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安全

2024-09-05

运动安全(通用12篇)

运动安全 篇1

运动是很多糖友的“必备课”, 但是运动并不适合所有的糖友, 有些糖友就不能运动。而且运动如果没把握好“度”的话容易对身体造成伤害。

热身, 体育运动前的必要准备

糖友锻炼除了运动本身外, 热身和放松必不可少、非常重要。开始锻炼前要进行一次彻底的身体检查, 包括血压、肾功能、眼睛、足部、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心脏等。如果血糖过低, 那么就需要加餐。同时, 运动前要进行身体的预热, 并进行一些伸展运动。预热可以选择一些低强度的运动如步行, 使心脏和肌肉进入“工作状态”, 之后就可以进行柔和的伸展运动, 以使关节和肌肉变得有弹性。僵硬的关节和肌肉很容易受伤。

轻松、持久、稳定的锻炼可以为你赢得健康, 否则, 目标定得太高, 或进行激烈的运动容易让你坚持不下去, 甚至受到伤害。通常建议逐步提高运动量, 例如开始每次步行10分钟, 等到第二周就可以增加到15~20分钟, 同时饮食、药物也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在结束锻炼时, 要使身体逐渐地冷下来。逐渐地减慢运动, 直到呼吸变正常为止, 然后再进行一组伸展运动, 热身后肌肉会更加容易伸展。

有调查表明, 八成以上的运动损伤是由于突然增加运动量造成的。在进入正式的体育运动之前, 要循序渐进地做好热身活动。这样, 就能使身体各关节、肌肉的柔韧度增加, 也能使心脑血管紧张度变得适合运动;并能使人对自己的体能状况“心中有数”, 以便适度掌握运动量和强度。也只有这样, 人们才能在激烈的运动中不容易受伤害。

糖尿病患者安全运动小细节

运动前后都要测血糖。运动前监测防低血糖。如果运动前血糖在4.4~5.5毫摩尔/升之间, 应进食甜食或甜饮料等碳水化合物后再运动, 否则极易发生低血糖。若是运动持续时间较长, 每隔30分钟应监测一次血糖, 以便及时发现低血糖。同时, 运动后监测评估效果。做完整理运动后即可监测血糖, 测前饮水不会影响血糖结果。如果运动后血糖几乎没有变化, 说明应加大运动量;若出现低血糖反应则说明运动过量。

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宜餐后进行。运动宜在餐后半小时至一小时后进行。因为餐前锻炼身体有可能引起血糖波动, 既会因延迟进餐造成血糖过低, 又可因没有服药使血糖过高。而餐后血糖相对平稳, 适合运动健身。

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宜每天坚持。每日坚持适量的运动, 常可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运动需要消耗能量, 既可减轻体重, 又可加强糖的利用, 从而减少血中葡萄糖的蓄积, 达到降糖的目的。

备点糖果。运动消耗能量, 血糖会降低, 有些糖友可能出现低血糖。因此, 运动前准备些甜食、糖果或果汁, 有备无患。

不打胰岛素。运动会加快身体对胰岛素的吸收, 运动前打胰岛素很可能出现低血糖。

多喝水。无论是运动前、运动时还是运动后, 适量饮水, 保持体内的水分都很重要, 能预防血糖波动。

2型糖尿病患者当出现较重的糖尿病并发症时忌运动。此时要严格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 因为稍有不当可能会造成血压升高以及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及下肢坏死等情况的发生。

有时, 生命不在于运动

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运动, 像有急性感染、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的人;有心或肾功能衰竭、严重视网膜病变、下肢大血管病变等严重慢性并发症的患者均不能参与任何运动。尤其像频发室性早搏、严重心律失常的人, 更要卧床治疗, 严禁运动, 否则对身体的伤害是致命的。

同时, 有肺病、哮喘等严重呼吸道疾病, 或肝病等严重传染性疾病的人最好也不要做运动。运动中呼吸加快, 很容易诱发疾病。这时候运动对身体伤害极大, 而且传染性疾病也不适合到公共场所运动。

此外, 很多人工作压力大、休息不好、经常熬夜, 身体总处于疲劳状态。如果这时候再去再去运动, 疲劳运动的结果, 便造成体力不支。

如果感觉身体状态不好, 非常疲劳, 休息后仍然身体不适, 此时你的身体最需要的不是运动, 而是充足的睡眠。

有糖尿病的人, 体能消耗得快, 所以, 不能做长时间的运动。糖尿病人比较适合小运动量、小重量的运动, 像举轻量杠铃、做做保健操等, 但时间要控制好。

刚分娩过的女性先别急着运动, 产后采取运动方式恢复身形是必要的, 但是必须要在体息1~2个月, 之后再进行运动, 而且运动强度要小, 以小重量、小运动量的无氧运动为主, 适当做一些器械练习, 强度逐渐加大。

另外, 大病初愈的人, 也需要静养, 1~2个月才能运动, 否则身体没缓过来, 容易受伤, 而且伤口容易在运动幅度过大或过于激烈的时候裂开, 再愈合就很难了。即使伤口愈台了, 运动的时候也要小量、小动作, 避免伤害。

运动损伤后如何正确处理

运动时出现损伤, 如感到局部疼痛, 活动受限, 外关节部位异常活动、畸形、肿胀、皮下淤血时, 应考虑有骨折发生, 须马上到医院就诊, 切莫自行处理。

出现运动损伤时, 要正确诊断, 根据受伤的情况进行处理。如果是急性软组织损伤, 一般采取冷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限制活动等措施。慢性损伤需要医生给予系统治疗, 制定出一套治疗方案。

温馨提示

运动时最好穿运动衣和运动鞋, 可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锻炼要循序渐进, 应该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要日积月累, 这样才能取得满意的锻炼效果。

避开场地不平、过硬、过滑, 地面碎石杂物较多, 器械老化的运动场所。

锻炼时集中精力, 不要让别人分散你的注意力, 更不要漫不经心, 边练边聊。

运动时做好自我监测。经常对健康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和评价, 适时调整运动处方和锻炼计划, 防止过度疲劳, 避免发生运动损伤和低血糖。

平时注意加强肌肉、关节的功能锻炼, 提高肌肉的力量及关节的灵活性。

运动安全 篇2

能力指标:

1、认识并使用游戏器材与场地。

2、分辨日常生活情境的安全与不安全。

3、说明并演练预防运动伤害的方法。

4、察觉生活环境中的潜在危机并寻求协助。

5、重视并能积极促进运动安全。具体目标:

1、了解导致运动伤害的不当态度

2、了解运动场地和设施的安全标准

3、评估学校运动场地的安全性 教学活动:

