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共12篇)
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 篇1
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 教材内容及编排上变化很大, 尤其是“元素化合物”知识只在必修模块《必修1》中编排了两章内容, 选修模块再也没有接触元素化合物的相关知识, 而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课程目标是认识常见的化学物质, 课程目标和各版本教材中的价值功能和呈现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给教学带来很大的冲击。由于元素化合物知识“散”和“乱”, 很难把握, 不少教师不知如何处理这部分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中, 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
一、根据新课程标准, 进行教材的微观设计和宏观设计
1. 微观设计, 运用课程资源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
新课程改革从教学设计上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教材中, 在元素化合物的内容里, 编写了大量的与生活、社会、技术等有关的内容。教材不同于从前的线性结构, 而是在正文中间穿插设置了很多栏目, 如学与问、思考交流、科学探究、资料卡片、科学视野等栏目。跟过去教材相比, 知识体系线索不是很清楚, 像学生的一些课外读物似的。教师如何备课呢?笔者认为:有些栏目如思考与交流、科学探究等, 可以组织师生互动;对于像资料卡片、科学视野等栏目的处理, 教师可以灵活化, 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把这些栏目改变成为同步练习, 或者让学生课后阅读, 阅读之后再提出一两个问题。教材内容主要是写给学生看的, 而不是靠教师的嘴去讲, 很多知识本身需要学生自己去看, 自己去了解, 自己去感悟。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 可以缓解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内容多、课时不足的矛盾。
2. 宏观设计, 联系其他模块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
我们认真分析课程标准会发现:《必修1》与《必修2》是递进的关系, 不是并列的关系,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 应该有一个整体的观念。笔者认为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时候, 不应该学完四个非金属元素和四个金属元素就行了, 而是在后面还应有一个理性上升的过程。比如物质结构基础的主题, 实际上是深化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认识。在学习元素周期律的时候, 通过元素周期律来构建起同一主族、同一周期元素化合物性质的递变规律, 所以这些不但是对前面所学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深化, 而且拓展了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化学《必修2》中, 总结元素周期律的过程, 是促进学生认识上升的过程, 因为之前学习每一个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是孤立地学, 到这里是从族和周期的层面去理解和总结。教师要加强这方面学习方法的指导, 让学生从原有知识出发, 重视新知识的形成过程, 从而加深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理解。
二、从生产或生活实际出发, 加深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理解
化学是社会生活中的中心科学, 在教学中联系生产、生活实际, 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更加“现实”的理解:这些知识到底可以用来干什么?如在学习了高一的“氮气”中的NO、NO2性质之后, 可以联系“雷雨与庄稼”, 联系汽车引擎点火时产生氮氧化物的环境问题, 联系酸雨, 联系硝酸的生产。又如在“氯气”的学习中可以联系氯气对自来水的消毒、漂白粉的制取等。这些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化学与环境问题紧密相连。人们对废弃物的处理不当, 使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因此, 保护环境已成为当前和未来全球性的重大课题之一, 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例如在学习SO2时, 首先播放一段录像视频, 让学生目睹全球性的酸雨对环境带来的严重影响, 使学生产生一种心灵上的震撼, 迫切想知道SO2的性质, 如何治理SO2污染, 保护环境, 从而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三、加强学法指导, 促使学生掌握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方法
1. 指导学生学会听课, 提高课堂听课效率
听课不是简单的听懂课。当老师引入新课的时候, 学生应该注意老师是怎样提出新问题的;当老师在讲授新课时, 学生应该跟着想一想老师是怎样分析问题的;当老师在演示实验时, 学生应该认真观察老师是怎样进行操作的;当老师在对本节课进行小结的时候, 学生应该有意学一学老师是怎样提炼教材要点的。一堂课的内容学生当堂掌握80%就很不错了, 余下20%要让学生课后自己思考。
2. 要求学生会做笔记, 处理好记录与听课的关系
新教材中元素化合物实验较多, 文字表述很少, 知识需要教师提炼, 并指导学生抓住要领来记笔记。有的学生没有记笔记的习惯, 有的学生记多少算多少, 有的学生只顾记, 不思考, 这些习惯都不好。对于新课, 主要记录老师讲课的提纲、要点, 老师深入浅出、富有启发性的分析以及对自己有启发的内容。可以在课本的空白处记录或者直接在课本里划出重点等, 这样可以腾出时间听老师讲课。此外, 当对课堂所学知识有疑问或有独到的见解时, 要做上标记, 便于课后继续研究学习。课堂学习是搞好学习的关键, 在课堂上, 有些学生没有集中精力学习, 有些学生不讲究学习方法, 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习能力的发挥。
四、寻找规律, 自主构建, 形成元素化合物知识网络
1. 寻找规律, 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
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内在联系紧密, 规律性较强。知识系统都是从单质到化合物, 都按存在、性质、用途、制备的顺序进行学习的, 而物质的存在、制备、用途都取决于物质的性质。因此, 学习时应紧紧抓住物质的性质来带动其他知识的学习。如依据氯气的化学性质活泼, 具有强氧化性来推导它的存在、性质、用途、制备, 不要死记硬背。
在元素化合物教学中要重视核心知识的迁移价值, 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养成由特殊推到一般的学习能力。例如高一教材以氯、钠、硫、氮为重点, 详细介绍它们的单质及重要化合物, 通过分析同族元素原子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研究它们在性质上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从而学习归纳、对比等科学研究的方法, 这是高中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初中不同的一个特点。
2. 自主构建, 形成知识网络
元素化合物知识虽然繁多、零碎, 但可以根据彼此之间的联系, 以某物质为中心将相关知识联系起来, 构建成知识网络, 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 条理化。如果能够养成系统整理归纳知识的习惯, 不仅能使所学知识条理清楚, 而且应用得心应手。对金属元素, 我们可以接“单质→氧化物→碱→盐”的线索进行归纳;而对非金属元素, 则一般按“盐←氢化物←单质→氧化物→含氧酸→含氧酸盐”的线索进行归纳。这种知识的构建方法, 充分体现了同种元素不同物质之间的内在联系, 有利于学生推理学习。
总之, 新课程和新教材的变化给教学实践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许多问题都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研究和妥善解决。以上是我对新课程教材中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的几点认识, 希望能给其他教师一点启发, 以利于新课程的有效实施。
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 篇2
——《硝酸的性质》教学设计与反思
各位专家、各位老师,上午好!
我就《硝酸的性质》这节课的教材学情分析、教学策略、实验设计、教学反思做一个介绍。
1.教材、学情分析
1.1教材分析:《硝酸的性质》是苏教版《化学1(必修)》专题四 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中的一节内容。
在本单元内容中学生能学到硫、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知道空气资源的利用和空气污染问题,进而树立科学的应用化学物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本节课内容不仅是本章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高中化学的重点之一。这是因为硝酸是三大强酸之一,又是重要化工产品,有着广泛的应用。硝酸既具有酸的通性,又具有自身的特性,掌握硝酸的性质,可以更好地认识它在工农业生产和国防上有着重要用途,培养学生正确的化学价值观。
硝酸的氧化性是全章的重点内容,也是本节的教学难点。教材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从实验入手,通过引导学生观察铜与浓硝酸和稀硝酸反应时的不同现象。加深学生对硝酸氧化性的认识及对反应产物的认知,并且还从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和电子得失,来简单分析硝酸与金属的反应,使学生理解反应的实质,建立化学反应的分类观。同时教材还介绍了硝酸的工业制备,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本节内容在教材中也有三个特殊性,⑴氮元素及其化合物是高中阶段系统学习的最后一种元素化合物知识,同时也是元素周期律之前学习的最后一种元素,通过学习将有助于学生建立较为完整的无机化学知识框架,更好的学习和理解元素周期律;⑵硝酸是初、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常见强酸的最后一种,也是性质相对复杂的酸,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将比较完整的了解主要强酸的性质;⑶在本节内容中,安排了氧化还原反应配平方法的学习。
1.2学情分析
学习状态:在高一下学期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状态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由于基础和学习方法的问题,已经觉得化学是一门难度较大的学科;第二类,对化学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但在初步的选科意向中,选择了非化学科目,对化学的学习主要停留在知识的层面,以掌握知识为主而忽视化学的学科价值和研究过程;第三类对化学有着比较高的兴趣,对化学充满着好奇,渴望通过化学的学习探索物质变化的奥秘。知识基础:学生在初中对硝酸的物理性质和酸性也已有初步了解;本单元中学习了《氮的氧化物产生及转化》、《氮肥的生产和使用》;了解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次氯酸见光易分解等性质,三价铁离子的检验方法。
能力基础:已经初步掌握了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具有一定的问题分析和类比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实验观察和进行简单实验操作的能力。
2.教学目标
了解和掌握硝酸的性质,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化学的基本观念,获得通过探索而使问题解决的喜悦,达成三维教学目标。具体目标为:
⑴赞赏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激发爱国情怀,了解化学的学科价值。⑵了解HNO3的物理性质及贮存方法,知道硝酸的一般用途;
⑶了解浓硝酸的不稳定性、硝酸的强氧化性,了解硝酸分别与Cu、C的反应,知道铁、铝常温下在浓硝酸中会产生钝化现象;
⑷知道使用浓硝酸的基本的安全措施和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法;
⑸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了解实验是化学学科发现规律、验证推测的重要实践活动;
⑹进一步掌握学习物质及化学性质的一般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⑺在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过程中,感受获得成功的愉悦,学会合作与分享。3.教学重点、难点:
硝酸的强氧化性 4.教学策略:
重视硝酸本体知识的学习,并进行氧化还原基本要点的复习。因此本节课中的显性主线是硝酸的性质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复习巩固,隐性的主线是课堂教学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表达。
以知识内容和实验为载体,体验科学探索的过程,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在思维方式和认知能力逐渐养成化学的基本观念,了解自然科学研究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化学的学科价值。
采用分组学习模式,形成小组的合作学习,增加学生交流机会,拉近学生与实验的距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动实践、能观察、能表达、能分享。
鉴于硝酸的强腐蚀性,设计简单、易于操作的学生实验,在保证安全的同时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增加兴趣点,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不同状态的学生都有所收获。灵活处理教材内容,突出氧化性教学重点,因此本课时中只涉及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及硝酸的还原产物,不涉及配平的具体方法。
