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风格

2024-09-27

岭南风格(共6篇)

岭南风格 篇1

审视岭南文化, 它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上居于重要地位的区域文化之一, 我们可以从地理环境因素和历史背景来认识和了解它。岭南, 地处南疆边陲, 位于南海之滨, 自古就是我国对外商贸的门户之一, 现今我们也把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地带的广东省和港澳地区的区域文化通称为岭南文化。历史上它经历了多种文化 (中原文化、楚文化以及西方文化) 的冲击, 在中国地域文化中曾与燕赵文化、吴越文化一起构成三大分割势力。本文拟从区域文化体系的角度, 来对岭南文化艺术风格进行分析研究。[1]

一、岭南文化的历史地理背景

1. 岭南文化的历史背景

早在12.9万年前的原始社会岭南地区就有人类活动, 其中马坝人遗址是旧石器中期文化的代表。粤地新石器时代的原始文化则以粤北的“石峡文化”和粤中的“西樵山文化”为代表。自先秦到北宋这一千多年间, 岭南地区被视为“蛮荒之地”, 是“迁徙、贬谪、流放”的惩罚之地, 因为文化上无根无本, 成了远离故土、放逐文明的“穷乡僻壤”, 那时候, 岭南仅仅作为一个区域性的名称指代, 却没有更确凿的文化意义。历史上秦汉时期、两晋南北朝、两宋时期和明宋时期这四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 带来中原文化与长江流域文化在岭南传播与移植的高潮[1]。在两种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下, 岭南文化的变通和包容在这个时期充分的体现出来。这也正是外来文化进入岭南后, 最终都以岭南的面孔保留下来的原因。[2]

2. 岭南文化的地理背景

岭南, 作为一个地域性概念, 指五岭以南地区, 在地域上包括今广东省、海南省和广西部分地区。由于地处我国南疆边陲, 在交通落后的古代, 北隔五岭, 南阻大海, 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 极大地阻隔和限制了与中原的沟通。由于交通的落后, 古代岭南一直远离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中心, 加上相对封闭的自然地理环境, 也使岭南文化开发得比较晚, 被中原视为蛮荒之地。梁启超评价广东说“朝廷以羁縻视之, 而广东亦若自外于中国, 故就国史上观察广东, 则鸡肋而已。”[3]从另一个角度说, 这种地理上的劣势, 也使岭南的文化气质中不同于中原固步自封的优越感, 更多的是保持一种反传统性, 又不断变革创新的文化气质。

二、岭南文化的文化体系的形成

岭南文化在区域交流中接受并融合了中原文化、吴越文化、楚文化、巴蜀文化。同时在与海外文化交流中, 也深受基督文化、阿拉伯文化、波斯文化、日本文化、西方文化的影响。开放兼容的文化内涵, 正是岭南文化与海外各种文化交织碰撞中融汇升华发展而来的。[2]在这种包容南北, 兼纳中西的特点上, 具有岭南区域特色的海洋文化分成广府文化、客家文化、福佬文化、桂系文化、海南文化。这些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的文化内部又体现出各自的差异性。每个文化区域相互之间所谓的文化差异, 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差异。某地区的文化不同亦即该地区人们对自然万物的态度不同, 亦由于这些不同的态度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同文化行为, 造就了程度不同的文化的发展或文明[4]。

1. 岭南文化的工艺美术表现形式

岭南文化在对中原文化以及海外文化的兼容中, 从己质文化与异质文化的碰撞和比较中, 进行筛选, 取他人之长融于己, 从而产生一大批雅俗共赏的文化艺术精品。艺术分类包括美术、音乐、戏剧、舞蹈、曲艺、电影等, 美术则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工艺和书法。相对于大的艺术范畴, 小的艺术文化是由基层的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的民间艺术形式, 它主要表现在流传于民间的绘画、雕塑、建筑、工艺。

(1) 工艺雕塑类

玉器:翡翠、玛瑙、白玉、南方玉、铀玉等

木雕:金漆木雕、黄杨木雕、红木雕刻、樟木雕刻等。

微雕:象牙米雕刻、头发丝雕刻

石雕:绿石雕、端砚等

骨雕:牛骨雕、牛角雕、骆驼骨雕、墨鱼骨雕

牙雕:象牙雕、猛犸牙雕刻

其他雕刻:砖雕、贝雕、果核雕、竹雕、根雕、缅茄雕刻

(2) 刺绣和染织类

刺绣:潮绣、广绣、少数民族刺绣、挑花等

印染:蜡染、

(3) 织毯类:地毯、挂毯类

(4) 抽纱花边和编织类

抽纱:抽纱织布、画屏、花边等。

(5) 艺术陶瓷类

瓷器:瓷塑、广彩、潮彩、青花、通花瓷

陶器:陶塑、紫砂 (红泥) 陶器、各种刻花和剔花陶器等

其他艺术陶器:瓷版画、刻瓷、嵌瓷、陶瓷微雕/微书

(6) 工艺玻璃类:琉璃、水晶玻璃

(7) 编织工艺类:藤编、葵编、竹编、草编等。

(8) 漆器类:漆画、漆器、螺细镶嵌、脱胎漆雕塑等

(9) 工艺家具类:硬木家具、镶嵌家具等。

(10) 金属工艺和首饰类:景泰蓝、金银细工 (摆件) 、铁画、铜器、金银首饰、珠宝镶嵌等。

(11) 其他工艺类:

人造花:绢花、纸花、绒花等。

工艺画:麦杆画、火烙画、贝雕画、竹帘画等。

手工玩具:竹玩具、木偶、泥塑等

其他工艺美术:灯彩、烙画葵扇、檀香扇、鼻烟壶和内画壶, 风筝、木版年画、剪刻纸、纸扎、秋色等。[5]

2. 潮州木雕的发展概貌

(1) 潮州木雕的历史

潮州木雕历史源远流长, 唐宋是潮州木雕的起源期, 在结合福建地区的木雕技艺基础上, 潮州木雕从明代开始, 将木雕制品不仅普遍应用到建筑装饰方面, 而且还应用到礼祭用具和家具上;而在雕刻技艺上, 已能综合运用圆雕和浮雕的雕刻手法, 并从平面雕饰向单层镂通发展。[3]到了清代, 潮州木雕进入鼎盛时期, 木雕得到广泛运用, 那些描述人民生活和思想感情的风俗故事、神话传说、戏剧情节、珍禽异兽、花鸟虫鱼, 无不成为木雕的题材, 能与木雕结合, 加以传神表现, 而在技法上也从单层镂通发展到多层镂通。

(2) 潮州木雕的工艺

潮州木雕的材料比较单一, 主要是杉木和樟木二种。杉木的特点是强度大, 易入刀, 少蛀虫, 不易变形, 但纹理直, 横刀无韧力, 易崩缺。故不宜用作精细雕刻, 多用在建筑装饰上。樟木的特点易入刀纹理细, 不易雕缺, 能防虫防雾, 但强度不高, 易变形。故多用作镂空工艺。雕刻加工则主要使用手工为主, 使用圆雕、透雕、浮雕等一系列完整技法, 加上由于它采用髹漆贴金, 故又称为“金漆木雕”。因为潮州木雕作品经过雕刻以后, 外表还要涂上亮金漆, 以显得金碧辉煌, 并在耀目的光彩中取得了玲珑剔透的效果, 潮州木雕继承我国传统木雕技法外, 经过长期摸索和发展去拙求精同时吸纳了石刻、绘画、泥塑以及潮剧等各种民间工艺技法和表现形式, 形成风格独特的雕塑艺术。[6]

潮州木雕的工艺流传久远, 宁波的“朱金木雕”也属于潮州木雕体系, 这种木雕主要依仗漆工的修磨, 素有“三分雕, 七分漆”的说法。

(3) 潮州木雕的表现形式

潮州木雕通常与建筑物、家具、神器结合在一起, 大致可分成建筑饰物、家居饰物、神器饰物, 再加上案头摆设四大类。在建筑装饰的风格上, 潮州木雕主要采用几何形图案, 主要形式有:拐子纹、步步紧、回纹、斜、方豆腐块等。多采用格律体构图, 以几何为基础, 巧妙构思, 从左右、上下、奇偶、大小、主宾、虚实之中安排布局, 创造出千差万别又格律严谨的图案。

通过这些工艺美术形式的呈现, 充分体现出岭南特色。这些工艺形式得益于这里的自然气候, 物产丰富, 以及盛产奇珍异宝, 诸如珠玑、玛瑙、象牙、犀角、美玉、菊花石等, 更使得这里吸引到络绎布局的商贸交易。此外, 工艺品在原料、题材的选取上、表现手法的运用上, 都通过民俗生活逐渐形成了岭南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工艺形式。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在山水兼备且临江靠海的自然环境下, 在远离中原文化的承接的条件下孕育成长起来的岭南文化, 反映与表现着特定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 他具有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的工艺美术形式, 不但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 其资源的丰厚程度, 足以使人眼花缭乱。丰富的图案, 精巧的技艺, 独特的造型和浓厚的文化内涵, 使他们成为中国民间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些艺术表现形式, 将为在现代生活中寻找中国元素的设计师提供更多的思路, 为理解和把握岭南文化的精髓提供丰富的资源库。

摘要: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上居于重要地位的区域文化很多, 岭南文化就是其中之一。本文从岭南的地理和历史角度分析岭南文化形成的内外因素, 意在调查研究岭南传统民间工艺的结构形式, 为现代装饰艺术的形式收集整理寻找新的思路。

关键词:岭南文化,民间工艺,工艺种类,艺术风格

参考文献

[1]梁国昭.五岭与古代交通[J].历史自然地理研究, 1995.:12.

