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及其化合物教学案例

2024-09-21

钠及其化合物教学案例(共8篇)

钠及其化合物教学案例 篇1

钠及其化合物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通过学习,掌握金属钠的物理性质,钠与水、与氧气反应的现象以及产物。B.通过学习,了解及掌握氧化钠、过氧化钠的主要性质以及相关的反应。C.通过学习,了解及掌握碳酸钠、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以及相关的反应。2.过程与方法

A.学生能通过实验的操作及演示,直观体会到那的物理性质以及钠与水、与氧气反应的现象。

B.学生能通过列表归纳、分组讨论等方法进行合作和探究性学习,理解并掌握氧化钠、过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以及相关的反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通过对钠的学习,学生能发现并不是所有金属都是质硬的,深刻理解所有事物都不是绝对的。

B.通过实验的操作,学生会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

A.钠与水、与氧气反应的现象、产物及化学方程式。B.氧化钠、过氧化钠的相关反应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C.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相关反应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2)教学难点

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以及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掌握。三.教学过程

1.钠的物理性质的讲述 【教学情境】

我们都知道很多金属都是质地坚硬的,但不知道金属钠的质地会是坚硬的吗?金属钠又有哪些性质呢?下面咱们就来学习一下金属钠及其化合物。

【学生活动】

请一位同学上前演示切割钠的实验,大家来观察现象,并总结钠的物理性质。【教师讲述】

钠的物理性质有:钠是银白色固体,有金属光泽,质软(可用小刀切),是热和电的良导体。熔点低,密度小于水。长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

2.钠的化学性质 【教学情境】

既然钠的物理性质已经有一些让我们出乎意外了,那么钠的化学性质又有哪些特别之处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钠的化学性质有哪些吧。

【学生活动】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刚刚切开的钠的表面的颜色,推测一下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变化,从而进一步猜想生成了什么物质。

【教师讲述】

那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钠,方程式为4Na+O2=2Na2O,而钠在点燃条件下会

点燃 生成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方程式为2Na + O2 = Na2O2。【学生活动】

演示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请同学们归纳那溶于水的现象,并推测可能生成的物质有哪些。

【教师讲述】 金属钠与水反应

现象: 解释: ①金属钠浮在水面 ①密度比水小

②熔成闪亮的小球 ②反应放热,钠的熔点低 ③小球向各方向迅速游动,③反应剧烈,有气体生成 发出嘶嘶声,最后消失。

④溶液变成红色 ④反应后溶液显碱性

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 3.氧化钠与过氧化钠 【教学情境】 上面咱们知道了钠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可以生成氧化钠和过氧化钠,那么它们又有怎样的性质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探讨一下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学生活动】

通过PPT演示氧化钠、过氧化钠分别与水、二氧化碳的实验,让学生总结实验现象以及推测可能的产物。

【教师讲述】

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2H2O=4NaOH+O2↑ Na2O+CO2=Na2CO3 Na2O+H2O=2NaOH 可见过氧化钠的稳定性强于氧化钠:2Na2O+O2=2Na2O2 4.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教学情境】

大家知道厨房里用的小苏打吗?又有人听过苏打吗?那有人观察过它们的样子吗?它们的主要成分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学生活动】

教师演示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分别于盐酸、氢氧化钠反应的实验,请同学们观察并归纳现象,推测生成的产物。

【教师讲述】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1.碳酸钠:俗名:纯碱,也叫苏打。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

碳酸氢钠:俗名:小苏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2.热稳定性

碳酸钠受热不分解,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3.与酸或碱溶液的反应 CO32-+ H+ = HCO3-HCO3-+ H+ = H2O + CO2↑

总反应式 CO32-+ 2H+ = H2O + CO2↑ 碳酸氢钠与酸或碱都能反应 HCO3-+ H+ = H2O + CO2↑ HCO3-+ OH-= H2O + CO32-4.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关系

Na2CO3 通过加酸﹙H2CO3、H+﹚可转变成 NaHCO3 NaHCO3 通过加碱﹙NaOH、OH-﹚可转变成 Na2CO3 【课后作业】

钠及其化合物的对应练习册。四.教学反思

对于本节课的教学,主要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实验现象,使其更加深刻地掌握了钠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过多的运用实验可能会使学生感到乏味,针对此缺点,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采取更多形式来教学,完善此不足。

钠及其化合物教学案例 篇2

一、抓纲据本、回归基础

《考试大纲》中明确规定了化学学科三种考试能力: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而形成这些能力的源头就是“双基”, 一道考题不管有多新颖, 能力要求有多高, 其知识的落点都在课本上或者说都能在课本上找到其影子.因此指导学生要以教材为本, 以元素周期律为引领, 从整个中学化学的层面把钠及其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制法及用途与保存等融会贯通, 将知识点统摄整理, 使之网络化, 有序地贮存.如从钠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来看, 其最突出的性质是——强还原性, 体现最突出性质的实验是——与水的反应, 强还原性的应用是——工业上冶炼钛、锆、铌、钽等金属.要求学生通过列表比较Na2O与Na2O2的颜色、状态、生成条件、稳定性及与CO2、H2O的反应和用途等, 列表比较Na2CO3与NaHCO3的颜色、状态、俗名、水溶性、与酸碱的反应、相互转化及用途等;要求学生判断把除去氧化膜的钠块长时间置于空气中, 可能的现象及反应原理[银白色→灰白 (暗淡无光) →表面有小液滴→白色固体→白色粉末];要求学生写出Na2O、Na2O2、NaOH、NaH、NaCl的电子式等.通过上面的活动还可以使学生的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得到加强, 对化学用语的理解和掌握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二、把考点知识化、知识问题化, 进行发散变换, 重建知识结构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应协同学生从化学与生活、技术及社会的关系中紧扣考点提炼出高质量的问题, 组织学生参与讨论, 生生互动, 师生互动, 不同思想激烈碰撞, 充分暴露出学生知识的不足及思维的缺陷, 不断地补充和纠正, 同时把问题横向联系, 纵向挖掘, 从而达到知识结构的重组, 以建构出合理的认知结构.如:

问题1.分别把小钠块投入下列三个烧杯中, 有何现象?反应原理如何?

