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视发展之路(精选12篇)
数字电视发展之路 篇1
地方电视台作为地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主阵地, 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配合、宣传地方党委政府工作思路和战略决策, 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 媒介环境的快速变迁, 地方电视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要面对中央、各省级卫视及境外电视同行上百频道覆盖的夹击;二要面对报业集团等纸质媒体、网络、微博等新兴媒体争夺受众的挑战;三要面对其他媒体、户外广告公司对广告资源的争夺;四要克服来自内部的人才匮乏, 资金投入不足, 自办节目数量质量不足, 创收手段单一等发展压力。地方电视台如何突破重围, 实现特色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 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上世纪90年代, 中国电视业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初期, 湖北荆州电视台就开始了突破传播方式的思考。2004年开始, 荆视提出并践行“传播方式、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创新与突破的理念,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 以《垄上行》栏目品牌为切入点, 不断突破电视媒体的界限和担当, 宣传引导力、媒体影响力、品牌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不断增强。荆州模式被业界誉为中国城市电视台发展中的荆州现象。
一、荆州电视台基本情况
荆州电视台现有新闻、垄上、江汉明珠三个频道, 15档自办栏目;每天制播节目460分钟, 其中直播类节目270分钟, 全年制播电视节目25000小时。
2012年1-5月, 荆视三频道全天和黄金时段收视份额分别为28.21%、36.8%, 在网内所有频道全天收视排名中, 新闻、垄上、江汉明珠频道排名第1、2、4, 在黄金时段新闻、垄上、江汉明珠频道排第1、2、3名。垄上频道荣获全国优秀对农电视频道奖, 被评为“全国地面频道强中强”。
近三年来, 荆视共投入资金6000多万元, 建设了全省一流的综艺演播厅、卫星直播车、全数字非编网、全数字播控系统, 技术平台在全国同级台均处于领先地位。
荆视信号覆盖鄂湘两省28个县市, 总收视人口达到2500多万, 传播能力正由地方电视台向区域性电视台延展。
荆视广告收入三年翻番, 占据荆州市场半壁江山。目前, 荆视总资产近3亿元, 综合竞争实力连续十年在全省同级台中居第一。
二、地方电视台科学发展之思考
特色铸就品牌, 创新引领发展。改革、创新、发展, 是荆州台多年来的主旋律。在其他同级电视台开始探索改革之路时, 荆视已步入发展快车道。荆视取得的骄人业绩给了同级电视台许多启发:
1. 坚定信心, 将“区域局限”转化为“区域优势”, 地方电视台定能走上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道路。
“一切现象都是区域现象。”以规模和经济实力而论, 地市广电媒体没办法与中央或省级广电媒体同等竞争, 但顺应区域市场的特点, 在节目制作和内容选择方面提供更符合当地百姓口味的产品, 地市广电却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
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 荆州电视人扬长避短, 立足于“新闻立台”, 不断深化新闻改革, 创新宣传理念, 利用区域优势, 充分挖掘本地的新闻资源, 结合本地情况努力制作适合本地受众口味、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新闻大餐”。《荆州新闻联播》、《新闻麻辣烫》、《垄上行》、《江汉风》、《e线民生》等品牌栏目, 提升了荆视舆论引导能力, 强化了强势媒体的影响力。
荆州电视台品牌栏目建设的经验说明, 彻头彻尾地立足本土, 完完全全地融入百姓, 全心全意地搞好服务, 地方电视台的“区域局限”可以转化为“区域优势”。地方电视台只要坚定信心, 一步一个脚印从“垄上”走过, 定能走上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
2. 地方电视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要从自身实际出发, 找准切入点、寻求突破口。
荆州台通过改革创新, 实现从事业管理型向经营管理型的转变;实现从资产管理型向资本运营型的转变;实现从单一传统媒体向多媒体联合的转变;实现从单纯依靠广告创收向“一业为主、多元发展”的转变。荆视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 地市级电视台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和“市场责任”, 就要从本地实际出发, 理清思路, 找准适合自己的切入点, 切不可贪大求全, 逐步实现双向、交互、多功能、多业务发展, 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模式, 走本地化服务、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之路。
3. 地方电视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2010年, 荆州电视台出资1000万元注册成立湖北垄上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筹划建设垄上行生态文化产业园。荆州市委、市政府将湖北垄上行生态文化园纳入荆州市十二五发展规划重点项目。2011年, 该项目被列入《2011全省推进“两圈一带”建设重点工作安排》, 省发改委已批复支持1000万元项目资金。目前荆州市委、市政府已两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布署该项目建设, 并前期划拨土地1000亩, 预征土地3000亩, 财政投入1个亿, 确保园区如期开工和顺利建设。荆州市委市政府对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可见一斑。
上级领导对改革举措的肯定, 党委政府对改革创新方案的政策支持, 给了荆视人勇立改革潮头的底气和勇气。荆州电视台用短短十年时间, 将《垄上行》从栏目升级到频道, 从频道延伸到渠道, 从媒体链接到产业, 从荆州走向了全国, 为地方电视台展示了生存发展之道。荆州模式的创造是荆州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产物, 更是荆州市委市政府对地方电视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大力支持的结果。
荆视十年改革历程告诉我们, 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是地方电视台改革创新扬帆远航的必备条件, 良好的改革外部环境, 能够保证地方电视台在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道路上走得更快、更远。
“文化强国”的号角已经吹响, 地方电视媒体唯有立足脚下, 创新理念, 努力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 才能为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数字电视发展之路 篇2
——文化体制改革催生宁夏广播电视报新型发展之路
当代的报业市场竞争炽烈,中国的报业正走向产业化、国际化。在新时期报业改革的波澜里,作为行业报的广电报仍需要更大的拼搏。尤其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大形势下,如何适应改革的要求,如何在内部挖潜力,从管理上下功夫,向控制要效益,已经成为报业企业迎接市场的考验所必须面对的和研究的重要课题。然而2011年,作为创刊有25年历史的宁夏媒体行业里的一支老牌劲旅,《宁夏广播电视报》顺应市场发展需求,深化改革,对外积极寻求多方合作,对内加强管理,盘活资源,理清发展思路,在新媒体大发展的趋势下,编采业务得到了创新、品牌意识得到了深化,重新树立了品牌形象。
一、推进改革,稳定队伍,确保主业健康稳定发展
去年10月,宁夏广电总台多媒体中心经慎重考虑,对宁夏广播电视报实行了承包经营,中心、报社广纳贤才,报社陆续新聘了10余名富有实战经验的高素质人才,新鲜血液的注入增添了自身的活力。
为确保舆论导向,中心领导对每期报纸内容亲自把关,为保证合作双方的利益,中心派人监管报社经营。对合作中间遇到的问题,双方能互相沟通理解,明确责任,为合作奠定基础。同时明确中心与报社唇亡齿寒的关系,鼓励中心人员为报纸做贡献,保证事业的稳定发展。
二、转变思路,重新定位,贴近百姓,赢回市场
长期以来,由于数字电视、新媒体的冲击弱化了广播电视报的收视指南功能。为此,今年1月1日起,宁夏广播电视报转变思路,重新定位,转型都市类周刊,加大页码,重新定位,贴近百姓,以推动时尚生活为己任,很快使报纸面貌焕然一新,既赢得了市场,又赢得了读者。有读者来信评价:“此次改版可说是个‘大动作’:将一张由当初八开四版广播电视节目单‘担纲’‘主角’的广播电视节目报,逐步发展到后来的八开八版、十六版、三十二版的周二报„„改成今天的A、B、C、D叠的60版(加封面、封底,其实更准确一点说应称为60页)的杂志式报纸——《壹周生活》;改版前后的广播电视报,在报纸的版型、内容、受众群指向等方面,已大不相同了。笔者认为:今年的改版是宁夏广播电视报的一次‘破茧化碟’的嬗变和一次‘华丽转身’的变革。„„”
1、跟得上,贴得紧,拿得下。
积极配合自治区、总台布置的宣传重点,先后策划了《宁夏2011--政府工作报告解读》、《如果我去开“两会”》、《 跟“名嘴”一起看两会》、《庆祝建党90周年--同心史话系列》、《庆祝建党90周年大型系列报道—黄河金岸》等专题。
2、策划独家选题,用思想办报。
紧扣季节、节日、时事热点,策划焦点选题,增加报纸的思想性和厚重感。先后推出的《公元2010微博编年史》、《2010中国高校大事件盘点》、《在微博中点击宁夏》、《老年网民》、《天下核聚》、《天下有盐》、《非洲独裁者》、《毒食忧思—这个时代的吃之痛》、《拼爹时代》、《“红三代” 白皮书》、《以慈善之名》、《报
母亲书》、《别了!拉丹》、《护士节——天使在人间》、《醉与罚》、《百年烟令》、《性·权力》、《回家》、《父亲大人》、《乡聚》等,在读者中产生较大影响,使独家策划专题成为报纸的头牌产品。
3、密切配合总台、频率、频道大型活动及节目宣传,实现了与总台所 属全部媒体的联动互补,立体出击。
今年以来,广播电视报以为总台及所属媒体的宣传为己任,先后报道了2011宁夏春晚、2011宁夏青少年春晚、2011宁沪塞上新春音乐会、总台新春联谊会、公共频道推荐入选第一财经创富故事《李成牛创业》、总台2010年度总结表彰大会、总台3·15晚会、纪录片《丝路中国·宁夏篇》、交通广播爱心送考、传媒集团家有购物体验中心开业、经济广播倾力制作红色广播剧《红星闪耀在西北》、广电汽车服务公司揭牌开业等。
同时积极参与总台媒体举办的大型活动,参与主办承办了卫视频道《感动宁夏2010年度人物评选经济人物评选》、经济频道《2010年度宁夏经济人物评选》、少儿频道《首届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区六一少儿晚会》、影视频道《我是明星》、新闻广播《第二届宁夏青少年键盘音乐大赛》、都市广播《亚洲熄灯日——宁夏熄灯一小时节能环保行动》等总台的大型活动,在报纸宣传上不计成本,倾力支持。半年以来对总台所属4个频率、5个频道及广电网全部有接触和宣传。
4、突出报纸的地域性、贴近性。
推出的相关重点和系列报道、策划有《宁夏动物保护者在行动》、《北京著名编辑和歌访谈张贤亮》、《宁夏的秦腔》、《宁夏诗歌档案》、《宁夏人亲历日本强震海啸》、《文盗之耻宁夏“任抄抄”》、《彭阳抗战老兵通过本报寻“亲”》、《独家专访陶红》、《我是宁夏的表情帝》、《复旦女孩的西吉支教故事》、《点子大王何阳在宁夏的“山楂树之恋”》、《银川馒头未患“染色病”,市民可放心食用》、《银川文艺现场记录》、《独家专访 “宅男”古天乐》、《我区多种保障房供应模式齐头并进》、《平凡人的一天》等。
5、突出报纸的实用性。
先后推出了《宁夏葡萄酒美学报告》、《中国西部休闲之都--银川》、《2011 健康维权品牌榜之宁夏餐饮品牌报告》、《2011宁夏楼市品牌报告》、《“私藏”景点大爆料系列》、《银川市新盘大搜索》等行业综合信息,推出《置业周刊》、《教育周刊》、《美食周刊》、《艺周刊》、《旅游周刊》等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周刊。
改版后的《周末特刊》,推出《全资讯特刊》,集纳各行各业实用信息,服务读者和市民。刊登的信息由免费赠送到现在可以做到三分之一内容收费。
6、活动带动,提升品牌影响,促进经营创收。
别出心裁推出的报纸本地封面丽人海选、六·千名儿童500米绘画活动,吸引了众多读者参与,提升了报纸的人气和影响力。
9月份,由本报独家策划,联合多家单位,共同举办了宁夏首届鸿派国际青年诗会,国内外30余名著名诗人参会了本次盛典,新华社、人民网、网易、大洋网、宁夏新闻网、诗生活网诗通社、中国艺术批评网、中华民族宗教网、中广网、中国日报网、香港文汇报、宁夏日报、新消息报等国内20多家媒体刊发了诗会消息,在国内引起较大反响。
此外,经过多方努力,报纸于今年顺利被自治区新闻出版局确定为进入1425个自治区农家书屋我区入选2份报纸中的一家。
根据宁夏广电网的观众浏览量看,今年的报纸网上浏览量大幅增长,最高的一期观众浏览量过千,期平均浏览量大致是去年的一倍。
三、“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百姓品牌深入人心
按照中央宣传部等五部门及总台部署,《宁夏广播电视报》高度重视,积极响应,精心策划,下半年报社组织编采人员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1、以盐池、同心等革命老区为联系点,组织记者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体验生活,开展工作。
开斋节前后,本报副社长师华亲自带领记者深入同心县田老庄乡解放新庄,用镜头纪录了回民村庄村民开斋炸油饼、馓子的全过程。本报影像版刊发了七张图片,极具视觉冲击和震撼力。
7月份,多媒体中心及报社领导带队,组织编采人员两次深入盐池县,推出《大县盐池》专题。9月下旬,在纪念盐池解放75周年之际,再次前往该县挖掘报道老区新貌。
开辟的《2011宁夏最感人的孝道故事展播》专栏,素材均来源于宁夏南部地区。记者不辞辛劳,深入大山,走街窜巷,发掘了许多富有人间真情的故事,受到了读者的赞许。截至目前,刊发孝道故事有30多篇。
2、深入城市各个社区,在社区建立数十个城市基层联系点,发展社区通讯员有30多人,开设《真情》《社区》专栏,每周刊发一个社区人物故事。《廉维岳:做好事能益寿》、《保安张振东:做好事最快乐》、《王金菊:创业改变了我的人生》„„一篇篇贴近生活普通人物的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
与此同时,推出《社区》《盾周刊》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特色栏目,在社会引起较大反响。
刊发的《恒源小区:马蜂窝藏身排烟口,消防官兵连端两巢》、《园林小区发生煤气泄漏事故》、《学明园居民被鑫业房地产忽悠了》、《利安数字社区服务园,服务利润一个都不能少》、《纠结的老年活动中心》、《银川老旧小我窗户改造价太高》、《此馨苑小区绿地变球场,居民被楼下打球人惊扰》等20余篇社区维权稿件,颇受关注。
本报刊发的《卧铺车临时换成硬座车,票价不变引发冲突》、《西门桥早市为什么撤了》、《金凤万达广场的确脏》、《打工者讨薪惨遭殴打被弃郊外》、《小报医药广告,既非法又涉黄》、《幸福世家小区水管爆裂,谁之过谁解决》、《石嘴山大武口区新世纪花园外墙瓦片脱落伤人谁来管》等稿件均来自于基层,字字体现关一个公众媒体的社会责任心。
庆祝八一建军节,迎接十一国庆节,开设《寻访老山老兵》专栏。组织记者深入吴忠、平罗、石嘴山、贺兰、永宁等县进行了大量走访,采写了许多感人的战争故事。
4、在转变文风上,在报纸重要位置集中刊发来自基层一线的“短、新、实”报道,全面反映宁夏人民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和生动创造。要求记者注意少说空话、套话,多以典型事例、典型人物反映事实,提高宣传感染力。连日来,宁夏广播电视报多路记者奔波于田间地头,千家万户,采写了《皮卡车起火,石嘴山市消防紧急处置》、《银川一农资公司清理废旧药引发爆炸致两人身亡》、《永宁、灵武车管分所可办小车落户》、《固原大学生村官赴京“充电”》、《惠农区火车站街道信息信访工作实行限时办公制》、《8月18日至20日看泾源县赛
牛大会》、《年轻人生歹念抢劫老大夫,老医生好身手力擒寡义人》、《传说中的“四不像”在固原再次出现》等,一篇篇鲜活生动的稿件跃然报端。
四、编读往来、报网融合,抢占社会舆论引导制高点
为适应新的舆论引导格局而探索创新的全新栏目。今年年初,改版后的宁夏广播电视报,为提高报纸的质量,减少或杜绝差错,在宁夏纸媒中率先开辟了读者纠错找茬活动,鼓励广大读者积极发现《壹周生活》的每期差错。“纠错”活动自开办以来,得到广大读者积极支持,每期参与纠错的人数相当可观。开展“纠错”活动,一方面表现《壹周生活》把好报纸质量关的严谨工作态度和对报社、对广大读者以及对社会负责的精神;另一方面通过调动广大读者踊跃参与“纠错”活动,来抬升《壹周生活》的人气和影响,使改版后的广电报焕发了新的活力。利用这种互动形式,大大增进了百姓对媒体、对编辑记者的了解。有一些读者来这里,不为“报料”,不为求援,只为与记者交朋友,能有人倾听自己的心里话,能有地方倾诉。而宁夏广播电视报的记者,敞开门办报,从这里走出了“光环”,走出了“神秘”,走进了读者,贴近了市民群众。
目前已经有500多人参与了宁夏广播电视报纠错活动中来,其中100余人成为了长期“客户”,在宁夏广播电视报改版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自改版以来,宁夏广播电视报累计为读者发放纠错津贴已经超过了4万元。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传媒业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新媒体、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移动媒体的快速发展,都使我们所处的信息环境和面对的媒体格局发生了空前变化。在媒体发生巨大变革、竞争日趋激烈的新时代,对于宁夏广播电视报这样的传统媒体而言,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品牌优势和区域资源优势,积极主动融入媒体变革中,把握信息化、数字化发展的机遇,大力推进报网融合,加快“纸媒”向“全媒”的转型,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宁夏广播电视报自改版以来,加强与网络的互动,开设短信平台,使得交友、换物、求租、售房以及其它个人信息得以在报纸上刊发,宁夏广播电视报以低姿态的办报精神,拉近了与普通读者的距离。同时与宁夏广播电视总台网、宁夏网虫、新浪乐居、大夏网等新新网络媒体合作,推出封面美女海选、鸿派国际青年诗会、美女厨娘争霸赛等专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宁夏广播电视报官方新浪微博已经成为了一个新媒体品牌。目前粉丝已经过万,品牌影响力与关注度遥遥领先于宁夏同行媒体官方微博。
目前宁夏广播电视报微博版由一个版已经扩大为四个版,借助官方微博的影响力,“微博周刊”也成为一大品牌,成为一把为百姓替天行道的维权利器。
食品安全报道与宁夏广播电视报官方微博强力互动,《雪花啤酒中的“不明飞行物”》、《银川烧烤,羊肉串?鸭肉串?》、《吃出苍蝇,欣欣面馆让打包带走》、《金帝巧克力“虫”出没》等稿件字字给力,同时连续推出新华百货连锁超市食品事件:金河酸奶、雪鱼掺水、染色瓜子、发霉月饼等,对老百姓极有警示意义。独家策划了大牌食品危机专题(雀巢、雨润、麦当劳、肯德基、山西醋、冠生园、永和豆浆、农夫山泉)。十一过后,又推出专题《地沟油之忧》,引起读者广泛关注。
利用微博的影响力,连续追踪报道了《银川“小花蕾”幼儿园粗暴管孩子》、《单行银川》、《寻找爱伊河救人的哥》、《新华百货东方红店:“小任大椒盐西瓜
子”检出胭脂红》等,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其中幼儿园事件,通过媒体报道,以及在宁夏广播电视报官方微博滚动报道以及广大网友持续关注下,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最终迫于舆论压力,“小花蕾”幼儿园停业关门;另外,染色瓜子事件也再次将新百掀向了风头浪尖,对于此次事件,宁夏广播电视报一位记者这样评价道:“新百西瓜子染色事件最终尘埃落定,头等功应该记在宁夏广播电视报头上,从最初网友爆料到事件最终解决,记者不知跑了多少冤枉路,遭了多少白眼,有一段时间,采访调查出现了瓶颈,商家配合不给力,供货商推脱不露面。但在记者穷追不舍下,事件有了结果,给消费者一个满意的答复。”
可以看出,宁夏广播电视报通过报纸整合网络信息,引导网民参与媒体报道与评论,实现了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协同发展,促进了纸质媒体与大众舆论的互动。
数字电视发展之路 篇3
在全球化背景下,与电影产业密切相关的数字传媒、数字广告和数字动漫等产业呈现出发达国家离岸外包的趋势。数字电影服务外包不仅能够降低制作成本,同时还能缩短影视作品的制作时间和在短期内推出更多的作品,因此一些国家选择将消耗时间和相对劳动密集型的制作部分外包。
国际数字电影服务外包发展现状分析
美国2 0世纪40年代末期,好莱坞电影首次进行海外拍摄,开创了外包先例。此后,电影外包业务逐渐升温,在90年代达到高峰。90年代后,接受好莱坞外包制作的国家分三类:一是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这类国家在语言文化上与美国相近,加上秀丽风景和政府支持,吸引了好莱坞制片商的眼球;二是捷克、匈牙利、罗马尼亚等东欧诸国。此类国家成本低廉、历史文化独特、政府提供优惠政策,引起了好莱坞制片商们的注意,成为接受外包业务增长速度最快的地方;三是中国和印度。两国各有自身的文化和政策特点,而且制作成本低、市场大,成为最受瞩目的新兴外包国。目前,好莱坞在世界范围内建立的外包网络业已成型,好莱坞电影业已成为全球性产业。
加拿大 加拿大企业在游戏开发制作、电影特技特效制作方面拥有强大实力,这也使得加拿大拥有全球三维动画软件80%的市场份额。业内人士认为,与印度和东欧国家从小型作坊式企业中成长出来的从业人员相比,加拿大拥有受过良好专业培训的人才,加拿大在人才方面有着明显优势,影响着好莱坞外包的流向。此外,共同的北美英语文化氛围和优良的人文自然环境,也是加拿大承接电影业服务外包的重要优势。
印度 成本优势是印度参与电影服务外包竞争的重要筹码。好莱坞近年来直接在印度取景拍摄的电影数量有限,但从好莱坞的非拍摄内容的外包业务中,印度参与的比重和业务面都在逐渐增大。从前期制作的写稿和设计,到电影制作期间的动画创意和制作,甚至好莱坞影片放映所引发的法律纠纷业务,都在向印度外包。可以说,就目前而言,印度已经成为接受好莱坞各类外包业务最为全面的国家,而动画则是好莱坞外包给印度的最大产业。美国好莱坞和印度宝莱坞的合作日益密切。宝莱坞电影的制作成本和市场收益都远低于好莱坞,好莱坞借助于与宝莱坞的密切合作,实现了降低成本和市场扩张的目的。一部半小时的三维动画在北美制作需17万~25万美元,而在印度则只需7万~10万美元;拍出一部完整的动画片需耗资1亿~175亿美元,而在印度则低达1000万~2000万美元。此外,据部分业内人士称,印度比中国、日本等其他亚洲国家动画制作成本约低25%~40%。
东欧国家 电影制作传统及政策支持是两大优势。以捷克为例,捷克在欧洲大陆上拥有悠久的电影制作历史。巴万多夫电影制作室(Barrandov Studio)曾是欧洲大陆上最大的电影制作公司。早在20世纪30年代,德、法电影制作商就来到布拉格拍摄电影,并大量使用当地演员和工作人员,其独特的东欧风情和建筑也是吸引电影制作者的卖点。此外,捷克的硬件设备、专业人才水平、背景布置和戏装设计都具备世界一流水平。
中国电影业服务外包发展迅猛
中国数字电影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使用数字技术拍摄的影片连年增长,在北京建成了亚洲最大的国家中影电影数字制作基地,建立了国家广电总局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实施了电影档案影片数字化修复工程,建立了完整的电影数字中间片工艺生产线,数字电影正按照专业(2K/4K)、中档(1.3K)和流动(0.8K)三个等级蓬勃发展等等。
截至2009 年年底,中国拥有数字银幕1800 块,其中900 块支持3D 放映。到2010 年6 月,中国已拥有2679 块2K 数字银幕,其中1460 块支持数字3D 立体放映,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流动数字电影放映系统数量已超过四万套;1.3K 中档数字电影正在积极推进之中。
中国电影拍摄的低成本、独特人文环境、良好硬件设施、技术水平和逐渐壮大成熟的专业人员是好莱坞选择在华拍片的考虑因素;另外,动画、特技外包也已在中国兴起,与其他国家展开了竞争。
随着美国电影外包逐渐向中国转移,中国各地政府纷纷建立3D电影制作的产业园区或者是制作基地。武汉、成都、石家庄、无锡、扬州都在力争成为好莱坞影视外包的基地。比如无锡数字电影产业园,总规划面积约6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100亿元。无锡“华莱坞”将以吸引美国及欧洲电影制作公司和国内一流影视产业公司入驻为重点,以电影拍摄为龙头,以电影后期制作为支撑,打造数字电影产业园核心区。
中国动漫产业外包发展迅猛。到目前为止,国内已有30多个动漫产业园区、近百个动漫产业基地(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20个国家级动漫基地(其中长三角11家)、6000多家动漫机构。比如长三角:以上海为龙头,浙江、江苏为两翼的动漫产业带正在形成。动漫企业长三角占了1/3强,有1600多家。仅江苏省就有苏州、无锡、常州、南京等4个国家动画产业基地,是动漫产业基地最多最集中的省份;珠三角:动漫产业主要集中在广东的广州、深圳、汕头,湖南的长沙。广州、深圳从事动漫制作的企业超过100多家;环渤海:如天津生态城国家动漫园,山东的济南、青岛、烟台3个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以及保定动漫产业园,辽宁的沈阳、大连动漫基地。
