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化精神

2024-09-23

岭南文化精神(精选9篇)

岭南文化精神 篇1

“文化精神”是文化人类学的一个重要范畴, 英文为“Ethos”, 社会学家译为“民族精神”或“国魂”。自从1906年W·G·萨摩 (Sumner) 在他的《民风》 (Folkways, Boston) 一书中提出“文化精神”后, “文化精神”成为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研究的热点。冼夫人文化精神作为岭南的优质“文化精神”资产, 蕴聚着岭南地区深厚的文化积淀, 并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精神”遗产瑰丽的组成部分之一, 1500多年来, 仍放射着耀眼的光芒。因此, 研究冼夫人文化精神, 打响冼夫人文化品牌, 是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和建设广东“文化强省”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研究冼夫人文化精神的必要性

冼夫人是南北朝后期高凉 (茂名地区) 俚族首领, 是六世纪我国南方百越民族中杰出的女政治家、军事家和社会改革家, 有“岭南圣母”之誉。《隋书》、《北史》、《资治通鉴》、《广东通志》等史志都有关于她的记载。冼夫人研究最早始于清代, 清代茂名县谭应祥著的《冼夫人全书》, 是我国第一部研究冼夫人的专著。新中国成立后, 冼夫人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至“文革”前, 冼夫人研究得到初步发展。1961年著名历史学家吴含在《光明日报》上发表《冼夫人》。不久后, 介绍文章、考证文章、文艺作品相继出现。遗憾的是, 这个刚刚兴起的研究, 被“文革”冲断了。第二阶段:“文革”后至90年代。1980年中央民族学院研究员陈凤贤在《民族研究》上发表了《试论六世纪越族杰出的政治领袖冼夫人》, 吹响了20世纪80年代宣传和研究冼夫人的号角, 1997年湛江师范学院刘佐泉教授首次提出了“冼夫人文化”的新命题。第三阶段:2000年至今, 2000年江泽民同志视察高州冼太庙, 2003年原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在省委九届四中全会上提出要挖掘冼夫人的历史文化遗产, 2004年茂名市委提出了“弘扬冼夫人文化, 打造冼夫人文化口牌”战略, 有力地推动了冼夫人的研究, 出现了一股研究冼夫人的文化热, 研究学术专著陆续出版。其中代表作有:《冼夫人考略》、《冼夫人史略》、《冼夫人文化全书》等。

冼夫人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一是冼夫人的史料整理和历史功绩研究, 它占了冼夫人研究成果一半以上。二是冼夫人民间信仰研究。三是冼氏、冯氏豪族及族谱的研究。四是冼夫人文化开发利用研究。五是冼夫人在海南研究。如:1985年日本的河源正博著《隋唐时代岭南酋领冯氏与南海贸易》等。

尽管冼夫人研究在广度、深度、力度、角度和高度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但也存在着诸多的不足:研究的视野不够开阔, 缺乏新的角度、观点和表述, 使人产生大同小异或曾相识之感。特别是关于冼夫人文化精神研究成果很少, 缺乏深度和系统性的研究。因此, 将冼夫人文化研究引入到冼夫人精神层面是冼夫人文化研究的发展趋势。

二、冼夫人文化精神的科学内涵

冼夫人文化精神是经过岭南1500多年历史的长期演绎, 形成了独具岭南特色的民族精神, 它集中体现在爱国统一精神、爱民精神、民族团结精神、法治精神等四个方面。

1. 爱国精神———冼夫人文化精神的本体

冼夫人一生处于我国南北朝时期。当时中原陷于大分裂、大混乱, 南方也经常发生割据叛乱。冼夫人的俚族族群遍于岭南, 是当时岭南最大民族。如果按当时的豪强逻辑行事, 她完全可以拥兵割据。但冼夫人能站在国家的高度, 将岭南、岭北认作一体;认同汉、俚各族都生活在同一个国家, 都是同一个国家的子民, 坚决维护国家的统一。特别是陈朝灭亡后, 冼夫人果断率领岭南各族拥护隋朝的统一, 隋高祖在敕书中褒奖冼夫人“情在奉国, 深识正理”。每逢年节, 冼夫人都将梁朝、陈朝、隋朝所赐礼品陈列厅堂, 教导子孙说:“汝等宜尽赤心向天子;我事三代主, 唯用一好心, 今赐物俱存, 此忠孝之极也。愿汝皆思念之!” (1) 宋代大文豪苏试曾写下“冯冼古烈妇, 翁媪国于兹”的《冼庙》诗, 歌颂了冼夫人历经三朝的更替, 在艰难中坚持一心报国的高尚情操。

2. 爱民精神———冼夫人文化精神的本质特征

在这里必须指出, 冼夫人的“爱民”始终都不具备“执政为民”的思想内涵, 本质上是维护君主的专制统治, 是一种施政策略。即便如此, 冼夫人的“爱民”, 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冼夫人坚决执行隋文帝“躬节俭, 平摇赋, 仓康实, 法令行”的休养生息政策, 在她所统辖广东西南部高凉郡和海南地区, 推行休养生息的轻徭薄赋政策。具体说:一是保境安民;二是“建城邑, 开设学校”, “诫约本宗, 使从民礼”;三是仿效汉族的伦理道德观念, 改革俚人部落中“中贷, 掠人为奴婢”等陋习;四是和辑百越, 主张息兵解仇“自是溪洞之间, 乐樵苏而不榷锋镐者数十年”。 (2) 五是劝课农桑, 高凉地区都成为“桑麻遍野”的地区。

3. 民族团结精神———冼夫人文化精神的瑰丽精华

历史上岭南的民族矛盾, 主要根源在于大汉族主义对少数民族的歧视。汉人把当时岭南的俚人, 称为“俚贼”。但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岭南以汉、俚融合为主的第二次民族大融合。冼夫人以战略的眼光, 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 促进民族团结。她采取的“联婚方式”来化解民族矛盾, 她带头与汉官冯宝联婚, 促进了岭南的民族融合, 加速了俚人的汉化;同时, 她又利用中原汉人向岭南迁徙的条件, 促进汉俚和其民族的杂居, 这就促进了汉俚语言融合、汉俚习俗融合、汉俚民族心理融合。例如:广东省阳江地区有许多包含“那”的地名, 如那龙, 那西, 阳江话读“讷”, 据语言学家考证“那”就是古代俚语, 是俚族人称呼水田或平坦土地的词。

4. 法治精神——冼夫人文化精神的光彩夺目的亮点

纵观冼夫人的一生, 其法治精神可以简介概括为:追求良法之治。其内容主要体现在:第一, 在国家根本制度上, 始终坚持不搞分裂割据, 促进国家统一;“虽未能顿革夷风, 颇亦渐识皇化”。 (3) 第二, 向中原先进法制学习, 不断革新百越习惯法;第三, 平等执法。对那些不听劝诫、违法乱纪者, “虽是亲族, 无所舍纵”。 (4) 冼夫人良法之治思想贯穿了一个根本原则, 就是:始终不渝把百姓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这是她良法之治的核心所在, 也是她自言“唯用一好心”的最好诠释。

无庸讳言, 冼夫人文化精神也如同其他文化精神遗产一样, 精华与糟粕并存。冼夫人文化精神也存在着将冼夫人神化、圣化、迷信化。对于这些从冼夫人精神文化发展过程中, 衍生出来的封建迷信性的糟粕文化因子, 那是冼夫人精神文化的变异物, 不是冼夫人文化精神的本身。我们在继承冼夫人精神文化时, 应剔除其变异物。应当看到冼夫人文化精神中的原生文化, 是优秀文化, 是充溢着人民性、科学性的文化, 在整个冼夫人文化精神中, 占主导地位。

三、冼夫人文化精神的当代价值

冼夫人文化精神作为岭南最具特色的传统文化, 在我国建设“文化强国”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在最新出炉的《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 (2011-2020年) 》中, 冼夫人更是与孙中山、康有为、梁启超等一道, 成为广东省重点研究的九位历史名人之一。

1. 建设岭南共识文化价值

冼夫人文化精神在岭南有着广泛的共识基础, 它是岭南人民心目中的“岭南圣母”。冼夫人作为一个能够得到官、民双方认同的文化符号, 在岭南是比较少见的。 (1) 从官方看, 梁朝封赐冼夫人为“保侯夫人”, 陈朝封赐为“中朗将、石龙夫人”, 隋朝封赐为“宋康郡夫人、谯国夫人、诚敬夫人”, 五代十国封赐为“清福夫人”, 南宋王朝封赐为“显应夫人、柔惠夫人”, 明朝封赐为“高凉郡夫人”, 清朝封赐为“慈佑”等等。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 周恩来总理在一次民族工作会议上, 就称颂冼夫人是“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2000年江泽民同志参观了高州冼夫人庙, 称颂冼夫人是“我辈及后人永远学习的楷模”。这就把冼夫人精神提到了国家政治的高度。她不是一般先贤祖师, 而是国家、民族的一代女英雄。 (2) 从民间来看, 民间信仰中冼夫人更是做到了普及化。1500多年来, 岭南人民出于对她的敬仰和崇拜, 在各处修建冼太庙, 以作奉祀, 据资料统计, 岭南冼太庙共有128座, 其分布大致以广东省高州、化州为最多, 海南琼山是其次。至于冼夫人的传说, 更是异彩纷呈, 家喻户晓。直到现在, 粤西地区和海南地区的人们“事无巨细”, 总习惯到冼太庙祈求显灵。这充分展示了冼夫人文化精神已成为岭南人民一种深层替在的“群众粘合剂”, 使当地汉、越族老百姓互相之间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认同感、亲切感, 从而强化了这些民族间的内聚力。

2. 价值整合价值

在当今世界这个开放的时代, 全球化、市场经济以及文化的多元化等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传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在各种思想、文化和观念的碰撞和激荡中进行价值整合, 是实现国家凝聚力的重要对策。而在这方面, 冼夫人文化精神则在多元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价值整合作用。表现在: (1) 弘扬“广东精神”, 彰显主流价值。冼夫人文化精神是岭南人民共同认可和遵循的价值标准和文化内核, 是联系岭南人民的强大精神纽带。《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 (2011—2020年) 》指出:“大力培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以岭南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为底蕴、以现代文明素质为特征的新时期广东人文精神”。 (2) 廉洁教化价值。冼夫人在治理岭南期间, 刚正不阿, 公正廉明, 除暴肃贪, 因此成了古代官吏勤政为民、清正廉洁的典范。在当今新的历史条件下, 深入考察冼夫人廉政思想形成的历史渊源, 充分挖掘其蕴含的深层内核及基本精神, 并进行现代诠释与转换, 对于建设广东现代廉洁文化, 实现正确的官德导向, 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共产党执政规律借鉴价值。特别冼夫人的“爱民”思想, 对于深化“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的研究, 对于共产党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宗旨, 不断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 冼夫人文化精神还是自觉抵制外来文化侵略的精神武器之一。全球化、网络化的推进给“文化殖民”和“文化霸权主义”的蔓延和扩张提供了发展的空间, 但是扎根于岭南的冼夫人文化精神的浓厚蕴藏性使得外来文化意识入侵时会起到强烈的反弹, 因此, 彰显冼夫人文化精神对于扬弃西方多元文化消极影响是大有裨益的。

3. 精神激励价值

精神的东西不仅是“人为”的, 更是“为人”的。精神价值就在于能够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两方面找到最佳结合点, 使其既能推动社会的发展, 同时又能为人的发展服务。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精神的力量对人的意义和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冼夫人文化精神作为一种崇高的精神力量之一, 始终是激励着广东人民为了崇高的目标而奋斗。 (1) 冼夫人爱乡、爱民族、爱国的优良传统引导着、培育着岭南人民的爱国情怀; (2) 冼夫人革故鼎新、改造岭南社会激励岭南人民解放思想, 锐意创新, 努力实现广东“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精神力量。即广东要努力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排头兵、深化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探索科学发展的实验区, 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3) 冼夫人民族团结的和合精神激励着岭南人民自觉维护整体利益, 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也正是冼夫人文化精神的这种激励下, 一代又一代岭南人民不畏艰险, 锐意进取, 不断推动了岭南的社会进步与发展, 为实现“中国梦”做出的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①③④魏征:隋书.谯国夫人传[M].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 1972.

