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地区大树移植技术

2024-07-28

岭南地区大树移植技术(精选6篇)

岭南地区大树移植技术 篇1

大树移植是指对胸径在10 cm以上、高度在4 m以上、维持树木冠形完整或基本完整的大型树木的移栽过程。大树移植是园林造景的重要内容, 是园林绿化工作中质量高、见效快的一个重要手段, 也是突破植树季节性、实现全年植树绿化的一项重要措施。但大树移植难度较大, 技术要求较高。近年来, 宁夏南部山区各县从六盘山地区气候条件和环境特点出发, 采用相应的移植管理技术, 用大树来建设各类城市园林绿地,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六盘山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 处在中温带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地带, 年平均气温5.1℃, ≥10℃积温在1 700~2 400℃, 年降雨量500 mm左右, 年蒸发量为1 346~1 540 mm, 干燥度为1.25~1.60, 日照时数2 228.1 h, 总辐射量为510.62k J/ (cm2·a) , 无霜期90~120 d, 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干旱、冰雹、霜冻、干热风及低温冻害等。其气候干燥, 降雨稀少, 光照充足, 蒸发强烈, 昼夜温差大, 无霜期短, 早春干热风严重, 风沙较大, 冬寒时间长, 对许多树种的大树移植造成严重影响。六盘山地区属黄河中游西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沟壑区, 海拔1 800~2 200 m, 境内梁峁起伏、沟壑纵横, 相对高差悬殊, 地形破碎, 大地貌类型有土石山区、黄土丘陵区和河谷川道区。土壤类型主要有黑垆土、黄绵土和灰褐土等, 土壤贫瘠, p H值7.0~8.0。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树木的成活率和生长率, 大树移植主要采取客土法进行移栽。

1 树木选择

根据绿化工程所需要的树种、年龄、规格、数量以及对树木生态环境的要求, 在林业部门批准的区域范围内选择符合要求的树木。六盘山地区适宜大树移植的树种主要有云杉、油松、侧柏、刺柏、旱柳、榆树、杏树、国槐、白蜡、银杏等。在规格上应选择壮龄的树木, 一般选20~30年的慢生树、15年的中生树、10~20年的速生树种, 果树、花冠木为五至七年生, 乔木选择胸径12~25 cm、树高在4 m以上。要注意所选树木的生长环境是否能挖掘成坨, 是否便于施工, 是否便于运输。所选树木要符合绿化要求, 无严重的病虫害和机械损伤, 应具有观赏性, 植株健壮, 生长正常。选好的大树应编号, 在树干北面方向上标记“N”, 便于在移植时保持按原方向栽植[1]。

2 断根缩坨

断根是大树移植前的重要技术措施。树木根系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 断根能刺激新根的产生, 以形成比较集中的根系, 增加须根和吸收根的数量, 减小挖掘土坨的直径, 提高大树移植成活率。断根缩坨一般是在大树移植前1~3年的春季或秋季进行, 最后一次断根的时间应保证断根后有一个生长季, 以利于新根生产。

断根时一般以树木胸径5倍的距离为半径, 以树干中心为圆形画圆, 将圆周分为4等份或6等份, 在圆周外侧对称挖槽, 每年挖2份, 2~3年挖完。槽的深度为60~80 cm, 宽度为30~40 cm。挖掘时遇到细根应剪断, 粗根应锯断或环状剥皮, 要保持伤口平滑。对直径在2 cm以上的根, 伤口部位应涂抹生根粉或防腐剂。将挖出的土打碎, 清除其中的杂物, 加上有机肥或化肥再回填到槽内, 填一层踩一次, 然后做灌水埂, 灌1次透水, 等水渗下后, 用土覆盖灌水表面。在有大风的地方, 为防止树木被大风吹倒, 挖槽断根后, 要及时立支柱进行支撑。

3 修剪

修剪是大树移植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在不影响观赏效果的前提下, 剪取多余的枝条, 以利于减少水分蒸腾, 防止树木失水, 提高移植成活率, 并方便开挖和吊运。树木去头、截干、锯枝等重度修剪应选择在树木的休眠期进行, 疏枝、短截等轻度修剪可在树木生长期进行。阔叶树在挖掘前多进行重度修剪, 剪口要平滑, 截面尽量缩小, 修剪直径在2cm以上的枝条时, 剪口应涂抹防腐剂。如旱柳、国槐、白蜡、榆树等多采用去头、截干、锯枝等方法, 杏树、银杏等多采用疏枝、短截等方法。常绿树移植前一般不须修剪, 定植后可采用疏枝、短截的方法, 剪取枯枝、弱枝、下垂枝、过密枝、病虫枝、劈裂枝、折断枝等。云杉、油松等常绿树种有蓓蕾、果实的, 可结合修剪进行摘除[2]。

4 起苗

大树移植过程中, 为了减少伤根、缩短缓苗期、提高成活率, 需要带土球起苗。起苗前, 先将树冠捆扎好, 防止施工时损坏树冠, 同时也便于作业和运输;树冠较大时用木杆作三脚架将树干支撑后再挖掘, 以防止树冠摇晃使土球破碎, 同时也确保安全。起苗时, 先把苗木周围地表松土铲去, 然后在预留的土坨外围向下挖槽, 宽度以便于作业为度, 深度比预留的土坨高度稍深一些, 遇到粗根, 应用修枝剪剪断或用手锯据断, 把断根上的伤口剪平剪齐。土球挖成后, 用铁锹修成苹果形, 然后用草绳包扎。先将草绳的一端拴在树干上, 在树干基部从上向下缠绕长30 cm的一段, 以保护树干;接着在土球半腰处用另一根草绳顺时针缠绕10~15圈, 固定好绳头;然后以树干基部和土球底部中心为轴线, 将缠绕树干的草绳的另一端按5~8 cm的距离依次纵向缠绕土球, 拉紧捆牢。捆完后, 铲断土球底部的根系[3]。

5 吊运

大树吊运是大树移植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直接关系到树木的成活及树形。一般采用起重机吊装, 用汽车进行运输。吊装时为防止吊绳勒断树皮, 禁止使用钢丝绳, 可采用吊带进行吊装。先将树干包上柔软材料, 在树干基部和分枝处挂好吊带, 然后将吊带挂在起重机的吊钩上, 缓慢升起起重臂, 调整方向, 将树木根部土球放在靠近汽车头部的车厢内, 使树冠朝向汽车尾部, 放在用木棍做好的支架上, 并用软绳固定, 保证在装、运、卸的过程中不损伤树干、树冠及根部土球。运输过程中, 要选择路面宽阔、平整的路线, 缓慢行驶, 以免折断树枝。同时要有专人押送, 遇到架空线用长杆挑开, 防止挂损树冠或挂断架空线[4]。

6 栽植

大树栽植多在早春3—4月进行, 云杉、油松等树木可在秋季10月栽植。有条件时, 可用植物活力素浸润大树根系断面, 增强根系抵抗力。栽植前应先挖好栽植坑, 并准备好回填的土壤和砂砾。一般采用圆形栽植坑, 坑底多为锅底状, 栽植坑的直径比土球直径大40~60 cm, 深度比土球的高度大20~30 cm。大树运到后, 先在栽植坑内铺厚10 cm的砂砾 (刺柏、云杉等常绿树种在栽植前坑底施入10 cm煤渣) 和厚10~20 cm的回填土, 然后按照先前的编号, 将大树轻轻斜吊卸于指定的栽植坑内, 扶正立起树冠, 摆正栽植位置, 调整栽植深度 (保持苗木原地颈处与地面持平) , 使标记“N”的方向与北面方向一致, 由人工向土球底下填 (塞) 土并夯 (捣) 实, 再在土球四周分层回填准备好的土壤和栽植坑边缘回填准备好的砂砾, 边填土边用粗木棍夯实, 但不能将土球砸散。栽植完毕后, 解开捆扎树冠的绑绳, 清理施工场所, 做好灌溉埂和三脚支架。

