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自主创新政策

2024-08-20

战略性自主创新政策(共12篇)

战略性自主创新政策 篇1

张明龙教授撰写的《区域政策与自主创新》, 2009年8月已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 全书共65万字。该书是一部具有开拓性意义的专著, 它填补了中国如何运用区域政策促进创新活动研究的空白, 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决策参考价值, 为区域经济学和创新理论研究增添了一项重要成果。通览《区域政策与自主创新》全书, 我认为, 至少有以下几个明显特色:

一、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提炼出核心内容

专著《区域政策与自主创新》, 是张明龙教授主持的, 浙江省社科规划重点课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区域政策支持体系研究》 (07CGLJ004Z) 的研究成果。

张明龙教授承担了课题研究任务后, 马上召开分工会议, 并负责制订课题研究计划, 组织派人外出调查。其他成员也作了相应分工。

课题组先后组织人员到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南京、西安、兰州、昆明、太原, 以及浙江省各地的有关科研单位和科技管理部门, 进行不同层次、多种类型的调查。在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兰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云南财经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开展合作研究、参加成果交流会或学术研讨会、征询专家意见。还对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布法罗大学、加拿大乔治布朗学院、丹麦奥本罗国际商学院等国外高校进行学术访问和合作研究, 与国外学术界保持联系。同时走访了十多个较有代表性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工业园区, 还在台州考察了吉利汽车、钱江摩托车、海正制药、华海制药、仙琚制药、星星冷柜、苏泊尔炊具、飞跃缝纫机、中捷缝纫机、宝石缝纫机、杰克缝纫机、伟星管业、银轮机械、双环齿轮、三门变压器等科技创新业绩显著的企业。这样, 课题组着手从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搜集、整理有关资料, 博览与之相关的论著, 细加考辨, 取精用宏, 在充分占有原始资料的基础上, 抽绎出典型材料, 高度概括, 精心提炼, 形成课题报告的核心内容和思维脉络, 也为本书的写作奠定了基础。

课题组成员完成的阶段性成果, 已分别在《中国发展》、《理论导刊》、《科学管理研究》、《科技管理研究》、人大复印资料《科技管理》、《党政论坛》、《乡镇经济》、《开发研究》等刊物发表十多篇论文。2009年, 张明龙教授执笔完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区域政策支持体系研究”总报告。同年8月, 在总报告基础上形成的专著《区域政策与自主创新》公开出版。

二、拓宽学术研究的思路和视野

1. 该专著研究内容的基本观点。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科技投入大幅度增加, 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浙江省在全国较早提出“科教兴省”战略, 此后又进一步提出“科技强省”战略, 促使科技发展环境不断改善, 全社会科技投入逐年递增, 科技综合实力和区域创新能力实现争先进位。然而, 必须看到, 中国科技和经济增长的基础尚不稳固, 核心竞争力和产业带动能力提升缓慢, 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还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以浙江省为例, 许多企业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 不得不忍痛将大部分利润拱手让于别人。

影响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如原有科技发展基础薄弱, R&D投入占GDP的比重偏低, 缺乏技术创新意识等。中国现阶段科技发展基础不断改善, 科技投入逐步加大, 人们的创新意识也越来越强。在此条件下, 区域政策支持体系是否健全, 对创新能力提高的影响日益凸显出来。

以国家为区域单元展开分析, 可以发现, 无论超级大国, 还是其他主要工业国和新兴工业国, 都十分重视运用政策支持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借鉴国际先进经验, 为了推进中国创新政策支持体系建设, 建议着重做好以下几点: (1) 加强科技信用的政策体系建设, 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的科技信用基础; (2) 加强推动科技进步的政策体系建设, 促进基础研究, 攻克前沿技术, 突破重大关键技术, 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3) 加强知识产权的政策体系建设, 构筑一个强有力的创新成果保护体系; (4)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体系建设, 进一步加快发明创造的应用开发。

2. 该专著拓展学术研究的主要创新体现。

(1) 充实自主创新理论的内容。本课题率先把空间概念引入自主创新理论的研究, 以国家为区域单元, 分别把超级大国、其他主要工业国、新兴工业国作为考察对象, 分析它们自主创新活动的内涵、结构、特点、发展现状、地位作用、运行机制、存在障碍及其原因等理论内容, 并以不同国家区域条件下自主创新活动的共同点与差异性进行比较, 揭示自主创新活动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的规律性, 为中国推进自主创新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国际经验, 也有利于深化中国自主创新理论的研究。 (2) 提高创新政策支持体系研究的科学性。文献检索结果显示, 已有论著绝大多数是从单项或几项具体政策角度, 而不是从整个政策体系角度, 分析如何促进自主创新活动。本课题的一个突出特色, 就是跳出具体政策的局限, 着眼于创新政策支持体系的整体, 分别从科技信用政策体系、推动科技进步政策体系、知识产权政策体系、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四个子系统展开深入探索, 提高了研究对象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从而使研究结论更加科学、合理。 (3)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一条有利思路。以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研究成果, 大多着眼于硬条件, 如增加科技投入, 鼓励创造发明, 改造工艺流程和技术装备等。本课题与此不同, 它由软条件入手, 着重从国家区域政策支持体系角度研究如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也就是通过完善国家区域政策环境, 促使创新人才、科研经费、先进装备和高新技术产业等形成优化组合, 发挥更大的创新能量, 从而在同量投入或相似的硬条件下, 更好更快地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4) 为完善创新政策支持体系提供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本课题尽力借鉴世界各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成功经验, 及时总结国内建设创新政策支持体系的已有成效, 同时通过系统探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财政、税收、金融、保险、产品、产业、技术、信息、土地、外贸、人才等诸多政策, 通过深入研究各种不同政策在功能、效益、时差、交替和主辅等方面的合理配置, 从源头上与结构上理顺创新政策支持体系的构成要素及其优化方案, 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对策建议。 (5) 鼓励民营经济创新活动, 特别对促进民营经济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研究, 具有一定超前性。本课题以民营经济发达的台州市为案例, 把鼓励民营经济创新活动的有关区域政策, 作为特色内容之一进行研究。台州促进当地创新活动的政策支持体系的建设成果, 不少内容是在实践中摸索形成的, 具有原创性质。特别是台州注重政策支持体系的前后时差配合, 注重不同政策的调节功能配合, 既是成功的实践活动, 又对理论研究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由此深入探索, 易于找到完善创新政策支持体系的新办法。

三、具有较大实践应用价值和社会影响

1. 该专著的实践应用价值。

(1) 该专著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角度, 系统审视了中国现有的政策支持体系, 并为及时消除其内涵的不足或缺陷, 由源头上提供一套新思路和新措施, 既有利于构建促进创新活动的区域政策支持体系, 又为丰富创新原理与管理理论提供必要补充和典型案例。 (2) 该专著从促进创新活动的政策类型角度, 着重分析了中国的科技信用政策、推动科技进步政策、知识产权政策、科技成果转化政策, 进而提出一整套完善创新政策支持体系的对策建议, 有利于理顺法律、财政、税收、金融、保险、信贷、土地、经贸、技术、工商管理、知识产权、新闻出版、中介服务和行政管理等部门支持创新活动的关系, 可为各地在运用政策合力促进创新活动方面提供决策参考。 (3) 该专著从提升创新实力的政策结构角度, 分别考察了统领性政策、系统性政策、时差性政策、多样性政策、交替性政策等不同类型的科技创新政策, 可为优化支持创新的区域政策结构及其功能配合提供理论与实证依据。

2. 该专著阶段性成果的社会影响。

通过文献检索可以发现, 该专著部分内容作为课题阶段性成果, 以论文形式发表后, 被CPCI-S检索、转载、辑目, 以及被其他学者加以引用、列为参考文献的情况, 大体如下: (1) 以本书465—506页内容形成的论文《Positive Analyses on the policy support system for promoting the civil innovative activities———The case study of Taizhou China》, 中译为《促进民间创新活动区域政策支持体系实证分析———以台州为例》, 被原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新版 (CPCI-S) 检索的证明; (2) 以本书321—328页的内容形成的论文《加强科技信用制度建设的思索》, 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科技管理》2008年第1期全文转载; (3) 以本书310—318页的内容形成的论文《科技项目的失信行为与治理对策》, 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科技管理》2006年第9期全文转载; (4) 本书294—301页的内容形成的论文《中国科技信用管理制度建设纵向考察》, 被《新华文摘》2008年第20期辑目; (5) 引用《加强科技信用制度建设的思索》的论文:林江鹏《和谐的科技诚信体系运行机制研究》,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 (6) 引用《科技项目的失信行为与治理对策》的论文:徐华《中国科技信用体系建设研究进展》, 《科学与管理》2008年第4期; (7) 引用《科技项目的失信行为与治理对策》的论文:王明明、朱军、赵宝元《科技项目立项中的信用缺失及其应对机制研究》,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年第5期; (8) 以本书104—107页的内容形成的论文《德国创新政策体系的特点及启示》, 被刘江翔《论科技创新与政府服务功能的完善》在《闽江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引用; (9) 引用《德国创新政策体系的特点及启示》的论文, 还有刘江翔《海西科技创新的公共行政平台研究》, 《闽江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当然, 该专著作为一家之言, 不可能把研究涉及的问题都分析得很透彻。与其他许多学术专著一样, 该专著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 有的见解有待进一步完善, 有的说理需要更加清楚、明确。另外, 创新政策支持体系的内含系统还可以进一步细分。这些问题, 只有留待今后的专著再深入研究了。

摘要:《区域政策与自主创新》以国家为区域单元, 依据先国际后国内的顺序, 深入探索超级大国、主要工业国和新兴工业国运用政策增强创新能力的措施及成效, 进而着重研究中国如何运用科技信用管理, 怎样通过建设创新政策支持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该书密切跟踪世界前沿创新成果, 披露了大量鲜为人知的科技信息, 为遴选研究开发项目和制定科技政策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区域政策,科技政策,自主创新,科技信用管理

战略性自主创新政策 篇2

“创新”二字绝非易事,虽然自主创新之路会面临着种种困难和障碍,但是无论企业、科研院所,还是政府,都应该以全局的、发展的眼光认识自主创新,少走弯路,以占领竞争的制高点。

我国自主创新有三个方面的涵义:一是原始创新,二是集成创新,三是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再创新。自主创新,就是把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结合起来,在积极跟踪、关注和参与原始创新、集成创新的同时,高度重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技术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力素质也有了相当提高。

面对日益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面对以创新和技术升级为主要特征的激烈国际竞争,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已经日益成为发展的瓶颈制约。一方面,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迅速;另一方面,“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模式,使中国以廉价的劳动力,消耗大量能源,承受巨大污染,而掌握核心技术的发达国家,仅需一纸技术合同,就可拿走大部分利润。因此专家指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需要,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迫切需要,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迫切需要”。“跟踪模仿”嬗变“中国原创” 目前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到350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科技人才队伍。科技投入的规模不断提高,2006年,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支出总额达到3003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00年的0.9%提高到2006年的1.42%。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顺利推进,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逐步增强,大学、科研机构在科技创新中的骨干和引领作用进一步发挥;区域创新空前活跃,有效地支撑和带动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国际科技合作迈出新步伐,国际科技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自主创新”关键要狠抓落实

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作为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自主创新,包括新发明,新创造,新发现,新应用在内,都是促进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动力。就农村来说,许多农民文化落后,意识陈旧,素质不高,生产力进步不快。特别是农民怕冒风险的问题比较突出,怕试,怕用,墨守成规。这样,社会难以前进,生产技术难以进步。要是有人发明了一种新的生产模式,大幅度地提高了经济效益,大多数人就会说“好在他”,而不动手去干。而一部分人就会跟着学,到现场看看,模仿人家的模式,自己也去试试,人就是这样:心有灵犀一点通。看着、学着、模仿着学,他也成功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科学技术特别是战略高技术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必须把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带动我国社会生产力实现质的飞跃,努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和保持发展的主动权。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而且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只有通过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才能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和可持续增长,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立足于基本国情,深刻认识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能够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大幅度提高,同我国将自主创新作为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发展不竭的动力,重视发挥科技创新在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现代化方面的重要作用是分不开的:在战略领域超前部署,通过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技术来带动产业崛起,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在确保重大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的基础上,鼓励并调动大批科技力量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推动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有效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孕育新的产业方向和经济增长点,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方向。