②《南史》卷六十六, 《杜僧明传》。

岭南文化精神 篇2

王杰

摘要:岭南文化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的有机组成。岭南先民遗址的出土材料证明,岭南文化为原生性文化。基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岭南文化以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为源头,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和融汇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逐渐形成自身独有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的特点。江南水乡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文化。先民们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传承着一切居住、生活方式。两千多年前,这里已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民居聚落。汉代开始,这里开始居住官吏,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战乱局面使大批人向南迁徙,这一趋势使南方的经济和文化迅速发展,经济重心从此南移。

关键字:江南文化、岭南文化、园林、民居、特色

一、岭南文化

从总体上来说,岭南文化大体分为广东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三大块,主要以属于广东文化的广府文化、潮州文化和客家文化为主,这是岭南文化的主体。明清的时候,岭南三系文化相互融会贯通,岭南文化真正有自己独立的风格、精神,并区别于南方文化。岭南文化形成后在政治、哲学、学术、艺术、经济、工艺、和生活各方面全面发展,至晚清达到了高峰时期。到了近代,岭南得风气之先,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说到岭南文化就不得不提及岭南的建筑。岭南特色的建筑及其装饰是我国建筑之林中一枝奇葩,以其简练、朴素、通透、雅淡的风貌展现在南方大地上。它主要分为广府建筑,潮汕地区建筑以及客家建筑。

岭南建筑的特点,通常表现有:在功能上具有隔热、遮阳、通风的特点;建筑物顶部常做成多层斜坡顶;外立面颜色以深灰色、浅色为主来减轻太阳辐射;以及方形柱的运用。岭南建筑的布局、装饰的格调十分自由和自然。由于当地的气候温和,人们活动空间会向外面扩张,因而,露台、敞廊、敞厅等开放性空间的设置十分必要,人们从封闭的室内环境中走向了自然,形成岭南建筑装饰空间的自由、流畅、开敞的特点。如北京路的骑楼,就是岭南建筑的代表典范。岭南园林是主要指狭义的广府园林,属于潮州园林另一支。岭南园林作为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三大流派之一,在中国造园史上有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现代园林的创新和发上,更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岭南,多山峰,近南海,环境风物别具特色。岭南人追求自然艺术化的园居生活,这逐渐产生了岭南园林求蓄,精巧秀丽的独特风格。在建筑形式上,岭

着非展又临化、实兼南园林有比较鲜明的特色:首先是体型轻盈、通透、朴实,体量较小。其次是精美、华丽,大量运用木雕、砖雕、陶瓷、灰塑等民间工艺、门窗格扇、花罩漏窗等都精雕细刻的大

量应用,再镶上套色玻璃做成纹样图案,在色彩光影的作用下,犹如玲珑剔透织绵。第三是布局形式和局部构件受到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比如说中式传统建筑中采用罗马式的拱形门窗和巴洛克柱头的建筑方法,用条石块来建造水池,使水池显得规整,厅堂外设铸铁花架等,都反映出岭南文化中西兼容的特点。岭南园林主要植根于民间,不像北方皇家园林的常规祖制,也没有江南文人园林的严谨章法,园景布置根据生活的需要来适当处置,随机应变,各种设施求实重效,顺从人意。岭南古代的园林匠师,综合了多元文化类别,把北方的、江南的、外国的园林艺术,变更其形灵活吸收,挥洒自如,使园景布局显得较为随意,不拘一格。在自然而上升为文化的方面,如建筑的高活动面和高柱础与水涝和湿气的关系、缓屋面和台风的关系、宽檐廊与多雨的关系、高墙冷巷与高温的关系、龙形、鱼形、水草、龟、蛇、芭蕉主题与装饰的关系、塑鼓石与海蕉的关系、崖瀑潭局与自然山水的关系等等,可资利用则模仿自然之物之景,有弊有害则千方百计通过设计回避或化害为利。

二、江南文化

唐代,这里已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官宅,在宋代绘画《千里江山图》、《平江图》中,对江南民居的建筑布局已有具体生动的描绘。南宋建都杭州,江南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

随着有了空前的发展。到了明清,江南已成为全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达官显贵、地主富商、文人雅士纷纷选择此地建宅,山庄别墅,亭台楼阁,处处皆是,各具特色。由于人口众多,土地珍贵,江南的建筑极节省空间,而在层高上下功夫,其建筑艺术也因此显得精巧有余,气派不足,但这并不影响建筑的美观,反而会显得别有一番风味。

与所有的建筑一样,江南的气候同样影响江南的建筑。这使得当地建筑有以下的特点:

一、居室墙壁高,开间大;前后门贯通,便于空气流通;为便于防潮,建二层楼房多,底层是砖结构,上层是木结构。

二、南方地形复杂,所以住宅院落很小,四周房屋连成一体,适合于南方的气候条件,房屋组合比较灵活,适于起伏不平的地形。

三、在南方,房屋的山墙多是形似马头的墙,在古代人口密集的南方一些城市,这种高出屋顶的山墙,能够起到放火的作用,同时也起到了一种很好的装饰效果。

四、南方一年四季花红柳绿,环境颜色丰富多彩,民居建筑外墙多用白色,利于反射阳光,南方建筑粉墙黛瓦,房子的颜色素雅一些,特别是夏季给人以清爽宜人的感觉。

五、南方水资源较为丰富,小河从门前屋后轻轻流过,取水非常方便,直接用来饮用、洗涤。

江南水乡的民居以苏州、杭州最具代表物产富足的江南,住宅规模和布局也很有特住宅外围的墙壁高大、粗犷,因为南方的房子是较高的二层楼房。另外,南方的民居经常房连,中间的风火墙隔断,是为了防火的考虑,的面积不大,再加上高高的楼房,使一宅中采

性,色。大多房相庭院光通风口--天井显得分外高深。江南潮湿的气候使通风格外重要,因此江南的住宅常于建筑与垣墙之间留不超过1米的间隙,用来拔风采光,效果十分显著。江南民居,大的住宅

一般从大门起经过轿厅、客厅、正房到内室或后房,两侧有花厅、书房、卧室及至小花园、戏台等。一般大的住宅可有两到三条平行的轴线。但不论建筑规模大小,江南民居都体现出一个特点,就是雕刻装饰极为繁多,却极少彩画,墙用白瓦青灰,木料则为棕黑色,或棕红色等。与北方的绚丽色彩相比十分淡雅。江南的工匠心灵手巧,利用多变的地形,使流水从建筑群里流过。水路,街巷呈不规则的网状履于民居之中,与之相映成趣,形成了江南民居别于北方民居的独特风味。由于土地珍贵,屋宅内外的空间都得到了很大的利用,因为绝大部分民居出门见水,所以几乎每家门外都有一个小小的埠头。主妇每日洗衣、洗菜、淘米等都在这里,来往的小船也可在这里停泊。和水路相比,街巷显得十分狭小,有的仅容1人1牛并走。高高的垣墙夹着曲折的街巷,造成了曲径通幽的意境。

说到江南,不得不谈谈江南园林。就以拙政园为例,拙政园初建时规模较大,园内景物很多,除正宅外,还包括现在的东花园(归田园)和西花园等景物30余处。拙政园园内面积现有60余亩,以水面为主,建筑群多临水而建,全园景物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部的入园处是解放后,在归田园(东花园)废址上重新扩建而成的,主要有兰雪堂、芙蓉榭、天泉亭、放眼亭、秫香馆等。中中央为水池,山石、树木、亭榭等景物;其中的堂位于园部的正中,南北有门,东西皆窗,是一造别致的四面厅,耸立于低平的青石台基上。前假山,后堂平台临水而建,台北湖中以土山分割座小岛,岛上建有亭阁,并恰与厅堂成对景;山

部正远香座建堂有成两上林木葱郁,有雪香云蔚亭,高踞一园之上。还有岸边远香堂东面的枇杷园,岛上的侍霜亭,北墙边的绿绮亭等,都各有独道之处。长廊北面的见山楼立于荷花池中,为两层低矮的水阁,三面环水,一侧为假山,在静水衬托下产生一种山水楼亭、和协幽静的艺术效果。最值得说的是远香堂西南面的小沧浪水院,是架在湖水上面的三间水阁,南边窗外是幽静的水庭,可静观穿阁而过的绿水和南壁墙前的竹石;北边可掠过荷花池四面亭,远望弄影荷池的见山楼,景色优美。北馆临水池,适宜夏居,南馆靠花院,适宜冬住;在大厅四角各有一小间耳房,形成了一个大厅带四只小耳的格局,为我国古建筑中奇特的一例。拙政园中还有听雨轩、枇杷园、留听阁等各式景物,都为园林增添不少的艺术华彩。园内水池面积很大,有聚有分,山径水廊,起伏曲折,富有自然气息。这种利用自然,运用分割空间,对比借景的手法,因地造景,景随步移,成为具有江南园林特色和古代园林风格的典范。三、二者间的比较

同样是建筑用地稀缺的情况,岭南产生了竹筒屋和明字屋,是在纵向上发展的;区别于岭南的纵向发展,江南民居是在高度上发展的,建筑也因此显得精巧有余,气派不足。但相比于竹筒屋和明字屋通风透光差、交通流线长,已经算是不错的了。在岭南地区,建筑体制比较大的宗祠和同姓的村子很常见,这源于岭南宗法文化的兴盛,而在江南地区祠堂已经是非常少见的了,村子也是杂姓居多,是宗法礼制衰败的表现,相比之下,岭南文化发展的更加的蓬勃兴盛。还有的就是岭南文化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并收为己用,不断发展;江南文化则是与外来文化并存,并不与之交融,所以更加的纯正。此外,岭南的园林吸收了江南园林的精工细作,同时也借鉴西方园林的对称与规整,显出独到的特色;江南园林结合道家思想,追求天人合一、自由,所以园林布局追求天然,不加刻意装饰。

总而言之不同地域都会有地域间的文化差异,说不清谁好谁坏,但岭南建筑的拥挤之态给我留下的印象并不很好,而融合了道家思想江南小镇小桥流水的画面,则是我的最爱。

参考文献:

《文人园林建筑》 周谊著

《中国古典园林史》 周维著

《江南园林志》 童寯著

《江南理景艺术》 潘古西著

广州亚运与岭南文化展示 篇3

大型体育赛事是指对举办城市和地区产生巨大影响,能够引起众多媒体和群众的关注,并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的赛事。包括有巨大影响力的世界单项赛事,如世界杯足球赛,还有一些知名的洲际性、地区性或全国性赛事,如亚运会、全运会等。现代大型体育赛事本身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其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已经远远超出赛场及比赛胜负的意义。

大型体育赛事也是一个民族与地区文化集中展示的舞台和传播的窗口。2008年北京奥运会,1个多小时的开幕式文艺表演,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到丝绸之路,从具有中国特色的戏曲到太极拳,向世人充分展示了“中国元素”。2012年的伦敦奥运开幕式则以“奇妙岛屿”作为主题,展示英伦三岛的历史、文化和现代社会风情,在世界刮起“英伦风”。

亚洲运动会(Asian Games),简称亚运会,是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届,与奥运会相间举行。广州于2010年承办第16届亚运会,不但展示传播奥林匹克运动体系自身包含的教育、体育与文化观念,也充分体现了广州独特的人文风貌和价值观念,向亚洲乃至全世界传播岭南地域文化和中华文化。借助亚运会,更多的人认识了广州,了解了广州,进而对岭南文化也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和精神认可。