7 养护

大树移栽后的精心养护, 是确保移植成活和健壮生长的重要环节之一。

7.1 立支架

大树移植后, 必须进行树体固定, 防止树冠被大风吹倒、吹斜或左右摇摆而不利于根系生长。一般采用三脚架固定法, 将树牢固支撑, 确保大树稳固。三脚架与树体接触的地方必须用草垫等柔软材料进行垫衬, 防止树皮被顶破或磨烂。1~2年后, 待大树根系恢复好后才可撤除。

7.2 浇水覆膜

大树移植后立即浇定根水, 必须浇足、浇透, 可连续浇2~3次, 一方面使回填土吸足水分, 另一方面使土球里面的土壤吸足水分。针叶树可用草酸或硫酸亚铁调节灌溉水p H值为6.5左右时浇灌1次, 以改善树木生长环境。阔叶树可用600 mol/L萘乙酸或生根酚6号浇灌1次, 促使受伤根系生长新根, 恢复生长。在灌水过程中, 出现的土壤塌陷、漏洞要及时填平。定根水浇完后, 待土壤变白皮时, 可采用松土或覆土的方式, 填埋围水堰内的裂缝, 并用地膜进行覆盖, 有利于地温的回升而促使根系的生长。

7.3 树体保护

针叶树在栽植后要做好防护罩, 在树冠外侧用竹竿或木棍做三角支架, 外用遮荫网围起来, 罩在树冠上, 以防晚霜冻, 5月10日以后撤去。盛夏之前, 在树冠上每月喷1次蒸腾抑制剂, 减少水分蒸发。9月前, 在树冠上每天喷水3~4次, 增加空气湿度, 补充叶面水分。第2年春季2月底, 在树冠北面搭风障, 以防风干, 5月即可撤去。阔叶树在栽植后要进行树干涂白, 以防病虫害的浸染和日灼。9月前, 在树干顶部挂吊针, 输送营养液, 临时补充水分和树体营养, 促进大树成活和生长。

摘要:大树移植是园林造景的重要内容, 是园林绿化工作中质量高、见效快的一个重要手段。从六盘山地区气候条件和环境特点出发, 总结了相应的大树栽植管理技术, 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树,移植技术,六盘山

参考文献

[1]吴保伟, 张晓东.浅析大树移栽技术[J].科技信息, 2010 (32) :369.

[2]刘金涛.论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大树移植技术[J].现代园艺, 2010 (11) :52-54.

[3]唐菲, 丁增成, 李春涛, 等.合肥地区大树移植和养护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 2004, 32 (5) :1090-1091.

[4]王大平.浅谈大树移植技术[J].渝西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1 (2) :8-12.

岭南地区大树移植技术 篇2

大树移植技术规程

TRANSPLANTING CODE FOR LALGE TREES 总 则

1.0.1 为提高大树移植的质量,特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本市各类林地、绿地范围内,经批准运迁的大树,珍稀名贵树(包括古树名木)的移植工作(以下均称大树)。移植难度较大的树木也可参照执行。

1.0.3 本规程根据《上海市植树造林绿化管理条例》、《上海市古树名木管理规定》、上海市标准《园林植物栽植技术规程》有关内容制定的。

1.0.4 大树移植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前期准备工作

2.1 操作人员要求

2.1.1 必须具备一名园艺工程师和一名七级以上的绿化工或树木工,才能承担大树移植工程。

2.2 基础资料及移植方案

2.2.1 应掌握树木情况:品种、规格、定植时间、历年养护管理情况,目前生长情况、发枝能力、病虫害情况、根部生长情况(对不易掌握的要作探根处理)。

2.2.2 树木生长和种植地环境必须掌握下列资料。

2.2.2.1 应掌握树木与建筑物、架空线,共生树木等间距必

大树移植技术规程

须具备施工、起吊、运输的条件。

2.2.2.2 种植地的土质、地下水位、地下管线等环境条件必须 适宜移植树木的生长。

2.2.2.3 对土壤含水量、PH值、理化性状进行分析。(1)土壤湿度高,可在根范围外开沟排水,晾土,情况严重的可在四角挖1m以下深洞,抽排渗透出来的地下水。(2)含杂质受污染的土质必须更换种植土。

2.2.3 根据本规程资料制订移植方案其主要项目为:种植季节、切根处理、种植、修剪方法和修剪量、挖穴、挖运种技术、支撑与固定、材料机具准备,养护、管理、应急抢救及安全措施等。移植季节

3.0.1 落叶树应在三月,常绿树应在树木开始萌动的四月上、中旬进行。

3.0.2 不在以上时间移植的树木均应作非季节移植,养护管理均应按非季节移植技术处理。移植前准备

4.1移植前措施

4.1.1 5年内未作过移植或切根处理的大树,必须在移植前2~1年进行切根处理。

4.1.2 切根应分期交错进行,其范围宜比挖掘范围小10cm左右。

4.1.3 切根时间,可在立春天气刚转暖到萌芽前,秋季落叶前

大树移植技术规程

进行。

4.2 移植方法

4.2.1 移植方法应根据品种,树木生长情况、土质、移植地的环境条件、季节等因素确定。

4.2.1.1 生长正常易成活的落叶树木,在移植季节可用带毛泥球灌浆法移植。

4.2.1.2 生长正常的常绿树,生长略差的落叶树或较难移植的落叶树在移植季节内移植或生长正常的落叶树在非季节移植的均应用带泥球的方法移植。

4.2.1.3 生长较弱,移植难度较大或非季节移植的,必须放大泥球范围,并用硬材包装法移植。

4.3 修剪方法及修剪量

4.3.1 修剪方法及修剪量应根据树木品种、树冠生长情况、移植季节、挖掘方式、运输条件、种植地条件等因素来确定:

