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教师特点(共7篇)
创新型教师特点 篇1
中考物理实验创新型考题突出情境创新和问题创新,具有情境和问题设置新颖、贴近生活、解题方法灵活多样、答案具有隐蔽性等特点。这类考题以考查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的掌握情况为目标,并着重考查学生的信息捕捉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解答这类考题时,考生应全面审题,深入挖掘题目中的知识考点,明确题目中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找出答题的结合点后再对题目进行解答。
一、对科学探究实验过程的考查
这类考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的掌握情况,解答这类问题需要掌握科学探究的提出问题、假设与猜想、设计实验、开展实验、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这七个要素。
例1 (2012年咸宁市)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要素:提出问题,假设与猜想,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某班物理课外学习小组在进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的课题研究时,同学们提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间的压力有关”。
(1)这属于科学探究活动中的______要素。
解析:由题目知道探究的问题是:“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同学科提出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间的压力有关”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假设与猜想”要素。
二、对科学探究方法的考查
这类考题重点考查学生对科学探究方法的掌握情况。如,控制变量法、理想模型法、转换法、科学推理、等效替代、实验观察、分析归纳、类比法、图象法、图表法等。这类问题要求学生对这些方法,尤其是对一些常用的科学探究方法能准确理解并合理应用。考生只有熟练地掌握这些方法,才能做到准确地解答这类问题。
例2 (2012年云南)小强同学为了探究”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跟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进行实验,步骤如下:先用双面胶把一个100g的砝码固定在50cm长的一块弹性薄钢片上,将钢片的左端固定在桌子的一端;接着缓缓抬起钢片右端,与水平方向成一定夹角;继续抬高右端,增大钢片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现象依次如图1甲、乙、丙所示。
①该实验中,是通过观察______判断物体对斜面压力的大小。
②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随斜面倾斜程度的增大而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③若继续增大斜面倾斜程度,直到与水平方向垂直,则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科学探究方法中的“观察法”“转换法”和“科学推理法”。通过对图1的观察可以看出,只要看钢片的弯曲程度就可以判断出物体对斜面压力的大小情况。物体对斜面的压力随斜面倾斜程度的增大而减小,当斜面与水平方向垂直时砝码对斜面的压力为0,所以本题答案为:钢片的弯曲程度;减小;物体对斜面压力为零。
三、对科学探究实验分析的考查
这类考题情境设置新颖,但我们在解题时只要注意日常学习中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实验结论和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就能轻松解决这类问题。
例3 (2012年沈阳市)小丽为小明表演了一个“水火相融”的小魔术。她先用一块透明的薄玻璃板,将桌子分割成甲、乙两个区域后,用一块不透明的挡板将乙区域分割成两部分。小丽在甲区域内放置了一个盛满水的烧杯,且里面浸没着一支蜡烛A,并在乙区域挡板后的指定位置放置蜡烛B。准备就绪后,小丽请小明坐在乙区域一侧的某点P(如图2所示),并迅速将乙区域已准备好的蜡烛B点燃,在小丽一只手麻利地在小明眼前绕过的同时,另一只手悄悄地将挡板拉开一个缝隙MN。当小明沿着小丽的手指望向蜡烛A时,奇迹出现了:蜡烛A竟然在水中燃烧了!
(1)请根据光学知识判定:小丽是怎样选取和放置蜡烛的?
[选取蜡烛]使蜡烛A、B满足______的条件。
[确定位置]在蜡烛A的位置确定后,不借助刻度尺如何确定蜡烛B的位置?
