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民定居(共10篇)
牧民定居 篇1
摘要:本文基于实地调查的资料, 指出牧民定居工程的实施, 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摆脱贫困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事实上游牧民定居是逐渐村落化、城镇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环境条件仍然是影响社区形成、构建、发展的主要因素, 也给后续产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效益。
关键词:藏区,牧民定居,社区构建,效益
1. 前言
藏族牧区人口的生计系统, 历史上是以游牧业为主, 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面对全球化的无处不在, 牧民传统的生存模式以及生计观念, 已无法与外界相适应。由于居住的地理位置, 自然条件和交通条件等诸多原因, 导致他们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社会文化适应能力较弱, 市场竞争能力不强。使得他们的生活、收入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从而也制约着该区域的经济发展。牧民定居的实施, 是传统游牧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重要环节, 也是少数游牧民聚居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较好, 并逐渐形成村落化、城镇化进程中的最初阶段。为了解和掌握藏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本文从牧民定居到社区构建, 以及社区构建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
2. 桑科新村定居的现状
桑科乡位于夏河县城西部, 是夏河县最好的草原之地, 即桑科草原。这里水草肥美、山清水秀, 履之令人陶醉。全乡总户数1130户, 5815人, 全是藏族。平均海拔3050米。交通便利, 地理位置优越, 历来是藏族群众“浪山”之地。到拉卜楞寺旅游的游客已经把桑科草原作为“歇脚之地”, 可以在定居点承办的牧家乐感受到独特的民族风情。因此, 发展旅游业是促进桑科乡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也是桑科乡劳动力转移的途径之一。
近年来, 由于超载放牧、草地退化, 严重制约了桑科乡畜牧业的持续发展, 对牧民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从2004年起, “桑科乡”被列为《“以工代赈”易地安置工程》之一。2006年8月, 《“以工代赈”易地安置工程》在桑科乡安置区已经建成, 并开始搬迁。通过近两年的努力, 遵循“政府引导、群众自愿、扶贫政策”的原则, 完成按自然村计算:地仓35户, 192人;岗杂43户, 241人;日芒40户, 243人;整体搬迁到桑科新村 (安置点) 。其中老人114人、儿童157人、青壮年劳动力405人。调查显示, 拥有1个劳动人口的家庭所占比例为6.5%, 拥有2个劳动人口的家庭比例为40.5%, 拥有3个劳动人口以上的家庭所占比例为51.1%, 不拥有劳动人口的家庭所占比例为1.9%。
在调查时看到, 从草原上搬下来的牧民, 现在已经住进了政府修建的牧民安置点崭新的房子里。每户一座藏式风格的砖木结构瓦房, 户均占地面积333平方米。在搬迁时, 政府平均给每人补助5000元, 牧民也切实享受到了国家对定居的优惠政策。
3. 桑科新村社区构建的经济状况
社区中最基本的社会群体是家庭。家庭是社区经济的基本单位, 是社会关系的起点。在牧业社会中, 有独立意志, 独立经济能力和独立社会地位的个人是微乎其微的。个人利益必然代表家庭的利益, 家属的荣辱也就是个人的荣辱。家庭生活方式构成了社区的经济生活体系, 社区家庭的经济生活状况可以反映社区构建过程中家庭适应变迁的程度。因此, 牧民家庭经济生活的变化及发展对于牧民定居就具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定居前, 桑科新村的牧民常年过着游牧生活, 只是在自己的草场附近搭建简单的住所或过着“一顶帐篷, 四季生活”的转场生活。他们对家庭经济状况的衡量标准在于草场面积的大小, 牲畜数量的多寡。定居后, 牧民有了固定的住房, 可拥有的家庭财产种类和形式也开始多样化。在调查时发现, 原有家庭资产积累丰富, 社会适应能力较强的牧民家庭开始使用上了现代化的电器及交通和通讯工具等。
从上表可以看出, 定居后, 家庭财产逐渐多样化, 彩电、VCD和手机这些在牧区无法使用的物品, 现在已经进入牧民家庭。使得家庭经济状况的衡量标准, 开始由牲畜数量转变为可视化的固定财产。这进一步说明, 生活性支出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收入的增加, 社区家庭的生产、生活基本状况及其变化反映了社区经济生活的总体状况及特征。
4. 桑科新村社区构建的经济效益
牧民定居工程的实施, 不仅有益于牧区产业结构调整、畜牧业产业化, 也有益于牧民收入水平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并能帮助广大牧民摆脱贫困, 寻求发展。定居后, 在政府的指导下, 有效地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 从事放牧为主的同时, 在安置地发展旅游业、暖棚养畜和种植饲草料等。这样可以缩短育肥周期, 加快牲畜出栏并很好地迎合季节的变化, 从根本上解决畜牧业经济体制中产销脱节的弊端, 实现后续产业的良好发展。
由上表所得:从养殖业来看, 暖棚养羊, 每户每年人均收入1776元。在调查时, 发现牧户多数将弱瘦羊和产羔羊在棚圈饲养。与暖棚养畜相比, 每只成羊在露天卧息平均掉膘2.3公斤左右。仅此一项, 棚圈118户的3.6万羊单位, 可减少损失107.64万元, 户均减少损失5382元。在春季产羔期间, 有暖棚的比露天卧息产羔的成活率平均高2.5个百分点, 每年可多成活羔羊900只, 直接经济收入7.2万元, 户均收入360元, 两项收入户均5742元。在安置区牧家乐旅游点有15个, 按每天接待45人次的规模计算, 安置区每户年均盈利1500元。因此, 定牧民的经济效益是十分可观。
5. 结语
牧民定居工作在桑科新村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果。但夏河牧区的藏族牧民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主要表现在牧民群体“纯游牧性”的经济文化类型上。由于他们的文化程度低, 劳动技能和收入来源极为单一, 加上有的牧民仍不适应定居生活等各种客观原因, 使得一部分牧民的生活仍很困难, 后续发展也面临着很多问题。他们永久性地定居到这个城镇附近, 在适应环境和社会文化变迁方面存在着很多潜在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 政府不能仅从正面阐述牧民定居的积极意义, 却在有意或无意中忽略了消极的或潜在的影响及问题。而应通过牧民定居工程来改善牧民的生计方式, 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并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延中, 张荣华.费孝通社会学初探[M].厦门鹭江出版社, 2003.
[2]吴铎, 论社区规划[J].学术文流, 1994, (5) :115-121.
[3]张涛.关于藏族牧民定居模式与效益分析[J].甘肃省社会科学, 2003.
[4]桑科安置区“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试点工程项目背景[Z].2005, 33.
[5]郭亮.藏区牧民定居效应分析——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J].甘肃农业, 2006, (71) .
牧民定居 篇2
摘要 从80年代中期开始的大规模牧民定居工程是具有深远意义的系统工程。祁连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已把83%的牧民实现了定居,现牧民定居工程已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阐述了新疆牧民定居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关键词 牧民定居 草地畜牧业
传统的草地畜牧业完全依赖于自然生态条件,按季节驱赶牲畜到不同地区放牧,形成了“逐水草而居”的局面,成为游牧生产方式的最基本特征。在以往的历史时期中,虽然社会变革不断发生,但牧民游牧生产和生活方式并没有变化。在中国北部和西部地区广阔草地上经营畜牧业的主要是蒙古、藏、哈萨克、柯尔克孜和塔吉克等民族的1000多万人口,直到20世纪中后期,仍然维持着传统的游牧经营。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正呈现总体恶化的态势,生态屏障功能逐渐丧失不仅制约了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国民经济的提高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西部牧区至今沿用传统的自由放牧经营方式,草地退化严重草畜矛盾是当前生产和生态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牧区草地畜牧业生产生产水平低,草地缺乏合理的利用制度,利用强度越来越大,缺乏抗越自然灾害的能力,牲畜夏活秋肥冬瘦春死,形成经济生态两亏。游牧带来牧民生活动荡,同时给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和接触社会,开拓认识带来极大的制约。
目前,草畜矛盾是影响草地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建立人工饲草料基地提高饲草料供给水平可以积极的解决草畜矛盾。所以,牧区草地畜牧业改革的中心突破口是实施牧民定居工程,牧民定居种饲草料,暖季在天然草地上放牧,冷季进行舍饲,减轻对天然草地放牧压力,从而有效防治草地退化,保护生态环境。1 牧民定居现状
祁连县和政府于1986年提出祁连畜牧业要改变四季游牧的生产方式,必须要走定居发展的道路,把实现牧民定居作为改变传统草原畜牧业的中心环节,逐步使草原畜牧业由传统的四季游牧方式向冷季舍饲,暖季放牧的生产方式转变,由粗放型经营向半集约化经营转变。从1987年至2000年的13年,通过采取广泛的宣传和建设完善定居点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先后使83%的牧民实现了定居和半定居。牧民定居后,牧民的生活生产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定居点建设了人工饲草料地,建立了配套的服务设施并逐步改善了牧民的教育文化卫生条件,提高了牧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祁连的草原畜牧业从此由传统的游牧生产方式向现代化生产方式的转变跨出了历史性的第一步。新疆实施牧民定居工程以来推进传统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抵御大的自然灾害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1996年至1997年冬春我区遇到了几十年未遇的特大暴风雪灾,牲畜损失较为严重,但已实现了牧民定居的牧区,基本上没有受到雪灾的影响。如,新源县越冬渡春成幼死亡率只有0.36%,有2000多户牧民牲畜无一死亡。福海县定居牧民饲草料充足,牲畜死亡率只有0.2%。在2000年的特大雪灾中,伊犁地区大部分牧民已实现了定居,饲草料准备充分基本做到了抗灾自救。阿勒泰地区是一个畜牧业发展历史悠久的牧区,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自然条件制约,畜牧业一直沿袭着游牧生产方式,畜牧业生产很不稳定,受灾严重。从1984年开始建设2817项目区,到1992年基本建成并成为牧民定居工程的样板工程,目前已显示出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牧民定居后发生的变化 2.1牧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
牧民定居的基础设施建设按“三通、四有、五配套”的要求进行,逐步改善了牧民的生活环境。目前牧民的户均住房面积在2260——100m左右,比定居前的20——30 m高3倍以上。棚圈面
22积由定居前的10——20 m提高为90——120 m。定居点已通电、通水、通路;建设有学校,卫生院,文化室等切底改变了牧区居无定所,分散流动的游牧生活状况;实现定居的牧民中90%以上家庭拥有电视机、收录机,大部分家庭拥有电冰箱、洗衣机、电话等家用电器;90%以上牧民拥有自行车、有些牧民已用上小型拖拉机、汽车和摩托车等交通工具以取代骆驼和马,牧民的生活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善。2.2 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人工饲草料基地、水利、电力工程建设,保证了牧民生产、生活的物质需要,自产饲草料大量增加,从根本上解决了牧区长期冬春季节严重缺饲草料和粮食不足的问题。现已定居的牧民粮食100%自己供应,饲草供应量由过去的不足25%提高到80%以上,饲料由过去的空白变为100%自己供应,为暖季放牧,冷季舍饲生产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随着人工饲草料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全定居的牧民已实现了冷季舍饲120——180天,进行冬羔生产率到达80%以上。牲畜出栏由过去的秋季作为淘汰牲畜出栏变为全年平衡出栏。
2.3二、三产业不断发展
实施牧民断定居工程以来,牧民的生活、生产环境不断改善,牧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使牧民的思想发生了质的飞跃,由过去单一的经营牧业逐步扩大经营范围,将多余的劳力投入到二、三产业,开办商业网点,从事交通运输、旅游服务业、奶牛业生产和短期劳务活动等。现牧民经济收入中二三产业收入由过去的空白变为占很大比重。如,唱吉市阿什里哈萨克民族乡牧民经济收入中牧业收入占总收入的58.60%、种植业收入占21.55%、二三产业收入占19.89%。
