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规划常见问题例析(精选5篇)
线性规划常见问题例析 篇1
摘要:在研究农业观光园景观规划理论的基础上,采用“理论研究—案例分析—工程实践”的研究方法,通过对重庆优秀的农业园设计案例分析,并对迎龙镇阳光谷的景观规划进行工程实践,分析出如何利用重庆特有的山地条件,因地制宜,设计成具有重庆特色的农业观光园,从而对同类型观光园的规划设计有所指导,最终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关键词:观光农业,景观规划,重庆市南岸区迎龙镇阳光谷
观光农业亦称休闲农业,又称旅游农业,是指在充分利用现有农业景观、农村环境、自然气候和人文民俗资源的前提下,通过以旅游观光为核心的景观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活动、农产品展示、农耕文化、农业艺术以及观光游客的积极参与巧妙融合,使游客充分感受现代农业的大自然情趣[1]。
1 重庆观光农业发展现状
重庆观光农业旅游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发展最为家喻户晓的当属南山农家乐,它开创了重庆休闲旅游观光农业的先河,历经10余年的发展,现已享有“因农家乐而知南山,因南山而知农家乐”的美誉。此外,沙坪坝、渝北、巴南、璧山、北碚、江津、永川、大足等城市近郊和毗邻区县近年来观光旅游农业也发展迅速,兴起了越来越多的农场、庄园,多数以瓜果采摘、风情观光和休闲体验为主。随着重庆五大功能区的划分和定位,更是助推了一大批“农耕田园”的诞生,一股“观光经济”的浪潮正在重庆各个区县蔓延开来。
2 重庆观光农业园案例分析
2.1 涪陵大木花谷
大木花谷景区位于重庆市涪陵区大木乡,地处武陵山山麓,海拔900 m,距涪陵主城区60 km。大木花谷以全生态、未破坏的大自然山林景观为依托,利用花谷两边的群山绵延、绿郁葱葱,将景区内各种花卉成片种植,形成连天花海、山水相依的峡谷花卉景观,并以此作为景区的主题及观光亮点。大木花谷是国内鲜见的高山花卉主题公园。
大木花谷景区观赏面积66.67 hm2,林地面积533.33 hm2。景区内包括葵花园、海棠花园、百花园、鸢尾溪、人工湖、龙洞幽境、香草园等多个主要景点,展现出返璞归真的人间伊甸园。
花谷内花卉种类繁多,包括上千种从国外引入的珍奇花卉,让人们充分感受自然之美、森林之魅,在奇花异草间流连忘返。其中,夏季以盛开的向日葵为主要花卉,包括油葵、食葵及多种园艺向日葵品种,呈现出别样的夏日葵花风情。除此之外,春季盛开的虞美人、羽扇豆、二月蓝,金秋绽放的百花也会在各自盛开的季节展现出花谷的绚丽美景。同时,景区内栽种的波斯菊、倒挂金钟、百日草、硫华菊、落新妇、薰衣草、美女樱等多种花卉交织成一片生态谷底的花海盛景。
除了花卉观赏,大木花谷景区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为15℃,7—8月白天气温平均27℃,夜间气温平均20℃,是休闲避暑的好去处。
2.2 南山植物园
南山植物园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南山,与重庆市中心隔江相望,交通便捷,距市中心15 km,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城市近郊风景区,负氧离子丰富,空气清新宜人,是重庆的“绿色屏障”。其海拔420.0~680.5m,东西宽5000 m、南北长3500 m,规划控制面积1500 hm2,实际占地面积551 hm2。
南山植物园是以收集我国亚热带低山植物种质资源,以观赏植物园专类园为中心进行植物保存、收集、栽培,集科普、研究和园林艺术景观展示为一体的低山类观赏植物园。南山植物园根据功能要求,分为专类观赏植物园区、观赏植物园风景林区、植物生态保护区和科研苗圃区。已建成有兰园、蔷薇园、山茶园、梅园、中心景观园、盆景园、一棵树观景园和大金鹰园。
