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职业规划

2024-10-25

个人职业规划(共12篇)

个人职业规划 篇1

人们常说“计划赶不上变化”, 所以有些人不相信规划, 因为似乎现实充满了变数,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在竞争日趋残酷的今天, 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未来是不确定的。但是有可靠数据表明, 具有计划性和目标性的人比没有这些品质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并更能够保持成功的持久。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是自己对职业生命的一种精细管理, 是一个人对自己一生的工作经历, 特别是职业、职位的变动及工作理想计划实现的整个过程。作者认为, 它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于, 在深入理解、科学运用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会提高自身的职业竞争力, 拥有在职场立于不败之地的资本, 将不确定的未来把握在自己的手中。

首先, 职业生涯规划是在充分考虑了自身的优势、劣势之后制定的, 所以个人在按照科学、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落实时, 一般会处在能发挥自身优势的位置, 相对本人做其他工作而言, 就会更有竞争力。第二,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是在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基础上产生的。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就会更热爱、更专注、更勤奋, 自然也更容易成功。许多事实也告诉我们:兴趣与成功的几率是成正比的。第三, 职业生涯规划有明确的时间性、目的性, 个人在按照规划分阶段、分步骤地努力时, 相较于没有目标和规划的员工就更有竞争力。古语讲,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正是这个道理。第四, 员工在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不断地进行探索、评估、完善、管理的过程中, 可以增强自身对环境的把握能力及对困难的控制能力, 同时养成对机会和威胁进行洞察、判断的能力, 学会在竞争中谋发展。第五, 职业生涯规划帮助个人合理安排工作、学习和培训, 同时企业也会采用科学的方法给予帮助、引导, 进行职业生涯管理, 这更有利于员工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竞争力的增强。

理想和现实总是有一定的差距, 对于企业中的员工如何将自己的理想与工作目标相结合, 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为企业带来效益, 促进企业的发展, 使二者相辅相成、持续发展。良好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帮助解决这一难题。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是关键。像企业制定战略规划一样, 需要分析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个人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亦如此。首先, 制定者必须清楚自身的能力和潜力, 实现职业目标自身具备的优势劣势因素有哪些。其次, 分析外部有什么机遇, 会遇到什么挑战和威胁, 必须确保个人的价值观与企业的价值观一致,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才能获得企业的认同和支持。企业的战略是什么, 发展愿景是什么, 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员工必须熟悉, 并结合自身的发展制定出自己的发展目标和职业愿景。员工还要了解自身在企业中的作用和价值, 制定出适合自身的个人规划, 并且必须获得企业的支持和配合, 否则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是无法顺利开展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要与组织设定的职业生涯规划相协调相统一。如果你的个人职业生涯并不仅限于一两家企业, 也许你所在的企业无法满足你的职业需求, 那么你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更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需要你精心打造, 做出适时地调整。

此外, 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要遵循SMART原则。 (一) 明确性、具体性 (Specific) 。人的职业生涯相较于一生的时间占了很大一部分, 只有分阶段、分步骤, 准确分析执行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因素等, 才能做出明确的策划和方案。规划做的具体, 可以减少执行中的成本、干扰、困惑。比如5年之内你要做哪些事情, 实现什么样的职业体验, 具备什么样的职业能力, 达到什么样的职业目标。 (二) 可衡量性、可测量性 (Meas urable) 。规划的阶段目标结果要可以衡量, 使规划制定者本人能够掌握和控制规划进度, 进行跟踪、调整、分析, 清楚规划实现的阶段和结果。 (三) 可达成性、可实现性 (Attainable)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是为了实现职业目标和职业理想而设定的, 这个目标或者理想必须是能够达到、可以实现的才有意义, 好高骛远者设置的目标太高或者自惭形秽定的目标太低都会影响职业生涯的发展。 (四) 相关性 (Relevant) 。这里的相关性是指职业生涯的目标必须与企业发展目标和家庭发展目标相关联、相适应, 目标的相关性是指实现此目标与其他目标的关联情况。 (五) 时限性 (Time-bound) 。个人根据自己的职业发展设定了规划目标, 接下来的事情就要围绕这一个个阶段性的目标, 在规定的时限内去完成。规划要具体地体现进度, 以便在预期时间完成阶段性的任务。

总之,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件复杂而有意义的事情, 它是取得职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它可以促进员工与企业的协调发展。对于个体来说, 职业生涯规划的好坏必将影响整个生命历程。我们常常提到的成功与失败, 不过是所设定目标的实现与否。那么, 如果你想走出一条理想的职业生涯道路, 就要先认真地从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做起。

个人职业规划 篇2

在企业管理和竞争的过程中,当两个企业处在同一市场或者说它们都有能力向同一顾客群体提供产品和服务时,如果其中一个企业有更高的赢利率或赢利潜力,那么,这个企业比另外一个企业更具有竞争优势。但是竞争优势是要有一个标准来衡量它,对其进行分析,已给出决策来让企业更好的发展。

这时候我们就会用到SWOT分析方法,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隶属于企业内部分析方法,即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S(strengths)是优势、W(weaknesses)是劣势,O(opportunities)是机会、T(threats)是威胁。SWOT分析有其形成的基础。按照企业竞争战略的完整概念,战略应是一个企业“能够做的”和“可能做的”之间的有机组合。

对于一个正在面临严峻就业形势的大学生我来说,今年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可是到底是如何地不容乐观,多么的不容乐观。这就要用SWOT分析法来分析一下,以得出结论,让我对所面对的问题,制定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进而制定详细的个人的近中远期规划,让自己得到更好的发展。

内部环境分析、S、1、本人专业素质过硬,对专业知识有很好地掌握。

2、没有家庭负担和压力,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在工作上还可以得到家人和亲友的支持。

3、思维活跃,思想新潮,富于创造性,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自学能力强,能给企业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使企业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继往开来,开拓创新,对企业的发展来说也是很有帮助。

4、我的思想道德素质较高,自我学习和提高意识强,更易服从企业管理。

5、年纪轻,精力旺盛,思维活跃,富有激情和创造力,具有积极进取的精神。6、21世纪是信息时代,更是网络的天下,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运用IT技术能力强,能够自主的在互联网络上搜寻到许多信息,并且善于分析和处理信息,对信息的应用能力较强。

7、自身有很好的沟通表达能力。沟通表达能力是企业聘任人员的重要指标之一,因为在当前经济形态下,不管何种单位,都离不开分工与合作,而良好的沟通是团队合作的基础,企业内部成员内存在着不同的分工,而不同的成员必须合作完成共同的工作任务,只有具备较高的沟通表达能力的成员,才能在沟通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合作做事,从而能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W

1、对于企业来说,我们在校学的知识有很多是过时的,且偏重理论方面,我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到了企业之后最多只能用到15%,而且实践能力差,动手能力不强。

2、当今时代,知识的更新换代的速度是很快的,而我们的教育模式比较僵化,教材更新不及时,学校对学生的要求不高,培育出的人才大多不符合社会的需求和企业的用人标准。

3、我刚从大学这个美丽的“象牙塔”里走出来,缺乏对现实社会的理解,对工作寄予很高的期望,眼高手低,好高骛远,喜欢纸上谈兵,寻找工作的眼光太高,给自己定的目标不切实际。工资水平太低不想做,专业不对口不想做,缺少兴趣不想做,但是眼前的现实却比理想更加骨感。

4、我缺乏社会经验和实践经历,不能很快适应工作,有心理承受力差,意志不坚定,容易朝三暮四。

5、我缺乏对社会和个人的责任感,而且现在整个社会文化和商业交往中往往不信任青年人。

6、作为一个就业女性本科大学生,在性别方面遭到许多企业的歧视,往往许多企业招聘要求后缀就加了个要求性别男。

外部情况分析:

O 1: 多元化职业选择。社会发展越来越快,对各种人才和综合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特别是新技术新流行的人才。多元化的发展使我们在就业时的选择也更加趋于多元化,我们的就业方向也不只局限于本专业的范围之内,我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及能力来选择适合我们自身的职业。比如公务员,创业等等。而且在政策方面,国家也鼓励我们大学生自主创业,给出了许多的优惠政策。

2:经济形势方面、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中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市场对我们这些技术型的大学生的需求加大。

3.对于本科生,我们还可以不去选择就业,而是在自己的蓬勃向上的年龄选择继续学习,考上研究生,在知识层面提高自己。

T

1、就业竞争压力加大。2015年,中国高校扩招致使毕业的大学生数量大大增加。大学毕业生数量有749万人,大学高校毕业人数创历史最高,堪称“史上更难就业季”。

2、对于我们本科生,在我们就业时,很容易被公司企业所歧视。社会普遍不看好测控技术与仪器本科毕业生,更看重高学历和丰富的经验,很多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同一专业的研究生,对我们本科生的就业有很大的威胁。

3、由于大学生人数的增加,就业的大学生的质量出现良莠不齐,我们很容易被企业所不看好,增加就业的难度。

4、我们大学生就业准备不充分,就业观念仍停留在传统模式,不敢大胆的去想,去闯。

5、现在,高等教育趋于普及化,大学生的数量猛增,竞争日益激烈。在全球化的趋势下,竞争不光来自国内,还来自“海归”和留学生。

个人职业发展规划 短期:大学阶段的具体措施

1、眼下最重要的是不断学习,争取在2015年考研中考出自己理想的成绩,进入研究生阶段深造。

2、学好每一门课,熟练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2、多去图书馆,多多阅读各种门类的书籍,而不能只局限于专业书籍,拓展自己的眼界和知识面。

3、多去英语角练口语,找机会与外国人交流,平时可以多看看英文书籍以及英文节目等,提高口语听力能力和阅读能力通过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六级。

4、这个时代必定是信息技术的时代,信息技术的利用离不开电脑,准备电脑方面的知识,学习和熟练应用常用的办公软件,参加并通过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

5、准备寒假社会实践,联系公司实习或者做兼职,多与社会接触,锻炼自己的动手和实践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中期、1、在下半学期做出优秀的毕业论文,让自己的本科阶段不留遗憾 2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自己的与人沟通的能力。

