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布局结构(精选12篇)
空间布局结构 篇1
引言
城市是依一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把一定地域组织起来的居民点,是该地域或更大腹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中心。是人类便于进行商业、行政、文化、政治及宗教等活动而形成的聚居地。同乡村相比,城市在所提供的设施、服务、信息,乃至就业机会等方面就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因此,人们报着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的涌入城市。
城市空间是城市特性和特征的物质表现,它是城市中最易识别、最易记忆的部分,是城市特色的魅力所在。城市建筑空间包括实空间和虚空间。实空间是指建筑物等城市实体;虚空间是指建筑物等城市实体之间的外部空间,它们是露天的、连续的、可流动的,应该也是充满阳光的、富有活力的,是人们交往交际的主要场所。城市的空间结构取决于人们在较短时间(通常为当日)内的出行距离和活动范围,而出行距离又取决于城市交通。因此,城市交通的发展是改变城市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形态的重要因素。
一个优化美好的城市空间应该包括以下三个基本要求:首先必须是功能协调、适合人居、可持续发展的;在功能协调的基础上,城市还应寻求自己的独特个性,当城市具有独特的个性魅力时,就容易吸引人流,从而聚集物流、资金流乃至信息流;城市不是一幅画,城市空间是都市生活的容器,城市空间规划设计的最终目标是包容一个富有活力的美好社会。
一、城市空间结构的内涵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要素在空间范围内的分布和联结状态,是城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空间投影,是城市社会经济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形式。城市空间结构一般表现在城市密度、城市布局和城市形态三种形式。本文主要研究了城市交通对城市空间结构布局的影响及优化。城市布局是指城市地域的结构和层次,城市内部各种功能用地的比例。构成城市的各要素不但表现为一定的数量,而且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总是按照经济活动对区位发展的特殊要求,具体地分布在城市空间的某一位置上,并根据经济活动的特点,形成多层次、多方位的组合关系,及其相应的物质外貌的地域分异。交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可达性上。城市土地价格和土地利用方式决定了城市空间结构布局类型,因此,交通在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革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交通的现状决定了城市的空间形态和区位价值;反过来,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又进一步影响着交通的作用范围与强度,由此形成一个交通与城市空间结构相互影响的循环机制。随着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不断的改善各自的结构形态和相互位置关系,并通过用地形态决定着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过程和演化特征。
二、城市交通的发展对城市空间结构布局优化影响
城市交通是连接城市内家庭、企业和政府的纽带。城市空间结构决定了城市交通需求量和城市交通的结构及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应达到的建设水平和服务水平;反过来,城市交通系统实际的供给能力,又影响和制约着城市空间结构。
1. 城市交通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布局优化的特征。
城市交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主要通过交通便捷性来表现。它表明城市运输网络提供该处发展的机会,并通过不同地段的交通布局和整个城市交通的发展所产生的交通便捷性差异,影响企业和消费者的选址。
(1)在运输作业中,大量的成本组成部分是固定的,因此,线路运输量,站场作业量和运输设备以及发货量具有规模经济的特点。把区位选在大运输站场附近,由于众多相同和不同运输方式竞争加剧,结果,任一运输机构服务质量和价格的变化都会引起需求的剧烈反应。厂商和居民在交通站场附近可以节约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因此交通站场成为城市吸引人流和物流的中心。(2)交通运输总是沿着一定线路进行服务的,沿交通线附近选址,可以带来交通运输成本的节约。因此,城市用地的扩展总是从交通沿线向外部延伸,交通线路、尤其是大多数产品和原料的主要运输路线成为城市发展轴,而用地的扩展过程又会进一步加强线路网的改造。(3)交通线路的汇聚点由于其交通的便捷性而吸引众多的人流和物流,成为城市不同级别的节点的所在地。这样,由线路网布局造成城市不同地段聚集效应的差别,影响到企业和消费者的选址,并最终构成城市空间的基本框架。
2. 城市交通改善对城市空间布局优化的影响。
(1)城市地域扩展的主要障碍之一是交通成本。不同交通方式下城市地域的空间范围受到不同的限制。公共交通政策要求城市的道路上有足够多的的公交站点。尤其是在居住区和商业中心周围,但是由于其速度的局限性,人们只能生活在离城市比较近的地方。大容量轨道交通是通过建立地铁和轻轨来满足城市的交通需求。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快捷、安全、大容量等特点,不仅能及时疏解大量密集人群,而且由于其对沿线区域的可达性的大大提高,对居民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可以诱导人们远离市中心居住,从而促进城市结构的改变。而城市的空间结构对前期轨道交通的修建有很大的影响。(2)交通的改善,区位单位之间的联系成本大为降低,使生产、消费、居住区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交通条件改善后,交通运输费用在生产成本中的比例大大降低,厂商和居民对市中心的依赖性降低。(3)运输成本的急剧下降,各行各业可以摆脱交通因素的限制,尤其是零售业不必实现每个区位自给。在廉价运输下,消费者不论距离商业中心多远,都可以较方便地获得货物和服务。结果,廉价运输总是提高商业中心的等级,使商业中心结构呈现个数少、规模大、相距遥远的特点。
三、利用城市交通对城市空间结构布局优化
博弈之道,在于布阵。优良的布局可以缩短人、物、资金、能源、信息的流动时间和距离,提高经济效益。任何城市土地都有潜在的用途,但不同的厂商和居民使用同一土地的产出是不同的。城市布局的优化应该将潜在的区位收益转化为现实的城市经济效益。受特殊的城市历史和环境条件限制,中国中心城土地空间资源严重短缺,加之旧城风貌保护的严格要求,城市空间结构调整难度更大。为了解决城市的交通问题,在交通堵塞的情况下,许多城市选择了拓宽道路,增加道路面积的办法。拓宽道路、增加道路面积固然能够增加路段上的通行能力,却同时增加了交叉口的负担。中国中心城道路网的密度、面积率与国外同类城市有相当大的差距,在功能级配结构上也存在明显的先天性缺陷:环路之间快速联络通道建设滞后;主干道系统空间布局不均衡,贯通市区的城市主干道不足;次干道、支路严重短缺;道路交叉口通行能力低,制约路网整体效能的正常发挥,严重损害了路网系统的整体性,交通组织困难。
应以现代先进水平的交通设施为基础,构建以公共运输为主导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以信息化与法制化为依托,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舒适和环保的交通服务;城市交通建设与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和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引导、支持城市空间结构与功能布局优化调整,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坚持城市交通基础设施适度超前、优先发展,充分发挥交通建设对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的引导和支持作用。实施新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要以交通建设为先导,与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相协调。严格控制中心城建设规模。旧城区实施“整体保护,有机更新”策略,严格控制建设总量;中心城建成区重点进行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改善,不再进行高强度开发;集中力量建设新城,优化调整城市功能布局,完善新城功能结构,引导中心城的就业岗位和人口向新城转移;为支持城市空间结构及功能布局调整,抓紧构建新城内部交通网络体系,为新城建设提供交通支持。
结论
城市交通与城市空间结构布局具有紧密的相互联系,良好的城市交通促进城市空间结构布局的发展,同时良好的城市空间结构布局又反过来促进城市交通的发展状况。面对目前中国城市的交通问题,城市空间结构布局的优化是改善中心城交通的治本之策,虽然空间结构的优化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但是可以从根本上缓解中心城交通紧张状况。
摘要:分析了城市交通的发展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布局优化的特征和城市交通对城市空间结构布局优化的影响,并应用城市交通对城市空间结构布局进行优化,希望通过城市空间结构优化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关键词:城市交通,城市空间结构,布局优化
参考文献
[1]江曼琦.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经济分析[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2]周岚.城市空间美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3]宛索春.城市空间形态解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4]朱喜钢.城市空间集中与分散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陆化普,朱军.王建伟.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6]王建国.城市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7]陈顺清.城市增长与土地增值[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空间布局结构 篇2
基地产业规划形成“一带二心五区”的空间格局。
“一带”:是指沿江风光带,利用沿湘江的深水码头,将此地带发展物流仓储产业。加快物流基地的发展,积极引进大型物流项目,推动园区化工、建材和制造业的仓储物流产业的发展,满足原料、产品“大进大出”的需要。
“二心”:是指循环经济工业基地的配套服务设施用地,结合东城镇、铜官镇共同发展,形成整个规划区的两个配套服务中心。
“五区”即围绕核心形成的四个工业产业基地,即一期的精细化工产业区和能源基地;二期的新型建筑材料产业区;三期的工程机械产业区和仓储物流区。
用地布局 采用“一厂、两片、四带、五区”的形式组织基地空间结构。
一厂”:指本规划区内的华电长沙电厂。
“两片”:指将工业基地分为工业和仓储物流两大片。
“四带”:指基地内沿星常长输燃气管、发展大道、花果路规划的绿化防护带和基地外围沿湘江、黄龙水库水系形成的环形生态隔离带。
辽代寺庙建筑空间布局特点 篇3
关键词:辽代建筑;建筑空间;布局特点
辽代寺庙的建筑选址,多选于环境清幽的地方,背山傍水,依山面水,环境优美的地方。如辽宁锦州奉国寺的选址。三面环山,中间是小平原,前有小河自东向西南斜穿而过。山山相峙望之如阙,主要寺庙就建在中间开阔地之上。在裸露的山崖上镌刻了数以百计的摩崖造像、与苍松翠柏相衬托显得寺庙十分壮丽。从奉国寺的建筑选址,可以看出修道者追求清静无为,修养内丹,在环境清幽或地势险要之处建造庙宇,以方便修身养性。
1.辽代建筑的分布
