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化论文(共8篇)
精神文化论文 篇1
学校文化管理论文精神文化建设论文:
人本取向的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初探
[摘要]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旨和核心,以人为本的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文章首先对学校精神文化和以人为本的学校精神文化进行阐释,然后从塑造人本精神环境,培养人本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塑造以人为本的学校形象三个方面为构建以人为本的学校精神文化提供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学校精神文化 以人为本
[作者简介]武凤翔(1962-),男,河南禹州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水利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高级讲师,双学士,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应用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河南 郑州 450011)
[中图分类号]G40-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0)29-0037-02
一、学校精神文化的解释范式
“精神”一词,内涵丰富,统指人类的一切精神现象。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显著之处,就是人有思维、有思想。因此,精神文化是人类文化的实质之所在,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组织文化等实质都在以不同形式体现着精神创造。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深层表现形式,是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形成的为其全部或部分师生员工所认同和遵循的精神成果与文化观念。包含三个层面:第一是心理层面,即人的感觉、知觉、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和情绪、情感、气质、性格、能力等思想意识层面;第二是理念层面,主要体现为学校精神,它是学校师生员工共同表现出来的各具特色的行为方式和作风,是经过长期的积淀而形成一个“文化效应场”,师生员工在这个“场”的作用下,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一种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第三个层面是学校形象,学校形象也称为学校品牌,它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标志,良好的学校品牌形象可以为学校创造发展契机,以得到社会的支持、家长的信任和师生的认同。它可以优化学校自下而上与发展的空间,形成无形的精神财富。
二、学校精神文化的人本内涵
第一次从人的角度讨论“精神文化”,如德国文化教育学派的思想家。狄尔泰的生命哲学、斯普兰格的文化陶冶论,等等。斯普兰格曾解释了之所以要以人为起点理解文化的本质,是因为文化对人的精神生命有不可或缺的意义。他认为,学校文化的价值在于“唤醒生命”,而不在于传递知识。“教育之根和文化之根的寻求,只能通过人的灵魂的唤醒才能实现。”因而,学校精神文化的研究,离开了人的存在,任何文化的思考都没有真正的教育价值,以人为中心的时代呼唤人本精神。人本精神是一种提倡关怀人、尊重人和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其主要内容是重视人的生存环境、人的价值与尊严、情感生活、生命体验和道德理想。现代学校文化建设提倡“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学校的发展依托教师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将“以人为本”融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和各项教育管理活动之中。
三、学校精神文化的人本建设路径
以人为本的学校精神文化建设中,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环境,只有在一个良好的精神环境内,全校师生才能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念;其次,办学理念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办学理念上,是否以人为本直接决定着办学的成败;第三,学校形象主要是校风、学风、校容、校貌的综合体现,它是代表学校精神文化是否以人为本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学校文化建设能否体现以人为本,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一)塑造人本精神环境,培养人本意识
1.树立学校“人本共同体”的价值观念。学校师生员工共同生活、生长在同一个环境内,这个环境就是一个共同体。这个环境的隐性因素,如办学理念、环境氛围等都会潜在的影响学校师生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因此,构建一个“以人为本”的学校共同体,是学校师生
员工共生的一个精神场域,是全体师生员工所认可和实践的一种综合追求,它指导、制约和统率着学校内部各种群体价值和形形色色的个人价值观。只有树立了学校的“人本共同体”,才能使学校师生员工树立起对学校整体发展的信念,在促使学校的发展目标成为师生员工的共同抱负的同时,也促使学校的每个个体都能超越自我思维、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2.培养以人为本的道德意识。何谓道德意识?有学者将意识视为“个体生命活力的象征„„是个体在知识、理性、情感、实践等多个层面上生发,在教育过程和人生历练中形成的应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一种综合能力系统„„是个体安身立命、直面生活的一种品质、状态和境界”。道德意识不是以单纯的文字符号的逻辑转换为主的思维活动,而是跨越时空的、积极自觉的、整体性的、直觉意识的道德实践与创造活动。当一个人具有较高的道德意识时,就会在面对和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各种利益关系时,尤其是面对艰难的道德抉择时,穿透迷雾而表现出一种平淡恬静、从容自如的睿智。当有了道德时,便有了有德和缺德人的分别。当有了较高的道德意识时,也便开始了“高尚”与“庸俗”、“平凡”与“卓越”的差异。
如果校长树立以人为本的道德意识,就会在管理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在对待教师和学生上,就能真正设身处地地想教师所想、思学生所思,也才能切实理解教师的疾苦,解决教师的困难,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教师有了以人为本的道德意识,教师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时,就会站到其他教师的立场上替他人着想。教师在对待学生上,也就不会因为升学的压力、功课的紧迫性而“无情”地扼杀学生的天分。学生有了人本道德意识,便懂得了互相帮助,避免了恶性学习竞争,就能理解生命的价值,珍爱生命,珍惜体验,认真对待人生的每一个经历。即使平日难以驯服,学习一塌糊涂者,也会体会到身边的亲戚、朋友、同学、教师们为他们所付出的努力和辛苦,也便学会了体谅、理解和关心他人,也便不会为自己的个人趣愿而想当然地做一些事。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指导办学者如何办学的一种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它决定了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发展进程。它来源于办学者对教育活动的理性思考。“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更要以学生为本。一是要以学生的个性为本,二是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能力水平设计教育目标、选择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其得到发展。
1.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是被动、消极的,而是以强烈的求知欲,主动积极地探索社会和自然界的规律性。教师指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合作,而不是刻意地把学生束缚在一定的轨道上,按照固有的方式、事先预定的规则运行,更多的是运用间接的、不做明确规定的指导方式,围绕问题的主题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出路。