4.3.1.1 落叶树可抽稀后进行强截,多留生长枝和萌生的强枝,修剪量可达6/10~9/10。

4.3.1.2 常绿阔叶树,采取收缩树冠的方法,截去外围的枝条适当疏稀树冠内部不必要的弱枝,多留强的萌生枝,修剪量可达 l/3~3/5。

4.3.1.3 针叶树以疏枝为主,修剪量可达1/5—2/5。

4.3.2 对易挥发芳香油和树脂的针叶树、香樟等应在移植前一周进行修剪,凡10cm以上的大伤口应光滑平整,经消毒,并涂保护

大树移植技术规程

剂。

4.4定方位扎冠

4.4.1 根据树冠形态和种植后造景的要求,应对树木要作好定方位的记号。

4.4.2 树干,主枝用草绳或草片进行包扎后应在树上拉好浪风绳。

4.4.3 收扎树冠时应由上至下,由内至外,依次向内收紧,大枝扎缚处要垫橡皮等软物,不应挫伤树木。

4.5 树穴准备

4.5.1 树穴大小、形状、深浅应根据树根挖掘范围泥球大小形状而定(根据本规程5.1.2条规定)应每边留40cm的操作沟。

4.5.2 树穴必须符合上下大小一致的规格,对含有建筑垃圾,有害物质均必须放大树穴,清除废土换上种植土,并及时填好回填土。

4.5.3 树穴基部必须施基肥。

4.5.4 地势较低处种植不耐水湿的树种时,应采取堆土种植法,堆土高度根据地势而定,堆土范围:最高处面积应小于根的范围(或泥球大小2倍),并分层夯实。挖、运、种

5.0.1 树木应做到当天挖、当天运、当天种。

5.1 挖 树

5.1.1 挖树前必须拉好浪风绳,其中一根必须在主风向上位,其他二根可均匀分布。

大树移植技术规程

5.1.2 挖树范围应以地径的2∏倍(约6.3倍)作为保留或土球的直径,应在此范围外开沟,沟宽度以操作方便为宜。

5.1.3 沟要垂直挖下,不应上大下小的尖锅形,遇大根必须用利铲铲断(或手锯锯断),严禁裂根。

5.1.4 带毛泥球移植的大树,必须挖到根系分布层以下,方能放倒树,去土时要保护好根系(特别是切根后新萌的嫩根)应多带护心土。

5.1.5 泥球应作如下处理。

5.1.5.1 去表土到见浮根,修整泥球。

5.1.5.2 扎腰箍,宽度为泥球腰宽的2/3处,并以45°角收底。

5.1.5.3 网络形式和层数应根据泥球大小,土质情况,吊运条件而定,网络必须收紧,大树移植技术规程

吊钩上,收起浪风绳。

5.2.4 软包装的泥球和起吊绳接触处必须垫木板。

5.2.5 起吊人必须服从地面施工负责人指挥,相互密切配合,慢慢起吊,吊臂下和树周围除工地指挥者外不准留人。

5.2.6 起吊时,如发现有未断的底根,应立即停止上吊,切断底根后方可继续上吊。

5.2.7 树木吊起后,装运车辆必须密切配合装运。

5.2.8 装车时树根必须在车头部位,树冠在车尾部位,泥球要垫稳,树身与车板接触处,必须垫软物,并作固定。

5.2.9 运输时车上必须有人押运,遇有电线等影响运输的障碍物必须排除后,方可继续运输。

5.2.10 路途远,气候过冷风大或过热时,根部必须盖草包等物进行保护。

5.2.11 树木运到栽植地后必须检查。

5.2.11.1 树枝和泥球损伤情况;

5.2.11.2 树根泥球大小规格和树穴规格应适宜,泥球有松散漏底的,树穴应在漏底的相应部位填上土,树木吊人树穴后不应出现空隙。

5.2.11.3 底土回填深度必须使树木种植后,根颈部位高出地面10cm左右。

5.2.12 树木吊入树穴时应使定位标记到位,放吊绳,待方位标记对好后,树身正直时,方可收吊绳。

大树移植技术规程

5.3 栽 植

5.3.1 树木到位后,首先应拉好浪风绳。

5.3.2 裸根树木栽植应按如下规定:

5.3.2.1 树木到位后,用细土慢慢均匀的填入树穴,特别对根系空隙处,要仔细填满,防止根系中心出现空洞。

5.3.2.2 土填到50%时灌水,发现冒气泡或快速流水处要及时填土,直到土不再下沉,不冒气泡为止。

5.3.2.3 待水不渗后再加土,加到高出根部即可做围堰浇水。

5.3.3 带泥球树木栽植应按如下规定:

5.3.3.1 用软材料包装的,要先去掉包装材料,然后均匀填上细土,分层夯实。

5.3.3.2 硬材料包装的,先取出包装箱板,注意抽底板时防止树木移动,然后均匀填土,分层夯实。

5.3.4 作堰后应及时浇透水,待水渗完后复土,大树移植技术规程

三角撑的一根撑干(绳)必须在主风向上位,其他两根可均匀分布。

6.0.4 发现土面下沉时,必须及时升高扎缚部位,以免吊桩。养 护

7.1 保墒措施

7.1.1 大树移植后应根据天气和树木生长状况采取相应的保墒措施。

7.1.2 天气多日不下雨,土壤干旱,应及时作堰浇足水。

7.1.3 土虽不干,但气温较高,空气干燥,应对地上部分树干、树冠包扎物及周围环境喷雾,时间早晚各一次,达到湿润即可。

7.1.4 久雨或暴雨时造成积水,必须立即开沟排水。

7.1.5 树穴范围内可种地被植物保墒。7.2 剥 芽

7.2.1 大树移植后应多留芽,剥芽严禁一次完成。

7.2.2 留芽应根据树木生长势及今后树冠发展要求进行,应多留高位壮芽,对有些留枝过长枝梢萌芽力弱的,应从有强芽的部位进行短截。

7.2.3 对切口上萌生的丛生芽必须及时剥稀,树冠部位萌发芽较好的,树干部位的萌芽应全部剥除。树冠部位无萌发芽时,树干部位必须留可供发展树冠的壮芽。

7.2.4 常绿树种,除丛生枝、病虫枝内膛过弱的枝外,当年可不必剥芽,到

大树移植技术规程

7.3 加强观察,采取措施

7.3.1 应加强观察,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养护措施。

7.3.2 发现病虫害时,必须及时防除。

7.3.3 叶绿有光泽,枝条水分充足,色泽正常,芽眼饱满或萌生枝正常,则可用常规养护。

7.3.4 叶绿而失去光泽,枝条显干,芽眼或嫩枝显萎,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

7.3.4.1 土干应立即浇水,土不干可进行叶面、树杆周围环境喷水。

7.3.4.2 留枝多的可适当抽一部分枝条。

7.3.5 叶水分足,色黄、落叶,应及时排水。

7.3.6 大量落叶,应及时抽稀修剪或剥芽。

7.3.7 叶干枯,不落,应作特殊抢救处理。

7.4 特殊抢救

7.4.1 应根据大树危险程度进行强修剪。

7.4.2 高湿季节在大树的上方和西部应搭荫棚。

7.4.3 气候干燥时,喷雾增加环境湿度,过多水份不宜流人土壤,宜可在树根部覆盖塑料薄膜。

7.4.4 可用2‰~5‰尿素或磷酸二氢钾等进行根外追肥。管 理

8.0.1 新移植大树必须有专人负责养护二年,做好现场管理工作。

大树移植技术规程

8.0.2 树冠范围内不得堆物或作影响新移树成活的作业。

8.0.3 建筑工地处的新移大树,应在树冠范围外2m,作围栏保护。

8.0.4 在采用井底抽水或灌浆法施工范围内,应在新移树木和抽水井之间挖观察井,观察到地下水位下降时应及时浇透水。

8.0.5 大树种植必须专人作好各项的记录。

大树移植技术规程

程土块的完好,采取用木箱包装移植。

2.0.2 缩根法:在大树移植前1-2年,将根系按预定移植时的大小,环树挖60-80cm宽的沟,将根切断,再还回松散的营养土,使其在根的断口处愈合生新根,利于移植时成活。

2.0.3 修坨:指土球或木箱移植时对土球或土台,按规格标准修理整形。

2.0.4 掏底:对土球、土台底部进行挖去土壤和断根。2.0.5 腰绳:在土球高的中间部位,缠绕草绳。

2.0.6 双股双轴:指土球包装时,草绳两根并用缠绕两层。

2.0.7 铁板条:用0.1公分厚铁板加工成宽3cm,长60-100cm 左右的代孔铁、条,用于连接木箱板用。也称铁皮(俗称铁腰子)。2.0.8 原土壤:树木在原栽植地的深度,地表面土的痕迹。2.0.9 观赏面:树冠具有较美的观赏的一面。

