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派

2024-05-14

岭南派(共10篇)

岭南派 篇1

按通常划分,“南方建筑”似应覆盖长江以南直至南粤之地的范围,由于多样的地域条件及悠久的文化历史,中国南方建筑从来是多彩多姿的。然其中令笔者印象深刻,且其影响更强的则应推岭南派建筑。其不但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在近现代中国建筑的发展中确也出现了众多的优秀作品,同时也孕育出了一批杰出的建筑人才,这些都在中国建筑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20世纪80年代,中国建筑界曾吹过一阵地方建筑风格(或称地域建筑风格)之风,虽谈不上强劲,但确也产生过一定影响。一些学者在一定深度上,还曾对此在理论层面做过一些探索,而引发这一波地方建筑风格兴起之源即始于岭南建筑风格。

记得早在文化大革命后期,以佘峻南先生为首的一群广东建筑师抓住了为广交会修建配套建筑设施的“政治任务”的难得机遇,精心设计(建造)了广交会场、友谊剧场、矿泉别墅等一批颇具现代建筑风格,又有别于国外其时流行的建筑,当然,在文革时相对封闭的国内建筑界更是别开生面了。与今天相比,这批建筑无论是建筑总量还是单体规模都不算大,建设标准更谈不上高,但其建成后所产生的影响却不可谓不大,她深深吸引了全国建筑师的目光,以至出现了“南下取经”的异常热烈场面,这在极左思想盛行的年代,更是让人不可思议,也足见其力之伟。

这批建筑所以有如此影响,一方面是因为在文革的长期禁锢中,难得一见如此鲜活形象的作品,然而更重要的又不是港澳流行风格的简单搬抄1),而是因地制宜设计理念的具体体现和生动范例。至今,仍有几点还深深植入我的记忆中。一是设计因地制宜,与当地(岭南地区)的气候、环境条件紧密结合,设计以此为依据,形成了灵动、开放的室内外建筑空间;对通风和遮阳的考虑与简易有效的建筑化处理等,这些都赋予了建筑独特的个性与外部形态,第二就是设计就地取材、标准适中,对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在不高的造价条件下,最终形成质朴、简明而又颇具表现力的现代建筑特质。

其时,在中国建筑界刚刚进入改革开放的当口,在传统与创新的激烈讨论中,这一组建筑作品引发了对地方建筑风格的关注,继岭南派建筑的论述见诸理论报刊之后,京派、沪派等也被相继提出,并引发热议,但遗憾的是,这一波关于地方建筑风格的研究与讨论,无论在建筑创作理论研究还是建筑设计实践的层面,并未形成一股有力的潮流而持久的延续下去。进入20世纪90年后,在建筑的快速发展和商业大潮的冲击下,特别是在各种外来建筑流派,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建筑形象蛊惑下,关于中国地方建筑风格的研究又被置于一隅。至今,有关地方建筑风格的设计研究或停留于论文纸面上,或成了少数钟情地方建筑文化的建筑师所爱2)。

然而历史似乎又在揶揄我们。今天,当我们从国外引进生态、绿色建筑理念,为实现“四节一环保”,以科学、绿色的发展理念来审视和设计当代的建筑,当许多被视作生态、绿色建筑技术被大量引进并应用在建筑之中时,我不由得想起当年矿泉别墅采用的尚显简陋但却有效的遮阳竹簾,那掠过水池、穿过架空层形成的丝丝凉风……,我又忆起当年那些令人心仪的岭南派建筑。

诚然,历史在前进,科技在进步,我们也从不排斥对新的建筑技术与材料的应用,但岭南派建筑那种从地域环境条件出发,从规划、设计入手,营造宜人的环境,最大限度的节约材料、降低投入的设计理念与手法不正是契合了我们今天所推崇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吗!

我想,不光是岭南派建筑,包括所有优秀的地方(民居)建筑都是用了低配置、大智慧,充分利用并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与资源条件,从而建造出既适用又能够独具特色(包括建筑的外显形态)的建筑宋,成为建筑宝库中的珍品,而这也正是我们今天应该提倡的,也是历代中国建筑人对绿色建筑理念的具体诠释,对世界建筑发展的卓越贡献。

如果说我们曾一度漠视和忽略了她,那么在全球倡导绿色环保理念的大趋势下,重视并认真发掘、发扬我国地方(地域)建筑风格中的宝藏并应用于我们今天的建筑设计创作之中则正逢其时,这也是对当年岭南建筑风格追忆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

我期待着岭南建筑似当年一样再领中国建筑风气之先,并将自身也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获得新的活力。

二、在中国近、现代建筑演进的历史上,对所谓“中国式建筑”的探索似乎从未终止,它已成为中国建筑人的一个心结和苦苦求索的目标。特别是在国家、民族的发展与中国社会处于动荡之时,在意识形态的催动下,或成为抵御外侮的精神武器,或以此抗击外来文化的入侵,或为了捍卫民族尊严,或为了展示繁荣强盛,此时,中国建筑师往往会面对设计、建造“中国式建筑”的历史性任务,乃至承担起“民族复兴”的重任。从19世纪对中国“固有文化”在建筑上表现的探索,到民国建筑样式的尝试,由推崇“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建筑形式”而出现于20世纪上半叶的“大屋顶”之风,甚至直至今天对国家大剧院等一批国家级建筑在建筑文化样式方面价值取向出现的争论等,百多年间在探索“中国式建筑”过程中,中国建筑师付出了如此的艰辛努力,累积着如此众多的成败与困惑。

这期间尽管也出现了诸如南京中山陵、上海中国银行、民国政府外交部、人民大会堂、民族文化宫等等尚能为人们所认可的代表作,但由于这些作品所受到的时势环境与设计具体条件的局限,我们几乎很难从中抽取出能够构成“中国式建筑”的规律性、普适性的东西。特别是随着社会生活与建筑类型和建筑技术与材料的发展,主要倚重于用传统建筑文化外显形态作为符号来传递地域(国家)特征的作法越发受到诟病,这种手法可适用的空间也越来越小,所以可以说至今我们也还未找到成功构筑“中国式建筑”的规律性范式。就以近日公诸于世并已开工建设的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而言,尽管发动了全球华人建筑师,从数百份方案经几轮评选艰难出炉,尽管参与创作者对“中国式建筑”的探索如此投入与挚着,但从结果看,笔者觉得也还是尚未尽人意,至少还不能完全展现主办方所希望的“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这里笔者并不打算也不可能对这一设计做出全面的分析。由于未参与其中并不了解全部情况,但仅从对一些评委、领导发表的文章、评议的学习中,我完全可以体会这一项目设计创作过程中的艰难,包括评审选择之不易。这里围绕本文主题,我只想说的是,尽管世博会中国馆功能内容繁杂,方案的选择必然要考虑诸多方面,但显然方案最后取舍的关键点还是“看谁更像中国馆”。入选设计尽管没再用牌楼、灯笼或屋顶一类的符号,但仍是源于中国器、中国鼎的演绎,也许与其他方案相比她有更多优势,但是仅从对中国式建筑的探求角度来讲,我认为其终归还是在建筑外在形式的范畴内寻求“中国式建筑”的诉求。

