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新闻可视化

2024-11-07

数据新闻可视化(共8篇)

数据新闻可视化 篇1

技术使一切成为可能,技术的变化带来了展示与观看的变化,也改变了传媒格局及传播形态,拓展了公共空间和文化场域。伴随网络大数据、移动客户端的普及应用,人们的日常行为方式和生活交流模式发生了巨变。如今,信息来源不断扩张,媒体边界日渐消失,一切事物都能转化为数据形态。目前数据库来源有多种渠道,主要有:权威渠道,如政府、企业、科研机构、调研机构等;媒体资料库,如传统媒体的一线资料和信息素材;社交媒体,如社交网站、博客、论坛、微博、微信……由于人们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取丰富而全面的信息,受众对新闻信息的真实性、权威性、判断力有了大幅度提高,人们不再轻信或依赖传统新闻来源,而是信赖“数据”。数据可视化创造了一股强大的力量,让数据更易理解,不仅有助于叙事,更有助于沟通。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及网媒博主和公民记者的大量产生,新闻的来源更加多元,新闻的定义得到延伸,新闻的形式日渐纷繁。与此同时,一个新的报道形态及其受众群体崛起了。以“图述新闻”为代表的数据新闻可视化传播实践,丰富了新闻报道的内涵与外延。西方知名媒体《卫报》《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等,纷纷以图述新闻故事的大数据可视化的方式开创了新闻传播的新模式。目前这种新型报道模式正在阔步前进,并将其触角伸向了全球传媒市场。国内多家主流网媒也开展了相关实践探索,图述新闻、可视化数据新闻栏目蓬勃兴起,相关微信公众号层出不穷。目前国内颇具代表性的“图述新闻”栏目有搜狐网的《数字之道》、新华网的《数据新闻》、网易的《数读》、新浪的《图解天下》、腾讯的《新闻百科》、财新网的《数字说》等。我们知道,可视化与信息图表在欧洲有很长的历史传统,该领域亦出现过许多天才和大师级人物。而今,大数据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维度,我们的世界从此可以通过数字和数学而获得解释了,更多的改变蓄势待发。

一、“图述新闻”的特性分析

(一)图释性

众所周知,人类文化从视觉认知和感受的角度可以分为文本和图像两种文化类型和表现方式。在文字诞生之前,人类就已经开始借由绘制图像来诠释现实世界了。而今,我们更是进入了一个以视觉图像为中心的时代,各类视觉产品不断被生产或创造着。传媒业概莫能外,可视化数据新闻报道实践就是一种新型视觉产品,以图代文,让数据发声。新型传媒在构建时往往会选择采纳或借鉴旧有传媒的内容与形式。可视化新闻报道创造了新的叙事手法,然而其讲述故事的方式既源于传统图示形式,又超越了传统程式,强调的是对数据的采集、甄选、阐释和解说的能力。“图述新闻”,就是用最为通俗易懂的图示形式,来传达信息内容和展示数据背后的故事,以意蕴隽永的故事画面,来阐释新闻事件、概念知识、价值观念等社会现实中的各种数据信息。这些故事内容能够满足公众的利益、兴趣和需求,而不仅仅代表某些特定组织或机构的需求。这种图示形式具有独特魅力,能够把分散的故事元素汇集于一图,并能够吸引和诱导受众的目光,瞬间捕获观者的视线和注意力。应该说,“图述新闻”是可视化新闻报道的最基本要求,也是最高要求。

(二)艺术性

在日益全球化和网络化的现代社会,视觉艺术最有价值的部分是不能用语言代替的。正因为有些事情永远不能用言语来解说,才有了艺术。如今,美学观念发生重要变革,图像的生产与解读呈现一种范式的激变,主要特征是愿望的扩展、变化和发展。殊不知,无论在新闻还是艺术领域,对鲜明的“精神性”的严肃视觉艺术的探索相对较少。在新闻传播领域,“图述新闻”是一种全新的视觉艺术实践,它不仅具有时间性、新闻性意义,而且具有独特的艺术性价值和图示意义;“图述新闻”可以从美学视阈评鉴,具有持续的吸引力和魅力,能激起读者的审美情感,让内容深深镌刻在人们的记忆之中;“图述新闻”是对数据信息的一种全新的解读和表达,更是独具匠心并兼具实用功能的崭新的视觉艺术产品。人们在阅读“图述新闻”作品时,在意识上将不可避免地发生渗透性改变,体验一种状态的变化,获得前所未有的视觉认知与美学洗礼,甚至唤起艺术启蒙、精神觉醒抑或审美思考。因此,“图述新闻”要在功能上符合需求,形式上符合审美,其复杂度和艺术性应与读者的文化水准、审美修养相匹配。

(三)凝视性

“观看从来就不是中立的”。“凝视”概念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思考和研究领域,这种支配性视野促使我们进行主观思考、分析判断、决策行动和信息分享。“凝视”是所有视角的聚合,是一系列互相对话或彼此冲突的视角。“图述新闻”是一种视觉艺术实践,它拓宽了新的视野,开启了一种观看和思考现实世界的新方式;“图述新闻”为我们解构了艺术和视觉文化中的既定形象,它揭示并审视了社会行为和观念态度;“图述新闻”赋予了“凝视”概念一种视角的阐释,它可以按照性别、阶级、种族、年龄等来假设或预设受众群体,并对其进行创造性探索。鉴于目前缺乏真实性和带有偏见的报道在国内外主流媒体中仍然存在,因此,用数据讲故事,为公众提供精良可信的新闻报道,使公众的知情权和话语权得到实现,从而培育和构建一个健康的公民社会势在必行。

(四)驳杂性

网络传播的独特个性和强大力量,使得“驳杂”现象愈演愈烈。网络传媒既是对它所源自其中的社会的反映,亦是促进社会转变的重要因素,其驳杂性永不止息。可能性取决于限度,网媒世界是一个无疆界的空间,以物理边界和时间性的瓦解为标志,它带给我们以文化与历史的变迁,永久地改变了我们体验和应用空间的方式,并以不断扩张之势冲击着全球各种文化空间,而又将与之共存携行。穿梭于无界的网络空间,受众的感知获得了延伸、改变和放大。网媒以其独特视角构建了一个地球上不存在的空间,是一个存在“争议”的新场所,因为在这里既可以传播真实信息,也可以传播虚假信息。“图述新闻”的创作,涉及时间维度、仪式性表达、敏感话题等方面,使受众从日常认知领域转移到全新维度的意识领域和敏锐状态中,亦可对其驳杂风格进行审视和反思。

(五)非线性

网络时代颠覆了我们的时间观,使我们丧失了将事件置于历史时间或现实情境下的能力。有人宣称当代人没有记忆感,提醒我们已陷入了记忆危机,我们的文化遂被贴上了健忘的标签。时间是线性的、结构性的,有长度、速度、节奏和方向,而“图述新闻”,由于其创作方式和发布平台的独特性,可以有针对性地表达与时间相关的主题和思想,也可以跳出时间次序来呈现新闻事件的各个时刻。例如采用提前绘制的预测性报道,或者数据采集筛选后的精确性报道,抑或实时数据新闻报道等打破时间结构的非线性方式来制作和发布信息,也就是说,不需要以线性或循环方式来规划和表达。“图述新闻”颠覆了互联网“及时性”“零时差”的媒介特性,赋予时间以具体形态,亦可模糊时间概念催生一系列与数据相关的新需求,使受众在阅读中融入自己的时间观。

二、数据新闻可视化传播的价值考量

(一)符号价值

传媒意味着传播信息的手段,它具备社会性和技术性。鉴于目前公众对传统媒体的信任和信心急剧下跌,网络传媒应努力建构一个赢得人心的新环境。可视化数据新闻栏目具有鲜明的符号价值,不同网站、不同栏目代表不同场所、观念、形式或格调,其作品体现了栏目所关注的范畴和现象,丰富了栏目的内涵和形象。在这个崭新的传媒实践领域,我们需要一种全新的晴雨表来衡量其价值所在。可视化报道栏目能帮助读者从枯燥晦涩的数据信息中解脱出来,换一个角度去观看、解读和反思,这在数据泛滥、信息成灾的当下,无疑是传媒的制胜策略。符号价值体现了栏目精神内涵的积淀,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独特的沟通路径。优秀的可视化数据新闻是栏目品牌建设的催化剂,创作者须有社会责任意识,用具有感染力的图像说服受众去思考问题并付诸行动,甚至改变他们的日常行为。