3、在团队中团结队友并且有出色的团队意识和组织能力,提高自己的领导和组织能力

4、准备考取本专业的相关证书,提高自己多方面的能力。

5、需要经常锻炼身体,强健自己的体魄,为以后的高强度学习和工作做好准备。

6、积极与本专业老师沟通,获取本专业的最新从业及工作信息。长期

1、现代企业更看重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及经验。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当中,多多积累经验,多看看本专业的新闻实况,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并走出校门,在社会中实践,通过工作来积累自己的经验和社会阅历,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不被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所淘汰。

2、在锻炼身体之后有胜任岗位工作的身体素质,还要提高自己高尚的职业道德,敬业爱岗精神。

3、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在工作确立稳定阶段,我还需要不断学习,时刻准备获取更高学历或出国留学深造的机会。

无论是已经进入社会谋职还是仍在学的在校生,每个人都渴望成功。而我已是大四的学生并且即将毕业,一直也在思考自己的职业规划问题但一直都是苦思无果,SWOT分析无疑是一个很有力的工具,经历了这样一个自我剖析和挖掘的过程,发现自己的思路比以前更加清晰,尤其是考虑问题的视角开阔了,不光是局限在对知识的兴趣选择上,更重要的是不断培养了自己爱好和性格特点,也就是更加全面地分析自己了,也相信这次的分析会对我未来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帮助。在以后的生活当中遇到类似的问题,也要尝试用SWOT的方法来进行分析,已得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个人职业形象树立规范 篇3

一般来讲,第一印象的形成只需要6秒钟。在这短短的6秒时间内,外表和形象占58%的分值,声音占35%,而言辞的内容仅占比7%。所以,要给对方留下好印象,应该把注意力放在93%的关键因素——形象、声音。

仪表形象树立的规范

仪表形象的树立有四点基本要求:一是整洁。干净、整齐,永远是仪表要求主旨。二是雅致。整洁者好看,雅致者顺眼。三是文明。仪表要体现现代文明的要素,不能不土不洋、不中不西。四是规范。即个人仪表修饰要符合自己行业的具体要求。具体来说,有以下注意事项。

发型修饰 发型最重要的是头发长度。虽然现在男人的头发似乎越来越长,女人的头发越来越短,男女发型正在趋同,流行中性化的装饰,但是,依旧存在区别。严格来讲,在工作岗位,女性的头发最长不宜长过肩部。换言之,就是不能随意披散开来。男人的头发,大体上来讲,不宜长过7厘米,具体要做到前发不覆额头、侧发不掩耳、后发不及领。

头发一定要常梳、常洗、常修剪。

女士头发上常有饰物,比如发卡、发带,甚至一朵花。在社交场合,怎样修饰都不为过。在工作场合,女性的发饰越少越好,发饰的样式越单调越好,图案越简洁越好。

头发的式样,讲究男女有别。做发型时要考虑两点:一是商务人员的基本要求:庄重保守,不能太时尚。二是发型式样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要和自己的工作场所、男女性别吻合。

头发的清洁,强调无异味、无异物。最好每天洗一次头发,最少两天一洗。从白领的角度来讲,洗头发、做造型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别人,为了适应职业环境,是对他人的尊重。

面部修饰 修饰面部时,一定要注意无异物。这种无异物不仅指外观上无异物,比如胡子要每天修剪、鼻毛不能长于鼻孔之外,还指不给他人造成有异物的感觉。在外人面前,切记手不要乱动。很多人手脚“不老实”,不摸东西就难受,吃饭或者说话时,喜欢搓鼻子,或者在脸上抓抓挠挠。人有内分泌,比如鼻涕。试想你和别人说话的时候手在脸上或者鼻子上摸了半天,然后去和别人握手,恐怕会给对方造成不适。

关于化妆。女士化妆是自尊自爱的表现,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是企业管理的一个标志。化妆注意事项:淡妆,力求妆容似有似无;保持清新自然,化妆是为了美化,而不是为了另类;化妆或补妆时,应尽量避开他人。

手臂和腿脚 指甲要常修剪。对白领一般有两不准:不准留长指甲,不准染彩指甲。指甲的长度不宜长于指尖。此外,公关接待营销人员,还要经常对手部进行保洁。

腿部也要注意,比如,不宜光脚。如果要在社交场合、休闲场合穿凉鞋,脚趾甲要修剪干净,至少脚指甲缝里不能是黑的。男士不要露出自己的“飞毛腿”。

仪态形象树立的规范

仪态指人的举止动作,是动态的仪表。一个人的风度、教养往往体现在其行为举止上。一般来讲,仪态由具体部位的动作及整体的协调构成,包括站姿、坐姿、行姿、手的姿势及其他一些有关动作等。

站姿 挺胸、收腹、双腿并拢、两手垂放,这是基本的站姿要求。一般来讲,站时尽量不要倚靠,比如有的人喜欢靠墙角或者门边,似站非站,这种边缘状态给人一种过于松散、邋遢和疲惫之感;眼睛看着正前方,不仅要直视,还要平视;两肩不能一高一低;不到万不得已,双手不要揣着,尽量垂在身体两侧;需要看人时,头要转过来看着对方;两腿不要过分岔开,男士腿部岔开不能宽于肩部,女士两腿并拢会更好看。

坐姿 尊卑有序。一般的方法是:客人先坐,主人后坐;长辈先坐,晚辈后坐;女士先坐,男士后坐。

坐不宜满。坐下后的讲究是不坐满,椅子面后面要留出来一部分位置。如坐满,人会自然地倒靠在椅背上,给人一种“老大”的感觉。一般座椅面的三分之二就可以。当然,也不能坐得太少,否则会重心不稳。

手脚 手脚到位。坐好之后,两条腿和两只手的摆放也有讲究。首先是两只手,从好看的角度考虑,两只手可以叠放在一条腿上,这是找一个支点,中心也比较好看。其次是腿部,对于男性来说,两腿稍微放开一点儿是可以的。但对于女性,从文明礼貌的角度来讲,两腿还是并拢较好,尤其是穿裙装。最后,在重要场合,尽量不要跷二郎腿。万不得已要翘起时,注意脚尖要朝下,切忌脚部乱晃。

行走 与同事一起行走过程中或在办公室里行走,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尽量直行。朝一个方向走,不要走“S”形。二是保持匀速。行走速度应该自始至终差不多,不能一会儿快、一会儿慢、时走时停,给人捉摸不透之感。三是不出声响。走动的时候尽量不要发出声响。一个有素养的人,在公众场合是不会制造噪音的,无论是说话还是行为举止。四是步幅得体。一步的长度,男士大概是80厘米,女士大概是60厘米。

要想走路好看,除了步伐、步速外,两只脚谁前谁后、如何运动也有讲究。关于走,最重要的是直行、匀速、不发出声响。

手势 在常规情况下,手的姿势用得越少越好。尤其要避免对别人指点。即便要指点,也绝不可用食指,欧美国家对这点很忌讳。在正式场合,手的姿势有不同的讲究,不可乱用手势。

微笑 微笑是一种国际礼仪,它体现人类最真诚的互相尊重与亲近。微笑也是最基本的礼仪,它伴随我们度过工作和生活的每一刻,无论是对待客户、同事、家人甚至陌生人。微笑是“诚于中而形于外”的,通过微笑可以把友善和热情表现出来。

笑容也大有讲究。比如微笑讲究互动,笑容应不卑不亢、落落大方。职业化的微笑有时则有更专业的要求,比如笑时不露或微露牙、看着对方的下颌部位、时间不宜长、不出声等。

眼神 在人际交往中,强调眼神要正视他人。和别人打交道,一定要养成正眼看人的习惯。此外,要注意尽量平视,体现对他人的尊重;必要时,仰视也是可以的。切忌闭眼不看、眼神反复扫视和斜眼看人。

目光 与人目光交流的时间一般为3~5秒,3~5秒后目光应停留在对方嘴巴和眼部中间位置,或者适时地看向别处。总体来讲,目光注视对方的时间应该是对方与你相处时间的三分之一。

性别形象的基本要素

女士 讲究容貌和气质。女士应多提升自己的气质。气质在社会中表现的是一个人从内到外的人格魅力。人格魅力有很多,比如修养、品德、举止行为、待人接物、说话的感觉等,所表现的有高雅、高洁、恬静、温文尔雅、豪放大气、不拘小节、立竿见影等。气质不是自己说出的,是自身长久的内在修养平衡以及文化修养的结合,是持之以恒进行个人文化修炼的结果。

男士 讲究风度和学识。风度是指人的内在素质和外在特征的和谐统一,所表现出来的是比较稳重而优美的举止姿态。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问题探讨 篇4

一、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是一个人终生的工作经历。一般可以认为, 我们的职业生涯开始于任职前的职业学习和培训, 终止于退休。中国的古话“男怕入错行, 女怕嫁错郎”,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职业对于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性。

所谓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是指个人结合自身情况以及眼前的机遇和制约因素, 为自己确立职业目标, 选择职业道路, 确定发展计划、教育计划等, 并为自己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确立行动方向、行动的时间和行动方案。职业生涯规划相当于职业理想的具体化和可操作化。而所谓的生涯的成功或成功的生涯就是指“你能够在生涯的过程中, 真正去活出个人很主观所认定的价值观, 而同时又能对你所工作 (投入) 的领域有贡献”。

个人职业规划的主角是当事人, 我们是自己的职业的总设计师, 我们将选择自己的职业道路并为之奋斗。职业生涯规划不仅是一个职业选择的问题, 从本质上看, 是人生战略规划问题。所以, 我们在做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 应该慎重的对待。良好的职业规划是一个人生整体规划的一部分。在现代社会, 一个人只有尽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认清自我, 不断探索开发自身潜能的有效途径或方式, 才能准确地把握人生方向, 塑造成功的人生。在人生的每个阶段, 必须认清自己发展的进程和事业目标, 作为选择职业与承担任务的依据, 把相关的工作经验积累起来, 准确地充分利用有关的机会与资源, 指引自我不断进步与完善。

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原则

第一, 择己所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与“职业兴趣”吻合度高的工作, 工作可能更快乐, 也更容易发挥出其能力。调查表明:兴趣与成功机率有着明显的正相关性。只有自己喜欢、擅长、有能力做、有条件做的事情, 才能做好, 才有可能产生绩效, 才符合人性的职业观念。

