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取舍之道

2024-10-07

语文教学中的取舍之道(精选7篇)

语文教学中的取舍之道 篇1

语文的涵盖范围极为广泛, 包括语言、文学以及文化。作为我国基础性教育体系中的一员, 语文不仅是人们进行思想交流的工具, 而且是文化传递的纽带, 还是进行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 是一门人文意味浓厚的学科, 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正确的语文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兴趣和学习能力, 同时, 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语文新课程基本理念也紧跟时代的步伐, 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语文教师应运用多种方法整合教学内容, 平衡好教学中的取舍问题。

一、语文教学中取舍的原则

取和舍, 是一种教学的智慧, 也是一种教学的策略。教学的取舍之间彰显着教师的教学理念、智慧和主张。教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 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 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精彩的课堂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扮演者引导者的角色, 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因此, 教师在教学预设中充分关注学生的本位, 文本取舍要以为学生留有学习、思维和发展的空间为原则。

中学语文虽然内容繁杂, 但万变不离其宗, 终究有“根”可循, 这里的“根”也就是语文的本质。语文教学中的取舍是否得当归根究底取决于是否在教学中保留了语文的本质。语文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 教师的教学过程应该充分体现这两种特性。在当代语文教学中, 普遍存在重视语文的人文性而忽视其工具性的现象, 而人文性只有在工具性存在的基础上才有意义, 语文的工具性保证了人们之间的正常沟通交流。这就提醒我们这些语文教师, 在今后的教学中, 要坚守语文的本质, 不能厚此薄彼

二、语文教学中文本取舍的方法

(一) 教学内容宜“精”不宜“散”。

语文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因此我们在对文本取舍的时候要注意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学科的特点体现在“语”与“文”两个字上, 语言、文学、人文是三个主要内容, 因此语文教学的重点也应该围绕着这三个主要内容。在教学设计时, 要遵循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的理念, 重点突出符合语文学科特点的内容, 做到精益求精。

例如关于小说文体知识的介绍, 不少老师到九年级仍用PPT介绍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环境又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人物描写的方法有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等。小说这种文体, 我们在七年级上册就已经接触过, 对于这种文体知识大部分学生早已掌握, 对于相关的文体知识教师只要一笔带过, 完全不必花太多的时间。再如对作家作品的介绍也不能花费太多的时间。有些教师在教学鲁迅的《孔乙己》时, 花了十几分钟介绍鲁迅的生平事迹主要作品, 对于鲁迅这样的名家我们在学《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已做详细介绍, 所以不必再化太多时间做详细介绍。

(二) 问题设置宜“简”不宜“繁”

在教学鲁迅的《孔乙己》时, 有些教师要求学生分析孔乙己人物形象时, 先阅读课文, 然后从文中找出能体现孔乙己形象的语句、段落。因为这篇课文中有关孔乙己的描写比较多, 有外貌描写、有动作描写、有语言描写, 所以学生讨论热烈, 课堂气氛良好, 可学生回答的太散, 耗时太多, 这样看是热烈的课堂其效果不一定好。而我们有一位教师他在教学时设计了这样的两个问题:文中两次描写孔乙己偷钱遭众人嘲讽, 两次孔乙己的反应有何不同?你能试着猜测一下作者这样表达有什么用意吗?学生有了具体的思考问题, 答案也就比较集中, 而且通过这两个问题把文章前后内容勾连起来, 有利于教师的教学, 有利于学生对课文能容的深入了解, 对人物特点把握比较准确。

(三) 教学方法宜“实”不宜“虚”

最好的教学方法是因材施教。教师在进行教学方法选择和课程设计时, 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教学, 剥夺学生课堂主人的身份, 那么结果只会事倍功半。近几年来, 随着教育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多媒体的使用比较频繁。有些语文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 一节新授课往往花上很多时间让学生欣赏故事情节或美丽的风景。课上教师的范读、学生的领读都依赖于多媒体。有些教师为了搞活课堂气氛, 还自编了课本剧让学生表演。这些行为显然偏离了语文教学通过课文学习拓展学生思维、提高文字运用能力和赏析能力的目标。如果花费太多的时间在观看视频, 自编课本剧上, 显然是本末倒置。这就要求作为教育者的我们, 从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中选择最合适的来开展教学活动, 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不少教师为了响应新课标的要求, 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将“自主、合作、探究”融入教学设计中, 但却没有考虑到物极必反这个道理, 片面注重这三个环节, 以为每一节课都必须安排好这三个环节, 于是不顾教学内容, 硬是设置“自主、合作、探究”三个环节。其实, 不是每一节课都必须具备这三个环节的, 有时只需要其中的一个或两个, 如果所有的课堂都需要这三个环节, 那么不仅会浪费许多宝贵的时间, 还会分散学生语文学习的注意力, 得不偿失。