(一)风险轮盘 【准备活动】

一、教学媒体配置(计算机、单枪)。

二、发放学习单及A4轮盘,每人一张(PPT1)。

三、提醒学生要随时做笔记。【发展活动】

一、复习上一节课所强调,运动前对自己身体状况应该有的了解。

二、除了自身因素之外,其它可能导致运动伤害的因素之分析(PPT2);本节课着重在环境的影响因素(PPT3)。

说明「风险轮盘」的玩法(PPT4),依题目带领学生做点状记号,完成联机面积后请学生展示自己的轮盘,选择几位不同面积的轮盘做说明。

(二)运动场大搜查 【综合活动】

一、说明学校运动场应考虑的安全性(PPT5)。

二、介绍各种运动场馆的基本安全标准(PPT 6 ~ 9)。

三、本校运动场馆大搜查(PPT 10 ~ 15)。

四、讲解「校园总体检」的进行方式,并根据学习单问题(五)的项目分别做检查及勾选(PPT16)。

夏季运动,安全是关键 篇3

夏季可选择的运动形式

大多数糖尿病患者不宜参加激烈的比赛和剧烈的运动,有严重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还要限制运动。尤其在夏季,有运动条件的患者也应选择有一定耐力的、持续缓慢的运动,这样可避免因为剧烈运动使体内胰升血糖素和血糖升高。夏天体育锻炼的强度和时间都应有明确限制,注意因人而异。总体上坚持低强度运动,表现为运动后无汗或有适度出汗,脉搏变化可以适应,人有较轻松的感觉,肌肉略微酸胀。

无论夏季采用何种运动,如步行、慢跑、打拳、游泳、体操等,都需要注意循序渐进,让身体对热天运动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其次,要做到持之以恒。这是因为,许多研究证明了经过运动训练的受试者,由于运动引起血液葡萄糖总消除率的即刻增加,和骨骼肌吸收能力的变化,葡萄糖消除能力提高了2倍,但是这种良好的效果持续时间很短,只有几天。因此,可以通过变换运动方式、记录运动进展和目标完成情况,来了解运动的效果,不断建立自信心,及时调整运动量。

运动时间一般建议选择早晚,避免白天强日光照射和地表热烤环境,减少运动难度。具体运动的时间为:从吃第一口饭算起的饭后1小时开始运动,因为此时血糖较高,运动时不易发生低血糖,不宜在饱餐后或饥饿时运动。

锻炼前的准备活动

①全面体检:排除潜在的疾病或损伤。②确定运动方式和运动量:因人而异,循序渐进。⑤运动装备:选择棉质舒适的运动服装、鞋袜,注意鞋的透气性和鞋底柔软度。④运动场地:平整、安全、空气新鲜、气温较低。⑤提前补水:注意种类、温度和饮水量等。⑥饮食准备:不能空腹运动,运动前忌吃大量油腻食物,以适应夏季胃肠的消化功能。⑦一些零食:当血糖较低或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及时补充,避免低血糖的发生。⑧必要的监控条件:手表可以记录运动过程中的心率变化,运动前后各测一次血糖。⑨必要准备活动:10分钟左右,防伤防病。⑩找个伙伴:由于糖尿病患者要养成运动习惯,以及对夏季运动安全的需要,最好找个伙伴一起运动,以便应付可能发生的低血糖等紧急状况。最后,夏季运动时如果出现头昏、心慌、乏力、手抖等不适感,应立即停止运动,迅速到阴凉通风地方休息,找明原因。对有其他并发症或冠心病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运动。

户外运动安全第一 篇4

2016年6月14日,5名“驴友”前往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樟市镇芦溪天池山登山时,突遇山洪暴发,全部遇难;同年2月9日,一名“驴友”从北京阳台山公园登山后失踪,三天后被发现身亡;2015年10月22日,陕西省西安市6名“驴友”在秦岭迷路,所幸营救及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常见原因

户外运动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为场地,活动内容与自然紧密结合,带有挑战性和探险性的运动;其活动内容涉及到水、陆、空等范围,具体包括登山、攀岩、远足、山地穿越、野营、漂流、荒岛生存、山地自行车、山地越野、探洞、滑雪、攀冰、羽翼滑翔、独木舟、骑马等。

引发户外运动事故的原因主要有3点:

一是技术装备与参与户外运动人员的素质不到位。由于装备不合格、人员使用不当以及参与人员不具备参与某种或某类户外运动的综合素质,而引发损害参与户外运动人员人身和财产的事件。

二是户外活动的组织者或组织单位因不具备活动组织能力或资质,在组织活动时引发户外运动的突发事件。

三是自然灾害引发的危害参与户外活动人员人身、财产的事件,包括地震、水灾、冰冻、风灾、高温、雷击等。

事故特点

不确定性

户外运动的活动组织多是由参与者个人因兴趣爱好自行组织安排。参与者对于出游时间、出游方式、出游地点有较大的自主性,对于活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缺乏合理判断,自然环境的突然恶化或参与者突发的危险行为,增强了户外运动的不可预知性。

局限性

相对于公共危机的公共性而言,户外运动的突发事件具有较强的局限性:第一,公共危机涉及的主体为不特定人员,而户外运动不安全事件涉及的主体仅为参与户外活动的特定人员;第二,在处理事故时,户外运动事故的处理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应急救援通常依靠自救或者互救形式,而公共危机在处理方式上通常表现为社会范围内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的整合。

复杂性

户外运动参与者在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中寻找各种挑战,除户外运动本身所带来的娱乐性外,还要求参与者具备一定的风险意识及专业能力,以应对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

综合性

户外运动突发事件的涉及面广,其处理过程包含众多层次和环节,不仅需要多部门、多系统指挥,还需要专业的救援队伍等。

应对措施

提高安全意识

实践中,户外运动参与者安全防范意识不强、安全知识缺乏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安全意识主要来自于知识、体能、技能、风险意识等多方面综合能力。进行户外运动前,应充分了解户外运动知识,增强知识储备量,了解户外运行的线路,充分考虑可能遇到的风险;在购买户外运动必备的装备时,价格趋低的心理,导致户外运动人员在选择装备产品时过多地考虑价格因素,忽略了对装备产品提供者的资质和能力、装备产品的安全性、对户外环境可靠性的正确评估和判断。

熟悉求救信号

户外生存环境恶劣,各种灾难通常不期而至。对户外运动人员来说,及时了解自己所面临的困境,及时求助,等待救援,至关重要。遇险求救时,要通过各种方式与外界取得联系,发出的信号要足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同时,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周围的环境条件,发出不同的求救信号,一般情况下,重复3次的行动都象征寻求援助。