南山植物园区历来是花的世界,绚丽的景色凝聚着南山人的勤劳。植物园内荟萃了中外名贵花卉1000余种,是桂花、海棠、梅花、樱花、杜鹃、茶花、玉兰花、白兰花、兰草、紫薇的集植地。四季花卉,绚丽多彩,赢得了“山城花冠”之美誉。
3 迎龙镇阳光谷规划设计
3.1 基地概况
迎龙镇位于重庆市南岸区东部,距区政府原驻地南坪14 km。面积45.72 km2,人口2.1万。该设计地块为南岸区至涪陵的公路,公路沿线丘陵起伏,山峦连绵,山脊、山谷交错分布,既有平地、缓坡,又有陡坡、沟谷,用地条件多样,空间层次明显;该区经GIS高程分析,以丘陵地形为主,成多沟多峰多立面形态。在公路一侧有溪流,蜿蜒曲折。整个地块基本上是荒地,沟谷地带的植被主要以竹林、灌木丛及湿生植物为主,植物种类较少,在后期的规划中沟谷地带的原有植物将全部考虑保留(见表1)。依据该地块由丘陵和沟谷构成,山体围绕中心的小溪形成天然的分割,因此空间布局上总体考虑地形条件,借山岭的自然地势划分景区大致形成山水环绕、山岭俊秀的空间格局。
3.2 规划目标
通过对南岸区至涪陵公路沿线地块现场的勘察,对重庆各地农业观光园的调查,规划设计地块的植物选用重庆地区尚无或者规模不大的植物品种;以全生态、未破坏的大自然山林景观为依托,利用阳光谷两边的群山延绵、绿郁葱葱,将区内各种花卉成片种植,形成百花争艳、山水相依的峡谷花卉景观,并以此作为景区的主题及观光亮点,使之成为迎龙镇的一大特色景观,涪陵通往南岸区的门户景观。
3.3 设计思路
重庆市已经出现了走马桃花,南山樱花,南山梅花,广阳镇、合川枇杷,江北花卉园郁金香,大木花谷向日葵和潼南油菜花等一批较有名气的花卉观赏地,南岸区已有迎龙镇枇杷种植基地、葡萄园种植基地;广阳坝回龙枇杷基地、梅果园、向日葵主题公园、油菜花基地;并且在迎龙龙顶、广阳银湖已种植樱桃。为了打造特色产业、特色景观,使南岸到涪陵公路沿线景观成为迎龙镇的一大特色,甚至成为南岸区的门户,设计充分利用起伏多变的地形随势造景,增强林冠线的起伏和林缘线的曲折变化以及空间的虚实对比。
(1)为体现阳光谷自然生态的理念,采用宿根花卉、草本花卉作为主要的植物材料,以常绿树种为背景,主要目的是要打造花谷景观,并且三种不同的植物形成的空间层次更加丰富,色彩更加鲜艳夺目。而宿根花卉繁殖、管理简便,一年种植可多年开花,一次种植可多处观赏,且方便、经济,可以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大多数品种对环境条件要求不严,可粗放管理;品种繁多,株型高矮、花期、花色变化较大,时间长,色彩丰富、鲜艳;许多品种有较强的净化环境与抗污染的能力及药用价值。
(2)采用草本花卉与常绿灌木相结合的方式,形成花开四季、色彩绚丽的花谷景观。宿根花卉种类繁多,花期变化大,延续时间长,花叶色彩丰富、鲜艳,花姿美丽动人,能创造优美的群落景观。
冬季种植吉祥草,杜鹃、君子兰等;秋季花卉选用波斯菊、万寿菊、金盏菊等;早春的白头翁、荷包牡丹,芍药、大花鸢尾、石竹、红花!浆草等春季开花的花卉用暖色调的红、橙色系给人暖意,并烘托出热烈的气氛;夏季开花的花卉选用宿根福禄考、玉簪、大花萱草、火炬花等开蓝紫色花的花卉,给人带来凉意和恬静。
充分利用植株的花型、花色、株形、株高、质感等观赏特性,选用花期长、花色艳,能较快覆盖地面,又容易栽培、耐粗放管理的植物,合理搭配,创造优美的景观。春季:三色堇、矮牵牛、四季报春、大花报春、陕西羽叶报春、郁金香、风信子、香雪球、花毛茛、杂种耧斗菜等;夏季:野罂粟、松叶菊、大花马齿苋、马齿牡丹、芙蓉菊、羽扇豆、月见草、一串紫、金鱼草、毛地黄、柳穿鱼、蓝猪耳、蜡菊、皇帝菊、万寿菊;秋季:千日红、千日白、紫罗兰、桂竹香、长春花、碧冬茄、美女樱、毛地黄、金鱼草、秋英;冬季:报春花、藏报春、仙客来、雏菊、羽衣甘蓝、瓜叶菊。
(3)背景乔木选用乐昌含笑、黑壳楠、皂荚树、槐树等植物。大面积的背景林主要用乐昌含笑和黑壳楠,在有农户居住的地方交错种植皂荚树和槐树。草本则选用一串红、金鱼草、鸢尾等植物,在水边种植黄花鸢尾、菖蒲、春羽等,形成层次丰富、色彩绚丽、四季有景可观的山谷彩带。布局自然,竖向上层次错落,平面疏密结合,与山峦绿色背景相互衬托,主调鲜明,形式自然生动,风景效果好。
