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传统建筑

2024-09-16

岭南传统建筑(精选11篇)

岭南传统建筑 篇1

1. 广东四大名园——岭南传统园林的代表作

传统的岭南园林如佛山梁园、顺德清晖园、东莞可园和番禺余荫山房等, 大部分建造于十九世纪初至十九世纪中叶的清朝, 后来与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共同成为中国传统园林的三个重要类型。它们之间具有许多共同特性, 常用敞厅、连廊、庭院、围墙、山石、水池、小径、植栽等形式使空间分隔、连通、贯穿和渗透, 以获得错综复杂的空间层次和景观效果。由于所处地区气候炎热潮湿, 岭南园林以轻盈、通透为主要特色, 在建筑形态, 使用材质上带有浓郁的珠江三角洲水乡特征。虽然它们在艺术内涵上不及北方园林博大深厚, 对局部的构建又不如苏州园林那般美轮美奂, 但无论是布局立意、空间组织, 还是景观感受等方面, 均有别于其他地域的园林而呈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

梁园处处显示出主人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里的建筑物以水、石为基调, 或大或小, 或聚集或零散, 反映了主人追求自由及不愿受世俗束缚的志向, 展示了独特的田园风韵, 也体现了造园者追求远离烦嚣、贴近自然的独特构思。清晖园的特点在于其精心的布局, 庭园分为四大景区, 北部以船厅为中心, 筑楼阁平台, 可高视点观景;西部以荷池为中心, 建水榭凉亭赏鱼;南部以假山花卉为重点, 巧置南国花木;东部以建筑为主题, 有供人潜心静读的草庐书馆。余荫山房的选址和建造符合生态学思想, 它因地制宜, 顺应自然, 借助自然景观衬托庭院之美, 又将庭院融入到自然之中, 通过庭院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 逐渐形成人与自然相互制约、相互依赖和相互协调的良性循环关系。它具体通过桥廊将园景分成东西两部分, 高低借落的桥和廊既起到分隔空间的作用, 同时又把南北两组景物串联起来, 山石桥池、曲径回廊、奇花异卉等一应俱全, 且布局紧凑, 小中见大[1]。可园也是生态建筑的典范, 它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注重建筑布局、朝向、遮阳、隔热、防晒和绿化等方面处理, 将生态学原理运用到园林中的建筑设计中, 整个园区就像一个生态系统, 通过内外空间中的建筑构件使通风、水体等在可园内部有序循环, 获得一种高效、无污染的良好居住环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可园的通风散热设计是一大亮点, 门前的荷花池及周边的绿化盆栽冷却了吹入大门的风, 院内的建筑通常是采用风压自然通风的。水体的合理利用是园内又一个重要元素, 不仅具有形式美, 造就了优美的景观, 而且大部分经曲池水面和曲池前花基盆景冷却后再进入双清室和桂花厅。除冷却空气外, 沿西南边外墙设置的多个三角形或方形平台的小天井和露天冷巷, 尤其是小天井抽风效应对到达环碧廊和双清室前而风压已减弱的自然风再加压, 促进了热压通风。

2. 传统岭南园林的生态设计分析

自然是人类活动的背景, 其物化价值是提供人们生存必需的健康环境, 在精神方面则给人以心理上的归属感。岭南园林作为华南地区的园林代表, 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在不少方面体现出与其他园林不同的特点, 创造出独特的园林艺术。岭南园林将观赏与休闲融为一体, 讲求人与自然、建筑与景观、生活与生态之间的和谐统一。因此, 岭南园林是将本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与建筑有机融合的最佳范例。它虽不及北方皇家园林般庄重气派, 也不及江南园林般秀丽可人, 但是在造园手法、空间布局、序列组织和设计理念等处理上, 充满了浓郁的岭南特色。山石瀑布、小桥流水、亭廊花架、树木花草与房屋共同构筑了舒适的环境空间, 是一个理想的家园。岭南园林强调园林的自然特质并依势而设, 充分利用山泉湖岛的优势及水石景观的特点。奇峰异石是组园的主要手段, 如窗前列石、房前屋后配石、岩壑磴道和山恋石涧等, 都是常见的造景手法。岭南东南部地域丰富的河网为设计水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由于庭院空间窄小, 建筑、花木在水中的倒影可以极大地丰富园林内容。园林中的建筑, 无论是厅堂楼阁还是馆榭亭廊, 既要满足使用上的功能要求, 又要利用其艺术形象与园中的山池花木相结合, 构成园景的高低起伏轮廊和各种复杂的意境。

如果没有围合的建筑, 园林的景观将失去构图的依据。可见, 建筑在园林构景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园林外围就有了规整的建筑界面。园林建筑的设计风格是把岭南园林与建筑结合起来, 创造出具有岭南山水风格的建筑。由于岭南地区气候炎热多雨, 还经常受台风吹袭, 因此, 岭南建筑在解决通风、防风、防雨和隔热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岭南园林的建筑体形一般比较轻快、通透和开敞, 空间界面表现力很丰富。尽管占地面积有限, 但尺度宜人, 布局巧妙, 小中见大。岭南园林还吸收了中国传统园林自由式布局和西方园林规整布局的许多优点, 发展成为一种更加自由灵活的布局手法。空间与环境融合, 空间单元之间关系密切, 相互渗透。具体来说, 岭南园林非常重视建筑的朝向、通风条件, 以及防晒和降温等措施。建筑物大都朝向夏季主导风向。绿化区设在南面, 住宅区设在北面, 形成前疏后密、前低后高的独特布局, 但疏而不空、密而不杂。这种布局方式非常有利于自然通风, 前面绿化区像一个开阔的大空间, 它使夏季的凉风不断吹向住宅后院。后院房屋虽然密集, 但它通过巷道、天井、柱廊和敞厅等方式来组织自然通风, 使夏日的自然风无论从平面布局还是纵断面的设计布置, 都能吹到后院的每一个角落。而后院的密集布置, 使建筑墙体、门窗及天井等常常处于阴影区内, 减少了阳光的辐射。尤其是园林和天井成为联系不同建筑之间的纽带, 同时起着营造景观的作用和强化降温的效果。建筑的一部分通常建于水面, 从水面上获得建筑空间, 可以理解为把水体引入建筑内部。这种做法可以为朝向较差的建筑散热, 从水面经过的冷风不仅可以降温, 还能联系室内外空间, 产生良好的景观效果[2]。随着多庭院建筑和底层架空手法的出现, 也产生了建筑空间与庭院空间互相重叠渗透的岭南园林景观。在色彩运用方面, 岭南园林充分运用灰雕、砖雕和木雕等精美的民间艺术, 以红、橙、青、绿等绚丽的色彩, 既有别于江南园林的素雅, 又不像皇家园林那么金碧交辉、光彩夺目。这与地方气候密切相关, 给人以清新幽雅、凉爽宁静的感觉。

3. 现代建筑对传统岭南园林的借鉴

园林是精神生活的产物, 是改善建筑环境的重要手段, 也是医治建筑“现代病”的良方。岭南传统园林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和发展是值得关注且具有积极意义的。时代在不断发展, 建筑师面临着比以往更为严竣的挑战。岭南传统园林的空间艺术处理技法和园林景观布置手段中的生态设计, 为当代建筑设计提供了参考, 指导我们在新技术、新材料的基础上如何更好地从事建筑设计, 如何运用自然通风技术、遮阳技术、隔热技术和自然能的利用, 达到节能目的。在现代建筑设计中, 由于高层建筑越来越普及, 在高容积率的条件下, 需要加强空间的渗透、景观的复合使用, 才能在寸方之地营造出同样情趣盎然、环境宜人的空间来。

通过对传统岭南园林空间特征的分析, 以及对现代岭南建筑作品的切身体验, 我认为, 应该使建筑与园林有机结合起来, 把具有中国传统形式及岭南地方特点的园林如亭、桥、廊、榭等引用到现代建筑中来。岭南园林的造园艺术, 以庭院组织群体空间, 尽可能扩大建筑与自然环境的接触面, 建筑空间与园林空间相互渗透, 室内外景观绿化交相辉映。比如, 现代岭南建筑经常采取内庭式的设计, 一是吸取了传统园林设计的思想精髓, 二是改善了现代建筑冷漠单调的面貌, 同时大大提高了建筑的舒适度。又比如, 运用小品景观来配合建筑空间的收与放、环境静与动等关系的转换, 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根据人的视觉活动变化进行对景、借景和组景, 形成流动的空间序列组织。可以结合现代建筑新的形体空间、新材料和新技术 (如水法、照明和音响等) , 创造出一系列新园林景象和园林艺术语言。总之, 岭南园林生态理论代表着岭南地区的建筑文化环境和地域传统。我们可以通过对岭南园林建筑理论的研究去寻找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之间的结合, 探索既有文化传统又能反映现代美感和时代气息的、具有地域性的岭南新建筑[3]。

4. 岭南传统园林在现代建筑中运用的实例浅析

文化、自然、空间是岭南园林发展的主线, 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是岭南园林与现代性的表现, 最大程度地调节人居环境是建筑发展的目标。适当表现空间的渗透性, 营造符合地域文化和气候条件的生活空间, 这是传统岭南园林留给我们的有益启示。现代建筑的创作应该顺应社会的发展, 满足当代人的生活需求及审美情趣。在现代住宅小区的设计中, 高品质的人居环境已不仅仅局限于户型的布局和外观的式样, 小区的内部环境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由组团围合成的中庭空间更应注重景观的营造。在中庭的布置上, 应以美观实用为前提, 依功能的不同可以划分为景观水池、林阴小径、休憩凉亭和儿童乐园等区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应用传统的布局方式, 增加小区特色。在建筑的整体布局方面, 可以参考传统岭南园林的设计手法, 使建筑轻巧、开敞, 大面积开窗、进行镂空处理, 建筑就显得非常通透, 自由活泼。广州、深圳不少小区的景观设计常常采用传统岭南园林思想与现代景观设计手法相结合的模式, 因地制宜, 营造出适合小区地形特质的园林景观。比如, 深圳的中海日辉台小区的占地面积不大, 地形有高差, 由一圈小高层围合起来, 中间形成一个大的庭院绿地, 充分运用了传统庭院的造园手法, 将大的庭院结合建筑布局分成小区, 各区又没有明显界限, 空间相互流通、渗透, 扩大了空间层次。同时, 将庭院的概念贯彻于整个小区中, 形成从建筑室内入户花园, 到地下车库引入地面园林, 再到室外中央庭园连成一体的包容性理念, 创造出一种横向纵向一体化的主体自然空间结构, 把民族的、现代的元素包容于整个园林环境中, 园林景观渗透到小区的各个角落, 大大提高了居住环境的舒适、美观效果及空间内涵。

现代建筑设计对于传统文化的表达相当明显, 因而也就出现了传统造园艺术经常被应用的实例。岭南建筑大师把建筑与园林结合, 把具有中国传统形式及岭南地方特点的园林建筑如亭、桥、廊、榭等引用到现代建筑中。比如, 广州艺术博物院将岭南建筑与园林融为一体, 建筑采用传统的庭院空间, 按地势的高低、地形的宽窄, 四栋建筑围合成院落, 交接部分采用不同体形的塔楼过渡。建筑群体高低错落, 在细部上采用了富有岭南地方特色的风火山墙、汉唐檐口和猪头龙石雕装饰等, 表现了岭南地区的风格和文化。新旧交融, 不但没有使人觉得突兀或格格不入, 反而在新奇中体会到一股岭南特有的倍感亲切的气息。广州的白天鹅宾馆是将岭南园林的“自然景观”引入到酒店大堂空间的优秀作品, 成功之处不仅是其清新简洁的建筑外表, 而且创造了富于流动的室内外空间, 表现出深厚的人文情感。在空间的组织上, 延续和发展了现代建筑与传统岭南园林空间相结合的特点, 采用渐进式的空间序列变化, 建筑公共空间沿着一条轴线收放有序。整座建筑既满足了现代功能要求, 又不失特有的意境, 简直就是一座立体的岭南园林[4]。