(二)图示意义

有人说,在互联网论坛中,一条信息的价值产生于它被别人转发或者评论的时候。而在语言变得不可靠的时候,图示能为读者提供信任、信心和价值,能给予读者一个正确而有力的视觉引导。图示是一种技术、一种技巧、一种先验、一种认知。心理学家实验证明,图示能左右一个人做信息选择时的相应内容和倾向偏好。换言之,图像施行了意义。图示在新闻传播领域的意义和重要性即在于:它能为我们节省时间和精力,有助于我们快速而有效地处理大量数据信息;它能为我们提供事实和依据,从而帮助我们获得重要资讯并建立信任;它能为我们阐释信息和内涵,使我们获得有效推论与评估;它能为我们结构化预期数据,助力我们把握方向甚或洞悉未来。

(三)精神空间

可视化数据新闻以可视化形态来传达信息内容,用最为通俗易懂的图示手段去叙述庞杂数据背后的新闻故事,作品诉之于受众的感觉、感情、知觉和想象。它使受众与作品之间产生一种崭新的空间关系,吸纳了文化身份和精神内涵,并在艺术、文化、科学、伦理语境中进行数据阐释;它提供一种独特的隐喻和立意,使读者通过浅显的形式感知深邃的内容,从而获得视觉愉悦和精神满足。诚然,一切边界都在不断被突破,可视化新闻报道以熠熠闪光的新姿态为读者带来数据资讯和阅读体验,并发挥其教育或告知的功能,不断充实和丰富读者的精神空间,引导并提升民众的精神境界。

(四)创造对话

众所周知,文化具有不稳定性,各种文化相互撞击、相互渗透。“可视化”不仅是一种工具,也是一种介质,它持有一定的态度或姿态,是探索和表达数据含义、文化内涵的一种新方法,更是传达观念、创造对话的一种新形式。大数据网络传播新时代,伴随多元声音的力量、多元观点的激荡,新的舆论生态逐渐形成,美学观念亦发生了重大变革,图示的建构与解构呈现出一种范式的转变,其主要特征是理念的拓展、变化与革新,视觉的感知、冲击与记忆,以及新的可视化表达形式的创建、发展与完善。有目共睹,世界媒体新闻资源的开发和争夺从未停歇,因此,中国传媒和新闻领域需要寻找新的突破口。而数据新闻可视化栏目的探索实践,能用与世界同步的新型视觉语言和世界创造对话,有效传递中国传媒的声音。

(五)诠释现实

“诠释”的意义非常广泛,例如解读一个概念是一种诠释,使用一件产品亦是一种诠释。可视化新闻报道须把握受众心理和需求,正确解读和诠释现实,不能因为某种目的或原因就曲解或杜撰现实。美国最负盛名的心理治疗专家露易丝·海在《生命的重建》(You Can Heal Your Life)一书中讲道:“社会变成现在这种病态模样,电视是有责任的,因为它没有发挥积极的功能。”她强调:“关注负面只会产生更多负面东西。”事实上,在网络传媒环境中,负面报道对受众的心理和行为所带来的影响及作用更是空前的,网媒应对其发布的政治主张和新闻图示承担责任。网络传媒可作为政府的宣传员,让公众看到并理解其政治诉求和审美语境,可视化数据新闻亦应当创造和传播无限正能量。既然可视化新闻栏目已然成为一个新的介质,那么仅仅对现实世界进行诠释是不够的。在这里,我们还要让粗俗、无聊、空虚、丑陋无处遁形,让公众看到并理解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理念,提升受众的人文素质和媒介素养,推进创建绿色传媒生态环境。

三、可视化数据新闻记者的素养

在数据信息泛滥成灾的大数据环境中,我们的数据新闻记者要善于在数据海洋中捕捉重要信息,并将之转化成有用数据,创造出独特价值。换言之,可视化数据新闻记者不仅仅是故事的陈述者,还是读者的向导,要能解答读者心中的疑问,要懂得甄选数据、简化数据,能够把复杂抽象的信息变成具体、形象的例子,让读者看得见、抓得住,让关键信息更容易被识别和理解,尽量做到简洁明确、一目了然。

在今天这个数据备受推崇的“无数据,不可活”的时代,我们的可视化数据新闻记者要有全新的数据视角和判断力,敏锐的数据意识和洞察力,高超的数据挖掘和分析力,并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和创新力。传统新闻记者使用文字叙事,而数据新闻可视化记者使用图片、图表、图形、装饰字体等可视化语言传情达意,其可视化作品的结构、形式、风格及视觉流程要合宜,要能给予读者一个正确而有力的视觉引导。与此同时,记者们也要明白,数据是要素、是工具而不是目的,不可为了“数据”而“数据”。功能不一定决定形式,但却限制了我们的选择。事实上,很多专家也都认同这样的观点:并不是所有数据都非得可视化,为“可视化”而“可视化”不可取。因为它非但不能带来效益,反而会加重信息负担。我们该选择什么样的报道方式,应该取决于故事自身的类型而不是记者的喜好;只有所选用的报道形式与信息内容相契合,才能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可视化数据新闻记者要知晓,数据的使用者对其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鉴于目前的危险已不再仅限于隐私的泄露和黑客的攻击,所以大数据的预知能力及其可能带来的伦理问题和法律纠纷亦是不容忽视和小觑的,这值得我们的可视化数据新闻记者进行深入观察和持续探索。

四、结语

今天的科技为我们制造和拓宽了较之以前任何时代都更为强大的图像类型和传达艺术,大数据业已成为新发明、新服务的源泉,释放社会经济价值的助推器,例如图像生产带来的工作岗位和商业价值。可视化数据新闻作品作为一种商品,在走向公众、带来利益的同时也潜藏着无限的能量。数据新闻可视化传播是一种方式、一种含义,它将被赋予一种新的地位与角色。“图述新闻”是一种非常好的让数据讲故事的方式,也是对大数据的一种有效解码手段。应该说,图示本身就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表现力,并影响着受众的观感和思维。也许可视化新闻不能讲述所有的故事,但是当我们将故事可视化了的时候,它所带来的效果却是非凡的。由于技术的变革,权力获得转移。现如今,对传媒的控制构成了社会生活领域中重要的权力来源,而数据对社会的真正价值即在于如何使用它。因此,只有用它来做有益的事情,才能赋予数据以生命和价值。数据新闻可视化传播,必须做好数据分析和价值导流,推动行业的发展和革新。“图述新闻”的形式并非考问新闻或艺术的界限,而是创造了精神境界可视化的新范式,赋予审美体验以前所未有的多元性、丰富性和独特性。透过这一精神性视角,我们将有效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促进个人自我完善和完美社会的实现。“图述新闻”不仅仅在于呈现,以及为读者提供信息和情感满足,而且在于鼓动、激发和影响受众去思考并鼓舞行动;“图述新闻”不仅仅使普通大众可以借助视觉途径来了解新闻事件,掌握数据信息,认知社会现实,而且对于新闻从业者也是一种迥然不同的新闻理念和传播效果的探索实践。

摘要:随着数字媒体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新闻报道已然成为主流新闻报道和现有新闻报道体系的一部分,更催生了大量网媒博主、公民记者,新闻的来源更加多元,形式日益繁复,新闻的定义不断延伸。正所谓,一切事物都能转化为数据形式,一切数据都能用图示来表达,“图述新闻故事”“数据新闻可视化”遂在国内外普及盛行,新闻记者亦由此获得了一个崭新而独特的叙事空间和文化载体。“图述新闻”有图释性、艺术性、凝视性等特性,数据新闻可视化传播价值可从符号价值、图示意义、精神空间等方面进行考量。

关键词:图述新闻,大数据,新闻可视化

数据可视化的中国历程 篇2

在梳理发展历程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对数据可视化做一个简单了解。数据可视化,是关于数据视觉表现形式的科学技术研究,主要是借助于图形化手段,清晰有效地传达和沟通信息。数据可视化是一个处于不断演变之中的概念,其边界在不断地扩大。在中国,目前数据可视化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先计算机时代。陈炎指出,中国在数据可视化领域要远落后于国外,起步较晚。一直到20世纪上半叶,中国才出现一位先驱——陈正祥。陈正祥一生致力于绘图,主张用地图说话,用地图反映历史,利用地图对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等现象进行描绘和阐述。他的知名作品《中国文化地理》中有两个经典案例,一个是中国诗人分布图,一个是蝗神庙分布图。