辽代建筑分布在今东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北部、北京、天津北部、山西北部等地。这是由辽(契丹)的历史决定的。契丹原为居于东北辽河上游一带的游牧民族。耶律阿保机统一本族八部,于公元907年建契丹国,公元916年始建年号“神册”。现有辽代建筑遗存主要分布在吉林西部、辽宁、内蒙南部、北京、天津北部、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其中木结构建筑与建筑群遗存数量较少,全为佛寺建筑,包括山门、殿、阁、木塔,以及相关小木作;木结构建筑群仅存遗址。塔、陵墓遗存较多,包括砖石砌筑的楼阁式塔或密檐式塔、帝陵及奉陵邑遗址、砖砌或石砌墓葬。另有若干城市遗址及其相关建筑遗址。
2.辽代寺庙的建筑特点
辽代寺庙构架何分三型,殿堂型,厅堂型及比较独特的奉国寺型构架。比起同期的北宋建筑,辽代用材偏大,近似唐代。另外屋面举高亦甚平缓,连计铺作层高度与柱高同等,同期的北宋建筑已经更见高峻。立柱使用侧脚生起使柱网内聚,增强稳定性。辽代斗拱多承袭晚唐五代斗拱样式,补间最多作一朵,偷心造为主,最多作双抄双昂四出挑,出现斜拱。昂用真昂,昂嘴听成批竹状。辽代瓦作主要使用陶质灰瓦,亦有用琉璃瓦。瓦当多为莲纹瓦当,亦有少量兽面瓦出土。正脊叠瓦成脊,两端施鸱吻。戗脊及垂脊末端施兽首,起翘筒瓦或走兽,已不见唐代多见之兽面瓦或莲纹瓦,实例见於华严寺薄伽教藏天宫楼阁。
3.辽代寺庙建筑空间布局实例分析
奉国寺始建于辽开泰九年(1020年),原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可惜遭战乱,原来的建筑多已荡然无存,只有大雄宝殿依然保存完整,而山门、牌楼等都是清代修建的。大雄宝殿坐落在寺内偏后的一座高台上。它坐北朝南,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高21米,上为五脊单檐庑殿式顶。整座大殿高高耸立,气势恢宏,是国内同类建筑中罕见的一座。
3.1奉国寺中轴线建筑
在修建时间上,至少在1065年咸熙寺易名奉国寺以前就应建有七佛殿、正观音阁、东三乘阁、西弥陀阁、后法堂。一所寺院中轴线即寺院的中院,中院又称“佛地”院内集中设置佛塔、佛殿、讲堂、佛阁等建筑物,是寺院中最主要的部分。一组大型建筑群的营建都是从寺院的中院开始的, 而中院最先营造的是大雄宝殿。据此,七佛殿、正观音阁、东三乘阁、西弥陀阁、后法堂应建于辽代。旁架长廊依碑文记载建于辽乾统七年(1107 年)。关于山门,金明昌碑并无记载,只有元至正碑碑阴提及“前山门五间”。《纪略》载: “乾统七年(1107年),创修大雄殿两虎长廊二百间,塑一百二十贤圣,并建外山门”。笔者认为二者所指当为同一座建筑,即奉国寺外山门建于辽乾统七年。如咸熙寺在1020年始建,似乎在前应有一座“前”山门,而《纪略》中的“并建外山门”似有重新建山门之意,1989年考古发掘从现存清代山门到1990年所建山门之间90米距离内只有辽代山门一处遗址,那么只有一种可能,在辽末寺僧捷公改建两侧廊房及塑贤圣时改建了当时的山门, 即一并“创修外山门”至于伽蓝堂,金碑、元大德碑并无记载, 只有元至正碑碑阴提及“蓝堂一座”。
3.2正观音阁和后法堂
可以肯定的是,正观音阁在中轴线上,其位置在七佛殿以南、东西两阁中线之北。据现场实际测量,从七佛殿前檐柱到西弥陀阁北侧碟墩外边缘直线距离是10米,西弥陀阁东侧碟墩外边缘距中轴线直线距离是21.5米,现存无量殿前檐柱距西弥陀阁北侧碟墩外边缘直线距离是28米,东西两阁中线距已发掘的辽代三门前檐柱中线直线距离约74.1米,东西两阁南北中线之间距离是64.9米。依此数据我们根据傅熹年先生关于古建院落分析的一般规律做如下推想:古代寺院中院在设计组群建筑时是以主体建筑为中心点,作为这一组群建筑的中心点来布局。以七佛殿纵中线和已发掘的两阁南北纵、横中线所形成的闭合院落连对角线, 其交点即应是伽蓝堂后檐柱中心点,以已发掘的长廊前檐柱和东西两阁纵中线的交点与已确定的伽蓝堂纵中线与两侧长廊的交点连对角线, 其交点便是观音阁内槽后金柱的位置。以伽蓝堂纵中线与两侧长廊的交点和七佛殿后檐柱中心点连对角线, 对角线与东西两阁的南北中线交于两点, 两点的连线即是后法堂的后檐柱中线,通过这种办法可确定正观音阁、伽蓝堂、后法堂的位置,那么推出后法堂后檐柱中线距七佛殿纵中线距离是92.7米左右,七佛殿纵中线距伽蓝堂纵中线距离是65米左右,伽蓝堂纵中线距正观音阁内槽后金柱纵中线距离是28米左右,正观音阁内槽后金柱纵中线距东西两阁纵中线距离是28米左右,东西两阁纵中线距前三门前格柱纵中线实测距离是74.1米。这样辽代奉国寺中院南部便形成了正观音阁挟东三乘阁、西弥陀阁之格局,三乘弥陀两阁恰似正观音阁前之双脚,呈三阁鼎立之势。寺之北部大体量的观音阁、七佛殿之间恰当地点缀伽蓝堂于其中,起到调整空间比例关系、完善构图的作用。
4.结束语
当然,以上是对奉国寺布局的推想,而任何推断都需要考古挖掘来提供实证,期望在不久的将来,通过对奉国寺进一步的考古勘探能弄清这些令我们迷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杜仙洲.义县奉国寺大雄宝殿调查报告[J].文物,2011
空间布局结构 篇4
这种高校空间格局的形成有其历史原因。发展至今,不合理性越发明显:加剧了东西部地区教育资源的不均衡,进而加大了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毕业生就业更倾向于留在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城市,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也不利于人才的流动及缩小地区差距;在省会以上城市办学,“寸土寸金”的土地状况使得高校办学空间无法拓展。尤其是1998年我国高等教育扩招以来,高校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已经成为目前许多高校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合理规划、调整高校布局,使之既符合城市规划发展的要求、推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又能解决高校教育资源过于集中、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成为政府和学校共同关注的焦点。为此,笔者系统介绍了高校空间布局结构的形成方式,梳理了美、英、法、日等几个国家调整优化空间布局的共同特征,以期为我国高校空间布局结构调整提供参考。
一、高校空间布局结构形成方式
高校或大学空间布局的形成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自然演进出来的,第二种方式是政府规划调整出来的,第三种是夹杂着前两种方式的混合方式。
从高校空间布局发展历程来看,第一种方式多见于大学建立的初期,高校最初建立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城市。这种空间布局选择的基本依据是既要符合国家的需要,特别是与大工业时代及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有良好的生源市场和人才需求市场,最大限度地体现该校存在的价值。还要考虑社会物质和精神生活环境,要求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完善的服务设施、良好的社会秩序以及享受文化、娱乐活动的机会等,从而逐渐发展成高等学校在工业化程度高的大城市的‘点状集积’。[2]
这种自然演进的高校空间布局形式发展至今,就形成了国际大都市集聚众多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成为该国或该地区高等教育中心的局面。纵观国际大都市,都是高校林立、科技教育资源聚集。这些地区作为高等教育中心,首先在高等教育的规模上具有明显优势,不论学校的数量还是在校生的规模都领先于其它地区;其次一流大学、特色大学云集,教学科研水平遥遥领先,成果丰厚;再次凝聚了世界各地的精英人才,成为该国乃至世界的高等教育中心、学术中心、文化中心、信息中心和科研中心,具有高度的开放性、流动性和辐射性。
我们分别以美国、日本、英国的首都或大都市为例来分析:美国以纽约为主体的城市群拥有全美11%最优秀的大学。仅哥伦比亚大学就有56名在该校执教和工作过的科学家和教授获得过诺贝尔奖。东京,作为占日本GDP18%的经济龙头,它集中了全日本30%的大学、40%的大学生、50%的国立科研机构,有多达291所高校,东京大学名列“全球十大著名高校”,早稻田大学跻身排行榜30强。伦敦,集中了英国四分之一的教育科研机构,除了皇家学会,伦敦还有42所大学和学院,60所继续教育学院,9家研究和科技机构,数百家点子公司、科研机构和教授联合会,英国10所最好的研究性大学有一半在伦敦。伦敦一年教育经费超过7亿英镑,吸引了英国40%的风险投资,60%的人从事与教育和科技相关的行业。英国大伦敦区域及周围有世界著名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大学。20世纪以来剑桥大学的毕业生中出了诺贝尔奖获得者63名,目前尚有诺贝尔奖获得者7名,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近百名。
中国的情况也是如此,“许多实业性高校,无论公私性质的,都在北京举办。这大体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安全;北京是大城市,也是首都,因而对秩序的要求高,从而环境安全系数提高。二是便利于资源获取和管理;北京几度是政治中心,中央政府机构所在地,即便是实业性高校,尤其对国立和部办实业性高校,所需的许多资源和信息,直接依赖于政府机构,这构成了对地缘优势的需要;而政府部门也愿意使所属高校就近办学,便于管理和控制,也产生了对地缘优势的需要。三是办高校需要的人才优势;办高校需要教育家和优秀师资,而这一点恰恰是北京作为文化古都的天然优势。有名望和实力的高校集中在北京,也强化了这一优势。这一优势造成了北京高等教育的三元共生形态,不仅使三元结构形成,也使实业性高等教育共聚一体。这表明北京高等教育从一开始其服务方向,就不是本地性的,而是全国性的;如果考虑到教会大学和清华大学的特征,说北京高等教育的服务目标,一开始就具有国际性,也不为过。”[3]
这种自然演变的高校空间布局形成方式与早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及高等学校的“象牙之塔”性质相适应,推动了这些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家的强大。
“二战”以后,高等院校点状集积的弊端日益显露。自然演变的高校空间布局结构已经无法满足国家和人民的需求,政府不得不出面,开始规划和调整高等教育空间布局结构。政府调整的原因主要包括:(1)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的迫切要求;(2)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高等教育普及程度的逐步提高,特别是当代信息技术及网络社会的蓬勃发展;(3)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群的形成和城市人口的迅速发展,高校集中于大城市的空间布局结构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教育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开始规划调整高校的空间布局结构,至此,出现了第二种和第三种空间布局结构的形成方式:政府规划调整型和混合型。
二、目前各国规划调整高校空间布局的主要趋势和布局特点
西方国家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通过重组、新建等方式,不断调整优化高校布局,建立起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高等教育格局,在高校空间布局分布及规模数量方面基本实现了国家及地区的均衡化和一体化。
(一)教育规划融入城市规划,教育与城市发展相适应
二战后科技革命促使产业在世界范围内重新分工,美国西海岸“阳光带”城市崛起,使东北部大量中产阶级和进出口贸易西移,而纽约城区高昂的商务成本迫使原设于纽约的许多公司总部大量迁往市郊,最终引发了1975年纽约历史上最为严重的财政危机。面临困境,纽约及时调整发展战略,一方面积极建立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教育体制,另一方面依托“世界第一金融中心”之优势,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管理咨询等对人力资本及知识资本要求极高的生产者服务业。
为此,纽约市几十所高等院校纷纷进行结构调整,筹建与知识经济衔接的专业,并部分调整院系的空间布局。纽约大学索性将自己商学院研究所设在华尔街,度身定制育精英。同时纽约市通过各种途径争分夺秒强化职业培训,帮助大批失业的蓝领工人走上了金融、保险、咨询等“白领”岗位。同时,利用联邦资金,纽约在市区里开辟出有史以来第一批“高科技产业研究园区”,发挥众多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的科研优势,大力研发高端科技产品。短短数年,纽约经济迅速回稳,全球逾一半的最有影响证券公司,逾十分之一的跨国机构总部集中于此,全市在金融、保险、管理咨询等生产者服务业就业人口的比例从50年代的25%增加到46%,产值的增加更是惊人,仅一个华尔街,就贡献了56%的增长。[4]高校这种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切性成就了纽约的辉煌,也成就了纽约高校的卓尔不群。