5.教学设计
5.1课程引入:体现化学的作用 建立化学的价值观
化学是一门实用的和创造性的科学,是推动现代社会文明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在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自然和社会问题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化学科学能够增进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对丰富人类的文化有着实质性的贡献;倡导绿色化学,实现自然与社会的可持续、和谐发展是化学科学的价值追求。因此在高中化学的课程标准中提出,化学课程的目标之一就是要让学生能赞赏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本节课中,在内容的引入上,我原来选用的是一段央视的新闻报道,在甘肃兰州附近,一辆装有硝酸的小货车发生交通事故,引起硝酸的泄漏,记者对事故现场的情况和处理事故的消防员进行了采访。如果仅从课堂教学的效果来看,视频比较好的体现了硝酸的腐蚀性、酸性和不稳定性,应该说作为课程的引入是比较好的。
但是经过思考,我还是放弃了以这段视频引入课堂教学。主要是考虑到本单元教材中已经阐述了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的危害,而目前的新闻报道中关于化学添加剂、或者利用一些化学试剂、方法生产伪劣产品的报道明显多于关于化学为社会创造价值、财富的报道,在学生的印象中,化学与污染、伤害、假冒伪劣商品联系的较多,而对化学的价值认识明显较少。
因此,我首先设计了展示硝酸的发现和生产历史的时间轴,通过公元八世纪制得硝酸到十九世纪才实现硝酸工业生产这一环节让学生体会化学在人类进步中的作用,理解化学的发展给社会带来的进步。通过侯德榜先生建设硝酸工厂的史实和硝酸用途图片的展示让学生理解硝酸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国防工业中的作用,理解学习硝酸的意义,并增强学生热爱祖国,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而努力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激发学生深刻的学习化学动机。
这样的动机激发基于学科价值、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角度,是站在“整体的科学”的视角,因此这样的动机建立是比较深刻和持久的。
5.2实验设计:体验研究过程 建立化学的实验观
实验是人类探求未知、发现规律、验证推测的重要实践活动,化学实验是人类认识物质、改造和应用物质、推动化学科学不断发展的主要手段。在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3个简单的学生实验和2个演示实验,利用化学实验生动、直观、形象、鲜明的特点,激发和满足学生的好奇.对学生的科学思维进行激发和深化,促进学生化学实验观的建立。
【学生实验1】空瓶生烟
设计意图:⑴“放大”硝酸挥发性的现象,浓硝酸具有挥发性,但是受到硝酸存放时间、空气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产生白雾的现象往往不够明显,利用此实验将不易观察的白雾“放大”为明显的白烟,使学生更好的体会硝酸的挥发性;
⑵设置“魔术”的情境,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实验的现象非常明显,从“无”到有的生烟过程,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实验的趣味性;
⑶形成规律,通过实验形成浓氨水与挥发性酸反应可以产生白烟的规律。实际课堂教学中,实验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当缕缕白烟从集气瓶中产生时,学生不仅仔细的、近距离的观察到了生烟的现象,而且还获得了实验成功的满足感。并且通过对实验的分析,进一步明晰了“烟”和“雾”的区别,并较好的过渡到硝酸的化学性质。
【演示实验1】硝酸的见光分解
设计意图:⑴设置探究过程,验证学生推测。棕色瓶是化学实验室的常见仪器,学生在初高中都有过接触,因此,学生可以做出存放于棕色瓶中的物质见光易分解的推测。而教师通过展示经过三天日光照射后的存放浓硝酸的细口瓶可以验证学生的推测,完成一次简单的科学实验探究过程。
这个部分的设计既重视浓硝酸见光分解的性质,更重视基于化学学科特点的基本探究过程:推测——实验——验证,这是化学实验的基本涵义。德国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冯·劳厄曾经说过,教育所给予人们的无非是当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忘记后所剩下来的东西。实验教学主要要达成的目标是让学生形成从化学的视角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观点,即植根于学生头脑中的化学基本观念。因此,让学生大胆的假设,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最后验证推测的过程是本实验的主要意图。
⑵让学生了解真实的化学。
①设计基于学生反馈。上次完成教学后,发现学生明确的知道浓硝酸必须存放于棕色瓶中,但错误的认为浓硝酸见光就会分解,硝酸会很快的呈现黄色。这实际上是学生在学习教材方程式后产生的错误想法,因此,我想让学生知道的是化学的学习要基于教材更要有实际的研究精神。那么浓硝酸见光分解的反应速率究竟如何呢?我觉得有必要让学生了解真实的过程,课前进行了实验,盛放浓硝酸的无色细口瓶放置的地点每天约有5小时可以接受阳光的直接照射,其它时间接受正常的光照。第一天基本没有现象,第二天液面上呈浅红棕色,拍照后效果不明显,第三天红棕色明显,照片效果较好,而浓硝酸呈现非常浅的淡黄色。
课堂上通过小试管中浓硝酸一段时间后仍旧呈现无色,并展示拍摄的照片使同学了解浓硝酸的见光分解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②基于后续学习,在必修二中将进行反应速率的教学,因此在教学设计时也有意识的开始提及反应的快慢,使学生建立化学反应速率的初步印象。
【演示实验2】铜与硝酸的反应
实验改进:我对本实验主要作出了两点改进,一是用针筒代替了分液漏斗,主要原因是具支试管中气体压强较大,在加水时开始时液体不能滴下而气体会进入分液漏斗,液面以上呈现很明显的红棕色。使用针筒加入液体克服了以上问题。二是浓硝酸的用量,教材中使用 2mL浓硝酸,通过试验发现完成实验,但是加水后硝酸浓度较低,具支试管中从红棕色转变为无色的时间较长,影响了课时进度。经过反复实验,发现3mL的用量较为合适。
设计意图:本实验是高中阶段有较为完整的发生、收集装置的演示实验,是一个比较“珍贵”的培养学生思考、观察、分析实验的机会,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我更注重通过指导学生进行阅读、预设、观察、分析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⑴预习和思考。通过指导阅读,了解实验步骤,明确实验目的。这个过程的作用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起到预习的作用,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对实验有一个完整的了解,便于学生理解后期教师的实验操作;二是加深学生的思维深度,把学生的思维从实验会产生什么现象引导为为什么要进行实验?为什么要这样进行实验?通过这样的思考将有助于学生理解 化学实验的本质,促进学生实验观的形成。
⑵预设观察点,培养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准备的习惯。在化学实验存在着同时产生多个现象的情况,如果对实验目的不明确,观察准备不充分,就有可能导致实验现象的观察盲点。因此,预设实验的观察点就是建构有准备进行实验观察观念。使学生不仅在这个实验中,而且在今后的实验中都能做到预设观察点,做到有准备的观察;拓展到生活中就是要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分析问题,养成对事物进行预判的习惯。由于习惯的培养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在本节课中,还是对学生进行了提示:从“海、陆、空”三个方面进行实验观察点的预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实验的观察比较全面,在提问后,能够较为完整的表达实验现象。
⑶将观察与思维紧密结合。表述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将视觉观察的实验现象转化为语言表达,再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判断产物,不仅能让学生对实验进行再回忆、再思考,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也能让老师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认知结果。本节课中关于NO的来源问题,学生的表述就让老师和学生一起进行了思考,并共同得到了结论。
【学生实验2】铝在浓硝酸中的钝化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钝化的原理,加强对浓硝酸强氧化性的理解,同时也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生活中铝制品在空气中耐腐蚀的原理,树立实验是化学的基础的观念。教学过程中,设计了硝酸三用,一是取浓硝酸至于试管中,可以观察硝酸的色、态;二是,观察硝酸见光后一段时间内分解现象不明显;三是,用试管中的硝酸进行铝的钝化实验。
【学生实验3】硝酸氧化亚铁离子
设计意图:进一步体验硝酸的强氧化性,开拓学生思维,教材中涉及了硝酸与金属、非金属和有机物的反应,补充与亚铁离子的反应是为了拓宽学生视野,通过实验学生能更好的理解硝酸的强氧化性,并将它与常见还原剂进行联系,建立化学反应的分类观。
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三种实验结果:一是吸取硫酸亚铁溶液时带入了铁粉,由于铁粉的还原作用,仅在溶液上层出现了一圈环状的血红色溶液,二是滴加了浓硝酸,溶液呈现很深的血红色,三是按照实验要求进行了实验,出现了明显的血红色。这样的非预设的实验结果是很“珍贵”的。抓住这个契机,我引导学生用科学科学的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将“失败”转化为学生习得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理性分析的科学素养的过程,建立正确的化学实验观。
5.3知识主线:渗透化学基本观念
在本节课中硝酸的性质是知识本体,硝酸的挥发性、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是本节课的知识主线。在知识主线的教学中,化学基本观念的渗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变化观:⑴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变化是有层次的。如铜于浓、稀硝酸的反应过程;⑵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如浓硝酸的见光分解和铝在冷的浓硝酸中钝化;⑶化学变化是可以控制的,如用棕色瓶贮存浓硝酸。
元素观:化学变化中元素保持不变(元素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一定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如硝酸见光分解的产物判断。
分类观:对物质或反应找出其共同属性,分类研究。如硝酸与金属、非金属的反应,而活泼金属、不活泼金属反应产物亦有区别,对反应的分类主要体现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复习教学中。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预设问题,各位老师: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既不可能是空中楼阁,也不可能通过大量的记忆化学知识来形成,需要学生在积极主动地探究活动中,深刻理解和掌握有关的化学知识和核心概念,在对知识的理解、应用中不断反思概括提炼而成。因此化学基本观念来源于具体的化学知识,又高于具体的化学知识,具有超越具体知识的持久价值和 广泛的迁移作用。因此,基本观念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成的,它要求我们的教学超越对具体知识的学习,而是以具体知识为载体,有意识的进行化学观念的渗透,针对所学习的具体真实的不同,不断丰富学生化学基本观念的内涵,使学生的化学基本观念渐进发展,加深对化学学科的理解和认同。
本节课还是有很多值得反思和改进的地方,如教学内容设计密度较大,从脑科学 的角度说缺少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刻印”时间;而由于内容密度大,当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问题时,没有能很好的展开分析,急于将其引导至预设答案。从学生的角度,学生的实验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取用 浓硝酸后没有及时盖上瓶塞的情况。这些遗憾将留待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
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 篇3
关键词:化学教学;元素化合物;素质教育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的变革,也是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环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长期而重要的任务。作为化学教师,应把素质教育融合于具体的教学内容中,结合教学章节的特点,挖掘素质教育的素材。结合化学课程中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突出素质教育。
发挥德育功能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
学生的德育素养包含的内容非常多,结合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可以从人生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环保及职业道德教育等多方面进行,这里仅列举几例。
在学习元素及化合物知识过程中,结合中外无数化学家献身科学的动人事迹,启发学生认识高尚的人生价值。我国的化学家侯德榜从小认真学习,留美攻读后,放弃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国,献身祖国的化工事业,其“侯氏制碱法”享誉中外,便是典型的高尚人生观教育的光辉事例。