中国电影业服务外包运作模式
在中国,根据动漫加工业务的来源不同,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运作模式,可称之为企业外离岸接包、企业内离岸接包、国内企业接包。
企业外离岸接包 欧美动漫加工业务多以这种模式为主。在这种模式下,欧美动漫公司将动漫制作业务外包给国内的动漫制作公司,这些承接公司主要是在内地设点的台资和港资企业,前者以宏广、鸿鹰为代表,后者以翡翠、安利为代表。由于早期国产片主要受欧美风格影响,与其造型简单、动作复杂的风格非常吻合。因此,欧美国家在中国的动画加工设置了执行导演、原画、修型等职位,涵盖了动画中期制作的所有环节,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系统。这种全产业链模式有利于国内做原创,近几年国内反响较好、质量较高的几部原创作品例如《宝莲灯》、《梁祝》、《哪咤传奇》等以美式风格居多。
企业内离岸接包 选择此种方式的主要是日本公司,在这种模式下,国外动漫公司直接在内地建立独资企业,雇用当地人员为其做动画加工,负责承接母公司制作业务,如杭州飞龙、北京写乐都是专门为日本母公司做加工业务的日资企业。与欧美动漫制作风格不同,日本动画的特点是人物造型复杂、动作相对简单,日本在中国的动画加工主要是动画(指画出关键动作中的过渡动作)、上色等环节,关键部分又都是企业内发包,本土企业只能接触到部分技术密集度较低的制作环节,对于通过承接日本动画转型原创增加了难度。
国内企业接包 即承接国内动漫加工业务。前两种都属于对外加工业务,最后一种属于为国内动漫公司代工。以往这种模式非常少,随着国内原创动漫制作数量迅速攀升,来自国内代工收入已逐渐超过国外代工收入。目前看,由于我国原创动漫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包业务要求和价格不高,国内代工在技术水准和加工质量方面明显低于对外代工业务,可以预见,随着国内高质量原创作品的增加和更多企业竞争国内代工业务,国内代工水平会逐步提高,有利于国内动漫产业形成成熟的生产制作网络。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外业务萎缩将是大势所趋,国内业务将成为重要增长点。
中国电影业外包遇到的问题
中国的电影产业起步较晚,基础比较薄弱。除个别龙头企业外,大部分中国电影公司对承接外包业务后的合作拍摄、后期制作和电影发行还相当陌生,其原因有二:一是好莱坞在华外包业务方兴未艾,数量有限;二是中国缺乏类似印度Toonz卡通公司等具有国际水平和知名度的民营企业,中国民营电影企业目前数量多但精品少,缺乏对应财力、高质量技术水平和从业人才。中国电影外包服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技术要素 在电影数字技术方面,中国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中国电影特效制作的硬件设备多数是由国外全盘引进的,自主研发的软件也是少之又少,使用者只懂操作而不知原理。而且,出于保护本国电影产业的目的,国外的尖端科技是禁止出口的。
资金要素 《阿凡达》5亿美元总投资中有60%出自两家PE公司,有1.5亿美元用于推广营销,这个数字要远远超过被《华尔街日报》称为“史上耗资最大的亚洲电影”《赤壁》的8500万美元的总投资。这种私募基金和避险基金的投入,一方面解决了电影产业融资难的问题;另一方面还能减少各方的资金压力,分担投资风险。中国还缺少对电影产业的庞大的资金支持,尤其是中小电影企业,也有很多好的电影因为没有好的营销推广方面的投入而淹没在浩瀚的娱乐海洋中。
缺乏优秀的专业人员 从事影视后期制作的人员多是计算机和美术专业出身,少有电影行业背景,多数从业人员只懂技术而不懂艺术,很难达到该行业对于活动影像的理解和运用视听语言表现的能力的要求。外景拍摄的接包方除了专业承接能力,还需要一定的外语基础,这样才能保证接包活动的顺利完成。这一类的电影产业服务外包的高端复合型人才正是中国目前所缺少的。
对中国电影产业服务外包的发展建议
以中国目前在全球电影产业服务外包的竞争实力来看,中国发展电影产业外包服务应该主要站在承接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针对中国电影产业服务外包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有专家建议如下:
加大对服务外包企业的政策支持。2003年起,非国有企业被准予合作或独立成立电影制作公司。2009年,橙天嘉禾、华谊兄弟等民营影视企业上市更是打开了电影产业新的融资渠道。2010年1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大力推动我国电影产业跨越式发展,通过改革创新建立健全市场、公平竞争、企业自主经营的电影产业运营体系。政府可以通过专项资金扶持外包企业,在引进高科技设备、自主研发、创立自主品牌等方面给予支持或奖励。
政府鼓励有能力的企业设立境外研发、营销及人才培养机构,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企业在境外设立制作中心能够为与国际企业合作和境外人才培养提供便利,还能帮助国内企业承接国际外包服务,弥补中国电影产业服务外包附属离岸外包方面的空白,促进中国电影产业服务外包的长期有效发展。
汲取国外企业在电影产业服务外包方面的经验,学习先进的技术和开发管理流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具有完善的价值链的印度宝莱坞和作为好莱坞离岸外包基地的加拿大多伦多等成功影视制作产业集群区都是值得借鉴的。
强化人才培养。在高校设立相关专业或者扶持建立相关专业的培训机构,以市场为导向,培养企业急需的技术水平高、业务能力强、英语水平高的高端复合型人才。同时,加强与国外有经验、有技术的电影产业服务外包从业人员的交流,并鼓励海外留学生回国创业,为国内服务外包企业注入新鲜血液。
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的发展之路 篇4
1 新媒体对电视媒体的影响
2014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并且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从数据中不难看出,以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正在以其开放性等特点,将越来越多的受众目光吸引过去。
1.1 新媒体的显著特点
关于新媒体,依据不同的标准和界限进行划分,会得到不同的定义,而且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原有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自身也处于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因此,人们通常所说的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只是一个相对概念。
笔者所说的新媒体,主要是指在新技术支持下出现的以电脑、手机等网络终端为代表的一种新型的媒体形态,主要具有以下几大特点。一是交互传播。传统媒体主要是以单向传播为主,受其自身传播手段和途径的限制,双向互动少之又少。这一点也是新媒体有别于传统媒体的一个最为显著的优势。正如中国人民大学的喻国明教授所言:“传统媒介是一对多的传播,而新媒体是多对多的传播”;二是个性化传播。电视、报纸以及广播等传统媒介属于大众传播,受众在不同地点和不同时间所看到和听到的内容基本相同。而新媒体的传播由于是基于数字技术的非线性传播,包含了海量的丰富资源,使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从中挑选自己喜欢的内容。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重放、跳过或关闭等功能,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满足了人们更多个性化服务需求;三是多媒体传播。互联网可以容纳各种类型的媒体资源,包括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人们可以通过电脑、手机以及其他移动终端,自主筛选所需资源。
当然,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并非尽善尽美,也存在着一些弊端。一是严谨性不足。由于网络传播便捷、信息数量庞大以及信息来源的多样性,给信息的筛查与监管带来了很大困难,导致个别虚假信息乘机传播,使受众的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进而影响到新媒体的公信力;二是权威性缺失。由于电视和报纸等传统媒体长期以来形成的真实性、时效性、权威性并存的特质,使得广大受众产生了对传统媒体的依赖,更偏重于从传统媒体获取重要信息。而由于新媒体部分信息内容的真伪难辨,也让人们普遍认为新媒体缺乏权威性;三是专业人员匮乏。目前,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普遍存在缺少具备专业素养高的新闻采编队伍的现象。这也是造成新媒体信息内容严谨性、权威性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1.2 电视媒体面临的困境
1.2.1 节目制作方式、传播手段陈旧
当前,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方式过于陈旧、形式单一、缺少灵活性。在内容的表达上,电视媒体依然是“我说你听”的方式。同时,电视新闻从前期的采编、制作到最后的播出,整个生产制作周期相对较长,而且在播出时还会受到播出时段以及时长的限制,导致时效性大打折扣。
1.2.2 电视受众被分流
新媒体不仅有效地消除了信息传播的壁垒,更凭借其海量的内容、快速的传播、极强的交互性等特点,分流了很大一部分电视媒体原有的忠实受众。新媒体上发布的新闻形式更加灵活多样、手段新颖,不仅有视频图像,还配有大量的图片、文字以及链接等内容,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的需要。同时,网友在收看时还可即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形成有效互动,从而增强了受众对新闻信息的关注度。
1.2.3 广告收入逐年呈大幅减少的趋势
由于受众人数的减少,导致电视广告市场份额锐减,一些传统媒体甚至出现了因广告收入下滑而入不敷出的局面。这种态势如不尽快得到有效扭转,势必会出现由于广告收入减少导致节目制作经费的缩减。经费的不足又使得节目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形成恶性循环,进而失去更多受众。
2 走强强联合之路,摆脱发展困境
面对新媒体给传统的电视媒体所带来的巨大冲击,电视媒体必须变被动为主动,扬长避短,与新兴媒体实现强强联手、优势互补,由原有的形式单一的单向传播,逐渐转变成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互动式传播。
2.1 加强与网络媒体的有机融合
一是建立互动平台。电视节目制作之初可先设计话题,再通过网络征集网友观点、收集调查数据,对话题进行有效预热。电视新闻制作必须充分考虑受众反馈的需求,尽可能将相关信息体现在节目中。新闻播出后,应及时将相关视频发布到网上;同时,根据网友互动对新闻节目进行补充或跟踪报道,从而搭建起一个从网络到电视、再从电视返回网络的平台,真正实现电视与网络两大媒体形态的优势互补,使电视新闻节目更加“接地气”,也很好地实现了电视新闻的有效传播。二是充分发挥网络非线性传播的特点。网络不仅是电视新闻节目传播的一个重要渠道,更是电视新闻传播的有效延伸。当新闻节目在电视中播出后,观众便难以再在电视中看到它。此时,可以充分发挥网络非线性传播的优势,引导受众通过网络随时点击浏览相关新闻资讯,从而实现电视新闻的“二度传播”。同时,网络还可以对电视新闻进行再加工,对其进行碎片化处理,便于网络受众浏览。
2.2 始终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
CNNIC发布的《2013年中国网民搜索行为研究报告》显示,网民通过电脑和手机搜索新闻,分别占到搜索总量的60.8%和58.3%,两个数据十分接近。由此看出,新闻的搜索量无论是在电脑还是手机上都位居第一,新闻内容仍然是网民最关注的内容之一,而电脑或是手机只是网民所选择的一种获取新闻信息的手段。为此,电视媒体必须要始终坚守“内容为王”的原则,充分发挥自身拥有一支专业化、素质高的新闻采编队伍的优势,大量制作推出有深度、有价值、接地气的新闻节目,从而在激烈的媒体竞争格局中立于不败之地。
2.3 注重电视新闻的推广与宣传
电视媒体必须有效整合新媒体资源,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推广新闻节目,以增强新闻节目的收视率和关注度,有效发挥新闻节目的舆论导向作用。
电视媒体一方面可利用新媒体发送节目介绍、精彩资讯以及相关视频内容,对节目进行“二度传播”;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网络留言功能,收集反馈信息,为改进节目采编制作提供重要参考;此外,还可以邀请新闻节目中的当事人做客网络,讲述新闻背后的故事,实现电视新闻节目内容的有效延伸,满足受众对电视新闻节目多角度的需求。
2.4 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在当今全媒体时代,作为电视新闻节目的从业人员,必须具有全媒体意识,主动将新媒体手段融入到电视新闻制作的整个链条当中来。为此,需要培养一支既掌握电视新闻采编制作技术,又懂得新媒体传播特点的专业队伍。
笔者认为,未来的全媒体记者将不仅完成电视新闻的采制,还需将相关新闻内容整合后进行网络传播;同时,需通过新媒体途径进行宣传推广,以便引发更多的受众关注新闻信息,从而使新闻信息的社会效益得到最大化。
3 结语
总之,在当下这个技术变革推动社会发展的时代,作为电视媒体及其从业者,必须尽快更新理念、调整自身定位,改变原有的制作传播模式,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完成时代所赋予的使命。
数字电视发展之路 篇5
第一集:千年局变
序言
在世界的东方,屹立着一个历史文化从未间断的国家——中国。几千年来,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明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当历史的脚步,进入公元1661年的时候,随着清朝第三个皇帝康熙的登基,中国迎来了封建王朝的最后一段盛世。此时,人类社会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变。15世纪末,欧洲的航海家们开始征服海洋。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和贪婪掠夺,世界逐渐联接在一起,从此,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孤立于世界之外而存在。18世纪后期,英国的工业革命、美国的独立战争以及法国的大革命,深刻地改变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这股汹涌的浪潮,不可阻挡地逼近了中国。沉浸在康乾盛世中的人们,全然不知这盛世亦正面临着一场厄运。正在全球范围内,争夺利益和霸权的西方殖民主义势力已经扩张到东方,三千年未遇之大变局即将到来,中华民族百余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史,由此拉开了大幕。
第一集:千年局变
(福建马尾港)这是位于中国东南的一个小镇。2006年,小镇上的一个造船企业,迎来了自己140岁的生日,今天的中国,已是世界第三造船大国,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只是行业中十分普通的一家企业。而在140年前的1866年,马尾造船厂的建立,却是一件备受关注的大事。船厂的创办者——大清国闽浙总督左宗棠在奏折中说修建造船厂的目的是“欲防海之害”。肩负着如此重大的使命,中国第一个也是当时亚洲最大的现代船舶修造厂,在小镇马尾动工了。
一百多年前,大清国在海上遭到了怎样的侵害?一个造船厂,如何能迎接这个挑战?马尾造船厂开始修建的26年前,危机从海上而来。1840年6月,集结在澳门沿海之外的英国舰船,出发北上,入侵中国。此后两年中,清政府屡战屡败,最终被迫议和。历史学家称这场战争为“鸦片战争”。古老中国以这样的方式,开始了自己的近代历史。
那么,中英之间,为什么会爆发这场战争?它将会造成这样的后果呢?也许,英国议会在1840年4月的3天辩论,可以帮助后人考察战争的根源。关于是否对中国开战,看起来似乎是与两种植物有关的贸易引起的——英国人的鸦片和中国人的茶叶。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任 牛大勇)在鸦片战争前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对外贸易主要是输出茶叶、农产品、经济作物,贸易的中介是银元。在银元方面中国方面是入超的,这个对我们财政上是有利的。但是英国人很快找到了一个有利的武器,就是鸦片。
(英国剑桥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教授 方德万)与同时期处在工业革命阶段的英国比起来,中国经济已经处于落后的位置了。
对于工业革命后生产能力激增的英国来说,扩大世界市场是它最急迫的愿望。中国的邻邦印度此前已经成为英国掠夺原材料倾销工业品的殖民地。为了获取利润,英国殖民者在中国人中制造了一种需求——鸦片,以此在40年间,掠走了三、四十亿两白银。马克思曾谴责到:“非法的鸦片贸易,年年靠摧残人命和败坏道德,来填满英国国库。”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龚书铎)因为英(国)政府的鸦片烟,除去对商人得了很大利润外,英(国)政府很多税收是从鸦片里面得的。所以它(鸦片战争)背后实际上是英国政府在那里支持。
(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亚洲研究中心主任 克里斯托弗〃休斯)当时为了打开市场,我们付诸鸦片战争。我们过去用枪炮去打开市场。
英国议会最后以5票的优势否决了反对党提出的反战议案,鸦片战争爆发。
在这场从海上而来的挑战中,完全没有准备的清政府,遭遇了完全没有预料的失败。道光年间的中国,作为东方的大国,拥有80万的军力,而英国派出的远征军初期只有7000人,到战争结束时也不过2万人,偌大一个帝国为什么会败于远道而来的英军?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钱乘旦)英国的军事势力是建立在工业革命的基础之上的,当时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工业化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而中国呢,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
然而,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几乎没有中国人意识到双方在社会制度和生产力上的差距,长期的闭关锁国封闭了中国人的眼睛和心灵。一位中国文人汪仲洋这样描述西方人:“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就连在广东抗敌前线的林则徐也相信“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而英国人却很早就对双方的差距了如指掌,并为战争作了周密的准备。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黄兴涛)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有了深入得多的了解。比如:他认为中国的军队已经不堪一击,中国的沿海的各种炮台、防范措施,他们认为很糟糕。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以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等为重要内容的《南京条约》,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殖民者的枪炮逼迫下,堕入近代的屈辱、彷徨和困惑。自此,中国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战争结束后,当得知英军已经撤出长江,道光皇帝的第一个反映就是下令沿海各省撤军,清政府的军政大员弹冠相庆。有人形容当时文恬武禧的状态:“大有雨过忘雷之意。”中国的一切仿佛又回到原点。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 杨东梁)在当时北京的茶楼酒肆里面,贴了有一些告示。这个告示主要的意思就是讲:不要谈时事,莫谈时事。
主张抗英的林则徐被罢去了官职,1841年8月的一天,迁戍新疆伊犁途中的他,在镇江与老朋友魏源会面,林则徐将自己搜集编成的《四洲志》等外国资料交给魏源,希望他能编撰成书,唤醒国人了解世界。一年之后,第一部系统介绍世界的中文著作《海国图志》完成了。魏源的一句“师夷之长以制夷”带着理性救国的态度,写出了第一代“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对国家前途的思考。然而,这确是一次无声的呐喊。
几年后,林则徐自伊犁归来,从历史记载来看,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在无奈中沉默下来。他的老朋友——编撰《海国图志》的魏源则遁入佛门,悄然病逝于杭州的一间僧舍。1840年的炮声,无法惊醒与一个沉溺于自己深厚传统的天朝迷梦。第一代探索者的声音,是这样微弱,变革连萌芽都没有产生就已结束。大清王朝对于近代世界的仅有的一些认识,无声无息得消亡了。历史的悲剧在第一次降临时,人们往往漠然盲目,只有在悲剧重演时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
就在这一时期,历代封建王朝由盛而衰的周期性危机已在清王朝再次上演。据记载,1842年到1850年全国各地的农民起义达到百次以上,1851年,反抗清政府统治和西方列强入侵的太平天国起义爆发。起义不仅严重动摇了清王朝的根基,而且提出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较为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然而这场历时14年的农民起义却被清政府镇压了。
就在太平天国起义爆发的1851年,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在伦敦海德公园为第一届万国博览会剪彩。此时,大英帝国的工业制成品占到世界的三分之一,铁路里程和船舶数量占到世界的一半,依靠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英国成为全球最强大富裕的国家。与此同时,美国、法国、普鲁士等国也奋起直追。
2(英国哈佛大学教授 柯伟林)新兴的海上帝国,包括英国、法国和美国。这个帝国主义时期,是一个争夺地盘、军事侵略与经济扩张并举的时期。
疯狂的帝国主义扩张没有给清王朝喘息的机会,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14年后,危机再次从海上来。这一次,侵略者直接逼进了大清国的首都。1960年的10月18日,侵入北京的英法联军焚毁了清朝皇帝的离宫圆明园。
法国作家雨果这样记录了这一暴行:“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两个胜利者一起彻底毁灭了圆明园,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分别叫做法兰西和英格兰。”
强盗们的大火,在中国人的记忆中烙上了深深的伤痕,也焚毁了大清国士大夫心头虚幻的“上国尊严”。
内外交困之下,1860年12月24日,咸丰皇帝不得不发布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第一个“上谕”。此时距离鸦片战争已过去20年,清王朝丧失了20年革新突变的宝贵时间。但这毕竟是古老中国发出的寻求自强的声音。
以1861年1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为起点,中国近代第一次由清政府主导的自主探索开始了,史称洋务运动。他继承了魏源的“师夷之长以制夷”的思想,提出了“自强”“求富”的主张。
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风生水起。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出现了,新式海陆军开始筹建,新式学堂一一举办,留学生陆续外派,大清国有了些许新的气象。
洋务运动能够帮助清王朝实现国家的自强吗?这是否就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方向呢?30多年后,这一问题有了答案。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危机依然从海上来。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海军未能御敌于海上,这支在洋务运动中装备起来的舰队最终全军、覆没。中国陆军更是一败再败。
(日本孙文学会理事 狭问直树)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给了日本2亿3千万两白银的赔款,相当于中日战争发生前清政府3年的财政收入,日本明治政府4年的财政收入。清政府分3年付清,当然是用了借款。日本一下子获得了相当于战争前4年的财政收入,用这个赔款,日本的工业化一下子就得到了迅速发展。
交战的双方,同样装备着坚船利炮,同样有留学归来的指挥官,同样是被西方殖民者用武力打开国门,同样是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学习西方,为什么大清国会败于近邻日本呢?