二、岭南文化内涵

“岭南”简单的说是指五岭以南的区域,大致包括今天的两广地区和海南岛。岭南文化是中华文化体系中成就卓著且风格独特的地域文化之一,属于中华文化的亚文化范畴。

(一)岭南文化的构成元素

第一,以“水”为魂的本土文化。岭南地处亚热带的珠江流域,依山傍海,水路交通十分发达,生活在这里的古百越族先民,在水的哺育下创造了独有的水文化形态,形成了喜流动、不保守的南越文化。

第二,融合异化的中原文化。岭南远离中原,直到唐宋时代都被视为“蛮荒之地”,成了最高统治者发配罪臣的天然流放地。大批北方人士,如张九龄、韩愈、刘禹锡、包拯、苏轼等,由于贬谪等原因来到岭南,客观上沟通了中原与岭南的文化声息。在这些重要人物及其所带来的中原文化的覆被影响下,岭南文明迅速发展逐步由边缘文化成长为独特的地域文化。

第三,海外文化。岭南地区海岸线长,珠江大的出海口多达8个,小的不计其数,与海外关系密切,中外商贸、文化交流十分频繁,宋代开始就已是重要的通商口岸。明清以后,来自亚欧各国的东西方商业文化、科技文化、宗教文化、政治文化等都从这里登陆上岸,以广州为中心的岭南成为海外文化的集散中心。海外文化形成了岭南人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精神。

(二)岭南文化的精神内涵

岭南文化的精神内涵概况来说即:务实、开放、兼容、创新。

岭南长期远离权力中心的影响,岭南人普遍商业意识较强,形成了“重商务实”的价值取向。岭南位于南海之滨,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对外交流的窗口。频繁的贸易交流和人口流动,使岭南呈现出一种开放的文化态势。不仅从海外引进了众多的花果和农作物品种,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及大量的西方科学知识也都由广东传入,并辐射内地。新中国成立后,广东又成为改革开放的试验基地,开放兼容成为其文化的显著特点。岭南文化传统中的反叛精神与冒险意识,形成其创新求变的文化传承理念。太平天国、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改革开放等一系列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在岭南地区孕育而生,是这种不断创新求变精神的证明。

(三)岭南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岭南文化既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和精髓,又有鲜明的地域特征,表现形式非常丰富,主要包括:岭南建筑、岭南园林、岭南画派、戏曲音乐、工艺美术、民俗节庆、宗教文化、商业文化(品牌文化)、饮食文化、语言文化、侨乡文化、服饰文化、武术文化、中医文化、焰火文化等。代表性的有“南国红豆”粤剧,精美细巧的“三雕”(牙雕、玉雕和潮州木雕),享誉海内外的“广绣”与“潮州抽纱刺绣”,八大菜系之一的粤菜等。

三、广州亚运与岭南文化展示

(一)广州亚运文化展示主题——“激情盛会、和谐亚洲”

理念或口号是一届运动会的定位基调,是获得大众认同的基础。2007年3月9日,亚组委正式宣布了第16届广州亚运会的官方理念:“和谐盛会,激情亚洲(Thrilling Games,Harmonious Asia)”。这一理念历经9个月的征集、精心筛选和再锤炼,从来自全中国的1738条应征作品中凝炼而成。既把握了时代的主题,又体现了亚运会的宗旨,表达了亚洲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而这一理念也是广州亚运岭南文化的展示主题。

(二)广州亚运中的岭南文化展示特点

1. 物质文化与行为、思想文化的有机融合

岭南文化的内涵与底蕴倾注于亚运会的方方面面,从申办、筹办到举办的各个阶段都突出岭南特色,形成理念、行为与视觉识别的统一,使物质文化与行为、思想文化的有机融合。

理念识别(MI)方面,广州亚运以“激情盛会、和谐亚洲”为理念,其倡导的“和谐”展现了岭南人统摄于中国“天人合一”文化之下的哲学思想,也体现了中国人自古及今孜孜以求的最高社会理想——“和谐大同”。而这一理念也贯穿于行为识别(BI)之中。“一起来,更精彩”“亚运有我”是广州亚运的志愿者口号。亚运期间,市委书记、市长带头参加亚运志愿服务,全市150多万市民报名参加亚运志愿者,在赛会志愿服务方面,6万名赛会志愿者分布在82个各类场馆,20个专项团队,为赛事提供各类的志愿服务,上岗的人数68.5万人次,服务时数800万小时。在城市志愿服务方面,50万名的志愿者主要分布在全市600个志愿服务站,7912个专项岗位,提供秩序维护、语言翻译、交通指引等社会志愿服务。上岗人数400多万人次,累计服务小时有1600多万小时。真正做到“人人都是东道主,个个都是志愿者”,充分体现岭南人务实肯干的精神。视觉标识(VI)则集中展现岭南特色:会徽以柔美上升的线条,构成了一个造型酷似火炬的五羊外形轮廓,构图以抽象和具象相合,灵动、飘逸中不失稳重;吉祥物五只羊“吉祥如意乐羊羊(洋洋)”与广州城“五羊”标志契合;亚运火炬“潮流”采用具有广州民间特色的象牙雕镂空工艺,以水的和谐与火的激情交相凝聚为理念,既折射出广州不同历史时期的独特定位,又寄托了对广东继续引领科学发展的时代潮流,与亚洲人民共同推进和平与发展的期望。

2. 传统文化与现代成就一脉相承

广州亚运对岭南文化的展示并不仅局限于传统文化,而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发展成果有机结合,在继承中发展创新。亚运城是广州亚运主要特色之一,其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亚运村(运动员村)还包括技术官员村、媒体村、主媒体中心、后勤服务区、体育馆区及亚运公园共七大部分。亚运城建设综合应用了数字化智能家居、真空垃圾收集系统、太阳能及水源热泵新能源等众多新技术、新理念。依托三条贯穿亚运城的河涌水系,内有岭南水乡建筑小品、岭南水乡民俗建筑和水乡民俗风情街,勾勒出岭南自然景观和民情风物,凸显了岭南文化元素。“山、城、水”相结合的设计布局,延续了广州2000多年来“择水而居”的传统民俗,体现“岭南神韵”。是现代建筑设计艺术、科技与传统精神内核的完美结合。

开幕式以水为主题展开,粤语童谣“落雨大,水浸街,阿哥担柴上街卖,阿嫂出街着花鞋……”拉开帷幕;“船在河里走,人在画中游”,《大地之水》、《海上之舟》、《白云之帆》等水之画卷,一幕接一幕将以“水”为魂的岭南本土文化通过声、光、电等科技充分诠释,令人叹为观止。

3. 多地域文化的共赢舞台

“岭南”非一个地点,而是一个区域,有学者从方言区和文化特质出发,将岭南各区域文化分为广东境内的珠江系文化(简称珠江系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三大板块。珠江系文化包括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是岭南文化的主体部分。16届亚运会并没有因为在广州举行而忽略了其他区域文化。比如在新修建的网球馆中融入了客家文化元素,场馆主要由一大一小两个圆形球场构成,顶部外形像广东客家的“围屋”,与岭南特有的客家土楼颇为相似。在开幕式上《海洋之舟》演出中有这样一幕:200名渔家姑娘手提渔灯,伫立在海边,目送着男人们出海,尽显“潮汕”文化的海韵味。在亚运体育展示节目潮汕英歌舞也将潮汕文化推向世界舞台。

岭南文化 篇4

答:广府民系的特点主要是不怀旧,不拘泥于历史,富于冒险,勇于开拓,容易接受外来的新事物,又善于融合,消化,吸取,商品意识浓,价值观念强。精明能干,善变兼容,淡薄政治,讲求经济实效。这与其地理位置有关。

2、简述客家民系特点

答:客家民系的特点:宗族观念强,富团结心。喜爱唱山歌。有刻苦耐劳性格和一定的“山地意识”,念念不忘祖宗盛德。他们尊师重教,崇尚诗书,秉承了中原文化“书香门第”的特质。他们一向以读书为荣,以读书识字为“一技之长”。梅县被称为“文化之乡”。

3、简述岭南民俗有哪些主要特色。

答:岭南民俗的特色,归结起来,主要有三:

(1)古老而又年轻,处处迸发出中西撞击的火花。古老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习礼仪,使

人从中领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在日常生活、饮食、服饰、人际交往等方面,不但有新兴海滨的迷人风韵,还略带一点“洋”味,构成了峙南民俗的显著特色。

(2)活泼多样,充满水乡浪漫情调。那轻歌曼舞的节日风情,“三月三”是这样。“耍童

歌”也是这样,“游花街”更是这样,那轻快活泼的调子,就象花街上播放的广东音乐一样清新明秀,轻微淡远,在人们面前展示一幅明媚阳光沐浴着春天万物的面卷,使人轻松舒坦,又催人奋发,这正是岭南民俗的主旋律。

(3)极富人情韵味,带有浓郁的市井风情。春节大人给小孩“压岁钱”,长辈给晚辈“分柑”,以物结缘,以花传情,送花祝愿等,都带有浓重的人情味。广州的茶楼,与其说是饮食天堂,还不如说是人情交往的大观园。

4、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位差主要袭现在哪些方面? 答:(1)文化背景的位差。(2)文化交融方式的位差。(3)文化核心的位差。

三、简答题

1、在潮汕地区,猜谜有一种独特的规程,请简述这一规程。

答:潮汕猜谜的独特规程是击鼓报猜,猜谜开始时,主事者擂鼓一通,鼓声过后,即可开猜。猜射者先报谜笺编号,作者主鼓一声,再报谜面与谜底,又重鼓一声,再加解释,完全正确,主鼓三声。

2、在广东,对刘三姐的称呼各地不一样,从对他的称呼的变化中构成了一个什么样的传说风物圈?

答:民间对他的称谓都是为我们提供了她传歌的路线,她的行迹又给我们划出了一个风俗圈。即岭南民俗峒溪文化圈。它的范围涉及广东、广西乃至云南东部(云南河口、屏边一带有刘三妹传说)的部分地区,它明显区别于珠三角洲及潮汕平原地区的风俗文化,这是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

3、简述六祖学佛的故事。

答:六祖是农家子弟,23岁那一年,六祖要离别新兴,到湖北东禅寺学佛。当时惠能的舅父不准他离开母亲出家,提出如执意要离家,须把外祖母家门的一块大石拜得裂开,惠能很虔诚,对着石头拜了七七四十九天,巨石真的劈成了两半。

起初五祖不肯收留他,惠能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所言正合五祖心意于是把他留下,并让他在碓房舂米破柴。八个月后,五祖遴选嗣法人,命各弟子各作一偈。惠能作了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他的偈令大家很惊讶,没想到一个在碓房干活的人竟能作这样的偈。

五祖心中暗喜,但怕别人害他,却假装说:“亦未见本性。”第二天,五祖悄悄来到碓房,问惠能:“米熟也未?”惠能答道:“米熟久矣,犹欠筛在。”这些话都是双关语,体现惠能与五祖心息相通。然后五祖又用杖击三下。就离开了。

当夜三更时,惠能往五祖住处,五祖秘受禅法,传以衣钵给惠能,并嘱咐说:“农为争端,止汝勿传。”令其迅速南逃。16年后,适逢高僧印宗法师在广州法性寺(今光孝寺)开讲“涅槃经”,惠能混在众僧中听讲,当时风吹幡动,众僧引颈而望,便发生了一风动一还是“幡动”的辩论。毫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一高论,博得印宗的赏识。惠能因此出示衣钵,削发剃渡,正式被拜为禅宗六祖。

4、广东的涉外故事与传统的涉外故事有什么不同?