2.4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
80年代以前牧民的孩子上“马背小学”教学质量差,学生入学率只有50%左右,定居后牧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98%以上,有的定居点与农区、城市近牧民的孩子开始上汉族学校和城市的学校等,牧民定居后牧区基础教育质量大大提高。在定居点有牧民技术学校和文化室一年一渡的“科技之冬”教育培训活动,不仅增强了牧民的科技意识,而且接触到各种经济信息和现代科技,改变了以往的牧区封闭的信息闭塞,文化落后的状况。
总计,新疆牧区从80年代开始的大规模的定居活动现已显示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首先牧民定居的社会效益很显著,定居前牧民住居区水电设施几乎为空白,教育卫生交通条件很落后的局面,通过实施牧民定居工程使牧民摆脱了千百年来维持的游牧动荡生活方式,在定居点建设完善了电力、水利、教育、卫生、交通条件,牧民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牧民定居,不仅发展了牧业生产力,而且更深远意义在于促进以游牧为主的少数民族的兴旺发达,促进牧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牧民文化素质和科技意识,为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增添了力量。第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牧民定居以前,饲草料来源依靠少量的天然割草场,根本保证不了冷季舍饲需要,牧民定居后发展种植业解决了饲草料和粮食供应,发展二、三产业扩大了牧区的经济来源。全区牧民定居以前牧民人均收入在300——700元左右,2000牧民人均收入在1500——3500元左右,人均收入明显提高。第三,生态效益较好,牧民定居后冷季进行了舍饲120——150天,从而有效保护了冷季草场,从而减少了对草场的压力,现全定居牧区春秋场开始恢复生产力,牧民定居工程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牧民定居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对牧民定居系统工程的认识不够
牧民定居是一项将人工饲草料地与天然草地、草业与牧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牧民生活统筹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打破传统观念束缚的挑战工程。对牧民定居系统工程的认识在实施定居工程中具有先导作用。目前没有把牧民定居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认识,对如何进行农牧结合、如何提高饲草料地生产能力、如何统筹草原利用、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和效益,如何巩固牧民定居成果和完善牧区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缺乏系统的认识
3.2饲草料生产能力及其加工利用率较低
牧民定居工程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人工饲草料地。全区牧区现有饲草料地总面积约580万亩,户均30亩左右。现已实现定居的牧民中,只有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和定居时间较早的牧区实现了全定居,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很显著已成为自治区牧民定居的“亮点”,这类牧户约占已定居牧户的30%左右。其余的牧民由于定居时间较晚,加上定居点自然条件较差,管理粗放等原因,饲草料生产水平低,加工利用率相对较低,已成为制约畜牧业生产的制约因素之一。
3.3草场利用制度改革尚未实现
实施牧民定居工程要对季节草场利用制度进行调整,改原来的夏——春秋——冬牧场四季放牧为暖季放牧——冷季舍饲的利用制度。从目前情况看,全区已实现定居的83%的牧民中,只有全定居的牧民才实现了暖季放牧和冷季舍饲,但大部分半定居的牧民仍然进行着四季游牧生产方式,他们保证不了冷季饲草料,因此无法调整季节草场。草畜矛盾日益突出,草场继续退化。3.4 牧业生产经营效益低 实施牧民定居工程是改变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的中心环节,使游牧的粗放经营变为半集约化的经营,提高生产效益。目前草地畜牧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很低,由于牧民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户均资源量少,畜产品生产量和质量较低,牧民只能满足自身的需求和维持简单的再生产。如,唱吉市阿什里哈萨克民族乡1999年初、年末牲畜存栏数分别为118233和120918只标准羊单位,母畜比例、出栏率、商品率分别为63.33%、58.16%、49.28%,自食率为15.26%比重很大。3.5牧区科技投入比重较低
提高牧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是牧民定居工程的首要任务之一,目前牧民定居区科技人员奇缺,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形成规模,加上牧民本身的文化素质较低,如唱吉市阿什里哈萨克民族乡牧民文化程度中文盲占7%、小学占44%、初中占32%、高中占12%、大中专占5%。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的牧民占一半左右。牧区科技人员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起到引导带动作用。4 对 策
4.1 提高人工饲草料地生产力水平
农牧结合是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地区振兴农业的基本经验,包括17个洲在内的自然条件与我国想类似的美国西部干旱地区,把天然草地与农田作为一个整体,合理配置,科学经营,形成灌溉农业——草地畜牧业经营体制。其肉类生产经营系统一方面由种植业提供足够的冬季用于补饲或舍饲的饲草料,另一方面把天然草地放牧生产架子畜与工厂化育肥饲养合成一个生产经营系统,极大的提高了总体效益与我国草地畜牧业生产经营的单一结构的最终效益相比,是我国的30——40倍。对新疆草地畜牧业来讲,深化农牧结合,必须贯切实施牧民定居工程,把牧民定居工程作为系统工程来认识,通过人工饲草料生产能力的提高和扩大饲草料来源,有效改善冷季饲养水平,作为家畜生产的强有力的后盾,进行农牧结合。发展人工草地是防治草地退化的根本,人工草地以新的生产力满足积极的草畜平衡,足使发挥天然草地的优势,实现科学的放牧制度,从根本上防治草地退化。4.2 扩大草地畜牧业的经营范围
目前草地资源经营系统中,在大农业结构农林牧加工流通六大组成部分中,加工和流通业是薄弱的环节。在牧民定居点基本上还没有形成饲草料和畜产品加工规模,更没有流通服务业,牧区生产处于自我维持的、封闭的、单一的原料生产与种养加供销一体化的商品化生产系统差之极远。扩大系统的经营结构范围,依靠强大的种植业作后盾,并向加工业延伸,同时扩大经营的范围,使草地资源全面发挥经济、生态功能。4.3 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
牧民定居 篇3
摘 要:在榆树沟镇牧民定居点现有信息化建设基础上,针对牧民定居点生产、生活分散,政务管理效率低,畜牧业生产资源缺乏管理,牧民定居点内外信息流通不畅等问题,利用信息技术将牧民定居点的政务管理、人员管理、畜牧业生产管理相结合,通过构建政务管理和畜牧业信息服务两大主要功能模块,规范各类管理和生产数据,建立了适用于牧民定居点的政务管理与畜牧业信息服务平台。服务平台的使用对提高政务管理效率、加大政务公开透明度、发挥畜牧业信息服务能力和加快牧区信息化建设进程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牧民定居点;政务管理信息化;畜牧业信息化;服务平台构建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5.06.006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existing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in Yushu town, there are still a lot of problems, such as herders' scattered settlements and production, low efficiency of government management, deficiency of livestock production resources, poor flow of information within and outside the settlements. It is used to combine the government management of herders' settlements, personnel and livestock production. Through building two main functional modules—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and livestock information services and through standardizing various types of data of management and production, a service platform applicable to pastoral settlements management and animal husbandry information is set up. The service platform is helpful for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increasing transparency in government affairs, strengthening the ability to provide information services and accelerating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process.
Key words: herders' settlements; governmen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animal husbandry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construction
牧民定居工程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该工程的实施改变了传统畜牧业的生产生活方式,使游牧的粗放经营变为半集约化的经营,进而促进牧区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农牧业实现现代化[1]。新疆昌吉地区牧民定居工程投资10.93亿元,截至2013年底,已完成6 990户,近7万牧民定居[2]。本文以昌吉市榆树沟镇牧业村为例,利用信息和管理技术探索构建适应于牧民定居点的政务管理与畜牧业生产服务的系统平台,这为提高牧民对信息化的认识,推广畜牧业相关技术知识,调动牧民自治和参政议政积极性,扩充定居点与外界信息渠道有积极的作用[3-4]。
1 榆树沟镇牧民定居点信息化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昌吉市榆树沟镇所辖牧业村分为两个小组,有两个相距30多km的牧民定居点,草场10.8万hm2,耕地833.3 hm2,有牧民262户,人口1 145人,其中哈萨克族占94.6%,现已全部完成定居。牧民收入主要来自于畜牧业,2014年人均年收入已达到10 600元。
1.1 榆树沟镇牧民定居点信息化现状
昌吉市榆树沟镇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示范乡镇,已具备一些信息化基础。榆树沟镇建立了广播电视站,有专业的采编和播音人员,电信宽带已覆盖全镇6个行政村21个牧民小组,依托中国移动已建成移动通信基站6个,为牧民群众提供实用科技信息、市场信息和农业生产指导服务,利用远程教育设备,长期接收农广校教育培训[5-6]。牧业村与镇政府相距20多km,已有网络光纤接入,两个所属小组的牧民定居点已设立信息室并配置了相应的设备,牧民家庭固定电话网络和手机终端也具备上网能力。
牧民定居点的各类管理制度健全,但未使用任何信息化管理软件,基础信息库尚未建立,各项政务的信息发布、传递和原始数据的收集,仍采取传统的“纸质”方式。
1.2 榆树沟镇牧民定居点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2.1 落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不利于信息化建设 牧民季节性游牧,存在无通讯信号的区域,完全与外界隔离,不利于信息化知识的普及和各类信息的快速传递,政务信息和畜牧业指导信息在管理者与牧民之间流通不畅[8]。
1.2.2 基础数据不完整、缺乏规范 由于牧民定居点长期以来没有任何一款管理和服务的软件产品,大量原始数据均为纸质,且格式不一,字迹难以辨认,采集的材料不易存档、查询,长期随用随采集。不同的上级文件对应不同格式的上报材料,形成大量数据孤岛。各类基础数据分散、不完整,信息不能有效共享和流动,导致基层工作重复,效率不高[9]。
1.2.3 语言文字问题突出,信息交换困难 由于语言文化差异,信息记录速度慢,准确率低,部分手写信息难以辨认,当地牧民汉语水平较低,与非本民族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沟通困难。
1.2.4 管理者及牧民计算机应用水平较低、基础建设欠缺 牧民和部分管理者自身缺乏对信息化的了解和认识,对自身的信息化需求不了解,计算机应用水平相对较低。另一方面,公共基础信息建设的投入不够,仅有的信息化设备不易调动牧民使用积极性,影响计算机知识的普及和推广效果。