语文教学中准确的取舍之道直接关系到课堂效率的高低, 希望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能在文本的解读、教学方法的使用上多研究, 正真做到有舍才有得。

摘要:语文蕴含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 厚重的历史积淀在为语文增添无限魅力的同时, 也不断丰富它的内涵。然而, 在语文教学中, 学生经常会因为教师准备的内容过于繁杂, 而失去领略这种独特的魅力的机会, 甚至有可能对语文产生抵触情绪。因此, 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准备时, 应考虑学生平时学习情况, 结合自身教学特点, 联系实际生活应用, 对语文课本进行整合, 合理取舍, 将语文这门学科的精髓传递给学生, 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取舍原则,问题设置

参考文献

[1]陈小瑞.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初探[J].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3 (02) .

[2]蔡先锋.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探究与探索[J]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2 (21) .

取舍之道 方寸之间 篇2

——贾平凹——

目前,艺术品收藏市场起起伏伏,纷纷扰扰,从一些同行朋友的反应来看,有些藏家已经乱了阵脚,各种各样的焦虑心态都已经出现了。甚至有人为了使手中的藏品尽快出手,开始不择手段了。其实,任何一个市场都会风云无定,都会起起落落。想在一个行业里纵横驰骋,长时间的生存下去,那就必须要有一颗笑看风云、在惊涛骇浪之前闲庭信步的平淡之心。

笑看风云说起容易,要做起来谈何容易?

我常想奉劝那些在收藏市场上急于杀进杀出的朋友,在市场清淡的时候,不妨静一下,对自己的收藏与收藏观念进行反思,避免被自己那颗浮躁的心所蒙蔽。先哲孔子云:“吾道一以贯之”,世间万物一理,一切大道,全在乎于一心,全在乎于方寸之间的取舍,所谓方寸,也是指心,所谓方寸大乱,也不过是心乱了。

尽管现在很多人将收藏当做一种投资来做,但其实艺术品收藏本质上与其他行业的投资还是不同的,本期刊登的文章《<锦瑟华年——安思远私人珍藏>拍卖会追溯》中,安思远先生的一句话令我感融颇深,“如果你无意与这件作品朝夕相对,那就千万不要收藏这件作品”。

此言一语道破艺术品收藏与其他投资在本质上的不同:毕竟艺术品收藏的源于个人爱好与生活品味。如果你对手中的藏品没有感情,或者说手中的藏品不能让你产生心动的感觉,建议你最好不要在这个行业投入太多,因为那样以来,当市场下滑时,你很容易陷入焦虑或痛苦。

反之如果你对自己的藏品有感情,那么无论你投入多寡,市场起伏都不会对你形成太大的困扰。因为就算藏品的市场价下滑了,但与心爱的藏品朝夕相处之趣,岂是市场可以剥夺的?因此,自古以来那些成功的大收藏家基本上都是嗜藏如命之人,而不是嗜钱如命之人。

我认识很多在收藏上有所建树的朋友,其实都是深谙“舍得”之道的,并非对藏品照单全收,而是会舍弃一些自己不喜欢或不太精通的藏品,把精力与财力都集中在那些真正能让自己动心的、或者说倾注感情的藏品上。这样以来,收藏活动就会变得很简单,在面对市场的起伏变化时,才能够“笑看风云”。

