和推广以及提高技术重要性对专利的商业价值有积极的影响。

一些学者从不同视角对专利价值评估指标和方法进行了研究。从专利文本自身的价值出发,可利用数值类数据( 包括权利要求项数量、专利被引用数量、引用其他专利数量) 和非数值类数据( 分为名称类、编号类、日期类和其它类) 进行专利价值评估[9]。还有很多学者从专利存续期的视角切入,如张古鹏等[10]基于专利收益指数分布特征重新构建了专利价值模型,考虑了存续期未终止专利数据,以及专利及申请人特征对专利价值的影响[10]。

部分学者对特定情境下的专利价值影响因素和评估指标进行了研究,以处于专利质押状态下的专利价值为例,薛明皋等[11]以我国2004—2010年176份专利质押贷款数据为样本的研究表明,质押状态下的专利属性仍是决定专利价值的关键因素; 唐恒等[12]以专利质押贷款中的专利价值为对象,构建了包含法律价值、技术价值和经济价值3个一级指标的专利价值分析指标体系。

目前,关于专利价值的传统评估方法包括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场法,也有学者进行拓展性研究,提出的评估方法包括实物期权法、产业标准法、价值增量法、专利组合的算数估价等[13],还有很多学者给出基于专家判断和智能化的专利价值评估方法,如AHP方法[14]、机器学习方法、神经网络方法[15]。

综上,关于专利价值,国内外众多学者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当前研究侧重于挖掘影响专利价值的因素并设计专利价值的评估指标和方法,多数学者能够在某些专利价值衡量指标方面达成一致,然而,很少有学者对技术标准中的专利价值及其在技术标准中的价值体现开展研究,相关研究只涉及技术标准与专利的关系[16,17],技术标准下的专利许可与定价[18]、技术标准中的专利引用网络[19],此外,对于技术标准中的专利筛选问题研究较少,还难以为技术标准联盟的专利价值认定和专利纳入技术标准的相关活动提供有效的理论方法支持。

2 技术标准联盟的专利价值评估体系

2. 1 专利价值评估指标

已有的研究很好地解决了专利价值评估问题,但多数是从专利自身的价值出发,未能充分考虑专利在技术标准中的重要性和价值体现形式,因此,结合有关文献和专家意见,根据科学性、简便性、易获取性和标准导向性等原则,设计技术标准联盟专利价值评估指标,如表1所示,表中给出的指标权重值是通过专家咨询给出的示意性权重值,具体应用时,可根据技术标准的实际情况及其专利特征进行调整。

指标内涵与说明如下。

( 1) 技术含量。专利所包含技术的水平,一要考虑专利是发明、实用新型还是外观设计,由于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3种专利的技术含量和获取的难易程度不同,因此其价值也不同,发明专利最能代表专利的技术水平; 二要考虑专利属于哪类标准,包括: 技术基础标准,设计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工艺标准,检验、试验方法标准,设备、基础设施、工艺装备标准,包装、运输、储存标准等,其中技术基础标准的技术含量最高。

( 2) 技术生命周期。用专利引证的所有专利年龄的中位数来表示,指标值越低,说明专利是基于新技术而进行的创新,技术越先进。

( 3) 专利引证次数。对新生专利进行评估,用引证其它专利数量,即专利引用在先专利的数量,数量越多,说明该专利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主要是对先前技术的改进; 对已有专利进行评估,用专利被引次数,被引次数越多,代表该专利技术属于基础性或领先性技术,技术含量越高。其中,专利被引证是指自专利申请公开日起至今,专利的被引情况。

( 4) 同类专利市场价格。市场上同类或相似专利的价格或价值,由于专利可以以商品的形式出售、或转让或许可,因此可能有市场价格可供参考[20]。

( 5) 专利实施概率。专利在未来能够许可实施的可能性,实施概率越大,说明专利能够纳入标准专利包并转化为可观的经济效益。

( 6) 剩余有效期。已经授权专利的剩余保护年限,剩余有效期越长,专利潜在价值越大,其经济寿命越长。

( 7) 专利家族数。同一项专利获得授权的国家总数,由于一项专利可以在多个国家和地区申请专利保护,而且部分发达国家专利申请和维护的费用远高于国内,因此部分国家的专利比国内获批的专利更能体现专利的价值,它不但直接反映了专利的地域保护范围,同时也间接反映了专利的技术和经济价值; 由于许多有价值的专利只要在几个重要的国家和地区受到保护就够了[21],因此,需要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获得专利的重要性不同计算当量值,欧美日等国的权重应高于其它地区。

