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建筑特色

2024-07-28

岭南建筑特色(共7篇)

岭南建筑特色 篇1

1 岭南传统建筑的选址

岭南地区雨量充沛,拥有丰富的水系,水在聚落中起到重要作用,而岭南聚落多临近河流、湖泊;而丘陵地区则依山而建,力求依山傍水,利于防御,形成良好的居住自然环境。由于岭南独特的气候特征使得岭南民居聚落、移民和历史变迁等要素的影响,岭南民居聚落可分为三种类型:

1.1 以路巷为骨架的梳式布局,村内的巷道呈纵横排列,间有少量的横向联系的交通,整个道路系统成梳篦状。

民居位于网格体系之中,平面形式以及形态结构都在统一的模式下形成,这种布局非常适合炎热潮湿的气候条件。

梳式聚落中,建筑单元彼此独立,整体布局密集,单体建筑相同,整个聚落基本是在同一构型的基础上根据适当的增筑而成。在聚落前建池塘以聚水,形成面向水塘的总体布局,其总体布局为南面开放,北侧封闭,前低后高,加上水塘调节,促进空气流通,冬暖夏凉。

1.2 位于丘陵地区的围拢屋和土楼等类型的客家聚落,则主要以山作为依托,有防御特征。

内部存在两套系统,宗族礼法的厅堂系统,小家庭生活的居住系统。两套系统共同构成一个围合内向的空间领域,表现出强烈的对外封闭性和对内中心性。

1.3 依耕地而聚,这种聚落通常离耕地不远,一方面有利于耕

作,一方面居高,不至于被水淹没,这种小型的聚落在南方较为常见。

2 岭南传统建筑的空间特征

在单个组团建筑中,外墙的对外封闭和庭院天井内部的开畅,形成了“光厅暗房”的物理环境。厅堂建筑是作为民居内部空间的核心,将天井等室外空间转化为厅堂空间的一部分,使得室内外空间相互渗透,同时厅堂作为交通枢纽核心,与柱廊、檐廊等其他生活用房相连接,建筑庭院的内部相互连通。而在空间序列上,从门厅到天井,天井到厅堂,再到天井的庭院在视觉上富有变化,具有空间的节奏感和通透性。而多进院落所构成的通风体系则有利于回风的形成,岭南民居的天井较浅,多呈方形,位于中轴线上,横向较长,利于进风,在民居中也常常在横向方向上将天井分割开来,形成分割又连通的空间。

3 岭南传统建筑的建构特征

岭南绝大部分地区位于亚热带和沿海地区,冬暖夏热,夏季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度气候炎热、空气潮湿、雨水充足、台风洪水频繁,因此岭南传统建筑大量使用了本土材料,如石材、木材、三合土以及贝壳等。

为了适应潮湿的地基条件,岭南地区地区多采用灰土基础,为增加强度,常在每层灰土夯实后加糯米汁,沿海地区用贝灰代替石灰;基地较软时,则采用石材基础或桩基础;石材以红砂岩和花岗石条为主。

岭南民居的外墙较为厚重,多使用青砖,红砖等,这些材料往往具有良好的热阻性能,而外墙面小面积的开窗即有利于保证墙体的刚度,更利于防御。

4 装饰在岭南建筑和庭院中的重要地位

相对于其他地区的传统建筑,在岭南传统建筑中,装饰通常采用因地制宜的处理手法,有着开放融通的任务品质和清新自然的意境,使得岭南建筑显得更为活泼、生动,主要有木雕、石雕、砖雕、灰塑、嵌瓷、彩绘等。其中木雕在建筑上有广泛的运用,主要用于厅堂、门廊、花罩、挂落、梁枋、檐板等位置。石雕工艺更多用于住宅的构件,如门框、台阶等。

5 岭南园林特色

岭南园林同样体现出岭南文化的多样性、开放性。受气候影响,岭南园林通透开敞,同时吸收西方规整式园林的风格,水体和装修呈几何形式。相对于北方的皇家园林和苏杭的江南园林,岭南庭院在文化特征上注重实用和物质享受,色彩浓重,装饰精巧,追求实在性而淡化怡情养心的意境,相对于江南园林更注重自然。

岭南园林的装修注重本土特色,朴实素秀,构成一种通透典雅、轻盈畅朗的岭南格调。在整体布局中,岭南庭园以水为主,布局多为几何形状,在庭院中凿池,水池多以曲池、方池为主,建筑在周边围合,这样较为适应岭南的气候特征,可以减弱强风暴对庭院的袭击,同时在夏季也可以减少热辐射,荫蔽整个庭院。水池周边间以四时花木点缀,配植高大乔木藏荫。亭、廊、桥舫、、花窗等,则穿插布局,结构精巧,色彩艳丽,空间通透开敞。

在造景手法上,岭南园林以水为主,岭南园林的泉景多做成挂泉的形式,结合崖、潭,构成崖潭景观法都是为了利用最小的面积获得最大的通风效果。从建筑上看,岭南园林的建筑以生活性为主。在庭院园林中,较之于江南园林的小品建筑,如亭台楼阁,生活性建筑放在首位。由于规模一般都较小,因此,在欣赏方式上以近赏为主,游览为辅。园景创作上讲究点景、借景和意境氛围,常用富有诗意的景题作为画龙点睛、表达意境的手段,激发游赏者的联想而细细玩味。

岭南传统建筑有着悠久的传统和历史,因此岭南建筑中保留着象征宗族礼法的祠堂和庭院。以及封闭向心的建筑形态。同时由于气候原因,岭南建筑内部非常通透,并且呈现出独特的地域营造特色。在多元文化的发展融合中,岭南建筑逐渐形成了自身的语言,营造技术也更为出精巧别致,岭南传统建筑即是对岭南气候、充满生机的历史文化的独特反应。

摘要:岭南文化的兼容性、务实性、世俗性使得岭南建筑和园林既保留古制,又融汇中西,同时岭南建筑也处于不断的演化和吸收改进中。充满强劲的生命力。在建筑形式,材料,构造和装饰上也得到充分的体现。本文着重从岭南民居的布局、空间、和建构三个方面浅析岭南传统建筑和园林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岭南人文,布局,空间,建构

参考文献

[1]陆元鼎,魏彦钧.广东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2]陆元鼎.岭南人文·性格·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陆琦.岭南造园艺术研究[J].新建筑,2003,2:78.

[4]余健华.岭南传统民居营造技术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6,5.

岭南地域特色建筑构造实践探讨 篇2

岭南传统建筑可以理解为具有岭南传统风格的建筑, 即适应岭南自然环境特点、反映岭南传统文化特点的建筑。其千百年来对适应岭南自然环境和气候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堪称宝贵的遗产。这类传统建筑是岭南传统文化的载体, 是岭南人最根源的精神寄托, 是当代建筑设计的文脉回溯的源头, 也是今天所提倡的地域性建筑和环保型建筑设计的典范。因而我们希望通过建立一个构造实验室, 选择性地收集并展示具有岭南地域特征的建筑构造方式与产物, 结合建筑构造课程的教学, 有利于在物质和构造层面去理解岭南传统建筑, 以便更好地传承我们的地域性文化遗产。从实地调研和查阅资料的结果来看, 国内各高校的构造实践基地甚少对其所在地区的具有独特地域性特征的建筑构造进行概括性的研究, 因而建立一个岭南地域特色的构造实验室可以说是开创性的。

二、典型的气候适应性构造做法介绍

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岭南地区的气候特点, 总体而言, 这种高温、潮湿、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造成了岭南地区热量丰富、夏长冬暖、暴雨常见、台风频繁的气候特点。这种气候特点就使得岭南建筑必须具备防热、防雨、防潮、防风的物理功能。而这种功能的实现必须依靠从宏观到微观各个尺度的技术手段共同协作才能实现, 如聚落选址、片区规划、整体造型等。在这里, 我们主要讨论传统建筑中的气候适应性构造做法。1.防热构造介绍:所谓的建筑防热, 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即防辐射和隔热。岭南传统建筑在建筑整体形态和布局中利用骑楼遮阳和巷墙遮阳, 同时, 屋顶构造也是防太阳辐射的主要手段, 而从外墙构造上看, 岭南传统建筑常见的做法有生土墙、青砖墙、石墙等, 这些类型的外墙均有一定的隔热效果, 因而外墙隔热是岭南传统建筑中主要的隔热手段。在外墙遮阳和隔热方面, 珠三角地区出现了一种极富地方特色的构造做法——蚝壳墙 (见图1) 。历史上岭南地区有食蚝的传统, 留下大量蚝壳可供建材使用。通常的做法是除墙脚离地50cm一段因防水浸不用蚝壳外, 整堵墙都用蚝壳加黄泥浆粘合砌筑。蚝壳墙外表面不施抹灰, 其凹凸的蚝壳有如百叶, 起到了遮阳隔热的效果。蚝壳墙除了有自身遮阳作用外, 也因其内含不流动空气而使得其导热系数很低, 有利于构造的隔热功能。另外, 由于蚝壳墙表面凹凸不平, 不利于日常使用, 所以常有在内部抹灰找平或砌青砖墙而形成组合墙的。从热工学上来讲, 这种组合墙的总热阻为两种材料的热阻之和, 其隔热性能较单纯的蚝壳墙更好。

2. 防雨构造介绍:

岭南传统建筑屋顶较多见是前后直坡顶结合两侧封火山墙即“硬山”或前后直坡顶结合两侧“悬山”, 可以概括为“前后直坡, 两侧山墙”。岭南传统直坡顶的坡度角通常为27°左右, 这是由利于迅速排雨、减轻屋面荷载和利于屋面瓦固定三个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最为合适的经验值。从瓦件使用的情况来说, 岭南传统建筑瓦件基本可分两类, 广府地区、潮汕地区普遍使用曲板瓦和碌筒瓦, 而客家地区普遍只实用曲板瓦而不用碌筒瓦。前者的瓦件搭接方法是“搭七露三”, 板瓦凹面向上, 从下往上搭接。等级高的建筑做法是下面两层“搭五露五”, 面层“搭七露三”, 实际上为七层叠瓦的铺法, 亦称“一掂七” (见图2) 。其层间空隙较多, 可形成横向微气流, 有利隔热和散热及阻隔雨声的传入。另外, 筒瓦凹面向下, 尾部收小, 筒板瓦之间用草根灰粘结, 筒瓦之间也用草根灰抹平, 形成瓦垄便于分散而有序地排水。后者做法较简单, 两列板瓦之间不加灰浆粘结, 这种搭接方法同时也常见于我国北方地区, 特点并不明显, 但某种程度上表明了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