1.3 榆树沟镇牧民定居点信息化需求分析
牧民定居点存在各类信息书写记录困难,数据重复收集,各类信息传递缓慢或停滞,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参政议政互动效率低,畜牧业供需信息和新技术不能及时有效地发布、推广的问题。其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需求是建立基础数据信息的快速流通平台,收集、规范和建立各类人员及畜牧业生产资料的信息库,减少数据重复采集,提高管理效率;在管理者和牧民之间高效传递信息,加大政务透明度,为牧民参政议政提供便利;建立科技桥梁,将养殖技术信息提供给牧民,并提供针对性的指导;拓宽对外沟通渠道,及时公布和了解牧民定居点内外的供需信息。
通过梳理牧民、牧民定居点管理需求和畜牧业信息服务目标,明确牧民定居点综合管理平台各类使用者与系统的关系。管理者对软件平台中各个功能模块(除投票、考评等)有全局的使用、修改权限,乡镇各职能部门仅能够使用或查看与其管理工作对应的模块;牧民在管理平台中对财务、政务公开具有访问权限,对民主测评、干部绩效考评有参与权限。为便于基础生产资源数据收集、核对,牧民对其所属草场、牲畜信息等生产资源的相关管理模块有访问修改权限;牧民对供需模块有访问和发布权限。
2 榆树沟镇牧民定居点信息化管理与服务平台构建思路与原则
2.1 构建思路
在深入分析牧民定居点管理者、牧民、畜牧业生产资料和镇管理单位需求的基础上,围绕政务管理和牧业信息服务两大部分,建立8个功能模块,依托现有基础网络和移动网络,发挥网络数据传输及时、准确的优势,以政务管理、政务公开、畜牧业养殖、专家咨询等数据库为数据支撑,为牧民定居点的生产管理和畜牧业服务提供便于管理者和牧民使用的可视化服务平台。
2.2 构建原则
2.2.1 高效管理原则 充分发挥信息软件的高效、快捷、定位准确的优势,通过软件的即时发布功能,结合信息订阅功能和邮件方式传递信息,确保政务管理、政务公开、参政议政、畜牧业技术推广及信息服务环节的顺利进行。
2.2.2 信息共享原则 规范政务管理相关信息和畜牧业生产相关信息数据,统一数据格式,确保数据在两大功能中能够流通。为便于软件后续功能的延续,应留有一定的数据接口。
2.2.3 实用性原则 系统设计要操作简单,易于推广。牧民定居点政务管理与畜牧业信息服务平台同时面向管理者和牧民,需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使用特点和技术水平,设计满足实际需求,便于操作应用软件。避免盲目追求新技术,造成资金浪费[10]。
2.2.4 可靠性原则 系统设计应采用成熟、稳定、可靠的软件技术,软件开发过程中加强安全方面的设计,减少可能出现的系统漏洞,确保系统长期安全运行。
3 榆树沟镇牧民定居点政务管理与信息服务平台设计
牧民定居点政务管理与牧业信息服务平台的总体分析与设计主要是为系统建立一个基本的构架,并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软件平台的功能划分(子功能模块),依托的网络组成、软件开发环境和开发工具的选择以及数据的存储规律,软件平台最终实现的功能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组织。
3.1 牧民定居点政务管理与信息服务平台组成
牧民定居点政务管理与畜牧业信息服务平台由政务管理和畜牧业信息服务两大部分组成,政务管理主要包括管理部门下发的各项制度公示、财务管理与公开、民主投票、干部绩效考核、一事一议等牧民参政议政相关模块[11-12],通过建立与各个功能模块紧密联系的信息发布模块,采取操作人员发布信息与系统自动发布信息相结合的方式,便捷、快速地收集各类政务、生产和服务信息(图1)。
畜牧业信息服务主要为畜牧业生产相关各项生产资源的管理,如草场、棚圈、养殖类型、养殖品种、供求信息、养殖技术指导和咨询等[13-14]。通过软件的实际使用,形成历史数据积累,生成各类相关对比图表。畜牧业信息服务功能核心流程图见图2。
3.2 牧民定居点政务管理与信息服务平台数据库设计
牧民定居点政务管理与畜牧业信息服务平台数据库的建设是软件平台的基础和核心。其主要数据构建依据功能划分为两个部分:(1)为政务管理服务的人员信息数据、财务管理数据、一事一议数据、干部考核数据、技术推广数据、信息发布数据等政务相关数据;(2)为畜牧业信息化服务的草场资源数据、棚圈信息数据、牲畜种类及品种数据、养殖技术数据、养殖情况数据、专家咨询数据、供需信息数据等。数据库组成见图3。
3.3 牧民定居点政务管理与信息服务平台构建
根据牧民定居点政务管理与畜牧业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思路与目标,将软件平台中政务管理部分构建为人力资源管理模块、财务管理模块、政务管理模块、干部绩效考评模块;畜牧业信息服务部分构建为草场资源管理模块、牲畜信息管理模块、专家信息库模块和供需模块(图4)。
4 榆树沟镇牧民定居点政务管理与服务系统建设对策
4.1 加强制度建设
通过逐步建立、完善信息化相关制度,要求牧民定居点管理人员掌握基本计算机技能,能够正常使用政务管理与畜牧业信息服务平台,为全面发挥软件政务管理功能,对指导畜牧业生产,利用相关数据统计功能做准备。引导和鼓励牧民使用服务平台,优先选择一部分人员参与到软件的设计中,不但能够起到桥梁作用,也能为后续软件的使用及人员培训起到重要作用。
4.2 进一步加强硬件建设
基础设施是信息化建设中非常重要的基本保障条件之一,主要依托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环境和各类辅助设施。依托现有的村镇网络,借助电信、广电等移动网络,购置用于支撑软件平台使用的服务器,增加牧民定居点信息室电脑数量,配备户外电子显示屏和电子触摸屏等输入、输出终端便于牧民与软件平台的交互。
4.3 重视牧民信息化培训工作
分层次、分批组织人员培训,将软件平台的使用纳入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上岗培训内容。组织开展计算机应用、软件平台应用等相关技术培训,逐步提高牧民计算机应用水平。指导、协助部分计算机应用水平较好的牧民完成一个生产周期的信息收集和养殖指导的反馈工作,逐步带动多数牧民使用此系统。
5 小 结
在昌吉市榆树沟镇所辖牧民定居点,利用信息技术探索昌吉地区牧民定居点政务管理与牧业信息服务平台的实现过程中,分别以政务管理、政务公开、发布信息的订阅和畜牧业生产环节中各类生产资源的需求、养殖技术的指导应用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服务平台的构建和使用,将牧民定居点的政务管理、人员管理、畜牧业生产资源管理相结合。牧民定居点政务管理与牧业信息服务平台的使用不仅有利于提高政务管理效率,充分发挥科学养殖的指导作用,对提高牧民信息化意识,推进信息化发展进程,加大人力资源和畜牧业生产资源的管理力度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甫鲁加甫,高维明,李晓敏,等.新疆牧民定居发展潜力探讨[J].草食家畜,2014(4):8-11.
[2] 赵铮,解洪图.新疆牧民定居点空间布局规划研究[J].建筑与预算,2014(6):38-41.
[3] 杜少林.现代畜牧业信息化建设浅议[J].石河子科技,2009(3):12.
[4] 李天斗,陈新文,薛晓波.新疆畜牧业信息化共享的思考[J].农业网络信息,2011(8):116-117.
[5] 牛建克,马新伟.新疆畜牧业信息管理综合平台昌吉州试点建设初探[J].新疆畜牧业,2011(12):14-17.
[6] 刘泽昊,刘维忠.新疆昌吉市榆树沟镇种植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构建研究[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10,33(6):531-534.
[7] 吴文斗,刘勇,周兵.畜牧业信息化平台建设探索[J].云南畜牧兽医,2009(2):33-34.
[8] 王琼,金映红.新疆畜牧业网络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农业网络信息,2010(4):51-53,60.
[9] 欧阳艳,许小成.加快畜牧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0(2):3-6.
[10] 毛静雷.新疆畜牧业信息化的探索与实践[J].新疆畜牧业,2013(6):53-54.
[11] 王延功.牧业旗县政府电子政务建设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2.
[12] 李宁.完善内蒙古鄂托克旗农村牧区财务管理模式的对策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
[13] 石欣鹭.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畜牧业宏观管理和服务能力[J].农民致富之友,2014(8):260-261.
喀什地区牧民定居现状及其对策 篇4
喀什地区畜牧业是典型的农区畜牧业, 草原畜牧业在整个畜牧业中占有一定的比重, 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畜牧业经济发展, 尤其是对现代持续高效生态畜牧业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全区现有牧业户数61427户, 牧业人口258933人, 其中游牧户23238户, 113518人, 已定居4603户, 22330人, 半定居6642户, 29649人, 未定居11993户, 61539人。他们主要聚居在塔什库尔干县和叶城、莎车、疏附等县的山区及伽师、英吉沙、岳普湖等县边境地区和沙漠边缘草场区域。由于历史的原因, 都在四季游牧, 居无定所, 自然环境恶劣, 生存条件极为艰苦, 放牧转场, 风餐露宿, 历尽艰辛。
牧民定居工作从1996年开始的, 当时只有塔什库尔干县, 利用扶贫资金, 结合下板地水库工程建设, 库区牧民搬迁、抗震安居, 有力地推动牧民定居工作。1999年在塔什库尔干县发生了历史罕见洪水、泥石流灾害, 其中受灾最重的布伦木沙乡, 房屋、土地、林木等基本生活资料几乎损失殆尽。当时地委、行署、塔什库尔干县县委、县人民政府提出整体移民搬迁、异地开发建设的决策, 由此成立塔吉克阿巴提镇, 并加大政策倾斜力度, 把争取来的项目资金、对口帮扶资金, 重点用于塔吉克阿巴提镇的移民搬迁开发建设上。2003年在伽师-巴楚地震后, 平原县结合抗震安居、新农村建设等项目又进行了一部分牧民定居工作。2011年, 争取国家和自治区项目资金3300万元, 在塔什库尔干、叶城、莎车等三县1100户实施了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 截止去年11月下旬, 已竣工836户, 计划今年上半年全部竣工入住。目前, 已定居牧户11245户, 其中解决住房, 但没有齐全配套设施的10540户, 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 完成学校、医院、文化、通信、客运等公共设施的705户。总的来说游牧户定居后, 牧区草原生态恶化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 抗灾保畜能力和牧民生活条件得到一定的改善, 科学养畜含量有所提高, 但应清醒地看到我区牧民定居工作还存在以下几项问题。
2 存在问题
⑴各有关部门对牧民定居系统工程的认识不够。牧民定居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 它是一项将人工草料基地与天然草地、草业与牧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牧民生活统筹的系统工程, 也是一项打破传统观念束缚的挑战工程。目前, 在牧民定居工程实施过程中, 缺乏可持续发展认识。
⑵大部分定居户的定居房简陋。已实现定居的牧户中, 除了塔什库尔干县塔吉克阿巴提镇开发建设705户和去年全地区开工建设的1100户外, 其它都是极为简易的住房, 只能起到遮风挡雨的作用, 离经济实用住房条件相差较远, 不能适应牧民长期定居的需要。
⑶饲草料生产能力及其加工利用率低。我区牧区现有人工饲草料地面积小, 在已实现定居的牧户中, 除了塔什库尔干县塔吉克阿巴提镇实现了全定居, 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比较显著外, 其它定居点自然条件较差, 饲草料地少, 生产水平落后, 加工利用率相对较低, 不能满足牧民定居饲草料地的需要。
⑷滥挖滥采冬季草场植被现象普遍存在。因定居点生活条件较差, 特别是山区牧民用柴十分困难, 滥挖滥采冬季草场植被的行为得不到根本的遏制。虽然国家几乎每年对我区山区投入不少的经费进行人工草场建设, 但由于山区缺少薪炭等客观原因, 牧民不断采挖蒿子、驼绒黎、麻黄等小半灌木植被, 同时破坏周围的冬季草场植被, 加剧季节草场不平衡的矛盾。
⑸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没有得到转变。实施牧民定居工程是改变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的中心环节, 牧民定居可使草原畜牧业由传统的四季游牧方式向暖季放牧、冷季舍饲的生产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但在从前几年实施的牧民定居情况来看, 草原畜牧业生产集约化程度低, 由于生产条件的限制, 家畜冬季舍饲等规划目标还没有实现, 牧民们只能基本满足自身的生产生活需求和维持简单的再生产。
⑹牧民科学文化程度较低。牧民定居区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部分定居点远离城镇, 交通不便, 信息不灵, 科技、教育、医疗卫生、通讯、道路 (交通) 等基础设施发展相对滞后, 科技人员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引导带动作用不大。加上山区畜牧业发展受传统畜牧业发展的影响, 生产方式粗放, 科技含量低, 先进的畜牧业生产技术未完全推广应用, 需对其加大培训力度, 促其全面掌握科学养畜技能。
⑺牧民定居任务重、数量大。通过几年努力, 全地区已定居游牧户达11245户, 但还有11993户 (占总游牧户的51.6%) 仍然过着游牧生活, 加上已定居游牧户中还有一部分需二次定居或改扩建, 任务很重。
3 主要难点和制约因素
⑴本区牧区受自然地理因素影响较大, 牧民一直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生存条件艰苦、生产生活水平低下, 农牧民长期处于贫困状态, 缺乏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需要国家牧民定居项目资金的大力支持。
