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有创新精神

2024-07-16

教师要有创新精神(共7篇)

教师要有创新精神 篇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抓好创新学习,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已成为教育战线一向紧迫的任务。因此, 创新开展学习, 关键在教师, 正如陈至立部长所说:“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的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在我们教育战线, 由于种种原因, 小学教师的创新精神远不能适应创新学习的要求, 满堂灌、一刀切、死记硬背等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桎酷, 因此尽快有效地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 便成为一项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首先, 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应由权威型向民主型转变。教学过程本应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 但是传统教学方式却把教学变成教师一方的活动, 教师是课堂至高无上的权威。“我讲你听, 我问你答”这种教学的基本模式, 使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 大大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已成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大敌。面对新的形势, 教师必须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当代教师的职责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 更重要的是解惑、启疑, 教师肩负的任务不仅是传递知识, 更重要的是激励思考。对学生来说, 教师扮演的角色不应当是高高在上的权威, 而应当是与学生平等相待, 教学相长的朋友。在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 教师应当是一位参谋、一位顾问、一位帮助发现问题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实现由权威性向民主性的转变, 是实现创新学习,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的必然要求。

其次, 教师要具有自主创新意识。要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必须建立有利于教师创新的机制和环境。这种机制一旦建立起来, 能够有效地调动教师的创新意识, 激发教师的创新潜能。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 一是, 要改革“应试导向”的评估体系, 建立“激励创新”的评估机制。单纯以考试成绩论优劣, 不仅扼制了学生的创造力, 也使教师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受到限制。在符合教育规律, 遵循教改原则的大前提下, 我们应当鼓励教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二是, 勇于改革阻碍教师发挥创造力, 发展个性的规章制度, 鼓励教师根据自身特点实行个性化学, 从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更重要的一点, 当代教师应努力从知识型向创新型转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树立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前提, 营造创新机制是保障, 但最终要落实到提高教师创新能力上, 要达到这一目标,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 要善于学习。面对信息社会的挑战, 教师必须具备宽广的视野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要博采众长并融会贯通, 努力使自己成为精通现代教育理论, 善于实践和创新的复合型教师。

二是, 敢于大胆质疑。质疑过程是针对原有结论进行重新论证的过程, 也是一切发现和创新的基础。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 起点在一问。大胆提问, 大胆质疑, 是一切创造发明的前奏。要做一名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首先要做到“不唯书, 不唯上”。没有教师的大胆质疑, 学生创新思维火花很难迸发。

三是, 要善于启疑。作为一名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应将教学法的重点放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倡导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上, 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求知欲, 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独立思考, 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 创新思维;为学生潜能的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四是, 教学中注意尊重学生个体思维方式, 不强求使用统一的方法解决同样的问题。无论学生用哪种方法思考, 我们都要及时给予肯定。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充分交流、尝试、探索解决新问题的机会, 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从而保证学生自主参与学习, 主动发展。

总之, 未来教育需要的是知识、思维、情感、技能等方面发展的复合型的教师。只有这样, 我们的教育才能造就更多的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教师要有创新精神 篇2

一谈起“教师要有奉献精神”,很多人会不满意,甚至会发牢骚:为什么单单是教师?为什么教师就应该奉献?在强调教师奉献的时候你们做领导的又是怎样的?有这些牢骚是正常的,因为在人们的心目中,一味地强调“奉献”似乎是已经过时了,“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这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许是人们对崇高精神境界的一种奢望了,但是我还是要说——教师是需要有奉献精神的!不管你愿意与否,这是教师这个职业所决定的。

我们来看“奉献”的“奉”字,在古汉语中,“奉”是一个象形字,是两只手捧着一个酒杯的样子,因此,“奉”的本意是双手捧着的意思。由此推断出“奉献”一词的含义就该是“双手捧着把某种东西拿出来”,也许这种推测是不确切的,但是我喜欢这个解释,因为它道出了教师这种职业的特征,说出了教师这种职业应该怎样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既然是用双手捧着,那就是一种非常恭谨的样子,为什么要非常恭谨地去做教师呢?

首先是因为我们职业的重要性决定的。我们所从事的职业“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从小处说,它为我们的生存提供了有效的保证,如果我们不去恭谨地做好它,也许将来的某一天就会失去生存的基础,到那时,你再来想奉献也就没有依凭了。从大处说,我们所做的工作又不单单是为了自己生存,还关系到祖国的未来、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虽然每一节课你也许只是为学生讲解了一个知识点、演算了一道习题、解决了一个教学难点,但是也就在这一个个知识点的链接中,培养和造就了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材,就在这一节节微不足道的课堂教学中,继承和发展了祖国悠久的灿烂文明!这种和祖国利益息息相关的职业,你难道就不应该去认真地恭恭谨谨地去做好它吗?

