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舍有道教学有效

2024-10-13

取舍有道教学有效(精选4篇)

取舍有道教学有效 篇1

对于散文这种样式的文章, 特征鲜明, 教学时, 一定要合理取舍。下面以我施教人教版语文课本中朱自清的《背影》为例, 具体地谈谈课堂教学的有效取舍。

一.感悟散文的“形散”。

1、选材的广泛性。

散文是最自由的一种文学样式, 它的取材十分广泛。生活中的一人、一事、一景、一物, 都可以作为其写作素材。《背影》一文既写了父亲奔丧之事, 又写了父亲失业之事, 还写了家庭生活惨淡与社会动荡之事, 这些背景的简单叙述为着力刻画“背影”渲染了特定的“爱子”氛围。写背影, 又写了父亲不打算送行、决定亲自送行、车站买橘子等诸多小事, 还写了父亲的来信及其“我”的思念等, 这就是选材的广泛性。

2、表达方式的多样性。

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语言十分相素自然的散文。他对动词的重复使用 (如两次使用“踌躇”) 同义动词 (如“嘱咐”、“嘱”、“嘱托”) 、动词同其它动词或助词的联合使用 (如“看了看”、“须穿过”、“须跳下去”、“爬上去”) 、动词的照应使用 (后边的“走过去同前边的”“穿过”、后边的“探身下去”同前边的“跳下去”、后边的“爬上”同前边的“爬上去”) 等则是非常具体的说明。通过对这些动词的分析, 就可体会到父亲真诚朴素的情感。抓住了这些特点来教学, 就会提高课堂教学的精度, 就必然节省许多时间。同时, 作者还应用了语言描写:“不要紧, 他们去不好!”“我走了, 到那边来信!”心理描写:父亲本“不打算送行”, 但不放心, 决定亲自送行;外貌描写:“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这些描写丰富了父亲的形象。

3、结构的灵活性。

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 一般没有完整的人物和情节, 所以散文作家往往是抓住生活中的一人、一事、一景、一物, 或一些有内在联系的生活片断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 而不求其像小说和戏剧那样具有丰满的人物和完整的情节。《背影》没有尖锐的矛盾冲突, 没有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 只对“车站送别”作了详尽的叙述与描写。

4、语言的独特性。

优秀的散文, 通常几百字、上千字, 多则几千字, 或述所见所闻, 或说所感所想, 触及读者的情感神经, 拨动读者的思想琴弦, 以小见大, 言近旨远, 耐人寻味, 发人深省。散文的语言要精练优美、朴素自然。精练, 是指用恰当的词语准确地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 传达人物的神情特点。语言精练, 就能做到言简意丰。寥寥数语, 即可描绘出生动的形象, 勾勒出动人的场景, 显示出深远的意境。《背影》语言质朴无华, 读来亲切自然, 这就是它的独特风格。

二.感悟散文的“神聚”。

散, 既是散文的个性特点, 也是散文的趣味。但光“散”不成文。不论散文的笔法怎样自由自在, 也不论所写的材料多么的散, 最终都必须“凝”结出一个鲜明的主题来。自由多样是就散文这一类文体的写作而言的, 具体到每一篇具体的文章, 散文的特点则是形散而神不散。散文的散, 主要是指它的表现手法和语言形式。不管叙述或描写, 不管议论或者抒情, 都不拘成法。为了表达某种思想感情, 可以谈古论今, 谈天说地;可以回忆往事, 畅想未来;可以时而勾勒描绘, 时而倒序追述, 时而感情激越, 时而侃侃而谈。联想丰富, 运笔如风。散文的散, 还表现在内容表现上的不拘一格, 或小题大做, 或大题小做, 或微言大义, 或言近旨远;说的是身边事, 讲的是知心话, 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美好的情感体验。《背影》写背影, 一共写了四次。第一次是第1自然段:“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 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作者怀念父亲, 惦记背影;第二次是第6自然段, 写父亲为自己买橘子的时候, 作者对父亲的背影进行了详细的刻画, 望父买橘, 刻画背影;第三次是这一段最后“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 父子分手, 惜别背影;最后一次是在文章的结尾, 儿子读着父亲的来信, 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也就是:别后思念, 再现背影。《背影》的主题就是反映父亲对“我”的挚爱和我对父亲的理解与思念。

取舍有道的“极简生活” 篇2

如此种种,大概可以算作现代生活的怪现象,不仅存在于中国。消费社会,各类资源的极大丰盛,早已超出了生活的实际需求。眼下,中国的一些年轻人正在挑战这种现象,他们倡导和践行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希望生活能够贴近需求本身。