第二个阶段是计算机时代。此时,国际上出现如水晶报表等数据可视化产品,随着SO、C++等走向了全球。但水晶报表在中国却遭遇到了“水土不服”,最后水晶报表产品被BO收购,BO又被SAP收购了。接下来登场的本土厂商是华表。华表解决了中国式复杂报表和买一次无限分发的问题,但随后被用友收购,到2008年就基本不维护了。这个阶段还有思达报表,是第一款纯java报表和web报表工具,2000年在国内成立研发公司,但由于人员动荡,一度退出中国市场,目前国内还有部分用户。2004年,国内出现两大报表厂商——润乾报表和帆软报表。润乾创新应用SOL理论和EXCEL各自扩展结合,解决了中国式复杂报表;帆软则是国内第一家只卖产品就把销售额带到近1亿元的厂商。此外,表格可视化有两个分支,即席报表和OLAP,国内代表厂商是广州尚南和上海炎鼎。

第三个阶段进入读图时代。数据图形可视化有三种方案解决,一种是传统表格可视化软件厂商提供的图表控件,这种基本上能解决大家的核心需求;第二种方式是独立图表控件,需要基本代码集成到企业信息系统里面去;第三种是图表可视化软件,其代表软件有Tableau和帆软的FineBI。

从以上的发展趋势不难看出,图形的可视化成为数据可视化中间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这使得数据可视化的相关厂商不得不思考,如果自己的产品是集成开源图表控件进行可视化,那么开源收费了应该怎么办?

第四个阶段就是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对数据可视化提出了两个挑战,一个是传统小数据变成了传统小数据+现代大记录,另一个是结构化数据变成了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大数据时代的管理模式从金字塔向扁平化转移,中基层员工拥有了决策权、用人权和分配权,因此产生了很多个性可视化诉求。此时,数据可视化之路从原来的全部由IT部门运作转移成IT部门做一部分,业务部门也做一部分。因此,大数据时代的IT厂商提供产品需要既能支持高性能又能进行自助分析。

数据新闻可视化 篇3

一、可视化“数据新闻”的定义

2010年8月,在首届“国际数据新闻”会议上,米尔科·劳伦兹提出:“数据新闻是一种工作流程,包括下述基本步骤:通过反复抓取、筛选和重组来深度挖掘数据,聚焦专门信息以过滤数据,可视化地呈现数据并合成新闻故事。”对此定义,李希光教授则认为,数据新闻学或称数据驱动的新闻学,是计算传播学的一个具体应用,通过挖掘和展示数据背后的关联与模式,和丰富的、具有互动性的可视化展现,数据新闻学成为新闻学的新疆域和应用范例,并作为一门新的新闻分支进入主流媒体。目前,对于可视化“数据新闻”业界众说纷纭,尚未有一个统一、权威的概念。笔者认为,若要定义可视化“数据新闻”,首先要明确大数据、数据新闻以及数据可视化三者的概念。

大数据之“大”在于它的海量,即在互联网时代产生的数据信息的一个海量的汇集。业界将大数据的特点归纳为4个“V”: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eracity(精确)。这4个“V”足以在短时间内涌现出大量的数据。一组名为“互联网上的一天”的数据显示:一天中,互联网产生的全部内容可以刻满1.68亿张DVD;发出的邮件有2940亿封之多,相当于美国两年的纸质信件数量;发出的社区帖子达200万个,相当于《时代》杂志770年的文字总量。在如此浩瀚的信息海洋中,数据变得大而散,人们无法及时获取有用的信息,需要专业的人员去筛选、汇集并及时的发布。因此,数据新闻应运而生。

数据可视化旨在借助于图形化手段,清晰有效地传达与沟通信息。为了有效地传达思想概念,美学形式与功能需要齐头并进,通过直观地传达关键的方面与特征,从而实现对于相当稀疏而又复杂的数据集的深入洞察。帮助受众迅速定位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实现人与数据的互动,通过数据的可视化呈现进行关系的比对、更加深入的分析,帮助受众更及时而直观的了解事件的最新动态,也增添了接受新闻的趣味性。

综合以上几点,笔者认为:所谓的可视化“数据新闻”,是以大数据为核心,利用软件工具,对海量数据进行筛选、分析,用可视化技术进行数据的二次加工,最终形成将事件图形化的呈现给公众,帮助公众理解数据背后的相关联系,形成一种新的电视新闻报道形态。

二、如何实现数据电视新闻的“可视化”表达

分析图1我们可以得知,从获取数据、对数据进行过滤、实现数据的可视化,到最后呈现出一则“可视化”的数据新闻,是一个信息不断增值的过程。要使信息的价值达到最大化,数据的“可视化”表达是一则数据新闻的核心。

要实现数据电视新闻的“可视化”表达,需要以下四个步骤:

1、仿影图形法,实现事物的“可视化”

可视化的目的是突出要点,便于受众理解、记忆。所以在实现数据新闻的可视化之前要进行过滤,经过数据的过滤后,筛选出最有价值的信息,这类信息即为一则数据新闻所报道的核心。例如,2012年“两会”期间,名为“2012政府工作报告脱水版”的信息图表,将两万字左右“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要点浓缩成了几百字,便于可视化的处理,使得表述更加直观。实现所报道事物的“可视化”最常用的方法是仿影图形法。顾名思义,是仿照投影的造型所创意的图形,并经过省略、归纳,呈现出条理化和几何化的造型轮廓。

仿影图形法的基础是掌握一个事物的形态特征以及结构组织,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一个描摹,它具有极简化的造型,通俗易懂,符合信息设计的简练、快速阅读的特点。用此方法制作的数据新闻能生动形象的呈现新闻主体的特征,便于受众的理解。在央视的《数字十年》所报道的专题《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中,用禾苗的简影图代表农业用地的概念,用一碗米饭代表所消费的口粮,而用挖掘机、楼房的简影图代表工业建筑用地,直观形象。

2、由“数”到“物”,实现数据的“可视化”

数据本身是中性的,它不存在任何偏向,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才被赋予意义。在图像时代,电视新闻视觉化的意义就是要把单一的数据通过信息化图表呈现出来,这一过程是电视新闻工作者传递、解释新闻的重要路径。数据可视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信息图表。根 据D o u g Newsom的概括,作为视觉化工具的信息图表包括:图表 ( c h a r t ) 、图解(diagram)、图形(graph)、表格 ( t a b l e ) 、地图(map)和列表 ( l i s t ) 等。以上的可视化处理方法都使数据更加具象化,实现数据的“可视化”的关键,就是将“数”的概念转为“物”的概念。在《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中有一段是这样表述的:“1996年我国的耕地面积是19.51亿亩,到了2001年下降到19.14亿亩,这五年来下降了3700万亩,这相当于四个上海的面积。”由于电视受众对3700万亩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若单纯的将数据呈现,则不是我们所指的“可视化”数据新闻。

在央视所呈现的“可视化”数据新闻中,设计者以东方明珠代表上海,将下降的3700万亩转换为四个上海的城市剪影,使得受众对数据的感知就更加具体,从而明确事件的严重性,树立保护耕地、减少占用耕地的意识。

除了对具体的数据新闻报道的“可视化”,电视媒体也开始利用“词云”这一概念,将新闻关注度进行“可视化”的呈现。“词云”就是对网络文本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予以视觉上的突出,形成“关键词云层”,从而过滤掉大量的文本信息,使浏览网页者只要一眼扫过文本就可以领略文本的主旨。词云已成为时下文本关键词、高频词分析中一种十分常见的可视化手段。

以央视2014年的“据说两会”为例,央视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可视化Logo—“数据哥”(SIR DATA),这是CCTV电视新闻史上第一次出现基于大数据而生成的可视化人形图像。数据哥以该节目的主持人顾国宁的照片为剪影,形成一个人形。填充人形的是一个个关键词,而这些具象的关键词正是抽象数据的体现。每天央视的编辑人员通过十大关键词的搜索排行,用制图软件来按照关键词的重要性和搜索量两个维度来进行主次的排列,自行生成“数据哥”形象。受众可以根据判断词的大小、位置、颜色深浅就可以得知大家所关注的事件。中国人民大学舆情所多媒体舆情监测显示, 97%的网民认为“数据哥”的形象准确表达了民众对“两会”的真正诉求。这种由“数”到“物”的直观呈现体现了“民有所呼会有所应”。