2.0.10 后期养护:树木定植竣工后(或三次浇水后)的养护管理至

大树移植技术规程

3.0.3 移植大树前有条件的或古老大树,应提前1-2年采取缩根法断根。

3.0.4 适合移植的树种和方法

从理论上讲,只要时间掌握好,措施合理,任何品种树木都能进行移植,现仅介绍常见移植的树木和采取的方法。

a)、常绿乔木:桧柏、油松、白皮松、雪松、龙柏、侧柏、云杉、冷杉、华山松等。

b)、落叶乔木及珍贵观花树木:国槐、栾树、小叶白蜡、元宝枫、银杏、白玉兰等。c)、宜采取的移植方法

1)、凡常绿树和落叶树非休眠期移植或需较长时间假植的树木均应采取带土球法移植,一般干径15-20cm,土质坚硬可采用软包装土球法移植,土球直径1.5-1.8m。干径20-40cm采用方木箱移植法,方箱规格为1.8-3m。一般土球,大木箱规格为干径的7-9倍。2)、凡休眠期移植落叶树均可裸根移植或裸根少量带护心土。一般根系直径为干径的8-10倍。(有特殊要求的树木除外)3.0.5 移植大树的时间

落叶树:应在落叶后树木休眠期进行,在北京为春、秋两季。常绿树:春、夏(雨)、秋三季均可进行,但夏季移植应错过新稍生长旺盛期,一般以春季移植最佳。

大树移植技术规程

4.0.1 应符合设计对树木规格、质量的要求。4.0.2 对移植树木的基本要求如下: a)、无严重的病虫害。b)、无严重的机械损伤。c)、要具有必须的观赏性。d)、植株健壮,生长量正常。

e)、起重及运输机械能达移植树木的现场。

4.0.3 选定移植树木后,应在树干北侧用油漆做出明显的标记,以便找出树木的朝阳面,同时采取树木挂牌、编号并做好登记,以利对号入座。

4.0.4 建立树木卡片,内容包括:树木编号、树木品种、规格(高度、分枝点干径、冠幅)、树龄、生长状况、树木所在地、拟移植的地点。如需要还可保留照片或录像。

大树移植技术规程

前请交通、市政、公用、电讯等有关部门到现场,配合排除施工障碍并办理必要手续。

5.0.5 落叶树移植前对树冠进行修剪,裸根移植一般采取重修剪,剪去枝条的1/2-2/3。带土移植则可适当轻剪,剪去枝条的1/3即可。修剪时剪口必须平滑,截面尽量缩小,修剪2公分以上的枝条,剪口应涂抹防腐剂。常绿树移植前一般不需修剪,定植后可剪去移植过程中的折断枝或过密、重叠、轮生、下垂、徒长枝、病虫枝等,常绿树修剪时应留1-2cm木橛,不得贴根剪去。剪后涂防腐剂或包装剪口。落叶树修剪时可适当留些小枝,易于发芽展叶。

5.0.6 确定所移树木后,宜提前1-2年采取缩根(断根)措施。5.0.7 树干采取包裹措施,采用麻包片、草绳围绕,一般从根茎至分枝点处既可减少蒸发又可减少移植过程的擦伤。定植后再行拆除。

大树移植技术规程

6.1.5 从所留根系深度1/2处以下,可逐渐向内部掏挖,切断所有主侧根后,即可打碎土台,保留护心土,清除余土,推倒树木,如有特殊要求可包扎根部。

大树移植技术规程

接固定。

6.2.11 打包时绳要收紧,随绕随敲打,用双股或四股草绳以树干为起点,稍倾斜,从上往下绕到土球底沿沟内再由另一面返到土球上面,再绕树干顺时针方向缠绕,应先成双层或四股草绳,大树移植技术规程

挖至规定深度,挖出的土随时平铺或运走。

6.3.5 修整土台,按规定尺寸,四角均应较木箱板大出5cm,土台面平滑,不得有砖石或粗根等突出土台。修好的土台上面不得站人。6.3.6 土台修整后先装四面的边板,上边板时板的上口应略低于土台1-2cm,下口应高于土台底边1-2cm。靠箱板时土台四角用蒲包片垫好再靠紧箱板,靠紧后暂用木棍与坑边支牢。检查合格后用钢丝绳围起上下两道放置,位置分别置于上下沿的15-20cm处。两道钢丝绳接口分别置于箱板的方向(一东一西或一南一北),钢丝绳接口处套入紧线器挂钩内,注意紧线器应稳定在箱板中间的带上。为使箱板紧贴土台,四面均应用1-2个园木樽垫在绳板之间,放好后两面用驳棍转动,同步收紧钢丝绳,随紧随用木棍敲打钢丝绳,直至发出金属弦音声为止。

6.3.7 钉箱板,用加工好的铁腰子将木箱四角连接,钉铁腰子,应距两板上下各5cm处为上下两道,中间每隔8-10公分一道,必须钉牢,园钉应稍向外倾斜,钉入,钉子不能弯曲,铁皮与木带间应绷紧,敲打出金属颤音后方可撤除钢丝绳。2.5cm以上木箱也可撤出园木后再收紧钢丝绳。

6.3.8 掏底,将四周沟槽再下挖30-40cm深后,从相对两侧同时向土台内进行掏底,掏底宽度相当安装单板的宽度,掏底时留土略高于箱板下沿1-2cm。遇粗根应略向土台内将根锯断。

6.3.9 掏好一块板的宽度应立即安装,装时使底板一头顶装在木箱边板的木带上,下部用木墩支紧,另一头用油压千斤顶顶起,待板靠近

大树移植技术规程

后,用园钉钉牢铁腰子,用园木墩顶紧,撤出油压千斤顶,随后用支棍在箱板上端与坑壁支牢,坑壁一面应垫木板,支好后方可继续向内掏底。

6.3.10 向内掏底时,操作人员的头部、身体严禁进入土台底部,掏底时风速达4级以上应停止操作。

6.3.11 遇底土松散时,上底板时应垫蒲包片,底板可封严不留间隙。遇少量亏土脱土处应用蒲包装土或木板等物填充后,再钉底板。6.3.12 装上板,先将表土铲垫平整,中间略高1-2cm,上板长度应与边板外沿相等,不得超出或不足。上板前先垫蒲包片,上板放置的方向与底板交叉,上板间距应均匀,一般15-20cm。如树木多次搬运,上板还可改变方向再加一层呈井字形。

大树移植技术规程

麻绳捆绑,同时在绳与土球间,垫上木板,装车后将土球放稳,用木板等物卡紧,不使滚动。

7.0.6 装卸木箱树木,应确保木箱完好,关键是栓绳,起吊,首先用钢丝绳在木箱下端约1/3处栏腰围住,绳头套入吊钩内。另再用一根钢丝绳或麻绳按合适的角度一头垫上软物拴在树干恰当的位置,另一头也套入吊钩内,缓缓使树冠向上翘起后,找好重心,保护树身,则可起吊装车。装车时,车厢上先垫较木箱长20cm的10×10cm的方木两根,放箱时注意不得压钢丝绳。

7.0.7 树冠凡翘起超高部分应尽量围拢。树冠不要拖地,为此在车厢尾部放稳支架,垫上软物(蒲包、草袋)用以支撑树干。

7.0.8 运输时应派专人押车。押运人员应熟悉掌握树木品种,卸车地点,运输路线,沿途障碍等情况,押运人员应在车厢上并应与司机密切配合。随时排除行车障碍。

大树移植技术规程

8.0.2 种植的深浅应合适,一般与原土痕平或略高于地面5cm左右。8.0.3 种植时应选好主要观赏面的方向,并照顾朝阳面,一般树弯应尽量迎风,种植时要栽正扶植,树冠主尖与根在一垂直线上。8.0.4 还土,一般用种植土加入腐植土,(肥土制成混合土)使用,其比例为7/3。注意肥土必须充分腐熟,混合均匀。还土时要分层进行,每30cm一层,还后踏实,填满为止。