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内涵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化学界名人热爱祖国的动人事迹,是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思想感情的最好的活教材。两次荣获诺贝尔奖金的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把自己通过艰苦努力发现的一种新的化学元素命名为“钋”,就是为了纪念自己的祖国波兰;法国化学家佩雷用他的祖国“法兰西”命名“钫”元素。化学领域里,我国曾经作出过许多重大贡献,如“四大发明”至今举世称颂。我们的国家是石油的故乡,然而解放前都带着“贫油”的帽子,“洋油”充斥中国市场;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石油产品猛增,中国人民依靠“洋油”度日的岁月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石油以及石油加工的产品,已远销国外。但是应该看到,我国在石油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少差距,需要化工工作者进一步开发;许多国外能生产和加工的产品,我国也能进行,但我们的生产和加工的成本却较高。所有这些,均是启迪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推动其树立奋发向上、报效祖国雄心壮志的极好素材。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们周围的环境,包括大气、水、土壤等各种生态环境,受到的污染日趋严重。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中如果渗透了环境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如氯气、氯化氢、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氟化物等内容的教学,都可结合进行环境教育,加强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
传授基本的化学知识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物质是可以认识的。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能够更好地认识物质世界。要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提高学习化学知识的自觉性。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主要涉及到以几个元素为代表的主族的元素及化合物,以及它们的主要性质、制法、应用等。这些知识的学习,是学生学习其他化学知识和理论的重要基础,为更好地学习化学原理以及其他与化学相关的课程作好必要的准备。
向学生传授化学知识的同时,加强学法指导。元素化合物知识虽多而杂,但规律性和逻辑性都非常强,如不理解原理和规律,会觉得这部分知识非常难学、难记。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要充分利用元素周期表中的变化规律,指导学生理解记忆。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特点是有较为明显的递变规律,只要知道元素的基本情况即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加上有关变化基本规律,就可推知元素原子的结构、元素单质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主要性质等。学习方法掌握了,元素化合物知识就容易学习了。在教学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培养学生勤于学习的习惯和善于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对各门功课的学习都有指导作用。以此更扎实地学好文化知识,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科学素质。
加强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学会使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编排进行了科学设计。教材先分别着重介绍了氯气和钠等元素的性质,然后由个别到一般,进一步归纳出卤素和碱金属中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以及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从知识基础、科学方法等方面为介绍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等打下基础,使元素周期律的引出做到“水到渠成”。而对于排在元素周期律后的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介绍,教材又注意充分发挥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理论的指导作用;采用由一般到个别的研究方法,由族的性质来探讨具体元素的性质。理论与元素化合物知识穿插学习,有利于知识的逐渐深化,也有利于学生能力和科学方法的培养。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是化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的要求。在教学中要注意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使他们能在探索性的气氛中学习新知识,将学生的主体作用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分析、归纳、判断、推理的思维能力,学会使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解决实际问题。
加强实验教学 提高综合能力素养
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中,涉及到许多化学实验。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手段,利用实验的直观性和趣味性,不仅能验证理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这就是本学科的优势。在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学科优势,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能力。虽然教科书上安排的学生实验比较少,但教学中应尽可能将演示实验改为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验时,学生自己能做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做,或者请学生上台演示,或者教师边讲解、学生边演示。这样对于学生来说能更清楚的观察药品的状态和颜色、实验所使用的仪器、装置、反应的条件等。充分利用实验提供学生进行创新活动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进行实验探索式教学,通过实验、观察、分析、讨论、归纳总结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动手动脑参与化学教学的全过程,按照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进行学习,学生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可开发其各种能力。
利用学科特点 加强心理素质训练
许多元素和化合物的发现、发明有着许多动人的历史故事,其中不乏对学生心理素质训练的素材。新的元素、化合物以及发明新的实验技术和方法的过程,是艰苦、漫长而曲折的,有的人还牺牲了健康和生命。一些化学实验,只要稍有疏忽(比如喷泉实验),可能就会导致失败。作为教师,有时可以适当故意制造一些小问题,造成实验的失败,指导学生去寻找产生失败的原因,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育学生,我们今后工作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可能会面临许多次的失败,每失败一次的后面,可能就是成功,心理上要有遭遇挫折的准备,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训练。
提高学生欣赏、创造化学美的能力 提高美育素养
教师首先要注意提高自身素质,从教师的形象、语言表达、板书、教态等方面塑造美,给学生以美感,给美育教育创设良好的环境。然后教师结合元素化合物知识,有意识地进行美的教育。教学内容本身也包含着极其丰富的美,化学用语、化学结构模型、直观教具的美,规范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绘制美观整洁、示意合理的实验装置图等,都可以潜移默化的发展学生欣赏美和创作美的才能。
通过化学教学,提高学生的美育素养,需要教师挖掘和点拨。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理解,许多大自然的天然景观和丰富矿藏,都涉及到元素化合物知识。比如钟乳石、石笋等景象的美感;一望无际的大海中食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璀璨的钻石、色彩鲜艳的晶体、晶莹剔透的水晶等等,都蕴藏着化学美。科技的发展,人类的不断进步,化学成为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塑料的色彩、不锈钢制品的造型与设计、许多建筑装饰用的材料、色彩,令人眼花缭乱的服饰等等无处不包含元素和化合物知识,这些都可以培养学生理解、创造化工产品和化学生活用品的美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美育素养。
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 篇4
1. 问题引领, 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
美国1995年发布的首部《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科学”的理解是:科学并不是“记住某些条文”;科学是一种“探究”的过程。知识成为课程的条件就是学生的参与, 只有学生以某种形式与知识发生了相互作用 (而非单向地接受) , 课程才真正存在。
新课程中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产生的, 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些什么, 而不是教师做了些什么。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建构的过程将成为实施新课改的必要条件。化学学科中值得探究的问题太多了, 过去教师常常局限于实验探究, 事实上只要教师勤于思考, 创设条件, 可以挖掘出很多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质疑、实验并结合已有知识经验自主探究。
如“盐类的水解”中, 可以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 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
【观看图片或影视片段】消防员手持灭火器扑灭火灾的片段。
【投影】泡沫灭火器的构造幻灯片
【模型展示】实验室简易灭火器。讲解内、外两个容器内分别盛放的是Al2 (SO4) 3 (aq) 和NaHCO3 (aq) 。
【教师演示】简易泡沫灭火器灭火实验
【设置问题】
大量的泡沫说明有气体产生, 那么气体是什么?白色浑浊说明有沉淀产生, 那么白色沉淀又是什么?
【追问】CO2气体及白色沉淀的产生说明Al2 (SO4) 3 (aq) 和NaHCO3 (aq) 混合后发生了反应, 那么两种盐溶液混合后是怎样进行反应的?
这种情境的设置不仅针对学生发展的现有水平, 更重要的是还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情况。既便于提出当前教学中要解决的问题, 又蕴涵着与当前问题相关、能引发进一步学习的问题。
【引出本节问题】当Al2 (SO4) 3 (aq) 和NaHCO3 (aq) 混合后, 溶液中可能存在哪些离子?这些离子的存在, 又是如何产生CO2气体及白色沉淀的?
通过板书推导, 得出盐溶液中的Al3+和HCO3-分别与水中OH-、H+结合, 破坏并促进了水的电离平衡, 从而生成CO2↑和Al (OH) 3↓, 使反应得以充分进行。
【思考】当溶液中存在弱酸根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时, 会对水的电离平衡有所破坏并促进水的电离。
【实验探究】分组测定盐溶液的PH:NaCl、CH3CO O Na、Na2CO3、NaHCO3、Al Cl3、NH4Cl。
【内容总结】 (1) 水解的定义、实质。 (2) 水解的规律。
课例中通过问题引领, 合理预测、讨论与推理, 实验验证, 做出合理的解释, 得出探究的结论, 使学生亲历探究过程, 体验知识的学习过程。
在传统的教学中, 学生们的回答多是对一些已有事实的“陈述”, 而没有机会抓住那些感兴趣的、激发智力和能力的创新问题, 更谈不上再生问题。面对新课程, 我们必须让问题激活课堂、激活学生。当然, 从教师设疑逐步走向学生设疑, 我们的教学也就显现出它巨大的功能。
2. 实验探究, 让学生完成知识的自主构建
多年来, 高中化学课程和教材, 其指导思想和内容呈现方式各有特点, 但似乎都将“通过实验学化学”作为共同追求的一条线索。无论是学习原理的课程, 还是偏重生活的课程, 化学实验都是学习的重点内容。从化学实验的设计到问题的解决, 融入了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面对新课改, 如果说, “照方抓药”的实验还在苟延残喘, 那么新课程中, 这样的实验将大大被探究性实验所取代。
被奉为信条的美国谚语是:“告诉我, 我会忘记;做给我看, 我会记得;让我亲做, 我才懂得。”这说明亲身体验在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根据教学的内容, 重新设计, 优化结构, 适当增加实验, 尽量让学生多层次、全方位地去认识化学原理。即使是复习课, 放弃现在的教师归纳总结和学生题海训练, 而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新的情境下重组实验, 并大胆质疑, 以问题为导向, 进行实验探究, 将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当然, 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提高。
如硫酸性质的教学可以在实验室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提供药品:CuSO4·5H2O晶体、水、纸片、CuO粉末、浓盐酸、Na2CO3溶液、Fe、石蕊试液、点滴板、玻璃棒、胶头滴管、酒精灯、试管等。
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 根据提供的药品和仪器自行设计实验方案, 研究稀硫酸和浓硫酸的性质。
教学中以下问题在讨论中层层递进。
(1) 为什么CuO粉末与浓硫酸没有明显的反应现象?而CuO与稀硫酸反应却出现蓝色?