教师要有创新精神 篇3

今天找你们来,想和你们说说我近来思考的一个问题,即人才培养问题。我想说的不是一般人才的培养问题,而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我认为这是我们国家长远发展的一个大问题。

今天,国家很重视科技创新问题,投了不少钱搞什么“创新工程”“创新计划”等等,这是必要的。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具有创新思想的人才。问题在于,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一直是这个样子。我看,这是中国当前的一个很大问题。

我是在上个世纪30年代去美国的,开始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麻省理工学院在当时也算是鼎鼎大名了,但我觉得没什么,一年就把硕士学位拿下了,成绩还拔尖。

后来我转到加州理工学院,一下子就感觉到它和麻省理工学院很不一样,创新的学风弥漫在整个校园,可以说,整个学校的一个精神就是创新。在这里,你必须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拔尖的人才很多,我得和他们竞赛,才能跑在前沿。这里的创新还不能是一般的,迈小步可不行,你很快就会被别人超过。你所想的、做的,要比别人高出一大截才行。那里的学术气氛非常浓厚,学术讨论会十分活跃,互相启发,互相促进。我们现在倒好,一些技术和学术讨论会还互相保密,互相封锁,这不是发展科学的学风。你真的有本事,就不怕别人赶上来。

我记得在一次学术讨论会上,我的老师冯·卡门讲了一个非常好的学术思想,美国人叫“goodidea”,这在科学工作中是很重要的。有没有创新,首先就取决于你有没有一个“goodidea”。所以马上就有人说:“卡门教授,你把这么好的思想都讲出来了,就不怕别人超过你?”卡门说:“我不怕,等他赶上我这个想法,我又跑到前面老远去了。”

所以我到加州理工学院,一下子脑子就开了窍,以前从来没想到的事,这里全讲到了,讲的内容都是科学发展最前沿的东西,让我大开眼界。

我本来是航空系的研究生,我的老师鼓励我学习各种有用的知识。我到物理系去听课,讲的是物理学的前沿,原子、原子核理论、核技术,连原子弹都提到了。生物系有摩根这个大权威,讲遗传学,我们中国的遗传学家谈家桢就是摩根的学生。

化学系的课我也去听,化学系主任L·鲍林讲结构化学,也是化学的前沿。他在结构化学上的工作还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以前我们科学院的院长卢嘉锡就在加州理工学院化学系进修过。L·鲍林对于我这个航空系的研究生去听他的课、参加化学系的学术讨论会,一点也不排斥。他比我大十几岁,我们后来成为好朋友。

他晚年主张服用大剂量维生素的思想遭到生物医学界的普遍反对,但他仍坚持自己的观点。加州理工学院就有许多这样的大师、这样的怪人,决不随大流,敢于想别人不敢想的,做别人不敢做的。大家都说好的东西,在他看来很一般,没什么。没有这种精神,怎么会有创新!

加州理工学院给这些学者、教授们,也给年轻的学生、研究生们提供了充分的学术权力和民主氛围。不同的学派、不同的学术观点都可以充分发表。学生们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学术见解,可以向权威们挑战。过去我曾讲过我在加州理工学院当研究生时和一些权威辩论的情况,其实这在加州理工学院是很平常的事。那时,我们这些搞应用力学的,就是用数学计算来解决工程上的复杂问题。所以人家又管我们叫应用数学家。可是数学系的那些搞纯粹数学的人偏偏瞧不起我们这些搞工程数学的。两个学派常常在一起辩论。

有一次,数学系的权威在学校布告栏里贴出了一个海报,说他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讲理论数学,欢迎大家去听讲。我的老师冯·卡门一看,也马上贴出一个海报,说在同一时间他在什么地方讲工程数学,也欢迎大家去听。结果两个讲座都大受欢迎。

这就是加州理工学院的学术风气,民主而又活跃。我们这些年轻人在这里学习真是大受教益,大开眼界。

今天我们有哪一所大学能做到这样?大家见面都是客客气气,学术讨论活跃不起来。这怎么能够培养创新人才?更不用说大师级人才了。

有趣的是,加州理工学院还鼓励那些理工科学生提高艺术素养。我们火箭小组的头头马林纳就是一边研究火箭,一边学习绘画,他后来还成为西方一位抽象派画家。我的老师冯·卡门听说我懂得绘画、音乐、摄影这些方面的学问,还被美国艺术和科学学会吸收为会员,他很高兴,说你有這些才华很重要,这方面你比我强。因为他小时候没有我那样的良好条件。

我父亲钱均夫很懂得现代教育,他一方面让我学理工,走技术强国的路;另一方面又送我去学音乐、绘画这些艺术课。我从小不仅对科学感兴趣,也对艺术有兴趣,读过许多艺术理论方面的书,像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我在上海交通大学念书时就读过了。这些艺术上的修养不仅加深了我对艺术作品中那些诗情画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学会了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