烟火信号燃放三堆火焰是国际通行的求救信号,将火堆摆成三角形,每堆之间的间隔相等最为理想。如果遇到燃料稀缺、伤势严重等情况,也可只点燃一堆火焰。在白天,烟雾是良好的定位器,火堆上添加些绿草、树叶、苔藓和蕨类植物都会产生浓烟,浓烟升空后与周围环境形成强烈对比,易引人注意,晚上可放些干柴,使火烧旺、火升高。如果受到气象条件限制,烟雾只能近地表飘动,可以加大火势,这样暖气流上升势头更猛,会携带烟雾到相当的高度。

旗语信号一面旗子或一块色泽亮艳的布料系在木棒上,持棒运动时,在左侧长划,右侧短划,加大动作的幅度,做“8”字形运动。如果双方距离较近,不必做“8”字形运动,简单的划行动作就可以,左侧长划一次,右侧短划一次,前者应比后者用时稍长。

声音信号如隔得较近,可大声呼喊或用木棒敲打树干,最好利用救生哨进行求救,三声短三声长,再三声短,如此间隔1 min之后往复。

反光信号利用阳光和一个反射镜即可射出信号光。任何明亮的材料都可加以利用,如罐头盒盖、玻璃、金属铂片等,持续的反射将规律性地产生一条长线和一个圆点,引起救援人员的关注。

地面标志信号在比较开阔的地面,如草地、海滩、雪地上可以制作地面标志。如把青草割成一定标志图案,或在雪地上踩出求救标志,也可用树枝、海草等拼成标志信号,与空中取得联络;还可以使用国际民航统一规定的地空联络符号所示:SOS(求救)、SEND(送出)、DOCTOR(医生)、HELP(帮助)、INJURY(受伤)、TRAPPED(发射)、LOST(迷失)、WATER(水)。

留下信息当离开危险地时,要留下一些信号物,以备让救援人员发现。地面信号物使营救者了解被困人员的大概位置,方向指示标更有助于救援人员寻找被困者的行动路径。不断留下指示标,不仅可以让救援人员追寻而至,也可帮助被困者脱离迷路的险境。

增强自救互救能力

参与户外运动的人员主要以年轻人为主,其对网络、微博、微信等虚拟平台的使用具有天然的优势,因此可以通过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公众应急信息网络为支持的平台,定时发布自救、互救知识,加快信息传递速度与广度,提高自救互救知识,应对户外运动中可能遇到的危险。

体育运动安全知识 篇5

1.体育运动可以锻炼身体、增强胆识,培养同学们的耐力和毅力。但是如果体育锻炼中不注意保护自己,忽视事故预防工作,就容易出现运动伤害,如擦伤、扭伤、骨折、溺水,脑震荡等,严重的还会造成终身残疾以至死亡。

2.上体育课大多是全身性运动,活动量大,还要运用很多体育器械,如跳箱、单双杠、铅球等,所以,课前穿戴一定要检查;衣服上不要别胸针、校章、证章等。头上不要戴各种发卡。手腕、手指、耳垂儿、脚腕上不要戴各种金属的或者玻璃的、塑料的装饰物。戴眼镜的同学,如果摘下眼镜可以上体育课,就不戴眼镜,如果不可以,做动作时要加倍小心。做垫上运动时,必须摘下眼镜。衣、裤的兜内不要装小刀、钩针等锋利的物品。必须穿球鞋或一般胶底布鞋,不要穿皮鞋或塑料底鞋。

3.在进行单、双杠和跳高训练时,器械下面必须备好厚度符合要求的海绵垫子。做单、双杠动作时,要采用各种方法,使双手握杠时不能打滑。以免从杠上摔下来,使身体受伤。

4.在做跳箱、跳马等跨跃训练时,器械前要有起跳板,器械后要有海绵垫,老师还要在器械旁站立保护。没有老师或同学保护很危险。

5.进行投掷训练时,如投手榴弹、铅球、垒球、标枪等,一定要按老师的口令行动,令行禁止,不可以有丝毫的马虎。这

些体育用具有的是尖端装有锋利的金属枪头,有的是250克到3千克的铁疙瘩,即便是垒球,飞出去也像个炮弹似的,如果不听命令,擅自投出或捡回,就有可能性被击中而受伤,甚至有生命危险。

6.跳远时,必须严格按老师的指导助跑、起跳。起跳时前脚要踏中木制的起跳板,起跳后要落入沙坑之中。这些要求不单纯是跳远训练的技术要领,也是保护身体安全的必要措施。

7.短跑、4x100接力等要按照规定的跑道竞赛,不能串跑道。特别是快到终点冲刺时,更要遵守规则。因为这时人体的冲力很大,一旦相互绊倒,就可能严重受伤。

8.垫上运动项目像前后滚翻、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做动作时要认真,遵守纪律,不能打闹。人的颈部血脉、神经连着人的神经中枢、脊椎和大脑,即使是小的伤害也可能酿成严重后果。俯卧撑和仰卧起坐时,如果打闹,轻的会出现岔气儿,重的会伤及胸隔膜等到内脏器官。

心脏不好如何运动才安全 篇6

45岁的林先生被查出患有高血压、心律失常大约半年,因为害怕药物有副作用,服药断断续续,血压一直控制得不好。最近,林先生总是觉得胸闷、气喘、乏力,觉得可能是自己平时太缺乏锻炼了,就想报个健身班锻炼一下。谁知三天前,刚游了几圈泳,他突然感觉喘不过气来,本想再坚持一下,结果越游越难受,身上直冒冷汗。要不是身边的朋友及时送他到医院,后果不堪设想。

据南京市中医院心血管科主任顾宁介绍,无论是健康人群,还是高血压患者,适当的有氧运动,有助于平稳血压、增加左心功能,促进身心健康。但是,任何运动都要量力而行,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不稳定,又时常出现胸闷、气喘、乏力等不适,运动会造成血压突然升高,心率过快,心肌缺氧,甚至可能诱发心脑血管意外。特别是每年的秋冬季,是运动猝死高发时间段。这是因为秋季天气转凉,体内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脑血管负担加重。入秋后,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逐渐增加,每天都有3~5例。

顾宁建议,对心脑血管病患者来说,运动前最好做个身体评估;尽量选择温和的有氧运动,避免需要突然发力的锻炼项目;运动强度可以用心率来衡量,最好不要超过靶心率(40岁以下的人可用180减年龄,40岁以上的人可用170减年龄)。心功能不好的人,运动时间不宜过长,最好半小时左右,运动中若有胸闷、气短等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坐下休息;若休息也不能缓解不适,应及时就医。感冒期间或经常熬夜的情况下,不宜参加体育活动。还应遵照医嘱,坚持按时服药,定期监测血压。

