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化的积淀(精选10篇)
精神文化的积淀 篇1
摘要:行业特色大学有着十分鲜明的文化特点, 紧贴行业, 不仅仅传承了一个行业的渊源历史, 更是培育一个行业所需要的品质和能力。因此, 行业特色大学学生素养的培育, 积淀了一个行业的历史和文化, 孕育了一个行业的风雨历程。
关键词:行业特色,大学文化,学生素养
行业特色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建国初期, 中国经过一系列大规模的高校合并和调整成立了第一批以工科院校为主的行业特色大学, 他们因行业而建, 立足行业, 依托行业, 服务行业, 肩负着培养行业发展所需人才、引领行业科技进步、解决行业发展重大问题的重任。所谓行业特色大学, 是指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以前隶属于中央政府部门、具有显著行业办学特色与突出学科群优势的高等学校。行业特色大学作为和行业有着紧密关系, 有兼具着它自身独特优势的大学类型, 其发展对于促进行业科技进步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 如何积淀行业文化?
1.1 立足行业, 推进文化的特色发展
行业对一所行业特色大学来说是一块奠基石, 依托行业而建, 脱离了行业, 也就没有了大学。只有行业的特色得到了发展, 行业才能继续走下去;只有特色得到了提炼, 行业才能有一个主旋律;只有特色得到了升华, 行业才能有新的生机。
1.2 依托行业, 传承文化的精神根基
行业因历史而存在, 无论这个行业目前的兴衰程度如何, 一个行业必定代表着一个历史的传承。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 一个精神的传承是几代人的努力和积淀。当然, 校园文化的沉淀, 来源于校园核心人物的教育思想和独立特行的精神品格。我们在萃取行业文化的精华的同时, 把行业的精神传承下去, 作为一个行业甚至一个产业的根基, 孕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
1.3 服务行业, 培育文化的深厚底蕴
以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为己任, 是行业特色高校战略发展之本。因行业而建的行业特色大学, 一定有着为服务行业的义务和权利。然而, 在服务行业的过程中, 从表面来看是多少行业人学习和萃取的知识来源。同时, 再深层次的揣摩, 其实也是多少服务者不断提高和实践获取的重要途径。
1.4 体现行业, 创新文化的育人功能
高校的文化育人功能是近年来越来越强调的主题, 要充分发挥行业特色高校的文化育人功能, 就尤其要注重行业特色的大学文化建设, 努力营造浓厚的行业文化育人氛围, 不断提高特色高校的育人水平。
以供销行业院校为例, 可以在各类教育中融入供销文化育人功能。例如, 围绕学生成长成才目标, 开创供销文化渗透教育, 并掀起校园供销文化学习热潮, 校企合作文化育人活动丰富, 组织产业企业文化宣讲, 惠及学生, 将文化育人工程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综合素质提升的主要阵地, 学生满意度高。
2 如何培育行业特色大学的学生素养?
2.1 以教育教学为首任, 加强课内外行业实践和体验
教育首选教学,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体验都是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培育行业特色大学的学生素养上, 教育教学是首要作用, 无论是课堂内外, 教室内外, 校园内外, 都是教育和实践的重要场地。现阶段, 行业特色大学大多数都可以走出学校, 走进行业, 走进企业, 让学生充分体验行业, 体验企业, 体验社会。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不断学习, 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体会行业文化所积累的精华。
2.2 以校园文化为契机, 加强行业文化的渲染和熏陶
校园文化一直是大学校园关注的部分, 但是作为行业特色大学来说, 行业文化的渲染和熏陶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业特色大学的老师和学生怎么可以不懂行业文化?不了解行业文化?所以, 要打开传统高校的局限, 充分利用行业文化给校园文化带来的无限生机, 不断加强行业文化的宣传工作, 做好行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有效融合。
2.3 以学生活动为载体, 加强学生行业职业素养
学生活动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 依然可以体现行业特色大学的优势, 加强学生行业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钟秉林, 王晓辉, 孙进.行业特色大学发展的国际比较及启示[D].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
[2]李名粱.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7.
精神文化的积淀 篇2
全力构建促进师生发展的校园文化
——山西临汾一中校园文化建设简述
临汾一中始建于1896年,前身为晋山书院,同年扩建为平阳中学堂,其后几经更名,1913年更名为省立第六中学,1934年改名为省立临汾中学,1950年正式定名为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校,历经风雨如今已走过了118个春秋。
118年的春华秋实,118年的砥砺前行,临汾一中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乐章:自1980年被确定为山西省首批重点中学以来,先后被人事部、教育部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重点大学暨‘211工程’大学生源基地。被省委、省政府及省教育厅等部门评为“山西省首批示范高中”、“山西省德育示范学校”、“山西省文明学校”、“山西省健康校园”、“山西省创建‘平安校园’先进单位”。多次受到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和各高校、各媒体、各专业协会褒奖。
目前学校有两个校区,老校区占地面积总计185亩。河西新校区占地面积455亩,新校区总建筑面积超过15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为教学楼6栋、实验楼2栋、图书艺术楼1栋、学生公寓楼8栋、教工单身公寓楼1栋、学生食堂楼1栋、行政楼1栋、体育综合楼1栋及体育运动场。
学校办学轨制为高中30轨,初中12轨。现有教学班112个(初中22个,高中90个)。在校学生数6300人(初 中生1500人,高中生4800人)。目前全校教职工526人,其中在职在编教职工人数496人,专任教师440人。我校教师素质过硬、名师众多。其中全国优秀、模范教师10人,特级教师6人,省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136人。中教高级教师79人,中教一级教师161人。
临汾一中古老仍气冲霄汉,蓬勃不失发展后劲,凭借丰厚的文化积淀、充盈的教学内涵、不竭的发展动力、深化改革的管理气度、务实的工作作风,全体一中人不断积聚正能量,团结进取,为领跑三晋教育,助力中国发展奋勇当先,努力实现我们的“一中梦”和“中国梦”。
一个学校要发展,一定要有一种校园文化的定位。校园文化反映着一个学校师生的精神理念、思想面貌。它起着陶冶师生情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德育实效、激励师生努力学习和工作的重大作用。校园文化是学校的一种“教育场”,它能够激发全校师生对学校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和作为学校一员的使命感、归属感,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校园文化对校园中每一个人的影响和制约正好与管理的导向、凝聚、激励、约束等功能相吻合,因此,可以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一种新型的学校德育模式。在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为形成具有特色、独特凝聚力的学校文化,我校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建设富有魅力的校园文化,提升学校品位。
根据我校百年发展的文化积淀和现代教育对师生发展要求,多年来,经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思考,在社会、家庭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基本形成“构建校园文化,凸显传承和人文精神”的办学特色。
一、理论认识和实践思考
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影响人。”可见对人的发展起巨大作用的是社会环境。人总是在一定社会中生活着,受物质、精神的影响,最终表现于思想、观点、行为和习惯的形成和发展上。马克思主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和科学方法论,明确告诉我们,教育的发展具有全面系统的影响作用,为我们揭示了环境、遗传和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辩证关系。其中,环境对人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因为人总是在一定社会关系生活着,受着物质精神的影响,最终表现于“精神”的思想、观点和习惯的形成和发展。中外著名心理学家们对环境影响心理发展的研究同样表明,环境影响着人的心理发展。生活在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和美的自然环境中,人们就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接受美的熏陶,推动着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作品鼓舞人。”是党关于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和思考的视角,进一步指明了学校教育的方向和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师生全面发展的科学 途径。
学校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是传授知识、教育学生的地方,应该而且必须成为先进文化的主要阵地。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按照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构建特有的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先进文化氛围,发挥凝重的人文精神,促进广大师生健康发展,是我们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办出特色的一个重要方面。
临汾一中始建19世纪末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一个多世纪以来,临汾一中为国家培养了千千万万的优秀人才,从临汾毕业的学生遍布海内外,无论在民主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们都为国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临汾一中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24年,彭真同志在我校建立了临汾的第一个党支部,在临汾这块土地上播种了共产主义的火种;1937年,周恩来同志在我校发表了激动人心的演讲,发动并领导了临汾的抗日救亡运动;1949年贺龙同志来我校培训青年学生从军南下,有志青年奔赴前线,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卓越贡献。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实践和伟大精神,激励着全校师生不断进取,奋发向上。
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承继着厚重的文化积淀,一代代一中人艰苦奋斗,一代代一中人激励传承,为学校的发展积淀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了得到独厚的条件。
二、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学校人文精神融于校园文化之中,经校园文化的培育而得到凝聚和升华。在“为学生成才着想,为教师发展铺路,为教育改建创新”办学理念指导下,多年来,我们以学校精神文化建设为中心,着力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全面提升师生人文素养,是我们多年工作的重点和目标之一。
1.物质文化建设