充分认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本质要求,决定了科技发展在提高综合国力中的核心地位。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工业化基本上走的是靠要素投入驱动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环境长期高强度开发和利用基础上的传统工业化,已经使我国的资源与环境不堪重负。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改变。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唯有拓宽自主创新的战略视野,充分发挥科技作为经济建设主力军的作用。我国必须进一步加强行业和产业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利用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创造新的产业部门,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大幅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积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拓展发展领域,使经济保持旺盛的活力和雄厚的基础,努力把发展方式转变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深入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推动产业技术联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及相关产业链发展。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和路径。要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形成创新的重要基础和科技竞争力的主要源泉。要大力加强集成创新能力,形成单项相关技术的集成创新优势,努力实现关键领域的整体突破。要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充分利用全球科技存量,形成后发优势加快发展。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确立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加快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努力实现新技术的产业化。要发挥政府的战略导向、综合协调和服务功能,创造更好的创新环境。强有力的创新激励体系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性制度保障,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以保护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激励体制框架,建立和完善创业风险投资,增强税收制度对创新的激励作用,努力吸引集聚高层次创新领军人才,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强大的动力来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也是研究型大学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国研究型大学实现其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努力创造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精英人才,这是国研究型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也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或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必经之路。在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高校这支最大的师生创新群体必须以凝聚学科方向、创造标志成果、汇集创新队伍、构筑学科基地为科技创新的基本战略,着力提高解决当前和未来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放眼国民经济主战场,瞄准尖端科技的战略需求,围绕国家目标,以重大科研项目为驱动,加强基础性、前瞻性和前沿性的科学研究,实现关键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为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行业技术升级作贡献。在贡献中求支持,在服务中求发展。

企业自主创新相关扶持政策解读 篇3

(一)引进技术的吸收与创新。鼓励开展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创新活动,提升产品水平和附加值,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标准,支持专利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应用推广等。

(二)企业技术中心能力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技术中心,支持国家和上海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完善关键研发试验条件,构建关键技术研发创新平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三)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建设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联合开展产业政策研究、关键技术攻关等。

(四)引进国际先进研发仪器设备。支持承担国家和本市重点项目的单位引进国际先进研发仪器设备,不断提升基础条件和自主创新能力。

(五)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鼓励和引导企事业单位开展重大技术装备的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支持重大技术装备整机产品研制、关键零部件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研制以及重大技术装备测试、试验、认证能力建设等。

(六)重大技术装备首台业绩突破。鼓励装备使用单位与制造单位合作开发或者装备使用单位自行开发的国际、国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投入工程应用,实现首台业绩突破。

(七)经市政府批准的其他需要支持的项目。

专项资金支持标准如下:

(一)纳入年度引进技术的吸收与创新计划的项目,支持标准不高于该项目研发总投入的30%,金额最高不超过800万元。

(二)纳入年度企业技术中心能力建设计划的项目,支持标准不高于该项目新增总投资的30%,金额最高不超过300万元。

(三)纳入年度产学研合作计划的项目,支持标准一般不高于该项目研发总投入的50%,金额最高不超过800万元。其中,产业政策研究项目可由专项资金全额资助。

(四)纳入年度引进国际先进研发仪器设备计划的项目,支持标准不高于所购仪器设备价格的30%,金额最高不超过400万元。

(五)纳入年度重大技术装备研制计划的项目,支持标准不高于该项目研发总投入的20%,金额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六)纳入年度重大技术装备首台业绩突破风险补贴计划的项目,对该首台(套)装备的本市使用单位给予风险补贴支持,支持标准不高于所购设备价格的10%或者保费额的50%,金额最高不超过800万元。

申报条件:(一)在本市登记注册;

(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

(三)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健全,信用良好;

(四)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资金筹措和项目实施能力,项目方案合理可行;

(五)所申报项目为在建或者拟建项目,项目实施期一般不超过三年。

《上海市鼓励引进技术的吸收与创新规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十六号公告) 所称引进技术的吸收与创新是指依法通过贸易、经济技术合作等方式,从国外取得先进技术并通过掌握其设计理论、工艺流程等技术要素,成功地运用于生产经营,以及在此基础上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并实现商业化的活动。

下列项目或者技术可以获得技术开发经费的补贴:(一)属于国家技术创新项目或者本市重点支持的吸收与创新项目;(二)在吸收基础上创新的、具有市场竞争力或者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三)未列入市吸收与创新年度计划,但符合指导目录要求,经过市经委组织鉴定,确认其技术上有重大突破并形成一定规模的项目。用于吸收与创新的技术开发经费,可以按照实际发生额计入成本。用于吸收与创新的关键设备、测试仪器,单价在规定数额以下的,可以一次或者分次计入成本。

列入市吸收与创新年度计划的项目,可以对设备进行快速折旧,并参照市新产品试产计划或者中试产品计划的规定享受相应优惠。可以申请优先列入市技术改造项目计划,获得贷款贴息的资助。承担单位需要引进外省市专业技术人才的,可以按照规定直接申请办理外省市专业技术人才调入本市的手续;需要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专家、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的,可以按照规定申请有关专项资金的扶持。进行关键技术攻关,需要聘用国外专家的,可依据聘用合同向市有关部门申请经费补贴。本市各级机关在采购活动中,在同等条件下,应当优先采购属于扶持发展产业的吸收与创新产品。

吸收与创新项目属于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或者在吸收高新技术基础上创新的成果转让取得收益的,按照国家和本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规定,享受优惠。吸收与创新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增值税零税率优惠。吸收与创新的产品进行技术质量认证,企业可以申请有关的经费补贴。吸收与创新的技术或者产品申请国内外专利的,可以申请专利申请费、专利维持费、专利代理费的部分资助。引进国外专利技术用于技术开发,属于国内首次运用的,可以凭专利转让或者专利许可合同等有效证明,申请经费补贴。

在本市建立吸收与创新的下列机构,可以申请启动经费的补贴:(一)国家级或者市级的企业技术开发中心;(二)国家级或者市级的吸收与创新基地;(三)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联合建立的市级技术开发机构。

《上海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沪经技[2008]291号) 为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确立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对国民经济主要产业中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创新业绩显著、具有重要示范作用的企业技术中心,予以认定为上海市企业技术中心,以鼓励和引导企业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申请条件:(一)企业所属行业必须符合上海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战略的要求。申报企业在本行业处于龙头地位,有较强的经济技术实力和较好的经济效益,年销售额不低于3亿元。

(二)领导层重视技术创新工作,具有较强的市场和创新意识,能为技术中心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具有较完善的研究、开发、试验条件,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较高的研究开发投入,企业的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不低于1000万元且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低于3%、企业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不低于1000万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知名品牌,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研究开发与创新水平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四)拥有技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带头人,拥有一定规模的技术人才队伍,企业专职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不低于60人,在同行业中具有较强的创新人才优势。

(五)申报企业必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建立了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每年必须有专利申报。

(六)技术中心组织体系健全,企业发展规划和目标明确,具有稳定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技术创新绩效显著。区(县)所属企业原则上为区(县)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两年以上,市属国有及控股企业由集团公司审核并推荐。

(七)企业两年内(指申请上海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当年的5月31日起向前推算两年)未发生下列情况:1、因偷税、骗取出口退税等税收违法行为受到行政、刑事处理。2、涉嫌涉税违法已被税务部门立案审查。3、走私行为。4、其它违法行为。

(上海中小企业风险管理研究所姜怡供稿)

战略性自主创新政策 篇4

一、京粤浙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政策概况

OECD提出创新政策是“科技政策与政府其他政策, 特别是经济、社会和产业政策, 包括能源、教育和人力资源政策形成的一个整体”。本文认为创新政策是一国或一个地区为了促进相关产业的创新活动及创新成果转化, 而制定的各种政策的总和。京粤浙三地分行业出台了一系列规划及意见建议, 例如:新能源产业北京出台了《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北京市振兴发展新能源产业实施方案》;广东出台了《广东省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广州市节能与新能源中小客车购置补贴试行办法》;浙江出台了《浙江省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光伏等新能源推广应用与产业发展的意见》。经笔者梳理相关文件, 总结出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同行业的政策, 三地都出台1~3个规划或意见建议。

二、京粤浙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政策比较

三省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各有侧重。京粤浙三地重点发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七大行业中下属的不同行业小类, 集中优势资源发展重点行业。北京重点发展新能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纯电动汽车、新材料、航空航天;广东重点发展太阳能光伏、电子信息、半导体照明 (LED) 、电动汽车、核电装备、风电、生物制药;浙江重点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海洋新兴产业、物联网、新材料、核电关联产业。由于各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心不同, 很难同行业横向比较, 以下将选取各省市的重点发展领域中的子产业, 即北京市的电子信息产业、广东省的LED产业、浙江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 全面对其产业技术政策、市场培育政策、投融资政策、税收政策进行比较。选择其子产业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 此三产业同为环保高科技型产业;第二, 发展势头良好, 规模大, 市场前景广阔;第三, 政府政策侧重扶持。例如, 北京信息产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占绝对优势地位, 从产业发展规模来说, 电子信息产业成为八大产业的第一梯队, 形成了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主导、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的格局。广东是我国重要的LED产业基地之一, 规模位居全国首位。截至2013年, LED产业在广东全省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排名第二, 增速第一。浙江省新能源产业起步较早, 近年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 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政策比较。

(表1) 从产业技术政策上来看, 三省市都对其产业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都重点建设实验室和与优秀企业共同组建检测联合实验室, 编制技术创新路线图, 由各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带头, 攻克各项技术难题。此三者的产业技术政策都偏向于应用性共性技术, 其共性技术创新政策偏向于研究环保技术和资源供给方面。然而在大力发展产业技术的同时, 我们也能看到许多科技“短板”与人才“短板”, 技术创新的支撑体系还很不完善, 还存在科技创新储备、领军人才储备的问题, 如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 集成电路及电子设备等基础领域一直以来就是短板。这三个高科技产业都十分注重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从国内外引进一流人才, 但我们更应注重对人才的培养体制。

(二) 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培育政策比较。

(表2)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的优势在于巨大的市场需求, 国家和各省市都纷纷出台具体的市场培育政策, 激发市场。三省市分别都对其产业大力进行以下方面的建设:示范工程建设、示范城市建设、大型制造基地建设和培养骨干企业。值得一提的是, 浙江省注重配套政策的完善与实施。浙江省采用纯电动汽车创新商业租赁模式, 是其市场培育政策的亮点之一。电动汽车租赁是打开私人市场的有效途径之一, 分时租赁能够充分体现电动汽车成本低、方便交通、提高效率等优势。允许不拍号牌予以登记、免交或减半交纳出租车运营费用等措施, 区别对待纯电动车, 给予市场主体实质的优惠, 这一系列的配套措施值得我们借鉴。此外, 三个省市在培育该产业市场时注重加大政府扶持补贴的力度。广东省注重将符合条件的通过自主创新产品认定的LED产品和关键装备加入政府采购产品目录, 选择相对成熟的LED产品纳入财政补贴政策的支持范围并进行大力推广。浙江省则注重直接的资金补助, 对达到要求的重点企业和技术攻关课题项目分别给予大规模资金补助。

(三) 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融资政策比较。

(表3) 从投融资政策来看, 投资主要分政府投资、社会资本投资和银行信贷支持。作为新兴产业的支撑性高新产业, 都位于我国经济发展发达的省市, 政府必定对其投资金额巨大, 都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上市、组建股份制公司。新兴产业中70%为中小企业, 一直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 三省市的投融资政策主要针对中小企业, 助力中小企业。以广东省和北京市为例, 结合自身特色, 加大了金融创新力度, 出台了许多有针对性的创新措施, 如加大银行对中小电子信息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和科技企业信用互助融资。广东省LED产业创造的“合同能源管理+供应链+金融”的商业创新模式、北京市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通过完善“三板—创业板—主板”直融渠道便是最好的例子。反观浙江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则在投融资政策方面显得有点单一、缺乏创新性。

(四) 战略性新兴产业税收政策比较。

(表4) 从税收政策上来看, 为了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三省市都无一例外地对位于高新技术开发区内的企业给予税收上的优惠政策, 在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出台后, 在企业所得税方面对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均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这促进了高新技术企业快速迅猛地发展, 其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快速提高。各高科技园区的税收优惠因各地方政策而有所不同, 如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的高新企业注册经营后便可享受前三年企业所得税三年免收、三年减半征收的税收优惠, 但实质都是相同的, 具体到各个科技园区的税收优惠政策更能因地制宜, 发挥良好的作用, 减轻企业的财务负担。三省市的税收政策主要都集中于免税、减税和退税, 相对来讲方式比较单一且仅仅是针对某个环节或某个方面, 如广东省LED产业税收政策中的企业研发经费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和浙江省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的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 在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150%摊销的政策, 此两者的税收政策都集中在企业的研发方面。在税收政策方面确实存在一定的完整缺乏性和针对缺乏性, 对其他方面如风险投资、自主创新等重点环节的支持力度还不够。

三、总结与建议

从比较京粤浙三地优势产业的创新政策可以看出, 三地都是综合运用供给面、需求面和环境面创新政策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注重完善各层次产业的发展规划、制订有针对性的政策法规、加快出台解决产业发展“短板”问题的政策、形成有较强支持作用的政策机制, 促进各省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持续发展。在创新政策中还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

