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域空间布局

2024-09-21

市域空间布局(共3篇)

市域空间布局 篇1

在最近二十年, 世界各国对城市气象条件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 并在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能源与交通、城市水资源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2]。我国在城市环境气象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3], 研究区域也多局限于上海、北京及沿海等大中城市[4—6]。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带来的气候和环境问题的凸显, 对于城市规划中城市气象环境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在通常的城市规划理论中, 关于气象因素对城市建设和城市环境的影响已有所考虑, 但主要以风向频率玫瑰图为依据进行规划[7]。这些定性的认识和技术研究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出现了一定的局限性。国外的城市规划气象环境效应评估以取得了不少研究进展, 由于需求不同, 规划评估在各国家中所起的作用各有侧重, 进行规划评估的形式也有所不同。国内学者针对我国的特点和需求开展了一些研究, 但是在国内城市气象环境研究工作与城市规划、建设具体应用方面衔接不够紧密, 在城市规划中发挥的作用有限, 需要进一步开展城市规划气象环境评估体系的研究, 将评估实例和量化方法相结合, 以发挥其在规划编制中的科学支撑作用。近年来运用数值模拟等新技术和新手段对城市气象环境的研究工作正在积极展开[8—10]。王晓云等[11]提出了一套以人为本、科学、客观、可操作的城市规划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评估指标和方法, 以北京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为例, 具体评估了两种规划方案的大气环境效应;汪光焘等[12]运用大气环境数值模拟技术及大气环境的影响评估方法, 就佛山城镇不同规划方案进行环境影响评估, 及时做出布局调整与决策。王雪梅等[13]以珠江三角洲不同时期下垫面为例, 探讨城市尺度规划对局地气象环境的影响。张小丽等[14]以区域边界层模式为工具, 研究了三组不同城市规划建设方案对深圳夏季城市热岛的影响。李喜仓等[15]分析东胜区规划方案对局地大气环境的影响, 方案发展后对城区大气环境的改善较为有利。目前, 对城市问题的研究已逐步走向通过计算机模型模拟城市发展的定量数据分析与比较研究。本文在王晓云学者研究的基础上, 采用数值模拟手段, 对北京城市规划编制过程中六个总体规划方案的气流场、风速场、热岛分布等进行模拟分析, 并应用新的城市规划气象环境评估体系对不同的市域空间布局规划方案进行评估分析, 最终选出最优方案, 为北京城市总体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1 数值方案模式及参数设置

采用由北京市气候中心和南京大学联合开发的一个三维非静力区域数值和大气扩散预报的城市尺度边界层大气数值模式 (RBLM) [16]。模式采用Reynolds平均的大气运动控制方程组, 包括动量方程、热力学方程、标量方程和完全弹性连续方程[17]。同时考虑下垫面特征对边界层结构的影响, 采用1.5阶湍流闭合方案。模式适用于对城市区域、山区和海陆等复杂下垫面情形下的边界层风场和空气污染物预报、评估研究。数值模式方案以北京市2030年城市规划发展六个方案为研究对象, 以北京2009年20个常规气象站的气象观测资料为模式的输入, 市域模拟水平范围为178 km×181 km, 模拟网格距为1 km×1 km, 区域中心116°26'37″E, 40°13'8″N, 垂直方向采用拉伸网格, 分为33层。气象条件分别选取2009北京冬、夏两个季节的典型天气条件下典型天气为模拟案例, 不同稳定度条件的四个时次进行模拟计算, 其中14:00为对流层结, 10:00及22:00为中性层结, 02:00为稳定层结, 冬季主导风向为北风, 夏季为南风。对模拟案例进行24 h积分。模式输出要素为:地表温度, 垂直33层的位温、水平风速、垂直风速、比湿、气压等几十项要素。

2 各个规划方案简介

由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提供六个北京市域2010~2030年空间布局规划方案, 这些方案是以北京2009年市域空间布局现状为基础, 从不同角度揭示北京未来可能空间发展方向。六个空间布局规划方案如表1 (图略) , 六个方案的共同之处是向周边顺义、通州等区域发展, 不同之处是发展区域的空间布局和面积不同。根据实际需要, 通过数值模拟来探讨其可能产生的气象环境效应, 并利用评估指标对方案进行综合评估, 为规划方案的评估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评估体系介绍