学校物质文化多体现于硬件建设。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先后投资万元逐步加大硬件建设力度。如今校门、科技楼、住宅楼、公寓楼、办公楼、食堂、厕所、塑胶操场、校园网、多媒体教室等焕然一新,为校园文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证。
在硬件建设的构思中,我们着力追求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的融合和统一。我校教职工参与设计的校门、雕塑、巨人广场、老校校牌等等,都蕴蓄着文化内涵的含量,与其他的校园硬件建设共同形成了与校园文化相适应的育人环境。
硬件建设中,我们十分重视文化载体的配置。学校图书馆和阅览室的藏书丰富、且全天候开放,各办公室和各年级组都装备了电脑,全校所有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设备,校园内设有阅报栏、宣传窗、校务公开栏、实物招领处、意见建议箱,每个教室里都悬挂有伟人像、名人名言……即使是校 园布局也因地制宜,体现了对全校师生的人文关怀。经过了多年建设,学校的道路已经全部林网化,世纪花园,桃树园,石榴园、月季园香气袭人,一块块绿地芳草如茵……全校师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和学习,在体验校园的书卷之香的同时,也得到了美的熏染。
2.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多年来,我校各系统、各方面的文本化的规章制度逐步完善,体现了制度在管理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认识到,作用于实践的制度所体现的意志、习惯以及人文精神是制度的本质,惟如此才能真正显示其最大的功能和效率。
制度是人制定而又是人执行的。缺失文化内涵的制度和失去人文精神的执行者,这种制度只能是苍白无力的形式,它不仅凝聚不了人们的意志,更规范不了人们的行为,甚至还会产生许多负面作用。为此,在构建校园制度文化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制度的功能和作用。
这种积极意识体现在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例如,在制订的学校资产保护和水、暖、电使用制度时,配套有行政人员上门服务的制度;在执行“教学常规”的制度中,倡导老师们个体的创造性工作,鼓励老师们探索备课、批改、辅导工作中负担轻、效率高的途径和方法;在期中、期末的学生考试制度中,允许个别学生申请免试,个别因特殊原因,感到 学习特别困难的学生允许其不参加考试,在自己认为可以考试时再进行补考;在评定优秀学生及干部的规定中,学习成绩定位在“良好”上,对全面优秀学生和一方面有特长的学生予以表彰奖励;在惩戒不良现象的规定中,贯彻“戒主惩辅”的原则,不算“旧账”,不讽刺和挖苦,即使严惩违纪的学生,一般也不予开除,用留校“试读”的方式给予他们“翻新”的时间和空间;在教职工的管理中,对他们的学习、生活、进步以及婚丧、医病保健给予支持和关怀,教师入党,党委有专人负责;教师生日,学校送上祝贺的生日卡和鲜花;教师生病或住院时,学校领导探视慰问,教工老人病故时学校领导前去看望等等。近年来,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人才竞争十分激烈,骨干教师出校应聘调离现象十分突出,我校曾先后有数名骨干教师应聘外校,有的到大专学校,有的到政府机关,有的到北京和天津中学任教,由于学校政策留人、待遇留人尤其是感情留人的感召力,现在他们都回来了。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对他们的回来,表示了极大的热情和欢迎,使他们感受到了学校的人文关怀。
3.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效
艰苦奋斗,勤奋严谨,与时俱进,争创一流,多年来,已经成为一代又一代师生共创和认同的校园价值观念,学校采用引导、示范、陶冶的方法,组织和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文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习、理解、体验、感悟校园精神 的文化内涵,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团委会、学生会主办的《尧声报》和文学社,多年来已经成为老师和学生倾吐心声的精神家园。学生们在《尧声报》上发表的诗文习作近7000多篇,他们在这里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倾诉他们的喜怒哀乐,抒发他们的真挚情感,表现他们对理想的追求和渴望,展示他们的才华和卓越,张扬他们的青春个性……其中有不少作品被《语文报》《中学生学习报》《校园文学报》等报刊转载。老师们在这里交流教学心得与体会,与同学们坦诚谈心……在全国中学生文学社团评比中,《尧声报》文学社获一等奖。作家出版社为我校出版了《生命的礼赞》和《杏坛心雨》两本书,前者编选了全校学生写的300多篇经过语文教师评点的优秀习作,在2003年举办的全国中学生夏令营活动中,我校学生代表王静文把这本书赠送给了与会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友人,获得了高度评价;后者编选了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根据自己的探索和研究而写就的16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尧声报》和这两本书也受到了来自省内外到我校参观学习的兄弟学校的广泛好评。
创建于2002年10月的临汾一中校园网,目前已经历两个版本,临汾一中新网站于2013年9月正式运行。秉承“做人 求知 健身”的校训,临汾一中校园网(http:///)为学校师生提供教学、科研和综合 信息服务,为学校教育发展、校园宣传、教育资源的共享、信息交流提供了较好的平台。
学校常年坚持在各个年级以及全校范围内举办演讲、辩论赛、讲故事、诗歌朗诵等活动,如在以“读书·人生·理想”为主题的演讲活动中,全校各年级同学踊跃参加,经过了学校 和市教育部门的推选,我校学生刘晶参加了由省教育厅和团省委等多家单位组织的演讲比赛,获得了全省第一名的好成绩。在1999年由省教委、团省委、山西省电视台等单位组织的大中学校辩论赛中,我校代表队一路过关斩将,获得了中学组的冠军。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活动中,我校组织了大型“毛泽东诗词朗诵比赛”,获得了上级领导部门和社会的广泛好评。多年来,校园广播站在每天下午的课外活动时间为全校师生广播校园内外的重大新闻和文艺节目,活跃了校园生活。每周的升旗活动期间,都进行国旗下的演讲。十多年来,我们坚持开展的学习雷锋精神活动,扶贫捐赠活动,一年一度的全校性师生表彰活动,到德育基地的军营实践和烈士墓前的宣誓活动以及军训实践活动,举办青年党校、少年团校、参观校史展览、开主题班会、德育年会、艺术节、体育节、元旦师生联欢以及节日歌咏大赛、青春讨论会等活动,这些系列活动不仅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师生展示了自我,更使他们从中受到了陶冶,得到了心灵的净化。
多年来,我们在强化现代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的改革 中,坚持学科教学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通过德育渗透、情感交融、知识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在学生知识建构的过程中,着力凸现学校活动的文化价值。使每一位老师和学生始终生活在先进文化的氛围之中,大大提升了全校师生的人格品位,提高了全校师的人文素养,培养了学生的高尚情操。
三、办学特色的发展
近年来,根据学校发展实际和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要求,学校成立了由退休的特级教师组成的“督学组”,名师组成的学术评估委员会、青年教师协会和服务于教育教学的“百花论坛”,整合资源,实施了培养青年教师的“青蓝工程”。通过听课、说课、评课、商讨和研究,新、老教师融为一体,呈现出了传、帮、带、学的良好局面;“论坛”上的思维碰撞、教法纷争,展现了我校教师批判性习惯的形成及学术自由的萌动和兴起,加快了我校向现代化学校迈进的步伐。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是一个学校不断进取的力量源泉,校园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将在今后的发展中,不断开拓,积极实践,探究创新,为不断发展我校办学特色和文化建设做出努力。
精神文化的积淀 篇3
正如哲学家、教育家怀海特所说:“在你丢失你的课本、焚毁你的听课笔记,忘记你为考试所作的准备之前,你的学习是无用的。”其寓意无非是强调内化,我想,透过数学的教学,给学生留下对他们终身发展有益的精神积淀是体现数学教学意义的另外一面。
一、注重合作的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大到“神舟”飞船的发射升空,小到一项活动方案的设计,虽然离不开个人的学识、能力和勤奋,但更离不开团队的合作:准确地理解上级的要求,正确把握个人在团队中的作用和地位,合理地把个人的观点与工作的总目标相协调、统一,虚心地接受他人的意见、建议,艺术地向大家推介自己的设想和做法使他人认识、理解并获得支持,真正地全身心地融入所在的团队,服从全局的分工安排,主动为同仁协助和补台等等,都是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的体现。
团队精神对当代少年儿童来说相对缺乏,当代的少年儿童,独生子女居多,父辈宠着,祖辈惯着,心胸狭窄、自私自利、脾气暴躁、独断专行等较为普遍,自我中心、唯我独尊意识浓厚,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迫切需要。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我们要充分肯定其价值并积极发挥它的作用,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大家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学习活动被赋予了积极的意义。我们要教育学生尊重他人的兴趣和见解,学会协同合作,与团队成员心向一处、凝神聚力,既不失去自我又不我行我素,把个人目标和团队要求相统一,为保证团队的成功放弃自我目标,把个人的荣辱系于团队的成败。
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数学讲究精确、精准,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得模棱两可,不能似是而非、一知半解,无论是治学还是知识本身都强调科学、严谨,这难道不是数学教学的价值取向吗?
科学态度要从小培养,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因子,我们要充分挖掘并合理运用,比如,在探索圆锥与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时,通常的教学设计都是给学生提供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学具,通过学生实验,得到“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三倍”的结论,然而,无论教师怎样强调“等底等高”的前提条件,学生都不把它放在心上。如果我们在教学时,向学生提供各种不同规格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学具,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结论,那我们就根本不需要担心学生对“等底等高”这个前提条件的忽视了。科学的教学设计和方法收获的是学生心中科学态度的启蒙。
我们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要旗帜鲜明地反对敷衍、应付、交差等消极思想,指导学生具有不唯书、不唯师、不唯上、不唯权的批判精神,具有追求真理、善于反思、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三、自律自省的规范意识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讲话有条理、书写讲规范、上课会倾听、交流懂尊重、合作共分享,培育出来的学生是有比较强的规范意识的。
然而,曾几何时,我们的课堂随着理念的转变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动辄自由讨论、小组合作,好一派热闹的景象啊,坐没有坐相,说没有章法,讲不顾秩序,想说就说,谁的声音高就听谁的,发言时,“老师,我!老师,我!”的叫喊声不绝于耳,指定学生回答后,其他学生的不满声、抱怨声顿时又起,等不到别人答完,就粗鲁地打断,或者自以为是地抛出自己的的意见,课堂气氛“非常民主而热烈”,大有反超我们道听途说中的“美国课堂”的气势。姑且不论这热烈之余有多少被遗忘的角落,热烈之后学生有多少收获,就论这与我们的传统观念——文明、规范、礼仪、尊重、谦让、自重等等都相去甚远,这对我们社会传统道德观念的继承和发展有多大的影响啊!
在当今世界,中国人的各种不雅事件、丑恶现象,甚至犯罪行为屡见媒体曝光,中国人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受到了几乎是众口一词的指责和鄙视,就连我们身为国人都觉得脸面无光,都痛恨这些不讲规范、不懂规矩、丢人现眼的人和事。这与规范教育的缺失有没有关系呢?