学会取舍之道 追求简约语文 篇3

一、剖析学生基础, 取舍教学目标

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一定要明确这一节课要带着学生完成哪些语文教学目标, 学生都有哪些语文基础, 在学生的语文基础之上, 能不能完成这些目标。这些都是追求简约语文必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们所制定的语文教学目标如果不贴合学生实际的语文基础, 无论是拔高学生的学习基础还是降低学生的学习基础, 都不利于学生有效地学习语文。所以, 在制定教学目标之前, 就要先剖析学生的语文基础, 哪些目标学生在现有水平上可以完成, 哪些目标却是完成不了的, 要做到心中有数, 然后进行取舍。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更优化地学习语文, 让学生的语文学习落到实处。比如在教学这一课时, 江苏教育出版社《语文教学参考用书》中为本节课设置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8个生字, 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能介绍某一季节烟台的海;4.体会课文语言的准确、生动与精妙。而本班的很多学生都没有外出旅游过, 他们的独立语言表达能力与归纳能力不太强。在这四个目标中, “能介绍某一季节烟台的海”这一目标学生比较难完成。所以笔者就进行了恰当地取舍, 把这一教学目标改为“能用课文中的话来说一说某一季节烟台海的特征”。另外, 第四个教学目标, 学生对于如何“体会语言的准确、生动与精妙”不好把握, 同时也不容易见到效果。所以对于这一教学目标, 笔者也大胆地进行了取舍, 因为本课打比方的句子比较多, 课文语言文字的准确、生动与精妙多数都是在这些打比方的句子中体现出来的。所以我就把这一教学目标设定为“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打比方的句子, 并能仿照这些句子来说话。”这样, 学生就可以通过自己造句子来体会课文语言运用的准确、生动与精妙。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取舍, 让这一课的教学更加具体, 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语文技能的提升。

二、依据教学目标, 取舍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是一堂语文课教学的灵魂, 也是评价一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依据之一。课堂上所有教学内容与教学行为, 都是为达成教学目标而服务的。所以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要树立这样一个教学思想:课文只是为了让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的一个媒介, 是用课文教而不是教课文, 要对课文进行二次解读, 进行取舍, 要围绕教学目标来设计教学流程, 突出教学重点, 以提高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这一课时, 根据前面的教学目标, 我提出了一个极具探究性的问题:“烟台人的丰富物质、文化生活在课文哪些地方可以具体体现出来?”然后让学生从课文中寻找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这一问题直指前面的第3个教学目标。我引导学生通过解读文字来达成这一目标, 体会了一年四季烟台人的生活情景, 学生也只有通过精心阅读相关的文字才能对课文有深深的感悟。这样, 通过内容取舍, 虽然没有过多的视频资料, 没有过多的讲解, 但是学生却能从语言文字中真切地体会到烟台人不畏严寒、勤劳繁忙、对生活充满希望的生活态度。这样, 在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懂得了如何来阅读文章。

三、尊重学生经验, 取舍教学手段

随着科技的进步, 各种教学手段充斥着课堂, 让学生眼花缭乱。其实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不一定都能够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相反, 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语文知识经验作为背景的话, 甚至还会导致学生的注意力不是放在解决问题上, 而是集中在这些精彩的画面上。像这样的教学手段无论如何丰富与精彩, 都不是好的教学手段。所以, 在运用教学手段方面, 一定要尊重学生的知识经验, 学会取舍之道。只要学生具备处理新的语文知识的经验水平, 我们即使不用多媒体来演示, 用一般的方法也可以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而如果我们安排学生要解决的语文知识脱离了学生的知识经验背景, 那么再好的教学手段也是徒劳无益的。好比这一课的教学, 如果不让学生先去了解烟台的地理位置, 那么他们也不可能理解课文中所讲述的烟台海四季的景象变化原因。那么, 就会给学生理解课文带来一定的困难。如果我们先让学生了解“西伯利亚”、“胶东半岛”、“太平洋”等地理位置, 然后再让学生了解什么叫“寒流”, 当学生有了这些知识经验, 在学习这篇课文时, 就可以自然地理解为什么烟台的海一年四季会出现截然不同的景观。学生的这些知识储备远远比我们在课堂上用多媒体演示与讲解的效果要好得多。

王利芬的取舍之道 篇4

希拉里在克林顿丑闻缠身的时候选择了支持老公,她的大局观虽没能令她赢过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但她所做的明智取舍却为她获得了国务卿的职位。王丽芬也是一位懂得取舍的大女人。她舍弃安逸的教职工作离开武大、放弃央视的公职自己创办励志平台优米网、婉拒想对她的创业项目进行投资的煤老板,这一切,只因为她对长远发展可能性的坚持,想成功必须对短利有所取舍。