(中国史学会会长 李文海)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不是偶然的。它有深刻的社会根源,主要的原因有两条,第一条就是社会制度的腐败,第二条就是经济技术的落后。
(英国爱丁堡大学汉学系主任 费南山)人们通常说中国从此觉醒,这是中国第一次发现自己落后与日本和其他西方国家,他们也认识到了必须打开国门,实现现代化。
腐朽导致愚昧,愚昧加剧了腐朽。洋务运动期间,中国自主修建了第一条铁路,起自河北唐山,止于胥各庄,名为唐胥铁路。1881年建成后,清政府却认为,火车震动了东陵的先王神灵,因而禁止使用机车,只准以骡马拽引车辆,人称“马车铁路”。而打败了大清国的日本,1872年由英国人建成第一条铁路,明治天皇亲自参加了通车典礼,国人纷纷前来,在月台上脱去鞋子,小心翼翼地登车参观庆贺。7年后,日本已经开始自己设计和修建铁路。对待铁路态度的差异,暴露了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与时代大潮间的巨大落差。此时,欧美各国已经进入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国武科考试的内容却还是弓马骑射,文科考试的内容仍然是八股文章。然而,洋务派却一再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
(华中师范大学校长 马敏)中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体。这个本体主要指的是什么呢?就是指以“三纲五常”为代表的这样儒家的道统。这个东西是不能够去碰的,不能改变的。西学为用,就是西方的科学技术可以借鉴,可以运用来弥补中国文化的不足。
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幅员广大的帝国,不顾时势,仍然安于现状,由于被排斥在世界体系之外而孤立无依,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来欺骗自己,这样一个帝国终于要在一场殊死的搏斗中死去。”残酷的现实证明,洋务运动无法实现自强的目的,不是中国现代化的方向。那么,究竟什么才是救亡的良方呢?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一年后,曾留学英国的严复,在《救亡决论》中指出“如今中国不变法则必亡”。三年后的1898年,严复再次为中国人敲响了解放思想的警世钟,他翻译出版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著作,取名《天演论》。
(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 张岂之)思想解放的作用究竟在哪里?,就在于动摇了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头的循环论的思想,都是循环,你看都是循环,周围都是循环。起点,然后经过了一圈以后,又回到起点。进化论不是循环,进化论是不断地向前发展,不断地向前发展,逐步地向前发展。这对人的思想解放起了很大的作用。
一批具有近代意识的知识分子,开始挑起对社会进行启蒙的重任,探索实现救国自强的道路。
早在甲午战争爆发的1894年,一个广东人北上天津,希望拜见清政府的重臣李鸿章,表达自己“以和平之手段,渐进之方法,请愿于朝廷,俾倡行新政”的主张,却遭到了拒绝。他就是孙中山。失望的孙中山远赴海外,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开始用革命的方式探索救国之路。此时,另一个广东人康有为正试图用变法维新,来挽救清政府的危亡。
(孙中山研究所原所长 林家有)人的素质很重要,要民主就是靠人,要投票、选举、竞选。人的素质太差了就不能搞共和,康有为他是这个看法。孙中山的看法跟他不一样,他说不是,虽然我们中国人现在不行,但是可以搞共和,中国具有民主共和的素质。两个人的看法不一样,于是两个人就走向不同的道路。
1895年春天,康有为和学生梁启超联合千余名在京应试的举人,共同发起“公车上书”,提出变法主张。对于变法的迫切性,康有为认为,甲午海战之后的中国已处在“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如笼中之鸟、釜底之鱼、牢中之囚,四万万民众为奴隶、为牛马、为犬羊,听人驱使、听人宰割,此四千年中二十朝未有之奇变。”
如何才能改变被列强瓜分的命运呢?维新派提出兴民权、开议院、实行君主立宪。中国人用近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认识到打败中国的并不是坚船利炮,而是西方的制度。康有为认为,在所有的政体之中,只有君主立宪才是“治国之大经”,专制政体之不能生存于当今世界这是大势所趋。康有为的主张得到了光绪皇帝的支持。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戊戌变法就此开始。
(清华大学历史系副主任 蔡乐苏)戊戌变法它在政治上是具有君主立宪的目标和理想,在经济上呢,它是推动了民族的工商业的发展。
但是仅仅103天后,维新派的改革就被迫终结。109年前那个烦闷的夏季,又一次见证了旧制度的腐朽。郐子手挥刀砍下了六颗爱国者的头颅,也砍断了所有试图通过改良实现救国自强的人们的幻想。谭嗣同从容赴死,他认为国家不昌盛是因为还没有人为变法救国而流血。戊戌变法被扼杀了,但“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
(中国史学会原会长 金冲及)当时到了戊戌维新以后,大量地介绍维新,介绍了很多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这样来讲就是使得人从原来一脑子的封建思想里面增加了一些资本主义的因素。这是一个进步啊!一个新的东西!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 史景迁)19世纪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屈辱的时代,但同时也是一个有着大量反思、思考中国需要做些什么才能在这个复杂的世界生存下去的时代。
对于亟待变革的中国来说,失败同样宝贵。作为中国近代一次重要的思想启蒙运动,戊戌维新将禁锢了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缺口。变法措施中被保留下来的京师大学堂,在此后的多次进步运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1900年,在甲午战争失败五年后,列强再次侵入北京。不同的是,这一次是八个国家的铁碲。各国军队在北京城划区驻扎,要求所驻区域的所有中国人家必须悬挂占领国国旗。一时间,中国的心脏插着的是八个国家的旗帜。人类进入近代以来,还没有哪个国家曾遭受过如此的屈辱。整个中国仿佛都被撕裂了。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11国签订《辛丑条约》,赔款4亿5000万两白银相当于当年清政府财政收入的5倍。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此,清政府的战争赔款总数高达7亿2450万两白银,帝国主义列强强迫中国政府签订的各种不平等条约、条款等总数达几百个之多。清王朝已经完全沦为一个对内不能保护国民尊严对外不能捍卫国家主权的腐朽没落的政府。
(广东孙中山研究会会长 张磊)非常屈辱的《辛丑条约》,中国最终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沦为这种悲惨的深渊。在这个时候,革命的气息愈加浓烈。
1901年4月,在被英国枪炮打开国门60年后,大清王朝所谓的政治制度改革终于开始了。虽然清政府的“新政”方案在广度和深度上远远超出了被他们扼杀的戊戌变法,但其实际行动却令国人大失所望,直到10年后的1911年,清政府才迫于形势而成立了所谓的责任内阁,却仍是由满族大臣和皇族为主组成。举国一片哗然,改良彻底破产。
(华中师范大学原校长 章开沅)但已经太晚了,而这个新政并没有使人民更加趋向于它,而是社会更加远离王权,更加疏远它了,成为它的对立物,包括它培养的新军,培养的学生,都成为它的对立物了。就自己也参与埋葬自己了。
孙中山说,清政府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够使那座房子免于倾倒吗?
20世纪初的中国,一个声音变得越来越响亮,那就是——革命。
此时的孙中山已成为一个坚定的革命者。他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并始终坚持奋斗,成为20世纪初期推动中国发生历史性巨变的主要代表。
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等人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把创立民国列为誓词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民报》的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中国辛亥革命研究会顾问 尚明轩)三民主义就是针对着当时中国所面临急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提出了革命主张。这三个问题,第一个是民族独立的问题,第二个是政治民主共和的问题,第三个,人民的生活和社会进步的问题。
在三民主义中这一革命纲领的指导下,孙中山和一批批爱国志士进行了多次武装起义,并最终成功领导了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辛亥革命。
这是位于广州市先烈路的一座墓园,这里安眠着72位年轻的革命党人。1911年4月27日,黄兴率领120余人在广州起义,在牺牲的革命党人中,有很多是专门回国参加起义的留学生,其中包括年仅24岁的林觉民。广州起义的两天前,林觉民在一方白色手帕上写下了给妻子的绝笔信:“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虽然满怀着对亲人的殷殷深清,但为了苦难中的祖国,林觉民舍弃了他眷恋的妻子和即将出生的儿子。历史将永远铭记一代志士仁人“以天下人为念”,用青春、幸福乃至生命为天下人谋永福的伟大情怀。他们的勇气和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广州起义半年后,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不到三天,武汉三镇光复。不到一个月,全国就有13个省宣布独立,脱离清政府统治。短短四个多月,大清王朝土崩瓦解。
一个王朝终结了,一个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灭亡了。一个共和制的国家在亚洲诞生了!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中国发生了 5 历史性的巨变,中国人的思想也由此而获得了一次巨大的解放。人们发现,既然两千多年来都被视为奉天承运的“天之子”不过是压在人们心灵上的土偶,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思想不可以被怀疑,不可以被抛弃呢?从此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深入人心。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然而,辛亥革命是一场不彻底的革命,它只是赶跑了一个皇帝,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在接下来的岁月中,谁能真正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谁能让中国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将经历怎样的艰难曲折,才能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呢?
第二集:峥嵘岁月
序言
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但是,袁世凯很快就窃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这年4月,孙中山将临时大总统之位让于袁世凯,中华民国看似有国会、有《约法》、有众多政党,但实际上政权都操纵在袁世凯和北洋军阀手中。1913年3月国民党领袖宋教仁遭暗杀,他和许多人所期待的议会民主制度成了泡影,随后,为了换取支持,袁世凯基本接受了日本提出的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的“二十一条”,时人感叹道: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
1916年袁世凯终于随着83天皇帝梦的破灭而败亡,但北洋政府却连形式上的统一都维持不了,辛亥革命以失败告终,中国依然处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莽莽神州,已倒之狂澜待挽;茫茫华夏,中流之砥柱伊谁。
第二集:峥嵘岁月
北京天安门已经成为中国的一个象征。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它是一个特殊的见证者。88年前的一天,这里爆发了为挽救民族危亡而奋起抗争的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大学生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游行。游行的起因是正在召开的巴黎和会。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巴黎和会决定由日本继承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而对于日本强加给中国的“二十一条”则置之不理。
(华中师范大学原校长 章开沅)巴黎和会的表现仍然是强权胜于公理。尽管中国也是一个参战国,也是战胜国之列。但是因为你是(弱)小的、贫弱的、穷弱的、没有实力的,所以照样改变不了原有的这种处境。所以这样引起了民间极大的激愤。
继5月4日的学生游行之后,工人罢工,商人罢市,中国的各种社会力量都行动起来汇聚成自1840年以来涉及范围最广、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爱国运动。
中国为什么会爆发如此大规模的群众运动,辛亥革命后中国人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915年9月15日一本杂志在上海黄浦江畔创刊,一年后杂志改名为《新青年》,发行量接近16000份,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影响深远的新文化运动就此发端,《新青年》的主编陈独秀提出要想救中国、建共和首先得进行思想革命。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唐宝林)孙中山虽然推翻了一个皇帝,但是中国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民主共和的理念也没有实现。为此,陈独秀独辟蹊径,他提出来要拯救中国必须要改造中国人的国民性。
(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 陈谦平)实际上就是从臣民向国民的一个转变,那中国没有这个啊,(没有)这个思想基础,因为他只是刚从一个封建社会转过来的,而且中间没有这么一个阶段。
《新青年》亮相三个月后,在一场大风雪中,北京大学迎来了新校长蔡元培。他聘请陈独秀为北大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也随之迁往北京。北京大学和《新青年》杂志成为 6 新文化运动的中心。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一批知识分子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在中国社会进行了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
(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院院长 杜维明)从18世纪以来,讲科学理性、讲自由、讲人权、讲法治、讲个人的尊严,这些价值通过五四成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文化结构中间,就是文化传统所不可或缺的一些基本价值。
新文化运动中,西方的各种政治学说和社会思潮纷纷涌入。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在各种各样的“主义”中寻找着各自的信仰。
中国已经醒来,但是,正如鲁迅所指出的“人生最痛苦的事,是梦醒了发现无处可走。”20世纪早期的中国已到了国将不国的地步,军阀之间为争权夺利混战不断,四处可见“城头变幻大王旗”,百姓生活在兵荒马乱的恐惧之中,报刊上常见的描述是“大肆劫掠,惨不忍言。”
租界和占领区则一如从前,外国人在华特权原封不动,外国的战舰仍在中国内河扬威,一个迫切而又迷茫的问题是中国该往何处去?在这众多的主义和思想中哪一个能给中国带来光明。
1919年梁启超来到欧洲,贫富差距和尖锐的劳资矛盾让他十分震惊,他在《欧游心影录》中描述道:全社会人心都陷入怀疑、沉闷、畏惧之中,好像失去了罗针的海船,迎着风遇着雾,不知前途怎生是好。一位美国记者直截了当地告诉梁启超,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了,这使得正在向西方学习的中国人感到困惑,中国还要沿着这条路再走一遍吗?就在这个时候,从俄国传来了十月革命成功的消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中国的先进分子在反复比较中坚定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 于沛)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以后,在中国出现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热潮。据不完全的统计,当时有400多种报刊从不同的程度、方面,以不同的形式来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一些倾向于社会主义的知识分子,开始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集合起来。
1920年2月9日,从北京通州到天津的路上,因传播革命主张而被北洋政府通缉的陈独秀和护送他离开的李大钊,正在筹划组建中国共产党。这段惊险的历程为历史留下了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故事。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在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打败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革命纲领就被旗帜鲜明地提了出来。
(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教授 陈雪薇)它(中国共产党)是代表有先进理论指导,有组织、有纪律,严密的一个战斗部队,所以中国共产党产生之后,毛泽东说是中国革命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就预示着中国反帝反封建斗争会走出一条正确的道路,会达到自己胜利的目标。
刚刚成立的中国共产党虽然看上去还十分弱小,但站在它身后的却是越来越多的正在将目光投向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中国人,北京大学在1923年时进行了一次选举世界第一伟人的民意测验,497票中列宁独得227票位居第一,美国总统威尔逊得51票列第二,这一结果,折射出当时中国知识界榜样转移的思想状态,然而,中国太难改变了,就像鲁迅曾经说过的那样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新生的中国共产党将如何改变中国,怎样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呢?
从1922年1月开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组织和推动下中国掀起了第一个工人运动的高潮,13个月时间中有30多万人参加的100余次罢工,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力量,扩大了党在全国的政治影响,也让中国国民党的领袖孙中山决心与共产党合作。
(广东省孙中山研究会会长 张磊)我想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孙中山与时俱进的结果,他找到了真正的朋友,找到了国内的真正的盟友,也看到了革命的基础是农民和工人。
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第一次国共合作就此开始。
一年后,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因病去世,他没有能够看到毕生追求的理想成为现实。在他去世的第二年,由国共两党成员共同领导和组成的国民革命军从广州出发,开始了“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北伐战争,农民、工人被组织和动员起来,形成了历史上空前广泛而深刻的群众运动,史称大革命。
1927年3月国民革命军攻占上海和南京,完全控制了长江中下游以南各省,北伐形势大好。但是蒋介石勾结中外反动势力积极策划反革命政变,仅仅十多天之后,4月12日蒋介石在南京发出密令:已光复的各省,一致实行清党。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开始捕杀共产党员,此后共有26000名共产党员和30多万群众被杀害,工农运动被镇压下去。
(中央党史研究室原事务委员会委员 黄修荣)因为共产党是代表广大工人、农民和劳苦大众利益的,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国民党右派是代表地主、资产阶级利益的,是为少数人谋利益的。因为他们代表的阶级利益根本不一样,所以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是在所难免的。
大革命失败了,现实给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上了残酷的一课,毛泽东意味深长地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经过艰苦探索,中国共产党逐步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多年以后,毛泽东对外国朋友说,我们原先都不是拿枪的,都是爱和平的人,有种地的、有做工的、有当教员的、有做生意的,我是当小学教员的,我没有准备拿枪去打仗,毛泽东将武装革命形容为“逼上梁山”。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8月7日中共中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1927年毛泽东在井冈山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中的实际领导地位,1936年纵横十余省跨越二万五千里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这里本是黄土高原上一块贫瘠的土地,自从红军长征来到这里,它就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地名逐渐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思想制高点。正是在这片沟壑纵横,连生存都很艰难的黄土地上,发出了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声音,培育了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思想。它所散发的精神气息仿佛一块磁石,吸引着每一个有理想的中国人。
(中央文献研究室常务副主任 杨胜群)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应该说是全面地充分地表现出来了,从而使得中国广大的先进分子,还包括许许多多的中间分子都纷纷站到它的旗帜下面来,中国人民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走向复兴的坚强的政治力量。
中国的问题就是农民的问题。当中国共产党深深植根于农村的时候,国民党正在城市发展资本主义,以蒋介石为代表的一批国民党高官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榨取和掠夺,逐渐成为新的官僚兼买办的资本家,而占人口85%的农村普遍贫困,到1937年时杂税名目竟高达1700多种。国民党统治的十年,经济垄断,政治独裁,没有能够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社会依然矛盾重重,危机四伏。
就在这10年间,世界局势发生了急剧变化。苏联通过实行计划经济迅速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资本主义世界却从1929年起遭遇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被失业、饥饿笼罩着的人们陷入恐慌之中。欧洲上空,战争的阴云开始凝结。1939年纳粹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在亚洲,日本军国主义加紧实施其既定的侵华政策。1931年日军入侵中国东北,国民党政府却仍将兵力用于“围剿”工农红军,对日本则实行不抵抗主义和妥协退让的方针,致使11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沦陷。1937年7月7日,日本全面侵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8(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荣维木)共产党多次向国民党提出了合作抗日这么一种诚意,那么直到1936年底西安事变爆发,共产党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尽了最大的努力,最后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初步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的形成。
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坚定意志和模范行动,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中国取得了自1840年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在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被日本占领的台湾省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中国为世界发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牺牲和突出贡献,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
(英国哈佛大学教授 入江郎)我认为从1931年日本入侵满洲到1937年之后的抗日战争,对于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国家统一有重大意义,因为中国共产党在三、四十年代始终在抵抗日本侵略。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所长 步平)我们的民族,也是近代以来由于我们的一团散沙,所以呢是在斗争中遇到失败,而抗日战争呢,因为我们党提倡了一个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这个民族统一战线的指导下,我们民族形成一个统一的一个抵抗的一种势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和美国成为世界两大阵营的首领。在社会主义阵营不断壮大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将以何种方式建国,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共和国成为各种力量关注的焦点。
这是丰子恺先生作于1945年的漫画——《炮弹作花瓶》,它表达了中国人民希望铸剑为犁、重建家园的美好愿望。1945年10月10日国共两党签署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 江沛)共产党提出来是希望国民党结束***,容纳包括共产党,包括其他民主党派还有无党派人士,大家组成一个联合政府,向民主政治迈进。但是呢,国民党它也深知一旦迈进宪政国民党将不可能独占政治资源。
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会议达成五项协议,提出要建立国民政府委员会。但是中国人期盼已久的和平建国并没有到来,政治协商会议结束仅仅5个月后,1945年6月国民党挑起内战,中国共产党被迫面对一场不得不打的战争,这无疑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争,国民党的兵力是共产党的3倍,控制着全国几乎所有的大城市和主要交通干线、几乎全部的现代工业以及全国75%的土地和71%的人口。但是最终的胜利者却是中国共产党。究竟是什么改变了两党的力量对比?共产党凭借什么赢得了胜利?
早在1945年人心的天平就开始倾斜,国民党在抗战中赢得的支持却在接收大员的腐败中一点点消失,房子、票子等照单全收,百姓称其为“五子登科”;谁有金条,谁就有理,百姓称其为“有条有理”。国民党政府还出台了这样的金融政策,抗战时大后方发行的法币1元可以兑换200元沦陷区使用的伪币,这意味着在重庆只能买四根油条的钱可以在上海摆两桌酒席。
(复旦大学中国金融史研究中心主任 吴景平)它的后果就是使国统区的广大的原先使用伪币、中储券的社会大众包括工商阶层等等,把他们的财产中的相当一部分奉献给了国民党政权,被掠夺了。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 傅高义)我认为,国民党的腐败、组织涣散是它的重大失败。共产党的领导人很明智,强调军队纪律的重要,强调服务人民的重要。
国民党内的高级官员向蒋介石进言说这是在一片胜利声中埋下了一颗失败的定时炸弹。上海《大公报》的社评中写道“国民政府的做法几乎把京沪一带的人心丢光了”。但蒋介石并没有认识到人心向背将成为国共两党较量的核心。
这是一部刊行于1943年的蒋介石的著作,在书中蒋介石极力宣扬维护其独裁的“一个政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这引起了人民的强烈不满。民盟中央重要成员闻一多对此异常失望,他说五四给我的影响太深,《中国之命运》公开向五四挑战,我是无论如何接受不了的。1946年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的闻一多被暗杀了,第二年国民党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强迫解散。
(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 毛里和子)1946年之后的中国状况是民主主义成为一个课题,反对独裁的口号呼声很高,这个的背景是国民党一党统治和国民党的相当腐败。
抗战胜利后,一些民主党派曾经试图在国共对立的纲领之外寻找第三条道路,提倡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使走资产阶级改良道路的幻想最终破灭。民主党派中的大多数逐渐靠近共产党。而此时毛泽东对中国道路的思考已日渐成熟,早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毛泽东就开始撰写一批重要的理论著作,系统阐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在1945年4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思想被确认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教授 谢春涛)毛泽东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中国的具体问题,在中国革命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观点,那么这些观点,经过40年代的延安整风在党内形成了高度共识,在这个基础上七大把它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确定为一切工作的指针。我想这是历史的选择。
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的前途和道路日渐清晰。就在1945年夏天,民主人士黄炎培来到延安,他与毛泽东进行了长达十几个小时的促膝谈话。黄炎培希望毛泽东找出一条新路,跳出历史上王朝兴衰周期律的支配。毛泽东回答道,“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这条新路就是民主。”毛泽东所说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新路,正是1840年之后中国人民苦苦追求、一直盼望实现的道路。在向着这一理想前行的同时,解放区的实践正在把一个延续了2000年的关于土地的梦想变成现实。1947年7月至9月,中国共产党制定和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它旗帜鲜明地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一年后,解放区近9000万农民分得了土地。这是一场从根本上摧毁中国封建专制制度根基的社会大变革,翻身的喜悦直接到达每一个农民的心头,而农民的力量正是可以决定中国命运的力量。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 方德万)我认为蒋介石与毛泽东、孙中山相比,他输在没有清晰地描绘出一个被人民接受的中国的未来。在赢得民心方面,我认为他始终没有成功。
国统区反内战、反饥饿、反独裁的运动与战场上国民党军的溃败,共同演绎着蒋介石政权最后的挽歌。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在中国大陆22年的统治被宣告结束。对国民党在大陆的失败,蒋介石自己作了这样的评价,他说国军为什么会弄到今天这个信心丧失、精神解体的地步,共产党的力量在抗战之前微不足道,由于我们的弱点被它抓住了,遂演成我们今天这样溃烂的局面,共产党打败了我们,不是共产党有三头六臂,是我们腐败无能,自己的弱点击败了自己。
1949年9月21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和来自全国的民主党派、民主团体及无党派人士共商国是。在会上,民革中央名誉主席宋庆龄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跃进”,民盟中央主席张澜说:“从今天起,中国人民真正做了自己的主人”。(毛泽东录音)“诸位先生代表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中国史学会原会长 金冲及)听到说是中国人现在从此站立起来了,那确实是只有当事人大概才能理解到当时那个心情。盼望了一百多年啊!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 史景迁)这是一段非凡、充满巨变的波澜壮阔的历史,有大量的民众牺牲,但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经历,取得了大量实验成果。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标志着1840年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一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胜利。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
(毛泽东录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109年沧桑巨变换了人间,北京天安门曾在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在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1949年的秋天它终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共和国。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一代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在这峥嵘百年中历经无数艰难坎坷,他们的业绩将永远载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册。
1949年9月30日,就在新中国宣告成立的前一天,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在首都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毛泽东亲自撰写了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抗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第三集:中国新生
序言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同时也宣告了自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新生的共和国仅用了半年时间就使全国物价基本稳定,治愈了旧中国无法医治的顽症,农村则继续实行土地制度的改革,先后共使3亿多农民无偿获得了约7亿亩土地,但是,建设一个新国家的路途却山高水长,1949年的中国铁路主干线没有一条能够全线通车,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相当于亚洲国家平均值的三分之二,4000万灾民等待救助。面对旧政权留下的满目疮痍,冷战格局下诞生的新中国,在建设的进程中将经历怎样的艰难曲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将领导人民如何开辟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道路。
第三集:中国新生
1953年11月30日鞍山钢铁公司的数百工人被紧张和兴奋包围着,他们期待着一个历史性的时刻,9时许,中国第一根钢轨诞生了,近百年来中国机车只能行驶在外国重轨上的历史于这一刻终结。就在这一年鞍钢诞生了中国第一根无缝钢管,中国最大规模的自动化高炉也在这里投产。毛泽东亲自发来电报祝贺,称赞鞍钢的三大成就是1953年我国重工业发展中的巨大事件,此时,新中国经过3年时间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被突出地提上了议事日程。
(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 庞松)在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即将完成的时候,党中央毛泽东及时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就是要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基本完成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
那么,1953年开始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为什么要同时进行,这将给中国带来一场什么样的变革?