⑵草畜发展不平衡。畜均占有草场资源减少, 草场载畜压力增大, 造成草畜不平衡矛盾更加突出, 无法摆脱四季游牧和数量扩展型的传统发展模式。牲畜生产周期长、牲畜死亡率高、经济效益低, 牧民收入水平低, 牧民定居工作进展缓慢, 草场超载过牧和退化现象严重。
⑶本区牧区地处高原, 大部分乡村和夏季牧场地处高山沟谷地带, 交通十分不便, 自古以来牧道就成为牧区农牧民求生存谋发展的基本条件, 由于牧道建设滞后, 造成牧民出行、牲畜转场困难。
⑷山区畜牧业发展受传统畜牧业发展的影响, 生产方式粗放, 科技含量低, 先进的畜牧业生产技术在山区尚未完全推广应用, 牧民对科学养畜技能还没有掌握。
⑸受特殊地域影响, 如塔县处于地震带上, 建筑设防等级在九度以上, 受传统的四季游牧生产方式影响, 广大牧民居住又分散, 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十分脆弱, 所需建筑材料均需从喀什购进, 运距长, 运价高 (每平方米建筑成本在1500元以上) , 加之国家投入资金有限, 农牧民又无力投资住房建设, 造成牧民居住条件简陋, 要实现牧民定居困难较大。
4 对策
⑴各级政府要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 坚持用可持续发展理念, 抓好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把游牧民定居工程摆到牧区经济建设和草原生态建设的重要位置。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健全游牧民定居工程的目标责任制, 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
⑵高标准做好完全定居工作。严格遵循“政府组织、科学规划、明确目标、落实任务、制定措施、稳步推进”的原则, 和“定居先定畜、定畜先定草、定草先定地、定地先定水”的要求, 保证建设标准不降低。确保牧民定居后, 生产效益明显增加, 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达到“定得下、稳得住、能致富”的要求。
⑶多方筹措, 实施牧民定居。牧民定居是一项多效工程, 涉及方方面面, 不但要与生态环境保护等项目结合起来, 还要与城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抗震安居工程、人畜饮水工程以及多种地方社会事业建设规划结合起来, 多方争取财政、扶贫开发、抗震安居、退牧退耕还草、草地改良、以及多种支农惠农资金, 确保牧民定居工作的有效、顺利开展。
⑷努力解决山区牧民燃料问题。截至目前, 我区牧区还没解决牧民生活用柴煤炭问题, 不管是游牧户, 还是定居户里, 普遍采用畜粪当作燃料。因此, 要采取推广沼气, 液化气, 解决煤炭等有效地措施, 尽量解决上述问题, 有效地防止破坏冷季草场植被的行为。
⑸适当扩大饲草料用地面积。解决饲草料地是实现牧民定居的前提和基础, 针对定居户缺少饲草料用地问题, 应尽快立项实施新疆游牧民定居工程饲草料地保障体系建设规划, 要在充分利用好现有国有土地前提下, 乡 (镇场) 根据实际情况, 划拨国有土地或新开发国有土地或调剂集体机动地, 保证每户饲草料用地达到规划应有面积。
⑹努力完善适用技术为主的服务体系。定居后作物种植、草业生产、饲草料加工、牲畜品种改良、疾病防控等适用技术要跟进到位, 全面提升牧民养畜科技含量。
⑺建立健全定居点服务功能。牧民定居点各项配套服务功能直接关系到凝聚人心, 关系到定居后能否“稳得住”。要把配套功能建设摆在与房屋建设同等位置, 结合农村电网改造、公路建设、“村村通”等项目工程, 同研究、同安排、同实现, 确保各项公益设施健全, 协调配套, 功能齐备, 为定居牧民创造一个舒适、便利、卫生、安全和文化生活丰富的生活环境。
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政府扶持力度, 进一步减轻牧民的自筹资金压力。牧民定居必须要制定长远规划, 明确目标, 为牧民真正提供完善的配套建设, 使“三通四有五配套”真正达标, 让牧民的生活水平有质的提高。搞基础设施的建设, 单靠民族地区自身的经济力量是很困难的, 要努力争取国家专项项目资金, 大力推动牧民定居和牧区水利、饲草料地等基础性项目的建设。
摘要:牧民定居是涉及牧区生产方式变革, 产业结构调整, 生活方式改变, 文化观念更新等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 是促进传统草地畜牧业生产和生活方式变革的一项根本措施, 是牧区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的桥梁, 是实现畜牧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 也是广大未定居游牧民的最热切的期盼。但因受历史、自然等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未定居游牧民过着四季放牧、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 自然环境恶劣, 生产生活条件艰苦, 制约着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笔者通过本文阐述喀什地区牧民定居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黄南州游牧民定居情况调研 篇5
黄南藏族自治州是全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全州总面积1.89万平方公里,其中天然草地占土地总面积的86.1%,是青藏高原藏族聚居地区典型的草原牧区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受自然、历史、文化、传统观念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全州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滞后,广大牧民群众基本上以游牧生产、生活方式为主。由于缺乏固定的生产、生活场所,相对先进的生产、生活设施难以进入牧民家庭,居住条件和生活饮食结构难以改善,学习教育和科技文化难以普及,牧民收入增长缓慢,生活质量长期难以改善等问题十分突出,藏区游牧民定居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全州牧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保护。2009年以来州委州政府关于全面实施我州藏区游牧民定居建设从根本上改变了长期以来藏区游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全州游牧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的民族政策的温暖,对促进全州各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黄南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近期,我们对全州游牧民定居情况,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实地调研,对进一步做好游牧民定居建设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黄南州游牧民定居建设意义深远
1.游牧民定居建设是构建和谐甘南的必然要求
畜牧业是黄南州的基础产业,游牧民长期从事传统的畜牧业生产,畜牧业收入是游牧民主要的经济来源。伴随着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落后的游牧经济必将会被现代畜牧业所替代,传统的畜牧业游牧生产方式也必须转变为规模化饲养,实行草场轮牧与圈养相结合,向畜牧业产业化和有机
畜牧业发展,而游牧民只有适应生产方式的改变,实现定居才能从传统的畜牧业转向现代畜牧业。同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进步的需要,必然会促使全州游牧民群众实现定居,这也是实现全州经济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黄南的必然要求。
2.游牧民定居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使广大游牧民普遍面临“上学难、看病难、行路难”等问题,许多现代化基础设施和社会化服务项目更是难以付诸实施,这从根本上影响了游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制约了全州牧区经济的发展。只有游牧民实现定居,牧区的公共产品生产才会得到发展并充分发挥作用,游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才可以得到进一步改善,生活品质不断提升,从而为牧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保障,对全面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3.游牧民定居建设是实现全州有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通过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把游牧民定居作为一个“平台”,积极转变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不断改造提升传统畜牧业、发展现代畜牧业,加快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先进的牧业生产技术,通过规模化和集约化牧业生产,促进合理开发利用草原资源,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实施围栏圈养和人工草地种植,暖季放牧、冷季舍饲,能有效遏制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还可以增强牧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解决游牧民靠天吃饭问题,把自然灾害的损失减到最小。保护草原生态环境,逐步发展畜产品加工业,提高绿色畜产品 的附加值,从而实现“牧业增效、牧民增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州畜牧业。从根本上改变牧民传统的生产方式、提高生产力、加快发展,尽快缩小东西部差距,还可使广大游牧民充分享受到改革发展和经济建设的成果。
4.游牧民定居建设是实现全州城镇化建设的必经之路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产业支撑,全州城镇吸纳劳动力的空间十分有限,自我发展力和综合承载力较弱,制约了二、三产业的发展,农牧民收入水平低,资金积累量少,导致城镇化发展进程缓慢,影响社会的转型。通过实施游牧民定居,把游牧民定居作为一个提高城镇化水平的“突破点”,可以使牧区富余劳动力从传统的牧业生产中转移出来,发展多种经营。通过发展畜产品加工业,提高绿色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通过商品贸易和发展旅游,促进民族地区二、三产业的发展,增加游牧民收入,增强藏区游牧民的自我发展能力。
5,游牧民定居建设是全州民族教育全面发展,提升民族整体素质的切入点
与全国其他地方的基础教育教学和成人相比,与其他藏区民族教育教学相比,我州教育基础设施,教学质量、师资力量及群众受教育水平和受教育年限都存不同程度的差别。通过实施游牧民定居,尽量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各种差别,积极改善教育基础设施,让牧民的孩子能就近享受到较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让游牧民享受较高水平的城镇教育和公共资源,尽快融入城镇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而实现全州民族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6,游牧民定居建设是实现我州干部群众思想大解放的有力抓手
黄南州由于经济社会发展起步晚、基础差,干部群众思
想不够解放、观念相对滞后,对外开放的领域、层次和水平较低。尤其是游牧民群众长期居于封闭的边缘牧区,思想僵化落后,影响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实施游牧民定居,能够拓宽农牧民群众的视野,减少游牧民群众脱贫致富的运输成本,增加牧民创业的门路,改变干部群众旧有的观念,使干部群众较快融入市场经济发展潮流。二,游牧民定居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了减轻草场负担积极保护生态环境,为了转变游牧民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增加牧民收入,提高牧民生活质量,州委州政府对游牧民定居建设十分重视,游牧民定居工程进展顺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入住率低,利用效益差。据调查,2009年全州游牧民定居工程3920户,入住户只有1593户,入住率为40.64%。2010年全州游牧民定居工程4570户,入住户只有1285户,入住率为28.12%。入住率较低,效益没有充分发挥,影响了藏区优惠政策的全面落实和地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游牧民群众入住的积极性不高,许多游牧民家庭仅将老人和小孩住在定居点,青壮年劳力仍然在原有的牧场生产和生活。其次,入住后群众感觉生产和生活存在较多的不方便,有的游牧民群众就采取冬天派老人和小孩住在定居点,夏天则到原牧场和定居点生产和生活,就出现了夏季定居点入住率更低得情况。最后,定居点一般修建在离城镇边缘地带,有的定居点距离城镇中心地带两至三公里的地方甚至更远的地方,小孩上学、老人看病、买菜买米需要步行很吃力,有的牧民又把小孩接回去了,没有设立学前幼儿园和医疗室游牧民感觉生产和生活存在诸多不便,也使定居点入住率无法得到提高的主要原因。