由实验现象判断ρ (Na) 、ρ (H2O) 、ρ (C2H5OH) 的大小顺序如何?H2O和C2H5OH分子中羟基上氢原子的活性怎样?

问题2.Na与H2O的反应是固液反应还是液液反应 (能量变化) 课本上为何用铝箔把钠包住再收集氢气?等质量的Na分别与足量的水反应, 一块用铝箔包住, 另一块不用, 产生氢气的质量一样多吗?如何检验氢气?

问题3:为何Ca与H2O的反应无Na与H2O的反应剧烈[Ca (OH) 2的水溶性及反应速率问题]?把Na投入Ca (OH) 2饱和溶液中, 有何现象?把Na分别投入AlCl3、CuSO4、FeSO4的溶液中是发生金属间的置换反应吗?在什么情况下能置换出金属?稍大的Na块与CuSO4溶液作用时会出现黑色沉淀, 为什么?

问题4:为何同温、同浓度的Na2CO3溶液去油污能力强于NaHCO3溶液?

问题5:不用外加试剂, 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如何鉴别Na2CO3与HCl两种无色溶液?把浓度、体积相同的上述两种溶液顺滴反滴, 所得到的CO2体积是否相同? (同温同压下)

问题6:把CO2分别通入下列溶液中:饱和Na2CO3溶液、Na2SiO3溶液、C6H5ONa溶液、NaAlO2溶液, 有何现象?请分析反应原理.

上述问题的解决涉及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应用, 对有些问题需做深度联想, 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 学生的知识与能力不断地获得提升.

三、设计及评价简单实验方案, 培养探究能力

以主干知识为素材, 设计成以实验为平台的多种探究活动, 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激发学习兴趣, 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 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优选实验方案, 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及推理能力及决策能力得到加强.

1.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Na2O2与CO2的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 (把课本知识落到实处)

2.为了探究纯碱溶液呈碱性是由CO32-引起的, 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

变换 (1) :如何证明Na2CO3粉末中混有NaOH固体

变换 (2) :如何证明CO2-3与HCO-共存于溶液中?

3.实验室要用NaOH溶液与CO2来制取纯净的Na2CO3溶液, 已知CO2气体在通入NaOH溶液时极易因CO2过量而生成NaHCO3且无明显现象.可选用的试剂有: (1) 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 (2) 37%的盐酸; (3) 40%的硫酸; (4) 14%的盐酸; (5) 大理石; (6) K2CO3固体; (7) Cu2 (OH) 2CO3固体.仪器自选, 请设计一个制得纯Na2CO3溶液的方案.

4.有两瓶白色固体, 分别是NaCl和KCl晶体, 不用焰色反应, 如何鉴别它们? (用AgNO3溶液进行定量分析)

5.用金属Na制备Na2O, 可有多种方法:

试评价上述三种方案的优劣. (从后续反应、产品的纯度及氮气的保护性考虑

以上方案将教材中的实验内容或与实验有关的某些内容作更深层次的延伸, 多角度、多方位进行探究, 使学生充分体验实验操作、观察记录现象、进行数据处理、通过分析推理获得结论的全过程, 使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整体性和敏捷性得到提高.

四、建立模型, 形成迁移能力

由个别事例抽象归纳成规律, 能用这些规律去解决化学问题.

如 (2004年全国卷) :取a 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 将其产物跟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反应, 反应后固体的质量恰好也增加了a g.下列物质不能满足上述结果的是 () .

钠元素及其化合物计算题方法小结 篇3

关键词:钠;计算题;解题方法

在“3+X”高考中,理科的物理、化学、生物三科为综合卷,考生在考场上面临着大量的阅读量和解题及数据处理量,更快、更正确的解题是取得高分的唯一途径。掌握一些技巧来解化学计算型选择题,可以节省解题时间,缩短思维长度,提高解题的正确率。本文以元素及其化合物部分内容中钠及其化合物涉及的计算为例小结此处常用的几种解题方法。

方法一:公式法

例:(2009年上海卷10)9.2 g金属钠投入到足量的重水中,则产生的气体中含有(  )

A.0.2 mol中子 B.0.4 mol电子

C.0.2 mol质子 D.0.4 mol分子

【分析】选B。题中涉及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其原子全部来源于水分子。本题中将H2O换为D2O,则产生的气体为D2,结合定量分析,共产生0.2 molD2,则含0.4 mol质子,0.4 mol中子,0.4 mol电子,0.2 mol分子,故选B答案。

【方法小结】此类题属于较容易题,需要注意的是:必须明确反应的实质。

方法二:极值法

例:(2007年全国理综卷II)在一定条件下,将钠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1.5 g溶于水,所得溶液恰好能被80 mL浓度为0.50 mol/L的HCl溶液中和,则该生成物的成分是(  )

A.Na2O B.Na2O2

C.Na2O和Na2O2 D.Na2O2和NaO2

【分析】选C。由于钠与氧气反应产物不确定,若用常规法对可能存在产物作逐一尝试,逐一淘汰求解是很繁难的,故本题采取极值法把生成物假设为某一种可能的氧化物加以讨论。反应后溶质为氯化钠,则有n(Na+)=n(Cl-)=0.08 L×0.5 mol/L=0.04 mol;钠元素

守恒

当产物只有Na2O时,m(Na2O)=0.02 mol×62 g/mol=1.24 g;

