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学中心

2024-07-10

实践教学中心(精选12篇)

实践教学中心 篇1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成为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在高校内部建立起相对独立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可以为全校教职员工提供教学咨询、培训等一系列服务, 创造开展教学研究的平台, 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一、高校教学质量现状

我国自1999年开始实施高等教育扩招政策, 一方面学生数量大幅增加, 另一方面教师引进却没有跟上, 导致高等教育师生比例大幅下降, 高校教师教学任务加重, 教学质量受到极大影响。一项抽样调查显示, 有46.5%的受调查的高校教师认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整体评价是“一般”, 仅有9.6%高校教师评价是“非常好”, 29.9%认为“比较好”, 而认为“比较差”或“非常差”的比例占到了14%。为了提高高校教学质量, 教育部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颁布了一系列关于高校教师培训的法律法规, 这些法规的实施标志着高校教师培训正式迈入了法制化轨道。虽然高校教师培训以法律化、制度化的形式确定了下来, 但是大多数高校教师仍然认为培训机会少, 而且实践中大部分的培训缺乏自主性和能动性, 教师大多是被动接受, 而不是主动参与, 培训效果不甚理想。根据2002年教育部对全国高校教师培训的调查数据显示, 教师工作中遇到的主要困难之一是缺少进修机会, 在受调查的教师当中这一比例占到了62.53%。在参与问卷调查的教师中有89.4%参加过培训, 其中参加岗前培训、学历学位教育和学术会议等培训形式的人数位居前三位, 分别占参加培训教师总人数的32.52%、30.45%和27.41%。虽然岗前培训在各种培训方式中所占比例最大, 但效果并不明显。另一方面, 经费不足且来源单一也是制约我国高校教师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调查显示, 80.54%的高校和41.17%的教师认为经费不足是教师培训和发展的主要困难。[1]大部分高校的教师培训经费来源单一, 主要来自学校和政府部门。此外, 评价体系的失衡也是造成高校教学质量下滑的原因之一。总体而言, 高校目前还存在“重科研轻教学”、“不出版则出局”的学术评价潜规则。高校教师评价体系过分强调教师的科研能力, 将科研成果与教师职务升迁紧密挂钩, 造成了教师被迫弱化其教学职能, 使教学学术在整个学术评价制度中被边缘化的畸形现象。

二、建立教学发展中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 美国的高校教师质量也面临着教学质量下滑的困境。随着美国高校中学生族群多元化趋势的发展, 对美国高等教育问责的浪潮不断高涨, 要求采取对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等措施, 实施对本科教学质量的监控。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手段以及新型学科的不断涌现, 也使得很多教师对如何在新环境中进行教学感到困惑。根据我国201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225.44万人, 比上年增加4.96万人;专任教师144.03万人, 比上年增加4.76万人。普通高校生师比为17.52∶1。[2]面对如此悬殊的师生比, 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升教师发展能力成为关键。在高校内部必须建立起内部化、常态化、制度化、专业化的机制。事实上, 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已经认识到建立大学教学发展中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面将详细介绍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普渡大学—印第安纳波利斯分校的教学中心, 以求对中国高校建立和完善教师发展中心有借鉴意义。

三、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普渡大学—印第安纳波利斯分校教学中心[3]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普渡大学—印第安纳波利斯分校 (以下简称IUPUI) 的教学中心 (Center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简称CTL) 成立于1995年, 经过近10年的努力, 该中心已发展成为全美知名的教学中心。

1. 成立目的。

该中心的成立目的是创建世界知名的学校院系合作模式, 促进学校形成良好的教与学的氛围;在承认和支持教师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的同时, 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教学中心通过提供一系列的项目、活动和服务来鼓励教学创新, 并实现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的有效转化。中心注重内部支持性和服务性, 强调为广大教职工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2. 组织架构。

IUPUI教学中心的人员组成包括执行主任、副主任、助理主任、财务助理、教学技术顾问、教学设计顾问、网络管理员、STEM教育专员、评估专员、办公支持专员、活动协调员。此外, 中心还设立了顾问委员会, 由12名顾问构成, 包括学院领导和教师, 每名顾问的任期是3年。委员会的主席包括CTL主任以及1~2名顾问。委员会每学年召开三次会议, 对CTL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计划等进行讨论, 讨论的问题事先由委员会顾问或者CTL工作人员提出。该中心与学校的学术事务部、信息科技服务部以及图书馆合作紧密。

3. 硬件设施。

中心占地面积3500平方英里, 与学校图书馆在同一栋楼, 方便学生和教师使用。中心设有电脑、多媒体设备等教学设施, 还有相对独立的讨论区。

4. 经费构成。

中心的经费来源是多样化的, 包括政府、学校、校友、企业以及基金会。具体而言, 中心所聘人员的经费分别来自于学术事务部和信息技术服务部。除助理主任、教学技术顾问的工资由学校信息技术服务部负责支付外, 其他人员的聘用费用由学术事务部负责。CTL的不少项目来源于外部经费。

5. 中心的服务和项目。

IUPUI CTL为教师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 包括咨询、工作坊、讲座、研讨会、资助项目等。这些服务的信息都可以在网站上找到。CTL的网站做得相当出色, 不仅内容丰富, 而且便于使用。用户可以通过其网站, 了解到最新的活动和服务项目的详细情况, 并在网站上报名参加活动以及申请项目。根据2012—2013年度中心年报显示, 中心共举办了106场活动, 共计有1903人次参加, 受惠面覆盖整个IUPUI及IUPUI Columbus校区。2012—2013年度, 中心共接收1872项咨询, 比2011—2012年度上升了3%。CTL的工作坊主题非常丰富, 比如利用技术提高教学效果、电子档案教学法、数字故事创新教学方法、STEM研究、在线教育质量指南 (QM Rubic) 的应用等。不同学科的教师还可以通过中心搭建的平台一起学习和交流如何使用最新的多媒体设备、如何提高教学水平等。CTL支持的项目主要包括课程升级资金项目 (Curriculum Enhancement Grant) 以及学习环境资金项目 (Learning Environment Grant) 等。教师可通过申请课程升级资金项目来改善和丰富课程内容, 包括引入先进科技和新教学法、更新教学和实验材料、发展网络教学或者新的课程等, 通过该资金而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案例不胜枚举。学习环境资金项目于2008年启动, 截至2012年底已提供677, 000美元的资金支持。该资金的目的是对教学环境进行改造, 创造更多创新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学习和交流空间, 包括课堂内和课堂外的空间, 师生能够进行交流和讨论, 学生可在这些地方进行小组讨论, 做集体项目等。比如将传统的大班教室, 改造成具备多个小组讨论的集群式结构, 或者巧妙运用空间, 在图书馆、教学楼等公共区域开辟相对独立的、小规模的讨论空间。在2012—2013学年度, 该资金资助了6个项目, 共计145000美元。在该项目的支持下, 学校建设了地质学实验室、合作学习实验室、全球课室、为艺术课程特别设置的问题导向学习模式的课室等。CTL还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评估方式, 包括问卷调查、同行评估、录像、访谈、试讲、课堂观察等。教学设计顾问会根据教师的需求, 对教学技术进行分析, 给教师提出建议。CTL还重视与国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 每年都会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高校前来参观交流, 比如我国的中山大学、南非的德班理工大学 (Durb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日本的大阪教育大学 (Osaka Kyoiku University) 等。同时, 中心执行主任Pratibha Varma-Nelson教授还会受邀到世界各地的大学 (比如香港城市大学、印度海德拉巴大学等) 演讲, 介绍IUPUI CTL, 并与当地高校教师和学生交流教学方法和心得。除了提供教学咨询、培训、资助教学提升项目之外, 中心还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教学研究工作, 每年都有研究成果出版, 这不仅可以促进教学中心本身优化服务, 将教学研究转化成教学实践, 更可将教学中心的作用辐射至校外, 扩大其影响力。

四、对我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建议

随着国内外高等教育交流日渐频繁, 一批国内高校开始仿照国外高校教学发展中心的模式, 成立了教师 (教学) 发展中心, 为教师教学提供服务和支持, 搭建教师交流平台, 加强教师培训和培养, 并开始探寻教学研究之路。首先, 正确的发展战略是教学发展中心成功的根本要素。只有从一开始确立了正确的发展战略, 才能使其得到可持续发展。其次, 严谨的组织架构和良好的硬件支持是教学发展中心成功的制胜法宝。再次, 成功的教学发展中心应当有充足的、来源广泛的经费, 以保障中心的日常运作以及优质项目的开展。最后, 国际化合作和因地制宜是教学发展中心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

哈佛大学第23任校长科南特 (J.B.Conant) 曾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其校舍和规模, 而在于其教师质量”。如何有效激励教师主动发展, 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是每所大学都应当思考的问题。借鉴国外教学发展中心的成功经验, 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高校个体特点的教学发展中心, 从而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 提升我国人才培养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侯玉桃, 彭爱辉.高校教师高等教育质量评价调查[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 , 2012, 26 (2) .

[2]梁玉兰, 张宇宁, 吴德敏.中国高校教师队伍现状、培训情况调查问卷分析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 , 2005, (3) :227-236.

[3]梁玉兰, 张宇宁, 吴德敏.中国高校教师队伍现状、培训情况调查问卷分析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 , 2005, (3) :227-236.