第一, 加强需求侧创新政策的支持力度。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期和发展期, 需求侧创新政策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除了我国的生物医药产业还处于孕育期之外, 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的关键技术已突破、处于多种技术路线并存阶段, 新一代新兴技术的主导设计已形成, 进入创新扩散阶段。在此阶段需要强有力的需求拉动才能促进产业的壮大发展, 京粤浙三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功也证实了此道理。三地都出台了一系列需求政策, 例如“感知北京”示范工程建设、绿色照明示范城市、政府采购政策、在需求层面引导居民消费模式改变等, 这些政策取得良好效果, 值得借鉴。

第二, 支持地方金融创新供给模式, 构建多层次的金融支持体系。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每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和途径具有一定的差异, 在成熟期之前的企业由于风险较大, 很难从商业银行获得信贷支持, 需适当引导商业银行创新业务范围, 为初创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资金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的产业, 一些企业处于产业的高端, 如研发阶段, 有形资产少, 无形资产如专利所占比重高, 因此鼓励商业银行创新金融产品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特征。在成熟期之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盈利能力增强, 可抵押的资产增多, 在此阶段的融资方式应趋于多样化, 如证券融资、企业并购等方式, 政府积极鼓励企业上市融资, 优化企业公司治理结构。

第三, 增强地方政府在税收优惠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的自由裁量权。从地方规划及意见中可以看出, 有关税收政策多是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意见, 地方政府在通过税收优惠减免方面权力有限, 无法根据地区产业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构建税收优惠体系。在地方政府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方面:首先, 需要进一步优化激励对象和激励环节, 增强政策的引导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技术创新强的产业, 科技投入比例相对较高, 投资的风险较大, 在产品及项目的研发、中试环节就需要给予政策激励, 而现行的优惠政策主要作用于产业化阶段。可采用补偿企业研发投入、对研发、中试阶段所用仪器设备实施差别的折旧政策等方式;其次, 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降低企业享受优惠政策的门槛。从京粤浙三地的创新政策可以看出, 三地都非常重视大型企业的培育, 但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关注度不足, 科技型中小企业也是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应给予创投企业一定的税率优惠, 新创办企业实施减半的税率优惠等措施。

参考文献

[1]柳光强, 田文宠.完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设想——从区域税收优惠到产业优惠[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2.3.

[2]谯薇, 宋金兰, 黄炉婷.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政策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 2014.3.

战略性自主创新政策 篇5

合政[2014]62号

为推进自主创新,根据《合肥市扶持产业发展政策的若干规定(试行)》,制定本政策。

一、资金安排和扶持范围

1.设立“自主创新专项资金”,实行预算管理和总量控制。

2.在本市区域内注册、纳税,且申请项目在本市范围内组织实施,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在肥的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户籍或身份证在合肥的社会个人(仅限专利资助),均属于本专项资金支持范围。

二、扶持政策

(一)政府投资引导基金。

3.根据《合肥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试行)》,设立新兴产业增长源基金,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承担的新兴产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具体实施细则另行制定。

(二)天使基金。

4.根据《合肥市天使投资基金管理办法(试行)》,设立天使投资基金,重点支持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对高端人才创办的企业及省科技团队备选库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所创办企业给予优先扶持。具体实施细则另行制定。

(三)借转补。

5.根据《合肥市财政资金“借转补”管理办法(试行)》,支持我市争取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科技重大专项、高技术产业发展计划等重大项目,并在本地产业化,给予其所获国家拨款额10%预拨专项资金

支持,最高不超过500万元;支持我市重点发展产业的自主创新研发项目,按单个项目研发费用一定比例给予预拨专项资金支持,最高不超过200万元;支持科技小巨人企业和医疗卫生科研项目。具体实施细则另行制定。

(四)科技金融产品。

6.设立科技保险基金。引入科技保险经纪公司与多家保险公司成立共保体,分担创新企业市场风险。鼓励创新企业和保险公司开展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等保险业务,鼓励保险公司对投保人优惠保险费率,政府给予保险公司保险费补贴。投保贷款保证保险的企业无法偿还银行贷款的,由科技保险基金、银行、保险公司按一定比例承担赔偿责任。对于参与科技保险的保险公司总保费达到200万元以上,政府给予其总保费规模10%的补贴,每家保险公司年补贴最高不超过50万元。对投保科技研发类保险的企业,按实际支出保费的50%给予补贴,每家最高不超过20万元。

7.设立专利质押贷款引导基金,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以专利质押贷款方式融资,给予企业应支付贷款利息额的50%资金补贴,每个企业每年贴息额度不超过50万元。对开展专利评估的企业,给予评估费50%的补贴,每个企业每年不超过20万元。对开展专利质押的担保机构,给予担保机构专利质押贷款额3%补贴,同一机构每年最高补贴额不超过20万元。

8.设立高科技企业创新贷风险池资金。担保(保险)公司按照1:1配套,商业银行按照风险池资金10倍安排定向信贷资金,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政府、担保(保险)公司、银行按照一定比例承担科技企业贷款风险,超出风险池部分由担保(保险)公司和银行按比例承担责任。

(五)事后奖补。

9.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或试点企业,给予20万元一次性奖励。

10.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第一位)、国家专利金奖的企业,奖励创新团队50万元。

11.对下列企业购置用于研发的关键仪器设备,分别按其实际支出额的15%予以补助,单台仪器设备补助分别不超过200万元,单个企业补助分别不超过500万元。

(1)销售收入2亿元以上,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3%以上,以技术为主的综合实力省内领先、行业一流的骨干企业;

(2)省外或境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在我市企业设立的国家级应用研发机构或分支机构;

(3)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产学研用结合的新型研发机构。

12.对我市企业在境外设立、合办或收购研发机构的,按其当年实际投资额的10%予以补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13.对新认定的国家级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给予30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新认定的企业建设的国家级质检中心,给予20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国家组织的运行评估中获优秀等级的,给予10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给予50万元一次性奖励。

14.对我市企业国家重点新产品销售收入在当年国家重点新产品中的排序分档确定的,排序1-10名的,每个补助100万元;排序11-30名的,每个补助60万元;排序30名以后的,每个补助30万元。国家重点新产品销售收入数据以统计部门为准,此条款由县区兑现。

15.对使用省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网登记仪器设备的租用单位,按租用仪器设备支出的2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30万元。

16.符合我市平台管理要求,经市科技部门认定或备案的各类新建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给予50万元资助;对批准组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院组建期满后实行动态管理和考核机制,考核优秀的,给予每家100万元运行经费资助;安排100万元用于新建院士工作站和在站院士生活补助。围绕我市产业发展,以企业为主体,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等新组建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给予100万元一次性资助。

17.对各开发区、工业园区新建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使用面积10000平方米以上,含公共服务场地),按50元/平方米给予开发区、工业园区管委会一次性补助,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18.支持创新型城市、合芜蚌试验区建设若干重大软科学研究项目。

19.对本地区的企事业单位,当年技术登记合同交易总额在1亿元以上的,给予50万元一次性奖励。

20.对单位和个人申报的发明专利进入实质性审查阶段的,每件分别给予单位(专利研发管理团队)和个人1000元、500元奖励;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的单位和个人,每件给予单位(专利研发管理团队)和个人5000元奖励。对单位和个人当年获得发明专利授权5件以上,给予单位(专利研发管理团队)和个人5万元奖励;对当年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30件、50件的企事业单位,分别给予5万元、10万元奖励;对当年代理我市发明专利申请量超过300件、500件的专利代理机构,分别给予10万元、20万元奖励。

三、附则

21.本政策由市财政局会同相关部门负责解释。

22.本政策与其他财政政策不重复享受。对弄虚作假、骗取资金的,予以追回;情节严重的,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

23.涉及县(市)区、开发区配套的政策资金,市财政兑现市级承担部分,县(市)区、开发区财政按比例配套承担。

24.市监察部门负责加强对各类政策执行监督。

科技兴贸战略的关键是自主创新 篇6

[关键词]科技兴贸 自主创新

一、科技兴贸战略的由来与取得的成效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明确指出:科教兴国战略是实现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跨世纪发展宏伟目标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将加快科技进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放在社会经济发展更加突出的地位。1999年初,为在外经贸领域具体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同时也为适应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增长迅速,努力改善中国出口商品结构,抵御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造成的不良影响等新的形势,中国外经贸主管部门提出并开始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为此,中国外经贸主管部门协同国家有关部委,指定了一系列支持鼓励的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促进了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发展。科技兴贸战略实施前的1998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仅为202.5亿美元,占当年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1%。1999年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第一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为247亿美元,同比增长.22%,占当年外贸出口的比重上升到12.7%,比上年提高了1.7个百分点。而2000年至2005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保持着连年快速增长态势,出口额按年度依次为370.4亿美元,464.6亿美元,1101.6亿美元,1655.4亿美元和2182.5亿美元;增长幅度依次为49.9%,25.4%,46%,62.3%.50.3%,31.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增长幅度高于同期当年外贸出口的增长幅度,依年度分别为22个百分点,18.6个百分点,23.8个百分点,18个百分点,14.9个百分点和3.4个百分点;与此相对应,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上述各年度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基本呈上升趋势,按年度依次为14.8%,17.5%,20.8%,28.9%,27.9%和28.6%。这些统计数据说明,科技兴贸战略促使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时期,提前并且超额完成了有关部委制定的《科技兴贸“十五”专项计划》中规定的指标,即“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2000年占外贸出口15%的基础上,保持15%的增长速度,到2005年占外贸出口的比重达到20%”。无疑,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已成为拉动中国外贸出口增长的中坚力量,是促进中国对外贸易总体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2、进一步改善了中国出口商品结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高速增长直接有利于出口商品结构的改善,促进中国商品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早在“七五”计划期末的1990年,中国即实现了由主要出口初级产品向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的转变,当年出口的工业制成品占到出口的74.4%,初级产品仅占25.6%。但是,直到1998年,中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中,绝大多数产品仍属于低技术、低附加值的产品,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比重偏低。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后,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计算机与通讯技术、光电子和电子技术、生物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以及新材料技术等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领域。这些产业领域中的某些产品出口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比重较高,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结构的重要构成部分。如2000年,中国计算机与通讯技术产品出口为270.09亿美元,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72.9%,电子技术产品出口为58.45亿美元,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15.8%。2004年,上述两大类技术产品出口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分别为82.4%和11.1%,说明这两大类技术产品是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的主打产品。其他如生命科学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光电技术、生物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等产业领域的产品出口,虽然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偏低,但其增长速度却比较快。如2004年上述产业领域产品出口的增长幅度分别为29.4%,45.6%,110.6%,15%,32.1%。这些技术含量、附加值较高的技术产品出口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发展势头,对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科技兴贸战略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科技兴贸战略提出后,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国务院的关心支持下,外经贸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委联合制定了《科技兴贸“十五”专项计划》。其中包括科技兴贸战略的宗旨与目标、行动主体、支持条件和措施、组织与管理等内容。在实施该战略的主要措施中,“加强科技创新,为增强中国外贸产品的竞争力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本应引起中国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切实形成科技、生产和贸易的合力,努力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以图从根本上转变中国出口商品仍以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为主,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出口比重仍然偏低的局面。然而,正是由于在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过程中,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和局限,对科技自主创新相对忽视、力度不够,致使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存在着值得密切关注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1、中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总体为贸易逆差。从1999年至2005年,除后两年实现顺差外,其余年份均为逆差,五年累计逆差总额为699.9亿美元。这说明,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虽然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已成为名列世界第五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大国,但该类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仍有待提高,还不属于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强国。

2、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主要以加工贸易为主。近年来,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速度不断扩大和提高,但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占了绝大比重。例如2000年,中国以进料加工贸易、来料加工装配贸易方式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要占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88.6%,2002年这一比重为89.5%,2004年这一比重为90%。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方式以加工贸易为主,意味着其出口规模的扩大主要依赖大规模进口零件和生产设备,同时也意味高新技术出口产品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数量很少,表明中国在高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些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方面,缺乏自主创新的能力。

3、三资企业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体。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以加工贸易方式为主相联系,三资企业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要力量。2000年这一比重为81.7%,2004年则为87.3%。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外商独资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同类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逐年提高,以达

到65%,而担当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优化重任的内资企业,这一比重却一直徘徊在不到20%水平。显然,三资企业主导着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出口的发展。

