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精神文化

2024-06-15

教师精神文化(共12篇)

教师精神文化 篇1

人文校园就是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和“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人文校园除了涵盖整齐的校园环境、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之外, 还包括师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素质文化水平等等。当然, 农村小学也不例外。

一、农村小学教师精神文化构建的困境

改革开放以后,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地方政府对教育高度重视的前提下,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教育事业突飞猛进。无论是教学环境、办学理念还是校园文化都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但不可否认, 我国的教育也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农村小学教育, 存在的问题更多。比之城市, 农村的经济条件整体上来说比较落后, 因此教育的发展也受到制约。其中, 农村小学教师的精神文化构建和城市的小学相比, 有着不小的距离。

我国小学教师精神文化构建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小学教师教学思想保守滞后

由于农村经济、交通等条件落后, 教师与外界的联系不够紧密, 新颖的教学思想无法融入进来, 导致教师的教学思想保守滞后。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农村小学, 教师的教学思想更加落后。

2、农村小学缺乏学习和提升的氛围

受农村落后的经济条件和生活条件的限制, 一方面, 外来人才较少, 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 教师没有危机意识, 自然没有提升自身精神文化的欲望;另一方面, 大部分农村小学教师本身对精神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 教师之间没有形成自我学习和提升的氛围, 导致农村小学教师的精神文化建设整体上无法得到提升。

二、在人文校园引导下农村小学教师精神文化构建的措施

人文校园的建设, 体现在教师精神文化构建层面就是教师要不断努力, 多加学习, 提高自身的精神品质、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 并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和不合时宜的教学方法, 将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融入到教学中去, 以最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最新颖的教学观念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具体来讲, 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农村小学教师的精神文化构建。

1、增强教师的职业归属感

长期以来, 由于一些原因, 社会对教师这一职业存在严重偏见。部分人认为教师的职业压力过大, 工作繁琐, 还有人对教师的期望过高, 心理出现落差, 继而对教师进行一些攻击。这对一部分教师的职业归属感产生了影响, 使他们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价值产生了怀疑, 教学热情不高, 教学质量自然也无法提升。因此必须对教师的自我价值观进行改造, 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 使他们找到作为教师的职业归属感。同时还要加强社会宣传, 提高教师的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 使他们获得应有的尊重。如此一来, 教师的教育热情会渐渐高涨, 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改变教师陈旧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对教育质量有着最直接的影响, 因此必须使农村小学教师摒弃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不断学习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并积极地应用到教学过程当中。例如学校可购买一定数量的教育类以及其他对教师教学观念转变有帮助的书籍, 要求广大教师精读, 然后进行讨论和交流。或者可要求教师自行购买, 并定期组织教师之间的讨论, 以改变教师陈旧的教学理念。

3、学校多为教师提供与外界交流以及提升自身的机会

农村小学教师与外界保持联系, 多加交流, 能够促使教师从多方面了解最新的教育动态和教学方法, 并认识到自身在知识储备和教学理念上的不足, 从而积极学习, 更快提升自己。一方面, 学校可增强与外界小学的联系, 多邀请外界小学尤其是发达地区的小学来学校交流洽谈, 学习他们的教育经验;或是组织本校教师去教育比较发达的学校参观学习, 吸收对方教育的精华, 以这种双向互动的方式促进本校教师的学习和进步。另一方面, 可在本校教师之间举行与教育有关的各种内容的竞赛活动, 并设置奖励机制, 激发教师自我学习和提升的兴趣。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农村小学教师在精神文化构建上存在一些困境。以以人为本教育为大背景, 并在人文校园建设的推动下, 农村小学教师精神文化构建的步伐也应该和教育前进的方向一致。因此, 农村小学教师要多加学习、不断进步, 提高自己的精神文化水平, 以便更好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形势。

摘要:促进人的发展是基础教育永恒的主题。以“以人为本”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教育, 必须具备与之相适应的人文环境。这里所说的人文环境也就是人文校园的建设。教师的精神文化即属于人文校园的组成部分, 而且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本文对以人文校园为导向的农村小学教师的精神文化构建这一话题做了探讨, 指出了农村小学教师精神文化构建的困境和现状, 着重分析了在人文校园建设的大环境下, 农村小学教师进行精神文化建构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人文校园,农村,小学教师,精神文化

教师精神文化 篇2

他谈到,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是识别码、是身份证,是一民族区别于另一民族的标志;文化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也是人与人的区别。学界通常把文化理解为: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成果的总和,既包括物质文明成果,也包括精神文明成果。文明不等于文化,文明是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文化的本质是思想。思想对象化在器物中便成为器物文化;思想对象化在人们行为中便体现为行为文化;思想对象化在制度中就体现为制度文化。然而器物、行为、制度等只是文化的载体,而它们本身不是文化。文化具有四大功能: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

中国文化的精神主要体现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是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热爱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精神。时代精神是对时代任务和要求的反映。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时代精神。不同时代的精神汇成了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源自中国的文化精神。中国文化精神具体表现为:自强不息精神(爱国敬业)、厚德载物精神(文明和谐)、以人为本精神(自由平等)、天人合一精神(公正法制)、明道正义精神(富强民主)、诚信友善精神(诚信友善)。

中国文化的使命简而言之为:明德知道(幸福人生的前提)、化性成道(幸福人生的路径)、外王行道(幸福人生的实现)。

有文化自强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自信,才能如何建设和发展属于我们这个时代当代的文化制得大家思考。孙老师指出,任何文化都是适应时代的需要和要求应运而生。因此孙老师进一步谈到:时代实践和生活实践是哲学和文化创新和发展之本;马克思主义是文化创新之魂;中国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之体;外来文化是文化创新之具。

教师精神文化 篇3

一、学校团队精神的内涵

所谓团队,是指团结互助,相互激励,为承担共同责任,完成既定目标的集体。团队强调的是集体的整体业绩。所谓团队精神,是指团队成员为了实现集体目标而精诚团结,互相帮助,勇于奉献,相互协作的作风。团队精神的精髓是承诺,核心是奉献,本质就是团结互助。有团队精神,才能产生奋斗的力量、创新的力量。

学校团队精神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

1、在学校与教职工之间的关系上,学校就是教职工的“家”。

教职工对学校有强烈归属感,把自己的前途与学校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愿意为学校的利益与目标奋斗。学校与教职工结成牢固的命运共同体,共存共荣。教职工具有强烈的学校团队荣誉感,在处理个人利益与学校利益关系时,坚持“个人服从团队,团队利益优先”的原则。

2、在教职工之间的关系上,表现为利益共享,相互宽容,彼此信任,互相帮助。团队成员和谐相处,凝聚力强,团队的整体绩效高。

3、学校团队精神表现为教职工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全心投入。学校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教职工参与管理、决策。教职工在教育教学活动时尽职尽责,充满活力,热情洋溢。教职工精诚团结,善于合作,相互沟通,共同搞好工作,发展事业。

一个人只有融入团队之中,为团队利益工作,推广团队声誉,才能做出一番事业,作为个人角色工作的人才会受到礼遇。每一位教师从各自的工作中得到的不单单是钱财,还有更多的东西,就是大家感觉到自己真正置身于一个彼此相互尊敬、相互信任、志同道合、宛如一个大家庭似的团体之中,大家共享成果荣誉或失败处罚,真正的荣辱与共。

二、培育学校团队精神的策略

(一)拟订课题方案,设计团队品牌

我们要把“培育学校团队精神”作为一个研究课题研究,在实施课题研究前要调查研究本校教职工团队的基本情况,学习团队精神培育理论,组建课题研究小组,确定课题研究目标、内容、步骤、原则、方法等,认真撰写课题研究方案。在理论指导、精心策划下的实践更有前瞻性、针对性、可行性。在实践中总结提升,在研究中反思进步,在真情实感经营中培育团队精神,树立团队品牌。

在拟订方案时要注意团队精神的建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注意其系统性、感染性、人本性、活动性等。它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1、感性阶段。这个阶段的特性是根据团队自身的定位,以及学校发展的环境,将“学校是我们的家园,岗位是我们的事业”的朴素理念根植于团队管理中,使教职工具有团队思想,具有团队意识。营造一个独特的文化氛围。

2、理性思考阶段。这个阶段的特征就是整合校园文化和健全团队建设的激励机制,结合自身的特点形成个性鲜明的个体文化、年级组文化、学校文化,以文化要求人、规范人,让学校形成团队的磁场,强化教职工的团队意识。

3、精神升华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就是一种融汇、扩大。这时的精神已经进入团队成员的潜意识中,成为团队水乳交融的一部分,成为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二)形成共同愿景,具有团队思想

一个个体要自觉地融入一个团队,最重要的是主人翁意识的觉醒;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又主要是建立在获得尊重、得到认可。给予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述权和监督权,让教职工参与学校发展规划、制度修订以及重大决策等,教职工的权利得到了保护,使其具有强烈的主人感,自觉地视校为家,视岗位为事业形成共同愿景,潜意识地具有团队思想。

1、培养参政议政的能力。我们管理者常抱怨教职工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不高,实质的问题是教职工参政议政能力不强所致。如果教职工有比校长更高明的学校建设方略,教职工会时常指点当校长的。基于此认识,我校十分注重教职工参政议政能力的培养,每期开学第一次教职工集中会的重点不是强调工作纪律,而是教育形势分析,学校发展定位,成功学校案例分析;校长每月至少要利用一次周前会的时间作月工作反思,谈学校发展的内外形势,讲最新教育动态等。让全体教职工认清形势,都能站在校长的角度审时度势,提高参政议政能力,教职工就会有话可说,有意见可谈。