高尔夫运动安全和标准初探 篇7

早在2008年我国就提出用标准来保障参赛人员的安全,随着高尔夫成为2016年、2020年奥运会比赛项目,对高尔夫运动的安全标准和研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我国高尔夫运动安全事故频发,高尔夫球场上击球伤人、雷电灾害和高尔夫球车事故不断发生。由于目前我国高尔夫运动安全管理、设施安全等都缺乏标准的支持,一旦处置不力后果将不堪设想。纵观我国高尔夫运动安全的研究和标准化工作可以发现其存在起步晚、基础差、水平低、数量少、结构性缺失等众多问题。因此,我国高尔夫运动安全形势对高尔夫运动安全的研究和标准的制定提出了迫切的需求。同时开展高尔夫运动的安全、服务方面的标准研制,对于满足国民将休闲与运动结合起来的休闲需求,推动全民健身、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和技术标准战略实施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国外高尔夫运动安全规范及标准的发展现状

研究和制定高尔夫运动安全标准的基础是在我国相关研究和已有标准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和利用国外先进地区的相关研究和标准,这有助于掌握国外在功能、性能、安全性等方面的技术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并判断我国的研究和标准水平。进而研究补充缺少的标准,促进标准内容与国际接轨,保障研究和标准的先进水平。

2.1 国外公共场所应急疏散技术研究现状

国外高尔夫运动安全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归纳起来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2.1.1 击球安全研究

目前,国外高尔夫运动发达的国家对高尔夫击球安全的研究主要通过统计受伤者的情况来分析由高尔夫球、挥杆引起的伤害。大多数对高尔夫击球安全的研究是分析运动损伤和运动机理等医学方面的研究,并且对高尔夫安全事故的研究大都以医学研究为基础,有关高尔夫球和挥杆伤人的专门研究还很少。此外,也有相关研究通过计算机模拟等手段来分析高尔夫球的飞行轨迹和相关参数等。

2.1.2 高尔夫球场雷电防护

目前国外对高尔夫球场雷电安全的研究,主要着眼于雷电灾害发生的物理过程和自然规律以及它的破坏性研究等方面,针对高尔夫球场的雷电安全的专门研究并不充分。虽然国外已经研发出一些高科技雷电防护系统和高尔夫球场雷电预警装置,并且取得了一些相应的预警方法和防护措施,但是由于高尔夫球场自身的一些特点使得高尔夫球场的雷电安全问题仍然面临风险。

2.1.3 高尔夫球车安全研究

目前国外对于高尔夫球车安全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主要涉及球车的机械性能、生产制造标准以及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对于高尔夫球车造成的伤害事故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此外,欧美等国已经有相当数量的有关高尔夫球车安全的专利。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认为,事实上对于高尔夫球车伤害的研究很少,对于高尔夫球车动力学的测试研究也不多。

2.2 国外高尔夫运动安全标准现状

国外高尔夫运动安全标准调研结果显示,国际标准组织(ISO、IEC)以及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爱尔兰等高尔夫运动发达国家已经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制定了部分高尔夫运动安全相关标准,其内容涵盖了以下多个方面:高尔夫运动安全准则、青少年及儿童在高尔夫运动中的安全指南、雷电防护、高尔夫球车安全要求等(详见表1)。

目前,世界各国还没有专门针对高尔夫击球安全的标准或规范,现存的基本都是一些安全准则或高尔夫规则中所涉及的击球方面的注意事项。对于体育运动来说,各运动项目的竞赛规则、章程和技术手册等都可以理解为标准。The rules of golf是由苏格兰圣安德鲁斯皇家古老高尔夫球俱乐部和美国高尔夫协会共同制定和颁布的,是从事高尔夫球运动的人必须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由于儿童群体在高尔夫运动中的特殊性,多数的规则是为保护儿童而制定;而对于成人在高尔夫运动中的击球安全,则缺乏有针对性的安全标准或规范的支持。

虽然目前国外已经有了一些雷电防护标准,但是这些标准主要集中在建筑物防护等方面,还未发现专门针对高尔夫球场的雷电防护标准。以美国为例,美国国家气象数据中心(NCDC)的数据显示,有1/20~1/3的雷电致死事件发生在高尔夫球场上,但是据美国全国大学生体育协会(NCAAD)的调查显示,在2002年美国92%的地区没有一个正式的书面防雷安全规范。

目前,除美国之外其他国家或组织针对高尔夫球车安全的标准还鲜有发现。1997年1月,为了回应高尔夫组织对于规范高尔夫球车使用的申请,NHTSA开始着手制定相关标准,于1998年6月17日颁布了美国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FMVSS No.500–Low Speed Vehicles。此标准针对日趋常见的用于道路运输的高尔夫球车进行规范。2004年ANSI和NGCMA联合制定并颁布了Golf Cars-Safety and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ANSI Z130.1-2004,沿用至今。此标准重点从高尔夫球车的制造方面对高尔夫球车的安全性能进行规范。此标准的目的是提高在设计、制造、维修、操作高尔夫球车等方面的安全性。

3 国内高尔夫运动安全规范及标准发展现状

总体来看我国有关体育标准的研究文献较少,并且这一研究主题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体育标准体系框架的构建与提出。研究发现,我国体育标准不仅数量较少,而且以前的标准已经不能全面规范体育对人体安全等方面的要求。高尔夫作为一种在我国开展相对来说比较晚的小球运动,相关的研究和标准更加缺乏。

3.1 国内高尔夫运动安全研究现状

我国高尔夫运动安全研究起步较国外晚,研究内容也比较窄,在国外的几个主要研究领域内目前也鲜有研究和报道。通过统计分析近年来我国有关高尔夫运动的文献资料可以发现,我国有关高尔夫运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尔夫运动产业发展现状研究、中国高尔夫职业巡回赛发展、高尔夫运动与环境、高尔夫运动的符号消费、高尔夫教育研究、高尔夫球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等方面。

我国对高尔夫击球安全方面的研究和报道少之又少,仅有少量关于高尔夫专业挥杆技术的分析研究等;我国对于高尔夫球场雷电防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气探测与雷电防护研究方面,仅有少量研究涉及高尔夫球场的防雷措施和高尔夫球场外部防雷设计等方面;对于高尔夫球车的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数百项的专利,但是我国对于高尔夫球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磁阻电动机的设计、承载力的结构改进、遥控系统、驱动控制等方面,而对于高尔夫球车安全使用方面的研究还比较欠缺。

3.2 国内高尔夫运动安全标准或规范

可以说,我国目前尚未建立高尔夫运动安全标准体系,国际上也缺乏可以借鉴的资料,标准化工作比较被动。我国高尔夫运动安全标准调研结果显示,迄今为止国内还没有相关标准或规范,与国外情况相似,对于高尔夫安全缺少有针对性的标准可依。