(二)后续产业发展滞后。游牧民定居后,生产方式开始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过渡,游牧民不能再一如既往地完全依赖草原从事畜牧业生产,必须相应转变生产方式。但黄南州现在的实际情况是一方面由于自然条件和生产技能的限制,游牧民的畜牧业生产活动并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全摈弃传统的游牧方式,而另一方面相关产业尚未形成,产业链的培育和发展也相对滞后,剩余劳动力转移受到限制,从而对全州游牧民生产方式的转变产生一定的影响。首先,水、电、路、卫生、教育等配套设施没有一次性到位,影响了游牧民定居的积极性和就近创业的难度。其次,我州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享受游牧民定居工程的群众基本上都是贫困户,缺乏自主创业的资金,原有的牧区村委会没有集体经济,加之定居点城镇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十分有限,游牧民群众虽然搬迁到了定居点,但是生产无以为继,终日无所事事,许多年青人又回去原来的草场放牧,影响到生产方式的转变、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难以形成。最后,部分年青人在定居点所在城镇就近打工挣钱,因为语言不通、思想不活、缺乏技术,劳务输出难度很大,日常生活都难以为继,不得不从原来的定居点拿来生活必需品进行生活,难以实现提高游牧民生活质量的愿望。
(三)缺乏必需的公共管理。定居点规模大小不同,就小规模定居点涉及二三百户牧民,五六百人,涉及各个方面复杂的群众问题,需要及时成立必要的公共管理体系,解决各种矛盾,防止矛盾复杂化或矛盾升级。首先,搬迁到新的定居点后,各种问题陆续呈现出来,一些党员牧民需要寻找党组织,党支部要成为凝聚党心民心的主心骨,一些涉及群众琐碎的小事需要群众团体及时出面解决,急需成立各种社
会管理体系,而目前我州许多定居点仅仅有村支书、村长等两三个村干部,他们难以解决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其次;而且,定居点的以宜居聚则聚,宜散则散的原则建立,有的定居点离乡镇中心较远,群众刚刚搬迁到新的环境,一些急需处理的涉及生活的事项如用水、用电、买菜买面买百货、买药等涉及日常生活必需物品的事项纷纷出现,一些问题单靠群众个人的力量则无力解决,需要以政府或组织的身份出现才能得以解决,这时如果出现政府缺位,会让群众感觉失去了依靠。最后,目前群众在定居点急需政府对牧民进行产业支持,脱贫致富、劳务输出等涉及国计民生的事项,而不是简单的将牧民群众集中居住在一起只解决其居住问题,这些大的事项需要政府替群众分忧解难尽快得以解决。
(四)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我州游牧民定居点建设是一项涉及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民心工程,坚持为群众办实事,解决游牧民群众存在的困难是这项民心工程的宗旨所在,结合我州实际情况,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按新标准目前尚有九万多名农牧民没有脱贫致富,其中牧民占80%以上。搬迁到定居点的游牧民基本上赋予贫困户,他们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2010年,全州社会保障水平还没有达到全省平均水平,新农保制度还未实现全覆盖,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存在。在游牧民定居点,游牧民的户口仍然在原来的定居点,群众看病需要报销依然要到原来的村、乡镇去,尤其是居住于离乡镇较远,异地居住的游牧民来说,困难更大。其次,我州养老金覆盖面很小,基础养老金在年龄上的限制很大,定居点的老人享受的人数很少,一些老人年龄上达不到享受养老金的条件,但他已丧失了劳动能力,迁移到新的地方后又没有新的合适的岗位,生活确实艰难,成为定居定突出问题之一。最后,因为修建定居点需要游牧民自筹,数目不仅相同,少的5000元,多的1400元,对于条件稍好的牧民家庭来说,卖出一些牛羊就可以解决问题,可是我州游牧民家庭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两千多元多,这笔自筹就造成游牧民家庭一段时间的生产和生活困难,甚至造成他们再次返贫。
(五)群众精神生活极度匮乏。丰富充实的精神文明生活方式对于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就我州定居点的游牧民群众来说精神生活极度匮乏。首先,我州属于群众基本信仰宗教地区。藏传佛教在我州群众精神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基本上是村村有寺庙,家家有佛龛,而搬迁到新的定居点后群众没有可以朝拜的地方,群众感觉精神生活很匮乏。其次,日常生活中总会有婚丧嫁娶的事物。我州农牧区在老人去世后一般会进行天葬,但是,新定居点没有可以举行天葬的地方,因此老人在新的定居点过的不踏实,有病的老人家人又会把他送往原有的定居点。有婚嫁的家庭,因为亲戚朋友多在原来的定居点,所以也会回到原定居点办理婚嫁事宜。最后,年轻人要享受正常的文化娱乐活动,定居点没有图书室、影剧院、演艺厅等场所,由于目前一些定居点通电、通水、通路等配套设施尚没有完成,年轻人就不愿意居住,有的出外打工,有的人又回到原来的定居点了。
三,对策
实施藏区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实现黄南州游牧民定居,能够从根本上改变牧民居住难、行路难、用电难、吃水难、通讯难、上学难、看病难等实际问题,也能使广大牧民平等地享受国家提供的交通、供电、供水、通讯、教育、医
疗、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可见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对于南 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长远意义。因此要通过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这样一个载体,转变农牧区生产生活方式,实现农牧民重大改革,把游牧民定居建设作为“牛鼻子”来牵,牵出新的产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牵出农牧区产业结构的调整,由逐水草而居转变到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和科学发展方式,实现农牧业的增产、增效,农牧民的增收,真正把游牧民定居建设项目做为得民心、顺民意的德政工程,为构建和谐黄南做出更大的贡献。
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要把游牧民定居工程与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及农村危房改造有机结合起来,定居点建设中统筹考虑供水、供电、医疗卫生设施、教育设施等生产生活必需的基础设施,切实让游牧民“住得下,稳得住,能发展”。在认真总结工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科学制定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实施方案,按照“四通(通水、通电、通路、通邮)、五有(有饲料地、有宅基地、有棚圈、有牲畜、有住宅)、六配套(文化、教育、卫生、广播、电视、商业网点配套)”的要求,认真做好定居点的选址以及定居房屋、配套设施的设计工作。选择的定居点既要安全、防灾,适合居住,方便生产生活,充分考虑定居点牧民最低户数与配套公共设施的合理性,又要考虑长远发展,不能搞二次搬迁。一是要尽可能多地争取中央财政资金的支持。要向国家有关部委充分反映藏区的特殊困难,尽可能多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提高游牧民定居工程中央财政承担的比例。同时,利用国务院对支持青海等省藏区发展的有关政策争取中央财政加大对定居点基础设施、配套设施的资金支持。二是积极争取省财政逐年加大对游牧民定
居工程的投入,包括对定居点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的投入。三要积极向上反映我州藏区的特殊困难,积极争取各类贷款、退耕还草、生态畜牧业、人畜饮水安全、牧区道路交通、国家能源沼气、抗震安居工程和农村危房改造等项目资金,与牧民定居工程建设资金捆绑使用。四是适当利用银行中长期贷款。可根据地方财政状况适度利用银行中长期贷款来解决地方配套资金不足问题。在定居工程完成后,再从地方财政收入中拿出部分资金分偿还银行贷款。
(二)抓好定居点社会管理工作。游牧民定居点无论大小都是居住小区,需要有效管理。一是及时成立定居点村党委村委会,设立办公机构和办公地点,成立党支部和其他必要的社会团体,共同管理村委会的各项事宜。二是将定居点牧民纳入社区管理。一方面可以使广大游牧民能享受到医疗卫生、教育培训、公共设施等城镇化的完善服务和现代文明的成果,积极为游牧民群众外出务工和群众投资搞畜产品加工、商业贸易牵线搭桥。另一方面社区管理也有利于促进定居点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牧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三是加强对游牧民定居点住房的管理,制定类似于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管理政策,对定居点住房的买卖、转让、馈赠等进行一定限制。四是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积极解决群众用水、用电、儿童入学、孤寡老人病患及便民服务等群众维持日常生活的社会服务事项。
(三)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的后续保障能力
作为影响牧区发展的长久大计,游牧民定居工程并不是一个短期工程,它必须依靠社会各界的长期努力。定居工程只有依靠持续和强有力的后续保障,才能不断扩大工程 的实施范围,提高工程的建设质量,这也是定居工程实施过程必须思考的问题。一是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与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紧密结合。积极倡导现代生活新模式,推行生产区与生活区相分离,生产区加强配套设施建设,生活区实行集中化高标准建设,统筹规划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在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培育新牧民、发展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二是要继续加大国家各项政策的宣传力度,让游牧民群众及时了解国家支持藏区游牧民定居工程的各项政策和优惠措施,使藏区游牧民真正体会到党和国家对游牧民定居的关心和支持。同时要强化草场退化危害性、保护生态重要性和退牧定居必要性的宣传,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转变游牧民游牧的思想观念,引导其自愿定居下来。三是建立对定居游牧民进行文化教育、科技知识、城镇生活及工作技能培训和藏汉双语培训的制度体系,帮助游牧民顺利完成由草原分散游牧向城镇集中定居的转变。四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尤其是对游牧民自筹资金渠道的拓展。可以建议相关金融机构按照自主自愿的原则,从建房户的实际还债能力出发,因户制宜,科学合理地为游牧民发放贷款,以切实减轻农牧民的筹资难问题。五是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与生态畜牧业建设紧密结合。通过草场流转、牲畜入股使富余的牧民群众能在城镇有房住,安心从事二、三产业。既注重解决牧民定居、就医、子女上学等现实民生问题,又始终坚持“住得下、留得住、可发展、能致富”为目标,真正实现安居乐业。五是引导鼓励定居户富余劳动力就地创业,投入到二、三产业,开办商业网点,从事交通运输、民俗民间文化艺术、草原生态旅游、手工艺品加工、奶业生产和短期劳务等,努力提高牧民收入。
(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完善的全面的社会保障体是改善游牧民生产和提高游牧民生活质量的条件。一是加强定居点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在定居点建立学前幼儿园,适龄幼儿可以就近入学。建立定居村医疗公共卫生体系基本建立,服务水平稳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药费垫付直报制度在定居点全面推行,设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便民服务点,群众卫生服务保障水平大幅提高;进一步加强定居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计划指标内,提高游牧民人口质量;二是积极争取资金,进一步扩大定居点养老保险覆盖面,社会保险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特别困难群众依法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三是通过实施整村推进、易地扶贫、农村危房改造等工程,使定居点游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基本解决定居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五)积极建立发展定居点文体广电事业。河南县赛马场等体育设施,新建黄南州热贡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文物库房和热贡文化广场,改建黄南州影剧院、体育健身中心,一是全面建成定居点综合文化站,实施“西新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等工程,提高定居点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二是定居点村委会每年夏季举行赛马会、拉伊大赛等游牧民群众喜爱的群众节庆活动,积极的把群众的注意力吸引到新的定居点上来。三是在定居点建立图书室、棋牌室、歌舞厅、影剧院、农牧民科技示范点,吸引中青年牧民学习新的科技知识,健康向上的精神追求。四是针对游牧民定居点群众普遍信仰宗教的特征,依法积极引导群众信仰宗教,依法组织群众进行佛事活动。五是积极引导群众在
牧民定居 篇6