除了瓦件的搭接外, 岭南传统建筑的檐口防雨构造也很有特色, 称为“檐口三件”, 分别为滴水瓦、鸡胸飞子和封檐板。滴水瓦俗称“满面瓦”, 其防雨作用是把檐口端部的雨水集中引导滴落, 以避免雨水反渗到檐口瓦坑底, 另外滴水瓦还可以避免反水现象, 即雨水被迎风吹入空隙。鸡胸飞子亦称“飞桷”, 岭南地区的飞桷多成鸡胸形。飞桷是桷板在檐口底的收口处理, 把檐口稍微抬高, 增大了檐口瓦的“自锁力”, 使得在雨水的冲刷下檐口瓦不致于掉落。另外飞桷也起到滴水的作用。封檐板则是桷板和飞子衔接处的收口处理, 一方面增加了檐口的整体承载力, 另一方面如果封檐板足够宽也充当挡风雨板, 防止檐口的滴水飘到桁条上。岭南传统建筑中除了坡屋顶的造型和构造防雨外, 还有外墙防雨, 如蚝壳墙防雨, 和跟建筑造型相关的外廊防雨等措施。

3. 防潮构造介绍:

地面排水是岭南传统建筑防潮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排水系统中, 天井的集水井和室内的检查井都俗称“沙井”。广东梅州的客家民居的沙井最有特色——在其中放置一个密封陶罐。岭南传统民俗文化中视水为财, 因而暗渠曲折布置以使水流不能笔直排出, 而在转折处设置沙井。当排水量很大时, 水流在沙井处将引起漩涡, 使得陶罐浮起旋转将沙井中的泥沙搅起以便随水流流走, 无需人工掏泥沙。

除了地面排水外, 防地下水也是传统建筑防潮的一个方面。主要做法有夯实地基上铺沙垫层、抬高地面标高、墙脚柱脚使用石础、挖水井用井水四种方法。其中石础的构造较有特色。在岭南民居建筑中, 无论是三合土墙还是青砖墙, 最常见的加固措施大多是用花岗岩条石砌筑墙裙, 也有用红砂岩条石砌筑的, 条石墙裙的高度最少为30cm, 高的可达到160cm, 一般在100cm左右。在此基础之上, 有的还在石板上做浮雕装饰, 非常精美, 因而“青砖石脚”成了岭南传统建筑防潮的典型做法。

三、富有岭南地域特色装饰性构造介绍

以最有岭南传统建筑代表性广州地区古建筑的各种建筑而言, 重点装饰部位及华丽程度因建筑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如祠堂建筑重视屋脊装饰及入口部位的装饰;民居建筑外部装饰简朴素雅, 仅在入口部位稍作装饰;园林建筑风格以淡雅为主, 强调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映衬, 故窗、门、挂落的装饰相对突出。满洲窗的运用, 体现出岭南建筑中西合璧的特点。这其中最富特色, 可作岭南传统建筑文化符号者有:陶塑屋脊、满洲窗、蚝壳窗等。

1. 陶塑装饰。

陶塑屋脊而言, 以广州陈家祠为代表。陈家祠的正脊脊饰采用佛山陶塑, 共计11条, 其中以聚贤堂的规模最宏大。整个聚贤堂的全脊共素有224个人物, 内容有“八仙贺寿”、“加官进爵”等, 五彩纷呈琳琅满目。陶塑脊饰由广东石湾土窑出产, 用陶土上琉璃釉彩烧成, 题材各异, 在突出的屋脊上十分亮丽。石湾陶塑已于2006年5月20日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而陈家祠的陶塑装饰可以说是传统工艺美术与建筑艺术结合的范例。

2. 满洲窗。

满洲窗是清代开始在广府地区流行的一种窗扇形式。满洲窗的单个窗扇近似正方形, 如“方斗”, 并以多个方斗窗扇进行组合。其窗扇由窗芯玻璃、四角玻璃、围边木框组成。窗芯玻璃兴用青蓝色。满洲窗的最突出的装饰效果在于玻璃及其镶嵌工艺上, 有蚀刻玻璃、彩色玻璃、磨砂玻璃、无色玻璃等。另外, 满洲窗的窗扇可以上下交替, 制造不同效果, 如广东的四大名园之一的余荫山房装有可通过置换窗扇而获得不同装饰效果的“四季窗”。

3. 蚝壳窗。

蚝壳窗在玻璃传入之前是岭南窗扇和横披常用的透光材料。蚝壳片透光而不透明, 装饰效果独特, 这种因地制宜的做法显示了岭南地区的民间智慧地方特色。现仍见于为数不多的岭南传统建筑中, 如余荫山房的蚝壳横披。

四、展示构件的获取

以上, 从岭南传统建筑大量的独特的构造做法中撷取几个最具代表性的加以介绍, 它们大致分为功能性构件和装饰性构件两类。但必须说明的是, 传统建筑中的构件往往兼具功能性和装饰性两方面的作用, 采用这样的分类方式只是为了方便叙述。本构造实践基地的构建是基于传承岭南传统建筑文化和培养建筑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的考虑而产生的, 展示构件的获取途径也应以此目的为依据, 同时结合实践基地的用地情况, 我们提出实地调研采样和动手制作相结合的方法。其材料获取难、工艺要求高者, 如陶塑装饰、满洲窗及蚝壳墙等, 以实地调研采样或购买获得;而材料易得, 工艺要求较低者, 如瓦件搭接等, 则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另外, 鉴于实践基地用地的局限, 某些构件, 如“檐口三件”、“青砖石脚”等只能以多媒体方式进行展示。

华南农业大学构造实验室的构建主要是探讨展示品的研究、选择及获取, 是一个将理论知识和动手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这个构建的过程将在往后的建筑构造教学中延续下去, 逐渐丰满、发展和完善。我们尝试通过这种特别的方式去建造一个实践基地, 并期望这个实践基地能有利于岭南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建筑构造专业的教学, 同时, 学生参与其中也将获得文化素养及专业技能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汤国华.岭南湿热气候与传统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2]魏筠.广州地区古建筑装饰研究[J].山西建筑, 2011, (7) :229-231.

[3]吴庆洲.陈家祠的建筑装饰艺术[J].广东建筑装饰, 1997, (1) :22-25.

广州工业建筑遗产之岭南特色 篇3

1 岭南自然环境与广州工业建筑遗产

岭南独特的自然资源、地理环境与广州工业建筑遗产有密切的关系,是广州工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工业建筑设计的前提。

1.1 自然环境与产业类型

自然环境是广州工业发展的基础,决定了广州工业的产业类型和发展趋势。岭南地形复杂,南部以山地丘陵为主,北部沿海,中部以珠江水系形成的三角洲平原为主,相对封闭独立的地理环境促进了广州原始手工业的发展,形成了以地方原材料为基础的传统加工业,广州现存大量冶金、制陶、采石等手工业遗址。

岭南拥有较长的海岸线和完整的水网系统,海洋文化是岭南文化重要的组成内容。广州从原始社会就出现了传统造船、航运行业。清末凭借“一口通商”的特殊地位,广州船舶制造业和港口贸易迅速发展,广州成为中国最早的港口城市之一。广州商品贸易依靠港口优势迅速发展,广纱、粤绣等“广货”行销海内外,为近代轻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广州近代工业发展早期延续了传统手工业的优势产业,依靠自然资源发展的食品加工业、中成药业、纺织业成为广州工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广州食品加工业以地方经济作物为原材料,其中甘蔗制糖在岭南具有悠久的历史,1932 年《复兴广州糖业三年计划》的实施,诞生了中国最早的甘蔗制糖现代化工厂。蔗糖业成为民国时期广州的支柱产业之一,顺德糖厂、华侨糖厂、紫坭糖厂等完整保留了工业厂房和生产设备,成为岭南地区工业建筑遗产的一大特色,其中顺德糖厂被列为第七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华侨糖厂被列为广州市历史建筑,紫坭糖厂被列为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

图1广东士敏土厂南办公楼及其大暑日光照温度变化示意图

1.2 气候特征与工业建筑特色

岭南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和海洋性气候带,具有夏长冬短、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全国建筑热工分布图将岭南地区划分为夏热冬暖的第IV区,要求建筑设计重点考虑防热,较少考虑保暖。为适应岭南独特的气候条件,广州近现代工业建筑设计中将通风、隔热、遮阳作为重点内容。近代以来,参与广州工业建筑设计的建筑师就考虑到了适应岭南气候的建筑特色,许多适应岭南气候环境特色的建筑手法应用于工业建筑中,留下了具有岭南特色的工业建筑遗产。

外廊式建筑能够很好地适应亚热带炎热多雨的气候。中国外廊式建筑最早出现在广州,早期大量应用于领事馆、洋行等公共建筑[1]。民国初期,西方建筑师在广州士敏土厂办公楼采用了周边环绕的外廊形式,有效地调节了太阳辐射、降低了室内温度(图1)。由于适应岭南气候条件,骑楼建筑在民国时期大量应用于广州城市建设中,同时期的工业建筑中也有骑楼形式应用,东亚烟厂旧址、广彩加工厂旧址、伍仙门发电厂等都采用典型粤派骑楼的形式,将商业空间与工业空间结合,具有岭南特色(图2)。

岭南地区全年气温较高,雨量充足,适宜植物生长,广州工业建筑中的绿化也具有明显的岭南特色。在工业厂区进行绿化能够对厂房进行遮阳、散热,同时可以净化空气、改善厂区环境。广州工业厂区中的绿化率较高,植物生长茂盛,覆盖率高,经常出现古树或珍稀植物。在广州工业遗产中,保护园区内植物是重要内容。广州水利水电厂改造中将园区内68 棵百年榕树原状保留(图3),T.I.T创意园也基本保留了厂区植物。另外,中庭作为岭南建筑中特有的处理方式,不仅具有园林景观效果,同时可以增强建筑空间中的通风、采光。岭南建筑师林克明在广州火车站设计中应用中庭设计,是岭南风格应用于工业建筑的一次尝试。