3.1 评估指标

在向有关专家进行调查咨询的基础上, 针对北京城市规划布局对气象环境的影响的特点, 根据北京城市规划目的及城市功能的不同, 综合考虑人们最为关注的气象环境条件, 确定出指标有人体舒适度、热岛面积、混合层高度、逆温强度、小风区面积五个评估指标。这些指标通过数值模式输出或观测可以得到, 易于操作, 符合客观性、科学性、有效性等普遍原则。

3.1.1 人体舒适度

选取北京较为通用的舒适度计算公式[18]:

式 (1) 中Comf_I为舒适度指数, t为气温, RH为相对湿度, V为风速。人体舒适度指标由30≤Comf_I≤90的区域所占的面积百分比来衡量。

3.1.2 热岛面积

城市热岛强度为同一时间城市与其附近郊区气温的对比[18]。即:

式 (2) 中Tc为城区气温, Ts为郊区气温。根据差值Ht的大小 (Ht≤0.5, 0.5<Ht≤1.5, 1.5<Ht≤2.5, 2.5<Ht≤3.5, Ht>3.5) 将热岛强度分为无、弱、中等、强、极强五个等级。用热岛强度小于或等于1.5℃的区域所占面积的百分比来衡量。

3.1.3 混合层高度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推荐的方法计算大气混合层高度[18]:大气稳定度为A、B、C、D类时:

大气稳定度为E和F类时:

式中H为大气混合层高度, 为10 m高度风速, 大于6 m/s时, 取为6 m/s;as和bs为大气混合层系数。Ω为地转角速度, 取为7.29×10—5rad·s—1;φ为地理纬度。一般以混合层最大高度大于900 m为无污染发生, 小于900 m可能出现不同的污染类型。

3.1.4 逆温强度

逆温层强度以评估区域夜间02时的逆温强度来衡量, 根据贴地逆温层厚度和逆温层顶部与底部的温差来确定逆温强度评估因子[18], 即

式 (6) 中C为逆温层强度指数, T1代表逆温层顶部温度, T2代表逆温层底部温度, H为逆温层厚度。逆温层强度越大, 说明大气越稳定, 逆温持续时间越长, 逆温层中污染物积聚时间长, 污染越重。

3.1.5 小风区面积

决定污染物在大气中积聚和扩散的因子很多, 其中风向决定了污染区的方位, 风速的大小决定污染物稀释扩散的能力。鉴于此用1.5 m高度上、背景风为2 m/s时, 评估区域内风速小于等于1 m/s区域所占的面积比例来衡量。小风区面积所占比例越高, 说明该城市污染物扩散能力越差, 污染越严重。

3.2 评估方法

多个城市规划方案优劣的定量评价中, 确立权重系数是关键。经查阅相关资料, 常用权重系数计算方法缺乏通用性或各项指标所取权重具有一定任意性的缺点, 本论文选取标准综合指数法与数值模式输出结果紧密结合。具体的步骤如下。

3.2.1 各项评估因子的指数计算

根据各项评估因子的模式计算值, 按照各项评估因子分级标准, 采用线性内插方式计算各项评估因子的指数

式 (7) 中Ii为第i项评估因子;Ii, (j-1) 为第i项评估因子所达到等级的低一级级别数;Ci为第i项评估因子的模式计算值;Ci, j为第i项评估因子所达到等级的分级上限值;Ci, (j-1) 为第i项评估因子所达到等级的分级下限值;i为第i项评估因子;j为第j级等级。

3.2.2 各项评估因子权重的计算

在权重计算中首先假设每一个单项都有一个基本权重1, 然后以各项目实测值与相应的第三级标准限值的比值作为对环境质量实际影响的修正, 此比值加基本权重1即为各项目的权重。

对于数值越小表示环境质量越好的因子

对于数值越大表示环境质量越好的因子

式 (9) 中Wi为第i项权重;C1为第1项一级标准值限值;Ci为第i项实测值;Ci, 3为第i项三级标准值限值。

3.2.3 综合评分

在上述单项指数和权重计算的基础上。用下式计算各方案综合评分

式 (10) 中I为表征大气环境的综合评分;m为参加评价的评估因子数目。

4 北京规划方案空间布局气象条件模拟分析

根据规划方案的数值模拟试验结果, 定量分析温度、风速、湿度以及扩散能力等气象环境基本状况, 从而得出一些量化的试验结论。根据上述评估指标计算分析城市规划方案变化的气象环境效应, 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分别是城市规划方案对城市气象要素的影响, 城市规划方案对夏季热环境的影响, 以及城市规划方案对大气扩散能力的影响。