( 8) 专利贡献。专利对技术标准的贡献度,一项重要的专利远比几十项一般专利的作用大得多,它决定了联盟的专利战略取向和标准竞争地位。

( 9) 专利后续价值。能否在该专利基础上进行后续深入研究和改进,申请新的专利,完善技术标准。

当评估对象不同时,可对指标进行筛选和处理,以简化评价过程。例如,当评估单项专利价值时,可应用全部指标; 当评估某一伙伴贡献的全部专利对联盟技术标准的价值时,也可只考虑“专利贡献”和“专利后续价值”。

2. 2 专利价值评估方法

在专利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上,根据实用性和易操作性的原则,可采用专家打分法,由专家根据所有定量指标的数值和定性指标( 技术含量、专利贡献和专利后续价值) 的基础信息,给出各三级指标的定性评语和量化分值; 然后通过加权求和得到一级指标专利价值的得分值。为了同时体现联盟标准管理者的权威性、联盟技术委员会的指导性和联盟决策的全员参与性,参与专利价值评估的专家应包括联盟标准管理者、联盟下设的技术委员会和联盟伙伴代表。

一级、二级和三级指标的定性评语和量化分值及其所属等级,如表2所示。

在专家对三级指标进行打分后,可通过加权求和方法得到一级指标“专利价值”的得分值。对于一项专利,设其专利价值总得分为A,其第i个三级指标的权值和得分分别是ωi和Ai,其中Ai是多位专家打分的平均值,则该项专利价值总得分为

3 技术标准联盟的专利筛选规则

制定专利的筛选规则至关重要,原因是一方面,技术标准联盟的技术标准要纳入大量的专利技术,需要联盟各专利权人贡献各自的专利,然而并非所有专利都能纳入技术标准,只有标准的必要专利才能纳入标准; 另一方面,选择哪些专利作为标准专利将会使联盟的利益格局发生变化,由于联盟各伙伴拥有不同价值的专利,其专利共享意愿也各不相同,一旦专利被纳入标准,需要制定合理的价格,并遵守相应的规则,避免专利权人借助标准的强制力或公信力放大其实际价值。因此,在对联盟伙伴专利价值进行评估之后,需要对专利进行筛选,以科学地选择技术标准所包含的必要专利,实现标准的全面覆盖。专利纳入技术标准的流程,如图1所示。

根据联盟各伙伴的专利价值,选择标准的必要专利,剔除非必要专利,征得专利权人同意后,将其纳入标准专利群,如果标准的必要专利尤其是核心专利的专利权人由于加入标准使其私有利益受损从而降低专利纳入技术标准的意愿,则联盟可以给予一定的补偿使其能够加入技术标准; 通过专利的筛选,可以审查标准专利构成是否全面,并根据联盟技术标准的专利群布局,明确有待开发或可从外部获取的专利; 当标准体系较健全的情况下,标志着联盟可以着手于标准的商用,将标准专利广泛地转化运用。在筛选专利的过程中,需要决定专利是否应纳入标准以及纳入标准的条件,专利的筛选规则,如表3所示。

综上所述,技术标准下的联盟专利筛选规则包括先进性、必要性、重复性、意愿性、合理性、可共享性、可集成性和可转化性8个维度,其中必要性需要根据专利价值判断其是否属于标准的必要专利,判断方法是: 在求得专利价值的分值之后,得到其对应的专利价值定性评语和等级,从而判断出专利在技术标准中的地位( 是必要还是非必要专利,是核心专利还是外围专利) ,如表4所示。

表4中,标准核心专利AAA、AA、A和外围专利BBB、BB都是联盟技术标准所必须使用的专利,其中外围专利BBB和BB两类专利也是构成技术标准的必要专利,是标准实施无法绕开的专利,有利于实现标准专利的全面覆盖,它们共同构成了联盟技术标准专利群。只有标准的必要专利,才能纳入标准专利群。

4 结 论

专利评估中法律因素的国际比较 篇11

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专利技术的收入与对其的投入都大大增加。如美国的IBM公司一年的专利使用费收入就超过了15亿美元,美国微软公司在一年中支付了超过14亿美元的专利使用费。而在企业投资决策、企业资产经营、资产交易与国际技术贸易中,专利资产价值评估的作用也绝不容忽视。法律因素是影响资产评估的重要外部因素,因此,对影响专利权评估价值的法律因素进行国际比较,也十分有意义。