现代园林酒家对岭南园林的借鉴, 不仅仅是形式手法的借用, 更注重本质和内涵, 将园林的概念延伸到整个建筑空间中, 抓住其注重空间和环境创造的设计理念加以创新升华。新结构、新材料和新技术为现代园林酒家创造轻巧的体型、流动通透的空间和丰富多彩的造型提供了可能。岭南园林要素中的水池、廊桥和山石等常常成为园林酒家庭院内大量运用的题材。泮溪酒家、广州酒家、南园酒家和北园酒家, 凭着青砖绿瓦、翘角飞檐、亭台楼阁和小桥流水的岭南园林建筑风格, 并称为广州四大园林酒家。经过泮溪酒家的门厅进入前庭, 由厅堂和桥廊等构成封闭的庭院, 西侧点缀着水石树丛。走过桥廊, 空间作出第一次展开, 庭院以山池为组景主题, 与前院的平庭组景相比是由简到繁, 构成序列中收放自如的第一段落。穿过山楼进入榕荫庭院, 空间以古榕稍作收敛, 然后到庭西临湖水榭, 空间再度扩大, 构成序列的第二段落。沿湖建筑视野开阔, 将荔枝湾的湖光山色用借景手法引入建筑中。南园酒家通过多个大小不一的水池和造型各异的小桥配合假山瀑布, 形成别致的园景, 它从装修设计到饮食风格都分为几种格局:“林中林”里保留着岭南建筑风格, 入口处是青砖绿瓦、翘角飞檐、亭台水榭;“园中园”则改建为东南亚风味餐厅和西餐厅;迎宾厅用落地玻璃窗, 人们透过大玻璃可以欣赏到满园美景。另外, 随着城市用地日益紧张, 要求酒家腾出大的区域做庭园的难度越来越大, 但是许多酒店总可以利用平面中崎形的一隅如天台花园、天井, 甚至梯底作为绿化引入室内。广州酒家、北园酒家用地紧张, 很难营造出宽敞的庭院, 设计者则运用小中见大、别有洞天的园林处理手法, 以小巧的门厅与庭院对比, 造成豁然开朗的突变效果。从建筑热工学的角度来看, 现代园林酒家布局疏朗, 大量运用了敞厅、廊道等半室内半室外的空间形式, 既遮阳挡雨, 又通过热压、风压组织通风, 形成全天候的餐饮环境。自然要素的引入庭院后, 通过树木的遮荫和光合作用、池水的蓄热蒸发, 大大减少了太阳直射热和地面反射热, 保持空气清新, 调节温湿度, 改善局部小环境。岭南地区现代园林酒家的设计, 为现代餐饮建筑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结语

社会的发展使人不再只满足于丰富的物质生活, 更渴望高品质的精神生活。岭南造园历来“万物皆备于我”, 兼容并蓄, 博采众长, 无疑给我们的设计带来灵感。我们应该遵循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思想和注重环境的优化意识。对传统岭南园林空间精髓的继承、发扬和有机运用, 不仅要关注传统的气候设计方法, 还要运用现代高技术的生态节能手段, 体现“气候决定建筑”的设计理念。在对这些方法和手段进行总结和分析后, 将其融入到现代新建筑的设计中去, 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建筑空间。

摘要:岭南园林的生态理论代表着岭南地区的建筑文化环境和地域传统。文章首先简述了广东四大名园独特的设计理念, 从平面布局、空间组织、体型处理、建筑风格和功能组合等方面分折其造园手法,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现代建筑对传统岭南园林的借鉴, 特别是在住宅小区、公共建筑和现代园林酒家规划设计中的有机运用。

关键词:岭南园林,生态设计,热环境,传统,现代建筑

参考文献

[1]曹美, 陈泽泓.独树一帜的广府园林.神州民俗, 2009 (3) :28-31.

[2]汤国华.岭南湿热气候与传统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210-215.

[3]谢浩, 朱雪梅.岭南建筑与庭园空间相结合的特色分析.上海建材, 2007 (4) :28-30.

[4]肖伟.渗透于现代建筑中的岭南传统园林.热带建筑, 2008 (1) :14-17.

岭南传统建筑 篇2

关键词:岭南 传统园林 造园手法 特色连房广厦宅中园

南汉以后,岭南较少大规模治园,到了明清,园林逐渐趋向私家造园发展,像今天保留下来的四大名园——顺德清晖园,佛山梁园,东莞可园和番禺余荫山房,就是当年私家园林的代表。私家园林来源于民居,民居庭院一旦得到扩展,并赋予一种意境,园林便应运而生。私家园林的布局,通常有两种形式:

一种为园林包围着建筑,这类园林的特点是:造园面积较大,追求人格化的自然山水,建筑在园林中只是起陪衬、点缀作用。此种园林主要以江南园林为代表。江南私家园林常常是民居与园林分开设置,在宅居建筑群旁设园,像苏州的网师园、吴江县同里镇的退思园等。或者干脆另寻地方辟园,园林和住宅各自独立设置,宅居作为园林主人归隐逸世的去处。私家园林布局的另一种形式,是建筑包围着园林,而这类园林的特点是以建筑空间为主的庭园造园,宅居和园林融为一体,表现在园主人追求日常生活中的实在,庭园设置不在乎大与全,而在于实用。

这两种造园的形式和指导思想,也就是岭南庭园和江南园林本质上的区别。

岭南庭园由于占地面积小所以常将建筑物沿外围边线成群成组地布置,用“连房广厦”的方式围成内庭园林空间,使庭园空间与日常生活空间紧密结合起来。造园用地虽然不多,但园内石沼桥廊、古木花藤,布置得幽深别致,形成独特的造园风格:“满院绿荫人迹少,半窗红日鸟声多。”„„

岭南传统建筑 篇3

关键词: 岭南园林,传承,创新,地域性

引言

岭南文化无疑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岭南文化接受西方先进的现代科学与人文思想的时间最长而且与当代世界进步文化的主流融合的最好,这一点也是无可争议的。对地域现代性的评判有三点普世的共识:第一是文化的包容性,即一种地域是不是承认并包容多元的价值观;第二,这种文化是不是最大限度地尊重个体的自由选择与意愿;第三,这种文化中是不是尊重现代社会的契约精神并遵守诚信为本的商业行为规范。以上三个方面,当代岭南地区做得最好。所以,岭南地区在近百年中一直就是中国新思想、新文化与制度的发源地。因而,作为地域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岭南园林,尤其是当代岭南园林的景观可以走在其他地域的前面也就不是什么意料之外的事情。

在展开“岭南园林的传承与创新”的讨论之前,我们需要简要地回顾一下几个关键的问题:即什么是现代主义景观?什么是中国传统园林的特点,传统的岭南文化及岭南古典园林有那些特色?

1.现代主义景观及其缺陷

现代主义景观是在二战以后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同时兴起的一门景观设计思潮与实践的学问。它强调景观的科学性、社会性与功能性,具有工业化、规模化与标准化的特点,并在表达手法上强调国际风格与简洁的艺术手法。虽然现代主义景观是当今世界上景观抑或园林创作的主流,但它的缺点也非常突出,其备受攻击的缺点集中在单一的价值取向,对地域自然特点与文化传承的忽视,以及对理性问题的关注有余而对感性问题的关注不足等。

首先,现代主义景观最重大的缺陷在于缺乏对地域性与地方文化的尊重,缺乏地域的变化。 第二,过分强调景观设计的科学性与理性主义的设计感,对长期使用者的情感要求缺乏考虑。 第三,现代主义景观几乎是作为现代主义建筑的衍生品出现的, 从而在大部分情况下只能充当或者甘当现代建筑的配角。 最后,现代主义景观反对装饰、缺乏细节,这与居住区园林本来是一种“奢侈品”的定位相冲突。

作者认为通过对作为园林艺术两极中的另一极的中国传统园林,尤其是对地域风格极其突出的岭南园林艺术的研究可以来弥补现代主义园林的不足, 从而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更好地丰富与发展可以传承中国文脉的、地域性的现代主义景观。

2.对中国传统园林特点的总结

首先,自然诗意的居住一直是中国人的居住理想。无论是老庄自然之道的产生,还是以表现自然美为主旨的山水诗、山水画和山水园林的出现、发展,都贯穿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哲学观念。这个观念深刻影响了中国园林艺术的创作。传统造园的自然精神强调“法天贵真”、“天趣自然”,反对成法和违背自然的人工雕凿。这种尊重自然的观念在高度城市化与环境人工化的今天的景观设计中仍然极其可贵。

第二,中国的文化, 包括哲学, 文学, 与艺术具有鲜明的自然性;中华民族是对自然理解的最透彻的民族之一。中国的先民在与大自然的长期相处中发展出了一种独特的山水观,他们为自然界的物化山水赋予灵魂。山水与神明,与祖先,与人的精神和意志联系在一起,它不仅是人们游目骋怀的空间,更成为人们抒发情感的对象。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传统园林的掇山理水不仅是构建园林空间骨架,更是在为整个园林的氛围定下基调。唯有源于自然的景观才能让人长久品位,而不觉厌倦。这正是山水之乐,其乐无穷。

第三,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居住形式是中国人的生活方式(Chinese way of life)。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大部分的亭台楼阁应该理解为有功能需求的建筑,而其他的都是主要是以山、水、及植物为主的自然元素。人工与自然在中国传统园林中从来都不是对立冲突的,而是和谐互补的元素。在统一的立意与充满诗意的主旨下,互为因借,相互补充。园林不是单纯的视觉游赏空间,而是生活的容器,是具有诗意的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同时满足苛刻的功能要求与丰富的情感需要是中国传统造园的是中国园林的另一个特点。中国私家园林可能是世界上唯一的具有系统的意境与情感策划的园林(Emotional Programming),在一个不大的江南园林里,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做什么,想给人以怎样的意境与联想都经过精心的策划,这就是为什么江南私家园林可以这样无与伦比的精彩的另外一个原因。

第五,空间与空间的序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主体。在江南明清私家园林中有效的空间组织是景观的整体性的唯一保证。其中,空间序列(动观)比空间重要,空间比景观重要,虽然景观(静观)也很重要。中国传统园林具有极其鲜明的空间特征,综合运用借景,对景,框景等设计手法,创造出回环曲折,“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空间序列。在重点部位则精心安排视点,组织视线,无论动观静赏都有别样风景。

第六,对“有”与“无”的进一步理解。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我们可以看到意境是园林创作的主体;而意境,也就是环境气氛是由空间形成的,空间是由体积形成的,空间的成功在于比例。老子云:延埴以为器,当其无以有器之用。由有形的物体围合而成的无形的空间才是园林中真正供人使用的部分。好的空间是细致推敲而来的,尺度合宜,比例得当,然后有细部精彩,画龙点睛,此方空间美之要决。

第七,意境与诗意。园林是情趣与情感的寄托,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是中国传统园林的追求。园林是造园者心中天地的缩影,是寄托人生理想,抒发高洁志趣的途径。没有意境,园林也就失去了灵魂,成为了物质的堆砌,唯有寄诗意于山水,才能使园林获得超越时空的长久的生命力。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一个能够真正放松身心,使人重回自然,重回简单,本真的诗意空间。

nlc202309051358

第八,在园林中只用自然元素与有生命的材料。只有有生命材料可以与生命共鸣,从而达到修心养性的目的。其中,四季植物代表着季节的变化与生命的周期;花鸟虫鱼代表天真与生命;水代表了是生命之源,永恒的迷,与园林的灵魂;山石:代表着大自然的机理,是无声的歌,是园林中唯一一个与建筑相协调的元素,是花园的笔触。当然,山水是园林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又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自然元素。有机地运用山石与水体不仅是美学的需要,也是生态的需要。山水不仅是园林与自然联系的纽带,也是人与自然联系的纽带。

第九,总体艺术(即Total Art,从德文中的Gesamtkunstwerk来)。总体艺术就是尽量多地使用所有相关的的设计元素与相关的艺术形式,并使所有的设计元素协调一致,共同为一个主体服务,在内容与形式上达到高度的统一。中国园林无可争议的是一种高度成熟的总体艺术:我们还很少能够看到其他园林能把哲学,文学,历史,民俗,建筑艺术,书法绘画,雕刻,家具制作,叠石理水,花鸟虫鱼等各种元素与艺术形式统一在一个园中。在人类创造的所有艺术形式中,能够称之为总体艺术的为数不多,其中包括歌剧,京剧,中国园林与电影艺术。