答:涉外传说故事中,以“洋人盗宝”型最多、其传统的基本模式是:我国某地有一宝物,外观平平,国人不识,后被某一外国商人或传教士发现,重金购去,或以各种手段骗取,甚至武力抢夺,但由于宝物依恋故土,不愿出洋;或到了洋人手中失去灵性,不听使唤;或在争夺中损坏,变为废物。从此这个地方就衰败了,老百姓过着穷苦日子,似乎这一切都是可恶的洋人盗窃了我们的宝物所造成的。这些故事多出现在近代,表现出很强的锁国心理。

而广东的涉外传说则表现出另外一种情调:与外国人友善相处,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平等竞争。

1、广州菜的特色是选料博杂,菜式丰富,既可独树一帜,又可协调众口,收到雅俗同趣的饮食效果。再者制作精细,在配料、刀工、器皿、火候、油温、原料入锅的次序、烹饪的时间、起锅、包尾、上菜方式等各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要求。粤菜口味咸淡适宜,富于季节变化,口感爽脆,百吃不腻,善于以本地的饮食文化为基础,吸取国内其他菜系和西餐的精华,形成独特的南国风味。

2、(1)竹筒屋是广州近代传统住宅形式之一,其平面特点是单开间,且开间小、面窄,门口临街的宽度通常只有3~4米,但其进深却很大,多为12~15米,也有达30~35米的,宽与深之比由1:4至1:8,甚至1:10以上,由前到后排列成多个房间,形似竹筒,故名竹筒屋。它多见于广州西关和市中心区一带,尤以霞飞坊、盐运西、将军东、西街一带更为典型和集中。竹筒屋一般分为前、中、后三个部分。前部为大门和门头厅;中部为大厅,为较高的单层,内设神楼;后部为卧室和厨房、厕所。三个部分用天井分隔,以廊道联系,竹筒屋与竹筒屋之间形成的街巷非常狭窄。

(2)其产生的原因是:19世纪上半叶,随着工商业发展和城市人口逐渐增多,粤中地区人多地少,地价昂贵,同时,当地气候炎热潮湿,竹筒屋的通风,采光,排水,交通可以依靠开敞的厅堂和天井,廊道得到解决。

3、客家围龙屋的整体平面基本上是一个大的椭圆形,接近现代的田径体育场。中间主体部分为房屋建筑,屋前为长方形禾坪,再往前是半月形池塘。屋后是半圆形的山坡或林地,种有翠竹树木,称“花台”、“茔背”;潮汕民居平面类型很多,最基本形式为下山虎和四点金。下山虎俗称“厝尘”,平面布局为三合院形式。四点金平面布局为四合院形式。

2、有的女子,因决心要过独身生活,虽瞒着父母已秘密自梳,但终因拗不过父母的逼迫而出嫁,所以只好采取婚后“不落家”的办法来应付父母。蓄意不落家的妇女,临嫁时秘密请知己的大嫂大姐们传授洞房花烛之夜的应付办法,并请金兰姐妹特制一套防卫衣服,衣服制成上下相连,夹口处缝得特别牢固,让新娘无法扯开。自带一把剪刀作自卫,不让新郎贴近其身。如新郎以暴力相逼,即厉声呼救,以金兰姐妹扮演的大妗,闻声后便集体前往救护,帮助新娘解脱。在夫家住至三日,“回门”后就不再返回夫家了。不过,不落家妇女,在夫家仍是主妇名分。夫家如有红白喜丧之事时,还要派人回去以示关照。若是翁姑或丈夫过世,必须亲自回去“上服”尽孝执丧。本人要是病危将逝时,不能留在娘家办丧,必须回到夫家去待终。弥留期间的饮食、医药及身后费用,均由女家负责。夫家要以主妇之礼仪进行办丧。遗产留给妾侍或庶出子女。也有不回夫家而死于“姑婆屋”或尼姑庵的。

3、龙母作为水神的神性,一是通过她本身的法力,一是通过她的孝子——五龙子来实现的。从她本身来说,一可解水旱之患;二能预测风云,平伏波涛,解覆溺之患;三导引航船,执钺助仗。至于五龙子,本身就是龙形,其行云作鱼,兴风作浪的本领,都在龙母之上。只要龙母一声令下,群龙便可为所欲为。

四、论述题

1、岭南文化有哪些特质?试述之。答:岭南文化的特质,主要表现在:

第一,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开放风气。例如,广东音乐大胆采用了外来乐器,以其音域宽广丰厚,旋律优美嘹亮而逗人喜爱;饮誉世界的粤菜的风味,不但吸取了国内八大菜系的技艺,也吸取了西菜烹饪之精要;在文化思想方面,他们极为主张“博考各国民族之所以自立之道.汇择其长者而取之。”广东在全国率先敞开大门,在对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中扮演了引人注目的角色,这并不是偶然的。

第二,努力超越“传统导向”的进取精抻。一方面,表现在对固有文化传统精华的吸收,另一方面则是大胆革除传统之敝端。孙中山、康有为、粱启超、冯如、詹天佑等,这些灿烂的群星,代表了岭南文化的思想,他们的言行与业绩,亦可见出岭南文化的特异风格。

第三,实利重商的文化倾向。潮州商人的足迹,“上沂津门,下通台厦”,远至新加坡、暹罗一带,与珠江三角洲的商人遥相呼应,形成了当时商业系统著名的“广东帮”。商品经济的发展,对本地的文化生活和社会心理产生了深远的髟响,铸造了岭南文化讲求实利实惠,偏重商业的倾向。

2、从文化的角度,谈谈广府民系、客家民系、福佬民系形成的原因。

答:广府民系由于珠三角一带土地肥美,气候温和,水系纷繁,作物丰茂,为多层次的农业经济构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又有得天独厚的贸易大港广州作依托,所以在两宋时代,珠三角洲的开发已初具规模,南宋时已成为岭南著名的粮食产区和经济作物基地,明代后期已开始向商品化的方向发展。客家民系,开始他们生活在四面封建割据的小王朝包围之中,基本上与土著居名交往,长期过着以家族为核心的集体生活,宗族观念很强,多次迁徒和重建家园的劳动,培养了他们刻苦耐劳的性格和一定的“山地意识”,后与当地土著畲族部分融合,构成了客家民系。福佬民系,是指操闽南、闽北方言的群体,地域分布为潮州、汕头以及海南岛一带,并有一部分由福建迁入广西。福佬民系的形成,是由当地土著居民闽越族人与两晋以来移入该地区的中原汉人融会而成的。

四、论述题

1、“五羊神话”中的仙人是骑羊的,请谈谈其中有什么寓意?

答:羊是中国传统的吉祥之物,能给人带来幸运,也有人认为羊是广州古越族人的图腾崇拜物。羊字古和祥通,中国古代的铜器的铭文中“吉祥”多作“吉羊”。汉元嘉刀铭有“宜侯王,大吉羊。”羊又是美好的象征、瑞祥之物,自古以来就是六蓄之一。有人认为,汉字的“美”拆开来就是“羊大”,即羊肥大的就是美;汉字的“鲜”,拆开来就是“鱼和羊”,而美好的白玉,则用洁白莹润的羊膏来比喻,美其名曰羊脂白玉。羊性格温驯又富有博爱的精神,自古以来,羊与人类就和睦相处,为人类作出了无私的贡献。它对人从不要求什么,吃的是草,奉献给人的却是羊奶、羊毛、羊肉和羊皮,连羊粪也是很好的肥料。在羊的身上,有一种奉献的精神和牺牲的精神。

2、在六祖的学佛故事里,体现了哪些佛教文化?举例论述。

答:(1)惠能离家学佛的故事、关于“幡动”的辩论体现了佛学的色空观;

(2)惠能坠腰石舂米的故事体现了佛学讲求艰苦磨炼的精神;

(3)惠能种菜的故事体现了佛学要求的根基清净、心如止水的品格;

(4)惠能吃早餐的故事体现了佛学要求的悟性;

(5)惠能显法的故事(惠明遗衣钵、向陈亚仙借地,行昌行刺等)体现了佛学中佛法无

边的功能;

3、广东的盗宝故事的自然形态是怎么样的?它又呈现出一种什么样的心态

答:从洋人识宝到洋人盗宝,从平等交易到强取豪夺。但广东的后一类故事较少,矛盾也没有那么尖锐激烈,大多数反归初期识宝故事的形态,识宝者与持宝者自愿买卖,重点表现的是宝物重金购不走,以宝物对乡土的依恋来反映人们爱乡爱国的心态,而不是识宝者与持宝者的矛盾斗争。更多的涉外故事都是歌颂中外人民在经济和文化交往中的传统友谊的,这在近百年来闭关自守、盲目排外的思想压力下是难能可贵的。

4、(要点)广州人的朋友约会,亲戚聚会,情人约会,家庭团聚,文人论稿,商务洽谈等经常都是在茶楼完成的。现代广州茶楼不仅是商业服务场所和社交场所,还是文化活动场所、家庭自娱场所,广州茶楼社会功能之多,远非其他地方所能企及,广州茶楼文化是岭南文化的特色之一。

5、““和、敬、精、乐”。从采造、鉴别、用具、用火、择水、烤炙、碾末、烹煮、饮用等九个方面,都应力求其精。精,正是功夫茶最突出的特点,它体现在烹制、品饮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而不仅仅是“器具更为精致”而已。功夫茶的冲罐有单杯至四杯等规格。一般是:三人用二杯壶,四人用三杯壶,五人以上用四杯壶。这样,当每一轮茶洒罢,总有一位座客要轮空。因此在斟完首轮茶之后,小辈必敬长辈,主人要让客人,便成为不成文的品茶规范。其后,则主客互让、长幼互让,谦让之声不绝于耳,和融气氛充溢茶座,“和敬”的精神得到最充分又非常自然的体现。功夫茶既是可登大雅之堂的饮茶艺术,又是跳出了狭隘的文人圈、扎根于大众沃壤的民俗。雅中有俗,俗中有雅,雅俗共赏,大雅而大俗,这正是它的魅力与生命力之所在。人们从它身上既可寻求理趣,更可得到愉悦与怡乐。

3、秋色又名“秋霄”、“秋景”。秋色盛会一般称为出秋色或出秋景,是佛山特有的民间艺术品竞展和文艺表演比赛活动。秋色的兴起始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与佛山发达的手工业和农业有密切的关系。手工业的发达,造就了不少能工巧匠,也为佛山秋色艺术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每年秋收过后,佛山人以店铺或行业为单位,自发组织起来,利用农产品或手工业剩余材料如芝麻、蚕茧、瓜果、薯类、刨花、废纸、棉絮等,信手拈来,用泥塑、蜡铸、纸扑加工成以假乱真的艺术品,以“担头”、“台面”的形式挑着、推着穿街过巷,供两旁群众观赏、评议,再配以舞龙、舞狮、十番、锣鼓助兴,各展其能,成为名叫“秋色会景”的民间文化娱乐活动。

2、龙母文化是西江文化的内核,是中华龙文化的源头之一,其流传之广、影响之大并不亚于海神妈祖。经过千百年来的历史文化淀积而形成的龙母文化所孕育和产生的强大文化力,已经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有力地推动着西江流域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1)龙母文化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不断激活“以人为本”的理念,孕育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劳动者,推动了西江流域的社会进步。

劳动者创造了社会。回顾西江流域的历史,尤其是西江流域的社会发展史,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正是龙母文化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西江流域一代又一代的劳动者继承和发扬龙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用智慧和勤劳,创造了西江流域的社会财富,推动了西江流域的社会进步。

(2)龙母文化以其特有的文化效应和丰富的经济内涵打造了西江流域的经济品牌,推动了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