1.专利权主体认定的国际比较

专利权的主体,即专利权人,是指依法享有专利权利的人。发明人或设计人(下文以“发明人”称呼)与发明人的工作单位都可以依法成为专利申请权人,其申请被批准后,则成为专利权人。

(1)先申请人与先发明人

由于专利权具有独占性,因此,专利权必须授予先申请人或先发明人。目前除了美国和菲律宾,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实施专利权人的先申请原则。虽然,先申请原则的规定可能导致最先完成发明的人不能取得专利权,但这一原则有利于专利的尽早应用与推广。2005年6月,美国国会开始讨论改专利权人的先发明制为先申请制的《专利改革法案》。该法案如获得通过,美国专利法中相应规定也将与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专利立法一致。

(2)申请专利权者的资格限定

关于申请专利权者的资格限定,在美国,规定只能是发明人,而在英国、澳大利亚与我国,规定除发明人可以申请专利权外,该申请资格还可以转让给他人。如在我国,发明人是专利权的第一申请人,其他人也可通过专利申请权的受让而取得专利权。

(3)专利权申请中的外国人

对于外国人发明的保护问题,各国大致有两种立法例:

第一种,外国人和本国人享有同样待遇。美国、英国、德国、都采用这一立法例。我国《专利法》也规定,在中国有经常居所和营业所的外国人享有与中国人同等的申请专利的待遇,他们可以直接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有关事宜可以自己办理也可以委托代理人办理。专利被批准后,享有与中国专利权人同等的权利。

第二种,在一定条件下给予外国人以国民待遇,如日本和法国都采用这一立法例。我国《专利法》第十八条也规定:“在中国没有经常居所或者营业所的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在中国申请专利的,依照其所属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遵守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互惠原则,根据本法办理。”

2.专利权授权条件的比较

(1)新颖性

在判断新颖性的时间标准时,各国的专利法分三种情况:美国、加拿大和菲律宾采取以发明完成时间判断其是否具有新颖性;日本以专利申请时间作为判断新颖性的标准;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家以专利申请日作为判断新颖性的标准。我国也采用英、德、法这种立法例。

在判断新颖性的地域标准时,一些国家的专利法规定的是:一项技术必须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未公开过,才认为该技术具有新颖性,即绝对新颖性标准。采取该地域标准的有英、德、法等。另一些国家的专利法规定的是:一项技术只要在本国未公开过,就认为该发明具有新颖性,即相对新颖性标准。采用该地域标准的有澳大利亚等国家。还有一些国家规定,以有形出版物公开的专利,采用绝对新颖性标准,以其他方式公开的专利,采用相对新颖性标准,即采用的是混合新颖性标准。采用该制度的有美国等国家。我国《专利法》第22条第2款所列示的也是混合新颖性标准。

(2)创造性

多数国家要求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都必须具有创造性。但各国家对专利的称呼不同,如称创造性为非显而易见的、发明高度、发明水平、创造性活动、先进性和进步性等等。美、英、法、日等国家对专利创造性的称呼是“非显而易见的”。我国《专利法》第22条第3款对专利的创造性作了阐释:“创造性,是指同申请日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该发明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3)实用性

专利实用性的基本含义是指专利能在产业中应用。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专利制度的宗旨就是为了发展经济,满足人们的需要。所以被授予专利权的技术不能是纯理论性的,必须能在产业中应用。目前,多数国家的专利法都规定了专利应具有实用性这一条件。如美国的《法典》第35篇第101条规定:“凡发明或发现任何新颖而实用的制法、机器、制造品、工质的组分,或其任何新颖而实用的改进者,可以遵照本篇所规定的条件和要求取得专利权。”法国《知识产权法典》和日本的《专利法》也规定实用性是取得专利权的必要条件。我国《专利法》也规定了实用性条件,并且要求专利不仅能够在产业中应用,并且还应产生“积极效果”。

3.专利权保护期限的比较

在专利权保护期限立法规定中,要考虑发明人的利益、是否有利于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本国经济发展的水平与国际专利的保护水平等因素。而专利权所留存的法定保护期限越长,其专利价值就越高,反之价值就低。