第十,创新与传承。虽然由于地理与文化原因,中国传统园林一脉相承地发展了近千年。但是,中国园林作为一个总体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也在不断地发展,并根据各个地域的特殊人文地理条件进行调整。其中,近现代的传统岭南园林更是具有“兼收并蓄、世俗务实、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特点

3.岭南的自然人文条件及岭南传统园林的特色

学者朱千华对岭南园林作过长期而充分的研究。朱先生认为岭南古典园林的产生与发展和岭南的人文与自然环境密不可分。归纳起来,岭南传统园林艺术体现了这样独树一帜的特色:疏朗通透,兼蓄秀茂[1]。

其中,疏朗是因为这里天高皇帝远,人们可以突破禁锢和束缚,释放出一种疏朗与放松的心境来。相对于北方园林与江南园林,岭南园林宽松自如,流露出敞开式的,个性化的自由空间。通透是因为岭南大部分地区气候炎热,酷热的夏季时间很长。 所以,岭南园林在设计上要考虑到宽敞、通透,还要顾及遮光聚荫的降温效果——阴凉、通透是岭南园林设计的一个重要考量。

兼蓄。岭南文化兼容并包,是一个百越文化、客家文化、贬官文化与海洋文化的混合体。在岭南园林中除了使用北方园林与江南园林传统的布局形式和局部构件以外,也融入了西方建筑文化的元素:如采用罗马式的拱形门窗、巴洛克的柱头,规整的水池,铸铁花架等。同时也会大量吸收岭南当地的文化元素:如木雕、砖雕、陶瓷、灰塑等民间工艺等。

秀茂。相对于北方园林与江南园林而言,岭南园林具有轻盈通透,植物茂盛葱郁的特点。特点。岭南园林有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那就是岭南植物繁茂。植物是园林要素之一。岭南的植物品种,成千上万,且大多都是四季翠绿,因此园林中植物的丰富性使岭北园林望尘莫及。

传统的岭南文化具有“兼容并蓄”的外向型特征,这也是近代岭南文化具有世俗务实、兼容并蓄、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海洋文化特点的直接原因。 因而,说近代的岭南是一个各种园林风格的试验场也就不奇怪了。 这里也理所当然的是一个探索现代地域景观的最理想的地方。

图1—2一组照片生动地表明岭南园林创新,敢于试错,具有多元的价值观,及其世俗与人本性的一面。

在了解了现代主义景观,中国传统园林,传统的岭南文化以及传统岭南古典园林的特点之后,让我们用一个现代高密度公寓的居住区景观案例来谈一谈用什么样的思路来尝试岭南园林的传承与创新。

4.深圳中信红树湾北区的景观设计:“现代岭南”景观的设计实践

4.1 现代高密度公寓居住区的“现代岭南”园林

在短短30年内深圳经济特区从一个边陲的渔村发展成为一个拥有180万人口的国际大都市。在这个快速发展的城市里,室外公共与邻里空间被街道代替,人离自然越来越远。5年前深圳中信红树湾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找到我们,希望与我们探讨如何在红树湾的景观设计中帮他们找回儿时岭南传统生活的感觉:也就是说,怎样才能在现代深圳的高密度公寓居住区找回人与自然的联系,让人们在放松户外环境里享受邻里般的社区生活,并让这个园林景观彰显岭南自然之美。当时我们还不确定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观风格,姑且称之为 “现代岭南”。我们将这种“现代岭南”的风格归纳为以下几点,设计的理念主要体现在对岭南园林传统造园手法的传承和对现代功能的创新上。

4.2 社区客厅与生态水景,现代的功能的创新

中信红树湾北区从总图上看是一个现代景观。由于居住区景观对景观交通流线,消防线路的要求很具体,再加上主体建筑空间尺度比较大,总图布局采用了社区公园的设计理念对空间进行了有序的组织。在总图规划中我们重点考虑要营造出更多的以人为本的社区空间,即邻里交流与活动场所。10,000㎡的中央花园是一个社区室外客厅与湿地花园的综合体。人工湖是整个花园的中心,环湖布置了多个适合不同规模与活动方式的邻里交流空间。包括咖啡平台,观景平台环湖景观步道与“社区客厅”。社区客厅是人们用的最多的地方,这里可以组织儿童艺术课程、社区象棋比赛,它也往往是学生们放学后做功课的地方。

生态水景的设置具有和国际主流的生态设计手法接轨的意义。一条石溪从北向南流入人工湖中,湖水是靠西南角的一个人工湿地进行净化的。人工湿地是低成本净化湖水的现代生态技术,我们经过努力在这里设计了一个兼做水生植物园与人工湿地的生态湿地花园。 这条以黄蜡石为驳岸的自然溪流可以唤起我们童年在溪流边玩耍的记忆,这也理所当然地成为最受小孩子们欢迎的去处。

4.3传统的意境,岭南的植被,当代的审美

在空间的功能与内容组织合理后,我们进而希望为每个空间增加一层情感的因素,也就是说找出每个园林空间的意境,现代的规划让花园好用,而意境的空间使花园精彩。 而岭南传统园林的设计也渗透了对意境和情感的表达。在这一点,我们通过使用岭南当地植物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细节应用来实现,岭南有大量的乡土植物品种可选择。研究表明岭南的原始景观并不是现在“死绿”一片的常绿阔叶树种为主,原始的岭南自然生态包含了许多落叶树种并有明显季相变化。我们在在植物的选择上强调用丰富的植物品种来反应岭南的原貌,但在种植设计上引入了北美西海岸私家花园的自然细腻种植手法与英式自然园的疏林草地式的空间组织方式(图3—4)。

结束语:

珠三角是世界经济最具有活力的地区之一,但是其城市化的速度,产业的转型,环境污染等问题都给我们创造了世界性的难题。有像景观都市主义与生态都市主义这样的先进的理念的指导,景观建筑师应该遵循 “生态设计,人文关怀,多元融合,地域风格与美学创新”的五条原则规划设计我们今天的城市环境。 岭南园林工作者的任务是在新的城市与社会经济条件下用人本的理念,科技的手段,带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想寻找我们这个时代的桃花源。

参考文献:

[1]朱千华.雨打芭蕉落闲庭:岭南画舫录[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0(2):1-20.

作者简介:

李宝章(1963- ),男,河南洛阳人,北京清华大学建筑系建筑学专业,加拿大温哥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园境硕士,奥雅设计集团创始人,董事及设计总监、加拿大注册景观建筑师、加拿大及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园境协会会员、全国工程建设项目优秀设计成果评审专家

E-mail: 1297337097@qq.com

浅析岭南传统建筑与园林特色 篇4

岭南地区雨量充沛,拥有丰富的水系,水在聚落中起到重要作用,而岭南聚落多临近河流、湖泊;而丘陵地区则依山而建,力求依山傍水,利于防御,形成良好的居住自然环境。由于岭南独特的气候特征使得岭南民居聚落、移民和历史变迁等要素的影响,岭南民居聚落可分为三种类型:

1.1 以路巷为骨架的梳式布局,村内的巷道呈纵横排列,间有少量的横向联系的交通,整个道路系统成梳篦状。

民居位于网格体系之中,平面形式以及形态结构都在统一的模式下形成,这种布局非常适合炎热潮湿的气候条件。

梳式聚落中,建筑单元彼此独立,整体布局密集,单体建筑相同,整个聚落基本是在同一构型的基础上根据适当的增筑而成。在聚落前建池塘以聚水,形成面向水塘的总体布局,其总体布局为南面开放,北侧封闭,前低后高,加上水塘调节,促进空气流通,冬暖夏凉。

1.2 位于丘陵地区的围拢屋和土楼等类型的客家聚落,则主要以山作为依托,有防御特征。

内部存在两套系统,宗族礼法的厅堂系统,小家庭生活的居住系统。两套系统共同构成一个围合内向的空间领域,表现出强烈的对外封闭性和对内中心性。

1.3 依耕地而聚,这种聚落通常离耕地不远,一方面有利于耕

作,一方面居高,不至于被水淹没,这种小型的聚落在南方较为常见。

2 岭南传统建筑的空间特征

在单个组团建筑中,外墙的对外封闭和庭院天井内部的开畅,形成了“光厅暗房”的物理环境。厅堂建筑是作为民居内部空间的核心,将天井等室外空间转化为厅堂空间的一部分,使得室内外空间相互渗透,同时厅堂作为交通枢纽核心,与柱廊、檐廊等其他生活用房相连接,建筑庭院的内部相互连通。而在空间序列上,从门厅到天井,天井到厅堂,再到天井的庭院在视觉上富有变化,具有空间的节奏感和通透性。而多进院落所构成的通风体系则有利于回风的形成,岭南民居的天井较浅,多呈方形,位于中轴线上,横向较长,利于进风,在民居中也常常在横向方向上将天井分割开来,形成分割又连通的空间。

3 岭南传统建筑的建构特征

岭南绝大部分地区位于亚热带和沿海地区,冬暖夏热,夏季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度气候炎热、空气潮湿、雨水充足、台风洪水频繁,因此岭南传统建筑大量使用了本土材料,如石材、木材、三合土以及贝壳等。

为了适应潮湿的地基条件,岭南地区地区多采用灰土基础,为增加强度,常在每层灰土夯实后加糯米汁,沿海地区用贝灰代替石灰;基地较软时,则采用石材基础或桩基础;石材以红砂岩和花岗石条为主。

岭南民居的外墙较为厚重,多使用青砖,红砖等,这些材料往往具有良好的热阻性能,而外墙面小面积的开窗即有利于保证墙体的刚度,更利于防御。

4 装饰在岭南建筑和庭院中的重要地位

相对于其他地区的传统建筑,在岭南传统建筑中,装饰通常采用因地制宜的处理手法,有着开放融通的任务品质和清新自然的意境,使得岭南建筑显得更为活泼、生动,主要有木雕、石雕、砖雕、灰塑、嵌瓷、彩绘等。其中木雕在建筑上有广泛的运用,主要用于厅堂、门廊、花罩、挂落、梁枋、檐板等位置。石雕工艺更多用于住宅的构件,如门框、台阶等。

5 岭南园林特色

岭南园林同样体现出岭南文化的多样性、开放性。受气候影响,岭南园林通透开敞,同时吸收西方规整式园林的风格,水体和装修呈几何形式。相对于北方的皇家园林和苏杭的江南园林,岭南庭院在文化特征上注重实用和物质享受,色彩浓重,装饰精巧,追求实在性而淡化怡情养心的意境,相对于江南园林更注重自然。

岭南园林的装修注重本土特色,朴实素秀,构成一种通透典雅、轻盈畅朗的岭南格调。在整体布局中,岭南庭园以水为主,布局多为几何形状,在庭院中凿池,水池多以曲池、方池为主,建筑在周边围合,这样较为适应岭南的气候特征,可以减弱强风暴对庭院的袭击,同时在夏季也可以减少热辐射,荫蔽整个庭院。水池周边间以四时花木点缀,配植高大乔木藏荫。亭、廊、桥舫、、花窗等,则穿插布局,结构精巧,色彩艳丽,空间通透开敞。

在造景手法上,岭南园林以水为主,岭南园林的泉景多做成挂泉的形式,结合崖、潭,构成崖潭景观法都是为了利用最小的面积获得最大的通风效果。从建筑上看,岭南园林的建筑以生活性为主。在庭院园林中,较之于江南园林的小品建筑,如亭台楼阁,生活性建筑放在首位。由于规模一般都较小,因此,在欣赏方式上以近赏为主,游览为辅。园景创作上讲究点景、借景和意境氛围,常用富有诗意的景题作为画龙点睛、表达意境的手段,激发游赏者的联想而细细玩味。

岭南传统建筑有着悠久的传统和历史,因此岭南建筑中保留着象征宗族礼法的祠堂和庭院。以及封闭向心的建筑形态。同时由于气候原因,岭南建筑内部非常通透,并且呈现出独特的地域营造特色。在多元文化的发展融合中,岭南建筑逐渐形成了自身的语言,营造技术也更为出精巧别致,岭南传统建筑即是对岭南气候、充满生机的历史文化的独特反应。

摘要:岭南文化的兼容性、务实性、世俗性使得岭南建筑和园林既保留古制,又融汇中西,同时岭南建筑也处于不断的演化和吸收改进中。充满强劲的生命力。在建筑形式,材料,构造和装饰上也得到充分的体现。本文着重从岭南民居的布局、空间、和建构三个方面浅析岭南传统建筑和园林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岭南人文,布局,空间,建构

参考文献

[1]陆元鼎,魏彦钧.广东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2]陆元鼎.岭南人文·性格·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陆琦.岭南造园艺术研究[J].新建筑,2003,2:78.