首先,清理你的物品

在豆瓣“极简生活”小组,聚集着3万多名成员。这个小组创建于2012年1月26日,成员正各自在生活中践行极简生活模式。他们的宣言是:“极简生活方式不是苦行僧式的自虐,而是一种更为人性化的、经济的、环保的、轻松愉悦的生活方式。”

小组成员“热血”的极简生活,始于两年前的一次搬家经历。当她把所有的物品,从编织袋里取出来,摊在新家的地板上时,惊讶地发现“这一地80%都是些无用的东西”。经过整理,她扔掉了其中的2/3。

之后的两年里,她没有再增加过小家电、桌椅板凳等非消耗物品。“不是刻意忍住不去买,而是根本就不想买。我也意识到,人生活所需的物品其实很少,而且在物品少的情况下生活品质没有降低甚至会提高。”她说。

另一组员HELEN表示,她采取的行动包括:清理出了30公斤的物品,包括两个电视机低音炮和一对音箱、一年没使用的多士炉、半年没用的电饼铛、所有从干洗店带回的衣架、已经不用的围棋等。除了重要证件和合同,将所有对帐单、银行协议、通信运营商的协议都妥善处理后全部丢弃;不再开通新的银行卡,会员卡只保留最常用的超市卡和口腔医院卡。对于心仪的物品,采取缓买的对策,过段时间看看自己是否真的还需要;不再冲动参加同事组织的水果团购,以免造成囤积浪费

“谨慎地拥有,珍惜地使用,勇敢地舍弃。”对于极简主义的实践,HELEN归结道。她还将自己闲置已久的发豆芽机送给了有需要的朋友,这令她感到非常快乐。

有人归纳了极简生活中购物的标准,也就是购物前提给自己的4个问题:我真的需要吗?有没有其他东西可以代替?如果使用频率不高,是否可以租借?确定要购买的话,是我能承受的最好的吗?结果是,如果确定购买,那就反复使用,使物品最大化其价值。

不难看出,“极简主义”暗含的前提,是已经拥有或有能力拥有丰富的物品。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的年轻人更能践行这一理念。相比经历过长期物质匮乏的父辈,年轻人没有匮乏感。他们的心态更为开放和多元,认为真正的节约,是珍惜善待喜爱的事物,而非舍不得丢弃。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上,也是如此。

并非苦行僧式的生活

2016年4月,有人在网上发起了“30天极简挑战”。这个活动规则很简单,第一天舍弃1件物品,第二天2件,逐日增加,直到月底的30件。

挑战的发起者在第一条声明中说,“不要为了扔而扔”。她希望大家尽最大能力减小舍弃的物品对周遭环境的影响,如果这件物品仍旧能为他人提供价值,请不要将它扔进厨余垃圾桶草草了事;更不要随意评判别人的物品选择。

也许有人会质疑这种挑战只是一味地减少物品。

“想要进行到第几天是你的个人选择,找到自己的物质生活平衡点后,就继续探索物质以外的生活吧。”发起者说,“之前有人问舍弃的能否是一个坏习惯,如果坏习惯在一天之内就摒弃了,为什么不算呢?”

事实上,丢弃物品并没有想象中容易。“忍住不买非常困难。购物对我来说还有治愈作用,压力大、心情不好的时候拿到新鲜东西心里感觉很刺激。狠下心扔也非常困难。直到几个月前我还留着小学同学送的一块装饰木板。其实木板非常沉且没有用,我和这位同学也已多年没有联系,但我一直觉得既然是旧物还是留着作纪念,扔了好像对不起这位同学。”知乎网友Yiqin Fu在回答“什么是极简主义时”提到。

事实上,极简主义者并非提倡抵制一切物质享受、苦行僧式的生活;相反,在购买这件事上,他们提倡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购买优质的商品,即便价格高也尽量接受,然后好好爱惜这一心爱之物,以此来代替周而复始的廉价物品囤积与浪费。

许多极简生活的人,依然用着最好的手机,选择昂贵但耐用的皮鞋,KINDLE是绝大多数人的必备物品之一,同时,很多人更愿意将金钱和精力转向购买体验,例如旅游和有益的社交。

通过取舍找回人生重点

如果极简生活只是“不再买买买”和“扔扔扔”,它就无法风靡。它风靡的重点在于,许多人通过践行这种生活方式,重新审视和梳理了自己的人生,因此找回人生的重点和自己内心的真正的需要。

那些堆积如山的物品背后是什么?冲动购物、过度消费,通过占有来实现安全感和确定感;是“别人拥有或现在流行,那我也得试试”的跟风;是无法割舍对某些人和事的留恋;贪便宜;缺乏勇气理清生活中最为混乱的部分;无法忍受孤独,通过手机和大量的信息来确定自己与他人的联接。最重要的是,不敢或不知道如何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地方去。