1搬迁点发展养殖的有利条件
(1)搬迁点村民出身牧民,喜欢养羊,有养羊的传统习惯。他们过去是牧民,有养羊的经验和技术,容易增收致富,这是搬迁牧民最大的实际。
(2)国家政策好,项目、资金渠道多,资金量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工作要做到精准扶贫,精准施策。要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打赢扶贫攻坚战。
(3)饲草饲料易于解决。现在的搬迁点,虽然土地改良效果不是很好,种植经济作物效益不高,但是种植饲草料既可以保证产量,又能满足养羊的需要。
(4)适应绿色无公害、安全食品的要求。羊饲养过程以饲草为主,肉中胆固醇含量低、肌纤维细嫩、肥瘦适度、含橉脂多、易消化,不需要添加抗生素等,激素残留量很低、用精料很少,深受消费者青睐,羊肉逐渐成为一种更加理想、安全的食品。
(5)市场需要量大,利润有保证。由于退牧还草,生态保护,牧区羊存栏量难以持续增加,羊肉需求量确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年增加,羊肉缺口也在不断加大,养羊的效益开始增加,促进农民增收的空间正在打开。
2发展养羊的措施
(1)加强领导,细分责任,落实到人。各级政府特别是基层的乡村两级组织,要加强对搬迁点扶贫工作的重视和领导,乡村两级干部要统一思想,达成共识,落实责任和各项工作措施,把养羊作为精准扶贫的突破口,抓紧抓好,抓出实效。
(2)摸清底数,加大政策扶持,精准扶贫。搬迁点牧民的基本情况各地已经基本摸清,但是对各家各户的养殖条件和现状还不甚清楚,要在摸清各户圈舍、青贮窑、饲草料地、羊只存栏等信息的基础上,采取缺啥补啥的原则,集中资金,使贫困户具备基本的养羊条件。使每家每户生产母畜存栏要达到30头以上,圈舍、青贮窑和饲草料地配套。要与贫困户签订脱贫责任书,限期脱贫。基层干部担心扶贫羊会被贫困户吃光卖完,对此也要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但是这只是一小部分,不影响大局。
(3)选择优良品种,确保养殖效益。选择羊的品种是扶贫的关键,在扶贫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可以以多胎羊和肉羊杂交的方式来开展,如果资金不充足,建议以本地地方品种为母本,多胎羊为父本,并在此基础上与肉羊进行三元杂交,提高养殖的效益。要争取做到一年2产,至少要做到2年3产,一头生产母羊年繁殖羊羔要达到3~4只。品种选择上必须先解决多胎的问题,再解决产肉性的问题。二者缺一不可,特别是多胎性,这是确保养殖效益的关键。
(4)抓好技术服务,提高养殖效益。技术服务是养羊扶贫的关键,要推广标准化养殖模式。实行集中统一防疫、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品种选育、统一饲养标准,要落实好技术人员的各项责任,在防疫、繁殖和饲养管理等方面给予贫困户全面的指导和帮助,全面实施早期断奶,羊羔育肥等技术,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服务在搬迁点养羊脱贫工作中的作用。
(5)认真解决好饲草料问题,搬迁点没有放牧条件,要进行全年舍饲饲养,饲草料必须保证。要抓好粮食作物的种植,争取实现饲草料自给。抓好青贮饲料的制作和农副产品的收集,要努力提高农副产品特别是秸秆的利用率,要在保证羊只营养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饲草料的利用率,减少草料浪费。
牧民定居 篇7
1搬迁点发展养羊的有利条件
搬迁点的村民出身牧民, 有养羊的传统。他们过去是牧民, 有养羊的经验和技术, 容易增收致富, 这是搬迁牧民最大的实际。国家政策好, 项目、资金渠道多, 资金量大。习近平指出, 扶贫工作要做到精准扶贫, 精准施策。要坚持因人因地施策, 做到对症下药, 精准滴灌、靶向治疗, 打赢扶贫攻坚战。饲草饲料易于解决。现在的搬迁点, 虽然土地改良效果不是很好, 种植经济作物效益不高, 但是种植饲草料即可以保证产量, 又能满足养羊的需要。基础设施较为完备。搬迁点经过若干年的努力, 圈舍、青贮窑等设施相对比较齐全, 不需要太大的投资。适应绿色无公害、安全食品的要求。羊饲养过程以饲草为主, 肉中胆固醇含量低、肌纤维细嫩、肥瘦适度、含磷脂多、易消化, 不需要添加抗生素, 激素残留量很低、用精料很少, 深受消费者青睐, 羊肉逐渐成为一种更加理想、安全的食品。并且市场需要量大, 利润有保证。由于退牧还草, 生态保护, 牧区羊存栏量难以持续增加, 羊肉需求量确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年增加, 羊肉缺口也在不断加大, 养羊的效益开始增加, 促进农民增收的空间正在扩大。
2发展养羊的措施
在搬迁点发展养羊业, 要按照“四良一规范”的要求, 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 创新舍饲养羊发展模式, 扩大养殖规模, 努力加快搬迁点牧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1) 加强领导, 细分责任, 落实到人。各级政府特别是乡村两级组织, 要加强对搬迁点扶贫工作的重视和领导, 乡村两级干部要统一思想, 达成共识, 落实责任和各项工作措施, 把养羊作为精准扶贫的突破口, 抓紧抓好, 抓出实效。
(2) 摸清底数, 加大政策扶持, 精准扶贫。搬迁点牧民的情况各地已经基本摸清, 但是对各户的养殖条件和现状还不甚清楚, 要在摸清各户圈舍、青贮窑、饲草料地和羊只存栏等信息的基础上, 采取缺啥补啥的原则, 集中资金, 使贫困户具备基本的养羊条件。使每户生产母畜存栏要达到30头以上, 并配套相应的圈舍、青贮窑和饲草料地。要与贫困户签订脱贫责任书, 限期脱贫。基层干部担心扶贫羊会被贫困户吃光卖完, 对此也应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但是这只是一小部分, 不影响大局, 我们基层干部不能因此而怀疑养羊脱贫的措施, 动摇扶贫攻坚的信心。
(3) 选择优良品种, 确保养殖效益。选择羊的品种, 是扶贫的关键, 在扶贫资金充足的情况下, 可以以多胎羊和肉羊杂交的方式来开展, 如果资金不够充足建议以地方品种为母本, 多胎羊为父本, 并在此基础上与肉羊进行三元杂交, 提高养殖的效益。争取做到1年2产, 至少做到2年3产, 一头生产母羊年繁殖羊羔要达到3~4只。品种选择上必须先解决多胎的问题, 再解决产肉性的问题, 二者缺一不可。
(4) 抓好技术服务, 提高养殖效益。技术服务是养羊扶贫的关键, 要推广标准化养殖模式。实行集中统一防疫、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品种选育和统一饲养标准, 要落实好技术人员的各项责任, 在防疫、繁殖和饲养管理等方面给予贫困户全面的指导和帮助, 全面实施早期断奶和羊羔育肥等技术, 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服务在搬迁点养羊脱贫工作中的作用。
(5) 认真解决好饲草料问题。搬迁点没有放牧条件, 要进行全年全舍饲饲养, 饲草料必须保证。要抓好粮食作物的种植, 争取实现饲草料自给。抓好青贮饲料的制作和农副产品的收集, 要努力提高农副产品特别是秸秆的利用率, 要在保证羊只营养的前提下, 尽可能提高饲草料的利用率, 减少草料浪费。
(6) 大力开展培训, 普及科学养羊知识。举办多种形式的科技养羊知识普及活动, 让养羊大户和致富能手现身说法, 演身边人、说身边事, 使贫困户受到教育。还可以组织贫困户外出参观学习, 开阔眼界, 学习经验, 不断提高养羊的水平。
牧民定居 篇8
2011年国务院下发《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力争到2015年基本完成游牧民定居任务……加大兴边富民行动规划实施力度, 加大边境地区专项转移支付力度, 支持边境省 (区) 建立边民补助机制。”根据总体安排, 新疆投入近130亿元, 扶持17个边境扶贫开发重点县, 按照“一线守边、二线固边、三线服务”的标准, 引导农牧民回归边境一线, 增强守边能力, 实现安得下、守得住、能致富三大目标。
1 新疆边境牧区牧民定居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1 促进新疆边防稳固
新疆的牧区主要分布于帕米尔高原、昆仑山区、阿尔泰山区、伊犁河谷、塔额盆地及沿天山一带, 而这一带多处于新疆与亚欧诸国的边境地区, 强边固防历来是国之重事, 边境兴则地区兴, 边境治则地区治, 边民富则边防固。没有边境地区的稳定, 就没有全地区的稳定, 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也就无从谈起。对边境地区游牧民实施定居工程, 一座边境安居房就是一座碉堡、一位牧民就是一名哨兵, 使边境一线牧民的生产、生活相对稳定下来, 有利于为牧民集中提供公共服务设施以及与定居点生活相适应的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 从根本上改善边境牧民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生活水平的提高必将使牧民安心定居, 团结互助, 为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的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也坚定了一线牧民反分裂、保稳定、固边、守边的信心和决心。
1.2 促进新疆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
新疆有近42万的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塔吉克等少数民族牧民在边境地区长期从事草原畜牧业生产, 绝大多数牧民仍然保留逐水草而居、四季转场游牧的生产生活方式。新疆冬季严寒漫长, 每年转场期间牲畜途中掉膘、生病、流产、死亡等现象频发, 历经转场后, 许多牧民又回到了很贫困落后的状态。实施边境牧民定居工程建设, 通过统一配套的住房、饲草料地、棚圈的建设, 牧民可以人工种植饲草料, 有了饲草料的保证, 就可以实现牲畜冷季舍饲圈养, 一般都能保持原体重过冬, 如饲养条件好、管理水平高, 牲畜冬季还可增重10%左右, 这样牧民不但没有了转场的苦恼, 而且收入也不断提高。同时通过定居、人工种植饲草料、舍饲喂养等生活方式的转变, 游牧民的生产经营方式也会不断发生转变, 由传统的游牧向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畜牧业发展。
1.3 促进草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随着游牧民定居, 一方面把全年放牧改为暖季半年天然草场放牧, 冷季半年人工草料舍饲, 把冬草场变成夏牧场, 减轻了草场压力, 既解决了夏牧场草料不足, 载畜量失衡问题, 同时也有利于草原的自我更新和修复, 提高草场植被覆盖率, 从而有利于实现草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 新疆边境牧区实施牧民定居工程困难重重
2.1 自然条件恶劣, 基础设施建设困难
新疆牧区主要分布在边远山区, 有些牧区海拔高达3500m以上, 自然条件十分恶劣。边境一线无地、高寒、无草、无路、无电、无广播电视、无通讯情况较为普遍, 山区又经常发生山洪、冰冻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牧民房屋倒塌破损严重, 加之牧区地域广, 牧民居住分散, 山区地势陡峭、山峦沟壑、泥石冻土等严重影响了交通运输, 基础设施建设成本是农区的数倍。如边境县叶城有6个山区乡镇 (场) 道路、桥梁、水电等设施滞后, 尚有34个村不通电, 21个村不通电话, 34个村广播电视覆盖率低, 有2.5万人和10万头 (只) 牲畜饮用水困难, 除部分浅山区修建有牲畜暖棚外, 大部分牧户牲畜棚圈十分简陋, 只是用土块或石头简单堆砌而成的开放式畜圈, 牲畜越冬死亡率较高, 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十分脆弱。
2.2 边境牧民定居点配套工程保障力度不够
边境牧区的牧民肩负着固边、守边、强边的职责, 牧民定居是一项综合配套工程, 但由于边境牧区多为山区, 自然条件恶劣, 守边牧民定居点只能安居却无产业, 目前有相当数量的边境牧区牧民定居点不能完全按照规划建设配套保障措施。以叶城县西合休乡为例, 全乡仅有1所卫生院, 各村无医疗点。边境村距乡政府均在80km以上, 途中需翻越几座达坂, 往返一次需10多天时间, 乡卫生院医生一年巡诊不到3次, 牧民小病抗、大病等, 严重影响了牧民的健康。子女就学远, 交通不便, 乡里学校建设简陋, 无实验室和实验器材, 无正规的活动场所, 无教师和学生宿舍, 直接影响学校正常教学工作开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2.3 边境牧民收入低, 生活支出高
边境牧区游牧民生产水平低, 家庭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放牧, 只有极少数的外出打工收入和副业收入, 牧区畜产品交易仍以山区、牧区零售为主, 销售价格远远低于市场价格, 经济效益十分低下。有些边境县低保户占牧民总户数的90%以上, 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 一般性生活物资都要从几十公里外, 甚至上百公里外的县城购买, 牧民生活支出高, 一年的收入仅能维持基本生存, 几乎没有结余存款。
2.4 边境牧区草畜平衡矛盾突出
边境牧区由于多数地处山区, 海拔比较高的地区天然草场呈“三低一高”趋势, 即覆盖率低, 产草量低, 牧草再生能力低, 荒漠化程度高。天然草地的优良牧草亩产量不断下降, 草地植被覆盖度已降到30%以下, 部分地段不足15%, 草场有不同程度的退化, 草地荒漠化趋势日益加剧, 人工草地资源比重小, 牧区靠天养畜、粗放经营的传统生产方式仍占据主导地位, 牧民没有足够饲草料储备, 使得边境牧区经济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影响较大。
3 边境牧区牧民定居工程建设持续推进的思考和建议
从守边固边需要考虑, 按照“守边先安民, 安民先安居”的思路, 边境牧区牧民定居以就地定居、就近定居为主。要选择条件相对较好区域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和扎实稳妥地开展守边牧民定居工程, 使守边牧民定居工作达到“定得下、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3.1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整合各类资金, 减轻边境牧民的自筹资金压力