2 岭南社会发展与广州工业建筑遗产

“开风气之先”的岭南精神是广州城市发展中不断适应自然环境、融合中西文化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心理。广州不但是我国近现代革命的发生地、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也是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中国飞机制造业的发祥地之一。广州最早引进国外近现代工业技术、最早出现外资经营企业,最早出现大宗对外贸易工业商品[2]。在工业遗产保护方面,广州也最早实施了城市更新政策1),岭南地区也较早出现了工业遗产改造案例2)。

图2东亚烟厂旧址(左)、伍仙门发电厂(右)的骑楼形式

图3广州信义会馆(广州水利水电厂)(a:周边区域综合景观规划设计b:现状图片)

2.1 “中西合璧”的近代工业发展

广州是最早引进西方现代化工业生产的城市之一。鸦片战争后,中国改变了“闭关锁国”的封闭市场,被迫形成了半开放的贸易环境。凭借清末“一口通商”特殊地位和珠江航运的便利条件,广州成为西方投资的目标。1845 年由英国人投资建设的柯拜船厂成为西方在中国投资建设的第一座机械化生产的近代工业。随后,英美两国在珠江两岸先后开办了12 座船坞,为广州船舶制造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广州也是民族工业的发源地,良好的贸易环境和工业基础,许多归国华侨选择在广州建厂。1872 年陈启沅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是中国第一家民族资本近代工业,随后广州又先后开办了第一家电灯公司、罐头厂、针织厂等民营工业,逐渐形成了以华侨投资为基础的近代民族工业,内容涵盖了纺织业、印刷业、造纸业、食品加工业等,规模在全国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奠定了广州轻工业发展的基础。

铁路、航运、航空工业在广州起步较早,完整的运输系统使广州运输行业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留下了大量运输类工业建筑遗产(图4),其中航空工业遗产是广州工业遗产的特色。广州是中国航空工业的发祥地之一。1909 年,冯如开办了广东飞行器公司,开启了广东飞机制造业的先河;1911 年,比利时飞行家查理·斯范登堡在燕塘建造了第一座机场;1923 年,孙中山建立了广州飞机制造厂,并研发了中国第一架双层螺旋桨敞盖飞机。近代以来,广州市区范围内先后建设了十座机场,现存老白云机场、岑村机场、燕塘机场遗址等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2.2 外国建筑师与近代工业建筑

近代广州早期工业建筑设计普遍由西方建筑师完成,具有明显的西方古典主义特色,是广州近代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19 世纪初,以澳大利亚建筑师帕内(Arthur W.Purnell) 和美国土木工程师伯捷(Chales Paget)为创始人的治平洋行参与了较多的工业建筑设计,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帕内在1904 至1911 年间在广州进行了大量建筑设计,其中大沙头火车站、广东士敏土厂和伍仙门发电厂是其工业建筑设计的代表。建筑主体采用西方古典主义设计手法,通过琐石、线脚、檐口的装饰和颜色的搭配,增强了建筑的艺术效果,推动了广州近代建筑的“西风东渐”。

图4广州近代运输工业遗产分布示意图

图 5 广州工业发展示意图

土木工程师伯捷则更侧重于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在广州士敏土厂结构设计中通过钢骨与砖木混合承重,将工字钢梁至于承重墙上的做法,改善了结构性能。渣甸仓和美孚仓则是广州最早的钢结构建筑,主体结构由工字钢立柱、三角钢屋架组成,较好的适应了大型仓储空间的需要。

2.3 城市发展与工业遗产分布

广州城市发展具有鲜明的岭南特色,珠江水网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依托,广州工业发展与此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近代以来,传统手工业向机械工业的转变,广州城市空间打破了城墙限制,逐渐向城郊的河南、西村发展;随着城市基础工业的发展和交通系统的完善,早期工业密集区规划为省营工业区,进一步带动城市空间向南、向北扩展;随着20 世纪50 年代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开始,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带动城市用地迅速扩张,相对独立的工业园区也脱离了对主城区的依赖,城市由单核向多核发展(图5、6)。

广州工业建筑遗产的分布反映了城市发展趋势与特点。广州工业建筑遗产主要集中白鹅潭、员村、西村和黄埔四个区域,它们之间与珠江和铁路运输关系密切(图7)。珠江水运是资源与货物运输的主要通道,负责将成品销往海外市场,铁路线的建成加强了广州与内陆、香港的联系,扩大了国内市场需求和原材料供给,珠江与铁路形成了完整的运输体系,是广州工业发展的基础。广州工业建筑遗产主要集中在铁路与珠江交接处,呈现总体沿珠江带状分布和局部以站点为中心放射分布的特点,反映出广州作为大型工业、港口城市的空间特征(图8、9)。

2.4 广州城市更新与工业遗产保护

广州是中国最早将“旧工厂”改造列入城市更新计划的城市之一。2008 年开展的“三旧改造”中将“退二进三”3)企业的工业用地作为重点改造提升对象。通过三旧改造的实施明确了旧工厂改造的产权,鼓励企业参与到旧工厂改造中。至2014 年底,广州“旧工厂”改造项目达到251 个,面积约12.9km2,其中政府收储开发项目116 个,涉及用地5.99km2,业主自行改造项目105 个,涉及用地5.97km2(表1)。其中广州钢铁厂、广州造纸厂、广州造船厂荔湾厂区等大面积改造项目对城市整体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广州“三旧改造”坚持“充分利用、逐步改造”的方针,保留工业厂房建筑,活化周边空间成为工业建筑遗产利用的主要原则,南海机械厂、天源路804 号厂区等以提升区域经济为目的创意产业园区成为主要的改造方式。

图6广州城市发展范围

图 7 广州工业建筑遗产集中的区域

图 8 广州主要工业建筑遗产分布图

广州珠江两岸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也是提升城市文化景观的重要内容。2009 年开始,广州先后针对珠江沿岸工业遗产集中的员村片区、白鹅潭片区、黄埔港片区进行改造更新。员村片区集中了大量建国初期的大型工业遗产,由于位置靠近珠江新城和国际会展中心,以亚运会为契机、结合创意文化产业、提出北岸文化创意码头的总体规划。白鹅潭片区是广州工业发展的核心区域,保留了大量近现代工业建筑遗产,2010 年针对珠江后航道的景观改造中将白鹅潭地区的工业建筑遗产列为改造的重点。2012 年广州市人大通过了“打造珠江黄金岸线”的决议,针对黄埔港片区产业转型的860 ha工业用地保留了320ha的工业建筑遗产,其中50 ha作为文化创意产业、270 ha转化为公园绿地。

图9珠江沿岸工业建筑遗产分布图

3 岭南文化特色与广州工业建筑遗产

岭南文化特色主要包括兼容性、务实性、世俗性、创新性[3]。无论具有现代主义特色的岭南建筑师、还是立足于改革开放前沿的粤商,实用主义、商业意识和包容精神是工业建筑设计和工业建筑遗产开发的文化内涵。

3.1 岭南建筑师与工业建筑遗产

岭南独特的气候环境和开放的社会氛围孕育了一批具有时代精神的建筑师。1920 年代大量留学海外的中国建筑师回国,其中林克明参与设计了许多工业建筑项目。林克明归国的第一个作品就是曾经作为光华制药厂化工车间的天喜堂,建筑采用骑楼形式和新古典主义风格,体现了建筑师对岭南特色和西方手法的结合。1960年林克明开始设计的广州火车站则是现代岭南建筑的一次尝试,立面采用现代主义手法,装饰简洁大方,色彩鲜明,空间处理开敞、通透,通过开敞式大厅与室内中庭的结合增强了采光、通风[4](图10)。另外,林克明还参与设计或主持了广州重型机械厂、广州氮肥厂、黄埔旧港规划、长洲军事基地等工业项目的建设,留下了许多具有岭南特色的工业建筑遗产。

针对工业建筑的设计,岭南建筑师很早就进行了研究工作。1957 年《建筑学报》刊登了陈伯齐针对瑞士比尔斯菲登水电站设计的评论,指出工业建筑应有轻快敞亮的空间、现代性格的造型以及与环境结合的重要性[5]。工业建筑设计中的遮阳、隔热、也成为岭南建筑师研究的主要内容,1974 年林其标在广东工学院学报上发表了《亚热带通风间层隔热的钢筋混凝土斜槽瓦坡屋顶的热工性能试验》。通过建筑热工试验室内测的1972 年和1973 年两个夏季的热工数据,分析工业建筑中采用的钢筋混凝土斜槽瓦坡屋顶的隔热效果及变化规律,针对亚热带气候建议岭南地区工业建筑采用带空气间层的通风屋顶,并根据通风间层高度与室内温度的比例关系,提出通风间层的最适宜的高度在8~12cm[6]。

3.2 商业意识与工业遗产开发

广州作为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商业意识是岭南人文精神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清朝末年,在传统商业意识和西方商业文化的影响下,近代广州社会中形成了具有功利色彩的价值观念。随着工商业发展,具有功利主义的商业意识成为公众接受的价值取向。广州人的商业意识体现在工业建筑遗产的开发利用当中,形成兼有开放创新的文化特色与重视效益的经济特色的工业遗产开发模式。

广州工业建筑遗产开发利用较少采用艺术家主导的“草根模式”或政府主导的“福尔马林式”,而是由政府牵头,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由开发商出资开发运营。开发商再通过商业模式的运作,对工业遗产进行资本包装和艺术加工,从而进行开发利用。引用社会资源进行创意产业园区的开发能够很好的形成统一的主题、风格,在管理和运营上能够形成完整的体系。另外,工厂业主依照政府政策自行开发的模式也是广州工业遗产开发的主要模式,这种模式的创意园区开发能够符合市场规律且运营主题明确,具有借鉴价值。T.I.T创意园就能够结合原广州纺织机械厂的特色,成为服装设计、研发、发布、展示的中心,成功吸引了国内外知名服装企业入驻。