3、实现逻辑关系的“动态可视化”

平面媒体上的可视化的信息是静态的,单一的。而电视数据新闻“可视化”的表现形态是连续的、动态的、多元的,数据与数据之间、数据与事物之间、事物与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清晰呈现就尤为重要。

逻辑关系可视化的主要方法是根据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如由多到少、由早到晚、由慢到快等,构建一定的场景,连接各个事物,从而体现逻辑关系。在《数字十年》系列中的《中国网民数世界第一》这则报道中,为了表现近十年来我国的互联网普及率一直是上升趋势,该视频便设计成由低到高的台阶形状,台阶的高度与联网的普及率成正比,在节目中,随着时间轴的不断推进,台阶的高度不断递增,依次出现2008年和2012年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互联网普及数,随后再用柱状图作为呈现方式,与全世界的互联网普及率相对比。无独有偶,同样是在《数字十年》系列中,有个新闻专题是《网络购物十年增长600倍》,在讲到“网店可以将营销成本降低55%”时,出现两个柱状图,第一个柱状图代表着实体店的营销成本,而第二个柱状图代表网店的成本。第二个柱子由与第一个柱子持平慢慢变到第一个柱子一半高,体现成本急剧减少的逻辑关系。在表现以时间或者逻辑关系演变为主线的新闻上,动态的数据可视化比静态图表更有表现力,这也是电视媒体“可视化”数据新闻的优势所在。此外,动态的可视化还可以对灾难性新闻进行动画模拟还原。例如2008年汶川地震后,央视在对堰塞湖的排险和处理过程进行报道时,用动画的形式对抢险现场和抢险方案进行演示,十分直观可感。

4、加入声音与动画,形成连续的动态可视化

电视媒体通过非线性编辑连接片段,配上音乐以及解说词构成一个持续动态的视频信息。连续性的、动态可视化展现也是电视媒体有别于报纸杂志之处,电视是集视觉、听觉为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声音、动画作为节目包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视频的整体效果和信息传递效果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加入声音与动画,形成动态的可视化,就是对可视化数据新闻进行后期加工与组织,将内容形象化,信息秩序化的呈现。在2011年,一条由网友制作的短片《十分钟,让你了解上海》在互联网上走红。节目用动画展现上海的变迁,配上轻松的音乐以及具有磁性的配音,使得城市数据解读具有趣味性,吸引了大家的眼球。随后《十分钟了解中国》《九分钟了解成都》等用动画表现大数据的介绍类节目风靡网络。如今,央视推出的《据说两会》《数说十年》等数据新闻类节目也推出了一系列报道,给“可视化”的数据新闻配上欢快的音乐、口语化的解说、连续而具有趣味性的动画演示,给受众带来新鲜感。

三、可视化实践对新闻编辑团队的启示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食物链连接有机生物之间的关系,维持生态平衡。而在大数据时代,新闻的生产方式基于数据食物链。数据食物链,指的是大数据新闻在生产过程中,对各种类别和各种来源的数据采集和聚合的过程。

在各个源数据以及各类信息采集平台聚集数据的过程中,形成了开放数据及资源共享,把记者的范围扩充为整个公民群体,推动新闻生产的外部化,使“众包新闻”成为可能,如此,新闻生产也变成一个由单向到多向的循环过程。

此外,在大数据时代,除了提升记者个人的能力,使用可视化软件、构建大数据的多维思维,用数据说话以外,媒体机构也已经有了部门融合的意识,将“传统媒体人”向“数据媒体团队”转变。澳大利亚全国广播公司(ABC)实现了多部门的人才融合,组建了集合网页开发、设计人员、数据采集、分析人员、数据挖掘、图像可视化技术人员等七类技术人才。央视更是实现了跨界合作,与网络媒介融合,和百度联手制作节目。央视负责可视化的电视画面呈现以及后期包装,百度负责搜集、整合技术,强强联手打造出了《数字十年》《据说春运》《据说两会》等中国电视可视化数据新闻的里程碑式节目。

数据新闻可视化 篇4

1.1视觉信息的共享性

视觉信息的存在是为了共享。在美国, 2006年8月尼尔森的调查报告显示, 倘若在网站中提供图片和视频的分享功能, 将会使得这个网站在美国增长速度最快的排行榜中排名靠前, 例如, Image Shack.com这个图像共享网站就排在了第四位, 增长率23.3%, 从230万个独立用户增加到770万个。视频共享网站Heavy.com排在第五位, 增长率为21.3%, 从96.5万独立用户访问量增加到300万个。

当人们看到感兴趣的视觉传播内容时, 都乐于在观看的同时分享给朋友或者网友, 以达到对视觉信息传播的渴望性, 正是由于这种可以共享的特性, 使得视觉传播得以快速发展。换言之, 人们创造并分享视觉信息的历史就是视觉传播发展的历史。

1.2视觉信息的图像传播性

视觉信息可分为三类:第一类, 是可以通过视觉直接从现实生活中得到的信息, 具有直接性;第二类, 是需要通过一些媒介的转化来传达信息, 例如通过图像等, 是具有间接性的;第三类则是通过大脑进行虚构的信息化传达, 具有想象虚构性。

15000年以前西班牙的阿尔泰米拉山洞石壁上的野牛岩画, 以及法国南部洞穴上的动物图不仅仅是一种图腾, 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文字的产生。用视觉进行评价和解说的功能, 实际上是在同时描绘人们现实中的经历和头脑中虚构的视觉景观。我们现在常常在艺术领域内对他们进行研究和阐释而忽略了用图像传递信息的这一最初功能。纽约大学心理学家在试验中发现:人的大脑能记住所听到信息的10%, 所读到信息的30%, 但是对于所看到的信息, 却能记住80%。

1.3将图像作为视觉传播的研究对象

在视觉传播研究中, 其中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图像。W·J·T·米歇尔认为, 图像的定义就是将每个形象以具体的形式再现的一种客体。《现代汉语词典》里将“图”定义为:以绘画的形式所表现出来的形象;而“图像”一词的定义是, 形象通过绘画、摄影或印制等方式表现。在对图像的研究中各个学派有着截然不同的方向, 例如在研究大众传媒与视觉传播时会将重点放在图像的编码、解码、图像的传播效果上, 而在美学与心理学理论研究中更多讨论图像中涉及的平衡美、简洁美、色彩美、形式美等。

米歇尔提到“图像转向”的概念时认为图像转向并不是单纯地去拷贝、模仿等方式的表达。他认为视觉经验或“视觉读写”不能完全套用文本的模式来解释, 这也是视觉传播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2.网易“数读”——数据新闻可视化

2.1重新定义数据新闻

数据新闻这个概念, 其实在新闻学界尚未有明确的定义。数据新闻又名数据驱动新闻 (data-driven journalism) , 其是通过分析并过滤收集到的数据而进行新闻报道。这些年, 特别是在西方新闻界中, 数据新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同时也刺激了许多国内的新闻界学者相继进行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方洁博士就是我国国内学者的一个代表。他通过诸如像西方媒体关于数据新闻的报道、博客、视频等方式进行资料收集, 将数据新闻的理解可从三个方向来进行, 分别是新闻所表现出的形态、新闻的生产流程以及新闻行业的发展这三个角度进行。

2.2网易“数读”新概念

网易“数读”的概念产生, 来源于网易近些年的一个新栏目。通过数据的表达, 提供轻量化的阅读体验是该栏目的设计主旨。该网页的特点在于, 每篇新闻报道均是由可视化的图表信息和文字说明结合成的新闻报道。整个新闻报道的篇幅中, 很大的版块都是由图表信息来表达, 这点与传统的仅通过文字来报道新闻的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观。其作用表现为:

1) 新闻承载信息能力显著增强, 数据挖掘渠道多元。编辑对图表合理的运用使得原本必须长篇幅文字报道的内容变得清晰、直观有说服力。

2) 新闻编辑注重精确的比例设计和颜色差异化搭配, 突出对比, 有助于挖掘新闻背后深层意义的思考。

3) 交互式设计增强受众参与感, 数据新闻的编排设计要考虑到与读者的互动性, 这是互联网时代促使读者分享给其他人的重要因素。

3.大众传媒与视觉传播

3.1图与文的对立统一

在传播学研究当中我们一直将语言符号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图像、声音等非语言符号处于边缘。一方面由于语言符号在文化中的主导地位决定,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语言符号具体、理性, 非语言符号模糊感性, 难以捕捉其具体含义, 似乎不利于展开科学分析。直到20世纪后半叶, 电影与电视的发明与普及, 整个社会的文化开始了向视觉化发展的趋势, 图像在传播中的功能与地位得到重视。认知学、美学领域的一些理论成果成为视觉传播者重新审视大众传媒中图像和文字之间关系的重要理论工具。如今在教育领域, 教育模式更多的是以多通道传输的方式为主, 并以文字信息、视觉和听觉信息为辅的方式进行, 实验证明, 这种新的模式能够更有效地将信息进行传播。同样, 这个研究成果也适用于大众传播学研究。

3.1.1“全平衡”理论

美国俄勒冈大学的瑞克·威廉姆斯 (Rick Williams) 提出了“全平衡”的视觉传播理论, 创造新词“Omniphasism” (全平衡) 来诠释自己的理念。神经学科的研究表明, 当大脑接受图像后, 在处理和思考时, 与其在工作方式时是不同的。这就是全平衡理论所要解释的现象。

大脑的主要认知系统, 即理性处理系统与直觉处理系统间的平衡, 就是全平衡理论所要阐述的观点。例如, 大脑在处理数学和语言学上, 这方面属于逻辑性问题, 归理性系统所处理。反之, 无需经过大脑思考, 直接通过意识的反映, 属于直觉系统所处理。不过最后, 当大脑想得到真正的感知信息, 则还是需要直觉理性系统的处理才可。

3.1.2双重编码理论

人类在同时处理语言和非语言事物时, 虽然是在两个不同通道里处理, 但是信息却又相互连接, 处于两个通道的信息还可以互相转换。

艾伦帕沃提出的这一理论肯定了大脑可以同时处理语言和非语言两种信息的可能, 强调信息的可视化。但也有赞成“单通道传播理论”的学者认为, 中央神经系统有一定的负载限制, 信息如果从多通道涌入就会因为信息之间的相互干扰引起“塞车反应”。但这样的观点也是抛开信息内容和通道之间的关系来谈, 有一定片面性。

3.2信息图像化的传播优势

美国报刊设计协会的一项研究分析表明, 报刊上的内容对于读者的吸引程度按高低排列依次为:美术设计、照片、标题、广告、导读、图片说明、文字。而结合当今时代新闻的生产与阅读规律也不难看出以下事实:一是篇幅越长的文字越不容易被阅读完, 短篇文字阅读量更大;二是图片越是精美越能吸引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三是标题仍然是读者最常浏览的, 甚至很多读者发展成“标题党”:只读标题不读正文。信息的可视化具有以下传播优势。

3.2.1信息简化, 产生“接近性”

将复杂内容简化并辅之以图像信息可以缓解受众的情绪, 并使得不同层次的受众群体都可认知。

3.2.2信息的快速传递

图像信息的特点就是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传达给读者, 使读者快速接受, 一目了然。受众对于文字的处理是有滞后性的。

3.2.3信息的吸引性

在排版方面, 如果将版面的大部分内容分给图像元素, 则会更有效地吸引读者的关注, 从而提高新闻报道的阅读率。

3.2.4增强对信息的理解

如果在文字中插入大量的图片信息, 则会更加吸引读者的关注, 从而更有助于读者去关注文字信息所讲述的内容。

4.结论

在数据新闻这个新的表现形式上, 虽然网易已经捷足先登, 但仍有很多的不足之处。网易只有在其基础上, 制作方面更加适应互联网的传播特性, 才能真正地在互联网的竞争中拔得头筹。目前“数读”的可视化仍然以静态图表为主, 这就要求技术上不断实践, 另外对新闻写作不再仅仅是文字运用的要求, 更要加以音视频的制作, 共同完成更多有趣的可视化新闻。

参考文献

[1]保罗▪M▪莱斯特.视觉传播:形象载动信息[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3.

数据新闻可视化 篇5

2015年, 中央电视台两会期间《新闻联播》栏目再次推出数据新闻系列报道——“数字两会”。在这个新板块中, 数据新闻的阐释方式以及主持人和虚拟场景的互动表达让观众眼前一亮。从2014年两会到2015年两会, 跨度一年的两组系列报道, 可以为受众提供一个观察《新闻联播》大数据新闻报道时间的历时性视角。本文试图通过《新闻联播》2014年“两会大数据”和2015年“数字两会”系列报道的分析, 来观察《新闻联播》大数据新闻的创新表达方面的特征或短板, 以期对我国电视媒体的大据新闻报道实践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

二、大数据时代与数据新闻

大数据, 或称巨量资料, 是指不用随机分析法这样的捷径, 而采用所有数据的方法。大数据开启了依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关于数据新闻如何界定,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 目前学界也没有一个确切和权威的定义。由欧洲新闻学中心 (European Journalism Centre) 和开放知识基金会 (Open Knowledge Foundation) 共同主持开发的《数据新闻手册》 (The Data Journalism Handbook) , 将数据新闻定义简单精辟地阐述为“用数据报道新闻”, 并认为其为记者讲传统的新闻嗅觉与运用规模庞大的数据信息结合起来报道新闻创造了可能。

一些学者将大数据时代兴起的新的新闻生产方式称为大数据新闻, 另有一部分学者将其称之为数据新闻。厘清这两个概念是我们研究大数据新闻的基础。大数据新闻是基于大数据分析思维的新闻报道, 是数据驱动新闻更高一级的形态, 代表了未来新闻发展的一种趋势。目前的大数据新闻更多是停留在实验性阶段, 预计在2020年以后或者更晚一些时间, 大数据新闻的规模化生产会逐步到来。从这个语境来看, 当下学界所指的大数据新闻和数据新闻其实是同义反复。当提及大数据时代下的数据新闻时, 约定俗成地将它赋予了大数据新闻的含义。

“两会大数据”是央视综合频道《新闻联播》栏目在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 (3月3日至13日) 携手百度、亿赞普和腾讯微博合作打造的数据新闻版块, 共播出6期。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 (3月1日至14日) , 央视综合频道《新闻联播》栏目再度推出数据新闻系列报道“数字两会”, 总计8期。“两会大数据”、“数字两会”通过对大数据的收集、挖掘、分析与可视化呈现给观众带来了收看两会的全新视角与体验。

三、《新闻联播》中大数据新闻的可视化表达

(一) 报道选题新鲜多元

《两会大数据》是从繁芜而海量的数据中找到对公众有益、有趣、有价值的内容, 当然, 有价值的数据主要有两类:一是最鲜活的数据。二是与自己生活最贴近的数据。

具体到新鲜原则, 也就是选题的时效。央视选择“两会”期间推出大数据报道, 这样的时间点选择比较契合观众的收视时间, 大数据资源相对丰富易于整合。更重要的是, 央视采取直播形式进行报道, 许多数据都是实时更新的。这说明了大数据报道在满足鲜活这一标准时, 是紧跟社会公众的生活和视线的。

具体到贴近原则, 也就是大数据报道的选题问题。受众认可的新闻, 一般都与自身的心理距离、现实利益相关。《两会大数据》系列中报道集中于时政外交, 社会民生两方面, 内容题材广泛, 涉及了经济商业、法制、文化等多元化内容。例如, 欧阳夏丹的开场白“民有所呼, 会有所应”反映出的报道的定位, 所选择的报道角度仍是民众最关心的事件, 涉及“反腐”、“教育”、“工资待遇”、“文化”等方面。这些有针对性的报道角度, 关系到受众的切身利益, 具有较高新闻价值, 也有利于“两会”的落地化宣传。