我认为,这些东西对启迪一个人在科学上的创新是很重要的。科学上的创新光靠严密的逻辑思维不行,创新的思想往往开始于形象思维,从大跨度的联想中得到启迪,然后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验证。

像加州理工学院这样的学校,光是为中国就培养出许多著名科学家。钱伟长、谈家桢、郭永怀等等,都是加州理工学院出来的。

郭永怀是很了不起的,但他去世得早,很多人不了解他。在加州理工学院,他也是冯·卡门的学生,很优秀。我们在一个办公室工作,常常在一起讨论问题。我发现他聪明极了。你若跟他谈些一般性的问题,他不满意,总要追问一些深刻的概念。他毕业以后到康奈尔大学当教授。因为卡门的另一位高才生西尔斯在康奈尔大学组建航空研究院,他了解郭永怀,邀请他去那里工作。

郭永怀回国后开始在力学所担任副所长,我们一起开创中国的力学事业。后来搞核武器的钱三强找我,说搞原子弹、氢弹需要一位搞力学的人参加,解决复杂的力学计算问题,开始他想请我去。我说现在中央已委托我搞导弹,事情很多,我没精力参加核武器的事了。但我可以推荐一个人,郭永怀。郭永怀后来担任九院副院长,专门负责爆炸力学等方面的计算问题。在我国原子弹、氢弹问题上他是立了大功的,可惜在一次出差中因飞机失事牺牲了。

那个时候,就是这样一批有创新精神的人把中国的原子弹、氢弹、导弹、卫星搞起来的。

今天我们办学,一定要有加州理工学院的那种科技创新精神,培养会动脑筋、具有非凡创造能力的人才。我回国这么多年,感到中国还没有一所这样的学校,都是些一般的,别人说过的才说,没说过的就不敢说,这样是培养不出顶尖帅才的。

我们国家应该解决这个问题。你是不是真正的创新,就看是不是敢于研究别人没有研究过的科学前沿问题,而不是别人已经说过的东西我们知道,没有说过的东西,我们就不知道。所谓优秀学生就是要有创新。没有创新,死记硬背,考试成绩再好也不是优秀学生。

我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我们要向加州理工学院学习,学习它的科学创新精神。所有在那学习过的人都受它创新精神的熏陶,知道不创新不行。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

钱学森大学要有创新精神 篇4

今天找你们来, 想和你们说说我近来思考的一个问题, 即人才培养问题。我想说的不是一般人才的培养问题, 而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我认为这是我们国家长远发展的一个大问题。

今天, 党和国家都很重视科技创新问题, 投了不少钱搞什么“创新工程”、“创新计划”等等, 这是必要的。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创新思想的人才。问题在于, 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 都是些人云亦云、一般化的, 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 受封建思想的影响, 一直是这个样子。我看, 这是中国当前的一个很大问题。

最近我读《参考消息》, 看到上面讲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情况, 使我想起我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所受的教育。

我是在上个世纪30年代去美国的, 开始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麻省理工学院在当时也算是鼎鼎大名了, 但我觉得没什么, 一年就把硕士学位拿下了, 成绩还拔尖。其实这一年并没学到什么创新的东西, 很一般化。后来我转到加州理工学院, 一下子就感觉到它和麻省理工学院很不一样, 创新的学风弥漫在整个校园, 可以说, 整个学校的一个精神就是创新。在这里, 你必须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 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拔尖的人才很多, 我得和他们竞赛, 才能跑在前沿。这里的创新还不能是一般的, 迈小步可不行, 你很快就会被别人超过。你所想的、做的, 要比别人高出一大截才行。那里的学术气氛非常浓厚, 学术讨论会十分活跃, 互相启发, 互相促进。我们现在倒好, 一些技术和学术讨论会还互相保密, 互相封锁, 这不是发展科学的学风。你真的有本事, 就不怕别人赶上来。我记得在一次学术讨论会上, 我的老师冯·卡门讲了一个非常好的学术思想, 美国人叫“goodidea”, 这在科学工作中是很重要的。有没有创新, 首先就取决于你有没有一个“goodidea”。所以马上就有人说:“卡门教授, 你把这么好的思想都讲出来了, 就不怕别人超过你?”卡门说:“我不怕, 等他赶上我这个想法, 我又跑到前面老远去了。”所以我到加州理工学院, 一下子脑子就开了窍, 以前从来没想到的事, 这里全讲到了, 讲的内容都是科学发展最前沿的东西, 让我大开眼界。