2、给予参政议政的机会。目标共同定,制度共同商,事情共同做。制定目标是培育团队精神的过程,实现目标的过程是展示团队精神的过程,更是各位教职工成长的过程。如制定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学校要多听教职工的想法,多研究学校发展的大、中、小环境,然后认真起草规划初稿,下发各年级组、教研、各处室,提交教职工讨论,最后形成完整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各项规章制度的出台过程应该成为教职工对主流价值观予以认同的过程,制度因工作需要而定,制度应从教职工中产生再进入教职工的工作之中。重大决策因学校发展而酝酿,应尊重绝大部分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而决策。教职工很清楚地意识到目标是我们定的,制度是我们通过的,决策是我们建议的,当然,工作也是需要我们努力去完成的。共同愿景是团队奋斗的坐标和努力的方向,只有当教职工参与了愿景的规划,并把学校的发展愿景与教职工个人的成长规划结合起来,内化为教职工的个人愿望时,这样的“愿景”才会激发出教职工的工作热情,指导教职工的工作行为,形成教职工的团队合力。

3、找准参政议政的切入点。引导个人发展规划应该是激发教职工参政议政积极性的最好机会。个人发展规划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分析、现状分析、发展目标、具体措施等。鼓励教职工自行制定发展目标和行动计划,使教职工冷静地认识自己,同时便于学校领导了解教师的心理需求和职业发展的需求,以马斯洛的人的需求理论为指导,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层次上合理满足教职工的需求,使其有满足感,有尊重感,无论出于报答,还是认同,使其团队思想深深扎根。

(三)健全激励机制,强化团队意识

要强化团队意识,必须健全激励团队发展的管理机制和构建评价体系。通过制度的创新构建和谐团队,通过评价体系的完善使评价成为教师自我发展的手段。

1、用人机制。用人制度是学校最重要的政策导向,在学校要形成一个公平竞争,不拘一格、机会均等、任人唯贤的用人制度,特别是那些顾全大局,忍辱负重,任劳任怨,恪尽职守,成绩优异的教职工,学校要大胆地起用。无论是选用领导、年级组长,还是聘用班主任、任课教师,我们首先看中的是人品,看中的是他是否具有团队精神。对于那些自以为是、喜欢当裁判,不爱当运动员的;工作华而不实、拈轻怕重、投机钻营的坚决不重用,并作为学校领导定点谈话的对象,教育帮助他,真心团结他。我校近几年实行了中层领导试岗制,年级组长任命制,新进教师招考制,教职工按需设岗、优胜劣汰制等。在学校形成了一种尽心尽力去谋事,真心真意去为人。主张当面开诚布公交心,心平气和沟通,反对背后乱讲,乱告状,鼓励堂堂正正做人,光明正大行事,不搞阴谋,不拉帮结派。作为学校领导要知人、容人、用人、塑人,在学校营造一种全心全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质量的风正、气顺、劲足的氛围。

2、管理机制。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益,管理出品牌。学校要注重通过制度建设,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强化团队意识。学校出台了《教师从教十条规定》、《教职工工作要求》以及《领导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班子行政效能建设;规范了学校常规管理,积极实施精细化管理,从严治校,依法治校,进一步增强化了纪律意识,强化了团队意识。

3、评价机制。根据培育团队精神的要求,我们必须研究教职工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建立一套发展性教职工评价制度。我校建立了学习型年级组,先进教研组,文明班级等评选制度;积极深化年级组、教研组负责制的改革,强化年级组、教研组的集体意识;设立每期岗位质量奖,以年级学科总评成绩为基数进行考评,增强教研组的意识;设立管理工作月发展性评价制度,每月校长对各处室、各年级的管理工作在其自评基础上进行评价,处室对所辖管理人员进行工作发展性评价,促进条块工作团队意识的加强。

(四)整合文化资源,塑造团队形象

团队精神需要教育、训练,团队精神更需要文化感染。校园文化有校长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也有隐性文化、显性文化,还有校园外围的社区文化等。在培育团队精神过程中,要充分整合校园文化资源,利用校园文化的感染力、校园活动的凝聚力、校园文化的辐射力来加强团队建设,培育团队精神,塑造团队形象。

1、整合隐性文化、显性文化,在活动中增强凝聚力。挖掘学校的历史,了解学校的昨天、今天,憧憬美好的明天。用过去的辉煌鼓舞人心,过去的教训鞭策前进。建立校史馆、荣誉室,编写校志等。学校发展应抓住各种机会促进团队精神形成。如面向全体师生征集教学楼名、校徽、校歌以及校训、校风的提法,办学理念的提炼、诠释,办学精神内涵的发掘,办学特色战略的讨论等等,使全体师生形成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在校园的醒目位置展示教师的照片、心语和简介,会让教师以自己是这个光荣的集体中的一员感到自豪,也能让学生和家长产生尊重之情。这些活动都能营造团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我校把办学理念识别系统的内容以不同方式在学习、办公及生活区域进行宣传,经常组织全校性的教职工活动,在教职工的工作中制造兴奋点,学生的大型活动教职工都会以不同方式组队参加,比如歌咏赛、拔河比赛、同心步走、读书汇报会以及年级组、教研组体育竞赛等。教职工在学校能找到快乐,能体现价值,从而有归宿感,为自己是学校的一员感到骄傲和自豪。

2、整合校长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在活动中塑造团队形象。领导班子是校园文化的设计师,教职工队伍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学生骨干队伍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依靠力量。学校领导要设计、要引领学校文化,学校工会、团支部要组织好每月的文体活动。校长要以人格魅力影响全校师生,让校长的治校理念在活动中得以渗透,让教职工的价值在活动中得以体现,让学生在活动中健康成长。老师们都说:是我们罗校长的人格魅力凝聚了教师团队,造就了一个和谐的校园,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形成了团队精神文化。

3、整合社区文化、学校文化,展示团队风采。积极发挥学校文化在社区中的辐射作用,主动走向社区,清扫街道、义务宣传、展板、歌舞等多种形式展示学校的风采;主动为社区作好提供场所、技术指导以及组织参谋等工作,在活动中展示团队形象。校园文化、团队精神在社区中具有了独特魅力,学校在社区的温暖中阔步向前。

教师精神文化 篇4

挖掘

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发展的灵魂, 它影响着学校管理和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 其核心是学校共同的价值观念、 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 无论你承认与否, 有种精神都客观存在于师生中, 教育教学活动中以及校园的每个角落中, 绝不是行政开个会或是校长拍拍脑门想出来的。 它生于学校自身并得到全体师生的认同和维护, 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精神源泉。 挖掘学校精神要从学校发展史中寻找, 更要关注校园中师生人力资源的开发。 以史为鉴, 以心为镜。

要让学校精神达成共识, 挖掘就要入心。 我们采用 “头脑风暴”挖掘教师内心潜在的学校价值取向, 提炼十几年的成功基因。 利用年级例会, 9位行政干部分成3组同时到年级组进行 “头脑风暴”, 广泛征集教师对学校文化的认识、 学校内在的价值观以及心目中的学校价值取向。 每组进行3轮发言, 每人每次限说一条。 因会前不通知, 不给思考时间, 所以大家本能地谈出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会上老师们发言热烈, 场面令人感动, 大家提到了 “付中教师的奉献和拼搏、 团结友爱、 素质教育与优秀升学成绩的完美统一、 老教师的传帮带、 崇德尚学、 乐道树人” 等近300条看法。同时我们也通过学生座谈会、 家长问卷调查征求建议。 学校经梳理归纳, 明确了 “团结拼搏、 和谐进取、真诚善良、 谦虚踏实、 自律自强、博爱包容…… ” 等13条学校精神与价值取向。“头脑风暴 “挖掘活动不仅是教师间心灵的碰撞, 精神的洗礼, 也初步达成了对学校文化的共识。 它来自于民间, 根植于教师心中。 学校各项工作只要本着尊重和弘扬这13条主流精神开展, 就会顺民心合民意, 文化建设才会深入持久, 有生命力。

培植

精神文化建设不能只停留在“一训三风” 口头解读, 更不是几句口号就能深入人心。 培植学校文化必须溶于日常的具体活动中。 犹如“盐” 和 “汤” 的故事, 不能先吃盐再喝汤, 盐只有溶在汤里, 汤喝起来才会鲜美可口, 耐人寻味。 如此, 文化建设不能孤立存在。 为在群众中培植校园精神, 我们开展了 “发现感动, 交流共享” 主题下的系列活动。

