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尺度

2024-12-30

景观尺度(精选3篇)

景观尺度 篇1

1 概述

铺装是指在现代景观中, 运用自然或人工材料铺设而成的硬质表面。作为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铺装不仅展现了景观空间的功能实用性, 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地域文化。而尺度作为铺装品质的衡量手段, 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景观体验, 是人性化景观的重要体现。

2 尺度

2.1 尺度的概念

广义的尺度包括空间和时间两个范畴。空间尺度, 即空间各要素的大小与人体的相对关系, 时间尺度则是指各要素动态变化的时间间隔。在景观设计中, 铺装的尺度主要是指景观铺装所构成的空间尺度, 包括铺装面积及其界面细节与人体感知的相对关系。

2.2 尺度与比例

比例是指存在于整体与局部, 个体与个体之间的逻辑关系。当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尺寸找到合适的比值关系, 建立协调、匀称、统一的比例, 便产生了和谐的视觉形象。在景观铺装设计中, 合理的比例是尺度的构建方式, 是整个景观空间构建的核心。各要素在具备合适的单体尺寸的同时, 必须满足合适的组合比例, 才能形成一个舒适的铺装界面。

2.3 感知尺度

普罗泰戈拉曾说过“人是万物的尺度”。人们通过视觉, 触觉等感知空间尺度。人类在成长过程中, 积累了无数的尺度信息。这些信息大多来源于熟悉的生活, 并不断积累形成一种依赖尺度, 即人们判断尺度的标准。当人们处在陌生的景观空间时, 通过空间尺度向依赖尺度转化, 形成新的尺度感知。在这一感知过程中, 人的主观感觉, 尤其是视觉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由于眼睛结构的特殊性, 随着距离的不同, 人类所观察到的物体范围和清晰度不同。距离越远, 观察范围越大, 所得到的信息越粗略、越概括;距离近时, 观察范围虽小, 但捕获的细节更清晰。

3 景观铺装的尺度效果

3.1 亲切尺度

亲切尺度是指通过小尺度的营造, 使景观空间感觉比实际要小, 更容易感知, 处处体现着细节。亲切的尺度能给人一种放松的气氛, 如庭前绿地, 街头小游园等等 (见图1) 。

3.2 自然尺度

自然尺度是以人日常行为为度量标准形成的尺度空间, 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生理及心理需求, 促进人们自然行为的产生, 如散步、思考。自然尺度空间是人们日常生活最易驻足停留的, 是评价景观空间尺度的基本标准, 如步行街, 景观道等 (见图2) 。

3.3 夸张尺度

夸张尺度是指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而设定的脱离人体自身尺度的空间感受。在景观设计中, 一般应用于大型广场, 湖滨大道, 大型综合性公园中, 作为一种纪念尺度是景观节点设计的手段之一 (见图3) 。

4 景观铺装的类型

4.1 地面铺装

地面铺装是景观铺装的最主要形式, 有着悠久的历史, 展现了城市底界面的肌理。为了阐述方便, 按人们对景观空间的尺度感知, 将景观铺装分为以下3类:

广场铺装:广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形式, 不仅是城市居民的休闲场所, 更代表一个城市形象, 集中体现城市的地域文化。如市政广场, 交通广场, 商业广场等, 为了适应大量市民聚集, 广场铺装一般尺度大, 在提供一个整洁的人行界面的同时, 表达广场的文化内涵。

街道铺装:街道是人们日常生活最经常使用的景观空间, 包括人行道, 景观道, 滨水道等。街道景观需形成熟悉的自然尺度, 最大程度的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需求。亲切自然的铺装尺度亦成为街道空间构建的重点。

受限铺装:除去广场街道, 还存在一类特殊的铺装形式。如屋顶花园, 露台等, 由于场地面积、荷载等相关条件的限制, 要创造一个舒适的休憩空间, 使得小空间能小中见大, 大空间亲切自然, 合理的铺装尺度至关重要。

4.2 垂直铺装

垂直铺装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日益普遍, 成为现代建筑表面景观化处理的重要方式。垂直铺装突破传统的砖、水泥等简单的建筑墙面, 将各种新式材料应用到城市垂直界面, 如花岗岩等石材饰面, 在玻璃幕墙丛林中别具特色。