我本来是航空系的研究生, 我的老师鼓励我学习各种有用的知识。我到物理系去听课, 讲的是物理学的前沿, 原子、原子核理论、核技术, 连原子弹都提到了。生物系有摩根这个大权威, 讲遗传学, 我们中国的遗传学家谈家桢就是摩根的学生。化学系的课我也去听, 化学系主任L·鲍林讲结构化学, 也是化学的前沿。他在结构化学上的工作还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以前我们科学院的院长卢嘉锡就在加州理工学院化学系进修过。L·鲍林对于我这个航空系的研究生去听他的课、参加化学系的学术讨论会, 一点也不排斥。他比我大十几岁, 我们后来成为好朋友。他晚年主张服用大剂量维生素的思想遭到生物医学界的普遍反对, 但他仍坚持自己的观点, 甚至和整个医学界辩论不止。他自己就每天服用大剂量维生素, 活到93岁。加州理工学院就有许多这样的大师、这样的怪人, 决不随大流, 敢于想别人不敢想的, 做别人不敢做的。大家都说好的东西, 在他看来很一般, 没什么。没有这种精神, 怎么会有创新!

加州理工学院给这些学者、教授们, 也给年轻的学生、研究生们提供了充分的学术权力和民主氛围。不同的学派、不同的学术观点都可以充分发表。学生们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学术见解, 可以向权威们挑战。过去我曾讲过我在加州理工学院当研究生时和一些权威辩论的情况, 其实这在加州理工学院是很平常的事。那时, 我们这些搞应用力学的, 就是用数学计算来解决工程上的复杂问题。所以人家又管我们叫应用数学家。可是数学系的那些搞纯粹数学的人偏偏瞧不起我们这些搞工程数学的。两个学派常常在一起辩论。有一次, 数学系的权威在学校布告栏里贴出了一个海报, 说他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讲理论数学, 欢迎大家去听讲。我的老师冯·卡门一看, 也马上贴出一个海报, 说在同一时间他在什么地方讲工程数学, 也欢迎大家去听。结果两个讲座都大受欢迎。这就是加州理工学院的学术风气, 民主而又活跃。我们这些年轻人在这里学习真是大受教益, 大开眼界。今天我们有哪一所大学能做到这样?大家见面都是客客气气, 学术讨论活跃不起来。这怎么能够培养创新人才?更不用说大师级人才了。

有趣的是, 加州理工学院还鼓励那些理工科学生提高艺术素养。我们火箭小组的头头马林纳就是一边研究火箭, 一边学习绘画, 他后来还成为西方一位抽象派画家。我的老师冯·卡门听说我懂得绘画、音乐、摄影这些方面的学问, 还被美国艺术和科学学会吸收为会员, 他很高兴, 说你有这些才华很重要, 这方面你比我强。因为他小时候没有我那样的良好条件。我父亲钱均夫很懂得现代教育, 他一方面让我学理工, 走技术强国的路;另一方面又送我去学音乐、绘画这些艺术课。我从小不仅对科学感兴趣, 也对艺术有兴趣, 读过许多艺术理论方面的书, 像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 我在上海交通大学念书时就读过了。这些艺术上的修养不仅加深了我对艺术作品中那些诗情画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也学会了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我认为, 这些东西对启迪一个人在科学上的创新是很重要的。科学上的创新光靠严密的逻辑思维不行, 创新的思想往往开始于形象思维, 从大跨度的联想中得到启迪, 然后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验证。

像加州理工学院这样的学校, 光是为中国就培养出许多著名科学家。钱伟长、谈家桢、郭永怀等等, 都是加州理工学院出来的。郭永怀是很了不起的, 但他去世得早, 很多人不了解他。在加州理工学院, 他也是冯·卡门的学生, 很优秀。我们在一个办公室工作, 常常在一起讨论问题。我发现他聪明极了。你若跟他谈些一般性的问题, 他不满意, 总要追问一些深刻的概念。他毕业以后到康奈尔大学当教授。因为卡门的另一位高才生西尔斯在康奈尔大学组建航空研究院, 他了解郭永怀, 邀请他去那里工作。郭永怀回国后开始在力学所担任副所长, 我们一起开创中国的力学事业。后来搞核武器的钱三强找我, 说搞原子弹、氢弹需要一位搞力学的人参加, 解决复杂的力学计算问题, 开始他想请我去。我说现在中央已委托我搞导弹, 事情很多, 我没精力参加核武器的事了。但我可以推荐一个人, 郭永怀。郭永怀后来担任九院副院长, 专门负责爆炸力学等方面的计算问题。在我国原子弹、氢弹问题上他是立了大功的, 可惜在一次出差中因飞机失事牺牲了。那个时候, 就是这样一批有创新精神的人把中国的原子弹、氢弹、导弹、卫星搞起来的。

今天我们办学, 一定要有加州理工学院的那种科技创新精神, 培养会动脑筋、具有非凡创造能力的人才。我回国这么多年, 感到中国还没有一所这样的学校, 都是些一般的, 别人说过的才说, 没说过的就不敢说, 这样是培养不出顶尖帅才的。我们国家应该解决这个问题。你是不是真正的创新, 就看是不是敢于研究别人没有研究过的科学前沿问题, 而不是别人已经说过的东西我们知道, 没有说过的东西, 我们就不知道。所谓优秀学生就是要有创新。没有创新, 死记硬背, 考试成绩再好也不是优秀学生。

