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显示器

2024-09-28

计算机显示器(精选9篇)

计算机显示器 篇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微电子技术的应用, 计算机的普及, 计算机联锁系统, 已经迅速进入中国的信号联锁系统。

车站计算机联锁系统是一种新型的铁路车站自动控制设备, 要求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 以最经济、最合理的技术措施提高运输效率, 改善劳动条件。

它具有: (1) 体积小、可靠性高, 为铁路信号技术结构的改革创造了条件。 (2) 计算机联锁系统功能更加智能化。继电联锁由于受站场形电路网络层次和结构、继电器数量以及网络线的多寡等限制, 在功能及功能扩展方面均受到限制。对上述限制, 计算机联锁系统通过少量硬件和软件开发即可解决。如增加平面溜放功能, 增加记录并实现图像再现。

目前中国联锁厂家主要有:铁科研、通号院、交大微联、卡斯柯等。

1 问题的现象

在车站计算机联锁的现场使用过程中, 正常情况是操作员通过对控制室的显示器屏幕操作, 控制车站的各个联锁设备, 从而达到铁路车辆运行的畅通, 但前提是控制室的屏幕要稳定、清晰、便于操作。

目前, 各个厂家都有在不同的车站都有出现控制室的显示器屏幕画面出现抖动问题出现, 轻的看不清字体, 重的无法操作。

2 原因分析及问题剖析

(1) 显示器问题。作为计算机联锁的显示主体, 操作显示器必须质量可靠, 如果联锁显示器不采用有一定屏蔽功能的设备, 不可避免会出现抖动问题, 所以, 显示器一定要用有屏蔽层的显示器, 并且数据线也要有屏蔽层。 (2) 控制室操作台的设备间干扰。控制室的操作台大部分都是在铁制的桌子上, 在操作控制台一般有多个显示器, 包括:tdcs显示器、ctc显示器、站场监控视频显示器等, 这些显示器都对联锁显示器都会有相对干扰。 (3) 输出视频电缆过长或与其它电源线同沟干扰。通过系统框图 (如图1) , 我们可以看到, 从微机室到控制室一般都有一定的距离, 即使是相邻两个房间也要有10-20米的电缆, 如果距离远, 就有可能有50-60米的距离, 根据现场测试如果电缆超过70米, 就会出现显示器无法收到数据信号的问题。厂家生产长视频电缆由于工艺、成本考虑, 都是生产50米标准视频电缆线, 即使只有10米距离也要使用50米标准视频电缆, 这样就会出现线间干扰问题。还有一种情况是, 电缆通道不只是计算机联锁一种视频电缆, 还会有其它通信数据电缆、电力电源电缆或如zpw2000发码设备电缆等。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如果遇到其它干扰就很容易出现屏幕抖动现象。 (4) 显卡问题。显卡质量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现在用于控制室显示器有越来越大的现象 (一般都有20寸以上) , 而且大部分都是液晶显示器, 而用于显示的工控主机显卡相对要落后许多, 大部分用于显示操作的工控机主机显卡还停留在10年前的技术 (由于计算机联锁要求24小时不间断运行, 工控机的技术特点不同于家庭主机, 技术更新相对较慢, 所以不要求速度快, 而是要求性能稳定和散热良好) 。所以容易出现不相匹配问题, 抖动问题也会因此而出现。

3 问题解决

(1) 缩短显示电缆长度电缆尽量不超过50米, 如果有条件制作正好的长度的视频电缆, 对抖动问题非常好的防范。 (图如2) (2) 不要与其它电缆同过道, 如果没用条件, 也要留出10-20公分的空间, 以避免干扰。 (3) 电磁干扰, 通常是电磁辐射产生的。控制台的设备大部分都是在铁制的桌子上, 应该把所有操作台桌子的设备共同可靠接地, 并与计算机联锁主机柜安全接地, 必须保证所有设备地线0电位, 因为如果控制台电位与联锁主机柜不同电位, 接地干扰就会非常严重, 这个问题是最普遍的, 这样既可以保证干扰的避免, 更可以防止雷害的发生。 (4) 显卡和显示器要进行匹配测试, 显卡要保证质量, 显示器要有屏蔽层, 为输出和接收稳定的信号提供可靠保证。

4 结语

由于计算机联锁系统为国内先进的控制系统, 对工程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 通过问题分析, 总结以下几个方面, 至少可以在今后的施工设计中加以考虑, 避免上述问题继续发生: (1) 施工前要现场调查电缆长度, 尽量缩短。 (2) 避免干扰, 保证可靠接地, 保证0电位。 (3) 显示电缆与其它电缆不能同过道, 即使不能分开也要有一定的距离。

计算机显示器 篇2

1、任意打开一个Windows文件窗口(如“我的电脑”、“我的文档”);

2、单击菜单栏中的“工具”,选择“文件夹选项”;

3、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查看”标签页;

4、然后在“高级设置”目录中选中“显示所有文件和文件夹”,再点击“确定”即可,

点击阅读更多学院相关文章>>

分享到 二、如果某些受保护的系统文件即使不是被隐藏的文件也可能不被显示。解决的办法是在以上步骤四中取消“隐藏受保护的操作系统文件”钩选。如果选择“工具--文件夹选项--查看--显示所有文件”。保存后还是看不到隐藏文件,再打开查看时又变成“不显示隐藏文件”了。是因为病毒导致上述的修改无效,需要按照以下办法进行解决。

1、在组策略运行命令“gpedit.msc”打开“组策略”对话框,依次打开“用户配置”〉“管理模板”〉Windows资源管理器,在右边的选项中选中“从‘工具’菜单删除‘文件夹选项’菜单”,双击后切换到“设置”标签页,你会发现“已启用”,所以你看不到文件夹选项。将其设置为“已禁用”或“未配置”确定即可。

2、修改注册表,“运行--regedit”进入注册表,定位到: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AdvancedFolderHiddenSHOWALL中的CheckedValue,检查它的类型是否为REG_DWORD,如果不是则删掉CheckedValue,然后单击右键“新建”--〉“Dword值”,并命名为CheckedValue,然后修改它的键值为1 。在这里大家要注意“CheckedValue”的键值是十进制的还是十六进制的,只有十六进制下的值才有效(有某些狡猾的病毒会在这方面做文章)。如果仍然无法正常显示,请先尝试将nohidden键下二进制键值CheckedValue和DefaultValue的值都设为2;showall键下将CheckedValue值设为1,DefaultValue值设为2,