5 铺装尺度的影响因子

5.1 场所功能

功能是场所构建的前提, 决定了景观空间的形式与尺度。不同功能的景观场所, 使用对象不同, 活动内容不同, 所需要硬质铺装占景观总面积的比例不同。只有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场所的功能, 才能创造出合理的场所形态与尺度, 进而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例如市政广场作为大型活动的举办场所, 大量人群聚集, 必然需要大面积的硬质铺装, 同时衬托广场空间, 彰显其庄重宏伟的气度。

5.2 铺装成本

硬质铺装的高成本, 是铺装设计的一个控制因子。在决定铺装质量的同时, 亦影响铺装的尺度, 尤其是占景观总体规划的比例。在实际项目中, 为了降低成本, 减少硬质铺装的使用是一个重要手段;而从景观效果及施工方的利益出发, 不断的加大硬质铺装的面积, 出现不合理的大尺度的景观铺装。

5.3 材料尺寸

材料本身的尺寸, 亦是影响铺装尺度构建的一个重要因素。尽管材料种类繁多, 但由于施工方便、抗压能力及生产成本等因素的限制, 铺装材料的尺寸极其有限。除整体路面外, 石材, 砖类的尺寸都有其固定的应用尺寸, 如大尺寸广场砖600×600, 1 200×600, 1 000×1 000, 500×500;边界则300×600, 300×300, 200×400, 200×200;常用花岗岩600×600×30或者150×150×20/100×100×20;荷兰砖230×115×60, 200×100×50;8字植草砖400×200×80或400×200×100等。通常大尺寸的花岗岩、抛光砖等板材适宜大空间, 而中、小尺寸的地砖和玻璃、马赛克更适用于一些中、小型空间。但并不是一定的, 单就形式意义而言, 尺寸的大小并没有审美差别, 并非愈大愈好, 有时小尺寸材料铺装形成的肌理效果或拼缝图案往往能产生更多的形式趣味。此外, 人对铺装材料尺寸的熟悉度赋予其安定的尺度感 (见图4) 。

5.4 材料质地

材料质地指材料表面所呈现的自然特性, 包括软硬、滑涩、亮度、冷暖等。不同质地的铺地体现不同的铺装品质。不同质地的铺装形成不同的人体感知。坚硬粗糙质感的毛石更能体现粗犷空旷的场所, 给人大的感觉;柔软细腻的木质铺地更容易叫人亲近, 是一种亲切尺度的质感。石材、硬质广场砖等一般质地粗糙坚硬, 较适合大尺度空间, 给人一种稳重安全感;木质铺装则不适合大面积铺设, 其质地温暖细腻, 更适合小场地。同一质地, 相似质地以及对比质地的不同组合, 形成不同的铺装尺度。

5.5 铺装图案

铺装图案是限定空间, 赋予空间尺度感的基本要素。所谓的铺装图案主要是指铺装材料通过拼贴构成的整体图案。图案通过自身的形式变化影响铺装尺度的视觉感知。如长条纹的图案具有强烈的导向性, 拉大铺装空间, 使得空间尺度感变大;而围合圆形、方形, 则由于其向心性使尺度变小。此外, 在整体路面和大型广场铺装中, 进行一定的图案划分可打破大面积硬质铺装所带来的生硬与冷漠, 形成人性化的尺度, 更容易被视觉度量。

5.6 铺装色彩

色彩是铺装构成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色彩通过变化色相、纯度、明度产生不同的尺度感。色彩能赋予铺装膨胀感或者收缩感, 暖色高明度的色彩具有膨胀性, 冷色低明度则具有收缩性;此外, 高明度的色彩还具有较强的发射性, 延展性, 能够增加场所的尺度感。色彩明度越高, 空间感觉越大。

5.7 设计经验

以上各要素都需要经过合理整合才能发挥该有的作用。要在设计中合理把握铺装尺度, 还需积累足够的实践经验。

6 结语

铺装设计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尤其是垂直铺装刚刚苏醒, 只有在充分认识尺度构建的影响因子的前提下, 合理把握尺度在设计中的应用, 才能创建满足空间功能, 体现设计理念的景观空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 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价值观念的提升, 对环境要求越来越高, 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理念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尺度作为铺装设计, 景观设计, 乃至城市设计的度量手段, 正是人性化设计的集中体现, 对未来景观设计的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2]克利夫.芒福汀, 泰纳.欧克, 史蒂文.迪斯蒂尔.美化与装饰[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3]郑章毅.地面铺装更具人性化若干要素[J].福建建筑, 2004 (5) :41-42.