实施新课程并不排斥优良的传统思想,我们要依然恪守一份责任,做新时代教育教学的道德主人,努力营造有序的、充满理性的、自制的课堂氛围,这些规范理念的渗透与我们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公共秩序标准是一脉相承的。
四、永不言败的进取精神
数学大师陈省生在2002年北京国际数学家大会期间为少年儿童题词:“数学好玩”。我完全赞同这个观点,它折射出数学是极富魅力的,我以为,数学的魅力还在于——使人们在错误中前行,在困难中成长,在挫折中坚强,在进取中成功。
我们有必要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数学并不只是教科书上的那些东西,数学是“科学之王”,它的历史非常久远,它的底蕴非常深厚,它已经发生过很多重大事件,它将还会发生很多重大事件,它已经造就了很多伟大的人物,它必将造就更多的伟大人物。人类对数学的探索永无止境,我们在进行数学探索活动时,也要有一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要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要有一种永不放弃的探索精神,要有一种永不言败的进取精神,无论一个人将来从事什么职业,他都能以这种精神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份精彩。
数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和工具,我们要发挥数学教学的独特魅力和作用,以数学科学、系统、严密的学科特点给学生以良好的品格影响,通过精神层面的引领,使学生成为真正“受过教育的人”。
精神文化的积淀 篇4
一、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大学文化特点
大学文化对于普通高校而言, 是指一所大学在长期活动中, 通过自身积淀和对社会文化反复选择、吸收并融入大学意志, 形成具有大学个性的文化结构, 且以观念形态呈现的文化现象[1] 。也就是说, 大学文化是大学作为社会创新型组织的本质属性, 是人类进步发展的内在要求, 是大学人特有的活动和存在方式, 是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历史积淀、创新品格和价值取向, 既包含和反映着历届师生对大学本身的总体认知、理想追求和时间探索, 又是凝聚师生的精神纽带。
那么, 对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大学文化, 笔者以为它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网络交互构造的虚拟大学文化。也就是说, 在校园网站与网页上用现代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手段, 营造真实校园的氛围, 运用网上课堂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开发、学术研究、教学研究和一些有益的人文活动, 使虚拟的学术空间蕴含着学校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网络文化等内涵。从目前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运作情况看, 对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大学文化已凸现出其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多元性、大众性、交互性等特点。
1.开放性。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大学文化的传播方式等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这是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本身所采用的传媒载体所决定了的, 它与普通高校相比, 在传播的时间、地点、对象和方式上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因为学习者只要具有网络操作技能, 在网络环境下, 就能享受到网络时空的自由、资源共享、交互学习、解答疑难问题, 提升了个人文化素养等多项服务。
2.多元性。
开放教育的大学文化的内容彰显出文化的多元性。同时, 网络虚拟化程度越高, 则文化的多元化程度愈发明显。电大在线系统中的BB板块和在线答题板块就是文化多元化的主要阵地, 学习者可以通过这一平台获得各种文化知识。当前, 电大及普通高校都在不断把自己学校的文化资源逐步向开放教育的网站传输, 使开放教育的大学文化内容更具多元性。
3.大众性。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大学文化建设的参与程度体现出大众性。一是从开放教育大学文化形成的载体层面看, 无论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现代通讯技术还是网络交互技术都会参与大学文化的建设与传输。二是从开放教育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看, 开放教育大学文化既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 它们又相互渗透, 社会文化的内涵也会反映到开放教育的文化中来。因此, 开放教育的文化吸纳更具有大众性和广泛性。
4.交互性。
开放教育大学文化内涵建设具有很强的交互性。作为远程网络教育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 网络无时无刻不在工具环境文化的形成中影响着学习者。网络作为一种手段、工具、环境的同时, 也以一种文化的角色影响着师生的交互方式、思维和观点。师生通过交互工具、图像、音频、视频等系列媒体技术, 利用电子白板功能, 通过特殊的“网络黑板”供师生及时交换意见[2] 。因此, 开放教育的文化传播更具有广泛的交互性。
二、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大学文化的积淀
随着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深入发展, 其开放教育的虚拟校园文化也在借鉴普通高校的校园文化的基础上逐步加以建设。一些学校的举办者针对远程开放教育比全日制高校教育缺乏真实校园氛围和人文熏陶这一不足之处, 遵循有利于学生在没有教师耳提面命的条件下, 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则, 不断开拓思路, 努力构架远程教育学生与全日制高校学生的教育立交桥, 完善学生管理机制, 实施网上学生素质教育工程。通过开设党建园地、社团组织、学习天地、心理话题等栏目, 开办网上党校、团校、支部生活, 对积极要求入党的学生进行正确引导, 设专人培养。有的学校设立课余生活、优秀论文、课外读物、经验交流、网络杂志、心理学趣闻等栏目区, 建立了学校的虚拟校园, 学生进入虚拟校园后可以选择感兴趣的栏目进行访问, 获得自己所感兴趣领域的最新动态信息。还有一些学校充分利用网络优势, 每年除进行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外, 还依托教育中心建立了党团组织、学生会等, 结合社会上的重大事件, 精心组织远程网络的主题教育活动, 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 在学习中参与,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所以,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大学文化正在逐步发挥凝聚、激励的作用, 约束规范的作用, 满足了远程教育学生心理和情感上归属的需求。
但从开放教育文化建设的总体情况看, 目前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比如, 由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本身的创办时间较短, 文化底蕴不够深厚, 加上又没有真实校园, 学习者的文化差异又较大, 使得现代远程教育中的文化育人功能尚未得到充分体现。一些资源建设还不能适应自主学习的要求, 就是有一些属全国一流的教学资源, 但适用于网络教学的课件不多, 特别能体现自主学习型的课件更少, 有些只是把传统教学搬到“网络”上。还有一些资源不能满足师生的交互需要, 不能转让师生的双向交流。加上根据远程教育的特点, 对远程教育进行文化创新和探索不够, 尚未形成开放教育系统的大学文化建设的特色和核心内容, 对文化载体的开拓和利用不够, 文化环境建设滞后, 科技文化活动开展比较缺乏[3] 。因此,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大学文化建设存在的差距, 针对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远距离、开放性和大众化的学习特点, 从提高人的素质、提高学习者的全面发展的高度, 夯实开放教育文化建设的基础, 更好地促进开放教育的健康发展。
三、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大学文化的构建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存在着师生间和同学间的相互联系与交流方面的缺陷, 没有机会参与和体验大学校园生活, 难以形成大学生意识。为了弥补这一缺陷, 提高开放教育学习的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必须加强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大学文化建设。
1.加强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是一切文化建设的基础。
校园的物质文化“包括教学、科研、生活的物质条件, 校园环境和设施, 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 但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4] 它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标志之一, 是属于学校浅层次的文化。对于进行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大学来说, 要建立师生之间互动的校园物质文化, 必须强化网络文化软硬件的设施建设, 重视虚拟校园环境建设, 虚拟教学情境的建设, 教学支持系统及互联网的建设, 以达到“教学形式的网络化、教学媒体的数字化和教学信息的多媒体化”的要求。使资源建设更好地适应自主学习的要求, 结合学生是成人在职的特点, 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 回避分散学习所带来的诸多不便。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各种资源, 创建富有文化特色的语言、文字、故事等信息资源, 让学生感受人性化的学习环境。
2.加强校园的制度文化建设是一切文化建设的根本。
校园制度文化是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及公约等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的文化, 属于中层次的文化。学生在学习期间都必须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让学生懂得什么事可以做、该做, 什么事不能做、不该做。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制度文化包括学校颁布实施的各项规章制度、考试规则及学生手册等, 对于组织机构及师生建设也可包含其中, 因为它是制度落实的关键。这些对于开放教育的学生来说同样是很重要的, 因为用制度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就是提高师生的文明程度, 就会使得人们摒弃旧习, 从而在规范中获得自由, 取得更大的效果。
3.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一切文化建设的核心。
精神文化是人们在精神层面营造一种积极向上、严谨务实、团结友爱等方面的思想道德氛围, 是让人从善的文化, 属于深层次的文化。开放教育的大学精神文化包括办学理念、大学精神、校风、校训、品牌形象等内容。加强精神文化建设, 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审美情趣、崇尚信仰等精神品质。这不仅是由人的发展规律决定的, 也是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对当代高等教育包括开放教育提出的做人的根本要求。
4.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是一切文化建设的平台。
网络文化是一种新型的媒介文化, 是人们以计算机网络为媒介所进行的特殊方式的传播及其产物。也可以说, 网络文化是人们与网络相关的生活、学习、娱乐、工作方式及其产物, 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的对象, 主要指网络相关活动中的道德伦理、社会行为、语言文字、艺术等精神活动及有关的产品、服务[5]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就是利用网络优势构建网络文化。比如: (1) 开设虚拟校园文化平台, 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 (2) 把校园文化活动与学术活动相结合, 通过网络直播校园内开设的讲座, 营造校园文化的学术氛围。 (3) 开展信息道德教育规范网络文化的正确导向, 加强网络信息的监管、审查和过滤。
5.加强教学文化建设是一切文化建设的重点。
教学文化是教师和学生作为集体主体在教学互动中构建的集体主义文化, 是集体主体价值观的直接体现[6] 。也可以说, 在教学环境中, 师生基于教与学的接触、交流、对话等活动过程而呈现出来的文化形态。如师生地位、师生互动的文化意蕴、学习方式、思维范式的文化透视等。对于开放教育的教学文化可以视为在现代远程教育背景下的教学生活过程以及与之成为有机统一体的整个教学环境。对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文化层面研究与建设, 为远程教学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研究领域, 不仅具有现实意义, 还为教学实践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蔡劲松.大学文化的哲学视角及本质内涵[N].光明日报, 2008-03-26 (11) .
[2]罗健.现代远程校园文化建设研究述评[J].中国远程教育, 2008, (9) :34.
[3]贾兴志.关于加强远程开放教育大学文化建设的思考[J].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8, (12) :74—75.
[4]左云飞.思想政治工作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切入点[J].江苏高教, 2005, (2) :58-60.
[5]杨谷.网络文化概念辨析[N].光明日报, 2007-11-25, (4) .
积淀底蕴 以文化之 篇5
南昌大学打造“前湖”文化品牌 繁荣发展大学文化
报送单位:南昌大学