笔者认为,所以百多年来中国建筑人3)对“中国式”的建筑苦苦追索却始终难得正果,其原因可能有多方面,无论在主观认识上还是出于客观原因,然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乃是,对于“中国式建筑”的探索最终都归于其外在的形态上。客观的原因是今天的建筑,无论在内部空间及功能还是结构材料技术等方面都发生很大变化,如果从过去的传统里已很难找到可以直接传承的东西。而从主观来说,也许囿于研究认识的深度或一些人的识别习惯,最直接有效的似乎也只能用一些传统的符号来传递国别与地区的历史信息与识别特征。如此则无论初衷如何,似乎也都难出此窠臼。

进而言之,用建筑(特别是通过整体建筑形态)来表达意识形态的国家、民族,甚至某种政治意向本来就是一个“难题”,而作为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中国,要用一座建筑来承载、表现这一特定主题,仅就地域条件的多样和民族文化的纷丰就更是一项高难的艰巨任务。

此前我曾对张钦柟先生在研究中国建筑发展、总结历史传承经验后所提出的“以贫资源建设高文明”的中国建筑特色的观点表示了由衷的赞赏,这一方面确是因为张先生博览中外,在理论研究方面的功夫与造诣令人敬佩,然而我更为之一喜的是,这一对中国传统建筑研究的结论已不再拘于那些外在的形式,而是通过对其所包含的理念的思索提出了可供今天建筑创作借鉴的思想内涵。当然,他的观点可能未尽全面,也可能还未被一些人全部接受,但相比此前那些对中国传统建筑研究、思考的方式其则更具新意,对当今中国建筑的创新也更具参考价值4)。无独有偶,至此,又使我想起当年佘峻南先生在总结自己的设计体会时所提出的“小材大用”“低材高用”等理念,而似这种用“低投入”获得“高产出”的设计思想,在那些遍布中华大地的优秀民间建筑中几乎都是在不经意间到处闪现着,几乎俯拾皆是,我想,这才称得上是中华建筑的大智慧。也许循此路径去发掘、去分析、去研究,我们就会逐渐悟出为各种传统建筑形式所包裹的丰富内涵与真谛,如此,当我们为今日的“中国式建筑”进行设计创作之时,既可适宜地采撷丰富的中国建筑形式语言,又能依据独特的中国建筑设计理念,采用现代的材料、结构与技术,为人们提供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这也才是符合“创新以对未来”精神的建筑作品。

今天,作为一名建筑设计业者在中国正可谓生逢其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昌明给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已经为国家的振兴,人民的富足做出了努力,也取得了可圈点的成绩,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建筑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然而无论是检讨过去,还是面对今日以及明天,由于中国所面对的特殊发展条件与环境,为了实现更好更快的可持续发展,历史向我们又提出了新的课题。对此,笔者认为,摆在中国建筑工作者面前还有不少问题要解决,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设计实践水平都要尽快提升,即使是关于创造具中国本土特色的建筑这一课题,我们也要有新的视点,新的路数,否则将难以圆满完成历史重任。愿以此与诸位同行共勉。

注释

1)文革期间,乃至上溯至20世纪50、60年代,由于对国外,特别是西方建筑界的信息的长期封锁,中国建筑界对国外情况了解甚少。据闻,在1976年代为了建造广交会及配套建筑,即使是“政治任务”设计师也只被批准到香港去“考察”。当面对世界自由港的那些高楼大厦时印象反差之大可想而知,而佘峻南一行并没有采用搬抄的作法,而是消化吸收并创造出了自己的东西,这些做法拿到今天来看也实属不易,发人深思,令人起敬。

2)在历史上对地方建筑的研究、利用与创新中,停留于表象,诸如色彩、“符号”的抄摹或演绎的做法曾流行一时,如20世纪70、80年代徽派建筑的马头墙,白墙黛瓦曾遍及南北,此后因高层建筑的出现及新材料的利用便渐息下去。而今,一些主张设计要体现地方建筑文化的建筑师在当代建筑设计中试图发掘这一宝库,当属难能可贵,但所见多是重在文化意象及美学层面的。笔者认为,如能深入其中,可能会有更多的发现,换言之,传统地方建筑中所蕴涵的内容与建造者智慧,在深层之中的是更宝贵的,其内涵机理与规则可能于今的建筑设计乃至创新更具现实意义。

3)中国从近代到现代建筑,从吕彦直到梁思成等几代名师,虽然他们的教育背景不尽相同,个人的职业与技术取向有所差异,但在百多年中国特殊历史时期的大环境中,在逐步接受西方建筑技术与思想的过程中,对中国式建筑的不懈探求几乎成了他们的共性特征。在这—探索中虽也有在理论层面做了研究,期冀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而更多的则是用他们的作品做出各自的解读。包括台湾的建筑师,乃至美籍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也投入其中做出了努力。在这支潮流中,总体来讲,可谓成败得失、争论与毁誉并存。笔者认为,其无论成功与否,实是宝贵的财富,我们应对这百年多的历史实践应做出系统、科学的评价与总结,以从中找出于今有可资借鉴的经验与教训,而在这方面我们尚有许多事情可做。

4)自张钦柟先生发表《特色取胜》一书后,可能因听力原因,交流渐少,但其思想活力未减,更加使人肃然起敬。笔者自思,具如此悠久历史,当今又有如此世界规模的中国建筑在理论上的贫乏是公认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张钦柟先生固然可敬,但决不能只是孤独的前行者。如能由此引出后来人,聚集成伍在探寻中国建筑发展的路径上前赴后继,跋涉攀登,则当代中国建筑理论研究的收获之时,指日可待。

摘要:文章通过对岭南派建筑从地域环境条件出发,从规划和设计入手,营造宜人的环境,最大限度的节约材料、降低投入的设计理念与手法引出现代建筑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并提出对当代中国建筑发展中关于“中国式建筑”的看法是:既适宜采撷丰富的中国建筑形式语言,又依据独特的中国建筑设计理念,采用现代的材料、结构与技术,为人们提供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

关键词:岭南派建筑,现代绿色建筑,中国式建筑

岭南文化与岭南茶 篇2

人远离了长期生活的本土,总会思乡。有同事说那是异乡的食物不好消化,于是开始闹情绪。这话说得很俏皮,不过,说“吃在广东”,那真是名副其实。所以尽管自己很挑剔,但对岭南的吃还是无话可说的。能引起我思乡的只是茶,江南莺飞草长的季节,正是新茶上市的时候,可在岭南只能看着无穷的雨季叹气,让无限的春光从心底流过。

中国人的饮茶史已经有一千多年了,而史籍中关于茶的记载却不多,在话本《王安石三难苏学士》里,安石要东坡从长江上游汲水,东坡汲了下游的水,烹茶时被安石看破,荆公是深谙此道的。东坡还留下了煎茶的心得,如“蟹眼”之类,可见宋人就开始饮茶了。不过《水浒》里,王婆所卖的茶和现在完全不同,那酽酽的一盏只能算是迷魂汤,其实古代茶汤本来就不分。《金瓶梅》里的茶,也大多是这样的汤。内置姜,酸梅以及果品,那是什么样的味道呢?难以想象。不过,让西门庆这种人来品清茶,也着实难为他了。