(2) 为什么Na2CO3溶液与浓硫酸的反应比稀硫酸反应快?
(3) 常温下, 用Cu片、Fe片可以鉴别浓硫酸和稀硫酸吗?
(4) 鉴别浓、稀硫酸可以采取哪些方法?
在问题的情境中, 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 学生获得了知识的自主建构。
3.“望文生义”, 让学生有序存储物质的化学性质
对于元素化合物的学习, 学生往往感觉纷繁复杂, 物质的性质让人望而却步;而测试题变化多端, 陷阱重重, 常常让学生产生挫败感, 大大影响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这是由于学生不善于储存、联想、加工知识, 因而不能使知识有序化, 所以也不能有效地提取知识。
所以在元素化合物的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学会盘点知识, 激活知识。事实上, 每种化学物质都有一定的归属, 即属于金属单质或非金属单质, 碱性氧化物或酸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 酸、碱、盐, 等等。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 应该让学生清楚事实上每种物质都是在一定的知识体系中, 并具有一定的反应规律。
引导学生分析物质性质“三部曲”, 一从属类看共性, 二从化合价看氧化性、还原性, 三从个性看特殊性。
如面对二氧化硫, 首先应该通过“望文生义”, 慧眼识出二氧化硫是一种酸性氧化物, 从而具有酸性氧化物的共性。即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二氧化硫能与碱反应、二氧化硫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二氧化硫能与某些含氧酸盐反应。进一步分析二氧化硫中硫为+4价, 处于化合价可升可降的位置, 判断其既具有氧化性, 又具有还原性。最后再从特殊性认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这样的引导, 使学生通过有序思维梳理每种物质的化学性质, 从而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 而是主动建构生成。而这种建构, 是从已知推未知, 用原有的化学知识作为武器来学习新知识, 并把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的知识体系中。
4. 展开联想, 让学生有效地记忆化学方程式
学生在学习中常常是死记硬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即使记住了化学方程式, 也让其束之高阁, 不知道如何应用;事实上每个化学方程式都蕴含化学“史实”, 并不是抽象符号的堆砌, 它原本是有血有肉的。所以, 在教学中, 要让学生给每个化学方程式赋予生命意义, 即让每个化学方程式“张口说话”。从而使化学性质“生动活泼”。
这样, 每个化学方程式不再是孤立的, 死板的。每个化学方程式都在诉说其性质、实验、鉴别等等。这样的化学学习变成了一个有滋有味的学习过程。
5. 指导学法, 让学生在“学会”中“会学”
英国哲学家、科学家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被人们推崇为至理名言。在新的课改中, 是否应该说“学习就是力量”?借助新课改让学生真正改变学习方式的任务将落在我们的肩上。长期以来, 学生陷于被动学习而不自知, 甚至在教师的主导之下, 积极充当配角。在新课程中, 我们一定要通过引导、指导、贯穿、示范, 让学生灵活整合运用多种学习方法。如自主学习、框架学习、网络学习、暗示学习、对比学习等, 同时让学生学会相应的获取信息的意识、观念、方法、手段和技巧, 并在学会学习中助长情感、态度方面的生长点。
可以针对不同任务设计有效的指导策略, 通过支持学生反思、调整学习过程, 形成学生的学习策略。
记忆规律安排好阶段复习等等。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最大障碍是记忆问题。在教学中要通过示范指导学生按照联想法、拟人法、网络法、对比法等对所学知识加以理解记忆, 并使学生学会能够在尽可能多样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的东西, 使普遍的知识规律化、有序化, 零碎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
在元素化合物的教学中, 要运用实验现象、模型、图表、文字描述为学生提供物质组成、结构与性质变化的信息, 要帮助学生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联系、运用存储的知识, 通过分析、综合和必要的推理、论证, 获得新知。从某种角度看, 元素化合物的教学重点, 不在于详尽系统地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 而在于能否帮助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以及自然界、生产和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 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 提高对这些感性知识进行初步加工和记忆的能力, 从而完成知识的构建, 使知识真正纳入学生的学习体系中。
学习方法的指导, 包括如何自学、如何看书、如何
摘要:在元素化合物教学中, 可以通过思考、实验、联想、发现等教学策略, 引导学生将知识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在这里教师还是主导, 在引导的过程中, 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从而使之自主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的有效性 篇5
关键词:新课程;元素及其化合物;三维目标;探究研讨
从高一必修1新课程教学实践中,我感悟最深的一点:新课程背景下,关于元素及其化合物(鲁科版化学必修1)的教学存在很多的问题,它是高一的一条拦路虎,更是高三总复习一大难题,探索新课程背景下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效教学非常必要。
一、新课标背景下元素化合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虽广东、江苏、山东、海南、宁夏等省已先行实施,但在我省实行新课程至今才两轮,认真总结和反思,结合各教师的“抱怨”,我认为,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理解不透
个别教师认为新课程改革只是简单的教材结构调整,对课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变革精神没有真正领会。
沿用老教材的罗列式教学方式,对学生施行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期望学生能将满堂灌的内容尽收脑海。
结果却背离了新课程教学课标与教学要求,加重学生负担,削减学生学习兴趣。
因此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新思维――探究、研讨式教学对长期的应试教学形成思维定势的教师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和考验。
2、时间不足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高一学年完成必修1和必修2两个模块,其中必修1包含了高中阶段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所有知识,与旧教材相比,知识系统学习的分量大大减少,而化学概念和原理的教学内容相应拓宽,加强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为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必修1和必修2教材增设了“联想・质疑”“观察・思考”“活动・探究”“交流・研讨”“迁移・应用”及“概括・质疑”等活动性栏目。
因此,在每周3课时的教学时间内,要完成以上内容,并让学生能在比较系统地掌握过程与方法的同时清楚各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和相关知识,时间明显不足。
结果势必:教师的“教”达不到新课程教学的探究式模式和灵活的引导激发式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不能实现新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尤其是过程与方法的领悟无从实现,更不用说实现方法与知识的融会贯通。
这样,为高三总复习埋下隐患,因为知识的繁、杂、多、生疏,高三的复习课犹如炒夹生饭,无论你怎么烹饪依然熟不透,匆匆忙忙的,好象上新课,仍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二、在案例分析中探究新课标下的教学方式
下面针对以上提到的问题,以案例分析的形式,通过新旧授课模式的对比、评课、反思来尝试体验新理念和具体实施策略。
课例1: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化学第二册第四章 第一节 镁和铝(第1课时)
1、授课过程
【教学内容】“镁和铝”
【引入】开门见山的提出课堂内容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
镁和铝
物理性质:
相似点和不同点
镁和铝的化学性质
跟非金属反应
2、与酸
3、与碱
4、与某些氧化物
5、用途
三、反思
以上课例展示的是一节元素化合物部分的传统的新课。
以上的结构看起来象是在“编制一张绝妙的网,不管大鱼小鱼,一网打尽”,其主体是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以系统的知识框架和它们之间严谨的关系利用课堂40分钟,按一定的程序慢慢的输入学生的数据库。
学生被动地听课与笔记,观看实验,几乎没有机会参与到课堂探究活动中来。
当然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是非常完美的,但是学生的大脑毕竟不象电脑,它没有存储功能可以过耳过目不忘。
所以实际所达的效果远远没有预期的好,往往只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些实验中的精彩片段或讲解中有特色的一小部分知识点。
在练习和作业中,无法回忆起知识点,就更别谈灵活应用与创新了。
课例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鲁科版 必修1
第四章 第二节 铝 金属材料(第1课时)
1、授课过程
【教学内容】“铝与铝合金”
【联想.质疑】先把问题抛出来,让学生看各种各样的图片产生兴趣后,对本节内容产生求知欲
【交流.研讨】讨论:
1、铝作为一种金属,它可能具有哪些性质?
2、铝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这可能与它具有的哪些性质有关?
【师】展示铝样品,并引导学生归纳。
【生】总结
【观察.思考】[实验1]铝在氧气燃烧,观察现象
[实验2]铝和三氧化二铁的反应
【师】通过观察现象和实验过程所用的药品,描述现象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生】讨论和交流,利用氧化还原知识,书写反应方程式
【师】引导回忆实验室制氢气的方法
【生】讨论得出正确答案
【师】思考能否用铝Al与浓HNO3、稀HNO3、浓H2SO4、稀H2SO4、浓HCl、稀HCl制氢气?
【生】(以旧知识为生长点)快速回答:常温下,铝在浓硝酸和浓硫酸中发生钝化,不能制备氢气。
【师】追问其他几种酸的情况,结合实验。
【生】观察:铝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得氢气
写出方程式:(略)
综上推出:稀硝酸与活泼金属单质都不能制氢气,因为它具氧化性。
浓盐酸因其易挥发,与活泼金属反应无法制取氢气。
【师】总结归纳:
可以选用的是稀盐酸和稀硫酸
反应特点:①与氧化性的酸(硝酸)反应无H2 ②与非氧化性酸(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产生H2
③与浓硝酸和浓硫酸发生钝化(常温下)
【生】学生探究讨论发现这不仅是铝还是镁和铁等活泼金属单质的通性(铁在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中也发生钝化)。
预习发现铝的特殊性在于:
它不仅有上述性质,还能与碱溶液反应:
2Al+2NaOH+6H2O=2Na[Al(OH)4]+3H2↑
(四羟基合铝酸钠)
【师】总结铝为唯一一种两性金属单质。
既能跟酸反应也能和碱溶液发生反应,且都生成氢气。
【生】由实验和探究联想到现实生活关于铝的用途:制各种合金、飞机汽车、导线、铝锅炊具、铝泊包装等。
其中与食物直接接触的用途应尽量限制用量。
因为文献查阅显示:长期服用会造成体内铝的积累,对人体健康极为有害。
【师】谈自己的看法,并布置课后预习与思考: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两性是怎么体现的?