[2][3]李权时.岭南文化现代精神[M].广州:广州出版社, 2001:34.

[4]陈朝辉, 蔡人群, 许自策.潮汕平原经济[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4.:67.

[5]袁忠.岭南人文精神初论[J].岭南学刊, 2008, (04) .

[6]粤东一绝[Z].广州:广东省博物馆, 1997.:5.

岭南派风格与中国式建筑 篇2

一、20世纪80年代,中国建筑界曾吹过一阵地方建筑风格(或称地域建筑风格)之风,虽谈不上强劲,但确也产生过一定影响。一些学者在一定深度上,还曾对此在理论层面做过一些探索,而引发这一波地方建筑风格兴起之源即始于岭南建筑风格。

记得早在文化大革命后期,以佘峻南先生为首的一群广东建筑师抓住了为广交会修建配套建筑设施的“政治任务”的难得机遇,精心设计(建造)了广交会场、友谊剧场、矿泉别墅等一批颇具现代建筑风格,又有别于国外其时流行的建筑,当然,在文革时相对封闭的国内建筑界更是别开生面了。与今天相比,这批建筑无论是建筑总量还是单体规模都不算大,建设标准更谈不上高,但其建成后所产生的影响却不可谓不大,她深深吸引了全国建筑师的目光,以至出现了“南下取经”的异常热烈场面,这在极左思想盛行的年代,更是让人不可思议,也足见其力之伟。

这批建筑所以有如此影响,一方面是因为在文革的长期禁锢中,难得一见如此鲜活形象的作品,然而更重要的又不是港澳流行风格的简单搬抄1),而是因地制宜设计理念的具体体现和生动范例。至今,仍有几点还深深植入我的记忆中。一是设计因地制宜,与当地(岭南地区)的气候、环境条件紧密结合,设计以此为依据,形成了灵动、开放的室内外建筑空间;对通风和遮阳的考虑与简易有效的建筑化处理等,这些都赋予了建筑独特的个性与外部形态,第二就是设计就地取材、标准适中,对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在不高的造价条件下,最终形成质朴、简明而又颇具表现力的现代建筑特质。

其时,在中国建筑界刚刚进入改革开放的当口,在传统与创新的激烈讨论中,这一组建筑作品引发了对地方建筑风格的关注,继岭南派建筑的论述见诸理论报刊之后,京派、沪派等也被相继提出,并引发热议,但遗憾的是,这一波关于地方建筑风格的研究与讨论,无论在建筑创作理论研究还是建筑设计实践的层面,并未形成一股有力的潮流而持久的延续下去。进入20世纪90年后,在建筑的快速发展和商业大潮的冲击下,特别是在各种外来建筑流派,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建筑形象蛊惑下,关于中国地方建筑风格的研究又被置于一隅。至今,有关地方建筑风格的设计研究或停留于论文纸面上,或成了少数钟情地方建筑文化的建筑师所爱2)。

然而历史似乎又在揶揄我们。今天,当我们从国外引进生态、绿色建筑理念,为实现“四节一环保”,以科学、绿色的发展理念来审视和设计当代的建筑,当许多被视作生态、绿色建筑技术被大量引进并应用在建筑之中时,我不由得想起当年矿泉别墅采用的尚显简陋但却有效的遮阳竹簾,那掠过水池、穿过架空层形成的丝丝凉风……,我又忆起当年那些令人心仪的岭南派建筑。

诚然,历史在前进,科技在进步,我们也从不排斥对新的建筑技术与材料的应用,但岭南派建筑那种从地域环境条件出发,从规划、设计入手,营造宜人的环境,最大限度的节约材料、降低投入的设计理念与手法不正是契合了我们今天所推崇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吗!

我想,不光是岭南派建筑,包括所有优秀的地方(民居)建筑都是用了低配置、大智慧,充分利用并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与资源条件,从而建造出既适用又能够独具特色(包括建筑的外显形态)的建筑宋,成为建筑宝库中的珍品,而这也正是我们今天应该提倡的,也是历代中国建筑人对绿色建筑理念的具体诠释,对世界建筑发展的卓越贡献。

如果说我们曾一度漠视和忽略了她,那么在全球倡导绿色环保理念的大趋势下,重视并认真发掘、发扬我国地方(地域)建筑风格中的宝藏并应用于我们今天的建筑设计创作之中则正逢其时,这也是对当年岭南建筑风格追忆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

我期待着岭南建筑似当年一样再领中国建筑风气之先,并将自身也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获得新的活力。

二、在中国近、现代建筑演进的历史上,对所谓“中国式建筑”的探索似乎从未终止,它已成为中国建筑人的一个心结和苦苦求索的目标。特别是在国家、民族的发展与中国社会处于动荡之时,在意识形态的催动下,或成为抵御外侮的精神武器,或以此抗击外来文化的入侵,或为了捍卫民族尊严,或为了展示繁荣强盛,此时,中国建筑师往往会面对设计、建造“中国式建筑”的历史性任务,乃至承担起“民族复兴”的重任。从19世纪对中国“固有文化”在建筑上表现的探索,到民国建筑样式的尝试,由推崇“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建筑形式”而出现于20世纪上半叶的“大屋顶”之风,甚至直至今天对国家大剧院等一批国家级建筑在建筑文化样式方面价值取向出现的争论等,百多年间在探索“中国式建筑”过程中,中国建筑师付出了如此的艰辛努力,累积着如此众多的成败与困惑。

这期间尽管也出现了诸如南京中山陵、上海中国银行、民国政府外交部、人民大会堂、民族文化宫等等尚能为人们所认可的代表作,但由于这些作品所受到的时势环境与设计具体条件的局限,我们几乎很难从中抽取出能够构成“中国式建筑”的规律性、普适性的东西。特别是随着社会生活与建筑类型和建筑技术与材料的发展,主要倚重于用传统建筑文化外显形态作为符号来传递地域(国家)特征的作法越发受到诟病,这种手法可适用的空间也越来越小,所以可以说至今我们也还未找到成功构筑“中国式建筑”的规律性范式。就以近日公诸于世并已开工建设的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而言,尽管发动了全球华人建筑师,从数百份方案经几轮评选艰难出炉,尽管参与创作者对“中国式建筑”的探索如此投入与挚着,但从结果看,笔者觉得也还是尚未尽人意,至少还不能完全展现主办方所希望的“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这里笔者并不打算也不可能对这一设计做出全面的分析。由于未参与其中并不了解全部情况,但仅从对一些评委、领导发表的文章、评议的学习中,我完全可以体会这一项目设计创作过程中的艰难,包括评审选择之不易。这里围绕本文主题,我只想说的是,尽管世博会中国馆功能内容繁杂,方案的选择必然要考虑诸多方面,但显然方案最后取舍的关键点还是“看谁更像中国馆”。入选设计尽管没再用牌楼、灯笼或屋顶一类的符号,但仍是源于中国器、中国鼎的演绎,也许与其他方案相比她有更多优势,但是仅从对中国式建筑的探求角度来讲,我认为其终归还是在建筑外在形式的范畴内寻求“中国式建筑”的诉求。