饮茶是件高雅的事情,《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写得实在是好。人是丽人,舍是精舍,具是名具,水是陈年梅花上收的雪,茶是名品老君眉。光看这些就让人心向往之。最难得的是作者揣摩小儿女的锦心绣口,妙玉因刘姥姥用了成窑的杯子,就不要了。可是“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小儿女的心态历历在目。记得小时候有喜欢的女老师家访,走后,自己忍不住去闻闻她喝过茶杯的味道,心理如出一辙。妙玉以“槛外人”送宝玉生日礼,宝玉踏雪讨梅花。和栊翠庵品茶是值得玩味的三件事。

曹雪芹还借妙玉之口,对饮茶作了精辟评论“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

茶大致可分为绿茶、红茶和乌龙茶。绿茶是直接烘制,不发酵;乌龙是半发酵,铁观音是其中代表;红茶是全发酵,名品有滇红、祁门红茶和锡兰红茶。此外尚有沱茶、普洱茶等,国外还有用植物叶子制成的茶叶,味道怪怪的。喝茶以绿茶为正宗,绿茶以当年新茶味道最好,雨前茶常一旗一枪,尤为难得。绿茶中的名品是龙井,那茶叶在杯中根根直立。不过,龙井在杭州也就出在狮峰那一块,产量极少。现在浙江的茶叶大都冠以龙井的名字,多名不副实了。绿茶中另一名品是碧螺春,喝时用粗瓷大碗,茶味特佳。此外,安徽也多名茶,毛峰猴魁价格也不菲。近年来,有人开始崇尚喝野茶,其实是挂羊头卖狗肉。

饮茶既然是雅人们干的事,如何喝也就成了一门学问。周作人说喝茶当在江村,在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我无由地觉得应该是在微雨下的江村。不过,这样的喝法实在是太挑剔了,去江村不易,清泉同样难得,再能有几个雅客更是登天的事,况在现今这样浮躁的气氛下能静下心来品茶的又能有几人?

饮茶的风俗因地而异,岭南的早茶很负盛名,其实和品茶水几无干系。点心花样百出,而且很油腻,茶多为乌龙,铁观音,完全是用来洗涤肠胃。成了点缀品。当地的老人习惯早起上酒店喝早茶,看报纸,往往能消磨一个上午。多年来南风北渐,内地人做生意也谈到了早茶桌上。有好茶之风的地方很多,四川遍布茶馆,可惜我没去过,不知道风俗如何,但我去过福建和广东潮汕地区,那里盛行喝功夫茶,茶特酽,三杯下肚,人可微曛。功夫茶多用铁观音,安溪出产最为有名,当地嗜茶如风,有因喝茶而倾家荡产者。近年台湾出产的冻顶乌龙味道也不错,连我一向排斥红茶的也喜欢它的味道。

洋人多不能领略茶的个中三味,这大概又和文化扯上了边。茶叶的出口可能始于明清。据说英国人起初是把茶叶放水煎炒,倒掉茶汁,只吃茶叶。Gissing的《四季随笔》里说到英国家庭下午茶,红茶和黄油面包共享,是冬日的最大乐事。对此,东方人可能不以为然。日本的茶道很有名,但太过形式化,搞得有点过了火。近年在国内一些大都市也有类似的茶艺馆,器具精美,手续繁杂,用绝色少女献艺,当表演看还行,茶味不见出色。日本的煎茶,喜欢把绿茶研成末,初喝风味别致。喝多了觉得还是新鲜绿茶好。

岭南派 篇3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何镜堂教授首先为本次学术研讨会作了题为《建筑理论、创作与建筑师素养》的专题报告。在热情洋溢的演讲中, 何院士结合自己丰富的建筑创作经验和深厚的人生阅历, 对建筑的本质属性、“两观三性”建筑论、设计团队建设、建筑创作思维和建筑师素养等方面作了精彩讲述, 也给岭南建筑学派的可持续发展、岭南建筑学派研究团队的壮大与发展提供了深刻的启示:首先, 在思想上要树立传承与创新的观念, 不管是在建筑创作中, 还是在学术研究中, 都要秉承“天人合一、师法自然、和谐共生、厚德载物、以人为本”的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价值观, 在此基础上, 不断追求创新、引领时代精神;其次, 在学术创新中要把握“两观三性”的思想理念, 它既是和谐统一的建筑创作观, 又是学术研究的哲学方法论, 要求我们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学会抓“主要矛盾”, 培养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最后, 要培养团队的综合思维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与高尚的品德, 做到勤奋、才能、人品、机遇的有机统一。

一、理论研究的内容体系与方法论构建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生导师唐孝祥教授在题为《岭南建筑学派研究的内容体系与方法选择》的学术报告中, 从岭南建筑学派的发展历程、岭南建筑学派研究的缘起、目标与意义、研究团队的现有基础等方面进行了阶段性的回顾与总结, 并对岭南建筑学派研究的内容体系与研究方法等理论建构的重要问题进行了充分的阐述。唐教授指出, 首先, 岭南建筑学派秉承岭南文化精神, 立足现实, 开放融通, 务实创新, 无论在学科方向创建探索、研究领域深化拓展, 还是在规划设计的开拓创新、教育教学的特色构建, 均建树颇丰, 形成了内容丰富的学术思想体系。其次, 岭南建筑学派研究的目标在于从学科探索创建、建筑实践创新、建筑理论建构、教育教学探索和特色凝聚等多个层面进行梳理和总结, 深刻揭示岭南建筑学派学术思想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建构岭南建筑学派实践创新和理论建构的体系框架。因此, 基于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和全球视野的比较研究, 本研究对于推进岭南建筑学派实践创新的理论化建构, 促进岭南建筑理论研究以及建筑史学研究、建筑美学研究等繁荣发展, 具有重要的现实实践意义和学术理论价值。

唐教授在报告中进一步强调, 要实现这一目标和意义, 岭南建筑学派研究团队要从纵向和横向两个层面把握岭南建筑学派研究内容体系的层次框架, 有步骤、有层次地深入探索如下重要议题:岭南建筑学派的学理合法性研究;岭南建筑学派现实主义设计理论研究;岭南建筑学派文化现实主义设计理论研究;岭南建筑学派地域现实主义设计理论研究;岭南建筑学派功能现实主义设计理论研究;岭南建筑学派的学科创新研究;岭南建筑学派的理论建构研究;岭南建筑学派的教育教学思想及其特色研究;岭南建筑学派的建筑批评研究;岭南建筑学派的发展历程研究;何镜堂“两观三性”建筑理论研究;岭南建筑学派的师承关系及其传承创新比较研究;岭南建筑学派建筑师系列研究;现当代岭南建筑审美文化研究;以及岭南建筑学派的发展创新的文化传播研究等。同时, 正如黑格尔所言“方法是对象的类似物”, 研究方法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个研究工作的成败。唐教授表明, 要取得学术研究的长足发展, 我们应依据自身能力和特长, 选择符合岭南建筑学派研究的对象及其规律要求的, 旨在实现创新预期的研究方法, 即“历史研究与哲学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为主, 运用建筑学、哲学 (美学) 、历史学、社会学、传播学、人类学等跨学科综合研究法去构建一个以“建筑——历史——哲学”聚焦的三维交互的核心研究路线。