2.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的个性差异有两层含义:一是承认学生的发展存在差异性,教学就是要找到每个学生发展的起点,使学生在其原有的发展基础上,达到发展的最优化。二是学生发展的独特性,学生的智能是多元的,除了智力能力外,还有言语、操作、音乐、身体动觉、交往能力等。因此,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3.让学生经历生命体验。“体验是人的生命存在的方式,也是人追求生命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焕发生命活力、走向生命超越的方式。体验是生命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内在感受、主观经验和深刻情感,生命通过体验感知自我,认知他人,解读生活;生命通过体验获得意义,升华情感,净化灵魂。”人的有意识的生命存在就是其自身生命的表现、生命活力的释放和生命体验的获得。人的生命怎么表现自己、体验自己,他就怎么样生存。生命存在取决于自己的表现、自己的能力,更取决于自己的体验。因此,教学活动不仅仅是学习的过程,还应是生命体验的过程,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形成乐观的精神,体现强烈主体意识的积极心态,是其走向成功的重要基石;失败的体验,是其经受磨砺的必然之路,只有经历过失败的体验,才能在成功之
后体会到成功的来之不易。
(三)塑造以人为本的学校形象
所谓学校形象,是社会公众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对一所学校的校容、校貌、校风、教风、学风给予的整体看法或综合评价,是学校外在和内涵的统一,是学校物质、精神和文化的统一。良好的学校形象是当代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无形资产,良好的学校形象能够使一所学校获得良好的社会效应、较高的社会认同,最终会收到由社会效应转化而来的“无形”的社会回报。另一方面,良好的学校形象还可以产生强烈的学校向心力。学校的良好形象赋予学校师生员工的是崇高的荣誉感,可以使他们在社会上深切地感受到由于学校形象而给自己带来的荣耀,进一步增强对学校的凝聚力。在当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背景下,学校的形象设计体现“以人为本”,是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在校风的培育方面,校长在领导作风上,要切实关心师生员工,领导角色应从“官本位”向“服务本位”转变。学校领导只有正确地进行自我角色的服务性定位,才能够建立正确的权力观,正确地使用权力。学校领导的行为一方面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另一方面,就是要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尤其是良好的心理环境,为教师个人的发展提供保证,为学校的发展服务。学校领导只有这样认识自己的角色,才能努力为师生创设一个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尽量避免师生产生压抑感和挫折感,以促进教师发展来体现自身的价值。教师在教学作风上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切实考虑到每个学生发展的特点,尊重爱护每个学生,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的特点和智能发挥出来。同时,教师与教师之间也要注重合作与交流,相互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教风。学生在学风上要互相学习,相互帮助,相互理解,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校貌的设计上,校园雕塑的设计要注重代表学校形象的、在学校建设的历史上有重要意义的人物。没有楷模的学校文化是不完备的文化,是难以传播和传递的文化。楷模是一面旗帜,指引大家前进,如果缺少了这面旗帜,大家就会觉得失落,没有了目标。多数成功的学校都有自己楷模式人物,即使学校不存在了,学校文化依然存在。楷模式人物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一直激励着师生员工开拓进取,激励学生不断争取更优异的成绩。在校园环境的建设上,无论是自然环境的选择还是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设计,都要体现人性化的内涵。
[参考文献]
[1]史华楠,周文建.校园文化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2]赵中建.学校文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薛晓阳.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新视野[J].教育研究,2003(3).[4]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派[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5]田慧生.时代呼唤教育意识及意识型教师[J].教育研究,2005(2).[6]张茂聪.道德意识:生命的激扬与飞跃[J].教育研究,2005(11).[7]杨春芳.学校精神文化的价值取向及建设策略[J].天津教育,2006(3).[8]刘济良.论生命体验与生命教育[A].河南省第21届青年教育年会论文编辑委员会.生命教育集[C].新乡:牧野出版社,2006.[9]吴乔.学校形象与内涵发展[J].北京教育,2005(6).
精神文化论文 篇2
一、大学精神的涵义
中文“大学”一词源于拉丁文universitas的翻译, universitas涵义等同于古希腊文Academia, 其最初意为“学生集会”或“教师集会”。大学在初期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很大程度上是民间和自发的:众多“爱智慧” (philo sophia (1) ) 之人聚集在城邦, 聘请智者为他们传授知识, 传授知识和接受知识的双方为获得各自所需而组织成一种社团, 即universitas。现代大学制度是在德国洪堡、英国纽曼等教育哲学家的深入参与下建立起来的, 他们认为有形的文化和社会建制都是无形理念、精神的外在表现, 文化和制度离开了其内在的精神, 无异于一具行尸走肉, 因此大学精神就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生命。唯在长期办学历史过程中, 通过践行自身办学理念, 形成独特价值理念和理性追求那样一种具备凝聚力、向心力的大学精神, 才是一所大学的魅力之处, 更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关于大学精神的基本内涵, 学界存在多种表述, 我们较倾向于此一定义:大学精神是大学独有的价值取向和发展取向, 是给大学行为提供指导, 使大学采取这样而非那样行动的基本信念、基本态度和基本准则。从大学最初的发展来看, 其一开始就是爱智慧之人聚集一起学习关乎宇宙自然人性之事的场所, 他们深具对宇宙奥秘的惊诧探索之精神和对人类命运、人性问题的深切关怀, 因而我们认为大学精神主要涵盖以下两方面。
1. 人文精神。
文艺复兴时期正是近代大学兴起之时, 对人性的解放、人类的深切关怀是当时一个主旋律, 大学是人文精神的代表。人文精神, 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 是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注, 是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塑造。从古至今, 大学这种“以人为本、健全人格”和“自由、民主”的人文精神从未变更, 大学如果缺乏人文精神, 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是只有躯壳没有灵魂的畸形发展的人。正如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实施完全人格教育”之主张:“国民而无完全人格, 欲国家之隆盛, 非但不可得, 且有衰之之虑焉。”还有梅贻琦先生坚持《大学》之基调:“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新民, 在止于至善。”大学, 不仅要培养学生求生存发展之技能, 而且要培养其为人处世之道, 正是这些“不太实用”的人文学科能给予学生广博的视野、宽阔的胸怀、坚毅的意志, 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历史责任感, 最终使那些“实用”之学免于流入庸俗和浮泛;而“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和“兼涵并容, 学术自由”的学术独立精神更是21世纪大学必须坚守的人文精神品格, 大学与社会之间一个保持清净思维的距离应始终被保持, 大学不应单纯是“象牙塔”又或“社会服务站”, 大学不能外于人群, 但却不能随外界社会风尚而盲转、乱转, 大学应是风向的定针, 有所守, 有所执著, 以烛照社会之方向。
2. 科学精神。
大学要坚守自己的品行, 亦要履行引领社会文明与进步的使命, 在探求真理过程中就必须始终高扬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在探索科学真理和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化过程中, 形成的价值观念和心理取向, 是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教育凝聚的精华。它主要包含求实精神、求真精神、协作精神、批判精神和献身精神等, 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独立思考, 不唯书、不唯上, 不为名利所累, 能勇于创新, 不断开拓认识, 一所大学方能具备活泼的生命力, 才能肩负起引领社会方向、推动现代文明发展的重任。
二、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存在之问题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生命, 但它又是无形的, 因此需一些外在建制呈现出来, 尤体现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上, 而精神文化的建构主要是通过大学的使命、校训、校风, 以及名师文化等文化要素的形成和成熟而起作用。目前, 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 网络信息时代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 均给大学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不少高校均受着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等社会价值的影响, 校园文化建设存在世俗化、实用化的倾向, 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存在一些问题。