简而言之,复杂而混乱的生活,对应的往往是现代人内心的焦虑和迷茫。这也是为何许多人在践行极简生活后,感到被治愈,以及生命开始焕发了活力。简化的过程,是通过取舍,发现对自己最重要的事物,是个人能量的一次重新聚焦。

“外界无时无刻不在暗示你需要这、需要那更多时候我‘需要’的不是某件物品,而是第一次把它捧在手心的新鲜感。极简主义不是禁欲主义,它并不禁止我们的欲望,而是把我们从各种压迫中解放出来,从而更好地生活。极简主义也不是苦行僧主义,它并不否定物的作用,而是要更好地利用物,为生活本身服务。它关注生活本身,抵制物的异化。”Yiqin Fu认为。

极简主义让生活更轻松,更有规律。一位小组成员在践行了一年之后,发现自己做事情不再拖延,也能控制住自己看到美丽衣服想购买的欲望,看到脏乱的地方也会想去清理,最让她感到惊讶的是家人的变化:“以前妈妈看到我们丢衣服都会唠叨并且会把衣服拿到自己的衣柜去,只有昨天看到我们丢衣服后自己也主动去丢,而且也把我爸爸拉来一起行动,还是以很愉快的心情去做,而不是一副浪费不舍得、埋怨的表情,这让我更加期待极简生活所带来的变化。”

也有人开始拿出以往束之高阁的奢侈品,开始真正将其作为一样日常物品来使用,同时开始认可物品用旧后的美感。

现代社会的极简,必然包括对信息的遴选。很多人开始删除不常用的手机软件,定期清理邮箱,不再订阅过多的新闻资讯,清理自己在社交网络上关注的对象,不再随时抱着手机刷朋友圈和微博,而是沉静下来,重拾自己一直希望发展的兴趣爱好,或者和朋友之间有了更多线下的交往。

毫无疑问,不是所有的人都接受极简主义,有些极简主义者也还是会忍不住非理性购物,但不能否认这依然是一个积极的选择,无论是对环保、理财、生活还是内心而言。

例谈语文教学中媒体的有效取舍 篇3

一、充分利用书本。

书本是最传统最经济最有效的媒体。说他最传统, 是因为它有悠久的历史, 已经成为传递知识的最有效的一种固化形式, 也成为教师和学生使用的一种习惯。传统意义上的读书, 就是读“书本”, 即把眼放在书上, 把心放在书上, 借助书中的文字和图表, 知会文意, 体验情感, 领悟哲理。“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只有反复品读, 才能力透纸背, 入木三分, 掌握文本之精髓。文本以“书”为载体, 教师和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 产生“对话”的问题, 并以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为对话的过程。书本最能让读者精神专注, 最能让读者潜心品味, 所以, 手不释卷才是读书的最良好的习惯。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把书本作为最基本最有效的媒体应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 有不少教师蔑视书本的媒体作用, 认为读“书”的方式是原始的落后的, 所以, 但凡上公开课、示范课、参赛课, 基本上是丢弃书本的。好多的课堂教学, 都是把书本中的内容通过现代的技术手段呈现在屏幕上, 让学生对着大屏幕阅读与交流, 这种形式, 看起来很现代, 实际上很不经济, 因为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需要大量的经济投入, 应用这些设备也要不少的经费开支, 在农村, 它还处在奢侈的档次上。这种形式, 看起来很现代, 实际上使教学显得很浮躁, 因为这种形式不能让学生“静下心”来阅读, 不能让学生“潜下心”来思考, 其阅读是浮光掠影的, 其思考往往是很肤浅的。书本的作用就不一样, 学生人手一本书, 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 会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阅读能力进行个性化的圈点勾画与批注, 不会人云亦云。

二、妙用黑板。

黑板也是一种传统的固化的媒体, 它底色厚重, 各种色彩的粉笔落在其上, 都显得色彩搭配, 富有艺术。实施新课程, 不能否定“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这个媒体应用恰当的话, 其教学效果常常超越现代媒体的作用。比如, 教师在黑板上书写生字, 不仅仅是给学生做示范, 而且是让学生在教师的书写过程中认知生字的笔画顺序与间架结构, 感悟汉字的形体美;比如, 教师在黑板上书写词语, 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它, 而且是在于让学生在教师的书写过程中体会词语在课文的妙用;比如, 教师在黑板上书写关键性的句子, 不仅是对重点知识的定位, 而且是让学生理解句子在课文中的含义以及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与结构特点;比如, 在黑板上画出几何图形, 可以让学生感知图形的形成过程和艺术之美。教师的每一次书写, 都给学生一个同步思维的过程。教师在黑板上的画简笔画更能张扬学生的想象力, 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合理应用现代媒体。