憎恨安逸,只能放弃武大

王利芬在武大工作的那两年应该是人生中最安逸的一段。上班离家近,又是铁饭碗,家里经济条件不错,无须对未来太过操心,如果再加上一段稳定的姻缘,也许她就和普通女人一样,过着在家相夫教子的幸福生活。但她却选择了非传统的一条路,逃离安逸。“那时候,我天天看着我的同事们,一群年轻教师闲暇时坐在一起打麻将,我就无法理解。年轻人正是朝气蓬勃的时候,怎么能天天玩那个?”

离开武大并不容易。当时已经和武大签署了三年执教合同,离合同期满还有一年。为了离开,她找人沟通做工作,甚至无奈的选择争吵,这个安逸的工作当时她一刻也待不下去。期间,她还去了一次北京。大城市的蓬勃生机更让她萌生去意,最终,通过各种努力,她顺利离开了武大。

当时已获得硕士学历的王利芬希望自己继续深造。北大是她唯一能想到的选择。当年考大学时因各种原因和北大失之交臂成为她一时最遗憾的事。现在终于有机会圆梦,但摆在面前的路却并不平坦。在华中师范大学文学系报考博士,让她这个学政治出身的女孩颇感压力,同时离开武大的事已让亲戚朋友对她倍加关注。万一没考上,前途只可能更加渺茫。还好,考前彻夜失眠的她竟然成为整个文学系唯一一位考上博士的学生。扬眉吐气的王利芬感觉前途豁然开朗。

选择创业,只能漠视金饭碗

顶着博士的学历光环,王利芬高调加入央视。具有法学背景的她做起调查记者得心应手,专业能力迅速提升。1995至1999年间她任职央视《东方时空》、《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三个栏目的记者和编导,随后于2000年任《对话》栏目制片人兼主持人。2003年,她恢复创办《经济信息联播》、《全球资讯榜》和《第一时间》,并担任上述三个栏目以及《经济半小时》的总制片人。2005年王利芬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评选为“全球青年领袖”并连续六年被邀请参加达沃斯年会。在央企能拥有这些成就在所有局外人看来前途应是一片光明。但她却计划着离开,自己创业。

2004年的美国行让她对中国电视行业的未来产生质疑。美国电视行业在业内是相当成熟、发达的,如果连他们都对未来充满担忧,中国的电视媒体之路又能走多远?

2004年,以湖南卫视为首的某大众娱乐节目刚上星,全国各大卫视呈现刚起步状态。按理说,衰退期到来前还有一段时间的发展机会,但王利芬坚持离开,这位大女人又一次顶着光环跨界网络,创办了服务年轻人的优米网,以励志为主方向制作、销售一系列名人访谈节目。她试图从正面作一些对年轻人有帮助的事。

网站开创之初,曾引起社会热论。“放弃令人羡慕的金饭碗(央视公职)出去搞一个前途未卜的网站?受众群还是年轻人?”面对质疑,她都采取无视对待。“我是一位内心比较有定律的人,也许很多人会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比如媒体就是(外在的)变量,他们对你的了解不可能完整、深刻,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做人)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她说状态好的时候,即使有人把她踩在脚下她也不会有任何情绪波动,她知道应该在乎的绝对不是别人给的评价,无论好的坏的,她一律不买账。

选择服务年轻群体作为创业主题可能源自她的经历。还在央视工作时,因为和一些欣赏自己的人走得太近,导致不喜欢她的人和朋友的竞争对手同时站在她的对立面。那时的局面让她吃了很多苦头。“现在的年轻人很辛苦,物质上的艰难不说,情感和精神上基本无从获得一些实用的指导和帮助,我现在就是做这样一份工作。在自己创立的平台上做一位传播者,把对年轻人有用的信息传播出去。”

舍弃小利,取大利。先走稳再跑

问及王利芬是否担忧网站刚收支打平的状态时,她说不担心,有很多投资人对优米网感兴趣,前一阵还有煤老板递过橄榄枝。但她都一一婉拒。“跑太快”不是她希望的,一步一个脚印在她看来更为实际。快速扩张,获取短期高额利润是很多公司的首要目标,但她并不想发展这么快,网站流量以百为单位积累她都不担心,反而觉得很踏实。她看过太多成功者的失败并时常做些反思。