1. 对其地位把握有误。
在校区不断的扩展建设中, 陷于追求规模和现代气息, 使得新建校园建筑与整个校院的文化积淀相脱节。大学文化独特魅力的缺失, 往往造成部分院校失去了自身固有特色和竞争力。很多学校在评价校园文化建设的成就时, 对单纯的物质文化建设津津乐道, 其实, 校园文化从内在看是一种精神, 优秀的校园文化必然需要有一种独特的精神指导, 它是校园人格风貌和群体意识的集中表现。离开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单纯的物质文化建设就会失去了文化建设的意义。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却普遍偏离了这一宗旨, 校园文化存在的价值意义、功能作用无法充分彰显, 使得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流于形式。
2. 低估网络时代带来的负面影响。
21世纪是网络信息化时代, 网络已成为高校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领域, 享有“第四媒体”之誉的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已远超过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强调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而网络媒体的出现令这种稳定格局发生了变化。网络这种新型文化媒体所表现出的自由、开放、互动使得更多人都可以最大限度参与文化的制造、传播, 这种自由在带来平等、民主的同时, 也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带来无序混乱。由于网络信息基本上难以控制和过滤, 一些非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趁机欲占领思想阵地, 造成严重的信息污染。目前对于网络带来的强烈冲击研究仍不够, 在如何应对网络文化, 做好精神文化建设上仍缺乏足够的思想和技术准备。
3. 未充分调动其主力军力量, 建设力度和效果不明显。
精神文化是一种内隐文化, 它作用于教学、科研、管理、校园生活各环节, 是大学文化建设及其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从参与建设的主体而言, 是全校师生员工所共同创造形成的, 但由于受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冲击, 目前高校中也弥漫着一种不健康的风气, 师生员工中呈现的个人主义、实用主义等占据一定位置。教师本应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尤其是精神文化建设的引路人和主力军, 但市场经济的影响使一些教师缺失了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岗位考核的压力又使教师单纯忙于完成工作量和撰写论文, 与学生的思想交流越来越少, 从而使他们成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边缘人和旁观者。
4. 社会辐射作用不够突出。
大部分高校并未能形成自己独特精神风貌, 其精神文化建设的社会辐射功能并未发挥出来, 只局限于校园范围内, 未起到引领社会风向作用。高校既是传承文化之所, 更是接触异质文化的触角和通道, 大学应是倡导正确道德规范、价值取向之重要场所, 通过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营造的独具自身精神风貌和魅力的品格应能在社会中起到良好辐射作用, “让大学精神之光穿透围墙”。
三、加强大学精神文化建设之途径
1. 明确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 有的放矢地做好文化建设工作。
精神文化建设是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 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应围绕精神文化这一主轴旋转。精神文化渗透于校园文化建设方方面面, 不单学生文化活动、校园自然景观建设或规章制度的建设, 因而可从高校自身的校训、发展定位等基础出发, 切实将本校的办学理念、精神潜移默化地渗入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中, 如:学校的建筑物和校园规划, 其风格要体现本校文化精神;一些规章制度也可以本校办学理念、校训为精神支柱;对学生的文化活动做好系统指导, 形成品牌特色;校风、教风、学风等均围绕自身大学精神为指南针, 务求把学校的精神文化内化成每位师生员工的行为准则, 打造独具本校魅力的精神文化。
2. 占领网络这一重要思想教育重地, 充分发挥其优势面。
充分发挥网络优势, 抢占校园网络文化阵地, 是当前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校园网络文化建立要以形成良好校风为目的, 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重点, 要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 规范上网行为, 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要健全网络管理的制度建设和技术设备的投入建设, 加强校园网及论坛的监管工作, 加入网络道德教育的宣传力度, 及时对不良网络信息进行分析、鉴别和筛选, 开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
3. 探索激励、评价机制, 发挥精神文化建设主力军作用。
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主体是生活在大学里的人, 包括以校长为代表的管理群体、以教授为代表的教师群体和以优秀大学生为代表的大学生群体, 其中教师群体在其中处于践行办学、管理理念的地位上, 对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引导功能, 是大学精神在“可见领域”的无形力量, 因此探索相应的激励及评价机制,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至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来, 比如将对教师指导学生文化活动、科研项目纳入相应的奖励或考核制度, 鼓励教师发挥其敏锐思想触角、广博的知识视野和人格魅力, 积极参与至校园文化建设中来, 与广大学生一起为践行自身大学精神而共同努力。
4. 注重精神文化的社会辐射作用。
被称为“社会亚文化”的校园文化, 在更深层次上影响着社会发展轨迹, 这对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提出一系列新问题:怎样把大学精神文化进一步推向社会, 与整个社会文化同呼吸;怎样进一步发挥大学精神先进作用, 以带动整个社会文化向高层次、高文明发展。我们既要让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大胆地走向社会, 与整个社会文化融为一体, 又要注意保持大学某些须持有的“象牙塔”特性, 进而推动整个社会文化向着健康、文明、民主的方向发展。
科学精神、功利主义或实用主义在今天或许已逐渐成为主导社会价值, 很多大学也受到这种社会价值的冲击, 教育也开始过度地实用化和工具化。但回顾大学发展历程, 不难发现牛津、剑桥、耶鲁、哈佛等名校能经历多个世纪仍是世界创新思想之源, 帝国理工大学、东京大学等兴起只有百余年的大学能够在世界如此多的大学中出类拔萃, 关键在于其坚守非功利的文化来应对时代的挑战。因此, 无论在什么时代, 社会如何变迁, 现代大学应该要做到在两种方向上的平衡, 既保持大学作为追求理想、追求真理、追求知识的象牙塔圣地, 又要与现代社会现实紧密结合, 保持大学的时代性。正如鲍罗·舒尔所言, 大学的神话是关于现实和愿望的思考, 是实用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混合体, “大学不能无象牙塔精神的恪守者, 也不能缺乏经世致用之术专攻者……如果真的完全丧失了象牙塔精神, 大学求真、求知精神以及俯视众生的情怀, 为尘世的名利、权势所湮没, 大学就不过仅仅是一个抽离了精神的躯壳而已;当然, 如果没有务实的入世求存策略, 大学也会丧失自身。这是现代大学所面临的‘两难’困境, 一个择其两端都无出路的两难抉择”。
注释:
(1) 英文Philosophy (哲学) 由古希腊文philo (动词, 意为“喜爱、追求”, 现在时直陈式第一人称单数) 和sophia (阴性名词, 意为“智慧”) 构成的动宾词组, 含意是“爱智慧”。
摘要:大学精神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软实力, 是大学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精神推动力, 也是大学整体校园文化的反映。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尤其是精神文化建设对大学精神的养成有着重要意义。理清大学精神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关系, 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对于当前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更是意义重大。
关键词:大学精神,精神文化建设,问题,途径
参考文献
[1]金耀基.大学之理念 (增订版) [M].北京:三联书店, 2008.