岭南传统建筑 篇5

提起岭南画派的后人,似乎再也找不到比李劲堃更合适的人选。他出身于广东书画世家,父亲李国华是岭南画派的第三代正统接班人,他本人也曾就读广州美术学院,曾先后师从于黎雄才、陈金章、梁世雄等岭南绘画先驱.同时,他还是一位岭南绘画的研究者。最关键的是,李劲堃一如既往地秉持着岭南画派的精神,让我为之感动。

这是我和他的初次对话。

没见面前,当我翻阅电脑查看他的个人资料时,眼前出现了一连串的头衔,例如主席、理事、馆长、院长等等。我误以为,一般具有多重身份的人物,包括李劲堃在内,会是一位严肃的,甚至略带高傲气质的人。

然而,当我见到他本人时,很快地.这种不必要的个人揣测便烟消云散。我们相约采访的地点,安排在他的办公室。由于他事务繁忙,我们的对话时间有限。但是,就在这仅有的数十分钟内,足以让我感受到他个性中的谦逊,待人诚恳。他谈得最多的,不是关于他个人的艺术成就。说到艺术天赋.李先生笑称自己是一个挺“努力”的画家。

在我们的谈话中,不时会有他的下属走进他的办公室。我发现,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李老师”,而不是“李主席”。因此,作为晚辈的我,内心更希望用“先生”这一称呼,来描绘我对他的种种印象。在这次仓促的对话中,我内心感触最深的是如今功成名就的他.自始至终,都不曾放下对岭南绘画的那份坚持与执着。

不走“循规蹈矩”的路

观察李先生多年来的创作轨迹,年轻时候的他,已经是一个不走寻常路的人。尽管,他自小受到岭南绘画的熏陶,他热爱的艺术却是多样化。最能体现一位画家的某种个性的,莫过于他的创作风格在不同阶段的转换。我想,恰恰是他这种不受拘束的性格,造就了他日后独树一帜的绘画特征。

就读于肇庆师专的李先生,选择的却是油画专业。毕业后,李先生来到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学习。幸运的是,当时广美的国画系,在岭南画派“二高一陈”(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的思想号召下——折中中西、融汇古今,一改师承制、习“画谱”的陈旧授教方式,提倡开放视野,在发展国画教育基础上,补充西洋绘画方法,同时还引进套前苏联美术教育模式。

与此同时,受到当代美术思潮的外界冲击,如八五思潮,当时,刚踏进校门的这群莘莘学子们,充满着对知识的渴望与诉求,透过有限的阅读渠道,去窥探西方艺术思想中的一点一滴。

比起其他在校学生,李先生表现得有些“安静”,同时又带有几分“大胆”。说他有些“安静”,是因为在艺术运动风涌的时代,他却坐在画室中专心地研究唐宋山水以及其它艺术风格。说他有几份“大胆”,是因为他在绘画上敢于思考、勇于尝试,能够把宋代绘画中的典雅和开阔与西方古典油画中的恬静风景相互嫁接在一起,然后一埋头钻研便是五年之久。

回忆起在广美的那段求学时光,李先生十分缅怀:“学生时代的我,生活在一个激情迸发的年代,我们都在追尾中国画未来的路在何方,对于我们而言,尽管这一切是遥远而又未知,但是,大家的心中依旧怀揣着梦想。”

1989年,毕业后选择留校任教的他,巧妙地运用西方油画技法中的色彩、明暗以及透视法,创作了一件名为《大漠之暮》国画作品,并在同一年顺利夺得了

第七届全国美展的铜奖。

之后的十年里,李先生又继续深入研究这一类型的创作,创造出一批批浓墨重彩式的国画作品。由于这种尤为罕见而又独特,能够轻易地抓住众人好奇的目光,很快地让这位年纪尚轻的艺术家便在广东画坛上崭露头角。

“感谢当年那个无惧的自己”,他告诉我说:“当我回过头来看,尽管那段时间的创作是幼稚的,但是,它至少代表那时的我,具备一种毫无畏惧、勇于探索的艺术精神。我想,其实一个艺术家,在他的创作处于尚未成熟的阶段的时候,那些看似稚嫩的作品,往往就是这个艺术家的梦的开端,路的开始。”

一位好的艺术家,不应该产生一种永久的产品

对于李先生在上世纪90年代的这批创作,美术界对他的评价好坏参半。假如以李先生的国画功底,他要画好一张国画其实并非难事。尽管。他的这批作品并不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或者是有缺陷的,但我认为,他是在舍易求难。

也有人会认为他这类作品,似乎与过去正统的岭南绘画有所出入。李先生告诉我,在绘画实践上,他一直秉承着高剑父先生的艺术主张——倡导新国画理念。只不过,身处在不同阶段的他,对这一理念的理解会有所出入。

那时的他,对新国画的尝试方式,好比一位国画家去欧洲游学,用手中的画笔把在西方的所见所闻临摹下来,但是,还没等自己消化完这些信息,这位画家就想试图改变传统国画的样式。

李先生告诉我,高剑父先生的艺术主张,是希望国人通过学习珏方先进的文化思想,去拯救现有的中国画,但绝不仅仅是拿来,而是改变。

正因如此,让他意识到,当初自己关注的是在表面技巧上的改良。要想成为一位好的艺术家,真正做到洋为中用,必须扎根传统,同时又能够走出传统。

于是,2000年以后,李先生又做出了另一个大胆的尝试——重返岭南绘画!

实际上,这是他在对笔墨的又一次体验与修炼。

我想,这样的位艺术家,从传统国画到油画,接着是中西结合,然后又再次回归到国画,大概是很少见的。

李先生告诉我,他平生最羡慕像毕加索这般的伟大艺术家,因为他可以任意地驾驭各种创作题材。他还说:“我不认为一个艺术家,他生产了一种永久的产品他就是最厉害的。如何成为名优秀的艺术家?关键点就在于:一、有好奇心;二、善于创造。换句话讲,他可以在不同的阶段贡献出不同的想法。”

传承,不等于复制

很多人都曾经问过李先生,问他是否认为自己是岭南艺术的传承人。我感觉,李先生对岭南绘画很是执着。

关于他本人,还有另一重身份,就是岭南画派纪念馆的馆长。这些年,他在以一位学者的身份,告诉社会什么才是真正的岭南艺术。其中,有两个展览,让我记忆颇深:一个是在2011年策划的“百年雄才——纪念黎雄才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系列展”;另一个是在2013年推出的“另一种地域性——青年实验艺术计划展”。

这两个展览,不管是从艺术风格,还是展览形式,可以说是截然不同的。这些艺术家在他们各自的年代中,同样都继承了岭南艺术的宗旨:创新性、实验性。其实,岭南画派纪念馆成立背后的意义,就是为了记载一群在上个世纪特立独行的岭南画家。

“如今,从绘画形式上去谈论如何传承,这个问题还有任何价值吗?”李先生坚定不移地说,“当你翻开美术史,你就会发现,历史从来不会去记载那些所谓传承一致的人。艺术只有进,没有退,只可以改变,不可以重复。正如我的这几位先师们,他们的共通之处不是在绘画形式上(高剑父、黎雄才、陈金章等人的绘画风格都是大相径庭的),而是他们一起恪守这一文化宗旨。这是他们留给后世的最大贡献。”

至于李先生本人,未来的创作道路将向何去处呢?

他思考了一下,微笑着说:“嗯,我想,有可能是偏向当代的艺术创作吧!”李先生很羡慕高剑父的人生经历,生前曾从事过各行各业,如开工厂、办学校、办杂志等等,年过半百之后,又开始游历各国,同时致力于推广中国艺术文化。

他称这是他追求的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因为他更乐意在人生的每一个不同阶段作出不同的尝试,以此作为自己学习方式的一种累积,并形成一种乐趣,最重要的能为一件冷冰冰的作品增添无限的创造力。

岭南传统建筑 篇6

本文所提“湿热气候地区”指我国南岭以南的地区, 一般称“华南”、“岭南”, 包括广东、海南、广西中南部、福建南部、台湾、香港、澳门以及南海诸岛。岭南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气候, 雷州半岛、海南岛和南海诸岛则属热带海洋性气候。本地区夏季气温高, 太阳高度角大, 日照时间长, 广大地区夏长无冬, 粤北、桂北山区偶有飘雪。雨量充沛, 但分布很不均匀。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和北风, 夏季主导风向则为东南风和南风;台风是东南沿海地区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本地区的建筑必须充分满足夏季防热要求, 一般可不考虑冬季保温。

2 我国岭南湿热气候地区传统建筑设计经验

在岭南地区的建筑中, 考虑解决气候带来的影响是很重要而且很必要的一个问题, 它比之北方解决御寒、防风问题繁复得多。总的来说, 通风防热是本地区民居在自然条件中要解决的主要矛盾。这就要求建筑总体布局和个体平面要开敞, 室内空间要通透;同时尽量利用天井、水面等室外环境布置庭院绿化, 以达到通风降温的目的。

2.1 通风

在民居中, 首先要有良好的朝向, 以取得引风条件, 总体布局的好坏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其次, 住宅内部通风效果取决于平面布置, 采取厅堂、天井和廊道相结合的布局来组织自然通风, 效果是良好的。

1) 总体布局通风。密集式民居布局中, 在常风状况下, 天井的风压大, 廊道的风压小, 天井风会通过室内 (或直接) 流向廊道。天井与廊道风速差异越大, 室内空气的交换就越快, 这种差异是通过天井、厅堂、廊道的空间组合对比来形成的。梳式总体布局中, 村庄整体是一个大空间, 村内的大小巷道、天井、厅房是分隔出的一个个小空间。风从村前流入村内, 由于这种空间组合对比和差异, 就形成了空气压力差, 造成了通风条件。密集式民居布局中, 内部巷道窄、空间小, 又有高墙屋檐遮挡阳光, 温度较低, 而天井院落空间大, 天热时阳光猛烈, 温度高。当热空气上升时, 巷道和室内的较冷空气就补充而入, 构成了热压通风。梳式总体布局中, 村前村后的水塘、农田、树木构成低温空间, 而村内的房顶、墙体构成高温空间。这样村内外由于冷热温差作用, 就形成冷热空气的交换, 从而构成自然通风。2) 天井通风。天井、厅堂、廊道三者互相联系、密切配合, 其中天井起着组织和纽带的作用。天井的形状以南北纵向长方形为好, 在梳式和密集式民居总体布局中, 对通风效果起直接作用的是天井的进深。民居中天井的尺度一般都不大, 天井进深以不超过6米为宜, 而天井檐高与进深之比以1∶1.25~1∶1.40为佳。3) 楼井通风。城镇中很多民居做成楼房形式, 通风属垂直通风。有的楼房屋前有天井, 但屋后没有空地做后天井。于是在建筑物内设楼井, 以取得出风口。楼井不但可以通风, 还可以采光、换气。4) 楼层高差通风。利用地形高差和不同楼层进行通风, 主要利用地形或建筑的高低不等, 形成空气压力差而造成良好的通风条件。5) 其他通风形式。城镇楼房常在屋面上做气窗、风兜、通风屋面等, 也有在檐下或山墙尖下做出风口;厅堂做成开敞式, 配以拆装方便的格扇, 有利于组织穿堂风;有的民居中把门做成上下两截活动式格扇, 在二楼开窗处做落地格扇, 格扇下截采用通透式固定木栏杆以保安全, 开启格扇, 吹入风量可大为增加。