第二, 择己所长。一个人的才能应该与其所从事的职业相适宜。个人应尽可能地弄清楚自己的能力特长, 在进行职业选择时择己所长, 从而有利于扬长避短, 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自身的潜能, 有效地实现自我价值, 保证在事业上取得更大的成就;反之则可能导致其原有才能的浪费, 或者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成功。

第三, 择世所需。根据社会需求设计职业生涯。如果择业脱离社会需要, 将很难被社会接纳。所以, 在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时, 应积极把握社会人才需求的动向, 把社会需要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以社会对个人的要求为准绳, 既要看到眼前的利益, 又要考虑长远的发展;既要考虑个人的因素, 也要自觉服从社会需要。

第四, 择己所利。个人在择业时, 还不得不考虑工作能够给予的回报, 特别要与薪酬挂钩。求职者考虑得更多的是个人生存。如果达不到期望的回报, 也就没有与之对等的积极性, 这个职业生涯通道就不够全面, 并且很难一直走到底。只有从个人的需求出发, 将个人收入、创新与挑战、工作的意义、社会地位、企业责任感等各种因素通盘考虑, 才能制定出让人满意的职业规划。

三、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步骤

职业规划是需要量体裁衣的, 没有一个能够适用所有人的方案, 但是原理和程序上都是具有共性的。

(一) 确定志向

具有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是毕业生走向社会就业的第一要素。俗话说:“志不立, 天下无可成之事”。人的理想、胸怀、情趣和价值观, 影响着一个人的奋斗目标及成就。确定自己想要什么, 然后沿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是事业成功的基本前提。所以, 确立人生志向, 期望人生取得更大发展, 这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 也是其生涯规划最重要的一点。

(二) 自我评估

一个有效的职业生涯设计必须是在充分且正确认识自身条件的基础上进行的。首先要全面了解自己, 即要弄清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应该干什么、在众多的职业面前会选择什么等问题。自我评估包括对个人的需求、能力、兴趣、性格、气质等等的分析, 以确定什么样的职业比较适合自己和自己具备哪些能力。职业生涯设计的过程, 就是真正了解自己的过程。因为, 要想让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有效, 就应该先对自己进行客观正确的分析评价, 在此基础上, 正确选择职业, 确定职业生涯目标, 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路线。

(三) 内外环境分析

环境对于人员的成长和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职业环境分析, 主要是分析各种环境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所谓内外环境分析实质上就是一个“知彼”的过程, 即是了解和分析自己所处环境的优势和劣势、一生中可能会有哪能机遇、职业生涯中可能有哪些威胁等等。只有对这些环境因素充分了解, 才能做到在复杂的环境中避害趋利, 使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实际意义。

内外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家庭环境;组织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

(四) 设定职业生涯目标

确定目标可以成为追求成功的驱动力。目标的设定是以个人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信息为依据。职业生涯目标的确定包括人生目标、长期目标、中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的确定。首先要根据个人的专业、性格、气质和价值观以及社会的发展趋势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和长期目标, 然后再把人生目标和长期目标细化, 根据个人的经历和所处的组织环境制定相应的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要保证目标适中, 不可过高或过低, 并将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结合起来, 通过不断实现短期目标, 最终实现其长远目标。

(五) 制定行动方案

在确定了职业生涯目标后, 行动便成了关键的环节, 做一个好的计划若没有实施上的细则, 就无法保证计划顺利进行, 这样的规划也就毫无意义。职业生涯方案是为实现个人职业规划目标而制定的行动计划。有效的生涯设计需要有确实能够执行的策略方案, 这些具体且可行性较强的行动方案会帮助其逐步迈向成功, 实现目标。把目标转化成具体的方案和措施, 这一过程中比较重要的行动方案有职业生涯发展路线的选择、职业的选择, 相应的教育和培训计划的制定。

(六) 评估与回馈

整个职业生涯规划要在实施中去检验, 及时诊断生涯规划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 找出相应对策, 对规划进行调整与完善。职业生涯发展中会经常发生变化, 考虑到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很多, 对职业生涯设计的评估与修订也很必要。修订的内容可以包括职业的重新选择、职业生涯路线的重新选择、人生目标的修正、实施措施与计划的变更等。

四、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建议

职业生涯规划要求根据自身的兴趣、特点, 将其定位在一个最能发挥自身长处的位置, 选择最适合其能力的事业, 下文从4个方面提出对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建议。

(一) 积累知识、财富及社会经验

职业生涯是持续积累的过程, 要有计划、按部就班地去规划、实践而且有始有终, 不可偷懒、投机。善于从小事、从最具体的职业岗位做起, 这样有利于个人职业目标的实现。充分利用别人没有抓住的间隙, 在现有岗位上充分学习, 全面掌握相关专业技能, 不断进步、提高自身素质、完善充实其职业生涯规划内容。

(二) 立足本行业, 谋求更高发展

初入职场的头3年是个人成长和成熟的重要阶段, 是打基础的3年, 也是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心理承受力的3年。要保持良好心态, 避免急功近利, 沉下心来打基础, 努力适应社会, 适应公司环境, 掌握一些自身喜欢的、社会需要的技能, 为自己在未来的择业竞争中增加砝码, 并能理性确立目标并付诸坚定而有效的行动, 慢慢朝着目标迈进。在此之后, 转换工作环境, 进一步谋求发展。

(三) 避免走入透支的误区

许多人为了工作、钱或权, 透支其宝贵的身体, 辛劳、疲惫、压力下的革命的本钱越来越少, 责任越来越大、钱是日进斗金、权势愈来愈炙。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当有钱人不得不以钱买健康时, 没钱而健康的人可要幸运得多。

(四) 人岗匹配, 找到最佳匹配点

职业规划就是对个人所在职业的市场状况、行业前景、职位要求、入行条件、培训考证、工作业务、薪酬提升等运作进行详细的分析, 沿着主干道去充电, 找到人岗最佳的匹配点和今后各个阶段的发展平台, 通过对自身内在因素进行测评, 找到潜质, 而学历、经验、能力、兴趣、特长等是外部的东西, 要把内、外优势结合起来, 形成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

五、结束语

生涯规划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自身需要, 懂得和掌握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的知识与技能, 从而帮助我们在遵循自身个性特点、能力优势的基础上结合社会需要, 真正选择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道路, 实现个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章达友.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M].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5.

[2]、鄢敬新.职业生涯规划宝典[M].青岛出版社, 2005.

个人职业规划 篇5

一、自我分析

我是■■■■■■■■学院■■地铁班的■■。我是一个性格开朗乐观的男生,本人乐观积极,有上进心,有责任心;良好的沟通能力,人际关系良好,具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有较强的创新思想和实践及自学能力。也是一个勇于挑战的人。

二、环境分析

我以前的同学们都说,你还急什么急啊!■■地铁班也进去了,至少工作时不用愁了吧。不要担心就业的问题了。然而对于这么一句话我不这么认为,记得■■地铁的老总和我们说过这么一句话,不要以为你们进了■■地铁班就一定能够进入■■地铁,你们现在的状况是一只脚在■■地铁一只脚还在外边,只有你们好好学习课本的知识,通过验收那样才能算是进入我公司。

当我来到■■院进行时,我突然发现我以后所要面对的竞争压力非常的大,首先,还有验收考核在等着我,过不过决定的是能与不能进入福州地铁;其次,我不是铁路或者轨道专业的科班生,在基础上需要更多的提升;再次,相较以后的那些后来的员工而言,我仅是比他们早进来的人而已;所以我以前的同学有些悲观的对我说,你们只是■■地铁拿来应急的,临时用用就完了。然而,我却不这么认为,福州地铁是一个新起步的公司需要大量的人才。然而我又有了这个机会,为什么不好好的把握眼前的机会,让自己以优异的成绩被■■地铁录取,并向管理层的岗位进行努力,以期更快的进入其中。对于现在的形式而言我觉得是好的。

三.未来职业规划

确定目标和路径

①近期职业目标: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让自己变得更加强。

②中期职业目标:顺利进入■■地铁公司,从基层做起,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

③长期职业目标:能够在工作到一定时期后,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后,职位也能更进一步的升高。

④职业发展路径:发展规划第一步就是为进入这一行业而做奠基。如果进入的话就比较好做了。从基层开始,逐步上升。在上升的过程中知识能力不断扩展。

制定行动计划

①短期计划:拿到学校的毕业证,并且要熟练的掌握在学校学到的知识,通过之后的验收考核,顺利的进入■■地铁公司。

②中期计划:进入长沙地铁公司后,我将努力的工作,同时不断的充实自己。并且在之后的两年年内将自考的本科拿到。从基层做起,逐步向上爬。

③长期计划:进入基层后,不断努力,积累经验,努力地朝着朝管理层迈进。动态调分析调整

评估、调整我的职业目标、职业路径与行动计划:我个人觉得我的职业目标还是比较可行的。一方面,我所学的物流专业虽与它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更注重在铁科院学习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我对这个职业还是比较感兴趣的。计划制定的固然好,但更重要的,在于其具体实施及取得成效。这一点时刻都不能被忘记。构想是美好的,但也得看怎么去实施,实施得怎么样,弄不好,你就会成为玻璃瓶里的苍蝇,前途光明,出路没有。

然而,现实是多变的,未来是未知的。定出的目标计划随时都可能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一点,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必须要有充分心理准备,甚至个别可以预见的因素,更是要做好应对方案。因此,在遇到突发状况、不良影响时,要注意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不仅要及时面对、分析所遇问题,更应快速果断的拿出应对方案,对所发生的事情,能做到变害为利最好,不然也尽量不影响自己的方向,最差也要尽量的少偏离自己的目标。相信如此,即使将来的作为和目标相比有所偏差,也不至于相距太远,甚至完全无法实现。

四、自我认知小结

转行要打理好个人“职业资本” 篇6

那么,为什么30岁至40岁的人转行最多也最频繁呢?