阳光谷充分以原有地形地貌、乡土植物群落为植物材料进行园林景观的营造,园林小品风格自然淳朴,田园气息浓厚;各景观功能区突出以人为本,同时又和农业生产相结合。根据不同地块、品种的观赏价值进行安排,使人们在休闲体验中领略到乡土民风的自然生境魅力。
4 结语
观光农业园是现代农业生产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一种新产物,在对园区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因市场需求的差异,以及周围自然环境的不同,无论是在园区主题定位还是发挥地域民俗文化方面,都应尽量保持各自的特性[2]。因此,必须以当地自然环境及生态资源为基础,科学地运用地形、地貌、树木、花卉及水体等景观元素,营造出别具景观特色的生态农业观光园。
参考文献
[1]张晓冬.观光农业园的景观规划初探——以泰州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为例[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7,20(6):11-14.
[2]张毅,张涛,徐进,等.西安市旅游观光农业发展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385-15386.
线性规划常见问题例析 篇2
是从若干方面入笔,不分主次、并列平行地叙述事件、说明事物,或以几个并列的层次论证中心论点的结构方式。其特点是将事件、事物或论题分成几个方面来叙写、说明和议论,每个部分都是独立完整的部分,与其他部分是并列平行关系。
运用并列式结构注意点:1.并列的几个内容各自独立,又紧紧围绕一个中心。2.并列的各个部分必须是平行的,要防止各个方面交叉或从属。
小标题式结构也属于其中的一种,在高考中常有佳作。
[范文](20话题“感情亲疏与事物的认知”)
给感情一把尺
无论何时,月光都会将皎洁的亮色洒向大地,不管它是高是低;无论何地,蒲公英都会把种子撒向大地,不管它是贫瘠还是肥沃;身处“非典”病房的白衣天使们,更是在每个人心里种上了一棵“爱心”树,不管他是敌是友;那么,我们是不是也该给心灵、给情感一把尺,别让感情的亲疏迷乱了你我的良知。
(一)给感情一把尺,给理智一条路;
生活给了我们无数路口,让我们用心去选择,当面临亲与疏的判断之时,该给心灵一把尺,去警示自己凭正义作出选择;该给感情一把尺,别让亲切阻断了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长途,让理智的感情伴你人生长途,才会使心更轻松,才会使世界更加美好。
是什么让唐太宗不认亲疏让洱海的风,回纥的幔帐,靺鞨的大风雪吹成民族的团结!
是什么让伽利略不以旧的理论为纲,让真理之步迈进了人类文明的史册!
是什么让贝多芬不成为传统者的奴隶,开创了充满生命豪情的《第九交响乐》!
是感情这把尺,是它让人们不以感情的亲疏,让人类向着迈进;是它让人们不以感情的远近,让人类向着认识真理奔跑;是它让我们给理智一条路,给智慧一条路,给文明一个永恒!
(二)给感情一把尺,给民族一个振兴;
林则徐给感情一把尺,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背景下,发起了爱国思想运动,使中华民族的认知向世界迈进;邓小平给感情一把尺,在“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中,提出了祖国统一的新思路,让中国社会的发展选择了理智;战争中一位位母亲给感情一把尺,为了全民族的胜利,毅然献出了孩儿们的生命,让苦难的民族在鲜血的力量下奋起!
而今啊!战斗在抗“非典”一线的白衣天使们也给心灵一把尺,这把尺需要的不仅仅是奉献与理智,更需要英明果敢的大智,生死相许的大勇,勇于奉献的大义和这悲天悯人的大爱,他们不仅给理智一条路,更给民族精神一个完美的展现,他们无论感情的亲疏,为每一个病人送去了同样的爱!