盈利是为了财务自由,但财务自由不可能一蹴而就,她心中非常明白。当有人问她财务自由之后,心灵是否才会得到真正的自由时,她说:“很多财务自由的人心灵还在地狱里。真正的自由,应该是心灵的、精神上的自由。我见过很多这样的例子。财务自由只能说生活上相对自由,但做好公司也能带来心灵上的自由,我希望优米网一步一步走踏实。”

音乐教学中的调整与取舍 篇5

一、在教材与多媒体之间调整与取舍

我在教唱《萤火虫》这首歌时, 一开始就给同学们听伊能静的原唱, 她的原音重现感染了每个人, 就连刚刚还静不下来的极个别学生也开始竖起耳朵认真听起来。接下来他们提出了许多问题:这首歌叫什么?今天学不学……在他们一连串的提问下, 我边解答边带领同学们学唱了歌曲。在歌曲处理时, 我让他们畅所欲言:有的建议力度对比高潮部分渐强, 有的说变换演唱方式用一段领唱。我让大家都试试效果, 同学们很快地投入到歌曲的情绪中。之后, 我又给他们看了伊能静现场演出的录像, 明星的风采和手捧蜡烛的小天使, 让同学们赞叹不已。于是我灵机一动请一个同学上来领唱, 再请几个舞蹈爱好者伴舞, 而台下的人充当歌迷在歌曲的高潮部分一起唱, 我们利用下课前短短的几分钟在音乐教室里也搞起了生动的演唱会。柔美的歌声把每个人的爱心传递着, 看着他们纯真的脸庞, 我也情不自禁地加入到其中, 被他们的表现感动着。

二、在技能学习与情感体验之间调整与取舍

过多地强调情感体验而忽视了知识技能的学习, 是很多教师理解上的偏差, 是课改后传统教学转变过来的又一个极端。教唱《牧童之歌》里有一处连续的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 我让学生多听了几遍歌曲, 可是开口跟琴唱时还是模糊不清, 其实在听歌的时候他们光顾着高兴, 哪里能区分有没有附点, 于是我让学生静下来听, 你喜欢老师哪一种唱法?通过对比, 学生很快做出判断, 我又问:“为什么第二种好听?”他们歪着小脑袋想了一下告诉我说:“我觉得这样唱很神气。”“好像骑在马上一颠一颠的。”“我觉得……”接下来我们又把需要强调的字找了出来, 进一步加深印象, 学生再唱这一句时不但节奏准确而且特别起劲。这就是音乐的魅力。

三、在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调整与取舍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 是直接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学习领域。”由此可见, 课程标准注重音乐与其他学科、姊妹艺术的交叉与融合, 并实施以多元文化为基础的音乐教学, 于是音乐课中也时常会引入一些其他学科的知识。比如教学《夏天的雷雨》时, 我跟学生讲了有趣的自然常识;《我们的田野》中, 我让学生用彩色粉笔画出一幅黑板那么大的画。而在接触到《春晓》《锄禾》等优美的古诗词时, 我又带着学生领略了中国五千年文化的底蕴。学生在音乐课上不仅有音乐的审美体验, 还有对人文艺术知识的了解, 音乐课的内涵更丰富, 课堂因此更引人入胜。但这些相关知识要不要用?什么时候用?怎样去用?等等, 都是需要我们音乐教师去思考和设计的, 就像做一道菜一样, 每样调料的比例要掌握好, 食材的营养要搭配好, 烹饪的手法要选择好, 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要恰到好处, 切不可盲目追求形式上的效果, 使音乐课变了味。

语文教学中的取舍之道 篇6

《关雎》 作为 《诗经》 四始之首, 历来为广大学者所重视,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 苏教版九年级与人教版初三下册对此也均有选录。然而, 对于 《关雎》 的主旨问题, 却历来有所争论, “后妃之德”说、婚俗教化说、婚庆乐歌说、爱情颂歌说等, 众说纷纭。

