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域社会治理经验(精选7篇)
市域社会治理经验 篇1
某市市域社会治理经验材料
近年来,xx市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为着力点,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落脚点,从五个维度持续发力,谋长远、打基础、固根本,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市域特色的社会治理高质量发展之路,群众安全感保持全省前列。
一、以网格机制承载社会治理。
各级党委政府把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推进,建成各级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并实体化运行,充分发挥网格平台资源汇聚、联动融合等功能,网格体系成为新时代党群关系的“连心桥”、新一轮基层改革的“助推器”、新形势下基础工作的“承载池”。聚焦党委政府关注点,发动网格员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文明城市创建、防洪防汛等工作,网格机制在疫情防控等重大任务中发挥了重要基础平台作用。聚焦条线部门关心点,将城市管理、群租房治理、诉调对接、公益诉讼、社区警务等工作嵌入网格,“网格+”融合工程取得新进展。聚焦人民群众关切点,做好空巢老人走访、困难家庭帮扶等工作,不断推出普惠均等、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产品。自2017年8月运行以来,全市网格平台共流转处置事件xxx.x万件,网格员走访群众xxxx.x万人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x.x万件,夯实了社会治理的基石。
二、以项目创新带动社会治理。
自2012年起探索推行社会治理重点项目管理模式,完善机制、固化制度,每年有针对性地对社会治理热点难点痛点问题进行项目化绩效管理,引领各地各部门破难题、补短板、创亮点,目前已累计实施重点项目xxx个,复制推广了一批全国全省有影响的创新成果。在维护安全稳定方面,电梯应急救援、液化气瓶安全监管项目成为全国样板,社会治理视频云等项目提升了打防管控水平。在补齐治理短板方面,特种设备大数据实时监管、渣土车信息化监管等项目防范了重大风险,公路安全生命防护、群租房安全管理等项目消除了事故隐患。在回应群众期盼方面,“智能放心车库”项目解决了“停车难”,“双欠治理”项目阻截了欠薪顽症,“阳光餐饮”“放心肉”项目保障了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三、以法治创建保障社会治理。
有序推进地方立法,相继出台道路交通、电梯安全等法规规章,一系列良法促进了善治。全面加强依法行政,进一步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不断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和“放管服”改革,“五联合、一简化”联审联办机制受到李克强等领导同志的批示肯定。稳妥推进政法改革,健全司法权运行机制,加强司法规范化建设,落实审务、检务、警务公开,持续提升了司法公信力。严格落实普法责任制,打造全市性普法主平台“法治大讲堂”,推出史良故居、部门法主题公园等普法特色做法,进一步增强了全社会法治意识。
四、以多元参与助推社会治理。
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治理机制,推动条线部门、社会力量和人民群众同向发力。坚持党建引领治理,xxxx个党支部建在网格上,xxxx余名机关党员干部担任网格联络员,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了基层治理效能。政法机关发挥主力军作用,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安全的政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的法治环境和优质的服务环境,全市群众安全感始终保持全省前列。加强社会组织孵化器建设,推动社会组织深度参与社会治理。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龙城治安志愿者、见义勇为志愿者等服务品牌受到群众欢迎。推进协商共治,“百姓议事堂”“社区管家”等自治机制日益彰显生命力,被《人民日报》推介。
五、以智慧建设赋能社会治理。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智慧城市建设,强力推进社会治理体系架构、运行机制、工作流程智能化再造。共建智治体系,建立大数据标准、安全、运维三大体系,各系统“上一片云”“进一张网”,党政决策插上了“智慧翅膀”,基层实战有了精准指引。共用智能资源,整合应用政府管理数据、政法专业数据、公共服务业务数据、网格数据,进一步健全大数据分析研判、辅助决策等机制,将“智防风险”“智利服务”等工作落到实处。共享智慧红利,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智慧教育等工程多点开花,数据资源服务经济发展、赋能社会治理、增进民生福祉的价值进一步释放,人民群众获得感更加实在、更可持续。
市域社会治理经验 篇2
1 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治理创新成效显著
政府以构建和谐宁夏为目标, 强化了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就业服务、住房保障、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公共产品服务的治理, 在改善民生、提高民众生活质量上取得明显成效。
1.1 医疗卫生方面
在方便群众看病和医疗保障上创新, 主要有三点:
1) “先看病后付费”的模式。为减轻患者看病负担, 提高基层医疗治疗比例服务质量, 提升城乡患者的满意度, 2014年5月起, 宁夏试行“先看病后付费”的诊疗服务模式, 凡是参加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住院患者, 以及经当地民政部门和救助管理部门审核确认的流浪乞讨人员, 都适用于该诊疗模式。自试行以来, 人均个人支付下降42.7%, 试点县、乡医疗机构患者比例提升了5.86%, 县域内住院患者比例得到了合理分流。
2) 基本医疗制度提供的新方法。作为为公共产品的基本医疗制度提供的方法上, 2014年以来宁夏开展向群众提供普惠性健康体检尝试。在2014~2016年体检周期, 连续三年以上参加医疗保险并缴费的人员可享受5大类35小项的免费健康体检, 并通过体检为城乡参保居民及企业退休职工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
3) 医疗保障上建立大病保障制度。2014年3月, 政府采取利用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购买商业保险的方式, 建立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参加医保的城乡居民, 住院费用按基本医保政策规定报销后, 一年内患病自负费用超过6000元起付标准的, 给予第二次补充报销。此外, 自治区创造性地将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急性白血病、乳腺癌等20个重大疾病也纳入保障范围并且提高报销比例, 以减轻患者及家属的负担, 解决城乡居民因病致困、因病致贫的问题。
1.2 社会保障方面
社会保障上的改革与创新, 主要体现在自治区政府对特殊人群的关爱与保障, 充分彰显出服务型政府的理念。
1) 老年人服务上。2013年底, 宁夏老年人口22.8万人, 到2014年已增长为23.75万人, 占总人数的13.8%。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快, 近年政府推行了多项服务老人的惠民政策和措施。以每年老龄增速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的银川为例, 政府采取多项措施服务老人。2013年银川市城乡老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低保金每人每月提高至350元, 农村每年每人提高至2300元。对高龄老人, 统一城乡发放标准, 80-89岁、90岁以上老人发放标准分别为每月每人300元、350元。100周岁以上的老人, 政府给予每人每月100元的长寿保健费。2014年政府又实施了对65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坐公交车的优惠政策。
2) 单亲母亲服务上。为救助生活困难和残疾单亲母亲, 银川市政府自2013年在58个社区试点实行“康乃馨”关爱单亲母亲行动的惠民工程, 2014年在宁夏各地推广。该工程以自治区妇联为主, 城市社区为依托, 建立单亲母亲信息库, 积极争取项目、政策和资金, 着力为贫困单亲母亲家庭办实事。
3) 残疾人服务上。为有效提高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2012年以来自治区连续多年对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家庭无障碍设施项目。这一惠民工程是根据盲人、聋人、肢体残疾人家庭的需要, 安装升降灶台、语音电饭锅、厕所把手、语音对讲门铃等生活设施。根据宁夏残疾人联合会的数据, 仅在2014年就为400户家庭免费安装了无障碍设施。
1.3 住房保障方面