当产物只有Na2O2时,m(Na2O2)=0.02 mol×78 g/mol=1.56 g。

结合平均值原理可推出该反应生成物是Na2O和Na2O2的混合物。

【方法小结】极值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和分析方法。化学上所谓“极值法”就是对数据不足而感到无从下手的计算或混合物组成判断的题目,采用极端假设(即为某一成分或者为恰好完全反应)的方法以确定混合体系中各物质的名称、质量分数、体积分数,这样使一些抽象的复杂问题具体化、简单化,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极值法解题的优点是将某些复杂的、难以分析清楚地化学问题假设为极值问题,使解题过程简化,解题思路清晰,把问题化繁为简,由难变易,从而提高了解题速度。

方法三:差量法

例(2009年全国卷Ⅰ)为了检验某含有碳酸氢钠杂质的碳酸钠样品的纯度,现将w1克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w2克,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  )

A.■ B.■

C.■ D.■

【分析】选A。此题是关于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解题时先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观察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和量的关系。对含有碳酸氢钠杂质的碳酸钠样品加热,碳酸氢钠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反应前的固体为碳酸氢钠和碳酸钠,反应后全部为碳酸钠,即固体质量的差值是由反应中水与二氧化碳的生成引起的,故反应中水与二氧化碳的质量总和=w1-w2

2NaHCO3■Na2CO3+H2O+CO2△m↓

168……62

x……w1-w2

即168/x=62/(w1-w2),解得x=84(w1-w2)/31,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W(Na2CO3)=(w1-x)/w1=(84w2-53w1)/31w1,故选A。

【方法小结】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某些“差量”(固体质量差、溶液质量差、气体体积差、气体物质的量之差等)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的一种解题法。用差量法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找出理论差量。本法适用于反应不完全或有残留物的反应。在这种情况下,差量反映了实际发生的反应,消除了未反应物质对计算的影响,使计算得以顺利进行。另外反应前后存在差量,且此差量易求出。这是使用差量法的前提。只有在差量易求得时,使用差量法才显得快捷,否则,应考虑用其他方法来解。

方法四:元素守恒法

例:有8 gNa2O2、Na2O、Na2CO3、NaOH的混合物与200 g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恰好反应,蒸干溶液,最终得固体质量为(  )

A.8 g B.15.5 g C.11.7 g D.无法计算

【分析】选Cn(HCl)=200g×3.65%÷36.5g/mol=0.2mol,由题意知,在整个反应过程中,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根据元素守恒得:氯化钠的物质的量应该等于氯离子也就是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则n(NaCl)=0.2 mol,所以蒸干溶液后最终得固体质量为:m(NaCl)=n(NaCl)×M(NaCl)=0.2 mol×58.5 g/mol=11.7 g,故选C项。

【方法小结】守恒思想是重要的化学思想,利用守恒法解答化学问题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解题方法。守恒思想的核心是元素守恒,利用元素守恒有助于从本质上理解物质在转化过程中一些物理量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从而能够抓住问题的本质,达到快速解题、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上题,此题中发生的反应很多,但仔细分析可知,蒸干溶液后所得固体为NaCl,其Cl-全部来自于盐酸中的Cl-,在整个过程中Cl-守恒,则存在n(NaCl)=n(HCl)。

参考文献:

陈跃林.化学中纳元素极其化合物计算方式.读写算.

铝及其化合物教学反思 篇4

本节教学的设计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体现了“让生活走进化学,让化学走向社会”的新课程教学目标,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有以下四个特点:

(1)整节课我重视把课堂交给学生,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重视由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归纳问题。比如关于氧化铝的性质,我是通过几个生活中的问题来引导他们去归纳氧化铝的性质;对于氢氧化铝的两性性质,我是通过探究活动“氢氧化铝能用氢氧化钠和氯化铝来制得吗”来开展,通过学生的大胆猜想,并由学生自己做实验来验证问题,最后得出结论。另有一点得到认可的是我整节课紧紧地联系生活,从铝锅煮水、胃舒平等事例来引入知识,突出了“让生活走进化学,让化学走向社会”的新课程教学目标,也让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体验学习的价值。

(2)充分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尤其是实验探究,认识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以及制备方法这一部分,通过引导学生抓住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法,力求让每个学生知道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不这么做会怎么样。对每个活动都力求让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和师生交流,由学生自己归纳出结论,把以往的机械操作变为活的思维过程。

(3)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在上课期间,遇到某些同学回答不出来时,我当时唯一的念头就是怎么去引导他(她)学会表述,怎么去鼓励他(她)有信心学下去,因为我重视的是这堂课之后学生

都能有些收获,我希望除了知识他们还能有其他的进步,比如提高表达能力,会用化学语言来描述现象等等。

钠及其化合物教学案例 篇5

谢劲松(北京市第五十中学,中学高级)

一、该主题学科知识的深层次理解

1.该主题知识结构

本主题知识包括碳单质(金刚石、石墨 C60)碳的氧化物(CO、CO2)碳酸盐(CaCO3)的性质及用途。

2.该主题知识在整个中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主题知识在整个中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主题知识打通了初三碳及其化合物、高一化学常见碳酸盐、高二有机化学的学习,利于学生掌握生产、生活中常见含碳元素物质性质、用途的学习。