CheckedValue对应修改其值为1,类型为十六进制

DefaultValue对应修改其值为2,类型为十六进制

Text对应修改其值为@shell32.dll,-30500。

如果还是无法显示,应该是百年一遇的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AdvancedFolderHidden的数据丢失或损坏。遇到这种情况,请在Windows XP安装光盘中找到Hidden.reg,双击它,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将该完整的注册表数据添加到当前系统的注册表中即可。(备注:如果各位手头上没有XP安装光盘又不幸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尝试使用这种方法:找一部没有问题的电脑,把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AdvancedFolderHidden这个分支导出(假如命名为1.reg);然后备份有问题的电脑的该注册表分支;最后把1.reg导入看能否解决问题。

显示“隐藏受保护的操作系统文件”的方法: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AdvancedFolderHidden,把右侧窗口的键值Type修改为“checkbox”

3、打开“记事本”,把下面的内容复制入记事本内。然后另存为 .reg文件Windows Registry Editor Version 5.00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AdvancedFolderHiddenSHOWALL]

“RegPath”=“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Advanced”

“Text”=“@shell32.dll,-30500”

“Type”=“radio”

“CheckedValue”=dword:00000001

保存文件名:“显示被隐藏的文件.reg”,(确保在“文件夹选项”中去掉“隐藏已知文件类型的扩展名”),双击运行此文件,再重新到“文件夹选项”中设置显示隐藏文件。

上一页 1 2

点击阅读更多学院相关文章>>

计算机显示器 篇3

【关键词】网络图;计算机算法;显示方法

21世纪是网络信息技术加速发展的时期,计算机技术已经成熟,人类科技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图论和计算机技术的紧密结合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特别是在图形结构以及图形关系方面,网络图论在定量和定性方面都能够较好的优化网络图。近几年,在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带动下,图理论发展迅速,其中网络图的显示和控制算法发展最为迅速,也是近几年人们研究的热点。

一、图论发展概括

现实生活中国很多实际问题都能够应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式进行解决,人类早在公元1850年就开始涉及这方面的研究,比如欧洲在国际象棋中就有对“皇后”这一问题的研究,在这个问题上既要使用最少,又要取得最少的方格,这就是网络图最早的雏形。到18世纪人们利用点、线问题研究图论,根据点和线的组合形成一种图形科学。1736年欧拉通过“在不重复的情况下,找出一次性走完七座桥的方法”,假设这一问题无解,并对其结论进行严密的证明,实现了抽象问题的数字化转变,此后图论被演变成一种理论应用于很多领域。直到20世纪60年代,Berge第一次把计算机算法数概念引进图论中,再经过Ore把控制算法数引进图论中,至此真正的形成了网络图论,促进了数学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结合发展。

二、网络图的计算机算法和显示方法分析

(一)点符号控制算法分析

点符号控制算法是1995年J.E Dunbar首次定义的,它主要研究局部占优问题,点符号控制算法也只是研究局部占优理论一种变化形式;2011年Michael A Henning在点符号控制算法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提出了符号全控制算法,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符号控制算法要求在点的闭邻域上满足条件,而符号全控制算法要求在点的开邻域上满足条件。我国图论研究者邢化明等人于2003年引入最小度和最大度问题,分析出了符号全控制算法下界范围;Michael A Henning对符号全控制算法下界实施更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具体网络图;王军秀2006年对下界问题进行全面改进,提出了一种更加完美的界比;2009年,吕新中等对符号全控制算法进行进一步研究,进一步充实了符号全控制算法的内容,徐宝根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精心研究第一次把符号全控制算法变成反符号全控制算法,促进此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二)边符号控制算法

本世纪初,许保根第一次提出了边符号控制算法,确定了边控制算法;而后许保根继续对边符号控制算法进行研究、分析,2002年又分析得出了一般网络图的符号边控制算法的上界、下界以及一些特殊的网络图符号边控制算法的确切值。减边控制算法是由符号边控制算法变形而来,减边控制算法与符号边控制算法之间的不同在于函数值域,减边控制算法将符号边控制算法{-1,1}的函数值域变成了{-1,0,1}。在实际研究中,减控制算法比其他控制算法具有一定的难度,人们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比较少。

(三)网络图的显示

网络图一般要通过计算机进行显示,为了在屏幕上显示网络图,人们一般采用语言程序实现网络图的绘制,在这里我们采用C语言对网络图进行绘制,C语言能够较为简便、快捷的完成网络图的绘制,提高显示速度。

网络图一般是由点和点之间的连线构成,组成点和边的关系图形,这些点和边的关系错综复杂,有些点的读数可能为1,也有些点的读数可能大于1,同时也有些点的读数为0。但是每添边肯定有2个端点,所以在屏幕上绘制网络图,首先要画出各个顶点,然后在相应的顶点间添加连线,从而完成各个图形的绘制。

先在计算机屏幕上画出点,然后根据一只图形先确定图上各个点的坐标(x,y),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屏幕上采用的是物理坐标,也就是在屏幕的左上角,水平方向为X轴,向右为正;垂直方向为Y轴,向下为正。

在这个坐标系中,屏幕上每个点的位置均可以由坐标(X,Y)进行确定,另外要注意这里的X,Y一定是整数,而且会有一定的取值范围,其取值范围与设置的图形模式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屏幕的分辨率有着主要的关系。在计算过程中如果X,Y的结果不是整数,也应该去小数点取整数,确定坐标后就可以在屏幕上画边,找到一条边的两个顶点,然后在两个顶点间画出一条直线。如果需要在屏幕上任意添加顶点,也可以利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绘制,但是要注意对新增的点用不同的颜色进行绘制,以便于使用户能够一目了然,C语言一般有16种不同的颜色可供选择,一般情况下能够满足绘图需求。

三、结语

近几年,在信息技术和数学技术的发展下,人们对网络图的研究更加深入,不断涌现出新的控制算法和图形显示方法,研究方向也有了大的拓展,不再仅仅局限在网络图本身,也开始向其他领域发展,比如其在编码理论、计算机网络等领域应用十分广泛,不仅促进了网络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且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另外,对网络图显示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通过计算机屏幕和计算机软件进行图形的绘制、修改、处理和显示,完成整个图形显示过程,促进网络图形的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付欣.网络图的计算机算法和显示方法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35):7946-7947