随着高校的发展和内涵建设的不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南昌大学有着良好的办学硬件条件,前湖新校区的建立、学校内涵和品质的提高、和谐校园的营造都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南昌大学通过打造文化品牌,深化学校内涵,积极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不断繁荣和发展大学文化。重点培育了“前湖之风”周末讲坛、“前湖之韵”周末音乐会、“前湖大舞台”周末文艺展演、“前湖诗会”四项文化活动,“前湖之风”周末讲坛活跃了校园学术氛围,“前湖之韵”周末音乐会活跃了校园艺术氛围,“前湖大舞台”周末文艺展演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前湖诗会”繁荣了校园诗歌文化,这四项文化活动在昌大校园里深入人心,学生热衷参与。有了这四项文化活动,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采。学校也通过前湖系列活动,以点带面,推动了品牌文化的全面发展。
目标与思路
南昌大学是江西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坐落在赣江之滨,前湖之畔,这里山水成势,风景秀美。近年来,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坚持先进性,弘扬主旋律,提倡高品位,通过打造文化品牌,深化学校内涵,积极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不断繁荣和发展大学文化。
一、发展文化,高校内涵建设的必然选择
1、高校新校区的建立对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2002年,为了进一步拓展办学空间, 南昌大学开始兴建前湖新校区。新校区的建立, 扩大了学校规模,改善了办学条件。然而,新校区由于没有任何人文背景和文化底蕴,学生难以感受到深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因选址于城郊产生的距离障碍,新校区也难以获得城市高密度信息量,文化氛围不如老校区浓厚。如何在传承老校区的校园文化传统基础上加强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学校面对着一个新的课题。
2、提升大学自身内涵和学生内在品质对高校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学校的发展不能仅仅体现在一流的硬件设施上,更多地要体现在内涵建设上,必须要有为人称道的校园文化。大学的功能不仅是知识、学术的传授,而且是文化、价值观的传承和精神、理想的传递,更是对人综合素质及健全人格的塑造。优秀的校园文化是大学的“软件”,是无形的手,它会按照“程序”锲而不舍地潜移默化着学生,把他们塑造成有用之人。在这一过程
中,文化发展对大学生人格的塑造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是以人为本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发扬, 所以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校园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同样的理论意蕴和思想内涵,在运作过程中同样要以实现学生的生命和个体价值,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本, 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目标。
实施方法与过程
二、立足“前湖”,精心培育品牌文化活动
学校充分认识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意义,从打造品牌文化入手,以“前湖之风”周末讲坛为轴心,重点培育了四项文化活动。
1、“前湖之风”周末讲坛
“前湖之风”周末讲坛是“前湖”文化品牌搭建的第一个平台,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讲坛邀请省内外专家、学者每周六上午九点在前湖校区法学楼报告厅作讲座。演讲主题涉及各种文化、抗震救灾、演讲艺术、心理健康、科普知识、投资理财、就业创业、生态保护、友情与爱情等各个方面。近一年里共举办讲座27场,这些专家学者的演讲,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与蕴涵,闪烁着知识的光芒和智慧的火花。起到了增长知识、开拓视野、启迪心智,创新文化的作用,活跃了校园学术氛围。
2、“前湖之韵”周末音乐会
作为“前湖之风”周末讲坛的姐妹篇,“前湖之韵”周末音乐会坚持“高雅性、鉴赏性、定期性”的原则,力求西洋经典音乐与中华民族音乐的结合,高雅艺术与通俗音乐的结合,不断提高广大师生对高雅艺术的鉴赏能力和音乐素养。每周六晚七点半,在南昌大学专业化的音乐厅,师生们都能欣赏到高水平的音乐会,既有学校师生演出的青年室内乐、民乐、合唱音乐会等,也举办了国际小号大师戴中晖小号专场音乐会、国际钢琴大师封颖钢琴独奏音乐会,活跃了校园艺术氛围。
3、“前湖大舞台”周末文艺展演
“前湖大舞台”周末文艺展演是一项综艺类的选拔活动,包括歌舞表演、小品相声、乐器演奏、戏曲杂技等节目形式,通过海选、周赛、月赛、总决赛层层晋级。无论是专业的、还是非专业的同学,只要想展示自己的才艺都可以来到“前湖大舞台”。节目从编排到演出完全是靠同学们自主创造、自主排演,具有鲜明的群众性和普及性,是一个真正属于大学生自己的舞台,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4、“前湖诗会”
“前湖诗会”为全校师生搭建了一个抒发情怀、感悟心灵、切磋诗艺、以诗会友的平台,诗会按春、夏、秋、冬四季每年举办4期,诗歌体裁既包括古体诗、散文诗,也包括格律体新诗、自由体新诗,诗会通过诗歌来表现自然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融思想性、文学性、艺术性于一体,寓意悠远,繁荣了校园诗歌文化。
学术讲坛、高雅音乐会、文艺展演和诗会都分别是校园文化活动的一个点,在单个活动开展中,它能从一个方面使学生受到教育,吸收营养。“前湖”文化品牌将这四种不同的文化活动形式合为一体,让点的效用展现到校园文化面的层次上,多角度让学生感受校园文化的无限魅力,在学校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单一的文化活动转化为文化大餐,学生吸收的营养也更加全面和丰富。“前湖”品牌文化活动绚丽多姿、特色鲜明,成为南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靓丽风景。
工作成效与经验总结
三、以点带面,推动品牌文化全面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南昌大学通过品牌文化的积极探索,带动整个校园文化建设全面发展,营造了和谐的育人环境。
1、凝心聚力,在和谐校园文化的认识上下功夫。
和谐校园文化是良好教学秩序的保障,是良好育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对和谐校园文化有了清晰的认识,才能更好的发挥其育人功能。
(1)结合中心组学习谈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校党委在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上专题谈校园文化建设,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进行深入交流,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学校始终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校园文化,确保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在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期间,“前湖之风”周末讲坛及时邀请了从四川归来的学校附属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队员来讲述抗震救灾的故事,感动和震撼着每一名听众。
(2)结合学生专业学习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南昌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的大学,“前湖之风”周末讲坛的讲座内容安排不局限于人文学科,也有理工科、医学方面的专题。“前湖大舞台”周末文艺展演、“前湖之韵”周末音乐会是艺术学院学生专业实践的好场所。“前湖诗会”也吸引了人文学院学生的积极参与。“前湖”文化活动很好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有了“前湖”文化活动后,学校的学习风气更加浓厚。
(3)结合学生素质教育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在“前湖之风”周末讲坛感受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在“前湖之韵”周末音乐会得到艺术的熏陶,在“前湖大舞台”周末文艺展演和“前湖诗会”充分施展才能,各项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近三年来,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奖励达488项,其中国家级124项,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一等奖,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平面类、广播类一等奖,第十一届“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一等奖,“中录杯”中国国际民族器乐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艺术比赛小品类一等奖等好成绩。
2、创新管理,在健全文化体制机制上下功夫。
和谐校园文化需要建设更需要科学的管理,实现管理和建设相统一,“前湖”品牌文化活动由学校多个部门共同参与,但在整个校园文化建设中能步伐协调,在育人功能上各有侧重,取决于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形成了党委宣传部顶层设计、宏观管理,其他部门分工合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1)学校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明确了校园文化管理相关内容,加强了总体规划,对包括“前湖”文化活动在内的各项校园文化活动进行科学部署。校园文化建设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根据学校创建高水平新型综合性大学的需要,努力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
(2)从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四个方面统筹规划,推动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四个方面的建设各有侧重,结合学校实际都有丰富的内涵,四个方面的建设又和谐统一,统一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旗帜下,做到重点推进,协调发展。
(3)成立了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和校园文化建设专家委员会。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统一规划、组织、协调校园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办公室设在党委宣传部,将任务细化分解到学校有关部门,并抓好贯彻落实。校园文化建设专家委员会由校内外专家组成,负责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方案的论证、评审等工作。
3、打造精品,在巩固文化阵地上下功夫。
校园文化活动成为精品才更有自身的影响力和公众认可度,为了使校园文化建设出成效,学校切实发挥校园文化阵地的作用,把“前湖”文化活动打造成文化精品。
(1)每一项活动在举办初期就注重品牌的打造。充分利用学生组织建立了各自的运作体系,设计了特色鲜明的标识系统,固定时间和地点开展活动,全方位地向学生开放。
(2)每一项活动都注重学生的参与,重视跟学生的互动。“前湖之风”周末讲坛每期主讲人都有半小时时间回答听众的提问,“前湖之韵”周末音乐会在演出过程中会邀请专业老师
进行作品讲解,“前湖大舞台”周末文艺展演、“前湖诗会”本身就是学生自我展示的平台,每场都会安排专家进行现场点评。
(3)每一项校园文化活动都设立了精品网站。通过网络文字、图片、视频等全方位展示活动动态,开通网上论坛让学生进一步交流思想、排疑解惑。同时,网站上还开辟了各种知识性栏目,在“前湖之韵”周末音乐会网站上你可以了解到各种音乐常识,登陆“前湖诗会”网站你将会对诗歌有更全面的认识。
4、丰富载体,在文化产品的设计和制作上下功夫。
为了使前湖系列活动不局限于现场观众的感受,学校精心组织了文化产品的设计和制作,发挥文化传播的功能,生产出具有强烈吸引力和感染力,真正称得上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致的文化产品。
(1)做好了校园文化书籍的出版工作。启动了校园文化系列丛书的编写工作,“前湖之风”周末讲坛编辑出版了《前湖之风》书稿第一辑和第二辑,除此之外,进一步带动了学校展现江西历史文化传统的《赣文化通典》,记录校园点滴生活的《香樟花又开》,以及校领导对学校改革发展所作的《前湖之畔的思考》等一批校园文化书籍的创作,成为校园文化产品中的亮点。
(2)做好了音像制品的出版工作。将“前湖之风”周末讲坛、“前湖之韵”周末音乐会、“前湖大舞台”周末文艺展演、“前湖诗会”不同类型的现场全程录像,在网上以视频形式播出,并制作精品曲目的DVD来延长活动的时效性和扩大活动的受益面。
(3)做好了其它文化产品的设计和制作。为了推进校园文化工作,学校先后围绕“前湖”文化活动制作了挂历、台历、贺卡、书签等文化产品,在产品设计上体现思想性和艺术性,在服务师生、方便师生的同时也做好了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宣传。
5、构筑高地,在引领区域和社会文化上下功夫。
文化引领是大学的重要功能之一,前湖文化活动带动了校园其它活动的开展,也使学校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不断引领区域和社会文化,使学校校园成为区域和社会的首善之区、师生员工的精神家园。
(1)大力营造浓郁的学术创新氛围。“前湖之风”周末讲坛的繁荣带动了学校“青蓝论坛”、“智库讲坛”、“学术沙龙”等活动的蓬勃开展,学校积极推进文化积累和理论创新,尚学之风日趋浓厚。在学校的讲坛上,经常可以看见外校的学生及南昌各行各业的群众,他们也是来感受南昌大学的学术气息。学校吸引了不同层次的学术会议在这里召开,大力促进了国际、国内、省内和社区文化交流,成为区域文化发展的中心。
(2)进一步提高文化实践力,倡导文明风尚。欣赏过“前湖之韵”周末音乐会的人或多或少对参加音乐会礼仪有所了解,人们从入场卷和入口的提示牌上都能看到这些信息。“前湖诗会”的诗歌是同学们自己创作的,在字里行间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学业的追求、对社会的感恩。前湖系列文化活动通过广大师生员工自觉主动地践行和谐的文化理念,带动社会的文明进步,成为引领社会文化发展的动力。
学生文化底蕴的积淀刍议 篇6