在1945年的中共七大上,毛泽东表达了对于未来的美好设想,他提出未来中国工业建设要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但是,当中国人真正掌握国家政权的时候却发现想要描绘出美丽的画卷是如此之难。
20世纪40年代后期,美国和苏联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政治与外交的角力,军事上剑拔弩张,世界被划分成两大阵营。冷战的阴云与对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忧虑笼罩了整个世界,也给新中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 柯伟林)冷战孤立了中国,毫无疑问美国是这么做的,美国实施了对中国的禁运,这就切断了中国产品和许多传统的西方及日本市场的联系。
新中国宣告成立的第3天,苏联政府发来外交照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对新中国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支持。两个多月后,毛泽东踏上了西去的列车前往莫斯科,这是他第一次出国,也是他出国访问时间最长的一次,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 邢广程)我们和苏联签定这个条约之后,就对中国国家的安全稳定乃至世界和平都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法律上的保障,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是非常大的。
条约签订后迅速回国的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指出条约定下来比不定好,定下来,就有了靠,可以放手做别的事情。然而,此时却中国东北边境传来了隆隆炮声,建设的步伐被打乱了,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借机派第七舰队开进了台湾海峡,10月,美军无视中国的警告,越过三八线,将战火扩大到鸭绿江边,新生政权的安全受到了威胁,中国人民志愿军毅然开始保家卫国的战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使新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为新中国的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 约瑟夫〃奈)美国犯了很严重的错误,美国低估了中国对这次战争的重视程度。我想美国越过三八线就是错误的开始。
1950年时美国的钢产量是8700万吨,中国只有61万吨,双方相差140多倍。在与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的较量中,志愿军战士用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而国力之间的巨大差距,也让人们认识到一个刚刚获得独立的民族距离真正的强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沈志华)在这个时候呢就面临一个问题,你搞整个国家经济发展计划怎么搞,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学苏联,因为中国没搞过社会主义。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社会主义苏联创造的人类历史上崭新的计划经济模式引起了世界的普遍关注,正是依靠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苏联在建国后短短十几年间,就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这一发展模式吸引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刚刚实现民族独立的后发国家。
1952年中苏两国就经济援助问题进行了两个多月的谈判,两国政府最终商定,今后5年苏联给予中国必要的援助,开工建设骨干工程。新中国的工业建设在苏联的帮助下加快了进程。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以边计划、边执行、边修正的方式全面展开。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高级副院长 约翰〃奎奇)计划经济的优势在于直接、高效,特别是在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这对当时迅速发展的中国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到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共和国几乎每一天到在发生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等等。新中国的工业化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取得了重大突破,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1951年9月生活在贫困太行山区的农民李顺达第三次受到了国家主席毛泽东的接见。为解决生产资料匮乏的问题,早在解放区时期,李顺达就和6户农民成立互助合作组,将各家的生产工具集中使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这个经验与毛泽东是想法不谋而合。1951年12月,在中共中央出台的《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中,毛泽东亲自加上了这样一段话:“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食及其他工业原料,同时也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销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
1952年年底全国出现了农民自愿组织的830多万个互助组和3600多个初级农业合作社,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就这样开始了。1953年,个体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相继开始。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 朱佳木)主体是工业化,“三大改造”是两翼,就好比是一只鸟。这个“三大改造”是鸟的两翼,就是两个翅膀,有了这两个翅膀,我们的工业化才能够真正地能够得到实现。
社会主义改造是在生产关系方面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变革,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场社会变革,它对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直接起到了促进作用。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成为20世纪50年代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 彼得〃诺兰)我认为对于任何经济,尤其是对中国这样一个非常贫穷的面临许多问题的经济来说,这是一个明智合理的策略,而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空措施是不合理的,这样会给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人民的生活及福祉造成极大困难。我一直深信中国在五十年代早期以及七十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是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这是一幅在20世纪50年代非常有名的照片,照片的主角名叫李绍奎。1953年,毛泽东曾亲笔写信祝贺他创造了快速炼纲新记录。李绍奎和千百万新中国建设者们的热情来自哪里?这位炼钢工人常说的一句话透露了答案:“给自己干活,难道还能偷懒吗?”几千年来,普通百姓第一次成了国家的主人。1953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的普选,人民代表大会自下而上逐级召开,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我国人民民主进入全新阶段。与此同时,伴随新中国一起诞生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延续在国家生活与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使中国各民族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尊雕像为后人记录了一位新疆普通农民与国家领袖的故事,库尔班·吐鲁木,一个在旧政权时期被奴役被欺辱的农民,60多岁才第一次从属于自己的土地里收获了金灿灿的玉米。从此,库尔班的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他要骑着毛驴去北京,感谢带给他幸福生活的毛主席。库尔班不知道世界有多大,北京在哪里?他只知道向东一直走下去,就一定能到北京。
(库尔班的同乡 卡斯木〃热合买提)1958年,库尔班大叔作为劳模第一次去到北京,见到了毛主席,回来的时候毛主席送给了他十多米布,库尔班大叔回来后把它做成了大衣穿上了。1959年,库尔班大叔作为自治区人大代表又去了北京,走的时候村里的乡亲们告诉他,这次去不要说别的了,就说要一台拖拉机的事情。到了北京之后,毛主席问这次你有什么要求呀。库尔班大叔说能给我解决一台拖拉机吗。毛主席就批了一台拖拉机。这是我们这里头一次来了拖拉机。
库尔班的故事后来经王洛宾谱曲,成为脍炙人口的民歌——《萨拉姆毛主席》,直到今天仍被广为传唱。
20世纪50年代的激情岁月给定居北京的波兰裔作家爱波斯坦夫妇留下了这样的印象:“我们被一种同样的精神所感召,这是一种不为名、不为利,只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奋斗的行动。没有真心实意地参加过这种集体劳作的人是很难体会这种感情的。
1956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一五”期间,我国工业建设和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也就是在这一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中国全面建立,原计划用18年实现的目标只用了7年。社会主义制度的全面确立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根本基础,中国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为中国共产党积累了进行建设的初步经验。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系统阐述了处理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等问题,第一次提出体制 13 改革的问题,认为不能像苏联那样,把什么到集中到中央,而应当有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同时强调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但不能一切照搬。《林十大关系》标志着中国开始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随后召开的中共八大做了理论准备。
(毛泽东录音)我们并没有孤立的感觉,这样我们就一定能够一步一步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国家。
(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 石仲泉)这个时候主要矛盾几发生了很大变化,由过去搞阶级斗争就变为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当时的我们国家的生产还不能满足这个需要这个矛盾,因此我们党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尽快地要发展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生产力。
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之后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同时也作为独立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之后的依次重要会议,八大既对建国以来七年的经验作了总结,也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规划。
(中央党校教研部主任 柳建辉)八大提出关于主要矛盾的思想、关于经济建设的思想,有好多都是富有创意的创新精神,包括社会政治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包括执政党建设,这样一些思想,从目前来看,八大在党的代表大会历史上还是具有很重要的历史地位。1957年2月,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进一步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中的历史经验,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作出了一系列理论创造提出了一系列独创性的理论观点。此时的中国,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交织着建设新国家的巨大热情,汇聚成了一股无穷的力量,鼓舞着领袖和普通百姓对未来的美好梦想。
然而,当对梦想的追逐变得狂热时,人们逐渐忽视了理性的声音。“一五”计划取得的巨大成就使中央和地方的不少领导干部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忽视经济规律,急于求成,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估计严重不足。此时社会主义阵营取得的成绩也让中国领导人备受鼓舞。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提出要在15年内赶超美国。为纪念十月革命40周年而来到莫斯科的毛泽东在大会上发表演讲,提出中国将在15年内钢产量赶超英国。1957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中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大跃进”,片面追求建设的高速度、高指标的“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
(英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教授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对于中国如何实现工业化以及何时迅速地实现工业化,有很多理论,当时就想出了一些方法,像“大跃进”“后院炼钢炉”等等,虽然这其中大多数想法的初衷是很好的,但在经济上却过于理想化。
对速度的渴求同样出现在农业领域。1958年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高潮,一个多月时间里,全国74万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就合并成为2万6千多个人民公社。
正常的经济秩序被破坏,加之严重的自然灾害,1959年到1961年,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局面出现了。1960年,粮食和棉花产量跌落到1951年的水平。
1957年极少数右派分子乘全党整风之机,攻击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由此开展了一场反右派斗争,但犯了严重扩大化的错误。这是杭州市庆春路上的一栋两曾小楼,中国最早提出控制人口增长理论的经济学家马寅初曾经生活在这里。1958年,79岁的马寅初因为《新人口论》遭到批判,这篇充满科学论断与调查研究的文章被一些批判者说成是政治阴谋,计划生育被指责为让中国断子绝孙,学术的正常表达变得异常艰难。这也意味着国家的社会生活已经变得不正常了。
渴望迅速摆脱落后面貌的愿望遭遇挫折。在1960年,苏联单方面撕毁了和中国签订的600个合同,撤走全部1390名在华专家,停止供应中国建设急需的重要设备,使250多个大型建设项目处于停顿、半停顿状态,新中国失去了唯一的外援,处在了建国以来国际、国内环境最为困难的时期。新中国追赶当时世界发达国家的速度慢了下来。而这一时期,中国的近邻日本迎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年代”,国民收入在7年里增加了一倍。1964年东经奥运会的 14 举行,使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猛增了一倍多。1968年日本成为当时仅次于美国和苏联的世界第三经济强国。在曲折中探索的中国将如何摆脱困难局面呢?
(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 程中原)由于我们遭遇了三年自然灾害,国民经济陷入很大的困境。党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1962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但这样的做法很快就被停止了。而这一时期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集体领导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不断被削弱和破坏,党的权力过分集中于个人。
毛泽东对当时国内阶段斗争形势以及党和国家的政治状况作出了严重错误估计,甚至认为中央出了修正主义整个国家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险,只有实行“文化大革命”才能解决问题。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刊出《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一文,成为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1966年5月16日“五·一六”通知下发,“文化大革命”正式发动。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的内乱,给党、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国民经济遭到严重损失,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科技水平在一些领域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党风和社会风气遭到严重破坏。
这是山东即墨市的一个普通村庄,1968年王家后戈庄因为劳动力不足,决定发动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割草,为调动积极性每斤草奖励5厘钱,这引起了一场大争论,“物质刺激”、“5厘钱的报酬”被形容为腐蚀人们灵魂的“砒霜”。
(王家后戈庄第三生产队原书记 王衍怒)农村说那时候没别的,就是一灌尿还两行道,你是这灌尿撒在集体地里就是走社会主义道路,把这灌尿你撒在个人自留地里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
这是一场值得中华民族永远记取的悲剧!多年以后,这段沉重的历史依然令人慨叹。为了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年轻的共和国曾经经历过如此艰难的历程,而正是为了国家的真正独立和富强,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建设新中国的探索也完全没有停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尤其是在外交领域,在与亚、非、拉国家的友谊不断加深的同时,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新中国开始摆脱冷战思维的禁锢,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赢得了国家广阔的空间。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 入江昭)我认为毛泽东和周恩来以及其他领导人也认识到,即使“文化大革命”仍在进行它早晚也是要结束的,同时对抗美苏两个大国是不实际的,于是1970年左右毛泽东开始向华盛顿发出了一些信号。
(中国人民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时殷弘)中美破冰也为中国建交打开了一个新局面,西方主要国家和西方这些国家的盟国在很短时间内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这样一来基本实现了中国同世界上大部分国家有外交关系这样一个大好局面,最后也可以说,中美破冰也为中国以后的改革开放准备了重要条件。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 王缉思)从美国方面来说,是它开始日益认识到1949年以后成立的一个新中国,它是真正政治稳定的经济发展的国际影响正在扩大的一个国家,虽然有“文化大革命”中间的一些混乱,但它不可能动摇这个国家的一个根本。
就在尼克松访华的4个月前,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几年后,领导中国进行改革开放的邓小平对此评价说:我们能在今天的国际环境中着手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不能不铭记毛泽东的功绩。
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确立和坚持,而且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 15 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从无到有的问题,使中国赢得了经济上的独立,为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初步的物质技术基础,一些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成就,显示了中国丰厚的智力资源,一大批艰苦创业的知识分子和英雄模范,构筑了新中国的精神家园,历史赋予了每一代人各自的使命,任何人都难以超越自己的时代,历史将会公正地记录每一代人走过的足迹,历史也将忠实地把发展的课题留给后来者。
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还处在“文化大革命”带来的重重困难之中,人们渴望着一股强劲的新风,吹散笼罩在前进道路上的浓重迷雾,什么是社会主义?应该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严峻的现实和美好的理想需要所有中国人对这个重要命题做出回答,正在穿越历史三峡的中国航船期待新的领航者出现。
第四集:伟大转折
序言
2007年北京工人体育场正在为迎接奥运会进行大规模的改建。30年前,这里曾经成为世界的焦点,在1977年的一场足球赛上,从公众视线中消失了两年多的邓小平第一次公开亮相,日本共同社描述道:数万观众撇开比赛,霎时都站立起来,向他报以狂热的掌声,美国新闻周刊的评论认为,在经济事务方面预计他将逐渐发挥关键作用。
当时的中国刚刚结束了长达十年的灰暗岁月,10年间中国百姓的生活几乎没有得到改善,1977年全国农村的贫困人口超过两亿,中国经济与世界的差距也在日益拉大,而就在这一时期中国大陆的四周出现了经济迅猛发展的亚洲四小龙,中国将如何选择前进的方向,在这样一个特殊历史关头复出的邓小平将如何带领中国实现伟大的转折。
第四集:伟大转折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经历了十年磨难和挫折之后,人们开始企盼着新的生活快些到来。但是,很快出台的“两个凡是”,再次让人们陷入困惑,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这是否意味着中国还要继续走“文化大革命”的老路?
(日本早稻田大学亚太研究中心主任 天儿慧)当时复出的邓小平认为应该用更有弹性的思想,更加积极地提高经济活力否则中国就不可救药了,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突破某种思维框框。
1977年秋天,刚刚复出的邓小平果断决策,恢复因“文革”而中断了10年的高考制度,使570万中国青年获得平等考试的权利。几个月后,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数千名重新回到工作岗位的科学家获得了新生,科教领域的拨乱反正逐步展开。
(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一研究室主任 李正华)邓小平、陈云等老同志坚决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理论,他们认为毛泽东是人、不是神,中国要前进必须要突破“两个凡是”的束缚。人心所向,正在汇成一股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了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剑锋直接指向“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
(时任《光明日报》哲学版主编 王强华)这篇文章是用一种理论的形态来批驳“两个凡是”的,文章发表的当天晚上新华社就全文播发了,第二天《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又全文转载和转发,引起了提出和支持“两个凡是”的人的强烈反对,认为文章政治是反动的、理论上是荒谬的。
(时任南京大学讲师 胡福明)中国当时已经进入历史的关键时刻,处于历史的十字路口,“四人帮”粉碎了,中国走什么路这在当时是一个大问题,有两条路可走,一条维护“文化大革命”的理论、路线、政策,什么七、八年再搞一次,还是搞以阶级斗争为纲,搞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那么中国真的要万劫不复了,还有一条,否定“文化大革命”,平反冤假错案,全面拨乱反正,开拓一条新的道路
一场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就此在全社会展开,邓小平说现在发生了一个问题,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都成了问题,简直莫名其妙。随后,各省、市、自治区和各大军区主要负责人纷纷表示支持,真理标准大讨论为“文化大革命”后的中国实现历史性转折奠定了思想基础。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 邵华泽)当时处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面临着如何看待过去、总结过去,如何面向未来、规划未来。这个讨论所涉及的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关系到党和国家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这场讨论冲破了长期形成的个人崇拜的思想禁锢,有力地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打开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1978年11月中央工作会议召开,邓小平作了一个主题发言,在三张16开的白纸上他写下了后来影响中国进程的400多字的发言提纲,“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邓小平的这篇讲话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它实际上成为随后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则贯穿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整个进程。
(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 石仲泉)没有这样一个思想解放就不可能有现在的改革开放,就不可能现在取得这么伟大的成就。
1978年12月18日,这一天的北京白雪皑皑,空气很新鲜,有了之前充分的思想舆论准备,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得热烈而又轻松,会议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现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中央党校原副校长 杨春贵)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文革”结束之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这个重大历史关头所召开的一次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实现了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实现了建国以来我们党的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开辟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道路。
(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顾问委员会主席 芮立)我相信大多数人会同意,这次会议是中国几十年以来发生的最重要的变革之一,或许称得上是最具勇气的一次变革,因为它彻底改变了中国从1978年到80年代、90年代,一直到今天的经济发展方式。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安徽和四川等一些农村开始试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同一年深圳、珠海等4个经济特区开始筹建,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这一年一次跨越太平洋的行程构建了中美两国新的合作基础。时任新加坡总理的李光耀评价道,中国开放的大门以后恐怕再也关不上了。
中国在变,世界也在变,20世纪80年代全球经济展开了新一轮的竞争,面对通货膨胀和经济的不断下滑,美国里根政府和英国撒切尔政府逐渐放弃20世纪四、五十年代采取的凯恩斯主义,欧洲货币体系的建立促使欧洲向统一市场迈出决定性步伐,日本通过全球贸易登上了经济强国的位置,苏联依然陷于物质私有制的困顿,人们开始找寻改变现状的新途径。
此时的中国,改革的初步成果催生了人们的信心和希望,一场奋力图新的社会变革,如春潮股涌动,走出一条属于中国自己的道路,是几代中国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经过几年改革开放的尝试与探索,1982年,一个决定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命题被提了出来: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邓小平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这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进步发展的旗帜,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17(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章百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崭新命题,也使我们能够突破以往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局限,根据中国的国情尝试许多新的做法,进行体制创新。
要进行体制创新必须有制度的保障。1982年“文革”中被破坏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终于得以完全恢复,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
(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信春鹰)经过了“文革”的破坏,我们的经济、我们的法制已经是被破坏到了一个相当的程度,很多事情要从头开始,1982年宪法实际上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中华民族开始复兴的一个宪法上的起端,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的政治生活在宪法的保障下逐步回到正常轨道。但是,传统的思维惯性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今天看起来有些不可思议的故事或许能帮助我们理解那是怎样的一段光阴。
浙江温州柳市,今天,中国的百强城镇之一,5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上千家电器企业,年产值超过百亿元。20多年前,这里有一批最早闯荡市场的弄潮儿。当年的温州有八位从事不同行业的个体户,人称“八大王”,其中做得最好的“五金大王”胡金林年收入高达几十万元。1982年初的时候,有工作组来到我们乐清来查,他说这个不得了,一个小伙子一年做一百多万,赚了几十万。
(当年温州八大王之一 胡金林)我们才381块(钱)一个月,这个不得了了,最后这个工作组跟我谈话的就留下一句话说,虽然你钱是补税了六万多,但是,经济是经济,政治是政治。
不久温州“八大王”先后因“投机倒把罪”被逮捕入狱,侥幸逃离的胡金林成了全国通缉犯,在外流浪了两年多,一时间红火的工厂关门了,商店收摊了,柳市镇的工业产值一年减少了七千万元。基层传来的信息看似一个经济现象,实则是社会问题。在新事物面前,很多人的思想还无法摆脱长期以来形成的禁锢。1983年8月,中央明确指出从事个体劳动是光彩的。“八大王”的命运由此发生逆转。
(时任温州市委书记 袁芳烈)我说市委决定对“八大王”平反,在电话会议上,这一家伙声势大了,当时平(反)是平了,法院就是寄了一个通知,影响不大。我是要扩大影响,那抓“八大王”谁都知道,这个影响就大了。
1984年袁芳烈代表温州市委、市政府为“八大王”平反,这是一个温州经济发展开辟新天地的信号。而中国的改革此时仍处在早期的探索阶段。“八大王”平反了,人们对经济特区的质疑却还在继续。1984年,邓小平专程去了中国的南方,此时的深圳以从一个小渔村变成了全国瞩目的经济特区,工农业总产值4年里增长了10倍,一个现代化城市初见轮廓。它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同时确实也带来一些很多新的问题。
(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三编研部主任 闫建琪)这种情况下,到底怎么看待深圳,当时有个极端语言,说除了红旗其他都变成资本主义了。
邓小平一路上都在默默地观察和思考,几天后80岁的邓小平登上了珠海罗三妹山的山顶,当有人建议原路返回时他却意味深长地说,我从来不走回头路,世事如登山,不走回头路,邓小平的南方之行为特区建设留下这样一段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这是中国领导人对坚持改革开放的郑重表态。
(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研究主任 郑永年)这个国家能不能发展得好,能不能生存的得好,用比较容易说的话,容易懂的话,就是能不能给老百姓提供一个实惠的问题,提供经济福利的问题,所以邓小平当时就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日本横滨市立大学名誉教授 矢吹晋)邓小平是非常有经验的政治家,他考虑得很多,他有很多理论,其中最有名的是摸着石头过河。
建国初期计划经济体制曾在当时条件下起过重要作用,国有企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一体制统得过死的弊端逐渐显露,国有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改革开放为数以万计处于困境中的国有企业提供了转机。
1984年3月23日福建省55位国营厂长经理联名向省委、省政府写了一封公开信,信中写道,现行体制的条条框框捆住了我们的手脚,企业只有压力,没有动力,更谈不上活力,为此,我们怀揣冒昧大胆地向你们伸手要权。这封“松绑”公开信很快轰动全国。在随后的几年里,中国大量的国有企业相继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扩大自主权的制度。首都钢铁公司等一批最早开始承包制试点的国有企业取得了初步成效。到1986年国有企业改革又迈出实质性一步,这年的8月3日,沈阳市防爆器械厂宣布破产,公有企业破产倒闭这在中国是第一次。就在当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企业破产法(草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陈清泰)企业有了自主权,有了自主钱,增强了活力,也增强了企业发展的动力,但是这个时候的改革还有很大的局限,比如所有权、经营权不分,政企不分等这些制度问题没有解决,那么将来还会暴露各种各样的矛盾,尽管是这样,80年代的国有企业改革为今后的改革做了大量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984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第35个金秋,刚刚进行了五年的改革开放已经让人们感受到了变化和希望,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中国人用这样的方式向改革的倡导者致敬。(邓小平录音)今天全国人民无不感到兴奋和自豪,当前主要的任务是要对妨碍我们前进的,现行经济体制进行有系统的改革。