[2]彭中.网络图的计算机算法和显示方法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

[3]刘乃维.论网络图的计算机算法[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3):95-96

计算机显示器常见故障分析与维修 篇4

计算机设备故障繁多,现象变化多样。故障判断技巧是快速、准确维修计算机设备的关键。所谓故障判断技巧就是维修者根据设备的故障现象在头脑中形成的一整套寻找故障的逻辑思路、检查故障的方法和次序。

1.1 先清洁后检测

设备的不少故障,都是由于工作环境差而引起的,在检查故障时,首先应把机内清洁干净,排除由污染引起的故障后,再动手进行检测。

1.2 先机外后机内

设备的机内故障,都有其外部表现。不同的外部表现就反映出相应的内部元器件的不良,诊断和检查故障时,要从外开始,逐步向内部深入。例如,遇到代修设备时,应首先检查各开关及旋钮的位置是否正确;或者连接线、插头、插座有否问题。在确认一切正常后,再仔细观察,经分析、推断确认有可能存在故障的电路后,再开机对这部分电路进行有的放矢的检测。这样既能避免自目性,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又可大大提高检修工作的效率。

1.3 先电源后负载

维修时,应首先检查电源电路,确认供电无异常后,再进行各功能电路的检查。

1.4 先静态后动态

所谓静态,就是机器处于不通电的状态,也就是切断电源的情况下先行检查。而动态则是指待修设备处于通电的工作状态,动态检查必须经过静态时的必要检查及测量后才能进行。切不能自目通电,以免扩大故障。

1.5 先简单后复杂

维修实践证明,其中简单原因引起故障的情况占绝大多数,而同时有几个原因或其他复杂原因引起故障的情况要少得多。

1.6 先普通后特殊

在检修过程中,对普通的带共性的故障要优先考虑和排除,再考虑个别特殊的故障。普通的带共性的故障,即容易发现,也容易排除,而且还能以点带而,在排出一个故障的同时,可能排出其他故障。

2 计算机显示器常见故障分析

计算机设备按故障出现的时间可分为:先期故障、中期故障和后期故障三种。先期故障指发生在包括从购买设备到货、安装直至用户保修期前后的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故障。包括设备存放期、设备开箱时、用户在保修期以及紧靠保修期的一段时间内出现的故障等。这类故障多是由于设计不合理、装配工艺较差、运输受振或元器件质量不良所致,也有此故障是由于用户使用不当人为造成的。先期故障的特征是除了元器件质量故障以外,工艺性故障所占比重较大。中期故障一般是指用户使用了大约3年后所发生的故障,这类故障大多属离散的均匀分布型,一般没有明显的倾向,多是由于某一个或几个元器件或部件的质量不良所引起的,一般更换故障元器件后就可排除。实践中发现,中期故障以设备电源出现第一次故障居多,因为这部分电路电压高、电流大、发热多,使用日久很容易出现故障。后期故障多发生在设备使用数年之后,设备的可调电位器、电阻、电容、半导体及集成电路等由于使用日久发生化学及物理变化导致老化、失效等,但根据一般统计,阻、容元件的寿命低于常用半导体元件,而分立元件的寿命又低于集成电路。因此一般情况下,集成电路虽较为贵重,但其寿命却最长。对于已经到了使用寿命的故障元器件,用新元器件更换后设备即可恢复正常。但是,在后期故障中,除使用中突发的故障以外,还有相当部分属于老化故障,其特点为半导体等元件连接导线焊接端氧化、工作点的漂移、使用性能下降等;电阻元件的变质;电容器容量的减少、消失及漏电等。这类故障的表现往往不明泉,但病症却很顽固,大多属于疑难故障,需要具有足够经验与水平的人员来排除。

故障原因有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指设备内元器件性能不良,元件虚焊、腐蚀,接插件、开关、触点被氧化,印刷板漏电、铜断、锡连等诸多由于生产方而原因造成的故障,元器件及机械部件的寿命终结也属这类故障。外部原因是用户使用的外部条件造成的,如由于电网电压不正常造成电源部分及电路元件的损坏;长期工作造成设备内大功率元件和此机械部件的损害;尘埃等造成元件老化、性能下降等。还有人为原因,包括运输过程中的剧烈振动、过分颠簸以及用户自己乱拆卸、乱调及乱改而造成的故障。

3 维修实例分析

3.1 电源热稳定性差引起显示器黑屏

计算机工作一段时间后,出现“黑屏”现象。而主机电源指示灯和显示器电源指示灯均亮,关机后过几分钟再开机,一切正常,但运行一段时间后又出现上述故障。随着冷启动次数的增多,计算机重起后能正常工作的时间越来越少,最后导致计算机不能正常工作。

从所发生的故障看,是由于某元器件的热稳定性差而引发的,且可以初步断定导致此故障的原因可能是主机系统复位电路产生了错误的复位信号导致的“黑屏”。

用电压表测量时钟发生器的“RES”端,发现计算机启动后正常工作时其电压为+5V左右,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点的电压逐渐下降,当下降至+3V左右时,系统则认为是复位信号,致使主机进入复位状态,从而产生“黑屏”现象。导致“RES”端产生低电平的可能性有两种:一是系统板上的复位电路本身的故障所致;二是由于主机开关电源送来的“电源就绪”信号出现问题。因为故障出现时主机电源和显示器电源指示灯均亮,首先判断故障可能是出在系统板的复位电路上。复位电路中某元器件热稳定性变差就会导致上述故障,于是将复位电路中的电容、电阻、二极管等元件均进行了仔细的检查和更换,故障依旧。这样故障就落在主机开关电源的“电源就绪”信号上。更换了一个质量更好的电源,故障得以排除。