30岁职业生涯的“中转点”

从28~33岁,人们都会面临职业生涯的“中转点”。即他们都想离开熟悉的领域,希望重新证明自己,从头开始,做些“完全不同的事”——很多30岁左右的人都有这样的愿望,但是他们当中只有少数人能将其付诸实践。而这绝不会发生在事业上一直毫无目的和碌碌无为的人身上。美国心理学教授托马斯说:“在30岁转行的人大多都经历了好几年的紧张努力,于是他们开始步入职业生涯‘中转点’。因为他们从20岁至25岁时加入该行当之时便全力以赴,几年来一直抛开家庭、爱好、情爱与朋友,全身心服从该职业的需要。数年之后,许多人开始反复思考,到目前为止他们取得了什么,还可以做些什么。于是想离开熟悉的领域,希望重新证明自己,从头开始,做些“完全不同的事”。

40岁不甘心“中年危机”

如果说“中年危机”现象在科学上还没有得到证实的话,35岁至40岁的人的确往往第一次严肃地面对自己生命有限的“中年危机”事实:自己青春已逝,父母年迈,或许还需要照顾,朋友圈子里出现了第一批患重病的人。对女性而言,这更是她们考虑孩子问题的最后一个时机。

心理学教授托马斯说:“通常在十分忙碌的工作中没时间考虑的原则性问题——例如自我认知、生命的意义和目的等不再被排挤到次要位置。”愿望一下子变得显而易见,如重新定义生活的重心,在一直被忽视的生活领域花费更多的时间。于是干脆转行完全换个活法。

这样的冲动与目前35岁至40岁的这代人受到的影响有关。他们不熟悉持久性目标,对于意识形态也持怀疑态度。他们的人生中经历过多次严重的经济和环境动荡,于是决心放弃一项不再令人感到满足的职业。因为他们认为40岁绝不算太老,而且大多数人的身体处于最佳状态,尽管这个年龄段的视力往往明显下降;大脑的记忆力也完全没有问题,40岁的人能够继续毫无问题地接受新事物。虽然不像年轻的时候那么迅速,但是自认为学习会尤其稳妥顺利。

转行要打理好个人“职业资本”

无论是30岁还是40岁的人,转行意味着离开驾轻就熟但可能有些令你生厌的工作,投入到一个全新的职业领域,从此开始体验别样人生。

可转行也确实不是—件轻松的事情,毕竟这关系到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若处理不当会影响就业,甚至会因此造成个人经济危机。所以,当你有了转行的念头时,一定要打理好个人“职业资本”——要在你的心里进行一番谋划与计算——这工作到底值不值得换?

28到33岁“职业资本”转行经济账

过了25岁后,年龄越来越成为职业发展的阻力,特别是对于那些在一个岗位上工作了5年左右、未见升职的二十七八岁的白领。假如在这个时候准备转行,机会成本有多大?

刘强今年29岁,从事人力资源工作5年多了。最近,他越来越觉得这份工作没有太大的发展前景,加上年龄的增长,他对个人职业发展方向产生了迷惑,一直在问自己是否应该转行。他在大学里学的是英语专业,没有其他特长,若是真要转行必须从现在开始行动。在做了一些市场调查后,他准备转行做律师,因为一直对法律很感兴趣的他也在自学,而且认为律师越老越值钱。然而真正面对转行时,刘强又犹豫了:“29岁才预谋转行晚不晚呢?”那么,我们不妨为他算一笔转行经济账:

考取律师证的费用(参考):辅导班学费12000元,教材600元,考试费320元,合计12920元。他现在的月薪差不多是4000元左右,若是刚刚转行做律师,薪水肯定没有现在高,但从长远发展来看,如果自己努力,超过现有水平也是可能的。而且,转行的关键在于刘强是为了突破自身职业发展的瓶颈,所以经济因素应该排在职业发展之后。

据某人才网站调查,大多数白领的职业生涯都呈现出这样的轨迹:工作1~4年担任基层职务,5~6年任经理,7~9年任高级经理或总监,10~12年任副总经理,13~20年任总经理,即30岁以上的白领普遍担任一定的管理职务。但是能够最终升至企业总监以上高级职务的概率只有10%,所以这时许多人感觉在企业内发展空间有限,缺乏工作动力。因此,28~33岁这个年龄段有一定事业基础的白领是最敏感的职场人群。如果此时觉得自己职业发展明显受阻,是可以果断转行的,而不应该受可能出现的、短暂的工资落差的影响。毕竟这个时期正是人生中精力最充沛的阶段,职业发展应是重点。这一阶段要對职业发展有清醒认识和规划,可以尝试到那些自己有志发展的行业里去试试。

35岁到40岁“职业资本”转行经济账

当35岁的尹丽娜在做出转行决定时,同事们都感到很惊讶。她已经在这家公司做了7年行政工作,虽不是管理层,工作也还算稳定。但她认为这份职业与自己的个性不符,内心并不快乐,所以她决定重新开始。

她喜欢帮助别人,希望按个人喜好标准选择服务对象。她追求工作的意义和创造性,因此,她决定转行做寿险顾问。在开始的5个月内,她的收入几乎为零,而且这又是一份外人看来很卑微的职业。她虽然信心十足地认为自己的现状会有所改观,但这时家庭的支出全凭丈夫一个人撑着,日子过得紧张起来,丈夫也时有怨言。尹丽娜一下陷入了窘迫的境地。

我们不妨为尹丽娜算一笔账:在近半年的时间里,她的收入是零,即使她以后的收入渐渐增多,但要达到以前作为资深员工的“职业资本”与收入标准,也还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这对尹丽娜和她的家庭无疑都是一个考验。所以,以尹丽娜的年龄,经济的稳定和家庭的和睦,才是她应该注重的。

“职业资本”指标权衡转行价值

当然,无论是在哪个年龄段转行,慎重都是第一原则。认真算出以下“职业资本”的三种指标,基本上可保你转行不贬值。

1.算算“职业资本”的自我价值

你的价值=核心竞争力+客户群+个人兴趣+特长+气质+性格。只有算准了“职业资本”的自我价值,才能为自己准确定位,让自己的转行不带盲目性。

2.算算“职业资本”的目标行业价值

目标行业价值=管理模式+发展前景+升迁制度+薪资状况等。俗话说,隔行如隔山。算准了“职业资本”的目标行业价值再转行,可避免吃后悔药。

3.算算“职业资本”的自身价值与新行业价值是否匹配

了解新行业后就要与原行业做比较,寻求共同点。一般来说知识技能、客户群、工作模式三方面中有一方面有共同点就比较好转行,比如都是做销售的,原来是销售日用品的,如果改做销售饮料,虽然行业变了,但大部分客户没有变化,也比较好上手。

在决定转行时,用“职业资本”中的个性、兴趣和目标来确定是否转行最为可靠。比如第一个案例中的刘强,因为已经厌倦了现在的工作,他准备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加上他还年轻,此时谋划转行是可行的。当然最主要还是他确定了自己的目标,即使已经在人事岗位工作多年,也是可以重新选择未来的。当然,转行前要先接触与行业相关的专业,有这样一个过渡,可以使你更快地进入新的角色。另外,认清自己的弱点同样是优势,即使一切从零开始。

转行要避免“职业资本”三大误区

1.哪热往哪转

职场发展就像爬树一样。当发现自己所攀援的枝干不够粗或已经腐朽时,往往想到的就是退下来,换一根树继续爬。但却没有仔细考虑自己能否爬上这根新树干,是否已经有太多的人盯上了这棵树,它是否已经“超载”了?

2.遇难则退

转行绝不同于跳槽,跳槽可以为新企业在短时间内创造价值,而转行的人往往需要一段的适应期。而缺少耐心、缺乏心态调整会使许多转行者半途而废。

3.不能一转再转

转行虽然可以使职业生涯“柳暗花明又一村”,但频繁地转行也不可取。就好像挖井,总是挖一会儿就换地方,这样永远也挖不到水。

(作者声明:版权授予刊载者,拒绝转载与网摘)

个人职业规划 篇7

1 应考虑的因素

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在于帮助员工树立明确的目标与管理, 运用科学的方法、切实可行的措施, 发挥个人的专长, 开发自己的潜能, 克服生涯发展困阻, 避免人生陷阱, 不断修正前进的方向, 最后获得事业的成功。从职业生涯发展的规律看, 每个人有不同的成长历程与发展阶段, 其职业生涯规划的重点也就有所不同, 不同的人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 所考虑的因素也有所不同。通常, 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1) 自我认识。

包括个人的兴趣、爱好与特长, 性格与价值观, 所选定的目标与需求, 个人学历与能力, 工作经验等。

(2) 外围环境。

包括组织的需求, 家庭的期望, 社会的需求, 科技的发展, 经济的兴衰, 政策、法律的影响等。

(3) 目标方向选择。

包括设定该目标的原因, 欲达到该目标的途径, 欲达到该目标所需的能力、训练及教育, 达到该目标可能得到的助力, 达到该目标可能遇到的阻力等。

(4) 目标落实措施。

包括教育、训练的安排, 获得发展的安排, 排除各种阻力的计划与措施, 争取各种助力的计划与措施。

2 应遵循的原则

(1) 实事求是原则。

准确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是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的前提, 必须在准确进行自我评价和认识的前提下, 制定切合实际的职业发展目标。

(2) 切实可行原则。

个人的职业目标一定要同自己的能力、个人特质及工作适应性相符合。

(3) 协调一致原则。

员工是借助于企业而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的, 其职业规划必须要在为企业目标奋斗的过程中实现。离开企业的目标, 便没有个人的职业发展, 甚至难以在企业中立足。所以, 员工在制定自己的计划时, 个人职业计划目标要与企业目标协调一致。

3 制定规划的步骤

(1) 明确志向。

志向是事业成功的基本前提, 没有志向, 事业的成功也就无从谈起。立志是人生的起跑点, 反映着一个人的理想、胸怀、情趣和价值观, 影响着一个人的奋斗目标及成就的大小。这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 也是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中最重要的一点。

(2) 自我评估。

自我评估的目的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对自己做出全面分析。主要包括对个人需求、能力、兴趣、性格、气质、特长、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思维方法以及社会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 以确定所从事的职业应具备的素质、知识、能力及个人今后努力方向。

(3) 职业生涯发展机会评估。

指对各种环境因素对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的评估。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企业的内部外部环境、市场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环境。分析自己在环境中所处地位、环境对自己的要求、环境的特点等, 找出环境中哪些因素对自己有利, 哪些因素有害, 只有这样, 才能在纷杂的环境中制定最利于个人职业发展的规划。

(4) 职业生涯道路的选择。

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前, 对职业发展方向要做出选择, 明确专业技术路线、行政管理路线等。通常选择事业道路要综合分析以下问题:自己理想的职业发展方向、向该方向发展个人所需具备的能力与条件以及向该方向发展的可能性。这样, 才能确定自己的最佳职业道路。