在群众的拥护和爱戴中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将改革进一步推向深入。
国庆盛典结束二十天后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并通过了一项重要的决定。
(中国社会科院原副院长 刘国光)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一个重大突破,因为这个理论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同商品经济联系起来。
(北京大学原校长 吴树青)为发展商品经济、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扫除了许多障碍,同时也为后来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从理论上作了重要的准备。
邓小平对这次大会作出这样的评价,大会说了一些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有些新话,没有前几年的实践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写出来也很不容易通过,会被看作“异端”。思想的突围带来了实践的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闸门逐步打开,一个个围绕着市场而生,充满活力的经济细胞诞生了,继四个经济特区后,14个沿海港口城市先后开放,开放的逐步扩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新的生活方式开始进入普通中国人的家庭,一个思想空前活跃的年代到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新的观念,对成功的渴望正汇聚成一股创业的热潮。
1984年北京一位40岁的工程师在这间小平房里创办了后来中国最大的电脑公司,他就是柳传志。20多年后,联想集团以16亿美元收购了美国IBM公司的个人电脑业务。20世纪80年代后,波及全球的科技革命迅速兴起,在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的这一轮竞争中,中国没有错过历史的机遇,当时正在松绑的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加快了中国追赶世界的速度。
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收藏着新中国成立后公开发行的第一支股票——上海飞乐股票,1986年11月14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证券业代表团时,把它赠送给了纽约证券交易所主席约翰·范尔霖。范尔霖高兴地说我很荣幸成为社会主义企业的第一位外国股东。股票的出现引来了国际社会的注目,这一长期被视为资本主义专有的特殊商品冲击着中国人的观念。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首任主席 刘鸿儒)争论这个股票市场就是两个原因,根上一个问题是姓资姓社的问题没解决,具体说两面、两个原因,第一个国有企业能不能改成股份制企业,会不会私有化,第二个搞股票市场会不会助长私有化,助长投机,助长贫富差别,甚至引起社会不安定。
像之前许多新举措一样,股票市场在争论中迈出了第一步。1986年,新中国的第一个证券交易柜台在上海诞生。当时,公开交易的股票只有两支,成交价经口头协商后,写在黑板上,通过柜台进行买卖。尽管中国资本市场的真正活跃还要再等待若干年,但这些实验性的举措已经预示着中国经济将会迎来新的突破和飞跃。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内各种新鲜事物不断涌现,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也被提上日程,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进一步深入。1987年,党的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完整概括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会议还正式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明确提出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 程中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它的重要意义在于纠正对社会主义认识上面超越阶段的“左”的偏差,如实地看到我们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把社会主义建设放在符合中国国情和客观实际的基础上。
1978年以后近10年,持续突进的改革给中国带来了显著成就。1987年时拥有十亿人口的中国,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但是改革也不可避免地与旧体制之间发生着尖锐碰撞,在经济领域同一种产品既有计划体制下的价格,也有市场条件下的价格,双重的价格体制混扰着经济的秩序,也开始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双轨制应该说在80年代上半期,它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吴敬涟)但是它也有消极的方面,消极的方面就是有些人从计划轨(价格)拿到了物资,拿到市场去卖,这样一下就能够赚很多的钱。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冒天启)在1987年准备对价格进行改革,改革的方法是先调后放,准备用一两年的时间来放开价格,实行市场定价。但是,由于这个方案超出了老百姓的社会承受心理能力,因此出现了一些不必要的问题。
1988年一场抢购商品的风潮席卷了全国,三个月内居民储藏存款减少300亿,95%的物价都在上涨,电视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普遍上涨了20%至50%,价格问题还只是中国在改革之路上需要解决的诸多困难之一,破除旧体制的过程中产生的矛盾,逐渐积累并触及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1989年1月1日《人民日报》的元旦献词有一段这样的描述,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问题,最突出的就是经济生活中明显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幅度过大,党政机关和社会上的某些消极腐败现象也使人触目惊心。中国面临着1978年以来最不平静的一段日子,1989年5月到6月北京发生了一场政治**,这场政治**的背后既有国内小气候的原因,也有国际大气候的影响。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 邢广程)在国际上几乎是所有的西方国家的主流形态都认为中国也必然会改变颜色,所以,西方一些预言家甚至认为他们有一个计划在21世纪初要在红场举行一个埋葬社会主义这样的一个葬礼,这是公开讲的一个事情,中国也肯定要(改变),多米诺骨牌也要在中国发挥作用。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国将往何处去?邓小平坚定地说: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在风云变幻的关键时刻,认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这是果敢的选择,也是明智的选择。对于如何看待改革中出现的新事物和新问题,邓小平提出不要搞争论,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发展才是硬道理。发表这些意见时,88岁的邓小平再次来到中国的南方,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发表了多次谈话,十多年后当人们再次聆听这些朴素的话语,依然能感受到深深的震撼。
20(邓小平录音)资本主义发展了好多年了,几百年了,我们才多长的时间,我们尤其是被耽误几十年了,不耽误这几十年,我们现在的面貌就完全不同了,再耽误不得了,中国只要不搞社会主义、不搞改革开放,发展经济,逐步地改善人民的生活,任何一条路都是死路。
邓小平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的论断对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中国社科院常务副院长 冷溶)他在谈话中从理论上深刻地、明确地回答了长期以来困扰和束缚人们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他在谈话中所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思想,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南方谈话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坚定了人们继续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念。
(美国南加州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 骆思典)1978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之行,它们是了解中国改革非常关键的时间点
一位88岁高龄的老人在改革开放的重要关口再次以他特有的改革精神为中国指明了道路,他不仅留下了宝贵的邓小平理论,而且留下了宝贵的邓小平精神。有人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推翻封建帝制的孙中山,为中国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建立起新中国的毛泽东,让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而挽救了社会主义的邓小平为中国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
当人们回首20世纪时会发现,整个人类都处在大变局之中,各种社会思想的演变、竞争影响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命运,也改变了世界的格局,20世纪的最后20多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在民族复兴的征途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将如何继续?新世纪的晨光中世界将看到一个怎样的中国?
第五集:世纪跨越
序言
当20世纪进入倒计时的时候,信息革命已全面来临,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中国的社会变革也在提速。在1989年6月,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 泽 民带领着改革开放的中国迈向新世纪。此后的13年,每个关注中国发展的目光都注意到了中华民族释放出的惊人活力,世界见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给中国带来的全方位的变化,这个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崭新构想,是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上正式提出的。
(江泽民录音)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地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要求我们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在一起,既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么,这样一种经济体制将如何建立?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又将开启怎样一段新的航程?
第五集:世纪跨越
上海浦东:今天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国际金融贸易区,它像一只头雁,带动着整个长江流域地区,共同经历了中国经济高速成长的黄金年代。然而,在17年前,被宣布为国家级开发区的时候,这里还是一望无际的农田,1992年,浦东开发的战略目标被写进了党的十四大报告,这是党的代表大会第一次具体部署一个城市的经济建设工作,从此,这个中国最大,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开发区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浦东开发和许多同样发端于1992年的经济事件一道成为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中国全力起飞的写照。
正是在1992年上海宝山钢铁集团扩建工程建成投产,宝钢成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王均瑶在浙江创办国内首家包机公司被誉为“胆大包天”。刘永好在四川成立希望集团,这是中国第一个经国家工商局批准的私营企业集团。王选在北京研制成功世界首套中文彩色照排系统,他领导的北大方正集团成为推动信息化的先行者。
从这一时期开始,中国的出口呈现高速增长,“中国制造”开始走向世界,同时,一批大型跨国公司逐渐成为来华投资新主角,1993年,世界500强之一的摩托罗拉公司把全球董事会从美国搬到中国来召开,董事们乐观地认为中国将是摩托罗拉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研究主任 郑永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这个思想确立了以后中国搞建设就有了方向,搞经济改革就有了方向。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的确定,在给中国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的同时,也为政府解决发展社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而一次由十多亿人共同参与的伟大变革注定不会一帆风顺。
1992年8月5日,一个重达18公斤的包裹寄到了深圳市,包裹内是2800张身份证,五天之后,150万股民汇集了2000多万张身份证,从全国各地南下深圳抢购新发行的股票,最终酿成了中国股票发行史上的“8·10事件”。这次极端的抢购事件背后,透露出1992年独特的经济温度。伴随着普通百姓对市场经济的热情,从1992年下半年开始通货膨胀的问题出现了,钢材、水泥、木材的价格比上一年上涨50%以上,全国消费品价格平均上涨了13%。如何才能让过热的经济冷却下来同时又保持发展的活力呢?
(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 林兆木)中央及时出台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十六条措施,这十六条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这是这次宏观调控和过去宏观调控的主要区别。
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开始发生转变,三年后,通货膨胀率从最高的24%降到了1996年的8%,同时依然保持了9.7%的经济增长率。人们形象地把这次利用市场规律进行的宏观调控比喻为“软着陆”。
(日本横滨市立大学名誉教授 矢吹晋)政府的作用从根本上发生了改变,为了让市场经济能够顺利发展,政府必须制定相关的政策,必须努力想办法停止阻碍市场经济发展的行为。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实现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打开了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崭新局面,到20世纪末,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的实质是利益格局的调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创的年代,那些曾经支撑着共和国经济大厦,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国有企业,有很多在市场竞争中举步维艰,许多国有企业的从业人员因此经历了一段难忘的日子。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陈清泰)在转向买方市场之后,市场经济的催生催死、优胜劣汰机制开始发挥作用,这就使国有企业(在传统体制下的)低效率的矛盾充分暴露,在这个时候国有企业大量亏损,有的地方70%左右的企业亏损,大量职工下岗,有很多企业面临着破产。
下岗,这个词汇开始频繁出现,根据劳动部门公布的资料,1993年,全国下岗职工累计达300万人,此后逐年上升,到1997年时突破1000万人,在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上海也有百万工人相继下岗,其中纺织工人就有27万。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高级副院长 约翰〃奎奇)人们是否能像我们希望的那样完成这个转型还有待检验,我认为最关键的就在于人们是否能在心理上适应不同于旧体制的新体制。
在经济体制转型中,广大下岗工人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为改革的顺利推进做出了重要贡献,面对短时间内出现的成千上万的下岗工人,党和政府没有坐视不管,而是想尽办法加大 22 再就业的培训力度,积极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经营机制,强化企业管理,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10多年前的中国,处在一个极为特殊的时期,新体制中正在建立之中,而旧体制仍在运行。早在1990年初,江苏宜兴一个名叫蒋锡培的年轻人成立了一家生产电线的小作坊,当年实现销售500万元,第二年达到1800多万元,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却遇到了问题。
(江苏远东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蒋锡培)要想更好发展确实是受到了很多的制约,比如我要贷款就贷不上,我的税收肯定就比人家高。
为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1992年,蒋锡培把自己的企业改变为乡办企业从而享受集体所有制的诸多好处。私人企业挂靠在公有制企业之下,这种做法在当时并不少见。
(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 厉以宁)这些民营企业家心里还是有顾虑的,所以我更保险起见,我戴上一个红帽子,挂靠某一个集体。另一个原因是什么呢?当时社会上的行政管理也好,或者不规范的地方,比如说乱收费、乱摊派。
尽管环境政策还有许多制约,但由于天生的捕捉市场机会的能力,民营企业仍然取得了狂飙突进式的发展,在中国的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例显著增加。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 刘树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国有企业焕发了生机,那么国有经济在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一些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进一步提高了控制力。与此同时,民营企业也获得了空前发展的大好的历史性机遇,那么现在我们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一支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力量。
20世纪90年代中期,无论是国有企业改革还是民营企业的发展,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的积极探索,使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一步步深化。
1997年2月19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去世,联合国为这位老人降半旗志哀,百姓们自发前来送行,感谢他为国家和人民做出的卓越贡献,感谢他带领中国人走上富强的道路,这一年全世界都听到了一个坚定的声音,中国将沿着邓小平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
(江泽民录音)我们这次大会的灵魂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十五大将无疑以这一点为标志坚持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个理论,这是党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同志的庄严历史责任。
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道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修改后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也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原所长 张卓元)十五大就明确提出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所谓基本经济制度,就是它最基本的经济制度里头最基本的一个方面,或者是构成了所有制结构的基础,在这里头,跟过去相比,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就是说它把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看成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十五大更进一步提出了三点会回转仪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明确了中国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部署,并对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等问题做出了新的论断。
1997年吉林省梨树县成为境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吸引他们的是这里农村村委会的直接选举。
(录音)也就是一个选出一个能够当家作主的人。
梨树县平安村的村民们可能没有想到,他们创造的“海选”经验将在全国推广。在城市,居民委员会直选也普遍展开。这一时期,基层民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权保护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努力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这是意义深远的重大战略决策。
经过五年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1997年时的中国人拥有了许许多多值得珍藏的记忆,这一年中国创造了75000亿的国内生产总值,外汇储备也纪录地达到近1400亿美元,并成为世界排名第十的贸易大国。这一年,中国告别了短缺经济,人们开始体会几千年来所向往的小康生活。这一年,中国国旗在香港冉冉升起,这片一百年前被迫割让的国土重新回到祖国,两年后,澳门也顺利回归祖国,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越来越成为国际舞台上一个重要而积极的力量,在一场不期而遇的危机中这份力量更是赢得了世人的尊重。
1997年7月2日,泰国人一大早醒来时突然发现他们在一天之内骤然变穷,泰铢眨眼间就失去了五分之一的国际购买力,国际投机家一下子从泰国卷走了40亿美元。
(时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戴相龙)国际投资者进行有意的投机操作,他预先收购了大量的这些国家本币,然后大量地抛出本币,让他们本币贬值,再用廉价的价格买进本币来还过去的贷款,从中取利,这就打击了这个市场。
这场金融危机迅速波及东南亚各国和日本、韩国等地,为了扩大出口,缓解危机,不少亚洲国家的货币大幅度贬值,这使得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高出,外贸出口遭遇巨大的压力。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 彼得〃诺兰)中国在这场危机中受到的影响比外国人想象的要大,中国在香港的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也欠下了巨额债务,因此中国在这场危机中也面临着自己的困难和挑战。
此时如果人民币贬值,中国商品就能加大国际竞争力,但这将会使整个亚洲地区的危机升级。世界注视着中国。1997年12月,国家主席江 泽 民在出席与东盟首脑非正式会晤时,首次就这一问题作了公开承诺人民币不贬值,中国领导人向世界传达了坚定的信号,这让许多外国观察者对负责任的中国刮目相看。
(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瓦斯克连斯基)中国可以使自己的人民币贬值,但它没有这样做,没有使人民币贬值,实际上就是对这些遭受金融风暴的国家的金融支持。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东亚研究院院长 蒂姆〃莱特)通过保持人民币稳定,暂时地允许东南亚国家货币贬值,提高了它们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帮助它们尽早摆脱危机。我觉得大多数人都承认中国在其中担任了重要角色。
就在亚洲金融危机的余震还未完全消散的时候,考验就接踵而至。1998年夏天中国遭遇了又一次严峻的挑战,那是一场来自自然界的灾难,长江爆发全流域性大洪水,嫩江、松花江爆发300一遇的特大洪水,7月初开始。连续8次长江洪峰使江汉平原数千万人的生命和整个长江中下游面临巨大的威胁。8月13日,正当长江第五次洪峰向湖北荆江逼近,国家主席江 泽 民来到了抗洪抢险的最前线——荆江大堤。
(江泽民录音)坚持奋战!坚持!再坚持!我们就一定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
灾难面前再次显示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显示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凝聚力。坚持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的人民军队经受住了考验,成为惊涛骇浪里的中流砥柱。中国军民共同谱写的抗洪精神丰富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资源。事非经过不知难,无论是应对经济领域的危机还是自然界的灾难都需要坚实的国力,发展始终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20世纪末,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再次提速,世界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小,市场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变大,全球竞争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激烈态势。如何才能尽快完善国内体制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巨大挑战呢?
24(原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副部长 沈觉人)我们申请复关,从这个方面可以对我们国内提供一些机制上的一些帮助,比如说公平竞争的机制,比如说市场开放的机制比如说规章、法规、政策的透明度的机制,以及对我们政府的职能改革的这种推进。
早在1986年中国就开始了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方的努力,十几年过去了,世界贸易组织取代了关贸总协定,中国的“复关”申请变色了“入世”谈判,但距离成功却依然路途迢迢。(世界银行驻中国首任首席代表 林重庚)世贸组织的其他成员对中国的要求和期望远远高于和中国具有同等人均收入的其它国家,这是因为(人们)对中国是否是真的是市场经济存在疑问,许多其它国家的人认为中国仍然是中央计划经济。
面对入世将会付出的代价,国内也不是传出忧虑的声音。对此,江 泽 民指出有人担心到国际市场的汪洋大海里去游泳,弄不好会呛水,甚至被淹死,但是如果我们总是不到国际市场上去经风雨见世面,我国经济和现代化建设就很难更快地推进。
1997年10月26日江 泽 民访问美国,对于渴望到世界市场游泳的中国经济这是一次肩负使命的远行,在嗅觉灵敏的国际观察家眼中这是一次将会影响世界的对话,一时间,美国总统克林顿举行的欢迎晚宴的请柬成为最热门的入场券,正是这次访问,确定了中美两国将共同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访问也加快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步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院长 张汉林)我们的出口从1978年的第33位提升到了1997年的第10位,而进口迅速上升到了第12位,所以说明中国是全球重要的一个很大的市场。而另一方面呢,我们的整个经济规模也不断地扩大,所以从1978年当时只有3000多亿人民币迅速扩大到了1997年的7万多亿人民币,所以外汇储备也上升到了1400亿美元,那么这些都充分地表明中国的整个综合国力大大地增强,国际地位不断地提高,这个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条件。
北京时间2001年11月10日23时38分,随着击槌敲响,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此时,距离中国递交复关申请已有15年,有人说中国从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到加入世贸组织这一刻,实现了一次历史性的跨越。
(原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部长 石广生)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复兴,中国现在确实已经成为世界的一员,而且是重要的一员,它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这既包含着中国的自豪,也包括着中国人民对世界的一种责任。
(英国前外相 杰弗里〃豪)当我1983年当任外相时,中国早已经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但那时的中国在联合国中是比较内敛、沉默的,如今的中国无论是在联合国还是在全球各地都扮演着积极的角色。
(俄罗斯国民经济研究院院长 弗拉迪米尔〃马乌)中国经验那当然是非常非常有意思的,中国20多年来的历史是成功的历史,这段历史证明一个比较落后的国家在发展中可以完成一次跨越。当然,这就是中国特色。
中国的确变了,变得自信和从容了,中国又没有变,细心的人们发现经济市场洗礼后,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的国有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且已越来越多地在国际竞争中崭露头角。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 邵宁)把国有经济明确地给它集中在关系国家经济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大型企业身上,那么这个布局结构调整是现在国有经济能够实现现代化、国有经济经营状况明显得到改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
而这一变化的背后,也离不开法制的不断完善,有人说:市场经济也是法治经济,从1992年到2002年的10年间,中国的法制建设快速推进,全国人大共修订法律167件,其中,涉及市场经济的有61件。
25(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安建)正是这些法律上的这些有关市场主体、市场交易、市场规则、对外开、宏观调控这些法律制度的建立,才标志着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
世纪之交,中国人不仅在市场经济的风浪中强壮了筋骨,初步展现出一个发展中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而且还创造性地践行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赢得了举办世界上最重要体育赛事的荣耀。
2002年秋天,中国共产党再一次表现出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
(江泽民录音)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国防大学原副校长 侯树栋)十六大的灵魂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它也是贯穿十六大报告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使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有重大历史意义的。
在党的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进了《中国共产党章程》。
(中央党校副校长 李君如)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对我们党和国家提出了新要求,所以它既是坚持邓小平理论一个科学成果,又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一个重要成果,至于强调丰富发展呢,因为它反映了历史和现实提供的这种种的经验。
十六大不仅总结概括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而且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新世纪的晨光中,人们发现中华民族燃烧了整整一个世纪的复兴之梦,获得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和明确的目标。
100年前,北京城遭遇了八国联军的入侵,贫弱的清王朝无力抵抗,救亡图存成为千千万万中国人苦心焦虑的问题。这张老照片记录了一个古老帝国的悲剧。100年后,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国家领导人聚会在纽约举行,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的国家元首留下了这张握手的合影,无论对于中国还是世界,这都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姿态。
100年是漫长的也是短暂的,在人类告别风云变幻的20世纪时中国告别了这个世纪曾经的苦难,经过100多年的求索与奋斗,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中国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世纪跨越,中国人跨越的绝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节点,伴随着国家一起迈入21世纪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
经过十多年的创新和实践,中国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开启了一段新的奋斗征途,获得了充分自信的中国人站在了新世纪新阶段的起跑线上。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将薪火相传。
第六集:继往开来
序言
一个崭新的世纪已经开启了,中国迎来了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激励着走在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每一位中国人。
200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选举出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2003年3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
26(胡锦涛录音)我深知担任国家主席这一崇高的职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一定忠诚地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恪尽职守、勤勉工作,竭诚为国家为人民服务,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重托。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给国内外的评论员留下了精干、务实、亲民的第一印象,13亿中国人和国际社会众多观察者注视着这个新的领导集体,他们将如何管理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如何领导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继续走好民族复兴之路?