4 我国高尔夫运动规范及标准的发展对策建议

4.1 我国高尔夫运动安全研究发展对策建议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与国外相比,我国高尔夫运动安全研究存在着多方面的不足:击球、挥杆防护研究数据相对匮乏,高尔夫球场雷电防护尤其是针对人员安全的雷电防护研究落后于国外先进水平,高尔夫球车安全研究力度不足。本文结合国内外高尔夫运动安全研究现状,提出了以下几条发展建议:

(1)加强我国高尔夫运动击球、挥杆对人身安全的研究;

(2)加大我国在高尔夫球场雷电安全领域的研究力度,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高尔夫球场雷电防护体系;

(3)加强我国高尔夫球车安全研究,尤其是在高尔夫球场特殊环境条件下的安全研究;

(4)扩大与境外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国高尔夫安全的发展。高尔夫运动是一项风靡全球的运动,标准的制定应遵循国际惯例并与国际接轨,从而提升我国在高尔夫运动安全研究和标准领域的地位。

4.2 我国高尔夫运动安全标准发展对策建议

高尔夫运动安全标准的研制作为体育安全制度化的一个方面,是当前减少体育项目安全隐患、减少体育运动造成人员伤亡的一项重要措施。从我国目前的具体情况来看,我国体育运动安全标准普遍缺失,所涉及的范围有限,并没有颁布和执行专门针对高尔夫运动安全的标准,没有制度化正规化的安全规范。因此,对于广大的高尔夫爱好者和球场人员的人身安全没有标准可依,安全意识普遍缺失。由此可以看出,我国高尔夫球场安全相关标准的研制任务迫切而艰巨。结合目前我国的现状,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我国高尔夫运动安全标准研究的建议:

(1)加强我国高尔夫运动安全相关标准或规范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击球、雷电和高尔夫球车安全。

(2)借鉴参考国外先进标准和理念,并充分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加快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

(3)加强促进标准研制与法律法规的制定紧密结合,让技术标准为法律法规的有效执行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法律法规则为标准的实施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小晶.奥林匹克与标准——中国标准化与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J].中国标准化.(1).

[2]新浪体育.高尔夫携7人制橄榄球重返奥运[N].

[3]赵英魁,刘晓东.构建我国体育标准体系若干基本问题的思考[J].中国标准导报.(1).

[4]Al-Mahfoudh R,Clark S,Kandasamy J,et al.A Neurosurgical Golf Injury[J].Clinical Medicine:Case Reports.2008,1.

[5]谢培山.刍议高尔夫对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教育的积极作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4).

[6]Flynn M.Lightning:A double hit for golf course operators[J].Marq.Sports LJ.1995,6:133.

[7]Binkley H M,Beckett J,Casa D J,et al.National Athletic Trainers' Association position statement:exertional heat illnesses[J].Journal of Athletic Training.2002,37(3):329.

[8]Passaro K T,Cole T B,Morris P D,et al.Golf cart related injuries in a North Carolina island community,1992-4.[J].Injury Prevention.1996,2(2):124-125.

[9]Ansi.Golf Cars-Safety and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S].2004.

[10]刘海鹏.体育设施标准对运动安全、环境安全的贡献[J].中国标准化.(5).

[11]雷厉,蔡有志,安枫,等.我国体育标准体系架构初探[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9).

高职体育运动安全保障的探讨 篇8

1 加强体育工作部门的领导

1.1 合理设置高职院校体育课的运动项目

根据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课程理念和体育活动项目的特点, 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落实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 选择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科学性与可接受性相结合、利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的原则, 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 既要考虑主动适应个性发展的需要, 也要考虑职业、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安全的需要, 便于学生课外自学、自练。达到课内外共同发挥效能, 构建具有职业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通过合理体育锻炼, 达到掌握各类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增强体质、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强的整体目标。同时根据各项目特点加强安全保障工作。

1.2 建立和完善安全保障的相关制度

1.2.1 认识学生的健康状况

学院应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 结合学院的实际条件, 定期对学生进行体格检查, 对特殊体质进行登记, 建立学生健康档案, 防止学生隐瞒病史、病情。在各层次建立信息员制度, 及时了解学生健康状况, 同时对有病史的学生也要注重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

1.2.2 做好安全方面的应急预案

学院应针对可预见的学生伤害事故, 研究和制定包括指导思想、组织领导、人员分工、预防措施、应急处理等方面内容的事故应急方案。平时组织教师学习应急方案和防范救护知识, 掌握应急本领;组织学生学习救护常识, 普及避险、自救本领。

1.2.3 及时作好安全事故发生后的处理工作

体育意外伤害事故一旦发生, 如果处理不当, 学院及体育教师或学生的合法权利就可能会受到损害。因此, 在体育运动中发生伤害事故后, 学生本人、同学、体育教师及学院的有关人员应采取必要的救助措施及时终止或减少伤害发展。无论是否对事故负有责任, 学院都应当本着人道主义和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从各个方面关心、照顾、安慰受伤害的学生和家长,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他们给予必要的帮助。

1.3 学院方面应加大资金投入

不断完善学院运动环境, 定期更新体育器材和设施, 及时对运动场地进行维护和保养。不采购和使用质量低劣的体育器材, 聘请有责任心的管理员。

2 完善教师体育课的教学

2.1 加强安全思想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要有高度的安全责任意识, 要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在上课前, 教师要根据课程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预案, 力求做到教育在前, 防范在先, 措施落实, 确保安全。上课中要向学生讲解安全问题和上课时涉及到的安全隐患和注意事项, 让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做任何动作时精神要高度集中, 努力完成动作, 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课后对于体育教学中出现的安全问题要认真分析原因、查找责任, 并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2.2 精心组织好每节课

教师要根据对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体育知识以及技能、技术的水平、生理、心理的状况等基本情况, 周密设计和安排合理每节课的各个环节。

(1) 准备活动必须要做到充分、合理。体育教师在课前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设计出科学、全面、合理, 形式新颖、有针对性的准备活动, 用适宜的练习时间和运动量让学生在进行身体练习前慢慢地活动开全身各个关节, 拉伸全身的韧带。使自己的身体在做大强度、大负荷的运动时不易受伤, 从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2) 实践部分内容搭配要合理, 教学要循序渐进。根据区别对待原则, 做到教学内容搭配合理, 教学方法合理运用, 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大小适中。尽量在老师的集体领导下进行练习, 确保安全。必须分组练习时要充分调动体育骨干的作用, 落实安全措施。

(3) 结束部分放松要充分到位, 根据不同的练习安排适当的放松练。同时在教学中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创新出新的放松方法, 学生才能够真正的进行合理的放松。以尽量避免体育课结束后过度疲劳所导致的意外伤害事故的出现。