(5) 确定目标。

目标的确定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职业生涯目标包括人生目标、长期目标 (5~10 a) 、中期目标 (3~5 a) 与短期目标 (1~2 a) 。员工首先要根据个人的专业、性格、气质和价值观以及社会的发展趋势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和长期目标, 然后再把人生目标和长期目标进行分化, 根据个人的经历和所处的组织环境及岗位要求, 制定相应的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6) 制订行动计划与措施。

制订包括工作、训练、教育、轮岗等方面具体的行动计划与措施, 并定时检查计划、措施的落实情况。

(7) 评估与反馈。

要使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切实有效, 就要根据外围环境变化情况不断地进行评估、反馈和修订。

4 建议

(1) 企业员工如果暂时没有合适的职业工作, 可以根据自己的长远目标考虑可能的职业, 并根据实际情况, 采取“积累”策略, 即接受那些待遇不高, 但却可以提供重要学习机会和有价值的职业接触机会的工作职位, 要谨慎地接受高度专业化和“与世隔绝”的工作, 否则可能严重限制自己的职业发展。

(2) 现代企业在搞好安全生产的同时, 应重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 正确认识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把员工职业发展规划作为企业生存及成长的必要投资。积极开展职业生涯管理, 和员工共同协商, 设立职业生涯目标, 为员工制定发展计划, 协助员工开发各种知识、技能, 使员工清楚地看到,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能兼顾员工自身的发展要求。明确员工在企业的发展方向, 向员工提供实现个人专长的契机, 形成员工与企业的互动, 增强员工的归属感, 从而实现企业和员工共赢的目标。

摘要:阐述了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企业员工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作用和影响因素, 指出了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步骤以及应遵循的原则, 并对规划提出了一些建议。

个人职业品牌核心价值理论 篇8

PPB-CV个人职业品牌核心价值理论认为个人职业品牌的核心价值是个人职业品牌的精髓所在, 是个人职业品牌的独特性、差异性、价值性的最高体现。核心价值是外界对象感受和评价的核心, 是外界对象用以区别职业者与其他职业者的最重要和主要的评价因素。

直接价值:是指职业者通过个人的工作所创造出的工作成果而被外界对象所感受到的价值。直接价值一般体现在职业者所服务的企业的业绩增加、经营收入提高、效率提高等方面。

关系价值:是指职业者在职业生涯发展中与现有的上级、同事、曾服务的企业上级和同事在工作中形成的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正常独特的关系以及与现有的、曾有的客户、商业合作伙伴、媒体、社会团体、政府形成的良好关系而为现服务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关系价值是职业者与外界对象关系的总和, 是由每一个外界对象与职业者发生联系的情感的总和。关系价值用以说明为什么很多著名的职业经理人能够获得众多的上级、同事、客户、商业合作伙伴、媒体、社会团体、政府的良好合作, 从而使其为企业创造出其直接工作更多的价值。

象征价值:是指职业者由外界对象感受和评价时而被赋予和定义为某一种职业群体的象征而使职业者能够具有的价值。象征价值表明职业者的最高发展境界是成为某一职业群体的象征, 从而使其能够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源并利用社会资源为其价值体现提供更多的作用。同时象征价值的存在使得社会相当一批职业者以其为发展目标, 使得职业品牌者能够更容易地吸引优秀人才在自己的身边, 并使优秀人才愿意努力工作以获得职业品牌者的支持。

经过上面对PPB-CV个人职业品牌核心价值理论的阐述, 下面用案例来具体分析。

【案例:Google中国总裁李开复的职业生涯】

李开复博士曾就读于卡内基梅隆大学, 获计算机学博士学位。后担任副教授, 并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个“非特定人连续语音识别系统。1988年, 商业周刊授予该系统“最重要科学创新奖”。在校期间, 李博士还开发了“奥赛罗”人机对弈系统, 因为1988年击败了人类的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而名噪一时。李博士曾以最高荣誉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 获计算机学士学位。李开复博士同时还是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协会的院士。

李开复博士于1998年7月加盟微软公司, 并于11月出任微软中国研究院 (现微软亚洲研究院) 院长。李博士在语音识别、人工智能、三维图形及网络多媒体等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他的带领下, 微软中国研究院以新一代多媒体、新一代用户界面和新一代信息处理技术为主要方向开展基础研究。加盟微软公司前, 李博士曾担任SGI公司的多媒体软件子公司-Cosmo Software的总裁。此前他还曾在苹果公司工作了六年, 主管该公司的多媒体部门。李博士在C o s m o任职期间, 负责多平台、互联网三维图形和多媒体软件方面的研发工作。在此之前, 他曾担任SGI公司网络产品部门的副总裁和总经理, 负责多个产品系列的发展方向和公司网络产品策略的制定。李博士在苹果公司任职六年中的最后一个职务是其交互式多媒体部门的副总裁, 他们后来开发出QuickTime, QuickDraw 3D, QuickTime VR, PlainTalk等产品。

2005年7月20日, 著名的搜索引擎开发者——Google公司, 宣布将在中国建立产品工程研究院, 聘请李开复博士担任Google全球副总裁及中国区总裁, 负责公司在中国的发展。

Google中国工程研究院于2005年第三季度正式成立。中国以其蓬勃发展的国民经济和大批杰出的大专院校, 正在成为计算机科学家和优秀工程技术人才的摇篮。在中国建立工程研究院正是Google对吸引与培育中国人才, 以及和中国的大学及机构合作的郑重承诺。聘请李开复博士出任这一重要职位彰显了Google在中国成功建立工程研究院以及国际化的决心。

Google在一份声明中说, “在中国建立一座研发中心将加强向我们的用户和合作伙伴提供最好的搜索体验的能力。”Google还表示, 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表明该公司吸引和挖掘当地人才的强烈愿望以及与中国的大学和其它机构进行合作的决心。

“Google已经成为非常成功的科技领袖型企业。李开复博士具备非凡的技术智慧, 领导才能和商业头脑。他非常关心学生和中国的教育事业”,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说, “他是能够为Google和中国都做出巨大贡献的理想人选。”

“李开复博士是著名的科学家, 他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学生和青年一代。这也是为什么今年四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任命他为名誉教授。我们热烈欢迎李博士的到来”,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邓勇, ”Google选择李教授体现出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和对中国人才的认可。”

李开复博士离开微软闪电加盟Google, 使当下整个IT界为之震惊而各种各样的观点铺天盖地涌出。拿李开复博士的职业生涯成长来分析, 不是想参与到有关这次跳槽是否会面临法律官司、其背后的动因以及微软与Google之间的江湖恩怨, 而是借李博士来分析个人职业品牌核心价值的三重价值要素。

首先, 李博士的工作成果是任何人都没法否认的。无论是在SGI, 还是苹果, 亦或微软, 李博士都做出了巨大的成就, 获得了广泛的声誉。其个人职业品牌的直接价值自然不必多说。

再来看李博士的关系价值。其实在上面李博士的介绍文章中已经清楚地表达出了李博士的关系价值。李博士曾任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助理教授, 1998年7月加盟微软公司, 并于11月出任微软中国研究院 (现微软亚洲研究院) 院长, 在担任该职务期间从各大学和研究机构招聘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并得到了给予了人才良好的培养和机会。

在微软宣布李博士为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时, 按照微软高级副总裁里克·雷斯特的话说:“像开复这样同时具有一流研究能力、丰富的产品开发经验以及杰出管理才能的人, 确实能够推动这项伟大计划, 并成为这一计划带来更多创新的最佳人选。”

1998年, 微软中国研究院在成立之初, 李开复只身一人到中国, 而目前研究院已经拥有了来自世界各地的100名顶尖高手从事研发工作。两年间, 微软中国研究院成果甚丰, 共发表了156篇国际论文、76项发明、12项技术转移, 且集中于信息存取、语音识别、新一代多媒体技术等革新性的研究项目上。在中国的两年期间, 李开复除了留给人们一个有政治家风度、有科学家头脑的管理者的形象之外, 他更的另一项工作更是出色:两年中间, 他大约为超过2万人次的大学生做了演讲。

可以说, 李博士任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时为自己奠定了丰富的人脉, 这其中有政府关系、媒体关系、社会关系、同事关系、外部企业关系等等, 正是李博士这些独特的、巨大的个人职业品牌价值中的关系价值使得李博士成为了Google最为看重的因素, 成为了Google中国的总裁。

个人理财规划案例分析 篇9

家庭基本情况:何先生, 37 岁, 广州市某银行高管, 工作稳定, 月平均税后收入15000 元, 预计每年会有2 万元左右的增长, 全年奖金根据绩效考核6 至10 万, 预计60 岁退休。何太太, 35 岁, 某高校教师, 工作稳定, 月平均税后收入9000 元, 年底奖金1 万元, 预计55岁退休。家庭日常开支情况:伙食费等开支4300 元。何先生个人月开支1000 元, 何太太个人月开支700 元, 女儿4 岁, 正在上幼儿园, 月平均支出2000 元。每月按揭还房贷5000 元。家庭现有财务状况:银行存款10 万元, 住房公积金7 万元, 股票3 万元, 于2012 年按等额本息还款法贷款购买一套130 万元房产用于家庭个人居住, 尚有按揭贷款80 万元。夫妻双方的单位均缴“三险一金”, 除了单位少量的团险外, 二人无任何商业保险。

二、家庭资产状况分析与诊断

优点: (1) 家庭收支情况合理:该家庭有较强的创收能力, 月均收入3 万元。每月支出1. 3 万元, 其中按揭供房支出0. 5 万元, 负债收入比率为21%[1], 比较理想。收入减去支出后年度赢余20 万元, 结余率达56%[2], 说明该家庭财务积累能力较强。 (2) 家庭财务状况良好:该家庭有80 万的按揭负债, 资产负债率为36%[3], 没有超过50%, 说明财务状况还算不错。缺点: (1) 没有准备3- 6 个月的家庭应急金, 导致家庭最基础的部分没有做好准备; (2) 尚未建立家庭基本安全网, 保险保障这个基本需求没有合理安排, 导致家庭风险承受能力下降; (3) 孩子教育金、退休养老金等大额支出缺乏合理规划; (4) 现有家庭资产的配置过于单一, 资产绝大部分分布在银行存款上, 收益性不高。