目光可以忘却感情之尺
蒲公英也可以忘却这把尺
但你千万别忘了用感情之尺去衡量你的心,因为中华民族的振兴需要你用理智思维开辟一条成功之路!
[结构点评]
主体部分以(一)(二)列小标题,从两个方面论述,全文浑然一体。
[范文](年话题“诚信”)
五颗亮亮的心
故事甲
风雨中,三位老人正挤在一把伞里冻得脸色苍白。尽管他们坐在屋檐下,可是雨还是不停地打在他们的脸上、身上。此时他们的衣服已经湿透了。
然而他们并没有在意自己,三双眼睛正盯着前面的广场,那儿停着两辆自行车,上面盖着他们唯一的雨衣。车子的主人到现在还没有来取。“也许是被雨困住了吧?”他们说,可谁都不愿意先走。冷风一阵阵地吹来,雨点一次次地打来,然而他们谁也没有起身,三双眼睛仍然盯着不远处的两辆自行车。
难道他们只是为了那几毛钱吗?
故事乙
他,坐在电视机前,手里拿着两张彩票。这是他今天下午买的,不过其中的一张是替他们科长代买的。他已经做好了记号。
开奖的时间到了。他全神贯注地看着手里的彩票:“一位数,两位数,三位数……啊,一个号码都不差!”可是,顷刻间他又沉默了,因为,中奖的是作过记号的那一张。
他低下头,脸深深地埋在了双手里。他想到了自己的家:妻子下岗,儿子正读高三,手头并不宽裕,甚至可以用贫困来形容;他又想到了科长,他们家可谓是富丽堂皇;他还想到了自己如果有了这笔钱该怎么花……
然而最终,他拿起了彩票, 坚定地走出了家门……
故事丙
到了批发站,他熟练地停好摩托车,进了大门。
来到烟酒柜,迎着批发商的笑脸,他笑了笑:“老规矩,给我拿一批货吧。”批发商仍然笑着:“不是我说你,老李,上次那批货一到就被抢购一空,我特意留了些给你,你却偏不要。唉,不过是加了些水,你怕什么呢?现在我这儿又新到了一批。你要不要?”
“谢了,我还是不要的。”他声音不大却很坚定。批发商摇摇头,一副无奈状。
计数问题常见错误例析 篇3
一、分组重复
例1某校安排5个班到4个工厂进行社会实践,每个班去1个
工厂,每个工厂至少安排1个班,不同的安排方法共有__________种,(用数字作答)
错解1:不同的安排方法共有A5/4=120种。
错解2:先从5个班中选出4个班,每个班去1个工厂,有A5/4=120种方法;再将剩下的1个班随机安排去4个工厂中的某1个,这样不同的安排方法共有120×4=480种,
错因:错解1是一种比较典型的错误,原因是很多同学碰到此类问题时,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直接套用排列数或组合数公式,对于错解2,5个班到4个工厂去实践,则必定有2个班去同一个工厂,对于这2个班,无论先安排哪一个去工厂,结果都是一样的,属同一种安排方法,而错解2误将2个班按不同顺序去同一个工厂的情况看作是不同的,当作2种安排方法,导致多解的错误,因此,应用分步计数原理时,要保证所分的步骤之间是有先后顺序差异的。
正解1(以班级为研究对象):先将5个班分成4组,有C25种不同的分法;再将4个组安排到4个工厂进行社会实践,有A4/4种不同的方法,由分步计数原理得,不同的安排方法共有c25·A42=240种,
正解2(以工厂为研究对象):由题意可知,必有2个班到同1个工厂进行社会实践,则可先将其中的2个班安排到某个工厂进行社会实践,有c25种不同的安排方法;再将剩下的3个班安排到剩下的3个工厂,有A32种不同的安排方法,由分步计数原理得,不同的安排方法共有c23·c13A32=240种。