岭南文化艺术风格现状研究 篇5

一、岭南文化的历史地理背景

1. 岭南文化的历史背景

早在12.9万年前的原始社会岭南地区就有人类活动, 其中马坝人遗址是旧石器中期文化的代表。粤地新石器时代的原始文化则以粤北的“石峡文化”和粤中的“西樵山文化”为代表。自先秦到北宋这一千多年间, 岭南地区被视为“蛮荒之地”, 是“迁徙、贬谪、流放”的惩罚之地, 因为文化上无根无本, 成了远离故土、放逐文明的“穷乡僻壤”, 那时候, 岭南仅仅作为一个区域性的名称指代, 却没有更确凿的文化意义。历史上秦汉时期、两晋南北朝、两宋时期和明宋时期这四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 带来中原文化与长江流域文化在岭南传播与移植的高潮[1]。在两种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下, 岭南文化的变通和包容在这个时期充分的体现出来。这也正是外来文化进入岭南后, 最终都以岭南的面孔保留下来的原因。[2]

2. 岭南文化的地理背景

岭南, 作为一个地域性概念, 指五岭以南地区, 在地域上包括今广东省、海南省和广西部分地区。由于地处我国南疆边陲, 在交通落后的古代, 北隔五岭, 南阻大海, 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 极大地阻隔和限制了与中原的沟通。由于交通的落后, 古代岭南一直远离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中心, 加上相对封闭的自然地理环境, 也使岭南文化开发得比较晚, 被中原视为蛮荒之地。梁启超评价广东说“朝廷以羁縻视之, 而广东亦若自外于中国, 故就国史上观察广东, 则鸡肋而已。”[3]从另一个角度说, 这种地理上的劣势, 也使岭南的文化气质中不同于中原固步自封的优越感, 更多的是保持一种反传统性, 又不断变革创新的文化气质。

二、岭南文化的文化体系的形成

岭南文化在区域交流中接受并融合了中原文化、吴越文化、楚文化、巴蜀文化。同时在与海外文化交流中, 也深受基督文化、阿拉伯文化、波斯文化、日本文化、西方文化的影响。开放兼容的文化内涵, 正是岭南文化与海外各种文化交织碰撞中融汇升华发展而来的。[2]在这种包容南北, 兼纳中西的特点上, 具有岭南区域特色的海洋文化分成广府文化、客家文化、福佬文化、桂系文化、海南文化。这些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的文化内部又体现出各自的差异性。每个文化区域相互之间所谓的文化差异, 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差异。某地区的文化不同亦即该地区人们对自然万物的态度不同, 亦由于这些不同的态度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同文化行为, 造就了程度不同的文化的发展或文明[4]。

1. 岭南文化的工艺美术表现形式

岭南文化在对中原文化以及海外文化的兼容中, 从己质文化与异质文化的碰撞和比较中, 进行筛选, 取他人之长融于己, 从而产生一大批雅俗共赏的文化艺术精品。艺术分类包括美术、音乐、戏剧、舞蹈、曲艺、电影等, 美术则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工艺和书法。相对于大的艺术范畴, 小的艺术文化是由基层的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的民间艺术形式, 它主要表现在流传于民间的绘画、雕塑、建筑、工艺。

(1) 工艺雕塑类

玉器:翡翠、玛瑙、白玉、南方玉、铀玉等

木雕:金漆木雕、黄杨木雕、红木雕刻、樟木雕刻等。

微雕:象牙米雕刻、头发丝雕刻

石雕:绿石雕、端砚等

骨雕:牛骨雕、牛角雕、骆驼骨雕、墨鱼骨雕

牙雕:象牙雕、猛犸牙雕刻

其他雕刻:砖雕、贝雕、果核雕、竹雕、根雕、缅茄雕刻

(2) 刺绣和染织类

刺绣:潮绣、广绣、少数民族刺绣、挑花等

印染:蜡染、

(3) 织毯类:地毯、挂毯类

(4) 抽纱花边和编织类

抽纱:抽纱织布、画屏、花边等。

(5) 艺术陶瓷类

瓷器:瓷塑、广彩、潮彩、青花、通花瓷

陶器:陶塑、紫砂 (红泥) 陶器、各种刻花和剔花陶器等

其他艺术陶器:瓷版画、刻瓷、嵌瓷、陶瓷微雕/微书

(6) 工艺玻璃类:琉璃、水晶玻璃

(7) 编织工艺类:藤编、葵编、竹编、草编等。

(8) 漆器类:漆画、漆器、螺细镶嵌、脱胎漆雕塑等

(9) 工艺家具类:硬木家具、镶嵌家具等。

(10) 金属工艺和首饰类:景泰蓝、金银细工 (摆件) 、铁画、铜器、金银首饰、珠宝镶嵌等。

(11) 其他工艺类:

人造花:绢花、纸花、绒花等。

工艺画:麦杆画、火烙画、贝雕画、竹帘画等。

手工玩具:竹玩具、木偶、泥塑等

其他工艺美术:灯彩、烙画葵扇、檀香扇、鼻烟壶和内画壶, 风筝、木版年画、剪刻纸、纸扎、秋色等。[5]

2. 潮州木雕的发展概貌

(1) 潮州木雕的历史

潮州木雕历史源远流长, 唐宋是潮州木雕的起源期, 在结合福建地区的木雕技艺基础上, 潮州木雕从明代开始, 将木雕制品不仅普遍应用到建筑装饰方面, 而且还应用到礼祭用具和家具上;而在雕刻技艺上, 已能综合运用圆雕和浮雕的雕刻手法, 并从平面雕饰向单层镂通发展。[3]到了清代, 潮州木雕进入鼎盛时期, 木雕得到广泛运用, 那些描述人民生活和思想感情的风俗故事、神话传说、戏剧情节、珍禽异兽、花鸟虫鱼, 无不成为木雕的题材, 能与木雕结合, 加以传神表现, 而在技法上也从单层镂通发展到多层镂通。

(2) 潮州木雕的工艺

潮州木雕的材料比较单一, 主要是杉木和樟木二种。杉木的特点是强度大, 易入刀, 少蛀虫, 不易变形, 但纹理直, 横刀无韧力, 易崩缺。故不宜用作精细雕刻, 多用在建筑装饰上。樟木的特点易入刀纹理细, 不易雕缺, 能防虫防雾, 但强度不高, 易变形。故多用作镂空工艺。雕刻加工则主要使用手工为主, 使用圆雕、透雕、浮雕等一系列完整技法, 加上由于它采用髹漆贴金, 故又称为“金漆木雕”。因为潮州木雕作品经过雕刻以后, 外表还要涂上亮金漆, 以显得金碧辉煌, 并在耀目的光彩中取得了玲珑剔透的效果, 潮州木雕继承我国传统木雕技法外, 经过长期摸索和发展去拙求精同时吸纳了石刻、绘画、泥塑以及潮剧等各种民间工艺技法和表现形式, 形成风格独特的雕塑艺术。[6]

潮州木雕的工艺流传久远, 宁波的“朱金木雕”也属于潮州木雕体系, 这种木雕主要依仗漆工的修磨, 素有“三分雕, 七分漆”的说法。

(3) 潮州木雕的表现形式

潮州木雕通常与建筑物、家具、神器结合在一起, 大致可分成建筑饰物、家居饰物、神器饰物, 再加上案头摆设四大类。在建筑装饰的风格上, 潮州木雕主要采用几何形图案, 主要形式有:拐子纹、步步紧、回纹、斜、方豆腐块等。多采用格律体构图, 以几何为基础, 巧妙构思, 从左右、上下、奇偶、大小、主宾、虚实之中安排布局, 创造出千差万别又格律严谨的图案。

通过这些工艺美术形式的呈现, 充分体现出岭南特色。这些工艺形式得益于这里的自然气候, 物产丰富, 以及盛产奇珍异宝, 诸如珠玑、玛瑙、象牙、犀角、美玉、菊花石等, 更使得这里吸引到络绎布局的商贸交易。此外, 工艺品在原料、题材的选取上、表现手法的运用上, 都通过民俗生活逐渐形成了岭南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工艺形式。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在山水兼备且临江靠海的自然环境下, 在远离中原文化的承接的条件下孕育成长起来的岭南文化, 反映与表现着特定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 他具有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的工艺美术形式, 不但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 其资源的丰厚程度, 足以使人眼花缭乱。丰富的图案, 精巧的技艺, 独特的造型和浓厚的文化内涵, 使他们成为中国民间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些艺术表现形式, 将为在现代生活中寻找中国元素的设计师提供更多的思路, 为理解和把握岭南文化的精髓提供丰富的资源库。

摘要: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上居于重要地位的区域文化很多, 岭南文化就是其中之一。本文从岭南的地理和历史角度分析岭南文化形成的内外因素, 意在调查研究岭南传统民间工艺的结构形式, 为现代装饰艺术的形式收集整理寻找新的思路。

关键词:岭南文化,民间工艺,工艺种类,艺术风格

参考文献

[1]梁国昭.五岭与古代交通[J].历史自然地理研究, 1995.:12.

[2][3]李权时.岭南文化现代精神[M].广州:广州出版社, 2001:34.

[4]陈朝辉, 蔡人群, 许自策.潮汕平原经济[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4.:67.

[5]袁忠.岭南人文精神初论[J].岭南学刊, 2008, (04) .

略论岭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篇6

一、岭南文化的成就

岭南文化从独立发展至今有一万多年, 岭南最初是以越人为主的“南蛮”之地, 秦始出现中原移民。秦汉之际, 赵佗在岭南建立南越国, 糅合汉越文化, 岭南文化渐有区域性、兼容性和开放性特征。从三国至宋代间, 两次大规模的中原人南迁潮, 使岭南的物质文化得到长足发展。至清末, 许多岭南人到海外学习, 岭南文化从农业文化转向以商业文化为中心。中西、新旧文化的碰撞, 使岭南产生了一批思想巨子, 从康有为、梁启超、郑观应到孙中山, 他们不仅代表了岭南文化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集大成者, 而且代表了中国近代文化发展的主流, 是近代中华文化发展的最高成就。近代的岭南文化已经显示出鲜明的特征:经世致用、开拓创新的价值取向;开放融通、择善而从的社会心理;经验直观、发散整合的思维方式;清新活泼、崇尚自然的审美理想。

现当代岭南文化灵活新变, 甚至一度让“京派文化”、“海派文化”都黯然失色, 突出表现为以下两点:一是岭南文化从“南大门”转变为“南风窗”。“文革”结束后, 广州作为“南大门”, 每年均举办出口商品交易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对外开放政策后, 广东与海外的文化交流大增, 制度文化更科学, 文化消费更丰富, 形成了务实开放的新风。二是岭南文化从“沙漠”转变为“显学”。岭南文化曾因其偏居一隅被忽略, 广东更曾被称为“文化的沙漠”。但到了上世纪80年代, 广东在吸收现代文明特别是同源的港澳文化方面, 远远超过内地。岭南形成了以工商业文化和市民文化为核心的、当代中国最强势的地域文化, 出现一大批闻名全国的文艺工作者, 广东的传媒业也一直领先于全国。岭南文化俨然成为“显学”。