实践教学中心 篇2

2013工作总结

2013年是网络中心、教学资源中心调整后运行的第一年。两中心紧紧围绕学校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顺利完成本的工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健全制度、确保安全

1.通过在部门内部推进规范化管理,保证了两中心新成立后各项工作的平稳过渡。

2.先后制定、增补或修订了关于学校网络管理、教学资源管理、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等方面的规范化文件。如:《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校园网管理条例》、《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校园网信息安全管理办法》、《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实验室管理制度》、《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实验室建设项目管理办法》、《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教室管理办法》等。

3.拟定了部门、科室、岗位及人员职责。严格考勤制度和日常管理办法,做到有据可查。

4.安全问题是两中心工作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无论是网络安全还是实验室安全,全体人员高度重视,每周召开工作会议,时刻提醒相关人员严把安全关,全年无一例安全事故发生。

二、夯实基础、促进发展

7.按照教育部和重庆市考试院的要求,完成两校区标准化考场建设共计152间,现已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

8.完成南山校区第五教学楼听力广播系统的建设和改造。9.精心设计并完成学校《实验室使用日志》、《实验室管理卡片汇编》的改版和制作,推动了全校实验室日常管理的规范化。

10.在调研的基础上,完成外文系“英语自主学习的平台”及“英语作文自动批改系统”的建设。部署“网络通识选修课”校内视频服务器。

11.统计全校教学楼内教学及办公用房情况,核实教室座位数,准确掌握教学资源状况,并重新制作教学楼分布图。

12.对全校教室、公共实验室内的国资进行清理,核实存放地点。

三、协调规划、保障运行

1.协助校领导进一步完成了两校区院(系)的办学布局规划。完成经济与工商管理系、外国语言文学系、教师教育学院的搬迁用房调研、搬迁方案设计并完成搬迁工作,使学校的教学资源配置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同时完成了书法室、音乐教室的调整。

2.教师休息室方案的调研、意见收集、协调建设,并对家具、电脑、空调进行集中采购和安装。为缓解各教学单位办公室及全校教室受高温的影响,集中采购空调89套,教室内增补风扇150余把。

3.南山校区第五教学楼新建多媒体教室26间,改建多媒体设备共计50余套,新增活动课桌椅990套,新建数码钢琴房3间138台套,两校区增补、拆装黑白板20余块,增补窗帘77幅。

4.针对学校女生比例过高,为解决女生入厕难的问题,将南山校

卡通中心等部门办公用网络的铺设。

5.协助完成2013年本科生军训的相关工作。

6.参与教务处主持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央财政申报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评选工作。

7.协助资产处完成了软件正版化统计、本科状态数据库统计及高基报表的填报工作。

8.协助学前教育学院、组织部、宣传部、学生处等部门开发了多个Web应用软件。

五、能力提升、用心服务

1.全年2个晋升职级、1人晋升副教授,3人次教改课题结题验收。公开发表论文21篇,其中EI检索5篇、SCI检索2篇,核心期刊3篇,软件著作仅登记1件。

2.及时对学生信息中心反馈的有关网络、教学资源方面的问题进行认真疏理并回复。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动查找部门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整改。

3.组织部门员工积极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和工作会议,提升了人员技术能力及管理能力。

消毒供应中心教学查房 篇3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实习生;教学查房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疗机构中医疗、护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门,具有特殊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现代护理学教材中缺乏消毒供应方面的详细及先进的有关知识。护理实习生在未到消毒供应中心学习之前,也认为消毒供应中心无可学习的特殊的技能,学不学无所谓,故在实习生进科学习第一天进行教学查房,护理教学查房是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和工作质量的有效方法[1],是解决护理问题的一种手段,是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临床带教的常用方法 [2]。要求实习生在意识方面转变观念,更要体现在行为上,从而自觉完成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学习任务。

1组织

1.1教学查房的时间每批实习生入科第一天。有护士长主持,由科内一名高年资且工作经验丰富的护师主讲。

1.2教学查房对象本批实习生。

1.3查房内容消毒供应中心各项规章制度;工作区的分区及各区的工作流程;工作中的职业防护及手卫生;灭菌器的使用及监测的相关知识;无菌物品储存、发放;医疗废物的处理[3]。

2实施

2.1由护士长讲解消毒供应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

2.2由一位高年资护师带实习生现场讲解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环境。首先进入器械清点分类区:讲解器械回收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器械清点及分类工作及防护的要求及注意事项。进入器械清洗区:重点讲解器械的清洗流程、目的及意义,要求实习生必须要掌握。掌握进入清洗区的着装要求及目的;熟悉清洗剂、消毒剂、润滑剂、除锈剂的配制方法及使用时间;个人防护知识及发生职业暴露后的紧急处理;各类器械清洗流程;特殊污染器械和外来器械处理流程[4];工作中所产生废物的分类及处理。进入质检区:讲解各类器械的质检要求及流程。进入包装区:讲解各类器械包装要求及注意事项;包装材料的选择,封包要求及各种不同封包材料的灭菌有效期;各类化学消毒指示物的使用;各类器械包装材料的使用及注意事项。进入消毒区:讲解压力蒸汽灭菌器的基本构造、原理、使用及监测要求;灭菌物品的裝载要求、卸载要求。进入无菌区:讲解进入无菌区时的着装要求及手卫生要求;无菌物品的储存要求;各类包装材料的储存时限;各类化学指示物变色的识别;无菌物品的发放要求及原则。

3结果

通过教学查房,首先使护理实习生在意识改变了以往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看法,懂得了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学到了在学校的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基本了解了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流程及工作中的要求、注意事项。

4讨论

通过教学查房,也促进了带教老师自觉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技能。提高了护士的专业技能及业务素质。消毒供应室虽然不直接服务于病人,但其工作质量高低关系到医疗及护理质量特别是与院内感染控制息息相关,是医院的“肝脏”。通过本次护理查房增强了消毒供应室和临床科室的关系,加深了对供应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只有两者之间密切合作才能保证医疗护理质量,才能保证医疗安全。因此,消毒供应室切实树立以临床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完善管理制度,全方位为临床提供优质安全合格的无菌物品。

参考文献

[1]梁涛,李峥.论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几个重要环节[J].中华护理杂志,1999,33(3):167-169.

[2]李一明,应文娟,许若侨.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教学查房的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3,24(11):1279.

[3]何珍,陈少岚.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实习生带教探讨[J].中外健康文摘,2011,(05).

实践教学中心 篇4

一、教师中心论与学生中心论

教师中心式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模式, 其特征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居主导地位。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气氛以及教学评价的标准甚至教学评价的实施等都是由教师决定的, 教学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学生掌握书本知识, 教学方法主要是课堂讲授, “教”重于“学”, 学生的学习多是通过刻板地练习和死记硬背而完成的[1]。教师中心式的教学模式, 其代表人是赫尔巴特, 他是近代教育科学的创始人。该理论强调教师及书本的作用, 格外重视知识传授、怎样有效地传授以及传授的结果如何等问题, 在这些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2]。但是, 如果教学活动仅围绕教师而开展, 则教学活动重点转移, 就会产生重“教”轻“学”的问题。学生中心式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其主要特征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引导协助作用, 学生处于主动地位, 对自己的学业进展负责, 而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信息与知识的传递者, 更主要的是评估判断、建议和指导。在这种教学模式中, “学”重于“教”, 注重课程的灵活性与个性化, 教学中注重实践性、创新性, 承认学生之前的经验和技能, 学生的自我评估具有重要作用。该理论是20世纪20~30年代由美国教育家杜威发展而来, 杜威反对传统教育中忽视学生的特点、突出教师的权威角色等做法, 他提出将学生的思维方式、兴趣与需要作为课程核心, 要求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 学生在教育教学中居于支配地位, 起到决定作用[1,2]。学生中心式的教学模式的应用发展促使我们认识到, 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教学的主体。在“教”与“学”的矛盾中, 学生的学是关键问题, 教师的教应围绕学生的学展开。在教学过程中, 只有学生发挥主观积极性, 才能把课程、教材中的知识结构转化、纳入到自身的认知结构中去, 才能达到教学目标。

二、林学专业课特点及学情分析

林学专业主要研究森林结构与功能、林木生长发育遗传特性, 探求如何培育林木优良品种和森林的形成、培育、发展、管理以及资源再生和保护利用的理论与技术, 研究解决林业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每年都为我国林木良种选育、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和森林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培养大量的一线人才, 属于专业性很强的自然科学理论与应用学科范畴[3]。

林学专业的专业课教学中主要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 专业课程主要涉及树木学、林木遗传育种学、测树学、森林生态学、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学、造林学和森林病虫害及保护等方面。这些专业课程理论性较强, 需要理解掌握的科学理论内容较多, 同时课程的应用性也比较强, 要求掌握相应技术知识并能够应用, 而且需要对本学科的发展和前沿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林学专业学生的基础知识较扎实, 基础课知识储备较好, 大学前两年开设了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气象学等基础课程, 这些基础课程的开设为我们专业课的开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大多基础课教学仍采用教师中心式教学模式, 使得学生适应了该教学模式, 在学习中多靠死记硬背、刻板地练习等方式学习, 导致学习模式僵化, 学习的主动性较差, 学习氛围不浓, 课堂学习效率不高等现象, 而且关键问题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没有得到发展, 仍然是被动式的学习。学生的这种学情状况对后续专业课学习中学生中心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和困难。

三、学生中心式教学法在专业课授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

在我们的专业课授课中, 我们采用了学生中心式教学模式, 具体应用了项目教学法、引导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以及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方法来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学习, 该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和探讨。首先, 授课教师的专业教育能力问题。林学专业的专业课教师, 多数都不是由专业的师范院校毕业, 没有接受过正规系统的教育专业训练, 对于教学的理念模式和相应教学方法的认识比较模糊, 缺乏系统的认识, 这使得这些教师在学生中心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中存在一定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仍然遵循着教师中心式的教学模式。即使授课教师采用了学生中心式教学模式, 但是该教学模式涉及的教学方法很多, 如小组讨论法、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引导教学法等, 在形式上虽然教师由主导变成了指导, 似乎教学任务更为轻松, 但实际上对教师的基本素质, 对课堂的整体把握能力提出了更高水准的要求。针对这些问题, 个人认为对于专业课的任课教师应当定期给予一定程度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培训工作, 让授课教师系统性地认识学生中心式教学模式和发展。认识到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学组织者, 更是学习过程中的交流者、咨询者和指导者, 要认识到教学中心的转变、教师与学生关系的调整等问题。其次, 授课规模及课程问题。林学专业课的授课班级里学生人数一般约60人左右, 人数较多, 为大班型的授课。而在欧美国家高校里, 应用学生中心教学模式的授课班级规模一般多在20~30人。尤其典型的是斯坦福大学, 全校共有6000多名本科生, 2000多名教师, 开设了6000多门本科课程, 平均每个学生可以单独享有一门课程, 这样小型的授课班级里, 能够确保教师与学生的充分交流, 确保了学生中心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4]。而我们大班型的授课班级里, 教师没有足够的精力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不利于学生与教师间互动交流, 不利于学生中心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而且在专业课的课程设置上, 近年来授课学时被压缩, 授课内容较多, 任务繁重, 这些问题使得教师在课上疲于完成授课内容, 往往忽视了学生中心式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应用。在学生成绩考核方面依然拘泥于旧式的期末考试形式, 平时学习的考核方式简单, 导致学生只注重期末的考试, 并不注重平时的主动性学习。上述这些因素都造成学生中心式教学模式没有真正地应用起来, 教学效果不理想,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新能力也没有得到真正地发展。对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个人认为这并不是教师本身所能解决的, 需要学校、教师和授课对象的共同努力, 通过教学改革等途径来解决相应问题。

通过学生中心式教学模式在林学专业课中的应用, 遇到了一些值得我们去探讨解决的问题, 但同时也促进我们对该教学模式的深入思考。教学模式由教师中心式发展到学生中心式教学模式, 这是一种进步, 而且仍在进一步发展中, 这让我们认识到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辩证统一体, 是一个双向交互的活动过程, 绝不是两个对立的过程, 其核心理念就是学习。因此, 我们在林学专业课的授课中, 一方面应用学生中心式教学模式和理念开展专业课教学工作, 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学习,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另一方面, 更需要充分认识到“学习”这个核心问题, 认识到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真正体现学习的意义与价值。

参考文献

[1]耿玉香.“学生中心论”教学模式浅析[J].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2, 17 (3) :58-59.