[4]王海帆.城市景观铺地艺术设计探析[Z].2008.

[5]俞进军.居住区铺装景观设计研究[Z].2009.

[6]陈丙秋.城市铺装景观概述[J].规划师, 2003 (9) :65.

[7]葛逸飞.景观尺度与受众心境[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0 (1) :78-79.

[8]赵跃平.景观环境的铺装艺术探讨[Z].2006.

[9]刘翔, 邹志荣.园林景观空间尺度的视觉性量化控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 (7) :131-132.

景观尺度 篇2

【摘 要】本文针对城市居住小区景观环境的空间尺度问题进行初步研究,研究的重点是景观功能尺度和视觉尺度两个方面。并且通过实例调查分析,以景观要素的功能尺度为基础,探讨视觉审美尺度、心里尺度对景观空间尺度的控制。对景观竖向尺度的视觉因素量化控制进行研究。【关键词】居住小区;景观;空间尺度

The research of Landscape scale in city residential district Yu Tao,Zhou Lu-wei(Shandong Architecture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101)【Abstract】This article is for landscape environmental requirements in residential area and analysis of landscape space Study of respectively by function scale and visual perception scale.And by an example in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functions of landscape factors, visual basic criteria for aesthetic scale, was expressed for that space in the control.the landscape on the scale of visual elements to quantify control research.【Key words】Residential area,Landscape,Spatial scale 1.概述

1.1 空间尺度的概念。

“空间”一词对人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人们总是在不断的重复它。但是,真的要对空间进行系统的研究就会发现他又十分的陌生。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空间的多义性引起的。《辞海》中是这样定义“空间”的:“在哲学上,与时间一起构成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两种基本形式。空间只物质存在的广延性;时间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空间和时间具有客观性,同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割。没有脱离物质运动的空间和时间,也没有不再空间和时间中运动的物质。空间和时间是相互联系的。” [1]可见“空间”的概念不仅是指物质的围合或占领,同时它也是一个哲学概念。“空间”是看不见摸不到的,大多数对它的描述是根据人得一种感受和体验,逐渐形成一种“空间经验”。这种感受和体验主要由三种:一是指“空间”的位置、地方、处所;二是将空间的“空”的属性当作一种状态;三是对“空间”的形状和大小,也就是它的长、宽、高的感受和体验。在某种意义上第三种“空间经验”所描述的就是空间的尺度。1.2 空间尺度的特性。尺度通过尺寸、比例并借助于人的视、听、行等各方面的生理感觉,表达人与物、物与物相互之间的相对量比关系。[2]可见要探知空间尺度就是要研究空间的尺寸、比例以及人对空间的生理感觉这三个方面。空间的形成有两种情况:一是实体围合,形成空间;二是实体占领,形成空间。可以说空间是由实体的“集中”或者“围合”产生的。如果要测量空间的尺寸大小,实际上测量的是形成空间的“集中”或者“围合”的实体,而不是抽象意义的“空间”。空间比例的描述则是形成空间的实体之间的比值或者是整体空间的内部划分所产生的各个小空间的比值。人对空间的感觉也会因形成空间的实体的材质、颜色、形状不同而有所差异。正是这种实体的大小、材质、颜色、形状、比例形成了空间的特性。故而可以说,空间尺度具体数据的研究,是对空间的特性的研究。1.3 空间尺度的决定因素。

一个空间的尺度大小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就是空间功能和形式,也就是空间的功能尺度和形式美尺度。满足空间的使用功能是对空间尺度的基本要求。比如景观环境中道路的尺度就必须要满足行人或行车的尺度要求。形式美尺度主要是使空间满足人们对空间的美感需求。人的视觉是人类在认识世界、获得信息的各种感知方式中,最重要的一种方式,也是人类接受信息量最大的一种知觉工具。所以视觉尺度在空间的形式美尺度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人”的生理心理需求因素是研究空间尺度必须要考虑的因素。每个设计师都要综合分析的。当然对空间尺度产生影响的因素还包括不同的民族、宗教等文化因素以及社会级别因素等,需要设计师的综合分析。