(二) 播报用语接地气

一是采用“说新闻”形式。《新闻联播》中《两会大数据》的播报最大的特点是主持人采用平等语态。语态, 即说话的态度、方式。语态的不同也表达着传者和受者之间关系的不同。相较于《新闻联播》中的严肃表达, 主持人采取了说新闻的方式, 加入了很多口语化的元素, 非常具有生活气息。例如, 在2015年3月2日《两会大数据》节目《国家忙碌一年, 百姓怎么看》中, 欧阳夏丹开场这样说道:“要说这一年来, 政府的工作到底做得怎么样?我想在老百姓的心里啊, 自然都会有一杆秤, 称称斤两, 掂掂分量。”这种朴实的“说新闻”方式, 让观众没有距离感。欧阳夏丹年轻的笑容配合“家常话语”, 让人倍感亲切, 一改她往日主持《新闻联播》时的庄重严肃。

二是化抽象为具体。在大数据新闻中, 新闻主体是各类数据。如果收看节目的观众对数字不敏感, 那么节目就难以为受众所接受。很多抽象的数据内容需要主持人的灵活加工, 使用口语表达, 让客观数据变得具体化、细节化。2014年3月4日《搜寻最热话题百姓心中的难与易》谈到不同人群关注收入体制改革的问题时, 屏幕上显示, 54%的高收入人群关注“房产税”, 67%的低收入人群关注“收入保障”。欧阳夏丹在播报时就做了一定处理:“关心收入体制改革的主要为高收入人群和低收入者, 在高的这部分里头啊, 超过一半的人, 他们最关心的是房产税;而低的这部分里头呢, 大多数的人最关心的是收入保障的话题。”这样的处理更接近我们的日常用语, 有助于受众理解。

三是使用网络热词。词汇是语言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其变化和发展直接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变迁。新闻播报大胆启用网络热词, 在一定程度上为板结化的话语模式和用词习惯注入了新的血液。例如, 在2015年3月11日《绘制法治中国新蓝图》中谈到:“一年修改十部法律, 新制定两部法律, 还别说, 全国人大还真是蛮拼的。”“蛮拼的”这一词语在网络上使用非常频繁, 央视顺应“新潮”将其融入新闻播报, 在此处自然贴切, 同时带着一丝幽默。网络热词的使用为官方话语体系吹起一股清新鲜活之风, 当然最重要的是, 吸引了年轻受众的目光, 展现与时俱进的姿态, 这也是时势使然。

(三) 大数据的可视化表达

数据新闻改变了传统新闻中以现场画面为主要载体的表达方式, 可视化图表是大数据新闻的最大特征。目前, 大数据可视化的方式达9种:交互动态图、饼状图、三维动画、虚拟人物、柱状图、坐标图、地图、简单图示、虚拟场景。这些视觉元素极大地丰富了新闻报道的形式, 让信息去枯燥化, 达到条理化、清晰化、形象化, 进而充满美感。

值得一提的是, 可视化中“现实与虚拟的互动”。主持人欧阳夏丹在虚拟演播室中, 与数据的互动是节目的新颖之处。动画和虚拟人物在虚拟演播室中的应用, 使一项项政策纲领不再显得枯燥无味, 似乎变成了主持人和观众之间“聊家常”。受众感受到节目更加亲切, 更加“接地气”。在2014年3月3日《亚洲国家更关注中国“两会”》中, 欧阳夏丹谈到秘鲁关注中国“两会”的原因是想销售牛油果, 正说着, 她将手伸向屏幕的牛油果图片中, “拿”出一颗真实的牛油果放在手里玩了两下。

同样的, 在2015年3月2日《国家忙碌一年百姓怎么看》中谈到“反腐倡廉”话题时, “除了老虎之外, 还有苍蝇啊。”主持人挥手拍了身边的三只苍蝇, 苍蝇也应动作而落。主持人边拍苍蝇边继续讲“所以呢!拍苍蝇也绝不能含糊。”虚拟空间以及数据可视化技术使得枯燥乏味的政策解读变得生动活泼。

(四) 新闻镜头运动调度

最后, 提一点新闻镜头运动调度。在演播室中进行三维动画现场播报, 镜头不断在近景、中景、全景之间来回切换, 增加新闻的活泼感。同时, 运动镜头增多, 从主持人的近景画面推拉至讲解全景, 流畅自然地从主持人过渡到3D图景。这样多的运动镜头以及景别切换, 在以往的电视新闻中是不多的。

四、结语

《新闻联播》“两会大数据”和“数字两会”板块为电视媒体数据新闻表达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模式。虚拟演播室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的使用也许并非唯一方式, 如何提升入局新闻的易读性和趣味性还要继续探索, 但可以坚信的是, 在表达方式上的创新是保证电视媒体在大数据时代中崭露头角的正确方向, 这在传媒领域, 对众多电视台的节目制作都是有借鉴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欧洲新闻中心, 开放知识基金会.数据新闻学手册 (电子版) [DB/OL].http://datajournalismhandbook.org/1.0/en/.

[2]喻国明.从精确新闻到大数据新闻——关于大数据新闻的前世今生从精确新闻到大数据新闻[J].青年记者 (下) , 2014 (12) :44.

数据新闻及其可视化应用现状 篇6

数据新闻 (Data Journalism) 进入全球新闻从业人士的视野不过区区几年, 这一别称为“数据驱动新闻”的概念旨在通过研究整合数据进行新闻叙述, 形成具有创造性的新闻故事。根据Mirko Lorenz的定义, 数据新闻的生产流水线主要包括数据的深层次抓取, 提取和建构、过滤并缩小范围, 数据可视化及故事建构1。从其工作程序上看, 数据新闻的核心在于处理数据, 即通过数据工具对新闻的模式、结构、趋势, 在此过程中计算机和数据处理技术决定了数据处理的最终结果。早年在美国新闻界, 计算机辅助报道 (computer-assisted reporting) 在发挥数据的信息功能, 增强新闻纵深感方面已经取得了常足的进步。而在“大数据”的背景下, 数据新闻的兴起则集中体现了全媒体时代下新闻从业者对于新闻报道跨学科、精细、深入浅出的综合要求。

在数据新闻不断发展的基础上, 数据新闻学应运而生。根据《数据新闻学手册》, 数据新闻作为专业学科, 为记者群体创造了一种可能, 使其能将对传统新闻的嗅觉与大数据背景的庞大信息结合起来2。数据新闻学通过对于事件背景、内容的呈现给受众直观贴切的感受, 并激发人们对公共议题的理解、关注和参与。英国《卫报》是数据新闻应用的典型案例和先驱, 其对文件资料的延伸能力, 精细的分类和统计, 形象化的表达方式得到了业界的一致好评, 也成为众多媒体学习的榜样。

数据新闻的最终呈现离不开可视化。简单的说, 可视化是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 将大数据整理转换成图形或者图片, 通过屏幕显示并能够交流交互。也就是说, 用户在电子平台上可以看到表示某个或者多个变量的数据表格, 并可以通过可视化处理的结果对数据进行交互式的管理和开发, 数据可以通过图像、二维图形、三维或者动画进行分析。从技术层面上说, 可视化的主要技术包括几何投影, 面向像素, 基于图标、层次和图形的技术、3D技术等3, 在此之中, 数据挖掘和分析工具本身并不包含可视能力, 所以加强可视化技术与数据分析的契合非常必要。

2 数据新闻可视化的应用现状

1686年英国科学家爱德蒙哈雷创作的世界信风地图被认为是全球最早的科学可视化的案例。而在新闻行业, 新闻数据的可视化应用也颇有年份, 可以追溯到19世纪早起《卫报》对于未成年人教育系统的报道4。在西方传媒行业, 《卫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老牌传媒巨头都在第一时间把握住时代方向标, 在数据新闻的行业中展现出自己的特色。

时至今日, 数据新闻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得到广泛实践, 不论是亚太地区还是中东非洲, 绝大多数的国家的受众们都在感受着新闻数据带来的生活模式的变革。当然, 新闻数据的最忠诚的追随者还是在欧洲, 这里占据全球数据新闻约40%的数额。同时, 我们也注意到数据驱动新闻带来的新鲜空气, 比如对社会深层现实的关注和把握改变了新闻客观性的具体实践形式, 对数据的综合处理改变了新闻从业者的传统习惯。在大数据交互平台下, 众多抽象的、宏观的社会问题变成普通人能够看懂知晓的图像内容, 进而促进了人们对于事物的全面认知。