3.2 显示器维修实例

显示器开机时屏幕极暗,启动数分钟后稍好,但亮度、对比度仍然不足且图像显示模糊。调节显示器面板上的亮度对比度电位器可使上述状况略有改善但始终无法恢复到理想状态。

1)通过调节行输出变压器的加速极电压和聚焦极电压以提高屏幕光栅的亮度和图像的清晰度。打开显示器外壳,找到行输出变压器,用长柄十字改锥(为了安全)对上面标有“screen和focus”的电位器进行反复调节。图像虽然清晰,但明暗对比度却较差。仅调节两个电位器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显像管的基本原理是靠电子枪发射电子束轰击荧光粉而产生图像,如果电子枪发射能力减弱或者荧光粉老化都会使图像显示暗淡。先从电子枪灯丝电压着手进行检查。彩显的电子枪灯丝电压一般为直流6.3V,但实际测量当前灯丝电压只有1.8V,在低电压下,电子枪的发射能力下降。经检验证明该。显示器的故障确实是因为灯丝的供电电路出了问题而造成的。

3)找出故障元件。主电路板上的供电电路为简单的二极管整流、电解电容滤波电路。据万用表测电容时指针的偏转幅度结合经验判断,该470 F耐压16V的电解电容的容量已经大为下降,其充放电功能因此而减弱最终导致了滤波后输出直流电压的下降。处理的方法:用一个470 F耐压25V(提高安全系数)的电解电容将原来的电容换下(注意正负极性)。开机再试,这次图像的亮度提高非常明显,再次调节显示器面板上的亮度和对比度电位器,显示器最终完全恢复正常。

摘要:首先介绍了计算机硬件维修的基本方法和维修的技巧,然后对常见的计算机硬件故障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显示器的维修实例。

关键词:计算机硬件维修,显示器,故障分析

参考文献

[1]倪林.高校计算机的日常维护和保养[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2.

[2]卢敦.微机常见问题及维修[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5.

计算机显示器 篇5

显卡又称显示器适配卡,现在的显卡都是3D图形加速卡。它是是连接主机与显示器的接口卡。其作用是将主机的输出信息转换成字符、图形和颜色等信息,传送到显示器上显示。显示卡插在主板的ISA、PCI、AGP及PCI-e扩展插槽中,ISA和PCI显示卡现已基本淘汰。现在也有一些主板是集成显卡的。

每一块显示卡基本上都是由“显示主芯片”,“显示缓存”(简称显存),“BIOS”,数字模拟转换器(RAMDAC),“显卡的接口”以及卡上的电容、电阻等组成。多功能显卡还配备了视频输出以及输入,供特殊需要。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大多数显卡都将RAMDAC集成到了主芯片了。

显示主芯片顾名思义,显示主芯片自然是显示卡的核心,如nVIDIA公司的TNT2、GeForce2、GeForce MX以及现在刚出现市场不久的GeForce 4。它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处理系统输入的视频信息并将其进行构建、渲染等工作。显示主芯片的性能直接决定这显示卡性能的高低,不同的显示芯片,不论从内部结构还是其性能,都存在着差异,而其价格差别也很大。一般来说,越贵的显卡,性能自然越好。关于显示主芯片的介绍,我们将在第三节中详细介绍。显存

显示卡的主芯片在整个显示卡中的地位固然重要,但显存的大小与好坏也直接关系着显示卡的性能高低。目前的显存主要是有这么几种:

SGRAM(Synchronous Graphics RAM)

SGRAM是一种较新的显存,且它是专门为显示卡设计的,它改进了过去显存的传输率低的缺点,使显示卡性能的提高成为可能。但由于其设计制造成本昂贵,在原先的普通显卡种较少见,不过今年来,随着制作工艺的成熟,其制造成本已经降低了许多,如今的显示卡有许多都采用了SGRAM作为显存。SGRAM的最大优势在于其支持显存的块操作,在支持块操作的软件或游戏中,其性能优势较SDRAM很明显,但在普通的应用中,其性能由可能还不如价格较它低许多的SDRAM。不过SGRAM的超频能力很好,适合超频需要的显示卡。

SDRAM(Synchronous DRAM)

SDRAM是现在应用最广的显存,几乎市场上的显卡使用的都是SDRAM显存。SDRAM与早期产品的设计思路完全不同,它可以在一个时钟周期内进行数据的读写,从而节省了等待时间。SDRAM现在已经成为显存市场上的主导产品,这主要是因为其低廉的价格和较佳的性能

二、显示卡与显示芯片的关系及显示芯片的相关介绍。

显卡是集成显示芯片,显存等一系列相关硬件用来驱动显示器的图形处理和显示的硬件,显示芯片是显卡处理图形图象时进行运算的地方,相当于显卡的CPU。显示芯片是指显示卡主板所板载的显示芯片,有显示芯片的主板不需要独立显卡就能实现普通的显示功能,以满足一般的家庭娱乐和商业应用,节省用户购买显卡的开支。板载显示芯片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整合到北桥芯片内部的显示芯片以及板载的独立显示芯片,市场中大多数板载显示芯片的主板都是前者,如常见的865G/845GE主板等;而后者则比较少见,例如精英的“游戏悍将”系列主板,板载SIS的Xabre 200独立显示芯片,并有64MB的独立显存。

主板板载显示芯片的历史已经非常悠久了,从较早期VIA的MVP4芯片组到后来英特尔的810

系列,815系列,845GL、845G、845GV、845GE、865G、865GV以及即将推出的910GL、915G、915GL、915GV、945G等芯片组都整合了显示芯片。而英特尔也正是依靠了整合的显示芯片,才占据了图形芯片市场的较大份额。

目前各大主板芯片组厂商都有整合显示芯片的主板产品,而所有的主板厂商也都有对应的整合型主板。英特尔平台方面整合芯片组的厂商有英特尔,VIA,SIS,ATI等,AMD平台方面整合芯片组的厂商有VIA,SIS,NVIDIA等等。

非板载显示芯片主要有以下两种:

A卡就是显示芯片是ATI公司的显卡,N卡就是显示芯片是NVIDIA公司的显卡

后面的数字指的是各自的型号,一般来说,同等级的显卡,后面数字越大,性能越好,如MAX440就优于MAX400,Fx5600就优于Fx5200,当然,有的显卡后面还有字母,如同se,Ultry等等,他们是同类产品的精简版或者终极版等等...radeon 和 geforce 也是型号。