(二)构建地区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高等教育格局,实现区域高校一体化
加州是美国第一个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州。目前在加州的高等教育系统中,既有斯坦福和加州理工等著名的私立大学,也有伯克利和洛杉矶这样著名的公立研究型大学,同时还有州立大学系统和社区学院系统。就加州公立大学系统而言,由三部分组成:加州大学系统、加州州立大学系统、加州社区学院系统[5] (见表1)。
研究型大学代表着高等教育的最高水平。州立高校则承担着与其教学科研水平相适合的本科生和硕士教育。社区学院面向广大平民,对每一个需要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开放,以公民职业教育和本科低年级的普通教育为己任,为普及高等教育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大学系统内部彼此之间是开放的,在社区学院学了两年之后,只要学习成绩突出,达到加州大学的要求,就可以转入州立大学或加州大学,加州大学或州立大学承认社区学院的学分。所以,加州大学在本科的高年级每年都留出25%的名额,接收从社区学院转入的学生。这种金字塔状的高等教育格局,稳定有序,研究型大学、综合性州立大学、社区学院各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和服务对象,秩序井然,它们对美国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向大中城市郊区及卫星城镇扩散,在中小城市增设地方学校和职业学校
各国政府着手大力发展承载高等教育普及化重任的地方学校,此类以服务大众为宗旨、承载高等教育普及化任务的高校,空间分布呈明显的均衡化和就近化特征。如美国的社区学院、法国的大学技术学院等。
美国社区学院起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目前全美有社区学院1160所左右。社区学院是一种“人人能入学,为人人服务”的高等教育机构,其办学目的是为学生提供职业培训,或为学生进入四年制大学做准备。它们大多设在全国各主要城镇或城郊,基本上保证每一个居民都可以在自己居住25英里的范围内找到这样一所学院。由于它靠近居民,交通方便,课程实用性强,采取更为灵活的学制和收费低廉的学费而备受学生欢迎。在美国,大约有60%的大学生在这类学校学习,[6]它们为美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法国随着高等教育的大发展,通过在中等城市设立高等职业学校,在巴黎周边新建大学等措施来缩小地区间的差别,实现高等学校空间布局的扩散化和就近化。它于1991年5月制定的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决定从1991年起到2000年,优先在一些中等城市建立至少160所大学技术学院,同时调整巴黎大区的高教机构布局,减少巴黎中心区大学的在校生人数,在巴黎周围的新建城市设立了4所综合大学。为了使地方高校的建立落到实处,国家决定向地方增加投入,增拨款项主要用于各大区大学新建校舍、修缮现有教学用房和学校其他体育文化及学生生活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
日本在大学布局上也注意控制大学过于集中于大城市的问题,并把推进地方建立大学作为工作重点来抓。即使一些巨型大学在设计和建立教学科研机构和单位时,也总是充分发挥事业部结构按地区和市场划分设置单位的特点,有资源优势,针对性强,目标明确,有自身特色。从某种程度上说,每个分校都是一个与母体有关的各具特色的独立实体,在“集中决策”的基础上“分散经营”,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从而推动整个大学的发展。[7]
(四)促进大学与社区一体化建设,发挥学校群的规模效益
高校布局结构调整的这个特征主要表现在大学城的建设上。大学城在国外早就存在,大多属于自然生成模式,以一所或若干所大学作为增长极,其他大学按照市场法则和高等教育规律逐步聚集而形成。学校与所在社区往往成为规模较大的小社会,人口常常达到数万。也有政府和大学根据市场发展趋势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主动积极地规划建设的大学城。这种大学城一般在较短时期内就基本建成,更注重发展规划,有的还建立相应的大学科技园区,发展依托大学的高新技术产业。如日本的筑波大学城。[8]
美国波士顿地区的坎布里奇镇是由几个大学集合组成的大学城,也有大学城是以一所大学为主或仅有一所著名大学的大学城,如英国的牛津大学城和剑桥大学城。最初,牛津和剑桥只是名不见经传的小村镇,它们得益于大学而成为学术圣地。牛津大学城共有39个独立的自我管理的学院,校园遍布全城。800多年来,学校与学院形成了复杂但相对独立的管理关系,采用联邦制形式,学院有自治权、建设权、发展权等。由于大学的不断发展,学院不断增多,相应学院所构成的地域范围也在增大,加上为大学服务的各种社会商业机构也蓬勃发展,逐渐演变成一个城市。这样就形成了牛津与剑桥大学分散在整个城市里的独特空间布局,可以说整个城市就是校园。[9]
(五)以产学研为导向,构建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
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科学和经济综合发展的产物。从高校空间布局规划上看,以大学为轴心,建立区域教学、科研和生产紧密结合的联合体,正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空间布局调整的一个共同趋势。
日本自1971年起逐渐增设大学共同利用研究机构,大力加强产业界、科研机构、大学的研究协作,兴建“科学城”和产、学、住(居住)一体化的新兴技术城。英国从70年代起兴建科学园区。[10]美国在波士顿地区和加州地区形成的高教、科研和生产结合体系,就是两个成功的例子:一个是波士顿地区,在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的帮助下,从一个以传统工业为主的地区一跃成为“科学工业综合体”地区;另一个是加州地区,在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加州大学的帮助下,由100多年前的荒芜之地,一跃而成为闻名全球的“硅谷”电子工业基地。韩国自8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向集约化方向发展,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得到进一步发展。仅以“大田科技工业园区”为例,那里建立了38个联合体,其中有21所大学,13个研究所和设计局、80多家生产企业、100多个实验和生产车间。日本的“产学合作制”、瑞典的“工学交流中心”、英国的“科学公园”等,都体现了同样的高校空间布局战略。[11]
(六)实施国际化战略,促进高校空间布局的全球化
高等教育面向国际发展的趋势和过程,是把国际的、跨文化的、全球的观念融合到高等学校、科研和服务等诸项功能中的过程。当今高等教育国际化对人们处理国际事务和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帮助,因而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世界各国在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都非常主动和积极,表现在高校空间布局结构上则体现为促进国际联合办学,共同培养人才;设立海外分校或者研究中心等。这种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愈演愈烈,已成为西方众多高校空间布局结构规划调整的一个重要特征。
例如美国一流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它的主校园在美国巴尔的摩市,但考虑到办学资源和科学研究的需要,许多机构设到国外。在意大利设立了意大利波伦亚的欧洲研究中心和佛罗伦萨意大利研究中心,在中国南京大学还设立了中国霍普金斯——南京大学中美研究中心等。
三、对我国高校空间布局结构调整的启示
(一)新建校以发展非传统大学机构为主
在国外高校空间布局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有必要指出:从西方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大量非传统大学机构的设置是普及高等教育的重要举措。从18世纪末开始,法国设立了“大学校”和“综合理工学院”等“非大学”的工科教育机构。不久,德国出现“工科大学”、英国出现“城市大学”、美国出现“赠地学院”等新型高等教育机构。到19世纪末,西方高等教育至少包括传统大学与上述非传统大学机构两大部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阶段,西方许多国家都是实施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并举的教育政策。高等教育呈现重心低移、扩散化的趋势。空间布局结构调整的重点主要是通过发展“非大学”机构、尤其是相当于我们专科层次的高等教育机构实现的。例如,目前美国的两年制公私立院校如初级学院和社区学院等,法国和德国大量创设的两年制大学技术学院(IUT)和高等专门学校。[12]这些高等教育机构承担着普及高等教育的重担,对西方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借鉴国外经验,充分做好规划工作
首先,要在目前我国众多城市大力推进的“科教兴市”过程中,把教育规划全面融入城市规划。高校无论是在人才培养、专业设置还是空间布局等方面,只有紧紧围绕城市发展展开,才能更好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产学研合作,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其次,在我国高校空间布局结构调整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水平的高校分布状况。督促高校明确定位,从而使不同类别高校在不同层面开展竞争合作,优势互补各司其职,锁定自己的服务对象,追求个性化发展,建立起一个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高等教育格局,并在高校空间布局分布及规模数量方面基本实现国家及地区的均衡化和一体化。
(三)充分考虑目标和成本,避免短期行为
任何规划调整都不能离开当下的约束条件和支持条件,因此分析并确定当下的约束条件和支持条件,并且分析两者的力量对比和转化,是进行调整优化的第一步。此外,调整本身是有风险的,因而要充分考虑目标和成本,避免短期行为,当年中国“大学城”、“高教园区”建设一哄而上,不少大学城目前却陷入了债台高筑、学生数量不足的困境,不能不说是前期规划不足的失误。毕竟,结构不是预先设计出来的,而是各方面合力的产物。
参考文献
[1].马陆亭.在新时期教育发展主题的思考.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所作报告
[2].谢秀英.论市场化进程中高等学校的区位指向[EB/OL].http://www.hz4z.net/jyzx/%C2%DB%CE%C4%BF%E2/moral/18289.htm.
[3].王列盈.美国和加州的大学系统及其思考[EB/OL].http://www.zhjnc.edu.cn/fangmei/topic/baogao.
[4].单鹰等.北京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优化研究(内部资料).
[5].陈江.纽约:潮头挺立三百年www.jfdaily.com.cn/gb/node2/nodel72/node13539/node13542/userobjectlai853306.html.
[6].朱小玉等.法国教育发展趋势[J].教育参考资料.1995,(9).
[7].王列盈.美国和加州的大学系统及其思考[EB/OL].http://www.zhjnc.edu.cn/fangmei/topic/baogao.
[8].吴志功.国外巨型大学的组织结构特点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1999,(1).
[9].李惠芬,许益军.当前国内外大学城的发展与启示[J].科技与经济,2005,(1):58.
[10].戴井冈,邱国华,杜瑛,贺绍禹.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布局结构分析与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5,(5).