目前按新的定居标准, 采用砖混结构、浇筑全梁、70~120㎡不等。据测算, 山区平均每户牧民定居约需资金25万元左右, 其中住房及生产设施约需15~18万元, 各种配套设施需10~12万元。目前牧民定居稳定的资金渠道只有国家游牧民项目每户补助2.5万元, 自治区抗震安居每户补助0.45万元, 其余需通过争取配套项目资金、地方财政补贴、银行贷款和牧民自筹等渠道解决。边境县游牧民由于生活环境恶劣, 生活方式单一, 收入低而生活支出又高, 几乎没有积蓄, 对他们来说自筹是不现实的, 国家应考虑边境牧区牧民的特殊性, 将自筹的这部分资金全部由国家来承担, 减轻边境牧民定居自筹资金的压力。要多方筹措资金, 一是要积极争取中央、自治区财政资金的支持, 提高边境游牧民定居工程中央、自治区级财政承担的比例。二是地方财政通过资源税等方面改革增加的财力应逐年加大对边境游牧民定居工程的投入, 资源开发要直接地惠及全疆各族群众。三是将国家各部委给新疆的项目资金如抗震安居工程、退耕还草工程、草原奖补机制、农村危房改造项目等与边境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资金捆绑使用。四是积极争取对口援疆省份加大对边境牧民定居工程项目资金支持力度, 把饲草料地、牲畜暖圈、草料棚等作为边境牧区专项资金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给予支持。
3.2 加强边境牧区牧民定居点配套工程保障力度
游牧民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定居, 除了建房外还须配套定居点道路、水、电等设施, 这是影响入住率和游牧民能否“住得稳”的一个重要因素。要按照“五通、七有、五配套、三能够” (即通电、通水、通路、通网络、通广播电视;有住房、有棚圈、有林带、有高标准饲草料地、有青贮窖、有沼气池、有环保厕所;配套建设“双语”幼儿园、商店、卫生室、文化室、畜牧综合服务室;能够定居下来、能够发家致富、能够充分享受社会发展成果) 的标准建设边境一线新村。要优先解决守边户住房、安全饮用水、就医、子女就学等关系民生问题。同时加快定居点通信、广播、电视信号的覆盖, 从根本上解决边境牧民信息闭塞的现状。要考虑高寒山区的特点, 根据水资源条件, 因地制宜建设小型水利设施、加快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加强边境牧区急救体系和地方病及重大传染病防治力度等, 通过居住、生活条件的改善, 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
3.3 立足边境牧区特殊区位优势, 争取享受特殊政策
一是结合边境牧区实际, 科学合理地提高补助标准, 对边境一线边民按照“不低于当地农民人均收入”的标准进行补助, 并全部纳入到农村低保范围;二是由国家和自治区全额承担边民参加养老保险、社会保险经费, 并在边境一线牧民相对集中的村建立物资供应站, 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三是通过加快边境牧区全寄宿制办学, 争取把小学办到乡镇, 中学办到县城, 并解决落实牧区寄宿制学生每人每天10元生活补贴, 保证牧区适龄儿童入学率;四是在招录疆内初中班、内地高中班时, 对边境县牧民子女的招生比例给予政策性倾斜, 采取加 (下转P125 (上接P102) 分或者降低录取分数线等形式, 提高边境县牧民子女入学受教育水平;五是边境县牧民新型合作医疗个人负担部分建议全部由国家全额补贴, 同时每人每年享受附加15元的大病统筹措施, 增强和提高牧民群众参加医保的能力与水平;六是加大边境牧区良种补贴力度。扩大良种补贴范围, 对牧民的能繁母畜、种公畜进行补贴, 提高边境牧民养殖发展良种畜的积极性, 使其“定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七是建议相关部门参照粮食种植的补贴方式, 制定具体的种植饲草料政策资金扶持措施, 对边境县牧民新开发饲草料地给予3~5年补贴。鼓励牧民利用定居点良好的基础条件, 开展饲草料种植, 积极开展冬牧场禁牧、休牧和置换;八是对边境牧区牲畜防疫实行全额补助。
3.4 增强边境牧区定居点的科技推广与培训力度
建议自治区安排专门针对边境定居牧民的培训项目, 充分利用各种培训资源, 组织动员科技人员开展“科技入冬”活动等形式多样的畜牧业技术培训, 重点抓好饲草料种植、冬季舍饲、疫病防治、牲畜育肥、三贮一化等实用技术的普及, 使年轻一代能掌握2~3种实用技术, 提高游牧民的种养殖水平;劳动部门要对边境牧业富余劳动力开展实用技能培训, 积极发掘就业岗位, 优先组织他们向二、三产业转移, 外出务工增加收入;加大对边境牧民定居的优惠政策宣传、法制教育和守边光荣意识引导, 激发广大边民爱国主义的情怀和守边护边积极性。
3.5 立足边境牧区的民族、文化资源培植戍边产业
一是利用边境牧场丰富的自然、民族和人文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边境牧区90%以上都是少数民族, 他们保留着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 可以深挖各少数民族的独特文化建立民族文化博物馆、古城重镇遗址、火山遗址, 丝绸之路遗址、民族风情园、沙漠村庄、高原村寨、赛马场、猎鹰场、牧家乐园、独特的民居建筑等配合自然的草原、雪山、峡谷、冰川、森林、草旬、湖泊、温泉的景致, 开发边境牧区旅游资源;二是利用边境牧民的优势产业发展民族工业。政府部门要积极牵线、引进先进地区的研发机构和投资企业, 发展特色奶制品、肉制品、民族刺绣等产业;三是组建专业民族文化宣传表演队伍。新疆的各少数民族本身就能歌善舞, 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乐器和歌舞, 可以通过一些文化表演如:玛纳斯演唱、库姆孜弹唱、赛马、叼羊、摔跤、拔河、打靶、荡秋千、鹰舞、“姑娘追”等宣传和弘扬民族文化, 充分发挥民族文化在边境牧民中的特殊影响力, 引导边境牧民把加强民族团结的政治文明, 转化为守边戍边实际行动。
摘要:新疆边境牧区牧民定居工程建设是关系新疆边防稳固, 民族团结, 牧民增收, 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举措。通过分析边境牧区牧民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等特点, 提出持续推进新疆边境牧区牧民定居工程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边境,牧民定居,思考
参考文献
[1]王乐泉, 在自治区畜牧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新疆日报, 2008-7-2.
[2]闫海龙, 张永明, 关于推进新疆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集体经济, 2011年第28期.
[3]缪冬梅, 张院萍, 牧区发展迎来新机遇[J].中国畜牧业, 2011年第17期.
牧民定居 篇9
从游牧到定居是一种深刻的社会变迁, 它将直接推进牧业地区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 引起社会和自然界各种资源的重新组合。游牧民通过自然演化 (如经济因素、自然条件的驱使) 形成集中定居的聚合效应往往十分积极, 但是通过政府强力推进的集中定居则不会自动实现积极的聚合效应, 还需要政府强有力的后续支持, 否则可能出现消极的聚合效应, 甚至又不得不回复到游牧状态。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政府推动牧民集中定居失败的例子, 主要原因是定居点缺乏产业支撑、缺少公共服务和适当的社会管理。在新中国建立之初, 新疆曾经在伊犁、阿勒泰和塔城等游牧区域进行定居尝试, 几乎全部以失败告终。[1]这种要求不完全符合青藏高原牧区的实际情况, 因为这个地区属于高寒地带, 海拔高、气候寒冷、地广人稀等自然环境和单一的传统牧业 (不同于内蒙古和新疆) , 决定了完全消除青壮年人的游牧生产方式不符合客观实际, 反而会为了一个形式上的“完全定居”而丢掉牧民最基本的谋生手段——畜牧业, 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不值得效仿。青藏高原牧区的定居需要一个发展过程, 即从分散定居到集中定居, 再到全部人口的定居;定居后生产方式的转化也是逐步的, 即从完全游牧到定居半游牧 (如兼作养殖业) , 再到完全的定居生产。因此, 目前青藏高原牧区集中定居后的主要生活生产模式是:集中定居+半游牧半舍饲, 即主要是老人和儿童全年定居, 青壮年人仍然在夏季游牧, 冬季全部回到定居点。这种特殊的定居模式在历史上从未有过, 其要求的公共服务将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要实现定居点“定得下、稳得住、能发展”的目标, 就需要有力、有效的公共服务支撑。“住得下”要求有定居住房, 有基本的公共设施服务;“稳得住”要求有持续的、具有较高水平的基本公共服务, 例如基本的社会保障、公共教育、公共医疗卫生等;“能发展”要求着眼于长远, 有产业发展服务, 包括建立现代畜牧业服务体系和新兴产业服务体系, 如发展人工种草、畜种改良等。
由于我国正处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 特别是青藏高原牧区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落后、社会发育程度低、市场经济氛围十分淡薄、缺乏市场供给主体, 因此, 公共服务的责任主体必将是政府, 政府要承担最主要的公共服务职能。但是政府的公共服务又不可能覆盖到所有领域, 必然要在一定时期内进行战略选择, 并且选择的领域将主要集中到那些“正外部性最大, 公共性最强, 政府最具有比较优势, 社会福利效益最大化, 同时有可能将效率与公平有效地结合起来”的领域。按照这个原则, 政府在定居点的公共服务应集中在如下重点领域:①解决牧民的定居住房问题, 改善牧民的居住条件, 帮助牧民适应定居生活;②开展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改善定居点的基础设施条件;③定居点产业发展服务, 为群众增收创造条件;④提高公共教育水平, 提高牧民的文化素质;⑤提高社会保障服务水平 (如社会保险、社会救助) ;⑥提升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水平;⑦提高科技服务水平, 大力推广适用技术;⑧努力解决群众的就业问题, 特别是年轻人的就业问题;⑨积极开展文体活动, 促进牧民观念更新。公共服务的直接责任主体是政府, 参与主体是村委会等组织, 服务对象是定居点群众。
二、牧民定居点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
目前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定居点的公共设施设备有了极大改善, 道路、水电、广播电视通讯等硬件设施设备基本齐全, 但是, 仍然存在如下突出问题:
1.存在“重建设轻服务”的观念
不少干部存在“重建设轻服务”的观念偏差:一是认为以前有公共服务, 也有管理, 现在按照原样办理就可以了;二是认为定居点建设得这么好, 政府已经尽力了, 建成后老百姓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就可以了, 政府不必费力来搞公共服务;三是认为政府没有充足的人财物, 搞不好公共服务, 那就少搞, 甚至干脆不搞公共服务。
2.定居后的公共服务面临新挑战
(1) 转变观念难度大。
游牧民生计的变化使牧民社会的认知体系和游牧文化也将逐渐发生变化, 这在客观上和主观上都要求藏牧民的思想观念发生巨大的转变。重建牧民的认知体系是一项非常困难的事情, 建成定居点可能只要一两年的时间, 但是, 要让青藏高原藏牧民的观念在几年内从长期游牧而形成的游牧文化和习俗改变到认同定居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将是历史性挑战。
(2) 实现增收致富任务重。
实现定居牧民增收能致富, 是牧民安心定居、长期定居和获得发展的现实条件, 客观上要求政府提供高水平的产业服务, 实现畜牧业从小规模粗放式放牧向大规模集约化牧业转变, 从单一的畜牧业向多元化的产业转变。目前定居点的产业服务范围狭窄, 主要局限于牲畜疾病治疗和预防, 经济组织服务和资金支持服务很少开展;科技服务的水平较低, 实用技术和信息的服务力度很弱, 科技普及和推广应用率很低;为畜产品提供后续加工的服务能力差。这种低水平的产业服务, 只适应于低水平的生存性经济发展水平, 难以适应发展性经济发展的要求。目前, 定居点的增收致富最大的障碍在于资源性约束强, 产业单一。
(3) 对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提高。
集中定居后, 传染病的发生率可能提高, 定居点对公共卫生防疫的要求高。但是, 医疗人员的缺乏、医院配套设施差、药价较高等因素严重制约着藏牧区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4) 对公共教育的要求增多。
定居点建成后, 牧民送子女上学的积极性增强, 要求在定居点建立初级小学或完小, 很多定居点还提出建立幼儿园, 急需要场地、师资和经费保障。而目前的现状是, 学校教育投入不足, 寄宿制学校资金缺口大, 学校安全、卫生医疗、后勤服务保障能力较弱而且没有专项资金投入。
(5) 对社会保障的需求急迫。
集中定居后, 贫富差距变得更加敏感;定居房屋建设中牧民花费较多, 牧民的积蓄锐减, 因而, 急需建立和完善牧区社会保障体系, 以应对定居后的生活风险。
三、加强牧民定居公共服务的对策建议
加强牧民定居点公共服务应当把握“两个”核心关系 (“政府—社区—牧民”良性互动的关系、“人—草—畜”良性循环的关系) 、健全“四大”保障 (人才科技保障、资金保障、组织保障、制度保障) 、强化“七大”服务 (思想观念转变的服务、产业发展服务、基础设施服务、社会保障服务、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教育服务、就业服务) 。
1.把握好“两个”核心关系, 培养政府公共服务的理念
(1) 把握好“政府—社区—牧民”关系, 培养良性互动的社会关系理念。
“政府—社区—牧民”关系是定居牧民最重要的社会关系, 这组关系的最高要求是实现他们之间的良性互动。政府是集中定居点的积极推动者, 也是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 政府的职能转变在这组关系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藏牧区本身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落后, 牧民的生活水平低, 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弱, “游牧民定居工程”正是保障和改善藏牧民民生的最佳机遇, 因此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个历史机遇, 着力提高牧民定居点的公共服务水平, 为藏牧区的民生建设做出新的历史性贡献。