(探究继续……)
2、反思
课例2与传统教学不同,既是一堂实验探究课,又是一堂阶段性的复习总结归纳课。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回顾了前面章节和初中化学的相关知识,还对氧化还原、离子方程式等必修1重要考点进行了巩固。
以旧的知识为生长点,引出了新知识铝与其他活泼金属单质具有的相同点,同时学了铝的特性,它有其他金属所没有的两性,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发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
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师适时的引导与归纳总结,使知识形成完整的体系,让发散的思维又得到适当的收敛。
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教学的探究理念,很好地发挥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使新课与复习课、训练课很好的融为一体。
不再是教师的满堂灌和枯燥的讲解,显得意味深长。
三、启示
对以上两个课例,考与学的效果迥然不同,关键在于教学理念的差异。
前者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在教师清晰的讲解下获取知识,目的是使学生能由此获取全面的知识。
但是,很大程度地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新能力的开发,导致学生慢慢地散失学习的兴趣。
而课例2则注重学生的内在需要,体现了新课程“知识问题化,问题情景化”理念,由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勾起他们的求知欲,同时辅以教师适时引导和归纳总结,学生很好地参与到课堂的教与自己主动的学中,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力得到尽可能发挥,达到的效果自然要比前者好得多。
对于元素及化合物的学习,其思想内涵是结合生产、生活、环境问题,通过丰富的课堂演示实验和各阶段的分组实验让学生对知识有感性认识,然后通过课堂的交流研讨和探究配合教师的引导、归纳、总结逐渐形成理性认识。
在以上学习的程序中,不断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巩固高一必修课程的几个重要工具:物质的量、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等知识。
根据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观点“影响学生学习的首要的因素是他的先备知识”,也就是说新的知识,高一级的知识是以原有的旧知识为生长点,延伸学习的。
当然,鉴于以上提到时间不足的问题,教师首先得着眼于课标,不能一味地追求知识容量,把删去的或在新课程标准中不要求的内容随意的增加到课堂教学中,认为教得越多越好,结果无形中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削减学习的兴趣。
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在清楚解读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过程准确把握课标精神,把握好度与量;加强课堂驾驭的技巧,极大限度地利用课程资源,以学生的探究研讨为途径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实践能力。
这样才能顺应新课程理念,适应新课程背景下的素质教育,在新高考中运筹帷幄。
参考文献:
[1] 唐爱党.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问题及思考.
[2] 陈露春.必修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策略与案例分析.
[3] 王 磊.化学教学研究与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 包朝龙.任志强.新课程理念下元素化合物教学设计微探[J].化学教育,2008,(4):13-16.
[5]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化学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6]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7] 汪凤炎,燕良轼.教育心理学新编[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
提高元素化合物知识复习有效性的策略【2】
【摘要】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高考复习的一个重点内容。
其牵涉的内容较多,是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的难点之一。
文章阐述了突破这一重难点的方法,即在教学中从纯粹的知识归纳转向依托化学观念的渗透,帮助学生构建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网络,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 元素化合物 分类观 转化观 氧化还原观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化学学科的核心内容之一。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和历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省理科综合考试说明》对这部分内容有着明确规定,要求学生应“了解常见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其中包括了 H、C、N、O、Si、S、Cl、Na、Al、Fe、Cu、Mg等多种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这部分内容也是高考复习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当前的高考复习教学中,相当多的教师以某一族的典型元素为代表,进而复习该族元素的通性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然而学生在这样的复习过程中常常感觉知识点零散,缺乏系统性,记忆难度较大,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往往无所适从,不知如何下笔。
初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复习策略 篇6
这部分知识“碎、散、多、繁”,复习时,要分清主
次,突出重点,讲究策略。
一、抓主线
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要抓住“结构决定
性质,性质决定制法、存在、用途和检验”这条主
线。任何物质的性质都是由其结构决定的,物质
的性质与它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状态及用途是直
接联系着的。例如:氧原子的结构为,
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
结构,表现出较强的非金属性,能跟多种物质反
应。它既以游离态形式存在,又以化合态形式存
在。因此,氧气既可由分离液态空气制得,也可由
化合物制取。它能助燃,此性质可作为检验氧气
存在的依据。氧气参加化学反应时放出大量的
热,这就决定了氧气有焊接和切割金属及作为火
箭发动机里的促燃剂等用途。可见,抓住了氧的
结构与性质,有关氧的其他知识就迎刃而解了。
二、抓联系
元素化合物知识零碎、分散,要善于抓住知
识间的内在联系,把知识点连接成知识线,进而
交织成知识网,将化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
络化,变多为少,化繁为简,便于记忆。如“碳和
碳的化合物”可用图1表示为:
图1
三、抓重点
元素化合物知识描述性多、头绪多,内容复
杂,需要记忆的知识多,在复习时必须分清主
次,突出重点。如第三章的重点就是氢气,以氢
气为中心有如图2所示知识需要掌握(并注意实验现象及描述):
图2
四、抓对比
元素化合物知识易混淆,复习时,要抓住特
性,运用对比,掌握重要物质的个性和共性,在
比较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可将
CO和CO2作表1所示比较:
表1
性质及用途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
物理性质
色态无色无味的气体无色无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略小比空气大
溶解性难溶于水能溶于水
化学性质可燃性2CO+O2点燃2CO2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还原性CO+CuO△Cu+CO2不具有还原性
跟水反应跟水不反应H2O+CO2H2CO3
(H2CO3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跟澄清石灰水反应不反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
CaCO3↓+H2O
用途燃料,冶金工业上常用做还原剂灭火、工业原料,干冻用做致冷剂、人工降雨
五、抓结合
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基本理论、实验和计算
密切相关,复习时应抓好“三个结合”。
1.与基本理论结合
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以理论为指导,既有
利于巩固和加深对物质变化的本质和原因的理
解,又有利于对基本理论加深理解和灵活运用。例如,为什么NaHSO4不是一种酸?可用
酸的定义和盐的电离来解释。NaHSO4的电离
方程式为:
NaHSO4Na++H++SO2-4
它产生的阳离子并不全部都是氢离子。
再如,为什么铁与硫、硫酸铜溶液、盐酸等反应时
显示+2价?根据物质结构理论,单质铁遇到
S、H+、Cu2+等较弱氧化剂时,铁只能失去最外
电子层上的两个电子而被氧化成Fe2+。
2.与实验结合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复习元
素化合物知识时,若结合一些典型实验进行,不
但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能提高学生
的学习兴趣。例如,将含CO、H2、CO2、N2的混
合气体,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氢氧化钠溶液
和浓硫酸,最后剩余的气体是什么?各有什么现
象?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又如,复习氢氧化钠
的性质时,可边讲边实验NaOH溶液与CuSO4
溶液、FeCl3溶液的反应,这样有利于学生记住
生成的两种沉淀的颜色,加深对NaOH性质的认识。
3.与计算结合
复习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时,必须与计算紧
密结合,即将定性分析深化为定量计算。例如,
向含有14.8 g氢氧化钙的溶液中通人二氧化
碳,有10 g碳酸钙沉淀析出,问通入的CO2的
质量是多少?