计算机显示器 篇6

关键词:网络图,显示方法,计算机算法

如今, 随着计算机水平的全面提升与人类科学的向前发展, 促使了图论与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 尤其是在针对离散事物的结构与关系问题上, 网络图理论无论是在定性还是定量上都能很好地对相关问题进行优化。这使得网络图理论飞速发展, 尤其是在网络的符号理论领域, 比如图的标号、控制和显示等领域, 俨然是图论中发展最快的分支之一。伴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图理论不断进步, 这其中发展最快, 被人们研究最多的主要就是网络图的显示和控制算法问题, 这已经成为网络图理论中两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1 图论发展简史

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 我们可以发现, 其实很多问题其本质都可以通过一个由点和线组成的图形来建立数学模型并解决之。该研究可以追溯到公元1850年, 当时欧洲人在下国际象棋时考虑到一个问题, 怎么放置“皇后”可以使用最少并且又能控制算法所有的方格。这大概也是网络图的最早雏形。但确切来说, 图论正式作为一种由点、线组成的“图形”学科, 还应该追溯到18世纪东普鲁士国都哥尼斯堡的七桥问题, 当时就一次性、不重复地走完七座桥的假设无人能解, 一直到1736年大数学家欧拉采用抽象分析法才将这个问题数学化, 并极其严谨地证明了哥尼斯堡七桥问题无解, 这可以说是数学界第一篇关于图论的论文, 同时也标志着数学界又多了两个分支, 即图论和拓扑学。

在欧拉之后的两百多年里, 图论逐渐成为一个理论并越来越多的应用研究领域, 除了欧拉所创立的经典图论外, 图论可以与和许多学科进行结合, 比如说与代数结合形成了代数图论, 拓扑学视角下拓扑图论, 结合概率分析之后的随机图论, 结合谱几何理论形成的谱图理论等。到上世纪六十年代, 很多数学家通过n×n棋盘对图论进项算法研究。1958年Berge首次在图论中引入了计算机算法数这一概念, 1962年Ore则正式引入了控制算法数这一概念, 这意味着网络图论的形成, 该理论一直应用到今天。一直以来, 为满足高计算的目标, 数学被广泛地与计算机科学相结合, 在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手中收获了一批批成果, 而图论的产生无疑给计算机的诞生铺平了道路;此外, 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提升, 它也将促进图论中数学理论的向前发展。

2 网络图的计算机算法和显示方法研究综述

2.1 点符号全控制算法的发展及研究

点符号控制算法是一种研究局部占优问题的理论。它是由J.E Dunbar于1995年首次定义的。而点符号全控制算法是它的一种变化形式, 符号全控制算法是由Zelinka于2001年第一次提出的, 符号全控制算法与符号控制算法的不同之处在于:符号控制算法要求在点的闭邻域上满足条件, 而Zelinka将闭邻域改为开邻域, 从而引出了不同的研究空间。2003年, 刑化明等人引入了最大度和最小度给出了一般网络图的符号全控制算法数的下界。2004年, Michael A Henning通过对符号全控制算法函数的研究得出了一些新的下界, 并给出了满足这些下界的具体网络图。2006年, 王军秀在对上述定理关于网络图的符号全控制算法数的下界作出了全面的改进, 得到了优于已给出的界。2009年, 吕新忠, 仪明源得出了几类特殊网络图的符号全控制算法数, 使得符号全控制算法的内容进一步得到了充实。对于点的其它变化形式, 徐保根于2006年将符号控制算法定义中的f[v]≥1的方向改变, 提出了反符号控制算法的概念。该文根据上述变化首次将符号全控制算法变化为反符号全控制算法, 对反符号全控制算法的研究, 使作者能够进一步掌握研究方法, 扩展创新思路, 发现其中的研究乐趣。

2.2 边符号控制算法的发展及研究

2001年徐保根首先提出了符号边控制算法的概念, 并得出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如确定了m边的最小符号边控制算法数, 很大程度上丰富和完善了网络图的控制算法理论的内容。2002年Bohdan Zelinka Liberec给出了有关树的一些界限。徐保根于2002年到2004年期间得到了一般网络图的符号边控制算法数的上界和下界以及一些特殊网络图的符号边控制算法数的确切值。在研究角度和方法的不断改进中, 2005年到2007年期间徐保根进一步得到了一般网络图的符号边控制算法数的界限, 此外, 许多学者也积极参与研究, 得到了一些特殊网络图的符号边控制算法数的确切值和一般网络图的界限。

与点控制算法中的减控制算法一样, 边上的减控制算法也是符号边控制算法的一种变化形式, 减边控制算法是对符号边控制算法中的函数值域改变得到的, 即将函数值域{-1, 1}改为{-1, 0, 1}。由于减控制算法的研究难度相对大些, 而且研究时间不长, 所以目前为止还没有太多的关于它的研究成果。下一步, 将研究减k边控制算法, 它是将减边控制算法定义中要求满足条件的“所有边”改为“至少有k条边”, 难度的进一步扩大也是对作者的一种锻炼与考验。

3 结束语

如今, 网络图的理论被掀起了浓厚的研究高潮, 新的理论成果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 并且没有国界, 作为控制算法理论研究的先锋队, 我们不仅要在网络图的计算机算法理论上进行研究, 还应引领那些年轻的学者在浩瀚的研究大海中寻找方向和明确目标。网络图的控制算法理论不仅在网络图论本身的研究方向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而且在其它学科, 如计算机网路、拓扑结构及编码理论等领域也显出了广阔的应用背景。

参考文献

[1]马军, 高冈忠雄.网络图的最短路径和传递闭包[J].计算机学报.1990 (9) :706-708.

计算机显示器 篇7

1 计算机动画的原理

计算机动画的涵盖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影视动画片、广告动画、影视特技动画、科学可视化等。动画的制作方式有三种, 分为电影、木偶片、动画片[2]。无论何种形式的动画, 都是利用人眼的视觉滞留效应产生动感, 多幅画面快速连续的更换, 使人眼看到连续活动的图像, 这就是动画的基本原理。

视觉滞留效应是指人在看物体时, 物体的影像短暂地残留在人脑视觉神经中, 残留时间约为更替一个画面, 人们的大脑在前一个画面影像没有消失前, 又接受到下一个画面的新影像, 连续的大脑感受使人们感觉到连续的影像变化。

2 图形渐变技术的算法

根据以上算法, 利用VB6.0计算机编程语言实现计算机渐变动画效果, 从源图形开始绘制, 对产生的每一帧动画, 通过绘图命令在屏幕上绘制图形, 然后采用擦除命令对屏幕上的图形进行擦除, 然后继续绘制下一帧图形, 接着擦除, 直到绘制完成目标图形为止。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图形的连续动态效果。