我在加州理工学院接受的就是这样的教育, 这是我感受最深的。回国以后, 我觉得国家对我很重视, 但是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更多的钱学森, 国家才会有大的发展。

我说了这么多, 就是想告诉大家, 我们要向加州理工学院学习, 学习它的科学创新精神。我们中国学生到加州理工学院学习的, 回国以后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所有在那学习过的人都受它创新精神的熏陶, 知道不创新不行。我们不能人云亦云, 这不是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

我今年已90多岁了, 想到中国长远发展的事情, 忧虑的就是这一点。

教师要有创新精神 篇5

整理者注:钱老去世以后,许多人问我们:钱老有什么遗言?并希望我们这些身边工作人员写一篇“钱学森在最后的日子”的文稿。我们已告诉大家,钱老去世时很平静安详,他没有什么最后的遗言。因为在钱老去世前的一段日子,他说话已经很困难了。我们可以向大家提供的,是钱老最后一次向我们作的系统谈话的一份整理稿:钱老谈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那是于2005年3月29日下午在301医院谈的。后来钱老又多次谈到这个问题,包括在一些中央领导同志看望他时的谈话。那都是断断续续的,没有这一次系统而又全面。今天,我们把这份在保险柜里存放了好几年的谈话整理稿发表出来,也算是对广大读者,对所有敬仰、爱戴钱老的人的一个交代。

今天找你们来,想和你们说说我近来思考的一个问题,即人才培养问题。我想说的不是一般人才的培养问题,而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我认为这是我们国家长远发展的一个大问题。

今天,党和国家都很重视科技创新问题,投了不少钱搞什么“创新工程”、“创新计划”等等,这是必要的。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创新思想的人才。问题在于,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都是些人云亦云、一般化的,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一直是这个样子。我看,这是中国当前的一个很大问题。

最近我读《参考消息》,看到上面讲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情况,使我想起我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所受的教育。

我是在上个世纪30年代去美国的,开始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麻省理工学院在当时也算

是鼎鼎大名了,但我觉得没什么,一年就把硕士学位拿下了,成绩还拔尖。其实这一年并没学到什么创新的东西,很一般化。后来我转到加州理工学院,一下子就感觉到它和麻省理工学院很不一样,创新的学风弥漫在整个校园,可以说,整个学校的一个精神就是创新。在这里,你必须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拔尖的人才很多,我得和他们竞赛,才能跑在前沿。这里的创新还不能是一般的,迈小步可不行,你很快就会被别人超过。你所想的、做的,要比别人高出一大截才行。那里的学术气氛非常浓厚,学术讨论会十分活跃,互相启发,互相促进。我们现在倒好,一些技术和学术讨论会还互相保密,互相封锁,这不是发展科学的学风。你真的有本事,就不怕别人赶上来。我记得在一次学术讨论会上,我的老师冯·卡门讲了一个非常好的学术思想,美国人叫“good idea”,这在科学工作中是很重要的。有没有创新,首先就取决于你有没有一个“good idea”。所以马上就有人说:“卡门教授,你把这么好的思想都讲出来了,就不怕别人超过你?”卡门说:“我不怕,等他赶上我这个想法,我又跑到前面老远去了。”所以我到加州理工学院,一下子脑子就开了窍,以前从来没想到的事,这里全讲到了,讲的内容都是科学发展最前沿的东西,让我大开眼界。

我本来是航空系的研究生,我的老师鼓励我学习各种有用的知识。我到物理系去听课,讲的是物理学的前沿,原子、原子核理论、核技术,连原子弹都提到了。生物系有摩根这个大权威,讲遗传学,我们中国的遗传学家谈家桢就是摩根的学生。化学系的课我也去听,化学系主任L·鲍林讲结构化学,也是化学的前沿。他在结构化学上的工作还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以前我们科学院的院长卢嘉锡就在加州理工学院化学系进修过。L·鲍林对于我这个航空系的研究生去听他的课、参加化学系的学术讨论会,一点也不排斥。他比我大十几岁,我们后来成为好朋友。他晚年主张服用大剂量维生素的思想遭到生物医学界的普遍反对,但他仍坚持自己的观点,甚至和整个医学界辩论不止。他自己就每天服用大剂量维生素,活到93岁。加州理工学院就有许多这样的大师、这样的怪人,决不随大流,敢于想别人不敢想的,做别人不敢做的。大家都说好的东西,在他看来很一般,没什么。没有这种精神,怎么会有创新!