(1)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

大多数国家对发明专利均规定了较长的保护期限,如20年、15年、10年等。加拿大对发明专利权的保护期限是自专利权公布之日起17年,或自专利权申请日起20年。一些国家对专利权保护期限还有一些特殊的规定。例如,法国《知识产权法典》中规定了一种补充保护证书制度。根据该法第L.611-3中的规定,在法国生效的药品或药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如果是按法国《公众健康法典》规定取得市场准销许可证的,则可根据规定的相应形式和条件,在专利权原规定保护期届满时获得补充保护期限。这一补充保护期限最长不超过原规定保护期届满之日起7年,或专利取得市场准销许可证之日起17年。

(2)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期限

各国对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期限也不尽相同。日本、法国的实用新型专利权保护期为自注册申请之日起6年,德国的保护期为自申请之日起10年,我国《专利法》第42条规定的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期也为自申请之日起10年。

(3)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期限

各国法律规定的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期限也不同:日本的保护期为自核准注册之日起15年;德国保护期为自申请次日起20年;英国的保护期为自注册之日起5年,可延长4次,每次5年;美国保护期为自核发证书起14年;法国保护期为自申请日起25年,经注册人声明还可延长25年。我国《专利法》第42条规定外观设计专利保护期为10年,自申请日起算。

4.专利侵权的民事责任比较

专利侵权风险是专利价值评估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因此,各国对专利权保护的强度将影响专利权的价值。专利侵权发生后,对受害人的民事救济通常包括停止侵权、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其中最能反映法律保护强度的是赔偿损失。

专利权的赔偿规定,各国差别很大。例如瑞典的《专利法》对专利侵权的赔偿规定比较笼统。而日本的《专利法》对专利侵权赔偿规定得十分具体。多数国家专利法所规定的侵权赔偿是补偿性的,只有少数国家如美国法律规定的专利侵权赔偿具有惩罚性。美国的《法典》规定:“法院可以将损害赔偿金额增加到原决定或估定的数额的三倍。”

我国规定的专利侵权赔偿基本上也是补偿性的。我国《专利法》规定了三个赔偿标准:第一,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的损失来确定;第二,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第三,被侵权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

参考文献

[1] 吴汉东等.知识产权基本问题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 王毅.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评估研究.2007中国评估论坛文件汇编.

[3] 胡开忠.知识产权法比较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

[4] 陈丽萍.专利法律制度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研究 篇12

一、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根据2008年4月14日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中, 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在中国境内 (不含港、澳、台地区) 注册的企业, 近三年内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 或通过5年以上的独占许可方式, 对其主要产品 (服务) 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 (服务) 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30%以上, 其中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10%以上;企业为获得科学技术 (不包括人文、社会科学) 新知识, 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 或实质性改进技术、产品 (服务) 而持续进行了研究开发活动, 且近三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须符合要求;高新技术产品 (服务) 收入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以上;企业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自主知识产权数量、销售与总资产成长性等指标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要求。

二、高新技术企业特点

一般来说, 高新技术企业具有以下特点:

其一, 明显的生命周期特征。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 其具有明显的生命周期特征。按照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周期来划分, 一般可以分为五个时期, 分别为种子期、成长期、扩张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在高新技术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 企业的经营计划、财务管理、产品技术开发、市场销售等方面的决策均具有很大的差异, 因此处于生命周期内不同阶段、不同时点的高新技术企业价值的评估原则不尽一致, 所使用的价值评估方法伴随着企业的生命周期各阶段也有所不同。

其二, 创新性。通常来说, 高新技术企业必须要勇于创新, 包括对产品和服务, 从而应对严峻的竞争。为了成为高度竞争行业中的市场领导者, 以快速技术发展为特征的高新技术企业, 需要科学技术的创新, 进行科学的研究创新是高新技术企业赖以生存的源泉。

其三, 高风险性。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主要表现为技术风险、产品风险和市场风险。高新技术企业一般是以某项新技术或新思路为出发点, 进行商品生产或提供服务, 难免会受到技术难题或开发产品的困难, 存在失败的风险, 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即使产品研发成功, 还要通过市场的检验, 最终能否被市场及消费者接受, 同样存在着很大的风险。

其四, 高成长性。技术先进、产品独特或服务新颖、竞争对手少, 高新技术企业以上述优点一旦站稳市场, 极有可能会以乘数级的速度加速增长。在这种情况下, 伴随着获得高额收益的同时, 企业会得到迅速扩张, 短期内有可能成长为行业内领头羊。