2.山东青岛阳光山色小区景观现场调查与尺度分析

阳光山色居住小区,位于青岛市合肥路,浮山新区二小区以北,是城市居住区的核心位置。2005年1月竣工,小区总建筑面积13.8万平方米,容积率1.20,绿化率 36.20%。整个社区充分体现了建筑与环境的融合,根据地形特点,采用造型完美、色彩协调的建筑风格,与多层次的绿化融于一体,充分体现了青岛山地住宅的特点,是一处低建筑密度、多层次立体绿化的理想花园式居住社区。2.1 小区内景观绿地现场调查。

该小区整体地形狭长以致主入口将成为唯一主要人行入口,在规划布局的时候就考虑这一因素,所以在中心广场的设置上以开敞大气为主要理念,以满足主要人流进出,同时这种理念也符合青岛业主的心里(如图1)。图1 总平面图

入口矩形广场的形式呈中心对称式,在植物的布局上为了配合广场的外形,采用规则式(如图2)。但是为了可以更好的过渡到后面自然式的种植环境,在苗木选择上做一些变化,在规矩中有自然的味道。广场中种植少量的乔木以满足人的休憩遮阴,两侧边缘的模纹花坛采用撒金柏作为模纹的“骨”有所创意,但种植密度略高显得有些拥挤(如图3)。总体来说,整个广场绿地的植物配置采用“草坪——坛——树丛”的设计方式,充分发挥了绿化带的生态功能和城市美化功能。但过少的乔木种植无法产生竖向“景观面”,削弱了植物对广场的竖向围合感。图2 入口广场 图3 模纹花坛

小区内的宅前绿地主要设置于向阳侧,植物配置以“三季有花,四季常绿”乔、灌、草相结合,形成了归属各住宅建筑的公共空间景观(如图4)。部分宅前绿地以低矮的灌木进行围合,为一层用户营造出庭院绿地,以降低宅前绿地作为公共空间供其他住户停留、嬉戏时带来的影响(如图5)图4 宅前绿地 图5 一层小庭院

本小区的道路绿化以乔、灌、草相结合的覆层结构进行平行栽植,植物色彩的配置以绿色为主,主干道弯道处控制了乔木的栽植。道路两侧有高差变化时,地势高的一侧多采用低矮灌木梯次种植,散落小乔木;另一侧乔灌结合种植。这种配置方式既满足了调节气候、减少交通噪声以及美化环境等良好作用,同时使车辆中的驾驶员拥有较好的视野。但是小区的宅前绿地以及次干道绿地,植物在色彩选择上太过单一,应适当种植观赏性强的植物。而且园路绿化太过简单,应适当种植芳香型的植物如白兰、含笑等,对改善居住小区内的老年人的心脑血管循环状况,调节人的情绪都有良好的作用。

2.2 小区景观空间尺度分析。2.2.1 中心广场景观尺度分析。

中心广场处于小区的中心景观带上,基于小区地形狭长的特点,两侧的绿地并没有选择过多的种植大乔木,可能会造成景观空间植物围合感的减弱,以致影响广场空间层次的分割。首先,通过对观场横向立面的分析,广场两侧的建筑所围合的空间中建筑间距(D)与建筑的高度(H)的关系为D/H=2.5。这种尺度关系下,广场的空间关系弱化。处于水体边缘的人(A点位置)观看右侧景观,视距(D?1)与植物高度(H?1)之间的关系为D?1/H?1=2.5,植物围合的空间划分已经很弱了,广场空间的层次性也消失了,处在这种尺度关系中的人会感到视觉通透、空旷。(如图6)图6 中心广场立面 D=56m,H=22m,D1=21m,H1=8.5m 2.2.2 宅前绿地尺度分析。