[11].袁锐锷.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的主要框架[EB/OL].http://www.cnxuexi.com/xiezuo/biyelunwen/1948.html.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规划发展趋势 篇5
土地利用规划空间布局问题具有典型的时空特征,经历着复杂的时空转化过程。在宏观上是社会过程、经济过程以及生态过程等在土地利用空间上的动态映射,在微观上是政府、居民、企业等主体之间以及其与土地利用实体之间并行的局部作用的适应过程在空间上的表达。土地利用规划空间布局模型可以作为这种特征的数学映像,从而实现土地利用规划空间布局。目前国内外关于复杂地理计算模型在土地利用规划空间布局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多,但复杂地理计算模型在许多方面已初露端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地理空间演化的理论和动态模型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地理学家开始应用复杂地理计算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和分析地理系统的空间复杂性问题。
其中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a,简称CA)为理解和认识地理时空演化的内在机制提供了崭新的思路(薛领,杨开忠,2002)。元胞自动机(CA)在模拟复杂空间系统时有很多优势,在一些领域正慢慢补充和取代一些从上至下的分析模型。近年来,元胞自动机模型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城市增长、城市扩展和土地利用演化的模拟研究中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表明元胞自动机模型可以比较有效地反映土地利用空间演化的复杂性特征。1997年Y C.Xie借助GIS和CA模型对城市土地利用变化进行有效地模拟;黎夏、叶嘉安、刘小平、杨青生等(1999、2001、2002、2005、2006)将约束性CA模型应用到城市土地可持续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模拟与规划模型中,利用CA和GIS自动生成基本农田保护区,基于CA构建城市扩张的动态选址模型等;刘耀林等(2004)将元胞自动机模型与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层次分析方法有机结合,构建城市空间动态扩展模型,并以海南省琼海市为例进行了验证。作为一种自下而上的模型方式,单纯的基于元胞自动机理论的土地利用空间演化模型仅能以局部邻域空间元胞的互作互动,在离散地理空间的演化规则作用下,模拟基于空间现象交互作用的自组织演化过程,但对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经济等宏观因素往往难以有效反映。系统动力学模型是建立在控制论、系统论和信息论基础上研究反馈系统结构、功能和动态行为的一类模型,其突出特点是能够反映复杂系统结构、功能与动态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对复杂系统进行动态仿真实验,从而考察复杂系统在不同情景(不同参数或不同策略因素)下的变化行为和趋势,提供规划空间布局决策支持。
但是,作为一种自上而下的宏观数量模型,系统动力学模型在反映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特征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
多智能体建模已经成为科学研究中除归纳和演绎之外的第三种重要研究方法,是进行复杂系统分析与模拟的重要手段(王铮,2005)。以多智能体理论为基础的土地利用变化、城市发展和空间演化模拟的动态模型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可以比较好的解释动态变化过程中的微观主体行为,然而该类模型在表达空间信息方面能力较弱,不能充分表述和利用城市空间信息。
中国古典建筑空间布局的初探 篇6
关键词:空间布局 虚无数字中心几何宇宙学
Abstract:Chinese Classical Architecture and Classical Chinese architectural space layout, clarity of spatial layout, hierarchical, rational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the compound, rich in architectural style, structural logic clear, deep into the bay and clarity, these seemingly rational logical thinking is very rich architectural layout and construction Modeling Behind the profound meaning and essence of Oriental culture. Chinese classical architecture and elegant courtyard space layout, gave the world the taste left a deep and endless space.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Board “ system concept, geometric cosmology, and other related fields to discuss the layout of the space of classical Chinese architecture.
Keywords: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ArchitectureNothingnessDigitalCenter Geometric Cosmology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物质层面是超过意识层面的,追求精神层面的美学感是更高层次的。从历史上看,“形”或者说"形式",在中国人的审美中向来不是被强调的重点。中国古典建筑是在意识上的追求下了很深刻的寓意,所以中国匠人所营造出的古典建筑是经过深刻的寓意与思考的,所追求的层面与西方是有所出入的。这就是中国古典建筑布局与中国古典建筑的“型”是典雅的屹立在世界文化之林中,是结晶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精髓,与其中华建筑背后有无尽的东方文化内涵。
中国古典建筑空间布局经过制度化和标准化、模数化显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建筑理论的明显缺失却使今天建筑空间创作中的理性成分让人怀疑,为了建立中国古典建筑空间的形式和形式构想背后的意識形态之间的联系,涉及了一些相关的领域,例如:宇宙学、数学逻辑、玄学中经典的历史文献与建筑之间的关联,转而这些建筑深厚的背景文化是中国古典建筑空间形式形成的核心[1]。文章会从“局”与“几何宇宙学”层面来分析古典建筑布局的深邃寓意。
一、“局”
“局”是从宏观到微观的分层结构。“局”由各种矩阵构成的一个系统,从整体到局部的统一性。与之相反的是,“布”是排列系统,表达的是从微观到宏观的增长过程,在这里不做过多的讨论。[2]查阅早期的资料,我们可以了解到原始的思想体系“天圆地方”等一些列的观念,虽然说这样一类的观念不能明确的解释清楚设计的意图,但是对于后来建筑与院落布局的制度化都是很宝贵的,包括对于我们当下研究的古建与建筑空间布局等等都是从相关的哲学观念角度思考。
二、“几何宇宙学”
2.1几何宇宙学的出现
大自然现象对于许多文化空间概念,形成了重要的作用。那么数字是如何出现的?0、1、2、3、4、5、6、7、8、9……是怎么由来的?数字符号的构成和出现也是如此的与自然现象分不开来的,是与太阳轨迹的发现所形成的空间概念联系在一起。由于人类对自然宇宙的研究,发现了星座。星座的产生强化了对方向的鉴别,产生了抽象的概念“2”因此“2”的出现就把“天与地”“上与下”“东与西”“左与右”分开。出现二元性原则,最后形成“阴与阳”这就是阴阳的由来。由这种文化现象背后的渊源是深邃无尽的。
2.2几何宇宙学的秩序
设想,我们对二维几何图形展开阐释的话“3”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为它是代表一个中心,将左右、上下、前后两侧联系在一起。从而用三种重要的概念表达“前中后”、“左中右”、“过去、现在、未来”……这也正是古代君王掌权的由来“天子中而立”择中思想,由此5个与9个方形所构成的图形,强调了很强的中心性。由此“王者居中”而得以解释。(如图1)
《理·气·数》—何丙郁、洛书中与之相应的河图。洛书图中黑白点象征奇数与偶数,而任意行列或对角三个数字相加均得到15。有一个潜在的有秩序的直线网格,偶数是在角部,而奇数是在边上的,5则在中间,一种有秩序的网格系统。河图中,(如图2)不同于洛书的是,除了中心的5和10外,河图引进了另一种系统,即数字越大,离中心越远。放射系统暗含其意义、体现在早期中国的城市布局中。由井而结的同心方排列,产生了井格形成的城市布局。而简化的形式是表格更为自然的方式。
由9*9的矩阵可以得出,5个同心的正方形。因此。正方形是布局中最具有编制性的几何图形。由此发展,正方形在中国传统建筑与建筑群中。这个抽象的“0”形,被巧妙的设计。这就是“0”形背后的深邃无尽的文化寓意。井田制应用3*3方格网、这也是最理想的分田制度形状。从此这种井格制被运用到经济与政治的手段。中国建筑注重的是数量的群体院落空间,而西方注重的是建筑的体量感。中国而非体量感,而是建筑的组合成综合体。中国的城市布局都是出于政治、经济、防卫的原因。从大的范围的护城河、城墙到最小的单体建筑,体现了一种从宏观到微观的系统化过程。
2.3几何宇宙学——形式化
我国最早的城市设计记载《考工记》:
【1】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2】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3】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3]
中国最早的城市布局,也是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系统化过程。也可以看到数字在中古代城市中的应用。
【1】第一条概况了城市的形态,边长九里,每边三座城门
【2】城中九条横街,九条竖街,是城市道路的排布方式
【3】强调宫殿在城市中的重要位置,朝在宫前,市在宫后,祖和社在宫左前与右前。
周代中出现“明堂”由横竖十字轴构成的横竖轴线支配了明堂的整个布局。中间的建筑是整个建筑群体的中心,周边建筑显得很小,向中心聚集的力量,以达到互相的平衡。当明堂的布局突出了中心建筑的非凡的“坚实,质感”并在“虚”的外围配套设施与呼应“外虚内实”建筑被认为是固体,向内形成了“外实内虚”在特定的范围内组成了其空间边界。我们知道汉长安的城市布局是想要达到一个矩形。
结语
中国古典建筑空间布局中,“局”的概念与“几何宇宙学”就此体现在传统建筑布局形式的身后,从中国古典建筑的典型代表布局中探索出形成这种布局特征背后深刻的内涵与文化。从"局"系统概念以及几何宇宙学、数学逻辑思维、哲学等几个方面的思想揭示出中国古典建筑空间布局的“典雅携永、深邃无尽”的深刻内涵。对于今后的城市建筑布局与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伟大意义。
注释:
【1】 庄庆华.李晓东.《中国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6【2】 李泽厚,《中国美学史》, 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1.1【3】《周礼考工记》。春秋战国
参考文献:
[1] 李晓东.杨茳善,《中国空间》,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8.1
[2] 傅熹年,《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群布局及建筑设计方法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1
[3] 潇默.《中国建筑艺术史》.文物出版社,1999
[4] 庄庆华。李晓东。《中国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6
空间布局结构 篇7
正如熊彼特所说,在一切的场合,经济行动的意义就在于满足需要。现代城市中心区和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都是体育产业集聚的高地。体育与城市有着天然的联系,体育能够树立城市形象、现代体育的本质是城市文化,城市则能够赋予体育更鲜活的生命力。融入城市的体育最具魅力,拥有体育的城市更显活力。体育及其相关产业对一座城市集聚多方面资源、提升城市影响力,具有独特的作用。体育产业已成为国际公认的21世纪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健康产业、绿色产业,也是城市改变发展模式、推动产业升级调整,持久驱动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一条科学路径。体育产业则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促进社会就业的重要载体。从我国体育需求层面来讲,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和需求层次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养生保健,体育健身成为理所当然的一种需求;从供给层面来看,体育产品供给和需求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突出表现为体育产品供给侧对需求侧变化的适应性调整明显滞后。体育健身场馆、体育信息服务等各类软硬件设施还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可见,目前我国体育产品的供给质量无法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因此,研究城市体育产业空间特点与自身发展规律是当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应有之义,对城市经济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 我国城市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到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发展全民健身、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体育产业”成为城市发展的热点问题之一。国家体育总局将体育产业范围确定为体育管理活动,体育竞赛表演活动,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体育场馆服务,体育中介服务,体育培训与教育,体育传媒与信息服务,其他与体育相关服务,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销售、贸易代理与出租,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等。体育产业在国外为生活方式产业,生活方式产业他就是体育产业他必须要和相关行业要融合发展,比如说体育产业要和健康医疗、卫生养老、旅游业关联度都很高,比如,欧美休闲度假旅游产品里面50%都是体育内容,中国旅游业要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行业,势必要从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型。