如每月在师生中征集 “付中故事”。 其实每天我们都在感受着身边感动的人和感人的事, 这些人和事就是学校精神的具体体现。 通过付中故事发现身边的感动, 用身边的典型、 平凡的人物、 简短的故事引领着学校主流文化, 代表着学校的核心价值取向, 抓住典型, 放大光环, 使其发挥应有的教育功能。 有一位老师在故事中写道: 一位用生命工作的老师, 描述了孙老师利用业余时间全员家访、 整理全册课件、批作业、 编写导学案、 义务辅导学生。 孙老师的故事诠释了付中奉献精神; 一位刚入职一年的年轻老师在故事中写道:“集体备课分配会上, 正在窃喜我只精备一章内容时, 听到经验丰富成绩突出的王老师 (教龄16年) 说 ‘这册改版后的教材我没教过, 不是很熟, 所以你们按照分工各自准备, 但我每章都需精备。’ 听到这儿顿感惭愧, 我是新老师, 更应该精心研读教材, 怎么还为自己偷懒庆幸呢。” 王老师的故事代表了付中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还有一位老师在故事中写道:“董老师长期在毕业班担任化学课, 身体健康欠佳, 说话气力不足。 她的课上学生安静规矩, 学习努力, 成绩总是在年级第一, 从没听到她在课堂上大声批过任何一名学生, 奥秘在哪? 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了答案。 原来董老师多年来一直坚持每周用书信的方式与学生交流。 怪不得没有看到董老师找学生谈话, 可学生却出奇地与她贴心。 董老师开玩笑地说, ‘没办法, 自己说话没气力, 再说孩子们在校时间也很紧张, 没有那么多时间面对面。 歪打正着, 这样的交流效果更好。’” 董老师的故事体现了付中老师的敬业精神……付中故事很多, 每个故事的背后都潜在着一种精神。 我们需要用文化诠释和行为实践之间的衔接点和承接点。 日本教育家佐藤学曾说 “必须读懂看起来单纯的事件背后所隐藏的复杂性。” 每月付中故事的征集让大家带着感动和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 这不仅改善了校园人际关系, 也让整个校园充满了正能量。

除此, 我们每月还要评选 “月度人物”, 评选权在各年级组和各处室, 每月可推出一两个人。“月度人物” 不一定是十全十美的优秀教师, 只要在这个月, 她 (他) 在某一方面做出了值得他人学习、 借鉴或令人感动敬佩的事情, 而这些恰恰能够引领学校的13条主流文化, 就可由年级组评定为月度人物, 然后在全校每月的第一个升旗仪式上, 大声宣读事迹和人物解读, 接受学生献花和表彰, 并制作成精美的海报张贴在校园。 评选手段不重要, 关键是过程和目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教育意图隐藏起来, 才是教育艺术”。 年级例会上, 当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述说着彼此的付出时, 就是在弘扬正能量, 就是在每人心中埋下付中精神的种子。 一年来我们评选的月度人物有统考科目的老师也有音体美等非统考科目的老师, 有后勤服务人员也有不在编制的卫生保洁阿姨。 在挖掘传扬中大家口耳相传, 主流精神因此得到尊重和弘扬, 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种文化渐渐转化为大家的思维方式与行为准则, 精神文化的塑造也就有了良好的开始。

主题系列活动还有 “退休教师纪念册”, 老教师带走的是全体师生的祝福, 留下的是奋斗的成长经历和献身于教育事业的精神。 每年年底我们要举行十大亮点工作、 优秀教师、 师德标兵、 学习型教师、 优秀师徒对子、 优秀教辅人员、 感动校园十大人物评选活动; 每年教师节、 元旦征集优秀贺辞贺卡, 一张贺卡一个故事, 一句贺词一份感动。每次活动都是师生一次精神的洗礼;打破常规的毕业典礼更是师生情感的升华;“好点子” 评选让在校每个人都参与管理做主人, 感受到了自己的重要和认同感; 明诚、 明信、明礼、 明义、 宏远、 宏德…… ” 富有哲理的班级命名让育人目标落到了实处; 校园文化艺术节、 体育节、教学节不仅是师生展示的舞台, 更是学校家庭社会沟通交流的桥梁;学生通过社团、 主题教育、 年级特色活动等发挥活动育人, 活动育文化的功效。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一批优秀的师生, 就会弘扬一种精神, 文化在日经月累的积淀中形成。

传承

精神文化要用故事传播, 设机制培育, 靠制度延续。 文化化人, 文化育人是慢工程, 要靠强有力的制度文化保障。 3年的文化建设实践让我们看到了欣喜的变化: 管理简单清晰, 课堂活跃, 教师充实, 学生快乐, 家长放心, 成绩突出, 社会认可, 学校健康和谐发展。 这得力于具体的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做到了规范与灵活的统一、 科学与发展的统一、 制度与人文的统一。 围绕精神文化建设主题 “发现感动, 交流共享, 积淀文化” 做到了 “管”与 “导” 的和谐, “人” 与“事” 的和谐, “情” 与 “理” 的和谐。

企业文化精神口号 篇5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口号都不陌生吧,口号具有文字简练、意义鲜明的特点。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口号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企业文化精神口号,欢迎大家分享。

1、“三新二点”:新机遇、新挑战、新市场;服务只有起点,满意没有终点

2、放我的真心在您的手心

3、自信、诚信;用心、创新

4、网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5、“艰苦坚实、诚信承诺、实干实效”:以艰苦的作风打拼坚实的企业基础;以诚实的信念承诺一流的企业服务;实干的精神创造高效的企业业绩

6、“三学二创一开拓”:学政治、学文化、学技术;创企业经济效益、创电信一流服务;灵活经营,开拓点心发展新思路

7、开拓、创新,立足市场求发展;优质、高效,用心服务为用户

8、精彩源于电信,创造自在生活

9、贵族化的品质,大众话的生活

10、中国电信,随心所欲,展现网络魅力

11、中国电信,执着追求完美品质,演义网络新篇章

12、让网络在竞争中完美,让人生在锻炼中升腾

13、中国电信,与您携手共进,乘风飞扬

14、中国电信,沟通无限

15、中国电信,网络天下

16、中国电信,永不停滞的沟通

17、不是网络众多,不足以体现中国电信

18、勤思巧干苦攀,风逆我自昂扬;创新创收创业,我誓更创辉煌

19、世界有你更精彩—中国电信

20、随身动随心用—小灵通

21、网络之巅,谁与争峰—中国宽带网

22、看得更多、看得更广、看得

33、团结、拼搏、务实、高效

34、敬业、创新、务实、高效

35、创新、创业、创辉煌

36、超越自我、追求卓越

37、效益源自创新

38、诚信高效、服务用户、团结进取、争创效益

39、全心全意传递祝福,尽职尽责开拓创新

40、爱岗敬业、开拓进取、创新服务、放眼未来

41、以人才为根本,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保证,以服务为宗旨

42、节约、团结、求实、创新

43、只争朝夕,做好实事,锻造精品,把事做实

44、客户是效益、人才是财富、服务是生命、管理是未来

45、“三创三争三赢”:创高效、创精网、创一流服务;争奉献、争先进、争做南电明珠;赢机遇赢挑战赢入世更辉煌

46、英雄城网络南电网元你我47、以服务为基础,以质量为生存,以科技求发展

48、开放创新、克俭奉公、城市守信、善谋实干

49、以客为本、以质求存、以优取胜、以精图新

50、我们的追求是:更快、更好、更新、更精

51、客户至上,服务周到;质量第一,科技领先

技艺、文化、精神 篇6

世界美食精神的传承也值得我们反思。法国巴黎百年老店“猪脚大餐”从1947年开始,这家专门做猪脚的巴黎餐厅就从来没有对客人关过大门,24小时营业,周末也不休息。西班牙?塞戈维亚百年老字号非常有名的烤乳猪店,自 1786年开业至今已230多年。德国雷根斯堡香肠老店(Historische Wurstkuchl) 是一家煎香肠老店,从1135年(881年)以来一直在为这个城市供应着味道最好的、最地道的“手指香肠”。寿司之神——小野二郎一生奉献寿司,他说,“重复一件事情,使之更加精益求精,且永无止境,没有人知道真正的巅峰是在哪里。”

中国烹饪的精神传承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百年老店不能丢失百年产品、标准化不能遗弃手工技艺传承、利益不能取代精神。

中国的传统美食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如北京烤鸭、富春包子、扬州炒饭、北方饺子等等,但烤鸭之神、包子之神、饺子之神却没有一一对应。

技艺传承是文化传承和精神传承的纽带,是相互带动、相互影响的。中餐特有刀功技艺、传统的五味调和理念、惟妙惟肖的鼎中之变,是中国烹饪技艺的精髓,也是传承的根本。

中餐的刀功精细,居各菜系之首。唐朝《辋川小样》,被称为中国烹饪凉拼艺术开山之作,它按照唐代的山水画家、诗人王维所绘的山水景色而做。淮扬的雕刻刀法在清代《扬州画舫录》中就有提及:“取西瓜皮镂刻人物、花卉、虫鱼之戏,谓之西瓜灯。”淮扬刀法的精细在许多热菜中都有所体现,如菊花豆腐、文思豆腐、牡丹豆腐,三套鸭更是淮扬菜隐现刀法的极致代表,完全去骨、外型完整、层层相套。

大学精神及大学精神文化建设探析 篇7

一、大学精神的涵义

中文“大学”一词源于拉丁文universitas的翻译, universitas涵义等同于古希腊文Academia, 其最初意为“学生集会”或“教师集会”。大学在初期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很大程度上是民间和自发的:众多“爱智慧” (philo sophia (1) ) 之人聚集在城邦, 聘请智者为他们传授知识, 传授知识和接受知识的双方为获得各自所需而组织成一种社团, 即universitas。现代大学制度是在德国洪堡、英国纽曼等教育哲学家的深入参与下建立起来的, 他们认为有形的文化和社会建制都是无形理念、精神的外在表现, 文化和制度离开了其内在的精神, 无异于一具行尸走肉, 因此大学精神就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生命。唯在长期办学历史过程中, 通过践行自身办学理念, 形成独特价值理念和理性追求那样一种具备凝聚力、向心力的大学精神, 才是一所大学的魅力之处, 更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关于大学精神的基本内涵, 学界存在多种表述, 我们较倾向于此一定义:大学精神是大学独有的价值取向和发展取向, 是给大学行为提供指导, 使大学采取这样而非那样行动的基本信念、基本态度和基本准则。从大学最初的发展来看, 其一开始就是爱智慧之人聚集一起学习关乎宇宙自然人性之事的场所, 他们深具对宇宙奥秘的惊诧探索之精神和对人类命运、人性问题的深切关怀, 因而我们认为大学精神主要涵盖以下两方面。