点评:解题时一般可以或从元素(本例中的班级),或从位置(本例中的工厂)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应避免出现同时从两个角度思考问题而导致混乱出错的情况,
例2某校高二年级共有6个班级,现从外地转入4名学生,要分到该年级的2个班级中,每班分到2名,则不同的分法种数为
(A)A6/2c4/2
(B)2/1 A6/2c4/2
(c)A6/2A4/2
(D)2AA5/2
错解:先将4名学生平均分成2组,有cA4/2种分法;再将这2组同学分别安排到6个班级中的2个,有AA6/2种安排法,由分步计数原理得,不同的分法种数为AA6/2CA4/2选A
错因:这是涉及平均分组的问题,分出来的各组是平等的,没有先后顺序的差别,错解正是忽视了这一点,重复进行分组,导致多解,
正解:分两步进行,先将转入的4名学生平均分成2组,有4/1C4/2种分法;再将这2组同学分别安排到6个班级中的2个,有AA6/2种安排法_由分步计数原理得,不同的分法种数为2/1AA6/2CA4/2选B-
点评:平均分组问题是排列组合中的难点之一,同学们在碰到分组问题时应首先区分是平均分组还是非平均分组,将mn(m.NEN)个不同的元素平均分成m组的分法有2种,
三、分类情形不全面
例3某礼堂的主席台有2排座位,前排11个座位,后排12个座位,现安排2人就座,规定前排中间的3个座位不能坐,并且这2人不能左右相邻,那么不同的坐法种数是
(A)334
(B)346
(C)350
(D)363
错解1:如果安排2人分别在前后2排就座,有8x12xA~=192种不同的坐法;如果安排2人都在前排就座,有4x4xAA2/2=32种不同的坐法;如果安排2人都在后排就座,有A211=110种不同的坐法,
由分类计数原理知,符合要求的不同的坐法种数是192+32+110=334种,选A,
错解2:若不考虑2人是否相邻,有A220=380种不同的坐法,2人相邻的坐法:都在前排左侧和都在前排右侧的坐法各有3种,都在后排的坐法有11种,所以符合要求的坐法种数是380-3-3-11=363种,选D,
错因:错解1从正面人手考虑符合条件的情形,但当符合条件的情形较多时,容易遗漏某种情形,错解1正是由于忽略了2人同在前排就坐且坐在中间3个空位同侧的情形,才导致漏解,错解2从反面人手,在所有情形中排除不符合条件的情形,不失为一个好思路,但错解2在考虑不符合条件的情形时,却忽略了2人相邻时,再交换2人的位置又是一种不同的坐法,
正解1:如果安排2人分别在前后2排就座,有8×12xA22=192种不同的坐法,如果安排2人都在前排就座,有两种情形:若2人分别坐在中间3个空位的两侧,有4x4xAA22=32种不同的坐法;若2人坐在中间3个空位的同侧,有2xAA23=12种不同的坐法,如果安排2人都在后排就座,有A211=110种不同的坐法
由分类计数原理可知,符合要求的不同的坐法种数是192+32+12+110=346种,选B,
正解2:若不考虑2A是否相邻,则共有A20=380种不同的坐法,2人相邻的情形:都在前排左侧和都在前排右侧的坐法各有3xA22=6种,都在后排的坐法有llxA2A2=22种,所以符合要求的坐法种数是380-6-6-22=346种.选B.