二、深化与拓展

岭南建筑学派研究的理论框架和内容体系如何得到进一步的学术深化与拓展, 也是此次会议的重要议题。华南理工大学陈吟博士在题为《岭南建筑学派现实主义创作思想的三个维度》主题演讲中, 通过对岭南建筑学派代表建筑师创作思想的发端、文化契机、建筑作品、创作文本和发展历程的分析, 运用归纳总结的方法提出岭南建筑学派现实主义创作思想涵括了功能现实主义、地域现实主义和文化现实主义三个哲学层面上的逻辑维度, 这三个维度虽在岭南建筑学派发展的不同阶段的表现各有侧重,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定的历时性特征, 但三者之间又是交叉重合、统一整合的内在逻辑关系, 并具备开放性和发展性特征。在学术讨论中, 惠州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系郦伟教授指出, “文化现实主义” 有潜力成为岭南建筑学派理论深化的一个重要方向, 其背后的学理逻辑则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史观;而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生谢凌峰则认为可从地域技术观、地域环境观与地域文化观等几个方面对岭南建筑学派地域现实主义设计理论研究进行深化, 并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构想。

与会代表还从岭南建筑学派研究的方法论拓展方面提出了精辟的见解, 如郦伟教授作了题为《何镜堂“两观三性”建筑理论的哲学基础》的主题演讲, 他从对何镜堂院士的建筑文本的解读中得到启发, 认为何院士建筑实践的创新与“两观三性”建筑理论的构建离不开他早年对辩证法、矛盾论与实践论的深入研究, 离不开其对哲学方法论的掌握和对传统哲学理念的运用, 并提出岭南建筑学派研究的哲学维度与其建筑维度、历史维度同等重要。还有代表指出建筑是技术与艺术的统一体, 我们可以引入接受美学、价值论美学、现象学等的研究方法, 注重审美主体的体验, 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角度展开关于岭南建筑大师经典作品的审美特征的深入广泛研究。

三、传承、创新与超越

岭南建筑学派如何在建筑实践和理论研究中传承岭南优秀传统建筑文化、并实现自身的不断创新与超越, 是与会代表们热烈讨论的又一个重要问题。在研讨会上, 惠州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系赖瑛博士结合其教学过程中的感悟与思考, 以岭南建筑学派第一代和第二代建筑大师的优秀作品为例, 从建筑的技术、艺术与意境三个角度论述了岭南建筑学派是如何站在传承与发展的立足点上, 实现建筑实践的不断创新与超越。 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朱雪梅教授作了题为《基于整体观的历史遗产、保护和活化利用研究》的主题发言, 她以“粤北历史村落的保护规划”为例, 阐述了如何在“三旧改造”, 即“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的改造中运用和落实 “两观三性”的建筑思想, 指出旧村落改造既要吸收村落保护研究的已有优秀成果, 又要引入新观念、新方法、新策略, 立足于当地的地域文化性格, 尤其要有整体观意识, 处理好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三者的关系, 实现村落改造的可持续发展。这进一步拓展了“两观三性”建筑理论的实践指导意义和核心价值。还有代表指出, 何镜堂院士的“两观三性”理论思想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对挖掘当代建筑的地域特色与文化哲理内涵, 对当下生态城市建设、对珠三角园林城市群的绿色网络构建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岭南传统云吞面 篇4

岭南传统云吞面制作十分讲究。当年,面条是全蛋银丝细面,是选用上等面粉,按500 g面粉配5个鸡蛋的比例搓匀后,用竹杠(当地叫“竹升”)人力反复弹压而成。其间经过四道工序:先加一些碱来开面粉,然后加蛋,用蛋浆与适量的油来和面。第三道工序是压面,在案板对面安装一个铁环作支点,中间穿一根竹杖,利用杠杆原理,师傅将和好的面放在案板上,然后全身坐在一根碗口粗的竹杠上,从左到右跳跃式地不断碾压面团,压上几十下,换一根小擀面杖重新翻一面再压,一压便是近1小时,直压得原来不足50 cm宽的面片延展至100 cm宽。最后一道工序是切面,用利刃刀刀相挨向前削,切出的面条整齐幼细,均匀得像机削出来似的。由于做工细致,5~6 kg的竹升面,足足要两小时才能制成。因为蛋液要均匀地渗入粉粒内层,与面粉有机揉合为一,才能韧性强,煮熟后软滑微爽,吃起来有“弹牙”之感。优质面条竟如发菜般爽而带韧,被称为“发菜面”。

再说云吞皮。昔日的标准是50 g面团开32块皮,故云吞皮薄如纸,包好后馅料纹理可见,煮熟后呈鲜肉色,有“玻璃云吞”之谓。云吞馅用猪后腿肉作主料,按瘦8肥2或瘦7肥3的比例配备,加上鲜虾仁、蛋黄、调味料拌匀。肥肉粒经腌渍,剁成石榴籽形,细嫩爽口。云吞面的上汤,则用猪骨、江瑶柱、大地鱼(牙鱼平)、虾子(卵)、冰糖,慢火熬成,味鲜香浓。

至于煮云吞,讲究“一滚二满三清”,严格操作。据广东饮食界老前辈李秀松先生解释,“滚”是煮云吞的水要大滚得像跑马(行内称“跑马水”),使云吞速熟定型,而无松散露馅之虞。“满”是指锅中的水要滿,给云吞快速翻滚提供足够的空间,减少彼此碰撞致烂的机会。“清”是煮云吞的水要保持较高的清澈度,不让云吞因受皮上的干粉污染而变得黏糊不爽。

由于料正制精,所以传统的云吞面质量较高,名牌更是令人食指大动。上世纪20~30年代,广州西关的池记云吞面就有口皆碑。当时报上有诗赞道:“池记云吞面有名,此名不独响羊城。澳门香港皆称赞,马路渠边亦有兴。档口规模惟一担,价钱比率用三乘。汽车贵客如流水,夜夜奔来共食清。”香港美食家这样描述传统云吞面:“一口咬下,香、脆、弹牙,在容易咬断和不容易咬断之间,恰到好处,面团大小刚刚好。”“汤水用鸡、猪骨和大地鱼清炖,无比的清香。”他吃后这样抒情道:“谢谢上苍,赐吾等此种美味,感激得眼泪快要掉下来。”

由于现今面条和云吞皮几乎全用机制,而机器压力大,瞬间而就,蛋液与面粉揉合不够充分,弹性较差;加之馅料用机器绞至糜烂,不够爽口,难怪老一辈人都怀念起当年皮薄、馅嫩、汤鲜的云吞面来了。

岭南园林特色探析 篇5

岭南, 是我国南方五岭 (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和越城岭) 以南地区的概称。岭南山水秀丽, 层峦叠翠, 又濒临南海, 环境风物别具特色。岭南人追求自然化、艺术化园居生活, 这孕育了岭南园林求实兼蓄、精巧秀丽[1]的独特风格。

岭南属东亚季风气候区南部, 具有热带、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特点, 岭南的大部分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雷州半岛一带, 海南岛和南海诸岛属热带气候。北回归线横穿岭南中部, 高温多雨为主要气候特征。大部分地区夏长冬短, 终年不见霜雪。太阳辐射量较多。岭南为典型的季风气候区, 风向随季节交替变更。夏季以南至东南风为主, 风速较小;冬季大部分地区以北至东北风为主, 风速较大;春秋季为交替季节, 风向不如冬季稳定。因全年气温较高, 加上雨水充沛, 所以林木茂盛, 四季常青, 百花争艳, 各种果实终年不绝。植物资源非常丰富[2]。