(1)体育产业发展水平较低。数据显示,目前,体育产业在美国占GDP的6%至7%,在中国却只有0.6%;体育产业是美国第六大产业,对美国经济的贡献占11%。中国是加工制造大国,体育产业主要是体育用品生产,不是品牌大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国的体育产业还属于第二产业范畴,此外,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政策支持不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都成为制约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体育健身需求结构已发生明显变化。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和中等收入群体扩大,居民对产品品质、质量和性能的要求明显提高,多样化、个性化、高端化需求与日俱增。三是服务需求在消费需求中的占比明显提高。随着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居民受教育水平普遍提高和人口老龄化加快,旅游、养老、教育、医疗等服务需求快速增长,城市体育出现从单位到社区,从社区到社会的演进轨迹。
(3)体育产品供给侧明显不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目前公园的健身设施主要考虑老年人的使用需求,但对残疾人、青年人、儿童等群体的健身需求考虑的较少,整体体育公共服务不足,且不同阶层的体育消费能力不同,体育产品开发与设计倾向于走高端路线,体育产品供给结构失衡[2,3]。供给侧调整明显滞后于需求结构升级,居民对体育类高品质商品和服务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出现大量城市体育设施成为摆设,造成公共资源的严重浪费。受传统体制机制约束等影响,体育产品供给侧调整表现出明显的黏性和迟滞,体育新产品和新服务的供给潜力没有得到释放。
(4)推进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供需结构再平衡的内在要求。体育产品供需结构错配是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中的矛盾之一,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主要表现为多样化、个性化、高端化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当前,需要加快培育壮大体育产业,建立有利于供给侧结构调整的体制机制,才能实现更高水平的体育产品供需平衡,推进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向更高层次迈进。
2 体育产业布局的空间问题提出
Harvey(1973)认为市场经济中的城市空间具有两项基本功能:(1)生产资料功能。城市、城市空间不仅仅是休闲娱乐的场所,不同空间尺度的的空间配置是市场“无形之手”作用的结果;(2)消费对象的功能。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空间在生产中不断被生产和被消费。由此,列斐伏尔以新的“空间生产”概念作为城市产业布局的新起点,提出将“空间中的生产”转变为“空间本身的生产”[4]。城市体育产业空间布局既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城市空间生产与增值的外在表现。城市中的比赛场馆、健身场所作为一种核心生产要素引领整个体育产业的发展,因此,要解决目前我国城市体育产品供给不足与有效需求乏力的矛盾,需要从城市空间运行层面上深度考虑,研究城市产业布局需要引入空间价值,将产业与空间统一在一个框架下进行分析,为城市各类产业与空间的协调发展提供较为合理的视角,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我国城市体育产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3 城市体育产业空间布局存在的问题
(1)城市产业空间结构不合理。体育产业属于服务业,根据产业演进的一般规律,其属于高端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价值链角度来看,其属于微笑曲线的高端,属于高价值产业;从空间价值角度来看,其应布局在城市的核心区域(CBD),而目前的现实是大量的体育设施布局在城市新区或郊区,而城市的人口集聚在核心地区,这样由于通勤成本的提高,无法发挥城市体育场馆应有的作用,除了降低了其消费价值之外,由于远离城市核心地区,所以无法发挥产业间的关联效应,造成城市体育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降低。长期以来,我国城市体育空间规划严重滞后,开放率较低,设施供给量不足,导致体育活动参与度不高[5]。
(2)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不足。体育产业属于第三产业,在新的发展环境下,其与一、二产业的融合发展显得必要且紧迫。一方面,体育产业作为处于价值链高端的产业对一、二产业具有辐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产业间的协同发展可以产生溢出效应和外部性,通过共享与竞争降低交易成本,从而提高产业竞争力。目前,城市体育产业与一、二产业融合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体育产品消费对普通消费者来说还是奢侈品,主要原因是成本过高;(2)体育产业没有发挥辐射引领作用,无法实现产业间的联动发展;(3)体育产业与制造业的发展没有实现价值链层面的一体化。
(3)体育产业空间浪费严重。空间经济学的大量研究表明,城市空间不管是作为消费场所,还是作为生产场所,其都是具有价值的,这种价值等同于一般商品价值。在城市产业空间布局的实践中,主要侧重于产业的商品价值,而忽视空间本身的价值,导致体育产业空间布局脱离市场运行轨道,缺乏效率和浪费,主要表现为城市产业空间处于无序蔓延状态,城市体育设施空间布局脱离人们的需求,缺乏人性化的设计,致使大量体育设施只是一道漂亮的景观,但实际却是形同虚设。
(4)体育产业空间发展缺乏规划。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空间作为一种资源,要让其发挥应有的价值显然离不开市场的作用,但空间的特殊性在于其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因此,空间资源的配置显然也离不开政府的干预。从政府干预方面来看,政府一方面要建立空间生产及交易的规则,维护市场的秩序,最大程度的发挥空间资源的配置效率,另一方面,政府更重要的是要做好长期规划,避免因市场的短期行为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现实情况是,政府未对体育产业布局给予足够的重视,体育空间布局具有市场的随意性,政府牵头的体育项目带有政绩功利化色彩,因此,体育空间规模和结构带有短期行为,缺乏长远规划,不符合城市空间演化的一般规律。
4 城市体育产业空间发展的对策
(1)政府层面的顶层设计。体育产业应该是大文化的范畴,属于第三产业即服务业。体育产业在向社会提供丰富多彩的多元化体育服务方面还远远不够,这也说明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刚起步,发展空间巨大。建议政府加强城市体育产业发展顶层设计,有效整合政府职能,形成合力,科学制定体育产业规划,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切实推动体育产业发展。
(2)市场方面的基础运作。体育产业具有市场化和社会化的双重属性,体育产业具有高度的空间依赖性,空间本身的价值要求改革需进一步简政放权,体育资源应通过市场来配置,相关部门掌握的体育资源应进入市场,需要搭建更多平台。从政府而言,市场能做的就交给市场去做,支持社会资本加入体育产业,鼓励各类主体参与体育产业,使得体育产业有更大发展,真正将体育产业由体育用品业转变为服务业。
(3)公共财政的有效支持。城市体育具有公共产品属性,政府公共服务供给应坚持“以人为本”,主动对广大民众体育需要变化作出反应[6]。政府进一步加大对体育产业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加强全民健康理念的宣传教育,让广大群众树立“生命在于运动,健康才是幸福”的理念。在城镇周边建设包括健康养生、体育健身、健康体检、医疗保健、文化服务、旅游等多样化的综合健康服务绿色生态园区。各级政府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中统筹考虑健康服务业发展需要,扩大用地供给。新建居住区和社区要按相关规定在公共服务设施中保障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区服务等健康服务业相关设施的配套。
(4)各类产业间的融合发展。产业融合发展存在三个阶段:初级阶段往往表现为产业间的单向融合;中级阶段往往表现为以两产业链各价值节点和产业相关要素为对象进行的双向融入;高级阶段往往表现为两产业无边界的一体化状态。推动体育产业与一二产业的融合发展,就是加大资源挖掘、要素整合、产业耦合力度,在各种业态之间架起桥梁,实现体育产业由初级阶段表层融合向高级阶段深层融合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逐渐发挥体育产业的价值链引领作用。
5 结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休闲成为提升人们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重要源泉。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由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城乡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体育产业因其自身的优势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兴增长点。从供求关系来看,目前我国的体育产业发展还处于萌芽阶段,体育产品和服务远未达到社会所期望的水平,呈现出发展层次低、产品结构单一和市场供给能力不足等特点,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城市产业布局需要因地制宜发展体育产业,打造一批复合市场规律、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体育空间,挖掘体育消费潜能,形成与健康医疗、卫生养老、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空间联动,形成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提高体育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化过程中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体育产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城市产业的发展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供求结构以及空间布局等因素。在城市体育产业逐步中心化的趋势下,体育产品供给却郊区化、边缘化。长期以来,城市体育产业布局空间结构失衡的趋势不利于体育消费,因此,需要从城市空间布局着手,解决我国城市体育产业的增长与发展问题。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城市空间,体育产业,空间布局
参考文献
[1]袁泽民.单位到社区—中国城市体育的发展轨迹[J].浙江体育科学,2014,(5):45-47.
[2]范雯,等.城市公园体育健身设施使用特征和优化对策——以上海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5,(10):95-97.
[3]赵胜国,社会分层视角下中小城市新市民体育锻炼与消费特征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15,(6):11-15.
[4]从屹.全球化与全球生产系统的空间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8:69.
[5]王茜.休闲体育空间结构影响城市居民体育参与的定量研究——以苏锡常地区为例[J].贵州体育科技,2015,(9):13-15.