点评:有关“相邻与不相邻”的问题是一类基本的排列组合应用问题,“捆绑法”与“插空法”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常用方法,应能非常熟练地掌握和使用,“正难则反”是解决情形复杂的排列组合问题的基本策略之一,
例4某城市在中心广场建造了一个花圃,花圃分为6个部分(见图1),现要在花圃中栽种4种不同颜色的花,每部分栽种1种颜色的花,且相邻部分栽种的花的颜色不同,则不同的栽种方法有——种,(以数字作答)
错解:第1部分可以栽种4种不同颜色的花;第2部分可以栽种3种不同颜色的花;第3,4,5,6部分各可以栽种2种不同颜色的花由分步计数原理得,不同的栽种方法有4×3×2A4=192种,
错因:上述解法并不能保证第2部分与第6部分栽种的花的颜色是不同的,
正解:先在第1,2,3部分栽种3种不同颜色的花,有A=24种方法,
如果第5部分栽种与第1,2,3部分颜色不同的花,此时第4部分只能栽种与第2部分颜色相同的花,第6部分只能栽种与第3部分颜色相同的花,只有1种方法;如果第5部分栽种与第2部分颜色相同的花,此时第4部分只能栽种与第1,2,3部分颜色不同的花,第6部分能栽种与第1,2部分颜色不同的花,共有2种方法;如果第5部分栽种与第3部分颜色相同的花,此时第6部分只能栽种与第l,2,3部分颜色不同的花,第4部分能栽种与第1,3部分颜色不同的花,共有2种方法。
结合分步计数和分类计数原理可知,不同的栽种方法有24x(1+2+2)=120种。
点评:对综合性的排列组合问题,只有做到分类分步合理、严密,才能做到“不重不漏”
常见病句例析(八) 篇4
一日,小张拿着自己刚买的毛衣问小王:“你猜猜看我这件毛衣多少钱?”小王接过毛衣看了看说:“如果你是在大商場买的,应该是300元左右,你这是地摊上的东西,最多不过100元。”小张说:“你猜得不错,是80元。可我要纠正一下你刚才话中的语病。你既然说最多100元,就不要用‘不过’。什么叫‘最多不过’?这两个词只要用一个就行了。”犯小王这样错误的还不在少数,如下例:
①再加上人工制作费、油盐材料费、运费、餐馆场地租赁成本费均摊,最多不过10元钱,这大概也就是城里餐馆的均价了。(《人民日报》2007.07.09)
②秸秆发电项目也仅限于个别地区,回收辐射范围最多不过周围几个县。(《人民日报》2007.07.15)
③给农民补偿的部分,最多不到5000亿。(《国际金融报》2006.03.17)
④礼部考试毕竟是由地方荐送,名额有限,最多不过两万人上下。(《大地》2007.07.01)
“最多”表示最大限度或最高程度,它要求后面跟一个具体的数目,表示所表述数量的最高限定。“不过”或“不到”,即不超过、不达到,用在数词前表示某个数值的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最多”和“不过”连用,造成二者的语义赘余。“最多10元”表示等于或小于10元;“不过10元”也是表示这个意思;至于“不到10元”则表示小于10元。
这样,“最多”连用“不过”,会出现语义赘余;“最多”连用“不到”,会出现语义矛盾。无论语义赘余或是矛盾,都是语言表达上的一种忌讳,所以不能说“最多不过(到)……”。至于例④不仅同时用上了“最多”和“不过”,而且后面又加上了一个表约数的“上下”。“上下”表示可能多也可能少,既表示等于也表示少于或多于,使句意所表达的数值出现严重混乱,所以更不可取。
“几百万元左右”是多少?
2007年9月23日《竞报》A3版有一篇通讯《“汗血宝马”亮相民间》,说的是北京燕龙国际马业有限公司从土库曼斯坦引进三匹汗血宝马,加上原来土库曼斯坦总统先后两次作为国礼赠送给我国的两匹,一共有五匹,极其稀有珍贵。其中说:“这三匹马的价格都在几百万元左右。”
“几”放在某个整数值前是一个表示约数的助词,“左右”放在某个数值后面也是表示约数的助词。“几”后面的数必须是除个位以外的位数词,如“几十”“几百”“几千”“几万”,表示个位约数时就用“几”直接连接量词,如“几人”“几个”“几元”等。“左右”前面必须出现数词,但允许是任何具体的数量词,例如“10元左右”“32.5左右”等。
“几”和“左右”二者不同语法功能上的要求,使它们不能前后照应使用,否则就会出现互不相容的语义冲突。因为“几”限定的数值范围比较大,而“左右”限定的数值范围比较小,而且比较具体。
高考常见病句类型例析 篇5
关键词:语文 高考 病句 分析
语文高考《考试说明》中要求:“能够辨析不通顺的语句,并加以改正。”病句的辨析、选择和修改,已经成为高考试题中一个固定题型,有必要认真分析对待。
所谓不通顺的语句,主要是指那些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要求,不合逻辑事理,不合语体色彩的句子。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其中的病句主要是以下几种类型:
一、望文生义 误用词语
这是最基本的一种类型,可分为几种情况。有的是由于缺乏知识积累,对一些稍有难度的成语,不明白其确切含义造成的。如:
(1)这种鼓吹金钱万能的说法,简直是不刊之论。
(2)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3)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为使病句病因直观,在错误之处均用着重号标出,原句无着重号,以下例句相同)上述例句(1)中的“不刊之论”,意思是“不可磨灭的言论”,是褒义词,很显然与句子的意思相违;(2)中的“巧夺天工”指人工胜过自然,但句(2)表达的是自然本身的伟大,故不适用;(3)中“差强人意”意为“比较让人满意”,而原句要表达的是“勉强别人做不愿意做的事”,因此在句中使用也不合适。