【关 键 词】积淀;文化底蕴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2-0060-03
根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公布的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2005年,我国广义的国民图书阅读率为42.2% ,狭义的识字者阅读率为48.7% ,并且呈持续走低的趋势。就年龄而言,年龄越小的孩子,越喜欢看书;相反,年龄越大的孩子,越不喜欢看书。”为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兴趣,我国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背诵240篇(段)诗文,九年课外阅读量达400万字以上。”《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语文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个体文化底蕴。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在于个人对语文主动积淀的丰厚程度。
一、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
1. 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自觉主动地去探究所学内容,以提高教学效率。首先,要给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气氛,改变教和学的关系,加强师生双方感情与信息的交流与沟通,让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同时,认真钻研教材,深挖教材内容,创设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我在课型上做了一些不同程度的改革,如表演型、竞赛型、实践活动型。这样的课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就会自觉主动地去探究所学习的内容,主动积累所学知识。其次,要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热情。因为形象、直观甚至动画式的课堂教学能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创设优美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的语言美、意境美、韵律美。如学习《小儿垂钓》一课时,我在生动形象的课件中指图,让学生根据图画说出相应的诗句:指着头发蓬乱、手拿钓竿的画面,让学生说出“蓬头稚子学垂纶”;指着孩子周围的环境及坐姿,让学生说出“侧坐莓苔草映身”;指着孩子招手的动作及路人,让学生说出“路人借问遥招手”;提问学生孩子为什么招手,让学生想象说出“怕得鱼惊不应人”。同时在教学这首诗时,还让学生边读诗句边做动作。这些教学手段,既形象又直观,学生自然就会主动地去探究学习作者为什么用“遥招手”,从而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样,学生一旦对语文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就会自觉主动地去学习与语文有关的内容。看多了,脑子里就会有印象,相关知识就会在学生的储藏器——大脑里储存起来。
2. 加强课堂教学中的语言积累。语言积累需要大量阅读,而大量阅读需要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一切都要凭借课堂教学来培养。在阅读课的教学中,我常常对学生渗透“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思想意识,并在教学中加以实践,要求学生边读书边画出好词佳句,学会在旁边批注,写出自己的感想。有时结合课后习题,让学生自己找到喜欢的内容或文中描写生动、形象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原因,促使学生养成边读书边思考边积累的良好习惯。有了好的习惯,学生就能自觉主动地去积累知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课文不仅文质兼美,而且文中重视、引导语言的积累。当我们打开每篇课文,便会发现教材中对语言积累非常重视,每课后面都有词语花篮,并把部分好词摘抄在词语花篮里,留下一两个花篮由学生完成。有的课文还安排摘抄好句、词组,背诵相关的段落等。每个语文百花园都很注重知识的积累,并以“积少成多”、“读读背背”或“我的采集本”等形式出现,内容有名言、古诗、谚语、成语等,同时告诉学生,我们每读一篇文章,都可以像课文那样找出好词、好句,并把它摘抄在你的采集本里。凡是要求背诵的课文,我都从高从严要求学生,课堂上书声琅琅,人人诵读。这样,积少成多,日积月累,小学阶段结束时,学生就会拥有一部自己语言仓库中的“小百科”,从而为丰厚语言积累、积淀文化底蕴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以课外阅读活动为桥梁纽带,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课外阅读总量,还推荐了背诵的篇目,这将为语言积累的落实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同时,课改提出的新理念,“不能教教材,而要用教材”,即要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积极开展课程资源整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因此,我们不能就诗教诗,见文教文,而要勇于把语文课堂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天地,也就是学生的生活和大自然。要和学生一道开发和生成开放、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例如,在教学古诗时,由于古诗词距离学生遥远,有很多诗词都有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这就要靠学生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学习诗前要阅读、收集大量与本诗有关的资料,以便更好、更深刻地理解。在这一次次的积累中,学生的语文功底、领悟能力才能渐渐地厚重起来。另外,在学完一首古诗后,可用以一带多的方式进行相关链接,如学完王安石的《梅花》,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梅花的诗词、名句?学完杜甫的《绝句》,你还知道这种题材的诗作吗?又如学完王昌龄的《从军行》第四首,出示另外的六首。当学生有了一定数量的积累后,完全可以跳出教材,对教材进行整合,如进行组诗的教学,精讲一首,其余的放手让学生自觉主动去探究,如有关送别的组诗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我们更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需要,向他们推荐难度适宜、体裁多样、内容健康而丰富的课外读物。如:学了《观潮》后,可向他们推荐《钱塘潮》、刘禹锡写的《浪淘沙》、苏轼写的《观浙江涛》等,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为了传承中华文化的精华,我还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引入到班级,开展各种活动,增加传统文化的积淀,吸收经典营养。
首先,我充分利用《中华传统文化精选读本》这本教材,组织学生在每天下午上课前的15分钟进行古诗文诵读,会背诵的则把诗题、日期记录在背诵表上,由同桌互相签名。晚上再把当天所学的古诗文背诵给父母听。
其次,我比较注重营造氛围。环境是一部无声的,但却是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而古诗文中的名言佳句、富有意境的诗文、诗画等等都是营造人文环境、发挥教育功能的绝好素材。在古诗文教学中,仅教会学生诵读几篇古诗文,并不算是对他们进行真正的文学熏陶,只有身处浓浓的古诗文学习氛围中,学生才能真正有所领悟、有所受益。于是充分利用班里有限的空间张贴古诗词,让学生走进教室就置身于诗海中。每两天抄上一首《读本》诗词,让学生读、悟、吟、背。板报、橱窗经常刊登古诗词,使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在两天内诵读出所教读的古诗文进行表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坚持开展“每两日一诗”活动,采取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辅导为辅的学习形式,力争把活动开展得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
第三,我要求我的学生每天采集三个成语,并运用其中一个写一句话。每周背诵并默写一首古诗。
第四,我会根据情况,每个学期举行相应的活动,如古诗文默写比赛、古诗文手抄报比赛、朗诵比赛、成语默写比赛等,既巩固背诵成果,又能加深理解。
第五,教学生制作读书卡片,要求学生每周读几篇课外读物,并选择一篇印象深刻地,按读书卡的内容制作读书卡片,促使学生在阅读中动笔,读后还要思考。周一的早上,抽出大约5分钟让学生进行交流。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增加学生在传统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通过诵读含英咀华,熏陶感染,在“润物细无声”中外化为良好道德、丰富学识和文明行为,使他们“博于学问、明于睿思、笃于务实、志于成人”,这正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目的所在。
三、以运用为提升内化自我的途径,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
语言光积累而不能运用,其实是无用的消极语言。我们要将以读文会意的积累语言转化为学生的能力——运用语言。在《语文课程标准》的各学段目标中也都提到:“在写话习作中运用自己积累的语言材料。”学生有意识地运用已有的积累语言,是提升自我,内化为自身能力的有效途径。我在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运用语言加以强化训练,使积累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能力。
首先,重视在生活中运用。诗文源于生活,引导学生把在生活中观察到、体验到的东西用诗文进行表达,能促进学生对诗文的理解与感悟。在生活中运用诗文的形式很多,如见景吟诗、见物吟诗、叙事吟诗等。带领学生外出郊游时,进行见景吟诗;出示相关画面时,引导学生观景吟诗等。经过近两年来的训练,很多家长反映,孩子们会在不经意间溜出句古诗、好词,而且用得都很得体。诗文在悄然无声中走进了学生们的生活,那些背诵过的诗文如一汪清泉流淌在学生们的心间,激荡着他们的情感,升华着他们对生活的认识。
其次,鼓励学生在习作中运用。诗文源于生活,是作者生活经历的反应。我重视引导,让学生联系生活,对诗文活学活用。比如:组织学生描写春天的文章,引用“一年之计在于春”、“春风又绿江南岸”、“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等的诗词名句。凡是学生的作文中运用了诗词名句、成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地方进行圈画,并在分数后面用加分的办法来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在习作中运用诗文,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促进了对诗词的品味,活化语言积累。
精神文化的积淀 篇7
一、古代城市形态召示着封闭的城市文化
南通成洲于南北朝, 五代时与陆地相连, 南唐开始市镇建设。城镇空间形态符合封建社会的大背景, 基于《周礼·考工记》的建城思想, 兼容风水文化。即以州衙为起点、狼山为终点作南北景观中轴线, 因城市盛行东南西北风, 为“藏风”, 故中轴线略向东南倾斜;城廓方形, 筑以城墙, 以濠河作护城河“聚水”;“丁”字型道路骨架, 城隍庙、武庙、文庙等文化行政设施规整布置;城市内部空间则是较为规则的里坊制。这种空间形态自后周显德五年 (958年) 设州建城至19世纪末都未发生根本变化。
在古代城市发展的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下, 城市空间形态和城市文化表现出明显相依相随的关系。相对封闭的城市空间形态为独特的城市文化发展构筑了载体, 而城市文化又反作用于空间形态, 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独特孤立的南通方言便是阻碍城市与区域间文化交流的直接障碍。语言环境的封闭发展影响城市文化全方位的整合, 物化到城市形态上表现为城市规模扩展不大、城市景观格局单一古板。古代南通城市文化积淀的环境影响因素有:一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天圆地方、象天法地、天人感应、阴阳五行等思想充分体现在城市形态之中。南通城市形态完全符合封建政治制度下辨方正位礼制的要求[2]。二是城市地理位置偏隅海角, 狭隘的城市发展空间制衡了城市文化的发展。早期南通城东南北三面环水, 只有西北面与广袤的平原相连, 在古代水路交通不甚便利的情况下, 陆路无疑是文化扩散的主要渠道, 故天然屏障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南通城市文化的整合。三是南通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兵家不争之地, “除宋金之际及倭寇内犯有兵事, 而三百余年间较它冲要处兵祸为少”[3], 长期无兵事扰民形成只图安逸不晓变通的民风, 在意识形态上保证了城市文化的更为封闭。
二、近代城市文化凸显出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19世纪中叶以来, 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了全球扩张, 在尖枪利炮打开中国国门后, 西方科学、民主的思潮深刻动摇了中国传统的文化体系, 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在城市中得到充分体现。近代南通虽为未开埠城市, 但清末状元、民族实业家张謇对这一封建小城大刀阔斧的改造建设, 使其成为中西文化撞击与交融最激烈的城市之一。
1、“一城三镇”的空间形态显现了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
张謇为“兴实业”, 于1895年选址唐闸创建大生纱厂拉开了南通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序幕[4]。大生集团的发展壮大, 推动了城市规划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逐渐形成以老城区为中心、唐闸镇为工业区、天生港镇为交通能源区和狼山镇为宗教游览区的“一城三镇”的空间形态, 彻底打破了方形城廓、十字长街、中轴对称的形态结构。这种城市空间形态的突破性演变实质上反映了传统农耕文化与西方工业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张謇极高的个人魅力和他对大生集团的苦心经营, 使近代南通出现了近二十年城市快速发展“黄金时代”。由此说明, 面对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浪潮的侵袭, 亘古不变的城市空间形态在封闭文化的保护下呈现的是一种低层次的稳定, 兼收并蓄地进行城市文化整合是一种必然。但传统文化仍是“双刃剑”, 其精髓得到合理的应用。张謇在大力发展西方工业文明的同时, 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也充分贯彻了“天地之大德曰生”的传统文化思想, 厚其生、轻其财、遗其利、宽其政、医其急、赈其穷等[5]处处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而传统的小农意识、小富即安等思想仍以强大的惯性扎根在新型空间形态中, 是城市文化有效整合的最大桎梏。