笔者认为,所以百多年来中国建筑人3)对“中国式”的建筑苦苦追索却始终难得正果,其原因可能有多方面,无论在主观认识上还是出于客观原因,然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乃是,对于“中国式建筑”的探索最终都归于其外在的形态上。客观的原因是今天的建筑,无论在内部空间及功能还是结构材料技术等方面都发生很大变化,如果从过去的传统里已很难找到可以直接传承的东西。而从主观来说,也许囿于研究认识的深度或一些人的识别习惯,最直接有效的似乎也只能用一些传统的符号来传递国别与地区的历史信息与识别特征。如此则无论初衷如何,似乎也都难出此窠臼。

进而言之,用建筑(特别是通过整体建筑形态)来表达意识形态的国家、民族,甚至某种政治意向本来就是一个“难题”,而作为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中国,要用一座建筑来承载、表现这一特定主题,仅就地域条件的多样和民族文化的纷丰就更是一项高难的艰巨任务。

此前我曾对张钦柟先生在研究中国建筑发展、总结历史传承经验后所提出的“以贫资源建设高文明”的中国建筑特色的观点表示了由衷的赞赏,这一方面确是因为张先生博览中外,在理论研究方面的功夫与造诣令人敬佩,然而我更为之一喜的是,这一对中国传统建筑研究的结论已不再拘于那些外在的形式,而是通过对其所包含的理念的思索提出了可供今天建筑创作借鉴的思想内涵。当然,他的观点可能未尽全面,也可能还未被一些人全部接受,但相比此前那些对中国传统建筑研究、思考的方式其则更具新意,对当今中国建筑的创新也更具参考价值4)。无独有偶,至此,又使我想起当年佘峻南先生在总结自己的设计体会时所提出的“小材大用”“低材高用”等理念,而似这种用“低投入”获得“高产出”的设计思想,在那些遍布中华大地的优秀民间建筑中几乎都是在不经意间到处闪现着,几乎俯拾皆是,我想,这才称得上是中华建筑的大智慧。也许循此路径去发掘、去分析、去研究,我们就会逐渐悟出为各种传统建筑形式所包裹的丰富内涵与真谛,如此,当我们为今日的“中国式建筑”进行设计创作之时,既可适宜地采撷丰富的中国建筑形式语言,又能依据独特的中国建筑设计理念,采用现代的材料、结构与技术,为人们提供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这也才是符合“创新以对未来”精神的建筑作品。

今天,作为一名建筑设计业者在中国正可谓生逢其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昌明给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已经为国家的振兴,人民的富足做出了努力,也取得了可圈点的成绩,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建筑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然而无论是检讨过去,还是面对今日以及明天,由于中国所面对的特殊发展条件与环境,为了实现更好更快的可持续发展,历史向我们又提出了新的课题。对此,笔者认为,摆在中国建筑工作者面前还有不少问题要解决,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设计实践水平都要尽快提升,即使是关于创造具中国本土特色的建筑这一课题,我们也要有新的视点,新的路数,否则将难以圆满完成历史重任。愿以此与诸位同行共勉。

注释

1)文革期间,乃至上溯至20世纪50、60年代,由于对国外,特别是西方建筑界的信息的长期封锁,中国建筑界对国外情况了解甚少。据闻,在1976年代为了建造广交会及配套建筑,即使是“政治任务”设计师也只被批准到香港去“考察”。当面对世界自由港的那些高楼大厦时印象反差之大可想而知,而佘峻南一行并没有采用搬抄的作法,而是消化吸收并创造出了自己的东西,这些做法拿到今天来看也实属不易,发人深思,令人起敬。

2)在历史上对地方建筑的研究、利用与创新中,停留于表象,诸如色彩、“符号”的抄摹或演绎的做法曾流行一时,如20世纪70、80年代徽派建筑的马头墙,白墙黛瓦曾遍及南北,此后因高层建筑的出现及新材料的利用便渐息下去。而今,一些主张设计要体现地方建筑文化的建筑师在当代建筑设计中试图发掘这一宝库,当属难能可贵,但所见多是重在文化意象及美学层面的。笔者认为,如能深入其中,可能会有更多的发现,换言之,传统地方建筑中所蕴涵的内容与建造者智慧,在深层之中的是更宝贵的,其内涵机理与规则可能于今的建筑设计乃至创新更具现实意义。

3)中国从近代到现代建筑,从吕彦直到梁思成等几代名师,虽然他们的教育背景不尽相同,个人的职业与技术取向有所差异,但在百多年中国特殊历史时期的大环境中,在逐步接受西方建筑技术与思想的过程中,对中国式建筑的不懈探求几乎成了他们的共性特征。在这—探索中虽也有在理论层面做了研究,期冀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而更多的则是用他们的作品做出各自的解读。包括台湾的建筑师,乃至美籍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也投入其中做出了努力。在这支潮流中,总体来讲,可谓成败得失、争论与毁誉并存。笔者认为,其无论成功与否,实是宝贵的财富,我们应对这百年多的历史实践应做出系统、科学的评价与总结,以从中找出于今有可资借鉴的经验与教训,而在这方面我们尚有许多事情可做。

4)自张钦柟先生发表《特色取胜》一书后,可能因听力原因,交流渐少,但其思想活力未减,更加使人肃然起敬。笔者自思,具如此悠久历史,当今又有如此世界规模的中国建筑在理论上的贫乏是公认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张钦柟先生固然可敬,但决不能只是孤独的前行者。如能由此引出后来人,聚集成伍在探寻中国建筑发展的路径上前赴后继,跋涉攀登,则当代中国建筑理论研究的收获之时,指日可待。

摘要:文章通过对岭南派建筑从地域环境条件出发,从规划和设计入手,营造宜人的环境,最大限度的节约材料、降低投入的设计理念与手法引出现代建筑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并提出对当代中国建筑发展中关于“中国式建筑”的看法是:既适宜采撷丰富的中国建筑形式语言,又依据独特的中国建筑设计理念,采用现代的材料、结构与技术,为人们提供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

浅述室内设计中的岭南风格元素 篇3

岭南建筑在近现代时期通过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渗透, 以及华侨文化的形成演化, 传统的岭南文化不断蜕变和重构, 形成了现代岭南文化, 同时岭南建筑的创作在继承了传统的岭南园林的基础上, 不断融会了西方现代建筑空间理念和手法, 诞生了现代岭南建筑:明快、开朗和形式多样的立面及形体;自由、自然和符合人性化的平面布局以及独具特色的岭南园林的结合等等。岭南园林萌芽于秦汉, 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渐繁荣, 直至明清。传统的岭南园林, 如佛山梁园、顺德清晖园、东莞可园、番禺余荫山房并称为岭南四大名园, 最终和北方园林、江南园林一起成为中国传统园林的三个重要类型。总的说来, 虽然岭南园林与其他两类园林有着许多的相似点, 但是由于特殊的气候、区位以及文化的影响, 岭南园林表现出了更多的地域地方特色。在室内方面, 由于岭南风格在表现空间方面的浓郁的地域特色, 因此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用于室内设计方面则更好地表现了岭南的地方特色。

把岭南风格的元素用在室内设计方面的元素很多, 而主要的元素又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园林元素, 在室内设计的岭南元素中, 把岭南园林引入室内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手法。如餐厅、宾馆、酒店等, 适当地把岭南园林的传统空间要素引入到建筑空间中, 可以营造出极具地域特色空间的现代建筑室内空间环境。