教师要有创新精神 篇6

人类历经工业革命, 或者说工业化时代, 大体解决了人类发展的三个重要的问题, 第一, 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第二, 工业化根本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状态, 改善了物质生活条件。工业化时代第三个重大的历史贡献就是创造了福利社会。从世界范围来看, 以上三个方面的成就是工业化所完成的最重要的人类发展使命。因此, 工业化时代是人类历史上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 随着工业化的完成, 经济增长的高速度将回归到显著低于工业化时期的中低速度。世界各国无一例外。

对于今天的企业特别是制造业来讲, 应该如何应对工业化阶段的改变是很重要的。为什么我们会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即从过去高速增长的状态必然会走到中低速的增长的状态?

在工业化的历史上, 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的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所以数十年推动了经济比较高速的增长。但是所谓的第三次工业命, 或新经济时代, 同第二次工业革命相比, 迄今还没有根本性地改变人类发展的状态。也就是说,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能量还没有发挥出来。世界还在“迎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除了一些发达国家之外,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还没有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使命。即使进入第三次工业革命, 也还需要有更大的科技突破。现在科技突破主要体现在互联网和计算机方面, 除此以外, 还没有根本性、革命性的突破。

因此, 我们要科学客观地认识中国当前所处的工业化阶段。我们到底和国外差距有多大?前几天科学院的一个研究机构做出了一个判断, 引起很大的争议。他们说现在中的制造业和德国的制造业比还有100年的差距, 和日本还有60年的差距。这个判断可能有点夸张, 但他们认为中国制造业同德国日本相比还有很多差距的判断是可以接受的。根据我们的研究和观察, 大体上我们大多数的工业产业和德国等制造业强国相比差距大概在四五十年以上。我们用几十年的时间, 将200年的差距缩小到四五十年, 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了。切不可再过高估计中国制造业的水平, 以为我们很快就可以赶上德国等国家了。

所以现在国家制定了制造业发展规划, 表达了中国要成为制造业强国的意志。最近公布了《中国制造2025》, 提出, 经过2015、2035, 到2050, 我们将用30-35年时间使我们的制造业能够赶上世界的制造业强国的水平。到那时, 才能进入制造业第一方阵国家的前列。现在, 我们离那个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根据轻工联合会的研究数据, 我们的轻工业品应该是中国各类产业里面国际竞争力比较强的, 但各个产业和国外产业的差距仍然不小。到底有多大差别呢?主办方提供了关于一个中国轻工业进出口状况的报告, 其中, 有些数据给我很深的印象。

在进出口环节, 我们衡量中国和国外产品的技术差别, 或国际竞争力, 有一个常用的指标就是进出口产品的价格差距。现在我们大部分的轻工业产品进出口的价格差距都在数倍到数十倍。有的最高达到六七十倍, 少的也在十几二十倍。价格差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们轻工业的技术差距, 或质量差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技术差距?一个是历史原因, 别人走过200多年历史, 我们只走过20、30年的历史, 赶上也不容易, 哪怕我们用了二三十年的时间缩短了差不多和发达国家一百多年的差距, 也已经是很大的成就了。

问题是, 这个差距还能缩小吗?缩小的前景究竟是什么?我们也做了很多的具体研究。很多企业都谈有些产品尽管算不上是高技术产品, 技术含量在工业品里不能算是很高, 但我们和国外产品的差别依然是明显。这个差距不是一般的技术上的差距, 包括我们整个社会的工业文化基础所导致的深刻差距。我们的工业理念, 我们的工匠精神, 现代工业文化的积累, 乃至我们员工的素质和欧美发达国家有很明显的差别。

中国的制造业要赶上发达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出现“产能过剩”现象, 绝不是说在供求关系上的总体过多, 而是中国制造业的技术基础和国际竞争力还不坚实的表现。关键的问题不是我们生产太多了, 而是我们还生产不了高质量、高档次、高品味、高附加值的工业品, 而是在低技术层面上“拥挤”。中国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 有国家的强盛问题, 有国家安全的问题, 有老百姓生活的问题等等, 这都需要制造业提供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而我们的制造业还不能完全胜任使命。即使是大量“产能过剩”的产业, 例如钢铁, 仍然需要大量进口, 因为我们生产不了各种高品质的钢材。

从制造业的角度来讲, 有三个因素值得大家去思考。

第一个因素就是比较优势, 就是资源。我们适合生产什么, 不适合生产什么, 什么东西有竞争力, 什么东西没有竞争力, 首先收资源禀赋的影响。资源禀赋可以决定比较成本, 我的成本比你低, 竞争力就可能比较强。过去, 我们的企业主要采取低成本替代的战略, 形成产能, 占领市场。现在, 在一些方面低成本的优势我们中国还有, 这表现在我们和国外的产品价格还有很大差别。我们还有一定的空间, 但是这样的空间会越来越少。包括人口众多, 市场巨大都是我们的资源。我们也比过去有钱, 资金上也有实力。总之, 资源优势还是有意义的。