______。
(2)请你依据所学的光学知识解释,小丽悄悄地将挡板拉开的目的。
______。
解析:甲区域内放置一个盛满水的烧杯,烧杯里浸没着蜡烛A,在乙区域挡板后的指定位置放点燃的蜡烛B,要看到水中的蜡烛A在“燃烧”,根据平面境成像的特点可知应该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当蜡烛A的位置确定后,在乙区域内点燃另一支蜡烛,并移动这支蜡烛直到与蜡烛A重合;小丽悄悄拉开挡板是为了能使蜡烛B的光射到透明的薄玻璃板上并反射到指定的区域,让小明通过反射光线看到蜡烛B的像恰好与蜡烛A相重合。故答案为:(1)完全相同;(2)点燃蜡烛B,并调节B的位置,使蜡烛B的像与蜡烛A完全重合;(3)让蜡烛B发出的光线通过缝隙MN射到玻璃板上,使其反射光线进入小明的眼睛,从而使小明看到了与蜡烛A重合的B的像。
四、对科学探究实验总结的考查
这类题主要是要求针对实验现象归纳出实验结论。对于这类问题,考生只要认真分析题目中给出的物理现象,找出因变量和自变量的关系,就能准确地总结出结论。
例4 (2012年上海市)为了研究小球在对接斜面上运动时所能到达的最大高度,小王使小球从AB斜面上高为h处由静止滚下,小球滚上BC斜面后,能到达的最大高度为h1,如图3(a)所示;逐步减小BC斜面的倾角(α1>α2>α3),小球能到达的最大高度分别为h2、h3,如图3(b)和(c)所示。然后,他换用材料相同、质量不同的小球再次实验,如图3(d)所示。请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①分析比较图3(a)和(b)和(c)中小球在BC斜面上能到达的最大高度及相关条件可得:小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时,______。
②分析比较图3(c)和(d)中小球在BC斜面上能到达的最大高度及相关条件可得:小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时,______。
解析:解答这类题目要重点注意观察实验现象,找出因果关系,概括出结论。对比分析图3(a)、(b)和(c)可知,BC斜面的倾角越小,小球上升的高度越低,如图3(c);比较分析图3(c)和(d)中小球的大小不同,BC斜面的倾斜角度相同,小球在BC斜面上的高度相同可知:小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时,BC斜面的倾斜角度相同、材料相同、质量不同的小球能到达的最大高度也相同。所以,有(1)BC斜面的倾角越小,同一小球能到达的最大高度越低。(2)BC斜面的倾角相同,材料相同、质量不同的小球能到达的最大高度相同。
五、对科学探究实验评估的考查
在实验评估中要认真分析题目,找出问题中使用方法不当的地方(如控制变量法应用不当),或者是在测量时没有做到准确测量。所谓实验评估,就是要看实验中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操作过程中有没有不科学或不合理的地方以及如何改进实验,使实验变得更加合理和准确。
例5 (2012年天津市)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乘火车去参加车模比赛,在行驶的火车上,小明想:“人顺着和逆着火车的行驶方向以相同的速度从车厢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所用的时间相等吗?”小明和同学们讨论后,决定用随身携带的赛车进行实验探究,并设计出如下两种实验方案(根据本例需要,在这里只列出了方案一)。
方案一:如图4所示,在车厢前后选取A、B两处,让两辆赛车同时开始做从A到B和从B到A的匀速直线运动,观察赛车是否同时到达各自的终点,改变A、B两处的距离重复上述实验两次(在实验的过程中火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1)针对方案一,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不可取,请你说明原因(写出一条即可)
解析:在方案一中,我们只知道两辆赛车同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且路程相同,但不知道他们各自行驶的速度是否相同,控制变量法应用不当,所以不能进行比较。故答案为:因为实验前没有比较两赛车的速度,实验中不能保证两车的速度相等,所以比较它们是否同时到达各自终点便没有意义了。
六、对科学探究实验数据记录的考查
这类题要认真分析题目,明确题目中需要记录的物理量,根据需要记录的物理量设计出对应的表格,在设计表格时注意设计好实验次数,一般情况下实验的次数设计为3~6次为宜。
.例6 (2012年北京市)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v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u的关系,现将泡沫塑料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白纸平放并固定在泡沫塑料板上,在白纸中间画一条直线MN,把一块带支架的平面镜(不透明)沿直线MN位置,使平面镜底边与直线MN重合,且使平面镜垂直于纸面,如图5所示,请你在图5装置的基础上,利用一把刻度尺和一盒大头针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平面镜成像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v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u,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解析:本题没有用透明玻璃板而是直接用平面镜来完成实验。所以,我们不能利用两支相同的蜡烛进行实验,只能用光的反射定律完成本实验,但不论怎么做都需要测出像到平面镜的距离v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u。所以表格中应记录实验次数、物距u和像距v,如下表所示:
创新型教师特点 篇2
文章摘要: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人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而真正意义上的语言表达能力主要是通过学校培养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语言不仅是实现教学目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学习语言表达的榜样,这就使教师语言具有示范性的特点。教育心理学认为,作为一个榜样,教师有着重要的功能,他不仅是展示给学生以成人的行为榜样,而且还向学生展示着知识,认识水平和能力。如果社会性的学习是通过模仿来进行的,那么这种展示就十分重要。虽然这种学习对教学的主要内容来说是次要的,但它对学生有着极其重要的深远影响。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意识到在语言表达方面自己可能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从而严格规范自己的语言,不断提高语言艺术,并以此作为自己不懈的追求。