此题涉及到CO2、Ca(OH)2、CaCO3、
Ca(HCO3)2四种物质的有关反应性质、过量的
CO2的链锁反应等,这样既巩固了对物质性质
的理解,又提高了分析和计算能力。
总之,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必须以结构
为指导,性质为核心,正确处理好个别与一般的
关系,善于将零散知识串成一个整体,使化学知
识系统化、条理化,便于理解和记忆。
(收稿日期:2015-01-11)
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 篇7
化学教学一般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观察具体物质和现象,先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通过实践活动去运用化学知识,解决认知矛盾,发展认识能力。在这个认知过程中,需要逻辑思维方法的指导进而得出结论。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1]。分析法是把对象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层次、因素,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简单要素分别加以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而综合法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把事物的各个方面在思维中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进行考察、研究的逻辑方法。分析强调的是对个体的研究,而综合强调的是对整体的研究。但在实际的教学研究中两种方法是相互依存、彼此渗透、互为补充的。教师若能将分析法与综合法很好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不仅可以优化教师的教学方式,还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基本知识构成,是化学学科学习的基础,也是认识化学物质、解决化学问题的必要调节机制之一。但长期以来,很多教师感到元素化合物教学内容庞杂,不好教。学生普遍感到元素化合物内容繁多杂乱、记忆困难,出题点变幻莫测[2]。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从元素化合物知识特点出发,利用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分析内容特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二、知识的呈现体现分析与综合的辩证统一
(一)共性与差异性相统一
不论是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还是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都存在着共性和差异性。在整个知识结构中安排这一内容,就是让学生对两部分的差异性进行分析思考,综合归纳出它们之间所存在的共性,从而实现从整体上把握它们的主要性质。其中,分析的目的就是揭示其中的各个不同点;综合的目的是归纳出这几个部分当中的相同点,得出具体的结论。例如,在学习金属与氧气、与水、与酸等反应以后,运用综合法找出金属的共性。同时让学生分析比较钠、铝、铁分别与氧气、与酸、与水的反应,明确它们之间存在差异,并将该差异与金属活动性联系起来。通过对上述知识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到金属的一般化学性质和不同金属之间的差异性,对金属性质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对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同样可以采用分析与综合的方法进行学习。如通过分析浓硫酸的氧化性、酸性、脱水性、吸水性,综合得出浓硫酸的性质,加深学生的理解,方便记忆。
(二)隐性与显性相统一
化学教材所呈现的知识有外显的,也有内隐的,这些都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3]。从某种程度上讲,分析法是显性的,而综合法是隐性的。通过对显性知识的分析,学生能跳出对知识的单一认识,多角度分析知识,综合得出较为科学的结论,避免机械记忆。如对于元素化合物知识“Na2O2与CO2、H2O的反应”的显、隐性知识的学习见表1。
(三)集中与分散相统一
元素化合物知识采取的是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编排方式[4],集中体现的是整体性,是综合法的运用,而分散即将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这又是分析法的内涵。集中与分散相统一,具体体现在人教版必修1、必修2 两本教材的编写上。在必修1 中,教材选取了钠、铝、铁、铜四种金属元素和氯、氮、硫、硅四种非金属元素。由个别到一般,实际上是为必修2 中元素周期律的学习打下基础。反过来,元素周期律的学习是对前面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深化。这时集中已学知识与现学知识加以分析,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的认识,所以在教学中要有集中的观念。集中与分散相辅相成,在分散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由点到面,由分析到综合,先研究一个个物质,然后再慢慢上升到类,最后再形成规律。
三、运用分析法与综合法进行教学
(一)基本定律、主要规律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分析与综合
科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往往需要分析与综合,甚至可以说,分析与综合是科学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思维模式。例如,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发现元素周期表的过程中运用到了分析与综合的科学方法。他分析了以往化学家对相似元素的全部分类法,意识到这些方法只关注到孤立元素自身的性质而具有片面性,最后综合考虑了元素原子量以及元素间的关系进而发现了正确的元素周期表[5]。对于人教版“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认知发展规律的形成和发展需要用到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具体见表2。
(二)应用分析与综合确定教学方法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一般来说,选择、确定教学方法时,应该考虑的问题有:教学目标;教材内容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本身的素质;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6]。教师对上述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分析,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整合优化,最后综合得出最优的教学方法。如图1 所示。
如对于“硫和氮的氧化物”教学方法的确定[7]。通过分析教材,知道本节内容是继学习了常见非金属氯、硅之后而设计的非金属化合物,以大气污染的两个典型代表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为切入点,了解硫、氮的氧化物带来的危害,体现知识与社会、生活、健康、环境的联系。那么学生在已有的知识水平上,通过对这两种化合物的学习,萌发了学习的“自主性”,产生对学习的渴望。这时,教师应创设良好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交流、合作和探究,一方面对新信息的意义建构,另一方面完成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综合以上的分析,可确定本节课的教学方法———讨论探究法。
(三)分析与综合指导学生解答化学习题
分析法与综合法是中学化学解题思想中最基本的两种方法。分析法是从题目的特征结论或需求问题出发,利用我们已有的知识一步一步地探索下去,最后到达题设的已知条件,这是“执果索因”。综合法是从已知条件出发,利用我们已有的知识经过逐步的逻辑分析与推理,最后到达特征结论与需求问题,这是“由因导果”。
【例题】 亚氯酸钠(Na Cl O2)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主要用于水的消毒以及砂糖、油脂的漂白与杀菌。图2 是过氧化氢法生产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图。
已知:1Na Cl O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Na Cl O2·3H2O。
2纯Cl O2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稀有气体或空气稀释到10%以下是安全的。
(1)发生器中鼓入空气的作用可能是____。
(2)吸收塔内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在碱性溶液中Na Cl O2比较稳定,所以吸收塔中应维持Na OH稍过量。判断Na OH是否过量的简单实验方法是_____。
(4)从滤液中得到Na Cl O2·3H2O粗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是____。
【评析】本题通过化工生产亚氯酸钠工艺的一部分来考查学生分析与综合的能力。对此,学生需要分析的内容有基本化学反应、技术意识、经济效益以及环境问题。综合这几点来确定解此类型题目的基本步骤是:
1从题干中获取有用信息,了解生产的产品。
2分析流程中的每一步骤,从几个方面了解:A.反应物是什么?B.发生了什么反应?C.该反应造成了什么后果?对制造产品有什么作用?抓住一个关键点:一切反应或操作都是为获得产品而服务。
3从问题中获取信息,帮助解题。
了解流程后着手答题。对反应条件的分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对反应速率有何影响?
2对平衡转化率有何影响?
3对综合生产效益有何影响?如原料成本,原料来源,能源成本,对设备的要求,环境保护(从绿色化学方面作答)。
从上述例题可以看出,将科学方法中的分析法与综合法运用于化学习题中,有利于学生学会“由厚变薄”的学习方法,培养总结概括、抓住重点的能力,同时,学生要独立地、较好地完成这类作业,必须要全面地复习有关知识,因此有利于学生夯实基础,完善认知结构。
四、分析法与综合法的教学功能
(一)有效达成新课程三维目标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分析与综合,注重一种过程,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即促进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传统的教学通常把所见到的化学现象与化学习题分开,学生在做习题时很大程度上是套用已有的模型、模块。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之中缺乏真实感,不利于能力的提高。教师在习题教学中要加强方法的指导,先以分析法为主寻求解题思路,再用综合法有条理地表达解题过程。整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是一个系统的综合治理工程,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没有使学生真正理解知识。大负荷的训练、应试没有使学生在认知结构上发生质的变化,教师的教学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这种教与学的方式下每况愈下。分析法与综合法作为重要的科学逻辑方法,是获得科学知识的手段和工具,能够有效地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行为,改变学生完全依赖教师的学习习惯和行为。
综上所述,分析法与综合法在化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教学功能,尤其在教师分析教材知识呈现上、教学方法的确定上、学生解题的指导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或多或少都运用到了分析法与综合法,只是大多数教师没有对这两种科学逻辑方法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科学逻辑方法的学习和培训,在遇到一些教学问题时,不妨考虑一下能否用到分析法与综合法,很有可能起到简化问题、“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47.
[2]王磊,郭晓丽,王澜,等.元素化合物认知模型及其在复习教学中的应用[J].化学教育,2015(5):15.
[3]王后雄.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188.
[4]王磊.普通高中化学课程分析与实施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8-49.
[5]盛根玉.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的历史考察[J].化学教学,2011(5):66.
[6]胡志刚.化学微格教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74-75.
如何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 篇8
那么, 对于初中元素化合物知识, 如何进行学法指导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注重教法对学法的启发作用
学法指导不应是单纯地把学法强加给学生, 主体性教学也不应是让学生盲目自学、任其发展, 而是教师要不断启发和训练, 促动学生自觉、主动地发现和探索, 悟出学法。因此, 教师的教法上应做到以下几点, 以对学生的学法起到支持、示范、启发的作用。
(一) 运用直观手段, 强化形象思维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根据学科特点, 教师应千方百计创造条件, 把实物和实验提供在学生面前, 或边讲边实验, 让学生通过对实物和实验的观察, 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 以强化形象思维, 为进行抽象思维, 上升为理性认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 在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还要引导他们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 透过现象认识物质变化的实质, 从而理解这些知识, 同时培养了观察和思维等能力。
(二) 突出典型物质, 注意联系对比