[2]任丹丹, 徐媛媛.教师中心说、学生中心说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及其整合发展趋势[J].邢台学院学报, 2011, 26 (1) :45-47.

[3]张启昌, 刘盛, 孙广仁.林学专业教学、科研、生产三位一体实习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林业教育, 2009, 27 (6) :1-5.

中心对称教学反思 篇5

两个做法:

(一)处处留心皆学问

本节课的设计上,我充分体现了“中心对称图形”这个重点,围绕它我进行了全方位的筛选材料,这些材料都是我平时积累的结果,其中有生活中的、小学算术中的、物理内容的、扑克牌上的、游戏里的、打油诗里的等等材料,从表面上看似乎没有多少联系的东西,最后都能很自然地为所统领,很自然地归属于“中心对称图形”这个中心。数学是一门讲究理论、讲究层次和条理的学科,对于没有真正感悟到数学之美的初中生来说,是容易枯燥的;当老师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时,孩子们才会容易产生共鸣,进而对数学发生兴趣。因此,平时我特别注意收集跟数学有关的生活素材,以便于在教学中能简明、有趣地说明一些难懂或易错的数学知识。

(二)总结学生的新颖解法并充分利用它

在课堂教学中,我特别重视总结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新颖的解法,数学问题往往是多个角度来考虑,特别是在几何证明题中,一道题往往有多种证明方法,因此在几何教学中,我注意例题的精选,精选出的例题在课堂中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充分去挖掘学生思想中蕴含的这部分的知识,然后让学生之间交流;上课时,对于每个学生回答的问题要及时给予评价,尽可能的多鼓励,这样会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有时候,刚在三班上完课,又到四班上在讲同样问题,就可以给学生说这个问题是刚刚在三班某个同学回答出来的,这样会暗示四班学生三班学生能回答的问题我们四班同样能回答的,人都有不服输的心里,这样会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同时对三班的同学也会起激励作用,课下会有四班同学给三班学生说到这个事情的,因为好事情传播的速度是很快的。三班的这位同学听说在四班的课堂上老师用到了他回答问题的方法,他至少会高兴一天的,今天这样明天也这样,经常这样学生就会对这门课程保持比较高的热情,这样对学生有利对自己也有利啊。

当一个学生的解题方法,通过我的加工拓展变成一种解题思路,每一次使用时,我就专门提出“这次我们应用某某同学的方法来解它”,对这个同学来说是莫大的心理鼓舞。

有一段,我曾经把自己学生作业中一些新颖解法汇集在一起,办成了一个小报,转发全年级每一个学生手里,以此来鼓舞学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班学生的独特解法上了第一期,其他学生就渴望下一期有自己的杰作,就会在作业中很努力地钻研而不是应付。

两个问题:

(一)公开课上我“戴着镣铐跳舞”

本节课上,在探讨图形分割时,一个学生就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把虚拟的一个小长方形割下补到另一个实图的对称位置,当时,为了不耽误时间,我仅仅简单交代一下就过去了;其实在这个地方还有许多可探讨之处,而且不少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

上公开课,对我来说,感觉就像是“戴着镣铐跳舞”,不敢象平时那样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任意发挥,生怕因“不小心”临时发挥,无法完成课堂程序。比如,这节课上,有一个“9棵树栽10行,每行3棵的栽法”,

如果从这个题目引开来,同样有许多“中心对称图形”的变化,但是,进行这个内容就必然会影响这节课的课堂设计,当时,我就忍着割舍掉去进行安排好的内容。虽然上课之前自己已经充分准备好自己的上课内容,教学环节的处理都已经安排好,课堂上问题的设置,

问题的回答会出现什么问题一般都能预料到的,可是在实际上课时,往往会有一些问题是出乎预料的;当一个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或一种新的解法时,老师则可能因时间的问题而暂时放下不管,这会极大地挫伤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果这些问题能得到圆满地解决,就会激发提问题的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成就感。何况我们面对的是很有思想的学生,现在的孩子聪明程度是相当高的,特别是这些学生是你教过一年、两年后,你的许多解题思想、习惯性解题思路已经被他所熟知时,他处在了“知己知彼”的位置,再加上学生多、思考方式也多,因此课堂上我从不敢轻视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及对某个问题发表的看法。这就造成了,公开课上既希望学生有问题,但又怕学生提出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

我一直认为知识是在课堂上逐步生成的,不是死的,这才是课堂的“血和肉”,不应该为了追求课时内容的完整,忽略课堂效果,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才是课堂真正的高效,即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也是我们做教师的最终目的。

我曾经在一次听课时看到这样一堂课:一个语文老师在上一个公开课时,因为内容需要,老师描绘了一个诗人在某一优美意境中即兴创作了一首诗,当时就有一个学生提出朗诵一下自己的一首诗,后来竟然出现班里大部分学生都要求做诗,没有想到这个老师竟然答应了,这节课后来竟上成了赛诗课。你怎样评价这样的一节课呢?但是,学生们乐意,参与度也特别高,我感觉这节课孩子们的收获是不小的,比老师中规中具地上一节课更能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爱。

(二)公开课中的“假活跃”与“真沉闷”

有时,公开课上有的问题设计导向性太明了,干涉或控制了学生的思维,明显带有程式化,缺乏教学过程中应有的生气。课堂上有一段时间,学生好像成了配合我上课的配角,没有给足学生应有的思考空间,失去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的回答问题,很少主动的提出问题;特别是教师一对多的问答,其实一问一答的机械形式,是一种无实质性交往的“假”对话,是一种变相的灌输式教学,后果是:看着热闹,实则沉闷。人的好奇心是天生的,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决定了他们拥有探求新异事物的天然需要。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强调的就是兴趣。兴趣就是学生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这是大家所熟知的一条真理;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能恰当地运用情境激起学生的兴趣,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是,教师上课时,往往讲的有点多而让学生思考、提问、交流的有点少,无论是学生与学生之间或是老师和学生之间,交流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经过交流都有了两个思想或碰撞后的多个思想;上课不仅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上课时,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给学生以信心,是老师的一个重要任务。

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实践 篇6

近几年来,公共卫生问题、传染病、人畜共患病的频率越来越高,为疾病控制中心的档案管理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顺应当前的形势,一定要强化档案基础建设,将档案管理模式进一步稳定,将档案的管理范围进行统一,将档案的处理过程进一步规范,以便促进档案的信息化建设。

一、档案管理对疾控中心的作用

疾控中心是政府创建用来进行国家级别疾病预防控制以及公共卫生技术管理的公益型事业单位,它的责任是透过对疾病进行预防控制,打造健康的生活氛围,进而完成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国家安全、提高百姓健康的重任。

疾控中心的创建对于国家和百姓都有着较为深远的意义。医疗物资在采购、应用、储存上都影响到疾控中心的自身利益,所以,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对疾控中心而言十分关键。只有将档案管理规范化、合理化,才能够有效降低财务的支出,有利于监督和管理,有利于合理运用医疗物资,从而降低损失和浪费,预防发生损坏集体利益的问题。疾控中心的档案管理需要对采购进行规划,以确保能够正常供应,充分运用,合理储存,杜绝浪费,严格管理财务,创建出公正、完善、合理、规范、标准的操作流程。

二、主要方法

完善组织,明确工作内容。近几年来,在加大疾病控制工作的同时,也把档案管理工作提到日程上来,同其他工作一共进行组织、部署及审核。每年都将档案管理归入到中心及科室的年度工作审核目标内容当中,组建通过主要领导负责的档案管理领导小组以及档案鉴定小组,选取素质较高的工作人员担负中心档案管理人员以及所有科室兼职的档案人员,并通过人事变动进行调整[1]。中心档案人员肩负所有中心档案材料的收集和整理的工作。兼职档案人员担负着科室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的工作。所有档案管理人员都要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都要具备相应的疾病控制业务的工作经验,进而构成领导统领、中心档案管理人员为主要力量、业务科室兼职档案管理人员为辅助力量的管理团队,为档案的整理及归纳发挥出有效的作用。

加大投入力度,将基础工作做好。档案是通过信息及载体相结合的物质,是无法再生的资源,并且寿命极其有限,只要遭受破坏就会形成无法估量的损失。所以,提高档案的基础工作,将档案保护完整,不但具备现实意义,还具备历史意义。近几年来,中心攻克经济困难加大了硬件的投入力度,在办公用房紧张的状况下,通过档案管理的需求扩大办公用房,把档案室移交到新建的大楼中,实现了将借阅、办公、库房分开的办公形式。面对资金欠缺的困境,节省专用经费把原铁皮档案柜变成移动档案柜,进而提高了档案的存储空间。并且,还配备了计算机、灭火器、装订机、除湿器、温度计、干燥剂等一些档案必备的物品,真正实现了防虫、防尘、防潮、防高温、防有害气体、放光、防火、防盗,从硬件角度为档案管理建立了有效的保障,顺应了现代化的管理要求。