关键词:中学教师
语言
特殊性
教师的工作,是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培养学生品德、能力、意志的复杂过程。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教师无论在课堂领域中、课外活动中,还是在日常工作中,都应运用最完美的语言去启迪、影响、感染学生的心灵 1 世界,去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这种最完美的语言,就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艺术。教师的语言艺术是教师以追求完美的语言为手段去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人才的技能、技巧。它除了具有人类一般交际语言的共性,还具有教师语言的特殊性。具体表现在教师语言应具备简洁、富于情感、诙谐幽默等特点。
一、简洁是教师特殊性语言的最主要特点。
在信息化的今天,在讲究效率的现代社会,整个教学节奏加快。这样一来,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在语言合乎标准、语法合乎规范、用词准确的前提下,努力加大信息量,以便使教学中信息输出的效果达到所能允许的最大容量,即最佳效能。要在有效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输给学生尽可能多的信息,留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去思考、锻炼,教师除了合理安排、精心设计好教学内容外,教学语言的简洁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简洁对教学语言来说显得至关重要。高尔基说:“如果有个人废话连篇,这就说明他自己也不甚明了他说些什么”,许多优秀教师的语言都具有一种特殊的品质,这就是简洁。简洁赋予教学语言一种特殊的魅力。在教学中,什么是决定教学语言是简洁的重要因素呢?且听语言大师莎士比亚如 是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这一见解是极为深刻的。因为对问题越是理解得透彻、深刻,就越能够抓住问题的实质,一语中的。相反,对问题理解得越肤浅,越抓不住问题的实质,解说起来就越会重复、啰嗦,不得要领,容易让次要的东西掩盖住主要的东西。因此,从某种意义说,简洁的教学语言表现了教师对教学内容掌握的深度,教师只有认真钻研教材,真正理解和熟悉教学内容,抓住教学中最主要的东西,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语言简洁。不言而喻,简洁的教学语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朴素、简单、洁净的美。不靠词语的堆砌与雕琢,只是以准确的语言去揭示事物的本质,因而它能更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大大加快教学速度,加大教学容量,节约教学时间。
那么,怎样做到语言简洁呢?首先,教师在授课时,要有意识地避免重复。重复不仅浪费时间,而且还会增长学生的淡漠与消极情绪。在教学中,教师应养成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既不轻易重复自己的话,也不轻易重复学生的话。这一点似乎不难做到,但教学中有时会出现一种为教师不易觉察的表达失误——用许多不同的词语来表达一个相同的意义。这一表达失误乍一看不是重复,但其消极效果却胜似重复,如果我们的教学语言存在类似错误,那么,学生的情 感体验会怎样就不言而喻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力避类似语言。
其次,要剔除教学语言中的杂质,是指那些不起表情达意作用的无意义音节。如口语中的“嗯,啊,唉,哦,呀”等,有时能表示某种语气和感情,但是,当这些音节在语句中周期性出现时,它就不表示任何意义,而是讲话人的一种语言习惯了。这种语言习惯也称“口头禅”。在教学语言中,口头禅是多余的东西,必须剔除。比如一个老师在课堂上反复说“嗯…嗯”,“对…对”,“反正…反正”,“这个…这个”等,学生听了就会很反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宁愿讲慢一些或稍有停顿,也要克服住自己,力争戒除说口头禅的习惯。这样的教学语言才可能是简洁的。
二、教学语言要富于情感。
俗话说,“心有灵犀一点通”,这“灵”就是情,“情动而辞发”,讲解缺少“灵气”,无异做菜少了佐料,酿酒少了醇香。学生食不甘味,难免不倒胃口。学生既会厌食,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无从谈起。
清代贤人梁启超曰:“用情感来激发人,好像磁力吸铁一般,有多大份量的磁,便吸多大份量的铁,丝毫容不得躲闪。所以情感这东西,可以说是一种催眠术,是人类一切动 作的原动力”。教学语言就是要富于这种情感,包括两方面的要求:一是形式的要求,二是内容的要求。就形式而言,良好的音质、恰当的语速、富于变化而柔和的语调、适中的音量,是教学语言富于感情的主要特点。也就是说,语调要抑扬顿挫、有张有弛;语速要有快有慢、停顿恰当;吐字要清晰准确、字字入耳。还应利用表情、手势、体态与语言恰当配合,使教学语言有声有色、声情并茂,表达生动而适度。就内容而言,教学语言不仅要体现教师的认识水平和情感,而且也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将学生尽快带入规定的学习情境,从而增强教学效果。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苏州园林》时,一面播放具有江南特色的古典名曲,一面作这样的描述:“江南水乡,湖光山色,旖旎动人。这里文人汇集,能工巧匠,代代相传。园林便是设计者和匠师们将大自然优美的景物,根据他们自己的艺术趣味和美好理想进行概括、提炼创造出来的。园林不仅是供人们休息的风景区,而且富有诗情画意,是杰出的艺术品。历来有“江南园林甲天下”之说,而苏州园林更有“甲江南”的美誉,苏州园林美在哪里?让我们随叶老那亲切、有条不紊的介绍去领略一番吧。”这段导语,饱含教师的认识和情感,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古典音乐的穿插、伴奏,抑扬顿挫的描述,仿佛让 人置身于江南水乡,留恋湖光山色,忘却身在何处,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要使教学语言富于情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练音。
教师应具有运用普通话正音、正字、朗读、说话的能力。要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方案》;要善于辨别同音字、近音字、多音字的准确读音;要注意纠正方言误读,努力探索和掌握方言俚语与普通话的对应规律等。