广州的白天鹅宾馆就是利用现有的建造技术, 将岭南园林的自然景观引入了酒店大堂空间的优秀作品 (图1) 。其成功之处不仅是由于其清新简洁的建筑外表, 更重要的在于其富于流动的室内外空间组合, 并由此表现出的深厚的人文情感内涵。在空间组织上, 延续和发展了现代建筑与传统岭南园林空间相结合的特点, 采用渐进式的空间序列变化, 建筑公共空间沿一条轴线收放有序。在宾馆入口处空间由空旷突然变为收束, 进入三层通高的中庭再作开放。中庭内有峭壁寒潭, 飞瀑谷鸣, 山亭水桥, 摩崖上刻“故乡水”三字点题, 由此引获游子的强烈共鸣, 顿觉故乡情浓。为了突出主景, 在其余部分均运用了弱化的处理:第二、三层的栏杆运用了封闭的处理手法, 既有利于空间的围合, 强化主景, 又保证了空间的渗透性。在一座现代化的宾馆内加入传统园林空间的设计创意, 当时在国内是一大创举。有了现代技术的支持, 游人得以在全封闭、全天候的人工空间内, 通过不同高度和角度观赏“故乡水”的主题中庭空间。白天鹅宾馆利用现代技术实现了现代建筑与传统园林空间的有机结合, 取得了极大的声誉, 被认为是中国现代主义建筑的“新景象”, 现代岭南建筑的代表作之一。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改扩建项目也是在室内设计方面借鉴传统岭南园林元素的一个现代岭南建筑力作。建筑师在创作过程中, 就遵循了用岭南建筑语言来表达岭南文化建筑的创作思路, 最终得到了业主和市民的认同。方案在总平面规划上运用了传统岭南园林的网络化空间关系的布局方式, 在设计新建筑的同时利用原有的图书馆和博物馆主馆围合出几个大小不一、别具一格的内向性岭南庭院空间, 最大限度保留了上百棵古木名树, 为地处闹市的图书馆创造了安静自然的读书环境。在建筑群体上考虑了南风为主导风向的气候特征, 结合馆内各功能对建筑空间的不同要求, 采用南低北高的布置方式, 有效地组织了自然通风, 创造了空间层次;并运用图底互换的手法, 将绿化从庭院空间拓展到高低不一、错落有致的屋顶平台, 形成了丰富的第五立面, 扩大了室外阅览和休闲空间。室内设计上, 在庭院空间的围合界面上, 运用传统岭南园林具有强烈渗透性的空间特征, 将廊、墙、窗、檐等建筑构件用现代技术和材料做出了新的演绎, 使室外的庭院空间不同程度地向室内空间渗透, 人文和生态环境融为一体, 读者身心共同受益。

其次是岭南风格中一些比较常见的装饰装修表现方式, 即利用材料的质感和工艺特点进行艺术加工, 同时恰当地选择我国传统的绘画、雕刻、色彩、图案、纹样以及书法、匾额、楹联等多种艺术形式, 从而达到在室内设计中空间与美感的协调统一。这些装饰装修主要作用有:

一是对室内环境气氛起到很好的烘托作用。

如欢快热烈的喜庆气氛, 亲切随和的轻松气氛, 深沉凝重的庄严气氛, 高雅清新的文化艺术气氛……各种不同的气氛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装饰装修表现方式来创造和进一步烘托。如在卧房里一盏光线柔和的台灯、温暖舒适的卧室装修色调, 创造一种舒适惬意的气氛, 有助于提高人的睡眠质量。在岭南风格装饰装修中, 室内配以岭南特色的挂画、书法不仅给室内增添了雅趣, 更烘托了室内的风格气氛 (图2) 。

二是赋予空间特定的含义。

室内空间至少要达到舒适美观的效果, 同时对有特定要求的空间赋予其应有的特殊含义, 如纪念性建筑室内空间、传统中国特色建筑空间等。如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用岭南建筑语言来表达岭南文化建筑空间, 使室外的庭院空间不同程度地向室内空间渗透, 人文和生态环境融为一体, 给读者一个安心惬意的读书环境。重庆中美合作所展览馆烈士墓地下展厅, 大厅呈圆形, 周围墙上是描绘烈士受尽折磨而英勇不屈的大型壁画, 圆厅中央顶部有一圆形天窗, 光线奔泻而下, 照在几条悬挂着的手铐脚镣上, 使参观者的心为之震撼。在这里, 手铐脚镣加强了空间的深刻含义, 起到了教育后代的作用。

三是对空间有一种再创造的含义, 丰富空间层次。

利用室内陈设物分隔空间是首选的好办法, 从而达到对空间的再创造。在室内设计中利用家具、地毯、绿化、水体等陈设创造出二次空间, 不仅使空间的使用功能更趋合理, 更能为人所用, 而且使室内空间更富层次感。大型办公空间既作为一个整体存在, 同时又是由许多个体构成的。可以利用办公桌椅与屏风组织起一些小型工作单元, 在适当的地方配以植物装饰, 既合理利用了空间又丰富了空间。如在住宅室内设计中, 在玄关进到客厅的地方, 配以木屏, 同时客厅内布置以充满浓郁岭南特色的花梨木明式家私, 使观者由屏风进到客厅时, 感受到空间豁然开朗, 既创造了空间又丰富了空间层次。

四、不同风格的装饰装修方式表现了不同的艺术文化特征。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不同时期的文化造就了室内设计多姿多彩的艺术特性, 具有文化多样性的特点。室内空间有不同的风格, 如古典风格、现代风格、中国传统风格、朴素大方的风格、豪华富丽的风格……本身的造型、色彩、图案、质感均具有一定的风格特征, 所以, 它对室内环境的风格会进一步加强。如岭南装饰装修无论工艺手法还是题材内容上, 都具有很强的地方性, 如题材内容上的岭南佳果、水乡风光等, 并结合当地的材料运用、习俗爱好, 形成浓郁的地方特色。

具体说来, 如雕刻, 是岭南民居装饰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也是室内设计中体现岭南风格一种常用的设计手段, 像木雕、砖雕、石雕等等。木雕和细木工艺中有统雕、拉花、钉凸和斗心等做法, 其雕刻雕镂手法以浮雕和圆雕为主, 题材广泛, 装饰趣味浓厚。应用岭南雕刻元素, 如在敞厅或套厅处, 常设有花罩或洞罩, 使室内外空间既有分隔又能相通, 同时还可以起到景框的作用。此外把园林建筑中的梁架、格扇、屏门、隔断、门罩、挂落等构件上的木雕元素应用到室内设计中, 也都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此外, 陈设装饰虽然与建筑物本身没有太直接的关系, 但是在室内设计中却能达到增加建筑物室内美观的效果, 配合建筑整体风格以及居室主人的喜好形成某种风格与气氛。陈设装饰包括了家具、灯具、屏风、古玩、书法、挂画、盆景、匾额和楹联等多种形式。

如某住宅室内设计中, 从户门穿过玄关进到客厅, 迎面是一挂“百福”的花梨木屏, 隐约可见客厅内充满浓郁岭南特色的花梨木明式家私。转过屏风进到客厅, 空间豁然开朗。南窗东壁前一双人沙发虚席以待客人来访或主人归来。透过落地玻璃窗, 一览室外诗情画意的岭南庭院。有蔓藤荫廊, 九曲平桥及山石对景。阳台上更是别有天地。中心庭院近2000M2, 中心庭院内的亭台水榭、池水锦鲤尽入眼帘;厅内低矮的组合柜上置一佛山陶艺, 生趣盎然;东侧的餐厅与客厅相连, 中间漏屏, 饰以南方芭蕉落地盆景, 隔而不断, 感觉空间扩展深远。如果移步探秘或应邀上楼, 发现二楼起居室西壁博古架一角还有木质的酒吧和吧台, 品酒评宝, 别有滋味。东连的书房落地屏前以竹丛相间, 更显户主的学识修养, 所谓:宁可食无肉, 不可居无竹。使室内陈设和庭院的岭南园林相呼应, 更有二楼和三楼的天台私家花园作为过渡, 直接用广东常见的棕榈科、苏铁科、桑科植物缀以玲珑怪石, 在不大的空间里接纳羊城的蓝天白云, 如同东莞可园里一个极不起眼的“壶中天”, 朴素宁静, 但就是这小小的庭院将一望无际的天空拥入怀中, 其丰富的空间想象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苏州留园的“石林小园”不过百余平方, 但通过回廊曲折将东南西北形状各异的天井院落及围绕其中的大小不等的许多石峰、湖石贯通起来, 使咫尺空间得以扩展延伸。

总的说来, 通过对传统岭南园林、建筑的特征分析, 并立足于现代生活的追求, 在室内设计中的岭南风格, 充分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 在全球趋同的环境下, 通过地域性的再现, 使自身空间带有浓郁的地域特色, 充分表现了室内设计的个性, 从而成为其众多风格特色中独具特色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刘廷风.广东园林.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2]邵忠.苏州古典园林艺术.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3]陆琦.岭南造园与审美.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陆琦.岭南传统园林造园特色.华中建筑.1999 (4) .