[2]杨东平.大学精神[M].沈阳:辽海出版社, 2000.
[3]杨寅平.现代大学理念构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8.
用企业精神文化构筑高校精神文化 篇3
一、确立先进的办学(共同)理念与价值目标
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办学理念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学校办学的行动指南。一个学校,要想使自己的学校办得好,办出水平,办出质量,首先就要有自己的独特的、先进的、现代的办学理念。有了它,学校才有办学发展的方向,有了它,学校才有办学的内在动力,才能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办学理念及其内涵包括:学校的教育理想和教育信念,即:学校依据一定的教育思想,遵循教育方针,基于教育规律,结合本校办学实践而形成的关于学校整体建设与发展的价值追求、理性认识和办学思想。办学理念是教育者对教育的理性认识和理想的追求。它是对自己学校办学、治校、育人等根本问题的指导思想或思想观念。它是办学者对为什么办学、办什么样的学、如何办等一系列问题的比较系统、比较成熟的理性思考和认识,是长期办学经验、思路及理性思维的积累、提炼、升华。
二、强化人文(形成)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培育
人文,第一是关心人,关心人类的命运;第二是关心文化,关心人类的文化,关心民族的文化,关心文明的发展。教育的本质说到底是人力资源的品位与质量的转换和提升。我国的大学生入学前由于文、史、哲及文理科的壁垒分明,大学生中以古文字、古文献为基础,以经、史、子、集为教学与研究的内容的学习有着天然的缺憾,多数大学生不重视古文字、古文献、古思想,不读典,造成大学生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先天不足。而高职生属于高考第三批和第四批录取的学生,相关方面的知识与重点院校的学生相比差距更甚。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所以强化的任务异常繁重。与人文精神相联系的是大学的时代精神及其构建。大学精神是指平等的多元意识、理性的科学态度、自由的个性发展以及非功利的价值追求。大学精神的发展需要有思想自由表达、学术自由发展的场所,需要多元文化的交汇、碰撞、批判、创新,以及探究科学前沿高深学问的志向。大学不但是社会信息传播、知识传授的场所,也是新思想的发源地。大学需要探究科学前沿学问的踏实刻苦精神。哈佛大学有句名言:“要做官要发财,就不要到哈佛来。”蔡元培也说过“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
三、重视德育的地位及其在学校的地位和作用
重视德育的地位和作用是我国传统德育的特色。中国古代教育是经由夏、商、周三代开始完备起来的。我国早在西周的教育已非常明显地表现出对德育的重视。德育决定学校教育的性质。2004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发表了16号文件,专门就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意见,这在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充分表明了我们党和政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关心和重视,说明了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五年过去了,中央当年的16号文件中的九个部分30条,九个部分又分为三大块对今天的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仍有指导意义,也是我们建设精神文化的政策保障。
四、发挥校风、学风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校风是具有鲜明学校个性特征的道德风貌,对学生的思想品德、道德情操,行为习惯和身心素质的提高,产生直接而远大的影响,也是校园精神的具体体现,文化氛围是企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良好的校风,是巨大的精神力量,能在师生中发挥感染熏陶的影响作用,潜移默化的同化作用,激励向上的促进作用,维护秩序的约束作用。良好的校风是调动师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自觉性的动力源泉;是激励师生热爱学校、关心集体的向心力,是加强团结、统一意志的凝聚力,是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推动力,是鼓舞斗志、克服困难、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战斗力。
学风是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学习、生活、纪律等多种综合风貌的集中体现。良好的学风,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是衡量育人环境的重要标志,在高校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定位是:适应地方或行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实用型技术人才。高职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关系以及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去向表明:高职教育具有职业性、地方性、行业性、基层性等显著特征。在一定意义上说,高职院校校园精神培育与企业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从学校人才培养角度看,为让学生尽快适应社会角色,将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是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企业文化精神口号 篇4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口号都不陌生吧,口号具有文字简练、意义鲜明的特点。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口号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企业文化精神口号,欢迎大家分享。
1、“三新二点”:新机遇、新挑战、新市场;服务只有起点,满意没有终点
2、放我的真心在您的手心
3、自信、诚信;用心、创新
4、网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5、“艰苦坚实、诚信承诺、实干实效”:以艰苦的作风打拼坚实的企业基础;以诚实的信念承诺一流的企业服务;实干的精神创造高效的企业业绩
6、“三学二创一开拓”:学政治、学文化、学技术;创企业经济效益、创电信一流服务;灵活经营,开拓点心发展新思路
7、开拓、创新,立足市场求发展;优质、高效,用心服务为用户
8、精彩源于电信,创造自在生活
9、贵族化的品质,大众话的生活
10、中国电信,随心所欲,展现网络魅力
11、中国电信,执着追求完美品质,演义网络新篇章
12、让网络在竞争中完美,让人生在锻炼中升腾
13、中国电信,与您携手共进,乘风飞扬