1. 人文精神。

文艺复兴时期正是近代大学兴起之时, 对人性的解放、人类的深切关怀是当时一个主旋律, 大学是人文精神的代表。人文精神, 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 是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注, 是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塑造。从古至今, 大学这种“以人为本、健全人格”和“自由、民主”的人文精神从未变更, 大学如果缺乏人文精神, 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是只有躯壳没有灵魂的畸形发展的人。正如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实施完全人格教育”之主张:“国民而无完全人格, 欲国家之隆盛, 非但不可得, 且有衰之之虑焉。”还有梅贻琦先生坚持《大学》之基调:“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新民, 在止于至善。”大学, 不仅要培养学生求生存发展之技能, 而且要培养其为人处世之道, 正是这些“不太实用”的人文学科能给予学生广博的视野、宽阔的胸怀、坚毅的意志, 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历史责任感, 最终使那些“实用”之学免于流入庸俗和浮泛;而“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和“兼涵并容, 学术自由”的学术独立精神更是21世纪大学必须坚守的人文精神品格, 大学与社会之间一个保持清净思维的距离应始终被保持, 大学不应单纯是“象牙塔”又或“社会服务站”, 大学不能外于人群, 但却不能随外界社会风尚而盲转、乱转, 大学应是风向的定针, 有所守, 有所执著, 以烛照社会之方向。

2. 科学精神。

大学要坚守自己的品行, 亦要履行引领社会文明与进步的使命, 在探求真理过程中就必须始终高扬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在探索科学真理和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化过程中, 形成的价值观念和心理取向, 是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教育凝聚的精华。它主要包含求实精神、求真精神、协作精神、批判精神和献身精神等, 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独立思考, 不唯书、不唯上, 不为名利所累, 能勇于创新, 不断开拓认识, 一所大学方能具备活泼的生命力, 才能肩负起引领社会方向、推动现代文明发展的重任。

二、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存在之问题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生命, 但它又是无形的, 因此需一些外在建制呈现出来, 尤体现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上, 而精神文化的建构主要是通过大学的使命、校训、校风, 以及名师文化等文化要素的形成和成熟而起作用。目前, 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 网络信息时代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 均给大学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不少高校均受着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等社会价值的影响, 校园文化建设存在世俗化、实用化的倾向, 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存在一些问题。

1. 对其地位把握有误。

在校区不断的扩展建设中, 陷于追求规模和现代气息, 使得新建校园建筑与整个校院的文化积淀相脱节。大学文化独特魅力的缺失, 往往造成部分院校失去了自身固有特色和竞争力。很多学校在评价校园文化建设的成就时, 对单纯的物质文化建设津津乐道, 其实, 校园文化从内在看是一种精神, 优秀的校园文化必然需要有一种独特的精神指导, 它是校园人格风貌和群体意识的集中表现。离开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单纯的物质文化建设就会失去了文化建设的意义。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却普遍偏离了这一宗旨, 校园文化存在的价值意义、功能作用无法充分彰显, 使得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流于形式。

2. 低估网络时代带来的负面影响。

21世纪是网络信息化时代, 网络已成为高校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领域, 享有“第四媒体”之誉的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已远超过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强调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而网络媒体的出现令这种稳定格局发生了变化。网络这种新型文化媒体所表现出的自由、开放、互动使得更多人都可以最大限度参与文化的制造、传播, 这种自由在带来平等、民主的同时, 也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带来无序混乱。由于网络信息基本上难以控制和过滤, 一些非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趁机欲占领思想阵地, 造成严重的信息污染。目前对于网络带来的强烈冲击研究仍不够, 在如何应对网络文化, 做好精神文化建设上仍缺乏足够的思想和技术准备。

3. 未充分调动其主力军力量, 建设力度和效果不明显。

精神文化是一种内隐文化, 它作用于教学、科研、管理、校园生活各环节, 是大学文化建设及其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从参与建设的主体而言, 是全校师生员工所共同创造形成的, 但由于受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冲击, 目前高校中也弥漫着一种不健康的风气, 师生员工中呈现的个人主义、实用主义等占据一定位置。教师本应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尤其是精神文化建设的引路人和主力军, 但市场经济的影响使一些教师缺失了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岗位考核的压力又使教师单纯忙于完成工作量和撰写论文, 与学生的思想交流越来越少, 从而使他们成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边缘人和旁观者。

4. 社会辐射作用不够突出。

大部分高校并未能形成自己独特精神风貌, 其精神文化建设的社会辐射功能并未发挥出来, 只局限于校园范围内, 未起到引领社会风向作用。高校既是传承文化之所, 更是接触异质文化的触角和通道, 大学应是倡导正确道德规范、价值取向之重要场所, 通过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营造的独具自身精神风貌和魅力的品格应能在社会中起到良好辐射作用, “让大学精神之光穿透围墙”。

三、加强大学精神文化建设之途径

1. 明确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 有的放矢地做好文化建设工作。

精神文化建设是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 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应围绕精神文化这一主轴旋转。精神文化渗透于校园文化建设方方面面, 不单学生文化活动、校园自然景观建设或规章制度的建设, 因而可从高校自身的校训、发展定位等基础出发, 切实将本校的办学理念、精神潜移默化地渗入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中, 如:学校的建筑物和校园规划, 其风格要体现本校文化精神;一些规章制度也可以本校办学理念、校训为精神支柱;对学生的文化活动做好系统指导, 形成品牌特色;校风、教风、学风等均围绕自身大学精神为指南针, 务求把学校的精神文化内化成每位师生员工的行为准则, 打造独具本校魅力的精神文化。

2. 占领网络这一重要思想教育重地, 充分发挥其优势面。

充分发挥网络优势, 抢占校园网络文化阵地, 是当前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校园网络文化建立要以形成良好校风为目的, 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重点, 要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 规范上网行为, 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要健全网络管理的制度建设和技术设备的投入建设, 加强校园网及论坛的监管工作, 加入网络道德教育的宣传力度, 及时对不良网络信息进行分析、鉴别和筛选, 开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

3. 探索激励、评价机制, 发挥精神文化建设主力军作用。

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主体是生活在大学里的人, 包括以校长为代表的管理群体、以教授为代表的教师群体和以优秀大学生为代表的大学生群体, 其中教师群体在其中处于践行办学、管理理念的地位上, 对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引导功能, 是大学精神在“可见领域”的无形力量, 因此探索相应的激励及评价机制,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至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来, 比如将对教师指导学生文化活动、科研项目纳入相应的奖励或考核制度, 鼓励教师发挥其敏锐思想触角、广博的知识视野和人格魅力, 积极参与至校园文化建设中来, 与广大学生一起为践行自身大学精神而共同努力。

4. 注重精神文化的社会辐射作用。

被称为“社会亚文化”的校园文化, 在更深层次上影响着社会发展轨迹, 这对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提出一系列新问题:怎样把大学精神文化进一步推向社会, 与整个社会文化同呼吸;怎样进一步发挥大学精神先进作用, 以带动整个社会文化向高层次、高文明发展。我们既要让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大胆地走向社会, 与整个社会文化融为一体, 又要注意保持大学某些须持有的“象牙塔”特性, 进而推动整个社会文化向着健康、文明、民主的方向发展。

科学精神、功利主义或实用主义在今天或许已逐渐成为主导社会价值, 很多大学也受到这种社会价值的冲击, 教育也开始过度地实用化和工具化。但回顾大学发展历程, 不难发现牛津、剑桥、耶鲁、哈佛等名校能经历多个世纪仍是世界创新思想之源, 帝国理工大学、东京大学等兴起只有百余年的大学能够在世界如此多的大学中出类拔萃, 关键在于其坚守非功利的文化来应对时代的挑战。因此, 无论在什么时代, 社会如何变迁, 现代大学应该要做到在两种方向上的平衡, 既保持大学作为追求理想、追求真理、追求知识的象牙塔圣地, 又要与现代社会现实紧密结合, 保持大学的时代性。正如鲍罗·舒尔所言, 大学的神话是关于现实和愿望的思考, 是实用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混合体, “大学不能无象牙塔精神的恪守者, 也不能缺乏经世致用之术专攻者……如果真的完全丧失了象牙塔精神, 大学求真、求知精神以及俯视众生的情怀, 为尘世的名利、权势所湮没, 大学就不过仅仅是一个抽离了精神的躯壳而已;当然, 如果没有务实的入世求存策略, 大学也会丧失自身。这是现代大学所面临的‘两难’困境, 一个择其两端都无出路的两难抉择”。

注释:

(1) 英文Philosophy (哲学) 由古希腊文philo (动词, 意为“喜爱、追求”, 现在时直陈式第一人称单数) 和sophia (阴性名词, 意为“智慧”) 构成的动宾词组, 含意是“爱智慧”。

摘要:大学精神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软实力, 是大学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精神推动力, 也是大学整体校园文化的反映。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尤其是精神文化建设对大学精神的养成有着重要意义。理清大学精神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关系, 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对于当前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更是意义重大。

关键词:大学精神,精神文化建设,问题,途径

参考文献

[1]金耀基.大学之理念 (增订版) [M].北京:三联书店, 2008.