1.“后妃之德”说

“后妃之德”说是最早出现的有关 《关雎》 之主旨为何的观点, 其代表即为 《毛诗序》, 后世也有部分学者支持这一观点。 《毛诗序》 是这样解读的:“《关雎》, 后妃之德也, ‘风’之始也, 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 故用之乡人焉, 用之邦国焉。‘风’, 风也, 教也。风以动之, 教以化之。”“《周南》、 《召南》, 正始之道, 王化之基。是以 《关雎》 乐得淑女, 以配君子;忧在进贤, 不淫其色。哀[衷] 窈窕、思贤才, 而无伤善之心焉, 是 《关雎》 之义也。”

《郑笺》 认可 《关雎》 “后妃之德”的主旨:“后妃觉寐则常求此贤女, 欲与之共己职也”。 《孔疏》也未能越出 《毛传》 《郑笺》 的范围, 故而因袭了二者的观点, 认为“此诗之作, 主美后妃进贤。思贤才, 谓思贤才之善女”。朱熹在 《诗集传》 中也肯定了《诗序》 中“后妃之德”“正夫妇”的主旨, 甚至进而用周文王与其妻姒氏证实了“君子”与“淑女”的形象:“周之文王, 生有圣德, 又得圣女姒氏以为之配。”

“后妃之德”这个观点主要提出了贵族娶妻的标准和君子对淑女要“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进步的两性关系。

2.婚俗教化说

众所周知, “四家诗”是 《诗经学》 的源头, 对于 《关雎》 的诗解自然都会有所涉及, 毛诗中解读《关雎》 的内容较为完整, 而三家诗虽已散佚, 但查阅其他文献, 面目依稀可见。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周道缺, 诗人本之衽席, 《关雎》 作。” 《列女传》卷三 《魏曲沃负篇》:“周之康王夫人晏出朝, 《关雎》 起兴, 思得淑女以配君子。”

鲁诗提及“《关雎》 刺康王及夫人晏起”一事, 齐、韩、毛解 《关雎》 虽没有提及此事, 但是在表述上与鲁说如出一辙。三家诗皆认为 《关雎》 讽刺周道衰微, 康王无德, 对当时的社会婚俗起到一定的教化作用, 充分体现了对女性美好品德的呼唤。

3.婚庆乐歌说

清朝与近代, 学者不信谬说, 大胆提出质疑, 开创了一系列崭新的理论。

方玉润在 《诗经原始》 中说 《关雎》 是“里巷民歌”, “此诗盖周邑之咏初昏者”, 认为这是一首民间婚庆乐歌;姚际恒在 《诗经通论》 中则论述“此诗只是当时诗人美世子娶妃初婚之作, 说亦无据, 然其辞章句, 则有可采者……”, 认为其是为上层贵族庆祝婚礼而作。

现代学者也有赞同婚庆乐歌说的, 例如, 林庚、冯沅君所编 《中国历代诗歌选》 认为 《关雎》 是“祝贺新婚的诗”, 柳正午以其为“贵族婚礼赞歌”。

4.爱情颂歌说

新文化运动时期, 民歌说逐渐流行起来, 《关雎》也被认为是一般意义上的民间情歌了。余冠英先生在《诗经选》 中说:“这诗写男恋女之情。大意是, 河边一个采荇菜的姑娘引起一个男子的思慕, 那‘左右采之’的窈窕形象使他寤寐不忘, 而‘琴瑟友之’‘钟鼓乐之’, 便成为他梦寐求其实现的愿望。”闻一多在《风诗类钞》 中写道 《关雎》 为:“女子采荇于河滨, 君子见而悦之。”

现代学者也多认为 《关雎》 是描写男女相恋之诗。青木正儿、余冠英、高亨、赵浩如、孙作云、陈子展等学者在他们著作中对 《关雎》 所持观点与之基本一致, 都认为其为“爱情诗”。

此外, 还出现“贵族婚姻教育诗”“求贤诗”“对偶婚姻赞歌”等说法。各种学说相互碰撞, 也为《关雎》 主旨不断增添进新鲜的血液。

二、 《关雎》 主旨之我见

关于 《关雎》 的主旨, 汉宋儒者多持“后妃之德”说, 清及近代以来学者多持男女情爱说。笔者拙见, “后妃之德”说, 过于凸显 《诗经》 的社会教化意义, 其中或多或少会有穿凿附会的成分;而近现代的男女情爱说, 仅仅注重对 《诗经》 文本表层意义的解读, 忽视了对 《诗经》 创作的时代背景与文化环境的认识。二者皆不可尽信。