当黄河、长江流域已趋于昌明之时, 岭南还处于未开化的处女地, 社会发展起步较晚。据历史记载, 岭南园林始建于南越帝赵陀, 效仿秦皇宫室园囿, 在越都番禺 (今广州) 大举兴宫筑苑。现存的九曜园, 其前身就是仙湖遗迹, 把岭南的皇家宫苑推上了顶峰, 尔后随着割据政权的衰亡, 岭南皇家园林也就销声匿迹;但随着岭南社会经济的逐步上升、文化艺术的发展和海内外日益频繁的交流, 岭南园林逐渐呈现越来越浓厚的地方民间色彩[3]。

2 岭南园林特色

岭南园林的特色直到清中叶以后才异军突起, 在园林的布局、空间组织、水石运动和花木配置方面逐渐形成自己的特点, 成为与江南、北方鼎力的3大地方风格之一。

2.1 建筑

由于岭南地区特殊的气候决定了其建筑的布局和单体风格均有别于江南园林和北方园林。建筑布局上, 北方园林多采取四合院式的布局, 目的是为了以周围厚厚的围墙抵御严寒, 而岭南园林为了适应其湿热的气候, 各座建筑之间的间距一般较小, 且组织较规则, 接踵而至, 这与江南园林的错落式布局有很大的不同, 这样的布局形式, 组成了巷道, 形成“冷巷”、“穿堂风”, 有效地改善了气温。两建筑之间的联系采用了“冷巷”和“桥廊”代替南北方园林中的空廊, 广州的余荫山房就是很好的实例, 它的前庭与内庭之间的建筑都是以冷巷相连, 冷巷没有顶棚, 可以在巷的两旁种植竹子以遮阴, 加上“穿堂风”的效果, 可以给置身其中的使用者带来一番凉意 (图1) 。南北的两方建筑也不采用廊道的形式, 而是采用了跨水廊桥做联络, 突出庭院的层次, 也能有效的降低小环境内的温度 (图2) 。另一个实例是清晖园的建筑布局, 全园顺着夏季主导风向布局, 庭园空间由疏而密, 筑屋顺前就后, 由高而低, 形成景不阻、住不暑、宜于起居游赏的良好环境[4]。

另外, 由于岭南的高温燥热气候, 它的建筑常结合水来处理, 常采用船厅的做法, 水流从地板下或旁边经过, 使室内温度有效降低, 与此同时, 还可以观赏近水景观, 是岭南园林中非常洒脱的布局, 也是它的特色之一, 这种做法在岭南园林中十分常见, 如公东番禹的愉园, 在庭院的中部设船厅, 正对着拱桥, 水面贯穿了整个庭院, 从船厅向外望去, 仿佛置身于出航的船舶之中, 颇有一番韵味。另外, “壁潭”也是岭南园林中常用的形式, 即在水池旁边有廊榭或假山石围合, 构成一种阴凉幽深的情景, 如清末时构建的广东阳西园, 狭扁的后院廊庑沿亭而筑, 海礁石山, 照屋壁峭而叠, 形成山屋相应相峙, 临下阴潭, 不但夏日生津, 还可观赏飞流溅潭赤鱼遨游奇景, 这种为构造庭院内适宜气候而构建出如此独步的景观, 在我国造园史上也是不多见的[5]。

由此可见, 岭南园林中的建筑无论是单体还是布局形式都与其气候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 突显了房屋的功能性, 布局合理, 使用舒适, 处处体现着形式服从功能的思想。

2.2 山池花木

以传统的审美眼光来看, 山石景观是将自然缩小继而再创造的过程, 是园林造景的重要元素之一,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造园必有山, 无山难以成园。山水能将园林或深厚或灵动的个性凸显出来, 许多名园因山石或水景而闻名遐迩, 如留园的冠云峰、苏州的狮子林、杨州的瘦西湖。岭南园林能够成为3大地方园林之一, 在山水布置方面自然也有其独到之处。

岭南园林一般面积都不大, 因此在欣赏方式上是以景观近赏为主, 讲究点景、借景和意境创造, 常用的布局手法是在庭院中凿池置石, 或一池居中, 四周以亭台水榭相环抱, 假山的堆叠多用以小见大的手法, 如独石成峰。其中以可园的山景构设最为巧妙, 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 虚是借景之意, 借园外山景, 营造“亭馆绿水深, 楼高绿天外, 旧约践罗浮, 一面接芳翠”的幽景;实则指的是园内的主景假山——“狮子上楼台”, 该假山颇具地方特色, 因其不但采用了岭南传统石谱, 而且以当地所产的海上石材砌筑。可惜这种景观大部分在文革中被毁坏[6]。另一实例为清代岭南文人园林的典型代表之一——梁园。梁园以水面宽阔、水景布置精妙而著称。造园者因地制宜, 利用原有的池塘开辟大型的荷花池, 对于湖堤的处理, 既采用了水松堤和韵桥来分隔空间, 以达小中见大的效果, 又以整形式条石与自然式土案相结合的手法, 营造出形态上的变化, 令人流连忘返。更可贵的是, 梁园的园主各个都好收藏奇珍异石, 于是在庭院中收集了千姿百态的奇峰异石, 或俯或仰, 或立或卧在植物配置方面, 由于岭南具有热带、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特点, 所以使得这里展现出一派四季常青, 繁花似锦的南国风光。为表现地方特色, 常用一些岭南地区的特征树:棕榈类的大王椰、假槟榔、大王棕、酒瓶椰;藤本类的炮仗花、夜来香、紫藤、簕杜鹃、绿萝;为在园内形成良好的小气候, 遮蔽酷暑, 园内常使用榕树, 如林家园林中的池岸的两株大榕树。浓荫蔽日犹如大伞盖。可供人纳凉和观戏使用, 既生态, 又美观 (图3) 。

3 结语

岭南园林具有中国古典园林的传统风格, 并受地理环境、自然气候和乡土文化的影响而具有地方特色。为对抗炎热的气候, 在设计处处体现着对使用者的关怀, 从建筑的布局到假山石位置的安排再到树种的选择, 都是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小气候。建筑和园子的功能决定了它的外形。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 岭南园林独特的山池花木的配置手法, 更是增添了它的魅力。

形式和功能的关系是造园时不可回避的问题之一, 然而形式追随功能的理念早在我国古代就已形成, 虽然随着时间推移它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 但是我认为不仅不能将其摒弃, 反而要更好地发扬它, 以指导着我们今天的思想和意识, 可以说从岭南园林中, 我们看到的不应仅仅是冷巷、船厅的奇特, 而是体会如何通过合理的空间组织解决场地中存在的问题。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形式是为设计锦上添花的元素, 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摘要:指出了岭南园林在设计中处处体现着对使用者的关怀, 体现着形式追随功能的理念, 分析了其建筑形式、布局, 探讨了在满足了其功能需求的基础上, 以山池花木的配置赋予其形式美, 有机地将形式美与功能美相结合。

关键词:岭南园林,形式,功能,建筑布局,山池花木

参考文献

[1]周维权.中国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李敏.华夏园林意匠[M].上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3]章采烈.中国园林艺术通论[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 2004.