第二个问题就是技术。技术的创新, 现在我们对技术创新往往理解比较狭隘, 我们总是认为技术创新就是突发奇想, 创新似乎就是“狗熊掰棒子”,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像是“腾笼换鸟”。其实技术创新是各种各样的, 有颠覆性的技术创新, 也有累积性的技术创新。刚才立白老总讲他们不断的进步, 就是一种累积性的技术创新, 或叫“连续性”创新。中国在技术创新上的理解不是很深刻, 以为技术创新一定是什么样的, 其实技术创新多种多样, 多层次, 多路线。其中, 很多都是累积性的技术创新, 很多事儿不可能通过很短的时间产生巨大的改变。但我们看到更多的好象是颠覆式创新, 有了新东西旧东西不要了, 当然这也是一种创新。但真正坚实的工业能力往往由累积性创新决定的。例如, 瑞士的机械手表, 为什么让我们望尘莫及?不是你想创新就能做好, 就能赶上的。

第三, 为什么中国很多的技术创新不行, 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就是文化的问题。中国的工业品特别是中国的轻工业品, 大家不要认为技术是唯一的决定因素。看看欧洲的一些产品为什么跟我们有这么大的差距。他产品里面的文化含量远远比我们要深厚。工业品做到后来一定是精致、极致的产品。无论是制造业还是建筑业, 最好的产品一定是这样。从经济学理论来讲, 就是有差异化。差异化最深刻的原因就是要把他做到别具一格。

中国工业品的文化含量太低, 虽然技术很重要, 但是技术在工业品里起什么作用?技术的进步起两个作用, 第一作用是使这个产品的性能更好, 功能更好, 这是技术的作用。技术第二个作用就是使这个东西更便宜。技术和附加价值没有必然关系。相反技术越进步, 附加价值可能越低。这是技术革命的本性:让东西越来越好, 让价格越来越便宜。什么让产品有附加价值和有品位?是文化, 是差异性。有差异性的东西, 有文化价值才可以做到比较高的附加价值和品位, 他可以进行消费者区隔, 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要, 这时候你才有附加价值。

过去我们走低成本替代路线, 以为找来技术, 我们填一个资源就可以制造出比较好的产品, 这个时代已经过去。我们的产品要在工业精神上更加深厚。比如说手表, 机械钟, 机械表, 统计上不是高技术产品, 为什么中国和国外的差距这么大?里面不仅有几十年、上百年的技术积累, 还有非常深厚的文化积累。制造业文化决定着长远的工业发展方向。

回过来我讲到我前面的问题, 中国的产业、制造业, 特别是轻工业, 你到底如何改变我们的世界。我们下一代人他们对生活的追求可能跟我们不一样。西方讲人类社会从物质主义时代走到后物质主义时代。物质主义时代就是东西越多越好, 这个时代中国还没有过去, 但正在经历这个时代。经历之后是后物质主义时代, 就是大家来追求生活的便利, 有品位, 生活质量等目标和非物质价值。不仅要劳动, 还要有休闲等等。那时候我们的工业能够提供什么?能够使一个变化的社会怎么样变化。社会的变化需要制造业的支撑。制造业是实现科技进步的产业载体。

很高兴有这个机会跟大家进行交流, 也看到了那么多好的企业, 也有很好的创新想法。中国经济所谓进入新常态, 目前客观的来说经济处于一个比较焦虑的状态, 过去那样的模式, 我们的优势已经释放的差不多了, 我们需要找新的优势, 更多的靠创业创新, 各个层次, 各种类型的创新。千万不要把创新想的太狭窄, 好象只能够是什么样的企业创新, 传统企业不能创新, 其实不是这样的。中国是需要一个全方位创新的工业文化, 才能够支撑中国制造业能够实现更大的发展, 谢谢大家。

教师授课方法要有创新 篇7

关键词:教师,授课,方法,创新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发展形势的需要和时代需要。教师要想培养创新型的人才,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提高教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

教师的综合素质决定了教师的授课质量。教师素质高创新能力相对就强。教师的综合素质包括文化知识的修养、专业能力修养、人格魅力的修养等方面。教师要对自己所教的学科知识高度掌握,同时也要对自己教学相关联的边缘学科的知识作相应的了解,教师知识面宽,讲课就会活,就不呆板。由于知识面宽,其启发性和引导性就好,反之就差;教师的专业能力主要表现在教师学习能力、组织授课能力和对学生的指导能力。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对于教学内容要有很快地把握重点的能力,按照授课大致所需要的时间选择授课内容和考虑授课方式方法、布置作业等;教师的人格魅力主要是指思想修养和自身的形象塑造,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教师一旦选择了教书的职业就要爱岗敬业。除了不断学习,善于接受新的知识之外,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要处处体现创新精神、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做法。教师授课在备教材上、备教法上、备学生上都要全面的考虑。每次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是新的要求教师每次课的教法也是新的;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授课内容和授课时间的分配要做整体上的考虑,在处理这些教学环节上处处体现教师的创新能力。教师在驾驭教材、驾驭课堂上如果不会变通,墨守成规,就很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