岭南风格 篇4

一、民国时期岭南建筑的文化特征

自1757年乾隆帝封闭闽、浙、江三海关,粤海关成为全国对外通商唯一口岸,外商云来,洋教东渐;随着鸦片战争的转折,欧美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岭南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率先与西方文化碰撞,广州一度成为中国人探索外面世界的中心,岭南建筑也因此发生转折性的变化。民国时期的岭南建筑在文化特征上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中西合璧的建筑,二是以传统气派为主的建筑。西洋式建筑是广州十三行商人为方便外国商人而建的“夷馆”,俗称“洋馆”[1]75。据马士《中华帝国关系史》描述,这些洋馆结构“有若洋画”,“中构番楼,备极美丽”;每个洋馆都有几横排洋房,洋馆周围有花园和运动场。自此广州近代建筑经历了西洋建筑文化移入、传统民族建筑形式的复兴和欧洲现代主义建筑的传入等阶段。

首先是西方古典主义和古典主义建筑文化的传入。广州著名的建筑有沙面旧租界的西方建筑,石室天主教堂、广州海关、邮局等建筑。广东沿海一带侨房尤有特色。广州东皋大道、昌华大街一带,仍留存许多西洋风格的侨房。其中以新河浦一带为代表的花园式洋房,建筑形式多呈西洋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多有柱式门廊,少数不设门廊,仅在门上方设三角形山墙式屋顶,起雨罩作用,酷似欧洲乡间别墅。著名侨乡台山、恩平一带的碉楼尤其富有欧洲古典主义建筑风味。这些碉楼是挣了钱回乡的华侨为防盗贼而修筑的。碉楼墙厚二三尺,外形酷似碉堡,楼顶上的建筑属西洋建筑风格,楼结构有圆形、方形多种,且有哥特式建筑尖顶,窗户则多属罗马式。

其次,传统民族建筑形式的复兴,主要指复兴传统、中西合璧的“折中主义”式建筑。其杰出代表是与孙中山有关的一些建筑。如中山纪念堂、现广州市政府大楼、中山图书馆旧馆(在今文德北路)、石牌原中山大学、惠州会馆等。中山纪念堂高57米,建筑面积达8700平方米,室内大厅近5000座位,中间全无支柱,开创了我国古代大屋顶的传统建筑形式与近代钢架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相结合的先河。

再次,现代主义建筑的传入也结合了岭南风格。如西濠口一带矗立起新亚酒店、南方大厦、爱群大厦等现代主义建筑,均采取骑楼式,气魄最大,是广州骑楼建筑中的佼佼者。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花园式洋房住宅也表现出现代主义建筑风格。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是较倾向于此的大型建筑,其墓门不采取我国古代陵墓习见的传统式牌坊体制,也不采取罗马式。墓门高13米,外观造型高大粗犷,浑厚简朴,庄重肃穆;墓道地形一路上升,在最高处安置陵墓;墓基平座为方形,基上用双层72块花岗石砌成金字塔形,顶上高耸自由女神雕像。

二、民国岭南建筑的装饰设计风格

近代岭南的建筑思潮错综复杂,其主流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种,除西方古典式,中西折中式和走向现代式外,还存在固有民族式。民族建筑在近代同样取得了辉煌成就。此期内,中国气派特别是岭南风格建筑的突出岭南文化代表是陈家祠、竹筒屋、西关大屋、茶楼、书院等[2]84。

1. 陈家祠的装饰设计风格。

建于清光绪年间,是典型的传统建筑。8000多平方米的建筑总面积里,分三轴进,每进之间有庭院相隔,但又利用廊、庑相连,共设九座厅堂和三个院落,布局严格对称,厅堂和院落显得明朗开旷;前后间隔不用砖墙遮挡,而用品字形的通花屏风间隔,显得庭院幽深,给人恬静的感觉。陈家祠位于广州中山七路,是陈氏书院的俗称,它始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于1894年竣工,乃广东全省七十二县陈姓族人集资兴建,是具有教化和祭祀双重功能的大型建筑。陈家祠的装饰设计是非常具有层次感、历史感和文化感的。从装饰类型看,木雕、石雕、砖雕、陶塑、灰塑、铸造、壁画及书法对联,应有尽有,极为丰富;从装饰部位看,考虑到观赏视野和建筑气势的烘托,以门饰、壁饰和脊饰为重点,特别是主殿“聚贤堂”的正脊陶塑,“全长27米多,两脊面部塑造着绚丽多姿的龙凤楼阁,其间巧妙地布置着各种不同性格、阶层、类别的神仙、人物,还有多姿多彩的乌兽、植物,组成一幅幅有条不紊的立体画面。这里要强调的是,陈家祠装饰题材内容的地方特色和装饰图案隐喻象征的独特手法,都对于建筑意境的点化起到了最为直接而重要的作用。就装饰题材内容而言,大量选取岭南地区的山川名胜、风土人情、民间传说、历史故事、四时花果和鸟兽虫鱼等,如连廊上的灰塑“镇海层楼”、“琶洲砥柱”、“西樵云瀑”等清代羊城八景中的内容。石、木、砖雕中有动植物题材28种之多,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情节作为装饰题材内容的有60余种,“八仙飘海”、“三顾茅庐”、“群英会”等,让人目不暇接。还有如“渔樵耕读”、“渔舟晚唱”等描绘岭南乡村风光的题材内容。

2. 竹筒屋的装饰设计风格。

竹筒屋一般为单开间,平面特点是面阔较窄,约4~4.2米,进深很大,多为15米左右,也有30—35米的,形似竹筒,故名竹筒屋。它多见于广州西关和市中心区一带。霞飞坊,盐运西,将军东、西街一带更为典型和集中。竹筒屋一般分为前、中、后三部分。前部为大门和门头厅。中部为大厅,内设神楼,大厅为单层,较高。厅后为房。后部为房和厨房、厕所。三部分用天井分隔,廊道联系。民国后吸收了西方建筑工艺和布局设计,如出现两三层的建筑,楼层和门楣上使用混凝土过梁,屋顶改平顶,上设小阳台,并采用西洋建筑的局部装饰。30年代广州较出名的竹筒屋在将军东、将军西、霞飞坊等街巷。西关大屋在近代广州仍保留短脚吊扇门、趟栊、硬木大门三重门扇和门口两侧水磨青砖墙等传统形制,但却增加了西洋传入的装嵌着书画图案的彩色玻璃等装饰。

3. 茶楼建筑的装饰设计风格。

在此期内得到普及性的发展。传统茶楼密布构成广州岭南风格的一个方面。广州茶楼最著名的有陶陶居、莲香楼和惠如楼等。陶陶居创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是广州最具传统特色的茶楼。它高三层,上盖六角亭,建筑彩画灰饰,底层设园林式茶座,三楼设“八阵图”式茶座,室内装饰精美雅致,四壁挂名人字画,诗词对联。莲香楼1989年开业,室内一式传统装修,高贵典雅。糅合中西,传统风格建筑兼具西方建筑特色,这是本期的普遍现象。如莲香楼茶楼采用华丽的科林斯柱廊装饰,与室内中国传统装修相映成趣;惠如楼立面二楼采用四柱三拱券形式,外置凸出的半圆阳台,有西方巴洛克风格。广州茶楼外观呈中西折中、糅合的多样性形式,形成了岭南特有的形式,为广州市井风情增添了风采[3]67。

4. 西关大屋的装饰设计风格。

广州的“古老大屋”,是商贾富绅在清同治、光绪年间聚居的西关角一带最多、最著名的地方,俗称“西关大屋”。街巷为4—5米宽花岗条石路。大屋与中小民居混在一起,多取向南地段。典型平面为“三边过”(三开间),正间以厅堂为主,从临街门廊———门官厅———轿厅———正厅(神厅)———头房(上有神楼祀天神及祖先)———二厅(饭厅)———尾房,形成一条纵深很长的中轴线。两旁偏间前部左边为书房及小院,右边为偏厅和倒朝房(客房),俗称“书偏”。倒朝房顶为平天台,供晒晾、赏月和七夕拜七姐等用。书偏中后部为卧室、楼梯间和厨房等。相邻大屋常有青云巷(小巷)隔开。特大类型还带有花园、戏台等。立面青砖石脚,色调清雅,正间檐口有木雕封檐板(花荏),入口处有角门、趟栊和大门组成的“三件头”,别具特色。剖面坡屋顶高低起伏,利用小院、天井、敞口厅、青云巷、天窗、侧窗(水窗)以及可活动的屏门、满洲窗等组织穿堂风,夏日特别阴凉。室内装修集工艺美术大成,木石砖雕,陶塑灰塑,壁画石景,琉璃及铁漏花、蚀刻彩色玻璃等应有尽有,历史上产生过许多艺术珍品,西关大屋可以说是清末时期广州传统民居中的代表作[4]92。