将制度完善,将档案管理规范化。档案管理在进行时,需要通过《档案法》以及当地疾病控制档案管理条例、卫生部绩效考核工作标准和实验室计量认证管理体系的相应标准进行管理,并持续完善原始资料记录制度,对档案归档的范围、程序、整理标准以及借阅制度、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进一步明确,以保障档案从资料的原始记录到收集、整理、归档、借阅等环节的规范化管理[2]。

对于原始资料的管理而言,疾控中心综合一季一次以及一年一度的责任考核目标及试验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查、管理等工作,对所有科室资料的原始性、完整性进行严格审核,对于出现的问题尽快反馈,落实整改方法,随时进行跟踪验证。对于每年进行的档案材料收集工作,通过中心档案管理人员对所有科室归档的材料进行审核,对于没有及时上交或者收集不够完整的需要进行催促,或者透过科室主任进行会议通报。

近几年来,疾控中心没有发生大型档案遗失或损坏的事件,确保了档案材料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对于档案材料的借阅及检索方面,除却具备严谨的借阅制度之外,疾控中心还配备了档案管理系统单机版软件,将近些年的档案信息进一步整理,并输入到计算机进行统一管理,较大的提升了检索速度。并且创建了办公自动化等相关的管理软件,让疾控中心的档案工作逐渐迈向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

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工作能力。为了保障档案管理工作的持续性以及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我们通过机构的人事变动和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调整,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大档案人员业务能力的建设。

细心编研,加大研发运用。档案主要在于研发和运用,档案管理仅仅是一个必要的手段。所以,疾控中心在规划好档案的建档、归档的工作之后,应当综合实际情况,及时将检索工作以及编研材料编制好,将检索体系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所有材料的查阅和运用,为所有工作的实施、评审同职工科研论文写作以及人才的运用、审查、晋级乃至违法案件处理给予可靠的根据,有效地加快疾病控制中心工作的进行。

三、疾控中心档案管理的发展前景

创建业务档案分级管理的制度。疾控中心的业务档案分级管理指的是由疾控中心档案工作管理团队所领导,把疾控业务中构成的技术档案分成中心级、处室级两个级别的管理模式。详细的做法是:把一些体现中心主要业务工作的分析性、综合性、具备相应学术价值并保管期限较长的资料判定为中心级档案,来保障中心保存的业务档案可以从整体上体现和囊括机构业务的活动以及能力[3]。所有业务部门在平时的工作当中,或者对下属单位执行的经常性疾病控制、常规卫生监测里构成的普通材料被判断为处室级档案,以上材料不但在当年的疫情、监测中可以使用,并且因为疾控业务具有持续性,许多年后也可以作为参考使用。

进行分级管理滞后,能够合理的处理档案存储空间以及业务档案数量之间的问题,并且,不但能够实现业务日常工作的需求,还可以确保中心档案资源的整体水平。

将档案管理信息化、现代化建设提到日程中。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运转,尤其是疾控中心办公自动化系统以及业务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令档案的产生形式逐步出现变化,令疾控中心的档案归档方式、范围的协调、信息的存储、数字化的处理、收集档案、传递网络化均为必须采取的行动。所以,强化档案管理规范化的同时,也要加强档案的网络化、电子化建设,丰富档案的运用方式,逐渐展现出档案信息的全面共享。

疾控中心的档案管理应当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通过不断的改革与完善,来顺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如此才能真正体现出疾控中心档案管理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实践教学中心 篇7

关键词:质量工程,示范中心,师资队伍,实验教学体系

2007年初, 经国务院批准, 教育部、财政部颁布了1号、2号文件 (简称“质量工程”) , 这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实施的又一项重要工程, 亦是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 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质量工程以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为目标, 以推进改革和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为手段, 重在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整体实力。质量工程的实施, 对于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 形成重视教学、重视质量的良好环境和管理机制, 实现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质量工程”的建设内容是多方面的, 其中关于实验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内容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文件中提出大力加强实验、实践教学改革, 重点建设500个左右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推进高校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队伍、管理及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兰州交通大学积极响应, 建立了一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基础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为突破点, 提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过程和存在的相关问题。

1 基础力学示范中心概况

基础力学示范中心依托单位为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依托课程为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该课程教学覆盖面广, 承担全校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机械设计自动化、车辆工程、交通工程、环境工程、工程管理等二十余个专业的力学课程教学和实验教学, 受训学生每年达3000余人, 不同专业学生实验课时从2~12学时不等。该中心建筑面积2000余m2, 各类设备总资产价值100余万元, 有专职实验、教学人员25人。基础力学实验示范中心的建设得到了学校和学院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在各方面的协调努力下, 实验示范中心真正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在全校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为培养高质量的本科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2 基础力学示范中心建设的措施

2.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实验教学队伍是实验室建设的关键。学校十分重视实验教学队伍的建设, 建立和完善了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合理使用人才的制度与措施, 制定了实验教学队伍建设规划及一系列相关政策, 采取了多项措施, 努力营造以人为本、健康和谐的实验师资队伍建设环境, 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步伐。在人员配置上以稳定专职人员、发展兼职人员, 选拔一部分理论课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实验教学任务, 实现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学校多次召开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会议和实验室建设工作会议, 明确了师资建设的指导思想, 提出了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室建设的规划和实施方案, 通过几年的努力, 已经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整体素质良好的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另外, 学校良好的人才资助项目如“青蓝工程”人才培养计划为培养创新型实验教学队伍提供了重要保证。

对于青年教师的培养, 学校制定了青年教师下实验室制度, 规定青年教师必需作为实验中心的流动编制到实验中心工作一年, 强化青年教师的时间动手能力。遵循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 积极为青年教师的进修、培训、考察、研讨交流等提供条件, 选送教师到国内外进修、参加学术活动、到兄弟院校参观学习, 提高实验人员业务素质。

2.2 建立实验教学新体系

示范中心面对学生人数众多、专业面广不能采用一成不变的实验教学模式, 而应该根据学生特点以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注重全面素质培养, 促进创新精神养成的实验教学指导思想, 按照基础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创新实验的教学思路建立多层次实验课程体系。把实验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科学实验技术、科学思维及创造能力的课程体系来建设。调整了教学计划和实验教学内容,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分层次、模块化的实验教学体系。大部分教师既承担理论课教学, 也开设实验课程, 既指导研究生, 也承担本科生教学任务。实行了开放式实验教学与研究创新式实验教学的改革研究与实践, 有利于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实行网上预约实验, 从时间和空间上全方位开放。从实验内容上, 分不同难易程度和等级, 学生可以较自由的选题或组合。根据实验目的, 学生在较大范围内选择仪器或设备, 设计并完成实验内容。

2.3 建立完善的实验质量监控体系

为了抓好实验教学质量, 学校每年组织有经验的教授组成的教学督导小组进行实验课程考察, 就教师的实验教学态度、课程内容、教学实施环节、教学效果进行调研, 该调研成果作为教师上岗、晋升职称的依据。 为了保证中心开出高质量的实验, 课前要求教师认真备课、实验人员作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调试好实验设备, 实验室主任进行督促检查, 做到实验前的仪器设备完好率达100%。实验中要求学生正确使用仪器设备, 养成良好的科学实验习惯, 人为损坏仪器设备者照价赔偿, 并作记录。平时要定期检查、维护好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好材料和物资, 作好实验室安全防火、防盗工作。示范中心主任不定期地对实验课和实验报告进行听课抽查, 每学期教学检查, 要查教师的实验教案、成绩册、批改的实验报告和学生签到本, 是否规范、认真, 还要组织教师互相听课, 以便互相督促、检查、学习、提高, 以保证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3 今后的发展思路和方向

为了更好地发挥示范中心的示范作用, 促进学科建设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要求, 把基础力学示范中心建成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开放式实验教学基地、优秀人才的师资培训基地, 为地方经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今后将重点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为更好地满足不同专业对力学实验教学内容的要求, 需完善多模块、分层次的阶梯式的教学模式。

(2) 进一步强化高素质实践教学创新团队建设, 培育实验教学名师。

(3) 进一步加强开放与创新实验建设工作, 完善大学生创新基地建设。

(4) 以科学研究带动实验教学向更深层次发展, 优化实验项目, 加快将科研探索及部分科研成果引入实验教学的步伐。

(5) 在强化本校的实验教学特色的基础上, 再度修订实验教学大纲, 并出版实验教材。

(6) 提高科研、科技开发水平, 实现学校与科研单位、学校与企业的联合, 为地方经济服务。

(7) 大力开展网络虚拟实验室建设, 扩大省内外高等学校辐射示范作用。

近些年来, 兰州交通大学基础力学实验教学中心在学校和学院两级领导下, 在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大力支持下, 在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在新的历史时期, 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进一步深化实验教学改革, 为把中心建成省级乃至国家级力学示范中心而努力, 为人才培养和学科学位建设水平的提高, 提供良好的保证。

参考文献

[1]林明河.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M].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5.

[2]刘介珍.示范实验室建设浅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4, 23 (2) :92-93.

[3]严梅.实验室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 1999, 16 (4) :1-6.