2、新型物质文化形态冲破了传统文化结构
物质文化形态作为城市文化的表层和外在形象反映了城市文化积淀的厚度, 从视觉感受上揭示了城市文化的内涵。自1895年至1922年, 大生集团先后创建了近40家企业, 这些新型物质生产设施井然有序的布局构成了南通功能明确的“一城三镇”的城市空间形态, 也因此奠定了城市文化整合的基础。西方文化在南通新型物质空间形态上的复合叠加使城市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主要体现在:
⑴新型文化设施为城市文化的提升提供展现的平台。南通20世纪前20多年内新建了博物苑、报馆、公园、编译印书局、更俗剧院、伶工学社、影戏制造公司、女红传习所、俱乐部、交易所及中、小学和高校等各类新型文化设施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 使其成为“理想的文化城市”, 所有这些文化设施的出现与集中布局使城市的空间形态骤然改变, 也标志着城市文化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空间。张謇对老城区的改造集中在南濠河一片及其西侧的桃坞路一带, 旧城南北迥然不同的物质形态反映了西方工业文化与传统农耕文化的对峙。
⑵建筑风格的西化与传统艺术形式的交融。新型文化设施的建筑风格多以欧式为主, 外观上的西化让人耳目一新, 但建筑内部仍充满了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如在南通博物苑、城市公园和狼山风景区, 各种亭、台、楼、阁等传统的园林建筑均散落在绿树丛中。传统的文化艺术如题刻、匾额、楹联等也在西式建筑上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些事实都充分体现了中西文化在近代建筑上的交融, 标志着城市文化整合的过程与结果。
3、行为文化的转变是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的最终印证
如果说物质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骨架”, 那么行为文化则是城市文化的“灵魂”, 它是物质文化形态发挥其功能的社会表现形式和长期存在的保障及动力。南通城市文化受西方文化的渗入和影响, 现代气息日益浓郁, 传统的文化习俗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更新。明万历州志载:通州风气, “商不列肆, 不赶集, 不以妇女主店, 不久客在外, 仅于本土贸迁有无”[6], 这说明南通人行为感应空间的狭小。张謇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和建设不仅使近代南通物质文化形态得以快速发展, 而且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陶冶了人们的情操, 人性的和谐发展使城市文化有了深厚的历史积淀。比如机器大工业生产程序严密、效率高, 工人按时上下班, 这些事实都直接间接地影响着南通人, “使他们逐渐习惯了另一种完全不同于农业组织方式的产业形式, 变得守时守信和惯于纪律的约束”[6]。南通人思想意识的近代化加速了城市文化的整合。随着工厂的兴旺发达, 商贸产业随之发达, 产生大量新兴行业, 吸引了众多的就业人口, 以致传统商业与现代商业均很发达, 有记载称“惟洋货号、茶馆酒肆颇见发达”[6]。另外, 城市公共体育场和公园等社会公益设施的建设为城乡居民的行为文化提升提供了条件。人们可从更俗剧院中领略到现代艺术和经营管理方式, 从博物苑、图书馆和翰墨林编译印书局编译出版的书籍中获取知识、涵养性情、更新观念。
三、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昭示着城市文化的传承
城市规划作为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人为干预方式, 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集中体现, 方案的调整和改变反映了城市经营者观念的转变。近代形成的“一城三镇”空间形态对南通城市空间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 历次城市发展规划都无法回避“一城三镇”的形态格局。所不同的是对各地块功能结构的调整, 加强了城市主体老城区建设, 使老城区由中心向外围呈外延式拓展, 整体规模得以扩大。
但在建设生产性城市的年代, 城市规划建设表达了人们对物质文化迫切追求的愿望, 加上城市规划体系不健全, 管理机构形同虚设, 使得城市基础设施不足、布局混乱, “见缝插针”地在城市各个角落布局工业企业, 大量园林绿地被侵占转化为生产建设用地。而80年代以来的规划建设加强了城市的生活性功能, 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念日益增强, 城市功能定位日趋缜密, 注重了江海岸线及港口资源的开发利用, 城市空间结构顺势形成港闸区、主城区、开发区、江海港区等4个各具特色、城市职能各有侧重的综合功能区、一城多镇的城市沿江带状组团[7]。
2、城市文化积淀与发展的不和谐音符
历史遗存是城市不可替代与再生的宝贵财产, 见证着城市的繁荣和落寞。城市规划与管理中对待历史遗存的态度彰显了城市对自身文化的信心和认可程度。在南通城市多元化的发展过程中, 受时代的局限性, 城市文化积淀与发展出现不和谐音符, 突出表现在对中国现代化的发祥地等历史遗存破坏的短视行为。特别是文革时期, 张謇的形象被歪曲, 古代、近代遗留下来的寺庙和宗教神像等文化设施不同程度地被拆除和糟蹋。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大发展浪潮中, 也一度出现了重经济发展、轻文化传承的现象。老城区的物质空间形态被视为制约城市快速发展的限制因素。旧城改造致使部分有价值的古建筑、古街区遭到不可挽救的破坏, 直至90年代中后期城市经营者才逐渐意识到这些物质空间形态遗存的历史价值。
因此, 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者若漠视传统文化, 脱离城市文化积淀的内涵和精髓, 不与之融会贯通, 必然导致城市文化积淀的不连续性, 引发“新一轮的文化危机”。致使城市因缺乏个性魅力而被埋没在“千城一面”的文化沙漠之中。
3、未来南通城市文化积淀与发展的策略
如何在现代和传统中找到最佳切入点, 以满足人们包括子孙后代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需求成为当今城市规划界、政府决策者和普通民众关注的焦点。笔者针对南通城市空间形态与城市文化发展现状, 未来南通城市文化积淀与发展应注重:
(1) 珍惜文化遗存, 彰显城市个性
就南通“一城三镇”的空间形态结构而言, 从经济层面看并不符合国际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 功能的过早分散不利于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的产生和运作。但从城市文化的视角看, 这种分散布局又是一种历史的馈赠。唐闸和天生港曾是南通近代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源泉, 但随着城市发展重心的转移, 这两座百年老镇依然呈现出与时代不和谐的“落后”面貌, 发展相对滞后, 有产生人为文化断层的危机, 可这种“落泊”却是一笔无法用市场经济来度量的珍贵遗产, 历史留下的古镇风貌构成一座露天博物馆, 它的真实存在应视为张謇自主创新力争上游精神的见证, 对后人具有教育和警示作用。因此对唐闸和天生港的建设应重修复和完善, 轻推陈出新, 对历史遗存的人文资源采取保护和开发并举, 将唐闸适度发展为旅游重镇。
对主城区的改建应适时地改变态度和策略。上世纪80、90年代新建的一座座现代商业设施及公共设施使旧城增添了不少现代气息, 但也付出了牺牲历史遗存的代价, 最典型的事例如拆除城隍庙建设市民广场、将明清时期的丁古角老街坊改建为现代商业设施八仙城等。这种物化形态表达出主城区追求经济效益和时代形象的城市文化意识, 后代人对那些历史的遗迹只能凭市志典籍去追忆。因此, 对濠河以内的旧城区改造应尽可能依托现有基础, 高度重视古建筑和古街坊等历史遗存的保护性开发, 将主城区建成既具有时代品味又不失南通文化特色的中心区。
城市东南片应着力发展现代工业文明, 建设一批标志性建筑 (群) , 以体现时代文化特质, 展示城市现代文化风采。同时注重城市生态绿地开敞空间的构建, 打造和谐人居环境。
因此, 理性地看待城市历史和现代空间结构, 并给以恰当定位, 跨时空地思考城市文化的精髓与糟粕, 高瞻远瞩地把握城市发展的脉络, 才能为城市文化持续健康地积淀奠定基础。在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中, 人作为最活跃的要素, 不仅是城市文化积淀的承担者, 也是缔造者, 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颇为重要。
(2) 挖掘文化底蕴, 弘扬时代精神
“包容会通、敢为人先”是当代南通城市精神, 高度展现了在城市文化积淀厚壤上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张謇“同则存, 独则亡, 通则胜, 塞则败”[8]的前瞻意识可以说是“包容会通”的近代渊源, 在当时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下, 这种意识观念并没有彻底冲破城市根深蒂固的传统封闭文化的束缚。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南通与外界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和丰富, 因此挖掘城市文化底蕴, 包容会通, 才能紧随时代前进的步伐, 融入长三角、融入世界大舞台。
而要走在时代的前沿, 就必须有“敢为人先”的魄力和毅力。张謇也是这一精神身体力行的实践者, “他独立开辟了无数新路, 做了三十年开路先锋”[9], 创造性地构建城市空间形态是最好范样。城市传承者不仅要重视先辈留下的物质文化遗产, 更应该弘扬他们不畏天下险, 敢为天下先的创业精神。以敢为人先的时代精神激励市民不断开拓创新, 再创“中国近代第一城”[10]的辉煌, 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厚实的城市文化积淀。
四、结语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城市文化与城市空间结构或城市空间形态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城市文化的积淀抽象于不断演变的城市空间结构, 是其上层建筑;另一方面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是建立在城市文化积淀的基础之上, 是城市文化的再发展。即城市文化的积淀抽象于城市空间结构, 并反作用于结构演变。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实质就是城市文化的整合过程, 如果说城市空间形态代表着城市的“秀外”广度, 那么城市文化则是城市“慧中”内涵的最佳映证。如果说古代南通城空间形态的千年不变是相对封闭文化保护的一种低层次稳定。那么近代张謇创造性地构造了“一城三镇”的模式, 促进了城市文化的中西融合, 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 为现代城市“一城多镇”的带状空间形态格局和城市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今后, 城市发展应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对现有的文化遗存实施保护性开发, 既能追求经济效益, 又可体现时代文化气息, 通过城市文化精髓的积淀形成城市个性。以城市文化影响市民, 弘扬张謇的开拓精神, 争做“包容会通、敢为人先”的时代先锋, 加快南通融入世界的步伐, 再创“近代第一城”辉煌, 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厚实的城市文化积淀。
参考文献
[1]伊利尔·沙里宁.城市——它的成长、衰败与未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6.
[2]段进.城市空间发展论[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3]转引自虞晓波.比较与审视——南通模式与无锡模式研究[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1.
[4]余建华.张謇对南通城市空间结构演变探析[J].城市发展研究, 2006, (03) .
[5]于海漪.南通近代城市规划建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6]转引自常宗虎.南通现代化:1895-1938[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7]余建华.南通市城市发展规划战略[J].城市问题, 2003, (05) .
[8]张謇.致商会联合会函.张謇全集 (第三卷) [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4.
[9]转引自苏全有等.南通现代化模式的历史启示[J].南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01) .
精神文化的积淀 篇8
一、尊重孩子们的阅读需求, 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
我国杰出的数学家华罗庚说:“阅读天生重要。”一个人的知识积累, 智慧的培养和灵感的塑造, 一切源于阅读。阅读可以成就幸福的人生,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当今, 农村家庭孩子多为留守儿童, 由年迈的祖父母或亲属托管, 这些家庭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大多学生家庭没有课外阅读书籍;许多家长只顾手中农活或忙于娱乐, 几乎没有阅读书籍, 督促子女去博览群书的比较少;一些父母能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 但不知道指导孩子们读什么书, 也不知道如何引导孩子阅读;大多数家长及学生都有学校开设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希望。在学校, 个别教师对阅读认识产生偏颇, 形成要考就教的不利局面, 难以冲破围着教科书转的禁锢。课后, 没有提倡学生多读一些有益的书籍, 反而更愿意让孩子完成作业试卷。这样的落后观念也直接致使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分离开来。