三、家庭理财目标分析和风险承受能力分析

首先进行理财目标的分析: (1) 购车。何先生准备在今年五一购车, 该项支出可以有效提高家庭生活品质, 考虑到其余理财目标, 建议将该项消费支出控制在21 万元以内。 (2) 计划于2020 年5 月提前还房款。考虑到具有刚性消费的女儿教育规划和退休养老规划尚未进行, 且该项按揭贷款属于公积金贷款, 其贷款利率较低, 因此建议优先规划女儿教育和二人的养老规划, 后进行提前还贷规划。 (3) 从现在开始进行女儿的教育规划和夫妻二人的养老规划, 这两项中长期目标适宜尽早规划的原则。 (4) 每年进行至少一次的外出旅游, 这项属于弹性支出, 可预留1 万元的支出。

其次进行家庭成员投资风格分析:何先生不喜欢冒太大风险, 投资风格属于稳健型。何太太由于是财务出身, 对投资理财有较高兴趣, 投资风格属于轻度进取型。

最后进行风险承受能力分析:根据前述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可知, 该家庭目前处于家庭生命周期的第三阶段:家庭成长期。通过专业测试工具对何先生夫妇两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偏好进行测评, 结果显示他们的风险承受能力中等偏上, 风险偏好中等。

四、分析市场信息和个人理财方案设计

市场信息分析: (1) 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在2010 年超过日本, 位居世界第二; (2) 目前,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的高速发展阶段; (3) 当前, 我国正在进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 从出口、投资拉动经济的发展转向内需拉动经济发展, 从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这三个变化和20世纪70 年代的日本非常相像。根据日本1975 年后投资市场的表现, 一些专家预测中国在接下来会有大约十五年左右的投资机会。

个人理财方案设计:从一个科学的角度上来说, 个人理财实际上是建立一个财务的金字塔。越靠近塔底, 越应该是低风险的投资工具, 例如:银行存款、人寿保险等;塔的中部应是风险和收益中等的投资工具, 例如:债券、基金等;越到塔尖越是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工具, 例如:股票、房地产、外汇、期货等。现按照以下顺序进行家庭理财金字塔的构建:

(一) 紧急预备金规划

紧急预备金主要用于应对生活中的突发事件, 一般以3~6 个月的月平均固定支出估算。何先生夫妇二人工作相对稳定, 建议准备3 个月的固定开支作为紧急备用金。即:建立家庭紧急备用金约为4 万元。

(二) 保险规划

何先生夫妇俩目前没有补充商业保险, 这直接导致其家庭风险承受能力降低。因此建议按照家庭年收入10%左右的比例进行一家三口保障性保险的规划, 这是进行其他财务规划的前提与基础。考虑到何先生当前属于“上有老、下有小”的重大责任期, 建议何先生的保险配置为:重大疾病30 万元, 意外30 万元, 住院医疗3 万元/年, 再外加20 万元的65 岁定期寿险;何太太工作稳定, 所在单位医疗保险健全, 建议补充30 万元的重大疾病险和20 万元的意外险。

(三) 购车规划

何先生计划当年五一购买一辆21 万元左右的家庭轿车, 以提高生活品质。建议何先生将手头没有增值潜力的3 万元股票变现, 这样生息资产20 万元中除留出4 万元作为紧急备用金外, 其余16万元均可用作购车首付款, 缺口5 万元车款可利用车行提供的一年期无息贷款予以解决。这项计划的实施会增加今后家庭月固定支出, 由于要偿还车贷, 购车后的第1 年每月固定支出比现在增加约6200 元, 1 年后每月固定支出比现在增加约2000 元[4]。

(四) 提前还贷规划

何先生家庭计划五年后也就是2020 年5 月还清按揭贷款。由于进行了保险规划和实施了购车计划, 所以, 从2015 年5 月到2016年5 月该家庭的收入结余为8050 元/ 月[5], 由于何先生工资收入预期每年有2 万元的增长, 除每年一次的外出旅游花销1 万元外, 该年度结余约10 万元[6];2016 年5 月到2020 年5 月每月结余12250元[7], 假如每年外出旅游支出1 万元, 4 年共结余约62. 8 万元[8], 因此从2015 年5 月至2020 年5 月共结余资金72. 8 万元。由于还贷规划相对于小孩教育金规划和退休养老金规划有更大的弹性, 所以将其置于后述的投资规划中根据情况一并进行。

(五) 子女教育金规划

此处主要进行大学教育金规划。假设学费每年增长6%, 通货膨胀率为4%, 如果按目前大学4年花费12万元, 那么何先生小孩的大学教育费用至少需要准备47万元。由于何先生小孩目前只有4岁, 尚有14年的准备时间, 时期较长。为了发挥复利加时间的神奇魅力, 建议进行一些期限相对较长、收益相对较高的投资, 以提高资金回报率。

(六) 退休养老规划

何先生夫妇计划按照法定退休年龄退休, 也即23 年后退休。他们希望在退休后30 年内保证每个月有现值8000 元的生活支出[9], 每年安排一次旅游计划, 过上高品质的晚年退休生活。如果通货膨胀率为4%, 退休后投资报酬率为4%[10], 现值为8000 元的月平均支出就相当于23 年后的19718 元的月支出[11]。假设退休后何先生夫妇可领取养老金每月共10000 元左右, 那么退休金缺口为每月9718元。由于通货膨胀的抵销作用, 退休后的实际投资报酬率为0%。因此, 如果想要保证30 年的退休生活无忧, 到退休时须准备约350 万元的退休金[12]。考虑到退休规划的长期性, 建议采用“定期定额”的投资方式现在进行投资, 以最大效用的发挥复利效果。

根据何先生家庭的风险偏好, 具体建议如下: (1) 每年拿出2 万元购买养老分红保险储备养老金, 该项投资收益率4%左右, 至退休时可积累73 万元, 此项投资属于低风险低回报, 但安全性高, 而且60 岁前还享有50 万元的寿险保障, 可较好的稀释养老金储备风险; (2) 每月拿出3000 元“定期定额”投资全球基金组合, 选择债券型投资组合, 由于夫妻二人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 可委托专业理财机构进行, 该项投资收益率预计10%左右, 5 年后投资收益累计约为22万元, 14 年后收益约100 万元, 23 年退休时资金约286 万元[13]。这两项投资所得用于退休养老金的储备, 55 岁时350 万元的退休养老金规划目标就可达成[14]。

(七) 投资规划

进行完小孩教育规划和退休养老规划后, 此处我们建议何先生可将每月剩余盈余的50%用于股票等高收益投资[15], 预计收益率20%。同时, 由于何太太当教师比较清闲, 建议何太太通过兼职开源以增加收入, 这样每年可增加5 万元左右的收入, 五年25 万元。

建议何先生通过努力争取更多年终奖金, 每年奖金也可增加5万元左右, 五年共增加25万元, 这样该家庭提前还贷的目标就可在5年后顺利实现。如果不能按照预定的计划增收的话, 提前还贷的目标可适当延缓, 优先保证教育金和养老金的规划安排。2017年何先生家庭若顺利完成提前还贷还贷的目标后, 该家庭每月盈余将会大幅增加, 此时生活品质还可再上一个台阶, 享受科学合理的家庭理财规划带来的福利。

五、监控和评估个人理财规划方案的实施

当然, 投资有风险, 该方案的实施还应随客观环境的变化及何先生夫妇收入状况的变化不断优化调整, 以便在具体环境中得到更好的执行。

六、案例总结

每个人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 对个人理财服务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该案例就是针对何先生家庭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即家庭成长期的理财需求特点而“量身设计”的一套个性化的个人理财方案。通过案例这种直观的方式指导我国居民个人掌握科学合理的个人理财规划方案, 使家庭变得更加和谐。

摘要:本文通过梳理和诊断案例中家庭财务状况, 结合其家庭财务目标, 进行合理的个人理财方案的制定, 展示了个人理财规划对实现不同阶段家庭理财目标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个人理财规划,理财目标,理财方案

参考文献

[1] (美) 本杰明·格雷厄姆.聪明的投资者.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个人职业规划 篇10

1“90 后” 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1 缺乏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意识

当下,许多 “90 后”大学生缺乏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意识,一方面,他们认为自己刚步入大学,距离今后择业找工作还比较遥远,因而缺乏这方面的意识; 另一方面,也有一部分大学生认为谈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比较奢侈,他们当中的许多人都没有形成明确的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意识,对于就业择业之事,更倾向于看事实说话,即随行入市。[1]这也导致许多 “90 后”大学生在择业时将工资薪酬视作首要标准,鲜少和个人的兴趣、理想、优势等其他因素相结合。

1. 2 缺乏明确的职业目标与职业定位

目前,“90 后”大学生正处于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的探索时期,由于缺乏明确的职业目标与职业定位,导致他们在进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时,暴露出一些问题,举例来说,有一些 “90 后”大学生想要进入大公司工作,但从未对该公司的发展前景以及企业文化等做过分析与研究,加上缺乏明确的职业目标与职业定位,结果在面试之时就被刷下来,与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公司失之交臂。此外,还有一部分 “90 后”大学生存在着投机心理,未摆正心态,渴望走捷径成功,欠缺艰苦创业的思想意识。

1. 3 不能准确、客观的评估和审视自我

对于 “90 后”大学生而言,自我评估是其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过程中的最初环节,对于其今后的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准确、客观的自我评估,是“90 后”大学生进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的基础和前提。然而,当下有许多大学生对于自我认识过于片面,不够全面、准确和客观,致使出现了两种极端现象: 一种是过分的肯定自己,认为自己很优秀,过分放大自己的优点,而缩小或忽略自己的缺点,骄傲自满,过于自负。另一种就是过分的否定自己,认为自己毫无用处,过分放大自己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优点,缺乏自信,比较自卑。[2]这两种极端的现象势必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 前一种对于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期望值太高,难免会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后一种对于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期望值太低,难以准确定位自己,实现自我价值。正因为许多 “90 后”大学生不能准确、客观地评估和审视自我,导致其职业定位不准,就业较难。

2“90 后” 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的意义

2. 1 有助于让大学生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

“90 后”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的意义,首先在于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能够激励 “90 后”大学生为了目标而努力奋斗。