[2]杨东平.大学精神[M].沈阳:辽海出版社, 2000.

[3]杨寅平.现代大学理念构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8.

教师精神文化 篇8

一、拟定班名、班歌、班训, 建设班级听觉文化

(一) 班名

班名、班歌、班训是班级的听觉文化, 集中反映了班级的风貌。学校通常是按照年级、班级给班级命名, 如七年级 (1) 班 (2) 班, 这样的班级名称缺乏个性和风采。班主任应该通过班会给班级起一个响亮的名字, 既显示学生精神, 又代表班级特色, 如“爱心班”“和谐班”“文明班”等。

(二) 班歌

班歌也是班级特色的显著表现, 集中体现班级成员的价值取向、审美观念和理想追求。班歌可以请音乐教师作曲, 语文教师作词;也可以采用学生喜欢的曲谱, 由学生自己填词;也可以把学生熟悉的、能表达学生心声的现成歌曲作为班歌, 如《我的未来不是梦》《蜗牛》等。

(三) 班训

班训是班级精神文化的体现, 是班级学生追求进步的精神动力。拟定班训要在分析班级现状, 确定班级共同目标的基础上, 由班级全体成员民主商讨确定。在实施高效课堂的今天, 我们可以确定“我的课堂我做主”“在合作中学习, 在学习中合作”等班训。

二、创新班级管理方式, 彰显学生生命活力

班级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 他们都有理想, 有抱负, 有潜在的创新能力。在班级管理中, 我们要下放权力, 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 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彰显学生的生命活力, 体现班级的精神文化。

(一) 小组管理

在高效课堂建设中, 我们将班级分成4-6组, 每组4-6人, 建立了合作学习小组, 以小组为载体, 构建班级管理的新体制。全班设常务班长1名, 各小组组长组成班委会。实行小组轮流管理制度, 每星期安排一组, 由组长担任执行班长, 并根据学生能力、特长将班级中学习、纪律、卫生、文体等各方面的工作分配给各小组成员。按照政教处和班级工作计划组织班级活动, 做好检查、评估、记录工作, 周末做出班级整体评价, 第二周开班会课时由组长及组员向全班学生汇报上周工作情况, 并对上周工作提出整改意见。每组第二周值周时可以根据组员表现, 轮换组内角色, 形成人人参与班级管理的新体制。

(二) 创办班报

创建一份班级周报, 拟好报名。如《苗圃》《丫丫》等, 体现班级是每一个学生成长的乐园, 学生在教师的哺育下茁壮成长。周报可以设计校园新闻、班级新闻、优秀组员、优秀组长、凡人哲语、学生佳作、交流园地等常规栏目。每周由值周组成员根据自己的工作任务记录班级学生的表现, 并分工协作, 安排版面, 编辑报纸。每周一份, 第二周星期一张贴在学习园地, 第三周取下装入班级成长记录袋。

(三) 使用班级成长记录袋

为了促进班级成长, 形成鲜明的班级精神文化, 在班级管理中, 我们可以使用班级成长记录袋, 记录班级成长过程。学生是班级成长记录袋的主人, 我们可以让学生拟定成长记录袋的名称, 如“2017届七年级 (1) 班成长记录袋”, 当然也可以根据班级特色确定个性化的名称。学生可以自行设计成长记录袋的封面, 确定主题, 收集内容。记录袋内容一般包括静态资料和动态资料。静态资料包括班级计划、班规、班约、班级考核细则等, 动态资料包括班级周报、活动总结、班级和个人受到表扬和批评情况、班级考试成绩、小组周评、月评、学期评价结果等。记录成长记录袋, 一定要做到分工明确, 有序进行。记录袋记录班级成长的过程, 反映学生取得的进步, 并通过学生反思, 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形成良好的班级精神文化。

三、实施新课堂教学模式, 创建高效课堂文化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根本理念是“以人为本”, 充分体现“生本教育”教育理念。我们实施师生互动自主合作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创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情境, 关注学生的发展, 重塑学生人格,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创建高效课堂文化。

(一) 教室物质文化建设

为了打造高效课堂, 创建班级的精神文化, 班级要精心设计布置教室环境, 要求体现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学生自行设计的班名、班号、班徽张贴在教室门口;学校在教室安装三块黑板:正面、后面、左侧面。教室左侧黑板是小组文化建设基地, 张贴班级分组一览表:组名、组号、组员、组训, 日评价表、周评价表、优秀小组、组员光荣榜等, 黑板上面是小组合作方面的口号。教室后面的黑板是学习园地, 张贴学生学习心得、手抄报、学生作品、名人名言、每日一读等, 图文并茂, 新颖活泼。其左侧是图书角, 右侧是学生阅览书架。正面黑板上面是班风、学风。通过积极营造课堂改革气氛, 体现新课堂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将班级建成学生的生命场。

(二) 小组文化建设

高效课堂基本的学习形式是小组, 小组文化是高效课堂文化的特色。在班主任引导下, 班级成立学习小组, 做到科学合理, 分工明确。小组自行设计组名、组号、组训、组规, 甚至组徽、组歌等, 集中体现小组奋斗目标, 彰显小组精神面貌和个性色彩。

(三) 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展示都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课前, 小组长检查小组成员预习情况, 向教师反馈信息。课堂上由小组长主持展开问题讨论, 展示也是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本组合作探究的成果, 有情景表演、演讲、演示、辩论等, 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学生在合作中不仅学会了倾听, 学会了表达, 而且增强了团队意识, 提高了竞争能力, 健全了人格。课堂评价也是以小组为单位, 采取捆绑式评价, 构建组间竞争机制, 充分调动了小组及成员的学习积极性, 形成了昂扬向上的班级风貌。

四、全班宣读誓词, 培养班级精神文化

全班宣誓有两项内容。一项是参加学校组织的“两操两宣誓活动”, 每天早操、课间操后做好《认真做好每一天》《班级八荣八耻》宣誓活动。另一项是利用每天早自习前几分钟时间举手宣读班训, 分组宣读小组口号, 让学生在宣誓中反思自己每天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 规范自己的行为, 逐步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班级精神文化。

摘要:实施高效课堂, 对建设班级精神文化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拟定班名、班歌、班训, 创新班级管理方式, 实施新课堂教学模式, 在全班宣读誓词等策略, 可以创建班级精神文化, 共筑学生精神乐园。

关键词:班级精神文化,精神乐园

参考文献

[1]陈婉芳.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约束能力[J].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5 (5) .

创新文化的“精神土壤” 篇9

创新文化的培育, 既要从战略上谋划, 又要从战术上思考, 既要从大处着眼, 更要从小处着手。就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而言, 应侧重于通过培育如下五种精神, 来促进创新文化逐步形成“精神土壤”。

培育开放精神

关起门来搞不好建设, 关起门来搞不好整风, 同样关起门来也会搞不好创新文化, 需要培育积极的开放精神。但目前的情况却是, 在有些地方和企业, 创新视野比较狭窄, 开放度不够宽广, 局限于本地区本企业本单位搞创新, 这与关起门来冥思苦想没有两异, 其创新实效总是式微也就不足为奇。究其缘故, 与其缺乏创新文化与开放心态密切相关, 未能很好地兼收并蓄和为我所用。因此培育创新文化, 就要培育和发扬开放精神。

大海因不拒山川细流而成其深, 泰山因不厌一石一土而成其高。所以无论是进行科技创新, 还是进行管理创新, 或是机制创新, 都得有开放式的心态, 善于与外界合作, 既要用好内脑内力, 又要善用外脑外力, 也就是不仅要用好内部的创新资源, 也要用好外部的创新资源, 这包括国内国际资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无疑得益于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而前不久推出的“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决策, 都是我国在发展路径上的重大创新。

再就科技创新而言, 培育开放精神亦尤为重要, 因重大的科技创新, 特别是原始创新, 没有开放开明的心态、海纳百川的胸怀, 要成就创新是很难的。因此企业不仅要善于与国内的科研院校合作, 还要善于与国际的科研院校合作。通过开放合作、精诚合作、互惠合作, 以取得预期效果, 并在诸多合作之中, 形成一种开放精神, 进而使之演绎为创新文化。

培育协作精神

协作精神是创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与开放精神有些类似, 但还是有着重大区别。这就在于协作精神, 着重强调承担某个创新项目的组织内部成员的团队协作, 它在创新文化中居于重要地位。试想在一个创新团队中如果大家心不齐劲不足, 各自为阵, 一盘散沙, 甚至为争名争利, 成天搞窝里斗, 不但形成不了创新文化, 还对创新文化培育百害无益。

协作精神的培育, 首先要引导团队成员克服不正当的个人名利思想。名利思想过重, 是创新的大敌, 它会消解团队的力量与意志。因此团队成员要树立正确的名利观。尤其是团队中的组织领导者, 绝不能盗名捞利, 而应适当地让渡名利, 还应善于为贡献特别突出的团队成员“正名让利给位”, 同时还要敢于为捞名捞利的团队成员“去名去利”。其次要培育狼的专注精神。狼的团队精神、专注精神, 可谓之世间奇迹。这种精神无疑是创新所需要的。

因创新是那些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突破性的创新, 不仅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智慧, 更需要团队力量的凝聚, 没有协作或协作不力, 要登上创新之巅或击中目标是不可能的。因此要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作为团队成员的座右铭, 克服任何形式的单打独斗, 特别是个人奋斗。从而逐步形成“有你无我不成, 有我无你也不成”的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的团队精神, 为创新文化的培育厚植基础。