自治区政府以推进新型城镇化为主线, 秉持“高层次住房由市场满足、低收入家庭住房必须由政府负责”的理念, 鼓励引导旅游地产、文化地产、养老地产组合开发, 推动房地产由单一产权向多元产权转变, 大力实施城乡安居、提质扩容、绿色建筑等工程, 促进保障性安居工程与房地产业的良性互动, 仅2014年投资13亿建设公共租赁房2.45万套, 改造棚户区9.2万户, 改造危房4.5万户, 充分满足了居民的不同住房需求, 极大地改善了居民住房条件。以银川棚户区改造为例, 政府为解决老城区下水不通、保温差、暖气不热等老房子的“老年病”, 倾力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棚户区改造, 据政府统计, 2009-2015年, 改造面积11402600m2, 使40391户居民受益。
1.4 公共安全方面
2014年以来自治区政府深入开展公共安全领域整治活动, 在城市运行、教育、道路运输、水利、公安消防等各领域加大投资力度, 加强各环节的监督管理, 在公共安全设施提供的数量、质量上, 以及运行和使用的效率上都有了极大的改善与提高。在城市运行领域, 整改重大安全隐患22处;教育领域投入专项资金进行校舍维修改造、整改222个安全隐患;道路交通领域计划投资4.04亿元, 以道路整治、危桥改造、交通设施完善为重点, 整改隐患29处;水利领域至2014年7月已投资5.2亿元, 用于灌区续建配套、苦水河和清水河防洪治理;在公安消防领域, 实施了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重点单位户籍化管理, 建立以指挥高度网为主的无限通讯专网、卫星通讯网和区市 (县) 两级移动通讯指挥中心的建设。
1.5 社会体育发展方面
自治区政府关注体育事业发展, 在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上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并且加大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力度。据统计数据显示, 至2014年底, 建成自治区级大型综合性体育场馆3座, 各地级市均有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体育馆, 县级体育场馆覆盖全区21个县 (市、区) , 2/3的乡镇实施了“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全区人均公共场地面积达到2.08m2, 位列西部地区第二。
1.6 环境建设方面
根据宁夏实际区情, 自治区政府确定生态优先发展的战略, 提出“环境建设是最大的民生, 我们将做好绿化、水系、空气三篇大文章。”一方面通过“四大行动计划”解决环境问题, 先后提出了《全区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宁东基地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全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区节能降耗行动计划》等四大计划, 深化污染防治, 严格环境监管, 着力从多个方面改善环境质量。另一方面重点建设宜居城市。特别是银川市在宜居城市建设上投资力度较大, 推进步伐较快, 建设成效较突出:实施绿博园、小微公园、贺兰山路、亲水大街景观提升工程, 使城市环境越来越宜人。2014年开园的绿博园, 建设面积380hm2, 总投资达15亿元, 园中齐聚了各地的奇花异草, 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美场, 也因其博大、静美吸引众多游客前往, 现已成为银川生态建设的一大亮点。在改善居民的周边环境上, 银川市政府积极推进小微公园的建设, 继2014年建设南塘园、书香园、翠园等11个小微公园后, 2015年又投资9500万元, 再建面积24万多平方米的10个小微公园, 实现让百姓出家门进公园的愿望。
2 宁夏社会治理创新的经验
2.1 以简政放权为契机, 以提高行政效率为核心, 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1) 政府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在组织上成立行政审批服务局, 将25家行政审批事项统一由行政审批服务局直接实施, 推行一个公章管审批制度, 即市民以前要用5个工作日办理的四证一章, 现在仅用一个小时就能在市民中心行政审批服务局办结。在程序上简化审批环节, 政府从清理规章制度、规范文件入手, 通过扎实组织开展“三减” (减程序、减时间、减费用) 工作, 审批效率平均提高70%, 500多项业务实现了一站式审批。在事项上减少审批项目, 将近150项审批事项精简为80多项, 300多项管理服务事项精简为88项, 实现服务大厅以外无审批, 切实达到行政审批服务“两提高” (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 的效果。
2) 多部门协同, 保证政策的落实到位。社会管理领域多、内容杂, 涉及多层次多部门, 为扭转部门职能交叉、职责不清、执行不力的问题, 宁夏在政策的制定以及落实上, 努力做到相关部门的协同合作。以农民养老为例, 为落实被征地农民的养老问题, 政府在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的同时, 由主管部门人社厅牵头, 财政、人事、农牧等多部门就财政补贴资金、银行预收账户设立、资金收缴、参保资格确认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协调, 解决政策执行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共同解决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历史遗留问题。
3) 做社区治理的“加减法”, 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改革。社区是基层社会治理的立足点, 为改变社区的行政化倾向, 充分发挥社区的自治功能, 政府制定了社区服务事项准入清单, 清单以外的事项不经批准不得给社区下达。如确需社区配合的、非清单内的事项, 必须由政府向社区购买公共服务。政府在社区治理上做“减法”的同时也做“加法”:一是保证社区办公用房和活动用房, 如银川市对社区公益用房不足500m2全部限期扩建改造;二是加大资金支持, 每年拨付12~15万元为民办实事资金, 在社区党建方面也给予2~5万元金费;三是增加社区工作岗位, 提高员工待遇。政府为社区配备3~5个公益岗位, 为稳定社区工作队伍, 出台政策全面提高工作人员待遇水平。
2.2 高度重视少数民族群众权力保障
在宁夏650多万总人中, 回族人口达230多万, 超过总人口的1/3, 因此, 民族事务的管理在全区管理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推动民族宗教事务走上法制化轨道, 宁夏围绕《民族区域自治法》先后颁布162条地方性法规, 保障了民族区域自治和少数民族群众的权益。首先, 发挥民族干部在民族团结事业中的作用。在干部任用上, 自治区注重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并在关键岗位放手使用少数民族干部。至2014年10月, 自治区33个区直部门班子有28个配备了少数民族干部, 63%的市县党政一把手配备了民族干部;其次, 多办顺民意、惠民心的实事。在回族最集中的西海固地区, 先后实行扶贫攻坚、生态移民、安全饮水、危房改造、公路建设等重大工程。最后,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拉近各民族之间的距离。如“民族团结月”活动, 在每年的9月份开展, 已连续开展了20多年;再比如长期开展的“邻居节”结队帮扶, 驻宁部队与376座清真寺对队共建等活动, 在全社会形成维护民族团结的共同意识, 实现了民族地区长久的和谐稳定局面。
2.3 着力促进城乡公务服务均等化
1) 支持农村妇女创业。改善农村妇女地位, 要提高妇女的经济地位。自治区政府鼓励妇女自主创业, 对农村妇女在农家乐、农副食品、养殖以及文化产品等行业的自主创业, 政府都给予大力扶持。如银川市政府全面推行农村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工作。据统计, 从2012年至2015年7月, 政府累计发放10.85亿元, 共帮扶17670人 (次) 创业, 2015年至今发放小额贷款24173.5万元, 支持4416名妇女创业。
2) 健全农民的养老问题。一方面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养老问题。随着新型城市镇化步伐的推进, 城市周边土地越来越多的被征用。面对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水平不高、保障范围不充分的问题, 政府高度重视, 在财政投入力度。2015年, 政府核定个人养老保险费用9158.42万元, 落实政府补贴资金1.62万元, 为3031名到龄人员每月按768~814元发放养老金。另一方面想方设法多途径解决空巢老人、孤寡老人的养老。随着农村土地流转, 年轻人纷纷到城市谋求生计, 空巢老人、孤寡老人在农村逐年增多, 政府不断探索和健全养老服务新途径, 开办村级养老服务中心, 并且出台多项措施鼓励民营机构进入农村养老产业。以宁夏贺兰县为例, 2014年该县首家村级养老服务中心在立通镇通利村成立。服务中心由村中学改造而成, 94间平房, 106张床位有效地解决了本村、邻村老人养老问题, 空巢、孤寡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生活照料、文化娱乐、健康保健等服务。