实践教学中心 篇8

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医院信息系统的数据安全成为各医院网管人员最关心的问题。医院信息系统经过多年运行,业务数据大量积累,尤其是图像传输与归档系统(PACS)的持续运行,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这会让一些准备不充分的医院信息部门面对海量数据束手无策,一味地增加存储容量或是靠手工备份与恢复成为信息管理者和数据库管理员的噩梦,而医院信息系统需要每周24 h×7不间断运行,任何安全问题都可能是致命的[1]。那么如何设计数据中心架构,如何构建容灾中心就成为医院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下文即以我院数据中心成功搭建容灾架构的应用案例来阐述以上问题。

2 数据中心及容灾中心的架构设计

2.1 架构示意图(见图1)

2.2 服务器架构

生产服务器群:由IBM PC服务器若干台组成,医院信息系统(简称HIS)服务器由Oracle 10g R2 RAC模式构成双机系统,实现了数据库应用负载均衡[2],其他系统的服务器双机模式可根据应用性质不同,采用不同的双机模式。应用服务器或数据库服务器双机运行方式主要解决单台服务器硬件故障问题。实践证明,可实现负载均衡的双机架构是最佳的双机模式[3,4]。

容灾服务器群:容灾服务器一般不需要双机运行,但如果生产端采用了Oracle-RAC负载均衡模式,容灾服务器也需要设置RAC模式运行,而如果生产端服务器采用传统的双机模式时,例如双机热备模式,则只需要一台容灾服务器即可达到容灾效果。容灾服务器可以配置较大的内存,在操作系统和应用服务不冲突的情况下每台服务器可挂载多个生产系统以节约成本。本例中所有PC服务器配置2~4颗四核CPU,16~32 GB内存。服务器使用的数据库及相关业务数据(图像、病案文档等)均存放在存储阵列相应的区域,并通过光纤交换机(冗余、SAN架构)与存储设备连接。

2.3 存储架构

生产端存储(或称主存储),一般采用性能较佳、存储容量适中的存储设备。本例采用的是EMC CX4-480存储,8 TB裸容量。对于一个1 000~3 000张床位的医院来说,该档次的存储无论速度、稳定性、带宽或是容量,均可满足全院的满负荷应用,并可在线存储3~6个月业务数据。多个应用系统服务器分别访问主存储预先划分好的区域。容灾存储可采用性能稍低于主存储的存储设备以节约容灾成本,本例采用EMC CX4-120存储,容量和配置方式与主存储相同。主存储和容灾存储之间通过光纤网络实现数据同步镜像复制。主存储端若出现严重的硬件故障或生产中心发生灾难性事故,容灾存储中可完整保留所有数据。归档存储,过期历史数据无疑是医院信息系统中数据量最大的部分,这部分数据的存储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是在线的光盘塔、磁带库、廉价存储阵列,以及离线的光盘和磁带等方式,这些方式要么安全性较差,要么在线访问存在严重的时间延迟或空间障碍[5],近年来,存储系统的归档模式开始应用并有全面替代传统归档方式的势头,本系统架构中采用了业界顶级的EMC-Centera归档存储,数据安全性及在线访问性能得到了全面的保证,并更好地诠释了病历档案的法规遵从理念。

2.4 应用容灾

以上架构搭建完成之后,最重要的一步是实现应用容灾,本例中利用廉价的PC服务器在容灾存储上实现类似生产中心的配置和连接方式,将数据库服务及文件型应用服务按实际应用环境需求进行安装,并使之处于待用状态,一旦生产端硬件系统局部或完全瘫痪,可根据需要部分或全部激活相关的容灾服务器及容灾存储上的数据及数据库,为客户端提供应用服务,确保各类信息应用的可持续性。切换方式建议手工切换,切换前需确认生产中心部分或全部相关硬件彻底瘫痪,短期无法恢复时方可切换。以上方法实现应用容灾需要进行统筹考虑,兼顾操作系统的兼容性,数据库版本的一致性以及生产服务器端双机模式的组建方式,以更小的成本实现多个生产系统的应用容灾,为医院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安全保障。我们在建设中发现,如果生产系统采用了Oracle-RAC模式,则在容灾服务器端也必须采用同一版本下的RAC模式,但一般医院通常采用的服务器主备模式、双机热备或基于操作系统的负载均衡模式则在容灾中心配备容灾服务器时只需要单台类似环境的PC服务器即可实现相应系统的容灾切换。针对不同应用(如HIS、LIS、PACS、PIS、PASS等系统)都需要在存储中设立不同的逻辑区域以方便实现单一系统的容灾切换。实际操作中,一般要提前进行容灾整体切换及单一系统切换的模拟演练,需要多次成功切换并记录详细步骤,以备应急使用。

2.5 实时应用容灾

近年来,由于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实时应用容灾,这种容灾方式由于技术壁垒较高,目前只有甲骨文公司技术比较成熟,例如中国海关总署采用了Oracle Goden Gate TDM系统实现了北京、广州数据库服务、数据备份双中心的模式,定期切换中心(2 000 km的距离,达到数据一致并切换成功只需要3 min),互为备份,为维护硬件和灾难恢复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低成本地提高了安全性的同时,实现了持续运行、停机不停服务的高效运转。更为典型的运行模式是实现双生产中心即双活(Active-to-Active),利用上述数据库功能模块还可实现生产中心和灾备中心同时运行,互为备份,2个中心的数据库之间还可以实现负载均衡,不仅保障了数据和应用安全还解决了异地双生产中心的工作负载,极大地提高了应用的可持续。由于属于较新的技术,我们暂时还没有采用这种模式,但实时应用容灾是数据应用安全的最高级别保障模式,也是下一步努力的方向,以上介绍的容灾架构只要再搭载Oracle Goden Gate TDM软件应用,在灾备存储上增加一个数据库区域划分,即可在数据库层面逐一实现实时应用容灾,实现“双活”,不必再为切换问题、恢复问题、停机维护问题所困扰,该方案目前正在进行设计,以探索在医院信息环境中的实际应用,并追求最高的性价比。

2.6 容灾机制

通过以上基本架构的实施,安全方面既实现了数据级(镜像存储)容灾,又基本实现了应用容灾。如图1所示,容灾中心在异地搭建,主要由容灾服务器及容灾存储构成。数据中心属于医院的生产中心,主存储中所有业务数据通过光缆,实时镜像复制到容灾存储,一旦发生灾难性事故,数据传输中断,远在异地的容灾中心即可考虑随时启用,容灾中心服务器预装了所有的应用服务、数据库服务功能,并与容灾存储保持连接,通过激活容灾服务器各项服务功能,修改相应网络配置,即可实现容灾的完整切换,及时挂载所有生产数据,保障医院各项业务不间断运行。为防止不必要的切换,以上切换过程需要在决策人员决定放弃原数据中心的抢修情况下指示系统管理员手工进行切换,才可按需启用容灾系统。待发生故障的数据中心完全恢复后,需要一系列切换动作恢复原有架构的运行模式。

2.7 历史数据归档与数据备份

数据中心与容灾中心设计无法回避历史数据归档与过期数据备份问题,尤其是医院PACS历史数据量十分庞大,实现低成本的应用容灾可以先不考虑过期历史数据问题,但主存储的数据库文件及近线数据(主存储中在线、近线数据保持3个月以上)一定要实时镜像复制到容灾存储中,切换到应用容灾系统后,一般需要3个月的完整历史数据即可保障医院各项业务不间断运行,在数据中心完全恢复之前可根据恢复时间长短决定是否启用历史数据归档存储设备(见图1)与容灾服务器的连接模式,以确保容灾中心独立工作情况下,能够使用长期历史数据。日常数据管理中,长期历史数据有各种备份模式,特别重要的是离线备份模式,主要是确保几十年的数据要有妥善的保存方案,碰到严重灾害时,这些历史数据还需要逐年恢复。另外,数据备份系统也要考虑容灾切换问题,确保容灾存储和容灾服务器启用后,可按容灾中心启用后的数据备份计划进行备份。

3 讨论

医院信息系统的容灾主要是2个级别的容灾:一是数据级容灾,以保全数据为主要追求目标;二是应用级容灾,以不间断运行为主要追求目标。

一般从成本角度考虑,数据级容灾成本低,容易实现,数据的安全性有保障,如果灾难发生导致的瘫痪时间不长、故障容易修复则对业务工作影响不大;缺点是医院相关生产业务将可能短期内完全或大面积瘫痪,无法进行业务处理,必须等待数据中心灾难修复完成后方可继续运行。

应用级容灾则需要较大的投入、更为严密的设计,技术要求比较高。需要配备更完整的硬件冗余环境,且软件的配置方面也有更严格的要求[6],设计时需要从服务器的各类应用服务、多套数据库服务、网络架构设计、容灾切换机制、完整恢复机制等多个方面加以考虑以确保出现故障时容灾系统能够不间断的自动或手动完成切换,并努力实现多中心负载均衡的系统运行方式,从而使客户端处理业务时几乎感觉不到后台自动切换过程或故障造成的业务停顿。

本文介绍的实施方案,实际上处于2个级别之间,该方案在实现难度和成本控制方面有较大的优势,成本方面主要在原数据级容灾方案的基础上增加数台容灾专用PC服务器。本架构与理想化的应用级容灾架构所不同的是,切换到容灾系统需要提前准备,现场作出决策,尽量手工切换。出现灾难性事故时,从决定切换到完成至少需要0.5 h。该容灾系统必须配备完整的应急预案来施行容灾切换。正常运行状态下,各容灾服务器则处于备用状态,不能轻易激活其数据库应用。因此,其局限性和使用方法需要认真考量,确保应用安全。

4 结论

医院业务要求一周24 h×7不间断运行,并且年度无故障运行时间不低于99.5%,患者的电子病历档案必须实现异地容灾防止丢失,要想持续多年达到这样的要求,必须有完善的备份机制和容灾机制[7],除了传统的备份手段和数据保护机制,应该尽一切可能早日实现应用级容灾,确保医院信息系统稳定顺畅运行,为医院带来切实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最终保障了患者的救治工作不再因信息系统意外中断而受到影响。

参考文献

[1]徐兴勇,左儒发.医院信息系统的数据安全与实时备份[J].重庆医学,2009,38(21):2 664-2 665.

[2]姜文,胡顺福.实现医院信息系统高可用性设计[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8,32(1):62-63,67.

[3]李力,王虹.国内外网络安全问题现状及相关建议[J].医疗卫生装备,2009,30(5):108-109.

[4]翁盛鑫,程少平,黄影.“军卫一号”HIS的高可靠性体系结构设计与比较[J].医疗卫生装备,2009,30(1):53-54.

[5]杨栋,苏小刚.电子病历归档系统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09,30(1):44-46.

[6]赵锦.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防范[J].医疗卫生装备,2009,30(3):57,85.