二、岭南文化的困境及成因

诚然, 岭南文化乘改革开放的春风, 破旧出新, 为其他地区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模范作用, 但随着国内的逐步开放, 广东文化的发展呈现了马鞍形态势, 近年正在向底部移动。岭南文化的文化认同感在走低, 遇到了传承与创新的双重挑战。一是岭南文化遭遇形象危机。央视春节晚会的节目曾以广东人作为笑料, 小富即安、爱钱如命、暴发户、冷漠、迷信似乎成为典型广东人的形象, 甚至有被妖魔化的趋势。至于广东的城市形象, 也有不少人认为说不清楚。二是岭南文化传统流失。近年, 在不少广州本地年轻人中兴起了一股寻根热, 他们基于广州的岭南传统建筑被拆除、岭南传统民俗流失的现状, 积极宣传和呼吁保护岭南传统文化, 甚至自发寻找民间艺人拜师学艺。这固然是一种文化自觉现象, 却从侧面反映了岭南传统文化断裂的现状。三是岭南文化出现排外困惑。岭南在历史上经历四次大规模的移民潮, 改革开放后也大量引进外地人才, 但矛盾的是不少外地来粤的人却表示对广东城市的身份认同感很低, 他们有的是生存和竞争的压力, 却在这座看似包容的城市里找不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四是岭南文化遇到创新瓶颈。岭南文化本具有强烈的批判意识, 敢为天下先, 然而, 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 岭南文化渐失锐气, 被指缺乏文化大师, 精英文化持续低迷, 大众文化滑向庸俗, 凸显了岭南文化创新的艰难。

对岭南文化的困境根源,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层原因:一是工具理性强势, 价值理性失落。岭南文化承认人欲合理性, 关注实效, 功利性强, 经验为上。可以说, 岭南文化是一种工具性文化。工具性文化的长处在于尊重人的价值、踏实进取、灵活善变。但过度追求经济利益使岭南文化放弃人文内涵较重的民间传统习俗, 不注重人文价值;工商市井文化普遍存在的实惠心理, 也会表现为文化上“媚俗”现象, 限制文化创新。二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产生冲突。近代以来, 对科学、理性的过度推崇使人们对社会进步产生了激进的理解, 出现了一种否定传统的思想倾向。改革开放后, 广东深受港澳文化影响, 加上比照与西方的经济差距, 更加大了岭南文化向西方学习的力度。这样难免急功近利, 可能忽视了自己的文化传统。此外, 当前出现了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的双向融合趋势, 各文化传统正被一种具有全球性的新文化传统整合与取代, 形成新的全球文化。岭南文化作为最先直面全球化问题的中国地域文化, 也不可避免地最先加入了与全球化的博弈。三是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发生变迁。精英文化是知识分子文化, 特点是严肃性、批判性;大众文化是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一种市民文化, 特点是娱乐化、多元化。大众文化尽管通俗易传播, 但存在着盲目性、自发性, 缺乏真正的文化个性与创造性。岭南人务实重利、重行动、轻思想, 岭南文化又素有亲和力, 更有利于大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所以岭南的精英文化总体发展稍嫌落后。

三、岭南文化的未来之路

虽然正面临着时代的挑战, 但岭南文化性格中具有开放的思维和直面困难的勇气, 文化底蕴深厚。2010年7月, 广东出台《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 (2011-2020年) 》, 提出要大力推进实施广东建设文化强省战略, 要求把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岭南优秀历史文化与吸收外来文明成果有机结合起来。这指明了岭南文化的未来之路, 应着力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要弘扬岭南传统文化, 建立岭南特色文化品牌。传承与弘扬岭南传统文化既是现实的需要, 又是未来的选择。只有通过发掘、保护和利用岭南优秀传统文化, 才能进一步建立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品牌, 也才能进一步迈向世界文化名城的目标。在传统的弘扬过程中要注意三点。首先, 应重建价值理性、挖掘岭南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广州是一座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 文化传承和保护的任务繁重。不仅有西关古宅、沙面洋房、上下九骑楼等传统建筑, 还有波罗诞、舞醒狮等特色民俗, 以及广绣、广彩等传统手工艺, 这些都需要先深入了解, 而后精心呵护和传承。其次, 应树立文化自觉感, 促进岭南文化从传统向现代的顺利转换。文化自觉体现了一种文化理想、文化批判和文化创造意识。要加强人们对国际形势的了解和把握, 以国际视野来审视自身文化, 提高岭南文化的层次。最后, 要善于利用大众文化平台, 弘扬岭南传统文化。大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 呈现出积极与消极、进步与倒退共存的特征。但大众文化是广大民众情感的载体, 在当代具有特别的价值。应抓住岭南文化平民化的特点, 善于利用大众文化的媒体平台比如网络微博等进行宣传, 促使岭南文化传统回归民众日常生活。

二是要创新文化发展模式, 提高文化软实力。一个文化创造力较强的民族, 更容易赢得其他民族在观念上的尊重、情感上的亲近、行动上的支持。这种使其他民族尊重、亲近和支持的能力, 就是“文化软实力”, 而文化创造力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因此我们要力促文化创新。首先, 要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讲是人的建设, 文化竞争力本质上是人的文化素质的竞争。提升文化软实力, 基础在于提高公民素质。应该立足人本思想, 以经济发展和资源引进各地文艺名家, 切实提高人才的待遇, 同时注意本地人才的培养, 比如, 许多网络写手实际上是潜在的文化精英。还应多开展岭南文化论坛、“南国书香节”等岭南文化普及活动。其次, 要积极引导大众文化方向, 建立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市民文化。随着现代化的推进, 过去曾被庸俗化的市民文化将成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并主导现代人的生活。岭南文化的传统是平民化, 我们一方面应发扬岭南文化的优良传统, 结合时代潮流, 大力发展健康的大众文化, 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群众多样性的文化需求。另一方面要通过制度创新和法律法规建设规范大众文化的发展。可以建立多元文化参照表, 使各种文化精华能为我所用。再次, 整合文化资源配置, 打好组合拳。广东的文化元素多而杂, 这种分散成为制约广东文化品牌形成的一大瓶颈。岭南文化的精华散落于城市大街小巷, 有学者提出在广州“构建岭南文化走廊”的设想, 可使民众通过轻松的方式领略岭南文化的魅力。最后, 加大力度推动广东文化产业化发展。应该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扶持文化产业和重大文艺项目的发展、打造集约化的创意产业道路, 以改革的精神推进文化产业发展, 推出能在全国叫得响的文化精品。

综上可见, 岭南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杂交”文化。这种独特的文化正遇到历史传承和融合创新的双重挑战, 解决好岭南文化的这个危机和挑战, 不仅对国家文化发展有利, 而且对全球文化具有影响和贡献。“传统在现代延续”、“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传统、特色、创新应是岭南文化的生命力和永久的魅力所在。

摘要: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经世致用、开拓创新、开放融通、择善而从的特点。岭南文化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也遇到了文化传承和创新等方面的压力。本文梳理了岭南文化的历史成就、困境和困境成因, 对岭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岭南文化,传承,创新

参考文献

[1]邹广文.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2, (6) .

[2]田丰.实现文化自觉, 全面提升岭南文化竞争力[J].广东社会科学, 2003, (3) .

岭南文化精神 篇7

1 广州荔枝湾曾经的繁盛与衰败

荔枝湾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素有小秦淮之称。相传汉朝时, 这里就开始种植荔枝。南汉王刘长所经营的昌华苑就建在荔枝湾这个地方。每年夏季蝉唱荔熟时节, 刘长便与妃嫔、内臣来到荔枝湾大摆“红云宴”, 饱啖红荔。清代诗人张维屏的“千树离支四围水, 江南无此好江乡” (“离支”即荔枝) , 就是荔枝湾风光的生动写照。海山仙馆内有一副楹联:“海上有三山, 风景依然, 玉萧何处?岭南第一景, 黄梅时节, 红荔湾头。”荔枝湾涌也是一个谈情说爱之地。一潭碧波, 两岸荔枝树沿涌而植, 还有连片的田野、云集的小艇。花艇上坐的是游人, 玻璃做的船帘子一闪一闪地迎风摇曳;木船上住的是疍家, 船上摆满了各式商品, 如水果、蔬菜、海鲜、香烟和针线等, 两岸居民穿梭着买东西;而小孩则挽起裤腿在河里摸鱼虾。那时候, 艇仔粥的叫卖声、管弦声、咸水歌声与嬉笑声交织在一起, 构成了一幅南国城郊的水乡风情画, 令人陶醉, 弥足珍贵。如果真能身处其中, 那是何等的惬意啊!恐怕西方的威尼斯、东方的苏州也不过如此吧。

然而, 由于城市人口逐渐增加, 荔枝湾的河溪两边后来成为贫民聚居之地, 后来又变成了若干条村庄 (如荔湾东约、南约、北约等, 泮湾首约至五约等) , 村民为建房屋而砍掉了荔枝树。1960年广州调整行政区域时, 荔枝湾所在的西区便更名为荔湾区。随着社会发展和城市变迁, 荔枝湾已成为中心城区的一部分, 除了1958年开挖的荔湾湖和保留一段与珠江相接的荔枝湾涌为明涌外, 其他众多河涌大多被填而成为暗渠, 并在其上建造房屋或修筑道路。20世纪70、80年代, 荔湾湖公园南缘的荔枝湾涌因生活和工业污水汇集, 变成了人见人厌的臭涌, 因而也逃脱不了被掩盖的命运。1992年, 随着泮溪酒家至逢源桥的最后一段水道被覆盖, 荔湾涌的名称就彻底成为历史, 风华不再。1997年, 相关部门在沿路两侧建起了临时性商铺, 成为古玩专业市场。一盖就是十几年, 这也成了老一辈西关人心里的遗憾。

2 大张旗鼓整治河涌

随着河涌之患日益突出, 广州市提出了把河涌整治作为市政建设的“一号工程”, 要求各区做好截污、引水、绿化, “揭盖复涌”是其中的重头戏。荔枝湾复涌后长度为743m, 河涌揭盖6 687m2, 清淤1.3万m2, 水利堤岸建设长度为1 400m, 调水补水管道建设长度为400m, 新增桥梁5座, 其中1座为车行桥, 4座为景观桥。拆除建筑物2.6万m2 (详见图1) 。新增大树727棵, 新增绿化面积1.7万m2。荔枝湾涌边根据四季景观特色, 适时选种花卉品种, 力争营造“四季见花”的美景。2010年10月16日凌晨, 荔湾湖的湖水被引入河涌, 曾经的荔枝湾涌迎来了新生, 荔枝湾原貌终于被一点一滴地打造出来了。荔枝湾涌截污后, 通过有机物分解以及种养微生物的方式对水质进行净化。为把涌污染影响降低到最小, 洁净工作与揭盖施工同时进行。采取水质净化、淤泥清运和消毒灭菌防疫后, 开展河涌截污工程和调水补水工程, 使水质达到四类水质标准。调水补水工程完成后, 再通过循环水泵作用形成内循环, 使涌水与珠江水连通互换。

在广州亚运会前及期间, 荔枝湾沿线每天从17时30分至24时全线亮灯, 迎接各国游客 (详见图2) 。夜幕下的文塔广场七彩缤纷, 一艘艘游船划过, 水面波光粼粼, 别有一番情趣。亚运会结束后则提前到22时30分熄灯, 只保留路灯, 尽量不扰民。整个灯光工程投资共约1 000万元, 从设计到安装总共耗时30天。工程照明节点包括荔枝湾沿线堤岸、东入口及梁家祠周边地块、文塔广场、西关大屋前的跌水广场、陈廉伯故居及荔湾博物馆周边、蒋光鼐故居及周边、廊桥建筑、南入口广场、龙津桥及各景观桥梁。所采用的灯具都十分讲究, 有20多个品种。河涌沿线在水面以下安装了水波纹灯, 营造夜间水面波光粼粼的效果;建筑立面大多使用节能LED条灯, 凸显建筑整体轮廓而且避免过分刺眼;主要节点区域则配以埋地灯、投光灯、泛光灯等, 对水景、景墙、景石、古树等主要小品或重点区域强化设计效果, 以保证其空间凝聚力。