4、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货源地发展不平衡。中国为贯彻科技兴贸战略,积极推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曾先后确定北京、天津、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上海、南京、苏州、宁波、合肥、厦门、青岛、武汉、广州、深圳、重庆、成都、西安、兰州等20个城市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重点城市,意在形成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较为合理的货源地区结构。然而,从实际发展情况看,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货源地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尤其西部地区明显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2000年,广东、江苏、上海、北京、天津、福建、辽宁等7个省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要占到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94.2%,西部地区仅占到1.13%;2003年,东部沿海地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国比重又上升到98.1%;2004年,仅苏沪浙及广东省的这一比重即达81.6%。说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出口发展速度快,为推动中国外贸出口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表明,中国西部地区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甚小,长期发展下去将不利于中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以上问题的产生自然不能归咎于科技兴贸战略本身,其主要原因一是中国科技研发投入总量不足。发达国家的研发投入一般占GDP的2%以上,中国在2004年仅为1.23%;全国只有近25%的大中型企业有研发机构,仅三成企业有研发活动,高新技术研发的经费还不到发达国家的1/10。二是依赖引进外国技术。目前中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而美国、日本仅为5%左右。关键技术自给率低,占固定资产投资40%左右的设备投资中,有60%以上要靠进口来满足,高科技含量的关键设备基本上依赖进口。三是未重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中国在引进技术方面仍未突破“引进一落后一再引进一再落后”的怪圈,不仅在这方面投入的费用远低于韩国、日本等国家,而且在汽车等重点产业领域,“连已有的创新能力都丧失殆尽”。四是国内科技人才流失严重。中国花费高代价培养的科技人才,被外国跨国公司高薪待遇吸引,以致“在跨国公司研发中心中,来自中国内地的研究开发人员平均占95%,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研发人员占56%,大学本科生占41%”。显然,这种状况对中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形成重大障碍,若不尽快改善,很难谈得上科技兴贸战略的顺利实施及取得更好的成效。

三、科技兴贸战略要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服务

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目的,不仅在于促进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尤其是不能将这一目的的实现建立在依赖国外技术和外资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大力促进中国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增强中国国际竞争的综合实力以抵御各种外来风险和冲击,维护国家长期经济安全。也就是说,科技兴贸战略不但是中国对外经贸领域的部门战略,而且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家战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发挥其带动经济整体发展更重要的作用,必须体现为中国“十一五”期间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服务的宗旨。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自主创新意识。在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中,应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一方面要根据中国经济发展需要,提高引进国外技术、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也要培育各方面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转变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出口依赖国外技术和外资的观念及经营方式。归根到底,没有科技的自主创新成不了经济强国,靠外国技术和资金发展高科技产品出口也难以持续。许多事实证明,企业、行业乃至国家的科技实力和竞争优势,不可能依赖“引进”而真正获得,外国也不会将涉及国家安全、经济安全的核心技术卖给中国。要改变目前依赖“引进”的被动局面,应切实树立自主创新意识,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核心内容和目标。

2、继续完善自主创新的政策框架。中国商务部已和科技部、发展改革委、信息产业部、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质检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等部门组成了科技兴贸部际联合工作机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政策措施。在2003年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综合运用经济手段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科技兴贸的重要内容,并且依据《出口产品研究开发资金管理办法》,开始对高新技术出口产品的研发项目给予资金支持。这些政策措施为国内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实现202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500亿美元。占外贸总出口45%的目标,支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研究开发活动,同时为促使科技兴贸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方式,有必要在科技兴贸战略实施中,围绕科技研发投入、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培育高新技术创新人才等方面,形成更完善的政策框架,全方位推动企业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而且还要充分发挥中西部地区人力、物力及教育、科技方面的比较优势,以发展这些地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体系,出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新技术产品为导向,给予这些地区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更优惠的政策,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政策环境。

3、努力建设产学研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近年,中国成功举办的深圳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和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及大连国际软件交易会等会展,为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商品化提供了空间场所,对促进产学研的有机结合,科工贸合力推动自主创新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中国现行科技体制仍存在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各方面科技力量分散,整体运行效率不高”的弊端。深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体现其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服务的宗旨,有必要调动各类企业(包括生产企业、外贸企业等)、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各方面参与科技兴贸工作的积极性。事实上,企业、科研和高等教育是科技兴贸的三大环节,在科技自主创新中互相关联、相辅相成。《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中,将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规划了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进行科技体制改革、建设科技创新体系的重点任务。因此,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应贯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总体精神,进一步努力发挥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作用,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各类技术创新联合组织,整合技术创新力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挥科研院所从事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的行业技术优势,支持科研院所的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其原始创新和服务能力,体现科研院所在自主创新体系中的骨干地位和引导作用;高等院校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是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领域的主要力量,应鼓励高等院校与企业和科研院所进行全面合作,围绕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领域原始创新,加快高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高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增强其为国家、区域和行业发展服务的力度,使高等院校真正成为自主创新体系中的生力军。

完善税收政策激励企业自主创新 篇7

改革开放30年来, 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激励科技进步、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 但从企业自主创新的发展情况开看, 这些税收政策没有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 还存在一些问题, 还需要根据目前企业发展现状不断完善和发展。

1. 我国企业实际税负重, 制约企业自主创新

2007年税收收入额 (49449亿元) 占GDP (246619亿元) 比重为20%, 税收收入比上年增长33.7%, GDP比上年增长11.4%;2008年税收收入额 (54219.62亿元) 占GDP (300670亿元) 的比重为18%, 税收收入比上年增长18.8%, GDP比上年增长9%;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虽然我国税费占GDP的比重只有20%左右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差并不是很多, 但税收收入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经济发展速度, 即便是在遭遇经济危机的2008年, 税收收入的增长速度仍然高于经济发展速度9.8%, 但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人均GDP在2万以上, 而中国人均GDP还不足2千美元, 相对于中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来说, 中国宏观税收负担太高。由于实际宏观税收负担重, 企业的实际税收负担也不可能很轻, 这就制约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2. 税收优惠政策需要完善, 公平税负原则有待进一步贯彻

我国长期的税收优惠政策向公有制企业倾斜, 公平税负原则有待进一步贯彻。虽然1994年的税制改革统一了不同所有制的内资企业的所得税, 但在一些具体的税收政策上, 不同所有制的内资企业存在一些明显差别, 公有制企业可以享受更多的税收优惠, 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不利。2008年1月1日开始, 内资企业所得税与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 实施新《企业所得税法》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消除了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所得税差别, 但在增值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方面, 非公有制经济还面临着一些税负不够公平的问题。而中小企业的主体是非公有制经济, 所以, 长期的税收优惠政策没有给中小企业与公有制企业平等的待遇, 制约了中小企业发展和自主创新。目前还存在小企业税负高于大企业, 小企业之间税负不公平的问题, 不利于小企业的发展和自主创新。例如, 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试用的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为35%, 比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25%的基本税率高出10%, 比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适用的20%的优惠税率高出15%。这些税负不公的问题都有待税法的完善进一步解决。

3. 我国缺乏健全的激励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体系

现行的税收激励政策体现在1993年以来国家税务总局历次印发的文件中, 法律层次较低, 每一项税收激励政策大多针对单一环节、单一问题、单一取向而独立存在, 并没有从科技创新活动所要经历的各个阶段形成环环相扣、相互衔接的激励机制。甚至有的单项激励政策会影响其他激励政策的效力。并且现行税收激励政策多为科技发展中的具体情况出台, 解决个案问题, 指向特定企业或行业, 具有临时性、针对性、限制性、特惠性的特点, 没有形成健全的政策体系, 全面性、开发性、普惠性税收激励政策少, 不能使所有的科技项目, 所有的创新活动都得到扶持。

现行的税收激励政策激励的重点没有针对具体的企业技术自主创新活动, 而是针对已形成科技实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已享有科研成果的技术性收入实行优惠, 而对技术落后, 急需技术更新的企业以及正在进行科技开发的活动激励不足, 对风险投资缺乏激励, 使得企业技术自主开发过程得不到风险投资的支持, 降低了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二) 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税收政策的建议

自主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 没有自主创新, 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 就无法提升中国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创新, 制度重于技术, 现根据目前自主创新税收激励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 提出关于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的若干建议:

1. 改革税制, 实施减税政策, 降低宏观税负, 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

税收制度必须根植于当时当地的经济社会环境, 必须跟上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进程。我国现行税制始于1994年, 虽然几经完善, 但基本格局没有改变。目前世界经济形势已发生了巨大变化,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就必须改革税制, 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制定相适宜的税收制度, 并把我国的宏观税负水平控制在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宜的水平。毕竟我们不能忽略一个事实,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人均GDP在2万以上, 而中国人均GDP还不足2千美元, 所以, 如果我国的宏观税负水平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宏观税负水平相当, 那么就说明我国的宏观税负水平还是重了。目前, 在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 各国都采取降低税负的政策刺激消费, 我国也同样开始了减税措施, 但如果我国的减税措施仍然使我国的宏观税负水平高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宏观税负水平, 那么就会不利于我国企业的发展, 不利于我国经济长期稳定经济的发展。

2. 改革税制, 公平税负, 促进企业发展和技术自主创新

在2006年3月批准的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提出:“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消除制约非公有制经济的体制性障碍和政策性因素, 进一步落实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完善金融、税收、信用担保、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政策, 改善行政执法和司法环境, 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2007年10月,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形成各种所有制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破除体制障碍, 促进个体、私营和中小企业发展。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自主创新不是某一产业, 某一区域的责任, 是全部国民经济所有行业和所有企业的责任。我国的政策导向已明确, 要破除体制障碍, 形成各种所有制平等竞争的金融、税收、信用担保、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政策。所以在税收政策方面, 要加快研究和实施, 尽快出台相应的政策公平税负, 促进企业的发展和技术自主创新。并且在企业自主创新税收激励政策方面, 要坚持只要是技术自主创新活动, 就可以平等享受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激励的原则, 取消身份、行业、大小、区域的限制, 无论是公有制经济还是非公有制经济, 使企业无论处于传统行业还是新兴产业, 无论企业规模大小, 无论是地处特区、开发区、西部还是一般地区, 只要是自主创新活动, 都可以平等享受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激励。

3. 借鉴国际经验, 强化税收立法,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政策的稳定性与连续性

大多数国家的税收激励政策多在基本的税收制度中规定出来, 而非通过临时性的行政法规来体现, 极大增强了税收激励政策的稳定性与连续性。如韩国在《技术开发促进法》中确立“技术开发金准备制度”, 并颁布《外资引进法》、《税收减免控制法》, 全面系统地介绍国家的税收优惠条款。

借鉴国际经验, 建议国家制定《企业自主创新促进法》, 对目前国家颁布的有关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财政、税收、金融、进出口等政策进行梳理, 在广泛调研、深入研究、全面评估的基础上编制涉及企业自主创新活动所要经历的各个阶段内容的激励政策, 形成《企业自主创新促进法》草案, 提交全国人大立法实施。通过立法, 保证国家对企业自主创新活动激励政策的稳定性与连续性, 长期有效地激励企业自主创新。

在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税收激励政策的选择上要借鉴国际经验, 采取更多的方式激励企业发展和自主创新, 特别要对研发环节加强激励, 提高研发费用在所得税前的扣除比例, 实施投资优惠, 加速折旧, 建立按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技术开发准备金制度;并对采用低技术造成环境污染、消耗过多能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企业开征环境税, 加大企业使用低技术的成本, 迫使企业自主创新, 提高技术水平, 增强企业竞争力。

摘要:自主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 没有自主创新, 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 就无法提升中国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创新, 制度重于技术。文章在分析我国目前自主创新税收激励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基础上, 提出了关于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企业,自主创新,税收政策

参考文献

[1]高培勇.当前若干重大税收问题的分析[J].税务研究, 2008[11].

[2]黄晓虹, 李顺明, 邓文勇.新加坡税收制度简介与借鉴[J].税务研究, 2008[11].