14、中国电信,沟通无限
15、中国电信,网络天下
16、中国电信,永不停滞的沟通
17、不是网络众多,不足以体现中国电信
18、勤思巧干苦攀,风逆我自昂扬;创新创收创业,我誓更创辉煌
19、世界有你更精彩—中国电信
20、随身动随心用—小灵通
21、网络之巅,谁与争峰—中国宽带网
22、看得更多、看得更广、看得
33、团结、拼搏、务实、高效
34、敬业、创新、务实、高效
35、创新、创业、创辉煌
36、超越自我、追求卓越
37、效益源自创新
38、诚信高效、服务用户、团结进取、争创效益
39、全心全意传递祝福,尽职尽责开拓创新
40、爱岗敬业、开拓进取、创新服务、放眼未来
41、以人才为根本,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保证,以服务为宗旨
42、节约、团结、求实、创新
43、只争朝夕,做好实事,锻造精品,把事做实
44、客户是效益、人才是财富、服务是生命、管理是未来
45、“三创三争三赢”:创高效、创精网、创一流服务;争奉献、争先进、争做南电明珠;赢机遇赢挑战赢入世更辉煌
46、英雄城网络南电网元你我47、以服务为基础,以质量为生存,以科技求发展
48、开放创新、克俭奉公、城市守信、善谋实干
49、以客为本、以质求存、以优取胜、以精图新
50、我们的追求是:更快、更好、更新、更精
51、客户至上,服务周到;质量第一,科技领先
学校精神文化 篇5
1.校训:华润行远
办学思想:润泽生命,启迪智慧
育人目标:仁爱宽厚,睿智大气
校风:上善若水,海纳百川
教风:进德修业,因材施教
学风:乐学善思,明理笃行
2.学校的办学理念:中西合璧,融会贯通
3.管理铭:未雨绸缪,高瞻远瞩,刚柔密大,履中蹈和,和合偕习,敬业乐群,顺天应人,修己安人,守经达变,以曲致全,无为而治,宁静致远。
4.工作铭:我们华润全体员工引用新加坡校长委任状中的一段话作为座右铭共勉:
你的手中是正在成长中的生命,每一个都如此不同,每一个都如此重要,他们全部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和梦想,他们都依赖你的指引、塑造及培养,才能成为最好的个人和有用的公民。
5.家教铭:美好的人生从家开始!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我们的教育是同孩子的生命一起开始的。”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没有不成功的孩子,只有不称职的家长;好母亲是一条大河,孩子趟过您可以到达理想的彼岸,好父亲是一座高山,孩子踏着您的脊梁可以登上人生的至高点;智力女诗人斯特拉尔在诗中写到:“许多需要的东西,我们可以等待,但是儿童不能等,他的骨骼正在形成,他的血液正在生成,他的心智正在发育。对儿童我们不能说明天,他的名字是今天。”
6.小班化愿景:和蔼亲切每一个 ; 博学精进每一个;智慧创新每一个;仁爱宽厚每一个;温文尔雅每一个;幸福体验每一个;和谐发展每一个;成就梦想每一个。
7.高效智慧课堂“四环八度”的具体内容:细化探究目标,创设探究情境,落实探究实践,优化探究体验,精选探究练习,拓展探究作业,提升探究总结,关注探究发展。
8.学习型教师:以终身可持续发展为学习目标,以自我实现作为人生最大的需求。具有扎实的学术根基,广阔的学术视野,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有追逐学术前沿的意识,能把握教育教学的真谛,了解学生发展规律,掌握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在学习中研究,在学习中发展,在学习中创造的教师。
智慧型教师:能将丰厚的教育理论积淀、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转化为教育智慧。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专心学习,用心创造,静心育人,潜心研究,静心反思,以“润泽生命,启迪智慧”为己任,给予学生精神的引领,文化的底蕴,能力的提升,创新的发展,幸福的成长的教师。
研究型教师:具有较强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善于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能自觉地运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教师。
专家型教师: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和道德的高地上,对某一领域的教育教学问题有综合、全面、深刻的把握。通晓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具备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在教育教学上卓有成就,具有独立的科研能力、独特的教学风格、高超的教学艺术、自成体系的成熟的教学理论,能引领教学改革向纵深拓展,兼有学者、研究者、教育家的特质的教师。
9.小班化教学方针:激发兴趣,教会方法,培养习惯,涵养品格,探究实践,启智体悟,关注个性,开发潜能,启迪智慧,发展能力。
10.生命教育的宗旨: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捍卫生命的尊严,唤醒生命的热情,体认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
论述岭南文化精神 篇6
(2)它与我们以往多有论述的岭南文化精神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开放兼容:从古到今,开放兼容是岭南文化最重要的特色。岭南文化天生具有开放兼容的品性。岭南文化是在百越文化、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吴文化以及西方文化不断融合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与外来文化长期的交流、碰撞、融合的过程中,广东人形成了一种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精神品格。
广东人不安于现状,不满足封闭在自我循环的小圈子里,具有向外拓展的特征。广东人移居海外,始于唐宋,从明代开始,更有成批的人出国谋生。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这段时间是广东人出国人数最多时期。由于人多地少,战乱饥荒,生存条件较差,广东人又有较浓厚的商业意识,且有地处沿海的便利,大批广东人外出到异国他乡打工、做生意。广东侨居海外的乡亲人数占全国一半以上,其中,粤东地区旅居海外的乡亲人数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从南洋首富郑智勇到华人首富李嘉诚以及霍英东、曾宪梓等等,广东人“走出去”,闯天下,打拼出一片新天地。移民文化和商品意识造就了广东人的开放观念和无止境的追求。在海外移民的过程中,岭南文化向海外特别是东南亚传播,同时吸收世界各地的文化。独特的岭南文化造就了广东人开放兼容的博大胸怀。