8.0.5 立支柱,一般3-4根杉木高,或用细钢丝绳拉纤要埋深立牢,绳与树干相接处应垫软物。8.0.6 开堰,a)、裸根,土球树开园堰,土堰内径与坑沿相同,堰高20-30cm左右,开堰时注意不应过深,以免挖坏树根或土球。

b)、木箱树木,开双层方堰,内堰里边在土台边沿处,外堰边在方坑边沿处,堰高25cm左右。堰应用细土、拍实,不得漏水。

8.0.7 浇水三遍,大树移植技术规程

太原西山地区雪松大树移植技术 篇3

1 移植树木选择

1.1 对移植树木的基本技术

1) 必须为树干通直、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苗木。如多株并排栽植, 所选树木个体高差不得大于50cm。

2) 要具有较强的观赏性。主要要求是:树高在8.0m以上, 塔状, 有明显主枝, 最大侧枝不得小于1.50m, 冠幅不小于3.0m, 且四周侧枝分布均匀, 不偏冠, 枝下高不得大于1.50m。

3) 生长位置开阔, 起重及运输机械能够到达移植树木的现场。

2 挖掘、包装和运输

雪松大树移植宜采用带土块挖掘、方箱包装。土坨大致成正方体, 上部边长1.60m, 下部边长1.50m。方箱应用厚5.0cm的坚韧木板制成。大树的装卸及运输均使用大型机械车辆, 并配备技术熟练的人员统一指挥。装车时木箱向前, 树冠朝后 (树冠应围拢) , 树干要包装保护。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 应当保护好树木, 尤其是根系。

3 栽植

3.1 挖穴

按照设计位置挖好栽植穴, 栽植穴的规格为:长2.20m、宽2.20m、深1.80m。

3.2 换土

由于西山矿区绿化地块大部分局限于旧区改造或新建住宅小区, 建筑垃圾较多, 所以栽植前必须挖坑。具体要求是, 运走挖出的垃圾土或废渣土, 准备好栽植用的熟土和有机土壤、肥料 (腐殖质土) , 然后进行全部或局部换土。

3.3 铺底

因雪松属于浅根系树种, 为防止因浇水过多出现侧根或毛细根腐烂现象, 栽植前应对其作铺底处理。具体做法是:栽植穴底层铺60cm厚的粗石子 (或卵石) 、10cm厚的细沙、10cm厚的细土和肥料。

3.4 栽植

栽植箱体树木前, 首先应在坑内放置一个高20cm左右的木墩, 用土堆实, 形成坚实的土台。雪松起吊入坑前, 可先拆去木箱底部中间的2块底板, 然后将雪松缓缓置于堆好的土台上。树木入穴时, 在考虑树木阴阳面的同时, 尽可能地把姿态最好的一面朝向主要观赏面。树木落稳后, 应先用钢管或木桩对树木做临时支撑, 支撑点处注意加垫保护层, 防止树土, 坑内填土深度达到30cm左右时, 即可拆除四周的箱板。

3.5 回土

用原土 (或黄土) 加入充分腐熟的肥土混合使用, 肥土比例控制在三成左右为好。回土分3次~5次进行, 不要一次填满, 边填土、边夯实, 确保树木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填土的深度, 一般与原生地土痕高度一致即可。

3.6 支撑

栽植后应立即立支柱 (用3根~4根木杆支撑) 对树体进行支撑固定。如用细钢丝绳拉纤固定, 要埋深立牢。

3.7 开堰

在土台边沿处和方坑边沿处分别垒堰, 形成双层方堰, 堰高不得低于25cm。开双层方堰的原因是, 雪松属于浅根性树种, 侧根较为发达, 在内堰和外堰之间进行浇水, 既利于雪松侧根吸水, 又能够节约用水。雪松栽植以后, 树体需要经过一二年的生长时间, 才能正常。

4 栽植后的养护管理

雪松移植以后, 养护管理特别重要, 栽后第一年是关键。重点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4.1 浇水

雪松栽后应立即浇水, 第一水一定要浇透, 但水流要细, 使得坑内土壤缓慢下沉、土壤间隙自然恢复。2.0d~3.0d以后及时“复浇二水”, 有利于根系与土壤的充分密接, 确保成活率。7.0d后进行第三次浇水, 保证树木根系供水充足。每次浇水之后, 应注意扶正因填土下沉出现歪斜的树木, 并及时填平塌陷处。第三水渗透之后, 可将方堰铲平, 将土堆于树干基部。

4.2 包干

因太原西山地区春季干旱多风, 冬季寒冷干燥, 为了减少树体水分散失和应对低温危害, 雪松栽植后第一年, 应对树干和较粗分枝进行包干处理, 一般采用草绳缠绕树干的办法。

4.3 喷水

雪松移植时间多为4月到5月之间, 恰逢太原地区干燥多风季节, 再加上移植初期根系本身吸水须及时使用园林绿化专业喷雾车进行喷水保湿。要求每天两次, 即上午9:00~10:00、下午16:00~18:00各喷1次。

4.4 遮阳

栽植当年, 如遇夏季高温, 要采取必要的遮阳措施, 可采用遮阳度为70%的遮阳网搭建遮阳棚。遮阳棚要高于树体50cm以上, 且四周与树冠保持50cm左右距离。

4.5 施肥

雪松移植初期, 宜选用速效肥料进行叶面施肥, 一般半个月左右一次。待树木根系萌发后, 再适时适量进行土壤施肥。

4.6 越冬管理

4.6.1 浇冻水

根据太原西山地区历年来的气候特点, 结合雪松的生物学特性, 浇冻水应分两次进行, 第一次在10月下旬 (或地温低于5.0℃前) 开始, 第二次在11月上旬 (或地温低于0℃前) 进行。浇冻水一定要浇透。同时, 为避免树木生理干旱现象发生, 第二年春季还应当及时浇好解冻水。

4.6.2 培土、覆盖地膜

浇完冻水后, 在雪松根颈周围培土20cm~30cm高, 并用地膜将整个树坑覆盖严实。

4.6.3 搭风障

用条纹布或塑料布在雪松四周搭建风障 (栽后第一年四周搭建风障, 第二年和三年在迎风面搭建风障即可) , 可以有效改善冬季树木四周的小气候环境。风障最好用钢管, 因为钢管固定坚固、耐用、稳定。风障要比雪松顶梢高出30cm~50cm。

5 病虫害防治

浅议晋西北地区大树移植技术 篇4

晋西北地区特指山西省北部的大同市、朔州市以及忻州市的部分地区。这一区域山区、丘陵相间,海拔一般为1 000m~1 500m,属温带大陆性气候,一年四季气候分明,春旱多风,夏天雨水集中,秋短早霜,冬季较冷。年平均气温6℃左右。在晋西北地区大树移植多在早春和秋冬时节进行,即树木发叶之前和落叶之后,这一时期树木体内处于微循环和休眠状态,移植树木较易成活。

园林中的大树一般是指胸径不小于15cm、高度不低于4.0m的乔木。城市园林造景及道路绿化中,为发挥树木的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常常需要引进较大的树木,移栽大树的技术直接关系到大树的成活率。被移栽的大树最好选用生长环境相似或者生长环境差异度不大地域的树木,更应优选本地苗木定植后再进行移栽。