3.本主题知识拓展

3.1 碳循环——地球上的几个碳库

地球上最大的两个碳库是 岩石圈 和化石燃料,含碳量约占地球上碳总量的 99.9%。这两个库中的碳活动缓慢,实际上起着贮存库的作用。地球上还有三个碳库——大气圈库、水圈库和生物库。这三个库中的碳在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迅速交换,容量小而活跃,实际上起着交换库的作用。碳在岩石圈中主要以碳酸盐的形式存在, 总量为 2.7 × 1016 吨;在大气圈中以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形式存在,总量有 2 × 1012 吨;在水圈中以多种形式存在;在生物库中,则存在着几百种被生物合成的有机物。这些物质的存在形式受到各种因素的调节。在大气中,二氧化碳 是含碳的主要气体,也是碳参与物质循环的主要形式。在生 物库中,森林是碳的主要吸收者, 它固定的碳相当于其他植被类型的两倍。森林又是生物库中碳的主要贮存者, 贮存量大约为 4.82 × 1011 吨,相当于目前大气含碳量的 2/3。

3.2 碳的地球化学循环

碳的地球化学循环控制了碳在地表或近地表的沉积物和大气、生物圈及海洋之间的迁移, 而且是对大气二氧化碳和海洋二氧化碳的最主要的控制。沉积物含有两种形式的碳:干酪根和碳酸盐。在风化过程中,干酪根与氧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而碳酸盐的风化作用却很复杂。含在白云石和方解石矿物中的碳酸镁和碳酸钙受到地下水的侵蚀,产生出可溶解于水的钙离子、镁离子和重碳酸根离子。它们由地下水最终带入海洋。在海洋中,浮游生物和珊瑚之类的海生生物摄取钙离子和重碳酸根离子来构成碳酸钙的骨骼和贝壳。这些生物死了之后,碳酸钙就沉积在海底而最终被埋藏起来。二氧化碳可由大气进入海水,也可由海水进入大气。这种交换发生在气和水的界面处,由于风和波浪的作用而加强。这两个方向流动的二氧化碳量大致相等,伴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量的增多或减少,海洋吸收的二氧化碳量也随之增多或减少。

3.3 碳的生物循环

在碳的生物循环中,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被植物吸收后, 通过光合作用转变成有机物质,然后通过生物呼吸作用和细菌分解作用又从有机物质转换为二氧化碳而进入大气。碳的生物循环包括了碳在动、植物及环境之间的迁移。绿色植物从空气中获得二氧化碳,经过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再综合成为植物体的碳化合物,经过食物链的传递,成为动物体的碳化合物。植物和动物的呼吸作用把摄入体内的一部分碳转化为二氧化碳释放入大气,另一部分则构成生物的机体或在机体内贮存。动、植物死后, 残体中的碳, 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也成为二氧化碳而最终排入大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循环一次约需 20 年。一部分(约千分之一)动、植物残体在被分解之前即被沉积物所掩埋而成为有机沉积物。这些 2 沉积物经过悠长的年代,在热能和压力作用下转变成矿物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当它们在风化过程中或作为燃料燃烧时,其中的碳氧化成为二氧化碳排入大气。如今,人类消耗大量矿物燃料对碳循环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方面沉积岩中的碳因自然和人为的各种化学作用分解后进入大气和海洋;另一方面生物体死亡以及其他各种含碳物质又不停地以沉积物的形式返回地壳中,由此构成了全球碳循环的一部分。碳的生物循环虽然对地球的 环境 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从以百万年计的地质时间上来看,缓慢变化的碳的地球化学大循环才是地球环境最主要的控制因素。

二、该主题核心内容的教学策略

教学重点 1: 形态各异的碳单质: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体会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科学方法。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碳跟氧气及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教学难点:金刚石石墨 C60的结构,碳跟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各教学环节的具体教学策略如下:

环节

一、联想质疑:大家对氧气比较熟悉,臭氧也听说过,其实它们是一家人,它们都是氧元素形成的单质。一种元素形成几种不同单质的现象还有许多,如红磷和白磷等等。提起碳的单质,大家一定会想到煤、木炭这些黑呼呼的东西,其实,煤并不是碳的单质,如果我说璀璨夺目的钻石也是碳的单质,大家一定会感到惊讶。高贵的钻石怎么可能与木炭是一家人呢?

环节

二、交流思考:研究表明,透明的金刚石、灰色的石墨和足球状的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请你列举金刚石和石墨的主要用途?推断其物理性质?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下表:

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纯净的金刚石是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可用于制备玻璃刀、钻石、轮锯、钻头等。石墨是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的细鳞片状固体。石墨很软,有滑腻感,有优良的导电性。生活中,还有一些物质的主要成分是石墨,它们是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的,如木炭、焦炭、活性炭、炭黑等。由于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它具有吸附能力。活性炭的吸附能力更强。能吸附毒气、色素和有异味的物质。用于制糖、食品、净水,制防毒面具等。C60用途:材料科学、医学、超导体等。

环节

三、启发讲授:金刚石和石墨都由碳元素组成,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核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金刚石和石墨都由碳原子构成,你认为它们的排列方式有多少种?发挥想象力,可以是线状、层状、或网络状、笼状等多种可能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这种不同的排列会导致怎样的后果?学生分组讨论,并阅读教材。

因为构成它们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结构不同),从而导致金刚石、石墨、C60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存在很大差异。这也体现了化学学科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学科思想。

环节

四、实验演示:木炭跟氧化铜的反应。该反应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实验时,要引导学生着重观察两个问题:

(1)石灰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2)试管里的粉末发生了什么变化? 根据实验现象,由学生自己分析木炭跟氧化铜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教师加以指导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分析这个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关系,引出还原反应。

最后,小结:

1.一种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单质。

2.碳的几种单质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

3.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教学重点 2 :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与石灰水的反应。

1.由二氧化碳用途推测其可能具有的性质,并对性质进行分类。

2.启发讲授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教师结合学生在上一个教学环节中抽提出的一部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加以补充,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如下学习笔记: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1)通常状况下,无色的气体;(2)密度比空气大;(3)能溶于水;(4)有“三态”的变化。