3.3 创新精神与工业遗产再利用

广州具有完整的创意产业体系,《中国广州市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8》中指出广州创意产业居全国第三位,创意产业是广州发展的特色产业。在“退二进三”的产业转型中,开发创意园区成为工业遗产利用的主要内容。广州市创意园区选址通常看重区域的商业价值,区位优势和经济效益成为工业建筑遗产开发的主要因素。创意产业密集、交通便利的地区成为工业建筑遗产的开发的核心区域,广州创意产业园主要集中在荔湾区和天河区(图11)。另外,创新活力较强的高校周边也成为工业建筑遗产改造的重点。例如南海机械厂改造就吸引了大量华南理工大学创业师生进驻,并利用新型网络平台吸引社会关注,通过创意活动组织带动群众参与,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小型工业遗产开发的典型案例。

针对具有岭南特色的标志性产业,在工业建筑遗产利用中通常能够延续其产业特色,结合创意文化产业的介入,打造具有地标性特征的创意园区。例如珠江啤酒厂改造中将珠江啤酒主题贯穿在厂区利用中,将啤酒博物馆与酒吧结合利用,打造成为以啤酒为特色的创意园区(图12)。广州工业建筑遗产改造中重视将岭南文化与工业文化相结合。以岭南文化为工业遗产利用的主题,改造中注入岭南符号,创造具有岭南特色的工业遗产利用模式,是广州工业遗产利用的特色。南方面粉厂的改造利用结合了粤剧主题,保留了码头筒仓及运输通道的工业特色,计划改造为粤剧红船码头,以工业遗产为载体,发扬岭南传统文化,是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工业遗产利用案例。

4 总结

广州工业建筑遗产是岭南文化与工业文化的结合,具有鲜明的岭南特色,独特的自然环境是广州工业诞生的基础,也是工业建筑设计的依据;“开风气之先”的社会氛围促进了广州近现代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广州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务实的文化精神孕育了广州现代工业建筑,带来了具有广州特色的工业遗产利用模式。在广州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中,结合岭南特色、延续岭南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图片来源

图1(左): 何元钊. 广州近代公共建筑的外廊热缓冲空间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37.

图11广州工业遗产改造创意园与地铁线路的关系图

图12琶醒啤酒文化创意园改造方案

图3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提供;

图10 :广州市设计院. 广州流花湖畔新建筑[J]. 建筑学报,1976(2):36-37.

图12 :竖梁社建筑事务所(广州)提供;

图1(右)、2、4~9、11由作者拍摄、绘制;

岭南园林特色探析 篇4

岭南, 是我国南方五岭 (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和越城岭) 以南地区的概称。岭南山水秀丽, 层峦叠翠, 又濒临南海, 环境风物别具特色。岭南人追求自然化、艺术化园居生活, 这孕育了岭南园林求实兼蓄、精巧秀丽[1]的独特风格。

岭南属东亚季风气候区南部, 具有热带、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特点, 岭南的大部分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雷州半岛一带, 海南岛和南海诸岛属热带气候。北回归线横穿岭南中部, 高温多雨为主要气候特征。大部分地区夏长冬短, 终年不见霜雪。太阳辐射量较多。岭南为典型的季风气候区, 风向随季节交替变更。夏季以南至东南风为主, 风速较小;冬季大部分地区以北至东北风为主, 风速较大;春秋季为交替季节, 风向不如冬季稳定。因全年气温较高, 加上雨水充沛, 所以林木茂盛, 四季常青, 百花争艳, 各种果实终年不绝。植物资源非常丰富[2]。

当黄河、长江流域已趋于昌明之时, 岭南还处于未开化的处女地, 社会发展起步较晚。据历史记载, 岭南园林始建于南越帝赵陀, 效仿秦皇宫室园囿, 在越都番禺 (今广州) 大举兴宫筑苑。现存的九曜园, 其前身就是仙湖遗迹, 把岭南的皇家宫苑推上了顶峰, 尔后随着割据政权的衰亡, 岭南皇家园林也就销声匿迹;但随着岭南社会经济的逐步上升、文化艺术的发展和海内外日益频繁的交流, 岭南园林逐渐呈现越来越浓厚的地方民间色彩[3]。

2 岭南园林特色

岭南园林的特色直到清中叶以后才异军突起, 在园林的布局、空间组织、水石运动和花木配置方面逐渐形成自己的特点, 成为与江南、北方鼎力的3大地方风格之一。

2.1 建筑

由于岭南地区特殊的气候决定了其建筑的布局和单体风格均有别于江南园林和北方园林。建筑布局上, 北方园林多采取四合院式的布局, 目的是为了以周围厚厚的围墙抵御严寒, 而岭南园林为了适应其湿热的气候, 各座建筑之间的间距一般较小, 且组织较规则, 接踵而至, 这与江南园林的错落式布局有很大的不同, 这样的布局形式, 组成了巷道, 形成“冷巷”、“穿堂风”, 有效地改善了气温。两建筑之间的联系采用了“冷巷”和“桥廊”代替南北方园林中的空廊, 广州的余荫山房就是很好的实例, 它的前庭与内庭之间的建筑都是以冷巷相连, 冷巷没有顶棚, 可以在巷的两旁种植竹子以遮阴, 加上“穿堂风”的效果, 可以给置身其中的使用者带来一番凉意 (图1) 。南北的两方建筑也不采用廊道的形式, 而是采用了跨水廊桥做联络, 突出庭院的层次, 也能有效的降低小环境内的温度 (图2) 。另一个实例是清晖园的建筑布局, 全园顺着夏季主导风向布局, 庭园空间由疏而密, 筑屋顺前就后, 由高而低, 形成景不阻、住不暑、宜于起居游赏的良好环境[4]。

另外, 由于岭南的高温燥热气候, 它的建筑常结合水来处理, 常采用船厅的做法, 水流从地板下或旁边经过, 使室内温度有效降低, 与此同时, 还可以观赏近水景观, 是岭南园林中非常洒脱的布局, 也是它的特色之一, 这种做法在岭南园林中十分常见, 如公东番禹的愉园, 在庭院的中部设船厅, 正对着拱桥, 水面贯穿了整个庭院, 从船厅向外望去, 仿佛置身于出航的船舶之中, 颇有一番韵味。另外, “壁潭”也是岭南园林中常用的形式, 即在水池旁边有廊榭或假山石围合, 构成一种阴凉幽深的情景, 如清末时构建的广东阳西园, 狭扁的后院廊庑沿亭而筑, 海礁石山, 照屋壁峭而叠, 形成山屋相应相峙, 临下阴潭, 不但夏日生津, 还可观赏飞流溅潭赤鱼遨游奇景, 这种为构造庭院内适宜气候而构建出如此独步的景观, 在我国造园史上也是不多见的[5]。

由此可见, 岭南园林中的建筑无论是单体还是布局形式都与其气候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 突显了房屋的功能性, 布局合理, 使用舒适, 处处体现着形式服从功能的思想。

2.2 山池花木

以传统的审美眼光来看, 山石景观是将自然缩小继而再创造的过程, 是园林造景的重要元素之一,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造园必有山, 无山难以成园。山水能将园林或深厚或灵动的个性凸显出来, 许多名园因山石或水景而闻名遐迩, 如留园的冠云峰、苏州的狮子林、杨州的瘦西湖。岭南园林能够成为3大地方园林之一, 在山水布置方面自然也有其独到之处。

岭南园林一般面积都不大, 因此在欣赏方式上是以景观近赏为主, 讲究点景、借景和意境创造, 常用的布局手法是在庭院中凿池置石, 或一池居中, 四周以亭台水榭相环抱, 假山的堆叠多用以小见大的手法, 如独石成峰。其中以可园的山景构设最为巧妙, 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 虚是借景之意, 借园外山景, 营造“亭馆绿水深, 楼高绿天外, 旧约践罗浮, 一面接芳翠”的幽景;实则指的是园内的主景假山——“狮子上楼台”, 该假山颇具地方特色, 因其不但采用了岭南传统石谱, 而且以当地所产的海上石材砌筑。可惜这种景观大部分在文革中被毁坏[6]。另一实例为清代岭南文人园林的典型代表之一——梁园。梁园以水面宽阔、水景布置精妙而著称。造园者因地制宜, 利用原有的池塘开辟大型的荷花池, 对于湖堤的处理, 既采用了水松堤和韵桥来分隔空间, 以达小中见大的效果, 又以整形式条石与自然式土案相结合的手法, 营造出形态上的变化, 令人流连忘返。更可贵的是, 梁园的园主各个都好收藏奇珍异石, 于是在庭院中收集了千姿百态的奇峰异石, 或俯或仰, 或立或卧在植物配置方面, 由于岭南具有热带、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特点, 所以使得这里展现出一派四季常青, 繁花似锦的南国风光。为表现地方特色, 常用一些岭南地区的特征树:棕榈类的大王椰、假槟榔、大王棕、酒瓶椰;藤本类的炮仗花、夜来香、紫藤、簕杜鹃、绿萝;为在园内形成良好的小气候, 遮蔽酷暑, 园内常使用榕树, 如林家园林中的池岸的两株大榕树。浓荫蔽日犹如大伞盖。可供人纳凉和观戏使用, 既生态, 又美观 (图3) 。

3 结语

岭南园林具有中国古典园林的传统风格, 并受地理环境、自然气候和乡土文化的影响而具有地方特色。为对抗炎热的气候, 在设计处处体现着对使用者的关怀, 从建筑的布局到假山石位置的安排再到树种的选择, 都是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小气候。建筑和园子的功能决定了它的外形。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 岭南园林独特的山池花木的配置手法, 更是增添了它的魅力。

形式和功能的关系是造园时不可回避的问题之一, 然而形式追随功能的理念早在我国古代就已形成, 虽然随着时间推移它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 但是我认为不仅不能将其摒弃, 反而要更好地发扬它, 以指导着我们今天的思想和意识, 可以说从岭南园林中, 我们看到的不应仅仅是冷巷、船厅的奇特, 而是体会如何通过合理的空间组织解决场地中存在的问题。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形式是为设计锦上添花的元素, 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摘要:指出了岭南园林在设计中处处体现着对使用者的关怀, 体现着形式追随功能的理念, 分析了其建筑形式、布局, 探讨了在满足了其功能需求的基础上, 以山池花木的配置赋予其形式美, 有机地将形式美与功能美相结合。

关键词:岭南园林,形式,功能,建筑布局,山池花木

参考文献

[1]周维权.中国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李敏.华夏园林意匠[M].上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3]章采烈.中国园林艺术通论[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 2004.