2.2 遮阳与隔热

1) 遮阳:平面采用密集布局方式, 造成阴影以达到遮阳效果;将门做成凹入形式;在城镇中, 利用飘出的阳台、檐、廊来遮阳避雨;门窗遮阳;岭南城镇沿街建筑中普遍采用骑楼这样一种特殊建筑形式来遮阳。2) 防晒:民居中, 选择良好朝向可避免过多的阳光辐射;利用建筑物密集的平面排列、间距、高低和廊檐设置等方法, 直接或间接遮挡阳光;墙面平整, 少凹凸, 也利于减少辐射。3) 减少地面反射热:庭院天井地面材料多采用麻石或其他石材, 由于石质坚硬平滑, 不易吸收辐射热, 有吸热少、散热快的优点, 对降温有效。4) 屋面与墙体隔热:主要是加强屋面和墙壁的隔热性能, 以保证室内的热量不再增高。传统方法有双层瓦屋面隔热和采用热惰性较大的材料作为墙体的结构以达到外墙隔热。

2.3 建筑环境降温

1) 绿化降温:庭院绿化在大中型民居中较多采用, 一般规模较小, 内部布置疏竹假山、小桥流水。庭院巷道绿化有盆植、栽树, 或棚架绿化, 如种植葫芦瓜或其他植物等。2) 建筑结合水面降温:岭南地区多山水, 镇内村外河溪密布。传统建筑常利用河涌, 在水面上伸出厅堂或水榭, 既扩大屋内空间, 又达到了降温目的。还有将房屋跨水而建, 做成水上建筑;或引水入院, 靠流水将热量带走;或庭院凿池形成水庭, 依靠水面温度差, 造成空气对流而降温。

2.4 防潮

空气防潮关键在于阻止湿空气入屋, 其措施有:做好门窗的密闭性;采用实心厚墙、上下活动门等;建筑修建于高处;平地建屋时, 挖塘挖井;建筑采用坡屋面并用阳脊明沟;屋面出檐深远, 保护墙面和地面;加强建筑穿堂风;在建筑下面采用石质建材、密实墙裙、密实地板或夯实地面以隔绝地下水上升与渗透。

2.5 防台风

在多台风地区, 除了考虑良好的通风条件外, 还要注意防台风。建筑布局采用密集式布局, 依靠建筑物之间互相毗邻增加抗风力;建筑构造方面采用厚墙和实墙;屋身低, 出檐短, 屋坡平缓, 一般不超过1/4坡;砖带压瓦。

3 现时工作中的体会与思索

现今流行的国际式建筑美学, 其基础是高科技, 主要依靠适应性很强的人工环境, 这是以耗费大量能源和不同程度损害人们的卫生健康为代价的。受经济利益等因素所限, 现在建筑师不重视适应湿热气候的建筑设计, 研究人员也基本停止了早期对建筑适应湿热气候的各种实验研究。在岭南, 到处可见不分朝向的大面积玻璃幕墙、不设遮阳的窗口、没有遮阳作用的屋顶空架子, 这样的建筑难以很好的适应湿热的气候。

从前, 建筑中很多适应湿热气候的问题还没有解决, 如屋顶隔热、窗口遮阳、自然通风等。今天空调普及后, 更没有人去解决这些问题。但是, 人工空调降温系统至今仍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 空调环境的空气质量还不理想, 空调能耗也还未降下来。全面空调会引发人们的“空调病”, 加剧城市环境恶化, 造成社会资源浪费等多方面的弊病。岭南传统民居居住环境在解决气候条件方面有较好的经验和理论, 虽然时间过去了, 但其经验对今天的新建筑还是有一定的参考和实用价值。

摘要:我国岭南地区地处亚热带, 其气候主要特点是炎热、潮湿、多雨。在岭南地区的建筑中, 考虑解决气候带来的影响是很重要而且很必要的一个问题。岭南传统民居居住环境在解决气候条件方面有较好的经验和理论, 其经验对今天的新建筑还是有一定的参考和实用价值。

关键词:湿热气候地区,传统建筑

参考文献

[1]汤国华.岭南湿热气候与传统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岭南传统建筑 篇7

关键词:窗户,通风,采光

0 引言

自古以来, 岭南地区气候炎热, 终年高温, 太阳辐射量较大, 平均日照时间长, 受湿润的夏季风影响, 全年雨水充沛, 独特的气候条件造就了岭南地区独特的建筑文化。针对当地炎热、潮湿、多雨和强辐射的特点, 岭南地区的传统建筑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措施, 适应了当地的气候环境, 符合绿色节能的要求。岭南地区传统建筑中这些针对性的措施, 特别是其中千变万化的窗户形制, 在通风透气、采光遮阳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特别值得运用于当代建筑设计与实践中。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 窗户的形制多种多样, 既有安装在上下槛之间的长窗, 又有在墙体上部用来通风换气的小窗。而岭南地区的建筑文化在近代同时受到中外文化的影响, 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二元化建筑文化体系。岭南地区传统建筑的窗户形制类型非常丰富, 风格多样, 如起源于满洲的满洲窗, 就采用冰裂纹状的木条为窗骨, 用纸片蒙窗, 图案丰富多彩, 做工精致;而彩玻窗则源自于岭南地区对外来西方哥特式建筑文化的学习和利用, 虽然受到当时工艺的制约未能生产出纯净的透明玻璃, 但是掺杂的彩色玻璃却能够适当地减弱当地的太阳辐射。

岭南地区多种多样的窗户形制, 其目的均是为了能够满足当地通风透气和采光遮阳等需求, 其中窗户的开启方式则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按照开启方式划分[1], 岭南地区的窗户主要包括平开窗, 推拉窗, 悬窗, 立旋窗, 固定窗和折叠窗。平开窗完全打开时通风率能达到100%;而推拉窗则分为水平推拉窗和垂直推拉窗, 其通风率仅有50%;常见的悬窗主要是上悬窗, 虽然其通风率也较低, 但是兼顾防雨功能;立旋窗通风率能达到100%, 但是其开启不方便, 额外占用室内外空间;传统的固定窗往往是漏窗或空窗, 通风效果也非常好;而折叠窗则能选择是否全部开启, 从而按需调整通风效果, 但是其工艺复杂, 弯折处容易损毁。多种多样的窗户形制从不同功能需求出发, 岭南地区传统建筑对这些窗户形制的综合运用, 共同营造了其独特的热力学功能。

1 岭南地区传统建筑窗户的自然通风功能

由于岭南地区春季气候潮湿, 而夏季则较为闷热, 所以岭南地区传统建筑首先需要解决的是自然通风的问题, 通风能保持室内干燥、凉爽, 有利于居住者的身体健康[2,3]。利用窗户进行自然通风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窗户的位置、面积和开启形式决定了自然通风的效率。

从窗户的位置来看, 岭南地区传统建筑的窗户可以被划分为室外窗、室内窗和廊道窗。室外窗是建筑与外界气流直接沟通的通道, 气流从外界正压区域流向内部负压区。由于岭南地区传统建筑的进深较大, 建筑内部空间往往无法直接设置双向通风窗口, 而单一的室外窗通风渠道无法产生气流导向现象, 形成定向的气流通道。因此岭南地区传统建筑往往还设置室内窗, 与室外窗构成完整的定向气流通道。岭南地区传统建筑往往设计狭窄的冷巷作为室内主要通风道和狭小的天井进行室内的热压通风, 因此室内窗则往往设置在冷巷或天井中。一对对的室内、外窗能够在保障风速的前提下, 提高风所扫及的面, 从而提高通风效率, 图1显示了室内、外窗共同作用时的通风效果。而廊道窗则多数为固定空窗或漏窗, 或者采用通花隔断的形式, 从而保证空气流动的连续性 (见图2) 。

窗户的面积和开启形式决定了窗户的开启宽度。研究表明, 窗户的开启宽度越大时, 气流场的分布范围就会越大, 同时分布地越均匀, 从而有效改善室内的通风状况[4]。为了提高窗户的开启宽度, 岭南地区传统建筑往往会在需要通风的墙面上全部开窗, 这种开窗方式称为满周窗 (见图3) 。就窗户本身的开启方式而言, 大多数岭南传统建筑往往采用多样化的窗户形制进行立体通风:在低处常常采用固定的漏窗, 在高处则采用上悬窗或立旋窗形式的气窗 (见图4) , 在墙面中间区域则采用平开窗或推拉窗。综合运用多样化的窗户形制, 能够有效加强岭南地区传统建筑的自然通风效果。

为了加强通风效果, 岭南地区传统建筑采用了室外、室内窗结合的方式实现气流导向;采用多种形制的窗户进行立体化通风。

2 岭南地区传统建筑窗户的自然采光功能

传统自然采光方式往往不依赖辅助照明设备, 受建筑的形式、高度、窗户的形制和材料影响。太阳光通过窗户照射到室内的日照面积和日照时间共同影响建筑物的自然采光功能。

窗户位置会影响室内的日照面积[1]。岭南地区传统建筑窗户往往是侧窗的形式, 侧窗设置在墙面的中间位置时, 靠近窗的上部和下部室内空间均会出现暗角, 但是比设置在低处和高处的侧窗能产生更大的日照面积, 高侧窗、中侧窗和低侧窗的采光对比效果如图5所示。同时, 在前文中的分析我们发现岭南地区传统建筑的立体化窗户形制改善了通风效果, 其实这样的立体化设计也能够通过高侧窗和中侧窗结合的方式增加室内的日照面积;开在天井一侧的室内窗还能充分利用天井进行天窗采光, 这样以室外窗、室内窗、高侧窗、中侧窗、天井结合的方式形成了立体采光的效果, 形成了良好的自然采光环境。

窗户的形状会影响室内的日照时间。岭南地区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 属于北半球, 太阳东升西降。岭南地区的传统建筑一般为南北朝向, 窗户的东西向尺寸越大, 一天所能获得的日照时间越长。尽管岭南地区传统建筑的窗户从单扇的角度来看, 东西向尺寸一般较窄, 但是从整体的角度来看, 岭南地区传统建筑的窗户采用多面的方式, 增加了窗户东西向的整体尺寸, 当窗户占满整块墙面时即形成满周窗。

岭南地区传统建筑通过室外、室内窗、高侧窗、中侧窗结合的方式与室内天井共同构成了立体化的采光体系, 提高了日照面积;通过整体化的窗户设计方式增加日照时间。

3 岭南地区传统建筑窗户的遮阳避雨功能

岭南地区气候的另一特点是终年炎热多雨, 因此窗户设计时还必须考虑其遮阳和避雨功能, 既不能让室内温度过高, 也不能让室内环境潮湿。岭南地区传统建筑的窗户从窗楣、窗框、窗格和窗心的完整结构出发, 多样化地实现了遮阳、避雨功能。

窗楣指的是窗户上方的横木或横梁, 岭南地区传统建筑往往制成木雕或石雕等样式, 除了起到装饰美化效果的同时, 也能阻挡一部分太阳直射, 降低室内温度;在下雨天则能防止雨水直接通过窗户进入室内, 起到避雨的功能 (如图6所示) , 与现代建筑设计中遮阳板、遮阳棚起到了异曲同工之妙[5]。岭南地区部分地区传统建筑虽未设置窗楣, 但是在其立体化的窗户形制中, 通过将高侧窗设置成上悬式的木窗, 也能够起到类似的效果。

岭南地区外遮阳的窗户技术还体现在百叶窗上, 传统的百叶窗为固定式, 由一排倾斜的木质叶片组成, 百叶窗能根据需要设置成平开窗、推拉窗等多种形式, 既不影响室内的通风效果, 又能有效遮阳 (见图7) 。

受西方文化的影响, 岭南地区传统建筑很早开始使用玻璃作为窗心。虽然受到当时制造工艺的限制, 无法制造出透明玻璃, 所以当时的玻璃多为彩色玻璃, 但是掺杂的金属离子对太阳辐射的紫外光有明显吸收作用, 使传统的岭南建筑室内往往较为凉爽、阴暗 (见图8) 。

岭南地区传统建筑窗楣的设计方式, 以及多样化的窗户形制———如木质上悬窗、百叶窗和彩色玻璃窗, 十分适宜岭南地区高强度的太阳辐射和湿润多雨的气候条件。

4 结语

岭南地区传统建筑文化博大精深, 尤其是窗户的设计方式, 演变出各种各样的窗户形制, 这些窗户的热力学功能表现为自然通风功能、自然采光功能以及遮阳和避雨功能。岭南地区传统建筑采用的室外、室内窗、高侧窗、中侧窗结合的方式与天井构成了立体化的自然通风体系和自然采光体系;多种形制的窗户加强了自然通风效果, 整体化的窗户设计方式提高了自然采光效率。这种多样化的窗户形制也起到了阻碍太阳辐射和雨水的效果。

岭南地区传统建筑窗户的设计意义不仅在于节能技术上, 更指出了现代建筑窗户设计乃至未来建筑发展的思路。我们应当因地制宜地选用适当的建筑技术, 博古通今, 响应绿色建筑的号召, 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参考文献

[1]黄湘菡.岭南地区传统建筑中窗户的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2013:136-138.