(二)、练口。
作为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口头叙述要具体明确,口头描绘要生动形象,口头说明要有条不紊,口头抒情要真切感人。所以,练口很重要。练口首先要练思路,要不断提高思维的灵敏度,加强思维的逻辑力量。高尔基说:“语言是一切事实和思想的外衣。”作为“外衣”的语言受着思想的指导和制约,思想的清晰决定了语言的准确,思想的深度决定了语言的内容,思想的创造决定了语言的新颖。只有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才能流于唇齿。
(三)、练胆。
要讲好话,上好课,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必须练胆。练胆的基本目标是上台从容不迫,态度大方自然,讲话成竹 在胸、理直气壮。教师要加强当众说话的能力训练,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意识地养胆练胆,提高自己的语言魄力和语言艺术。
三、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艺术,教学语言应透露出教师的聪明才智与幽默风趣。
体现机智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语言的幽默感。幽默感是对教师语言最高层次的要求。然而,应该注意的是,幽默不是哗众取宠,更不是用庸俗低下的玩笑赢得学生毫无意义的笑。幽默是一个人内在的品质,是一个人知识、才智、情感的体现。幽默的语言不仅使人感到有趣,而且还应该让人感到意味深长。幽默的语言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在轻松、愉快中启发学生思考。更重要的是,幽默的语言往往意义含量超过载体,无尽的“言外之意”包含在意味深长之中,不仅给学生留下了思考的空间,使他们在笑声中领悟到某种东西,而且使教学语言更为简洁——这是一种高质量的简洁。这样说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可随意幽默的,教师的课堂幽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分清对象。
低年级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因此,幽默的内涵不宜过分隐晦深奥,以免曲高和寡。而对有一定理解、分析能力的青少年,教师使用幽默时,也不要过于直露,以免达不到预期效果。
(二)、适应场合。
这里的场合,特指教学一些比较严肃、悲壮的课文的课堂上。像教学《周总理,你在哪里》这类课文,课堂上就不适宜用幽默。
(三)、情趣健康。
幽默不同于油腔滑调,不是低级趣味。它是一种高雅的艺术,教师使用幽默时,一定要把握好分寸。如有一位教师比喻男孩子在一起打架,叫做同性相斥;男女同学在一起很友好,说成是异性相吸,这就含有低级趣味了。
(四)、和善坦诚。
人们对感情负载的语言和寡淡冷漠的语言很敏感。教师对可塑性很强的学生说话,要尽量做到真切坦诚,注意平等交流,尊重对方。尤其是当学生做错了事或回答问题有错时,切不可讽刺、挖苦,而教师却自以为是幽默,这会极大地伤害学生自尊心,带来不良后果。
(五)、浓淡适宜。
幽默是手段,不是目的;幽默是浪花,不是流水,切忌为幽默而幽默。否则会使人觉得矫揉造作,装腔作势,会让 人作出“这人真滑稽”的评价,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浅谈教师劳动的特点 篇3
【关键词】劳动特点 创造性 连续性 复杂性 示范性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185-01
教育是一个特殊的生产部门,教师是特殊的生产者。教师的劳动对象不是死的自然材料,也不是植物或动物,而是具有独特个人品质的活生生的人,教师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对象的特点也就决定了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师的劳动,概括起来有如下四个特点:
一、创造性
教师的劳动有原则可循,但无死框框可套。因为教师劳动的对象是生机勃勃,有能动反应的人。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复合型有用人才,就必须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如教师的备课,就是在吃透两头的基础上对教材的再创造,备课中使用的材料不能照搬照抄,要有目的地占有,有比较地选择,有创新的应用。在备学生中既要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又要备学生的知识实际和习惯特点。这样钻研教材,才能达到随心所欲驾驭教材的程度,了解学生才能达到运用自如的引导学生的程度,这需要创造性的劳动。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因材施教,即根据学生的共性,又根据学生的个性去实施教育。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个班有50名学生就是50把锁,就需要50把钥匙,这50把钥匙有共性也又有个性。既大致相同,但又各有区别。教师需要创制每一把钥匙去开每一把锁。
社会在发展,人类智力在发展。教师的知识也在不断地充实,不断的更新,学生也是发展变化的,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也要相应的改变。如:“对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学科领域里的教学改革等。”只有创造性的劳动,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个性鲜明的人才来。
二、连续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的工作就是树人。被树的人必须通过长期的、连续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方能成“材”。学生成长的连续性决定了教师劳动的连续性。这就要求每个教师坚持不懈的长期努力工作,并始终要用长远的战略眼光来看待学生。
工作条件,工作环境,工作对象的相对稳定性,有利于对学生的培养,有利于教师的工作。这样会使教师更好地规划对学生的培养,探索教育、教学中的规律和奥秘。可以看出自己的劳动效果,可以在长期的连续的师生相处中建立真诚、融洽的师生感情。这是教育成功的重要条件,是教师精神力量的源泉之一。现在有些中、小学在班级管理上,教师实行教学大循环的办法有利于教学工作,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教师劳动的连续性特点还表现在对教师劳动的评价上。因为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看到结果,得到验证。教师今天工作质量的好坏,往往要经过许多年,才能对它作出全面评价,这是教育工作的非常重要的一个规律。那些急于求成,想在短期见效果的想法是不切合实际的想法,这样的人是不懂教育规律的人。