学校教学中的“学生中心” 篇9

首先, 什么是学生?中小学生大部分是儿童 (按《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提法, 18岁以下的人都属儿童) , 但儿童并不一定是学生, 儿童进了学校, 身份变成学生了, 意识上也未必真正是学生。因为从社会学意义来说, 学生是学校组织的成员, 不但有相应的权利, 而且有相应的义务, 也就是说, 只有从主观上自觉意识到自身的学生角色身份, 并能够享受和履行相关的权利、义务的儿童, 才是真正的学生, 才是“像个学生”的学生。学校教育的基础任务之一, 就是把儿童教育成学生, 帮助他们实现这一角色转变。从这个角度来说, “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 又是教育的结果。作为教学中心的主体本身如果是未完成状态的, 是一直在成长变化中的, 那又怎么以他为中心呢?是不是应该以教师 (成人) “理想中的学生”为中心呢?而如果以“理想中的学生”为中心, 教师会不会要求过高, 或者索性滑到传统的教材中心呢?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主体, 教师对其既不能一味放任, 放弃“引导”, 滑到“儿童中心”上去, 又不能事事“规定”, 步步“统一”, 重蹈“教材中心”的老路。那么, 在主体成长过程中施加影响, 在“规定”时注重“协商”, 尝试“选择”, 促进“内化”, 让学习主体有更多、更大的“参与”机会, 是否会稍好一点呢?

其次, 所谓“学习需要”又是什么意思?“以学习求发展”是人类的本能, 小孩子生来就在学习, 在家庭、在社区、在社会, 一直在广泛地、全方位地学习。那么, 学校教育可以全面满足这些要求吗?自从《学习———财富蕴藏其中》提出“四个学会” (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以来, 学校教育的任务无限扩大了。且不说“做事”“共处”“做人”, 单单是一个“学会求知”, 在所谓“知识”转型和显性、隐秘知识的理论影响下, 已经包含多少生活内容, 又促使教师和家长为孩子增添多少五花八门的负担?一句似是而非的“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 又酿成多少积重难返的教育悲剧?其实, 就个人成长经历而言, 学校教育只是其中一部分, 儿童不但是学生, 还是家庭与社会、社区成员, 他们有多种多样的学习机会, 学校教育再重要也不能包揽一切。作为成长中的主体, 每个人的生活历史都是他本人的发展历史, 活到老, 学到老, 发展到老, 这才是一个人正常的生活经历、发展经历。学校教育确实要为儿童发展打基础, 而家庭、社会也有同样的责任。从某种意义上说, 家庭、社会的责任更为根本, 因为每个人的发展基础都是不断变化生长的过程。今天的作为是明天的基础, 明天的作为是后天的基础, 这样拓展延伸下去, 人们就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 在“基础”的不断发展更新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学生每天都在打基础, 每天都在起跑线上, 即使只讲生存竞争, 也要讲得全面一点才好。从这样的角度来看, 所谓学生的学习需要。就应该抓住学校教育的主业, 抓住那些虽然大家都应做、在做且学校责无旁贷的学习需求, 而不是太过全面的“四个学会”, 也不是太过宽泛的全面“求知”。在学校课堂上, 主要是学习通过读书与思考来“求知”, 来求那些建立在前人或他人认识成果基础之上的、用语言文字符号记录的知识, 求那些记录自己或他人认识成果方法的知识。课堂上的“学习”是以狭义学习为主的学习, 虽然在学习中也会关注并涉及“四个学会”, 也会产生“四个学会”的作用, 但毕竟那些不是课堂学习的核心目标, 也不是学校课堂教学的“主业”。对课堂教学中的学习需求, 要有开阔的眼光, 更要有具体切实的把握。学生是要学教材, 但不是每个学生都同样想学, 也不是教材里的每一点都需要学。学校里的学习需要是培养出来的, 这种学习需要也会时时变化。

最后, 课堂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学习需求是相同的吗?如果有区别, 是大同小异还是小同大异?对多数教师而言, 答案肯定是大同小异。因为班级授课制建立的基础, 就是假定同龄学生有大体相同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 即使有些许差异, 也可以延后处理或忽略不计。不幸的是, 这样的假设并没有充分的事实或数据支持, 而随着年级升高, 同班学生学习差异越来越大, 这一直是一线教师感到最为头痛的事情。因为是大班额, 学生的差异又很大, 教师的计划安排就很难与每个学习者的需求相吻合, 或者让一些学生做他们做不成或不想做的事情, 或者让一些学生做他们早已会做而无需做的事情, 甚至即使有些学生是在做他们想做、该做也能做的事情, 但又由于顾及统一安排而无法保证时间, 也没能真正收到实效, 促成积极的变化。在笔者看来, 正是由于对学生差异的估计不足与处理不当, 我国当下的学校课堂教学才会产生教师学生都又累又烦的现象, 才会使我国当下课堂教学的有效程度受到颇大损伤。

充分关注中小学生在求学过程中逐渐加大的差异, 尽最大可能让基础、兴趣、能力或发展方向都有区别的学习者学习适合于他们发展需求与基础的内容, 即学习他们想学、该学又能学的内容, 是提升中小学教学质量的关键。但是, 一线教师会问:“课标要求怎么办?”“教学质量还要不要?”其实, 从这样的提问中可以发现, 尽管大家都说“学生中心”, 而真正左右我们行动的还是“课程中心”或“教材中心”。因为如果真心认可“学生中心”的主张, 那么“课程”“大纲, , “考试”都应该为学生发展服务。既然要“以学定教”, 那些与学生实际发展需求和发展状况不符的规定性要求去掉就是了, 哪里还有怎么办的问题?但是, 教师会提出:“我们哪里有权利调整课标, 拒绝统一考试啊?”这种质疑有些道理。笔者也知道, 我国教育宏观管理刚性太强, 统一要求太多, 留给基层教师发挥主动性的机会太少, 以上要求的确有些强人所难。实际上, 能否创造最好的亦即最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 关键不在于加强管理, 也不在于编好课程标准或教材, 而在于切实提升一线教师的学养水平, 并创造条件让提升了水平的教师能够创造性地工作, 让教师能够从学生实际出发区别要求、区别指导, 从而让每个学生都学得有兴趣、有收获。

加工中心实践课教学模式探讨 篇10

按照我校培养加工中心中级操作工大纲要求, 将加工中心中级工培养模式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数控机床模拟仿真操作阶段和第二阶段加工中心上机实际操作阶段, 总学时10-12周, 其中数控机床模拟操作2-3周。第一阶段数控机床模拟仿真操作, 学生通过数控机床模拟仿真软件的学习可掌握数控机床操作的整个过程:毛坯定义、工件装夹、压板安装、基准对刀、安装刀具、机床手动操作、刀具补偿、坐标系设置、程序编辑、零件加工、检测等。这对进一步学习数控机床实际操作有很大帮助, 模拟仿真软件界面要求与实际机床操作系统界面一致, 这样就减少重新熟悉一种面板的时间, 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第二阶段加工中心机床实际操作, 数控机床模拟仿真操作后, 学生对数控机床的操作过程及系统界面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和实际机床的操作还有一定的距离, 下面对加工中心机床实训课的具体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作如下说明:

1、实训教学中安全教育与教学规范、机床环境卫生与设备保养

实训的第一天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教学规范教育。学生在进入实训中心, 要求工作服必须穿戴整齐, 女生必须戴好安全帽, 教师向学生讲授机床操作的危险性及一系列保证人身安全及设备安全的措施与安全操作规章制度;实训规范性教育, 实训所需的物品、原材料、刀具、工具、量具等加以定量、定位, 即规定工量具的摆放位置与使用规范, 保证每一件物品定点定位有序;机床环境卫生与设备保养知识的教育方面, 要建立清扫责任区, 明确清扫内容及清扫标准并组织学生对机床及环境卫生做全面打扫, 每天做设备的润滑及日常保养工作。

2、实训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

实训教学采用教师示范、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 由于教学设备的限制, 在数控实训时不可能每位学生都操作一台机床, 在这种情况下, 就必须根据学校的现有设备, 将实训班级分成若干小组开展实训教学。在分组之前, 我们听取班主任老师的意见, 将动手能力强、反映快、专业知识扎实的学生选出, 并将他们作为小组组长, 由于这些学生的接受能力较强, 能很快掌握老师教授的内容, 这样在实训的过程中他们就可以实时地辅导其它学生。在小组式教学方式下, 可激励学生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学习作用, 这种以学生辅导学生的教学方法, 既保证了实训教学的质量, 又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同时还降低了实训安全事故的发生, 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收到了教好的教学效果。

3、实训教学初期以教师操作示范与讲解为主

学生实际操作前, 指导教师应系统地将每一个操作要领进行示范讲解, 然后学生做单项训练, 其中项目包括:开机、原点回归、机床面板基本操作、工件装夹、刀具安装、工件坐标系的确定、刀具补偿的输入、程序编辑、程序检查等, 在学生分组操作中教师要不断巡视, 检查学生的操作安全和规范, 并对学生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 对于共性的问题, 全体集中讲解。

4、由浅入深合理安排实训教学课题

整个实训内容分成若干课题由浅入深, 环环紧扣。实践初期先进行单项训练, 如:铣平面、外轮廓加工、内轮廓加工、孔的加工、凸台零件加工、槽类零件加工及综合零件加工等, 让学生每节课的训练都有针对性, 并能对每一小课题举一反三, 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每一知识点的掌握吸收。在每一小课题完成较好的情况下, 开始做综合课题练习, 刚开始的综合课题不宜太难, 应让学生先建立起自信心, 能够自己把单项训练的内容融入到综合零件加工当中, 激发向深层次探索的兴趣。

5、注重理论知识讲解与实践相结合

在指导学生实际操作加工中, 除了教会学生操作数控机床外, 对零件加工编程相关知识、加工工艺安排精讲是必要的。在引导、辅导学生完成新零件的工艺设计、刀具的选用、程序编制以及加工过程中, 学生会出现一系列问题, 比如工艺过程怎样合理安排、切削用量怎样选择、零件尺寸的坐标点如何计算、程序编制怎样最简化、坐标系建立如何更方便计算、加工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等等。教师通过实际问题结合具体工件讲解, 学生会逐一解决这些问题, 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随着问题的解决学生就会很有收获, 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这对掌握数控知识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只有理论结合实际反复训练, 才能更好地掌握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

6、注重实训课题与实际生产相结合

实训教学后期加强学生实际生产意识, 为此要加大课题难度、限制加工时间、提高零件加工精度与产品合格率要求, 使数控实训教学更贴近实际生产。最后通过几次阶段性测验使学生重视零件加工精度与加工效率的重要性, 增强实际生产意识, 最终达到国家规定的技能水平, 通过加工中心中级操作工技能鉴定。