课后要及时反思总结课堂上出现的一些问题, 以及不合理的安排, 要及时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做出调整, 甚至改变。让同学们在一个安全的运动环境、愉快的气氛中上好每一节课, 体验到运动的意义及乐趣。

2.3 教会学生正确地进行保护与自我保护

体育教学中教会学生进行保护与自我保护的原则与方法是预防运动伤害的一种积极手段。帮助学生克服对技巧、跳跃、跨栏等项目的恐惧心理, 使他们在预防运动伤害方面终生受益。首先教会学生保护与帮助的方法, 要做到有人在练习, 就必须有人在保护。同时还要加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动作, 增强自救能力, 更好的完成所学内容。如身体失去平衡时, 就向前或向后跨出一大步, 以保持身体平衡;当人体从高处或器械上跌落时, 可屈臂、屈膝、屈髋等缓冲着地;在球类竞赛中, 当跳起时被他人推撞发生直体后倒时, 可顺势收腹屈膝降低重心, 配合两臂支撑等都能减少和避免某些运动损伤。

3 加强对体育场地设施的安全管理

体育教师和体育管理人员要加强体育活动场地的安全管理, 定期检查维修体育设施, 建立体育器材场地安全检查维修制度, 对有质量问题的器材要及时发现, 及时修理, 全面加固室外体育器材, 经检查需焊接、维修、重新埋栽的必须全面维护, 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消除隐患, 合理地划分活动区域和设置警戒标志, 创造安全良好环境。体育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检查场地是否平整、湿滑和清洁。另外, 一些长期不用的器材要保养好, 在使用之前一定要确定好它的安全性能是否适合使用, 还要加强课前、课后搬运器材的安全性教育, 具有危险性的器材课后不能长时间摆放在操场上, 要及时送还保管室等方法来提高器材使用的安全系数, 为体育教学和学生课余体育活动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 保证师生正常的体育课堂活动, 防范体育意外伤害的发生和提高教学质量。

4 做好课外体育活动的指导

高职院校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充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而且主要由学生干部负责组织实施, 安全隐患多。首先学生组织的课外体育集体活动必须上报相关管理部门, 管理部门指派专门教师进行指导, 指导教师要做出周密计划, 对活动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要考虑全面, 指导学生干部进行有效预防, 其次负责的学生干部要严密组织, 严格纪律, 有敏感的安全意识, 善于观察, 及时发现活动中的异常情况, 及时进行处理或报告老师。参与者个人也要根据自身的身体情况选择性进行参与, 合理控制活动强度, 加强自我保护, 如有不适应及时停止运动, 告知同学或老师, 共同筑建安全大堤。

5 加强医务监督

加强医务监督以自我监督为主, 上课的学生应与医务人员和教师配合, 身体若有不良反应时, 应及时反馈给教师和医务人员, 认真分析原因, 必要时进行医学检查, 防止损伤出现。体育教师要对学生的身体状况要在课前详细了解, 在练习中区别对待。学院和老师要共同加强运动医学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提高学生遵守体育锻炼卫生原则的自觉性。

6 结语

总之, 体育运动的安全只要学院管理部门高度重视, 建立健全安全制度, 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预防和消除体育运动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体育教师有高度责任感, 落实安全措施, 全面了解学生基本情况, 遵循体育教学的规律, 科学地组织体育活动;学生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服从安排;体育管理员认真履行职责, 定期检查维修体育设施;相关部门做好课外体育活动的指导和医务监督。只要学院各个部门, 相关人员共同配合, 就可减少或减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才能保证学院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真正的让学生享受运动、享受快乐, 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詹晓燕.高校体育教学中安全问题的探讨[J].科技信息, 2010 (20) .

[2]刘全中.体育教学中意外伤害的防范探究[J].学周刊B, 2011 (9) .

跑步机运动锻炼的安全性分析 篇9

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04~2006年先后行跑步机运动测试的体检人员568例,男390例,女178例,平均年龄(45±10)岁。跑步机采用美国GE Marquette公司的Seires 2000检测系统,导联监测:12导联监测,肢体导联采用Mason-Lilcar改良体系,胸前导联采用常规位置。运动前记录静息状态下心电图无心律失常,血压正常。应用Bruce方案,运动终点为:心率达到预计心率的85%以上;运动中出现典型的心绞痛、恶性心律失常者;或受检者出现明显不适或不能坚持者;运动停止后观察10~15分钟,连续全程监测并记录分析心律失常类型。

2 结果

568例跑步机运动中出现心律失常共156例,跑步机运动心律失常发生率为27.5%(156/568),有心肌缺血者119例,其中出现心律失常61例;占51.2%(61/119);无心肌缺血者449例,其中出现心律失常101例;占22.5%(101/449);二者比较p<0.05。75例心律失常出现在运动中,61例发生在运动停止后,20例运动中、运动后均有。

156例心律失常中室性心律失常96例,占61.5%(96/156),室上性心律失常59例,占37.8%(59/156),束支传导阻滞1例,占0.6%(1/156)。各种心律失常按构成比大小排列:室性早搏93例(59.6%), 房性早搏51例(32.7%),短阵房速8例(5.1%),短阵室速3例(1.9%)。交界性早搏2例(1.2%)。束支传导阻滞1例 (0.6%) 。

3 讨论

运动可使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儿茶酚胺分泌抗进、刺激传导速度加快,运动能改变心肌组织的电性能,促发或抑制异位激动,如过度运动所导致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心肌缺血等各种因素影响,都可诱发心律失常。文献报道,运动可出现多种类型心律失常,最常见的是室性心律失常,主要是室性早搏[2]。本组受检者踏板运动中心律失常发生率为27.5%,其中室性心律失常占61.5%,室上性心律失常37.8%,与报道相近。运动中心肌缺血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于无心肌缺血者。运动中、运动后心律失常的发生可能与心肌缺血有关[3]。部分心律失常发生于运动后恢复期,可能因为运动停止后,外周血中去甲肾上腺素持续升高数分钟,即刻恢复期内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本组跑步机运动诱发短阵室性心动过速3例,这类由运动诱发的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是猝死的重要因素,跑步机运动出现室速者有特殊的意义,心律失常的发生与运动强度密切相关。运动医学研究表表明, 运动做为一种应激原可引起机体各器官系统发生明显的适应性改变, 但不良作用也时有发生, 关键在于适当的运动负荷安排,适量运动可增强机体耐力、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及免疫功能,达到增强体制、防病却病之功效。因此,确定适当的运动方式、强度、时间,频度是个体安全有效健康运动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李德祥.体育运动与猝死[J].日本医学介绍, 1995, 16 (9) :426.

[2]郭继鸿等.心电学技术[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5:277-278.