4.1 市域空间布局方案对城市气象要素的影响

由于城市空间布局不同, 导致局地环流不同, 局地热量及水汽的相互交换不同。因此, 不同方案城市区域平均温度、风速、湿度也有所不同。数值模拟各个方案冬、夏两个季节后, 城市区域平均温度、湿度、风速的平均值结果如表2所示。综合分析可知, 不同的城市规划布局方案使城市气象环境发生明显的变化。六个方案中, 无论冬夏季, 方案一城市区域平均湿度最大, 夏季平均温度最低, 冬季平均温度也相对较低;方案一有利于夏季高温、低湿等城市效应的缓解。平均风速各方案之间差别较小, 城市规划布局对平均风速产生的影响差别不明显。

4.2 市域空间布局方案对夏季城市热环境的影响

较好的城市布局有利于高温效应的缓解, 这种缓解效应在夏季中午尤为明显, 研究夏季14:00不同方案的近地面气温影响以分析城市区域存在的影响。以图1中的方案一和和方案二为例对比, 由于城市区域的存在, 使城市周围郊区温度升高。不同规划方案, 城市区域受郊区影响的区域面积不同, 离郊区越近的城市区域, 温度降低越明显。各方案之间近地层气温变化有差异, 局部有明显变化, 总体差异不大。图1中白色长方形框中区域是两个规划方案对比中近地层气温有明显变化的区域。图1中黑线 (30℃) 部分以外可视为受到郊区影响温度降低的区域, 各方案该区域的面积不同, 方案一受到郊区影响温度降低的区域面积最大, 方案五的面积最小。

随着城市发展, 由于人工建筑导致的高温效应是目前人居环境中较为关注的问题。分析不同方案对热岛效应的影响, 由评估指标 (2) 得到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各方案下热岛面积值。城市布局方案通过影响城市温度、湿度、风速, 进而影响城市舒适度环境。对各方案影响夏季正午时刻人体舒适度的情况进行分析, 由评估指标 (1) 得到各规划方案下的人体舒适积值。表3中方案三的综合热岛面积范围最小, 有利于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方案一的人体舒适面积最大, 方案五的人体舒适度面积最小。

注:强热岛范围为城郊温差≥2.0℃的区域所占城市区域的百分比。高值范围为人体舒适度值≥90的区域占城市总面积的百分比。

4.3 市域空间布局方案对大气扩散能力的影响

城市下垫面对于近地面气流的拖曳作用, 使得城市区域内风速小于郊区。近地面的10 m气流场受地物影响紊乱, 所以选98 m高度的气流场, 98 m高度的流场依然可以反映城市冠层内的气流情况。对六个北京城市规划方案模拟区域内的冬夏季气流场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首先各方案在冬夏季气流辐合区的位置大致相同, 其次气流辐合区内普遍风速很弱, 在1~2 m/s, 这样的区域容易出现污染物的沉积, 不宜于扩散, 在规划用地上需要谨慎, 不宜规划工业用地。

为了更好地说明不同城市规划方案对城市扩散能力的影响, 利用模式输出的基本要素和评估指标 (3) 、 (5) 计算出通风指数、小风区面积两个指标, 分析城市布局对城市大气扩散能力的影响。通风指数是衡量城市通风水平的指标, 定义为城市大气混合层高度与风速的乘积 (为了方便研究, 本文取观测点10 m高度处的风速) 。得到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各方案下的小风区影响范围和通风指数, 如表4。表中方案三的小风区面积最小, 城市大气扩散能力相对强。不同城市布局的城市通风指数平均值可以看出, 无论冬夏季, 方案一城市通风性能最好, 方案五的通风性能最差, 空气混合扩散能力相对弱。

注:小风区范围为风速≤1.0 m/s的区域占城市区域的百分比。

4.4 各空间布局规划方案评估分析

根据所确定的各项评估因子, 应用模式输出的要素结果和上述评估指标, 分别计算了冬、夏季规划方案下各项环境评估的数值。根据以上不同方案下各项环境评估因子的计算值, 对冬夏季综合考虑, 计算出各气象环境影响因子的权重值, 由于权重值将各项评估指标的计算数值与各项指标的给定分级标准结合起来, 不同的指标权重值不同。最终形成对北京六个规划方案的评估结果, 如表5所示。