培育挑战精神

所谓挑战, 汉语词典给出的一个解释, 是“谓首开衅端”。这里讲的挑战便是向看似不可能甚至不大合常理的事情进行向更高层次、更深机理、更宽领域等迈进的具有理性的开拓性尝试, 包括对其否定或者打破原纪录或根本改变原属性及模式而进行重建的一种创新性活动。由此可见创新离不开挑战, 挑战则需要一种勇气一种精神。这种勇气与精神便是创新文化的内在基因。挑战精神的培育, 最重要的问题是要有点批判精神。

现在一提批判, 人们似乎心有余悸, 而自然想到文革时期的那种把人们给搞怕了的大批判大斗争。这里讲的有点批判精神, 是指在学术上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对已不合附宜甚至阻碍事物发展的一些原有定论定理定律等进行科学性修正或升华。这就要敢于说“不”善于说“不”。比如对那些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和时代发展大势的一些老调子、旧框框、陈模式等, 就要进行大胆且具理性而非狂热的挑战。

回顾我党的任何一项重大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出台, 无不具有对陈旧东西的否定或扬弃之性质, 而一些重大科技创新和科技发明, 也大都具有对一些过时的学术观点的否定与升华。在这其中, 都充满了挑战性并具有批判性。创新文化正是在这种经常性的挑战与批判性中孕育的。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在创新活动中利用批判这个武器, 要坚持贯彻落实党关于创新工作的系列要求, 要与人为善。

培育坚韧精神

在创新文化中, 绝对离不开坚韧精神的培育, 只有长期培育并使之弥漫开来, 才能使创新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富, 外延更加扩大, 进而使创新在其驱动下, 能动地克服创新之中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而坚韧不拔。

在坚韧精神的培育上, 需要引导创新者树立三种精神。第一, 要树立永不言败精神。既然是创新, 特别是科技创新, 总不会一帆风顺, 更不会轻轻松松, 还可能有失败。要有屠呦呦搞青蒿素的韧劲, 即使遭遇挫折, 也要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坚信失败是成功之母, 奋发崛起。第二, 要树立吃苦奉献精神。搞创新特别是重大科技创新与发明, 不吃常人吃不下的苦、不受常人受不了的累、不忍常人难以忍受的寂寞、不付出常人难以的付出, 那是不可能有重大建树的。这就要甘于吃苦、甘于寂寞、甘于奉献, 甚至甘于牺牲。我国“两弹一星”的成功, 便是众多科技人员无私奉献的集成。第三要树立敬业专注精神。认定的并经实践证明了是正确的创新方向、创新思维、创新路径, 就要一条道走到黑, 始终把心思放在创新上、把智慧花在创新上、把精力用在创新上, 绝不可三心二意, 更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特别是在当今这个有些叫人迷茫的时代, 更要努力做到不被世俗所惑、不被挫折所困、不受人言所累。只有如此, 才能在创新上有所获, 而创新文化也才有可能在众多创新者的孜孜不倦的努力之中逐渐生长。

培育宽容精神

创新最需要的是宽容与体谅的氛围。倘若没有该氛围, 使大家经常处在一种紧张的气氛之中、互逐名利的气氛之中、相互猜嫉的气氛之中、互不服气的气氛之中、相互打压的气氛之中, 创新就难免走麦城。因为没有好的氛围, 大家便没有好的心情, 也难集中精力, 更难充分发挥才智。因此创新最需要的是有特别好的心境、高度集中的精力、灵感灵气的闪现。只有使创新者时常处于最佳的精神状态, 免受五花八门的打扰, 创新的火花才可能与之亲吻, 创新的欢快才可能与之相伴, 创新的硕果才可能与之青睐。

所以营建轻松愉悦舒畅的创新环境, 当是创新的首要任务。为此要做到三点。首先要尊重创新规律。无论是科技创新还是管理创新或机制创新, 均可能有失误失败, 因创新均是在走前人未走过的路, 做前人未做过的事, 皆带探索性创造性。既然如此, 则可能蕴藏着风险与失败。管理者要尊重这种客观规律, 进而理解和尊重创新者。其次要大度大量大气。如果管理者没有这种肚量, 一见有失误, 就批评指责, 甚至采取削减必要的经费、抽走必要的人员、占用必要的场地等不明智之举, 便是消解创新者的创新热情。

书法与中国文化精神 篇10

关键词:书法,中国文化精神

中国文化精神是指中国文化从整体上显示出来的内涵、取向、特征。在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长河里, 书法艺术以其独特的造型空间艺术生动地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书法有了文化赋予的属性, 才让我们有了共同欣赏书法的基础。

一、书法创作中的中国文化精神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以儒家精神为主, 儒、释、道三家结合的文化混合体, 其中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兼容佛道, 互为补充。儒道两家为本土文化, 佛教是舶来品, 但就中国文化而言, 儒家因有久远深厚的社会历史根基, 又不断吸取、同化各家学说而丰富发展, 从而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主流、基干。儒家主张以道德礼仪来规范约束达到维持社会的和谐与人的内心平和, 这是一种入世的积极的人生态度;道家主张脱离社会, 脱离文明约束而获得高度的个人精神自由, 回到清静无知无欲无争的原始混沌状态, 这是一种遗世绝俗的独立人格思想。儒家认为, “以礼制欲, 文质彬彬, 温良恭俭让”是一种高尚的美的人格。道家认为, 恢复自然本态, 清静无为是美的最高体现。反映在艺术观上, 儒家的献身经世精神以“充实之谓美” (《孟子》) , 要求文艺表现“充实而有光辉”“至大至刚”“养浩然正气”博大雄壮的阳刚之美和崇高之美。而道家则追求朴素、恬淡、虚静的阴柔之美和空灵之美。反映在书法艺术作品上, 就形成了雄浑博大、秀丽典雅截然相反的两种风格。由于儒道两家的立足点——社会与自然是客观世界中相互冲突但又互相依倚的两极, “至大至刚”与“至性至情”又本是人性需要的两个方面, 一个调节社会, 一个和谐个体自我精神, 表面看来, 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 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乐观进取、一个消极退避。但是实际上从思想结构说他们又是互补的, 从哲学观上分析, 两者是相互对立的矛盾统一体, 不但“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经常是后世士大夫的互补人生路途, 而且悲歌慷慨与愤世嫉俗也成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常规心理以及艺术理念。所以儒道两家在中国社会历史上很快合流, 成为中国知识分子人格精神的核心思想和中国文化内在精神的主体。政治上得意时, 儒家精神成为他们人生追求的最高理想, 而怀才不遇或遭罹挫折时, 老庄思想就成为他们“保身全生”的人性主张。

儒家主张人生要积极入世, 要有所作为, 在审美上合乎“礼”为“尽美”, 要求“充实而有光辉”, 表现在书法风格倾向性上, 就是崇尚整齐、浑厚、宽博、不露不怯的风格特征;在笔墨技巧上, 最明显的在于推崇“笔笔中锋”“无往不复, 无垂不缩”这样一些笔法原则, 使笔墨文字芒角、文字形象温厚敦实, 透射出表现人的本质力量的雄浑美和儒者修身养性的内在精神美, 使书法艺术创作实践实现他的本质目的——通过完善的自我人格的艺术再现而达到感染人、影响人的目的。

而道家主张天真烂漫、崇尚自然, 在审美意趣上追求一种清逸、淡雅、质朴天真的美学标准, 所谓“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 (李白) , 反对一切人工雕琢, 具体反映在书法艺术的创作技巧与风格上, 即崇尚真情与率意, 用笔恣肆, 如入笔横画竖切, 竖画横切, 没有过多回环缭绕, 藏头护尾的动作, 率性而自然, 线条简古疏淡而意味醇厚, 结构上依倚欹侧, 自然生姿, 不假人力, 不露人工斧凿痕迹, 信笔所由, 任意而行, 来无迹而去无踪, 飘然而笔墨销溶, 表现出一种超逸世俗、宁静、朦胧而又幽远苍茫的历史感与生命沉思, 这就是道家所要追求的返朴归真的艺术境界。

二、书法美学中的中国文化精神

林语堂先生认为中国书法最能代表中国的文化精神。他在《吾国与吾民》中, 对中国的书法艺术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吾们还可以说它提供给了中国人民以基本的审美观念……书法提供给了中国人民以基本的美学, 中国人民就是通过书法才学会线条和形体的基本概念的。因此, 如果不懂得中国书法及其艺术灵感, 就无法谈论中国的艺术……在书法上, 也许只有在书法上, 我们才能够看到中国人艺术心灵的极致。”黑格尔也说中国是特别的东方, 中国书法最鲜明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精神。可以看出, 中国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其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 它对美的展现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特征, 历史赋予它更多的是它的文化属性。它也责无旁贷的承担着传播中国文化精神的责任。