目前, 常见的基于可视化技术的数据新闻主要有以下几类:数据地图、交互关系图、数据图表、时间轴与步骤图等。数据图表是最简单直白也是各大媒体最常用的可视化表达方式, 多用于表现变化趋势, 其最大的特点是简单快捷, 但可视化的效果与数据本身关联往往不强, 大多数可视化图表仅仅是将数据进行简单对比罗列。在我国, 不论是政府机关媒体还是商业媒体, 不论是业绩评估还是环境指数, 数据图表的使用都非常广泛。数据地图简单来说就是借助专业性地区将数据整合并通过图钉、颜色等形式对地图上区域进行标注, 从而使人们对整个地区的数量高低差、变化度有清晰简明的认知。英国《卫报》展示伊拉克战争上网状况的新闻报道就是典型案例。近年来, 《华盛顿邮报》对于美国的种族分布、移民状态、堕胎问题等社会热点问题的报道, 都是采用了数据地图的可视化表达方式。交互关系图近年来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在国内的微博平台上, 北京大学PKUVIS微博可视分析工具就是方便简洁的可视化数据工具, 其后台操作结果可以将微博的转发和评论层级通过关系图的形式表现出来, 其中每个节点代表一条微博, 连线代表转发关系, 节点越大其转发次数越多, 这种方式对于解释复杂数据关系结果良好。时间轴与步骤图是表现事物变化或者构成的常用方式, 如《中国日报》报道兵马俑的专题新闻中, 对兵马俑的烧制组装程序进行了可视化还原, 像分步图解一样解释了兵马俑的烧制和组装全过程, 通俗易懂, 生动有趣。

数据新闻催生出了嗅觉敏锐的新闻数据团队。数据团队在第一时间通过互联网平台把握新闻动向, 进行初级的新闻筛选, 利用搜索引擎的附带功能或者专业的数据搜索工具进行数据的初步处理。然后通过php My Admin、My SQL ODBC Connector、CSV/JSON、Google Chart API、Raphaël、Crossfilter、Tangle、Modest Maps、Carto DB等数据可视化工具进行可视化处理, 并最终成行可交互的数据表现形式。

数据新闻的外围方面, 由全球编辑网络主办的“数据新闻奖”自2012年起步入正轨, 用以奖励年度最佳的数据报道新闻, 鼓励新技术的创造及其投入应用的尝试。此外, 高校也加强和媒体间数据共享、可视化技术帮扶的关系链条, 并不断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在大数据时代, 数据新闻是新闻从业者在信息爆炸的空间中捕获和整理“有意义”的新闻的重要手段, 它与生俱来的技术理性、对美感的专注对新闻报道的多样化和纵深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媒介融合的日益推进, 数据新闻的可视化应用还将有更广阔的施展平台, 给新闻叙事与建构带来革新。

参考文献

[1]Lorenz, Mirko. (2010) .Data driven journalism:What is there to learn?Presented at IJ-7 Innovation Journalism Conference, 7–9 June 2010, Stanford, CA

[2]Gray J, Chambers L, Bounegru L.The data journalism handbook[M].“O’Reilly Media, Inc.”, 2012.

[3]刘勘, 周晓峥.数据可视化的研究与发展[J].计算机工程, 2002, 28 (8) :1-2.

数据新闻可视化 篇7

随着信息技术和数据科学的飞速进步和革新, 引发了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的重大变化。面对爆炸式增长的海量信息, 如何让读者快速准确地获取到关键的重点信息, 创新新闻传播报道方式, 改进新闻生产模式,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获取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数据信息, 将分析和过滤后的数据, 通过可视化的数据图表呈现出来, 讲述新闻事件背后的故事, 一目了然地让读者获取关键和相关的知识, 已经成为了新闻传播方式的一种趋势。在这种趋势的引领下, 数据新闻可视化应运而生。

本文从数据可视化和数据新闻的理论研究展开, 对比分析了国内外数据可视化在新闻报道中应用的现状, 总结出了报业数据新闻可视化发展存在的瓶颈。对于目前报业内缺乏数据可视化技术工具支持的困境, 我们通过对目前常见可视化技术工具进行分析, 梳理了可视化模型在传达信息、揭示数据关系规律中的不同特性, 提出了数据可视化在新闻报道中的模式以及有效模型。基于上述研究研发出了一款能够适用于报业的数据可视化工具News Viz, 推动报业数据新闻可视化的发展。

1. 数据新闻可视化的应用及技术研究现状

在数字新闻领域, 可以说英国的《卫报》是可视化新闻报道的引领者。在《卫报》众多的可视化作品中, 我们可以看到其可视化多采用交互式图表、数据地图以及时间线的形式来展示新闻报道。在《纽约时报》众多的可视化作品中, 我们可以看到其数据新闻可视化最明显的特点, 一是新闻事件的实时可视化, 二是与新媒体的融合可视化。

随着国际新闻界数据新闻的探索, 近几年国内也有少数新闻媒体机构开始对可视化新闻进行摸索和实践, 通过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上的不断创新实践,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网易新闻制作了名为《十分之一的中国人》春节策划报道。人民网要闻部开设了《图解新闻》专栏,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晚间新闻》栏目推出了《据说春运》专题报道。国内几大门户网站, 如网易、新浪、搜狐、腾讯也相继推出了自己的数据新闻专栏《数读》《图解新闻》《数字之道》和《数据控》。

数据可视化可以采取的工具千变万化, 主要有图表类工具、时间线类工具、数据地图、信息图几大类。这些工具以国外工具为主, 提供了标准的模板 (也可以自己设计和创作模板) 、相关图片、图标部件和一些小工具, 可以帮助媒体从业人员完成信息图的制作。但是这些工具的共同特点是:一是学习曲线比较陡, 需要有编程经验, 学习门槛高;二是针对性不强, 这些工具是泛用数据可视化工具, 并非针对新闻报道的数据新闻可视化工具;三是不能同时支持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数据新闻可视化制作。

2. 数据可视化在新闻报道中的模式和模型

传统主题宣传新闻制作过程, 一般是先定选题, 接着采写, 编辑, 校验, 最后新闻发布呈现。针对数据新闻制作过程, 由传统的“采写”、“编辑”转变为“数据采集”、“数据挖掘”、“可视化数据”及“制作报告”。在新闻报道中, 数据可视化的应用通常有三种方法:文字配图、用图表讲故事、数据分析结果可视化展示。

日常见到的如柱形图、堆叠柱形图、条形图、圆点图、折线图等是数据可视化中最常用的展示形式, 能帮助我们直观地理解数据。同时, 在可视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下, 网络中的图表增强了与读者间的互动, 通过鼠标的点击或移动至图表区域, 可以进一步显示相应的数据信息。我们将针对众多常用的可视化呈现模型, 根据其特点进行分析和归类为如下表格:

3. News Viz设计及实现

3.1 News Viz系统架构

News Viz从下至上分为中间件层、数据支撑层、可视化控件层、功能层。中间件层分为后台中间件和前台中间件两部分。后台中间件运行在服务器端, 主要有:Mysql、tomcat、My Batis、Spring等。前台中间件有Data V、echarts等第三方开源脚本。数据支撑层有两类数据, 一类是与可视化制作相关的数据, 例如手工导入的excel数据、控件的脚本、控件的属性、图片等。另一类是稿件管理相关的数据, 例如我的稿件、我的作品、废弃的稿件。控件支撑层是News Viz提供的控件, 包括文本、图片、线等基础控件, 也包括图表、图标等复杂控件。功能层主要包括我的工作区、可视化制作、可视化管理、可视化发布等功能。

3.2 News Viz技术实现

News Viz工具基于B/S结构设计, 采用Spring MVC架构, 在开源的、成熟的软件基础上进行定制开发。Web服务器采用Tomcat服务器, 轻量、简单、成熟、稳定。服务器端应用软件使用Java语言进行开发, 使用Spring框架、使用My Batis中间件, 使用Webkit作为生成图片中间件。News Viz工具前端UI基于Data V、D3、Raphael、JQuery、Underscore、Event Proxy、echarts中间件, 使用HTML5语言、Javascript语言进行开发。数据存储使用Mongo DB和My Sql。

News Viz UI主要参考并继承开源可视化组件Data V, 控件主要参考了echarts所提供的开源控件。News Viz主要依赖了下面的7个JS库。

4. 研究的创新点

News Viz是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据可视化工具, 适用于报业在数据新闻可视化的制作, 提供多种基础控件、图标控件、图表控件, 除了可以制作静态信息图等可视化作品外, 可实现交互、动态的可视化呈现;News Viz易使用, 无需编程经验, 使用无技术门槛, 使用简单, 通过图形点击、拖拽、属性设置就可以制作数据新闻稿件, 创作者无需编程能力, 无需编码。News Viz支持手机、网站、纸媒等多种稿件类型, 为不同的稿件类型预先设置了不同的模板, 通过拖拽、点击、设置等操作就能完成从创建稿件, 编辑本文、图片、图标、图表到最终新闻稿件发布的数据新闻制作全流程。

5. 结语

当前, 媒体格局正在经历着数字技术裂变式发展带来的冲击和变革, 面对信息数据洪流、一切皆可被数据化的大数据时代, 传统的新闻生产方式将会被全新的数字化生产方式所取代, 数据可视化技术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也必将是未来的关键技术之一。数据新闻可视化在国内传媒领域的应用刚刚起步, 我们需要投入更多的研究和关注, 以期数据新闻可视化技术在新闻报道中取得更好更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Nathan Yau著, 向怡宁译.鲜活的数据数据可视化指南[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2.