三、复杂性
教师的劳动是极其复杂的脑力劳动,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是由教育任务的多方面性,影响学生的成长因素的多端性和教育过程矛盾运动的复杂性决定的。
教师的职责是传授知识和培养人才,只有掌握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劳动对象是千差万别的学生,学生有不同气质、特长和发展倾向,在教育教学中要从实际出发,因人而异,发现人才,培育人才。这种劳动比那种按照固定的操作程序生产物资产品的劳动显然复杂很多。
教师不仅靠自己的学识和才华来工作,而且要为自己的对象付出全部心血和感情。教师的工作之繁重,神思之操劳,心血之耗费,很难用文字来描画。千百年来,人们常用“蜡烛”来比喻教师的品格,用“呕心沥血”“废寝忘食”这令人肃然起敬的词语来描述教师的劳动,这真是恰如其分的。一个具有高尚品德又善于在教学工作中把德育和智育结合起来的教师对学生有很大的感召力,许多有重大成就的人物,终身都忘不了自己的启蒙老师,这种在学生的心灵中点燃真理之光的劳动,难道还不是复杂的劳动吗?
四、示范性
我们常说“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身教胜于言教”就是指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甚至使学生终身难忘。教师高尚品德是起示范作用的基础,它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好的示范作用符合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年龄小,善于模仿的特点,容易被他们所接受,同时也是一种最民主的思想工作,因为它不带有任何的强制性,它是通过教育者无声的行动,示范的行为去影响学生,带动学生,吸引学生,因此也具有莫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个人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基于市场创新特点的营销 篇4
1 创新营销
在当前的市场竞争中, 要想将企业做大做强, 就要以自身为根本出发点, 不断提升企业的自身价值, 带动品牌核心的意识, 这样才能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也能够促进企业的进一步经营与发展。随着消费者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对品质的要求也愈发严格, 如果依然沿用原有的企业经营理念, 必将不能满足消费者的真正需求, 当前消费者所购买的不仅是商品, 更是一种服务, 因此, 要对企业的市场营销进行创新性的变革, 才能促进企业的进步。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一定要根据自身经验总结出具有自身特点的经营理念, 即在保持总体资源不变的情况下, 以高水准的服务态度与高品质的经营回报顾客, 这样才能形成长远发展的链条, 使企业不断获得经济效益。除此之外, 企业还要经常对消费者的需要进行调查, 只有对消费者的需求做足准备, 才能挖掘出潜在客户, 从而有助于企业开辟出更加广阔的市场。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 经营环境与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 。只有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 不断开展创新性的经营活动, 才能将企业发展壮大, 并且树立崭新的市场营销观念。
2 以消费需求为特点的营销
消费者的需求是企业做出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 只有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 企业的经营活动才能算成功。因此, 在当前的市场经营中, 我们应该以消费者的需求作为市场营销的根本出发点, 这一点与传统的市场营销理念是极为不符的。在传统的市场营销中, 企业并不关注市场的需求, 而是将重点放在开发产品上, 但是实际情况是, 消费自身具有盲目性的特点, 企业要将服务与产品质量都达到相应的标准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这就要求对市场进行深入的分析, 探究市场的需求量的变化, 这样才能使消费者心甘情愿的购买产品。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 影响消费需求的因素变得越来越多, 单一的企业营销完全部门满足这一变化, 因此, 在对市场进行创新与发展的过程中, 要以市场为中心, 不断挖掘市场的需要, 找到符合市场发展的经营理念, 通过广告等媒介的引导作用, 将企业的经营转向更加广阔的市场。主动去发现市场, 研究市场, 才能掌控市场的规律, 创造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3 以企业与消费者为核心的营销
经过实践证明, 市场营销要以消费者为中心, 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能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但是在实际情况中, 我们不能只关注消费者的需求, 企业的发展也应该作为核心的发展理念。当代的市场营销策略是将企业与消费者共同作为核心进行发展建设的。供应商、政府部门、员工等凡是与市场营销存在关系的影响因素都应该对其进行研究, 做到知己知彼, 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上述的市场营销策略是以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作为根本出发点的, 这也是企业之间进行沟通的纽带, 因此企业在长期的生产与经营活动中, 要注重各个关系的养成, 维系企业与消费者、企业与企业等之间的关系, 从而保证企业营销活动的成功。同时, 不忘注重产品的品质与服务质量, 这也是关系到企业经营活动成败的关键。
4 以消费者为利益的经营