校园足球运动中的损伤和安全防范 篇10

一、校园足球运动伤害事故的类型分析

1. 足球教学中发生的运动伤害。 ( 1 ) 缺乏运动知识。足球这类运动形式具有一定的对抗性, 这就需要在开展相关体育运动的时候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 这样才不至于使学生受伤或是对别人造成伤害。但是在足球教学中, 很多教师都不能对运动中存在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事项对学生们说明, 仍由学生随意进行足球活动, 这样学生们由于争强好胜, 难免发生冲突, 甚至造成一定的伤害。 ( 2) 场地、器材等客观原因。现在很多校园足球的场地不尽合理, 这样对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体育理论的学习非常不利, 教师在根据教材安排教学计划的时候也会力不从心。除此以外, 教材的陈旧、体育教学场所不达标等原因, 也有可能会造成运动损伤。

2. 体育竞赛与训练中发生的运动伤害。竞技体育虽然与校园足球在方法、目的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但是其健身、娱乐的功能还是带给校园足球很好的借鉴和参考, 使其在校园体育中占有重要的比例。学生也可能在参加学校的训练或者是参加比赛的时候造成运动伤害。竞技体育一般分为两类, 一类着重于技巧, 一类着重于对抗。在技巧性项目中, 学生可能受到的伤害, 主要是因为学生参加比赛的时候不能适当估量自己的实力, 在比赛过程中挑战了超过自己实力的比赛难度, 因此造成运动伤害。在比赛时候发生的意外, 也是造成学生在参加技巧性比赛时发生损害的情况之一。在对抗项目中, 运动伤害主要源于参与比赛的双方竞争过于激烈, 造成学生产生相应的损伤。在对抗性运动中, 还可能发生犯规的行为, 一方为了能够阻止对方的攻势或者自身对比赛规则认识不到位, 从而犯规, 这样就会对对方造成伤害。对抗性比赛需要双方能够遵守比赛规则、避免犯规, 并且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友谊第一, 比赛第二。

3. 课外体育活动中发生的运动伤害。所谓的课外活动, 主要是指学生自己进行的体育活动, 诸如在学校内学生经常会三五成群的去打篮球, 或是组织一帮球友去踢足球, 这都可能造成课外体育运动伤害。体育课所占的课时毕竟有限, 在课上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要求, 课外体育活动是对课上所学到的体育知识的实践和补充, 对于学生增强身体素质以及体育能力有着重要的帮助。 但是由于在课外缺少教师的指导, 场所设施的检修不当, 使得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的时候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 所以需要学校对相关的场所、设施进行及时的维修, 为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提供必要的保障。

4. 体育爱好者在社团练习时造成的运动伤害。在学校中有许多热爱运动的学生, 对于这些学生来说, 体育课远远不能达到其要求, 所以他们就会建立相应的兴趣社团。在社团内部进行练习, 一方面对于提升学生的体育能力有很大的好处, 同时由于缺乏规范的指导和必要的场所, 对其体育运动造成了一定的隐患。体育课程或是校园足球队的训练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 由于学校的师资相对有限, 所以社团很难找到教师辅导, 这就导致了其在练习的时候容易因为体育知识的缺乏而受伤。场所也是造成其受伤的一个原因, 社团活动需要经过学校的同意, 但是由于场所有限, 所以社团活动基本上都找不到设备较好的场所, 所以发生伤害的可能性也就大大增加了。

二、校园足球运动伤害事故的责任认定

体育活动事故的发生, 会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 学校以及相关的教师都会承受不同的压力。学生的安全问题, 是社会所普遍关注的问题, 所以责任认定的时候, 往往很麻烦, 迫于压力, 学校以及教师往往被当作主要的责任人。这样在学校中就出现了 “学生运动伤害恐惧症”, 学校以及教师为了避免学生发生相关的运动伤害, 减少了体育运动的对抗性以及技巧性的要求, 在课程教学上也以稳为主, 这样不利于学生运动能力的提高。因此只有明确校园足球运动伤害事故的责任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1. 体育设施引发事故的责任认定

关于体育设施引发的事故, 主要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首先, 对体育设施的维护管理不当。校园足球设施由于使用周期比较长, 使用强度比较高, 所以要定时进行检修, 但是在学校中, 却存在着很多由于未能及时对体育设施进行检修, 造成体育损伤, 应当依法由学校承担相关责任。

2. 体育活动组织不力引发事故的责任认定

体育活动组织不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在教学中, 由于教学的内容、教材的选定、教学计划的制定没有遵循科学的实施标准, 或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 没有进行细致的技术指导以及安全教育而引发学生的伤害事故的, 学校应当对教师的行为进行必要的调查, 并使其承担相应的责任。

3. 学生自身健康原因引发伤害事故的责任认定

如果在体育运动中, 是因为学生自身的身体原因所引发的责任事故, 应该分情况来对待, 如果学校对于学生的具体情况知晓, 但是并未采取相应的手段和措施对其进行劝解或限制的, 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若是学校不知情, 学生也并未把自己的情况向学校以及教师反映的话, 那么学校不承担责任。

4. 构建学校防范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医疗卫生制度

( 1) 建立学生个人健康档案。学校应该重视学生健康档案的建立, 积极落实学生的体检, 对学生的身体状况要进行记录, 建立相应的电子信息查询系统, 学生可以查阅自己的健康档案资料, 针对自己的资料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 同时这种方法也可以免除学校在相关的责任认定方面存在的后顾之忧, 更加开放地进行体育运动, 丰富体育运动的形式和内容, 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运动中的安全第一 篇11

a.医生是否告诉过您,根据您心脏的情况,只能参加医生推荐给您的体力活动?

是□ 否□

b.当进行体力活动时,您是否感到过胸部疼痛?

是□ 否□

c.在过去的一个月中,不进行体力活动时,您有没有感到胸部疼痛?

是□ 否□

d.您有没有过因头晕而失去平衡或曾失去知觉?

是□ 否□

e.您有没有因体力活动改变而出现骨和关节方面症状加重的问题?

是□ 否□

f.您是否知道有什么原因使您不能参加体力活动?