元素与化合物种类繁多, 许多教师和学生都感到“繁杂、零散”, “易懂、难记”。因此, 应加强典型元素和化合物的教学, 做到触类旁通, 这样就可以变多为少。
例如, 在讲CO2实验室制法时, 应加强与O2、H2的实验室制法联系对比, 从而得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这样既做到温故而知新, 又加深了对新旧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如, 酸类物质, 盐酸组成简单, 单纯而明显地表现出酸的通性, 以盐酸为典型, 重点讲授, 掌握了盐酸的化学性质, 其他酸的通性则迎刃而解。
(三) 积极开展探究教学
探究教学是引导学生像“小科学家”一样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 同时受到科学价值观、科学方法等的教育, 并发展自己的个性。
如在学习盐酸的性质时, 我设计了一系列探究实验, 分别探究H+和Cl—的特性。学生通过亲历探究, 感悟到盐酸的五点化学性质中, 有四点 (使指示剂变色, 跟活泼金属反应, 跟铁锈反应以及跟Cu (OH) 2等碱的反应) 实际上是H+表现出来的性质, 而盐酸与Ag NO3溶液的反应则是Ag+和Cl—结合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Ag Cl的缘故。这样他们不需要去死背酸的五点通性, 就能轻轻松松利用离子进行思维, 推断出其他酸的化学性质, 然后进行实验验证, 学生那种“小科学家”的成功和自豪感溢于言表。
二、重视理论指导, 掌握变化规律
仅从表面上孤立地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只能死记硬背, 必然感到难记。如果用理论指导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 则能抓住变化的实质和规律, 使繁杂、零散的知识变简单, 易记住。例如, 化合价是元素的一种性质, 既有数字, 又有正负, 学生记元素的化合价不仅毫无兴趣, 也易混淆。当学生根据原子结构认识化合价的实质后, 就地判断出元素的化合价, 并归纳出一些规律性。
三、抓住性质主线, 紧密联系实际
在初中化学中, 每一种具体物质一般都要学习其“性质—用途—制法”, 材料繁杂。应指导学生从繁杂的材料中理清关系, 性质决定用途, 物质的制取与性质有关。以性质为主线, 掌握了性质, 就容易理解和记忆用途、制法了。例如, 掌握了H2的性质后, 自然就会联想到用途:密度小———填充探空气球;可燃———高能燃料;还原———冶炼金属等。在实验室里, H2的制法原理就是稀硫酸和活泼金属的性质, 收集方法则由H2的物理性质决定。因此, 学会了抓住性质主线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 繁杂零散的性质、用途、制法等就串联在一起了。
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 篇9
一 抓住转化关系图和两条主线, 促进化学知识整体建构
在教学过程中, 建立元素化合物多维梳理的学习模式, 让学生依照模式按图索骥、反复演练, 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有利于知识的整体建构。
1. 绘制和讨论物质转化关系图
分类法是一种科学方法。在梳理元素及其化合物时, 让具体物质与所属类别联系起来, 让物质的具体变化与所属反应类型联系起来, 可收到点、线、面相结合的纵横联贯的立体建构效果。例如, 在复习硫及其化合物时, 可引导学生绘制并讨论如下物质转化关系图:
从整个图形的布局来看, 横向物质有单质、氧化物、酸和盐等, 其相互转化不存在化合价变化;而纵向物质则有硫的负价、零价 (单质) 、正四价和正六价等, 其变化则存在化合价的变化。图中的“点”, 表面上看是具体的每种物质, 而实质上是每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如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和硫酸的强酸性及强氧化性等, 它体现在与相邻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上;图中的“线”, 则体现在纵向和横向的变化上, 前者主要为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转化, 属于复分解反应方面知识;而后者则为不同价态物质之间的转化, 属于氧化反应方面知识。根据新课标和考试说明的要求落实好每一个知识点, 根据复分解、氧化还原等反应规律展开讨论以加深对每个知识点的理解, 这样将具体物质整合到各类物质之中, 将具体反应整合到各类反应之中, 点面结合、纵横联贯。可见, 物质转化关系图是点、线、面相结合的一种高级整合模式。根据新课标的要求, 中学化学中必须加以整合的还有Na、Al、Fe、Cu、O、C、Si、N、Cl等元素, 这些都可以引导学生按照以上模式加以自觉整合。
2. 抓住两条主线, 促进知识建构
第一, 根据元素“位—构—性”关系主线进行梳理, 将元素化合物知识整合到周期表中, 发挥周期表的统率作用, 瞄准重要元素 (如钠、铝、氧、硫、氯、碘、氮、碳等) 的重要性质 (如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包括单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氢化物的稳定性和酸碱性, 以及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碱性等) , 运用周期表知识进行点与线结合的纵横梳理整合。例如, 在复习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时, 思路如下:由于氮原子核外共有二层电子且最外层有5个电子, 所以氮元素位于第二周期第VA族;又由于氮原子的核电荷数比碳原子多但比氧原子少, 而它们的电子层数却一样多, 所以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作用力C
第二, 以“结构—性质—用途—制备—保存”为线索, 对常见物质进行发散式梳理整合。这虽然是元素及其化合物学习的传统方式, 而新教材又不再具有那样的系统, 但是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顺藤摸瓜式的独立探索, 对知识进行整合并扩容。
例如, 对氯气知识的梳理。首先, 从结构理解性质:氯原子核外电子最外层有7个, 氯分子由两个氯原子组成, 所以氯气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其次, 从性质理解用途:由于氯气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它能够与绝大多数的金属和某些非金属反应, 所以氯气可以制取氢化氢等氯化物。再次, 从性质理解制法:氯气有强氧化性, 极不稳定, 所以在制法上要使用强氧化手段, 如使用二氧化锰、高锰酸钾、氯酸钾等来氧化盐酸而得, 或使用最强的氧化手段——电解氯化物来制取。最后, 由性质理解保存方法:由于氯气具有强氧化性, 因此, 要避免与还原剂接触。
这样环环相扣地顺藤摸瓜式梳理, 逻辑性很强。总之, 对元素化合物知识进行多维的模式化梳理有利于知识的整体建构。
二 开发反思教学模式, 促进知识的有效建构
学生的个别差异是永远存在的, 因材施教是弥久不衰的基调。由于条件所限, 目前绝大多数地区还不能实施小班化教学, 为了在教学上照顾到每一个学生, 必须注意开发反思性课堂教学模式以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 确保知识的有效建构。
1. 布置编题作业
在现有的高考模式下, 化学高考试题的题型是相对稳定的。在高考备考背景下布置编题作业, 确实有应试教育之嫌, 但正是在这种应试需要的内驱力作用下, 针对题型的编题练习这一反思教学模式才能得到学生接受。因为, 通过编题练习可以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和方法掌握情况的深刻反思, 有利于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基本方法的掌握。
首先, 编题练习可以促进学生对相关陈述性知识掌握情况的反思, 有利于巩固基础。例如, 一道离子共存选择型试题模式为: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
要完成这个编题作业, 就要反思以下知识: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常见的弱酸和弱碱;常见的不溶性酸、碱、盐;常见的氧化性离子和还原性离子;常见的有颜色离子等。反思过程就是复习梳理的强化记忆过程。通过不断的反思, 基础知识就得到不断巩固。
其次, 编题练习可促进学生对程序性知识的反思, 促进元认知水平的提高。例如, 编写一道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类型的选择题, 学生不但要反思离子反应类型及典型的反应, 而且要反思书写离子方程式的程序及自己经常出错的地方, 以确定每个选项的考点设置。可见, 编题练习不但可以巩固“三基”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 而且有利于学生元认知水平的提高。
当然, 在布置编题作业时, 要考虑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差异, 注意引导学生整理相关知识和方法, 根据实际示范编题思路, 循序渐进。
2. 组织开展问题兴趣小组活动
同一个班里有知识缺陷不同的学生, 同一节课里有领会程度不一样的学生。面对这些客观存在的学习水平上的差异, 有一个顺应差异、借力打力的方法——组织开展化学问题兴趣小组活动。
师:“同学们, 试题已评讲完毕, 回顾刚才的讨论情形, 同学们一定还存在各种各样的疑问, 有些知识错误似乎得到了纠正, 但实际上可能还没完全吃透……”
师:“还有谁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分析方法觉得比较混乱的, 请举手……”
师:“好的!共有5个人……对于‘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与强碱溶液反应时为什么分两步进行’这个问题呢?”
师:“共有7人……对于‘如何准确描述溶液中离子检验的实验操作’这个问题呢?”
在几分钟里, 教师通过询问了解到:在做试卷分析时所发现的8个问题中, 虽然在堂上已详细讲解并补充了练习, 但还有4个问题有人需要加强, 其中一个问题有24个同学举手了, 几乎占了全班同学的一半, 决定再抽时间进行统一辅导, 那么其他3个问题又怎么办呢?
“张××同学, 你负责组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及分析方法’讨论组, 下课后确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邀请哪些嘉宾, 要交一位计划书到科代表处。”
以上是一次化学问题兴趣小组活动的发起过程。所谓化学问题兴趣小组活动, 是介于一般化学兴趣小组活动与研究性学习活动之间的一种活动形式, 它是以化学小问题为中心开展的, 有问题才有小组, 问题解决了小组就解散了。它的规模类似于一般化学兴趣小组活动, 但它的成员却没有一般化学兴趣小组那样相对固定, 它的模式类似于一般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但它的规模却没有一般研究性学习活动那样宏大。在一个班中可以有多个小组, 一个同学可以同时加入多个小组。自由组合, 以2人以上10人以下一组为宜, 设立一名课题负责人, 负责制订和执行活动计划, 包括确定活动时间、地点, 邀请嘉宾, 主持讲座等。所邀请的嘉宾可以是科任教师、科代表或其他有助于解决问题的同学等。
化学问题兴趣小组活动的研究课题主要由教师来启发, 可以是学生课堂上的问题, 也可以是作业和测验考试中所发现的问题, 可以是概念辨识, 也可以是方法探究, 只要是学生亟待解决又一时半刻不能解决的问题都可以进行研究。化学问题兴趣小组活动的执行需要管理和督促落实, 可以安排化学科代表进行跟踪记录和汇报。这种活动, 适应学生个体差异, 充分发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 及时而又灵活地解决学生学习上的实际问题, 是一种协作学习, 符合新课标精神。
中学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其他方面知识相互融合相互渗透, 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 决不能孤立地看待。在教学过程中, 一定要着眼于化学知识的整体建构, 注意建立多维梳理的教学模式, 以引导学生加强知识的自觉整合。与此同时, 又要注意开发反思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
摘要:高中新教材中的元素化合物知识虽然比旧教材精简, 但由于这方面知识的感性成分较多, 免不了给人以散乱感, 学生不易记忆, 更不易灵活运用。为了更好地使学生学好和灵活运用元素化合物知识, 抓住转化关系图及“位-构-性”和“结构-性质-用途-制备-保存”两条主线, 开展模式化教学, 促进化学知识的整体建构, 以反思教学模式 (如编题作业和问题兴趣小组活动) 促进知识的有效建构。
关键词:元素,化合物,整体建构,有效建构
参考文献
[1]冯克诚、于明、吴霓.课堂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全书[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6
[2]高文.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8
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 篇10
一、立足新教材, 自主构建知识网络
在新课程的元素化合物教学中, 需要帮助学生利用具体元素化合物感性知识、素材, 建立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网络, 掌握元素化合物间的转化和反应关系。只有把相对零散的元素化合物知识, 连点成线, 连线成面, 由面构成立体的知识体系, 才便于掌握、便于利用。例如SO2的性质与应用的有关知识, 可以联系生产生活事例和学生经验, 设计一些有趣新颖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 再总结出SO2的重要物理和化学性质, 做一个小结, 然后用化学方程式表示SO2和硫单质、重要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 构成知识系统图表。综合所学的知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SO2和硫单质、重要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 绘制成相互转化关系图表。
二、抓好“三个结合”, 进行横向联系
1与基本理论结合。在教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时, 运用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氧化还原、化学平衡等理论加深理解某些元素化合物知识, 同时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灵活运用。如: (1) 卤素单质、碱金属单质熔、沸点的变化规律, 运用分子间作用力和化学键的知识理解这些规律。 (2) 物质的水溶性用相似相溶原理去掌握。