关于 《诗经》 的成书有三种说法:“采诗说”“献诗说”“删诗说”。暂且不论这三种成书原因的真伪, 无论是哪一种原因, 《诗经》 都不是直接出自于其第一作者之手, 都是经过增删修改的。这就使得《诗经》 中的诗歌无法完全还原出其原本的、真实的面貌。 《关雎》 既是 《诗经》 四始之首, 则定是“佳作”, 定不能幸免被“修改完善”的命运, 以此达到“正得失, 动天地, 感鬼神, 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 成孝敬, 厚人伦, 美教化, 移风俗” (《毛诗序》) 的目的。

因此, 对于 《关雎》 主旨的解读, 我们应该将对其文本表层意义的分析与对其时代教化意义的认知相结合。有这样的可能性, 即 《关雎》 原为民间描绘男女相恋时情态的爱情诗歌, 表现男子对一位采摘荇菜的女子的爱慕之情。后因某种原因而被改编, 加入了一些类似“琴瑟”“钟鼓”等在当时社会只有贵族阶层才能够享用到的乐器、礼器,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诗歌的本义, 用以讽刺时事或是进行社会教化, 这便有了四家诗及其他学者所认为的“后妃之德”说、婚俗教化说等。

换言之, 《关雎》 的主旨可能有过一个变化的过程, 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后妃之德”说、爱情颂歌说, 或其他任意的一种。我们需要将多种内涵综合考虑, 这也体现了经典诗文经受文学史检验、文质兼美、富有多义性的特质。

三、 《关雎》 主旨之取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 要求教师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 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 拓展思维空间, 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文学作品的多元解读已成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认为, 多元解读应该是对文学作品的本质回归, 应该以尊重文本、尊重作者为前提, 多元解读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与引领, 及时对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的过度诠释与错误诠释给予纠正, 唯有恰如其分的多元解读才是学生阅读能力与创新能力提高的良方。

由此, 笔者以 《关雎》 为例, 分析在多元解读的潮流之下, 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古典诗文进行多元解读应遵循的步骤和对古典诗文多重主旨的取舍问题。

第一, 知人论世, 还原作者的生存年代, 以历史学的眼光对文本进行解读与阐释是最能真切地揭示文本的本来面目和文本中蕴涵的作者真实的思想情感的。这个过程需要作者本人的和同时代权威人士的佐证材料, 《诗经》 因其年代久远, 争论颇多, 在这一方面恰恰是十分匮乏的。

第二, 从后代考据学者的意见中提取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观点。由于初中学生年龄小、阅历浅等原因, 在教学时需要教师的适当引领, 在史料的佐证之下为学生进行解读, 做到不偏废, 实事求是。对于 《关雎》而言, 在如今的初中教学课堂上, 根据多数现代学者的观点, 大部分教师认为前三种解读有牵强附会成分存在, 而以“爱情颂歌说”为主, 阐释 《关雎》 的主旨是有失偏颇的。教师应该以前人的多元解读带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在课堂上“抛砖引玉”, 引发学生的思考与讨论。

第三, 读者依据自己的体悟对诗歌作出的解读, 这其中包括教师与学生的看法, 允许不同观点的存在, 但是教师必须做好正确的价值引领。罗兰·巴特的“作者已死”理论认为:“一个文本是由多种写作构成的, 这些写作源自多种文化并相互对话、相互滑稽模仿和相互争执, 作者的声音一经成文之后, 便荡然无存, 而文章也不是封闭完整的单一个体, 其开放性与多元性, 为读者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诠释方式, 每一次阅读, 即同时是一次写作。”

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取舍” 篇7

一、紧跟三维目标,舍去漫无边际

许多学生会私下反映语文老师讲课跑题,能从鲁迅讲到美人鱼。曾几何时,我们都理所当然地认为语文课堂能给学生拓展更多的课外知识,然而盲目的拓展造成了喧宾夺主,同学们听过热闹以后,往往很难回到学习任务中来。鉴于此,我们必须在备课阶段就明确三维目标,这样课堂才会始终围绕在指导学生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来获得知识与技能,培养情感。这其中的情感目标是之前我们忽略的,请看笔者曾听过《藤野先生》的两个教学案例。

案例一:1.阅读第一段后,抛出问题:文中为何出现“清国留学生”这个称谓?作者在写清国留学生时,主要从哪些特征来写?为什么这样写?