3) 教师城乡轮岗推进教育均衡。为缓解宁夏城乡师资力量悬殊、教师配置不均衡、优势资源过度集中城镇的矛盾, 地方政府探索出教师城乡轮岗的新模式。例如地级市吴忠, 对2008年以来招聘并分到农村的50名特岗教师与城镇优质学校和名校的50名骨干、优秀教师采取置换的形式进行“代培” (两年) 和“支教” (一年) 。通过“代培”、“支教”这种城乡互动、城乡互补的方式, 缩小了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 促进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4) 推进城乡医疗同一水平。首先, 在山区建设三甲医院。为让山区群众也同城市人一样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自治区在宁夏南部山区建设了一座综合性的三甲医院。医院坚持从硬件、人员、技术和质量同城市持平的原则, 通过减免门诊、急诊及住院患者的费用, 提供免费午餐等措施, 有效地解决了当地群众“看大病难、看名医难、看大病贵、看大病远”的问题。其次, 医改中推行“县乡一体化”管理模式。在医改中基层政府特别重视农村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如在宁夏永宁县医改中, 乡镇卫生院的能力和水平得到极大提升, 这得益于医改中的“县乡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县医院选派十多名医务人员进驻闵宁镇卫生院, 挂牌成立县人民医院分院, 启动县医疗整体托管闵宁镇卫生院的工作, 在乡镇医院看病和县医院看病, 享受同等的医疗待遇。
2.4 坚持利民、实民、惠民的民生工程
多年来自治区政府围绕提高民生福祉, 不断加大投资, 持续实施民生工程。以民生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为例 (见表1) , 文化、体育、娱乐业上的投资, 从2012年的8.03亿增加到2014年的22.50亿, 提高了近3倍。为利民、实民、惠民, 政府锐意改革, 勇于创新, 敢于担当, 在民众最为关注的教育、医疗、住房、移民等方面的政策、措施走在了全国前列, 如在全国率先启动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 率先实施“营养早午餐工程”, 率先实行药品采购“三统一”政策, 首创廉租房配建制度。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实施生态移民工程, 促进农村人口和南部山区贫困人口向沿黄经济区转移, 从根本上解决宁南山区的贫困问题。2014年政府更加注视民生, 提出把新增财力主要用于保障改善民生, 坚持不懈地办好群众最关心最需要的事情, 突出抓好创业就业、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居家养老、“菜篮子”工程等10件重点实事。
2.5 坚持社会治理社会化、民营化、市场化道路
社会领域各项事业完全交给政府难以满足居民在数量和质量上的需求, 自治区政府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 打破政府作为单一公共产品提供者的思维, 坚持社会化、民营化、市场化的道路, 拓宽公共产品的供应渠道, 实现公共产品服务主体与供应模式的多样化。以银川市城市休闲公园绿地为例, 政府引入市场机制, 服务外包, 通过招投标的方式聘用专业团队对口管理。2014年由于人力原因, 金凤区辖区约50km、800hm2的艾依河曾一度处于管理无力、无人管护的状态, 当年10月, 政府将河沿岸的管护工作推向市场, 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 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管理, 使艾依河河道的护理走上了专业化长效管理的道路。
2.6 以有效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为社会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自治区政府高度重视信息化和智慧城市建设工作, 2012年, 宁夏启动“宽带中国.智慧宁夏”工程, 通过利用云计算、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结合, 打造智慧城市以广泛服务民生。在智慧城市建设上, 自治区立足于独特的区域优势和少数民族特色文化, 按照有效的智慧城市维度 (后台数据的共享、职能部门的相通、公共信息的公开、服务窗口的互动) , 从顶层设计入手, 分三期建设大数据中心、4G城市网、平安城市、智慧交通等10大系统13个子模块, 实现后台数据的共享。同时, 为解决建设资金、后期运营等多项难题, 政府采用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社会资本投入、专业公司运营的商业模式。
摘要:近年宁夏在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探索成效显著, 突出体现在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治理创新上。总结宁夏社会治理创新经验, 主要有以提高行政效率为核心的政府职能转变、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以人为本的民生工程、重视少数民族权益保障、实施有效智慧城市等。
关键词:宁夏,社会治理创新,经验
参考文献
[1]王名.中国社团改革——从政府选择到社会选择[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王绍光.多元与统一:第三部门国际比较研究[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4]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5]吴锦良.政府改革与第三部门发展[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国外社会治理经验借鉴 篇3
强调多元参与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西方社会日益严重的经济社会危机,特别是社会福利改革运动的兴起,一些国家强调“参与式治理”,即国家力量与社会力量、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以及公民个人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强调“多中心治理”和“协作式治理”,政府、市场、社会三大主体不再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基于共同利益和目标的 “伙伴式关系”,在地位平等的基础上通过协商、合作来解决问题。
政府向市场和社会放权,构建“小政府—大社会”的治理体制。例如,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在英国撒切尔夫人政府和美国里根政府的推动下,欧美掀起了一场社会福利改革运动,一个普遍做法是将大量社会服务项目推向市场,或者在社会服务中引入市场运作理念。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协作。据统计,目前美国有150多种类型、140多万个非营利性组织,几乎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政府通过直接补助、减免税费、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对这些组织进行扶持,而这些组织则提供了大量政府做不到、做不好或不便做的社会服务。
注重发挥社区作用。如美国、加拿大等国形成了政府组织指导与监控、社区组织和民间团体主办、企业在社区内通过市场机构提供优质服务的社区治理体系,加拿大还规定中学生每年必须到志愿组织参加一定时间的义务劳动,否则不能毕业。
注重以人为本
注重改善民生。目前,尽管不同发达国家在保障水平上存在差异,但都将改善民生、增进国民社会福利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责,并不断增加保障内容、扩大保障范围,逐渐从过去的补缺型社会福利模式向普惠型社会福利模式转变。
注重塑造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西方发达国家都比较重视从扩大中产阶级或中等收入群体比例入手调整社会阶层结构。如日本通过就业、税收、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手段,成功塑造了庞大的中产阶级群体,在这个有1.2亿人口的国家却有着“一亿皆中产”的说法。
注重构建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以劳资纠纷为例,在发达国家,工会会周期性地与雇主协会就一系列涉及双方利益的问题进行协商、谈判;当谈判陷入僵局时,由劳资双方或政府指定的第三方或政府直接出面调解、仲裁。
注重提供专业的社工服务。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工作制度,将社会工作作为一项正式职业,通过专业的社会工作者为服务对象提供专业化、人性化、高品质的社会服务。在英国,社会工作涵盖了教育、司法、社区、养老等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而且社工的职业化程度很高,所有从业者都持有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证书。
建立预防机制
较之传统社会,现代社会的复杂性、风险性大大增加,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大量存在,这使得现代社会的治理难度进一步加大。面对这样一个高风险社会,许多国家形成了“预防为先与动态治理”的理念。