空间布局结构 篇8
高速铁路是指通过改造既有线路,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00公里以上,或者专门修建新的“高速新线”,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50公里以上的铁路系统。2004年1月国务院通过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我国的高速铁路的发展非常迅速,2010年,我国已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达7531公里,是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而目前西安市高速铁路规划及在建项目总里程为1400公里,投资约1500亿元。在国家最新公布的《中长期铁路网调整规划》中,西安将成为全国性的铁路枢纽中心,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未来3至5年,将形成以西安为中心、贯通东西南北的高速铁路网,届时,人们乘坐火车从西安出发1小时可到宝鸡、汉中、2小时可到郑州、兰州和太原、3小时可到成都、重庆和武汉、4小时可到北京、5小时可到上海……高速铁路形成的“一日交通圈”,不仅改变了西安的空间结构和布局,也增进了西安与其它区域间的合作和交流,将成为西安经济发展的强大“助推器”。
1 西安高铁的建设现状
1.1 已建成
郑州———西安高速。郑西客运专线是我国中长期铁路规划中10条客运专线中徐兰客运专线(徐州———郑州———西安———宝鸡———兰州)最先开工的一段。也是我国目前所建铁路中设计标准最高、施工难度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一条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投资342.5亿元,全长484.5km。2005年开工,2010年2月正式运营。它使西安至郑州的最短时间由过去的6个多小时缩至2个小时左右。
1.2 正在建设中
1.2.1 大同———太原———西安高速铁路
大同、太原至西安高速铁路,起自大同,经太原、晋中、临汾、运城后跨黄河进入陕西省,经渭南、临潼止于西安北客站,经陕晋两省九市,线路全长859公里。设计行车时速250公里,将于2013年建成通车。建成后将使大同到西安运行时间缩至3个多小时,太原到西安的时间缩至2小时。
1.2.2 西安———成都高速铁路
西成高速铁路起点为西安北客站,途经阿房宫、户县东、佛坪、洋县、汉中、宁强,进入四川广元、青川,终点为成都以北的江油。全线总长度508公里(陕西段339公里,四川境内169公里),该路线设计平均时速为350公里/小时,该工程段计划2010年开工,2014年竣工。建成后,西安到汉中仅需1小时,西安至成都只需2个小时。
1.2.3 西安———宝鸡高速铁路
西宝高铁起于西安枢纽咸阳西站,经兴平、武功、杨凌、常兴、蔡家坡到宝鸡枢纽新宝鸡站,全长138公里,总投资181.95亿元,于2009年12月开始建设,计划到2012年建成,全程运行40分钟,比现在乘动车组出行节约30多分钟。
1.3 设想或规划中
1.3.1 西安———重庆高速铁路
西安———重庆高速铁路预计全长为600余公里,设计时速在300公里左右,有望两个小时通达。目前西安到重庆的高速铁路正在做前期筹备工作。
1.3.2 西安———武汉高速铁路
西安至武汉高速铁路计划途经孝感、随州、襄樊、十堰、郧西、陕西商洛到达西安。设计时速在350公里左右,将使西安至武汉的时间缩至2小时。
1.3.3 关中城际铁路
计划将在“十二五”期间建设西安———蓝田、西安———周至、西安———铜川、临潼———渭南、西安经机场———法门寺、西安———高陵———阎良———富平6条关中城际铁路。关中城际铁路都被设计为高速铁路,将使关中地区“1小时生活圈”成为现实,也将使西安与关中城市群之间呈现出明显的“同城效应”。
2 高铁对西安城市结构及布局的影响
2.1 高铁车站———变革城市空间布局
高铁车站是一个城市对外形象展示的窗口,也为城市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西安高铁车站为西安北客站。其位于西安市北部中轴线未央路和三环路、绕城高速公路衔接处,距西安市中心12公里,距咸阳市中心21公里,是西安市最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也是全国乃至全亚洲现有的和在建的规模最大的火车站,也将成为陕西省最大的地标性建筑。北客站建成后,将引入郑西、西兰、西成、西太等客运专线以及关中城际铁路,成为名副其实的高铁客运站。北客站建设和运营,也将变革西安的城市空间布局。
2.1.1 促进西安多中心结构的产生
高铁车站带来人流、信息流、资本流、商业流等的交互,将产生极大的人口和经济的集聚效应。西安北客站建成后,预计年发送旅客近期为6870万人、远期将达到8260万人,其带来的费用节约和利益增长的内聚力非常强大,将使西安的发展重心由南向北偏移,加之西安市政府的北迁,西安北郊将逐渐成为城市的增长极,并演变为城市的副中心,从而促进城市多中心结构的产生。
2.1.2 促进北郊核心商圈的形成
一方面,高铁客运站作为一个城市交通枢纽中心,往往与其正对的城市街道会成为新的商业或商务发展轴,因为其交通便捷,具有良好的环境条件,会成为一个城市集约式发展最为显著的地区。如西安火车站所在的解放路,随着民生、万达、百盛等大型商场的入驻,现已成为西安著名的商圈,而高速铁路的建设会使西安北客站周边快速发展繁荣起来,在这里可建一些大型的百货商厦、超市等,将促使北客站周边地区成为北郊的核心商圈。
2.1.3 促使西安向紧凑型发展模式转变
另一方面,高铁客运站由于对城市其他地区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将成为城市功能最多样、经济活动最频繁、人口密度最高、土地利用度最高的地区。也会成为城市的重点开发地段和经济发展中心。西安作为特大城市目前存在许多的发展瓶颈:如;人口过度集中、城市交通拥堵、污染严重、摊大饼式的不合理规划,居民的居住压力和社会治安压力大等,而高铁客运站的规划建设会抑制城市向外围无序蔓延的现象,从整体上使整个西安向紧凑型的发展模式转变。
2.2 高铁线路———重构城市区域空间
目前,西安米字形的高速铁路框架主要以对外交往为主,而关中城际铁路将成为关中城市圈之间内部联系的纽带。高速铁路的建设大大提高了西安交通的通达性和城市的吸引力,使西安交通区位的优势作用更加明显,继而重构西安的城市区域空间。
2.2.1 提升关中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
高铁可大大提高关中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关中城市群由分布在陕西关中地区的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等城市及杨凌农业示范区构成。其辐射区域相当广泛,包括运城、三门峡、天水、汉中、安康、商洛等六个城市。该城市群是我国大西北区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群,但近年的发展有些滞缓,尤其是与京津城市群、大上海城市群相比,明显实力欠缺。2007年该城市群的综合竞争力排名列全国第12位,开发规模还相当有限、各项经济指标偏低,辐射能力明显不足。而高铁的开通,将使关中城市群的竞争能力大大增强。
2.2.2 影响城市群的空间等级结构
高速铁路可影响大大影响城市群的空间等级结构,使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变得更为复杂。在高速铁路建设前,关中城市群为三级体系:第一层次为西安市与周边县镇构成的西安都市圈;第二层次为以咸阳为次中心,以铜川、渭南、宝鸡、杨凌等城市为节点的关中城市圈;第三层次为汉中、安康等其他边缘城市构成的外围带和辐射区。在高速铁路建成后,由于渭南、咸阳、杨凌、宝鸡、汉中等位于高速铁路线上,其在城市群空间结构中的等级将会上升,而没有高铁的铜川、延安、安康等城市则由于没有高速铁路的通过而位于下一个层次,所以关中城市群的空间网络结构将呈现四级体系,比以前更为复杂化。
2.2.3 改变了沿线城市在区域空间结构中的关系
高速铁路加强了沿线城市同西安的联系,改变了沿线城市在区域空间结构中的关系。在高铁建设之前,宝鸡、汉中等城市由于距离西安较远,联系较为薄弱,对外开放程度较低,以内向型经济为主,产品基本是自产自销。而高铁建设后,高铁沿线的城市与西安的内联外引将十分便捷,如渭南,随着郑西、大西高铁的全线贯通,将成为秦晋豫黄河金三角交界地区较大的中等城市和次核心城市,已经成为国内外投资商争夺的战略高地。
3 高铁促进西安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区域经济的发展首先要有良好的基础设施,而交通是基础设施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以前,西安同经济区的其他城市之间的交通缺乏一日往返交通的便利,使经济区各城市还处在各自发展、独立为政的局面,而新型的经济发展要求协作前进而不是单打独斗。高铁的建成后,拉近了西安与郑州、武汉、重庆、成都、北京等中心城市的空间距离,拉大了西安的城市骨架,整合各地的优势资源,促进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使区域经济联系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
3.1 西三角经济区“西三角经济区”,就是把西安与重庆市和
成都市联合,大西南与大西北联手,组成一个对中国西部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三角形经济区。到2015年“西三角”经济区GDP达到5万亿元,占西部地区比重45%,占全国比重10%左右,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西安在西三角经济区中,实力稍逊于重庆和成都两市,而依照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的成功经验,以重庆、成都、西安为主骨架构建高效、便捷的交通网至关重要,目前,西安———成都高速铁路已开始筹建,西安至重庆的高铁也在酝酿中;高铁将形成西渝、成西、成渝三大空间开发主轴,对优化西安的空间开发结构,增强西安的核心带动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3.2 关天水经济区“关天水经济区”包括陕西省西安、铜川、宝
鸡、咸阳、渭南、杨凌、商洛(部分区县)和甘肃省天水所辖行政区域,面积7.98万平方公里。在关天水经济区内,无论从城市发达程度,还是从地理位置等因素考量,西安都是关天水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因此西安承载着重要的引领、带动作用。而郑西———西宝———宝兰高铁的修建可以方便于经济区内人力、物质、资金、技术等资源的流动,促进陕甘两省的产业互补资源的优化组合以及互补,发挥各地比较优势,从而培育和形成一个西北地区新的健康的经济增长极。
3.3“黄河金三角经济区”郑西高速铁路开通,使黄河金三角经
济区的轮廓初现。豫、陕、晋交界处的三门峡、渭南、临汾、运城四地多次召开联席会议,并提出“黄河金三角经济区”的概念,希望在旅游、招商、投资等多方面开展合作。三门峡、渭南等地也将利用高铁带来的交通优势,形成涵盖三省的新的产业集聚区。这些沿线城市因为郑西高铁获得新的活力,进而构成一条新的产业带———黄河金三角经济区。这一区域能源丰富,人口众多,工业基础良好,而且郑州、洛阳、西安等均在经济发展的高速期,将大大带动沿线城市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
[2]高铁时代逼近西安大关中或将扩容城市经济导报.
[3]三至五年西安驶入高铁时代,西安晚报.