战略性自主创新政策 篇8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创新更是一个企业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任何行业、企业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取胜, 必须依赖自主创新。自主创新作为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 是中国深入参与全球化竞争后提出的一项本土战略。自主创新强调的是创新的主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科技创新中取得突破性进展, 并依靠自身的能力推动科技创新的后续环节, 从而达到创新的实践活动。

汽车产业是国际公认的能够带动整个经济迅速发展、最能代表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少数产业之一, 是现代工业文明的重要标志, 具有产业关联度高、就业容量大、工业波及效果强等行业特征。

二、我国汽车产业存在的问题

中国汽车产业经过五十多年的成长, 产、销量排名已分别列为全球第四和第三, 成为世界公认的汽车工业大国, 但由于自主创新能力薄弱, 至今并未成为汽车工业强国。跨国公司为争取更大利益空间, 对技术的控制越来越严, 今后获取先进技术的难度更大, 若不从根本上改观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现实, 中国汽车厂商将面临严重的知识产权问题和生存危机, 具体表现为:

(一) 政策引导与支持不够

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低的主要原因是产业政策引导不力和支持不够的结果。改革开放时期所采取的鼓励合资合作的政策, 早已不适应今天汽车产业发展的新形势, 但没有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另一方面, 政策上的“扶洋抑己”使本来处于弱势的内资企业的生存环境极为艰难, 如我国现行税制中, 国有汽车企业和内资汽车企业的所得税为33%, 而合资企业只有17%。政府在给予外资税收、土地等“超国民待遇”的同时, 对内资企业的扶持几乎为零。

(二) 产业集中度低, 企业规模小而分散

目前国内汽车产业区域和企业集中度偏低, 地域分布过于分散, 企业数量多, 规模小。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资料表明, 2003年上半年我国81家汽车生产企业各类汽车累计产量为207.66万辆, 这些企业分布在全国的22个省市区, 产业集中度低。

(三) 高层次人才匮乏

高层次人才比较匮乏, 特别是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领军人才尤为紧缺, 制约了企业自主开发、科技创新和市场开拓能力的提升, 影响了汽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大多数企业缺乏对高层次人才的激励机制, 导致人才大量外流和匮乏。管理人才的制度、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存有严重缺陷。

(四) 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十分薄弱, 严重依赖外国技术

汽车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与国际水平相比存在着很大差距, 尤其是轿车和关键零部件的差距更加突出。导致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是研发水平低, 对很多关键技术和重要领域缺乏自主开发能力。开发能力薄弱是制约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瓶颈”。

(五) 品牌知名度低

我国自主品牌轿车近几年无论在技术、工艺、质量、市场份额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但本土的汽车制造商同跨国公司的大汽车品牌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一是规模、技术含量、知名度差距明显。二是轿车自主品牌少。我国共有载货车、客车和轿车品牌355个, 其中自主品牌占69%国外品牌占31%, 但是在100个轿车品牌中, 自主品牌只有37个。越是高端的产品, 自主品牌越少。

三、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分析

(一) 政府要鼓励促进企业自身加大自主创新投入

辽宁汽车产业的科技投入有很大部分是依靠政府推动的, 而企业研究与开发资金投入比例很低, 科技创新能力薄弱。地方政府应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开发, 提高技术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 形成产品开发以企业为投入主体, 产业共性技术由政府、企业、科研院所联合投入的新型科技经费投入机制, 从而促进辽宁汽车产业自主开发能力的不断提高。

(二) 合作融入策略

由于进行自主创新需要的成本高, 风险大, 科学技术水平高, 单个企业难以负担如此巨大的自主创新投资。因此通过合作不仅可以降低创新投入的成本、降低风险, 更重要的可以实现企业之间的互补来弥补辽宁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薄弱环节。合作可通过国内汽车企业间的合作、汽车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参与国际合作等多种形式来展开。

(三) 鼓励创造和保护好自主品牌

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强调了对企业自主品牌的建立, 鼓励汽车企业增强产品开发、自主开发的意识, 支持企业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另一方面, 也鼓励企业创造自己的品牌, 这对每—个企业增强创新精神和创新活力是非常有利的。政府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提倡企业自主品牌的建立, 并给与自主品牌汽车一定程度上的政策倾斜和税收优惠。

(四) 实施人才培养战略

研发部门是汽车工业的技术核心, 也是核心竞争力的体现。高素质复合型的汽车研发人员是提高我国汽车工业技术水平的关键。政府应加大对企业研究与开发的人员的投入, 促进我国汽车工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出台和完善支持自主创新人才的激励 (包括奖励、提拔、重用等) 制度, 以激发自主创新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 实施专利战略

专利战略是由专利权的取得、保护、排除, 专利技术开发, 专利技术的实施, 专利许可证贸易, 专利技术及其市场的控制与反控制, 专利管理等子战略构成。根据辽宁汽车工业的实际情况, 汽车行业可以利用专利战略促进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 增强其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3.

[2]、傅家骥.技术创新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3]、柳卸林.技术创新经济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3

[4]、杨林村, 杨擎:集成创新的知识产权管理.中国软科学, 2002年第12期。

[5]、安同良.企业技术能力发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26-48, 148-188

战略性自主创新政策 篇9

因此, 有必要结合我国当前区域自主创新的发展现状以及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基本情况, 采取相应的措施, 切实提高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充分发挥高校和研究机构基础研究的主力和引导作用, 进一步形成区域自主创新的整体合力, 使区域自主创新真正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高区域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

1 创新、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自主创新

1912 年,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 ( Schumpter ·J·A) 在他的著作 《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 “创新”概念, 认为 “创新”是 “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 ‘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1]。对于创新系统的研究, 首先开始于国家层面。随着对国家创新系统得研究日益成熟, 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在当今区域经济日益活跃的背景下, “区域状态”逐渐代替了 “国家状态”, 成为了有代表性的经济利益体 ( Ohmae, 1993) [2], 单纯研究国家范围内的创新活动无法深入到对次国家层面的区域经济发展和创新进行解释。因此, 许多经济学家和学者开始了对区域层面创新活动以及这种创新活动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区域创新系统研究。区域创新体系 (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RIS) , 是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现有的创新理论。1992 年, 英国库克教授最早提出并对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Braczyk, Cooke & Heidenreich ( 1992 ) 对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认为区域创新体系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 而这种体系支持并产生创新[3]。国内的许多学者在创新和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对区域自主创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 认为区域自主创新是 “区域对创新活动依靠内部创新主体自身起主导作用的创新”[4]是为了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国家竞争力的提升, 所开展的能够自主 ( 或基本自主) 解决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并能对全球科技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创新活动[5], 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模式[6], 是需要区域内部创新能力和区域内外部各种资源 ( 资金、技术、知识、信息) 的聚集共同作用的动态发展过程[7]。

本文认为, 所谓区域自主创新, 是指在区域层面上开展的依靠区域内部的创新主体而进行的对解决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起到关键作用的创新活动, 是区域内的行为组织在区域社会经济条件的支撑下自主研发新产品新服务新技术的活动。这里所说的 “行为组织”即区域自主创新的主体指的是: 企业 ( 技术研发、创新和应用的主体) 、高校和科研机构 ( 知识创新和人才培育的主体) 、中介机构 ( 创新传播和扩散的载体) 以及政府机构 ( 提供监督和政策服务) 。区域自主创新是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地方政府等创新主体结合市场需求而开展的旨在提升整个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一种创新行为。这就决定了区域自主创新是设计到多个主体相互联系交织而成的复杂系统。自主创新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如图1) 。

2 我国各区域创新主体的自主创新现状和特征

2. 1 企业

2. 1. 1 自主创新投入

近年来, 我国企业对自主创新的重视程度加深, 无论从企业自主创新人力资源的投入上、R&D经费支出规模上还是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上, 企业都已成为自主创新的研发主体。具体来看,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R&D活动企业数由2000 年的7 116 家上升至2011 年的37 467 家; R&D人员全适当量由2000 年的32. 9 万人年逐年上升, 2011 年达到了193. 9 万人年; R&D经费内部支出由2000 年的353. 4 亿元上升至2011 年的5 993. 8 亿元; 2011 年, 企业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6 845. 9 亿元。然而, 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之比仍不足1% , R&D投入强度有待提高。高技术产业的R&D经费比重偏低,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高技术企业在全部企业R&D活动中的地位并不突出。

2. 1. 2 自主创新产出

2011 年企业三种专利申请授权数和专利有效数分别达到了47. 4 万件和122. 9 万件, 占全部总数的84. 9% 和67. 2% , 在数量和所占比重都超过了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机关团体, 占据绝对的优势, 主体地位明显。此外, 我国企业新产品开发的投入和产出逐渐增加。从新产品开发上看, 随着新产品开发经费投入力度的加大, 我国大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出也不断增加。2011 年, 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达到10. 1 万亿元, 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主营业务收入的11. 9% , 其中大中型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为7. 1 万亿元。

2. 2 高校和研究机构

2. 2. 1 自主创新投入

高校和研究自主创新R&D人员和经费投入不断增加, 但是在全国所占的比重却呈下降趋势。2000年以来, 我国高校和研究机构R&D人员全时当量以及R&D经费内部支出均逐年增加, 2011 年分别达到了61. 5 万人年和1 995. 6 亿元。2011 年, 高校和研究机构R&D经费内部支出中来自政府的资金为1 511. 2 亿元, 约占全部支出的75. 7 % ; 来自企业资金282. 8 亿元, 约占14. 2% ; 来自国外和其他资金201. 5 亿元, 约占10. 1% 。从中可见, 我国高校和研究机构的R&D研究仍然主要来自于政府的支持, 而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尚浅, 产学研合作仍需进一步加深。

2. 2. 2 自主创新研究结构

从高校和研究机构自主创新研究结构上看, 尽管近几年内基础研究的比重有所上升, 但是与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研究相比, 仍然较低 ( 见图2) 。2011 年, 高校和研究机构R&D经费支出中, 只有19. 4% 用于基础研究, 39. 6% 用于应用研究, 41%用于试验发展研究。

2. 2. 3 自主创新成果产出

高校和研究机构自主创新成果产出主要从发表科技论文数、出版科技专注数、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数以及R&D课题数来考查。2011 年, 高校和研究机构发表科技论文125. 8 万篇 ( 其中国外发表约25万篇) , 出版科技著作4. 2 万种, 发明专利申请授权3. 3 万件, 完成R&D课题67. 5 万项。近年来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科技服务课题数呈上升趋势, 这反映出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自主创新活动逐渐与市场接轨, 能够针对企业从市场上获得的反馈信息, 有目的地进行研究开发活动, 从而增加了高校和研究机构自主创新成果转化的可能性。

2. 3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我国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大多产生于20 世纪80年代, 按照各自功能, 可划分为三类: 直接参与服务对象技术创新过程的机构 ( 如生产力促进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 为创新主体提供技术、管理和市场等方面咨询服务的机构 ( 如科技评估中心, 知识产权事务中心等咨询机构) 以及为科技资源有效流动、合理配置提供服务的机构 ( 如技术市场等) 。

2. 3. 1 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发展情况1

1992 年我国第一家生产力促进中心成立至今, 经过18 年的建设与发展, 生产力促进中心已成为全国行业规模最大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2010 年, 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达到2 032 家, 从业人员达到23 472人。2010 年, 在科技部的积极引导下, 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在服务企业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 共取得服务收入699 970. 63 万元。生产力促进中心在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 提升社会生产力水平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2. 3. 2 技术交易市场

2000 年以来, 我国技术市场交易日趋活跃, 技术交易合同数和总金额增势显著, 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2011 年, 为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 “转方式、调结构”的重大战略部署, 技术市场紧密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以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为主线, 加速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新型技术转移体系, 全国技术市场交易进一步活跃, 技术交易规模持续扩大, 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4 764 亿元。技术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 促进了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高新技术的大规模应用, 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

2. 3. 3 科技企业孵化器

截至2008 年, 我国共有科技企业孵化器674家, 其中,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28 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场地面积达到2351 万平方米, 在孵企业44832 家, 总收入达到了3284. 5 亿元, 在孵企业累计获得风险投资235 亿元。孵化器已经建立了完备的创业辅导、创业投资、专业技术公共平台以及企业管理和市场服务体系。截至2008 年, 累计孵化毕业企业32 000 多加, 培育出600 余家收入过亿元的科技企业和60 余家上市公司。2008 年毕业企业4 719 家, 其中1 127 家年收入超过千元, 有13 家已毕业企业成功上市。

2. 3. 4 大学科技园

“十一五” 以来, 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已经成为转化高新技术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校师生创业的重要基地。国家级、省级和高校自办的三级大学科技园体系日趋成熟, 累计认定国家大学科技园86 家, 涵盖了24 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134所高校。2010 年底, 国家大学科技园现有可自主支配面积814. 5 万平方米, 入驻在孵企业6 617 家, 累计毕业企业4 364 家。2010 年, 累计转化科技成果4 606 项, 在孵企业申请专利5 603 项, 其中发明专利2 333 项。国家大学科技园面向产业发展需求, 依托高校技术和人才优势, 创新产学研用合作模式, 与地方共建产业化基地, 较好地满足了地方对科技的迫切需求, 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显现, 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不断完善, 促进在孵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了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8]。

2. 4 政府

政府对区域自主创新活动的支持主要体现在国家财政在科技活动上的支出、全国科技筹集经费中政府资金等方面。

2. 4. 1 国家财政在科技活动上的支出

总体上看, 我国国家财政在科技活动上的支出额成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增速逐渐加快, 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 财政支持力度都在逐年增加 ( 如图3) 。从中央财政拨款和地方财政拨款的趋势曲线上看, 二者都在2006 年出现了拐点, 所不同的是, 中央财政科技拨款增量自2006 年起有所放缓, 而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则出现了大幅度上升甚至已经与中央财政的科技拨款相平齐。由此可见, 地方政府对区域自主创新的重视与支持程度。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2001—2012年) [9]相关数据绘制

2. 4. 2 科技经费筹集额中来自政府的资金

总体上看, 全国科技经费筹集额中来自政府的资金呈逐年上升趋势, 从1995 年的962. 5 亿元, 到2008 年已经达到了1 902 亿元, 体现出政府对自主创新活动的支持的意识不断增强2。但是, 同时要注意到的是, 科技经费筹集额中政府资金的比重从1995 年的25. 84% , 经过几次波动, 到2008 年该比重为20. 85% , 而来自企业资金的比重则从1995 年的31. 71% , 到2008 年已经达到了69. 82% , 接近科技经费筹集额到的七成, 说明企业已经成为科技经费筹集的主要来源。政府资金主要用于支持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自主创新活动, 而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经费筹集来自政府的资金相对来说比较少, 其主要筹集来源是企业本身。