定制营销设计是在大规模生产的基础上, 将市场细分到极限程度, 把每一位顾客视为一个潜在的细分市场。并根据每一位顾客的特定要求, 单独设计、生产产品并迅捷交货的营销方式。它的核心目标是以顾客愿意支付的价格并以能获得一定利润的成本高效率地进行产品定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其需求不断向多样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可以说今天的“每一个消费者都是独一无二的”。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 随着将市场细分, 特别是细分到个人的呼声日益强烈, 而柔性生产系统和互联网的出现和快速发展, 使“面向个性化客户的需求进行生产。同时不放弃效率、效力和低成本”成为可能。正是在这种背景下, 定制营销战略卷土重来, 但它与工业化时期的手工定做不同。它采用了“大规模定制”的新形式。并逐渐成为企业竞争的新前沿。定制营销设计具有提供标准化服务所不具备的优势, 无论对企业还是消费者都能带来巨大的利益。它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与价值实现。为企业赢得更多的订单。定制营销设计也能有效地保证企业与消费者的联系更加紧密, 它不仅防止了大量标准化生产因不适销对路而造成产品库存积压, 而且也有利于缩短流通环节、减少流通费用, 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5 绿色营销
绿色营销是指企业在整个营销过程中充分体现环保意识和社会意识, 向消费者提供科学的、无污染的、有利于节约资源使用和符合良好社会道德准则的商品和服务。并采用无污染或少污染的生产和销售方式。引导并满足消费者有利于环境保护及身心健康的需求。其主要目标是通过营销实现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保护及改善, 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 实行养护式经营。确保消费者使用产品的安全、卫生、方便, 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优化人类的生存空间。绿色营销和传统的社会营销都是兼顾社会利益的营销理念。但绿色营销比社会营销从更长远的生态环保角度来考虑社会可持续发展。强调企业在营销中要重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 努力消除和减少生产经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 带有更强烈的绿色色彩。
6 结论
总之, 观念创新的完美搭配是营销成功的关键, 做营销的人, 必须树立“为理想而战的”信念, 在营销的各个要素上准确找到“最优”或“次优”的因素, 并在整个价值链体系中让它们平衡和互补, 从而走出那些“适合”、“领先半步”、“量力而行”等观念误区, 以最科学而优秀的营销行为, 给企业开拓出真正的差异化道路, 建立凸显而持久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凤.浅析企业市场营销中的问题与对策[J].新课程 (教研) , 2010 (11) .
[2]辛欣.浅谈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3 (9) .
创新思维方法的特点 篇5
第一种意见认为,创新性思维具有如下六大特征:①积极的求异性,创新性思维是一种求异性思维,这个特征贯穿于整个创新性活动的始终;②敏锐的洞察力,进行创新性思维必须具有敏锐的洞察力;③创新性的想象,创新性思维并不是纯粹的抽象思维,不是空无形象的纯概念活动,它自始至终伴随着创新性的想象,不断地改造着旧表象创造着新表象;④独特的知识结构,科学家要有效地进行创造性思维,必须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⑤活跃的灵感;⑥新颖的表述。创造性思维的成果必然表现出它的新颖性,一是要提出一套新的概念范畴、原理,二是要形成表现新思维方式的、把各个新的概念、范畴和原理联系起来的结构体系,三是善于运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赋予表述以优美的形式。
第二种意见不同意上述对创造性思维特征的概括,认为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洞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活跃的灵感、新颖的表述,这些是构成创造性思维的基木因素,而不是创造性思维的特征。为此,他们提出,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有以下五个方面:①思维的高度概括性,创造性思维是各种思维的综合、集中与凝聚化,是建立在各种思维基础上的整体;②思维的特别生动性,创造性思维反映出来的认识对象活灵活现,既真实又感人;③思维的非常新颖性,思维的结屏,倘若没有新意,也就谈不上创造性的思维;④思维的极其深刻性,创造性思维的结晶绝不是由一种孤立的思维形式产生的,创造性的思维成果,具有更大的社会价值;⑤思维结果的可感性,创造性思维不是虚无缥缈的,支离破碎的,其一旦成功,就成为具体实在的或者可以被人所感知的东西。
第三种意见则认为,创造性思维有以下五种特征:①创造性,创造性是创新思维的基木特征和主要标志,智力品质的独创性是仟何创新思维活动都离不开的;②灵活性,不被常规思维定势所束缚的思维主体进行的思维活动是创新灵活性的主要特点,它不遵循一种稳定的有序性,其思维方式、方法、程序、途径等也没有固定的框架可遵循;③综合性,是对已有成果的综合运用,同时也是对多种思维方式、方法的综合运用。其中特别突出的是对直觉和灵感方法的运用;④批判性,一般在认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人们都会经历“否定—建构—再否定—再构建”的过程,而批判性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有批判性,才有创新的可能;⑤人文性,周围环境会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人文环境对我们的影响尤为明显。人文传统与时代精神是人文环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的内在生命力为我们提供了创新的能量,人文环境则告诉我们要创新什么、怎么创新和为什么创新及为谁创新的问题。
现代教师职业的新特点 篇6
【关键词】素质;特点;转变
传统的观念认为,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教师首要的和基本的职能就是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学生不向教师学习,就无法获得知识。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便是在学生面前侃侃而谈,把他们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填鸭式地教给学生,学生则花费大量时间去记忆事实和公式。然而,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传统的看法已开始改变。
现代教育由于知识载体的多样性,教育形式的灵活性,因而对教师的职业便有了许多与以往不同的要求,教师的角色随之也有了很大的转变。那么,未来教师的新任务是什么呢?由于各国地区的价值观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和研究方法不同,因而,各国地区的教师组织对教师的新任务做了很多研究,综合众多看法,以下观点值得我们关注。