最终的综合指数平均结果表明, 方案三的热岛面积指标、小风区面积指标、混合层高度值评估结果最好, 能够有效地降低城市区域的热岛效应, 扩散能力优于其他五组方案并且具有良好的垂直混合能力。其市域空间布局较为分散, 分散的城市用地面积小且不密集, 对气象条件不利的影响相对小;从舒适度指标来看, 方案三的指数值仅次于方案一。方案三的规划方案中下垫面热力条件的改变对城市的逆温产生一定影响, 其逆温强度指标得分最高, 逆温强度最弱。综合考虑冬、夏季气象环境条件的影响, 方案三规划布局比较合理。

5 结论与展望

对六个北京市域空间布局规划方案进行冬、夏季综合考虑评估, 结果表明方案三最趋于合理。虽然综合评估各方案之间得分差异很小, 不同方案各指标的指数差异也不大, 但是在实际面积上是显著的。从各单项因子来比较, 某些评估指标会优于其他方案, 规划方案各有所长。因此城市规划中, 对不同的规划方案通过环境的客观评估了解其各自的利弊, 进而调整城市布局方案, 才能最终达到最优城市规划的目的。城市规划气象环境效应定量分析及评估研究一种新技术方法, 许多科学问题和应用层面的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实践。这里仅仅用北京六个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做为城市规划气象环境效应评估指标的应用实例, 但是城市规模达到怎样一个量值才是最佳面积, 才能实现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协调发展, 今后应进一步定量分析城市布局和规模如何配置才能达到最优, 并在跨学科多专业研究的基础上, 开拓更广阔的应用领域, 实现城市协调发展的目标。

摘要:气象环境对于城市密集地区的人居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已经成为城市规划工作中应该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 在城市规划建设中需加强对城市及局地气象环境问题的综合研究。结合城市尺度边界层大气数值模式对北京市域空间布局规划方案进行数值模拟。选取人体舒适度、热岛强度、混合层高度、逆温强度和小风区面积五个评估指标, 利用标准综合指数法对六个北京市域空间布局规划方案进行评估。应用评估方法, 对冬、夏季综合考虑后, 结果表明, 六个规划方案中方案三空间布局最趋于合理。

关键词:数值模拟,气象条件,市域空间布局,影响评估

市域空间布局 篇2

1 兰州市域地形地貌

兰州地处陇中黄土高原的西北部, 是内蒙古、黄土、青藏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市域大部分地区被黄土覆盖, 海拔一般为1500~3600m, 可分为山地、半山地、河川地三种类型。其中山地占全市面积65%, 由黄河、湟水谷地分隔为南北两山区。南山区中海拔3600m的马啣山为兰州最高峰;北山区在永登县的奖俊埠岭和连城山区, 海拔最高达3400m。半山地多属黄土梁峁和山间盆地, 占全市面积的20%, 秦王川和西槽, 地势平坦, 属山间盆地。河谷川地有黄河、大通河、湟水河、庄浪河、宛川河等谷地, 海拔1400~1800m, 地势平坦, 水源充足, 灌溉便利, 是重要的农业地带和城市建设用地, 占全市面积的15%。特殊的地理区位和气候条件造就了兰州市山地与荒漠、绿洲共存的陆地生态系统, 兰州市森林资源少且分布不均。草原类型多以荒漠草原为主, 且退化严重。由于长期以来人类过度干扰, 加之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 造成局部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现象严重。

2 城镇布局受地形地貌及水资源的制约

2.1 市域城镇布局现况

兰州市域其周边地区土地总面积较大, 但宜农宜利用的有效土地有限。“两山夹一川”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了兰州中心城区带状城市的格局, 以城关区为中心的东片区是全市的核心, 由于土地容量有限, 过度开发, 造成建筑密度、人口密度过大, 严重影响了中心区城市居住生活环境。作为一个拥有二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 尤其是一个十分狭长的带形城市, 生活服务中心同城市结构重心远远偏离, 造成了城市发展不均衡, 东西向交通十分不畅, 对整个城市健康持续发展很不利。