只有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并乐于毕生学习的人, 才能适应经济、信息飞速发展的社会。科学指导学生选择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 教会学生掌握便捷而又富有成效的阅读方式, 逐步让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在学生身上养成。只要我们热情地为学生课外阅读进行指导, 学生能从生活中成为阅读主体, 就能促使学生去读, 否则都是片面的热情。作为教师和家长, 把读书的主导权让给学生, 让他们从心底里爱读书。这样, 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需求得到了我们的理解和尊重。
因此, 我们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蹲下, 贴近学生, 了解他们的关注和兴趣, 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选择健康而有意义的课外阅读。适时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读书活动, 努力营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书香文化氛围。教师应弱化功利心, 不只要顾及眼前的利益而忽略学生长期语文素养的培养, 用一颗平静的心努力实现小学课外阅读任务艰巨。只要把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 将读书和作业布置有机结合起来, 提供给学生足够的课外阅读时间, 让学生静下心来读书。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播种一种行为, 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 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 收获一种命运”。只有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长期坚持阅读, 才能在课外阅读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精神文化的积淀 篇9
一、帮助教师明确目标, 在教学活动中提高科技意识和素养
集体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 我们借此要渗透揉合科普教育特色文化, 有机渗透和整合科技活动教学元素。
1. 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
“扇子”是中班主题《火辣辣的夏天》中的一个教学点, 教材中提示使用正反折纸和冰棍棒的方法制作一面扇子。根据这一提示, 我们设计了科技系列制作活动“多彩的扇子”。
活动目标: (1) 学习用正反折叠的方法制作小折扇。 (2) 体验制作简易折扇的乐趣。
活动流程:情景导入, 讨论防暑降温的方法→观察思考, 讨论扇子制作方法→幼儿操作, 制作扇子→使用扇子, 给自己降温。
发现问题:在活动实施后, 发现这一科技制作活动有点模式化的倾向。首先, 幼儿对制作扇子的情感激发是不够的, 随着物质的发达, 电扇空调的出现, 扇子的使用率降低, 这些幼儿对于扇子没有了类似我们儿时对于扇子的认识和喜爱;其次, 幼儿对于扇子源远流长的文化没有感受和理解, 促使幼儿缺乏制作的愿望;另外, 活动形式的单一性, 让幼儿缺乏自主选择, 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和探索学习能力的培养。从今天的活动中看到个别幼儿因为之前已经有了正反折的经验, 所以花费了很少的时间就完成了, 扇子也随手一扔, 没有显出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和再探索的兴趣。整个活动流于形式, 幼儿只是随意地操作, 趣味和意义不够深。
2. 在分析和思考中解决问题
发现问题之后再对活动的价值挖掘、开展形式、幼儿认知经验、科技能力的获得展开了讨论和思考:《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价指南》中关于学习活动方法运用中提出的“方法恰当、灵活、有效, 充分体现幼儿自主性的原则”。那么如何在科技教学活动中注重多元价值的开发和显现, 同时要兼顾幼儿, 激发幼儿自主参与探索制作的兴趣?活动如何有机揉合科技特色, 体现科技活动的内涵, 使之有趣有益, 让幼儿喜欢呢?我们对这个活动的目标和流程进行了调整。在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更注重扇子文化的感受, 以此激趣。整个活动过程如下:谜语激趣, 说说认识的扇子—欣赏扇子, 了解扇子的文化—自主选择, 制作喜欢的扇子———交流分享, 展示自己的作品。再纵观这样的修改对这个科技活动的意义, 制作前让幼儿感受扇子艺术是中国独特的文化, 在欣赏和讨论的过程中给了孩子情感的铺垫, 激发幼儿喜欢各种扇子, 乐意探索制作多样的扇子;制作中把“如何让扇子美丽, 还要牢固实用呢?”问题抛给幼儿, 引起幼儿思考, 丰富活动环境, 材料投放体现多样性:如有正反折扇、螺丝螺帽拼接拧成扇、包装袋扎成扇, 三种材料体现了不同的制作思维, 可供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选择难易进行制作;在活动形式上引导幼儿尝试集体合作、个别等多种方式, 能主动探索使用不同的方法制作。注重范例多元化、多维度提供, 如成品图片、过程示意图、多媒体现场演示等可供幼儿主动选择的参考模式。制作活动结束后, 我们幼儿带着激动和兴奋, 争先恐后地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整个活动对教师的科普思维提高有了很大的改善。
3. 在实践和反思中收获和体验
于幼儿, 在活动中幼儿对中国从古至今多变的扇子文化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们能根据前期经验说说自己知道的扇子的形状、功能、图案、材料等。在制作的过程中也乐此不疲, 乐意尝试不同的制作方法。当幼儿将小扇子轻轻地打开, 给大家扇风的时候表现出了无比的自豪, 充分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大大地增进了幼儿之间交流交往的需求。最后的分享让幼儿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与成果的自豪。
于教师, 通过集体的思考和智慧, 在经历思维的碰撞和问题的挖掘之后, 对整个活动有了重新的梳理, 价值把握更深刻, 活动更契合幼儿的需求, 更有趣有意了。在观摩活动的时候明白了有机融合科普意识, 通过有趣的活动形式给予幼儿是多么的重要。科普教育不是生硬的, 而是可以与集体教学活动灵活有机地糅合在一起的。
二、帮助教师梳理经验, 在学习和感悟中转变教学理念
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在科学领域提出6个目标, 其中强调幼儿的科学学习能力应注重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体验探究式的过程, 培养初步的探究能力。在教育建议方面, 强调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 注重探究过程,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 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的一个课例, 让教师有了清楚的对比认识, 深深地感受到在活动中落实指南、实践指南, 对于推进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质量有着直接的、关键的作用。透过《指南》看教师在架构集体活动时的目标价值、内容选择以及方法运用, 能以幼儿发展为出发点与目标归宿, 重幼儿参与活动的过程体验和过程价值, 不拘泥于形式和模式。
在研磨课例的过程中, 教师深刻地感悟到:在正确挖掘活动价值之后, 有了明确的活动目标, 活动更有内涵和有趣了;在活动形式体现多元之后, 幼儿参与的主动性加强了, 有探索的愿望和创造的兴趣了;在活动互动多样性之后, 教师能够沉下来观察和发现幼儿的思考和动手能力, 幼儿的表达表现更自主更大胆了。通过这样的磨课系列活动, 让我们的课程文化深入每位教师的心灵, 渗透和规范我们的一日活动, 推动我园科技特色的有效开展与实施, 渐渐铸就我们的科技教育品牌特色, 形成科普教育的优秀资源, 深化我们的科普教育特色文化。
语文教科书百年文化积淀的开掘 篇10
编著者从搜集到的数百套教科书的上万篇课文中遴选出有代表性、有较大影响的课文165篇。其中小学课文54篇,占33%;初中课文80篇,占48%;高中课文31篇,占19%。白话文110篇,占67%;文言诗文55篇,占33%。文学作品96篇,占59%。外国作品19篇,占12%。这些有代表性、有较大影响的课文,或是某一时期被多种版本教科书选用的课文,或是在不同时期被教科书多次选用的课文,或是富含时代精神、极具时代特质、有广泛影响的课文,或是集中反映知名编者编辑思想和编制特色的典型课文。这些课文,在一定程度上具体而微地反映了百年来各个时期语文教科书的面貌。
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的教材主编、资深编者为主的编著者队伍对这些课文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从分析教科书编者的独特视角入手,联系教科书编辑出版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教育背景,客观分析课文本身的思想内容、表达技巧和语言特色,评论其文化价值、审美价值、语料价值和教育价值,探究编者选文(或自编自撰、特约撰文)的思路和原则,评析时局和执政者意识形态对教科书选文施加的影响,寻求语文教科书编制的基本规律,总结成败得失的经验和教训,对科学编制教科书提出建议。这些工作对进一步加强母语教材建设无疑是有益的,且意义深远。
(一)
研究语文教科书必须研究课文。
中国的语文教科书,历来是由一篇篇课文(即选文)构成的。课文是语文教科书的主体,无论是把课文作为语文课程的学习对象,抑或将之视为学习语文的媒介、途径、手段,情形都是如此。这是人们的共识。
叶圣陶在《〈略读指导举隅〉前言》中说:“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学的技能。这些事不能凭空着手,都得有所凭借。凭借什么?就是课本或选文。有了课本或选文,然后养成、培植、训练的工作得以着手。”
许多语文课程标准(大纲)也有类似的表述,如1963年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就指出:“课文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主要教材。”
纵观百年来的各种语文教科书,无论是文选型教材还是用写作知识、技能和语言学的某些知识统领的教材,无论是综合型教材还是分科型教材,无论是专题型教材还是模块型教材,都是以课文为主体;教科书的所有编辑设计都离不开课文,都得以课文作凭借。其间几次对教科书的变革,也大多是着眼于不同课文的组合方式。上世纪30年代最具特色的教科书《国文百八课》的“编辑大意”是这样阐述它的结构安排的:“本书每课为一单元,有一定的目标,内含文话、文选、文法或修辞、习问四项,各项打成一片。文话以一般文章理法为题材,按程度配置;次选列古今文章两篇为范例;再次列文法或修辞,就文选中取例,一方面仍求保持其固有的系统;最后附列习问,根据文选,对于本课的文话、文法或修辞提取复习考验的事项。”从中可以看出,即使是这种以“文话”及“文法或修辞”为中心编制的教科书,课文(即选文)仍处于传统的主体地位。上世纪80年代末,柳斌在《义务教育教材建设问题》一文中这样描述:“语文教材,现在也有很多种,基本上都是由课文、语文知识、练习三部分组成,其共同的特点是以课文作为教材的主体,知识作为一个体系,按知识体系组织课文,少量的练习是用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理解知识的。”可以说,迄今为止,课文在绝大多数教科书中都处于不可动摇的主体地位。至于汉语、文学分科型教材,以及个别以活动为主的小学低年级教材,虽突破了文选制,但课文仍居重要位置,如文学教科书,还是以课文为主。因此,研究语文教科书就必须研究其主体——课文,研究课文的功能,研究课文的选择、加工和呈现方式。
(二)
课文的教学功能,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
其一,从“工具”的层面看,课文是语文知识的载体,是语文能力历练和语感积累的凭借。
语文知识的范围很广,涉及语言学、修辞学、文章学、逻辑学、文艺学等专门学科。一方面,这些知识(包括概念、原理)是从无数诗文中抽象、归纳出来的;另一方面,这些知识又以诗文为载体,粘附、依托于诗文而存在。就语文教科书而言,这些语文知识就是以课文为载体,蕴含于课文之中。可以略带夸张地说,几乎所有的语文知识都能在一篇课文中学到。比如,阅读《春》一文,如果注意到的话,完全可以从中学到构字法、词法、句法、章法、文章读法和写法,乃至修辞、文体、文学知识等等。
语文能力的培养和良好语感的形成离不开语文实践。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语文实践离不开课文。语文教科书中题材、体裁、风格各异的课文,就是学生运用各种读法来培养自己阅读能力的凭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朗读、默读、精读或略读一篇又一篇课文,阅读能力自然会得到培养和提高。与此同时,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丰富了语言积累,促进了良好语感的形成。培养写作能力其实也离不开课文,叶圣陶曾说:“譬如讲文章须有中心思想,学生听了,知道文章须有中心思想,但是他说:‘我作文就是抓不住中心思想。’如果教好阅读课,引导学生逐课逐课地体会,作者怎样用心思,怎样有条有理地表达中心思想,他们就仿佛跟作者一块儿想过考虑过,到他们自己作文的时候,所谓熟门熟路,也比较容易抓住中心思想了。”从这个意义上说,课文也就成了写作能力历练的凭借。此外,学生通过课文阅读,掌握了大量的文字、词汇、语句,也为不断提高写作能力奠定了基础。
其二,从“人文”的层面看,课文又是多样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传承、道德熏陶、人格塑造、情感陶冶、审美教育的凭借。
任何文化都是靠语言传播、凭文字流传下来的,语言文字是记载、传承文化的工具,语文教科书的课文取材广泛,负载的文化丰富多样。有人说,语文教科书就像是一部微型百科全书;也有人说,一篇篇课文展示的就是一道瑰丽多彩的文化长廊。这些说法看起来有些夸张,但用来说明课文内容的丰富性和综合性,其实并不为过。早在1906年,庄俞、蒋维乔就在其编著的《最新国文教科书》的序中这样说明课文取材的丰富性:“凡关于立身(如私德、公德及饮食、衣服、言语、动作、卫生、体操等)、居家(如孝亲、敬长、慈幼及洒扫、应对等)、处世(如交友、待人、接物及爱国等),以至事物浅近之理由(如天文、地理、地文、动物、植物、矿物、生理、化学及历史、政法、武备等),与治生之所不可缺者(如农业、工业、商业及书信、账簿、契约、钱币等),皆萃于此书。”就《课文选评》一书选评的165篇课文而言,也可看出课文负载文化的多样性。其负载的既有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化,又有富含时代精神的现代文化;既有极具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又有丰富多样的外国进步文化;既有厚重睿智的政治文化,又有异彩纷呈的民俗文化。内容涉及中外古今的社会生活、山川河流的自然景观,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大到历史巨变,小到平民琐事;既有对社会、对自然的独特见解,又有对生活的深切感受和独特体验;既有正确的价值观取向,又有高尚道德理想的追求;既有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又有对自然奥秘的窥察。即便是过去至为敏感的有关青春期教育的爱情题材,如今也进入了教材,如苏霍姆林斯基的《给女儿的信》。可以说,凡所应有,几乎尽有。