一、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教师已不再是独一无二的知识占有者和传授者了。学生可以借助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各种媒体来自学,他们不需要教师面对面地授课,也能知道诸如太空知识和遗传工程知识 以及其他各个领域的最新知识。对待这种变化,《学生生存》一书作了精辟的论述:“教师的职责现在已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存真理的人。”因此,教师的新职能将是指导者、组织者、辅导者。
二、未来的设计者
教育的主要功能是为未来的社会培养人才。传统社会中的教师只是通过传递人类积累的文化知识,让学生在传统的习惯势力影响下,自己去认识社会,适应缓慢地变革。但是随着社会发展速度加快,人类面临的挑战日益复杂化,社会的预期性将成为未来社会的重要特征。因为这个原因教育的功能将产生变化,教师的职能也包括有意识地为学生设计未来。
21世纪的新型教育,要求教师必须教育学生为他们的未来做准备,而不是为我们的过去做准备。教师要对未来社会发展前景的预测,通过所设计的教育计划、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在价值观、个性品质、知识、能力等方面按照所规定的目标发展,使之不仅能科学预见未来,适应未来,还能大胆地构想未来、创造未来,使未来符合人类的理想。教师正是通过这种对未来人的培养,从而影响未来社会,所以说教师具有设计未来的职能。
三、教育的管理者
在信息技术参与教育过程的情况,教师将更多地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事务,在学校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表现出来。
其一,综合课程(Integrateclcurricrlrlrm)的开设,给教师的教学提出管理的要求。未来的教师,正在从教授一门门个别的学科转向运用一种综合的教学法。21世纪的教学工作,单一运用某一科学技能或数学技能或写作技能的机会在减少。教师把部分学科综合在一起,分类管理,有序地向学生提出学习要求。学生在教师的管理指导下,必须要自己领会学科领域之间的联系及其与生活技能之间的关系。显然,综合法要求教师在知识结构上更加全面化,要求他们愿意花时间在学科之间,形成联系,并且愿意调整其教学,以便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有意义。
其二,从学校管理体制的发展趋势看,要求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信息技术的普遍运用,使教师从备课等书面工作和课堂讲授中解脱出来,使之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处理校内外人际关系和学校的管理事务。教师毕竟是学校的主人翁,更了解教育规律,其专业化程度很高。这种趋势加上信息技术提供的可能,必然将强化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将具有教育管理者的职能。
四、智力资源的开发者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知识正以爆炸般的速度在增长,面对“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现实,传统的以传授事实性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也不适应时代的要求,代之而起的将是以开发智力,能力为主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师将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智力资源的开发者。
开发学生的潜能,首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技能。教师已无法教给学生所有知识,只有训练好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必需的思维技能,才能使他们具有持续学习能力。如批评性思维技能:树立目标、观察分析、对比比较、分类综合、简述观点、建立模式、寻找证据、解决问题。如创造性思维技能:思维流畅、思想灵活、叙述详细、富于创新。只要我们教给学生思维技能,就易于开发学生的智力资源。这样,他们将来不论干什么都会取得成功。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第33届国际教育会议总报告员查尔斯,赫梅尔在1971年报告《今日教育为了明日的世界》中说,在百科全书比人老得更快的大变革年代里,教师再也不能仅限于传授知识,而需要“唤醒未被知晓或沉睡中的能力,使得每个人都能分享到人们完全能够发挥自己才能的幸福”。
重新认识现代教师的职业特点,必定会对老师的素质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其一、热爱教育、热爱生活。其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品格。其三,广博和精深相结合的知识结构。其四,具备从教育的多方面能力,如研究能力、信息能力、操作能力、教育预见能力、交往能力、指导能力、教育创造能力等。培养师资要根据其特点,提高其素质,也要根据职业性质,提高其职业技能。教师能自动、娴熟地运用各种教学形式,是现代教育的要求。要从科教兴国的高度认识教育的作用,认真培养师资,使教师能更好的培养祖国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学会生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8页
紧扣教材特点 创新教学设计 篇7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手段;教学理念
小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求知的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做到问题让学生去发现,知识让学生去探索,规律让学生去寻找,结论让学生去归纳、去总结。要把这种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思想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去,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其次还要不断地充实、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创造性地去思维,去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技能,然后把这种教学思想和技能通过课堂教学逐步地体现出来。