空间布局结构 篇9
《湖南省文化产业地域差异和空间布局研究》一书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国内外文化产业的研究动态和最新理论研究成果。21世纪的前二十年, 是湖南实现两型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也是湖南文化现代化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文化“湘军”异军突起, 文化产业发展的速度和空间优化指标必须保持一个合理的高位水准, 而当前的湖南所面临的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及其背后的环境危机, 远远超过人们的想像, 且已经造成湖南文化产业增速放缓, 这就使目前正在推进的文化产业升级和文化要素空间结构优化面临更大的挑战。从这个意义上说, 从理论上厘清文化产业的内涵, 系统地梳理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依据, 继而明确了文化产业区域协调发展的本质以及近年来文化产业研究的主要方向和内容。
第二部分重点分析了影响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外部因素和在文化资源和市场潜力等方面湖南所具有的相对优势, 找出了形成湖南文化产业发展区域差异明显的主要制约因素, 分析认为湖南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具有必然性, 湖南只有顺应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把握长株潭两型实验区、大湘南产业转移示范区和环洞庭湖经济圈建设对湖南文化产业的发展所带来了众多优惠政策和发展机遇, 实现湖南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并重点提出了提升湖南文化软实力的思路和对策。
第三部分对比分析了湖南14市州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 在分析衡阳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如尚未形成支柱产业、产业集约化程度不高、资源分散等诸多问题的基础上, 重点研究衡阳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战略定位和空间布局及地域差异, 进而建议衡阳市政府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政策引导、推进法规建设、完善市场体系、实施文化兴市战略等举措, 将衡阳打造成国内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心城市之一。
第四部分对耒阳和常宁两个县级市文化产业发展及其发展进行了剖析和预测, 认为文化产业的发展, 离不开规划的引领, 要因地制宜, 高标准地进行文化产业规划。要大力延伸文化产业, 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同时, 也要注重引导文化消费, 针对市场需求、群众消费需要, 多角度多层次地开展各种文化活动, 培育文化消费热点, 拓展文化消费领域, 刺激文化消费的增长。
显然, 《湖南省文化产业地域差异和空间布局研究》一书抓住了湖南文化产业发展区域差异与发展战略空间布局研究热点, 展示了六位学者的理论造诣, 并特别关注湖南两型社会建设进程中的文化创意产业壮大问题, 专著《湖南省文化产业地域差异和空间布局研究》针对湖南不同区域文化发展存在着巨大差异和不协调, 认为整个湖南文化产业发展面临一个“瘦马拉大车” (长沙的文化产值几乎占据全省半壁江山) 的不利局面。提出“湖南文化产业发展不能重复西方或者国内其他腹地地区的路, 而是一方面‘养壮瘦马’, 大力推进基于大都市文化产业, 另一方面‘锻造快车’, 培育根值于乡土文化资源的农村文化产业, 从而在整个湖南地区形成一种有如‘壮马加快车’的区域协同共进型文化产业发展道路”。这是根据面向21世纪的新形势, 凸现出湖南特殊省情下的艰难选择, 沉落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以及历史和民族心理的比较中, 把“壮马加快车”统筹发展湖南文化产业这篇大文章做得充实而深刻, 因而在与理论界同仁的对话中《湖南省文化产业地域差异和空间布局研究》无处不表现出异常的冷静和富于说服力。
酒店空间布局的研究方法述评 篇10
一、引言
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酒店空间布局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一个热点。国外学者主要集中在住宿业空间布局模式演化、空间布局影响因素、住宿业微观选址方面。国内关于酒店空间布局的研究始于21世纪初,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中国星级酒店的分布情况,如梅林从整体、各省来分析星级酒店分布特征。城市不同类型酒店的空间布局特征,如李彦兵等研究了青岛市经济型酒店空间布局;唐健雄等研究了长株潭城市群酒店业空间布局特征。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如胡志毅等对南京市酒店空间布局的研究。
二、研究方法述评
(一)点数据研究方法
点数据研究方法较多,而本文只对运用较多的两种方法进行述评。
1、核密度分析方法
核密度方法是利用Arc GIS中的空间平滑技术,对点状数据进行平滑处理,并根据单位面积内点的密度来估计样本点的密度,并以此产生一个光滑的表面,从而直观地反映酒店空间的集聚状态。核密度的一般表达形式:
式中, (s) 表示为地点s处的核密度估计,r则为带宽,表示核密度函数的搜索半径,n为已接近样本数,则表示地点l与s之间距离dls的权重。
2、最邻近距离分析
最邻近距离分析是指利用最相邻的点对之间的距离描述星级酒店分布模式,核心思想是将个点之间最近的距离与理论模型的距离进行比较,得出点空间分布特征。
1982年Van Doren以美国1963-1977年的住宿业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住宿业的空间增长点,并发现州佛罗里达,拉斯维加斯,内华达州和夏威夷是美国住宿业发展突出的节点。
1985年Wall从住宿业变化的数量、类型视角探讨了核密度分析、最邻近距离分析方法,分析多伦多住宿业作为城市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酒店仍然限制在小空间,但都集中在市区和机场附近。
2000年Begin根据分布模式来探讨厦门市的酒店布局演变,并与城市演变进行对比,得出他们之间是协同演化的关系。
2014年刘辰等运用Arc GIS 9. 3工具,从点数据对江苏省各星级酒店及其整体的空间布局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星级酒店在江苏省内空间分布极不均衡,且各星级酒店分布差异较大。
2014年闫丽英等运用Arc GIS与logit模型,实证探讨了北京住宿业空间分布格局演变及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
(二)面数据研究方法
面数据研究方法主要有全局空间自相关、居于空间自相关分析,两种分析方法各有倾重点,所以一般会结合来分析。
1、全局空间自相关
全局空间自相关测度一般用来反映整个研究区域空间对象的平均关联度和空间格局以及显著性。其中,最常用的Moran’s I指数反映了空间各相邻区域单元属性值的相似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E (I)为数学期望,Var( I)为变异数。
2、局域空间自相关
由于存在空间异质性,所以就需要采用局域空间自相关测度。
空间联系局域指标LISA,反映局部尺度上空间自相关的水平。Local Moran's I则反映空间自相关的程度,其表达式为:
若I(i) 的值为正,表明空间自相关的程度是高高集聚或低低集聚;反正为高低集聚或低高集聚。
2011年姜海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得出长三角五星级酒店的空间分布格局,苏北和浙南是星级酒店的主要集聚区域,沪一宁沿线城市有零星分布。
2012年石榴花运用面数据分析得出北京市星级酒店的空间分布呈现出中心高、外围低的一种状态,且城区交界处是其主要集聚地,而一些中心城区以及与中心区域相邻的近郊区的部分街道,酒店分布密度仅达到了平均水平。
三、结论
空间布局结构 篇11
关键词:水体空间 山石 花木 园林建筑
古典园林在总体布局上遵循着一些既定法则。这些法则又与传统的“天人观”、“风水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总体布局原则决定了园林使用者的驻足点、观赏点、活动流线等。作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最高代表,苏州园林的总体平面布局具有一些共性特点,而在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之后,可以得出水体空间布局的一些典型形式及主要特征。
一、苏州古典园林总体布局简析
古人认为,“天不足西北,地不滿东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西北地势高亢为“天门”,属阴;东南地势低下为“地户”,属阳。故一般宅院及园林总体布局上,主入口选在东南(而不是正南)方向为最佳。从现代科学分析角度看,这一选择实际上也和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照、主导风向对建筑群体的布局要求相吻合。苏州几个代表性园林的平面布局,也基本符合这一主入口选择法则。主入口方位形式决定了在园林总体空间布局上,主要的建筑群体基本上位于偏东南部区域。与此相对应的,是水体的北岸多设置山石、花木,或小体量的景亭,以形成视觉焦点(如留园中心水体北部的黄石假山及植物群落。
水体的西部区块由于在功能空间上属于次要地位,可形成较为疏离、开敞的场地,一般可设置观赏驻足点(如网师园的“月到风来亭”),或干脆设置假山瀑布(如狮子林、留园的西区水系布局),以呼应“水来自西北、流向东南”的风水法则。
二、水体空间的“山石”元素组织及空间特征
园林中水体空间山石布置分为两种形式:水岸置山石,以及水中(小岛)置山石。前者适合中小型园林,因其水体相对较小;后者适合大型园林,水域面积较大,可以在水中设置石山。
(一)水岸置山石
按“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以及八卦方位中的“西北为艮”的理论,在水岸型山石布局中,山石布置在水体空间的西部、北部最为理想。由于太阳照射角由南向北,故山石朝向水体方位为受光面,光影效果丰富。西北部有较为高耸的山石,亦可阻挡冬天北来的寒气。而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北有靠山”,“坐北朝南”是最安全的一种心理暗示。
比较典型的案例是留园的中部水体。大型黄石假山均沿水体的北岸、西岸布置。在西北角处置狭长水口,更耦合风水思想。
(二)水中岛屿置山石
此种置石方式多见于规模较大园林。水中置岛,岛上摹山,是典型的“一池三山”做法滥觞。这种“岛屿”一般与陆地之间都有细窄小径(桥)相连,岛上小径蜿蜒曲折,草木扶苏。这种小径一般并不位于岛南部滨水处,更多位于小岛中部区域,而将曲折岸线优美景观留给水体南岸观赏人群。
典型案例是拙政园中部区域的东入口处山石处理。由“别有洞天”月门进入中部园区,一径往北,过梧竹幽居亭,折转至西,蜿蜒至巍峨山岛;一径往西,沿水南部岸线而行,行人在此可充分观赏北部山体的奇峰怪石。
三、水体空间的“花木”元素组织及空间特征
园林中与水体空间相关的植物分为两种:陆生和水生。陆生植物栽植方式又可大略分为点种和丛植两种形式。而水生植物除了沿岸的水草之外,主要体现在水中观赏植物的选择上。简单点说,就是“莲”与“荷”的选择。
(一)陆生植物
如前所言,水体空间的主要观赏点位于水体南部;而被观赏点多位于水体北部。故水体南岸较少设置密植型植被,以最大程度打开视野;而水体北岸结合山石设置丛植植被,形成被观赏界面。拙政园中部“梧竹幽居亭”附近水体空间,水体南岸沿路间隔距离点种高大乔木,树干间开阔空间并不对观赏视线构成干扰;而水体之北的岛山上则枝繁叶茂,又是一番景象。
(二)水生植物
古典园林中水生植物的应用对园林意境的构建有重要影响。对于大型园林水体而言,可栽植体态较为活泼、相对挺拔的荷花,以呼应大型水体纵横开阖之势;到了深秋,残荷断梗,更添一份萧杀意境,与夏季的繁茂亦构成强烈对比,观之可悟人生世态。如拙政园中部水体的荷花。
(1)观景与光照
由于园林总体布局中入口偏东南,故主要建筑多位于园林的东部及南部,主要建筑位于中心水体的东部、北部,因整个园子故意突出东南部假山,主体建筑只好屈居北部)。又古人建筑不喜朝西开门,故东部建筑与中心水体之间常以山墙相对。而水体南部较多布置建筑,以北向面向水面,以取得最佳观景界面。