2. 4. 3 政府的自主创新政策支持

政府对自主创新活动的支持还体现在政策的制定上。从国家层面上看, 自党的十六大提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以来, 伴随着 《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 2006 -2020) 》 的出台, 中央政府相关的配套政策也随之营运而生, 政策对象涵盖了国家高技术产业、中小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研究机构等自主创新的主体, 涉及知识产权服务、境外投资、非公有制经济、技术引进、海外科技专家来华工作等方方面面, 包括科技投入、税收激励、金融支持、政府采购、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创造和保护知识产权、人才队伍、教育与科普、科技创新基地与平台、加强统筹协调等多种配套政策。与此同时, 地方政府也积极贯彻和执行中央政府科教兴国、自主创新和创新型国家建社等战略, 依照地区发展现状制定适应本地区与发展和自主创新活动开展的战略规划、政策和制度安排等, 以期对国家相关战略进行支持。

2. 4. 4 国家科技计划对区域自主创新中产学研合作的支持

产学研合作项目是指由企业与科研院所和/或高等学校共同参与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从 “九五”至今, 973 项目、863 项目、国际科技攻关 ( 支撑) 项目以及国家爱火炬项目和国家星火项目中都有一定比例的产学研合作项目。 “九五” 期间, 据不完全统计, 产学研合作项目为2 399 项, 约占同期上述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总数的12. 4%; “十五”期间,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在立项时注重支持产学研合作类项目, 这一时期产学研合作项目数达到6 590 项, 占同期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总数的比例提高到21. 9% , 与 “九五”相比项目数增加了1. 7 倍, 所占比例提高了近10 个百分点。 “十一五”前三年, 产学研项目数为5 458 项, 所占比例达到了20. 4% 。

3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对策

( 1) 鼓励企业成为区域自主创新主体, 提高其自主创新能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我国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区域自主创新中的核心主体地位还没有完全确立,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较低, 没有形成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应有的带动左右, 因此, 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支持并鼓励企业成为区域自主创新真正的主体, 创造条件、优化环境、深化改革, 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活力。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和促进企业在技术引进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大力扶持民营科技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 充分发挥民营科技企业和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化中的主力军作用, 使民营科技企业与其他类型的企业一道, 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成为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提供者和使用者。

( 2) 发挥高校和研究机构在基础研究和知识创造中的主力作用。高校和研究机构在自主创新中扮演着基础研究和知识创造等创新源头作用, 因此在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和提升过程中应着重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和研究机构, 促进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联合, 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科学研究基地。加快研究型大学的建设, 充分发挥高校在自主创新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 不断完善并深化科研机构改革, 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 以健全机制为重点, 加快建设 “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

(3) 加强区域自主创新平台的基础载体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根据新时期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以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为各类创新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提供社会化公共服务为重点, 建设面向全社会的创新服务体系。以促进自主创新为目标, 以公共财政投入为引导, 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创新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和引导技术转移中心、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国家大学科技园、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各类创新服务机构的发展, 完善服务体系和加强能力建设。强化政策支持和资金引导, 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信息传递、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

(4) 发挥政府对区域自主创新的宏观指导作用, 建立健全区域自主创新发展机制, 完善区域自主创新的相关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国家科技决策机制, 强化国家对科技发展的总体部署和宏观管理, 加强对重大科技政策制定、重大科技计划实施和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与此同时, 加快转变国家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 提高科技管理部门的宏观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并充分发挥部门、地方在计划管理和项目实施管理中的作用。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 健全知识产权执法和管理体制, 强化知识产权在经济、文化和社会政策中的导向作用。完善激励区域自主创新的财税和金融政策, 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 加大企业研究开发投入的税前扣除等激励政策的力度, 实施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建立和完善创业风险投资机制, 制定并完善促进创业风险投资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探索以政府财政资金为引导, 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资金投入为主的方式, 采取积极措施, 促进更多资本进入创业风险投资市场。

4结论

目前, 我国整体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水平还比较低, 创新主体对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作用不尽相同。企业作为区域自主创新的主体缺乏核心技术, 竞争力较弱;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自主创新成果与市场和企业还存在一定的脱节, 创新成果的转化能力较差;以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核心的创新载体能力还有待提高;政府对区域自主创新的督导有待进一步完善。只有充分认识各创新主体自主创新行为特征、发展现状和创新行为, 并且有针对性地对各创新主体的创新行为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发展对策, 才能找出切实可行的办法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M].何畏, 易家详, 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0

[2]KENICHI O.The Rise of the Region State[J].Foreign Affairs, 1993, 72 (2) :78-87

[3]BRACZYK H J, COOKE P, HEIDENREICH M.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The Role of Governance in a Globalized World[M].Routledge Press, 1998

[4]刘凤朝, 潘雄锋, 施定国.基于集对分析法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05 (11) :83-89

[5]林迎星.自主创新与区域建设——全球化、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区域建设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8

[6]黄英, 沈飞.区域自主创新与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互动研究.经济地理[J].2009 (8) :1256-1260

[7]焦少飞, 刘延松, 张薇, 等.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解析与模式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 (6) :41-43

[8]科技部, 教育部.《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EB/OL]. (2011-09-01) [2013-05-03].http://www.cutech.edu.cn/cn/index.htm

战略性自主创新政策 篇10

历史上, 我国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杂交水稻等为代表的若干重大项目的实施, 对整体提升综合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都把围绕国家目标组织实施重大专项计划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重大专项是为了实现国家目标, 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和资源集成, 在一定时限内完成的重大战略产品、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工程, 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我国《规划纲要》确定了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 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成套工艺,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 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技术, 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 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 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 重大新药创制, 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 大型飞机,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 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16个重大专项。

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实施方案将主要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发电设备制造、船舶制造四大涉及国民经济和国防安全的主导领域分析需求。

2 汽车业对机床业技术上的带动

(1) 对精度和精度保持性的带动

轿车零件的尺寸和几何形状精度比一般机械要高1~2个精度级, 这就带动了机床向高精度发展。由于大批量生产, 还需要具备高精度保持性。汽车工业在验收机床时, 不仅要考核单件加工的精度, 还要考核零件批量加工后精度的保持性, 也即考核它的工序能力指数 (Cpk值) 。这些可带动机床工业的开发设计能力, 加工、装配的质量以及生产管理的质量保证体系。

(2) 对集成技术的带动

汽车生产的特征是流水自动线, 核心技术是系统集成技术。

a.进入2 1世纪, 要求按照精益、敏捷理念设计新一代柔性自动线;

b.要求能够提供成套“交钥匙”工程, 它的技术含量、技术附加值和难度比传统单机高出几个等级;

c.要求机床制造企业非常熟悉现代汽车零部件制造工艺, 能够熟练掌握各种现代制造技术 (如数字化技术、柔性自动化技术、高速加工技术、仿真技术、绿色制造技术等) , 并具备将各种技术集成的能力;

d.由于现代制造技术日新月异, 还要有集成创新能力。

(3) 对高效的带动

大批量生产还需要高效专用机床、专用自动生产线。对机床的基本要求是高刚度、高速度、大功率, 一律配备超硬刀具。高效专用机床基本特征是《量体裁衣》型, 即按照用户需要提供个性化产品。它的技术含量、技术附加值和难度远比通用机床高得多, 也要求提供成套“交钥匙”工程。

(4) 对现代制造的带动

在“交钥匙”工程基础上, 目前国际上已发展到提供全面解决方案。这提出了空前高的要求, 如具备自主技术创新能力。提供的不仅是全面的, 还必须是当代技术水平可达到的“最佳”方案, 具备经济分析能力, 使设备投产后即创造价值, 并迅速收回投资等。全面解决方案已经使服务成为制造商供货的主要内容, 这也是现代制造与传统制造的分水岭——服务比例越大越现代。

(5) 对创新能力的带动

由于世界汽车制造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竞争激烈, 对降低制造成本有苛刻要求, 因此要求加工工艺及装备不断创新。如采用精益机床——去除冗余功能, 具有高效率和极强针对性特点;敏捷夹具 (柔性夹具——可控、可调夹具) ;智能刀具——为特定零件加工设计的一系列可控、可调和专用高效刀具;进行复合加工;切削加工转变为少无切削加工、非传统加工等。这也带动了机床工业创新能力的提高。

(6) 对模具工业的带动

汽车工业是模具应用最多的工业。汽车零件的70%~80%要依靠模具制造。目前, 精密模具大量依赖进口。由于模具产品的高技术特性, 只有采用精密装备才能保证工艺要求。需要机床工业提供精密五轴加工龙门式、床身式高速铣, 一系列高级电加工机床, CAD/CAM一体化技术, 虚拟、仿真技术, 快速模型制造技术等。

(7) 对各种制造工艺的带动

汽车工业还对冲压自动线、精密铸件自动线、机器人焊装自动化成套装备、总装自动化成套设备、数控刀具系统、激光切割和焊接设备、测试设备等提出了全面要求。

3 汽车制造是制造技术与管理技术结合的经典

20世纪改变了世界的几大管理技术都源于汽车界, 这些管理技术包括大量生产方式、精益生产方式、敏捷制造等。1913年, 福特汽车公司开发出世界上第一条流水线, 这一创举使福特T型车一共生产了1 500万辆, 缔造了一个至今仍未被打破的世界记录。福特先生为此被尊为“为世界装上轮子”的人。1999年, 《财富》杂志将老福特评为“20世纪商业巨人”, 以表彰他和福特汽车公司对人类工业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1985年,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用了近5年的时间对90多家汽车厂进行考察, 出版了《改变世界的机器》。概述了将在世界范围内取代大量生产方式的丰田精益生产方式的由来、具体应用及其将对全世界政治、经济产生的深远影响。目前, 几乎所有的大型汽车企业都推行精益生产, 许多企业还设有IE、SCM部门。

1988年, 美国里海大学与通用汽车公司合作, 创造了敏捷制造战略, 成为引导美国制造业重振雄风、经济摆脱困境的战略因素。

总之, 一个世纪以来, 世界汽车三巨头引领了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福特大量生产方式的出现, 使人类经济步入规模经济型的“数量时代”, 解决了温饱和短缺问题。特点是大批量、低成本, 后遗症是三高——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材。

丰田精益生产方式使人类经济进入到“质量时代”。精益生产的目标是零缺陷、零库存。

通用汽车敏捷制造的出现, 又使人类经济进入到“多样化时代”, 为恢复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4 现代汽车制造装备构成——整车制造装备和零部件制造装备

整车制造的“四大工艺装备”是整车装配流水线、车身焊接和装配生产线、喷涂生产线、冲压生产线。

零部件制造的金属切削机床生产线占全部汽车制造装备数量和金额的一半以上。特别是我国, 由于精密锻造技术和设备落后, 大部分汽车零部件采用切削方式加工。

零部件制造的精密锻造生产线及制造单元包括模锻, 热、冷、温锻设备, 粉末冶金烧结锻造设备, 内高压成形设备, 旋压成形设备等。

零部件制造的铸造生产线包括铸铁件加工的精密铸造生产线, 铝镁合金铸件的压铸、重力铸造、低压铸造生产线。

其他包括测试设备、激光和焊接设备、数控刀具系统、热处理等。

5 现代汽车制造装备六大特征

(1) 成套

整车和关键零部件制造的成套技术装备, 体现于大批量生产的各种自动生产线和制造单元的系统集成能力和水平, 是多种技术及设备的集成。要求制造企业非常熟悉现代汽车零部件制造工艺, 能够提供成套“交钥匙”工程和整体解决方案。

(2) 高精

高精是对以现代发动机总成为代表的高精零部件制造、精密模具制造、汽车电子制造所需的高精度设备。如用于发动机生产线的高速加工中心:定位精度±0.003~±0.004 mm (ISO标准) ;重复定位精度±0.001 5~±0.002 0 mm (ISO标准) ;精度保持为机床工程能力指数Cmk值2.0。

(3) 高效

一是指高端的高效专用设备, 如曲轴、凸轮轴、十字轴高效专用数控机床;二是指现代高效柔性自动生产线及其需要的高速数控机床;三是指高效制造技术, 如采用精锻、精冲、精铸、激光加工等新工艺代替传统切削工艺。

(4) 自动化

我国主要汽车企业关键零部件机械加工基本进入自动化时代。最近几年将逐步进入整车制造四大工艺自动化改造期。例如, 目前国内汽车企业冲压生产线的保有量已达300条, 均以劳动密集型为主, 同时耗能高、占地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是必然趋势。对大型多工位伺服压机年需求量数十台套, 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

(5) 柔性化

上世纪90年代, 发动机流水生产线率先进入柔性化时代——FTL、AFTL。目前, 车身焊接和装配生产线、冲压生产线也开始进入柔性化时代。而发动机制造技术正酝酿着第三次革命——双柔性时代, 设备并联排列。