第六集:继往开来
2002年12月5日胡锦涛和中共中央书记处全体人员冒雪前往西柏坡学习考察,这是他们履新不到一个月的首次集体行动,西柏坡是中国共产党进入北京前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1949年3月在革命胜局已定的历史性时刻,毛泽东指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半个多世纪以来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一直伴随着新生政权,2002年的冬天新一届领导集体来这里重温历史,是对全党的警示,也是对人民的承诺。
(中央党校副校长 李君如)在这个西柏坡,他(胡锦涛)提出来要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这么一个很重要的执政理念,我感到是对西柏坡精神的最好的解读,也是对西柏坡精神一个最好的继承,同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来解读西柏坡精神,体现了我们党的高度清醒的自觉。
2002年冬天里的这次出行寓意深远,它向全社会宣誓责任重于泰山,几个月后这一执政为民的誓言化为了带领全体民众共渡难关的具体行动。2003年春天,一场意外的灾难在毫无防备间到来,一种被称为非典型性肺炎的呼吸道传染病迅速波及了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这种当时还不为人类了解的病毒所造成的猜测,疑惧和恐慌比病毒本身更快地蔓延。
(中华医学会会长 钟南山)(这个)疾病会有比较高的死亡率,特别是对青年人、中年人,所以大家对这个病很恐慌。
(卫生部副部长 高强)传播的速度很快,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就传播到全国24个省市区,波及到266个县市。
这是一场与病毒争夺生命的战役,它考验着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测试着中国社会对应突发事件的“抗体”,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全世界的眼光都在注视着中国,注视着刚刚上任的中国领导人。
2003年4月14日下午,在广州最繁华的商业街北京路上,人们惊喜地看到了胡锦涛的身影,在这座当时已有1000多人感染SARS病毒的城市里,党总书记和普通百姓的手握在一起,无论疾病灾难,无论艰险困苦,中国的领导人用言行表明,他们始终同人民在一起,有这样的领袖就有同样恪尽职守共赴危难的百姓,这场春天降临的全球性瘟疫,终于在夏天到来时被送走了,中国,赢得了胜利,当这一年结束的时候,人们发现中国的胜利还不仅仅是打赢了抗击非典一战。
这是地处戈壁大漠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2003年10月15日,中国人探索宇宙的征程从这里出发,5时20分,胡锦涛总书记前来为中国的航天员壮行。
(胡锦涛录音)我们欲祝这次飞行取得圆满成功,我们等待着你胜利归来。
(杨利伟录音)我向总书记和全国人民保证坚决完成任务,不辱使命。
北京时间9点整,千年一刻,38岁的航天员杨利伟带着一个民族的梦想起飞,浩瀚的太空迎来了第一位中国访客,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中国人在2003年拥有了一份新的珍贵记忆。
就在这一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了8%以上的增长速度,并首次进入世界贸易前三强,联合国的报告称: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居世界各国或经济体之首,而且正日益成为重要的进出口国。香港媒体用八个字来评价新一届领导集体执政的第一年:潮平岸阔、风正帆悬。27 在举世瞩目的成绩面前,中国人并没有自满和沉醉,而是更加从容冷静地思考着未来。为了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中国人的目光必须看得更加长远。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张曙光)(经济)增长潜力也是比较大的,而关键的问题是如何保持这种潜力能够稳步地发挥出来而不受到其它的因素而打断它的增长过程。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教授 吴本立)中国共产党取得的成绩不是谁都能取得的,也没有人能做到如此程度,但也正是取得的这些成就、成功,还有物质生活的提高,为政治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问题。
那么,21世纪初的中国究竟面临着哪些新问题呢?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又将如何迎接这些挑战呢?
2003年时,中国有劳动力7亿4千万,进城的农民工约有2亿,除了每年增长1000万人的就业压力,中国农村还有近3000万人需要解决脱贫问题,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差距大,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环顾世界,发展的命题困扰着所有国家,经济全球化在给世界带来急剧变化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环境、资源、疾病等全球性危机。
(英国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 莱斯特〃布朗)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独立于世界取得成功,我们要共同努力解决这些问题。中国由于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经济规模大,必将在这一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必然面临着新的问题,在这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世界中,中国人必须用更大的智慧来面对时代课题,总结以往历史发展的经验如何更好地发展成为我们思考的新方向。肩负着民族复兴这一伟大使命,2003秋天,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一个令世人耳目一新的重大战略思想,这就是“科学发展观”。
(胡锦涛录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一个重大的战略思想。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教授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发展中的困难源于你不能只专注于一件事,你必须把握全局,你必须掌握平衡,中国的竞争优势就在于迄今为止它能把持平衡。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既是来自对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清醒认识,也是中国基于全球发展的一种选择。而要在全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在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的确是一个举世公认的世纪难题。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新世纪初,科学发展的思想将如何化成一个个湖体的实践呢? 2005年底,国家环保总局以严重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名义,叫停了30个总投资1179亿多元的在建项目。这是《环境评价法》实施以来,中国首次大规模对外公布违法开工项目。外电评论道中国环保“动真格的了”。
(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 毛如柏)面临当前环境资源压力,确保我们的发展是一个可持续的发展,是一个可协调的发展,是一个全面的发展。
这是中国的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五十多年来,每五年制定一次的发展计划都鲜明地体现着同时期的发展诉求。2006年开始实施的新的五年规划贯穿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
(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 林兆木)“十一五”规划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约束性指标,在“十一五”规划目标的22个指标当中有8个约束性指标,主要集中在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领域,比如,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十一五”期间要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要减少10%。
在建设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同时,科学发展观的深邃目光也投向了广袤的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美国旅行家保罗·泰鲁曾在《游历中国》一书中写道有昆仑山脉在,铁 28 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但是,2006年7月1日,一个奇迹般的工程在世界屋脊上揭开了面纱。青藏铁路不仅给牧民们带来了交通的便利,也给他们带来了新的财富。生产野生核桃油的西藏圣鹿公司已经感受到了这一变化。
(录音)今年年初定了414万元定单,这在我们过去西藏本地卖的话,大概一年左右吧。青藏铁路全线开通,引起了各国媒体的普遍关注,人们关注的显然不仅仅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铁路的诞生,而是铁路将会辐射和带动的这一地区的经济。一个颇有意味的评论说:中国将会被带到一个新的高度。
(国家统计局局长 谢伏瞻)在“十五”期间,新增的公路的通车里程在西部地区增加了20多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是6853公里,另外像铁路,我们新增的铁路是5000公里,在西部地区,新增的机场,民用机场10个,在西部地区的省会城市和中心城市的建设,步伐都在大大地加快。
当人们的视线超越8000多米的世界屋脊,看到的是一幅统筹兼顾的中国发展版图,西部正在变成一片热土,中部六省正在寻找独特的区位优势,装备制造业基地的定位为东北振兴描画了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又一个引擎——天津滨海新区在2006年正式启动,率先发展的东部地区将与东北部、中部、西部共同撑起一个经济全面发展的中国。而这一切必将带来中国社会全面而深刻的变革。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 景天魁)我们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结构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人们的利益关系、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全面把握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如何才能解决一系列日益突出的社会难题?2006年的深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认为开始全面部署。从2003年的春天出发到2006年的秋天,一条促进社会和谐的科学发展之路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 威廉〃卡拉汉)和谐社会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因为它是一种中国式的对于发展的思考,这也是一个强而有力的概念。
(世界银行驻中国首任首席代表 林重庚)我认为像中国这样一个国家,可以一边快速发展,一边保证人民的社会福祉,实际上这应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特点。
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生活在这片国土上的每一个中国人。(字幕)2003年全国清欠农民工工资行动开始,2亿多进城务工人员的劳动获得了尊重。2005年城市棚户区改造工程成效显著,惠及千百万老工业基地职工。2007年国务院部署79个医疗改革试点城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启动。2007年全国农村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1.5亿学生家庭受益。2007年全国城乡全部实行“低保”政策,会集4000多万贫困人口。(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李忠杰)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把人民以及人民的利益作为本,努力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解决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问题一直是执政党的头等大事,党中央出台一系列惠民的政策措施,约9亿农民得以共享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从2004年开始,惠农政策的力度透过中央一号文件一次次加大,2006年1月1日农业税被正式废止,中国农民告别了已有2600多年历史的“皇粮国税”。河北省灵寿县清廉村,中国北方一个宁静的村庄,2005年年底,村里的农民王三妮听到了国家不再征收农业税的政策,像无数得知这一消息的农民一样,兴奋不已的王三妮在心里算起了帐。
(河北省灵寿县清廉村农民 王三妮)每年一个人交76块钱,我们一家就是交530几块钱吧。免了农业税以后,不但不交了,每年还补贴我们。
29(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陈锡文)所以我下去调查我就了解到,对这些农民来讲哪朝哪代都没有过这样的好事,这一手免税,这一头发钱,国家给农民发钱这个事就没有遇到过,所以感情就一下贴近了。
国家免除了9亿多农民1250亿的税费,从小就掌握了铸鼎手艺的王三妮决定自己出钱铸一个青铜鼎来记录这件亘古未有的大事。2006年9月29日“告别田赋鼎”铸成,中国历史第一次由一个普通农民以如此郑重的方式记录了下来:
我是农民的儿子,祖上几代耕织辈辈纳税。今朝告别了田赋,我要代表农民铸鼎刻铭,告知后人,万代歌颂,永世不忘!
——“告别田赋鼎”铭文
这尊鼎记录了取消农业税之后中国农民的喜悦心情,也显示出了中国经济成长的实力。2006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第一年,也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头一年。这一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20万亿元大关,跃居世界第四大经济体,成为世界经济名副其实的发动机,多种工农业产品的产值居世界第一。“中国制造”行销世界的同时,也让许许多多的中国家庭过上了殷实的生活。这是位于上海市西北郊区的一个普通家庭,从1957年开始,季颖、李惠英夫妇记下了家里的每一笔收入和支出,也记下了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百姓与共和国甘苦与共的历程:1977年时家里买了第一台9寸的黑白电视机,1987年拥有了第一台电冰箱和洗衣机,1990年第一次为旅游花了1000元,1994年装上了电话,1997年用上了空调,2003年家里装修重新买了全套家具,2005年拿出500元来买保健用品,2006年送外孙女去学开车,2007年为外孙女结婚准备了6万元。
(上海市民 李惠英)什么时候买什么东西都记在上面,一年一年最后到现在,现在觉得生活一天天好起来,现在不但有的吃有的用,还有的结余,所以现在的生活好像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天比一天好。
盛世阳光下中国人开始享受幸福的生活,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这一历史性跨越的中国人越来越坚定了一个共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07年春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获得通过,这部受到全社会高度关注的法律立法时间长达14个春秋,草案曾进行七次审议。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尹田)有一句古话叫做无恒产,即无恒心。所谓恒,就是永久性的安全感的这样一个意思,所以一个人的财产如果缺乏安全感,那么他的生活就不会安宁。(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国研究系主任 蓝普顿)很多中国经济学家都认同,我想很多西方的经济学家也会认同,物权法对市场经济的良好运作是绝对必要的,只有当人们有安全的财产权时人们才会投资,经济数据也会证明这一点。
在这部与每一个公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反复审议修改的时候,对公共权力形成约束的里程碑式的法律《行政许可法》在2004年开始实施。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主任 曹康泰)据我了解,政府自己提出并要求在一定时间内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这在世界法制史上是一个创举,是独一无二的,这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执政、治国理念的最新成果。
也正是在这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次修订完成,“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被郑重地写入法律。在法治的天空下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步伐更加坚实。
北京中关村,中国高科技企业集中的地方。2005年国家主席胡锦涛为这里的一家企业颁发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邓中翰和他的团队创造了中国第一枚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他们将其命名为“中国芯”,到2006年年底,“星光中国芯”已成功占领全球70%的市场份额。累计销量突破一亿枚。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 邓中翰)更重要的是,你是不是有真正的创新,有真正的技术,当你的技术能够给大家带来技术上的进步和市场上的需求的满足的时候,无论怎样我们的创新就能够走向全球。
用15年的时间完成从全球最大的生产国家向世界主要创新型国家的转变,中国已经出发。2006年1月9日,新世纪第一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召开,奖金为500万元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分别颁给了气象学家叶笃正、肝脏外科专家吴孟超,到2007年,已有10位卓越科学家获此殊荣,这是一支功勋卓著的队伍,这些令中国人骄傲的名字显示了这个时代榜样的价值,他们不断壮大的力量就是中国未来的力量。
两千多年来,古老的长城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苦难和忧患、求索和奋斗。今天,它终于有幸见证这个民族的自信和自豪。中国的命运不再需要一座城墙的守护,力量生长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未来掌握在每一个中国人的手中。一个民族真正的力量来自于它的心灵,没有精神脊梁的民族是永远不可能真正站立起来的。
(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院院长 杜维民)如果想支撑一个经济大国乃至政治大国的发展,一定要靠文化,而这个文化要靠很深厚的传统文化的底蕴能够让它发挥起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是和谐文化的根本,在社会主义所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领地位,它与五千年深厚积淀的中华文化血脉相连,支撑起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
(北京大学教授 季羡林)一个民族要想复兴,首先从什么地方下手?首先从文化下手。(教育部副部长 袁贵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抓住了文化建设的根本,它集中地阐述了在我们这个思想大活跃、文化大交融的时代,用什么样的指导思想、理想信念、精神支柱和道德规范去引领社会风尚,凝聚全民族共同前进。
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推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又为文化建设描绘了新的蓝图,文化领域呈现出大团结、大繁荣、大发展的生动局面。
中华民族历来热爱和平崇尚和睦,追求和谐,快速发展的中国提出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意味着向世界庄严承诺,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2006年11月与中国有外交关系的全部48个非洲国家的众多首脑和代表共聚北京,这一年恰逢新中国同非洲国家开启外交关系50周年,这也是中国在历史上第一次同时接待这么多位国家首脑。南非总统姆贝基认为: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将把非洲大陆带向充满希望的未来,为此他发表了一篇题为《希望诞生在北京天安门》的文章,一位埃塞俄比亚记者则写道: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就是一个推动建立和谐世界的历史性的会议。
(外交学院院长 吴建民)我们承认我们之间有分歧,但是我们还有很多共同点。我们可以在共同点的基础上发展合作实现一种共赢的局面。
(日本东京大学教授 田中明彦)从整体来看中国的外交是符合中国国家利益的高明的外交,在国际社会上、在国际组织多边的框架内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英国哈佛大学教授 约瑟夫〃奈)中国经济增长加强了中国对其它国家的吸引力,也就增强了中国的软实力,软实力就是一种通过吸引力而不是强迫来达到目标的能力。中国经济的成功使其软实力大大提高。
民族的复兴离不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政治文明的发展,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 31 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代赋予我们庄严神圣的使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和民主形式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丰富。
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必须拥有维护和平的力量,建设强大的国防,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建设一支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人民军队,必将铸就保卫和平的钢铁长城。推进党的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工程,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有力的思想和组织保障
2007年7月1日,香港,这个中国近代百年沧桑的特殊见证者,以它在回归祖国10年中所走过的历程骄傲地告诉世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航船早已驶出了1840年的海面。两年后,澳门也将迎来回归祖国10周年。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按照“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国人始终不渝的目标。
2008年即将到来,为了这个期待已久的时刻,中国已经做好了准备。为了迎接这次奥运盛会,中国已经张开了拥抱世界的臂膀,一个全面开放的中国正一步步走近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一个民族要实现自己的伟大复兴,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中国人民历经100多年的艰辛探索而开辟的民族复习之路。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将如何继续?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到“四个坚定不移”:
(胡锦涛录音)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坚持。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必须坚定不移地为之奋斗。
再过几天,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将召开,这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将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一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对于有着一个灿烂文明民族今天是如此渴望再创辉煌,也只有经历苦难的民族才更加懂得重新奋起的意义。回首过于的100多年,历史发生了沧桑巨变走出了一条清晰的轨迹,事实有力地证明:只有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广阔前景,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激励着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