5. 骑楼装饰设计风格。

20世纪初,广州开辟马路,扩大商业街时,将西方古典建筑中巷廊等形式与广州传统形式相结合,演变成广州特有的骑楼建筑。它是在楼房第一层设人行道,一幢幢楼房沿马路相互连接而形成宽度基本相当的,可自由步行的楼内长廊。骑楼可避风雨、防日晒,特别适应岭南亚热带气候。人行道以内的店铺可得到荫蔽,便于敞开门面,陈列商品以广招顾客。广州较早的骑楼建于一德路、石室一带,很快风靡全城,形成广州街景的主格局。

综上所述,近代岭南建筑不仅在形式上丰富,而且在建筑理念、装饰设计等方面具有超前性和进步性。岭南建筑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建筑价值不容忽视,应当得到充分的研究和保护,发掘其中仍旧具有借鉴价值的因素,从而丰富现代中国建筑文化。

摘要:岭南地区是近代最早和西方文化接触的地区,由此形成了中西合璧的岭南建筑文化,在装饰设计风格上,既保留了传统建筑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又增添了西式建筑的结构与功能。

关键词:民国,岭南地区,中西文化,装饰设计,岭南建筑

参考文献

[1]周霞.广州城市形态演进[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董黎.岭南近代教会建筑[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彭长歆.岭南近代著名建筑师[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岭南风格 篇5

1现代居住区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现代居住区景观缺乏对现有的环境资源地充分利用;在现代居住区景观构建中, 往往忽视了居住区的地形地貌以及水体和生物等自然景观, 取而代之的是用“推山填沟”的强制手段, 来打造所谓的畅销商品房。

现代居住区景观片面追求绿化率;在现代居住区景观构建中, 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忽视了当地的地理位置以及自然气候, 在打造“生态小区”的号召下, 片面追求绿化率, 使得绿地面积大范围覆盖居住区, 不仅大大减少了人们的活动空间, 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甚至是不适合当地自然地理环境, 形成了“中看不中用的”尴尬局面。

现代居住区景观建设过分营造人工环境;房地产开发商在构建现代居住区景观时, 为了追求商业利益, 打造所谓的高档小区, 人造喷泉、雕塑、百米轴线等应有尽有, 却忽视了居住区的自然环境, 甚至造成了环境的破坏。

现代居住区景观缺乏多样性和地域特色;在现代居住区景观构建中, 部分开发商为了追求小区的卖点, 放弃了当地自然生长的植物, 不惜花大量成本从外地移植一些珍贵的花草树木, 不仅增加了维护费用的负担, 更是使得现代居住区景观大体雷同, 缺乏地域特色。

2岭南园林设计风格在现代居住区景观中的应用

2.1 因地制宜, 科学合理的布置现代居住区景观

岭南园林在设计风格上讲究“意境结合, 景外有景”, 即在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环境的基础上, 进行适当的改造, 科学合理的布局。因此, 现代居住区在景观构造中, 必须结合当地自然环境, 综合分析构建小区景观的各种因素, 进而统筹规划, 实现小区景观的自然和谐美。比如, 对于依山而建的自然居住区, 可创造一种曲径通幽的意境, 将居住区景观与山区自然景观相结合, 通过适当地构建人工通道等, 把山区景观引入小区, 达到一种移步换景的审美效果, 扩大居住区的景观环境视野, 达到一种意境结合的效果, 大大提高现代居住区的舒适度。

2.2 合理组合造景元素, 体现现代居住区景观的地域特色

岭南园林在设计风格上讲究“主次协调、疏朗有序、四季分明、突显特色”。也就是在组合造景元素时, 注重各个元素的协调搭配, 疏密结合, 体现季节色彩, 彰显地域特色。现代居住区景观的构建特别要重视结合当地地域特色合理的组合造景元素, 比如对于植物景观的构建, 在遵守生态绿地设计原则的基础上, 要重视考察现代居住区自然环境以及相关有关的人文背景, 设置相关的花架长廊和石景假山等进行适当的点缀, 同时在选配植物时, 要尽量选择当地的特色植物, 注重植物的季节性搭配, 同时植物的搭配和数量要考虑相关的生态功能, 比如选择适当的具有抗燥、清洁空气等功能的植物, 达到美观与环保相结合的效果。本地的花木更能体现地域特色, 同时合理搭配季节性植物, 主次分明, 更能体现现代居住区的审美情趣。

2.3 科学的配置环境设施, 体现现代居住区景观的多样化色彩

岭南园林在设计风格上讲究“人与自然、建筑与景观、生活与生态的和谐统一”, 同时又具有多样化色彩。因此, 在现代居住区景观中我们完全可以引入这种设计风格, 针对不同的地域环境和人文特色, 运用不同的设计风格和构造材料配置不同的环境设施, 进而体现现代居住区景观的多样化色彩, 比如在岭南地区, 选择景观材料可与建筑的风格类似, 例如现代感强烈的灰色基调, 园路采用经济环保的透水砖或透水艺术地坪, 而在主要广场则穿插石材、木材以及金属等, 从而在现代简约的大原则下统一材料, 突出重点部位。在左以个性的灯具以及小品, 起到点景的作用。

3结语

综上所述, 本文在分析现代居住区景观构造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 引出岭南园林的设计风格, 然后从因地制宜, 科学合理地布置现代居住区景观、合理组合造景元素, 体现现代居住区景观的地域特色、科学的配置环境设施, 体现现代居住区景观的多样化色彩等方面, 体现岭南园林的设计风格在现代居住区景观中的相关应用, 希望能帮助人们开拓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人工设计与自然环境有机统一的和谐、舒适的生活居住空间。

参考文献

[1]梁明捷.岭南园林实用主义的风格特征初探[J].美术学报, 2015 (1)

岭南风格 篇6

2010年广州将举办第16届亚运会,这次盛会给广州的体育场馆带来新一轮的建设高潮。本着“节俭办亚运”的原则,多数比赛及训练场馆以改造为主,新建市属场馆仅5个,广州飞碟训练中心即为其中之一。2010年亚运会将有约180名运动员参加飞碟射击比赛,产生男女飞碟多向、飞碟双向、飞碟双多向六枚金牌。随着2010年5月飞碟训练中心的率先建成面世,作为设计者,一直充盈于设计及建造过程中的各种冲突终于划上尾声,回顾它的整个经过就是一个不断提问并求解、解决矛盾并取得平衡的过程。

广州飞碟训练中心选址位于广州市东北部增城市派潭镇榕树吓村的青山绿水之中,距离广州市中心约90km,与从化边界交接,与位于从化的广州亚运马术场、九龙湖高尔夫场组成广州北部的亚运组团。广州飞碟训练中心赛后作为广州市射击射箭运动基地、国家射击队及省级射击队的冬训基地,并与白水寨风景名胜区、从化温泉、石门国家森林公园组成生态休闲旅游组团向公众开放。

飞碟射击并非一项普及的大众化运动,历来被视为一项“贵族运动”,因为从事这项运动的选手要为场地、枪械、子弹和靶碟等付出极为高昂的代价。飞碟近似于狩猎,趣味性强,吸引着一批热爱射击的人。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飞碟双多向的金牌得主阿联酋谢赫艾哈迈德王子说:射击的魅力,我喜欢这种失之毫厘就不能算是完美的运动。

面对飞碟射击这项不为人熟知的体育项目,我们在设计初期举步维艰。而飞碟的趣味性和场地的自然属性激发了我们极大的创作热情。于是,我们时刻处在理智与情感的冲突中,优美的自然环境和飞碟射击内敛的特质是感性的一面,奇形怪状的用地红线、射击场地的硬性要求及亚运赛事组织的复杂需求则是理性的一面。经过反复思考、不断磨合,双线交织,最终中标赢得了这个项目的设计权。我们对这个项目的认识也经历了从比赛场馆到弱化比赛性质,从严谨到轻松的转变。整个场馆设计以功能为主导,试图塑造不一样的岭南建筑风格;以自然为主题,专注于体现飞碟射击运动的本质,将建筑融入山地环境,倡导在大自然中运动的理念。

2. 场地设计求解

飞碟训练中心更精确地说是一个比赛场,比赛全部在室外完成,场馆建筑面积约一万平方米左右,用地的复杂特性是整个设计的难点。场地位于增城北部大山中难得的一片山坳平地,北面横亘的山头上郁郁葱葱,南面平地下的梯田预示未来农耕狩猎的田园风光,是纯粹的原生态山区。