改革开放的实践,更让广东人先行先试,经受新的洗礼,树立起开放、兼容、开拓的崭新形象。广东人民敢于面对外部世界,吸纳人类文明精华,坚持排污不排外。引进大量境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引进国内外大量人才,广东容纳和吸引了全国三分之一的外来工,更是体现了广东人开放兼容的精神。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对外交流进一步增多,广东请进来,走出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十二年来,广东经济发展国际咨询会已被打造成我省与世界五百强企业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和我省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在拓宽我省的国际视野,推进国际合作,塑造国际形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更应该树立世界眼光,以更加广阔的胸怀,开放兼容,海纳百川,拥抱世界,融入世界。
敢为人先是广东人显著的精神品格。可以说,用敢为人先表达广东精神是“躲不开、绕不过”的,是恰如其分的。岭南文化是以海洋文化为基础,农耕文化与海洋文化并重的文化。海洋文化具有勇于拓展、善于创新、敢于冒险、同舟共济的特征。这些特征蕴含了敢为人先的文化精神。
广东是岭南文化的中心地,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是近现代革命的策源地和改革开放的前沿地。海内外广东人都以敢为人先,敢闯敢冒,敢于冲破僵化观念和陈规陋习的束缚著称于世。他们以大海弄潮儿的无畏气概,奋力拼搏,充分体现可贵的首创精神。
历史上,广东人有着“闯荡世界”的眼光和气魄,许多广东人漂洋过海,在异国他乡拼搏创业,成了世界各地特别是东南亚地区的“拓荒牛”。近现代,从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康有为、梁启超推动维新变法,到孙中山、廖仲恺等一大批仁人志士推翻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探索救国救民之路,都是敢为人先精神的生动体现。
鸦片战争以来,广东人不断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斗争。国民党一大在广州举行,黄埔军校在广州创立,海陆丰农民运动蓬勃兴起,彭湃、毛泽东等相继主持广州农讲所,省港大罢工,东征北伐„„一个个历史事件,充分体现了广东是中国近现代革命的策源地,广东人站在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最前列。
从“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到中国国内制成第一架飞机的设计师、制造者和飞行家
冯如;从广东籍左翼作家洪灵菲、冯乃超、戴平万、冯铿等成为中国创立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一支重要生力军,到当今学者泰斗、一代宗师饶宗颐;从人民电影事业的开创者陈波儿、蔡楚生,到新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开创者、奠基人梅益„„无不体现广东人敢为人先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人更是处处表现出敢为人先的精神。从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到科学发展、先行先试,从建设文化强省、到创新社会管理,广东人都勇立潮头。他们敢闯敢冒,大胆探索,大胆创新,大胆实践,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的佳绩。敢于“杀出一条血路来”,成为新时期广东人精神的形象描述。可以说,敢为人先是广东人当之无愧的文化精神。当前,广东要继续当好排头兵,仍然需要发扬这种敢为人先的精神。
文明向上既是新时期广东精神的重要内涵之一,也是党的十七大明确作出的要求和部署。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是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文明向上。
文明向上富有深刻的价值内涵。它既立足广东,又面向全国、面向世界,放眼未来。文明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作为广东精神内涵之一,这里特指精神财富。人类发展史就是从动物到文明人的进化史。追求和向往文明是永无止境的,也是没有国界的。昂扬向上是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四有”新人。人民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是我们永恒的价值追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东成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理论创新的热土。“两个文明建设”都交出了满意的答卷,全省人民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不自满,不停步,不懈怠,不僵化,文明素质不断提高,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也是广东鲜明的时代精神。提炼打造文明向上的“广东精神”,体现出广东特色和独创性,是广东精神区别于其他省区市精神的一个重要标志。
十七大要求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国将成为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全民族文明素质明显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实现这个目标,时间紧,任务重。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科学发展的试验区,率先建成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地区任重道远,迫切需要凝聚文明向上精神。只有广东率先践行文明向上精神,为全国作出示范和榜样,才能推动我国成为文明向上的国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成为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才能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2009年7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发出《关于加快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实施意见》,强调提升文化软实力,必须以全面提升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提升文化软实力,基础在于提高公民素质。只有不断提高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人们的理想信念才能树立,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才会形成。从而,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这在培育文明向上精神上作出了可贵的探索。
书法与中国文化精神 篇7
关键词:书法,中国文化精神
中国文化精神是指中国文化从整体上显示出来的内涵、取向、特征。在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长河里, 书法艺术以其独特的造型空间艺术生动地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书法有了文化赋予的属性, 才让我们有了共同欣赏书法的基础。