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国外社会风险评估的内容非常多,包括环境风险评估、法律风险评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等。在作出重大决策之前进行系统风险评估,可以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国外风险评估非常重视两个因素:一是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指标体系;二是成立独立、专业、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评估机构。
市域社会治理工作总结 篇4
一、工作推进情况及成效
(一)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核心,统筹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将社会治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年度工作重点;抓好统筹结合,注重将国家治理的大政方针、制度安排、决策部署和市域社会治理相结合,注重将社会治理工作与平安创建、文明创建、精准扶贫、“放管服”改革、民生工程建设等中心工作相结合。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各项工作进行系统部署,推动社会治理的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式方法创新。
1.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于今年三月成立了xxxx立平安建设(市域社会治理)领导小组、精细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并先后召开专门会议研究治安形势、布置学习各类法律法规。政法统战委员深入试点一线对相关工作进行布置安排。
2.落实责任。街道党工委出台xxxx“七把尺”管理制度,“三五”绩效考核办法等相关文件,将责任落实到人,考评到人。
3.管控到人。街道办成立后,先后印发了干部定岗定责等文件,明确各办公室职责,确定各项工作具体负责人,制定街道权责清单,建立街道职责准入制度,积极指挥调度考核社区网格员等县级部门派驻我街道力量。
4.将“放管服”改革落实到位,竭力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建立“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通过网络平台践行群众路线,时刻关注网络社情民意,积极了解群众关切,答疑解惑。主动回应公众诉求,针对民众需求在互联网进行公开办理,让人民获得公平公正的服务过程,建立健全适应基层实际的办事指南和工作规程,公开办事依据,规范办事流程,设定办事标准,规定办事时限,精简办事环节。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大力推进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
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推动建立各类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重大不稳定问题清单制度,使大量社会稳定风险得到有效预防、大量矛盾纠纷得到源头化解。健全多元主体参与平台,为群众提供“一站式”调处服务。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治理、维护公共利益、救助困难群众、化解矛盾纠纷中发挥重要作用。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心理氛围,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防范治安风险。
1.党工委牵头制定xxxx维稳工作方案、xxxx平安建设实施方案、xxxx应急处置预案等方案,使试点工作有章可循。
2.理清家底。罗列出xxxx涉稳重点人员责任清单、工作台账,xxxx长期缠访、闹访重点人员统计表,xxxx重度精神障碍患者名单,xxxx吸毒人员台账等六类人员资料,做到家底清事件明。
3.建立了立体化、专业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形成城乡统筹、网上网下融合、三防结合一体的“大防控”格局,建立健全了公安民警x街道专职巡逻队x社区兼职巡逻队相结合的高效联动的核心、外围、远端防线。
4.推动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调整公布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对高频事项实行延时错时服务,深入推进领办代办服务,所有社区可直接办理或代办政务服务事项。
5.积极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与四川陵州律师事务所签订律师顾问,切实落实依法治理理念,重大决策制定前全部通过合法性审查。
(三)坚持以大数据应用为抓手,加快推进政法综治工作智能化
推进社会治安基础大数据建设。依托综治组织统筹协调的职能优势,网格化平台等各类政法综治维稳专业数据资源,加快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数据联网应用,利用监控探头,基本实现对交通要道、重点地区、复杂场所、居民聚居区和重要基础设施的全覆盖,有效预防了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
1.辖区基础数据。目前,全街道共划分155个网格配备156名网格员,对辖区实施网格化管理。辖区内共有常住人口140101人;流动人口43556人;出租房2663间。辖区内网格员办理各类网格事件15289件。辖区内网格员发现上报治安隐患72件;协助法院办理执行案件25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8件。
2.非涉稳型矛盾纠纷情况。目前,辖区内人民行政调解排查矛盾纠纷86件,化解86件,化解成功率100%。
3.七类特殊人群情况。目前,辖区内七类特殊人群共1381人。精神障碍患者在册人数297人;三级以上重症精神障碍患者0人;其中,纳入“以奖代补”政策范围90人;纳入网格化走访管控189人。艾滋病患者存活数204人。吸毒人员在册数713人。社区矫正员29人。刑满释放人员109人。重点青少年16人。
4.对网格进行优化调整,推行“网格+”工作模式,探索建立网格员晋升优先通道,完善财政保障制度。完成综治中心与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指导中心一体化运行,持续加强网格员队伍的业务素质培训。
5.街道将“雪亮工程”建设纳入经济社会重点项目,持续发力,基本建成“雪亮工程”与公共监控联网平台相结合的监控体系,发掘在使用过程中的典型案例
(四)坚持重心下移和资源整合,健全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推进综治中心国标化建设。按照国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综治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有效整合资源建立综治中心,信访接待中心实行一体化运作,建立网格化巡查、报告、解决、督查的闭环运行体系。完善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工作联动、突出问题联治、平安建设联创等工作机制,让基层综治中心成为政府治理社会、服务群众的“第一窗口”。积极构建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以自治为基础,把基层事务的决策权交给群众。以法治为保障,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作用,以德治为引领,促进形成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以智治为支撑,不断拓展网上公共服务领域和内容,让群众随时随地都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
1.加强宣传工作,提高对社会工作人才的社会认同度;组织好社工考试报名工作,引导各领域从事社会服务的专业人员参加社工考试;积极引导更多志愿者参与社会治理,发展壮大本地志愿组织。
2.实施社会治安、安全隐患、黑恶线索等举报奖励、公益反哺、以奖代补等激励措施,广泛动员城乡群众参与平安仁寿建设。
3.积极建设智慧内保、智慧安防小区管控系统,完成街道“智慧文林”建设方案编撰,正在进行智慧小区建设试点工作。
4.紧紧围绕城乡居民所急所愿所盼,将全部新增财力和八成以上财政性支出用于民生改善,加大民生领域项目“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力度,全面完成20xx年省、市、县民生项目工作任务。
5.进一步完善信访制度,切实加强信访工作。贯彻落实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工作制度,制定领导干部接访计划。切实做好涉军、涉众特定利益群体政策落实工作,每半年开展一次政策法规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
二、特色亮点工作
积极探索物联网、5G、大数据与技防相结合的体系,制定辖区内智慧建设方案《xxxx关于智慧社区与社会精细治理融合建设的思考》。积极推动老旧小区现代化智能化改造,并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推动信息技术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搭建“智xx”平台,努力实现社会治理智能化。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经费不足。平安建设特别是“智慧文林”建设还存在较大资金缺口,本级财政支撑乏力。