宅前绿地景观空间可与宅前道路景观一起分析,他们是相互联系的。首先通过对宅前绿地立面的竖向分析可以看出,邻幢间距(D)与建筑高度(H)之间的关系为D/H=1。这种尺度关系下,宅前建筑围合的空间形成一种稳定感,同时也满足了日照间距的需求。处于道路中间的人分别观看两侧绿地景观,在正常视角下视距(D?1)与右侧植物高度(H?1)之间的关系为D?1/H?1=1.5,仰角为27°时正好可观察到植物的整体。在正常视角下视距(D?2)与左侧植物高度(H?2)之间的关系为D?2/H?2=1,处在道路中的人可以观察到景观植物的细部(如图7)。图7 宅前绿地景观立面 D=22M,H=22M,D?1=8.3m,H?1=5.5,D?2=3m,H?2=3m 2.2.3 道路绿地尺度分析。

小区道路绿地景观的设置,应是景观空间具有围合感的同时又要具有一定的通透性,过于茂密的人行道路植物景观特别是乔木的密度过高更容易遮挡视线,会产生不安全感。在控制植物密度的同时,也可对所选植物的树形进行选择。通过对小区次干道绿地立面图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正常视角下以仰角27°,视距D?1与植物高度H?1之间的关系为D?1/H?1=1,可以看到植物的整体以及部分背景(如图8)。而且树形的选择栽种拱形树冠的乔木,再形成围合的同时又具有实现的通达性,这种空间会带给人舒适感。图8 道路绿地立面图 D?1=3.7m H?1=3.7m 3.我国北方居住小区景观尺度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基于我国北方的地理、气候、经济以及开发商和住宅消费者的审美水平等条件,居住小区景观设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植物的种类相对于南方比较单一,特别是冬天温度的影响。所以,北方居住小区中的植物种植,多采用四季常绿的乔木、灌木组合搭配,降低了景观空间的层次性和居民对绿地景观植物的观赏性。影响了对大尺度空间的分割,破坏了空间尺度的层次性。

(2)北方大多居住小区对小区绿化率处于规划要求的最低标准,其环境娱乐设施并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绿化面积受到限制,景观空间的尺度关系也就不能达到适宜的要求。

(3)小区景观的设计者对小区内的居民的活动及心里状态了解不够,以致许多景观设施的利用率过低。

(4)设计者以及居民对环境的审美追求不高,使得环境对居住区的美化功能得不到有效利用,破坏了整个小区的景观尺度关系。

所以在小区的植物配置中,应多采用一些新培育的树种,四季常绿植物与季相性的植物配合种植,以增加小区植物围合空间的层次性和观赏性。适当的提高绿化面积,逐步从“居者有其屋”向“居者优其屋”的转变。在设计中,要从居住者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从专业的角度加强视知觉尺度在设计中的作用,合理运用景观空间的适宜尺度关系,提高整个小区的美感指数。参考文献

[1] 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931 [2] 张晓健,李生效,建筑尺度与人的心理.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92 :191-194.[3] 段汉明,建筑的尺度与时空特征,新建筑,2000 [4] 布鲁诺﹒赛维,建筑空间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5] 顾小玲,景观设计艺术,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6] 郭淑芬,田霞,小区绿化与景观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文章编号]1006-7619(2010)05-28-472 [作者简介] 于涛(1982.6-),男,学生,设计艺术学山东建筑大学艺术设计学院07艺研。周鲁潍(1958.6-),男,教授,山东建筑大学。

景观尺度 篇3

1.1 空间的平面布局

园林空间的平面规划在功能目的及以人为本设计思想的前提下, 体现出一定的视觉形式审美特点, 诸如比例、对称、均衡、节奏韵律、对比统一等原则的运用, 使道路、广场、建筑、设施等与绿地交错分割, 充分发挥点、线、面等构成要素的造型作用, 勾勒出明确的平面形态轮廓, 表现出极具视觉美感的布局形式。

平面中的尺度控制是设计的基本, 在设计时要充分了解各种场地、设施、小品等的尺寸控制标准及舒适度。不仅要求平面形式优美可观, 更要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例如3~4m的主要行车道路, 两侧配置叶木的枝叶在靠近道路0.6~1.5m的范围内应按时修建, 用于形成较为适当的行车空间。

1.2 空间的立体造型

园林空间中的立体造型是空间的主体内容, 也是空间中的视觉焦点。其造型多样化从视觉审美及艺术性角度而言, 首先要与周围环境的风格相吻合统一, 其次要具备自身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使其在视觉流程上与周围景观产生先后次序, 在比例、形式等构成方面要具有独特的艺术性。空间的不同尺度传达不同的空间体验感。小尺度适合舒适宜人的亲密空间, 大尺度空间则气势壮阔、感染力强, 令人肃然起敬。