2. 2 有助于大学生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具有五大要素,分别是知己、知彼、抉择、目标、行动。其中前两个要素是后三个要素的前提和基础。所谓知己,就是要求 “90 后”大学生对自己能够有客观的认识和准确的自我定位。这样有助于让 “90 后”大学生清楚地了解自身的优势与劣势,结合自身的特点及兴趣,合理规划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扬长避短,充分激发和挖掘自己的潜能,全面提升自己。[3]

3“90 后” 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的对策

3. 1 制定相关的政策,规范对就业市场的管理

政府及教育部门制定相关的政策,与此同时,不断加强和规范对就业市场的管理,这是促进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教育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决定其能不能发挥效用的重要影响因素。首先,政府根据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与大学生的实际就业情况,制定相关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大学生个人职业发展与规划教育更加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以及制度化。其次,政府部门要不断推进劳动人事制度以及户籍制度等的改革,为大学生就业营造良好的大环境。

3. 2 建立健全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教育机制

为了顺利开展 “90 后”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教育,高校要树立相应的教育理念,建立健全 “90 后”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教育机制。首先,要对“90 后”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教育做好总体布局,统筹规划,明确职责,落实责任,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集服务、指导以及咨询等为一体的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则教育体系。其次,还要制定相应的 “90 后”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教育制度,切实贯彻执行相关制度。[4]通过这些方式对 “90 后”大学生开展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教育,能够使其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基础,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扬长避短,找准今后实施职业发展的方向。

3. 3 提升自我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增强就业竞争优势

“90 后”大学生要想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提升自我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增强自我的就业竞争优势。首先,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理论知识,夯实理论基础,增加自身知识积累和知识储备。其次,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掌握,全方位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以满足社会的需要。最后,培养综合职业竞争能力,不断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优势。只有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积累,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水平,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综合职业竞争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一定的优势。

3. 4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广泛参加社会实践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随之而来的是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逐年增加,因而 “90 后”大学生的择业心理问题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当代 “90 后”大学生而言,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今后走向职业生涯所必备的一种基本素质。首先,“90 后”大学生应当增强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抗挫折能力,也就是俗称的 “抗压能力”。[5]一般而言,大学生在择业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或困难,遇到挫折或困难时不要惊慌,不要产生畏难情绪,应当摆正心态冷静坦然的对待遇到的挫折或困难,可将其视作对自己的考验,要敢于迎接考验,迎接挑战。其次, “90后”大学生应积极扩展社交圈,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网。此外,“90 后”大学生还应广泛参加社会实践,增加社会实践经验。

4 结论

综上所述,当前 “90 后”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如缺乏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意识、缺乏明确的职业目标与职业定位、不能准确、客观地评估和审视自我等。笔者针对 “90 后”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 首先,制定相关的政策,规范对就业市场的管理; 其次,建立健全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教育机制; 再次,提升自我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增强就业竞争优势; 最后,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广泛参加社会实践。希望以上对策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实现理想就业。

参考文献

[1]余强.“90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

[2]朱柱.“90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培养刍议[J].才智,2015(13).

[3]赵乐.“90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趋势探析及教育对策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17).

[4]齐丹.“90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研究与对策探析[J].才智,2014(31).

个人职业规划 篇11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葛优在《天下无贼》中的一句台词广为流传,也道出社会对人才的真实需求。在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什么是人才?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到底又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

传统上我们把饱读诗书、博学多才的人称为人才,而现代社会对人才有了新的认识与界定,那就是“有知识、有能力,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在政治、精神、物质三个文明建设中作出积极贡献的人”。

从江苏近十年的高考改革,我们也可以看出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从2000年开始,江苏进行了一系列的高考改革,先后采用了3+X(小综合)、3+X(大综合)、3+2等多种方案,2008年最终定位为现在的“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测评”模式。3+学业水平测试,指的是基础教育主要课程: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课程,综合素质测评则包括一个学生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6个方面。可以说,江苏教改的这一模式,已具备了“人才”培养的雏形。更加具体地说,人才应当符合下列4个标准:

1. 具备良好的人品

2. 博学广识,在某一领域或某些领域有专长,拥有较高的职业素质

3. 效率高,讲方法,洞察力强,吃苦耐劳,有创造性思维

4. 较高的情商,较强的沟通能力

市场反馈的信息显示,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青睐复合型人才。何谓复合型人才?它包括知识复合、能力复合、思维复合等多方面,不仅是某个专业技能方面要有丰富的经验,还需在相关领域具备较高的技能。要成为复合型人才是非常不容易的,往往需要经过多方面的学习和长期的实践积累,即一个人要能具备两个及以上的职业所具备的素质及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加入WTO和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对外交流日趋频繁,因此需要大批有外语基础有海外文化背景有国际眼光的国际化人才。国际化人才是指具有国际化意识和胸怀以及国际一流的知识结构,视野和能力达到国际化水准,在全球化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高层次人才。国际化人才应具备以下7种素质:

1. 宽广的国际化视野和强烈的创新意识

2. 熟悉掌握本专业的国际化知识

3. 熟悉掌握国际惯例

4. 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5. 独立的国际活动能力

6. 较强的运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7. 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能经受多元文化的冲击,在做国际人的同时不至于丧失自己的人格和国格。

二、大学生就业所需要的九种能力

毋庸置疑,大学毕业生就业首先需要广博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各种各样的能力。在这里我们结合近几年毕业生就业、从业的实际情况以及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向广大考生和家长介绍就业所需要的几种基本能力,以便在报考志愿以及将来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及时调整自己、完善自己。南京大学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孙江林老师曾专门写文章来阐述这一问题:

1. 适应能力

适应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反映,与个人的思想品德、知识技能、创造能力等密切相关。一个适应能力比较强的人能够很快适应新的环境,即使是在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也能够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取得成功。

2. 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是人们实践经验的结晶,在教科书上是得不到的。因此,要培养自己的交往能力,就要注意大胆参与、与他人在心理方面的相容、交往时的诚实守信以及人格之间的平等。

3. 组织管理能力

每个人在工作中都会不同程度地运用到组织管理能力,这是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新要求。在大学生活期间,培养组织管理能力应注意两点:一是要学会抓住机遇锻炼自己;二是向别人学习,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4. 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主要包括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数字表达能力、图示表达能力等。在这里要把握这样几点:首先要敢于说,这是练好口才的前提;其次要做到有话可说,这是练好口才的基础;再次是要善于谈话,这是练好口才的关键。文字表达能力也是各种高级专门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而当前大学毕业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却整体欠佳,这与部分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的不尽完善有关。因此,在校生应该抓紧时间去研读有关的著作和范文,多做练习,使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5. 动手能力

动手能力是将知识转化为物质的重要保证,是高级专门人才所必备的一项实践技能。对毕业生而言,无论今后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还是在生产第一线,动手能力的强弱,都将直接影响到能力的发挥,因此,大学生应克服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做到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

6. 开拓创新能力

开拓创新能力是各种智力因素和能力品质在新的层面上融为一体、有机结合后所形成的一种合力。培养开拓创新能力要注意积累知识、增强才干,同时注意想像力和发散思维的培养。

7. 竞争能力

在现代社会,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竞争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在培养竞争能力的时候,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意识到培养竞争能力是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意识到竞争是实力的展示,掌握较多的技能,善于把握时机,敢于展示自己才会在竞争中取胜;要意识到竞争实际上是人格的考验,必须在竞争中保持健康的心态。

8. 决策能力

决策能力是人们在面临多项选择时及时、果断地做出选择的一种能力,它可以使你以比较少的付出获得较大的收获。培养决策能力要注意这么几点:克服从众心理;增强自信心;注意把握全局,勿求十全十美。

9. 沟通能力

现代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每个出色的社会成员必须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因为,作为单个的人已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独立地去完成任何工作或研究课题。培养沟通能力应当注意:沟通需要自信。沟通也需要技巧,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注意沟通中双方的互惠;二是要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和观点上看问题;三是要在矛盾和冲突中寻找共同点。沟通要避免几个致命的过失:一是对别人任意评价;二是不恰当的询问;三是命令的语气;四是威胁的话语;五是模棱两可的表达;六是注意力不集中;七是讲反话。

除了具备以上九种能力外,在您即将踏上社会、迎接新挑战之际,还应具有以下几点基本素质:

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是人的社会属性在当今的企业和其他社会团体中的重要体现。现在的用人单位一般都是把个人能力和团队精神作为两个最重要的评估标准,而对于后者则更加强调。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德”的内涵包括政治素质、事业心和责任感、务实作风和心理素质。强调“德”,不仅是我们这个时代对于大学生的要求,也是所有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上非常看重的一个标准。

积极心态

积极心态不是具体的能力指数,但个人能力发挥的多少却取决于心态是否积极。事实上,许多失败者也就是在自己消极心态下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三、十二五期间,技工更风光

无论是国际化人才,还是复合型人才,都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到填志愿、选专业,还是要落实到国家或地区的产业政策。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的开始,国家就业政策取向在提高就业总量的同时,将重点关注就业质量的提升,其中尤其关注劳动力供给在层次和区域方面的结构性矛盾:

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产业人才吃香,将获得大力发展,直接拉动研发、项目管理、工程开发等职能的就业,而且通过对上下游产业的带动,对制造、建设、安装、工程规划和管理等各个职能的专业技术人才会产生广泛需求。

金融人才紧俏。国家将进一步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金融人才需求旺盛。特别是“绿色产业金融支持人才”,就是熟悉绿色产业发展趋势和市场状况,能够为低碳、能源等绿色产业的发展提供定价、结算、融资、交易、保险并开发相应的创新产品,为其提供相关金融服务支持的人才。

旅游和体育产业人才匮乏。2011年将成为旅游和体育产业规范发展的元年。2010年国家旅游局正式启动全国旅游人才开发示范试点工作,旅游人才开发将大大加快。面对我国体育产业刚刚起步,发展势头十分迅猛的大好前程,中国体育界的经营管理人才严重匮乏。在2010年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培育体育经营管理人才。