3 计算机动画中闪烁现象及原因分析

通过上述方法能够实现的图形动态效果, 但是从实际动态效果中却出现屏幕闪烁情况, 动画效果较差, 很难实现自然、流畅、清晰的动态效果。分析其原因为:由于人类的视觉系统能够将这些序列画面组合起来形成一种连续的视觉, 因而, 这种表达方式充分满足了动画运动变化特性[5]。

当图形序列以一定的频率显示时, 我们所观察到的序列画面将不再闪烁, 其运动效果非常连续。一般来说, 这种频率依赖于图形的亮度。例如, 电影的显示频率24F/S, 但一个旋转刀片通常打断帧图像画面二至三次, 使得画面的刷新频率变为48Hz或72Hz, 从而更有效地防止了由于画面很亮引起的闪烁现象。事实上, 若以同样的刷新频率显示画面时, 还是能够发现序列画面的闪烁现象。为此, 在实际播放系统中, 每帧画面均被分解成奇偶二场, 奇数场由画面的奇数扫描行组成, 而偶数场则由偶数扫描行组成。播放时, 奇、偶二场交替显示, 使得画面的刷新频率变为50Hz, 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画面变化的连续性, 减少了闪烁现象。

4闪烁现象消除策略及仿真效果验证

根据以上分析知, 文中算法的图形刷新频率与人眼的观察频率不同步造成人眼实际观察到图形渐变效果出现闪烁现象。实际上, 实现算法中图形渐变效果的时间非常短暂, 其刷新频率远高于人眼观察频率, 因此需要在擦除与重新绘制之间对程序加入一个延迟函数delay (参数1) , 从而达到调整刷新频率的目的, 从而消除渐变动画的闪烁情况。

根据文章算法, 采用VB6.0程序设计语言, 运行电脑采用联想Thinkpad E40, 酷睿i3处理器, 主频2.13GHz.对直接绘制然后擦除未做任何调整, 其显示效果如图1。根据本文讨论后采用的算法, 如图2, 闪烁情况完全消除。

根据图1可以看出, 截图中有部分图形显示不完整, 在屏幕显示中会有闪烁现象, 图2截图中图形显示完成, 从而很好地消除了图形闪烁情况。

5结论

以上是在研究计算机图形渐变序列中发现, 直接采用计算机动画原理生成动态图形渐变序列存在屏幕闪烁情况, 动画效果较差, 很难实现自然、流畅、清晰的动态效果。分析了其闪烁的原因并探讨了解决方案, 并编程验证实际效果, 最终较好地解决了文中提到的问题。

摘要:根据计算机动画的显示原理, 采用的方法是先对图形进行绘制然后擦除图形, 然后对图形的下一帧绘制再擦除。利用VB6.0计算机编程语言实现计算机渐变动画效果。但是在实际显示中出现屏幕闪烁现象, 结合计算动画的显示原理和视觉滞留效应的存在, 详细分析了其闪烁的原因, 并针对问题, 提出有效的算法, 消除闪烁现象, 达到计算机动画平稳、流畅、清晰、自然的动态效果。

关键词:计算机动画,图形渐变,屏幕闪烁,视觉滞留效应

参考文献

[1]姜寿文, 赵国群, 关小军.Visuall C++在动态显示过程屏幕闪烁的消除[J].电脑开发与应用, 2001 (12) :14-15

[2]帕伦特 (Rick Parent) .计算机动画算法与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10, 1.

[3]何磊, 蒋大为, 张永峰, 周敏.基于简化多边形类正切空间表示的图形渐变算法[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报, 2007, 19 (3) :304-310.

[4]吕福起, 江维琼.基于边角插值法的图形渐变避免自交算法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3 (4) :1259-1262

计算机显示器 篇8

计算器是生活和办公中最常用的工具之一,有着强大的计算功能以及便携等特性,使用场所非常广泛。目前市面上流通的计算器绝大部分都只能显示计算结果,对于计算过程的描述不做显示,对使用造成很多不便。为此,本文基于单链表对现有计算器进行改进,使其能显示每一步的计算过程,解决了计算器只能显示计算结果问题。

2 设计思想

系统首先对输入的计算过程进行词法分析,其任务是从左到右逐步扫描计算过程,并将其独立拆分为一个个具有完整意义的数据(1、2、3……等)、运算符(+、-、*、/、()、[]等)。

其次,系统对拆分出来的数据进行语法分析。在这一步,系统在词法分析的基础上,对拆分出来的数据和运算符进行语法分析,主要功能是,判断输入数据是否合法(是否包含字母、中文等非法数据),判断运算符运用是否合理,是否有出现类似++、--、[+]等错误使用运算符情况,如无误,将数据和运算符依次存出单链表中。

最后,在保证语法无误后,遍历链表,判断运算符优先级,根据运算符优先级进行计算,并将结果存放回链表,单步遍历运算后得到的链表并输出单步计算结果,显示单步计算后的表达式信息,通过递归这一操作,直至运算符数目为0,则此步骤为最终结果,同时得到所有运算过程。

3 系统具体实现

3.1系统主要功能

计算器的主要功能如下:

运算表达式语法错误与否判断:如1+1、3*8、(20+10)^2等为正确表达式,可正常往下运行;而对于(*1)、^2+3、1+++5等则为错误表达式,计算器会提示用户输入运算表达式错误,要求用户重新输入。

基本四则运算:如+、-、*、/ 等。

指数幂运算等:主要是次方(^)、二次方根($)等。

括号运算:()。

3.2词法分析设计

词法分析从左到右依次扫描运算表达式,将表达式切割为数据和运算符,主要步骤如下:读取第一位字符,判断数据还是表达式;接着读取第二位,判断数据还是表达式,如果跟前一位类型相同,则继续读取下一位字符,直至后一位同前一位不同为数据或表达式,切割,存入单链表,然后继续从下一位字符开始进行递归操作,直至结束。流程图如下:

3.3语法分析设计

语法分析遍历单链表,依次判断表达式是否符合语法,若不符合,反馈错误信息。具体步骤如下:

1)判断第一位是否为符号,若是,则错误,反馈错误信息,否则,继续;