1 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了解施工方设计人员设计意图,确定树种、树龄、树高、树形和冠径、定植时间、根系生长情况以及病虫害防治情况等。其次是对大树的立地环境的考察,栽植地点的立地状况和原生地的条件是否相似,相似度越高越有利于大树移植后的成活,也便于养护。还要根据大树生长的土壤质地来确定可携带土球的大小。

2 移植过程主要做法

2.1 对树木进行断根缩坨

在大树起掘前2.0d~3.0d内,要给树木浇透水,这样可以使树木根部土球不松散。大树移植断根范围一般以干径的5倍(包括干径)画圆,外开一宽30cm~40cm、深60cm~100cm(视根的深浅确定)的沟。大树要保留2条~3条粗根,将其环状剥皮。一般控制到树木根部分叉点以下,然后截断周围细根。对比较粗的侧根应用手锯锯断,使其与沟内内壁切平,断根后截面要整齐,要有利于伤口愈合和侧根的发育。如有劈裂的根系和创伤较大的根部截面,要用硫磺粉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在起苗过程中,要用草绳对土球进行包扎,以避免土球散裂。

2.2 修剪

大树移植根部往往损伤严重,为保持树体水分平衡,在移植前一定要进行树冠修剪,而且剪口必须涂抹防腐剂。常绿树移植前一般不需要修剪,定植后可剪去移植过程中的折断枝或过密枝以及重叠枝、轮生枝、徒长枝、病虫枝等。常绿树修剪时应留1.0cm~2.0cm木橛,不得贴根剪去,剪后涂抹防腐剂或包装剪口。对较大的剪口,要用专业的涂补剂进行涂补,以促进剪口愈合。修剪后、起挖前,要对大树的枝干进行捆扎,即用草绳将树冠底部的侧枝捆起来,用力要适度以免折断树枝。并做好树冠阳面的标记。

2.3 起掘、包装和运输

起树时要做到土球完整,最后用麻袋片或塑编材料加草绳包装。树木过大的,要用木箱包装。用吊车起吊树木时,钢丝绳与土坨接触面要放置3.0cm厚的木板以防止土球因局部受力过大而松散。树木移植时间,适宜在早春、晚秋和冬季进行,这个时期气温较低,树木生理活动缓慢。在装车时,土球要朝车头方向,树冠朝车尾方向。如果是长途运输,为防止土球松散,一般只装一层。在树木运输过程中,要给树木喷洒蒸腾抑制剂,以减少叶面蒸腾。树木移植装车时,带土球的树木要全部用吊车装卸,特别注意的是挖掘、装车、定植要有时效性,不能拖延时间,否则会影响树木的成活。

2.4 大树栽植

栽植过程共分7步:(1)先挖掘好栽植穴,树穴直径要比土球直径宽20cm~30cm,深度要比土球高度大20cm~30cm;(2)栽前要向穴内适度浇水;(3)将土球放入坑内,剪断包扎的草绳并抽掉,使土球与土壤接触充分;(4)将树冠按标记的朝阳方向栽植,使树冠方向与原生长方向相同;(5)边填碎土、边浇水、边搅拌,使泥浆顺空隙下流,这就是常用的“灌浆填土”法。浇水时要注意水流的大小,不能把土球冲散。离土球顶端10cm时不再浇水,一边填土一边夯实;(6)栽植完成以后,在树穴外筑一个高30cm土埂,便于今后浇水;(7)大树移植后应支撑固定,支撑点以树高2/3处为好,支柱根部应埋入土中50cm以上。

3 后期养护与管理

3.1 移植后水、肥管理

树木移植后要浇足定根水,等到水全部渗透以后,再覆盖虚土保墒,以后应视天气状况、土壤墒情再浇水。另外,为了提高树木的成活率还可以适当采取输液促活技术,即用专用的输液器将吊针注射液稀释至800倍~1 000倍液,注入树干。

刚移栽的大树可进行叶面追肥,等到树木根系较多时,再进行土壤施肥。施肥要做到量少多次,以防烧根。

晋西北地区干旱少雨,冬季寒冷,春季干燥多风,昼夜温差大,新移植树木极易发生越冬“抽条”死亡现象。对于新移植耐寒性较差的树木,移植以后的一二年当中,在水、肥管理上要采取前期(6月底以前)“促”,中期(6月底-7月底)“缓”,后期(8月初后)“控”的综合管理措施。该地区大树移植后最少需要3年时间的养护和管理,才能确保移植成功。3年内要做到每年浇水3次,即开春1次、伏天1次、立冬前浇1次。如果气候干旱、降水量不足,还应适当增加浇水次数。

3.2 搭棚遮阳

晋西北地区夏季气温高、光照强,生长季移植的树木要搭建遮阳棚,以减少阳光直射,降低树木体内水分蒸腾强度,防止树冠受强烈日晒的影响。根据大树移栽数量,搭建合适的遮阳棚,成片的树木移栽宜搭大棚。遮阳棚的高度要高过树冠50cm,这样有利于空气流通。遮阳度约为70%左右,一定的散射光可以保证大树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

3.3 抹芽、保暖

移栽后的大树,要定期进行抺芽,以减少对水份和养份的消耗。要及时去除树木中下部及基部的萌芽,树冠的留芽应根据树冠长势和树冠造型的要求来控制,以树型美观为目的。越冬时,因树木根系尚未恢复即进入寒冬,易被风干脱水,因此必须对树干进行保暖,即用草绳绕树干的外围,或用塑料薄膜将树干和树兜再包一圈,以起保暖保水作用,从而促进移植大树根系的早日愈合、生长。另外,在其他易被破坏的地方,应为大树设置围栏加以防护。

3.4 树干涂白

在大树主干地面以上高度1.30m处,用红油漆涂一道红色圈。红油漆以下至地面,再用涂白剂涂白,既美观又可以防止林木病虫害。

3.5 防病治虫

经过移栽后的大树,树体抵抗力弱,对病虫害的抵抗性降低。在整个生长季节,要经常检查及时发现病虫害,以预防为主。还要根据树种特性和当地病虫害发生情况随时观察,适时采取预防措施。一旦发生病虫害,要对症下药,及时防治,确保新移植树木的健康生长。

摘要:晋西北地区高寒、干旱,自然条件较差,树木移植尤其是大树移植成活率较低。从移植前期准备工作、移植过程主要做法以及移植后期养护与管理等方面介绍了该地区大树移栽技术。

关键词:晋西北地区,大树,移植

参考文献

[1]岳建国.城市绿化大树移植技术初探[J].山西林业科技,2005(3):42-44.