一、书法创作中的中国文化精神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以儒家精神为主, 儒、释、道三家结合的文化混合体, 其中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兼容佛道, 互为补充。儒道两家为本土文化, 佛教是舶来品, 但就中国文化而言, 儒家因有久远深厚的社会历史根基, 又不断吸取、同化各家学说而丰富发展, 从而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主流、基干。儒家主张以道德礼仪来规范约束达到维持社会的和谐与人的内心平和, 这是一种入世的积极的人生态度;道家主张脱离社会, 脱离文明约束而获得高度的个人精神自由, 回到清静无知无欲无争的原始混沌状态, 这是一种遗世绝俗的独立人格思想。儒家认为, “以礼制欲, 文质彬彬, 温良恭俭让”是一种高尚的美的人格。道家认为, 恢复自然本态, 清静无为是美的最高体现。反映在艺术观上, 儒家的献身经世精神以“充实之谓美” (《孟子》) , 要求文艺表现“充实而有光辉”“至大至刚”“养浩然正气”博大雄壮的阳刚之美和崇高之美。而道家则追求朴素、恬淡、虚静的阴柔之美和空灵之美。反映在书法艺术作品上, 就形成了雄浑博大、秀丽典雅截然相反的两种风格。由于儒道两家的立足点——社会与自然是客观世界中相互冲突但又互相依倚的两极, “至大至刚”与“至性至情”又本是人性需要的两个方面, 一个调节社会, 一个和谐个体自我精神, 表面看来, 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 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乐观进取、一个消极退避。但是实际上从思想结构说他们又是互补的, 从哲学观上分析, 两者是相互对立的矛盾统一体, 不但“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经常是后世士大夫的互补人生路途, 而且悲歌慷慨与愤世嫉俗也成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常规心理以及艺术理念。所以儒道两家在中国社会历史上很快合流, 成为中国知识分子人格精神的核心思想和中国文化内在精神的主体。政治上得意时, 儒家精神成为他们人生追求的最高理想, 而怀才不遇或遭罹挫折时, 老庄思想就成为他们“保身全生”的人性主张。
儒家主张人生要积极入世, 要有所作为, 在审美上合乎“礼”为“尽美”, 要求“充实而有光辉”, 表现在书法风格倾向性上, 就是崇尚整齐、浑厚、宽博、不露不怯的风格特征;在笔墨技巧上, 最明显的在于推崇“笔笔中锋”“无往不复, 无垂不缩”这样一些笔法原则, 使笔墨文字芒角、文字形象温厚敦实, 透射出表现人的本质力量的雄浑美和儒者修身养性的内在精神美, 使书法艺术创作实践实现他的本质目的——通过完善的自我人格的艺术再现而达到感染人、影响人的目的。
而道家主张天真烂漫、崇尚自然, 在审美意趣上追求一种清逸、淡雅、质朴天真的美学标准, 所谓“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 (李白) , 反对一切人工雕琢, 具体反映在书法艺术的创作技巧与风格上, 即崇尚真情与率意, 用笔恣肆, 如入笔横画竖切, 竖画横切, 没有过多回环缭绕, 藏头护尾的动作, 率性而自然, 线条简古疏淡而意味醇厚, 结构上依倚欹侧, 自然生姿, 不假人力, 不露人工斧凿痕迹, 信笔所由, 任意而行, 来无迹而去无踪, 飘然而笔墨销溶, 表现出一种超逸世俗、宁静、朦胧而又幽远苍茫的历史感与生命沉思, 这就是道家所要追求的返朴归真的艺术境界。
二、书法美学中的中国文化精神
林语堂先生认为中国书法最能代表中国的文化精神。他在《吾国与吾民》中, 对中国的书法艺术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吾们还可以说它提供给了中国人民以基本的审美观念……书法提供给了中国人民以基本的美学, 中国人民就是通过书法才学会线条和形体的基本概念的。因此, 如果不懂得中国书法及其艺术灵感, 就无法谈论中国的艺术……在书法上, 也许只有在书法上, 我们才能够看到中国人艺术心灵的极致。”黑格尔也说中国是特别的东方, 中国书法最鲜明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精神。可以看出, 中国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其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 它对美的展现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特征, 历史赋予它更多的是它的文化属性。它也责无旁贷的承担着传播中国文化精神的责任。
成功的书法艺术能够给我们一种美感, 这大概是所有能欣赏书法的人都会承认的。欣赏一幅幅的具有成功典范的书法作品时我们都能感觉到:书法艺术是以“中和”“和谐”为审美准则的。这样的审美原则, 实际上也是中国哲学的审美标准, 呈现的是传统的古典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中国的文化精神。中国文化的精神是天人合一、贵和尚中。“和”的精神贯穿整个中国文化之中。这是中国文化特点中最显著的特点之一。这些法则在书法中得到深刻的体现, 书法的理想境界也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用笔上是就是书法要写出一种“平和”的精神来。从字的笔画来看, 就需要一种中和的态度, 既不左偏也不右斜, 以端其正;从字的笔势来看, 就需要一种平闲的态度, 既不前冲也不后避, 以致其稳;从字的笔境来看, 就需要一种安逸的态度, 既不上昂也不下伏, 以定其静。只有在这三个方面达到一种总体平衡, 即“中”、“和”意义上的平衡。体现在结构上是在平衡对称中求变化, 各个部分对比又互相照应, 以求一个多样统一的和谐之美。如王羲之《兰亭序》的章法整体雅致匀衡, 也是通过对每一纵行的左偏右移不断调整、造险救险而实现的。黄庭坚《黄州寒食诗卷跋》的章法也是这方面的成功范例。可见, 一点一画, 互相牵制;一字一行, 小大参错, 中国文化“和为贵”的价值观, 通过书法艺术的中和之美得到了完美体现。
三、书法作品传达的是一种文化精神
宗白华先生讲, 书法就是中国向海外展示的中国形象。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书法深层次的境界实际上就是文化精神的体现。它是文化的自然凝聚, 深刻地体现着时代的文化特征。比如, 王羲之, 颜真卿书法可以让我们体会到他们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 对书法的欣赏也深深的打上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烙印。我们欣赏书法, 第一是感官上感叹书墨, 线条, 造型的变化。第二精神上的, 由原来的“浏览”转变为“品味”, 品味书法内容的优雅或忧郁, 品味创作者的诗词修养, 审美追求, 品味书法传递着怎样的文化精神。正因为如此, 我们的书法作品内容更多的是一
试析中国古代文人音乐的人文精神
李思源 (西南大学音乐学院重庆400715)
摘要:中国古代文人音乐包涵着独特审美准则和精神特质, 具有超凡脱俗、朦胧含蓄、平和恬淡、渔隐樵逸、宁静高远等人文精神。
关键词:文人音乐;人文精神