成功的书法艺术能够给我们一种美感, 这大概是所有能欣赏书法的人都会承认的。欣赏一幅幅的具有成功典范的书法作品时我们都能感觉到:书法艺术是以“中和”“和谐”为审美准则的。这样的审美原则, 实际上也是中国哲学的审美标准, 呈现的是传统的古典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中国的文化精神。中国文化的精神是天人合一、贵和尚中。“和”的精神贯穿整个中国文化之中。这是中国文化特点中最显著的特点之一。这些法则在书法中得到深刻的体现, 书法的理想境界也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用笔上是就是书法要写出一种“平和”的精神来。从字的笔画来看, 就需要一种中和的态度, 既不左偏也不右斜, 以端其正;从字的笔势来看, 就需要一种平闲的态度, 既不前冲也不后避, 以致其稳;从字的笔境来看, 就需要一种安逸的态度, 既不上昂也不下伏, 以定其静。只有在这三个方面达到一种总体平衡, 即“中”、“和”意义上的平衡。体现在结构上是在平衡对称中求变化, 各个部分对比又互相照应, 以求一个多样统一的和谐之美。如王羲之《兰亭序》的章法整体雅致匀衡, 也是通过对每一纵行的左偏右移不断调整、造险救险而实现的。黄庭坚《黄州寒食诗卷跋》的章法也是这方面的成功范例。可见, 一点一画, 互相牵制;一字一行, 小大参错, 中国文化“和为贵”的价值观, 通过书法艺术的中和之美得到了完美体现。

三、书法作品传达的是一种文化精神

宗白华先生讲, 书法就是中国向海外展示的中国形象。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书法深层次的境界实际上就是文化精神的体现。它是文化的自然凝聚, 深刻地体现着时代的文化特征。比如, 王羲之, 颜真卿书法可以让我们体会到他们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 对书法的欣赏也深深的打上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烙印。我们欣赏书法, 第一是感官上感叹书墨, 线条, 造型的变化。第二精神上的, 由原来的“浏览”转变为“品味”, 品味书法内容的优雅或忧郁, 品味创作者的诗词修养, 审美追求, 品味书法传递着怎样的文化精神。正因为如此, 我们的书法作品内容更多的是一

试析中国古代文人音乐的人文精神

李思源 (西南大学音乐学院重庆400715)

摘要:中国古代文人音乐包涵着独特审美准则和精神特质, 具有超凡脱俗、朦胧含蓄、平和恬淡、渔隐樵逸、宁静高远等人文精神。

关键词:文人音乐;人文精神

中国古代文人在长期生活实践中, 通过音乐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内在的精神追求、价值观念和人文品格, 并把这种表达与社会思潮、时代特色和民族文化紧密结合起来, 形成了源远流长的音乐文化——文人音乐。文人音乐主要包括古琴音乐和词调音乐。由于古代文人社会地位较特殊、文化修养较丰富、生活环境较优裕、闲暇时间较充足, 又长期受儒家、道家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 所以文人音乐成为了具有独特审美准则和精神特质的中国传统社会中“士”的艺术。今天, 游弋在这些古朴典雅的文人音乐之中, 我们仍能强烈感受到其中一直闪烁着超凡脱俗、朦胧含蓄、平和恬淡、渔隐樵逸、清静高远等人文精神的异彩。

一、超凡脱俗——但得琴中趣, 何劳弦上声

古琴音乐是中国古代文人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苏璟在《春草堂琴谱·鼓琴八则》认为“琴, 器也, 具天地之元音, 养中和之德性, 道之精微寓焉, 故鼓琴者, 心超物外, 则音合自然, 而微妙有难言者, 此际正别有会心耳”。琴学名家崔遵度认为“颐天地之和, 莫穷于乐, 穷乐之趣, 莫近于琴。”因此中国古代有“士必操琴, 琴必依士”的讲究, 有“士无故不彻琴瑟”的规矩。

究其原因, 古琴的形状、大小、长短、粗细等给人以传神、移情、潜心静虑的抽象作用, 古琴的音量、音色、音域、节奏等具有超越尘世、超凡脱俗的听觉效果。古代文人通过静逸、玄阔、悠远的琴境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在琴乐中能够从形体的外在及肉体的世界中解放出来, 超脱自我, 进入到超凡脱俗的精神领域, 达到身心俱忘的意境。古代文人认为, 音乐可以使精神超越纯粹, 可以使生命产生沉醉, 可以将人引入到乐而忘返的艺术境界。这种境界就是孔子“在齐闻韶, 三月不知肉味, 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的感受;就是陶渊明“但得琴中趣, 何劳弦

些诗词, 雅文, 警局。这不是偶然的, 是中国文化赋予书法的具有精神激励功能的精神内涵。有这样一个故事:于右任是近代著名书法家, 有一次几个小男孩在他大门口撒尿, 太阳一晒气味颇为不雅。见此, 于右任回到书房, 大笔一挥, 写下“不可随处小便”六个字, 贴到门口。有一个人很喜欢于右任书法, 路过一看浆糊没干, 赶紧揭下来, 挂在自己堂屋请朋友欣赏。大家一看, 屋里挂这等内容太掉价, 有一个文人看着实在不雅, 就把字剪开改变顺序重新装裱为:“小处不可随便”。前后都是一样的于右任字, 为什么前者不能挂后者能挂呢?因为不仅仅是写字, 不仅仅是一个“形式”, 书法的一头连着古人创始的文字, 一头连着民族的精神。

书法作品能传达时代的精神气质。苏轼书法可以让我们体会到他背后的人文情景, 或是文人精神逍遥的追求, 或是忠义之士的儒家人格, 他的字虽不求工整, 文化韵味却满纸激荡。十年前有位书法同道说了一件至今还让我不解的事:一位法国艺术家 (不懂中文) 看了弘一法师的绝笔“悲欣交集”, 突然放声大上声”的感受;就是常建《江上琴兴》“能使江月白, 又令江水深, 始知梧桐枝, 可以徽黄金”的感受。说到底, 这些恰恰与中国文人超越精神的代表——庄子学说相吻合, 与庄子倡扬的“不食五谷, 吸风饮露, 乘云气御飞龙, 而游乎四海之外”的自由意志一致。

二、朦胧含蓄——宛转成韵, 曲得其情

音乐艺术的强大魅力, 在于她比其他艺术门类更能创构意境、营造氛围, 而古代文人音乐于此更为明显。无论是词调音乐还是古琴音乐, 均有编织意境、营造氛围的优势。拿古琴音乐来说, 古琴的音色既不明亮, 也不圆润, 听起来很慵懒松散, 具有一种消解人间万古忧愁、逃避烦扰遁入虚空的感觉。同时, 古琴因为其“岳山”不直接压在面板上, 而是通过胎体振动在琴腔内产生共振, 所以其声音量小而音色含蓄, 给听者以朦胧感。无论是青城道士“滚、拂、绰、注”给《流水》带来的水流湍急, 还是嵇康临刑东市让《广陵散》溢满的悲愤杀伐之气, 这种朦胧感始终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流传至今的古琴音乐中, 成为古琴的一大特色。这种淡化、曲折的表达方式, 如同有一支无形的画笔在听者的内心深处隐隐约约描绘一幅朦胧的图画, 这张画图虽然不能响亮地为世人“悦耳取媚”, 但却能婉言地为君子“怡情养性”。再看词调音乐, 宋代著名文学家、音乐家姜夔 (号白石道人) 是附有曲谱的词集流传至今的唯一一人, 他倡导“语贵含蓄”, 不仅在他诗词中极力提倡, 而且在他的音乐表达中更是充分体现。今存《白石道人歌曲》收录词曲17首, 其中自度曲14首, 包括《淡黄柳》《扬州慢》等, 几乎每一首都是含蓄美的体现。

三、平和恬淡——入耳淡无味, 惬心潜有情

儒家主张“礼乐中和”的音乐思想, 处处彰显“淡、和”的审美特色;道家主张“大希之声”的音乐观, 追求的是一种无为、宁静、不争、问心的高尚态度与道之精神。长期受儒、道思想的制约, 中国古代文人音乐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有着一定的要求, 不能过激、过狂、过显, 讲究收敛、平和、适度,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体现着处事不惊、悠然自得、崇尚闲

哭, 问其何故, 曰感动至极。究其原因, 我想这正是王岳川教授所说“书法是中国文化的指纹”。书法作品传达的是一种文化精神。

书法在时光的隧道里穿梭, 正是因为它以中国文化为内涵, 因而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博雅而细腻, 正是因为它传承着中国文化精神, 因而绵延几千年而经久不衰。在书法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中国文化中富有生机的精华, 更看到了书法艺术中所蕴含的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熊秉明, 书法和中国文化, 《书法导报》, 2003年3月12日第十版。

[2].刘守安, 重视对书法的“文化研究”, 《人民日报》2006年5月1日第四版

[3].王岳川, 《书法文化精神》.

[4].秦梦娜, 《中国书法文化》.

校园文化应重视精神文化建设 篇11

为什么要注重精神文化建设,是因为一所学校需要一种精神作为支柱,也就是“学校精神”。正像体育竞赛中的“奥林匹克”精神一样,激励、鼓舞师生。学校精神文化应从哪些方面展现呢?我认为主要应体现在:办学理念、校徽、校歌、校训、教风、校风等方面。这诸多方面里,首先要创作好校歌。校歌应是学校育人目标、办学理念、校训、教风、校风所包含内容总体体现。师生唱响校歌,目的是让师生牢记学校奋斗目标、校训,如何做,做什么,以鼓励师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为学校增光添彩。也就是以校歌的感召力凝聚合力,激发创新。其次,要确立符合学校特色和师生特点的办学理念、校训、教风、校风。并将教风、学风、校风、校训上墙,写于学校醒目位置,时刻启迪和教育师生,以陶冶情操,塑造美好心灵,激发开拓进取精神,约束不良风气和行为,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第三,要加强学校传统文化建设。如:艺术节、运动会等,展示师生在绘画、表演、手工制作等方面的才能和特长,全面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帮助学生形成广阔的思维方法,满足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第四,丰富学校的课余生活,创办宣传橱窗,表扬先进典型事例,激励争优创先。第五,创办校刊,将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反思,学生的优秀习作等,定期刊发,以促进交流,相互借鉴。第六,设立校园之声广播站,由学校团队部队牵头,选优定期播音,弘扬校园文化的主旋律。第七,可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特长组建篮球、绘画、手工制作、合唱等兴趣小组,分组定期开展活动,让每个学生的才能得到发展。

另外,要加强教风、学风建设,抓好学校集体意识的培养和舆论建设。可采取对舆论的强化诱导,培养学生向上的品格。也可通过宣传栏、广播站总结优缺点,使学生明确下一步学习、生活的努力方向,以强化集体意识,树立主人翁责任感。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学校就会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学生就能健康成长!