但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建筑北面会有阴影,冬季会感觉阴冷;北向开门面向水面,则在享受美景同时却难免享受不到阳光的温暖。好在中国古代建筑层数皆较为低矮,且常在建筑与水体之间留出足够大小的活动平台,这样就解决了观景与享受阳光之间的矛盾。
(1)临建筑水岸线形态处理
在建筑与水体之间的岸线处理上,除直接临水建筑之外,一般岸线均较为平直,方便亲水观景;而平直的岸线与规整的建筑形态一起构成园林中较为刚直元素,与北部山石花木婀娜多姿的柔性景观形态恰恰构成对比,相映成趣。
五、实例分析——以吉安青塘公园规划设计为例
对于古典园林的水体空间组织手法的研究,归根到底还是要服务于当代园林景观建设。在很多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城市公园的建设规划往往要求尽可能采用原汁原味的古典主义设计手法,以达到古为今用的功效。吉安市青塘公园的规划设计即为一例。
(一)项目概况
青塘公园坐落于以“江南望郡”、“文章节义之邦”、“金庐陵”著称的江西省吉安市。用地位于吉州区西部新城区,西临城市主干道——吉州大道,南临城市支路——鹭洲西路,北为建设中住宅小区与市人民法院规划用地,东面为农民公寓。整个地块呈L形,西段用地宽86米,东段最宽处180米左右。用地面积3.8公顷。公园所在地域浓厚的传统历史文化氛围决定了公园的布局形式以江南古典园林格局为典范。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仿古园林”,但它承载的又是现代的生活。公园在进行总体规划布局设计时,充分考虑古典园林的一些基本造园法则,并结合实际地形加以巧妙变化,形成具有浓郁古典文化氛围、同时又满足现代人休闲生活需求的园林空间。
(二)总体布局原则
公园西侧紧邻的吉州大道宽60米,不适合行人穿越,因此设计考虑在面南的区内道路——鹭洲西路上设置公园主入口,沿吉州大道侧设置次入口。结合主入口就近安排停车位。主入口设置位置充分考虑到城市道路系统与风水心理的有机
结合,由于用地面向南面正中有城市道路相对,故将主入口位置与之适当错开,形成东南入口格局,正契合风水学对主入口选址要求。
公园用地原有地形竖向标高为“四周高、中间低”,因形就势,在中央地块挖出大片水体,形成公园的景观主核。在水体平面设计上,仿照南京瞻园的水面轮廓处理手法,采用化整为零的手法将水面分割成若干互相连通的小块,或开朗宁静,或曲折幽深,充分体现江南古典园林理水神韵。
在总体设计思路上,以人为本营造空间,以韵为源塑造体形,以境为神勾画风景。借亭台楼阁之影入水,引花木鱼鸟之音筑园。主要建筑物及静态观赏停留空间尽量靠水体南侧布置,水体北侧多设山石、花木和小型景观亭以及动态观赏的文化长廊。
(三)园林水体空间组织
1.山水相依
闹市筑园,无真山真水可依,唯有写意,以假山石模拟“一峰则太华千寻”。设计将假山跌瀑安排在用地北端,并在南侧入口建筑——“杏坞买醉”处设置观景平台,形成“看与被看”的关系。
2.荷塘夜色
庐陵文化精髓为“文章节义”,气高而性洁,不屈于俗世,在植物品性比拟上,以“出污泥而不染”的荷为最佳。在中心湖面种植荷花,并在北侧水岸置“听荷轩”一处,取意“留得残荷听雨声”。同时,在西面“留青池”及东南部小型水体内植睡莲,烘托宁静闲逸气氛。
六、结语
水为园林之魂。水,晶莹剔透,柔媚且强韧,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想象,是园林中最富有生气的因素。[1]如何将它与山石、花木、建筑组合、融合,形成和谐完美的空间,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古人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研究,也取得了辉煌的艺术成就。而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如何将山水园林中蕴藏的空间技巧和人文精神挖掘出来,并以之指导当代景观设计,以达到古为今用的效果,则是一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小城镇空间布局问题探讨 篇12
关键词:空间布局,规划结构模式,空间形态
1 小城镇总体空间布局影响因素
小城镇总体空间布局就是对城镇内的各类用地进行功能组织。首先, 应探讨各类用地的独立特点, 然后分析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次, 做到统一安排空间布局, 形成有机的整体;最后, 空间布局模式要达到近期建设的科学性, 远期发展的可持续性。
城镇总体空间布局受影响的因素较多。第一方面, 城镇现状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为城镇总体空间布局的规划基础, 现状空间布局经历了不同时段的演变过程, 受众多因素影响, 反映在政治、经济、交通与资源条件等方面。规划需要对此进行科学合理的取舍, 针对现状是否合理决定或继承或改变;第二方面, 建设条件的优劣分析对城镇总体空间布局规划起到支持的作用, 用地的储备等成为小城镇空间布局的必要条件, 是影响总体空间布局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三方面, 对外交通对城镇空间布局的干扰;第四方面, 资源条件为小城镇发展经济的基础, 影响到工业、商业与农业的空间布局;第五方面, 城镇在上级体系下总是承担着某种职能性质, 这要求了城镇的发展应有某一方向上的侧重;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 一些不可预见的社会与经济因素也将成为小城镇总体空间布局上的决定因素。
2 空间形态模式及规划结构
2.1 空间形态模式
城镇由于发展演变形式的不同, 从总体空间布局概括, 可以分为集中与分散的两种模式, 由这两种空间布局方式具体细分为以下几种空间布局形态。
集中块状模式:集中的空间布局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空间形态模式。第一种为块状模式, 这种模式为小城镇空间布局的常见形态模式。尤其在平原地区, 小城镇由中心逐渐的向周围自由扩散演变, 大多具备用地紧凑、中心单一、生产与生活连片的特点, 在发展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 可形成新的中心。
集中带状模式:第二种为带状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受交通条件、山体与沿河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必然的形成了带状的空间布局形态。这种模式具有主要道路交通组织各项生活生产用地的特点, 且周边环境效益良好。
但是受条件限制, 大多由一条或两条道路承担生活性与交通性的功能, 各个综合组团之间的纵向交通成为规划要重视的主要问题, 规划还应着重发挥自然景观的多样性, 形成自身的特色。这种布局模式受自然条件限制, 容易产生基础设施配套输配距离过长的缺点, 甚至需要两套输配系统的问题。
集中组团模式:第三种为相对集中组团式, 因为地形条件、用地选择或用地功能组织的关系, 城镇由自然地势或道路交通划分为几个组团川。
各组团有独立的功能, 通过几条主要道路形成联系, 具备紧凑用地的优势, 但要注意各项用地的合理服务半径问题, 应综合各组团统一从区域角度考虑各职能用地的布局, 避免重复建设;在远期发展过程中, 注意各组团的适当规模, 互为补充, 并做有机的联系。
多点分散模式:分散空间布局方式主要为多点分散式。分散空间布局最大的特点是在一定空间距离上有多个分散的组团。此种模式若针对大城市, 则会体现出有机疏散的优势。但针对小城镇因发展建设投入资金相当有限, 会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无法达到标准, 在建设投入上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因此, 该模式不适合小城镇布局。
2.2 规划结构
规划结构是城镇主要功能用地的构成方式及用地功能组织方式, 是城市总体空间布局的框架。与空间形态不同, 主要是体现了各主要功能用地以及与内外交通之间的内在关系。
无论那种空间形态模式都应有几个应重要考虑的因素。第一, 各主要功能用地与内外交通的结构形式;第二, 由各主要功能用地以及与内外交通构成的城镇中心、居住与工业的有机关系, 对外交通与镇区发展的结合, 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矛盾等结构问题;第三, 村镇建设用地结构比例以量的形式反映了各主要功能用地以及与内外交通结构关系。
3 居住用地空间布局
小城镇现状居住用地空间布局多为城镇居民自发开发形成, 城镇居住用地空间布局普遍具备以下特点。第一, 居住用地总体呈现出多点分散的空间布局形态, 即“东一户, 西一户”, 这种空间布局特点存在很大弊端, 现状人均用地极大超标、城镇建筑风貌凌乱落后、基础设施无法配套、规划改造产生困难;第二, 在用地选址上, 居住建筑与对外交通道路联系的支路呈自发的树枝型分布, 少数住户分散于山脚、河边等不受干扰处, 部分居住用地空间布局靠近道路交通便利处选址, 体现了经济与方便出行的意识;第三, 从居住“建筑”单体布局的角度分析, 有朝向、间距、层数与组合方式等具体布局问题。尤其是朝向问题, 即使在平原地区, 也呈现出多种朝向形式, 主要受自发建设因素与迷信因素影响。间距、层数上均有不合理的地方, 造成了城镇居住用地混乱的形态。针对以上对现状居住用地空间布局的普遍特点以及产生的原因分析, 得到指导城镇居住用地空间布局时应注意的因素与居住用地空间布局的科学模式。
3.1 空间布局优劣分析
针对现状的第一个特点, 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小城镇的规划设计与建设管理工作缺乏严肃性, 城镇居住建筑使用者的生活意识特点与小城镇居住开发的市场投资能力也是一个方面原因。随着小城镇现代化程度的提高,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 城镇的居住生活状态将趋向于城市, 因此, 居住用地的总体空间布局应形成小区与组团的集中用地模式, 该模式为城市居住用地空间布局经过多年考验的优化选择, 从各个方面体现了现代化居住生活水平。
3.2 选址依据
针对现状的第二个特点, 在无政府调控时期, 城镇居民在选择居住用地时通常受“风水迷信”的影响较大, 也有部分为城镇居民自然意识的选择用地, 个人行为特点突出;随着经济的逐渐深入影响, 政府管制以及商业行为促使居住用地逐渐的向交通发达地集中, 因此, 形成了沿道路呈现树枝状分布的空间布局形态。
科学的选址依据:首先, 从居住用地本身的科学角度出发, 选址应考虑到风向、水污染、卫生条件、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其次, 从总体空间布局上又要体现出与其他功能用地的有机联系;最后,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 土地开发应遵循土地级差与追求综合效益的规律。
3.3 居住建筑空间布局
现状居住建筑的朝向有若干种形式, 形成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 如风水原因对朝向要求、次子午线的迷信依据川、用地面积不够、用地客观规模限制、与道路成角度选择等等。如何选择朝向除了应该依据规范《村镇规划标准》之外, 应根据不同地区满足适宜的采光要求, 还应满足城镇建筑景观的要求:现状居住建筑于多是1-2层, 因此, 建筑的间距基本满足日照、防火、卫生等条件。但是, 整体空间布局中会出现多个消防通道死点, 发生灾害的时候无法控制, 因此, 村镇居住建筑用地空间布局的间距则应考虑到此因素;村镇现状人均建设用地多大于140m2/人这个上限标准, 也就是说土地利用效率极低, 即通常提到的容积率问题, 主要原因在于现状“前庭后院”式低层数居住建筑占地大、总建筑面积小, 应当适当提高城镇居住建筑层数。低层住宅造价造价经济, 但是占地大, 因此不可取。而对于多层, 提高层数又能降低造价, 根据实际建设经验, 1-2层造价最低, 但极大的浪费了土地且城镇建筑景观面貌一般, 而3层却比4层造价高, 4层又高于4层, 3-4层每增加一层则每公顷平均造价降低却可增加建筑面积1000m2, 这一趋势到了6层效果就不很明显了。城市居住建筑主要层数为6层, 是考虑到了7层需设置电梯、而6层又能最大增加面积 (除高层) 这一原因。因此, 针对城镇自身的特色选择建议层数宜为2-6层, 主要层数应为3-4层。
参考文献
[1]邵爱云, 再谈小城镇规划编制中的几个问题, 小城镇建设, 2005
【空间布局结构】推荐阅读:
建设空间布局10-18
空间布局模式09-10
市域空间布局09-21
空间协调布局10-24
空间布局方式11-08
空间环境布局11-10
城市用地空间布局08-23
乡村振兴空间布局规划11-08
旅游产品开发空间布局09-27
天坛文化圈空间布局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