由于地形地貌及水资源的限制, 兰州小城镇主要分布在大通河下游谷地, 庄浪河下游谷地, 湟水下游谷地, 榆中宛川河谷盆地、秦王川盆地及皋兰109国道沿线。城镇沿河流分布, 主要城镇多分布在河谷阶地, 在城区外围的河谷川台地, 形成农村居民点和独立工矿用地密集分布带。中远郊河谷川盆地, 包括庄浪河、大通河、湟水、宛川河, 水磨沟、大沙沟等川地和盆地, 居民点及工矿企业分布较密集, 居民点用地率较高。该地带是兰州市建设用地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 是目前承接市区外溢产业, 吸收引进国内外企业投资建设的重要区域。榆中北山地区、永登通远、民乐、七山、坪城一带的广大区域内, 没有建制镇。

2.2 资源环境制约带来的不利影响

兰州市域的用地结构现况, 对城市用地空间扩展产生一系列深刻的影响:密集的人口和居民点增加了新的城市建设用地的费用和农村居民安置的难度;已形成的居民点和各类工矿企业用地成为新城区统一规划布局的障碍性因素之一。

兰州市城市建设长期以来受土地资源稀缺、生态环境脆弱的制约。市域工矿建设占用空间偏多, 开发区占地面积较多且过于分散。城镇建设空间和工矿建设空间单位面积的产出较低, 乡镇和建制镇建成区空间利用效率不高。近年来, 由于产业的快速集聚, 城镇建设用地的规模无限制地扩大, 农业用地被侵占现象激增, 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土地利用结构的快速城市化转型也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阻碍着兰州市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河谷川台盆地, 城镇、工矿、乡镇企业发展迅速,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有由点到面, 由面到片扩大。而建成区特殊的地理、地形条件, 高耗能的产业布局, 建设用地不合理的间接效应等, 导致兰州市区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在有限的土地供给条件下, 处理好该区建设用地与生态用地的比例关系, 是兰州市域各层次规划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3 市域未来城镇布局调整的探讨

3.1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适度开发

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基本空间格局在很大程度上受我国大自然区及地势的制约, 这种格局不是人的力量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的。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 这些具有不同特征的生态系统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农牧交错带等多种特殊类型的区域, 大都是生态脆弱地区, 有些是水土资源严重缺乏的区域, 不可能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 如果还是目前的经济运行方式发展下去, 必将进一步威胁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安全。兰州市域不适宜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国土空间占很大比重。由此决定了兰州市可用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土地资源并不宽裕。即使是可以进行城市化的地区, 也要保持必要的耕地和绿色生态空间, 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当地人口对农产品和生态产品的需求, 因此, 要有节制地开发, 适当控制开发强度。

3.2 注重市域生态环境质量的转变

人类需求既包括对农产品、工业品和服务产品的需求, 也包括对清新空气、清洁水源、宜人气候等生态产品的需求。从需求角度, 这些自然要素在某种意义上也具有产品的性质。保护和扩大自然界提供生态产品能力的过程也是创造价值的过程, 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的活动也是发展。总体上看, 兰州市提供工业品的能力迅速增强, 提供生态产品的能力却在减弱, 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生态产品的需求在不断增强。因此, 必须把提供生态产品作为发展的重要内容, 把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作为国土空间开发的重要任务。兰州市域应该把经济、社会与生态作为一个整体的复合系统来考虑, 应该把城乡生态一体化作为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最为重要的方面。要彻底打破经济与生态对峙的旧观念, 走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的发展道路。

3.3 结合城市自然地理背景统筹区域生态环境

事实证明, 市域的生态环境对城市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根据兰州城市性质、规模与植被、气候、土地、地理等因素, 综合考虑市域生态绿地布局, 建立协调的城市、城镇与森林、草场、农田的生态环境体系。通过建设增绿造林、发展生态农业等途径, 共同优化城乡生态环境, 使郊区成为调节城市生态的平衡区域。这是兰州市社会经济发展到现阶段对生态环境的必然要求。总之, 要结合兰州城市的地理背景, 将地形地貌对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 转化为城乡生态环境的融合发展的有利条件, 基本形成城乡生态环境高度融合互补、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城乡一体化的生态发展格局。

4 结束语

人口、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西北地区从全国来说, 属于资源匮乏地区, 人均资源占有比率很低。西北地区海拔较高、地形复杂、气候恶劣以及其他生态脆弱, 受地理环境的制约, 大部分地区并不适宜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 因此, 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在关系全局生态安全的区域, 应把提供生态产品作为主要功能, 把提供农产品和服务产品及工业品作为从属功能。根据市域空间的不同特点, 以保护自然生态为前提、以水土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为基础进行有度有序开发, 走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王爱民, 等.兰州市土地利用规划研究[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 1996.