是□ 否□

如果您在上表中的任何一项回答了“是”,您就应该做个体检,对自己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解,并征得医生对您参加体育锻炼的同意。

运动处方的四大要素

在掌握了自身的情况后,糖尿病患者还需要一个有效的运动处方,它取决于四大要素:强度、时间、频率和组合。对一个刚刚开始锻炼的人而言:①一定要做准备活动(慢走10分钟,压压腿等)。②强度一定不要大,低中强度(运动中微微发汗,可以感觉到心跳,但不是上气不接下气),大约在最大心率(220-年龄)的50%~60%。假如您40岁,那么您运动中的心率应控制在每分钟90次[(220-40)×50%]左右。如果从事大于快走的运动且“糖友”已患有糖尿病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等),则应该去医院康复科咨询或进行心电图测验,以了解自己应该控制的运动强度。③每天至少锻炼30~60分钟。可以分段积累,但每次最好在10分钟以上。④每周至少锻炼5次。如果有条件尽可能搭配各种运动在一起,例如在有氧运动之后加上力量练习,用太极拳来做最后的整理活动。最新研究表明,“组合”运动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远比单一运动要好。这种低中强度的运动非常符合中国传统养生之道中“小劳”的概念。要不断地小动,但量要适中。

何种情况要加餐

运动中血糖的变化以及可能对健康的影响也是“糖友”应该关注的。如果是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过高,只要保证胰岛素的注射量即可帮助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只要没有特别的感觉,血糖略高完全不用停止运动。实际上,运动常常会帮助血糖调节。但如果血糖高于16.7mmol/L时,“糖友”最好不要运动,并保证补充足够水分。

对糖尿病患者而言,血糖过低的危险性更大。一般来说,依靠胰岛素来控制血糖的“糖友”运动中出现血糖过低的可能性会大一些。如果运动前血糖水平低于5.5mmol/L,且运动时间较长,“糖友”应先补充约15克碳水化合物(如小点心、饼干等)。如果运动时间不到1小时,则没必要补充。从事短时间、较大强度运动时也不需要补充。血糖过低还可能出现在时间较长、强度较大的运动后,这是因为运动中肌肉以及肝脏中的糖原大量消耗,短时间没有补充,血糖水平将因此急剧下降。预防的方法是在运动中或运动后30分钟内补充5~30克的碳水化合物食品。

运动安全 篇12

关键词:地铁安全门,门控单元,有刷直流电机,双闭环控制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地铁建设事业也正处在高速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 作为保障乘客安全的安全门系统已经成为轨道交通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地铁站台安装安全门保障了列车、乘客进出站时的安全, 降低了列车运行产生的噪音对车站的影响, 提供了舒适的候车环境, 具有节能、安全、环保、美观等功能。

地铁在实际运营中, 平均每2~5min就要开、关门一次, 因此安全门的控制系统必须安全可靠, 这样才能保证乘客的安全。门控单元作为地铁安全门的核心控制系统, 直接关系到安全门的开关等动作, 对安全门的正常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 我们设计了用有刷直流电机来驱动安全门的控制系统, 保障安全门的正常稳定运行。

1 门控单元概述

1.1 门控单元原理

门控单元 (DCU) 主要包括逻辑控制单元、电机驱动控制单元、有刷直流电机、接口单元及相关软件等构成。作为安全门控制系统的核心系统, 门控单元接收来自中央控制器的控制命令, 由逻辑控制单元处理各种信号, 然后通过驱动控制单元控制有刷直流电机执行开关门动作, 并通过CAN总线通信反馈门的状态信息, 实时有效地把安全门工作时的各种数据上传到中央处理柜中, 保证安全门的正常工作。图1为门控单元的原理图。

1.2 门控单元功能

安全门门控单元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1) 能够执行系统级控制和站台级控制发出的开关门命令。

(2) 开关门:安全门开门行程时间一般在2~3.5s;安全门关门行程时间一般在2.5~4s。执行开关门动作时, 按照事先设定好的速度曲线进行开关门动作。

(3) 采集并发送安全门状态信息及各种故障信息至主控机, 然后通过上位机界面显示或报警。

(4) 障碍物探测:当安全门在关门受阻时, 门机控制单元应能检测到有障碍物存在并释放关门力, 门停顿2~5s后再重关门。

(5) 具有自学习能力, 即可以自动测量安全门的行程及开关门位置。

2 安全门速度控制研究

2.1 有刷直流电机

安全门要求电机驱动系统具有宽调速范围、高可靠性的特点。在各种机电系统中, 直流电机具有良好的启动、制动和调速特性以及优异的动态性能, 而且可靠性和效率都很高, 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驱动装置和伺服系统中, 因此我们采用有刷直流电机作为驱动电机。

有刷直流电机的正反转采用H桥电路控制原理, H桥电路由2个P型场效应管与2个N型场效应管组成。根据不同三极管对的导通情况, 电流可以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流过电机, 从而控制电机的转向。这样通过三极管的不断导通, 实现了电机的正反转控制。

2.2 安全门开关门运动曲线

安全门在运动的过程中, 要求门体按照门速曲线运动, 无论开门还是关门门体都要经历一个加速、高速匀速、减速的过程, 并且开门和关门时运动速度是不一样的, 一般是开门速度比关门速度快。速度曲线如图2所示。

2.3门速控制原理

地铁安全门门体运行到相应的位置时速度要相应地变化, 这就需要精确地检测安全门在任意时刻的位置, 门体速度在该位置相应地改变。因此, 我们要检测电机在任意时刻的转速进行反馈控制。安全门在运行时, 将检测到的速度和位置转换成数字量反馈给处理单元, 处理单元对数据进行处理, 并将结果作为控制量对电机进行反馈控制, 完成对门速的闭环控制。

霍尔位置传感器检测到电机转速后传到控制器, 转速的测量值与控制器设定值相比较产生偏差, 控制电路中PI D控制算法对这个偏差处理产生一个控制量, 使控制器发出的PWM信号的占空比改变, 调节电机的转速, 使电机转速最终稳定在系统设定值。门速控制原理如图3所示。

2.4 电机的双闭环控制

在本系统中对有刷直流电机控制时, 我们通过对设定的速度环和位置环进行调节, 分别调节其中的P、I参数, 可以实现对电机运动参数的精确控制, 从而达到我们期望的安全门运动状态。从闭环结构上看, 电流环在里面, 叫内环;速度环在外面, 叫外环, 这样就形成了电机的双闭环控制, 实现了速度和电流两种负反馈控制, 完成对电机的精确控制, 从来完成对安全门的精确动作控制。图4为电机的双闭环控制图。

3 结语

在地铁安全门门控单元中, 通过对有刷直流电机的运动控制可以有效地实现对安全门的开关门等动作控制。该方案已经完成在安全门样机上的测试, 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 该系统可以提高安全门运行的可靠性, 同时降低了安全门门控单元的成本。因此, 该门控单元控制方案可以在地铁安全门中实际广泛地应用。

参考文献

[1]仇维斌, 欧红香.一种基于TMS320LF2407A的地铁屏蔽门门机控制器设计[J].微电机, 2009 (9)

[2]曾闵, 罗颖, 宋润平.基于自保护的PID电机驱动设计[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2011, 38 (9)

[3]尹盼春.地铁屏蔽门控制系统的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 2010

[4]马乾, 刘作林.直流无刷电机在轨道交通站台安全门系统中的应用设计[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10 (4)

上一篇:新型纺纱下一篇:Atmega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