(6) 可靠

流水线 (包括T L、F T L、AFTL) 目前是大批量生产的唯一方式。设备排列特点是串联, 全线机床不能独立工作, 一台机床故障, 全线停产。因而对可靠性 (MTBF) 有严格要求。这次我们已将其列入重大专项申报项目, 提出MTBF3 000 h的技术目标。国外产品MTBF达到5 000 h左右, 基本上保证在生产线上的数控机床只需每年作例行检修, 而不因出现故障而引起停产。

国内加工中心先进水平的MTBF仅为600~800 h, 相距甚远。

6 汽车是拉动机床市场的主要因素

汽车工业成为机床消费主体——消费了40%的机床。

汽车工业投资的一半以上用于购买制造装备。匡算“十五”期间汽车工业购买设备的资金总额达1 600多亿元, “十一五”期间将突破2 000亿元 (“十五”汽车产业固定资产投资2350亿元, 为过去9个五年计划的总合, 预计“十一五”投资4 000亿元, 70%购买设备, 其中70%依赖进口) 。目前对外技术依存度约70%。

进入2 1世纪, 我国每年汽车产量约增加100万辆, 机床进口同步增长约10亿美元, 如图1。

7 历届五年计划汽车工业投资情况

表1为历届五年计划汽车工业投资情况。

8 国产汽车制造装备不足之处

硬件——目前国产机床不能满足现代轿车对精度、精度保持性、可靠性、寿命的需要。

软件——集成技术差。缺乏将工艺系统、物流系统、信息系统集成为制造单元或流水生产线的技术;国内一般只提供M.T, 而国际普遍提供M.C。

服务——停留在A/S (售后服务) 阶段, 而汽车行业普遍要求提供T/S (整体解决方案) 服务。这也是传统制造与现代制造的分水岭。

2004年9月, 全国数控设备用户委员会抽查了8家企业近几年生产并投入使用的13个系列41 125台 (套) 产品。测评结果表明, 用户最不满意的是整机可靠性, 普遍反映机床刀架的故障率比较高。可靠性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相当差距, 导致有的用户由于害怕可靠性差的机床造成巨大的停机 (生产) 损失和维修费用, 宁花高价购买可靠性高的进口机床。

9 汽车制造装备自主创新三大发展目标

(1) “提高装备设计、制造和集成能力”, “重点突破极端制造、系统集成和协同技术、智能制造与应用技术、成套装备与系统的设计验证技术、基于高可靠性的大型复杂系统和装备的系统设计技术”。经过12年 (2008~2020年) 的努力, 实现从世界汽车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战略性转型, 大幅度提升我国汽车工业核心竞争力。

(2) 为强化节能、减排的政府责任和绿色制造 (包括制造过程的节能、节材) 提供技术保证。

(3) 到2020年, 我国汽车制造装备的对外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

1 0 汽车工业发展目标

“节能、环保、安全”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头等大事。

目前我国是世界石油第二消费大国, 到2020年很可能超过美国, 成为最大石油消费国。目前, 我国中国汽车的汽油消费量约占汽油生产量的86%, 如果我们生产的汽车达到国家规定的燃油消耗限值标准 (尽管只相当于2002年世界燃油消耗的平均水平) , 到2020年就可以减少石油进口6 000万~7 000万吨, 2030年可减少石油进口1亿多吨。

目前我国汽车排放占大气污染约24%, 很快会上升至30%以上 (目前西方国家占到了33%~34%) 。

2005年我国公路交通死亡983 7 8人, 占安全生产死亡总人数 (126 760人) 的77.6%, 是矿难死亡 (5 986人) 的16倍, 其中车况是重要原因。同时, 汽车安全性已经成为我国汽车出口的拦路虎。

此外, 我国人均材料资源不足。材料的深加工和节材制造技术很重要。

1 1 应对“节能、环保、安全”要求的主要措施

(1) 汽车轻量化技术

主要目的是降低燃油消耗。研究表明, 对于1 000 kg自重的轿车, 车辆质量减轻10%, 则可降低燃油消耗8%左右, 减少排放4%。同时汽车又必须满足各国的安全碰撞法规, 这就要求汽车在满足轻量化的同时, 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上世纪90年代世界主要汽车强国纷纷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研发汽车轻量化的技术。其中最著名的有美国的PNGV (新一代汽车伙伴) 计划和世界钢铁协会主导的ULSAB (超轻钢车身) 计划。概括地讲, 汽车轻量化就是汽车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

(2) 3 L发动机技术

美国的PNGV计划提出开发油耗3 L/100 km的新一代发动机 (用于中型轿车) , 减少油耗约2/3。3 L发动机采用铝、镁合金, 并不断采用各种新技术, 不断改进设计。

1 2 汽车发展项目的选择指导思想和依据

指导方针:自主创新, 重点跨越, 支撑发展, 引领未来。

重点跨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选择关键领域, 集中力量、重点突破, 实现跨越式发展。

支撑发展:从现实的紧迫需求出发, 着力突破重大关键、共性技术。

引领未来:着眼长远, 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 创造新的市场需求, 培育新兴产业, 引领未来发展。

突破口选择依据如下。

(1) 为强化节能、减排的政府责任和绿色制造, 提供制造技术保障;

(2) 能够实现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能力的项目;

(3) 关键共性技术、前沿技术;

(4) 降低对外依存度, 因为目前对外依存度80%以上。

1 3 汽车制造三大关键领域

1 3.1 车身制造关键技术与装备

(1) 项目背景与目标

项目背景: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技术。

新车型开发速度越来越快。“十五”期间共开发乘用车新车型450多种, 而2006年达177种。“十一五”期间, 国内四大汽车厂都将计划推出30款轿车车型, 累计100多款新车。然而目前国内汽车车身80%依赖进口, 车型上市时间难以控制, 如有推迟, 其损失是巨大的。

为了降低汽车试制周期及费用, 国外机构展开了大量的研究, 包括RP技术、激光切割、冲压仿真、低熔点合金模具。在此基础上纷纷成立汽车车身试制工厂。现在美国QMC (Quality Metal Craft) , 日本鸟羽、进和, 韩国宇信等, 专门为全球各大汽车厂提供服务。

项目目标:提高生产自动化和柔性化水平;提高整车安全性能;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

(2) 重点项目

a.轿车车身激光焊装自动线。

b.涂装自动线成套装备。

c.总装机器人自动线。

d.大型伺服压机。

e.汽车车身成套快速试制技术与装备。包括车身覆盖件激光快速成形技术;金属板材柔性成形技术;低熔点合金快速模具技术;汽车覆盖件模具快速调试技术;快速样件小批量生产技术;车身试拼柔性夹具系统及装配分析技术;覆盖件和总成试制中的数字化柔性检具系统;车身虚拟装配分析与评估软件系统;车身柔性在线检测设备与集成应用技术。

1 3.2 动力总成制造关键技术与装备

(1) 项目背景与目标

项目背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动力总成是核心竞争力的标志。我国主要汽车企业正在从“无心时代”进入到“有心时代”。

动力总成 (PT) 柔性自动线, 是多学科技术的高度集成以及现代制造技术的结晶和创新的源泉, 也是世界顶级机床企业的试金石。目前, 其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90%。特别是, 新型发动机和变速器成套制造技术及装备在国内尚属空白。该项技术的突破, 将使汽车和机床两个产业得到跨越式发展。

近年我国汽车发动机生产高速增长。2006年达到685.6万台, 比1996年 (161.6万台) 和2001年 (235.1万台) 分别增长4倍多和近两倍。

发动机研发速度越来越快, 新品开发周期从30个月缩短到13个月。

项目目标:掌握敏捷柔性自动线的集成技术;掌握新型发动机和变速器成套制造技术及装备;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

(2) 重点项目

a.高精度发动机制造成套技术与装备应用示范工程。

缸盖、缸体、变速器壳体柔性自动线。包括自动输送上下料、检测、压装、清洗、试漏等全部过程自动化, 可多品种混流生产。为敏捷柔性自动生产线AFTL应用示范工程。

高精度曲轴制造成套技术与装备。

b.混合动力总成集成制造系统。

c.高精度小型柴油发动机制造成套技术与装备。

d.智能变速器 (AMT、CVT、DSG) 成套制造技术及装备。

e.动力总成自动化装配及检测技术与装备。

f.动力总成快速开发的新一代制造系统。包括可重构制造系统、工件送进式制造系统、分型制造系统。

1 3.3 节能、环保汽车特种制造技术及装备重点项目

(1) 激光拼焊板冲压成形技术及装备。

(2) 先进/超高强度钢的冷、热冲压技术与装备。

(3) 复杂薄壁灰铁缸体及铝合金缸体铸造模具及装备开发。

(4) 大型、复杂、高寿命压铸模具的开发与应用。

(5) 汽车镁合金零部件压铸工艺及装备。

(6) 内高压成形技术与装备。

(7) 铝、镁合金精密成形——温锻技术及装备。

企业自主创新与科技政策的探析 篇11

关键词:晋江;科技创新;科技政策;建议

一、前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国际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自主创新成了企业生存与发展壮唯一路径,也关系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企业的自主创新需要有政府各级单门的大力支持,那么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如何根据市场的发展态势以及国情和地情的实际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科技政策,促进地方企业和经济的发展成了国家和地方政府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为此,前不久晋江市委常委扩大会原则通过《关于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结合晋江科技发展的实际和需求,从大力鼓励科技进步、建设科技创新体系、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拓展产学研联合等方面入手,提出了具体的扶持政策和措施,相信晋江企业在市政府的领导下,坚持自主创新,定能实现“智造名城”的目标。

二、完善科技政策引导和促进企业科技创新的建议

政府是企业发展的强而有力的后盾,政府的科技政策与企业自主创新有着较显著的相关性,因此为更有效地引导和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笔者从晋江的实际出发,对科技政策的制定与完善提出几点拙见。

1.采用多种税收政策相结合的方式,促进自主创新

税优政策一直被认为是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市政府积极地研究、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比如实施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制度,在采购中政府部门更加重视对本土企业的支持,加大了对企业自主创新产品,特别是中小科技型企业创新产品的采购力度。设立企业科技创新的专项扶持资金,帮助区域产业链企业优先采用本土产品和技术。针对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制定了减免服务外包企业有关税收费用政策,在同等条件下,政府优先采用服务外包企业的产品和技术。为了更为有效地发挥出科技创新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加大了对科技创新企业的奖励力度,对于企业创新类项目的实行等同返还或是减免企业所交税收。

2.完善市场体系,以市场为导向促进自主创新

人们的需求就是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目标和市场,把市场的需求作为引导企业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的方向。在时代发展的大河中,人类需求的增加导致市场潜在需求不断扩大,而在科技日新月异、人们追求产品差异化的今天,企业的所创新产品不一定就是人们想要的,也许不是市场所需求的。所以我们要以市场为导向,使企业坚持自主创新,并且成为一种自觉的习惯。对于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而言,如果企业的创新不是以人们的需求和市场的发展为导向,那么企业就无法实现以科技创新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发展与壮大,反而会造成企业的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浪费,制约企业的发展。实践证明,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要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企业的创新成果及其相关产品才能得到广大客户的认同,进而不断提高企业的競争水平,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而在这样动力的驱使下,企业将会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和强度,从而将科技创新带入一个良性的轨道。

3.完善科技金融体系,解决自主创新的资金难题

据统计,晋江市政府加大本级财政科技的投入,财政支出比例每年以0.2%-0.5%的增幅递增,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自主研发创新力度。优化配置政府与市场各方资源,积极营造资本与科技创新紧密结合的良好的政策环境,根据不同企业的发展特点,建立健全综合配套机制和融资体系,不断完善科学、有效的资本市场制度,充分发挥出科技金融政策的最大作用,帮助企业解决自主创新的资金难题。根据本地的实际制订落实科技型贷款政策,组织银行、金融专家、学者等开展研讨会,研究和制定企业自主创新项目的推荐程序与标准,放宽对发展前景良好的科技创新项目和企业的贷款政策,对企业自主创新项目的融资给予最大的政策支持。这样既能使银行金融机构能够按照市场规则运作,又能解决企业的融资问题,实现“双赢”。

4.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企业利益

科学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好企业自主创新的最终产品不被他人侵犯,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科学技术的进步加快了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的步伐,而技术、知识的创新需要有确实有效的知识产权制度的保护。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能够从根本上保护好创新企业的知识产权,如技术专利、商标等,还可以有效制止不正当的市场竞争,维护创新企业的利益,规范市场的秩序,进而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和个人的创新动力。因此,尽快建立知识产权政策法规体系,政府要不断加强创新专利的管理能力,从点到面,再由面到整体,不断提高人们的知识产权意识,进而有效规范企业和市场的行为的秩序,促使企业按照知识产权法规开展科技创新,营造出良好的自主创新氛围。

5.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服务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的行政管理部门都以管理者的身份自居,这就使得个别部门利用职务的权力,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索要“好处费”,没有好处不予办事,既破坏了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形象,也影响了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因此,政府要尽快转变观念,加快政府机构改革的进程,真正实现从管理者向服务者的全面转型,全力服务于企业的创新和发展。要尽快建立与完善政策服务体系,加快网络信息平台的建设,使企业能够获得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了解市场的需求,加快技术的研发速度,以及让企业通过这一平台公布自己的创新成果,并迅速转变为市场产品,从而使企业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极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三、结语

市政府积极地为企业的自主创新研究与制定科学合理的金融政策、税收政策、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科技政策,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倡导市场的公平和有序,激励晋江企业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能力,努力为晋江经济的“二次腾飞”做出积极的贡献。(作者单位:晋江市科技馆)

参考文献:

[1]郭彩云,刘志强,王秋红.三方视角下企业自主创新科技政策实施问题及对策[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

[2]周赟董,新平,郑瑜.宁波市政府科技政策与企业自主创新的实证研究[J].价格月刊,2010,01.