3 挖掘西关文化擦亮广州名片

以往城市化的进程总给人一种错觉, 就是城市建设必然要破坏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 似乎城市的形象就是高大华丽的建筑、现代化的大型工厂和平直宽敞的混凝土道路。广州在治理水污染中的思路, 是在整治中把“文化”贯穿于河涌治理的全过程, 有效地结合广州及河涌周边的地理、文化特点, 去挖掘水文化、桥文化、石文化和名人文化等人文内涵, 进一步擦亮“广府文化源地”、“千年商都核心”品牌, 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在短短800m的荔枝湾两岸, 栏杆造型多达13种, 古典的、现代的、北方风格的、岭南特色的、东方神韵的、西方情调的, 各显其趣, 并注重与周边的建筑风格巧妙搭配。市委书记张广宁肯定了这种设计理念, 他指出:“荔枝湾涌要成为一个浓缩西关文化的载体, 要结合旅游开发, 深入挖掘西关文化, 为广州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增添新的光彩。”广州市要将荔湾湖自然园林景观与丰富的人文历史景观有机融合, 融文化、生态、休闲、环保为一体, 凸现岭南水乡地标性的文化特色, 形成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的“广州会客厅”。

为了恢复荔枝湾昔日的盛况, 唤起人们对千年历史的回忆, 在荔枝湾涌的整治建设中尽量复现旧时的文化景观元素, 用水脉打通旧城肌理, 串起各类文化元素。这样, 原本河涌周边被一些旧房屋遮掩的文物都一一得以展现。沿途可以看到岭南博物馆组群 (十三行博物馆、蒋光鼐故居、荔湾博物馆、小画舫斋、陈廉伯公馆、何香凝艺术中心、西关大屋区、文塔广场和仁威庙) 。比如, 荔湾博物馆于1996年12月建馆, 是以收藏、陈列和研究荔湾历史、文化和民俗为主要内容的广东省首家区级博物馆, 馆址是民国初期英商汇丰银行买办陈廉仲先生的故居。庭园面积达一千多平方米, 内有仿罗马、希腊的柱式及拱门, 又有由峰峦、岩洞、亭台等组成的、被誉为“岭南石山奇景代表作”的“风云际会”石山及“石上飞榕”奇景。比如, 文塔 (又称文笔塔、文昌塔) 高13.6m, 坐南朝北, 底座为石脚。文塔属明代中期至清代建筑, 其整体风格与广州琶州古塔和香港新界屏山聚星楼相似 (详见图3) 。文塔内供奉的文曲星掌握着文人雅士的功名命运, 据传文曲星手执一笔, 谁被此笔点中, 便可高中进士、举人等科举功名。又比如, 荔枝湾涌上共规划设计了5座仿古桥梁:龙津桥、德兴桥、大观桥、至善桥、永宁桥。其中龙津桥为三拱桥, 长57m, 中间流水, 两边行人。龙津桥与文塔互相呼应, “一桥一塔”符合中国的传统, 成为荔枝湾的重要景观。成功改造后的荔枝湾, 除串联起实体的文化遗迹外, 也让延续了几百年的民俗活动—泮塘龙舟得以原地重现。在保护传承文化、优化市容环境的同时, 犹如一块石子激活了当地的商业氛围, 周边的低端产业也在“市场”这只无形之手的推动下, 自发开始了产业调整和升级改造, 建设具有浓郁岭南文化特色的荔枝湾文化休闲区。

4 桥桥皆景致步步见风光

揭起盖头的荔枝湾美丽动人, 一湾清水蜿蜓连接着荔湾湖。坐上花船荡漾在荔枝湾河面, 恍惚到了江南小镇。碧波上, 倒映着悠久的文塔, 两岸葱郁的绿树、古色古香的栏杆尽显典雅。石桥横跨河面, 廊道相随岸边。还有明清年间的古塔、抗日名将的旧宅、历史悠久的仁威庙、岭南特色的骑楼等等。无论是居住在附近的居民, 还是慕名而来观光的游客, 对于以崭新面目出现的新荔枝湾都赞不绝口, “长枪短炮”拍个不停。景点到处繁花似锦, 小型瀑布水花不断, 清澈的河里甚至还可以看见畅游的小鱼。小桥、流水、西关风情建筑一起构成一幅精致典雅的美丽图画。好一个荔枝湾, 简直就是步步成景。只见两岸人头涌涌, 等待坐船的游客排成了“之”字形 (详见图4) 。荔枝湾复涌以来, 每日均有过万群众到现场参观游玩, 并有不少热心的市民向建设单位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他们建议要按照荔枝湾岭南文化建筑的风格, 同步推进周边地区建筑的整饰, 实现水城一体, 各种景色交相辉映, 确保景观的和谐统一;还希望市政工程可以将广州所有的河涌上盖都打开重整, 把旧广州水道再次打通。

5 后记

荔枝湾涌的“回归”用文字是难以完整叙述的。荔湾区这个广州老城区的两千年灿烂画卷已经铺展开来, 只有亲临实地走一走, 有了对比才会有深刻的感受。让我们一起行动, 唤起公众对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状况的关注, 直面感受河流之美, 记录河流之痛, 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 现实自己诺言, 使治水效果得到老百姓发自内心的欢迎和认可, 打响“生态水城”的品牌。随着广州各条河涌的不断整治, 岭南“威尼斯”的梦想不再遥远了!

摘要:首先论述广州荔枝湾的历史并强调改造的必要性;接着介绍河涌整治的规模和做法;最后详细探讨深层次的问题, 包括将自然园林景观与丰富的人文历史景观有机融合, 集文化、生态、休闲、环保为一体, 凸现岭南水乡地标性的文化特色, 使荔枝湾涌成为一个浓缩西关文化的载体, 为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添光彩。

西方建筑文化对岭南建筑的影响 篇8

岭南建筑是岭南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不仅与岭南常年高温、多雨湿润、夏季炎热且常伴有台风的独特气候相适应,同时也十分重视境内河流纵横的自然环境。因此,岭南传统建筑不仅在解决通风、隔热、防风、防雨、防潮等方面独具特色,而且还与岭南园林的结合相得益彰,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独树一帜的流派。思想的开放势必带来文化的兼容,岭南建筑虽然深深地打上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烙印,传承了自古以来岭南人所特有的敏捷开朗、讲究实际的性格特征,但是开放、通融这种重要的文化机制,使它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建筑文化的冲击和影响。

西方建筑文化对岭南建筑的影响可谓渗透到岭南建筑发展的全过程中。无论技术还是艺术,也不论设计理念或是设计创新,都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悄然改变着岭南传统建筑的平面布局、功能结构、立面造型等,而且对于建筑师的固有观念及岭南近现代建筑的影响更为显著和深远。

纵观岭南建筑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划分为4个阶段,即明清的书院、祠堂建筑时期,清末民初的西关大屋、竹筒屋和商业骑楼建筑时期,民国西方建筑正式传入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岭南新建筑时期。除明清的书院和祠堂建筑受西方建筑文化影响较少,颇为完整地保持了本土原汁原味、风格独具的地方特色外,其余3个阶段的岭南建筑均不同程度地受到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只是强弱和深浅不同。

先以第二阶段的竹筒屋和骑楼建筑为例。竹筒屋是19世纪产生于广州的一种民居,是广州工商业迅速发展、人口急剧增长、用地紧张特定时代的产物。因其门面窄、纵深长、形似竹筒而得名。早期竹筒屋一般为独家独户使用,由于进深常超过12 m,故户内的采光通风、排水交通等都主要依靠天井来解决;建筑从外表看似乎为单层,实则内部高达4 m~5 m,常设夹层和楼梯以增大使用面积;墙基以麻石砌筑,墙身多用青砖,是典型的墙承重体系,木构瓦顶更显示出中国传统建筑的本色。随着城市建设的开展和西方建筑技术的传入,特别是当混凝土的应用逐渐普及时,传统的竹筒屋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由原来的单层独户变成了多层分户式住宅;用坚实的混凝土材料代替了以砖木为主的承重结构,使房屋的总体高度增加了,因此2层,3层甚至4层的竹筒屋开始出现;梁与门窗过梁也已逐渐使用钢筋、水泥等新材料来建造。尽管竹筒屋依然采用联排式的总体布局,户内的功能平面也变化不大,但在建筑立面造型上,由于小阳台和平屋顶的出现,且在装饰风格上吸收了西洋建筑的手法,从观感上完全摆脱了旧的模式和印象,令人耳目一新。

岭南地区最富盛名的骑楼建筑,无论其原型是否为古希腊的“敞廊式商业建筑”,它都是西方建筑风格与岭南传统文化在不断碰撞交融中形成的。鸦片战争后,随着广州、厦门等沿海口岸的陆续开放,许多广东人从南洋归来后建商铺经商,外国商人也在广州十三行一带卖洋货,他们带来的不只是空前活跃的商贸活动,还带来了先进的西方建筑文化。当传统店铺的形式已不再适应日益扩大的商贸活动的需要时,一种新型的岭南商铺型建筑——骑楼建筑便诞生了。骑楼建筑与我国传统的前店后宅的经商方式稍有差异,为楼上住人、楼下经商的模式,骑楼部分跨人行道修建,在街道一侧相互连接形成步行长廊,从而将商住两用的建筑功能较完美地结合。这种长达几百乃至上千米的半封闭走廊,由于底层架空,不但可以减少当地梅雨天气带来的湿热气流,还可以增强楼上住宅的采光通风。因兼具遮阳、挡风、避雨的作用,为顾客和行人营造了一个舒适安宁的通道和购物环境。在建造工艺上,它借鉴了西方建筑中“洋楼”的形式和构造,对哥特式、南洋式、巴罗克装饰风格进行模仿和再创造。在南方沿海地区,骑楼建筑基本划分为闽、粤两派,闽派骑楼,立面上布满了精致的浮雕,而粤派骑楼以岭南风格为主,兼有满州和欧式风格。

第三阶段是西方建筑在岭南大地的正式登陆时期。随着钢材等现代建筑材料的逐步使用和近代建筑技术的进一步拓展,本土的建筑师也开始自发地将中西方建筑的形式与技术等多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进行处理。期间,岭南地区涌现出了大量的西式建筑。此后,在广州于1922年和1937年先后建成的大新公司和爱群大厦,分别标志着岭南地区第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框架结构的高层建筑问世,一时间令无数岭南人奔走相告,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这一批代表着那个时代建筑成就的范例,不仅表明在西方建筑文化和技术的影响和推动下,岭南建筑发展出现了新的突破和质的飞跃,也为我国现代所进行的大规模建筑活动的繁荣与兴旺起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为第四阶段,是岭南建筑发展最为迅速和蓬勃的时期。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到世纪之交,西方建筑思潮一波又一波地猛烈冲击着国内建筑界,岭南沿海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更是首当其冲。曾几何时,西方建筑的形式与制度、风格与流派、样式与做法通过各种渠道浩浩荡荡地进入了本地建筑市场,当然不乏全新的设计理念和独具匠心的思维方式。面对这种五花八门、目不暇接的局面,岭南的建筑师们并没有方寸大乱,去一概接受或反对这些舶来品,而是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做出回应,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中西建筑文化此时进一步交融,也使岭南建筑渐入佳境,形成了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岭南派”建筑风格,并涌现出以莫伯治、佘南为代表的一大批岭南派设计大师。老牌的建筑大师用符合人们活动规律的自由平面、明快开朗的立面、清新洗练的形体与城市环境有机结合的园林绿化不拘一格、挥洒自如地玩味着建筑,令岭南建筑充满了诗情画意和文化底蕴,典范作品层出不穷。自我国加入WTO之后,岭南建筑加快了发展的脚步,尤其是广州,昂首挺胸地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在国际超强结构技术手段进一步提升和设备不断更新的情况下,在世界性高科技元素的不断推动下,一栋栋摩天大楼和超大型、超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到广州新电视塔,从中信广场到珠江新城西塔,随时都能深刻感受到西方建筑文化和科学技术对岭南传统文化的冲击;从安德鲁到哈迪德,从矶崎新到国际设计联合体,也可欣喜地看到西方建筑师的

积极参与给岭南建筑的开拓创新注入了许多鲜活的元素和动感,也更具有国际性。

尽管开放和转型是岭南传统建筑与远隔重洋的西方建筑文化在规模空前的冲撞和交流后产生的必然结果,但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也心痛地发现许多往日深藏于心的记忆、根植于脑海的画面和传统的经典正在逐步地淡化和消逝。两种异质建筑文化是否能真正融合,是否能排除实际存在的诸多客观困难,怎样有效地继承与创新、吸收与转化、探索与超越并非短期内可以实现的。也许只有在很好地驾驭西方先进的建筑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基础上,走上有中国特色与地方特色的建筑发展的新路,才能更完善地营造适应环境、注重文脉、多姿多彩的现代岭南建筑,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新时期的岭南建筑来一次更大地飞跃。

参考文献

[1]汤国华.岭南湿热气候与传统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邓炳权.多姿多彩的岭南建筑[J].中国古建筑学会,2007(24):67-68.