2、人员不足。我街道辖区为老城区,人员结构复杂、流动性大,目前拥有的巡逻队员不足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情况。
四、20xx年工作思路及打算
20xx年我街道将继续积极推进综治中心建设,开展扫黑除恶常态化管理,推进行业乱点等常态化巡查、治理,结合基层治理试点积极推进法治文林建设。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总结 篇5
1、深化矛盾排查化解工作,围绕涉农问题,开展专项治理活动,坚持和完善每月摸排调查机制,做实工作台账,落实到人、限期化解。
2、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妥善解决土地管理、环境保护、农村黑恶势力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査处基层党员干部失职、渎职、涉农领域违纪等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3、加强维稳分析研判,落实和加强对基层维稳形势的分析研判,推动维稳工作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源头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
4、切实解决历史积案,对“钉子案”“骨头案”实行一案一策,落实包案领导和责任人,限期解决,认真总结发现共性问题,推动面上问题的解决,依法推进信访积案化解,解决信访积案和群众合理合法诉求,切实把上访问题解决在市,域范围内。
(二)深入推进涉农土地问题整治,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5、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征地补偿款,积极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开展自查自清,逐项落实整改,3年内全面完成清理任务。
6、落实农村留用地。建立历史用地台账,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全镇留用地历史欠账。
7、集中开展农村土地“三乱”问题专项治理。对农村乱占、乱卖、乱租土地问题进行摸底排查。
(三)深入推进农村土地权益保护,规范农村“三资”管理。
8、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认真研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尊重农民意愿,认真做好确权工作。
9、加强农村“三资”管理,抓好农村产权流转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完善平台体系的应用开发、监督管理,规范化运用。
(四)深入推进农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统一规范公共服务运行。
10、大力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统筹整合服务资源,建设多功能综合服务中心,实现机构人员、场所挂牌、流程内容、信息系统、经费保障五个统一。
争取到20xx年建成文化体育、卫生计生、就业保障、食药安全、警务治安、人口党建、法律服务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公共服务平台,全面实现“有机构、有牌子、有办公场所、有办公设备、有制度、有人员、有台账、有经费”。
11、推进基层民主和法制建设,完善“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
(五)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12、强化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明确基层党组织的职责,突出党组织的人事安排权、重要事项决定权。
13、规范村极组织运作,全面实行班子联席会议制度和党群联席会议制度,明确操作流程。
14、持续整顿软弱涣散组织,制定三年行动计划(20xx---20xx),按比例排查整顿,形成常态化机制。
(六)其他方面
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我镇将“三零创建”与市域社会治理相结合,坚持边扫边治边建边创。设置了专门的域社会治理办公室,域社会治理领导组及各项职责。
因xx镇位于城郊,按照市委的指导意见,结合工作实际,我镇制定了十户联防、五级联动、三村联控的“1053”工作法。以十户为一个单元,推选出一位政治素质高、工作认真负责、在群众中有威望的党员(或群众)担任网格长,积极发挥“监控员”“宣传员”角色,认真落实人防、物防措施。五级联动抓落实。包镇市领导、镇干部、村“两委”主干、网格长、个户五个层级形成联动机制。
包镇市领导强化督促指导,镇干部具体落实工作任务,村“两委”主千直接上手、直接抓,网格长发挥纽带作用,畅通信息渠道。通过五级联动工作机制,能够快速有效地下达指令、收集信息、解决问题,进一步形成联控。通过村与村之间进一步加强了信息互通、团结协作,进一步强化工作合力,真正实现各项工作落细落实。
以党建为核心,坚持以“法治乡村”、“平安乡村”、“和谐乡村”建设为主线,以点带面,通过强化党建引领、加强治安管理、加强扫黑除恶、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等措施,着力助推市域社会治理工作。
我镇xx村为了更好的提高综合治理服务水平,建成了300平米的便民服务大厅,集中办公、阳光作业,将整个农村的所有服务项目分工明确,值班上岗,大大的方便和提升了服水平,同时还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使村民们办任何事情有章可循、规范执行,进一步提升了民主监督的`平台。矛调委员会由一名支委主要负责,并且由村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共同组成领导组,村里边的纠纷矛盾一般都在基层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多少年来零上访,综合治理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市域社会治理经验 篇6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到陕考察时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监管,切实维护国家安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等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的总要求,聚焦追赶超越目标,践行“五个扎实”,落实“五项要求”,以改革创新的思路,在市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谋划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着力防范化解市域社会治理难题,精准精细精致提升市域社会治理效能,探索具有时代特征、**特色、区域特点的市域社会治理新模式,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全力捍卫政治安全,着力维护社会安定,有力保障人民安宁,努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推动平安**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不断增强全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强组织领导。县镇党委、政府要把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平安**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同志是直接责任人,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承担分管范围内的工作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工作任务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体制现代化方面。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体制。健全完善党委领导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深化平安建设工作列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有关重大问题,把社会风险防控贯穿规划、决策、执行、监督各领域各环节,推动社会治理融入市域经济社会发展。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大抓基层的部署,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从源头上预防和消除基层的不稳定因素,解决基层矛盾问题,完成涉农土地问题整治、农村土地确权,完善农村“三资”管理,建成统一规范的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强化农村(社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为推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珠海的实践提供坚强保证。