平顶山地区广玉兰大树移植技术 篇5

1 移植的准备

1.1 选树

先根据设计规定的树种、规格和特定要求, 如树干的胸径、高度及树形、姿态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对苗圃等地可供移植的大树进行实地调查,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尤其是无蛀干虫害、树冠丰满的树木为佳。再按种植设计说明, 统一调配、统一编号, 并记好每棵树的详细特征资料, 如胸径、树干高度、树冠的最佳观赏面等, 以便在定植时依据设计要求和种植的环境条件, 完美无缺地移植好每棵景观树。

1.2 修剪树冠, 平衡水分

影响大树移植成活的关键是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对水分的吸收与蒸腾是否平衡。地下部分吸收水分主要依靠树根末梢的毛细根系, 由于须根的深度有3~5m, 因此起挖时很大程度破坏了吸水系统, 使水分的吸收能力降低。地上部分水分的蒸发主要是叶面的蒸腾作用。当地下部分吸水能力降低时, 只有减少叶面蒸腾量才能达到新的平衡。因此在移植前需进行树冠修剪, 考虑到广玉兰是萌芽力较弱的树种, 一般以疏枝为主, 短截为辅, 仅将徒长枝、交叉枝、病虫枝、受伤枝及过密枝剪去, 并疏去部分叶片, 以减少水分蒸发量, 原则上保留原有主要分枝和树冠, 这样既不改变原有的树形、树姿, 又能保证树木的成活率。对于要截去的大枝, 截完后对截口要采取蜡封或多用薄膜包裹等技术措施, 以防树干水分大量散失。

2 移植方法

2.1 起挖土球和包扎

由于绿化工程要求时间短、任务急, 大多数广玉兰移植前来不及进行截根、促根等技术处理。因此, 在起挖移植时, 土球直径以广玉兰胸径的8~10倍为宜。先把表层土铲除10cm左右, 以见到侧细根系为度。再以树干为圆心圈划土球的直径范围后, 在外侧开挖槽沟;要求槽沟垂直下挖, 宽度约50~80cm, 以便于人工作业。土球的厚度约为土球直径的2/3, 以土球下方不见太多须根为度, 可控制在90~130cm之间。挖土球时, 用铁锹将土球肩部修圆滑, 四周表土自上而下修至土球高度1/3时, 逐渐向内收缩, 使底径约为上径的1/4~1/3, 呈上大下小的碗口形状。粘性土可以挖好土球后再缠绳包扎, 砂质土壤需边挖边用草绳横缠大腰箍, 尤其在开挖深度至1/3~1/2时, 需用2人以上合作扎腰线, 使草绳拉紧略嵌入土球, 并使每圈草绳紧紧相靠系牢, 总宽度以土球厚度的1/3为宜。待土球完全挖好修正后, 再用草绳包扎土球。具体做法是:先将草绳一头系在树干上, 呈稍倾斜经土球底沿绕过对面, 向上约于球面一半处经树干折回, 顺同一方向按一定间隔缠满土球后, 反方向按一定间隔再缠第2遍, 并与第1遍草绳交错相压形成菱形网状, 至缠满土球后系牢。土质差的, 再于内腰箍的下部与内腰箍的上部整齐相压, 绑紧。如在起土球过程中遇到较粗的侧根应进行锯剪, 不要用铁锹、镐等钝器强行截根, 以免树的根系受到震动, 引起土球散坨。

2.2 包封截面

包封截面最好在栽种前进行, 方便易行。包封的方法有2种:一种是用塑料薄膜包扎截口, 先将薄膜裁成方块, 把截干部位或缩枝截口包裹严实后扎牢密封, 可有效防止断面水分的损耗。另外还可以防止杂菌感染切口引起断面霉烂。另一种是用石蜡封截口, 先将石蜡融化后, 在未凝固前均匀地涂抹在截面上, 使截面上形成一层严密的保护层。

2.3 吊装运输

广玉兰装运前, 应事先安排好相应的起重工具和运输车辆。吊装和运输途中关键是保护好土球和树冠, 不使土球破碎散开, 树冠受损伤。吊装时准备吊环丝扣5个, 3cm粗的钢丝绳3~5根, 4~6cm粗、3~4m长的兜底麻绳1根, 并在每根绳的两端做拉环绳扣, 1根4~6cm粗、8~10m长的牵引绳, 以及蒲包片或废旧机动车外轮胎圈, 以略小于土球直径为标准, 用吊环丝扣固定牢。再用钢丝绳等距依次穿过兜底麻绳, 钢丝绳用量以土球的大小而定, 一般用3~5根, 为防止绳与绳之间的滑脱, 用吊环丝扣固定, 而后钢丝绳两端的绳扣都挂在吊车的挂钩上, 同时根据树冠的大小, 在树干的中上部系1根牵引绳, 防止树木起吊时树体倾斜而采取人工措施。为防止起吊时, 绳索嵌入土球造成土球破损或与树干接触损伤树皮, 可在土球与绳索、树干与绳索之间加入蒲包或轮胎。起吊时要求缓慢进行, 若有树冠偏斜或倾斜度不足时, 要在土球进入车辆上之前, 充分利用牵引绳灵活机动地调整方向和位置, 倾斜度过大时用牵引绳往下拉, 过小时用三角支撑架撑起树干, 并在接触处用蒲包垫裹, 防止运输途中擦伤树干, 保证树冠在运输过程中不再受到地面的擦伤和空中电缆、电线等挂伤, 切忌倒行。

目前根据不同规格的大树, 多采用宽10~20cm、长3~8m具相应承重力的吊带起吊大树, 但吊装、运输过程和上面一样, 只不过钢丝绳换成了吊带。起吊过程更方便。另外, 由于广玉兰的树枝较脆弱, 起吊时一定要注意周围环境, 尽可能地排除不利因素。

2.4 栽植

种植穴的直径比土球的直径大70~100cm, 深度视种植点的地下水位而定, 通常比土球高度深30cm, 以防止因穴内积水造成根部腐烂导致广玉兰死亡。种植时首先要在种植穴底部垫入20cm厚活土夯实待植;其次保证土球的上表面高出栽植地面10cm左右 (特别情况例外如地下水位较高时, 以土球底部高出地下水位30~50cm为准) 的前提下, 按技术要求量取要栽植树木土球的高度和土球底部的实际状况, 确定种植穴垫土的厚度, 以及对松散漏底土球的处理方法, 需要在种植穴内相应部位加上垫高或浅挖的地方做特殊处理, 使土球吊入种植穴内后保证树体平衡不倾斜, 同时也使漏底土球与土壤结合紧密。这时方可吊起准备栽植的广玉兰, 使用双钩吊车分别吊挂土球和树冠, 让树体尽可能填立, 同时用牵引绳控制方向, 按照设计要求和树体特征标记, 把树冠最丰满的一面朝向主要观赏方向, 缓慢地放入种植穴, 摆放端正。树木入穴定位后, 剪断草绳尽量取出, 以免草绳霉烂时发热影响断根面的愈合和须根的生长。对于土质较差的土球, 要留下腰箍, 待填到土时再取出。填土时, 要逐层填入活土20cm, 用木棍或石块夯实后再进行下一层填土, 直至余下20cm未填满。对种植穴内有垃圾或土质较差时应换土种植。

2.5 打支撑、树干包扎

广玉兰栽植后, 为防止大风吹袭和行人摇撞, 必须及时打三角支撑, 以固定树干免遭摇晃发生倾斜。三角支撑一般在树干的分枝处绑缚1根长50~60cm的横杆, 横杆的方向以东西为佳, 注意在横杆与树干之间要有蒲包或草绳铺垫。在横杆上依次绑好3个支撑杆, 方向分别是东南、西南、正北, 各自应对主要风向西北风、东北风和南风。支撑的下端必须与原地面撑实, 上端与横杆的结合用草绳绑扎或铁丝绑扎。为提高广玉兰的移植成活率, 有效防止树干水分的蒸发损耗, 需对树干进行保温处理, 可用草绳将树干环环相匝, 自下而上直至树枝分叉处, 全部包扎起来, 并结合浇水将草绳淋透水。有条件的在草绳外绑缚塑料薄膜保湿效果更佳。这样有利于保住树干内的水分, 更好地维持树体水分平衡。