我们平时打开汽水或啤酒盖时,常有大量的气体产生,这是什么气体呢?这是利用哪一点性质呢?用什么方法来检验? 该气体是二氧化碳,在通常状况下,1 体积的水大约能溶解 1 体积的二氧化碳,增大压强还会溶解得更多。生产汽水、可乐等碳酸型饮料就是利用了二氧化碳的这一性质。

3.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教师由生活情景引入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教学:检验可乐瓶中溢出的二氧化 5 碳可用澄清石灰水。教师演示实验: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 CO2 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落实化学方程式。

学以致用: 日常生活中,为了装饰我们的房子,我们给墙壁扫石灰水,当石灰水变干时墙壁会被一白色的物质覆盖,变得很白。在这过程中,为了使效果更好,人们常在房中放一盆炭火,这是为什么呢?利用你所学到的知识解释一下。因为二氧化碳可以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放一盆炭火可以使室内的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大,而且室内的温度也会升高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由日常生活我们知道鱼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水中溶解有少量的氧气,氧气溶于水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呢?由上面的实验探究我们得知 CO2 也能溶于水,那么它溶于水时究竟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呢?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CO2 + H2O = H2CO3

但是碳酸很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H2CO3 = H2O + CO2

拓展讲二氧化碳的用途:可做致冷剂,保存食品和人工降雨;可做灭火剂;可做气体肥料,促进光合作用;可做化工原料,制纯碱、汽水。

教学重点 3 :初步学习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包括了解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难点: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为了落实这些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建议采取如下教学策略:

1.主动思考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教师可以应用以下的教学情景,帮助学生思考什么化学反应才最适合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

反应物中有气体导致和生成物的气体混合在一起无法分离、反应条件高温在实验室不好做到,最后只能选取碳酸盐和酸反应。教师追问:实验室用哪种碳酸盐和哪种酸制备二氧化碳比较好?提供药品:碳酸钠粉末、碳酸钙粉末、块状大理石、稀盐酸、稀硫酸。经过对比实验分析,发现只有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速率适中,适合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为什么不能用稀硫酸和碳酸钙起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如果用稀硫酸跟碳酸钙起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在反应开始时生成不易溶解的硫酸钙薄膜,会包住碳酸钙,使它不能接触到稀硫酸,因而反应很难继续进行。

2.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自己制备二氧化碳。

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时要体现开放性。教学时,可以将学生分成几组,每组学生通过讨论(甚至辩论)、合作来组装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可以不局限在教材中所列的仪器上),然后在教师指导下,组与组之间互相讨论装置的优缺点。

教材中给出了一种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教学时切不可将它作为唯一的、标准的装置,要鼓励学生创新。学生首先需要确定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因素,然后从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气体密度与空气的大小比较和是否与水反应等方面来比较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异同。下图列出了其他几种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三、学生常见错误与问题的分析与解决策略

1.“碳”和“炭”的含义和用法学生容易混为一谈。

学生在书写物质名称时,对于“碳”和“炭”认识不够到位。“碳”是指碳元素,是核电荷数为 6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在描述物质组成时用“碳”,例如碳原子、碳元素、碳单质、碳的化合物。而“炭”是指具体的物质,例如 木炭、焦炭、活性炭、炭黑。

2.学生误认为碳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

本章学习的金刚石和石墨混合在一起,虽然只含碳元素,但却是不同的物质,混合在一起就属于混合物而非单质。因此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学生对于纯净物的概念理解不够透彻,纯净物是指只含一种物质,有固定的组成。而学生往往错误地认为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而忽略了由同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学生对于单质的概念理解不够透彻,学生认为只要是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在进行归类时就属于单质。而单质的概念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而只含有一种元素,但却是混合物就不再是单质。例如:下列各组物质一定属于纯净物的是 A 臭氧(O3)B 仅含氢、氧两种元素的物质 C 仅含碳元素的物质 D 仅含碳、氧两种元素的物质 臭氧是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O3)。由氢氧两种元素可以组成的物质是 H2O 或 H2O2 或两种混存,可能是化合物,也可能是混合物。仅含碳元素的物质可能是金刚石或石墨或C60,或几种物质混存。含碳氧两种元素的物质是 CO 或 CO2 或两种物质混存,所以可能是化合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3.学生在组装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时容易出现以下几处错误:

(1)长颈漏斗下口没有伸入液面下,会导致二氧化碳从长颈漏斗逸出。

(2)出气导管管口不应伸入液面下,这样二氧化碳会把酸液沿导管压出,无法收集气体,出气导管管口应在锥形瓶上方,略伸出胶塞部位。

(3)集气瓶瓶口应向上,改用直形导管并把导管伸入锥形瓶底部。.在制备气体的实验中混淆“检验”和“验满”两种操作

在制备气体的实验中,学生对于“检验”和“验满”的操作易混淆。检验是利用物质的典型特征或特征现象来证明这种物质。而验满是已知是哪种气体,只是选择简便的方法,利用明显的现象证明气体已集满。

用最简便的方法确定气体的成分,即检验气体。首先根据 C 装置中集气瓶的放置可以知道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而初中阶段常见的比密度大的气体是氧气或二氧化碳。学生在作答此题时,选择合适的方法检验气体是否为氧气或者是否为二氧化碳。具体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上的火焰复燃是证明是氧气;向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上的火焰燃烧得更旺是氧气,若熄灭证明是二氧化碳。

5.对 CO2 通入石蕊溶液变红的原因认识错误

氮及其化合物教案 篇6

年级

高二

授课时间

教师

课时

氮及其化合物复习教案

一、氮单质与其氧化物

(1).氮气的固定包括大气固氮(又称闪电固氮),生物固氮(根瘤菌),人工固氮(合成氨反应)三种方法

2.氮的常见氧化物

【扩展总结】一

(1)氮的氧化物都是大气污染物。

(2)空气中NO2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

(3)空气中NO、NO2主要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汽车尾气、硝酸工厂等。(4)N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以氧化性为主。NO2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2NO2+2KI=2KNO2+I2。