战略性自主创新政策 篇12

目前, 黑龙江省把推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列为本地区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 高度加强了对自主创新的引导和公共技术平台的建设, 注重创造适宜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由于自主创新政策从制定到实施, 涉及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 必须对现有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以避免政策效力被削弱, 不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

1 自主创新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1.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对一个地区而言, 自主创新政策实施效果涉及因素众多、结构复杂, 只有从多个角度和层面来设计指标体系, 才能准确地反映真实的自主创新政策实施效果。因此, 为保证评价结果的全面、准确、客观, 自主创新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 代表性原则。所选取的指标要能简洁地表述和涵盖所反映的对象。地方自主创新政策涉及一个地区各种创新要素, 覆盖面很广, 涉及的因素很多, 为避免过于复杂, 要尽可能选取具有足够的代表性的综合指标和专业指标[1]。

(2) 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客观并且真实地反映地方自主创新政策的目标构成, 以及目标和指标之间的真实关系。

(3) 普适性原则。由于各个地区的经济、社会、科技教育条件与水平不同, 创新政策所面对的问题也是不一样的, 一方面要求指标具有地区性特点, 另一方面对地区间自主创新政策的比较, 要求指标具有统一性。因此, 指标的选取要在较准确反映各地区自主创新政策实施效果的基础上, 尽量选取具有共性、普适性的综合性指标, 力求保证评价结果可靠性。

(4)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由于影响地方自主创新政策的因素很多, 而有些因素无法进行定量的评估, 所以在评价地方自主创新政策实施效果时, 除了要设置定量指标外, 还应设置定性指标。

1.2 指标体系

根据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从政策的主要作用对象——企业、地方政府、中介机构服务及创新环境出发, 构建自主创新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自主创新环境改善、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中介机构创新服务能力及地方政府创新服务能力5个二级指标, 和相应的29个三级指标。

(1) 自主创新环境改善。

通过地方自主创新政策实施来改善地方自主创新环境, 为地方创新系统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所需环境。因此, 自主创新环境改善情况可以反映一个地区自主创新政策的好坏。可选取居民对创新的重视程度、风险投资环境及自主创新的基础设施3个指标来反映。

(2) 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一个地区自主创新政策实施的最终目标是引导与激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 而大中型企业一般都是地区内主要经济支柱。因此, 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评价自主创新政策实施效果最有力指标。从自主创新投入能力与自主创新产出能力两个方面, 选取以下9个指标反映:有科技机构的企业占全部企业比重、R&D人员全时当量、R&D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R&D经费、R&D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新产品开发项目数、新产品产值、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及拥有发明专利数。

(3) 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从国内外自主创新贡献来看, 中小企业在创新系统中的自主创新作用非常重要, 国内外发达国家 (或地区) 都制定了一系列支持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政策, 以充分发挥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作用。因此, 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也是反映地方自主创新政策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从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投入能力与自主创新开发生产能力两个方面, 选取以下6个指标反映:R&D人员投入强度、R&D经费投入能力、自主创新重视程度、企业生产工艺水平、企业可提高的生产能力及研究开发成功率。

(4) 中介机构创新服务能力。

该指标反映了一个地方创新系统中社会中介对创新的支持力度, 可选取下列5个指标反映:中介服务专业化水平、中介服务社会化程度、中介服务网络化水平、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及金融机构科技贷款。

(5) 地方政府创新服务能力。

地方政府在地方创新系统中承担着通过法律、政策和经济等手段为市场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和条件, 政府的创新服务能力是衡量一个地方自主创新政策实施效果好坏的重要方面。可选取6个指标反映地方政府的创新服务能力: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总支出的比例、政府决策的透明度、知识产权的保护状况、地方法规对创新支持的力度、政府采购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

由上述分析, 可得出自主创新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见表1。

2 黑龙江省自主创新政策实施效果评价

由于一个地区自主创新政策实施效果是一个多目标、多层次、结构复杂、因素众多的系统工程, 对于解决这种模糊的、具有不确定性的问题, 使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更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因此本文采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对黑龙江省自主创新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 (FAHP法) , 是模糊综合评价 (FCE) 与层次法 (AHP法) 相结合的产物。其中, 模糊综合评价是以模糊数学为基础, 应用模糊关系合成的原理, 将一些边界不清、不易定量的因素定量化, 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2];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 它可以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判断指标的重要性, 构造判断矩阵, 然后求解矩阵的特征向量来确定各指标权重[3]。

2.1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

在已建立的指标体系中, 各评估指标对评估对象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 应赋予不同的权重, 确定权重步骤[4]如下:

(1) 将评价体系中的各个指标按其属性分为若干组。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表明各层次之间的关系。

(2) 将上一层次的某一元素作为判断准则, 由专家对下一层元素按九标度法两两比较建立判断矩阵R。

(3) 求解判断矩阵R的最大特征根λmax, 将最大特征根对应的特征向量W采用方根法进行归一化处理, 得到同一层此相应元素对应于上一层某一元素相对重要性排序权值。

(4) 对判断矩阵R进行一致性和随机性检验。一致性检验指标为undefined表示判断矩阵R的行列数。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为RI, 如果undefined时, 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否则表示检验不能通过, 要调整判断矩阵R的元素值, 再按上述步骤进行计算。

(5) 在计算了各级指标对上一级指标的权重以后, 即可从最上一级开始, 自上而下的求出最底层指标关于评价目标的组合权重, 其计算过程如下:

设A级有m个指标A1, A2, ..., Am, 它们关于评价目标的组合权重分别为α1, α2, ..., αm。Ai级的下一级又有n个子指标B1, B2, ..., Bn, 它们关于指标Ai的权重向量b'=b'1, b'2, …, b'n) T, 则子指标级的指标Bi对于评价目标的组合权重Wi=b'iai, i=1, 2, …, n。即某一级指标的组合权重是该指标的权重和上一级指标的组合权重的乘积值。

通过访谈和向专家发放调查问卷, 按上述步骤操作, 得到指标体系最底层各指标的组合权重, 见表1。

2.2 最底层指标隶属度的确定

(1) 定性指标隶属度。

对于问卷调查分析的定性指标, 将不同的评价对象的每一个评价指标根据好坏程度赋以[0, 5]区间上的值, 然后计算各指标的加权平均值, 即为其隶属度。其中指标 (5—4]区间上, 说明很好;指标在 (4—3]区间上, 说明较好;指标在 (3—2]区间上, 说明一般;指标在 (2—1]区间上, 说明较差;指标在 (1—0]区间上, 说明很差。

(2) 定量指标隶属度确定。

由于用来评价同一事物不同侧面的定量指标, 量纲可能是不同的。一方面表现在计量单位上的差异;另一方面, 即使计量单位相同, 指标数值的数量级也可能有差别, 相对数形式的差异, 反映着指标实际数量级别上的差异, 虽然都是没有计量单位的相对数, 也存在着量纲的影响。标准化是消除这些影响所必须的。本文采用效用值法来消除不同量纲的影响。为与定性指标保持一致, 规定效用值的区域范围是[0, 5], 即评价指标最大的效用值为5, 最小的效用为0。由于上面的定量指标都属于正效用指标, 其隶属度为

undefined

式中dij 为第j个评价对象第i个指标的隶属度;Xij 为第j个评价对象第i个指标的实际数据;minXi 为第i个指标在国内的后进水平点 (低值) ;maxXi 为第i个指标在国内的先进水平点 (高值) ;显然, dij∈[0, 5], dij越大, 表明第j个对象的第i个因素评估越优;dij越小, 表明第j个对象的第i个因素评估越差[5]。

由于人认识的有限性与局限性, 加之自主创新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 为保证黑龙江省自主创新政策实施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在进行评价分析时, 选择部分省、市进行比较。首先根据地理位置、产业结构、资源以及文化等各方面的相近性, 选择吉林省与辽宁省作对比。其次选择北京、上海、江苏及广东等自主创新能力强的省市作对比, 通过对比评价, 可找出黑龙江省自主创新政策的问题所在。

由专家问卷调查或相关群体问卷调查分析得到代表性地区自主创新政策实施效果定性指标的评分, 根据查阅《2006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及《2006中国统计年鉴》得到代表性地区自主创新政策实施效果定量指标原始数据, 按上述定性与定量指标隶属度的计算方法确定各地区各指标隶属度, 见表2。

2.3 综合评价

根据每个最底层的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Wi, 并求第j个评价对象的各指标的相应的隶属度dij后, 即可进行综合评价。本文的综合评价选用线性加权和法进行综合评价, 即第j个评价对象的综合评价值undefined。

把各层次中每个地区的每个最底层指标得到的隶属度乘以该指标在该层次中的权重, 得到各地区各级指标综合评价分值, 见表3。

3 黑龙江省自主创新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结果分析

(1) 从自主创新环境改善指标的得分来看, 黑龙江省得分 (0.24) 仅高于吉林省 (0.19) , 与得分最高地区北京 (0.50) 相差0.24。说明黑龙江省自主创新政策对其自主创新环境改善效果不明显。

(2) 从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指标的得分看, 黑龙江省得分 (0.58) 最低, 不但与得分高的发达地区上海 (1.82) 相差1.24, 与江苏 (1.36) 相差0.78, 同时与东北三省地区的吉林 (0.99) 相差0.41, 与辽宁 (0.89) 相差0.35。由此, 可以看出黑龙江省自主创新政策在对黑龙江省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引导与激励上存在很大的差距, 应完善对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

(3) 从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指标的得分看, 黑龙江省得分 (0.64) 与吉林 (0.65) 、辽宁 (0.77) 两省基本持平, 同时与得分高的发达地区北京 (0.89) 、广东 (0.90) 相差也不大。说明黑龙江省自主创新政策对黑龙江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发挥了一定作用, 但与发达地区还存在一定差距, 仍需进一步完善。

(4) 从中介服务机构创新服务能力指标的得分看, 整个东北三省辽宁 (0.21) 、吉林 (0.14) 、黑龙江 (0.14) 得分都处于最低位置, 并且与发达地区北京 (0.47) 、江苏 (0.41) 及广东 (0.35) 等地区有一定差距, 黑龙江省自主创新政策对中介服务的支持力度还应进一步完善。

(5) 从地方政府创新服务能力指标的得分看, 黑龙江省得分 (0.18) 仅略高于吉林 (0.17) , 与辽宁 (0.26) 相差不大, 与得分高的发达地区上海 (0.40) 相差0.23, 与广东 (0.37) 相差0.19。说明, 与发达地区相比黑龙江地方政府创新服务能力不强, 应加快完善相关政策, 为地方政府创新服务能力提升提供政策支持。

(6) 在综合得分方面, 首先同在地理位置、产业结构、资源以及国家扶持政策等各方面比较相近的吉林 (2.14) 、辽宁 (2.49) 地区相比, 黑龙江省综合得分 (1.78) 在东北三省地区最低。通过对比自主创新环境改善、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中介服务机构的创新服务能力及地方政府创新服务能力四个指标得分, 黑龙江与吉林、辽宁两省得分相差不大, 但由于在关键指标——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得分上相差很大, 从而致使黑龙江省综合得分不高。究其原因, 就是这三个省份都是国家老工业基地, 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大中型企业为主要经济支柱, 其自主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这些大中型企业中。对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支持不到位, 则整个政策实施效果也不会好;其次, 与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相比, 黑龙江省自主创新政策实施效果无论从哪个方面相比都有很大差距。

因此, 黑龙江省需进一步加快自主创新政策的完善, 以促进有地方特色的并具有现实针对性的自主创新政策支持体系的形成, 从而为黑龙江的自主创新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保证。

参考文献

[1]黄燕.创新理论的演进及近期研究进展[J].江汉论坛.2001 (12) :34-35.

[2]BRYSON N.Grorp decision-making an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explring the consensus-relevant information comtent Computers Ops[J].Res.1996.23 (1) :27-35.

[3]SAATY T L.A scale method for priorities in hierarchical stroctures[J].Jonrnal of mathematical psychology, 1977, 15:23-28.

[4]邓蓉晖, 夏清东.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6 (6) :126.

上一篇:数字化作用发挥下一篇:早期抚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