技工更加风光。一方面,由于欧美还面临经济下滑的可能,加上人民币升值压力,中国外贸出口持续回升的势头将有所放缓,2011年与出口加工有关的就业还面临相当的压力。另外截止10月底,全国已有30个省份调高了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档增长幅度平均为24%,劳动力成本的进一步上升使得大量劳动密集程度比较高的制造企业面临着操作工短缺的问题。根据万宝盛华公司的年度人才短缺调查结果,操作工和技术人员的短缺十分明显,已经超过了管理层和高级管理人员而成为最紧缺的人才。

当然形势有好就有坏,在产业升级和优化的长期趋势下,电力、煤炭、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焦炭、造纸、制革、印染等行业淘汰落后产能成为必然,而这些行业涉及的人才也将更多的呈现跨行业的流动。

结语

一般来说,就业过程为:志愿填报→选择专业→高校录取→入校学习→结业毕业→职场招聘→岗前考核→单位录用→走向社会。这是大学生就业必然经历的过程。它告诉我们,考生的升学志愿,专业选择是基础,是今后毕业就业的第一位的工作,是成功人士提早做好职业预测和职业规划,必须首先做好的一件大事。

对个人商业养老保险规划的探析 篇12

关键词: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理财规划

生老病死是自然界不可逆转的客观规律, 老年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生理现象。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临近,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问题已经受到越来越多民众的关注。养老保险是指国家和社会依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 为保障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时, 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社会保险制度。根据养老保险的保险范围、保险水平、实施方式不同, 可以分为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职工补充养老保险 (企业年金) 和个人商业养老保险三个层次。其中, 个人商业养老保险是职工个人依据收入情况和自身的需要而自愿参加的一种商业性人寿保险形式, 是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中国老龄化阶段即将来临, 如何合理安排和规划个人养老保险既是个人理财的重点问题也是关乎稳定的社会问题。本文将着眼于个人商业养老保险, 提出相应的理财策略。

一、商业养老保险理财的功能分析

理财是指是根据个人的目标, 同时考虑对风险的偏好和承受能力, 合理制定投资组合、储蓄计划、保险投资对策、继承及经营策略等财务设计方案的过程。在我国老龄化社会到来的今天, 商业养老保险作为养老规划的三大支柱之一, 其与社会养老保险的结合是应对养老问题的最佳形式。

1. 提供了更多种返还计划的选择。

商业养老保险丰富了社会养老保险的种类, 相比之下, 社会养老金只能按月领取固定数额, 缺乏弹性, 而商业养老险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可以是按月领、按年领、还可以是一次性领取一大笔资金, 如两全保险;有的还可以在按月领取的同时到一定年龄时再领取一部分养老金, 如年金保险中给付的祝寿金、满期生存金。因此, 消费者如果感觉每月或每年领取保险金很麻烦, 或希望集中使用资金的话, 在选择商业养老险的时候可以选择一次性返还的。

2. 险种兼具储蓄与投资的功能。

随着我国居民投资意识的不断增强, 人们不仅注重资金的升值, 在通胀预期较为强烈的背景下更重投资。商业保险就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养老的功能, 而是顺应市场补充了很多新功能, 如:分红功能、最低保障收益、设立投资账户。而且商业养老险在购买的同时还可附带很多其他功能的附加险, 如:医疗、意外、健康等, 使消费者可以得到更为全面的保障规划, 在满足养老需求的同时, 也可兼顾其他各种可能的风险。使其可以根据自己需求的不同侧重点去选择。

3. 提高了养老规划的保障水平。

社会养老保险是一种政府行为, 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部分, 它需要从大众角度出发, 注重保障社会大多数成员的利益, 因此从总体来看保障水平比较低。只能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在个人理财规划中只能作为最基本的保障, 往往不能满足转移更多风险的需求。而商业养老保险是一种市场行为, 投保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以及想要的养老保障设计养老保险。商业保险的缴费水平比社会养老保险高, 相应的保障水平也高。并且用户可以灵活的选择保障程度。商业养老保险也可以当作一种强制储蓄的手段, 帮助年轻人未雨绸缪, 避免年轻时的过度消费, 及早为老年的生活作好安排。

4. 使理财主体更加多元化。

社会养老保险只对参保人活着的时候有保障, 而商业养老保险却在保障人生存的同时也对投保人身故有所保障, 这样保障也可使自己的家人和后代受益。因此, 如果消费者是家里的经济支柱, 或者想在身故后给家人留下一部分资金, 就可考虑购买两全或终身寿险。另外, 社会养老保险虽然覆盖面相对较宽, 但是一些边缘人群或特殊职业人被排除在社保之外, 因此这部分人就需要购买商业养老险来保证自己晚年的生活。

二、商业养老保险规划存在的主要误区

诚如前述,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以及对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赡养危机的认识的增强, 使得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得到不断强化, 且发展潜力巨大。但其发展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 甚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存在主要问题如下:

1. 投保意识仍然淡漠。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加之国内保险业务恢复时间不长, 以至于许多居民对保险认识度及信任度都十分有限。在全球人均投保率超过50%的今天, 我国国民购买商业保险率还不到5%。即使是对未来没有安全感和保障感, 绝大部分居民仍将储蓄作为其主要的养老依托, 将投资目光锁定在银行储蓄存款上。和储蓄相比较, 居民购买养老保险的现实意愿还不强烈, 有效需求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商业养老保险市场存在很大空白。

2. 对养老保险认识有误。

由于投保人知识有限, 对保险了解不够充分, 对商业养老保险的认识极其有限。主要表现在对社会养老保险与商业养老保险的混淆不清。实际上, 社会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第一支柱, 其主要特征是低水平, 广覆盖;有些居民认为自己拥有了社会保险就不再需要商业保险了。实际上社会保险只能提供一个最低保障, 而商业养老保险则可以为其提供必要有的有益的补充, 二者实际上是一个互补互益的关系。

3. 商业养老保险险种规划不当。

有些投保人热衷于购买一些投资类、分红类的产品, 却忽略了保险最本质的保障功能。若为年老、退休后作打算, 首选应是具有养老功能的重疾险等产品;同时, 大部分投保人购买时机不当。许多人认为现在还很年轻, 认为退休养老是很遥远事情。而实际上, 人们年轻时, 发展事业, 收入在增加, 有充足的时间和能力积累用以养老的资金。当年届不惑时, 就会发现事业发展开始缓慢, 收入增长趋于停滞, 这时再考虑养老, 时间、精力和财力都力不从心。而年老时对于充足养老金的需求就更加突出。当下许多年轻人却缺乏今天为明天做准备, 青年为老年时做准备的正确理财思路。

三、商业养老保险理财策略的规划及设计

1. 提高投保意识, 明确商业养老保险的理财功能。

对于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老百姓, 尤其是对年轻人来说, 应充分认识商业养老保险的理财功能, 将社保和商业保险相结合是应对养老问题的最好方法。同时, 保险公司也应当做好宣传工作, 积极做好对养老保险的理论指导和舆论宣传工作, 进一步提高和强化人们的自我保障意识;利用各种媒介及宣传活动使其产品和服务深入人心。另外, 保险公司可以通过附加服务吸引投保人, 例如养老保险可以为其提供免费体检或提供免费的健康咨询及指导。

2. 合理搭配商业养老保险险种。

养老险是投保人按期缴付保险费, 到特定年限时按照约定的领取方式、领取年限开始领取养老金。同时, 有的养老险具有分红功能。养老险适合理财风格保守的人群。此外, 市场上销售的个人保险产品中, 万能险和投资连接险通过设立个人账户金额的领取方式, 也能达到定期领取养老金的目的。由于现在进人加息的周期, 传统型的低利率养老险已不具有竞争性。

从总体来说, 首先用健康保险做好退休后的健康保障。对于老年人来说, 医疗保健费用才是真正的大宗开销。目前可以重点考虑重大疾病险、长期看护险和终身医疗保险这几类长期险。由于对投保年龄都有着一定限制, 年龄越大保费越高, 所以需要在年轻时早做打算。其次, 可以用分红型养老保险为自己存下第一笔养老金。一来可以强迫储蓄, 二是可以拥有部分寿险保障。最后, 可以考虑万能寿险。万能险是一种专门设计的满足客户长期投资理财需求的险种。万能寿险偏重账户资金积累, 而且部分提取账户资金的手续便捷、灵活、费用较低, 因此可以用作个人养老金的积累和使用, 较适合收入缺乏稳定性的中高收入人群。

3. 合理确定养老保险金额。

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养老规划来确定养老险的保险金额。首先, 确定实际需求的养老金额, 这取决于3个因素:寿命长短、现在的生活水平、通货膨胀的预测。假如某人预计60岁退休, 预期寿命为80岁, 每月的支出为1500元, 则其将来需要的养老金额为1500×12×20=360000元。如果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的话, 就还会多一些。其次, 确定老年资金需求缺口。老年的资金需求可以从社保养老金、企业年金、养老金、固定投资收益、股息分红等渠道获得。消费者可以根据商业养老金在实际所需要的养老金额中所占比例来确定老年资金缺口。最后, 确定实际的养老险保额。收入水平和资金状况决定了消费者所能承担的养老保险水平。

4. 选择恰当的缴费方式、期限及领取方式。

养老险的缴费方式有趸缴和期缴两种方式。由于期缴的养老险相对来说具有约束消费者储蓄的功能, 所以投保人可以选择期缴方式。由于在相同的保额水平下, 缴费年限越短, 总的支付金额越少。所以在经济能力允许的情况下, 消费者可以尽量选择较短的缴费年限。养老险的领取方式有趸领、期领、定额领取3种方式。趸领是在约定领取时间, 把所有的养老金一次性全部提走的方式。期领是在一段时间内每年或者每个月定期领取养老金。大多数消费者还是喜欢选择期领的方式, 比较符合人们的习惯。定额领取的方式和社保养老金相同, 即在单位时间确定领取额度, 直至将保险金全部领取完毕。

总之, 从最终用途上看, 商业养老保险和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一样, 都是为了防范因年老带来的种种风险, 以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相信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人们保险意识的不断增强, 养老保险理财策略也将逐步完善, 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必将越走越好。

参考文献

[1]魏华林, 林宝清.保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史惠茗.商业保险在城乡养老中的作用[J].云南财经学院学报, 2004 (5) :48-50.

[3]赵荣.商业养老保险发展前景及对策[J].甘肃金融, 2004 (11) :62-64.

上一篇:枸杞产业下一篇:军事理论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