2 植物配置中的尺度概念

2.1 园林中利用植物而构成的基本空间类型

(1) 开敞空间———用小尺度植物形成大尺度空间。仅以低矮灌木及地被植物作为空间的限制因素。 (2) 半开敞空间———少量较大尺度植物形成适当空间。它的空间一面或多面受到较高植物的封闭, 限制了视线的穿透。其方向性指向封闭较差的开敞面。 (3) 覆盖空间———高密度植物形成限定空间。利用具有浓密树冠的遮荫树。构成顶部覆盖而四周开敞的空间。利用覆盖空间的高度, 形成垂直尺度的强烈感觉。 (4) 完全封闭空间———高密度植物形成封闭空间。此类空间的四周均被植物所封闭, 具有极强的隐密性和隔离感, 比如配电室、采光井等周围被植物遮蔽, 增加隐蔽性和安全性等。

2.2 植物配置中的尺度, 应从配置方式上体现园林中的植物组合方式, 体现出植物造景的视觉艺术性。

根据植物自身的观赏特征, 采用多样化的组合方式, 体现出整体的节奏与韵律感。

孤植、丛植、群植、花坛等植物造景方式都体现出构成艺术性。孤植树一般设在空旷的草地上, 与周围植物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 适合的视线距离为树高的3~4倍;丛植运用的是自由式构成, 一般由5~20株乔木组成, 通过植物高低, 疏密层次关系体现出自然的层次美;群植是指大量的乔木或灌木混合栽植, 主要表现植物的群体之美。种植占地的长宽比例一般不大于3:1, 树种不宜多选。此外, 还有树木高度上的尺寸控制问题, 或者纵横有致, 或者高低有致, 前后错落, 形成优美的天际线。

3 铺装设计中的尺度概念

铺装的尺度包括铺装图案尺寸和铺装材料尺寸2方面, 两者都能对外部空间产生一定的影响, 产生不同的尺度感。

图案尺寸是通过材料尺寸反映的, 铺装材料尺寸是重点。室外空间常用的材料有:鹅卵石、混凝土、石材、木材等。混凝土、石材等大空间的材料易于创造宽广、壮观的景象, 而鹅卵石、青砖等易于体现小空间的材料则易形成肌理效果或拼缝图案的形式趣味。

鹅卵石的尺度较小, 适合于小范围的地面铺设或者宽度较小的游步道, 施工方法多样, 可组成图形也较多, 观赏性较强。混凝土的一个重要用处就是水泥印花地面, 是一种造价较低, 但形式活泼的地面处理形式。适合于大范围的广场, 可塑造多元化的地形。石材主要是指花岗岩。花岗岩的主要尺寸有300m m×300ram、600m m×600ram等, 没有500m m×500ram、900m m×900ram等尺寸。处理方式多种多样, 应用相当广泛, 各种主要出入口或者重要景观节点都采用花岗岩。木材的尺寸随需要自行处理的, 在廊架、座椅、平台中使用最多, 风格休闲, 易加工成形, 与其它景观可以很好的结合。

铺装材料粗糙的质感产生前进感, 使空间显得比实际小, 铺装材料细腻的质感则产生后退感, 使空间显得比实际大。人对空间透视的基本感受是近大远小, 因此在设计中把质感粗糙的铺装材料作为前景, 把质感细腻的铺装材料作为背景, 相当于夸张了透视效果, 产生视觉错觉, 从而扩大空间尺度感。总的来说, 综合运用各种材料, 选择合适尺度, 足以营造个性、亲切、愉悦的环境特征, 使之成为城市的象征并具人性化, 提高人们日常生活的空间质量。

4 结语

园林设计的任务是表达人平视时力所及范围和所包含的空间场景, 这就要始终模拟人的视点去观查和设计眼前的场景, 并用接近人视高度的效果图和局部立面或剖面图体现成果, 尺度概念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了。在园林设计中, 我们应全面考虑到空间、植物配置、铺装等多方面因素, 把握好尺度, 从而创造宜人的园林环境。

上一篇:现代物理教育下一篇:水中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