集中定居点就是一个社区, 社区是一个进行一定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公共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社区作为一个自治组织, 上接政府, 下连牧民, 而且社区是公共服务管理最基层的单元, 将直接面对定居牧民, 常常直接接受政府的委托提供公共服务, 因此社区对于推进政府与牧民的互动具有重大作用。但是, 也不能把社区当作政府的直接下属机构, 因为社区也是一个公共空间, 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表达言论、议事决断、投票选举等都可以自主活动, 留出一定的社区空间让牧民自我管理可以培养牧民的自主性, 这也符合村民自治的法律要求。发挥牧民的主体性作用非常重要, 只有符合牧民需求的服务才是对牧民真正有效的服务。
牧民是公共服务的直接受益者, 是社会管理的主要参与者。由于牧民是从游牧生活突然进入到集中定居生活, 社会互动的增加, 政府的强力介入, 可能使其认知体系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而产生一种不安全感, 对于年老牧民更是如此。如果政府以一种平等、亲切的面容出现, 就能够减少牧民的这种不安全感。同时, 政府及时提供公平、优质的公共服务和高效、恰当的社会管理, 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牧民就能“定得下, 住得稳”。
(2) 把握好“人—草—畜”的关系, 培养良性循环的自然关系理念。
“人—草—畜”关系是藏牧区人与自然关系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关系, 是定居点稳定和发展的资源约束要素, 它的基本要求是实现“人—草—畜”的良性循环关系, 既要发掘资源, 充分利用资源, 更要节约资源, 保护生态。牧业生产对自然生态条件的依赖性很大, 按照季节驱赶牲畜到不同地区放牧, 以使牲畜有足够的水草, 获得生存和繁殖, 由此形成了游牧的根本特征——“逐水草而居”, 其本质特征在于依靠牲畜的走动来适应草场的变化。在人口和牲畜没有大量增加的情况下, 会形成一个比较稳定和良性的生态关系。但是, 随着牧区人口的大量增加, 牲畜也大量增加, 过度放牧和自然环境的恶化, [2]人工种植的具体措施有:一是要注重对牧草品种选育, 尤其是对优质高产和抗寒、耐沙抗逆性草种选育, 解决牧草生产和草地生态建设对优良草种的需求;二是必须有计划地建立规模化、标准化的优良草种生产基地, 并配备牧草种子生产的设施设备;三是培育定居点新型种草专业服务组织, 依托市场机制, 通过专业化、规模化, 用现代机具开展牧草种植、除杂、施肥、收割、打捆、切碎、青贮等社区自我服务;四是大力推广户营免耕种草和卧圈种草, 开展种草实用技术培训, 力争户均能建10%的打贮草基地, 实现牧草生产力翻一番, 并逐步过渡到根据牲畜饲养量确定人工种草面积, 实现畜草平衡。五是扶持种草专业户或联户种草, 发展商品草, 可以由财政资助种草专业户购置农用机械, 出台政策支持牧民流转部分草场给种草专业户。目前, 应当优先在定居点周围发展人工种草和舍饲圈养牛羊, 既保证定居点牧民的鲜奶供应, 又可以作为示范点供牧民参观学习。
第二, 构建和完善家畜高效养殖系统, 促进草地畜牧业由数量型向标准化、质量效益型转变。针对藏牧区主要畜种结构不够合理的情况, 根据市场需求和生态保护的要求调整畜种结构, 增加改良畜、适龄母畜、生产畜的比例, 减少非生产畜比例。加快建立和完善以牦牛、藏绵羊等地方良种原种场为核心, 州、县家畜繁育改良站为纽带, 养殖专业户、联户牧场为基础的良种选、繁、推体系。在国家的扶持下, 鼓励牧民参与地方良种选育工作和饲养良种畜。在自然养殖条件较好的地方, 建立以县家畜繁育改良站为中心, 乡、村杂交改良点 (定居点) 为基础的经济杂交改良网点, 配备技术熟练的专职和兼职技术人员, 大力繁育杂交优质高产畜, 扩大良种覆盖率。指导牧民对定居点的养殖设施与环境进行改善, 对牧民建设标准化的适用畜圈、畜舍、贮草库进行资金补贴。建立健全有效的家畜疫病防控体系, 重点加强定居点防疫队伍建设和配备必须的疫病防控设备, 实施家畜重大疫病的防控, 建立县、乡 (镇) 、村三级防疫体系。
第三, 积极培育特色农牧产品加工产业。通过建立奶品、制革、畜肉加工企业等措施, 延长牧业产业链条, 提高牧业的比较效益, 让牧民分享工业化的“红利”。
第四, 整合城乡流通资源, 加快牧区市场体系建设。按照“网络化、连锁化、规范化”的思路, 建立布局合理的流通网络, 加强畜产品市场营销, 延伸鲜活畜产品“绿色通道”, 扩展畜产品的销售渠道。结合实际尽快培育发展农村专合组织, 积极引导搞好农畜土特产品营销, 努力把定居点建成牧区的畜牧土特产品集散地。
第五, 加快培育后续替代和新兴产业。在发展传统主导的草地畜牧业的同时, 充分发挥和综合利用草地资源的多样性特点, 发展生态保护、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等新型的牧业形态, 对传统畜牧业进行新的定位, 注入新的内涵, 发挥其应有功能。特别是适应逐步发展的村镇化、城镇化趋势, 大力发展生态、民俗、休闲度假等各种类型的特色旅游经营等新兴产业。
摘要:本文首先指出牧民集中定居必然带来公共服务的全新课题, 然后阐述了目前定居点公共服务管理的现状, 最后建议把握“两个”核心关系, 培养政府公共服务理念;健全“四大”保障, 增强可持续的公共服务能力;强化“七大”服务, 努力提高定居点公共服务水平。
关键词:青藏高原,牧民定居点,公共服务,生产服务
参考文献
(1) 托曼等.游牧、定居与牧区社会发展研究与思考[J].草食家畜, 1996, (09) .
牧民定居 篇10
近年来,关于中国北方游牧业与农业的分离问题的讨论一直没有定论,但是目前出现了四个比较可靠的说法:第一,游牧与农业的分离。第二,中国北方游牧业是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混合经济时期出现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游牧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三,中国北方游牧的兴起是在青铜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第四,中国北方游牧是在混合经济向游牧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出现的,当然影响其发展因素也较多,但是,生态环境的变化可能是导致中国北方游牧兴起的重要原因。
关于游牧的起源,同样也出现了很多的说法,主要的观点有以下几种:人口压力说、游牧出于游猎说和气候变迁说等。当然,中国北方游牧业的起源问题与世界游牧业的起源问题是分不开的。因为游牧经济是一种较为专业化的经济模式,并且对农耕社会的发展存在很大的依赖性,因而游牧经济的发展需要以整个社会生产为前提。这就进一步要求游牧技术有一定的进步,进而决定了游牧民族只有在较晚的时候才能形成。有一种说法是,中国北方游牧业的兴起是在青铜文化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2建设青海省游牧民定居工程的深远意义
2.1游牧民定居是构建和谐青海的必然要求
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对畜牧业来说,随着我国社会现代经济的发展,落后的游牧经济一定会被更加发达的经济模式所取代。同时,传统的畜牧业游牧的生产方式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因为游牧民只有适应了现代生产方式的改变,才能有助于实现青海省居民的定居,进而从传统的畜牧业转向现代畜牧业,这不仅是构建青海省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2.2游牧民定居是青海省发展的重要决策
青海省位于我国的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上,由于青海省与西藏地区地形相似、地缘相接,其在农牧业的发展上二者之间有着非常特殊的关系,研究青海省游牧民的定居工程,对全国藏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青海省的人们生活水平一直很低。但党和政府对其给予了很多有利政策,进而青海省游牧民的生活水平能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由于受恶劣自然条件的影响,青海藏区经济社会发展依然较慢,农牧业基础也很薄弱,许多牧民现在还是居无定所。因此,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是保证青海省良好发展的重要决策。
2.3游牧民定居是提高游牧民生活水平的必然选择
要提高青海省游牧民的生活水平,首先就应该保证游牧民的居住条件。因为只有游牧民安宁地定居下来,游牧民的生活水平才能得到相应的改善和提高。据笔者了解,定居后游牧民的生活水平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因此,游牧民定居是提高青海省游牧民生活水平的必然选择。
2.4游牧民定居有利于青海省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
实施藏区游牧民的定居工程,主要有以下几点好处:第一,可以促进牧区生产力发展。第二,可以进一步改变游牧民传统的经营管理理念。第三,可以保证牧区富余劳动力从传统的牧业生产中转移出来,发展多种经营。只要能够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才能增加游牧民的收入,才能进而增强藏区游牧民的发展。第四,有助于改善青海省的生态环境。青海省的生态环境能够得到改善不仅有利于青海省的发展,还有利于保护水资源,同时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也十分有益。
2.5游牧民定居有利于推进青海省社会事业的顺利进行
青海省游牧民的定居工程,不仅是牧区社会结构进行整合的过程,同时也是促进牧区社会发展的过程。定居工程为实现牧区信息化过程创造了有利条件,进而加强了牧区内部各种要素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了牧区的组织化程度,还加强了牧区与外界的交流。当然,牧区实现信息技术化,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有外部各种要素的介入。这不仅有利于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同时也有利于游牧民素质的进一步提升,而且还能加速牧区社会事业的发展。
3实施青海省游牧民定居工程的建议与思考
3.1制定藏区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
结合青海省的实际情况,可以为青海省藏区游牧民定居制定一个总的规划,基本工程的实施方案如下:第一,青海省游牧定居工程规划要具有统筹性。统筹性要求应该按照先易后难的要求来实施计划,进而有计划并且分阶段稳步推进牧民定居点建设工作。第二,藏区游牧民定居工程规划要具有差异性。差异性要求应该优先帮助生活生产环境最差和最困难地区的游牧民。
3.2做好青海省游牧民定居工程的宣传工作
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所涉及的面很广,而且难度也比较大,因此,在进行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前一定要先取得广大游牧民的支持。具体的做法有以下几点:第一,加大国家有关政策的宣传力度,进而能够保证青海省的游牧民更多地了解国家支持藏区游牧民定居工程的政策,使青海省的游牧民了解定居的意义。第二,加大保护生态环境重要性的宣传力度,进而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第三,了解并解决好游牧民定居所带来的困难,进而有力地帮助游牧民定居安置等问题。
3.3解决青海省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资金筹集问题
游牧民定居工程同时也是一项需要很大投资的工程,当然,资金的筹措有很多渠道。第一,争取中央财政的支持。主要是利用国家对支持青海省发展的有关政策,争取中央财政加大对定居点的资金支持。第二,省政府也应该加大对游牧民定居工程的投入,主要是加大定居点基础设施资金的投入。第三,游牧民在定居点房屋的建设中也应该承担一定的费用。第四,适当利用银行中长期贷款,进而解决地方配套资金不足等问题。
3.4做好青海省定居点的管理工作
做好青海省定居点的管理工作。主要是将定居点的牧民进行统一化的管理。这样不仅可以使广大游牧民能享受到比较完善的服务,进行社区管理还有利于促进定居点其他事业的发展。其次是要加强对游牧民定居点住房的管理工作。这不仅要求制定相关的住房管理政策,还应该对定居点住房的买卖等过程采取相关的措施进行限制。
4结语
总而言之,青海省游牧民定居工程的实施,虽然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程,但是,它也是一项划世纪的建设项目,其对于我国青海省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定居工程的实施不仅仅推动了农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也改变了游牧民的思想观念。因此,现阶段研究中国北方游牧民业的起源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摘要:目前,实施游牧民的定居工程,既是青海省农牧民尽快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青海省长治久安的重要决策。青海省是中国西北的农牧业大省,对北方游牧民业的起源问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作者从北方游牧业与农业的分离及其起源问题入手,阐述了建设青海省游牧民定居工程的深远意义,并提出了实施青海省游牧民定居工程的一些建议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