2.阅读第二段后,问题继续:这些清国留学生在做什么?(学跳舞),在当时的背景下他们这样做合适吗?请同学们参照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讨论。

案例二:老师先对文章写作背景进行阐述,同时以多媒体视频给大家展示当时的清国留学生概况。然后再让同学们边读边思考,最后回答问题:鲁迅先生对待清国留学生持怎样的态度?说一下自己的理由。

通过对比我们会发现,案例二的教学设计是从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和情感出发,没有盲目地抛出问题,而是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摒弃了教师全程追问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探索的时间。确切地讲,落实三维目标不是一二三搞问题陈列,而是要通过情景、方法的引导,让学生随着知识的生成和发展进行探索和讨论,这样才能净化课堂,抛弃繁冗杂陈,取得花落无声的教学效果。

二、倡导自主探究,舍去照本宣科

自主探究是新型学习模式的核心。语文是相对比较开放的学科,许多知识没有固定的答案,需要学生掌握知识生成和发展的过程,这一体验过程是理论说教无法做到的。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舍去传统的被动学习,以鼓励和诱导的方式积极开创自主探究教学新模式。

比如:我们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五柳先生传》时,笔者就设置了如下教学方案来充分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欲望。

(1)设置启发问题

问题要有纲领性,能引导学生层层递进探索研究:通读全文,说说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写五柳先生的?陶渊明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在纲领性大问题下,可以设置引导学生层层自主探究的小问题:

A.“五柳先生”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体现了陶渊明怎样的处世精神?

B.找出文中描写五柳先生生活志趣及性格特点的词句,分析描摹手法,讨论刻画了陶渊明怎样的形象?

C.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与他的精神境界是不是相悖,说一下自己的观点。

(2)学生探究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工讨论学习。

1.首先通过工具书全面掌握文章的生词读音及意思,能顺利通读、理解全文。

2.结合全文精神,讨论回答问题A,得出“五柳先生”之名是由宅边五柳而得。从家居环境来映衬其心境清静、淡雅、简朴,表达淡泊和不慕荣利的生活态度。

3.“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等词句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通过他的读书、饮酒、著文章三大志趣,还原给我们一个淡泊名利、自得其乐的五柳先生。

4.“好读书不求甚解”反映的就是陶渊明读书“读其魂”的最高境界,正体现的他“情趣高雅、人格高尚、志向高远”的性格特点。

5.小组合作先解决分项目问题,然后在课堂上分享探索成果,最后用300字左右的内容概括纲领问题。

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探索,最后有90%以上的学生自己完成了概括总结。这才是以生为本的教学,有效摆脱了教师是课堂主人的旧理念,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认知知识生成和发展的过程,迁移知识,生成能力。

三、推崇精讲精练,舍去絮絮叨叨

许多学生都对传统语文教学中老师的絮叨说教烦恼不已,所以,我们在一线教学中,一定要摒弃事无巨细的说道,通过精练的讲解来启发学生,这样才能给学生留出足够的自主探究时间。具体操作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精心设计启发问题和课堂练习,以夯实基础为目的,尽量做到少而精,做到当天巩固即可。如:工整抄写生字、词,背诵精彩段落,写读后感等等。如此精讲精练,才能富余出课堂时间,让学生在思考和探索中明确全文的写作技巧和情感,这样才能为积极自主的探索奠定基础。

四、启发举一反三,舍去盲目鏖战

长久以来,题海战术是困扰学生的樊笼,其实学习只要得法,完全可以以点带面。教师应启发学生“举一反三”,生成知识链。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是学生巩固语文知识、迁移能力的主要阵地,也是我们教学的重要资源。引导学生将讲读课文中学到的知识,在自读课文中加以应用,从“学会”到“会学”,从而达到在应用中巩固、提高和发展的目的,从而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上一篇:输电线路状态监测装置下一篇:快乐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