广州越秀·岭南山畔 篇6

1) 项目规划总体框架结构清晰, 较充分利用地形地貌保护生态, 与周边环境结合有序, 布局合理。

2) 规划采用点式布局, 使小区居住均好性最大化, 突出岭南特色。规划采用组织庭院空间传承的手法, 实现大组团、小围合及中心庭院多元化3种空间, 合理组织满足了住宅的日照通风。

3) 道路空间清楚, 与城市道路衔接合理, 采用人车分流, 动静交通组织合理, 结合地形高差设置部分地下2层车库, 提高土地利用率。

4) 公建配套设施基本完善, 布局合理。

2 建筑设计

平面布局考虑了南方的气候特点和使用需求, 尽量做到南北朝向, 采光通风良好, 住宅内部各功能空间分区合理, 尺度适宜, 交通面积集约。一些套型受岭南民居的启发, 设置了入户花园, 可从小天井引风入室, 有利于通风;建筑屋顶设计成坡顶, 灰瓦白墙和错落有致的山墙蕴含岭南建筑的韵味。

但套型中对入口空间的处理不够精细化, 缺乏入户空间的处理和储藏空间的设计, 户型较多, 但小于90m2的户型占比少, 10~13号楼体形系数偏大。

3 环境建设

该项目环境建设较好地利用了原有地形地貌, 并对场地内不利地形进行了合理改善, 与周边环境协调。其园区建设功能性配置合理, 植物配置适合, 选材合理。环境建设风格具有岭南特色, 给予居者以较好的文化体验。

4 工程质量

该项目施工质量保障体系比较健全, 现场文明施工和质量控制比较规范。被广东省建筑安全协会评为“AA级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该项目采用了多项施工新技术, 并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列为绿色建筑和低能耗建筑科技示范工程。

5 科技进步

1) 建筑节能东西剪力墙采用30mm厚玻化微珠保温砂浆隔热层, 屋面隔热层采用挤塑聚苯板, 外窗采用中空玻璃并在内侧贴隔热膜, 填充墙采用200mm厚加气混凝土砌块, 建筑外立面选用浅色饰面, 建筑节能率达60%。

2) 采暖采用分户热计量及温控技术。

3) 节水地面雨水通过明沟收集至雨水处理系统处理后, 用于景观水池补水和绿地浇灌;采用节水器具。

4) 节电配电设备设置在靠近负荷中心, 选用变截面插接母线等技术, 缩短配电线路长度, 节省材料, 减少电能损耗。

5) 智能技术应用采用智能化安防、管理和信息系统。

岭南园林的营造手法 篇7

岭南园林是中国三大园林体系(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之一,继承了中国古典园林的传统思想,但由于岭南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开放兼容的文化性,形成了独特风格的岭南园林。

1 岭南园林概况

岭南园林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公共园林等,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闽南和台湾等地。其园林建筑形式的主要特征是缓顶宽檐、碉楼冷巷、三雕三塑配植四季花果,山、水、石、建筑、植物等是其构园要素。与北方园林的庄重与华贵、江南园林的曲折幽邃不同,岭南园林的平面布局大多呈几何形图案,形状规整,具有轻盈、自在与敞开的岭南特色[1,2]。其代表作多为私家园林,如番禺余荫山房、东莞可园、顺德清晖园和佛山梁园(清代四大名园)。同时,岭南地区地处沿海,与西方交流更为密切,因而造园手法上受西方影响较大。

2 岭南园林的选址与布局

岭南园林最重视选址,因为园址最能表现建园者的审美取向和生活意趣。岭南园林大多远离闹市,提倡宅院要与自然融为一体。因此,清晖园、梁园建在郊区,可园、余荫山房则建在乡村[1]。

受当地气候条件(炎热多雨、台风肆虐)的影响,岭南园林多采用庭园式布局,建筑包围着园林,宅居和园林融为一体,以减弱强风暴对园林的侵袭,也可减少热辐射,起到较好的降温效果,实用性很强[3]。岭南宅园面积较小,园林空间组织较为简单,用“连房广厦”的方式围成内庭园林空间,使庭园空间与日常生活空间紧密结合起来,或通过借助园外景色,把园外景色组织到园内,园内空间层次丰富。因此,造园用地虽然不多,但园内石沼桥廊、古木花藤,布置得幽深别致,形成独特的造园风格。

3 岭南园林的营造手法

3.1 山

在岭南园林中,假山是庭园的主要景观。如清晖园的九狮山和凤来峰。假山常利用当地的山石和海石构成不同的景观效果,或叠石造景,或布点散石,或立石成峰,摹仿自然和追求山林野趣。岭南庭园的假山一般规模较小,因而十分注重与周围环境及空间的比例关系。在较为宽敞的庭园空间放置相对大型的假山石景,成为庭园的主景,还能起到划分园内景区的作用,使原来平坦的庭园形成高低起伏、层次变化的丰富空间。而在狭窄的建筑围合空间中,则用壁型假山的形式紧靠庭园围墙,有效地利用空间,使假山石状类似于山岩峭壁。岭南假山石景主要材料是英石,以小块英石叠砌而成。在余荫山房庭院一角,英石假山依附园墙而叠,水从假山上流下,山水相依,营造了岭南园林中常见的崖潭局形式(图1)。

3.2 水

水是园林景观构成的重要因素,在中国的传统园林中,无水不成园,岭南园林同样也是如此。“大园宜依水,小园重贴水,而最关键者则在水位之高低”,“园林用水,以静止为主”,这些作为园林理水的基本法则,深刻描述了水在园林造园中的重要作用[1]。水庭造园是岭南理水的主要艺术手法,但传统的岭南园林规模较小,在西方造园思想的影响下,岭南园林的理水手法不同于江南园林用自然的池形水面,其理水方式是以聚为主,池岸和水池形式较为规整,一般为人工造池,形状有方形、矩形、曲尺形、半月形、多边形等,也有将池岸做成规则几何形式与自然山水形式的结合体,这种几何形的池形成了岭南造园的一大特色。例如,余荫山房是由2个规整形状的水池并列组成水庭,面积约200m2,水池的规整几何形状显然是受到西方园林水池布置的影响。岭南庭园选用规则的几何形水庭,也与其庭园的空间形态有关。岭南庭园空间是由建筑围合而成的空间。因此,庭园采用几何形水池容易与建筑的界面环境协调,尺度可大可小。为取得开阔、通透的庭园空间效果,岭南园林中用水面来分割空间和组织空间,避免采用堆山或密植的方式而造成庭园的臃肿和压抑。

3.3 石

岭南地区多丘陵,盛产各种优良的石材,由于取材方便,石景就成为庭园的主要观赏景色。岭南传统园林多采用英石、湖石、腊石、钟乳石、龙江石、松皮石等,其中又以英石的选用最多。岭南理石不向上堆叠,而向水平展开,分为置石法、堆石法、挂壁法、塑石法。置石法主要用于黄腊石、湖石和花岗石;堆石法多为用于湖石或珊瑚石;叠石法主要用于英石的壁山做法,最富岭南风韵。在石景的应用上,充分利用庭园空间,石景小品置于庭园死角,使空间有限的庭园富有生机和变化。