二、总结

实训教学不仅仅是一门课程, 还是培养学生从惯于读读写写的学习者, 变成既有理论知识又有生产实践能力的应用人才, 如果这一部分做不好那么学校所开设的相关课程不能落于实处, 职业技术教育中实践教学环节也就失去它应有的意义。我们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寻找新的亮点, 不断进行教学改革, 数控技术人才的培养才能紧跟现代制造业发展的步伐, 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合格的数控技术人才。

摘要:本文结合我校数控机床实训课教学, 详述了加工中心中级操作工的培养模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 以及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新思路。

关键词:加工中心实训,培养模式,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高素琴:《数控编程与操作教学探讨》, 《职业教育研究》, 2005.11。

[2]蒋建强:《数控加工技术与实训》 (第2版) ,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12。

实践教学中心 篇11

关键词:通用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特色资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4-0009-04

通用技术是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自2010年以来,随着通用技术课程在全国所有省、市及自治区普通高中的推行,社会及学校对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和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通用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根据教育部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目标,通过借鉴新疆内外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成功建设经验,我校结合自身专业及学科建设情况,创建了以“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为宗旨,具有民族特色的通用技术实验室,并发展成为新疆自治区级通用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下简称“实验中心”)。通过这几年的探索,中心在实验室环境建设与实验教学体系等多方面进行了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实验中心环境建设

1.实验中心基本情况

实验中心于2009年10月按照通用技术课程配备标准建立了通用技术实验室,于2010年5月获批自治区级通用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目前实验中心总面积达3200 m2,设备总值达299万元,经过多渠道的各项科技创新教学活动的开展,已形成了具有良好发展趋势的通用技术实验教学平台。目前实验中心已被中国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全国“青少年走进科学世界”科普活动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授予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示范基地。

实验中心在原有专业实验室基础上,依据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结合通用技术专业本体知识的培养需要,与区内外专家反复论证中心配置方案,通过整合现有资源,前期投资40余万元的力度下,建立了12个基础实验室。在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项目中,又获批110万元的项目经费,因此通用技术方向和信息技术方向的实验室,得到了进一步整合与完善,现有8个通用技术专业实验室,分别是技术探究实践室、金工实践室1、金工实践室2、木工实践室、机器人设计实践室、电子控制实践室、摄影与摄像实验室、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影视后期编辑实验室,目前可以满足通用技术方向人才培养和通用技术师资培训的需要,已基本具备较为完善的硬件条件。中心对我院师范类和理工科本专科专业学生实施通用技术实验课教学,采用传统的实验教学和开放式教学共存的模式,开设的实验项目达300多个。

2.实验中心管理体制

实验中心在“昌吉学院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的基础上,采取实验室主任、实验任课教师和专业学生(勤工俭学岗)三级管理方式。实验中心在课余时间向实验班级开放,有学生专职负责开放管理工作。实验设备的准备、管理维护、卫生与安全等工作由任课教师和专业学生完成,实验室主任主要负责监督、检查和验收等工作。中心基本上建成了开放式的实验教学和管理平台,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实验教学时间、内容和空间的开放,大大推动了实验室各类资源的共享共用,形成了良好、高效的运行机制。

3.实验中心团队建设

实验中心教师是一支知识、学历结构合理,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爱岗敬业、开拓进取、具有创新精神的团队。总人数有27人(专职人员 21人,兼职(管理)人员6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高级实验师8 人;讲师、实验师12人;其他3人。具有在读博士学位实验教师1人;硕士学位10人。多数教师都是理论、实验教学和科研一肩挑,有丰富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经验和科研积累。实验中心采取引进与培养相并重、专任与聘用相结合的方针,加强了实验队伍的建设,如聘任通用技术课标组组长、南京师范大学“技术教育研究所”博导顾建军教授、国家级通用技术课题组核心成员、高级培训师刘海林老师及新疆通用技术课题专家等。近几年学院组织实验中心教师30多人次分别进行了学历进修、外出访学、培训与交流学习等活动。

二、实验中心体系构建

1.实验中心教学体系

实验中心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以创新教育为核心,以训练基本动手能力,培养综合技术素养为指导思想;树立了“强化实践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培养技术素养”的实验教学理念。为了实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技术素养相融合”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通用技术课程特点,打破模块内容条块分割的局面,对实验课程进行重组与融合,突出实验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特征,科学设置实验项目;并以开发地方特色资源为载体,依托通用技术实验教学平台,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了“层次化、模块化、多学科交叉融合”科学系统的实验教学体系,这种由简单到复杂、由基础到提高的方式,充分凸显了实验项目的层次化、模块化特点;各模块知识的内在联系及交叉融合,充分体现了实验项目的通用性和综合性特征;它可以使学生获得循序渐进、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综合性技术素养。

2.实验中心教学内容

通用技术各模块内容涉及不同学科的专业知识,相互之间既有差异性,又有共通性。实验中心依据“立足本地资源,服务地方经济”的原则,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技术素养相融合”为培养目标,以开发地方特色资源为载体,以教师科研成果、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成果转化为依托,对实验项目进行全方面、深层次的开发、重组与优化,共有基础实验、综合(设计)实验、科技创新实验3个层次。内容安排上,低年级侧重基础训练,高年级侧重专业技能训练和提高,循序渐进、层次分明,基本实现实验内容技能化、多元化、个性化的改革目标。[1]

基础实验,包括基本技能培训和理论验证性内容,重点培养学生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和应用,实验比例一般不超过 50%;综合(设计)实验,要求教师提供实验项目名称和任务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文献或资料,提出设计思路,自拟实验方案,最终完成实验内容,重点培养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实验比例一般不少于40%;科技创新实验,以课外科技创新与实践为重点内容,要求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选择并设计实验研究内容、实施实验研究过程、分析实验研究数据、总结实验研究结果,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实验比例应达到10%左右。实验的考核采用操作、演示、项目设计、答辩及作品等方式。

3.实验中心资源开发

通用技术课程资源匮乏是制约课程开设和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充分发挥中心教学引领和服务作用,中心成员一直致力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研究。实验中心在科学继承原有实验内容,淡化通用技术各模块学科边界的基础上,多样化发展本土特色实验教学资源。突出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体现“立足本地资源,服务地方经济”的原则,是实验中心建设的特色。

(1)本土化教材

本土化教材的建设是实验教学改革的核心。为了建设符合地方特色实验项目的教材,满足通用技术师资培训需求,提高实验教学水平,中心成员发挥集体智慧,编写了《金工技能训练手册》和《木工技能训练手册》,并针对新疆通用技术专用教室工具和设备配备情况编写了《工具设备使用手册》,目前中心正集中力量编写教材《高中技术课程课标分析与教材教法研究》,并计划近期内出版。

本实验系列教材的特色是:以实验和实践项目为线索,把有关的知识点融合到实验和实践的每个步骤中,强调理论与实验操作的紧密结合[2]、以及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继承和发展了通用技术实验课程的核心内容,重视本土元素的应用,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在通用技术实验教学和各级培训中不断应用,其内容得到了逐步的修改与完善。自编教材不仅满足了实验教学的需要,而且填补了大学通用技术课程教材的空白。今后中心将根据通用技术实验课程的教学体系,逐步完成系列实验教学参考书的编写与出版工作。

(2)特色演示教具

结合新疆地域特色,开发和制作系列具有地域技术特色的教学演示教具,如:葡萄干晾房模型、坎儿井模型、蒙古包模型、清真寺模型、民族乐器模型、昌吉飞马转盘模型等,这些演示教具的开发既锻炼了师生的实践能力,又丰富了现有通用技术教具,弥补了新疆通用技术本土资源的空白。

(3)演示教学片

目前自治区各普通高中通用技术专用教室都配备了车床、钻铣床等大型技术加工设备,但设备台数相对较少且课时有限,为此中心成员组织学生对大型技术加工设备进行了演示教学片的制作,现已制作完成了《车床使用教学片》和《钻铣床使用教学片》,使用效果良好。

(4)典型多媒体课件

中心成员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来辅助教学,现已编撰通用技术必修课程的全套教案及教学课件,如典型多媒体课件《走进技术世界》、《认识常用工具》、《机械制图》、《技术设计套件的教学应用》等,既满足了日常实验教学的需要,又拓展了通用技术实验教学的资源。

(5)科技文化宣传资源

为了更好地向各专业师生及社会等普及科技文化知识,充分发挥实验中心的辐射作用,中心成员及专业学生制作了中国技术名家、外国技术名家、中国古代科技、中国现代工程、现代高新技术五个版块的科技宣传板28块;为通用技术专用教室设计了技术文化展板及工具设备安全使用守则;既达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技能。

4.实验中心教学方法

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努力做到3个结合:实验教学与地方发展有机结合,以统一人才培养目标;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有机结合,以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校内外实验与实训基地有机结合,以拓展实验教学空间。

(1)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实验教学通常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协作和自主探究等方法,并应用本土化教材、特色演示教具、演示教学片、典型多媒体课件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以直观实验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各种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

(2)统一衡量标准,科学制定实验项目

人才培养整体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主要任务,并用企业家的眼光审视人才培养质量,用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标准衡量办学水平,这就是质量标准和教学改革的源头活水。[3]实验项目的选择与开发方面,通过在与用人单位沟通与交流,以及大量实践调研的基础上,减少基础验证性实验,增设综合设计性实验,并注重科研成果、科技创新活动及竞赛产品在教学中的应用,以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3)转化科研成果,丰富实验内容

在实验项目开发环节,融入教师的科研成果,以进一步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形成一种开放、流动、合作、研究的良好氛围。采取以教学为中心,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的方式。即通过科研实验项目和学生毕业论文的设计,促进教师科研成果的转化,从而带动和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的建设 。[4]