取舍有道教学有效 篇4

一、追好“本”, 取舍好“课标”与“教材”, 利剑在弦

追好“本”, 先简单了解“课标”的历史。 在我国教育史上, “课程标准”这一概念已有百年历史。 1912年民国政府教育部公布的《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是我国课程史上出现的第一个课程标准, 上世纪50年代, 我们向苏联学习, “课程标准”被“教学大纲”替代, “教学大纲”成为我们教育的基石, 直到2001年, 课程标准重新返回教育的舞台, 再次走进我们的视线。

语文学科作为国家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 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所独有的具有排他性的价值决定了本体价值。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这样两段话:段一:什么是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 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 语就是口头语言, 文就是书面语言。 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 就叫语文。 段二:彼时同人之意, 以口头为“语”, 书面为“ 文”, 文本于语, 不可偏指, 故合之。 亦见此学科 “ 听” “ 说”“读”“写”宜并重。 由上面两段话不难发现: “ 语言” 就是语文课程的本体价值, 换句话具体说, 语文就是学习语言、研究语言、运用语言的。

洪镇涛老师指出, 语文教学应该少一点知识的灌输, 少一点理性的分析, 把教学的重点移到指导并帮助学生“感受、领悟、积累、运用”语言上。 我看过他的课堂实录《天上的街市》, 李老师课堂上开口第一句话是 “请大家推荐位朗读最好的男同学把这首诗读一读”, 没有客套的寒暄, 直奔语文“读”的本真, 让一位男生读了还不够, 继续让第二位朗读, 整堂课书声琅琅, 在朗读中觅得风雅无穷, 在品味中感受脉脉意蕴, 让文字有了温度、生命和动感……

我拜读过韩军老师的课堂实录《背影》, 他的课堂从识释字词入手, 同样注重朗读积累, 看起来课堂引入平淡无奇, 让人怀疑这不是韩军这样的老师的开场白。 可恰恰如是。

君不见我国传统语文教学最值得重视的一条经验, 就是从教儿童识字开始, 至少有3500个左右字的形、音、义, 都要一个一个地记, 实践证明, 我国传统语文教学成功地解决了儿童识字的问题。 相反, 传统教学中的“字词句篇语逻辑文”的八字宪法老早不见踪影, 现在的教材没有了原来浙教版每个单元后的语法知识、修辞、逻辑、文法方面知识, 把语文的工具性功能也弱化了, 于是, 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功能大大弱化, 闻“知”色变, 闻 “讲”色变, 过分追求学生主体地位, 对语文的人文性过分解读。如今一些孩子为什么错字现象屡见不鲜? 为什么一些孩子词不达意只会夸夸其谈? 这其中是不是也与此有一定关联。 传统教学十分重视学习的早期积累, 不问理解多少, 先“吞下去”再说, 日后慢慢“反刍”消化。

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陆世仪说得很有道理:凡人有记性、悟性。 自十五以前, 物欲未染, 知识未开, 则多记性, 少悟性;自十五以后, 知识渐开, 物欲渐染, 则多悟性, 少记性。 故人凡有所当读书, 皆当自十五以前使之熟读。 “四书五经”这些经典先吞, 当时也许并不理解, 但已经积累了相当数量的语言材料和文史常识、 人物典故等, 等长大后一旦在新的语境中重新接触, 往往就会豁然开朗。

语言是语文学科的“本”, 教材真是语文这“本”的有效载体。 如今的语文教材作为整体一个完整系统, 各个元素之间有一定关联, 有纲有目, 纲举目张, 以某一主题为一个单元集合体, 有这样的评价:一课一题一话是将, 课程目标是帅, 文本当然是兵卒了, 2013版新人教版教材受《国文百八课》影响, 以作文为中心围绕一个主题组成单元课文, 大开大合, 丝丝入扣。教材内容是一切传递、体现和传承语文学科的“本”的文字与非文字材料, 反过来, 教材也不是学生直接掌握的对象, 而只是老师帮助学生实现课程学习目标的工具, 是师生活动的中介, 只是找到语文根本的工具和跳板, 不管是人教版还是苏教版或者北京版的语文, 语文教材从来不是产生在不食人间烟火的“象牙塔”, 它也呈现出民族性、时代性、开放性等与时俱进的特点, “画眉深浅入时无”、“朝扣富家门”, 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回归到语言的学习, 提高学生语用能力。