[2]Julie Steele, Noah Iliinsky著, 祝洪凯, 李妹芳译.数据可视化之美[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3]数据新闻手册中文2.0, http://xiaoyongzi.github.io/web/index.html.

[4]章戈浩.作为开放新闻的数据新闻——英国《卫报》的数据新闻实践[J].新闻记者, 2013 (6) .

[5]杜怡.从《纽约时报》飓风报道看传统媒体灾难报道的演变.数据新闻中文网, 2014年7月13日, http://djchina.org/2014/07/13/disaster_reporting/.

新华网数据新闻的可视化探析 篇8

1新华网数据新闻可视化的分类

2013年3月—2016年3月(第一季度),新华网数据新闻共发布了960条作品,2013年107篇,2014年220篇,2015年516篇,2016年截止到3月117篇。可以看出发布的数量呈现逐渐增长趋势,说明越来越多的新闻以可视化的形式呈现出来。从内容上对新华网数据可视化新闻进行分析,涉及时政、财经、国际、社会、科普、感悟、交互等多方面分类信息。

时政类解读重大政策变化及发展方向,答疑解惑,将抽象难懂的政策,用数据简单呈现;财经类把网民较难理解的经济政策和股市证券情况进行通俗易懂的转化,用图表等简单明了的解读;国际类数据新闻信息量大,聚焦国际事件的发生发展状况;社会类及时跟踪社会热点事件;科普类服务百姓生活,呈现形式多采用漫画,用幽默的语言和权威的科学数据普及知识;感悟类数据新闻以小见大;交互类数据新闻重视用户与数据的互动,增强了趣味性(1)。

2新华网数据新闻可视化的方式和特点

2.1图形图表可视化

图形图表、模型在数据新闻可视化中是最常见的运用方式,可以一目了然将数据信息传递出来。比如,《我国成品油消费税适度调整》中,用折线图、柱状图、饼状图和漫画图示表现成品油调整前后的变化,便于受众对数据的解读。这种可视化方式在财经类新闻中使用最为常见。

2.2颜色可视化

颜色可视化是数据新闻可视化呈现中必不可少的,不同的颜色和颜色的深浅可以快速有效的让受众分辨出不同信息的内容,有效吸引受众的关注。数据新闻的可视化,会根据不同的新闻使用不同的颜色来突出主题,其中最常用的是蓝色和粉色。

2.3空间地图可视化

地点地域要素在数据新闻可视化呈现时,同样不可或缺。比如《习近平全面把脉京津冀一体化》,用可视化的地图指出了“京津冀一体化”覆盖的城市,用数据直观的解读工作重点。

2.4网页交互信息可视化

网页交互信息可视化是新华网数据新闻的最大亮点,采用可视化的交互设计,主要包括动态显示和静态显示,H5技术的使用还可以分享至微信等。多种全媒体报道形式,重视用户与数据的互动,用户不再是单一的看数据,提升了用户对数据的理解。比如,《打虎拍蝇记》的交互式设计体现在从多个维度入手,直观从落马官员的省份、时间等进行分析,并使用中国地图,把每个省份官员落马人数标注出来,随着光标的移动可以看到落马官员的身份信息,落马官员的级别则用聚合图表现出来。

3新华网数据新闻可视化的优劣分析

新华网数据新闻的可视化呈现,一方面可以用简洁的文字、精确的数据对时间、地点、事件等做出简明扼要的总结,进行形象生动的可视化呈现,这是优势;另一方面,数据新闻也存在不足之处,缺乏深度,尤其是对突发事件的可视化呈现只是处于简单的数据展现阶段。

3.1优点分析

3.1.1简单直观叙事

新华网的数据可视化新闻,改变了传统新闻以文字为主的叙事方式,数据承担了叙事语言的功能,更为直观,易于理解,文字起到的是提示作用。做到了使新闻可视化,色彩搭配合理、美观,交互设计新颖创新,增加了与用户的互动,受众阅读新闻不再枯燥乏味。

3.1.2内容紧跟时政社会热点

新华网拥有第一手新闻信息,且报道迅速,抢占突发事件第一落点。用数据讲新闻,第一时间用解读国家政策,以及百姓关注的社会热点事件都以可视化的形态展现出来。

3.1.3可视化呈现方式多样

图形图表、多维度模型、视觉色彩、动画漫画、视频音频、动静态交互设计……都是新华网在数据可视化新闻中所运用到的方式,不只是单一的突出色彩的可视化,动静态的交互设计增强了与网民的互动。多种方式的可视化呈现,使枯燥的新闻和数据变得生动。

3.2缺点分析

首先,数据新闻是一把“双刃剑”,往往不能通过简单的数据反映新闻事件背后的本质并延伸解读。新华网的数据可视化新闻也具有这样的缺点,尤其是对突发新闻运用数据可视化报道时,用数据简单呈现,缺乏深入的分析和报道。

其次,新闻选题纵深性较差,在数据挖掘方面和跟进报道方面薄弱,一个新闻通过可视化呈现之后,就很少再有进一步的和相关的深入。

再次,虽然新华网运用数据新闻可视化呈现具有客观性,但难以讲出生动的故事,生动且吸引人的故事很难用一些图表、数据打动人,这是数据新闻相对于文字报道而言的一大短板。

4新华网数据新闻可视化的启发

大数据时代,随着媒介融合发展,越来越来的媒体走在了用数据新闻可视化报道的阳光大道上,新华网数据新闻可视化的探索是典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虽然数据新闻的可视化呈现具有明显优势,然而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从中得到启发,提出借鉴。

4.1提升用户体验

数据新闻可视化的直接体验者是用户,用户对新闻进行互动和体验,参与其中的感受就越强烈,传播效果也越强。吸引大量受众的眼球,新闻信息的快速传播与用户对新闻的解读与互动密切相关。

4.2强化专业性和加强互通合作

数据新闻的可视化制作需要数据新闻团队的协作,既要有新闻专业相关的专业性人才,又需要网页开发设计、数据分析等懂技术的专业性人才。

与其他媒体共享资源,加强与互联网公司的合作,互联网巨头拥有海量信息,在研究用户偏好等营销模式上拥有成熟的经验,与其合作一是可以共享海量信息和数据;二是要学习借鉴与用户的互动。

4.3注重内容深度和数据的真实性

数据可视化新闻的重点在于“新闻”,而非可视化,可视化是数据新闻呈现的手段,因而,要通过可视化的技术吸引受众,更要注重新闻内容的质量和数据的真实性。对新闻背景进行深度挖掘和解读,发现新闻背后的新闻。将数据和调查相结合,深度报道也可以用数据可视化的形式呈现,这是媒体涉及未深的一个部分。

5结论

数据新闻可视化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增强了传播的效果。新华网的数据新闻可视化呈现具有借鉴意义,值得思考。数据新闻的可视化运用前景广阔,在未来的发展中,还要克服现在发展中遇到的瓶颈,提升用户体验。

参考文献

[1]韦中d华.数据新闻可视化的不足与改进[J].青年记者,2014(7).

[2]马轶群.当新闻先生遇上数据小姐[J].中国传媒科技,2014(12).

[3]文卫华.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新闻——以英国卫报为例[J].现代传播,2015(5).

上一篇:课程意义下一篇:金融风险及其规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