三、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探讨

目前常用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主要有三类, 分别为成本法、市场法和收益法。实物期权定价方法以传统意义下现金流时间价值为基础, 再融合考虑项目投资的时间价值和管理柔性价值以及减少不确定性的信息带来的价值, 从而能够更完整地对投资项目的整体价值进行科学合理估价, 近年来已成为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青睐的新方法。

其一, 成本法。成本法是按照历史成本的原则进行资产的计价, 主要包括账面价值方法、重置成本法等。成本法并不能合理地估计高新技术企业价值, 因为忽略了无形资产的价值以及收益的机会成本。该方法使得企业价值等于历史成本, 不能准确计量未来收益的价值, 实际上, 高新技术企业的市场价值可能远远超出其账面成本。另外一些无形资产, 如技术能力、智力财产、商业运作以及经验、高度熟练的伙伴网络和顾客关系等都能提供高度的竞争优势, 会驱动企业的利润增长。然而, 这些项目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均得不到体现。

其二, 市场法。又称相对估价法, 就是在市场上找到一个或几个与被评估企业相似的参照企业, 分析、比较被评估企业及合适的价值乘数, 在此基础上, 通过修正、调整参数, 参照企业的市场价值, 最后确定被评估企业的价值。将目标企业与可比企业对比, 根据不同的企业特点, 确定某项财务指标为主要变量, 用可比企业价值来衡量企业价值, 即企业价值=可比企业基本财务比率×目标企业相关指标。由于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性及产品服务的唯一性使得难以发现可比较企业以及合理的比率, 而且企业所在的市场也非完全有效, 因此使用这种方法对于估计高新技术企业价值存在困难。

其三, 收益法。收益法是指通过计算企业预期收益的现值来评估企业价值的方法。按照该方法的发展历程来看, 主要分为股利折现模型和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模型。股利折现模型适合于分红多且股利稳定的公司, 对于分红很少或者股利不稳定公司、周期性行业均不适用。我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分红比例不高, 分红的比例与数量不具有稳定性, 难以对股利增长率做出预测, 因此不适用。自由现金流量模型使用现金流量进行折现来估计企业价值。它通过使用合理的贴现率计量预期现金流量的现值。使用该方法估价高新技术企业的问题在于, 不仅需要大量的估计, 而且由于环境中的高不确定性, 对于高新技术企业业绩不可能做到准确预测。另外, 企业评估中需要对发展的阶段仔细考虑, 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 其进行折现时的贴现率大小也有所不同。

鉴于高新技术企业所伴随的高风险以及预期现金流量的高度波动性, 对利润的持续性分析也是进行企业价值评估的重要因素。当面对环境以及技术的高度不确定性, 大量的高新技术企业可能变得不能独立生存, 仅有少数能成为胜者, 而且快速变化的技术环境和竞争氛围使得波动和风险在估计高新技术企业的价值时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 随着期权种类的增多、期权交易的深入发展以及期权定价理论的广泛研究和不断完善, 期权思想已被人们逐渐熟悉并应用到实际的操作中。概括地讲, 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可以用来检查价值取决于不确定的未来资产价值的任何合约。1977年, Myers首次把期权定价理论引入项目投资领域。他提出以投资机会为对象的增长期权的概念。由于项目投资中的期权是以实物资产为研究对象, 因此这个概念被称作实物期权。它包括项目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所拥有的一系列非金融性选择权。因此人们开始将实物期权的思想和技术方法应用于具有不可回收投资性质的投资项目评估和投资决策中, 另外一些研究人员将实物期权应用于项目的投资决策、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和投资决策等领域。

传统的价值评估方法没有考虑和评估机会的价值, 期权估价法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考虑并计算了机会本身的价值, 将投资机会的价值量化, 拓宽了投资决策的思路, 使估价方法更为合理。将期权理论应用于高新技术企业价值的评价, 不是对传统价值分析方法的否定, 而是在保留传统估价方法合理性的基础上, 对其进行的改进和拓宽。

参考文献

[1]王小荣、张俊瑞, 《企业价值评估研究综述》, 《经济学动态》2003第7期。

[2]夏健明、陈元志:《实物期权理论评述》,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3]魏素艳、张红, 《高新技术企业价值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

上一篇:沃尔玛的启示下一篇:改进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