有什么样的选文就传承、弘扬什么样的文化,优秀选文一旦进入教科书就成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产品,它对学生思想、人格的形成和影响是其他任何学科所不能比拟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这一篇篇富含文化营养的课文,在吸纳语文知识、历练语文能力、积累语言词汇的同时,自然会开阔知识视野,丰富人生智慧,在思想观念、品德修养、人格塑造、情感陶冶、审美情趣诸方面受到积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三)
课文须是范文,“堪为模式,于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之增长确有助益”。范文的选择和加工,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科书的质量。
古今中外,历朝历代,好文章不计其数,但好文章不见得就能入选教科书成为好课文,绝不可以随意地“拣到篮里就是菜”。与普通读物不同,语文教科书的选文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1. 选文应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是国家对语文学科施教的要求,翻开几乎所有语文教科书的前言或例言,几乎都有“遵循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要求”的字样,而百年来所有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几乎都有关于选文的专门论述。1940年的《修正初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关于精读部分选文,就有“选择教材须根据之重要原则”和“选择教材须避免之消极条件”各6条共12条标准,根据执政者意识形态提出的要求列于首。略读部分选文除适用精读部分所列举各项外,又明确了9个方面的选文范围。在文体和语体方面,《课程标准》对记叙文(包括描写文)、说明文、抒情文(包括韵文)、议论文在各学年所占的百分比,对语体文与文言文在各学年应占的比例也作出了明确的规定。1963年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论述“选材标准”的文字就有千字之多,要求具体而明确。当今的课程标准在选文方面虽然体现了一种开放的精神,少了许多框框,但其提出的原则要求仍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因而,教科书选文必须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2. 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
选文应当具有双重品格:内容要优,包括知识、思想、情感;形式也要优,体现语言和文字的运用规范。即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细读《课文选评》评介的课文和编著者的评论文字,不难看出,所有负责任的教材编者都努力践行这一选文原则。早在1908年,著名学者林纾将韩愈的《马说》选入《中学国文读本》时就说明:“师古人者宜何师?曰:亦师其醇于理,精于法,工于言,神于变化者而已。凡是数者,求之古人,或不可得兼,兼者其惟昌黎乎!”而《马说》又是韩愈文章中尤其适宜选作课文的。《课文选评》评介的许多课文,如《岳阳楼记》《桃花源记》《捕蛇者说》《出师表》《孔乙己》《天上的街市》《背影》《最后一课》《卖火柴的小女孩》等,之所以被各个历史时期的多种版本教材选用,成为名副其实的经典课文,就是因为这些课文“文质兼美”,“足为学生学习的典范”,且“经过教学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3. 选文应适合时代要求,富有时代气息。
选文应富有时代气息,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政策制订者和教材编者的共识,《课文选评》的选文可作佐证。就中学语文课文而言,建科初期都是文言文,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大量反映新文化、新思想的优秀白话文被选入教材,《课文选评》评介的《孔乙己》《天上的市街》《笑》《最后一课》《法国马赛革命歌》就是其中的代表。本着“古为今用”的原则,《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因其鲜明的反封建倾向,体现时代精神,亦被选作教材。抗战前后,一些褒扬民族精神、凸现抗战题材的优秀作品,如《少年中国》《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军歌》《长征》《白杨树》等,都进入了教材。时至今日,培养创新意识,发扬创新精神成了时代的主旋律,编者又将启发学生创新思维、颂扬科学家创新业绩的文章选入教材,如《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这又为当今语文教材平添了时代色彩。
4. 选文应富有文化内涵,题材、体裁、风格应丰富多样。
选文应负载丰富文化,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对前去拜访的《课文选评》研究者之一崔峦说,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应该涵盖“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包容“天、地、生、数、理、化”,要编成小百科全书。这就要求所选范文必须富有文化含量,诸如文学的、艺术的、建筑的、饮食的、工艺的、服饰的、交际的、礼仪的、科技的等等,既要有中华传统文化,又要有世界先进文化;既要有古代文化精华,又要有现代文明成果;体现文化的多元化、多样化。一些优秀诗文所以能多次入选教科书,成为经典课文,就是因其负载着丰富的文化。
选文还应做到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这样,才能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认识汉语语体的多样性,把握实用文、文艺文各种体裁的特征,学习各种最基本的文章作法,了解古今中外一些著名作家的代表作品及其语言风格。《课文选评》评介的课文题材、体裁、语体、风格多样,涉及古今中外名家名作之多,便是很好的例证。
5. 选文应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
从学习心理学的角度看,选文应有可读性,且难易适度。1906年,庄俞、蒋维乔在《最新国文教科书》的序中就有关于此项原则的论述:选文“由浅及深,由近及远,由已知及未知,按儿童脑力体力之发达,循序渐进。务使人人皆有普通之道德知识,然后进求古圣贤之要道、世界万国之学术艺能,庶几拾级而登,无或陨越。书中行文,以平实活泼为主,间取游戏歌曲,启发儿童之兴趣,而隐寓劝戒之意。庶几教者不劳,学者不困,潜移默化,蒙养之始基以此立,国民之资格以此成”。《课文选评》评介的课文无不很好地贯彻这项原则,如《梁上燕》《庭前花》《骏马》,前两篇为三言韵语,后一篇为词串,均为常用字,且句式整齐,便于诵读,容易激发儿童的想象,很适合小学起始年级学生学习。又如《小马过河》和《神笔马良》,前者为寓言故事,后者为民间故事,两文语言平易,情节生动,富含教育意味,有很强的可读性,而且篇幅不很长,又无生僻字,适合小学中年级学生学习。教学实践证明,选文过难,学生难以把握,以致不甚了了,且容易失去信心;选文过易,学生又会感到平淡,提不起兴趣,以致收获甚小;只有难易适度,方能适合学生,适合教学。
6. 选文应符合组元要求,以利发挥单元综合教学效益。
从教科书编辑的角度看,自有单元,特别是主题单元后,选文除了要达到上述标准外,还应符合组元的要求,要适合与同单元其他课文有机整合,发挥整体综合教学效益。如《课文选评》评介的《在联邦德国海姆佗市市长接见仪式上的答词》,所以入选洪宗礼主编的初中语文第四册(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除因其文质兼美,适合教学外,还因其是答词,符合该演说词单元的组元要求。该文与同单元的其他四篇演讲角度不同,风格迥异,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演讲,从而达到本单元的教学要求。
又如,《课文选评》评介的《游高梁桥记》(两篇),选自孙绍振主编的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该教材“在单元设计和选文方面,突出同类比较”,“从而引起阅读和探究的兴趣”,这就对选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编者选取《游高梁桥记》两篇同题作品,“记叙所游的同为北京高梁桥,季节同是阳春三月,两位作者又是同胞兄弟” ,二者笔下的景致和感受却迥然不同。这就提供了现成的可比性,激发学生阅读、探究的欲望,从而满足了单元设计的要求。
为加强选文的典范性,使之更适合教学,编者往往要对范文进行必要的加工。阅读《课文选评》,对照有关资料,不难发现语文教材编者在这方面作出的努力。如《最后一课》,《课文选评》采用最初选入教材时胡适译文的原文,为的是展示当时教材的原貌,对照今日教材同题课文可以看出,后者语言更为流畅、规范,更适宜学生阅读,这正是叶圣陶先生召集人民教育出版社中语室编辑、熟悉普通话的老北京、通晓法文的专家共同修改、润色的结果。又如《中国石拱桥》,据编著者介绍,“《中国石拱桥》原文是面对全国读者的,而作为课文就只限于面对初中生这一特定群体,两者之间既一致也有差别。为了适应教学需要,作者、编者(主要是作者)对原文做了必要的切实的修改,采取了删、缩、增、调四种手段”,“经过修改,课文达到言简而意丰的境界。原文约2300字,课文则约1800字。同时重点更加突出,结构更加严谨,较为理想地体现了课文的适切性”。“如果将原文和课文对照研读,会发现其中蕴含着不少可供利用的学习资源。”从《课文选评》编著者的评介文字看,许多文章入选教材后所以能成为好课文,无一不是经过作者、编者加工、润色的结果。
课文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实际水平,才能利教便学,受到欢迎。而作家创作的现成文章大多以成人为对象,很少考虑中小学生的需要,与中小学生的生活、兴趣和水平相距较远。除儿童文学作品以外,一般很难从作家现成的作品中选取合适的文章,直接进入义务教育特别是小学语文教科书,这就需要教科书编者自己动手编写课文,或约请作家按要求进行创作。上世纪30年代,叶圣陶撰写了一部《开明小学国语课本》,共12册,400多篇课文,其中一半是创作,另一半是依据有关作品、资料的再创作,没有一篇是现成的。丰子恺还为每篇课文精心绘制了插图。插图配合课文,充满了童趣,很适合小学生阅读。1933年7月中华书局出版的《初中国文读本》(朱文叔编),全套6册书,其中“按照初中生程度”,特约作家撰写的课文就有48篇。《课文选评》评介的小学课文,有一半是编者自撰或依据有关作品改写的;初中课文《春》《大自然的语言》《看云识天气》等,则是由作家为教科书创作或由编者根据有关资料编写的。这些课文切合学生实际,适合教学,自然受到师生欢迎。
综上所述,优秀课文的产生,或由编者依据选文标准和编辑要求精心选文,恰当加工而成;或由编者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和需要自撰;或由编者依据有关作品、资料改编;或由编者约请作家根据教科书要求创作。这些都对教科书编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教科书的编写实践看,优秀教科书的编者应该有深厚的理论素养,广阔的知识视野,厚实的阅读积累,独特的识别眼光,非凡的衡文能力,高超的文字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非如此是不能编写出令师生满意的优秀语文教科书的。
(四)
有了好的选文,还得有灵活多样的恰当的呈现方式,有与选文匹配的、体现课程理念和编者意图的少而精的助读材料和作业设计。这样,才能发挥课文的最大教学效益。
1. 课文呈现方式的多元化和多样化是百年来教材编写实践的积淀,也是教科书编写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课文选评》编著者在研究选评课文的过程中,清晰地看到语文课文的呈现方式从单一走向多元、多样的历史轨迹。中国语文课程建科初期,课文的呈现方式单一,采用的仍是旧式文选型的格局,一篇课文就是一个独立的教学单位,无所谓单元。民国初期,出现了按课文体裁编列单元的新体例,如中华书局1915年出版、谢无量编的《新制国文教本评注》。此后又有按课文题材内容或按时代和作家将课文组成独立单元的编排方式,课文的呈现方式初步实现多样化。从上世纪30年代起,课文的呈现方式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神州国光社1932年出版的《国文教科书》的编著者孙俍工,以“文章作法”为纲,每个单元围绕一个写作训练中心,将相关课文组合在一起,并配置作文题,将读与写结合在一起,这样,课文就既是阅读教学的凭借,也成了写作练习的例文,发挥出较大的教学效益。其后,叶圣陶和夏丏尊合作编著的《国文百八课》又将语文知识元素融入单元,传授语文知识也从课文中取例,进一步放大了课文的教学效益。到上世纪80年代末,课文呈现方式多元化、多样化的发展态势更为显著,出现了10多种将课文综合组元的教科书。以“单元合成,整体训练”为特色的初中语文教科书,编者把每个单元的课文分为教读、扶读、自读三类,教读课文重在“举一”;扶读课文详加评注,学生借此“拐棍”,在教师扶持下阅读;自读课文则让学生在“举一”的基础上“反三”,从而完成知能的转化。同时,编者又将课文阅读与写作训练沟通,以读导写,以写促读;将知识传授与文本阅读有机结合,直接从课文中取例。这样,编者将阅读、写作、语文知识巧妙地合成在一起,以谋求课文教学效益的最大值。本世纪初,伴随着新一轮课改,课文的呈现方式在多元、多样化方向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诸如按人文主题、读书方法组元和专题、模块等结构方式,如苏教版课程标准初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将鲁迅的《雪》与四位作家评论《雪》的文章组合成“学会读书”(七):“横看成岭侧成峰”单元,让学生通过阅读、比较,懂得读文章“所取角度不同,所见各异”,从而提高鉴赏能力,并初步掌握了写评论的基本要领。这样的组合为课文呈现方式的多元化、多样化又开辟了一个新的思路。
课文呈现方式的多元化、多样化,是教科书编写的必然趋势,是教材建设充满活力、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是实现教材多样化的必要条件和基础。
2. 课文助读设计经历的由简到繁、由博返约的过程,折射出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理念的变化和逐步走向科学化的历史进程。
助读设计,古已有之。在我国古代的一些诗文选本中,就采用过加注加评或夹注夹评的方法,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更好地读懂诗文,更准确地理解诗文的内容和形式。现代语文课程建科以来,所有语文教科书的编者,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编制科学的助读设计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从《课文选评》选文和研究者的评介文字中,可以看到语文教科书编者在这方面历尽艰辛的足迹。
【精神文化的积淀】推荐阅读:
高校篮球的精神文化06-24
大学精神的文化力量07-30
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10-05
黄河文化的精神内涵08-26
西方音乐的文化精神08-25
积淀文化10-01
学校文化积淀07-07
谈传统节日的文化精神10-02
中西宗教精神的不同及其文化内涵09-15
积淀底蕴 以文化之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