(5)NO、NO2均能与NH3发生归中反应生成N2。NOx+NH3=N2+H2O。(6)NO、NO2的制取

二、氨气、铵盐与硝酸

(B)装置原理(发生、净化、收集、尾气吸收)①发生装置:大试管、单孔橡胶塞、酒精灯等。

②净化装置:含有水蒸气杂质,可以通过装有碱石灰的U形管或球形干燥管进行净化,不能用CaCl2、P2O5、浓硫酸作干燥剂,因为NH3能与CaCl2反应生成CaCl2·8NH3。P2O5与浓硫酸均能与NH3反应,生成相应的盐。

③收集装置: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所以要用向下排空法

(4)工业合成氨简述

(A)原料:空气、水和燃料(用于生产氢气)(B)适宜条件

从反应速率、平衡转化率、催化剂活性、成本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温度:500℃左右 压强:1×107 Pa左右 催化剂:铁触媒

及时将生成的氨气分离,剩余氮气和氢气循环使用。

2.铵盐

3.硝酸

(3)具有强氧化性

1.常温下能使铁铝钝化,加热时会继续反应到底 2.浓硝酸与铜的反应为—————————————— 稀硝酸与铜的反应为—————————— 3.浓硝酸与木炭的反应(需加热)

4.与某些还原性物质反应 如(Fe2+, I-, SO32-, S2-)

如(在酸性条件下NO3-与Fe2+, I-, SO32-, S2-不反应,因为此时硝酸根和氢离子结合相当于硝酸的效果,具有强氧化性。)

【总结】八

金属与硝酸的反应

NO.最终得到NO2和NO 的混合气体

针对练习

1.下列反应起了氮的固定作用的是

A.氨经催化氧化生成NO B.NO与O2反应生成NO2 C.N2在一定条件下与Mg反应生成Mg3N2 D.NH3与硝酸反应生成NH4NO3

2.在NO2被水吸收的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比为 A.3︰1 B.1︰3 C.1︰2 D.2︰1 3.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A.NO2通入FeSO4溶液中 B.CO2通入CaCl2溶液中

C.NH3通入AlCl3溶液中 D.SO2通入已酸化的Ba(NO3)2溶液中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浓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 B、铜与硝酸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硝酸可氧化Fe2+ D、可用铁或铝制品盛装浓硝酸 下列各项性质的递变规律错误的是 5.常温下,能溶于浓HNO3的单质是

A.Al B.Fe C.Cu D.Au 6.关于浓硝酸与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下都可用铁质容器贮存 B.常温下都能与铜较快反应

C.露置于空气中,溶液质量均减轻 D.露置于空气中,溶液浓度均因易挥发而降低 7.在汽车尾气净化装置里,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作用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O2是该过程的中间产物

B.NO和O2必须在催化剂表面才能反应 C.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成分包括CO和NO D.催化转化总反应为:2NO+O2+4CO

4CO2+N2

8下列有关工业生产的叙述中, 错误的是()A.制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纯碱、石灰石、石英 B.氨是制作氮肥、硝酸、铵盐的重要原料

C.将二氧化硫催化氧化成三氧化硫后, 在吸收塔内用水吸收制得浓硫酸 D.炼铁的主要原理是在高温下, 用还原剂从铁矿石中把铁还原出来

9稀硝酸作为较强氧化剂在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是: 2NO3+8H+6e=2NO↑+4H2O,下列离子能

+

—让此反应过程发生的是

①Fe;②Mg;③SO3;④S;⑤I;⑥ClO。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⑥ C.②③④⑥ D.①③④⑥ 10.下列各项性质的递变规律错误的是

A.沸点:NH3 > PH3 > AsH3 B.非金属性:N > P > As C.还原性:AsH3 > PH3 > NH3 D.酸性:HNO3 > H3PO4 > H3AsO4

11.下列关于铵盐的叙述:①铵盐中氮元素化合价都为—3价 ②铵盐都是晶体,都易溶于水 ③铵盐与碱共热放出氨气 ④铵盐都不能与酸反应 ⑤所有铵盐均能分解 ⑥铵态氮肥不宜与草木灰混合施用。其中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⑥ 12.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SiO2 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

B.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 CO2反应产物也相同 C.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D.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 13.已知A、B、C、D、E、F是含有同一种元素的化合物,其中F是能使红色湿润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

① A + H2O → B + C ② C + F → D ③ D + NaOH F + E + H2O(1)写出它们的化学式:A、C、F ;

(2)写出各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指反应①的氧化剂

①、氧化剂

② ③(3)工业生产C的过程中有如下一步反应,即F经催化氧化生成B和H2O,写出该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2+2-2---强化练习

1.关于氮气的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通常情况下,氮气性质很不活泼

()

B.可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氮

C.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其原因是两原子间的化学键非常牢固

D.跟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氮气是氧化剂

2.(2009·聊城模拟)把少量NO2气体通入过量小苏打溶液中,再使逸出的气体通过装有足量的过氧化钠颗粒的干燥管,最后收集到的气体是

A.氧气

B.二氧化氮 C.二氧化氮和氧气

D.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

()

4.(2009·南京阶段测试)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双选)

5.下面反应是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A.空气在雷电作用下所产生NO B.NO和O2生成NO2

C.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生NO2 D.NH4Cl与Ca(OH)2反应生成NH3

6.(2009年临沂调研)针对实验室制取氨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发生装置与用 KClO3制取 O2的装置相同 B.可用排饱和氯化铵溶液的方法收集氨气