二、教师授课方法的创新

教师在授课方法上表现创新的地方最多。教师在课堂上要综合运用各种好的教学方法,力求做到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表现在:

1. 课堂导入的创新。

新授课的导入有“教师导语导入法”“复习式导入法”“通过视听电化教学手段导入法”“提问讨论式导入法”“指导学生自学发现导入法”等。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应该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来决定。如教师第一次给学生上课的时候一般喜欢用导语方法导入。这种导入方法的语言设计是不应该雷同的,应该根据教师自己的构思来决定,在导语内容上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有个原则:上课的导语要精彩,语言要符合当时的环境和学生接受能力。好的导语,特别是第一次和新生接触时的导语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可能因为导语好就会让学生喜欢上教师的课。

2. 授课内容的创新。

授课内容创新是指教师的讲授不要照本宣科,要讲透教材内容。我在学校教学中发现,讲课好的、讲课讲得“活”的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高度地驾驭教材,熟悉教材内容。教师对教材的内容掌握得不牢靠,就会影响好的教学方法的使用和发挥。在授课内容的创新上,教师的讲授重点对教材内容深层次的挖掘上要有新意,要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教师要善于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在讲解重点或者难点的时候能够深入浅出,由表及里,化难为易。教师认真地、少而精地传授有效的知识,重视揭示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利用新旧知识的衔接,鼓励学生用新的方法、新的思维去解决学习中的难题,让学生的创造思维、创造能力得到开发。在教学内容上,教师不要脱离现行教材;教师要善于对教材内容作必要的整合、提炼和加工,不能照搬教材。鼓励教师开展教研活动,互相听课,互相学习,互相研究。

3. 授课方法的创新。

要根据授课内容综合利用各种好的教学方法。教师授课内容的创新和思想创新往往是通过教法创新来表现的。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教师上每次课都要考虑的,要注意改变长久以来形成的以讲授方法为主的模式,在强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同时培养创造开发的能力。在自学发现、讨论教学、案例式教学、电化教学等手段的综合运用中处处体现着创新。让教师在使用教学方法的创新中去欣赏学生、传授知识、控制好课堂进程,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动脑、动手的时间,让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教学主体的角色。

学生学会自学对于培养其创新能力是很重要的。学生自学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培养起来的一种学习能力和习惯。教师教其学会,不如教其会学。对于学生,会学是他一生都受益的。学生自学能力首先体现在自觉地对要学习的知识进行课前预习上,学生能够借助工具初步地了解教材的内容,对教材内容不理解的地方要善于作出笔记纪录,再带到课堂上去解决。能够在自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学生,在课堂上也是能做到比较容易理解教师的授课内容和解决学习上难题的学生。如果学生能够在课前对教材有效地预习,就为其在课堂上理解疑难问题提供了保障。另外,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的时候要有意识、有目的、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自学能力要注意传授自学的方法,指导学生自学,特别是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会质疑。培养学生自学的方式方法很多。只要教师用心去研究就会在教学中发现培养学生自学的办法和好处的。但是培养学生自学不是放任学生自己去学习而教师轻松。学生自己学习的时候会发现很多问题,提出很多教师没有想到的问题,这要求教师要有高度驾驭课堂的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处理学生提出的教师也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的能力。

三、教师教学方法创新的注意事项

第一,要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教师每一次上课都有其教学目标的,不管教师上课采用什么教学方法,都要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教师要善于将教学内容分解成若干个小的阶段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来完成,在完成每个分解后的教学任务时其教学方法也应该变化的,这样会使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活跃。第二,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要以学生乐于接受为目的。再好的教学方法,如果学生不接受,那也不能够算是好的教学方法了。在教学方法创新上,教师不要刻意地去为了创新而创新,要以启发式为主,注意教学细节的安排,往往细节上的新的创意更能够吸引学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第三,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要以创造快乐教学气氛为前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怕苦怕累的畏难情绪,教师要运用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学生进行“零距离”的沟通交流,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乐趣。第四,创新教法注重分析问题的过程。创新必须深入到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去寻找。创新教法重在过程,并且这个过程必须是以学生学为主的过程。学生通过自学力求自通,在自学过程中注意交流、总结和转化,教学过程主要是怎样学习、理解、巩固消化并运用这些知识直至形成自己的能力和素质的过程。第五,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促进教学民主和开放式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创造性的见解。寻求有利于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的教学方法,必须把民主性原则融入教学方法和方式之中。尊重学生的见解和提出问题的权利,努力使学生保持一种开放自由的心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探索,以开放式的教育途径,促进学生创新素质的发展。

上一篇:园林植物色彩设计下一篇:解题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