[2]王鹏, 谭刚.生态建筑中的自然通风[J].世界建筑, 2000 (4) :62-65.

[3]刘志永.浅谈自然通风原理与建筑设计[J].山西建筑, 2008, 34 (32) :69-70.

[4]林川.小城镇住宅建筑节能设计与施工[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4:36.

岭南传统建筑 篇8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何镜堂教授首先为本次学术研讨会作了题为《建筑理论、创作与建筑师素养》的专题报告。在热情洋溢的演讲中, 何院士结合自己丰富的建筑创作经验和深厚的人生阅历, 对建筑的本质属性、“两观三性”建筑论、设计团队建设、建筑创作思维和建筑师素养等方面作了精彩讲述, 也给岭南建筑学派的可持续发展、岭南建筑学派研究团队的壮大与发展提供了深刻的启示:首先, 在思想上要树立传承与创新的观念, 不管是在建筑创作中, 还是在学术研究中, 都要秉承“天人合一、师法自然、和谐共生、厚德载物、以人为本”的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价值观, 在此基础上, 不断追求创新、引领时代精神;其次, 在学术创新中要把握“两观三性”的思想理念, 它既是和谐统一的建筑创作观, 又是学术研究的哲学方法论, 要求我们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学会抓“主要矛盾”, 培养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最后, 要培养团队的综合思维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与高尚的品德, 做到勤奋、才能、人品、机遇的有机统一。

一、理论研究的内容体系与方法论构建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生导师唐孝祥教授在题为《岭南建筑学派研究的内容体系与方法选择》的学术报告中, 从岭南建筑学派的发展历程、岭南建筑学派研究的缘起、目标与意义、研究团队的现有基础等方面进行了阶段性的回顾与总结, 并对岭南建筑学派研究的内容体系与研究方法等理论建构的重要问题进行了充分的阐述。唐教授指出, 首先, 岭南建筑学派秉承岭南文化精神, 立足现实, 开放融通, 务实创新, 无论在学科方向创建探索、研究领域深化拓展, 还是在规划设计的开拓创新、教育教学的特色构建, 均建树颇丰, 形成了内容丰富的学术思想体系。其次, 岭南建筑学派研究的目标在于从学科探索创建、建筑实践创新、建筑理论建构、教育教学探索和特色凝聚等多个层面进行梳理和总结, 深刻揭示岭南建筑学派学术思想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建构岭南建筑学派实践创新和理论建构的体系框架。因此, 基于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和全球视野的比较研究, 本研究对于推进岭南建筑学派实践创新的理论化建构, 促进岭南建筑理论研究以及建筑史学研究、建筑美学研究等繁荣发展, 具有重要的现实实践意义和学术理论价值。

唐教授在报告中进一步强调, 要实现这一目标和意义, 岭南建筑学派研究团队要从纵向和横向两个层面把握岭南建筑学派研究内容体系的层次框架, 有步骤、有层次地深入探索如下重要议题:岭南建筑学派的学理合法性研究;岭南建筑学派现实主义设计理论研究;岭南建筑学派文化现实主义设计理论研究;岭南建筑学派地域现实主义设计理论研究;岭南建筑学派功能现实主义设计理论研究;岭南建筑学派的学科创新研究;岭南建筑学派的理论建构研究;岭南建筑学派的教育教学思想及其特色研究;岭南建筑学派的建筑批评研究;岭南建筑学派的发展历程研究;何镜堂“两观三性”建筑理论研究;岭南建筑学派的师承关系及其传承创新比较研究;岭南建筑学派建筑师系列研究;现当代岭南建筑审美文化研究;以及岭南建筑学派的发展创新的文化传播研究等。同时, 正如黑格尔所言“方法是对象的类似物”, 研究方法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个研究工作的成败。唐教授表明, 要取得学术研究的长足发展, 我们应依据自身能力和特长, 选择符合岭南建筑学派研究的对象及其规律要求的, 旨在实现创新预期的研究方法, 即“历史研究与哲学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为主, 运用建筑学、哲学 (美学) 、历史学、社会学、传播学、人类学等跨学科综合研究法去构建一个以“建筑——历史——哲学”聚焦的三维交互的核心研究路线。

二、深化与拓展

岭南建筑学派研究的理论框架和内容体系如何得到进一步的学术深化与拓展, 也是此次会议的重要议题。华南理工大学陈吟博士在题为《岭南建筑学派现实主义创作思想的三个维度》主题演讲中, 通过对岭南建筑学派代表建筑师创作思想的发端、文化契机、建筑作品、创作文本和发展历程的分析, 运用归纳总结的方法提出岭南建筑学派现实主义创作思想涵括了功能现实主义、地域现实主义和文化现实主义三个哲学层面上的逻辑维度, 这三个维度虽在岭南建筑学派发展的不同阶段的表现各有侧重,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定的历时性特征, 但三者之间又是交叉重合、统一整合的内在逻辑关系, 并具备开放性和发展性特征。在学术讨论中, 惠州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系郦伟教授指出, “文化现实主义” 有潜力成为岭南建筑学派理论深化的一个重要方向, 其背后的学理逻辑则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史观;而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生谢凌峰则认为可从地域技术观、地域环境观与地域文化观等几个方面对岭南建筑学派地域现实主义设计理论研究进行深化, 并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构想。

与会代表还从岭南建筑学派研究的方法论拓展方面提出了精辟的见解, 如郦伟教授作了题为《何镜堂“两观三性”建筑理论的哲学基础》的主题演讲, 他从对何镜堂院士的建筑文本的解读中得到启发, 认为何院士建筑实践的创新与“两观三性”建筑理论的构建离不开他早年对辩证法、矛盾论与实践论的深入研究, 离不开其对哲学方法论的掌握和对传统哲学理念的运用, 并提出岭南建筑学派研究的哲学维度与其建筑维度、历史维度同等重要。还有代表指出建筑是技术与艺术的统一体, 我们可以引入接受美学、价值论美学、现象学等的研究方法, 注重审美主体的体验, 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角度展开关于岭南建筑大师经典作品的审美特征的深入广泛研究。

三、传承、创新与超越

岭南建筑学派如何在建筑实践和理论研究中传承岭南优秀传统建筑文化、并实现自身的不断创新与超越, 是与会代表们热烈讨论的又一个重要问题。在研讨会上, 惠州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系赖瑛博士结合其教学过程中的感悟与思考, 以岭南建筑学派第一代和第二代建筑大师的优秀作品为例, 从建筑的技术、艺术与意境三个角度论述了岭南建筑学派是如何站在传承与发展的立足点上, 实现建筑实践的不断创新与超越。 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朱雪梅教授作了题为《基于整体观的历史遗产、保护和活化利用研究》的主题发言, 她以“粤北历史村落的保护规划”为例, 阐述了如何在“三旧改造”, 即“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的改造中运用和落实 “两观三性”的建筑思想, 指出旧村落改造既要吸收村落保护研究的已有优秀成果, 又要引入新观念、新方法、新策略, 立足于当地的地域文化性格, 尤其要有整体观意识, 处理好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三者的关系, 实现村落改造的可持续发展。这进一步拓展了“两观三性”建筑理论的实践指导意义和核心价值。还有代表指出, 何镜堂院士的“两观三性”理论思想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对挖掘当代建筑的地域特色与文化哲理内涵, 对当下生态城市建设、对珠三角园林城市群的绿色网络构建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岭南传统建筑 篇9

关键词:聚落景观,发展路径,竞争——共生,岭南

前言

传统聚落景观是人——地互动或交互作用之下的产物, 其不仅表现为人通过主观观察的构成意象及主观构成意象所表现出的符号和方式, 也是一种客观的环境要素组合, 其呈现出特殊的地域性或区域特征及文化特色[1,2]。因此, 聚落景观既具有地域特色性, 也具有景观特殊性。

依据生态群落演化理论的“生存竞争”法则, 按照竞争、侵入, 支配和演替四阶段划分法, 结合人与地的关系发展历程所对应的四阶段, 即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信息化社会, 而不同的景观类型将经历“传统——竞争——支配——共生”四个阶段, 为了分析和对比研究的方便, 在此把岭南地域围绕农业所产生的聚落景观定义为基准研究点, 从传统聚落景观到现代景观的连续演进过程按照村落经济、社会、环境、人文等四个方面的变化情况及主要特征划分为传统期、竞争期、支配期、演替 (共生) 期等四个阶段。

1 竞争——共生理论及其与聚落景观的关系

1.1 竞争——共生理论

英国生态学家坦斯烈 (Tansley, 1935) 提出了“生态群体概念”, 使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从单纯的个体——种群——群落转向了更加切合地球实际的生态系统[3]。帕克 (Robert Park) 认为[4], 就像在植物和动物群体中一样, 人类社会群体的秩序也是来自于“生存竞争”1) 过程的运行, 例如优胜劣汰、隔离、无情的竞争和演替, 经济分异被视作导致社会分化的基本原因, 而特定群体在某些地区上的支配被归因于其相对竞争力。社区范围内的竞争现象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是由土地利用形式引起的, 另一类是由于土地占有者的更迭引起的。

1.2 竞争——共生与传统聚落景观空间演变

乡村作为整体具有动态系统的特征, 其建设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动态变化的, 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 传统聚落景观具有动态系统自组织、自适应及协同进化等特点[5]。聚落景观空间结构在行为上表现出许多生态系统演化特征, 结合生态系统演化理论, 岭南传统聚落景观在各种动力的作用下主要有竞争、捕食、寄生、共生等等行为特征[6], 分别表现为:

竞争:具有相似需求的物种生活在一起时, 为了抢夺空间和资源, 必然会产生一种直接或间接抑制对方的现象, 即竞争。现代化的乡村作为一种不断被城市侵袭的特殊生命体, 其生存和发展需要各种资源, 当过去农业资源足以维系乡村发展时, 乡村呈现以农业发展为主调的景观特征, 传统聚落则是为适应农业生产和生活而产生的居住形态。当乡村在城市化的冲击及经济发展的引导下, 面临其他的资源或产业更有利于乡村发展时, 则对传统的聚落景观造成竞争。

捕食:生物物种之间除了空间和资源的抢夺之外, 还有一种直接的对抗性关系, 就是一种生物吃掉另一种生物的捕食作用。一个乡村的存在是以一定范围的地域空间为载体的, 没有了承载乡村发展的地域空间, 则乡村也就不复存在了。因此, 传统聚落景观之间的捕食关系最直接的表现是地域空间的侵占, 尤其是强势景观往往将弱势景观纳入自己的版图, 进行统一的规划和建设, 以求获得更高的规模经济效应。

寄生:在生态学中, 寄生是指一个种 (寄生者) 寄居于另一个种 (寄主) 的体内或体表, 从寄主那里获取养分并维持生活的现象。乡村中典型的寄生者是“城中村”。“城中村”景观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特有的聚落景观形态, 它是滞留城市流动人口、为城市建设暂时蜗居劳动力的场所。

共生:在生物学中被认为是两种生物或其中的一种由于不能独立生存而共同生活在一起的现象。在传统聚落中, 共生意味着不同的有机体或子系统之间呈现合作共存与互利互惠的现象, 共生使系统协调演化, 整体功能和效率最优, 从而使其持续发展的机会最大[7]。