再者,校园环境建设不可忽视。“只有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学校的环境建设是学校精神风貌的反映,是学校特色的体现,是育人的基础工程。因此,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必须落实“五化”,即“净化、绿化、美化、硬化、规范化”。这样才能创设新颖、美观、大方物态文化,给师生以舒适的感觉和美的享受。

教师精神文化 篇12

一、从晚清到民国:大学自由精神和救亡的变奏

中国的大学起源于1898年设立的京师大学堂。但是京师大学堂一开始并没有走上现代大学发展的轨道, 直到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 这才逐渐树立了现代大学的原则和精神。蔡元培提出的“兼容并包, 思想自由”的精神并不仅仅是北京大学一家独有, 而是表达了整个现代大学的主要精神。当时的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一系列高等学府都洋溢着思想自由的精神气质, 正是这种精神气质, 才是饱经忧患和战乱的中国最为需要的东西。

近年来人们重新回顾西南联大的历史, 重新提到它的艰难历程和自由精神, 这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人们可能会对自由精神有种种误解, 认为自由精神仅仅是有闲阶级的奢侈品, 其实, 自由精神不仅仅包含个人的精神自由, 也包含着为国家争自由的精神, 自由精神和救亡本身并不矛盾。人们熟知的胡适名言“争你们个人的自由, 便是为国家争自由……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起来的”[1]就很好地表达了个人自由是民族解放的前提这一道理。

1930年代, 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建设大学的历程。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于1936年成立于瓦窑堡, 这是一所为革命培养人才的学校, 它为中国革命和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输送了成千上万的优秀人才。目前, 人们对民国时期大学的研究聚焦在国统区的大学, 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大学的初期发展历程的研究尚不够。笔者认为, 革命时期的大学对建国以后乃至改革开放时期的大学精神都有着深刻影响。笔者任职的黑龙江大学就是由抗日军政大学的俄文大队发展而来, 学校的精神气质传承于革命时代, 这一传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2]。简言之,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大学精神气质主要是以革命和救亡为核心。

二、从1949到1976:社会主义建设背景下的曲折探索

1949年中国共产党取得政权, 揭开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新的一页。首先改变了国统区私立院校林立的局面, 私立院校基本停办, 建立了一个覆盖面广泛的公立院校体系。1952年院系调整, 按照苏联的办学模式完成了对高等教育体系的构建。这个体系由综合性大学和理、工、农、林、医、海洋、煤炭、地质矿业、军事等各种专门学校构成, 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各种专门人才为目的, 以完整和严密的专业教学计划为特点。此时的高校延续了革命年代的文化氛围和精神气质, 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特点, 培养了大批从事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有用人才。这个时期各个学校的精神气质都比较接近, 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特色。这个时期的高等教育基本属于精英教育。

1966年以后, 高等教育遭受挫折, 经历了文革初期的“停课闹革命”和随后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正常的教学秩序遭到冲击。后来在工农兵上大学的风潮之下, 教学秩序虽然有所恢复, 但是依然受到各种各样的干扰。大批“工农兵学员”留校任教, 也为以后教学秩序的恢复和高校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必要的促进作用。这一时期的高校教育虽然深受极左路线干扰, 但是革命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精神气质还没有被磨灭。

三、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新希望和新挑战

1977年恢复高考, 标志着教育新时代的开端。从那时起,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可以大致划分为两个时期, 一是从1977年到1999年的精英教育恢复发展时期, 二是从1999年高校扩招开始的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时期。

从恢复高考开始的教育改革, 逐渐清除了极左路线影响, 完善了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高校的目标虽然不变, 但是在学科体系和专业设置上, 按照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需求进行了必要的调整。经济类、法学类、管理类专业得到了极大发展, 计算机、生物工程等高新科技类专业也飞速前进, 成为新时期的热门专业。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更加紧密, 这一时期高校的精神气质受改革开放这一时代精神影响巨大, 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激发, 积极进取是这一时期高校文化氛围的关键词。思想的自由逐渐形成新时期高校精神的内在动力, 这次思想自由的精神主要来自于真理标准大讨论和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所带来的思想解放运动。

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和高校合并风潮启动了高校教育的另一次意义深远的改革。这次改革以教育产业化、大众教育和高校的综合化为特点, 以全面提高素质为核心, 理、工、农、医等各类专门院校逐渐走向综合化。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成为新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精神。高校建设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也孕育着新的希望。这一时期的高校文化氛围处于转型时期, 个性化是新时期文化氛围和高校精神的一个内在原则, 虽然高校文化氛围的个性化建设才刚刚开始, 但是这个潮流不会停止。

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中国高校面临的新挑战与新问题主要表现为下列几个方面, 这些方面对高校文化氛围和办学理念的改变必然产生深远影响。

首先, 学生数量的增加, 使得高校学生的就业率有下降趋势, 大学生就业的“铁饭碗”被打破了。真正意义上的“铁饭碗”仅仅包括政府公务员和一些事业单位。但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使得“铁饭碗”数量的减少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专业对口”意识逐渐成为历史, 人才的培养开始从“窄口径”向“宽口径”过渡。这使得高校的办学理念从单一的专业训练向专业训练和综合素质并重的育人理念转换, 这就要求大学的文化氛围和办学理念从同质化走向个性化。

其次, 教育的产业化、市场化使得高等教育竞争性大大增强。教育产业化是近年来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口号, 虽然这个口号经常被人误解, 但教育是一类特殊产业的事实逐渐得到承认。或许, 教育市场化这个提法更为贴切一些, 大学生就业的竞争性使得高校间处于竞争态势, 它们共同面对着人力资源市场, 教育的市场导向是不争的事实。当然, 教育市场化不需要急功近利和短期行为, 高校作为一个特殊“企业”, 其特色的形成至少需要几十年的时间, 并不是说简单地开设几个“赚钱的”热门专业就能造就一个一流大学, 这是教育的特殊之处。

第三, 教育体制的变化导致民办教育和公立教育竞争的局面, 这使得高校更加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 在理念上由国家主导变为由国家和民间共同主导。1949年以后, 各级各类学校都是政府兴办的, 学校成为类政府机关。在市场经济完善化的今天, 高校的公立地位有强化趋势。这种现状的正面影响是政府对教育负起更大的责任, 负面影响是高校行政化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对于高校的行政化, 时人多有批评, 批评者往往以教授治校为号召。教授治校是国外大学的体制, 目前还不符合中国的教育现状, 只有在国家对教育体制进行全盘改革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实现。但是随着高校扩招和教育改革的深化, 教育资金来源必将多样化, 这就使得民间资金进入高校成为了可能。国家和民间共同主导教育的前景即将变为现实, 这就使得高校办学模式和办学理念更加多样化。

第四, 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落实, 使得高校文化氛围的个性化有了实现的条件。《高等教育法》规定高校有办学自主权, 按照教育学者的理解, 办学自主权包括招生、考试、专业设置、培养方案等方面的自主权。目前中国的高校不具有全部的办学自主权, 而是具有部分的自主权, 但是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范围有扩大的趋势。根据以往的经验, 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增加有助于高校特有的文化氛围的形成。例如, 复旦大学从2006年开始实施为期一年的通识教育, 即把大学一年级的新生不分专业统一进入“复旦学院”学习, 选修通识教育课程。这一措施直接模仿的是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模式, 相信随着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施, 复旦大学将形成独特的大学文化, 完善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 进一步和国际一流院校接轨。

第五, 改革开放的深入使得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程度大大增加。这使得中国高校不仅仅存在着内部的竞争, 还存在着外部的竞争。中国高校和国外的高校相比, 体制环境不同, 具体规则不同, 市场需求也不同, 但是人才流动的国际化趋势是不可阻挡的。高等教育培养的是现在的人才, 更是未来的人才。高校的文化氛围不仅仅是本土化的, 也应该是国际化的, 其办学理念更应该具有国际性的价值。

纵观中国高校的百年变迁, 高等教育从无到有发展壮大的历程就是一个教育根据社会要求自我调整的过程, 其中的经验教训给我们以非常丰富的启示。社会主义国家的高等教育, 应该吸收人类先进文化的成果, 为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高校既需要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也需要解放思想, 自由的精神和独特的个性也是高等教育所需要的。只有百花齐放, 而不是千人一面, 才是高等学校文化氛围的特色。大学文化氛围应该达到“激活思想、放飞学习、张扬个性、唤醒生命”[3]的境界, 在此基础上形成个性十足的大学理念。

参考文献

[1]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A];洪治纲.胡适经典文存[C].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4:290-291.

[2]黑龙江大学校史编写组.黑龙江大学校史 (1941—2001) [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1:15-16.

上一篇:改变人生的时速下一篇: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