岭南建筑特色 篇5

“酒家园林”所获得的认可, 一方面体现了人们对于这种独特园林类型认识的加深;一方面也反映了在建国初期, 莫老的这些探索是成功的, 以致影响至今。因此, 研究这些酒家园林, 对于现代岭南新建筑的庭园创作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 岭南传统园林概述

岭南传统园林与北方皇家园林、江南园林并称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三大派系, 具有悠久的历史。现在我们所熟知的岭南传统园林多指明清时代建成的宅园, 多分布在珠三角、潮汕、闽南等经济、文化较发达地区。这些园林特色鲜明, 与其他两派系有所不同, 具有以建筑空间为主, 水池、叠石、花木等景观从属于建筑的主要特征, 其具体形象可概括为“缓顶宽檐、碉楼冷巷、英石崖潭、三雕三塑配置四季花果”[2]。另外, 由于岭南地区近代对外贸易发达, 岭南园林较其他两派园林受西方影响较大。

2 广州酒家园林对岭南传统园林的继承

2.1 空间布局

与岭南传统宅园一样, 酒家园林是以建筑围合来主导园林空间, 连房广厦的建筑手法也普遍在空间布局中使用。北园酒家用地仅两千余平方米, 其主要的长方形庭园位于用地中心, 四周为环形走廊和餐厅空间所环绕, 使得造景被最大程度利用 (图3, 图中红色区域为保留至今的主要园林空间) 。泮溪酒家现状的园林空间也位于用地中心, 被建筑包围, 西面为开阔的荔湾湖湖面, 故向西较为通透;园中有廊、桥, 遮阳避雨之外丰富了空间的层次。南园酒家用地较宽裕, 布局亦相对松散, 大小结合的园林空间都为建筑或景墙所围合 (图4) 。

图1北园酒家庭园内景

图3北园酒家首层平面

图4南园酒家首层平面

今天的酒家园林存在于更高密度的城市中, 对用地的利用率要求也高, 以建筑围合来主导园林空间的手法十分适合, 有利于将园林空间集中使用。另外, 传统的连房广厦是适应岭南炎热多雨气候的手法, 对于酒家园林来说, 可以令顾客游玩和酒家服务时的室外环境更舒适。

2.2 理水

岭南传统园林喜用水面来组织、划分空间, 酒家园林中也最为常见:北园和泮溪 (图5) 两家酒家的园林空间中, 所占面积最大的都是水面;南园酒家由于园林空间较大, 水面过多易造成空旷、一览无余, 故主要于次级的庭园空间中使用大面积水面, 另外, 从入口到大厅的南北向连廊旁, 靠园林空间一侧有一条细长的水流, 将入口的交通空间与庭园空间所划分开来 (图6) 。

以水面组织、划分庭园空间的手法, 在酒家园林的中、小型空间中使用较多, 这与岭南传统宅园的造园手法是相同的。这种手法的优点在于使不大的庭园空间给人以局部的空旷感受, 达到以小见大的开敞效果。

2.3 置石

酒家园林中运用的置石手法与传统园林的手法相同, 多用英石叠砌, 主要表现大自然山体的缩影。泮溪酒家的璧山石景“东坡夜游赤壁” (图7) 可谓一经典, 从这一石景可以看见模仿的峰峦、峭壁、瀑涧等淳朴逼真的形象;北园和南园多用叠石的手法围筑池岸、溪岸, 结合植物的布置若隐若现, 富有野趣;另外, 南园酒家中的一些转角空间设立峰山置石, 起到点缀空间的作用。

梁园的园主梁九图曾在一时兴起之际, 赋诗时提到“不看真山看假山”, 这一句点出了岭南传统园林的造园置景实质。酒家园林中的置石造景, 也是希望通过模仿自然山脉、水岸的特征, 给游人以幽美感[3]。另外园林酒家中的置石多与构筑物相结合, 少置孤散石, 这样的手法也有利于节约空间, 也给人以建筑物与环境合为一体的印象。

由上述可见, 广州酒家园林使用了传统宅园中与用地、气候等客观条件相适应的手法, 这些手法与酒家园林的功能、需求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是, 与岭南传统宅园比较, 酒家园林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特征是不同的。刘管平教授等过去已对各种不同功能的园林特点进行了重要的总结:“广州庭院的造景选题个性分明。譬如:宅园求其静, 别墅庭园取其幽, 酒家庭园令其兴, 宾馆庭园促其雅, 旅游庭园尽其趣。”[4]这段简明扼要的总结道出了酒家园林与宅园的最大不同, 酒家园林存在的目的是令酒家的经营兴旺, 所以“商业性”是造成酒家园林的独特性的根本原因。

3 广州酒家园林的特性

图5泮溪酒家的庭园水面

图6南园酒家中以水划分空间

图8可园 (左) 及清晖园 (右) 的入口收束空间

图10泮溪酒家门厅屏风

3.1 更为开放的空间

由于具有商业性, 酒家园林需要较传统宅园在空间上更为开放, 以聚集更多的人气, 其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3.1.1 入口引人入内

岭南传统宅园的入口通常是以狭小的空间进行视觉等方面的收束, 为后面的放大空间做铺垫, 如东莞可园和顺德清晖园 (图8) 。酒家园林则不同, 将外来的顾客引至入口后, 立即向人显露酒家园林的局部, 给人们展示一个与“园林”相关的初步印象和空间指引。北园酒家的入口的门厅在人们进入后, 立即可以看到右侧开的一个白色门洞, 门洞之中可以看到庭园里的一棵松树和屋檐、栏杆, 有明显的框景关系, 以强烈的暗示告知顾客右前方为主要庭园, 可转右沿檐廊观赏园林 (图9) ;泮溪酒家的入口空间较北园的更大, 门厅内正对入口出设有一道高近天花的木制镂空屏风, 从屏风的镂空中可隐约看到其后的庭园景色, 绕过屏风即可直接到达主要的庭园 (图10) ;南园酒家的入口处理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 门厅的小空间内采用金鱼等雕塑配合后面的园林主体, 从门厅走到南北向的通廊时, 主要的园景便豁然开朗。

3.1.2 内部空间相对简单

酒家园林内部的空间相比传统宅园, 较为简单, 多使用串联式的空间布局形式。北园酒家庭园较小, 在整个空间中用方形厅房、廊桥进行凹凸、隔而不断的手法, 令其可被看作为多个层次丰富的小空间组合, 但是, 整体的庭园空间依然较简单, 整体上仍为一个长方形的庭园空间 (图11) ;泮溪酒家的庭园虽面积比北园的要大, 但主要的空间布局和划分手法与北园类似, 但是泮溪的庭园空间串联至末端时, 因与空旷的荔枝湾湖面相通而塑造的更加开敞;南园空间比另外两家复杂, 但基本还是以串联的模式为主, 在局部结合并联的空间模式, 比如“林中林”与宴会厅北面的平台空间, 虽然“林中林”有一面带有门洞的墙划分空间, 令人感觉墙后空间将会是独立的, 但走过门洞, 才发现其实两个空间是相通并联的关系 (图12) 。

酒家园林的商业性使得其空间需要具有外向性, 但倘若一览无余又会显得十分乏味, 所以较传统宅园有所不同, 这些空间通常采用较为直接的“暗示”手法来营造, 令消费者在丰富的层次中观赏园景的同时又易于发现空间的规律, 激发人们游园的兴致。造成酒家园林的空间更为开放的特点的根本原因, 是酒家园林与传统宅园的功能上的不同, 前者引人来游, 后者供人居住。

3.2 气氛热闹, 动静结合, 雅俗共赏

“别墅庭园取其幽”, 可见传统宅园塑造的是一个幽静的环境, 然而酒家园林被餐饮空间围绕, 难以达到幽静, 人们共同用餐的场所必然是有些喧闹, 另外, 喧闹的场所可以带来热闹的气氛, 吸引更多顾客。在酒家园林中, 动态水的使用成为配合气氛的重要因素。泮溪酒家的石景“东坡夜游赤壁”挂有一从四米多处落入潭中的飞瀑, 其水声可传至入口的屏风之后;北园和南园在水中都设置有喷泉, 令水面微微泛起涟漪 (图13) 。这些流动的水为酒家园林的商业气氛增添了一份热闹, 让园林富有动感, 是最活跃的景观因素。

酒家园林中还会使用雕塑立于水中, 如北园的水中有一座蛇附于龟背上的雕塑, 南园水池中有一尊与喷泉结合的鲤鱼跃起的雕塑 (图14) 。这样的手法虽不如传统中立石于水中的手法雅致, 但雕塑更为体现出酒家园林的气氛, 使空间富有商业气息而不失观赏性。

传统宅园是极个性化的场所, 这种个性是被园主所赋予的, 一般是为实现园主归隐山水的追求而修建, 自然在风格上追求脱俗的雅致, 平日仅为自己和密友所游;而酒家园林面对的是成千上万的顾客, 需要一种多义性, 能够雅俗共赏, 可以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并且气氛热闹、动静结合, 才能获得更广泛的顾客认可, 体现其更高的商业价值。酒家园林与传统宅园在营造气氛上的不同的根本原因, 在于酒家园林和传统宅园的使用对象不同。

3.3 更为追求自然化

岭南传统园林中, 经常采用几何形的水池, 但在酒家园林中, 最多使用的是模仿自然形态水池的手法。北园和泮溪的水池都为不规则形状的, 池岸的处理上多以英石叠砌作为驳岸 (图15) , 泮溪酒家有局部的池岸采用卵石贴砌的形式;南园酒家除了北园、泮溪常用的自然形态水池手法外, 在西部的南北各有一个几何形水池, 而与传统几何水池不同的是, 几何水池出现的原因是围合的建筑悬架于水池上, 与水并无直接交驳。

图14南园酒家的鲤鱼雕塑及喷泉

另外, 酒家园林中的置石多采用与构筑物相结合的手法, 在泮溪酒家中有两处运用最为突出:一处位于“东坡夜游赤壁”石景的侧面, 以模仿登山的石阶与登上二层餐厅的桥梯相结合, 给人以脚踩石阶要登上依山而筑的餐厅的感觉 (图16) ;另一处置石则在室内使用, 一处墙面采用了贴面来模仿室外叠石的手法, 地面配以小水池, 令室外的景观元素延伸至室内, 更使内外空间融为一体 (图17) 。