根据亚运赛事的需求,这里需建设五个一字排开的套用靶场(即每个靶场兼具双向飞碟、多向飞碟两种抛靶方式),射击方向必须正对北面以保证柔和均匀的光线,每个靶场包含射击区、南北向76m的落靶区、南北向200m的落弹区。这意味至少需要尺寸为330m(东西向)×100m(南北向)、面积约3.3公顷的平地,平地以北的山坡承担落弹功能,这还不包含建筑基地和赛时临时建筑的所需用地。

红线用地面积9.52ha,平均尺寸约400m(东西向)×230m(南北向),实际上受农保地制约,可利用面积并不如表面的数字这么多,近似于巴掌的梯田和手指状的水系两块用地分割了南部用地,南面红线极为扭曲。而巨大的场地高差则进一步吞噬了可利用的场地面积:从72m到155m,场地高差约83m,北高南低,两边高中间低。其中山体(坡度大于5%)面积约7.5ha,比例达79%。它明显的山地特征与扭曲的红线无疑让人极为担忧。

如何把面积3.3ha、五个套用靶场摆入用地当中成了设计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又可分解为平面位置、标高的选择两个问题。土方平衡、对山地保留或开发的平衡是评价方案的重要因素。在平面位置的选择上,我们尝试过将靶场不正对北面,被告知不符合射击规则;我们尝试把靶场完全置于红线内,巨大土方量及边坡工程带来的巨额投资让我们望而却步……靶场标高的确定则侧重计算,要求本场地的土方全部在场内消化,即挖填方基本平衡,挖方略大于填方,并尽量减少开挖面积以减少对自然植被的破坏。

出于功能需要,我们不能消积适应地形;出于对自然生态的尊重,我们并未大刀阔斧地改造,对每一处山坡每一处谷地,我们在保留与开发之间反复权衡。3.3ha的靶场的挖方量极大,我们把它置于稍高的标高,建筑首层则与靶场错层布置,既减少了土方量,又降低了看台相对高度,观赛点更贴近绿地。东来的观众、媒体等主要集散于东部出入口,而手指状红线阻断了场地东西,我们利用类自然体的弧线“绿坡”连接东南高地与位于建筑屋面的看台,绿坡下设涵洞行车,既解决了人车分流,又利用缓坡替代从主入口至观赛看台冗长的踏步,减少观众行走的疲惫感。经过多次土方平衡计算,本项目的总挖填方量基本平衡,也为我们营造错落有致的坡地风格创造了条件。场地标高在后续与建筑的磨合中进行了多次微调,错层与绿坡的大基调始终未予改变。

在最终的场地设计中,我们开辟小半的北面大山作为靶场用地,赛场以群山为屏障,成为绿色的一部分。东南山地改造为台地作为观众入口。观众在山脚东南方的安检场地即可眺望到靶场北面的山脉一角,经过平缓的台地踏步及绿坡,步移景迁,地势随之上升,行至屋顶看台后5个草地靶场便尽收眼底。场内主干道利用自然形成的小山谷,下穿绿坡行至中心广场后豁然开朗,营造出先抑后扬的空间开合体验。

3. 建筑风格求解

人们对体育馆的印象趋向于宏大、热闹,国家体育馆的大手笔尤在眼前,“激情盛会”更成为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理念。在对飞碟训练中心建筑风格的探索中,我们一度从亚运会的比赛性质出发,试图重现一个充满竞技气息的场馆。随着对飞碟射击理解的深入,弱化赛事特征、体现运动本原的建筑风格逐渐站稳脚跟,这种执着一直从方案深入到施工图的每个细节。

沉默的大山,寂静的草地,碟靶呼啸而过的风声在被击中的瞬间嘎然变为清脆的破碎声。飞碟射击在蓝天白云下回归到自然纯粹的本质。最佳的射击手往往是放松的,那是运筹帷幄的淡定和游刃有余的自信。单纯执着,安静内敛无疑是对飞碟射击手的最佳描述。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女子双多向飞碟金牌得主张山说:我非常享受这个能够让我感觉到与自然、与周遭的一切相融合的过程。

飞碟训练中心的设计回归到射击自然内敛的本质。主体建筑形体采用长方形、曲线有机地组合,诠释着“静中触动动尤静”的飞碟运动,并暗含枪碟形状的隐喻。主体建筑由白色基调的长方块与深色木材的悬挑盒子穿插组合,简洁的体块、单纯的色调正契合了射击手内敛的气质。

立体曲面“绿坡”是曲线构成的主要素,布设于观众进入场馆的主要路径上。这个立体曲面的绿坡实际上是人工搭建的,使观众经东南台地、绿坡,逐步适应从山脚的安检场地至屋顶看台近20m的高差,在不知不觉中抵达场地高点,达到最佳的观赏视觉效果。绿坡两侧搭设内装草籽的环保生态袋,三面缓坡的设计使这个人工搭建的缓坡看起来象从台地自然生长出来的一般。绿坡解决了观众流线和赛事流线的自然分流。同时它也是个三维复杂的形体,三面均为空间曲面,为使绿坡达到完美的造型,我们专门建立三维模型进行精准的曲线定位。

枪碟形状的扳机部位是主体建筑的中心地带,一排钢结构的斜杆从地面长出,倾斜的雨棚屋顶悬挑于看台钢柱之外,相交的角度模拟蓄势待发的射击感,顶部架空的钢架营造出建筑向自然过渡的灰空间,也作为观众进入看台的主要停留点。

4. 功能求解

4.1 交通组织

广州飞碟训练中心因其特殊性远离天河体育中心等亚运会主要比赛场馆,须构建便捷的外部交通,经行355省道、105国道、京珠高速、北环高速华南快线等可抵达白云机场、火车站和各比赛场所,北部亚运组团内部1小时可达,整个亚运组团2小时可达。项目鼓励公共交通,在外围道路附近设置赛时P&R停车场,观众通过步行、亚运专线为进入本中心的最终途径。

作为亚运会比赛场馆,交通组织是场馆的最核心功能需求。大型竞赛功能决定了本项目将接待观众、运动员、贵宾、赞助商、媒体、安保、志愿者等近十类人员,除设计合理清晰的流线外,还需考虑各类人员的安检点(含人检、车检)、停车、活动区域、安保线内外的划分,也就是说每一种人员流线均需考虑从安保线外开始至抵达建筑内部的每一个细节。面对这一团乱麻,我们抽丝剥茧,将需求层层剥离,提出三个设计要点:“各种流线应互不交叉——内外分流、人车分流”、重要流线应相对隔离——观众、运动员、贵宾流线单独设计,“场地流线与建筑功能分区有机结合”。

于是,场内充分利用山地特点,在建筑和台地之间架起自然绿坡,绿坡将场地分为前庭、后院,将各类流线在空间上加以分离。场地东、西2个出入口分别进入前庭后院,实现内外人员分流,内部人员(运动员及随队官员、赛事管理人员、工作人员等)由西入口进入场地,外部人员(观众、贵宾、赞助商、新闻媒体、安保人员等)由东入口进入场地。绿坡自身的高差使得人、车行走在不同高差以实现人车分流。

观众流线为主要的景观流线,人们步行进入场馆,经安检后步行从东南方台地循坡而上,抵达入口平台后沿主体建筑绿坡到达建筑内观众入口,登上大台阶进入看台区观看比赛,残疾人则经由场馆内部电梯抵达看台。贵宾车行进入安保线内,下穿绿坡后在中心广场营、场馆活动中心等功能,西区综合楼为体能训练活动中心,功能的合理转换有利于满足场馆运营与体育运动的拓展。

4.2主体建筑设计

主体建筑形态为弧形曲面不规则体与长方体的穿插组合,弧形曲面不仅实现了场地流线空间分流的可能,并与钢架形成室内外过渡的灰空间。雨棚、看台、钢架完成与绿坡的连接,并与决赛靶场、中心广场形成中心主轴,建筑的中心区域也呼之欲出。

建筑自西向东大致分为四个功能块。设计以决赛靶场为核心,从上而下布置观众看台、电视转播及颁奖礼仪、贵宾和赞助商等核心功能,其余功能块沿东西向伸展。每个功能块的出入口与场地流线相呼应,各类人员均有单独出入口。

运动员及随行官员区,功能相对独立、自成一区,位于安静的西区综合区,利用连廊联系紧邻的赛事管理区,缩短兴奋剂检查路径。最东侧则分布了新闻媒体区、场馆运行及安保区,按楼层分布使得流线相对独立。