3.4 建筑

岭南园林的建筑以生活性为主,具有很强的实用功能,其“点睛”作用相对较弱,更多的是作为造园的背景要素。建筑体形一般较为轻快,通透开敞,构造简易,体量也较小,建筑的外形轮廓、柔和稳定,大方朴实[4]。园林建筑的类型有碉楼、舫、船厅、亭、廊桥等。碉楼是岭南园林中最有特色的建筑,可园、清晖园和立园中均有碉楼这种形式。受南方潮湿和炎热气候的影响,船厅和舫都有避暑纳凉和通风透气的功能,同时也体现了岭南地区的海洋文化。廊桥设计将不同标高、不同尺度、不同功能的建筑空间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曲径回廊相联系,建筑高低错落有致,大小空间组织有序的建筑群体。亭的做法不拘一格,风格多样,余荫山房中依墙而建的圆形半亭十分别致(图2)。岭南庭园中的建筑单体平面形式灵活,如可园的双清室为亚字形,余荫山房的玲珑水榭平面为八角形。建筑装饰以“三雕三塑”最为典型,即木雕、砖雕、石雕、陶塑、泥塑、灰塑,其中以灰塑和砖雕最具岭南味[5]。

岭南园林开创了中西文化糅合,艺术与实用兼顾,园林与建筑互融的新境界,反映了广东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趣,构成了人与自然高度融合的生动画面。岭南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孕育出开放的岭南文化,而正是这种文化个性,在面对外来文化时,将西方造园手法与中国自然山水园布局艺术创作相结合,充分体现了岭南园林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特点。

参考文献

[1]杨翼飞,陆琦.论广东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J].广东园林,2008,30(1):20-23.

[2]李敏.论岭南造园艺术[J].广东园林,1993(3):2-8.

[3]陆琦.岭南传统园林造园特色[J].华中建筑,1999,17(4):119-123.

[4]陈程飞,杨润东.岭南园林的营造手法和艺术特色[J].四川建材,2008(4):221,224

岭南画派的“折衷”艺术 篇8

一、岭南画派的领军人物

岭南画派, 是指由广东籍的画家组成的地域性画派, 以画岭南地区的景色为主要题材。创始人是留日归来的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 (合称“二高一陈”) 。

此画派的重要代表画家按时期分为三代:

1. 二高一陈;2.赵少昂、黎雄才、关山月、杨善深;3.陈金章、伍嘉陵、何永祥。

其中二高一陈可以说是岭南画派的领军人物。他们在留学热潮中留学日本, 学习西方绘画, 将西方绘画和中国传统绘画结合, 留日归国后创建岭南画派。除此之外, 被称为“岭南三杰”的他们还是同盟会元老级的革命者, 也是早期国民革命的战斗者。也是因为这些经历, 他们具有其他艺术家缺少的坚定的革命精神。从其政治追求出发, 在革命思想的指导下, 他们认为艺术革命也势在必行:“兄弟追随 (孙) 总理作政治革命以后, 就感觉到我国艺术实有革新之必要。这三十年来, 吹起号角, 摇旗呐喊起来, 大声疾呼要艺术革命, 欲创一种中华民国之现代绘画”。由此岭南画派的革命思想在西方艺术思潮的冲击下走上了历史舞台。“二高一陈”也以“折衷”方案开始了他们的中国画改良运动。

二、岭南画派的“折衷”思想

在民国初期中国画变革中, 岭南画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所主张的“折衷”思想在中国画改良论从“新旧之争”到“中西之辨”的过程中处于一个关键的地位, 直至现代, 这个思想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什么是“折衷”?岭南画派所提出的“折衷”是指在绘画艺术上要“折衷中西, 融汇古今”。

在西方艺术思潮的冲击下, 国人开始认识到中国画的不足之处,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不少艺术家提出了中国画改良论。前有陈独秀提出“若想把中国画改良, 首先要革王画的命。因为要改良中国画, 断不能不采用洋化的写实精神”。又有徐悲鸿在《中国画改良论》中举例绘画应用之法“古法之佳者, 守之;垂绝者, 继之;不佳者, 改之;未足者, 增之;西方化之可采入者, 融之”。此二者皆提出了改良中国画之法, 在他们的观点基础上, 岭南画派的领军人物“二高一陈”将其继续发展, 进而提出“折衷”之法。

岭南画派的折衷首先是要学古变今, 古今融合。就是不完全摒弃古法, 但是也不受古法束缚, 学习古人所创适合现阶段运用的方法, 绘制包含现代特色的作品, 用古法绘今画。而不是一味的受古代绘画法则的约束, 不管是绘画技法还是绘画内容都没有新的变化, 那样的绘画作品只会是“现代之古画”, 丝毫没有新意, 这也就是为什么要进行中国画改良。也就是高剑父所说的“欲取古人之长, 舍古人之短……弃其不合现代的, 不合理的东西”。

“折衷”的另一个方面是要“引西润中”。这一观点的提出, 是受到西方艺术思潮的影响。“二高一陈”皆是留日的艺术家, 在日本受到了西方绘画的启示, 认识到中国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 绘画艺术处于一个落后的状态, 但是世界各国却在新艺术的浪潮中不断进步。而且西画也在不断的吸收东方艺术的元素, 那为何中国画不能融合西方绘画的特点?以西方的现代科学的方法更加精准的描绘中国绘画。在此环境下高剑父在《我的现代绘画观》中提出了“欲现代画之发达, 我以为同时也要西画发达, 俾我艺坛时时受一种新刺激, 灌输一种新血液。西画可算是我国艺坛一种新补剂了”。

总上所述, 岭南画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 以发展中国画为目的提出了他们的“折衷”思想:“要把古今中外的长处来折衷地和革新地整理一过, 使之合乎中庸之道, 所谓集世界之大成”。

三、岭南画派的特征

岭南画派的绘画, 在其“折衷”思想的指导下, 有自身明显的特点。

1. 绘画方式的创新

“二高一陈”三人皆师法居廉、居巢, 学习没骨法, 并在日本留学期间, 受到竹内栖凤等人的绘画影响, 将日本的绘画和中国传统绘画融合在一起。同时还学习西方的透视、光影等科学的绘画方法, 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 变革古法, 将西方的绘画新形式加入中国画中。

而在二高一陈的基础之上, 第二代岭南派画家根据“折衷”思想的指导, 将绘画进行创新, 除了在技法上, 还将构图方式和所描绘对象进行变化, 如关山月的梅花用梅花表现社会新气象。

2. 注重写生

“师法自然”是中国传统的绘画理论指导, 在居廉、居巢的绘画中也以其为重要的指导思想。“二高一陈”在向居廉居巢学习绘画的时候以写生为重点, 在师法自然中学习到了“二居”的没骨法的精髓。后留学日本学习西方绘画, 也以写实为主, 这就决定了写生在岭南画派的重要地位。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岭南画派画家的作品以岭南地区当地的景物为表现对象, 他们就地取材, 将岭南文化融入其中, 更好的诠释画家的写生能力。

到后来的岭南画派艺术家沿袭传统, 重视写生, 其中以关山月为代表。正是由于艺术家在不断的写生, 这就使得岭南画派在不断的进步和创新。以关山月为例, 他将传统的水墨技法和西方科学的绘画技法加到写生当中, 但每次写生都表现自己不同的情感感受, 这样让作品再不停的变化和发展。