[3]南方网新闻中心.广州骑楼中西合壁以传统审美观融入西方建筑文化[EB/OL].http://www.southcn.com/news/gdnews/nyda/1199.htm,2002-07-09.

谈黄飞鸿文化对岭南武学的贡献 篇9

在佛山, 武术的兴起是由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带动起来的, 伟大的武学名家黄飞鸿就诞生在这样的武术氛围中。黄麒英是黄飞鸿的父亲, 也是当时名声响亮的“广东十虎”之一, 但是黄飞鸿的家境却是非常贫困, 黄飞鸿诞生于1847年, 在他出生那一年黄飞鸿的父亲为了给妻子买鸡补身, 通过卖艺换来了一点铜钱。黄麒英深知只有学习才能摆脱贫困, 于是他拿出卖艺所得的所有积蓄送黄飞鸿去学堂, 并鼓励黄飞鸿早日考取功名。但是年少的黄飞鸿对武艺的兴趣远比对读书的兴趣大得多, 黄飞鸿一直视父亲为自己的偶像, 并立誓要成为父亲那样武学造诣颇深的人。在黄飞鸿逃课看父亲卖艺并遭父亲暴打一顿后, 黄飞鸿向父亲表明了自己立志要学武艺的理想, 黄麒英答应了他并开始教6岁的黄飞鸿学武。黄飞鸿的武学天赋颇高, 任何招式只要父亲教过一遍他便能记下, 而且还能将所学各种招式进行融会贯通, 这让他的父亲十分欣慰[1]。

黄飞鸿从12岁开始便跟在父亲后面卖艺, 人们对黄飞鸿这样一位少年武学天才并不陌生, 每一次他的表演总能引起人们的鼓掌叫好。在一次擂台比武上, 黄飞鸿巧妙地用四象标龙棍法打败了擅长左手钓鱼棍法的武术大师郑大雄, 这一结果无疑震惊了很多人, 也让郑大雄输得心服口服。后来一向重朋友的黄麒英解救了被众人追杀的林福成, 林福成是好汉铁桥三的徒弟, 为了表达救命之恩, 林福成在之后的两年里将“铁线拳”以及“飞砣”等绝技传授给了黄飞鸿。16岁的黄飞鸿武艺更是精妙, 此时连父亲也不是他的对手了, 他觉得自己能够独自闯荡江湖了, 便告别了父亲来到了繁华的都市广州。当时的矿工经常受到资本家的剥削且往往是敢怒不敢言, 他们便筹资帮助黄飞鸿开办了一家武馆, 在闲暇时就由黄飞鸿教他们一点武艺, 自此黄飞鸿也成为了岭南武学中年纪最轻的一位武术教练。

黄飞鸿不仅拥有超群卓越的武艺和精湛的医术, 其道德修养和治病救人的医德更是被人们广为传颂。在光绪年间, 黄飞鸿开设了一家名为“宝芝林”的医馆, 他自知丹膏丸散, 悬壶济世, 治病救人, 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显贵高官, 他都一视同仁无不悉心照顾。当时的黄飞鸿与著名的跌打名家周雄光、苏乞儿以及李锦全等人一起被人们称为广东的“四大门槛”[2]。总而言之, 黄飞鸿一生致力于武学和医术的研究, 以发扬岭南武学和弘扬中国国粹为己任, 一生修身养性, 约束自我, 见义勇为以及济世为怀, 作为武林一大典范且美名永留于后世。

二、岭南武学的发源与发展

自古以来, 岭南一带一直拥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物产资源, 因为独有的自然优势, 岭南一带拥有独具特色且灿烂非凡的文化, 其中最为出色的当属岭南武学文化。最早追溯到秦朝岭南的武学文化就已形成,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曾派军攻打岭南, 却被岭南本地人杰骏打败。到了西汉元年, 岭南人士梅睢和胡害等人作为武将拥有卓越的武艺, 他们跟随刘邦破秦入关, 最终建功立业并被封为列侯[3]。岭南一带因为其独特的地理和文化优势, 也创造了其非凡的岭南武术文化, 其中更不乏武艺高强和智勇过人的武学奇才。

每次只要谈及岭南武学, 人们总会不自觉地想到这样一处地方, 它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而且还是中国最著名的四大名镇之一“佛山镇”。早在唐宋时期, 佛山就以优秀灿烂的文化和繁华的工商业成为了中国的四大名镇之一。佛山镇的武学传统是由其自然因素导致的, 佛山镇的地势平坦且幅员辽阔的地理特性, 造成了其天然防御条件较差的结果, 又由于佛山位于广州西南部且地处交通要道, 因此在历史上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佛山人民为了保卫自己的乡土, 便形成了普遍习武、重视武学和搏击的传统[3]。为了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取得战争的胜利和对家乡的保卫, 岭南人早就认识到了长期训练武术搏斗的重要性, 正因如此, 岭南武学也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并愈加繁荣, 直至明朝中期, 岭南一带已经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武术之乡了。

但是由于过于保守的意识形态和僵化闭塞的武学思想一直得不到进步, 再加上很多习武者被名利冲昏头脑逐渐模糊了岭南武学中原本的精神和目标, 使得岭南武学在中国武术上的地位一直得不到提高。黄飞鸿却以振兴岭南武学文化为己任, 以身作则, 不断提高自身武学修养为岭南武学文化的发扬作出贡献。

三、黄飞鸿文化对岭南武学的影响

黄飞鸿一生致力于岭南武术的振兴和发扬工作, 经由其门人和后世整理的《铁线拳》、《工字伏虎拳》以及《虎鹤双形圈》等武学技艺一扫岭南武术的沉滞和重复等弊端, 具有动作轻快、新颖等特点。就以虎鹤双形圈为例, 虎形注重的是气与力, 对动作的要求是沉雄和声威重大;鹤形拳重在对精和神的修炼, 要求身手要迅速和敏捷, 且有灵活多动与气静神闲巧妙结合的特点。正是这样刚柔并济, 配合适当的武学理念, 使得飞鸿一脉的拳法成为了武术界的一枝独秀, 当时风靡全广东省, 其影响力甚至远达东南亚和北美等地。乃至在新中国成立之后, 飞鸿一脉的武学理念也被列入了中国高等体育院校的教材中去。

1. 黄飞鸿文化刺激了民众对岭南文化的认同。

文化改变了整个社会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一个民族是否兴旺可以直接从这个民族的文化的兴旺程度上找到等价结果。文化在现今工业化技术不断发展的社会下, 普遍通过广大媒体进行传播, 且随着不断变化的社会观念, 观众的趣味也逐渐被改变。岭南武术文化也因不断发展的黄飞鸿系列电影逐渐被带到了人们的生活中去, 并且由于黄飞鸿文化中将岭南文化变得更加传奇, 就使得越来越多的民众对岭南文化产生了认同感。在众多有关黄飞鸿的影视作品中, 黄飞鸿一直以来的形象都是一位具有众多中华美德的武学宗师, 是一位具有“侠者风范”的民族英雄。要知道任何一种文化都是无法脱离自身的传统地域文明而进行发展的, 因此我们需要明白伟大的文化和传统的地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正因如此, 黄飞鸿的成功离不开岭南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气息, 正是岭南地区独特而鲜明的岭南文化造就了黄飞鸿这样一位大师[4]。因此, 观众们在接受黄飞鸿文化的时候, 自然而然就会接受产生这样的人物的大环境, 就会更加能够认同岭南武学文化, 这也是黄飞鸿对岭南武学文化的一种贡献。关于荧屏上的有关黄飞鸿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 离不开岭南当地的渊源文化, 随着众多黄飞鸿的故事的流传, 岭南武学文化也被带出了广东带去了更远的地方。黄飞鸿文化的成功是离不开岭南本身的武学文化的, 我们可以对此进行以下的具体分析:岭南文化包含了广东和香港等的地域文化, 这是从地域划分规则上来看的, 岭南文化中最具特点的莫过于商业文化。商业文化是岭南文化和中原文化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它为岭南文化的不断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最早追溯到唐朝时期, 广州就已经成为了当时全国最大的港口之一, 广州几乎是近百万居民赖以生存的最大的港口。包括后来的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产生激烈碰撞时, 对岭南文化的影响也是最为巨大的[5]。黄飞鸿文化的成功与这样的商业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黄飞鸿文化能在短短几十年内达到连续拍摄上百部影片的程度, 就显示了其中具有不可忽略的商业利润空间以及更深层次的对于文化的需求, 这里提到的文化当然最主要的就是岭南武学文化, 也就表明黄飞鸿文化对刺激人们对岭南武学文化的认同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2. 黄飞鸿文化对岭南民俗因子的贡献和影响。

民俗是一种规范人们的语言、行为以及心理的无形力量, 同样地, 也是人们对文化进行学习、积累和传承的一种重要方式。民俗从某个层面上来说就是人们对于审美的一种理解文化, 是一种对生活和社会最真诚的追求。岭南武术以南拳为代表, 历来就深受当地人的尊重和喜爱, 一些学习和传承岭南武学的习武人士更是成为了岭南大众心目中的偶像。对于这一点最佳的例子就是当时鼎鼎有名的“广东十虎”, 这十个人几乎每人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近乎神话的故事, 其中无一不是颂扬他们惩恶扬善、扶危济困、保卫家乡的伟大气概。岭南人民崇尚武学, 岭南武学文化在这片沃土上得到了顽强的发展, 岭南武学的强大的影响力甚至辐射到了海外。

黄飞鸿的个人英雄主义文化也是在这样的民风习俗中发展起来的, 广大观众通过对黄飞鸿文化的理解也逐渐接受了岭南武学文化中这样的事实, 即武林豪杰理所应当地就该被人们称颂崇拜。这不能不说是黄飞鸿文化对岭南民俗因子传播的一种贡献, 黄飞鸿作为人们的叙述对象, 他已然成为了广大欣赏者中的理想化的英雄人物。这也正符合了这样一句名言, 即“一种共同文化一旦表现除了一种共同的心理, 它便会成为这个民族所必需的文化, 这也是由它巨大的民族认同价值所决定的”[6]。由此我们可以发现, 由于黄飞鸿形象的塑造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岭南人民对武林大师美好的崇拜和追求, 且能吻合岭南民俗的审美诉讼, 因此黄飞鸿文化对弘扬岭南文化和岭南武学, 以及丰富民众的精神需求产生了重大的贡献和影响。

参考文献

[1]王春光.岭南武林人物黄飞鸿探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1.

[2]刘圣宜.岭南近代文化论稿[M].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7.

[3]邱丕相.中国武术文化散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4]邓富泉.黄飞鸿传略[M].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8.

[5]王云飞.武术大师黄飞鸿的传奇人生[J].肇庆学院院报, 2006.

上一篇:乳腺小叶增生症下一篇:弹道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