一、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减轻学生心理负担
对于每节课,我们要向45分钟要效益,向45分钟要质量,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要对所讲的课精心设计,以减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负担。在设计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以新教材教学大纲为准绳,充分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力,把学生真正当成学习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想象、学会思考,学会发现问题等。2.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要加以指导,如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中,对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要加以引导,使学生愉悦地学习。3.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语言力求准确、生动形象、严谨、简洁,要把教学的各个环节安排得合理、周密,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十分新颖,不厌倦学习,进而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以及教学过程的枯燥对学生心理的负面影响,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4.为达到如上目标,教师的教学手段还应体现出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科学性:由于素质教育重在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头脑中的积极因素及时发挥出来,因而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向学生传授知识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讲授“等腰三角形性质”时,让学生通过折纸的方法,发现两个底角能重合,这说明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那为什么呢?如何去证明?然后再科学地引导学生去思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可收到明显的教学效果。艺术性:体现在使学生感到学习不是十分枯燥,而是一种美的享受过程。如在讲“轴对称图形”时,通过直观教具的演示,让学生从中找出规律,对轴对称图形有初步认识,使学生自觉地将所学知识当做科学问题来对待,不断渗透科学的价值与思考,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当学生的思考与问题发生冲突的时候,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恰当组织和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创设情境,巧妙点拨,深入浅出,解难释疑,最终使学生经过思考,探索规律,得出具体或抽象的结果。
二、立足学生素质培养,强化动脑、动口、动手训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地在讲台上唱主角,必要时还应由学生来唱主角。比如课堂练习、复习提问等形式让学生勤与思考、善于表达,书写出具体的思路、步骤,这其中思维能力是核心,一切教学活动必须围绕思维去训练,要在培养思维品质上加强力度。另外,还应该加强实际操作,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于有些涉及教具制作方面的课题,可让学生课下自己动手制作,并让他们想一下其中的原理是什么?有哪些应用?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如在讲“角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时,先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自己动手制作有关角的教具,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地感受到角的存在,感到角不论大小、位置如何,都有一个尖尖的地方和两条直直的边,为下一步学习角各部分的名称及画法奠定了基础。
三、精心设置课堂练习,诱导学生创新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在课堂实践中,教师要精心设计不同类型的练习题和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巩固新知,形成技能、技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此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题多解、多向思维的材料,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把两个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求长方形的周长。学生一般能做出下列解答:(1)(10╳2+10)╳2=60(厘米);(2)10+10=20(厘米),10+20+10+20=60(厘米)。通过引导、鼓励、求异,学生通过绘图又想出:(3)10╳2+(10+10)╳2。从这种想法中,一个学生又想出一种新解法10╳6=60(厘米),并说明长方形的长是原来两个正方形的两条边变化而来的,长方形的宽就是正方形的宽。最后,教师通过评议产生最佳解法。一道题产生了四种解法,而后两种不同的解法更令人耳目一新。这样教学不仅实现了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有机结合,而且激发了学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和多中选优、好中选佳的创造性,大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型教师特点】推荐阅读:
特点创新12-30
金融创新特点08-27
特点和创新08-27
创新教学的特点12-15
本项目特点与创新之处06-28
创新教育呼唤创新教师05-25
创新型英语教师07-20
创新型大学教师11-24
创新型教师能力素质08-19
时代呼唤创新型教师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