酒家园林几乎都为人工所造, 其营造出的特征较传统宅园而言, 更多的使用模仿自然形态的水池, 更多的使用置石与构筑物相结合的手法, 简而言之, 就是人工手法更为拟自然化。周维权教授提出“园林乃是为了补偿人们与大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创设的‘第二自然’”[5], 作者认为造成酒家园林这一特征的缘由, 是人类文明中城市的发展使得人与自然相对隔离的程度不同所造成的, 在高度城市化、现代化的今天, 人们更为缺乏接触大自然山水的机会, 内心也越加渴望, 所以这三家酒家园林营造“第二自然”的人工手法更为模仿自然。这一特征的根本原因, 可概括为时代的不同。

4 结语

本文分析的三座广州酒家园林乃现代餐饮建筑与岭南传统园林相结合的产物, 其造园手法传承于岭南传统园林, 但又因三方面原因而使其与传统宅园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其一, 功能上的不同, 商业性要求酒家园林是为令酒家“兴”而存在, 这使得酒家园林的空间更为外向、开放, 突出使用者的共享性;其二, 使用对象的不同, 酒家园林始终是面向世俗公众的商业建筑, 这使得酒家园林的氛围动静结合、雅俗共赏, 突出其多元化的适应性;其三, 时代的不同, 现代人长期处于城市中内心倦乏, 对自然的环境更为渴望, 使得酒家园林造园的表现中也更为追求自然化, 展示其在城市深林中的稀缺性。

莫伯治院士对酒家园林的设计, 既延续了岭南传统园林的主要特色, 又适应了现代酒家的功能需求和使用者的心理需求, 是对岭南传统园林的继承和发展, 时至今日, 依旧堪称经典。这几座酒家园林不仅是在岭南地域中, 还是全国各地传统地域园林的运用中值得研究的典范, 向人们示范了如何在园林设计中既保持传统地域的园林特色又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在运用传统地域园林的探索道路上, 为我们点亮了一盏明亮的路灯。

图片来源

图1, 2, 5~7, 9~17:作者拍摄;

图3, 4:石安海.岭南近现代优秀建筑•1949-1990卷[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图8:参考文献[3]。

参考文献

[1]曾昭奋.莫伯治与酒家园林 (上) [J].华中建筑, 2009 (5) :27.

[2]杨翼飞, 陆琦.论广东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J].广东园林, 2008 (1) .

[3]陆琦.岭南传统庭园布局与空间特色[J].新建筑, 2005 (5) :78-81.

[4]梁明捷.岭南园林风格二重统一性特征形成的环境因素探析[J].南方建筑, 2013 (6) :9-12.

[5]杜宏武, 王国光.岭南建筑学派的整体观与整体设计方法初探[J].南方建筑, 2014 (1) :94-98.

[6]庄少庞.岭南建筑师庭园设计研究补遗[J].南方建筑, 2014 (2) :82-87.

[7]郑贤良, 刘管平.广州文化公园“园中院”[J].建筑学报, 1991 (9) .

[8]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 (第三版)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9]夏昌世, 莫伯治.岭南庭园[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西方建筑文化对岭南建筑的影响 篇6

岭南建筑是岭南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不仅与岭南常年高温、多雨湿润、夏季炎热且常伴有台风的独特气候相适应,同时也十分重视境内河流纵横的自然环境。因此,岭南传统建筑不仅在解决通风、隔热、防风、防雨、防潮等方面独具特色,而且还与岭南园林的结合相得益彰,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独树一帜的流派。思想的开放势必带来文化的兼容,岭南建筑虽然深深地打上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烙印,传承了自古以来岭南人所特有的敏捷开朗、讲究实际的性格特征,但是开放、通融这种重要的文化机制,使它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建筑文化的冲击和影响。

西方建筑文化对岭南建筑的影响可谓渗透到岭南建筑发展的全过程中。无论技术还是艺术,也不论设计理念或是设计创新,都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悄然改变着岭南传统建筑的平面布局、功能结构、立面造型等,而且对于建筑师的固有观念及岭南近现代建筑的影响更为显著和深远。

纵观岭南建筑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划分为4个阶段,即明清的书院、祠堂建筑时期,清末民初的西关大屋、竹筒屋和商业骑楼建筑时期,民国西方建筑正式传入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岭南新建筑时期。除明清的书院和祠堂建筑受西方建筑文化影响较少,颇为完整地保持了本土原汁原味、风格独具的地方特色外,其余3个阶段的岭南建筑均不同程度地受到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只是强弱和深浅不同。

先以第二阶段的竹筒屋和骑楼建筑为例。竹筒屋是19世纪产生于广州的一种民居,是广州工商业迅速发展、人口急剧增长、用地紧张特定时代的产物。因其门面窄、纵深长、形似竹筒而得名。早期竹筒屋一般为独家独户使用,由于进深常超过12 m,故户内的采光通风、排水交通等都主要依靠天井来解决;建筑从外表看似乎为单层,实则内部高达4 m~5 m,常设夹层和楼梯以增大使用面积;墙基以麻石砌筑,墙身多用青砖,是典型的墙承重体系,木构瓦顶更显示出中国传统建筑的本色。随着城市建设的开展和西方建筑技术的传入,特别是当混凝土的应用逐渐普及时,传统的竹筒屋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由原来的单层独户变成了多层分户式住宅;用坚实的混凝土材料代替了以砖木为主的承重结构,使房屋的总体高度增加了,因此2层,3层甚至4层的竹筒屋开始出现;梁与门窗过梁也已逐渐使用钢筋、水泥等新材料来建造。尽管竹筒屋依然采用联排式的总体布局,户内的功能平面也变化不大,但在建筑立面造型上,由于小阳台和平屋顶的出现,且在装饰风格上吸收了西洋建筑的手法,从观感上完全摆脱了旧的模式和印象,令人耳目一新。

岭南地区最富盛名的骑楼建筑,无论其原型是否为古希腊的“敞廊式商业建筑”,它都是西方建筑风格与岭南传统文化在不断碰撞交融中形成的。鸦片战争后,随着广州、厦门等沿海口岸的陆续开放,许多广东人从南洋归来后建商铺经商,外国商人也在广州十三行一带卖洋货,他们带来的不只是空前活跃的商贸活动,还带来了先进的西方建筑文化。当传统店铺的形式已不再适应日益扩大的商贸活动的需要时,一种新型的岭南商铺型建筑——骑楼建筑便诞生了。骑楼建筑与我国传统的前店后宅的经商方式稍有差异,为楼上住人、楼下经商的模式,骑楼部分跨人行道修建,在街道一侧相互连接形成步行长廊,从而将商住两用的建筑功能较完美地结合。这种长达几百乃至上千米的半封闭走廊,由于底层架空,不但可以减少当地梅雨天气带来的湿热气流,还可以增强楼上住宅的采光通风。因兼具遮阳、挡风、避雨的作用,为顾客和行人营造了一个舒适安宁的通道和购物环境。在建造工艺上,它借鉴了西方建筑中“洋楼”的形式和构造,对哥特式、南洋式、巴罗克装饰风格进行模仿和再创造。在南方沿海地区,骑楼建筑基本划分为闽、粤两派,闽派骑楼,立面上布满了精致的浮雕,而粤派骑楼以岭南风格为主,兼有满州和欧式风格。

第三阶段是西方建筑在岭南大地的正式登陆时期。随着钢材等现代建筑材料的逐步使用和近代建筑技术的进一步拓展,本土的建筑师也开始自发地将中西方建筑的形式与技术等多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进行处理。期间,岭南地区涌现出了大量的西式建筑。此后,在广州于1922年和1937年先后建成的大新公司和爱群大厦,分别标志着岭南地区第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框架结构的高层建筑问世,一时间令无数岭南人奔走相告,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这一批代表着那个时代建筑成就的范例,不仅表明在西方建筑文化和技术的影响和推动下,岭南建筑发展出现了新的突破和质的飞跃,也为我国现代所进行的大规模建筑活动的繁荣与兴旺起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为第四阶段,是岭南建筑发展最为迅速和蓬勃的时期。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到世纪之交,西方建筑思潮一波又一波地猛烈冲击着国内建筑界,岭南沿海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更是首当其冲。曾几何时,西方建筑的形式与制度、风格与流派、样式与做法通过各种渠道浩浩荡荡地进入了本地建筑市场,当然不乏全新的设计理念和独具匠心的思维方式。面对这种五花八门、目不暇接的局面,岭南的建筑师们并没有方寸大乱,去一概接受或反对这些舶来品,而是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做出回应,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中西建筑文化此时进一步交融,也使岭南建筑渐入佳境,形成了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岭南派”建筑风格,并涌现出以莫伯治、佘南为代表的一大批岭南派设计大师。老牌的建筑大师用符合人们活动规律的自由平面、明快开朗的立面、清新洗练的形体与城市环境有机结合的园林绿化不拘一格、挥洒自如地玩味着建筑,令岭南建筑充满了诗情画意和文化底蕴,典范作品层出不穷。自我国加入WTO之后,岭南建筑加快了发展的脚步,尤其是广州,昂首挺胸地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在国际超强结构技术手段进一步提升和设备不断更新的情况下,在世界性高科技元素的不断推动下,一栋栋摩天大楼和超大型、超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到广州新电视塔,从中信广场到珠江新城西塔,随时都能深刻感受到西方建筑文化和科学技术对岭南传统文化的冲击;从安德鲁到哈迪德,从矶崎新到国际设计联合体,也可欣喜地看到西方建筑师的

积极参与给岭南建筑的开拓创新注入了许多鲜活的元素和动感,也更具有国际性。

尽管开放和转型是岭南传统建筑与远隔重洋的西方建筑文化在规模空前的冲撞和交流后产生的必然结果,但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也心痛地发现许多往日深藏于心的记忆、根植于脑海的画面和传统的经典正在逐步地淡化和消逝。两种异质建筑文化是否能真正融合,是否能排除实际存在的诸多客观困难,怎样有效地继承与创新、吸收与转化、探索与超越并非短期内可以实现的。也许只有在很好地驾驭西方先进的建筑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基础上,走上有中国特色与地方特色的建筑发展的新路,才能更完善地营造适应环境、注重文脉、多姿多彩的现代岭南建筑,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新时期的岭南建筑来一次更大地飞跃。

参考文献

[1]汤国华.岭南湿热气候与传统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邓炳权.多姿多彩的岭南建筑[J].中国古建筑学会,2007(24):67-68.