到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到2020年,在建党将近100年的时候,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到本世纪中叶,在新中国成立100年的时候,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今天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亿万人民朝着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迈进,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实现!辉煌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光荣属于中华民族!
探索传统纸媒数字化发展之路 篇6
新闻集团是以报业经营起家的全球传媒集团,在世界范围内经营多种报纸媒体,旗下不乏《泰晤士报》《华尔街日报》《星期日泰晤士报》等知名报纸。作为新闻集团主要业务收入来源之一的报纸业务,近年来却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传统纸媒的收入和赢利都有所下降。为了应对传媒数字化的挑战,新闻集团的CEO默多克提出了新闻集团经营的数字化战略,其中针对传统纸媒的变革举措,更是引发了人们对传统纸媒革新经营路径的思索。
内容资源数字化的革新
首先,新闻集团对旗下主要报纸媒体的内容资源进行了数字化的革新。一方面,体现在与网络媒体的对接,开设报纸的网络版,使纸质媒介的内容信息以电子阅读的方式呈现到受众面前,从而使内容资源得以更大范围的传播。
另一方面,体现在与移动阅读终端的对接。在随后的几年中,以亚马逊阅读器Kindle为代表的各种电子阅读终端出现和蓬勃兴起,媒介形态的更新速度加快,引发了传媒产业链条中环节和构成主体的变化。受众对媒介终端的接触已不仅仅局限于满足自身对信息的社会化需求,更多的是借助多媒体的终端产品满足自身信息处理的个性化需求。
在众多新兴的移动阅读终端产品中,默多克选中了苹果公司的iPad。2010年4月,当iPad在美国上架发售后,当日即售出30万部,其强劲的市场表现使得苹果公司不得不作出了延后进行全球发售的决定。同时,也引起了很多传媒集团的关注,纷纷将目光锁定了iPad的应用程序平台。在美国,一些传统媒体推出了适合于iPad的报刊应用软件。新闻集团也与苹果公司达成合作,《华尔街日报》的应用软件随着iPad的上市如期登场,并获得了不俗的成绩,有超过10万人通过iPad阅读《华尔街日报》。
内容经营理念的革新
新闻集团较早提出并极力倡导网络报纸付费制,虽然在众多报刊网络版免费浏览的状况下,率先推行付费制有一定的阻力。但从行业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默多克这一举动反映的传媒产品内容经营理念——不管以何种媒介形态进行媒介内容的传播和接收,都必须呈现其应有的价值性——对于众多传统纸媒探索转型过程中的商业模式确是值得借鉴的。
遵循这一理念,默多克对旗下的《华尔街日报》实行在线付费阅读,并逐步扩展到《泰晤士报》《星期日泰晤士报》,使网络新闻付费制度的推行范围扩大。同时,受众在移动阅读终端进行报纸新闻内容阅读时,也为获取电子报纸支付相应的内容获取费用。今年6月,新闻集团公布了两起交易——收购赫斯特报业集团旗下的斯科夫电子阅读技术公司和投资新闻在线。此举又再次明确了新闻集团对网络内容收费和在移动终端发布内容信息的决心,以确保新闻集团作为媒介内容生产商的获利,从而保证持续生产高品质的内容。
内容经营模式的革新
传统纸媒的赢利来源于集团的高品质内容、广告经营收益以及无形资产品牌价值。在报纸产品的销售过程分别以出售报纸获得、出售读者注意力获得和将买卖转化为增益过程获得。新闻集团对报纸内容经营模式的变革,也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第一,注重电子报纸订阅收入。在数字化战略实施过程中,随着传媒产业链中阅读设备生产厂商、通讯运营商等的加入,报纸产品内容销售的重心也逐渐从销售纸质产品的发行收入转向销售电子报纸产品的收入。对于新闻集团来说,电子报纸收入成为获利的新增长点。在iPad发布后两周内,3200多名iPad用户成为《华尔街日报》iPad付费应用程序的注册用户。在2010年6月召开的D8数字大会上,默多克预计,在iPad的带动下,《华尔街日报》的付费订阅量将至少增加110万。而且,新闻集团推行的阿莱西娅(Alesia)项目中也在不断探索报纸内容数字化后的新型订阅模式。
第二,拓展报纸广告收入来源。
新闻集团的传统纸媒不单是媒介内容的载体,来自于纸媒的广告收入也曾是支撑其内容生产的重要获利来源。但新的媒介环境下,其作为广告平台的获利逐渐被网络、移动阅读设备所分流。据美国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美国报纸广告收入总额呈下滑态势,互联网广告将成为仅次于电视的美国第二大广告媒体。因此,维系传统纸媒广告客户则需通过提供多種形式的专业化新闻内容,利用报纸内容的吸引力保持目标受众对报纸的忠诚度,准确把握受众需求。
在网络媒体方面,新闻集团旗下的《华尔街日报》凭借拥有的精英读者群的注意力,使广告客户愿意进行广告投放。此外,在移动阅读终端方面,新闻集团也通过积极与iPad等渠道商的合作,将iPad庞大的潜在受众群培养成旗下报纸的受众,扩大目标受众的范围,积极建立消费者资料库,将受众的信息精细化、 需求精准化,以此作为招揽广告客户的资本。
第三,延伸增值收入来源。
前不久,新闻集团阻止谷歌盗取其完整新闻链接的事件,引起了业界的关注。其实,这场纷争背后矛盾集中在传媒产业链条上内容生产商、渠道商的利益收入分配之争。对于新闻集团来说,此过程也是报纸销售获益来源中将买卖转化为增益的过程。其力图将报纸内容的每一个销售环节都变为利益增值的机会,并且获得最大程度的利益。此后,新闻集团选择在苹果公司的应用程序商店进行旗下电子报纸《华尔街日报》售卖的做法,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新闻集团可以从iPad获得100%的营收,而借助亚马逊的Kindle电子阅读器则需要支付渠道商70%的利润分成。这种选择正是基于对报纸销售实现买卖过程的增值的考虑。
(作者单位系河北 唐山学院文法系)
数字电视发展之路 篇7
一、打造网络新媒体平台, 台网融合一体化
电视嫁接新媒体的一种重要模式就是积极扩展网络电视新媒体业务, 电视台开办自己的网站是传统媒体向新领域进军的重要途径。电视媒体的平台型网站作为一种网络媒体能放大电视媒体的信息, 扩展电视的传播形式。网络化平台让受众自由下载、点播节目, 利用网络信息的易存储性、易检索性、易复制性进行多层次的传播, 使电视节目的信息价值最大化。
中央电视台为此提出了“台网融合一体化”发展战略, 实现网络宣传与电视宣传一体化, 央视网依托中央电视台的优势资源, 台网融合, 强化台网互动。央视网在建设国家新媒体集成播控平台的基础上, 还推出“网络视频云平台”, 为全国各级电视台和影视机构提供一站式的服务, 建设国家网络视听公共服务平台。央视网还紧跟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全面布局, 抢占移动新媒体传播制高点。现已形成包括CCTV手机电视、央视手机报、手机央视网 (WAP) 、视频手机报、移动互联网客户端等多种业务形态群, 直播电视频道100路, 成为规模最大的手机电视直播平台。
依托凤凰卫视的优势品牌创立的凤凰新媒体, 不但成为优质电视内容的网络传播渠道, 更整合了众多专业媒体机构生产的内容, 用户生成的内容, 以及自身生产的专业内容, 提供含图文音视频的全方位综合新闻资讯、深度报道、观点评论、互动应用、分享社区等服务, 满足主流人群浏览、表达、交流、分享、娱乐等多元化与个性化的诉求, 并反向传输给凤凰卫视的电视平台, 形成创新的网台联动组合传播模式, 为互联网、手机及电视用户提供丰富的内容及随时随身的服务。
国内有实力的广电媒体都非常重视新媒体平台的建设, 一些网络平台也是办得有声有色。如浙江广电集团旗下的视频网站———新篮网, 其整合了包括浙江卫视在内的18个广播电视频道的优势资源, 打造“浙江第一视频门户”, 为网民提供互联网、通信网、电视网三网融合, 无缝衔接的新媒体。
可见, 传统电视媒体创办的网络媒体, 应该发挥资源和品牌优势, 通过开放与合作, 聚合社会各方力量, 形成集天下之大成, 合作共赢的运行机制, 建设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占领新媒体阵地。
二、发展手机电视业务, 进军新媒体平台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2012年上半年, 通过互联网收看视频的用户增加了约2500万人。手机端视频用户的增长更为强劲, 使用手机收看视频的用户已经超过一亿人, 在手机网民中占比由2011年底的22.5%提升到27.7%, 在视频网站、运营商等多方积极推动下, 用户使用手机终端在线看视频的习惯正在逐步养成。手机电视作为未来通信网、电视网、互联网“三网合一”后出现的全新媒体业务, 传统的电视媒体能否顺利进军手机电视业务并发挥主导作用, 是未来电视媒体发展新媒体的一个着力点, 是电视媒体聚合分散化、小众化、个性化受众的重要渠道。面对电信运营商实施的媒体化战略, 传统电视媒体要依托其内容资源优势, 最大化实现内容资源垄断性, 继续保持传统电视媒体在视频服务方面的优势地位。
手机电视用户使用的时间大多是一些零散的时间、休闲的时间, 甚至经常是一些漫无目的的浏览性收视行为, 因此手机电视节目更适合于短、精、快的节目, 满足受众对内容上简洁、轻松、快节奏的要求, 手机电视应避免提供需要高强度注意力的内容。在功能上也更趋向于新闻信息传播、娱乐、服务、体育赛事的直播以及互动方面, 而不仅仅是普通电视节目的复制和直播, 视频类和互动性强的产品可能更适应手机电视的传播特性。比如, 国外推出的专门为手机定做的浓缩版移动电视剧《24小时》、《爱与恨》和《日落酒店》等, 其每集长度都只有一分钟左右。正如凤凰网CEO李亚所说:“来自凤凰卫视的内容占到整个凤凰网视频内容的50%, 并且会进行重新的包装编排, 30分钟的节目可能拆分成3分钟一段共10段, 每段提炼出一个小标题, 更利于加关键字。”这样做不仅满足了手机电视用户的收视需求, 而且也起到了引导收视注意力的作用。电视媒体要创作专属于手机电视的节目内容, 如提供用户定制节目, 视频点播, 移动娱乐, 影像推送及综合信息等双向交互业务, 实现手机电视业务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三、利用官方微博, 增强与观众互动
目前, 微博作为一种社会化服务媒体已经嵌入到很多人的日常生活, 并在大众参与信息发布和传播及发挥社会舆论方面凸显重要作用。据《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 (2012) 》蓝皮书统计, 截至2011年12月, 中国微博用户总数达到2.498亿, 成为微博用户世界第一大国。在微博市场迅速扩大, 影响力日益提升的背景下, 电视媒体也应充分利用这一新媒体传播平台, 进行品牌推广营销的同时加强与观众之间的沟通交流和互动。以新浪微博为例, 从微博广场中显示的电视频道看, 目前通过实名认证的电视台有300多家以及60多家卫视频道。
电视媒体的官方微博可以作为其网络营销平台, 弥补电视等传统媒体在网络上影响力不够的局限。比如, 浙江卫视的官方微博常常在微博中以活动或分享品牌故事的方式来传播品牌理念, 主要涉及讲述发生在用户身上或用户与浙江卫视之间的能够体现其品牌理念的故事, 来吸引用户群体的关注、参与和了解, 引起用户的共鸣。利用微博, 可以使电视媒体扩展其在受众中的覆盖面, 推广自己, 提升在受众中的知名度和关注度, 进而提高电视节目的直接收视率。例如, 可以利用微博开展频道宣传和栏目推介、线索征集、活动报名、节目预告等活动。如湖南卫视官方微博的内容突出以发布节目预告为主, 目的在于为本台节目做预热宣传, 提高稍后播出节目的收视率。凤凰卫视的官方微博也明显倾向于以发布本台节目内容节选为主, 在微博上对本台节目进行二次传播, 强化凤凰卫视的节目品牌。目前, 中央电视台的新闻频道的各个栏目甚至是《新闻联播》, 都在节目中推广自己的官方微博。
通过官方微博, 电视媒体可以加强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交流, 弥补电视媒体在这方面的先天不足。它使传播者和受众融汇成为对等的交流者, 而无数的交流者相互之间又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 实现了双向沟通, 完成了人际间“传播、反馈、再传播”的动态交流过程, 它使节目制作者可以听到观众真实的声音, 进而不断完善节目的创作, 这对电视媒体的良性发展无疑是有益助推。
近日, 国内调查机构艾瑞咨询数据显示, 中国人观看电视的时间正逐步减少, 电视观看人群的年龄结构在开始“老龄化”, 主流人群已在40岁以上。电视媒体的发展已经到了关键时期, 融合新媒体, 发展新媒体业务, 利用新媒体渠道, 找到新的发力点是在新媒体环境下保持生命力, 留住观众的重要途径。■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 电视媒体所处的传媒环境已经发生改变, 新的传媒格局正逐步形成, 种种统计数据表明传统电视媒体的市场被切分, 受众资源被分流。电视媒体要力挽狂澜, 必须求新、求变, 走媒介融合之路, 与新媒体进行资源整合, 有机互补, 通过多种渠道拓展媒体影响力。
关键词:新媒体,电视媒体,融合,手机电视,微博
参考文献
[1]戴世富, 新媒体时代电视媒体的发展策略, 新闻界, 2012.4
[2]郭璇, 创新手机电视内容的对策性研究, 文化艺术研究, 2010.3
[3]朱松林, 电视媒体借力微博的取向探析, 今传媒, 2012.10
数字电视发展之路 篇8
一、电视新闻节目发展的掣肘因素
1. 节目资金不足
电视节目的运营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广告, 而广告更多投放于电视剧板块、娱乐竞技类节目, 新闻节目的广告收入一般都较少, 像湖南卫视、江苏卫视、浙江卫视等大部分的广告来自于非新闻节目。因此很多电视媒体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新闻节目的创新。而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节目必须为了满足受众的需求, 最大限度平和节目内容与受众需求之间的关系。另外, 技术对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改革起着巨大的作用。技术的转变对电视行业的影响很大, 它虽然会给传统媒体带来很大的考验, 也会对其发展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不仅能丰富电视节目资源, 而且能迅速扩大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影响力, 增强其传播效果。但是革新传播技术, 与互联网、手机等媒体整合创建新的传播平台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2. 传播模式不当
纵观新闻传播史, 有很长一段时间, 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容更多是国家权力意志的表现, 节目形式单调, 且受时间限制, 传播内容亦有限。而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局面, 既能传播多种观点, 传播更多的新闻材料, 新闻节目播出的形式也逐渐转向多元化。如今, 为了赢取市场份额, 电视新闻节目在内容、形式和机制方面也做了很大的改变, 但是这种改变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 如一些节目为了提高收视率, 夸大或捏造新闻事实, 使电视新闻的可信度产生危机。
3. 运营模式滞后
不合适的发展和盈利模式无法为广播电视带来利润。传统的运营模式今天已无法达到发展的目的, 电视新闻节目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 革新自己的运营方式。电视媒体行业不仅受互联网新兴媒体行业的影响较大, 而且行业内部的不良竞争也给其发展造成了阻碍。传统新闻媒体和新闻栏目如何抢占广告资源也是其面临的巨大难题。
4. 节目质量下降
主要表现为内容重复和信息的零碎、紊乱。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容需要有创新性和创造力, 制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质量的节目。现如今, 我国的电视新闻节目普遍存在着信息碎片化现象, 对电视节目内容的整理不够细致, 有些电视新闻节目甚至不对信息来源内容进行求证就在电视上播出, 对观众造成了严重的误导, 影响了新闻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二、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策略
1. 将多种电视节目形态进行拼接和组合
从1958年发展至今, 我国电视新闻节目不断摸索并积累了一定的节目形态拼接和组合经验, 并初步形成了节目形态的组织体系。全媒体时代下, 将过去积极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有效地拼接组合在一起, 将会加强新闻报道的质量化、新闻节目的多元化以及广大观众的视觉多彩性, 且能够保留住电视观众, 避免观众流失。例如北京卫视新闻节目《锐观察》就是在对自身拥有的节目形态的分析、总结、归纳的基础上, 将自身与其他新闻节目的若干有效形态拼接和组合, 推出“调查式谈话类评论节目”, 这是电视制作人探索发现的成果。
2. 让观众积极参与到电视新闻节目的生产过程
作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一种再现, 电视新闻的传播离不开广大观众的支持与参与。观众们的群体意识、归属感等都严重制约着电视新闻节目的播出效果。在全媒体时代, 电视媒体可以开设一些公民新闻节目或增加公民新闻板块。西方一些电视媒体早已在新闻节目的发展中察觉到公民新闻的巨大潜力, 并在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创新上开辟了先河, 取得了良好收视效果。我国也有一些电视台已在这方面进行了创新, 例如安徽卫视的《超级新闻场》、常州电视台的《DV拍新闻》等节目中每期都有由观众提供的新闻报道和新闻图片, 这种做法极大地调动了电视观众参与传播的积极性。
3. 注重电视新闻节目的主题化
不管是娱乐节目还是新闻节目都应有一定的主题, 像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多以每周人气最高的明星为重心来制作节目。而新闻节目的主题不像娱乐节目那样不受限制, 应该有比较实用的价值。电视新闻节目的主题化发展会使其受欢迎程度提高很多。目前, 新媒体的报道焦点主要集中在事件的发生上, 大多不对其他情况作比较详细的报道, 关注的一般是什么时候在哪里发生了什么事实, 而对新闻事件的原因、过程、结果等缺乏深入的报道, 而电视新闻节目可以对新闻进行主题化的直播或报道, 可聚焦于某一新闻热点, 对其背景、缘由等进行调查后作详尽报道评论, 透过现象将事件本质展示给观众, 使他们有所悟、有所得, 且能由此及彼, 举一反三。
4. 保持自身优势与取新媒体之长相结合
新闻节目之所以始终为电视媒体的主角, 且在新媒体时代到来后仍屹立不倒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观众对电视新闻节目具有极高的信任度。新媒体传播的新闻良莠不齐、鱼目混杂, 而电视媒体责任意识强, 把关严格, 故新闻真实性强, 可信度高。所以, 只要电视媒体继续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 相信“新闻立台”的理念必定会得到更多观众的支持。当然在今天, 电视媒体还应取新媒体之长, 丰富新闻节目资源, 改革节目形式。如可在微信、微博等传播热点中寻找新闻线索;可选择网民关注的事件作深入调查和合理加工;可针对新媒体上的流言、猜测、怀疑等用事实进行有效的评论与引导;可通过手机、互联网、移动电视等新媒体平台播放电视新闻节目。
三、总结
在媒体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 通过手机、网络等途径接受新闻已成为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一代的选择, 这无疑给电视新闻节目的管理与经营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电视新闻节目若要继续发展, 就得正视问题与挑战, 不断改革创新, 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满足人民群众的接受要求。在抓住自身优势的同时, 珍惜新媒体所提供的机遇, 不断吸取其优点, 积极与之融合, 更好地发挥电视新闻节目的主导作用, 使自己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以上所述只是众多研究新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节目问题中的冰山一角, 希望本文能对该项研究提供些许帮助。
参考文献
[1]肖文涛, 许小美.新媒体时代的网络舆论现状与引导对策[J].行政论坛, 2014
[2][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 范海燕, 译.海口:海南出版社, 2013.
广电运营商互动电视平台发展之路 篇9
1 互动电视概述
从计算机互联网的角度来看, 互动电视是在原有的广播电视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种由终端用户控制的流媒体服务。我国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中提出信息产业要逐步实现电信、电视、互联网的融合。互动电视是三网融合的必然产物, 促进三网融合的政策, 将推动中国的信息产业追赶世界潮流的步伐, 同时为互动电视业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政策前提。互动电视包含的服务范围很广:电子节目导航、个人视频录像、游戏、点播视频节目等等都是, 而不仅仅是在电视机上浏览网页。通常互动电视能提供普通电视功能之外的一些互动性的服务, 而这一切一般都是通过机顶盒实现的。用户可以通过无线键盘或遥控器来对互动电视进行控制。
2 可运营的互动电视平台
如上所述, 互动电视应首先立足于电视, 提高电视节目的质量, 并赋予其实时性、互操作性、个性化等特点, 而这一切并不需要用户去更换电视机, 只要一个小小的机顶盒即可完成。
2.1 单向服务
网络运营商在每个频道每月从每个用户获取的收益, 只要有利于提高频道收益率, 单向或双向服务均可开展。那么, 我们的互动电视服务也从单向式的服务开始。
2.1.1 数字电视广播。
数字电视广播可大大提高有线电视网络传送电视节目的能力及质量, 每个模拟频道可传输6至8套标准清晰度电视节目, 在用户端即可享受到演播室的视听效果, 并且不再有“雪花”等各种干扰现象。并且由于CA的使用, 使有线电视的传输更为安全, 具备了较高的可管理性, 可以实现个性化收视。而结合电子节目指南, 用户可以按自己的喜好来安排频道, 可以按自己的习惯搜索节目播出的时间, 甚至可以通过电子节目指南预设想收看的节目, 节目开始时自动切换, 不再有错过第一收看时间的遗憾。用户还可以使用机顶盒的存储功能对节目进行录像并在合适的时间收看。数字电视广播包含加密电视、PPV等各种服务模式。数字电视广播可以首先以标准清晰度播出并在合适的时间播出高清晰度电视, 数字电视广播是互动电视一个极好的切入点, 以最小的代价快速培育互动电视市场。
2.1.2 数据广播。
通过数据广播系统向用户播出大量的图文信息, 用户通过对机顶盒的操作选择其感兴趣的内容, 实现人机的互动, 如优秀互联网站推播、新闻广播、财经信息、证券市场行情等等。用户可以在电视机上浏览部分经过系统处理的网页信息, 可以查询外汇行情、国内外财经动态, 可以按自己的需要查询股市的实时行情、分时走势、技术分析、最新股评等等信息。数据广播使原本普通的电视机变得更为生动, 是互动电视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2.1.3 中间件。
中间件技术的应用, 使互动电视有了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和更加良好的拓展服务及互操作性, 可以方便的实现电子节目指南、数据广播及其他服务, 也使得机顶盒更加接近于PC, 可以使电视节目与信息的联系更加紧密。可以说, 采用中间件的互动电视才是真正的互动电视。
2.2 双向服务
勿庸置疑, 双向服务才是互动电视的努力方向, 才能真正体现实时性、互操作性、个性化, 那么我们应如何实现双向服务、开展什么服务呢?
2.2.1 回传通道。
双向服务首先应解决好用户信息的回传, 目前可用的有电话网、计算机网、HFC三种方式, 其中以电话回传最为普及成熟。但电话回传速率低、费用相对较高、存在与回传服务商的分账问题, 其应用应立足于回传信息量低、回传操作少的服务;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的逐步普及, 计算机网回传应该是一种较具竞争力的方式, 但由于存在两种不同的技术平台, 仍然需要依靠其他计算机网运营商或自建计算机网以解决回传问题;而随着网络改造的进行和HFC回传技术的逐渐完善, 采用HFC回传是最为理想的解决方案。在现有条件下, 这三种方式可依实际情况分别使用或结合使用。
2.2.2 双向信息传送。
具备了回传通道之后, 可以首先实现双向信息传送, 如竞猜节目的应答、热线接入、现场调查、在线聊天、实时证券交易、外汇实盘买卖、连线电视游戏等等均可开展。
2.2.3 收发电子邮件。
通过有线电视收发e-mail是一种稳定、简便的应用。从固定电话与移动电话争相发展短信息业务来看, 由于电视的普及性以及电子邮件收发量的激增, 电子邮件收发业务值得大力发展。在与短信息的共同发展中, 电视机收发电子邮件必将得到较大的发展, 是一种切合实际的互动电视服务。随着技术的发展甚至可以收发带音视频的电子邮件。
2.2.4 Internet接入。
随着机顶盒技术的发展, 利用电视机上网也将是互联网服务一种不错的接入方式, 适合互联网使用程度不高的用户, 有助于消除数字鸿沟。
2.2.5 节目订制与下载。
用户可以依据其个人喜好选择电视节目、电影节目、音乐节目、互联网信息及其收看时间, 互动电视平台在接受了用户的订制之后依用户的需求进行节目分发, 推送到用户的机顶盒存储, 由用户在其合适的时间使用。节目订制充分体现个性化, 值得注意的是需要做好版权保护工作。
2.2.6 个人录像。用户可以自行拍摄节目, 经机顶盒回送到互动电视平台, 并由互动电视平台派送到指定的用户, 实现用户间的人性化互动。
2.2.7 视频点播。
在双向互动电视平台上开展视频点播是一种极有吸引力的应用, 用户可以自由选择平台提供的视频节目, 如热门电视节目、电影节目、音乐节目等等的点播, 用户可以充分享受到家庭影院式的服务, 甚至可以点播音乐节目召开小型的舞会并从平台上点播卡拉OK节目引吭高歌。
视频点播可以视业务开展情况将视频服务器安置于靠近用户的地方, 形成分布式架构的视频服务器组, 在为用户提供更好服务、控制视频服务器投入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网络接入资源的占用。中心视频节目库存储全部的节目并可向上一级节目库请求新的节目, 播控服务器只存储少量点播率高的节目。由中心服务器集中接受用户的请求, 并将节目配送到最靠近用户的视频服务器, 由视频服务器对用户直接服务、进行节目的连续播放。
结束语
浅谈县级广播电视台的发展之路 篇10
分析县情很重要, 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办栏目时首先要静下心来, 好好分析一下本县县情。只有立足本土, 立足县情, 吸收本土营养, 才能明确栏目方向, 办出特色。西畴结合壮族在全县所占比例超70% 的实际, 开设了《壮语新闻》栏目,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大胆的创新。该栏目新奇又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一经播出便吸引了电视观众的眼球, 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开办这样的栏目让西畴县广播电视台有了自己的办台特色, 和其他县级广播电视台相比, 西畴县广播电视台的优势就凸显了出来, 也因此结束了多年来办台没有特色的历史, 办台空间大大增加。上述栏目之所以取得成功, 就是因为提高了对县情的认识, 顺应了观众的要求。有了“民族”这块沃土, 县级广播电视台何愁没有营养, 何愁不能长成参天大树?