C.氨气的验满可以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放于试管口附近D.所用的铵盐不是 NH4NO3,因为 NH4NO3受热易爆炸

7.下列对于硝酸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浓HNO3和稀HNO3都具有氧化性

B.铜与HNO3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金属与HNO3反应不产生氢气

D.可用铁和铝制品盛装浓HNO3

8.下列反应中,浓硝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

①浓硝酸中滴入石蕊试液并微热

②氧化亚铁与浓硝酸反应

③氢氧化铝与浓硝酸反应

④碳与浓硝酸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9.下列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反应转化关系图,其中部分产物已略去。常温下,G为固体单质,B、I为液体,其余都为气体。A为化合物,I的浓溶液与G在加热条件下生成F、B和C。H可用作工业上冶炼金属的还原剂。请按要求填空:

()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B

C

。(2)写出F+B=I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G和I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钠及其化合物教学案例 篇7

当前高三化学复习都是类似满堂灌的教学,复习模式几乎是“知识梳理—例题剖析—课后作业”三步走模式,教师讲,学生听,日复一日,造成如今较为普遍的教师、学生、教学的“惯性”疲惫:学生很认真的学了,教师也很努力的教了,但是学生的复习效率就是提不高。这是由于教师的“二传手”无法到位,学生头脑中无法形成一条清晰的知识链,不能将知识充分内化为能力,从而导致复习效率低。基于这种现象,笔者对《铝及其重要化合物》这模块的复习以翻转课堂的模式进行教学。

翻转课堂的特点之一就是在最大化地开展课前预习的基础上,不断延长课堂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关键在于如何通过课堂活动设计完成知识内化的最大化。因此,在设计本课教学活动时,充分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完成对《铝及其重要化合物》本课题所需掌握的知识的内化及迁移。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流程图

(二)教学过程简易图示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要求了解金属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要求掌握Al2O3和Al(OH)3的两性及Al 3+、AlO2-和Al(OH)3的互相转化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和QQ群互动学习,引导学生设计Al→Al(OH)3→Al2O3转化的不同实验,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上完成转化任务,促使学生在完成转化任务的过程中自主构建知识体系与发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翻转课堂复习教学,提高学生自学以及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同时养成从化学视角观察生活的习惯,体会化学对社会生活的重要影响。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Al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氢氧化铝的制备、Al2O3和Al(OH)3的两性及Al 3+、AlO2-和Al(OH)3的互相转化关系。

难点:铝的重要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四、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小组讨论法、归纳总结法。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1课前学习

【教师活动】课前布置学生观看视频,做课前测试。

【学生活动】课前观看视频,做针对性练习。

教学环节2梳理微课

【教师】同学们,课前我们布置了回去观看教学视频,做针对性在线作业的任务。现在就请每一个同学仔细想想,自己收获了什么?产生了什么疑问?

【学生】回忆前思考。

【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来梳理本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

【板书】略。

【设计意图】学生就自己在课前知识建构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向老师请教,接受老师的启发和个性化指导。由于学生在提问中带有很强的目的性,“我要学”的心理观念很强烈,因此效率很高。

教学环节3探究设计实验方案

【过渡】同学们都很认真地学习,掌握得很好。那有没有同学留意到视频中留下了一个实验探究?(确立探究目标)

【学生】设计多个方案帮助铝完成从Al(OH)3到Al2O3的转化。

【教师】现在同学们按我之前分配好的组别坐好,接着我会给出铝粉、稀盐酸、NaOH溶液为原料,请用可行的方案制备Al(OH)3进而制备Al2O3,结束之后每组派代表汇报总结,成绩好的组别最后有奖励,差的则要惩罚。

【学生】开始设计,以下是学生给出的5种实验方案。

【学生】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汇报自己组内的收获,汇报后,其他组的学生对此进行评价,对于不明确的地方,由讲解的同学或同组内的其他成员做出解释。

【教师】对学生不明确的问题,进行补充说明,并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做综合评价。

【设计意图】(1)设计探究性实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2)“尊重学生的独立性”贯穿于整个课堂设计,让学生在独立学习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小组讨论中相互检查自己与队员们想法的正确性,集思广益,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总结,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在思想的碰撞中培养学生合作思考的能力。

(3)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环节4构建“反应图”

【教师】同学们,我们进一步结合课前梳理以及评价反思实验探究的结果,从类别、价态、特性三个角度归纳Al、Al2O3和Al(OH)3、Al 3+、AlO2-等物质或离子的化学性质,并进一步画出互相转化的反应图。(让学生小组合作,最后得分如何要看各小组的完成情况)

【学生】认真思考讨论,分工合作,积极参与。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全面掌握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通过构建反应图可以比较全面地掌握铝及其化合物的主要化学性质,还可以将它们的性质连接起来串成一条线、连成一个面,有利于学生自主构建铝及其化合物互相转化的反应图,更有利于学生发展分类观。

教学环节5微观视角看问题

【教师】通过构造反应图,相信大家对铝及其化合物有一个很清晰的知识网络了,但是看问题要从多个角度出发,接下来让我们从微观角度分析、理解Al(OH)3、Al 3+和AlO2-的化学性质。

【学生】认真思考讨论,分工合作,积极参与。

【设计意图】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属于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着酸、碱两式电离平衡;而铝盐和偏铝酸盐,在水溶液中都存在着水解平衡。从微观角度分析并理解Al(OH)3、Al 3+和AlO2-的化学性质,既有利于学生运用学过的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理论从微观的角度深化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又能帮助学生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加深对概念原理的理解,使概念原理更具有活性和功能性。