[3]南方网新闻中心.广州骑楼中西合壁以传统审美观融入西方建筑文化[EB/OL].http://www.southcn.com/news/gdnews/nyda/1199.htm,2002-07-09.

岭南现代建筑先驱——夏昌世 篇7

何谓先驱?在《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秋,齐侯伐卫。先驱,谷荣御王孙挥,召扬为右。”杜预注:“先驱,前锋军。”先驱还指先觉悟的人,具有对未来发展的超人洞察力和果敢的判断力。

当先驱,除了智慧,还需要勇气,拿旗帜,冲在最前面。一定要有成为先烈的勇气,才能成为先驱。

夏昌世可谓称得上是岭南现代建筑的先驱。作为岭南第一个留德的建筑博士,带来岭南现代建筑新思想。他大胆探索强调本土化、技术和形式并重的建筑思路;他让岭南建筑在气候环境、空间概念和建筑形式上出现了三个大转变;他重塑了岭南建筑的性格,敢于摆脱形而上的束缚,开启了岭南建筑现代主义的发展道路。他的贡献,不仅仅在于建筑作品本身,而在于建筑作品给后世带来的启迪。他如一个先驱,勇敢地在岭南建筑领域里前行开路,引导了一批批建筑师通过他开启的大门,去探索研究岭南建筑的发展之路。

1 第一个岭南现代建筑,引领岭南现代建筑风潮

现位于广州文化公园的原华南土特产交流大会水产馆,是夏昌世的成名作,被誉为岭南现代建筑的开山之作。

1951年于广州建成的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水产馆是夏昌世第一座广为人知的建筑作品,对其建筑设计生涯意义重大,几乎每一个试图了解夏昌世设计作品的人都会阅读水产馆。

这只是一次时间短促的创作,只有两个星期的时间设计图纸,3个月内就要完成整个建筑施工。

夏昌世的设计构想是紧扣“水”的主题,以象征手法增强建筑表现力和个性,巧妙地暗示了“水产馆”的内涵。平面形式用圆形作为母题,建筑平面由若干个同心圆弧的墙体围合而成,圆心落在会场东西向的中轴线上。夏昌世巧妙地将展馆的入口两边设计成长方形水池及曲线沙池,使圆形的建筑似船非船般悬浮于水上,十分轻巧。从引桥至门厅大体遵循对称的原则,营造较强的引导性。内部空间按照展览功能和交通流线,围绕中间柱廊围合成的开敞式进行组织,空间处理与采光通风相结合,内部空间分为两个鱼池。周边廊柱上设有杉木百叶,丰富空间层次,周边各展区面向中庭一侧每隔一定距离必有小窗,与中庭形成空间上的渗透,变化极其丰富。

这座总建筑面积为1056m2的建筑,用简单的圆形构筑展厅,弯曲的流线创造了丰富的层次体验,中庭富有岭南园林的神韵,是一座很现代的设计,有着岭南园林轻盈简朴、亲切开朗的特色。这个富有表现力和个性的建筑,以现代建筑形式与功能流线布局、传统园林空间融入现代建筑空间及表现主义建筑的象征手法,令夏昌世一举成名。

人们普遍认为,水产馆是夏昌世将其园林空间精神引入到现代岭南建筑中的代表作,是现代岭南建筑的先声,是岭南现代建筑的开山之作,堪称中国第一个岭南现代建筑。

夏昌世本人对此建筑没有文字记录,抑或与后来出现的“批评”有关。展览会里这批适应展出和参观的功能需求、在形式上体现了现代主义的特色的建筑物,曾遭到严厉的批评。刚刚创刊不久的《建筑学报》(1954年第2期)刊登了一封读者来信,批评这些展览馆建筑是“美国式的香港式的‘方匣子’、‘鸽棚’、‘流线型’”,是“资本主义的‘臭牡丹’”,“处处都叫人生气”,彻底予以否定。

尽管南方社会特有的宽容气度包容了夏昌世们的“缺点”,但在此后很长时间,中国极少再出现这样富于艺术表达的现代风格建筑了。

就在受到批评这一年,毛泽东主席参观了水产馆,并做出了“华南沿海要发展海洋事业”的指示。1956年,毛泽东再次参观水产馆,提出“南海水产资源很丰富,要很好开发,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要求。

在20世纪50~80年代,朱德、陈毅、叶剑英等国家领导人曾参观视察过水产馆,(这里)也接待过金日成、尼克松、胡志明等国内外领导人。展馆内长期展出各种海、淡水动植物标本、图片、模型等,是介绍广东海洋与渔业生产概貌及发展变迁的重要窗口,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内所建的第一家水产馆。

遗憾的是,由于当时经济条件的限制,原设计中有钢筋等金属材料的地方,都改成了木质材料,造成后面的多次维修,整个建筑风貌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人们仍然能从它现在的形状中品味到它曾经的独特韵味。至今,仍有许多学者、专家以及年轻的学子,来这里观摩、拍摄和学习。

2 独创“夏氏遮阳”,特写岭南建筑符号

1958年10月夏昌世在建筑学报上发表论文《亚热带建筑的降温问题——遮阳、隔热、通风》。他在论文里写到“在我国南方炎热地区的气候,……太阳的射入高变角较大,如广州从4~8月,太阳的高度角均在80o以上,6~7月竟达90o,因此,太阳的热量强度较大,建筑物的维护结构及门窗洞口,幅及传导热量进入室内——尤其是阳光通过窗口射入室内,照一般估计1m2窗面,可从导致房间10m2面积的空间温度,升高2~2.5°C”。

面对高温、潮湿、多雨的气候特点,夏昌世认为,岭南建筑在遮阳、通风、隔热、防潮的问题上,遮阳最为重要,因为夏季特别漫长。

夏昌世不仅了解岭南日照与建筑的关系,他还注意到人与日照的关系。他看到,市内房屋,一般由4、5月即开始搭凉棚,遮挡阳光直射和辐射热侵入,以及遮盖屋顶平台隔热。说明过去设计上对结合地方特点和对人的居住问题关怀得不够。他设想,倘若在温度最高的一些月份里,能把窗面处于阴影之下,免受太阳8~9小时的射入(从10点至17点),便可将窗户都敞开,又不挂帘子,那么房间的温度就可以降低4~5°C。

夏昌世开始寻求南方建筑防热的新方法。夏昌世把遮阳作为最重要的手段。夏昌世认识到炎热的气候是影响南方地区建筑设计的重要因素,他依据科学的数据,进行了新的遮阳方法的大胆尝试和勇敢的探索。

1952年,应院长(华南医学院,1957年改为中山医学院)柯麟的邀请,夏昌世主持中山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的规划设计。1952年至1955年间,他先后设计了门诊楼、生理化楼、病理科楼和解剖楼的扩建、药物科、寄生虫科楼、第一附属医院等系列医疗建筑群。

夏昌世遮阳实践从中山医建筑群的设计开始。

关于遮阳技术的创始,夏昌世的学生梁崇礼是见证者之一。

“建中山医学院生理生化楼是他的第一次尝试。老师让我计算太阳轨迹及房间日照情况。他既要遮阳,又要充分利用自然光,还要美观。当时设计的难度大,也是国内首创。现在看来,在60年前,夏先生就已经实践了低能耗建筑的设计。他设计的建筑就是低碳、环保、绿色。“夏氏遮阳技术实践的成功,当时引起很大反响,国内许多省份的人来广东参观学习,国外的杂志也对此作过报道。这是夏昌世的学生梁崇礼回忆他与夏昌世先生一起在中山医设计系列医疗建筑的情况。

在遮阳系统的探索中,夏昌世先生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实验:用百页遮阳板在窗口遮阳,建隔热层从屋顶隔热。

“百叶遮阳板,从窗楣位置挑出混凝士框,百页系混凝土预制块。根据日照图解法,求得挑出宽度,使夏季太阳从10点到15点不射入室内,冬季(太阳轨道南移)10点到1 5点晒不到病床,采用百页遮阳板还有可使窗头部分不致成为死角、空气仍可流通的好处。

隔热层系加砌于平顶屋面上的一层隔热设备,多孔而又与平顶有一定的距离,利用南北风的对流来散热。过去尝试用过多式多样的方法,效果均良好。本工程采用1/4砖拱隔热层,在施工和经济上,既“快”又“省””(《中山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夏昌世、钟锦文、林铁《建筑学报》1957年第5期)。

从夏昌世后来发表的论文中可以看到当时他在探索建筑遮阳的具体做法。

创新总是困难的,遮阳技术的设计与遮阳材料的设计是同时进行的。遮阳板材料的选择,夏昌世也颇费功夫去研究,他从乡土建筑技术中获得启迪,使用了造价低廉的竹筋混凝土、砖砌拱顶、钢筋砖、无梁楼板和通风百页等,创造了“夏氏遮阳”等多种设计元素。梁崇礼回忆,当时用在生理生化楼的遮阳板,由于造价低,许多人都不愿意做,后来只有黄树邦工程师答应帮做。夏昌世还经常就地取材,用旧房子的砖砌墙等。所以夏昌世设计的房子大多数造价不高。

混凝土遮阳板终于出现在夏昌世设计的第一个医疗建筑上,在生理生化楼的南向窗口,从太阳的方位角和高度角出发,安装了大量的遮阳板构件,以横向的水平遮阳为主,也有用于支撑的纵向遮阳板。纵横交错,方格直线型的混凝土遮阳板构件,在阳光下形成整齐而有节律的阴影,形成较好的遮阳效果。

为了改善室内的通风,夏昌世专门设计了遮阳板与建筑之间是分离的,留出一定距离的槽位,风可以从中吹过。

在后来的病理科楼、解剖科楼、中山医学院药物教学楼等一系列教学楼的设计中,夏昌世把遮阳方式简化了。不再做整个立面的遮阳结构,而是根据一栋建筑每层房间功能需求的不同而分别设计,最后发展成每个窗户独立设遮阳板。