二、办好新闻为主, 走好强台之路
县级广播电视台是一个综合性的制作播出平台, 什么类型的电视节目都要往里塞, 都要求办好, 办精。然而, 在这些大杂烩中, 一定要分清什么是“立台之本、固基之石”。县级广播电视台的立台之本就是办好新闻节目。它和其他广播电视台一样, 承担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任, 是党的喉舌。目前, 西畴县广播电视台开办的新闻栏目有《西畴新闻》《民生360》 与《一周要闻》。《西畴新闻》每周一、三、五首播, 其余为重播。 《民生360》每周二、四、六首播, 其余为重播。《一周要闻》每周日首播, 其他时间为重播。虽然都是新闻节目, 但各有特点: 《西畴新闻》囊括全县新闻方方面面, 而《一周要闻》则包括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 用“说话”的方式进行播报, 类似于读报的方式, 形式比较灵活。由于西畴县广播电视台每天都有最新的新闻播报, 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广大观众“想知晓周边事件”的要求, 收视率也大大提高。在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做好重大时政新闻报道的同时, 坚持三贴近原则, 更多地关注普通百姓的生活, 以本土化、贴近性为鲜明特征的民生新闻也脱颖而出, 让办台水平得到很大提升。
三、以地方特色办好栏目, 走品牌之路
好的栏目会让人过目不忘, 会让电视观众记住台标甚至是主持人的名字。好栏目就是广播电视台的品牌, 县级广播电视台一定要有自己的品牌栏目, 有了这一栏目广播电视台就有了支撑。近年来, 西畴县广播电视台推出了一些好的电视栏目, 如以走基层为主开设《山村人家》的栏目和利用逢年过节开设《美味西畴》的栏目, 以主持人“走”的形式, 深入到西畴县境内的村村寨寨和山山水水, 用美妙的镜头和简约的文字描绘西畴县民族风情和奇山异水。栏目由于形式灵活, 符合广大电视观众的审美要求, 深受大家喜爱。不仅提高了收视率, 更主要的是丰富了荧屏。由于观众的认同, 栏目也越办越好, 成为西畴县广播电视的品牌栏目。
四、用好人才资源, 强化队伍建设
随便打开一张报纸, 都可以看到许许多多“某某通讯员报道”的字样。其实各级广播电视台也一样, 许许多多的新闻事件都是来自最基层的广大通讯员报道。县级广播电视台同样需要广大通讯员来支撑。近年来, 西畴县广播电视台新闻报道之所以这样内容丰富、报道及时准确、稿源不断, 不能不说广大通讯员立下了汗马功劳。西畴县广播电视台的做法: 一是骨干记者带基层通讯员。让通讯员到县台跟班学习, 让专业素质好的记者“传、帮、带。二是开班培训。集中一段时间, 让专业素质较好的记者进行授课, 传授理论知识。三是对通讯员进行表彰奖励。每年表彰一些优秀通讯员, 鼓励他们多来稿, 来好稿。四是稿费上从优, 让他们有一定的经济收入。实践证明, 经过几年的培养, 西畴县广播电视台已经拥有了一批优秀的通讯员队伍, 新闻队伍越来越壮大, 素质越来越好。在西畴县广播电视台出现记者或者器材短缺的情况下, 这些通讯员成了“替补”队员, 发挥了自己应有的作用。“壮大队伍” 让西畴县广播电视台没有了稿源不足的困扰, “巧妇有米下锅”, 新闻就要“色、香、味”俱全。
五、以奖励为主, 建立完善管理制度
人管人不好管, 只有制度才能管人。建立制度要重“奖” 轻“罚”。没有奖励就没有激情, 记者就会没有干劲。近年来, 西畴县广播电视台大胆创新, 不断完善管理制度, 达到了“调动积极性、提高办台水平”的目的。制度主要是以“量化”为主, 每个编辑记者和制播人员都有一个“量”字为基数, 超额完成规定的量化任务后, 实行奖励, 当月考核当月奖励, 一般记者也有一定的稿费收入。在奖励中一定要体现“多劳多得” 这一原则, 让专业知识过硬, 工作勤勤恳恳的编辑记者有充分的表现空间, 得到更多的实惠。同时也要兼顾到专业知识一般, 但又默默肯干的编辑记者。让大家都“有盼头、有饭吃”, “奖励”让大家干劲更足。制度应用好了, 就有了目标。广大编辑记者的工作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 整个广播电视台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工作氛围, 成绩自然而然就出来了。
六、规范管理, 提高办台水平
广播电视工作是一项十分繁杂的工作, 从拍摄至播出需要一系列的中间环节, 经手许许多多的人, 当观众从电视上看到图像那一刻起所有工作才算结束。有人形容广播电视工作“如履薄冰”, 我认为这个比喻十分恰当。在广播电视制播过程中, 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出现差错, 甚至犯错误。这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正因为如此, 强化管理就更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完善了制度, 才能避免错误的发生。可以说, 县级广播电视台大多数的编辑记者都不是专业科班生, 对广播电视工作不是那么熟悉, 工作起来也都不是那么得心应手。因此, 强化内部管理势在必行。强化内部管理最为重要的一环是“规范”, 只有 “规范”才能减少工作的失误, 才能找到并且弥补工作的疏漏。 “规范”要求一定要按照流水作业的方式进行, 要根据制定的流程来操作, 一个程序也不能省略, 要层层把关, 层层审核。每个责任人都要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各项工作准确无误, 才能做到安全播出。近年来, 西畴县广播电视台走“规范”之路, 认真编审, 责任到人, 广播电视工作从来没有出现过差错, 得到了地方党委和社会的充分肯定。“规范”是广播电视工作的要求, 规范的落脚点来自于内部管理, 只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才能让广播电视节目更精彩。
七、抓好人才培养, 走强兵之路
做广播电视人首先要懂得广播电视“语言艺术”, 了解广播电视的特点和表达方式。只有充分熟知广播电视的性质以后, 才能更好地工作, 并把广播电视“语言艺术”用镜头语言等方式表达出来。县级广播电视台更多的编辑记者都是半路出家, 是“土八路当正规军”。许多人员不懂得“广播电视语言”, 不会用“广播电视语言”, 大家对广播电视工作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边摸索, 边学习, 边前进, 在前进的路上遇到困难和问题在所难免。针对这一情况, 县级广播电视台需要在培养上下苦功夫, 花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资金。近年来, 西畴县广播电视台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工作, 效果也比较明显。采用的办法有以下几个:一是走出去, 请进来。西畴县广播电视台每年年初有一个工作计划, 包括记者编辑选派学习培训计划。每年选派几名需要培养的记者编辑到省、州广播电视台进行挂职和培训或者跟班学习。“请进来”就是邀请省、州广播电视台的资深编辑记者到县级“传经送宝”, 以集中培训的方式进行学习。 二是月评制度。这里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每月召集记者编辑对每个月的新闻进行点评, 另外一方面是指对每位记者采写的稿件进行打分测评, 分出等级。实行月评制度其实就是一个自我提高和大家取长补短的过程。通过学习, 许多编辑记者提高很快, 由原来的“门外汉”变成了“内行人”, 由原来的“土八路”成为真正的“正规军”, 工作起来更得心应手, 做出了成绩。“精兵强将”才能打胜仗, 才能“招之即来, 来之能战, 战之能胜”, 县级广播电视台需要这样的一支队伍。
总而言之, 县级广播电视台虽小, 但一定要有办“大台” 的思想和信心, 要大胆改革创新, 不断探索, 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让县级广播电视台的路越走越宽阔, 越走越美好。
摘要:设备简陋老化, 经费不足, 采编播人员短缺, 这是县级广播电视台存在的共有问题。如何在条件困难的情况下不断提高收视率, 走好办台之路, 让广播电视台越走越好, 这是所有县级广播电视台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县广播电视台只有结合县情, 以本土化定位办台特色, 迎难而上, 大胆改革创新, 才能有效提高办台水平。
关键词:本土定位,活办栏目,鼓励,规范管理
参考文献
[1]王文阁.论地方台民生新闻的本土化定位[J].西部广播电视, 2015 (16) :194.
数字电视发展之路 篇11
电子竞技的比赛繁多,分类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以往按照比赛的项目设置将电子竞技的比赛分为综合性比赛、单项性比赛和混合模式比赛。而在这期专题中,我们的分类依据是电子竞技的比赛的商业盈利模式。而根据这个标准,我们就有这期专题中所提到的电视联赛。
什么是电视联赛?
电视联赛不难理解,形象的我们可以看看韩国的OSL和MSL,他们是韩国两大数字电视台OGN和MBC举办的比赛,一年分数个赛季,每一个赛季比赛都会通过电视台进行转播。所以对于电视联赛的诠释我们可以将这四个字分开:电视和联赛。
电视是指电视联赛的传播途径,比赛的内容通过电视这一承载物呈现给目标客户。联赛是指比赛的赛制,其特点是时间长,比赛的整体过程覆盖全年。可以说,电视联赛天生就是为了转播,或者说其本质就是将比赛这一产品长期稳定的卖给那些客户,即观众。
当然,在中国,我们的电视联赛并不是以传统意义上的电视为介质,而是借助于网络电视。其实是电视也好,是网络电视也罢,他们都只是在特殊国情下的特殊产物,其不能改变电视联赛的本质,所以我们就统称为电视联赛。
电视联赛出现的原因
电视联赛并不是在电子竞技产生之初就有,相反,它是电子竞技比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中国,电视联赛的出现应当以PLU的星际联赛为标志,而真正具有电视联赛的雏形,是2007年同时出现了PGL和G联赛。为什么说他们具有雏形,是因为他们有了稳定的赛制、赛事周期和转播平台。
中国的电视联赛发展有个客观原因,我们或者说是条件也许更合适,那就是P2P技术的成熟,因为这个技术使网络直播有了可能。当然,这是在“电视尚未解禁”的前提下讨论这个条件。但这个技术上的条件并不是电视联赛出现的动因,因为他不能解释为什么电子竞技就需要网络直播。
而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电子竞技是体育项目,它需要遵循体育,尤其是商业体育的一般规律。我们知道,商业体育从本质上说是眼球经济,他通过和媒体的结合让体育比赛成为一种商品,而这个商品又通过和厂商的结合产生了更多的附加值,即厂商通过体育比赛向观众营销他们的产品,而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体则是让厂商、赛事和观众产生联系的中介。
这样的一般规律也同样适用于电子竞技。电子竞技想要发展,就必须以比赛为中心,把观众和厂商联系起来,而这种联系同样需要媒体。正如其他体育项目一样,网络媒体和平面媒体都无法最终承担起这个责任,只有电视媒体才能做到,因为电视媒体传播的比赛才是真正的经过包装的体育商品,PGL的CEO王漫江先生对本刊记者说:“电子竞技赛事的一大特点就是需要媒体和转播”。对于中国的电子竞技,在电视禁播的前提下,网络电视显然是最佳的选择。而以网络电视为依托,就出现了那些举办比赛并将他包装成商品的企业(PGL、GarnsTV、PLU等等),而这个商品,就是电视联赛。
所以我们可以知道,电视联赛的出现,其本质是电子竞技作为体育,作为眼球经济的必然产物。一方面,电视联赛的主办者通过固定的投资来举办稳定的、长期的联赛,并通过电视的传播来吸引相应的观众群体,另一方面,他们有以这些特定的观众群体为资本来吸引那些愿意为这些观众投钱并企图获得收益的厂商来赞助他们。并最终在投资和获取赞助之间形成合理的收益差,而这个差就是他们从中获取的利润,也是举办电视联赛的最终目的。
2007年,在中国同时出现了两大电视联赛,它们是PGL和G联赛。前者是由华竞互动投资举办的以电视转播为核心的电子竞技联赛,全称职业选手联赛(PGL,ProGamerLeague)。而后者是由上海文广互动电视有限公司(SiTV)主办,由旗下的一个全国性的专业游戏频道GamesTV和PLU玩家工会联合承办的电子竞技联赛,它“借鉴韩国电子竞技成功的先例,将策划激烈的赛事和运用丰富的电视拍摄手法吸引观众,以创造明星为核心。”
显然,两者在2007年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正如前文所说,它们是中国电子竞技人把握电子竞技本质和借鉴韩国经验的必然产物。而它们的同时出现、各方面又那么相似,在地理位置上一南一北,这让人不由自主想将两者进行一个比较。而比较是希望从中发现两大联赛各自的优势和缺陷,并找寻出那些对电子竞技未来发展有益的内容。
赛事的基本构架和理念
说到赛事的基本构架,两大电视联赛走了不同的路。
PGL是专业化分工,即将联赛的运营和转播分属独立的法人机构,一是华竞互动,即一般意义上的PGL,二是盛世纵横,即gamebank。PGL的CEO王漫江先生告诉本刊记者,“这样的分工一是为了专业性,二是为两个公司以后的业务拓展打下基础。比如GameBank现在会转播一些除PGL之外的赛事。”这个架构反映了PGL的理念——专业化,PGL从一开始就要打造专业的体育赛事,他们也直言自己的目标是电子竞技界的CCTV5。
与PGL的横空出世相比,G联赛正如前文所说,是一个由上海文广主办的比赛,而他的另一特点就是承办方为GamesTV和PLU这两个上海当地,当然也在全国范围内都比较有名的游戏娱乐媒体。而这样的赛事基本架构也决定了G联赛的理念——娱乐化,电视的娱乐化和游戏的娱乐化在G联赛的组织架构中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联赛制度
赛制,是电子竞技赛事的核心要素之一,这一特性在电视联赛中也一样。PGL和G联赛的电视联赛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有很多类似的地方。首先,他们都有赛季的概念,这是电视联赛转播需要覆盖全年的必然产物。其次,他们都把比赛分为线上赛和线下赛两个部分。线上赛用于选拔和排名,线下赛用于聚集人气和保证最精彩的比赛。最后,他们都有很多项目的比赛,并分阶段进行。但这些相似的背后却有着细节的不同。
首先,两大联赛线上赛的功能是不要一样的。PGL的线上赛是为了线下赛而进行的选拔赛,比赛真正的重点是最后的线下决赛。例如星际比赛的线上赛,PGL与国内最专业的民间星际联赛——中国星际站队联赛合作共同从众多
的星际玩家中进行选拔。而G联赛的线上赛是一个排名赛。他们的参赛选手是以邀请的形式组成参赛阵容,比赛的重点实际上是线上的部分,线下的比赛(play off)实际上是对线上比赛的最后总结,是一场秀而已。
其次,虽然两个联赛都有赛季的概念,但赛季的内容有所不同。PGL的赛季只有一个单一的比赛项目,比如星际争霸第一赛季,魔兽争霸第一赛季。而G联赛的一个赛季是多个比赛项目的赛季。他的一个赛季包括星际、魔兽和反恐精英等等比赛项目。
最后,PGL的联赛目标是打造一个国际化比赛,在他的线下比赛部分,除了中国的选手之外,还有来自欧洲和韩国的选手。而G联赛的赛制显然是更依赖于本土资源,其选手也都是本国高手。显然,他们是为了利用现有的明星来保证比赛的质量。
其实两者之所以在赛事铷度上有这些看似不大的差别,就是由两个赛事的理念决定的。PGL追求的专业化的体育赛事,他们除了依靠明星之外,还要对体育赛事的基本结构负起一个赛事应有的责任,比如选拔赛。如果每一个赛事都只是依靠那些已有明星去给观众带来娱乐化的体验,那未来的体育明星有从何而来?显然PGL的专业化让他们在这一点上做的相对较好,他们既通过邀请的方式保证了明星的号召力,又通过选拔的方式保证了体育赛事的基本功能。而G联赛则以娱乐化为出发点,聚集了那些已经成名的选手,为观众带来一场秀,一场能让人在工作学习之余放松身心的“游戏比赛”。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说:“每周一和每周四看看G联赛,听那几个解说吹吹牛,是我工作之余的一大享受”。而这个功能显然是PGL缺乏的,他总是让观众那么“累”。
媒体宣传
为什么会对两个联赛的媒体宣传作一个比较?因为它是传统体育赛事和商业体育赛事本质区别所在。有人说,媒体是电子竞技想要发展的核心。虽然这一观点有些过于强调媒体的重要性,但他也说明了媒体在电子竞技赛事中的地位。
客观的说,PGL的媒体宣传是相当优秀的,这也是它为什么能在去年降生后短短一年内拥有了品牌价值的主要原因之一。赛事新闻,他们总能第一时间投放,而其他媒体对PGL的评论性文章,他们也总是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到目前为止,与PGL合作的媒体一共有20多家,其中包括新浪、大众软件等重量级媒体和IT世界等相关行业的媒体。当问及为什么PGL会在媒体宣传上下如此大的功夫时,PGL的媒介经理游央告诉本刊记者,“作为一个赛事,需要把自己最大化的传播出去,所以我们选择了最重要和最广泛两个原则作为媒体的合作的指导方针,当然,赛事是否优秀才是与媒体合作的前提,因为你得赛事必需为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带来点击率。”
与之相对应的,G联赛的媒体宣传就相应薄弱了一些,合作媒体无论数量和质量都不能和PGL相比之外,他们的比赛信息是很难在一些传统电竞网站获取的,相关赛事的信息还是主要集中在承办方的网站上。
之所以两个联赛在媒体宣传上有如此大的差别,笔者认为其原因是组织架构带来的角色转换上的困难。正如前面所提到的,PGL的媒体宣传实际上是由华竞互动有限责任公司独立进行的,这是他们的工作内容之一。而对于G联赛,无论是GamesTV还是PLU,其本身就是媒体,而且他们的工作重心主要还是放在比赛转播上,对于媒体宣传的重要性,既没有很好的认识,也实难有过多的精力来完成这项工作,他们只能更多的依赖已有的宣传手段。正如G联赛的负责人陈剑书先生告诉我们:“G联赛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在上海,地铁,巴士上都有我们的节目。但G联赛在宣传工作上当然还是有很多不足,这和我们的人手也有一定的关系。通过前段时间的经验积累,我们下赛季会在宣传上做得更好。”
盈利能力
其实如何去评价盈利能力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为它包括很多的要素,甚至电子竞技赛事现在还很难盈利。但这又是一个电子竞技比赛必须去面对的问题,只有盈利才能发展,如果电子竞技赛事不能真正地作为商业赛事存在而盈利,那就好像早期的奥运会,他只是政治的工具,但如果政治也不需要,那它必然有消失的一天。
在这里我们就简单给出两个标准,一是联赛的赞助,二是产品即联赛的质量。因为前者是电子竞技赛事目前盈利的主要来源,后者是电子竞技赛事现在和未来发展的必然指标。
对于赞助来讲,显然PGL的商务能力要强的多,去年甚至有马自达这样的汽车厂商参与进来。而今年,在星际第一赛季时基本上是Kappa和技嘉的天下,而到了第二赛季,又有了优派、intel甚至怡宝这样的饮料厂商。可以说寻求商务合作已经是PGL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而他们也很清楚地认识到这样做的重要性。我们反观G联赛,似乎只有半路杀出来的Intel。可能G联赛背靠上海文广这颗大树让他们失去了寻求伙伴的动力,也或者这个主要由年青人和放下键盘的选手组成的团队还没有意识到这样做的重要性,总之,G联赛下一步要做的,不仅仅时办好的比赛,还要寻求更多的资金。
说到最终的产品,也就是两大联赛的质量问题,可能就各有千秋,他们会吸引各自的,稳定的观众群体,这也是两大联赛最大的资本。PGL给人的感觉更像电子竞技爱好者的盛宴,他满足你的欲望,但却有些远离观众。G联赛给人感觉像给电子竞技爱好者的甜点,虽然手笔不大,但却能让人切身参与其中。
电视转播
电视联赛其实具有两部分的内容,就是电视联赛这四个字中的两个词,电视和联赛。联赛是上面所说的比赛的各个环节,而电视则是指对比赛的转播各个环节,以及对电视观众收视习惯和规律的把握。应当承认的是,在这方面PGL于G联赛有着较大的差距。
我们先看一组数据,一个民间调查小组在其对PGL比赛的调查问卷中,有将近60%的人对PGL比赛之间间隔太长有所抱怨。而且我们也可发现,在PGL比赛的间隔之间,除了无休止的广告和空旷场地的镜头外,我们似乎很难看到其它的景象。
而我们反观G联赛,它们拥有一个详细的电视转播流程表,包括比赛的开始时间,之间机器的调试时间(G联赛有选手的专用机,每次比赛之间只需换机器,这样的做法类似于韩国),以及比赛如果出现突发事件如何解决,甚至细化到比赛之间摄像机应该指向那个位置等等。而且为了转播,他们还有选手专门的化妆师,为选手进行必要地包装。这些在PGL的转播过程中是没有的。
在G联赛和PGL都做过解说的郁小刚(XD=love,大师)告诉本刊记者:“在PGL解说时,对面有一个有绿光圈的摄像机,而其灯光也是在前方直接照射到我,给我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这也是我在PGL上很少说话的原因。而在G联赛时,面前只有一个摄像机,灯光是从头顶照射下来,还有一些幕布对灯光做了柔化,让你除了比赛之外感受不到任何周围环境对你的影响。”
之所以双方有这么大的区别,其实不难理解。G联赛的主办方和承办方都是专业的数字电视台出身,他们对电视转播的理解和把握肯定胜于PGL。
后记
电子竞技赛事应该是专业化还是娱乐化的争执容易把人们引向一个误区,那就是我们要对而这做非此即彼的选择。对于体育来讲,这两种特征是相互统一的:现在的商业体育其实就是给人一种娱乐化的体验,它创造明星,它娱乐大众,但这些所改变得仅仅是赛场外的任何物,体育本身的结构是不会发生变化的,它需要公平和专业。
所以对于两大联赛来讲,PGL的专业化是把电子竞技当作体育赛事来做的必然体现,但他们应该为其中注入娱乐的元素,比如让赛制变得更人性化和具有戏剧性,而不是用它来最大限度的保证公平。尤其是在电视转播的环节,他虽然与赛事本身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商业体育要求赛事要更照顾观众,更符合观众的收视习惯,说白了就是娱乐大众,比如乒乓球小球改大球。如果在这面没有把握,有再精彩的比赛、众多的明星也会慢慢流失一些观众。而G联赛,则更应该考虑如何让比赛变得更专业,比如采取选拔赛,譬如赛制更加稳定,比如在转播比赛时尝试着更严肃一点等等。
总之,两大联赛的出现是电子竞技的幸事,他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在竞争中互相学习最终携手开发电子竞技市场,正像G联赛陈剑书先生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在整个产业成熟以前,更本谈不上谁和谁去竞争。只有相互不断的学习和合作才是正确的发展道路。我们的最大的对手就是自己,只有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努力才可以达到我们把健康游戏当作一种文化去传播的目的。”
数字电视发展之路 篇12
1 解决上述问题应避免剧情的模式化、同质化和小品化
在辽宁省广袤的农村地域中, 蕴涵着丰富的乡土文化, 存在着“辽宁秧歌”“二人转”等大量的农村艺术家, 他们和农村、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电视剧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 应积极发现、发掘这些文化群体, 同时鼓励农民去学习、传承这些文化。但有些作品在人物形象的设计、喜剧效果的形成等方面存在着片面化、丑化倾向。剧中的典型人物多流于无聊与肤浅的外在形式, 缺少对人物心灵深处的本质力量的深邃理解, 缺少对当下伟大变革时代的广阔农村生活的整体把握与掌控, 在很大程度上并不能代表真正辽宁广大农民。
农村题材电视剧的热播, 促发了更多作者和编剧的创作热情, 从而生产出越来越多的作品, 从而导致相同模式的农村喜剧越来越多, 但思想内容却不清晰, 意义也不大。电视剧题材更多地关注基层的百姓生活、把目光投向农村生活, 是一种好的创作倾向, 但却存在着质量不足、低水平的问题, 形成了数量繁荣和质量欠缺的对比。近年来, 可以清楚地看到, 描写农村的电视剧越来越多, 但真正的让全国老百姓记住的也就只有少数几部。由于辽宁小品的成功, 辽宁农村电视剧更趋向于小品式的肤浅逗笑, 这些电视剧放弃了对审美内涵的追求, 一味地通俗化, 使剧中人物形象欠缺内涵。尽管农村题材电视剧中已有了众多新一代农民的形象, 像《村官》里的高秀敏, 《希望的田野》里的徐大地、《郭秀明》里的郭秀明, 《马大帅》中的马大帅, 但总的来讲, 人物形象还平面化、概念化, 不够鲜活丰满, 还没有能够立得起来的人物形象。
2 电视剧作品在追求喜剧效果的同时, 更要关注农民的现实问题
剧中语言应力求通俗易懂, 坚持用最简单的符号表达最丰富的信息。多用形体语言、表情语言、服饰语言、色彩语言及空间语言等形象生动的符号表现形式, 慎用图表语言、特技语言等解读比较困难的符号, 注意把握农民的审美习惯和情趣, 以提高电视剧传播过程的互动和效果。
当前, 农村题材电视剧基本被辽宁地区的内容所垄断。在这些作品中, 大量地使用了辽宁的民间口语俗语和辽宁的民俗风俗, 这种带有明显地域化的语言和表现手法, 表面上虽然赢得了更多的笑声, 但实际却缺乏内涵。就其影响来看,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 之所以称为地域性垄断, 必然以辽宁观众为主要受众, 这样就一定会失去其他地方的观众。一部优秀的作品, 应该尽量用最广泛的艺术形式来表达, 能跨越地域的限制, 为全国观众所认可。当然, 被全国观众接受的前提是不能模糊自己的主题思想, 不能一味地追求收视率而忽略自身的特点和想要宣传的地方特色主题。
第二, 由于辽宁地区的农村剧的拍摄热潮, 导致其他区域的农村生活不能展现在全国观众面前。观众希望看到的是一个多元化的中国农村, 而不是一个辽宁地区可以单独表现的。应尽量以局部带全体, 为世界展现一个丰富的中国农村。
第三, 一味地搞笑化辽宁农村生活, 表面上是赢得观众的掌声, 实则是在一定程度地丑化辽宁农村农民, 让观众了解的是一个不真实的辽宁农村, 造成观众的社会认识偏差。
因此, 应尽量把农民的生活准确无误地表现出来, 而不能一味地追求幽默搞笑的效果。只有真实地反映农民生活, 才能体现出农民遇到的实际问题, 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3 结语
【数字电视发展之路】推荐阅读:
数字电视策略发展06-02
数字电视发展前景06-13
农村广电发展数字电视08-29
数字电视的发展前景06-24
数字电视的发展与应用08-25
高清电视数字电视07-31
古籍文献的数字化之路07-23
数字电视有线电视06-06
数字硬盘与数字电视论文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