三、主要任务 (一)深入推进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基层和谐稳定 责任小组:涉农及社会矛盾化解责任小组 1.深化矛盾排查化解工作。开展涉农不稳定问题、劳资 纠纷、涉环保不稳定问题、涉众型金融不稳定问题、房地产领域不稳定问题等5个专项治理活动,坚持和完善每月滚动排查机制,做实工作台账,落实到人,限期化解。
2.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妥善解决土地管理、环境保护、农村黑恶势力抬头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打击基层涉黑犯罪。查处基层党员干部失职渎职、涉农领域违法违纪等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3.加强分析研判。落实和加强对基层形势的分析 研判机制,推动工作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4.切实解决历史积案。按照事要解决的原则,清理积案, 解决好历史问题。对“钉子案”、“骨头案”,实行一案一策,落实包案领导和责任人,限期解决。认真总结发现共性问题,推动面上问题的解决,依法推进信访积案化解。
(二)深入推进涉农土地问题整治,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责任小组:涉农土地治理责任小组 5.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征地补偿款。积极推进土地征收制度改革,20xx年x月底前开展自查自清,年底前制定处置方案,逐项落实整改,20xx年x月前全面完成清理任务。
6.落实农村留用地。20xx年xx月底前建立历史留用地台账,年底前出台指导意见,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全市留用地历史欠账。
7.集中开展农村土地“三乱”问题专项治理。对2014年1月1日以来农村乱占、乱卖、乱租土地问题进行摸底排查,2015年底前完成打击整治农村土地“三乱”任务,坚决遏制农村土地“三乱”现象。在此时间范围之外发生的其他违法违规用地行为,经举报查实的,一并纳入专项治理范围。
8.落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资金分配工作。20xx年底前制定我市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资金分配办法,解决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金滞留问题。20xx年9月底,完成资金分配任务20%;20xx年12月底,完成资金分配任务50%;20xx年3月底,完成资金分配任务75%;2016年6月底,完成资金分配任务100%。
(三)深入推进农村土地确权,规范农村“三资”管理 责任小组:农村土地确权及“三资”管理责任小组 9.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继续推进试点区、镇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试点工作,认真研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做好确权工作,20x年基本完成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10.加强农村“三资”管理。抓好农村产权流转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完善平台体系的应用开发、监督管理,规范化运用。落实区、镇一级专责人员。20xx年底前对农村集体资产进行核对,完成数据录入,建立资源登记、资产台账和合同管理电子台账。
(四)深入推进农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统一规范公共服务运行 责任小组单位: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责任小组 11.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统筹整合服务资源,建设多功能综合服务中心,实现机构人员、场所挂牌、流程内容、信息系统、经费保障五个统一。2015年底前,选择一个区开展整合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试点,争取到2016年底,全市所有农村(社区)建成集文化体育、卫生计生、就业保障、食药安全、警务治安、人口党建、法律服务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公共服务平台,全面实现 “有机构、有牌子、有办公场所、有办公设备、有制度、有人员、有台账、有经费”。
12.推进基层民主和法制建设。完善“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
(五)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责任小组:农村(社区)党建责任小组 13.强化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明确基层党组织的职责,突出党组织的人事安排权、重要事项决定权、领导保障权和管理监督权,实现基层党组织对农村(社区)各项工作和其他基层组织的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治理的各方面。继续坚持“一肩挑”和“交叉任职”。在推行“政经分离”的农村(社区),由党组织班子成员兼任经济组织负责人,既要加强党组织对集体经济组织的领导,又要保持对集体经济运营的有效监督。
14.规范村级组织运作。全面实行班子联席会议制度和党群联席会议制度,明确操作规程。
15.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制定《关于全市软弱涣散农村(社区)党组织持续整顿三年行动计划(20xx—20xx年)》,每年按照10%的比例排查整顿,形成常态化机制。年底对整顿情况进行考核验收,每年整顿转化率要达到90%以上。对重点村、老大难村,对多年整顿没有明显成效的农村(社区),区委书记、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和班子成员要直接包、重点抓,限期解决问题。
16.创新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对于行政村党员人数较多、下设党组织较多的,村党支部可根据有关规定改建为党总支或党委。探索党组织、自治组织、公共服务组织下移到村民小组或自然村。在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民工聚居地建立党组织,实行属地管理,“两新”组织的书记和优秀党员可选配为农村(社区)党工委副书记和专(兼职)委员,比例要逐步提高。2015年8月底前确定1个有代表性的镇作为党组织设置试点单位,2015年底前推进农村(社区)党组织设置取得成效。
17.加强农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选好、培养好、管理好支部书记,把党性强、作风好放在首位,注重从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员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在外工作的退休干部、乡村医生、乡村教师和其他乡贤中选拔党组织书记。完成对软弱涣散和贫困村(社区)选派“第一书记”。抓好支部书记培养,市、区每年分期分批对现任书记进行集中培训,全市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提高到50%以上。20xx年8月底前确定全市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加强跟踪培养、考核和管理。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考录镇(街道)公务员和镇(街道)领导干部力度。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基本报酬,并建立正常增长机制。
18.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制定和落实农村发展党员计划,注重在农村现有优秀人员中培养和发展党员,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日常管理和教育。
19.加强村级组织阵地建设。市、区组织部门推动各有关部门,重点解决村(社区)办公场所问题,支持村(社区)党群活动阵地建设,配套完善设施设备,发挥办公议事、党团员和妇女青年活动、教育培训、便民服务等多种综合功能。
20.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20xx年底前,制定《珠海市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规划(试行)》及相关规范性文件,规范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工作定位、工作职责,完善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工作机制。
21.切实减轻基层负担。规范委托基层代办事项和各类检查考核、评比达标,减少会议、台账、报表等。
22.建立健全基层治理工作机构。成立市、区基层治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加强对基层治理工作统一领导。镇(街道)设置基层治理办公室,选配好党委组织委员专职抓党务,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党务工作者。