夏昌世是严谨的,科学实验需要数字说话。为了检验遮阳板的效果。1956年7月14日,为那几年广州最热的一天,他于14~15点的时间,在新楼各层作温度测试,纪录如下:

一层温度36.1°C;二层温度31.1°C;三层温度29.4°C;四层温度31.1°C;五层温度是32.2°C。

数据显示,进行了遮阳和隔热处理的生理化楼,室内温度比室外温度平均降了4~6°C。而一般没有遮阳和隔热设备的房屋,室内与室外温度的相差只是1~2°C。

中山医建筑群遮阳技术的成功,当时引起很大反响,国内其他省份纷纷来广东参观学习。

在获得初步成功之后,夏昌世又开始在医院以外的其他建筑中实践遮阳技术。

在鼎湖山教工休养所和中山医门诊部的试验中他改变了遮阳板的材质,采用了轻质的木百页代替厚重的混凝土板。夏昌世在休养所朝西的窗户上装设了木质的遮阳,并因此形成丰富的光影。菱形的百页断面与唐代直棱窗相仿,在遮阳的同时加速了换气。这一构思很快被运用到中山医学院的设计中。

鼎湖山教工休养所完成后,苏联的报刊专门对此项目进行了介绍。

至1957年,夏昌世已经形成一套成熟的遮阳技术与方法。

夏昌世对遮阳技术的探索与实践是多方面的,同时也是富有创新精神的,在探索过程中他尝试不同的遮阳质材,不同的遮阳方式,而不是简单地使用一种遮阳方式去构造。在华南工学院化工楼的设计中,他设计出一栋建筑有四个不同的立面。南面使用“个体综合式”,东面使用“综合式”,西面过廊采用“垂吊式”、北面不遮阳。

岭南建筑师中,夏昌世较早意识到建筑设计调适气候的必要性并付诸实践。1955年,广州中苏友好大厦建成后发现西晒严重,不得不在窗外增加遮阳帐篷;1956年广州华侨大厦建成后总结了设计得失,认为未考虑亚热带的遮阳处理,许多客房夏季炎热异常。

由此可见,夏昌世的遮阳实践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夏氏遮阳”流行一时,成了“岭南风格”建筑的基本形式,遮阳、通风、隔热、采光、挡雨成了岭南亚热带建筑设计基本“信条”。

“夏氏建筑遮阳”是岭南现代建筑防热的早期创作,一旦总结经验,就成为岭南现代建筑划时代的防热新理论。1958年,夏教授向全国公开发表《亚热带建筑的降温问题——遮阳、隔热、通风》一文,系统地总结了广州地区早期现代建筑防热的研究和实践成果。这是最早的岭南现代建筑防热理论。

有人认为:夏氏遮阳的历史意义不在于它的形式、结构、构造和材料如何,而在于它向世人表明:岭南新建筑需要遮阳;在岭南,有遮阳的新建筑才算有岭南特色。

3 创立岭南现代建筑教育体系,培训大批现代建筑人才

夏昌世在欧洲接受了以包豪斯为代表的现代建筑教育影响,并将这些先进的思想带回国内传播。传播的途径之一就是通过教学。1945年,夏昌世到中山大学建筑系任系主任,他与陈伯齐、龙庆忠组成核心教学团队,着手建筑教育的创新探索,将所接受的现代主义思想,做为其教学的主导思想。

当时在国内大学建筑教育方面新建筑和遵循巴黎艺术学院体系(Beaux-Art)两种思潮的并存。梁思成对此也有自己的看法,他在1945年推动清华大学设立建筑系时,给梅贻琦校长的信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国内数大学现在所用教学方法(即英美曾沿用数十年之法国Ecole des Beaux——Arts式之教学法)颇为陈旧,过于着重派别形式,不实际。今后课程宜参照德国Prof Waiter Gropius所创之Bauhaus方法,着重于实际方面,以工程地为实习场,设计与实施并重,以养成富有创造力之实用人才。”尽管梁思成是留美的,但他在这点上与他的老乡夏昌世不谋而合。

夏昌世坚持现代建筑的教育思想,坚持建筑创作中的技术理性态度和对现代性的追求,强调对地方历史文化和地域气候的关注,他与陈伯齐、龙庆忠、林克明等教授,面对社会现实,探究经济、实用、美观、具有岭南地方特色的教育体系,为华南教育开拓了岭南现代建筑创作、亚热带建筑科学研究、华南建筑史学研究等整体发展的学科建设道路。这一时期也为岭南建筑学派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当时,中山大学建筑工程系开设了新的课程。陈伯齐在二年级开设了“城市规划”课,他深受包豪斯影响,在教学上强调基础课训练,重视建筑功能与技术。林克明开设了“现代建筑”课程,对现代主义的宣传不遗余力。夏昌世在三年级开设建筑设计课,强调注重实用、功能、简朴,提倡现代风格,反对形式主义的繁琐装饰。

其实,在夏昌世任中山大学建筑系主任之前,在重庆大学,他已经坚定地坚持了现代建筑的教育思想。

1942年,夏昌世在重庆大学进行教育实践时,并没有采用当时同处一地的中央大学的布杂体系,而是在教学中注重建筑的实用、经济和技术因素,并且提倡现代风格。他在设计课教学中十分强调建筑的实用功能,认为不应过分崇拜死守巴黎美术学院一套纯艺术。

“学生初进建筑系,应该多学些实用的知识和技能”,“建筑的美不仅在外部包装,而且在舒适和本身的合理结构”这些观点,体现了夏昌世的现代建筑思想。一次,在指导学生进行图书馆的设计时,他抱来几本厚厚的大书,和学生分析书库的作用和图书的运输布局方式对图书馆的重要影响,以及其他内外用房的相互关系等问题。这与布杂体系教育过分关心建筑构图,强调美观的思想完全不同。

但夏昌世在重庆大学对建筑教育的探索并不顺利。由于当时崇尚美国制度的社会风气十分兴盛,一些人将他们的教学思想与德、日等法西斯轴心国联系起来,进行批判。国际政治、军事的对立此时被延伸到了学术上。重庆大学一些学生纷纷表示不满,要求采用与中央大学一样的教学方式。“不到两年时间,夏先生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包括他的建筑思想和教学观点,就遭到校内外两系中一些师生的非议和非难。”(《汪国瑜文集》)

于是夏昌世与志同道合的陈伯齐一气之下,毅然拂袖而去,回到岭南。

有的研究认为夏昌世们能在广州开辟现代主义建筑的天地,是碰巧留学日本和德国的教授们在此聚集,而广州稍微远离政治,为他们提供了“避风港”,使得这些选择偏居广州的教授们可以在这个避风港里自我流放,在偶然中成就了岭南现代建筑的发展。

诚然,在建筑复古思潮以及布杂体系教学方法盛行之时,广州较为宽松的政治与意识形态环境,夏昌世们深厚的现代建筑功底和不随波逐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是岭南现代建筑探索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但历史的偶然总是蕴藏在必然之中。根据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现代建筑在岭南得以探索和发展,并形成独特风格,有其必然性。

夏昌世们推崇的建筑重实用、功能、简朴、提倡现代风格,反对形式主义的繁琐装饰;强调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融合;强调建筑的经济性等建筑理念和实践,适应了广东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的需求,具有浓郁地域特色和明快格调的岭南建筑教育与实践,从本质上表达的是岭南人对生活的思辨和诉求,已经构成了岭南文化的一部分,岭南现代建筑的发展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夏昌世,他41岁才开始设计了第一栋房子,他如一颗瞬间绚烂的流星,在新中国建筑史上努力燃烧过光亮,还没有充分燃烧,就过早地陨落了。他的学生说,老师没有官衔也没有得过任何称号,他一生中唯一的桂冠是83岁时获得的中国建筑学会授予的优秀建筑奖。这是一顶迟来的桂冠。

这位被誉为中国现代主义建筑创作最重要的探索者、践行者和传播者之一的岭南建筑师,不曾在自己的任何作品旁刻下自己的名字,也没有被文学家所记叙,但他用岭南人敢为人先的勇气,留下的为数不多的作品,长久地影响着岭南这片土地,并继续在发酵。

2009年,“阳光下:岭南建筑师夏昌世回顾展”在深圳举办的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年展上展出。展览包括了夏昌世的生平、文献、作品模型与解释,期间同时举行“夏昌世与岭南建筑”学术论坛。来自6所大学的800名学生展示了他们自己的设计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他们对夏昌世的理解——“思考阳光”。

2012年8月25日,在广州,在夏昌世设计的水产馆里,“其有其无:岭南现代建筑作品选展”开幕。与此同时,一封给广州市市委市政府的信,夏昌世的弟子、中国工程院士、建筑大师何镜堂和石安海、林兆璋等多名专家学者及人大代表在上面签了名。这是一封呼吁将岭南现代建筑优秀作品列入保护目录的倡议书,其中要求修复岭南现代建筑开山之作——文化公园水产馆。

夏昌世得到安慰的是他的思想在他的学生的作品里、在岭南一代代有为的建筑师身上得到了传承。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中国著名建筑师夏昌世在岭南现代建筑设计和教育方面的开拓性探索,展示了这位被誉为中国现代主义建筑创作最重要的探索者、践行者和传播者之一的岭南建筑师,在岭南现代建筑发展进程中的先驱作用。

关键词:建筑师,岭南现代建筑,先驱

参考文献

[1]夏昌世.亚热带建筑的降温问题——遮阳、隔热、通风[J].建筑学报,1958(10).

[2]汪国瑜文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9).

[3]夏昌世,钟锦文,林铁.中山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J].建筑学报,1957(5).

[4]何镜堂.一代建筑大师夏昌世教授[J].南方建筑,2010(2):8-13.

[5]关于夏昌世研究的随笔[J].南方建筑,2010(2):14-15.

[6]彭长歆.地域主义与现实主义:夏昌世的现代建筑构想[J].南方建筑,2010(2):36-41.

[7]陈吟,唐孝祥.夏昌世建筑思想初探[J].南方建筑,2010(2):8-13.

[8]阮思勤,郑加文.重读水产馆的建造过程与设计理念[J].南方建筑,2010(2):49-53.

[9]关菲凡,张振华.工字楼——原中山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设计案例研究[J].南方建筑,2010(2):8:54-59.

上一篇:明确责任下一篇:控制要点数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