(4)创建实践、实习基地,培养创新精神

竞赛是引领大学生点燃创新激情的旗帜,能够推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中心把组织大学生参与学校、省和国家的各类竞赛和课外科技活动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5]实验中心以通用技术专业社团为依托,以专业实践室为载体,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如IATA大赛、机器人锦标赛、机器人创意赛、飞思卡尔杯智能车大赛、大学生航模大赛、自治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小学机器人大赛、亚洲机器人VEX大赛等。以教育技术教研室为依托,以通用技术实验教学为载体,设计系列实践展示活动,如木工作品展示、金工作品展示、电子制作展示、计算机艺术设计作品展示、摄影作品展示、影视作品展演、机器人设计展演、车模设计展演、航模设计展演、课程论文宣讲、教学设计与教学技能展示等。组织学生策划并参与自治区大中专院校科技文化艺术节、昌吉市科技文化艺术节、昌吉学院科技文化节、物理系科技节活动等。

另外,通过建立实习基地来增强通用技术方向毕业生的岗位适应能力。现已成立12所实习基地,乌鲁木齐市7所、昌吉州4所、库尔勒1所,平均每年可以满足40人左右的实习需求,通过对实习生的不断跟踪指导,一直保持着良性循环的实习效果。

三、实验中心教学成效

1.实验中心建设及示范辐射成果

在近两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实验中心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2009年10月,获批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2010年4月,建立昌吉州技术教育培训基地。2010年6月,我院通用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被评为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0年6月,我院成为国家级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基地。2010年7月,培养首届教育技术学(通用技术方向)本科毕业生,经跟踪调查,我们培养的通用技术方向学生大部分在一线从事并能够很好地胜任通用技术课程教学。2010年至2011年圆满了完成新疆昌吉州14所、巴州地区12所、全疆地方与兵团系统等共500多名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教师课程标准及设备使用的培训任务;另外,实验中心成员组织参与了多项通用技术课程相关活动,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如参与昌吉州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装备选型及招标工作、参与昌吉州普通高中通用技术专用教室验收检查工作、与昌吉州教育局联合组织了第一届昌吉州通用技术教学研讨会、昌吉州第一届通用技术教师技能大赛、应邀参加了自治区教科所组织的全疆通用技术教学研讨会等,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和辐射效应。

2.实验中心教学研究成果

实验中心通过不断培养提高实验教师、实验技术人员的教科研素质和实验教学水平,形成了丰硕的教学研究成果。近年来中心成员主持和承担各类教研、科研项目21项,其中国家级4项,自治区级7项,地州级1项,校级9项。发表论文58篇,其中被SCI收录2篇,EI收录2篇,核心期刊7篇。制作课程资源讲座光盘5种,自编演示实验教学讲义4本。获得各项表彰奖励37项,获得自制教具专利2项。另外,学生在第二届亚洲机器人锦标赛中国区选拔赛VEX机器人工程挑战赛项目大学组比赛中荣获银奖2项,最佳科技奖1项,最佳结构奖1项,最佳未来奖1项等。实践证明,实验中心充分锻炼和展现了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四、结束语

通过新疆自治区及昌吉州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中心成员的不懈努力,实验中心在实验室环境、实验教学体系等各方面的建设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既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工程[6],因此为了进一步充分发挥实验中心的示范、辐射作用,中心将加快通用技术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更新,逐步增加汽车驾驶与保养、服装及其设计、现代农业技术、建筑及其设计等选修模块,从而不断扩大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中心将不断完善实验教学体系,进一步探索现代信息技术支持的实验教学新模式,关注通用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不断加强学生开放性和创新性实验的支持力度,为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创设良好的支撑环境[7];通过继续开发、研究、制作系列具有民俗特色的通用技术实验教学教具以及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地方教材的编写等,使实验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实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实验中心建设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徐晓风,施长君,陶亚兵,等.国家级艺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7):7-9.

[2]徐福荫,黄慕雄,张学波.加强国家级信息传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促进高素质实践创新人才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10,(12):23-27.

[3]钱波.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工科开放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7):136-138.

[4]张玉平,田冰雪.研究型大学科研促进实验教学的实践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6):120-122.

[5]潘信吉.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6):111-113.

[6]王景明,朱美英,卢志红.加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2,(3):120-122.

[7]张文兰,佀新学,李喆.多层次综合化实验教学体系促进数字传媒技术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11,(4):96-100,105.

实践教学中心 篇12

重视过程, 重视细节, 成为农学院实验教学管理的基本原则。目前, 特别重视实验教学全过程的控制, 包括实验课前准备, 教师如何讲解指导实验、如何指导实验、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教师与学生的交流, 实验时间保证, 教师如何批改实验报告, 如何组织实验考试等, 是保证学生实验质量、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提高的关键因素。

自国家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以来,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实验中心实现了教学手段多样化;应用型、创新型实验比例高, 教学实习基地质量化, 实验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期间, 承担教学改革项目7项, 创新实验区项目1项。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49项, 参与学生数179人, 实验室开放项目17项, 参加学生数356人。出版实验教材数量8种, 自编实验讲义7种, 发表论文55篇。

1 实验中心提高教学实验效果采取措施

1.1 实验人员的激励措施

中心要求教师每年需至少发1篇教学文章, 本科以上学历实验人员, 每年至少发表1篇实验教学论文;教学项目申报成功作为年终考核指标, 是学院二级分配的依据之一。组织教师参观较早获得建设的高校国家教学示范中心, 如吉林大学、华中农大等。

农学专业近五年引进3名硕士充实实验队伍, 每年选派1人参加仪器使用与维修学习班, 专职实验人员要加强自身业务的提高, 注重实验基本理论的学习。

1.2 实验教师队伍建设

实行课程负责人制, 让经验丰富的教师开展实验课, 其他课程成员辅助实验, 打造具有创新精神的课程团队;加强理论教学平台与实验教学平台的互通, 加强科研实验室与教学实验室的互融, 将当前的先进技术手段应用到教学实验中, 让学生接触科研前沿;结合创新基金实行导师制, 在老师的指导下从资料的查阅、科研设计、具体的实验实施、实验结果的分析、实验报告的撰写、科研总结等多方面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大力邀请各学科青年骨干教师以兼职教师的方式加入实验中心, 充实中心教学、科研能力, 为中心注入新鲜血液。在实验中心内部, 每月组织学术沙龙一次, 邀请中心各学科实验教师, 以及其他学院的专家共同讨论实验教学、科研、仪器使用等方面的经验。整合中心资源, 鼓励教师报跨学科国家级教学、科研课题。在保障正常教学的前提下, 对申请到课题的教师优先安排实验仪器。鼓励教师在高水平期刊发表教学、科研论文, 扩大实验中心的学术影响力。

1.3 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加强实验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建设。建设实验教学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和电子教案;中心下设5个实验室均建成多媒体教学实验室。

减少验证性、重复性实验的数量, 在学生全面掌握基础实验的前提下, 增加应用型、创新型实验的比重。联合中心各实习基地, 以创造开发为实践环节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设计并完成综合实践的能力。

加大教师实验教学项目数, 更新并完善实验教学内容及方法, 提高本科生培养水平。

2 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一是制作标本。由任课教师及实验人员根据实验内容制作标本, 标本上墙, 每新学期组织系负责人及教学课程负责人进行检查。二是创造条件。做好课内实验和探究实验。创造一切条件, 上全上足课本中的所有实验。农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 立足每一节课堂教学, 按照课本要求, 踏踏实实上好每一节探究实验课, 渗透创新意识, 同时提高基本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三是积极鼓励申报实验室开放项目, 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 减少隐性浪费。将实验室开放, 允许学生参观标本、使用仪器、使用药品。开放前, 对学生进行仪器使用培训, 复杂难操作及精密贵重仪器, 需有实验人员或指导教师监督进行。四是改进实验, 结合自己和学生生活实际, 改进实验, 讲清原理。五是增加实验。在观察种子实验中, 增加观察豆芽和玉米胚的实验, “种子的结构”一节实验, 在每个同学都观察解剖菜豆种子后, 加了一个观察绿豆芽的结构小实验, 为了使同学们更清楚、明了双子叶种子各部分的发育情况, 即胚根发育成植物的根, 胚轴发育成茎的一部分, 胚芽发育成茎和叶知识。因为豆芽的胚刚刚萌发, 一目了然, 容易记忆, 材料易得。在观察单子叶植物种子结构时, 增加玉米胚的观察。

3 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实验教学开展的整体水平欠佳。

认识不到位, 重视不足;实验室条件不够, 仪器设备不足;另一方面实验室设备使用效率低, 资源浪费严重;实验教学方法不当、与新课标、新课改的要求相比差距较大。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已远不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亟待加以改革。

3.2 部分实验室配备基础建设设施 (如温室、标准圃等) 不完备 (如挡光板老化, 存在安全隐患;

内无标准圃) , 标准化程度较低。实验室固定设施 (如书写板、讲台、电源、水源等) 、实验设备 (如仪器柜、实验台桌等) 配置不到位, 不配套, 不规范或陈旧。

3.3 管理体制上的弊端。

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十几年的改革, 在招生、分配等方面正逐步和市场经济体制接轨。但地方院校的实验教学至今还沿用计划经济时期老一套管理模式, 管理机制不协调是引起目前各校实验室教学矛盾激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我校多数实验室直接隶属于系或实验中心, 各实验室相互独立、自成一体、互不往来, 既不利于各学科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 又增加了学校对教学设备的重复投资。目前我校实验人员增加了硕士毕业生, 部分人员专业精通, 对实验人员积极性的调动及潜能发挥不够, 难实现其对设备的潜在功能开发和充分发挥, 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目前体制制约着实验技术水平的提高;设备经费的分配只能是洒“胡椒面”, 以维持简单的修修补补。

4 加强实验室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是要从理念、观念上提高和重视实验教学、重视实验实践环节, 从思想认识上要有所改变, 这一点非常重要。二是要在实验教学改革中进一步深化, 对于实验教学中的课程体系要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 要建成适合于学生开放式的、能够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体系, 要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进一步开出更多的与科研应用相结合的实验项目来, 积极开发创新性实验项目。三是队伍建设, 其中的难点就是队伍的管理体制与机制。四是资源的开放与整合, 其中包括了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 像实验教学辅助体系的建设、实验教学的多媒体资源的建设与共享。五是凝炼特色、更好地发挥幅射作用, 能够带动全国, 使更多学生能够通过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提升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其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曹敏建, 郭玉华, 刘恩才等.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施[J].高等农业教育, 2004, (2) :66-68

上一篇:SDH系统下一篇:高考优秀作文优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