英国应用语言学家皮特·科德说:“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是教人们一种语言, 而不是教给关于语文的知识。 ”佐证了语文教育的准则正在回归。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情感目标、审美目标等多元语文课程目标的特点, 决定了语文语文承载太多任务, 但抓住了“学习语言”这个根本目标, 课堂的每一分钟都围绕“语文”两个字深入研究, 那么, 就可以使多元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达到和谐统一, 语文课真正充满“语文”味。

二、溯好“源”, 取舍好“学生”与“教师”, 百步穿杨

找到了语文的根基, 就把握了语文教育的命脉, 要让每一个根都能茁壮, 在阳光下灿烂, 那么, 我们首先要溯好“源”, 找到源头的起点, 一个班级个体的学生, 对“语”的体验各不全同, 老师要追求“相似和谐的振动”。

1.舍弃架子, 得到纯真。

老师与学生之间, 天生就有一道无形的鸿沟, 受师道尊严影响, 学生的心门是紧闭的, 你越想推开它, 它越紧闭。 反之亦然。 特级老师于永正老师的课堂没有“特级”的架子, 他在上“老母鸡给黄鼠狼拜年 ———自投罗网”的习作课时, 亲自参与到表演的活动中, 妙趣横生的表演, 乐了孩子, 欢了课堂, 当然也精彩了习作。 我们不必担心没有师长的尊严, 更不必顾虑和颜悦色乱了课堂, 其实老师首先打开心结, 放下架子, 用课堂魅力凸显语文魅力, 学生喜欢语文课堂, 就喜欢给自己带来学习愉悦感的老师。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我们自己将会得到孩子们没有任何修饰的内心世界, 更会感动于那份纯真与释怀。

2.舍得 “赶、满”, 获得 “更满”。

一堂课, 只有45分钟, 既有字词基础目标要实现, 又有文本内容要把握, 更有情感体验要落实, 于是教学内容面面俱到, 教学过程环环相扣, 学生如同赶脚的鸭子, 沿途有各色食物, 因为老师已经为学生预设了一系列教学任务;还有一路美丽的风景, 因为一篇篇精美的文章本身就是一道好风景。 就是因为老师在后面催着, 学生才来不及吃下第一口食物, 已经被赶到下一个食物点, 更别说消化和挑选, 至于美文的美读, 有时更可能是昙花一现, 蜻蜓点水匆匆过场。

于是, 教师要学会舍得“赶、满”。 一种教材多种教法, 其实也在提示我们处理教材时要舍得“赶、满”。 “这方法、那方法、吃透教材、落到根本”才是关键的, 同一教材, 不同老师完全可以提取不同教学内容, 组建不同教学方式。 正如有人所说:米可煮饭, 也可酿酒。 这样, 老师何不巧妙地预设相关练习, 用预习这跟金针度学生的学情, 教师也吃透了“两头”, 一课一得, 一架蔷薇满园香。 曾观摩过浙江省优质课一等奖李妙云老师的《春之舞》课, 李老师巧妙地从“舞”字的不同字体入手, 直接给学生架起了视觉上的舞动感, 引导学生沿着“文—意—情”的路径去学习, 舞来了春天, 跃动了生命, 学生走进了自己的春天。

“删减就简三秋树, 领异标新二月花”, 舍得是教学的一种境界, 诚如贾平凹所言:会活的人, 或者取得成功的人, 其实懂得了两个字:舍得。 不舍不得, 小舍小得, 大舍大得。 教师何尝不要这样选择, 熟黯舍得之道, 舍教学之枯枝, 得学生之发展, 得教学之新境界。 嘻, 何不做一个勇敢的探索者。

语文是“言”和“意”的两面体, 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言语活动, 没有言的语文教学, 失去了学科的价值;没有了意的语文教学, 充其量是一堆零散的语言材料, 实现言与意的共生, 追好“本”溯对“源”, 熟黯取舍, 教出语文新常态。

摘要:语文学科是一门国家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 它的设置和实施必有意义和价值, 但一直以来似乎难有定论。“泛语文”“伪语文”甚至“非语文”大行其道。了解语文的本真, 还原语文本色, 取舍好“课标”与“教材”, 取舍好“学生”与“教师”的辩证关系, 追求课标、教材、学生、教师之间的“相似和谐的振动”, 打造以“学”为中心充满“语文味”的语文课。

关键词:语文本色,有效取舍,语用学习

参考文献

[1]S.皮特·科德.应用语言学导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3.

[2]黄厚江.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与实践[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1.

[3]王学东.语文课程的核心价值是什么?[J].中学语文教学, 2015 (03) .

上一篇:急性炎症反应下一篇:预警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