2)判断是否出现双符号或者多符号,若出现,则错误,返回错误信息,否则,继续;

3)判断最后一位是否为符号位,所是,则错误,反馈错误信息,否则,结束。

流程图如图3。

3.4运算符优先级判定及计算输出设计

运算符优先级判定主要是根据数学运算规则对运算符优先级进行判定,并根据高优先级先运算原则进行运算。运算符优先级定义如下:

^、$为第一级运算符;

()、[]为二级运算符;

*、/为三级运算符;

+、-为四级运算符;

运算时,先判定是否有上一级运算符,如有,则先计算上一级运算符,并将上一级运算符计算所得结果存回单链表中,然后遍历输出,递归执行,直至运算符数目为0,所得结果即为最终结果。具体如下:

遍历整个单链表,判断是否有第一级运算符,如有,则进行第一级运算符运算,得到运算结果,假设运算符所在位置为N,则将结果保存到N-1节点中,接着删除N、N+1节点,遍历链表并输出,得到一级运算符计算过程。

重复步骤,依次判断是否有第二级运算符,第三级运算符,第四级运算符直至运算符数目为空,所得结果即为最终结果,运算结束。具体流程图如下:

5 结论

本文基于常用的数据结构单链表,拓展生活中最常用的计算器的功能,使其能显示计算过程,虽然其目前功能较为简单,但由于其基于词法分析,较容易拓展。由于使用单链表结构,没有运算字符上限,较为实用。

参考文献

[1]Cormen T H,Leiserson C E,Rivest R L,ed al.算法导论[M].3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严蔚敏.数据结构[M].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戴建国.递归算法应用分析[J].软件设计开发,2008(28).

[4]张耀民.递归法在程序设计中的应用与分析[J].设计研发,2013(13).

计算机显示器 篇9

1 视频监控现状

水泥厂中控室的主要设备是DCS系统的操作员站和生产过程视频监控显示器。目前大部分水泥厂的DCS系统包括操作员站已相对成熟和完善, 但生产过程视频监控系统比较薄弱, 大都只配置了窑头、篦冷机高温电视及熟料输送、生料立磨料床厚度指示等少量视频监控装置。生产过程控制中有不少监控盲区, 如窑尾预热器和分解炉系统的下料管翻板阀, 需经常由巡检工步行或通过电梯上下窑尾框架巡检观察是否正常动作, 劳动强度大且不能及时发现问题。

造成水泥厂视频监控系统配置薄弱的主要原因:1) 业主或设计单位对监控系统及显示设备的技术进步了解不够, 新建生产线时往往参照同类生产线配置或复制原有设计;2) 多点视频监控时显示器的选择和布置问题。目前水泥厂中控室大都采用悬挂式电视机 (液晶或CRT) 作为显示器, 受中控室空间和布置位置限制不能挂得太多。在电视机数量有限的情况下, 如需较多的视频监控显示, 只能采用分割画面 (一台电视机分2个或4个画面显示) , 会使显示画面尺寸过小, 不便监控观察。

2 监控点的设置及用途

根据工艺流程、生产设备和操作监控要求, 该生产线确定需实时显示的监控画面22个, 具体为:

1) 生料配料系统5个:石灰石、工业废渣配料皮带秤各1个;硅质、铁质校正料和黏土配料皮带秤及板式喂料机各1个, 可同时观察皮带秤、板式喂料机的设备运转和料层情况 (断料、大块等) 。

2) 生料立磨系统4个:入磨皮带机和吐渣皮带机各1个, 可观察设备运行及料层情况, 对立磨吐渣量和吐渣粒度的监控有助于及时调整立磨系统操作参数。立磨料床厚度和入磨三道锁风阀各1个, 三道锁风阀动作频繁, 通过监控可及时发现和处理故障。

3) 窑尾预热器和分解炉系统7个:入窑生料皮带秤1个;其他6个点用于监控各级预热器下料管翻板阀的动作情况, 其中C1a和C1b各1个点, C2、C3和C5各1个点, C4单幅画面监视2个翻板阀 (C4料流分两路进入分解炉) 。由于下料管翻板阀是否正常动作对窑尾预热器和分解炉系统的工况影响很大, 对其实时监控有较大价值。

4) 窑头3个:分别为窑头、篦冷机高温电视及熟料输送链斗机常温摄像, 属水泥生产线的常规配置。

5) 煤磨 (管磨) 系统3个:原煤输送皮带机、喂煤皮带秤和入磨下料管双翻板锁风阀, 对锁风阀的监控有利于控制入磨冷风量, 确保入磨热风温度。

3 多画面大屏幕监控显示方案比较

实现上述多点监控要求主要有两方面的技术工作:一是多点监控的摄像、信号传输和处理;二是多画面大屏幕显示方案及技术经济比较。

1) 在本项目中, 窑头和篦冷机高温电视成套外购, 需做好信号的采集和无缝融合同步显示系统的接口问题;其他20个监控点选用合适的常温高清摄像头, 主要是做好摄像角度选择、焦距调整和安装布置等工作, 为了防止信号干扰、现场摄像头至中控室采用光缆传输图像信号。

2) 按目前国内已有技术, 多画面大屏幕显示器可供选择的方案和主要优缺点如下:

(1) 液晶电视拼接墙:画面亮度和对比度好、造价适中, 但各画面间有较大 (5.5m×2mm左右) 的拼接缝, 影响监控观察效果。此外, 有部分水泥厂使用多台电视机机械叠装形成电视墙的办法, 各电视机之间的拼缝很大, 很笨重。

(2) 投影电视拼接墙:画面亮度和对比度较好, 但各画面间仍有拼接缝;普通投影电视拼接墙不能连续长期工作, 要求连续长期工作时需采用LED或激光光源的光学引擎, 造价较高。

(3) 室内LED拼接墙:亮度极高、受环境光影响小、色彩鲜艳、物理拼接缝较小。缺点是造价高, 且产品分辨率低, 画面有明显颗粒感, 不宜近距离观看。

(4) 单个超大屏幕电视机多画面分割显示:画面亮度和对比度好、实施方案简单, 但显示尺寸有限且造价过高。

(5) 无缝融合投影显示墙:使用多台投影仪或专用光学引擎合成大画面, 可实现无拼接缝超大尺寸显示, 造价较低。缺点是采用正投影方式时在环境光较亮情况下画面对比度差。此外一般投影仪的有效连续工作时间为3 000h左右, 在水泥厂中控室应用时使用寿命短。