四、组织领导 (一)建立基层治理领导机构工作机制。市委基层治理领导小组负责牵头抓总,每季度召集各专项责任小组牵头单位和相关单位召开一次专题研究会议,每半年向市委常委会作一次专题汇报。各专项责任小组要明确工作任务和完成时限,建立工作台账,每个月召开一次专题会议,推动基层治理各项任务落实。市直各相关单位要结合工作实际,发挥职能优势,配合牵头单位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二)发挥区委“一线指挥部”的作用。各区党委要把抓好基层治理作为分内职责,统筹谋划,给予有力指导,定期研究有关重点问题,切实发挥一线指挥部作用,抓好有关工作的组织实施。区委书记要把基层治理工作抓在手上,切实履行好“一把手”的主体责任。
市域社会治理经验 篇7
从三鹿毒奶粉事件, 到去年的富士康十五连跳事件, 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一次又一次的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同时也引发了学术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更多思考。到底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动因是什么?什么样的企业更青睐履行社会责任等一系列的问题都亟待解决。本文选取上证180上市公司为样本, 侧重研究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 试图发现公司治理各方面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
2 文献综述
2.1 企业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理论
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始于19世纪末, 然而至今学术界和企业界尚未就其定义达成统一, 但最具代表性观点之一是以Carroll为代表的, 他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社会在一定时期对企业提出的经济、法律、道德和慈善期望。”也就是说企业社会责任其实就是企业责任, 包括经济、法律、道德与伦理责任之和。虽然如此, 但从现有的文献来看, 利益相关者理论逐渐成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基础理论。该理论首次由Freeman (1984) 提出, 他认为利益相关者是指能“影响组织行为、决策、政策、活动或目标的人或团体, 或者是受组织行为、决策、政策、活动或目标影响的人或团体”。约瑟夫·W·韦斯 (2003) 对利益相关者群体进行分类。他将企业所有者、客户、员工、供应商、股东、董事会、公司高管人员归类为一级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理论主要是关于公司治理的理论, 它是从对企业社会绩效评价的角度提出企业不仅仅要对股东负责, 而且要对其他的利益相关者负责。因此可以说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公司的治理问题在利益相关者理论中得到统一。
2.2 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关系研究综述
企业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具有历史的渊源性和发展的共生性, 两者都产生于现代大公司的出现, 统一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实践中。因此国内外许多学者就这二者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Verschoor (1998) 通过的研究发现:定期发布公司社会责任相关报告的企业具有更优秀的金融绩效, 而且能够产生更加健康和谐的公司文化和更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Adams (2002) 指出将公司社会责任引入到公司治理中, 将促使公司发展出更好的内部控制、成本控制和决策体系, 从而更有利于公司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和长期业绩的提升。Diego (2004) 发现社会责任型企业具有更有效的董事会和公司治理结构。
国内的学者对于了二者的研究同样取得了一些成果。在规范研究方面, 李维安 (2000) 提出:公司治理不能够只局限于股东对经营管理者的制衡, 而是涉及更多更广泛的利益相关者。王雄元 (2004) 认为公司治理是联系各利益相关者的制度安排, 目的是通过这种制度安排制衡利益相关者的权责利, 并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合理统一。王长义 (2007) 指出公司治理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 不同治理模式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程度的高低; (2) 股东目标的多样化、股东结构的变化、股东权利的变化影响企业社会责任。而国内学者运用实证的方法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的文献还相对较少。王建琼、何静谊 (2009) 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与独立董事比例正相关, 与资产规模负相关, 与是否两权分离、净资产收益率无明显相关性;国有控股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情况较差。因此本文试图以经验数据为依据, 通过进行合理的指标设计, 来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3 研究设计
3.1 变量设计与研究假设
3.1.1 被解释变量:企业社会责任
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衡量, 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主要从政府、职工、供应商、投资者和社会这五个方面出发, 分别选取指标衡量, 其中作者借鉴了陈玉清、马丽丽 (2005) , 王建琼、何静谊 (2009) 的指标设计, 具体如下:
(1) 政府所得贡献率:Y1= (支付的各项税费-收到的税费返还) /经营现金流入*100%
(2) 职工所得贡献率:Y2=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主营业务收入*100%
(3) 供应商所得贡献率:Y3=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100%
(4) 投资者所得贡献率:Y4= (支付的现金股利和现金利息支出) /主营业务收入*100%
(5) 社会所得贡献率:Y5=捐赠支出/主营业务收入*100%
3.1.2 解释变量 (公司治理指标) 与研究假设
本文主要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而公司治理主要从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激励和股权结构这五个方面出发, 分别选取指标来衡量。
(1) 股东大会。
股东大会是公司内部治理的重要制度安排之一。对于股东大会有效性的评价, 作者基于统计的方便性和数据查找的可行性, 选取年度股东大会与临时股东大会次数和作为衡量指标。股东大会活动越频繁, 股东能更好的行使决策权, 从而形成良好的公司治理环境, 有助于企业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因此提出假设1:股东大会次数 (SHM) 与企业社会责任呈显著正相关。
(2) 监事会。
大部分文献认为监事会的规模, 监事会会议召开的次数, 股东代表比例, 独立监事比例等指标都能评价监事会的有效性。作者选取年度监事会会议次数作为衡量指标。由于监事会监督实现股东的利益同时兼具各利益相关者利益的保护, 因此提出假设2:监事会会议次数 (SUPM) 与企业社会责任呈显著正相关。
(3) 董事会。
公司治理的核心在于董事会。评价董事会的有效性一般会考察董事会的构成和规模、董事会成员的激励、独立董事比例等, 作者便于量化指标选取独立董事比例作为衡量指标。由于独立董事的独立性能使其完成有效的监督, 使得企业兼顾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因此提出假设3:独立董事比例 (IDP) 与企业社会责任呈显著正相关。
(4) 经理层激励。
对于经理层激励的衡量指标, 作者选取薪酬最高的前三大高管薪酬总和的自然对数。当对经理采取合理的报酬激励时, 经理就会更倾向于创造长远的利益, 从而更好的执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提出假设4:高管薪酬 (LnMS) 与企业社会责任呈显著正相关。
(5) 股权结构。
股权结构是决定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 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股权的构成, 二是股权集中度。本文只考察股权集中度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 采用前五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平方和 (HERF) 来衡量股权集中度。经国内外学者们研究发现大股东可以更有效地监督经理层的行为, 有助于增强接管市场运行的有效性, 降低经理层的代理成本。因此提出假设5:股权集中度 (H5) 与企业社会责任呈显著正相关。
4 控制变量