中国古代文人在长期生活实践中, 通过音乐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内在的精神追求、价值观念和人文品格, 并把这种表达与社会思潮、时代特色和民族文化紧密结合起来, 形成了源远流长的音乐文化——文人音乐。文人音乐主要包括古琴音乐和词调音乐。由于古代文人社会地位较特殊、文化修养较丰富、生活环境较优裕、闲暇时间较充足, 又长期受儒家、道家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 所以文人音乐成为了具有独特审美准则和精神特质的中国传统社会中“士”的艺术。今天, 游弋在这些古朴典雅的文人音乐之中, 我们仍能强烈感受到其中一直闪烁着超凡脱俗、朦胧含蓄、平和恬淡、渔隐樵逸、清静高远等人文精神的异彩。
一、超凡脱俗——但得琴中趣, 何劳弦上声
古琴音乐是中国古代文人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苏璟在《春草堂琴谱·鼓琴八则》认为“琴, 器也, 具天地之元音, 养中和之德性, 道之精微寓焉, 故鼓琴者, 心超物外, 则音合自然, 而微妙有难言者, 此际正别有会心耳”。琴学名家崔遵度认为“颐天地之和, 莫穷于乐, 穷乐之趣, 莫近于琴。”因此中国古代有“士必操琴, 琴必依士”的讲究, 有“士无故不彻琴瑟”的规矩。
究其原因, 古琴的形状、大小、长短、粗细等给人以传神、移情、潜心静虑的抽象作用, 古琴的音量、音色、音域、节奏等具有超越尘世、超凡脱俗的听觉效果。古代文人通过静逸、玄阔、悠远的琴境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在琴乐中能够从形体的外在及肉体的世界中解放出来, 超脱自我, 进入到超凡脱俗的精神领域, 达到身心俱忘的意境。古代文人认为, 音乐可以使精神超越纯粹, 可以使生命产生沉醉, 可以将人引入到乐而忘返的艺术境界。这种境界就是孔子“在齐闻韶, 三月不知肉味, 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的感受;就是陶渊明“但得琴中趣, 何劳弦
些诗词, 雅文, 警局。这不是偶然的, 是中国文化赋予书法的具有精神激励功能的精神内涵。有这样一个故事:于右任是近代著名书法家, 有一次几个小男孩在他大门口撒尿, 太阳一晒气味颇为不雅。见此, 于右任回到书房, 大笔一挥, 写下“不可随处小便”六个字, 贴到门口。有一个人很喜欢于右任书法, 路过一看浆糊没干, 赶紧揭下来, 挂在自己堂屋请朋友欣赏。大家一看, 屋里挂这等内容太掉价, 有一个文人看着实在不雅, 就把字剪开改变顺序重新装裱为:“小处不可随便”。前后都是一样的于右任字, 为什么前者不能挂后者能挂呢?因为不仅仅是写字, 不仅仅是一个“形式”, 书法的一头连着古人创始的文字, 一头连着民族的精神。
书法作品能传达时代的精神气质。苏轼书法可以让我们体会到他背后的人文情景, 或是文人精神逍遥的追求, 或是忠义之士的儒家人格, 他的字虽不求工整, 文化韵味却满纸激荡。十年前有位书法同道说了一件至今还让我不解的事:一位法国艺术家 (不懂中文) 看了弘一法师的绝笔“悲欣交集”, 突然放声大上声”的感受;就是常建《江上琴兴》“能使江月白, 又令江水深, 始知梧桐枝, 可以徽黄金”的感受。说到底, 这些恰恰与中国文人超越精神的代表——庄子学说相吻合, 与庄子倡扬的“不食五谷, 吸风饮露, 乘云气御飞龙, 而游乎四海之外”的自由意志一致。
二、朦胧含蓄——宛转成韵, 曲得其情
音乐艺术的强大魅力, 在于她比其他艺术门类更能创构意境、营造氛围, 而古代文人音乐于此更为明显。无论是词调音乐还是古琴音乐, 均有编织意境、营造氛围的优势。拿古琴音乐来说, 古琴的音色既不明亮, 也不圆润, 听起来很慵懒松散, 具有一种消解人间万古忧愁、逃避烦扰遁入虚空的感觉。同时, 古琴因为其“岳山”不直接压在面板上, 而是通过胎体振动在琴腔内产生共振, 所以其声音量小而音色含蓄, 给听者以朦胧感。无论是青城道士“滚、拂、绰、注”给《流水》带来的水流湍急, 还是嵇康临刑东市让《广陵散》溢满的悲愤杀伐之气, 这种朦胧感始终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流传至今的古琴音乐中, 成为古琴的一大特色。这种淡化、曲折的表达方式, 如同有一支无形的画笔在听者的内心深处隐隐约约描绘一幅朦胧的图画, 这张画图虽然不能响亮地为世人“悦耳取媚”, 但却能婉言地为君子“怡情养性”。再看词调音乐, 宋代著名文学家、音乐家姜夔 (号白石道人) 是附有曲谱的词集流传至今的唯一一人, 他倡导“语贵含蓄”, 不仅在他诗词中极力提倡, 而且在他的音乐表达中更是充分体现。今存《白石道人歌曲》收录词曲17首, 其中自度曲14首, 包括《淡黄柳》《扬州慢》等, 几乎每一首都是含蓄美的体现。
三、平和恬淡——入耳淡无味, 惬心潜有情
儒家主张“礼乐中和”的音乐思想, 处处彰显“淡、和”的审美特色;道家主张“大希之声”的音乐观, 追求的是一种无为、宁静、不争、问心的高尚态度与道之精神。长期受儒、道思想的制约, 中国古代文人音乐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有着一定的要求, 不能过激、过狂、过显, 讲究收敛、平和、适度,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体现着处事不惊、悠然自得、崇尚闲
哭, 问其何故, 曰感动至极。究其原因, 我想这正是王岳川教授所说“书法是中国文化的指纹”。书法作品传达的是一种文化精神。
书法在时光的隧道里穿梭, 正是因为它以中国文化为内涵, 因而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博雅而细腻, 正是因为它传承着中国文化精神, 因而绵延几千年而经久不衰。在书法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中国文化中富有生机的精华, 更看到了书法艺术中所蕴含的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熊秉明, 书法和中国文化, 《书法导报》, 2003年3月12日第十版。
[2].刘守安, 重视对书法的“文化研究”, 《人民日报》2006年5月1日第四版
[3].王岳川, 《书法文化精神》.
[4].秦梦娜, 《中国书法文化》.
技艺、文化、精神 篇8
世界美食精神的传承也值得我们反思。法国巴黎百年老店“猪脚大餐”从1947年开始,这家专门做猪脚的巴黎餐厅就从来没有对客人关过大门,24小时营业,周末也不休息。西班牙?塞戈维亚百年老字号非常有名的烤乳猪店,自 1786年开业至今已230多年。德国雷根斯堡香肠老店(Historische Wurstkuchl) 是一家煎香肠老店,从1135年(881年)以来一直在为这个城市供应着味道最好的、最地道的“手指香肠”。寿司之神——小野二郎一生奉献寿司,他说,“重复一件事情,使之更加精益求精,且永无止境,没有人知道真正的巅峰是在哪里。”
中国烹饪的精神传承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百年老店不能丢失百年产品、标准化不能遗弃手工技艺传承、利益不能取代精神。
中国的传统美食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如北京烤鸭、富春包子、扬州炒饭、北方饺子等等,但烤鸭之神、包子之神、饺子之神却没有一一对应。
技艺传承是文化传承和精神传承的纽带,是相互带动、相互影响的。中餐特有刀功技艺、传统的五味调和理念、惟妙惟肖的鼎中之变,是中国烹饪技艺的精髓,也是传承的根本。
中餐的刀功精细,居各菜系之首。唐朝《辋川小样》,被称为中国烹饪凉拼艺术开山之作,它按照唐代的山水画家、诗人王维所绘的山水景色而做。淮扬的雕刻刀法在清代《扬州画舫录》中就有提及:“取西瓜皮镂刻人物、花卉、虫鱼之戏,谓之西瓜灯。”淮扬刀法的精细在许多热菜中都有所体现,如菊花豆腐、文思豆腐、牡丹豆腐,三套鸭更是淮扬菜隐现刀法的极致代表,完全去骨、外型完整、层层相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