经技术经济比较, 本项目采用无缝融合投影显示墙。投影电视墙有正投影和背投影两种方式, 为节省造价本方案采用正投影方式, 在发挥其优点的同时通过多项技术措施弥补不足。

4 无缝融合多画面投影显示墙的技术要点

1) 应用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形成超大尺寸无缝融合投影显示墙

在采用投影方式时, 单个投影画面尺寸过大会影响画面亮度和图像清晰度。为实现大尺寸显示、需使用多个投影画面拼接。传统的拼接方法由多台投影机投射单个分画面、通过分画面的物理拼接而形成大尺寸画面, 每个投影分画面之间有明显的拼接缝, 如图1a所示。本项目采用边缘融合拼接技术, 如图1b所示, 整幅投影画面由不同投影机投射的分画面拼接组成, 通过计算机图形无缝融合软件对画面重叠部分的羽化处理, 消除重叠部分的多余亮度, 从而使重叠部分得到还原, 整幅画面没有任何拼接缝。此外, 应用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后, 在全屏范围内可任意开设画面显示窗口并对窗口进行缩放和漫游等操作。

2) 采用激光和LED混合光源投影仪提高有效使用寿命

投影仪的有效工作寿命主要取决于光源, 目前大部分投影仪的光源为超高压汞灯 (UHP灯) , 不适合长期连续工作。本项目选用新近由CASIO公司出品的XJ-H1750型激光和LED混合光源投影仪, 成像芯片 (pener) 采用DMD技术。除了投影画面质量较好、价格适中外, 可适应长期连续工作要求, 其有效工作寿命为20000h以上, 且更换光源后可继续使用。

3) 自制光学反射墙代替投影幕布以提高反射率

正投影大都采用投影幕布成像, 一般的投影幕布反射率为0.5左右, 图像亮度损失较大;此外对环境光的相同反射会造成正投影画面对比度降低。本项目采用特殊反光漆自制反射墙, 投影光的反射率达0.8以上;有粗略的定向反射性能, 通过降低环境光的反射率提高正投影画面的视觉对比度。

5 监控信号处理流程

图像信号传输和处理流程见图2。中控室的投影显示墙见图3。

1) 为减少生产现场大型电气设备和变频调速等设备运行时的信号干扰, 提高监控图像的清晰度, 在采用屏蔽和良好接地的基础上, 现场监控摄像头的图像信号分组就近引入视频光端发送机, 通过光纤接入中控室, 再由接收光端机还原为视频信号并接入硬盘录像机。通过硬盘录像机存储调用视频信号, 并可通过网络接口供远程计算机调取。

2) 需显示的监控画面由无缝融合主计算机中的VGA采集卡从硬盘录像机直接调取, 画质清晰, 信号稳定, 无延迟;部分画面使用视频采集卡采集。无缝融合主计算机至投影仪的信号采用HDMI高清视频传输, 以提高清晰度。

3) 由无缝融合主计算机实现对需显示画面的信号选择和处理, 并通过无缝融合软件完成对各分画面重叠部分的羽化, 处理后的分画面由各台投影仪分别投影, 在反射墙上形成无拼接缝整屏显示。

4) 和水泥中控室传统的悬挂式电视机监控显示或普通安防系统目前常用的8路和16路分割画面监控方案相比, 本项目有3项提高使用功能的技术措施: (1) 可设置n个监控点 (增加监控摄像头) , 重点监控画面在显示墙上实时显示, 其他监控画面储存在硬盘录像机中, 根据监控要求由操作员灵活选择需显示的监控画面或调整各监控画面在显示墙上的位置; (2) 需观察细节时, 操作员可在投影显示墙上局部放大画面; (3) 扩展灵活。本方案目前采用3台投影机投影形成4.8m×1.5m的无缝融合显示墙, 用于3 000t/d生产线的监控, 以后可便捷地扩展为n×4.8m×1.5m的显示墙, 用于水泥粉磨系统或第2条熟料生产线的监控。

6 使用总结

1) 本项目于2013年3月完成调试并投入使用, 经一年的连续使用, 工作情况稳定, 使用功能达到设计要求, 为生产过程监控和管理提供了一定的良好条件。在生产过程中, 中控操作员已多次通过本系统发现和处理各种现场问题, 如及时发现配料秤断料并通知岗位人员处理;通过对立磨吐渣量和吐渣粒度的观察及时调整立磨系统操作运行参数等。通过生产视频监控, 有关管理人员还多次及时发现并纠正生产现场的安全操作问题。如试生产调试过程中, 一名员工在设备已准备启动时, 到传动部位上测量, 中控人员通过监控画面及时发现并制止, 避免了一起重大事故。

与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常规监控和显示器配置相比, 本项目虽然增加投资近17万元, 但从提高操作运行水平和防范事故两方面, 已明显体现其使用效果和经济价值。

2) 本项目采用的多画面大尺寸无缝融合投影显示墙在水泥行业初次应用, 属试验性质。由于项目投入资金有限 (小于20万元) , 投影显示墙采用正投影方式, 在环境光较亮时 (阳光通过窗户透入) 监控图像的对比度较差, 目前通过对中控室加装遮阳窗帘等措施弥补。如果增加投资, 可改用背投影方式的无缝融合显示墙, 可克服环境光的影响, 效果会更好。

此外, 本项目在配置后台视频服务器及相应软件时可兼具对视频监控画面的事件识别分析能力, 连接自动化系统后可进行事件自动处理。如通过监控画面自动分析各配料秤是否正常工作, 不正常时发出判定信号并自动调整或报警。

3) 近年来的超大屏幕显示技术应用发展较快, 在钢铁、石化和电力等企业使用超大屏幕投影电视拼接墙 (背投影方式) 较多, 主要用于生产过程监控和调度控制。LED拼接墙主要用于户外广告宣传;液晶电视拼接墙在大型安防和监控系统 (如公安、城管) 应用较多。无缝融合超大屏幕投影显示是2005年前后发展起来的新技术,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在各展馆大量应用。相对而言, 水泥行业生产过程监控技术特别是超大屏幕显示技术的应用发展较慢。

上一篇:体育学习能力下一篇:深化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