考虑到企业的规模、所属的行业和数据所属的年份也会影响公司社会责任的履行, 因此作者引入以下三个控制变量:
(1) 企业规模 (SIZE) 。SIZE=Ln (总资产) 。
(2) 行业 (INDU) , 设置了10个虚拟变量, 当样本属于某个行业时, 该样本为1, 否则为0。
(3) 年份 (YEAR) , 设置两个虚拟变量。当样本公司数据属于某年时, 取值为1, 否则为0。
4.1 模型设计
为了验证以上假设, 本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如下:
其中i取值1-5, β为待估参数, ε为随机扰动项。
4.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上证180指数上市公司为样本, 研究2007-2009年我国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在剔除金融类公司, 捐赠支出数据不完整的公司后, 共有381个有效观测值。本文研究数据来自锐思金融研究数据库, 国泰安和巨潮咨询网所公布的年报。
5 实证分析及结论
5.1 描述性统计
从表1可以看出年度内股东大会的次数均大于1次, 都满足《公司法》每年至少召开一次股东大会的要求, 但标准差相对较大, 说明各公司间股东大会次数差异较大。同样的, 各公司监事会会议次数差别也较大, 最多的13次, 最少1次。样本公司的独董比例均值为35.58%, 最小值远小于33%, 说明有个别公司没达到独董比例三分之一的要求。H5指数最大值为1, 最小值为0.01, 说明样本公司的股权集中程度差异较大。在衡量企业社会责任的变量方面, Y3供应商所得贡献率差异最大, 最大值为274%, 最小值仅为4.24%。而Y5社会所得贡献率均值才0.07%, 这一值较低, 说明目前企业对于社会的贡献意识还不足。
5.2 相关系数检验
从表2可以看出, 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很小, 即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因此模型自变量不存在多重共线性的问题。
5.3 回归结果与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 企业对于政府的贡献率与股东大会次数在1%水平下显著负相关, 与原假设不符。与股权集中度显著在1%水平下正相关, 与预期符号相符。其他变量相关性均不显著。企业对职工的贡献率与年度内股东大会次数在1%水平上显著负相关, 拒绝了假设3。其余变量均不显著。但R2值很高, 说明方程拟合度很好。企业对于职工的贡献率与股东大会次数在10%水平上正相关, 符合假设1, 其余变量均不显著。企业对于投资者的贡献率与股东大会次数在10%水平下显著正相关, 与假设1相符。与股权集中度在1%水平下显著正相关, 与假设5一致。R2很高, 说明整个方程拟合度很好。企业对于社会的贡献率与高管薪酬在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 符合假设4, 与股权集中度在1%水平下显著负相关, 拒绝假设5, 且R2较低, 模型的解释力较差。
注:*表示在10%水平显著;**表示在5%水平显著;***表示在l%水平显著。
以上实证结果表明, 我国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还不显著。股东大会次数对企业对政府、职工的社会责任是负相关, 与供应商和投资者是正相关。说明我国当前的股东大会没有对企业社会责任发挥较积极的影响作用且股东大会做出相关决策的时候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视程度不够, 更多考虑的是与股东实际利益相关的决策。监事会会议次数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性均不显著, 说明现阶段上市公司监事会对利益相关者的保护还未起到积极的作用, 很难在董事会外部对管理者形成有效的权力制衡。独董比例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也均不显著, 这可能是因为我国独立董事“不独立”, 相关制度不规范以及独董比例较低造成的, 导致独立董事没有尽到公正、独立、客观的义务。高管薪酬对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均不显著, 但都为正相关, 说明高管层薪酬越高,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越好。但是也反映出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高管对企业社会责任还不够重视, 贡献意识还较浅薄。股权集中度与企业对政府和投资者的贡献率显著正相关与对社会的贡献率负相关。这也许是因为我国上市公司存在“一股独大”, 内部人控制现象。且国内上市公司对为国企改制而成, 自然较关注政府与投资者的利益。
6 结束语
目前日趋严峻的社会问题都与企业社会责任有密切关系。但现阶段, 企业社会责任还未引起我国企业、政府乃至整个社会的足够重视且国内社会责任理论整体上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再加上我国资本市场有效性较弱、法制环境尚不健全、消费者选择并不完全理性、投资者选择利益驱动等, 使得西方很多的社会责任理论还解决不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实际问题。本文的研究成果在丰富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文献的同时, 也为从利益相关者角度来研究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关系的研究提供了经验数据。
摘要:从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出发, 选取了上证180上市公司2007-2009年财务数据, 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构建相关变量, 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来研究间二者的关联程度。研究表明:企业股东大会次数股东大会次数与企业对政府、职工的社会责任负相关, 与供应商和投资者是正相关。监事会会议次数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性均不显著, 独董比例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也均不显著, 高管薪酬对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均不显著, 但都为正相关, 股权集中度与企业对政府和投资者的贡献率显著正相关与对社会的贡献率负相关。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公司治理,利益相关者
参考文献
[1]禹海慧, 曾鹃.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综述[J].改革与战略, 2010, (3) .
[2]约瑟夫.W.韦斯.商业伦理:利益相关者分析与问题管理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3]王雄元.论利益相关者责任与公司财务治理[J].会计研究, 2004, (3) .
[4]王长义.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基于历史视角的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 2007, (11) .
[5]王建琼, 何静谊.公司治理、企业经济绩效与企业社会责任: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的经验研究[J].经济经纬, 2009, (2) .
[6]陈玉清, 马丽丽.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市场反应实证分析[J].会计研究, 2005, (11) .
[7]Freeman, R.E.Strategic Management:A stakeholder approach[M].New York:PitmanPublishing Inc, 1984.
[8]Curtis C.Verschoor.A Study of The Link Between A Corpora-tion’s Financial Performance and Its Commitment to Ethics[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1998, (17) .
[9]Adams, C.Internal Organizational factors influencing corporate social and ethical reporting:Beyond current theorizing Account-ing[J].Auditing and Accountability Journal, 2002, (15) .
【市域社会治理经验】推荐阅读:
市域社会治理的做法09-09
有关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实施方案07-27
市域空间布局09-21
国外社会治理经验借鉴07-21
论市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化及投融资创新10-18
社会治理社会组织09-12
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05-18
社会治理07-25
基层社会治理06-03
社会治理体制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