2.6 栽后立即浇水

当以上工序完成后, 应对树木立即浇水, 弥补树木自身的水分损失, 更快维持体内的水分平衡。浇水前先以树穴为中心利用余土打水堰, 高出原地面30cm为宜。开始放水浇树的, 水压要低, 水流要稳, 待水满堰时停止放水。这期间若有土壤空洞急速进水现象, 及时填土阻止、捣实。待水完全渗下后, 再浇1次水。2次浇水量控制在1t左右, 另外要对树干上的草绳和树冠上的叶片进行喷水, 标准是草绳湿透叶片开始滴水。2次浇水能保证种植穴内填土和广玉兰土球吸透水分, 喷水能保证树干和叶面维持体内水分, 维护体内的水分尽早达到新的平衡。

3 养护管理

3.1 保墒保湿

栽植完成后, 水分的管理显得极为重要, 第1次浇水1周后, 及时浇第2次透水, 封闭树坑, 以后根据天气情况采取相应的保墒措施。若在夏秋季施工, 久旱不雨, 除了每半月挖开封土浇水外, 还要坚持每天早、中、晚3~5次叶面和树干喷水, 喷水以草绳和叶面湿润为宜, 借以增湿降温, 又不因树坑内土壤过湿而影响根系呼吸, 而遇到阴雨连绵和大雨不止的时候, 应积极采取排水措施, 使广玉兰免遭水涝之灾。在平常天气则每天早晚2次喷水即可。冬春季栽植时, 除浇好1~2遍水, 最好在上午9点以后, 下午4点以前各喷1次水, 慎防树冠发生冻伤。进入正常管理以后, 坚持实地检查, 发现有旱涝迹象, 及时处理。

3.2 喷洒蒸腾抑制剂

夏季移植广玉兰时, 可以喷施蒸腾抑制剂, 不仅可以促进苗木成活, 还可以保持苗木有良好的生长势, 促进其旺盛生长。但要注意必须在移栽养护的前期施用, 过晚效果不明显;还有蒸腾抑制剂为辅助措施, 不可忽视其它正常的管理。

3.3 施肥与抹芽

岭南地区大树移植技术 篇6

1 盐碱土壤的改良

盐碱土的特点是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含盐量大、土壤结构坚实, 所以在盐碱地进行大树移栽时要降低水位、控制土壤返盐, 改良土壤的理化性状, 降低土壤含盐量。因此在施工之前采取的改良措施有以下几点。

1.1 覆沙或拉沙压碱

如果在盐碱地临近有沙地, 最好用推土机或装载机在盐碱地上覆盖一层50cm以上的沙土;附近没有沙土, 就需从距离较远的地方用自卸载重汽车拉运沙子, 覆沙厚度达30cm以上, 这样可以压碱和阻止盐分返到地面。

1.2 抬高地面, 控制返碱

盐碱地的一个特点是地下水位高, 蒸发量大, 把大量带有盐碱的水通过毛细管水蒸发后, 将盐碱留于地面。大面积造林, 还需完善排水系统, 有条件时, 可开挖排水沟, 使积水得以排除, 从而降低地下水位。

1.3 挖大坑、换田园土

一般乔木挖坑1m见方, 深80~100㎝, 坑内均换田园土, 坑底铺20㎝碎石和双层塑料布, 坑底铺灰渣做隔盐层, 这种方法可将土壤的含盐量控制在0.3%以下。

1.4 增施用有机肥

施用有机肥不但能改善土壤结构, 而且在腐烂过程中还能产生腐殖酸等酸性物质中和盐碱, 有利于树木根系生长, 提高树木的成活率。

1.5 挖坑晒土, 雨水压盐

秋季挖坑晒土, 经过雨季淋洗后, 土中含盐量减少了, 秋季再挖出土放在坑边晒4个多月, 待来年春季进行绿化施工, 此时土壤已熟化, 植物成活率将会大大提高。

1.6 掌握规律, 科学灌水

大树移栽后先灌大水压盐碱, 并及时松土, 经15天左右趁盐未返前再浇一次透水, 把盐碱压下去, 有利树木根系生长而促进成活。在第2次浇水后, 要及时封堰, 这样既保水, 又防止返盐碱。在日后的管理过程中, 水必须一次浇足, 不浇半截水, 更不要频繁浇水。

1.7 生物改良

如果时间允许, 可利用生物改良措施在重盐碱地上, 即先种抗盐碱力强的草或绿肥植物, 长到一定程度后把草或绿肥植物翻入土中。这样可增加土壤有机质, 改善土壤水、肥、气条件, 提高土壤肥力, 降低盐碱含量, 之后再进行大树移栽就容易多了。

2 选择较耐盐碱的园林植物

在盐碱地工程地段进行大树移栽时, 要选适合当地生长、又是耐盐碱的树种。在高水位盐碱区, 还要注意选择耐水湿的树种。不要盲目从外地引进树种和花木品种。要坚持因地适树的原则, 在实践中筛选耐盐树种。

3 大树移栽应采取的关键措施

3.1 切根处理

在移植大树前采取断根缩坨 (回根、切根) 的措施, 使主要的吸收根系回缩小土球体积、减轻土球重量, 便于移植。可在大树移植前的1~3年, 分期切断树体的部分根系, 以促进须根的生长, 缩小日后的根坨挖掘范围, 使大树在移植时能形成大量可带走的吸收根, 这是提高大树移植成活率的关键措施, 特别适用于移植实生大树或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树木。

3.2 适时移栽

西北地区树木种植移栽的最佳萌芽物候期, 通常以3月上旬至4月上旬为宜。树种不同萌芽物候期也不一样, 种植的时间切不可强求一律。通过调查, 春季植树可按下列顺序栽植:刺玫、丁香、柳树、新疆杨、国槐、香花槐、刺槐、白蜡。

3.3 适当浅栽

历年来各地因栽植过深造成树木死亡的不少, 实践经验证明, 除杨树、柳树外其它树种均以浅栽为好。栽植深度比苗木原土痕深3~5㎝左右, 浅栽可以有效地控制水渍烂根, 又能保证根系有良好的透气性, 大大地提高了移栽的成活率。

3.4 平衡修剪

大树移栽时树木的根系损伤严重, 因此一般需对树冠进行修剪, 减少枝叶蒸腾, 以获得树体水分的平衡。修剪强度则根据树种的不同、栽植季节的变化、树体规格的大小、生长立地条件及移植后采取的养护措施和提供的技术保证来决定。修剪的基本原则, 尽量保持树木的冠型、姿态。萌芽力强、树龄老、规格大、叶薄稠密的树体可重剪, 落叶树在萌芽前移植可尽量不剪。

3.5 控水管理及透气栽培

在盐碱土植树中, 科学控水管理是成败的关键。高水位盐碱区的树木要时刻注意土壤的适宜湿度。土壤水分过多, 造成根系缺氧呼吸, 严重的会使根系窒息而腐烂, 造成植株死亡。防止的方法是若发现因地下水水渍造成的黄叶时, 要开穴透气。

3.6 及时支撑

北方地区冬春季节多风, 大树移植后由于树冠较大, 风使大树摇摆不停, 由于新植大树根系小, 固定作用差, 新根没有形成, 形成的新根因脆而没有木质化, 极易在树干的摇摆中被随风扯断。因此, 栽植后要及时对移植大树进行三角支撑, 以利于新根形成, 防止风摇将新根扯断, 便于新根吸收营养, 以利于树木的成活和树势的恢复。这是北方地区大树移植的关键措施之一。

3.7 后期养护

上一篇:颅内破裂动脉瘤下一篇:安全稳定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