2 竞争——共生理论下的岭南传统聚落景观发展路径

2.1 传统期——1979年以前

地域特征主要受自然条件影响, 因地域之间的地形、气候、物产、生产方式或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等影响到建筑形态[8]。要深入了解一个地方的聚落景观, 则必须着手于当地的建筑形态。传统期岭南地区的乡村聚落景观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及明显的岭南特色性, 从地域特色及环境条件出发, 传统的聚落整体布局形式多满足从事农业生产的需要, 因此梳式布局系统为主要布局形式, 其建筑构造通常为巷道与夏天的主导风向平行, 即沿南北向布局, 户内有天井小院起空间组织作用, 主要是为了满足通风、隔热、遮阳等要求 (图1) 。内搭建阁楼、灰瓦、白墙和清水砖墙、栗色木门窗, 建筑平面整体, 这种外封闭, 内开敞的形式, 具有建筑密度高、安全、隐蔽的特点, 形成了独具岭南传统的居住观念和居住文化[9], 并成为具有独特地域风格的岭南派乡村建筑。村前水塘, 村口榕树, 村中坐落有大祠堂, 已成为岭南传统聚落景观的典型标志。由于这时村镇的住户多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 并保留着传统农村社会的生产方式, 因而住宅也溶入到传统的村落空间中, 住宅周边是农田、池塘和榕树等, 村落生态环境良好。

2.2 竞争期——1980至1989年

聚落实质上体现的是一种人地关系, 以及在此之上生长的社会、经济、文化关系。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村镇里率先出现“万元户”。在有了一定经济积累之后, 农民建房改善生活的热情高涨, 在此期间, 政府提出农村的农民住宅属于生活资料, 并允许农民自筹自建房, 产权归自己所有, 引起村民住宅开始改革开放以后的第一轮大规模改建。由于城乡日益接近的生活方式逐渐改变了传统农民的住房观念, 使他们的建房动机从“改善”型向“享受”型转变, 建房格局从“瓦房”变“楼房”。建筑形式舍弃了传统民居的合院式或三间两廊等形式, 而是根据实际使用功能, 结合基地条件将其改造为二层或三层的独家独院的住宅, 结构形式多为砖混结构, 后期过渡到部分采用框架结构, 平屋顶、清水砖墙、白墙或水刷石墙面后期出现了马赛克或瓷砖外墙 (图2-1) 、钢窗、平面以独院式为主, 水井逐渐取消并过渡到使用自来水。祠堂作为聚落传统的中心仍在乡村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并发挥着公共空间的作用, 但是传统的宗族观念被消弱, 祠堂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宗族聚会的场所, 而被改用为乡村的各种公共活动和小学教育场所 (图2-2) 。农村整体上仍旧保持原有的村落形态, 到80年代末期部分人开始将住宅首层辟为商铺, 或建房时选取前店后居、下店上居的住宅形式, 有的人选择不在原址而是在村落的公路边建设新房。

2.3 支配期——1990至1999年

在城市化风气的侵袭下, 现代建筑的形式也渐渐入侵乡村, 人们纷纷选择兴建钢筋混凝土平屋顶的建筑, 由于崇尚城市建筑风格, 岭南经济发达地区农民在建房上追求建筑材料的高档化, 建筑形式的多样化, 因此导致乡村里传统式、现代式、甚至欧陆式等多种建筑风格并存。并且不同建筑风格的聚落景观呈现同心圆式展开, 在乡村的中心往往是还保留着出租给外地人用的传统合院式建筑, 在合院式建筑的周边则是第一次建房高潮中所建造的二至三层砖混结构楼房形式, 乡村的外围则是通过占用农业用地而建造的多层现代化的框架式楼房结构, 新旧建筑出现梯度交错 (图3) 。九十年代初期, 沿街、沿公路首层商铺型住宅开始大量出现, 人们建房的目的从最初住好转到如何通过住房获得更大的租金收益。为了建更多的住房, 村里原有的池塘、水面被填平, 树木被砍伐, 农田被侵占, 传统的村落空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建筑已开始失去了个体差异和地域特征的美学意义, 经济的铁律破坏了中国传统村落和谐人居空间的“文化意义”, 中国传统古村落的天人合一、风水、小桥流水人家等意境, 在这里开始消失[10]。

2.4 演替期——2000年至今

进入21世纪以后, 岭南的整体经济发展速度趋于稳定。聚落景观空间演变的动力机制开始由以外资投入和乡镇企业发展为主转向政府主导的集约型基础设施投资, 聚落景观发展进入演替期的前期。岭南地域乡村聚落景观无论从单体建筑外观还是聚落规模、内部结构等方面, 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其一就是乡村居民经济水平的提高, 最快反映在对自己房屋的建造和改制上, 单体建筑从最初的平房改制为多层楼, 且与城市的距离越近, 房屋的建筑密度越大, 间距越小, 尤其是城中村里面, 在租金利益的驱动下, “握手楼”、“贴面楼”景观比比皆是;其二是村庄空心化与新村沿道路自发建设, 随着经济的发达及趋向商业经济利益的发展, 部分先富起来的村民选择在交通便利的路边建房屋, 或者在更靠近城市的农业用地上建造房屋, 造成原有村落的空心化或成为专有的出租屋村。由于农民意识提高, 部分地区的农民开始自愿的接受“文明公寓”式的房屋 (图4) 。

城中村景观是珠三角聚落景观中的一个普遍现象, 城市化所带来的结果是人、物与活动的集聚, 也是导致乡村区域发生冲突和产生问题的根源。城中村“出租屋经济”导致外来人口急剧增长并大大超过本村人口, 作为传统农村社区与移民社区的混合体, 农民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与城市现代生产生活方式彼此碰撞, 村中治安状况极差。“城中有村, 村中有城;村外现代化, 村内脏乱差”成为典型的城中村写照 (图5) , 更是成为珠三角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的一大难点。

由于该时期更多的是面临城市化及城市文化的冲击, 及接受各种影响的时期, 还未更好的实现城乡之间的融合和协调发展, 因此又可将该时期称为演替期的前期, 也就是经济社会各方面得到较大的发展, 但同时乡村社会中各种问题更加严峻, 急需得到有效解决。一旦各种乡村社会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将促使乡村地区得到一个质的提高, 也是进入乡村聚落景观协调发展的时期——演替期的后期, 即达到和谐共生状态。

3 岭南传统聚落景观演变规律及特征

3.1 聚落景观演变规律

通过对岭南聚落景观发展路径的分析, 了解到岭南传统聚落景观在20多年的城市化进程中正逐渐失去其乡村形态要素, 渗入城市形态要素, 并演变成“非城非乡”的特殊景观形态, 甚至被城市景观完全同化, 而逐渐演变为城市的一部分。其聚落景观空间形态演变规律概括为表1所示。

3.2 聚落景观演变特征

分析岭南地域传统聚落景观空间演变特征, 主要体现为:

渐变性:聚落景观随着时间的发展在地域空间上的渐次演化。渐变是聚落景观空间结构变化的基本规律, 但由于人为因素作用的方式和强度的不同, 在聚落景观的渐变发展中又分别包括突变型聚落景观、稳定型聚落景观、消亡型聚落景观等三种。

城市性逐渐替代乡村性:随着乡村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 聚落景观的乡村性不断被城市性所替代。1978年前的聚落景观还是以农业景观为主调的传统型聚落景观, 随着各种动力因子的刺激和作用, 农业景观不断被城市景观所侵蚀而成为残余斑块, 农村传统的生产方式也受到城市的不断影响。随着城镇面积的增加, 城镇数的增多, 城镇辐射范围的扩大, 聚落景观的乡村性不断减弱, 城市性在逐步增强。

均质性与异质性:聚落景观的发展过程, 既有均质的一面, 又存在异质的一面。均质化的过程与异质化相互交织。在宏观层面上, 整个区域的聚落景观有向均质性发展的趋向, 即与全国其它地域的乡村乃至是世界范围内的其他地域的乡村趋向类同的一种变化过程[11]。但是在空间表现上, 又受微观地域特色的影响及不同因子的制约, 在不同的空间范围上, 表现为景观的异质性。

4 小结——共生理念下的传统聚落景观发展思考

聚落景观作为一个复杂的景观生态系统, 其与生态群落演化有着相似的模式, 发展演进一样依据“生存竞争”法则。因此在城市化的进程中, 传统聚落景观必然受到城市文化因素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冲击, 传统的地域性特色和文化特色不断的剥离和丧失, 聚落景观的保护性规划迫在眉睫。在发展过程中要达到传统聚落景观的适应与共生, 则应该更新观念, 树立共生理念, 进行生态调研, 施行规划控制, 并进行生态设计, 促使传统聚落形式与相应的自然条件和社会背景相适应和和谐共生状态, 实现城乡的协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迁村太郎著, 曹沉思译.景观地理学[M].商务印书馆发行, 1978.

[2]汤茂林.文化景观的内涵及其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 2000, 19 (1) :70-79.

[3]丁鸿富, 虞富洋, 陈平.社会生态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 1987.

[4]Haken, H., Advanced Synergetics[M], Springer-verlag, 1983.转引自:苗东升.系统科学精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5]魏秦.从原生走向可持续发展——黄土高原地区建筑学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999.

[6]陈绍愿, 张虹鸥, 林建平等.城市群落学:城市群现象的生态学解读[J].经济地理, 2005, 23 (6) :810-813.

[7]李晓峰.适应与共生——传统聚落之生态发展[J].华中建筑, 1998, (2) :108-110.

[8]李允裴.由南北产业的差异看客家民居形式[客家文化研讨会论文集][R].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 1994.271-280.

[9]李炜.围合式布局设计探索[M].南方建筑, 2003, 3.

[10]刘沛林, 董双双.中国古村落景观的空间意象研究[J].地理研究, 1998, 17 (1) :31-38.

岭南传统建筑 篇10

关键词:文化遗产;岭南舞蹈;传承;发展

中途分类号:G7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2-00068-01

岭南传统舞蹈源远流长、悠久灿烂,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舞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承载着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使命,经济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广东人走出国门,将岭南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同样带动岭南传统舞蹈的传承与发展。岭南传统舞蹈除了现如今大家最常见的“狮舞、龙舞”还有很多颇具名族特色的舞蹈形式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已经失传的艺术文化我们无法挽回,如今应该做的是如何将千年流传的岭南传统舞蹈与现代艺术相融合,促使岭南传统舞蹈能有效的传承和稳步发展。

一、岭南舞蹈的概述

1.岭南舞蹈的起源。据考古发现,在新石器时代古南越族的先民在岭南就有舞蹈活动。岭南舞蹈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发展时期:一是独立发展时期。远古时期的岭南舞蹈我们已经无法看到,只能从考古发现中去寻找舞蹈形象。二是汉越舞蹈文化融合时期。这时期的舞蹈我们除了能在考古发现外,还有文字资料记载中去展开想象。三是岭南舞蹈的传承与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的很多舞蹈形式都保留到了现在。

2.岭南舞蹈的多元化。岭南地区多名族聚集,形成了多元化的岭南舞蹈。其中除了汉族的“狮舞”、“龙舞”、“采茶舞”、“闹花灯”、“钱鼓舞”还有黎族的“招福舞”、“草笠舞”、“钱串舞”、“跳娘舞”、“清音舞”;壮族的“绣球舞”、“扁担舞”等等。岭南舞蹈形态各异,内容丰富多彩,有表现期盼丰收、喜庆的酒歌舞,有表现辛勤劳作的劳动舞,有表现爱情的情歌舞。这些舞蹈都蕴含着岭南各族人民的生活和梦想、快乐与哀愁。这些千百年流传下来的艺术瑰宝我们要重视、保护、传承并将它发扬光大。

二、广东岭南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广东岭南人经历了岭南舞蹈文化和中原舞蹈文化相融合的过程,创造了绚丽多彩富有 广东特色的岭南舞蹈。广东民间舞蹈,多数是农时节令、婚丧礼仪、岁时节日、宗教信仰等民俗风气中展开。