四、总结

岭南画派在艺术革命时期以革命精神和时代责任感提出“折衷”方案, 让中国画跟上时代的脚步, 在中国近现代美术的发展中, 画上至关重要的一笔。以传统中国画的笔墨为基础, 学习西方的写实方法, 结合当地的文化生活, 创造出有地方特色, 紧跟时代脚步的绘画新形势。岭南画派的“折衷”艺术是当代中国画学习的典范, 在变与不变、传统与创新中寻找自己的出路, 是值得学院学生思考与借鉴的。

参考文献

岭南文化抹底色 篇9

沙湾乡土文化资源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自2010年开始,沙湾镇着力打造岭南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内涵相融合的区域德育特色,指导学校深入挖掘自身文化的“闪光点”,为学校文化建设找準“底色”,从而走出一条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岭南文化思想:让德育找准新定位

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和活力的地域文化之一,体现出“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的文化理念。沙湾镇各学校从岭南文化思想中得到启发,经过提炼和融合,让学校德育工作迸发了新力量,如象达中学的“象达教育“、象骏中学的“淳骏文化”、京兆小学的“报最教育”、福涌小学的“弘毅教育”、龙岐螺阳小学的“立美教育”、德贤小学的“德贤教育”……每个学校都个性鲜明、自成风格,充分体现了岭南文化的韵味。

和,即“和谐”,这是一种凝聚力、亲和力、向心力的体现。沙湾镇中心小学从“和衷共济”的沙湾宗族文化中提炼出“和美教育”的教育理念,学校在“建有文化的校园,塑有智慧的教师,育有个性的人才”的办学思路下,深化“和谐发展、立德育美”的“和煦德育”,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积极开展沙湾民俗文化实践探究活动,出版了校本教材《沙湾民俗文化》。

深入挖掘岭南文化思想,让沙湾镇学校德育工作找准了新定位,获得了学校内涵发展的新动力。

岭南民俗活动:让德育找到新载体

德国哲学家米切尔·兰德曼曾指出,不仅我们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创造了我们。个体永远不能从自身来理解,他只能从支持他并渗透于他的文化的先定性中获得理解。民俗活动具有本土性、娱乐性、趣味性,岭南民俗活动走进校园,不但创新了德育载体,也让抽象的教育理念变得鲜活。学生在独具民间特色的活动中得到快乐的同时,主动思考、自我体验,去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这才是成功的教育。

如沙湾镇实验小学位于“中国龙狮之乡”——沙坑村。学校在20世纪90年代末就在村委的支持下开展武术教育。学生分学段学习拳术、棍术、刀术、剑术、太极拳,男女教师分别学习舞龙和舞凤。近年来,学校通过科研引领拓展武术教育的广度和深度,确定了“武德教育”的办学理念:在一二年级开展礼貌教育;三四年级开展诚信教育;五六年级开展智勇教育。学校知名度更是名扬在外,是广东省唯一一所国家级武术传统项目学校。

地处古镇沙湾“心脏”地带的西村育才小学,以学校为“圆心”不到1000米的半径范围内,就有着丰富的岭南文化资源:广东音乐的发源地之一的三稔厅,广东音乐及粤曲著名作家何少霞的故居,清末民初的私塾的居所——古镇书斋、原为乡中儿童“开冬学”必来叩拜之处——文峰塔等等。学校从“动静”两方面入手挖掘岭南文化资源,培养学生沉稳有实、动静相宜的个性。一方面从“动”入手,成立少儿民乐队、鳌鱼队、狮队;另一方面从“静”入手,在学生中普及兰花的栽培,倡读经典诗书。学校立足岭南民俗活动,打出了四张文化名片,即民乐文化、狮艺文化、兰花文化、诗书文化,从而奠定了“风雅文化”的文化核心,以培养学生风雅并兼的个性。

岭南民俗工艺:让德育迸发新力量

传统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明与智慧,而且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生命力。沙湾镇将岭南民俗工艺与课堂教学和学校文化相结合,以一种新颖的方式,为学校德育增加了一份活力和厚重。

如沙湾镇红基学校毗邻蕴含岭南建筑文化精华的殿堂之一——宝墨园。学校充分挖掘“宝墨文化”,以灰塑为抓手,引领着学生体味这别致的民间瑰宝的魅力。他们在不同年级设置了学习目标:低年级学生学会简单的绘图,了解灰塑的历史和制作,这一阶段为“赏雅”;中年级学生学会颜色的搭配和图形的描绘,品味灰塑的艺术特色,这一阶段为“绘雅”;高年级学生学会制作灰塑,深入了解灰塑图案的寓意,并融入自己的理想追求,这一阶段为“塑雅”。

又如,沙湾镇兴贤小学所在地曾是番禺竹篾编织虾笼的唯一产地及扎作工艺的传承基地。学校对鱼灯的寓意深入理解,把学校文化定位为“明心教育”,他们希望让学生在参与工艺制作的过程中,体会生命的意义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让教师们点亮职业生涯的“灯”,做好学生的引路人。自此,学校也找到了发展的“启明灯”。

“欲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沙湾教育由于根植于厚重的岭南文化而枝繁叶茂,正焕发出无穷的生命力。它以文化引领学校内涵发展、均衡发展、持续发展,引领着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让充满魅力的沙湾优秀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让区域德育焕发新姿态。■

【唐恩莹,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沙湾教育指导中心教研员】

岭南黄鸡配套系 篇10

岭南黄鸡I号配套系是广东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岭南家禽育种公司经过多年培育而成的黄羽肉鸡配套系, 已通过国家家畜禽遗传资源管理委员会的品种审定。

1. 外貌特征。

父母代公鸡为快羽, 金黄羽, 胸宽背直, 单冠, 胫较细, 性成熟早。父母代母鸡为快羽, 矮脚, 即羽、胫、皮肤均为黄色, 胸肌发达, 体型浑圆, 单冠, 性成熟早, 产蛋性能高, 饲料消耗少。商品代外貌特征为快羽, 三黄, 胸肌发达, 胫较细, 单冠, 性成熟早, 外貌特征优美、整齐度高。

2. 生产性能。

(1) 父母代种鸡生长发育参数见表1。

(2) 父母代种鸡生产性能见表2。

(3) 商品代鸡生产性能见表3。

二、岭南黄鸡Ⅱ号配套系 (快长型)

1. 外貌特征。

父母代公鸡为快羽, 三黄, 胸宽背直, 单冠, 快长。父母代母鸡为慢羽, 三黄, 体型呈楔形, 单冠, 性成熟早, 蛋壳粉白色, 生长速度中等, 产蛋性能高。

(2) 商品代可根据羽速自别雌雄, 公鸡为慢羽, 母鸡为快羽, 准确率达99%以上。公鸡羽毛呈金黄色, 母鸡全身羽毛黄色, 部分鸡颈羽、主翼羽、尾羽为麻黄色。黄胫、黄皮肤, 体型呈楔形, 单冠, 快长, 早熟, 具外貌特征优美、整齐度高、快长、优质的特点。

2. 生产性能。

(1) 父母代生长发育参数见表4。

(2) 父母代种鸡生产性能见表5。

(3) 商品代生产性能见表6。●

上一篇:职责落实下一篇:调解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