[2]兰州市人民政府.兰州市土地利用规划专题研究, 1999, (3) .

市域空间布局 篇3

1 太原城乡关系的阶段

城乡关系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动态来看,城乡关系整体上呈现出一种由自发走向有序、由城乡分离走向城乡融合的发展演变规律,体现出由低水平的城乡均衡向高水平均衡的转变[1]。一般而言,城乡关系总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而不断演化的,普遍认为城乡关系的演化需要经历城市剥夺农村、城市病与农村病并存、城乡综合治理、城乡一体化四个阶段。

目前,太原市域总体的工业化发展已具备较高水平,大致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后期阶段[2]。但是,市区与县市工业化、城镇化的阶段差距较大,这表明太原市城乡关系的演变处在城市病与农村病并存的时期,考虑到近年来大力推行的城市建设和新农村改造,可以认为太原市进入了城乡综合治理阶段。

2 空间组织策略

城乡一体化导向下的空间组织策略首先必须适应城乡关系的阶段,其次要瞄准下一阶段城乡发展的需求,具有一定超前性,才能科学引导城乡空间的合理发展。从太原市中心过度聚集、外围县市发展滞后,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出发,综合考虑太原市城乡关系的阶段特征和城镇体系的分布特征,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太原市域城乡空间发展策略可以概括为“中心优化、县域重构、城乡联动”。

2.1 中心优化

中心优化指对中心城区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优化,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区域性职能,打造成京津冀西翼重要的吸引力之源和竞争力主体,成为接受京津冀城市群外溢的重要承载地,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性支点。依托省会城市在行政、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优势,增强对农村生产要素的吸纳能力和价值释放能力,提升对市域发展的带动能力。

2.2 县域重构

县域重构指充分利用县域现有的发展条件和产业基础,把握东部地区产业外溢、市区产业调整布局和产业园区空间拓展的机遇,推动县城和重点中心镇向中小城市发展,培育县域增长极。县城需要加强与市区特别是各产业园区的对接,利用园区在县城拓展的机遇,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形成产业集群。选择、建设一批特色农业发展型、生态旅游发展型、文化旅游发展型的重点中心镇,形成县域发展节点,带动周边乡村共同发展。一般乡镇鼓励人口向镇(乡)区聚集,形成新型乡镇社区。分类引导农村发展,撤并人口稀少的农村,形成新型农村社区;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农村发展为文化旅游名村。

2.3 城乡联动

通过土地、产业、户籍改革等多项举措,发挥城市地区在资本、人才等方面,乡村地区在土地、生态方面的优势,形成互补效应,以开发区拓展板块等产业集中发展的园区、镇区为载体,引导产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人口在空间上集聚生活,实现市域城镇建设空间和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协同、范围一致。

城乡联动一方面强调市区的疏解辐射作用,更重要的是发挥县城、重点中心镇的纽带作用。县城、重点中心镇一方面承接市区功能转移,另一方面聚集农村发展要素。通过培育县(市)增长极核,逐步在市域形成城区、县城、乡镇、村庄共生共长的网络系统,促使城乡网络式发展,达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

3 空间结构组织

太原市域城乡空间结构的组织应该依托一体化的交通网络骨架,并在确保市域安全空间、生态空间等非建设空间的基础上进行。笔者认为太原市域应建立“四级、七类”的城乡空间发展结构体系(见图1)。“四级”指市域形成中心城、新城和县城、、乡乡镇镇和村庄等四个级别的空间发展单元。“七类”指市域形成中心城、新城、县城、卫星镇、中心镇、乡镇社区、农村社区、文化旅游名村等七种类型的空间发展单元,其中卫星镇、中心镇、乡镇社区属于乡镇级别,农村社区、文化旅游名村属于村庄级别。

3.1 中心城

中心城是市域发展的核心,市区的主体建设地域,由老城区和晋阳新区、汾东新区组成。中心城区应加快能源交易、中介服务、展览展示和研发等功能培育,扩大国际影响;依托人才、教育、科技和城市功能整体优势,加快发展产品设计、研发、人力资源、金融、咨询、外包、旅游集散等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要素资源,辐射和带动周边区域发展,向省域乃至更广范围拓展服务功能。中心城区要全面退出高污染、高能耗、资源型产业,在县市产业园区聚集。在中心城区和县市之间,依托自然山体,实施生态整治,建设城郊型生态开敞空间。