2与实验结合。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时, 必须结合一些典型实验进行教学, 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 而且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在学习“Fe2+”和“Fe3+”的相互转化关系时, 可设计如下两组实验: (1) 向新制的FeCl2溶液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 溶液无明显变化, 再向其中滴加氯水, 观察现象; (2) 取四支分别盛有FeCl3溶液的试管, 再向其中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Fe粉, 铜粉、KI溶液, 观察产生的现象;并写出上述两组实验的有关反应方程式。通过上述实验, 既学习了“Fe2+”和“Fe3+”的性质和相互转化关系, 又复习了“Fe2+”和“Fe3+”的检验。
3与计算结合。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时, 将定性深化为定量是必不可少的, 与计算结合, 既巩固加深对物质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又可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计算能力。例如ClO2、Cl2都是强氧化剂, 都可以消毒杀菌, 与同质量的Cl2相比, ClO具有更高的消毒效率。设计计算相同质量的ClO2消毒效率是Cl2的多少倍。在复习氮氧化物知识时, 穿插NO、NO2、O2、H2O反应的有关计算等等。
三、突出原理概念的指导作用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概念原理形成的基础, 也是印证、检验概念原理正确性的客观事实。在元素化合物教学中, 要尽量联系已学概念原理知识, 分析说明元素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或变化知识, 印证物质组成、结构和变化的客观规律。例如对比钠、镁、铝、铁的冶炼的化学原理, 说明金属元素单质的化学活动性与它的冶炼方法之间的联系;从海水中提取制得氯、溴、碘的好象原理印证三种元素单质氧化性与阴离子还原性的差异。因此要帮助学生理解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要注意突出原理概念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研究的指导作用。
四、观察分析现象, 掌握规律
元素化合物的教学中, 要运用实验现象、模型、图表、文字描述为学生提供物质组成、结构与性质变化的信息, 要帮助学生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联系、运用存贮的知识, 通过分析、综合和必要的推理、论证, 获得新知。从某种角度看, 元素化合物的教学重点, 不在于详尽系统地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 而在于能否帮助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以及自然界、生产和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 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 提高对这些感性知识进行初步加工和记忆的能力。要帮助学生把握观察、分析物质及其变化现象和事实, 从中发现规律的方法。
五、强化化学用语的理解和运用
描述元素化合物的组成、结构、变化离不开化学用语的使用和正确书写。正确运用和书写化学用语, 必须对所描述的物质组成、结构和变化的本质特征有清晰的认识, 知道化学用语是怎样表征所描述的化学事物的本质。在元素化合物教学中, 教师要娴熟、灵活地运用化学用语, 从而准确地描述元素化合物组成、结构与变化知识。不能把化学用语的书写看成是单纯的技巧问题, 如果脱离元素化合物知识, 单纯进行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技巧训练、离子方程式书写规则的记忆, 物质电子式、结构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训练, 学生必然学得苦, 教学效果差。
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 篇11
【关键词】初中化学 教学 元素化合物 探究
对于元素化合物的探究是初中化学课程教学中的一个绝对主题,这也是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的一个有效教学过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对于各个物质的认识过程循序渐进的展开,让学生能够以正确的模式逐渐探究物质的形成方式,这样才能够具备分析物质可能有的特性的理论基础,进而找到探究元素化合物特点的一些有效学习过程。
一、发挥实验教学的指导作用
大部分元素化合物的学习过程是基于化学实验展开的,实验过程也是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元素化合物的依托。正是因为如此,教师才要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积极功效,要让学生在实验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分析物质的性质,认识物质形成的过程与规律,然后探究元素化合物的一些基本特征。教师可以首先在一些典型实验的演示过程中来让学生掌握元素化合物认识的一般方式,当学生的理论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积累后再来培养与锻炼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这种教学过渡会帮助学生更充分的掌握元素化合物的各种性质特征。
化学实验是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认识的生动再现,这一点在很多物质的教学中都可以得到体现。比如,如果没有关于CO2的实验,学习CO2的性质时,只是按照课本文字记忆,学生很容易忘记,对CO2的认识不会有深刻的认识。相反,通过一系列实验,让学生亲自去感受CO2的存在,亲眼观察CO2的各种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亲自进行化学实验,实验过程中的每一种场景都会在学生脑海留下深深印象,这些实验画面都是与CO2的性质相关联,能帮助学生区分CO2与其他化合物的性质。教师要充分发挥化学实验对于知识教学的辅助效果,在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探究时可以充分以实验为依托,这会起到极为显著的教学效果。
二、体现元素与化合物知识的内在联系
化合物是通过元素构成的,化合物的性质也会很大程度受到元素性质的影响,这些都可以体现出元素和化合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元素化合物的教学中,教师要让这一特性的效用更充分的体现出来,在分析化合物时要引导学生善于从元素出发来进行知识探究,来慢慢感受化合物的特点与性质,这会让学生找到很多问题探究的有效方式。教师可以透过一两个实例的教学来给学生进行示范,让学生看看利用元素性质来分析化合物性质可以有的推理方式,慢慢的学习会掌握其中的规律,分析元素化合物时效率也会更高。
例如,在教学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时,是用金属单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的,同时金属单质可用镁、铝和铁代替锌,可用稀盐酸代替稀硫酸进行制取,那么是否还有其他代替物呢?酸是否可以用浓酸呢?这些问题由于学生所学知识的局限性,现在可不向学生解释,只有把问题留下等学到酸的性质和金属活动顺序表后,再来向学生进行解释,这样学生对这些问题就容易理解和掌握了,学生也更容易发现元素及化合物之间的内在关联。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对于学生的引导与启发,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探究能力,这才能够真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多进行知识的归纳与汇总
对于元素化合物的学习过程而言,多进行相应的知识归纳与汇总很有必要,这些归纳过程会让学生发现很多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并且能够让学生推演出一些有效的问题思考的方法与解决策略。教师每结束一个章节或者是一个特定主题内容的教学后就可以让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知识的归纳与汇总,让学生定期进行知识的回顾。这不仅会让学生的知识体系日趋完善,学生也会慢慢总结出元素化合物的一些内在规律,会加强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例如,观察H2SO4,HCl,HNO3,CH3COOH这些酸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就可以总结归纳出酸的一般性质,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其他酸,不至于完全陌生,起码可以说出一些基本性质,尤其是在考试中会出现一些课本中未提到的物质,但却与课本里的化学物质拥有相似属性。这就是让学生定期进行知识的归纳总结可以实现的积极教学效果,这也是加深学生对于元素化合物认识的有效教学方式,这些都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
结语
在初中化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对于元素化合物的认识与剖析能力非常重要,这会让学生在各种问题的解答中都能够准确把握住物质的特性,即使是遇到一些陌生的物质也可以合理的推断出其可能具有的性质特性。教师要加强对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对于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有更好的掌握。
【参考文献】
[1] 蒋洁. 元素化合物知识“易学难记”的解决策略[J]. 化学教学,2013(05).
[2] 杨芳恒. 浅析新课程“元素化合物”章节的教学[J]. 快乐阅读,2013(18).
[3] 胡贵强. 基于理解力培养的元素化合物教学设计研究[D]. 天津师范大学,2015.
元素化合价教学探讨 篇12
化学式是化学教学中最基本的化学用语, 只有学好了化学式, 才能学好化学方程式, 才能让学生更有兴趣地持续学习化学。化学式是一种用化学元素符号和数字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如NaCl、MgCl2、HCl、H2O分别表示氯化钠、氯化镁、氯化氢和水等。如果仅要求学生记住几种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并不是很难的, 但随着学习的深入, 涉及的物质越来越多, 如果没有正确理解元素的化合价, 就不能用科学的方法掌握化学式的书写。
二、初步了解化合物形成的机理
以NaCl为例子, 探究NaCl的形成过程。
提出问题:为什么氯化钠是一个钠原子结合一个氯原子而不是两个钠原子结合一个氯原子呢?
复习:让学生分别画出钠原子、氯原子和氖原子、氩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稳定电子层结构理论的建立:
(1) 氖气和氩气是比较稳定的物质, 这是一个客观事实。它们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2) 以氖原子和氩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示意图为例说明:通常状况下, 原子能稳定存在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征是最外电子层上有8个电子 (当最外电子层为第一电子层时, 稳定结构是2个电子) 。
钠原子和氯原子稳定性分析:
(1) 以金属钠与水剧烈反应的实验说明:钠原子通常情况下是很不稳定的。
(2) 以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通常情况下钠原子不能稳定存在的原因。钠原子有三个电子层, 最外电子层上仅有1个电子, 极易失去最外电子层上的1个电子而形成稳定电子层结构 (即使其次外电子层变成最外电子层) , 从而使失去1个电子的钠原子稳定存在。
(3) 以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通常情况下氯原子不能稳定存在的原因。氯原子有三个电子层, 最外电子层上有7个电子, 极易获得1个电子而形成稳定电子层结构 (即使最外电子层变成8个电子) , 从而使获得一个电子的氯原子也变成稳定结构而存在。
钠原子和氯原子形成稳定化合物机理分析:
通过原子结构示意图 (或电子式) , 直观形象化地展示氯化钠形成的过程。
由示意图分析, 只有当1个钠原子和1个氯原子结合时, 才能使钠原子和氯原子都恰好形成稳定电子层结构而稳定存在。形成的Na+和Cl-通过静电引力形成了稳定的氯化钠分子。
三、元素化合价概念的建立
从NaCl形成的分析过程可知:原子与原子间结合形成化合物时, 必须按照一定数目比才能形成稳定的化合物。
提出问题:原子与原子间结合形成化合物时, 是按照什么样的数目比关系形成稳定化合物的?
化合价概念引入:
(1) 把某个原子在化学反应中能够提供或获得电子的数目定为该元素的化合价数值。
(2) 把提供电子的元素的化合价定为正价。
(3) 把获得电子的元素的化合价定为负价。
因此, 钠元素的化合价就是+1, 写成
找规律:通过对NaCl、HCl、H2O等物质中元素化合价变化规律的分析可知:在化合物中, 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再通过数学上的最小公倍数法, 于是便可得出在化合物中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的数目关系。当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时, 由于不存在化合的问题, 因此,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定为零。
四、学习效果检查
1.试确定下列元素的化合价。
A.K B.Ca C.O D.F
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氧化钾 B.氧化钙
C.氟化钾 D.氟化钙
3.试确定下列氯元素的化合价。
A.NaCl B.Cl2
【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推荐阅读:
元素化合物知识点12-18
元素及化合物12-07
元素及其化合物论文12-12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06-18
学习元素化合物的方法10-03
元素化合物的复习策略论文07-01
高一化学知识点:金属及其化合物08-24
2018—2018学年度高一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12-02
硫及其化合物教学反思07-17
铁的化合物教学设计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