上述词语的误用,都是由于没有确切理解词语的含义造成的,这就需要考生多积累储备这方面的知识。而另一类词语误用则是知道词语含义,但想当然的使用;尽管读起来比较通顺,认真分析一下,却毛病不少。较典型的是否定词的连续使用,造成句意改变:
(1)她告诉我说,近几年来,她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间故事和民歌。
(2)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3)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今后不再发生,他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用哲学上的术语说,否定之否定即为肯定。上述三句由于连用两个否定词,就使的句子本身的意思与说话人想要表达的意思正好相反了。
二、句子成分残缺
成分残缺,包括各方面情况。主语、谓语、宾语均有可能短缺,从高考的角度看,难度较大。比较典型的是下面这种情况:
(1)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
(2)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3)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
上面三句,其错误之处是相似的,都是由于前面分别出现了介词“在”、“经过”、“对于”,从而使前半部分变成了一个介宾结构。而介宾结构不能充当主语,因而原句缺少主语,句子当然也就不通顺了。
三、搭配不当
这方面类型较多,这几年高考题涉及到的有数词和量词搭配不当。如:
(1)卢沟桥两边的石栏上雕刻着数以百计的石狮,这些石狮已守桥七百多个岁月。
(2)你知道每斤蜂蜜中包含蜜蜂的多少劳动吗?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1斤蜜,大约要采集50万朵的花粉。
还有复句中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如:
(3)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这是个转折关系的复句,所以“不管”应改为“尽管”。其他还有诸如主谓、动宾的不搭配,比较简单,不再一一说明。
四、语序不当,前后不一致
在语言顺序不当方面,高考题中常涉及的有定语的位置不当。如:
(1)新华书店正在出售唐代新翻印的诗歌选。
(2)从云龙山北望,不远处有个高耸入云的土山,这便是被项羽尊称为亚父的范增墓。
(3 )市委采取有力措施,制止了群众揭发少数单位的违反财务制度,请客送礼的不良现象。
(4)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生的培养深受社会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明显提高。
很明显,句(1)中“唐代”要和“新翻印的”调换。(2)应在“范增”和“墓”之间用“的”字。句(3)在“揭发”和“少数”之间加“的”字。否则定语位置错乱,句意不通。(4)中“高校学生的培养”应为“高校培养的学生”。
语序不当的另一个较典型的类型出现在“并举分承”的句子中。人们在表达同类观念或事物时,常采取先几项同时列举,后面再分项承应的办法。要想举承呼应,就必须使举承的各项排列顺序一致,做到一一呼应,否则就会成为病句。如:
(1)学校抓不抓青少年理想教育的问题 ,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做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3)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水平的标志,而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国家富强的标志。
很明显,(1)中“抓不抓”正反并举,而后半部分只有一个表示肯定的方面,故无法呼应。(2)中,按照常规,“说明”要承“理论上”,“规定”要承“政策上”,而原句恰好颠倒,没按前后一致的顺序排列,所以是病句。(3)中“与否”与“是”不能呼应。
五、表意不明
这方面的考题多集中在指代不明方面,如2005年的几道高考题:
(1)这次外出比赛,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你就不会太紧张了,可以发挥得更好。
(2)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
句子(1)中是“我”还是“老师”和你一起去,表达不明;(2)中既可以理解为“文章”批评了很多人,也可以理解为“文章”被很多人批评。
另外句意不明还表现在断句位置不同而引起歧义,如:
(3)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
加点词可以理解为“到晚上才来的人”,也可理解为“后来上来的人”。
六、不合事理
这类句子在语法上没有什么问题,关键在于不符合客观事实,不合乎情理。如:
(1)天山连绵几千里,横亘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
(2)他的父亲仍然健在,享年83岁,精神尚佳。
(3)八百多人,几千条胳膊,同暴风雨、洪水搏斗了一天一夜。
句(1)中据地理只是可知,塔里木盆地在南,准噶尔盆地在北,故此句与事实不符。(2)中的“健在”与“享年”相矛盾。(3)中“八百多人”无法有“几千条胳膊”,所以均为病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