3.2 新城和县城

1)新城。新城即潇河新城。新城建设以山西科技创新城作为主要载体,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现代煤化工产业及信息产业。新城的建设应采用生态低碳城市的模式,高标准配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职工公寓等公共社区,避免钟摆式交通迁徙。潇河新城的建设,对于带动和辐射太原盆地城镇密集区,改变太原市一核独大的形态,推动太原盆地城乡空间一体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2)县城。县城是开发区空间拓展的主要目标,是承接太原市市区产业外迁,促进本地产业转型升级的主体空间。古交市区在提升改造传统产业的同时,着力延伸煤炭产业链,打造煤—焦—化循环产业链,建成以新型煤化工循环经济为主导的转型示范区。娄烦县城是太原市辐射西北地区的重要门户节点,重点发展无污染的农产品加工业,并加快旅游经济的发展,形成休闲旅游度假地和特色农业产业区。清徐县城加快传统能源产业的转型发展,以经济技术开发区、食品科技工业园为载体,形成特色产业优势,成为太原市辐射西南的重要节点。阳曲县城加快与阳曲工业园区的一体化建设,合理承接市区产业转移,提升城镇服务功能,成为市域西北的增长核心。

3.3 乡镇

1)卫星镇。卫星镇指受到中心城区直接辐射,区位优势明显,具有一定发展特色和产业基础,能够直接承担市区功能疏解的建制镇,例如泥屯、北格等。卫星镇的发展在于把区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依托市区的功能疏解,提升强化自身的产业能级,融入城市的职能分工体系,以此获得持续的发展动力。2)中心镇。中心镇指县域范围内,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形成一定的产业基础,承担县城部分生产组织功能和公共服务功能的建制镇。中心镇是促进县域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例如徐沟镇、孟封镇等。对于中心镇,应实施分类引导的策略,对工矿型应促进集约、环保化发展,对农业型应促进规模、生态化发展,对旅游型应促进特色、集团化发展。中心镇建设的核心在于提升市政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点。3)乡镇社区。乡镇社区指卫星镇和中心镇以外的乡镇,主要功能是承担乡镇及周边的商业、文化、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活动。乡镇社区要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的集中配置,引导吸引周边撤销的农村居民点的居民。

3.4 村庄

1)农村社区。选择交通便利、位置合理、对外联系比较方便,环境好、用地足、供水等条件良好,土地资源富余,且人口达到一定规模的村庄建设发展为农村社区。农村社区的核心职能是为农村地区农民日常生活和农业发展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应按照合理节约的原则,完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水平,逐步引导吸引周边村民向农村社区集中,促进乡村空间的优化。2)文化旅游名村。文化旅游名村是指具有一定历史积淀,存在一定的历史文化遗存和传统建筑风貌特色的村庄,这类村庄一般有较长建村历史,处在关键的文化线路和节点上,例如店头村。其发展的重点是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在此基础上,应结合传统文化特色,规划建设好村庄,改善村民的生活生产环境,合理发展文化旅游业。

4 结语

城乡一体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战略目标。基于城乡一体化导向组织城乡空间结构,无疑是实现城乡融合的必由之路。城乡空间结构的组织要适应城乡关系演变的阶段,改变太原市区绝对聚集的趋势,促使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组织新的城乡空间结构框架,需要进一步优化中心城区的空间布局,依托县城和中心镇重构县域空间,促进城乡经济的有效联动,引导人口和产业空间合理配置,建立起城区、县城、乡镇、村庄共生共长的城镇化网络平台,以此推进市域城镇化健康发展。

摘要:介绍了城乡一体化导向下,太原市在城乡综合治理阶段的空间组织策略,从中心城、新城和县城、乡镇、村庄等方面,阐述了太原市的空间结构组织体系,从而推动市域城乡空间的整体协调发展。

关键词:城乡关系,城乡一体化,空间结构,中心城

参考文献

[1]赵群毅.城乡关系的战略转型与新时期城乡一体化规划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09(6):47-52.

上一篇:生命不能承受之死下一篇:皮肤血管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