1.广东民间传承的岭南舞蹈

1.1.傩舞:50年代在钦州发现傩舞“跳岭头”,随后在海康发现“走成伥”,湛江市郊发现“考兵”,化州县发现傩舞“跳花棚”,吴川县发现傩舞“舞六将”、“舞二真”。从广东“考兵”等几个傩舞特征考察,舞蹈动作和面具比较古朴,内容主要都是祭神驱鬼。流行于海康县等地的舞具有戏剧性的特点。

1.2.宗教舞蹈:佛教在广东历史悠久,香火旺盛,信佛拜佛者甚多,族中和家中做香花佛事也很普遍。在民间常可看到的较有代表性的有:“打莲池”舞蹈源自“目莲救母”的神话传说。是宣传佛教慈悲为怀、驱难报恩、普度众生。舞蹈时气氛严肃悲凉,低沉哀切,舞姿轻盈回转。

1.3.民俗舞蹈:岁时节日,是人们相互祝愿、共同娱乐、交流感情的重大民俗活动,而民间舞蹈在这些节日喜庆活动中,成了最活跃、最能宣泄人们情感的活动内容。在春节和元宵节的传统节日里,“英歌舞”、“钱鼓舞”在潮汕地区盛行。以及佛山“十番”等,这些几百年历史的舞蹈直接反映人们的生活,抒发人们的美好情感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这是一种表演性较强、艺术价值较高的民间舞蹈,深受人民群众欢迎。

2.岭南舞蹈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2.1.专业舞蹈演员不足,岭南舞蹈在日常的生活中演出机会很少,农时节令、婚丧礼仪、岁时节日这些时候才会展开,所以岭南舞蹈的演员薪资收入就较少,导致岭南舞蹈的演员严重不足。

2.2.观众对岭南舞蹈认识不足,岭南舞蹈不像电视上常见的歌舞表演,喜闻乐见,岭南舞蹈演出的机会比较少,所以观众对岭南舞蹈认识不足,喜好程度不深、受众群体太窄。

2.3.专项制度不健全,目前岭南舞蹈传承与发展中面临着专项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只有一小部分人在为这一传统的舞蹈表演的传承和发展努力,没有相关部门对它进行有效的管理。

三、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岭南舞蹈办法

1.加大媒体推广,电视台和广大新闻媒体是信息传播最快、最广的途径,岭南人想要把岭南舞蹈推广到全国乃至全世界,让广大观众都了解岭南舞蹈、接受岭南舞蹈、热爱岭南舞蹈就要加大媒体推广。政府也要成立相关部门扶持岭南文化的传承,多推荐优秀的舞蹈演员参加电视台的娱乐活动,加大电视台及广大媒体对岭南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播,发挥媒体优势,加大宣传力度,在观众欣赏岭南舞蹈的同时,加深对岭南舞蹈的了解及认可,促进岭南舞蹈的全面发展。

2.加强专业舞蹈人才培养,岭南舞蹈由于历史悠久,岭南日常生活中岭南舞蹈影响深远,岭南人对于基本的岭南舞蹈有所了解,但岭南舞蹈的技巧、内在情感和表现力,岭南人民了解甚少。因此,要想岭南舞蹈在当代社会中继续传承,就必须加大专业舞蹈人员的培养,重视舞蹈教学,对舞蹈人员的基本功、专业技能、美感意识、情感表演等进行专业的培养。才能感染观众,加大观众对岭南舞蹈的认可。

3.追求创新,岭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底蕴,它以各名族各时代的意识为主体,传扬一种具有精神内涵的文化状态。由于岭南地区,是沿海地带,也是我国贸易出口的重要地区之一,国外丰富的文化、商业文化、科学技术引进丰富及文化的传播,岭南民族舞蹈在创作新品时,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学习西方先进的舞蹈形式。岭南民间舞蹈在社会文化历史之中,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传承文化的同时不断的探索创新,激发人们潜在的想象和创造力,促使岭南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

4.社区平民化推广,现在广场舞、健身操已经普及到全国各个乡镇。岭南舞蹈的专业演员有志之士也可以组织在一起编排一套适合广大观众学习的健身舞蹈,这样可以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岭南舞蹈的热情及欢乐,营造活跃的氛围,把岭南舞蹈传播到神州大地每个角落,促进岭南舞蹈平民化、大众化。

参考文献:

[1] 崔英美.岭南舞蹈的传承与创新.《南方论刊》 2011(06)

[2] 吴惟庆.令人期待的岭南舞蹈.《广东艺术》2005(03)

浅析岭南广府式传统园林茶居 篇11

1 岭南式的“饮茶”

“喝茶”在粤语里称作“饮茶”,广州人爱“饮茶”,茶文化既是民俗文化,又是饮食文化。由于岭南自古具有的“重商”价值取向,“饮茶”也走向了市场,逐渐地出现人们聚集饮茶的居所,即“茶居”,如茶室、茶馆、茶寮、茶居、茶楼等,名目繁多,形式各异。可见“饮茶”一直为岭南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广府茶楼与茶馆的概念也不尽相同。它既供应茶水又供应点心,而且建筑规模较茶馆大。由于“饮茶”同为达官贵人和市井生活的重要部分,而且要在喝茶的过程中提供就餐可能,一方面商家为了有更多的经营空间,另一方面岭南的气候一年四季皆适宜室外活动,于是喝茶的空间便从室内发展到了室外。同时,在经营的竞争中为了争取客源,好的环境成了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便出现了与园林造景结合的茶居,饮茶与园林也自此结下了渊源。

2 岭南的园林特色

我国园林可以分为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和岭南园林三个类型。北方园林以大型建筑如宫殿为主体,园林从属于其建筑,园林面积往往比较大;江南园林着眼于营造意境,强调儒、道、禅等观念,园林是其建筑群落的主体,布局上园林与主体建筑有较明显的划分;岭南园林面积一般不及前两者,其特点为主建筑群与园林融于一体,并没有清晰的划分。

岭南园林及其建筑作为一种特有的形式同时也体现了当地的人文、地域和气候特色。南方气候炎热,潮湿多雨,对于厚重实体的物件,往往会从内心感到繁重压抑。这种观念也影响对造园及建筑的看法,人们普遍都希望布局上灵活一点,建筑轻巧一点,色调轻一些。由于气候炎热,建筑往往会引入室外环境以改善小气候,出现了底层花园,把庭院引入了架空层甚至是室内。岭南园林建筑另一个特征就是有庭又有园,以水为中心的称水庭,以绿地为中心的称旱庭,建筑物都环绕庭院而建,如果庭中有栽木及绿化的则称为庭园。

岭南园林体现了南方人的务实性和兼容性。北方院落面积较大,建筑坐落于院子中。而南方人多地少,建筑毗邻,院子都被建筑所包围,所有的功能设置都是实用的,希望在有限的室外空间中达到通风、纳阳、排水的目的。 同时岭南园林造园时多运用“咫尺山林”的手法,在有限的空间里再现自然的景色。另一方面,岭南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园林的布局、建筑及细部都受到了西方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的影响。园林的平面布局会兼有传统园林曲折幽深和西方几何化的特点,而细部更会借用西方的拱券、金属装饰甚至是柱式。

3 老字号“园林茶居”

3.1 “泮溪”茶居

“泮溪”茶居位于广州荔湾湖畔,建筑临水,环境幽雅。该建筑物原是一组多座相通的传统宅第,后来被改建为园林茶居。由于既要使室内各厅房之间联系方便合理,又要使它们之间有区分和独立性。这时,设计者就采用了岭南庭院常用的游廊使各建筑相连。游廊的使用不仅增加了建筑群的连贯性,同时也增加了空间的容量和趣味性。从门廊进入门厅,既可马上进入室内餐厅,也可沿着游廊到达不同的园区就餐,饮茶的空间由室内延伸至庭园,由游廊延伸至湖畔。在室内的茶客能独享静雅,而室外也能赏景而悠然品茗。对于“饮茶”的习惯是上至达官下至市井,为了兼顾两方的客源,分散的空间同时在功能上也达到了一个很好的分流作用,室外宽敞而灵活的空间就成了市井高谈畅饮的理想场所(见图1)。

“泮溪”茶居对园林的体现在于整个建筑与园林和环境融为一体,建筑借景于园林,园林又由建筑所贯穿。园林既是一个景观空间,同时也是一个“饮茶”的功能空间,具有建筑的功能而又不受界定的约束。这种结合既反映了重商务实的性格,同时也体现了建筑群与园林高度融合的岭南园林特点。

3.2 “北园”茶居

“北园”茶居有“山前酒肆,水尾茶寮”之称,故称为“北园”。北园茶居原是一座私人的传统住宅,后来进行了改建,设计师当时考虑到传统住宅改作餐饮空间,认为将厅堂改造为大厅,可以把岭南古庭院的某些要素和细部装修、构件等引入宅内的院落空间。茶居内各处建筑间穿插大小院子,点缀嘉木绣石,内外相通,处处有景。独特处在于设计者有意把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番禺余荫山房的水面和“浣红跨绿”廊桥放在宅第的庭院内,既满足了实用功能需要,也增添了酒家的岭南文化特色。

“北园”茶居为面积最小的一个,建筑物之间都采用了岭南传统庭院方式相连或相隔,或用水庭,或用旱庭。设计者运用“咫尺山林”的手法以改造有限的空间,其间园、台、池、馆与游廊、拱桥、假山、花径交相穿插,构成曲折幽深、小中见大的庭院空间。园中以水为主景,建筑在庭院内看来都为架于水面之上,静谧之感油然而生。一处模仿经典园林的点睛之作——“浣红跨绿”廊桥横跨于水面,不但增加有限空间的层次感,同时也以最简练的语言重述着岭南文化(见图2,图3)。

3.3 “南园”茶居

“南园”茶居由于没有受到旧宅改造的影响,园与建筑布局上体现了现代的几何性,但在建筑排布上的错落有致又不失园林的韵味。面积为0.96万m2的用地分为三个区域,中间以作为主餐厅的两层高建筑界定出静和闹两个园区。静谧的“林中林”园区用竹林作景,错落的竹簇使品茗的空间既露天开敞同时也遮荫避暑。U形的敞廊作为这一园区的收笔,既创造了一个与环境相融合的半室外用餐空间,同时也以流线的错觉增加了竹园的面积。热闹的“园中园”园区最能体现岭南地道的生活文化,园区中再分为就餐区和“斗雀”区。当时大多数人饮茶时喜欢提上一个鸟笼,带上自己的家鸟去与别人的相斗,一边品茶一边观鸟斗,确为当时地道的广府文化。

3.4 三个茶居的区别与联系

“泮溪”由于依湖而建,其整个园林和建筑群的分布都与湖紧密结合;“北园”受到旧宅改造的限制,充分地利用原有的室内外空间,小中见大的造园手法令有限的空间变得层次丰富;“南园”创造了多类型的室外空间,极大地体现了岭南的气候特色。改造后,由于经营的需要,许多空间被重新划分,但却在改建中忽略了许多岭南的建筑品质。可直接引入景观的架空层周围装上了整块的落地玻璃,虽然视觉上仍然达到通透的效果,但从行走路线上,园与建筑的关系就被割裂了,透气通风的岭南建筑特点也消失了。同时由于管理的关系,室内外明确划分,原有的室外茶座大部分都被取消,园仅仅作为赏景的地方,建筑群与园林并未如从前般整合。虽然今天的生活方式和品质与昔日有所不同,但是“园林茶居”作为一种体现岭南文化的载体,应该结合本土的手法使其保持原有文化性格和地域特点,避免在使用方式和空间上与普通的餐饮建筑盲目趋同。

摘要:以“园林茶居”作为载体,阐述了岭南园林中重要的文化意识和生活方式,并对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当代园林式茶居建筑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以期探究原有的“园林茶居”是如何作为一种“饮茶”文化的载体而存在的。

关键词:园林,园林茶居,文化

参考文献

[1]吴庆洲.广州建筑[M].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2000.

[2]陆琦.岭南造园与审美[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史艳红,路忽玲.浅析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手法[J].山西建筑,2007,33(7):349-350.

上一篇:精神源泉下一篇:水体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