教学环节6随堂练习

【PPT展示】一道关于铝的化工流程高考真题。

【教师】同学们认真观看屏幕上的真题,待会以小组个人为单位进行抢答,最后是奖励还是受惩罚就看你们小组的知识掌握程度……

【学生】认真读题思考,抢答积极,气氛活跃愉快。

【教师】总结评讲。

【设计意图】以练习巩固新知识,突破学生惯有的“高考真题难,不敢做”的心理防线。

教学环节7课堂总结(15min)

【教师】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

【学生】抢答环节过后,余味未尽,纷纷积极抢答,且知识点总结得很全面。

【教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接下来由我来总结这节课各个小组的综合成绩,最好的那一组奖励老师亲手整理总结好的金属及其化合物高考的各个考点;最差那组惩罚完成我准备的关于铝及其化合物的课外练习。有奖有惩,每个同学都有机会,想要奖励的同学记得课下努力武装自己,下节课我们再切磋。

【设计意图】回顾学习内容,加深记忆;方便学生整理本课题需要掌握的内容。

教学环节8布置课后作业即课后学习

【教师】同学们,课后以本课《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为蓝本,完成“以铁粉为原料,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制备铁红”的任务。

【设计意图】让学生们学以致用,提高复习效率,提高自学能力。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1.微课设计引用“先行者理念”,将微课视频以及课堂的活动先发给学生观看思考,课堂执行活动探究,整个教学过程贯彻学生个性化学习指导。

2.复习课大胆采用翻转课堂模式,为高三复习带去不一样的面貌;采用小组竞争,游戏学习,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枯燥的备考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达到轻松复习的目的。

钠及其化合物教学案例 篇8

关键词:高中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效教学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理论知识相互配合,相辅相成,是学生在中学阶段形成化学的元素观、物质观、变化观等科学观点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学习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重要载体。然而,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内容多,涉及的化学现象和化学反应不容易记忆,学生在学习中感到知识杂乱,思维潜力没有得到发挥,导致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感到束手无策。甚至有的学生死记硬背、孤立记忆化学反应,学习一段时间后,遗忘得多,又降低了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很差。本文主要针对这一现状,提出高中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的一些策略,以提高这部分知识教学的有效性。

一、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准确把握知识的深广度

按照新课程标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要求,新课程必修教材编排了相关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但教材并没有全面、系统编排元素化合物的知识,而是侧重于与生产、生活和科研相关的常见物质及其重要性质,且在教学课时数上减少了近一半。这就要求教师熟悉《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在此基础上把握教材的难度和深广度。

例如,必修1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教学目标是知识的教学认知性,层次较低,在组织教学时,应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置合理且易于实现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减少学习的盲目性,也便于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适时调整教学过程和策略。在教学中让学生体会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和思路,不必加深扩大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中没有列举教材中有的物质或性质,可作为知识性介绍,但不作考试要求。

二、充分利用实验探究活动,培养科学素养和方法

在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中,要使学生形成物质的概念,必须从揭示物质的性质入手。而物质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只有借助一定的化学实验才能被学生所感知。新课程理念要求在教学中,改变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现状,帮助学生改变被动接受、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形成一种对学习主动探求,能互相交流讨论、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学习方式。

实验探究无疑是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学习的一种有效策略。新课程设置了许多探究实验、活动实验,实验没有给出现象、解释、结论,而是以表格或问题的形式呈现。在教学设计时,可以通过整合实验教学资源,充分利用教材中“活动与探究”“观察与思考”等栏目,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设计学生探究实验等探究性学习活动,开展有序、高效的探究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分析现象—形成结论”的过程中,获取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认识,体验科学的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和科学素养。

例如,在探究氯水的成分时,通过以下问题引导:(1)新制的氯水什么颜色,说明有什么物质存在?(2)氯气溶于水,是否存在化学变化,如果存在,那么氯气与水发生反应,预测产物会是什么?(3)如何验证氯水中可能存在H+、Cl-?(4)做氯水与紫色石蕊试液实验时,是否发现什么不一般的现象?(5)氯水中具有漂白作用的成分是Cl2吗?还是其他的成分?如何验证?整个教学过程从提出问题、形成猜想、设计方案,在实验验证,实验中发现新问题,围绕新问题再形成猜想,设计方案,实验验证,最终得出结论,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积极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对氯气的性质、氯水的成分都有很明确的认识。在实验中培养了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在问题的思考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提高了科学素养和方法。

三、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设计真实情境

旧课程中物质性质的教学是直接介绍物质的性质,顺带介绍一些物质的用途,学生学习时感到枯燥无趣。新课程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学习身边的常见物质,将物质性质的学习融入有关的生活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分析解决活动中,体现其社会应用价值。

教学设计时要有意识地将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社会生产、民生问题联系起来,激发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形成把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解决实际问题中,促进知识的有效迁移。例如“二氧化硫”的教学设计中可以从酸雨谈起,通过资料卡片让学生产生疑问:酸雨中的硫酸是如何通过二氧化硫形成的?从而认识SO2的还原性。又如“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的教学设计中可以从谚语“雷雨发庄稼”入手,很快就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整合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实现知识的系统化、网络化。

在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中,有些学生的畏难情绪主要源于知识的“零乱分散”,不能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教学设计过程中要重视化学概念、理论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必修内容的学习主要突出在物质分类思想、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电离理论的指导下,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从本质上把握各种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在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每一专题以后,要引导学生将知识按照一定的关系进行归类、整理,使零散、孤立的知识变为彼此间相互联系的整体,形成一个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网络,这样有利于学生清楚地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减轻记忆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然界物质之间的转化、生活生产中物质之间的转化、实验室物质间的转化、相同价态之间的转化、不同价态之间的转化形成知识链;也可以利用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存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运用比较、分析、归纳、迁移等方法进行学习活动的设计,实现对元素及其化合物共性和个性的认识。

上一篇:说话自我检讨书600字下一篇:遗憾四年级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