赛后东区综合楼转换为竞赛管理、场馆运以及地形和温差所产生的局部小气候,配合建筑引导气流分布方向,加强山地建筑的通风降温效应。

4.3绿色生态系统

项目位于亚热带地区,雨量充沛,植被丰富。设计采用多种手法,试图建立绿色生态系统,“绿”贯穿整个场区,与建筑相配合,形成动感时尚、祥和文明、绿色生态的岭南特色。

在场地空间层面,设计方案尊重原有地形和自然生态,结合高差形成有序的台地空间、错落有致的植物群落,构筑“绿坡”、“绿廊”、“绿地”的绿色网络;建筑内中庭、天井、下沉庭院相得益彰,增强场馆内部与外部自然环境的渗透关联,共同促进建筑环境中生物组成部分的多样性,丰富绿化层级。植物与建筑配合,试图体现自然美与人工美的和谐统一,建筑掩映于绿树丛林之中,“使之藏而不挡视线,露而益显风采”,景观成为建筑的背景——“底”,而建筑则成为景观的“图”,形成良好的“图”、“底”关系[1]。

在建筑实体层面,关注庭院风、山地风促进夏季的自然通风,加强遮阳措施,遮挡冬季的冷风。设计结合建筑物四周和内部配置的绿化不停的蒸腾吸热起到对流散热的作用。利用山地的地形特征,加强自然通风,受主导风向处豁然开朗,步行拾坡而上,沿绿色通道经礼仪接待,由花丛掩映下的玻璃入口进入场馆。运动员自成一区位于最为幽静的西侧,运动员及随行官员车行经后院从西侧进入场馆。大部分停车位于安保线外,只有少数获得许可的车辆可停留在场馆西侧的停车场,各类人员的停车位均临近场馆内相应功能块。

建筑南面利用二层的出挑长方体达到遮阳效果。首层北侧布置使用频率相对较少的房间,建筑与靶场错层形成下沉庭院与挡墙,布置丰富的植被,降低二层北侧立面高度,均可缓冲冬季北侧低温对主要使用房间的影响。建筑分为4个功能块,西面2个功能块均带有一个2层高的共享中庭,中庭东西狭长,南北进深短,用以组织自然通风,引入室外新鲜空气、阳光和绿色植物;利用中庭的高位通风百叶营造类烟囱效应,避免顶棚热池,有效降低夏季室内温度。自西向东第3个功能块设置天井,利用中心庭院调节微气候。

在细部处理层面,在照明、通风、噪声控制等方面采用适宜的材料和技术,采用生态袋蟛蜞菊进行弧形绿坡的垂直绿化。

5. 体育工艺

5.1 运动设施设计

飞碟为室外运动,用地开阔,设计将多向飞碟、双向飞碟套用至一个靶场,节约土地利用,5个套用靶场共占地约3.3ha,可供本次亚运会飞碟射击177~182名运动员进行比赛。赛场分为射击区、落靶区和落弹区,射击区用彩色硬质铺地与其他区域分开,落靶区为平整的自然草地,落弹区则利用选址北面的山地高差自然遮挡枪弹,保证了比赛的安全。靶场建筑用于有控制地抛射碟靶,建筑外观进行低调处理,与主场馆外饰面材料协调统一。

由于飞碟比赛在全世界至今还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碟靶的硬性标准,而碟靶对于飞碟比赛的重要性却不可忽视。2008年飞碟射击世界杯资格赛中使用了橘红色闪光靶,中间装填红色或绿色粉末,击中后冒红烟或绿烟。这在世界大赛中尚属首次,增强了观赏的趣味性。

5.2 观众坐席

亚运会期间设观众席3000个,其中固定坐席1036个,临时坐席1964个。飞碟靶场中的固定坐席和临时坐席都被设计为完整的区域,当亚运赛事结束后,轻型钢绗架结构的临时坐席可以被整体拆除,进行多种可能的灵活的功能改造。场馆固定看台设于东区综合楼上部,临时看台对称设于固定看台东西两侧。

飞碟靶场看台两排之间的高差超过了60cm,坡度约为22度,远远低于临界坡度36度,既保证了观众视线无遮挡,又具有舒适感。主席台的两排间距达到了160cm,可以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保证了观众视线无遮挡,又具有舒适感。

5.3 服务设施设计

观众服务设施主要位于空间平台,与屋顶立体绿化相结合,形成优雅的休闲活动空间。观众厕所设有前室,厕位总数设计满足要求的基本指标。运动员服务设施位于西区综合楼。运动员大厅紧邻绿色中庭的墙面开设玻璃窗,尽可能地利用自然通风和采光。贵宾、官员和赞助商在东区综合楼均有各自独立的出入口和通道,以及相应的接待区、休息室用房,并可以通过短距离的通道直接进入比赛厅坐席区。

5.4 安全设计

项目与周围建筑间距均满足防火间距要求,设环形消防通道,道路宽4~6m。建筑周围留有环形可通行消防车。设计保证足够宽敞的疏散平台,观众疏散广场面积2200m2,完全满足3000观众0.2m2/人的疏散要求。在紧急情况下,利用屋顶平台通过绿化广场、大台阶进行疏散;亦可以利用看台之间的楼梯直接将观众疏散到外围场地上。

设计明显清晰的避难疏散标识系统,每个入口在立面设计都有其独特的质感和造型,给人以强烈的标识感。在各赛馆观众的主要出入口、交通核处设置明确统一的座号标识,使观众群能够在入场前及早分流,对号入座,避免人流过度集中。比赛期间,各分区内有效避难通道上,设置防灾监视、避难诱导系统,通过电子显示屏、防灾广播,迅速有效地发出避难疏散信息,使避难疏散工作顺利进行。

5.5 无障碍设计

整个比赛场馆按照无障碍设计,从入口、通道、电梯、卫生间服务设施均满足无障碍使用要求,其中电梯设施与贵宾共用。观众看台坐席按0.2%的比例,设置残疾人座位。

6. 赛后经营

射击运动因其使用的枪支、弹药受国家制度严格管制,很难推广开来,而飞碟更是一项昂贵的运动,赛后经营尤其特殊。

广州飞碟训练中心赛后属于广州市射击射箭中心。经营的首选功能为国家队、省队的冬训基地。由于飞碟射击属于户外体育项目,训练时又要求队员衣服尽量轻便、还要求空气能见度高,因此,以往每年冬天国家队、各寒冷地区的省队都要远赴广东、广西等南方省区较为暖和的城市展开训练。广州增城气候温暖,风速适度,是亚运会比赛场馆,作为冬训基地无疑将很受欢迎。

飞碟娱乐化、贵族化特质使其受众面较小,但飞碟射击更取决于射击手的心理状态,因此年龄跨度很大,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受众面。广州飞碟训练中心地理位置优良,邻近九龙湖高尔夫球场、从化马术场,形成贵族化的规模效应,能更好迎合高收入人群的市场需求。

飞碟因其近似狩猎故深具趣味性,场地环境优美,碟靶闪光粉的改进增强了观赏性,周边邻近白水寨名胜风景区、石门国家森林公园,作为射击射箭基地向公众开放,兼具休闲旅游功能,吸纳普通人群观赛、旅游、射击。

7. 结语

飞碟射击同其他大众化体育竞技一样,对竞赛场地有着精准的要求,2010年亚运会的比赛场所对场地与建筑有着复杂的功能诉求,节俭办亚运的时代特色要求场馆赛时赛后功能的良好转换,山地特征明显的项目用地考验建筑师对土(挖填方)、木(植被)、风(节能)的融合……整个广州飞碟训练中心的设计过程以功能为主导,倾注对飞碟射击运动本原的认识,探索立体绿色空间的营造,试图将建筑融入环境,塑造浑然一体的山地建筑和自然轻松的岭南风格。

本文作者为该工程设计项目负责人、方案主笔建筑师,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副项目负责人兼建筑专业负责人尧珊珊建筑师的大力帮助,在此特别感谢!

参考文献

[1]庄惟敏,祁斌.2008奥运会北京射击馆建筑设计[J].建筑学报,2009(10):38-45.

[2]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设计的生态策略[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3]《绿色建筑》教材编写组.绿色建筑[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4][美]哈维M鲁本斯坦/著,李家坤/译.建筑场地规划与景观建设指导A Guide to site Planning and Landscape Construction[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上一篇:等温结晶下一篇:健康快乐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