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材的取舍

2024-07-10

大学英语教材的取舍(共5篇)

大学英语教材的取舍 篇1

一、引言

2012年下半年, 广西普通高中全面进行课程改革。一年来, 广大教师通过全员培训、校本研修和校际交流等途径和方式, 系统地学习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论, 并在教学实践中逐渐摸索出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 符合自身实际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方法, 取得的成绩是喜人的。然而, 在实施的过程中, 我们发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不仅有赖于教师对政策的解读和理念的理解, 更重要的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贯彻课程改革理念。其中, 作为传达课程改革理念重要媒介的教材成为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如何正确使用教材、如何发挥教材的作用以及如何超越教材等一系列问题成为教师在教学中经常探讨的课题。2013年初, 笔者随广西教育厅课程改革专家组到南宁市、隆安县等地调研发现, 教师对课程改革理论层面的理解并不存在困难, 但在涉及教学实践中的教材处理问题时却顾虑重重, 对《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 (2003年版) (以下简称《课标》) 提出的“教师要具备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 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1]的提法不甚理解并存在迷惑。有鉴于此, 笔者拟通过对英语教材取舍和调整的内容及方法进行解读, 帮助教师进一步认识教材取舍和调整的必要性, 并掌握必要的技巧和方法, 从而通过对教材的取舍和调整, 开发出更符合教学实际和学生需求的教材。

二、教材取舍和调整的含义

《课标》提出:“教师应根据课程的要求, 对教材进行分析, 对学生的需求和水平进行深入了解, 并根据自己的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 补充和调整教材的内容, 创造性地完成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学目标与任务。”[2]事实上, 教材的取舍和调整一直以来都是课程设计者热衷于研究的课题。关于教材取舍和调整的理论和方法及其重要意义等方面的探讨在相关文献中并不鲜见。语言教育家Mc Donough&Shaw指出, 教师应“通过改变教材的一些内部特征以更好地适应特定的情境, 从而使教材最大程度地适应教学情境”。[3]华东师范大学俞红珍教授更是把教材的取舍和调整提升到教材的“二次开发”这一层面上来。她认为教材的“二次开发”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实施课程的过程中, 依据课程标准对既定的教材内容进行适度增删、调整和加工, 合理选用和开发其他教学材料, 从而使之更好地适应具体的教育教学情景和学生的学习需求。[4]这些提法明确了教材的作用和地位, 也给教师对教材进行取舍和调整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结合以上的提法, 我们可以把教材的取舍和调整定义为:教师依据《课标》的要求,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教学的需要, 对教材内容、顺序、结构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调整, 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作用, 提高教学的效果。

三、教材的使用现状

人教版新高中英语教材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幅度的改编和提升, 使其更能体现《课标》的要求。通过丰富的话题内容, 给学生提供富有时代感和人文知识的语言材料, 教材的思想性和人文性有了质的飞跃。其以模块的形式呈现的特点更便于教师进行“删”“增”“换”“改”[5]工作, 也便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选择性地学习。同时, 教材采用功能、结构、话题及“任务型”活动相结合的途径, 符合当今社会对外语人才的要求。再者, 在教材中融入了探究性学习, 使其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有了新的突破。

然而, 尽管教材在编写层面上充分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理念, 但教师在理解教材的编写思想和教学导向上依然存在误读。现实中, 盲目崇拜教材、依赖教材或者误读教材的现象依然存在。教师奉教材为“圣经”[6], 教材被当成“记忆的小册子”和“课堂上唯一的教学工具”。[7]由于对教材存在误读,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便表现出三种使用倾向。

1. 依赖教材

有的教师在上课时严格按照教材预设的顺序和内容来组织教学, 把教材当成课堂教学的全部内容。

2. 教材无用

有的教师认为课本与考试, 特别是与高考的内容没有太多的直接联系, 因此,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常常以综合训练习题代替教学内容。

3. 过度取舍

有的教师对教材取舍和调整虽然有所了解, 但是过分夸大课外学习资源, 不遵循学习规律和学生实际随意取舍。他们试图超越教材, 却忽略了教材原本编写的思路。

教师应该认识到, 教材的编写遵循着一定的编写理念, 有着内在的整体联系。在编写教材时, 编写者已经充分考虑了教材内在的联系, 并结合语言学习的特点和学生现有的语言水平、学习障碍等进行了统筹兼顾。应该可以肯定地说, 每一套教材都自成体系。而教师在教材的取舍上存在的不良倾向往往会削弱和割裂教材体系中固有的内在联系, 使教材成为摆设, 教学变成无章可循。

四、教材取舍和调整的必要性

教材编写者的语言观、价值观和教材观影响着教材的编写思想。应该可以肯定地说, 人教版新高中英语教材吸收了国际现代语言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成果。其以话题为中心, 以功能为主线的编写特点, 给习惯了以结构为主线的广大教师吹来了一股清风。然而, 每一种编写理念都做不到全盘兼顾、面面俱到。因为“统一编排的教材和多样化的学生需要是一对永恒的矛盾体”。[8]不管教材编排得多么科学、系统, 它都不可能适合所有学生的需要, 因为学生的需要是存在着差异性的。再加上教学环境、生源质量和教师素质等因素的影响, 教师只有对统一的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和调整才有可能适合学生的需要。在教学实践中, 以下几个因素说明了教师对教材进行取舍和调整的必要性。

1. 教材的局限性

教材总是按照预设的教育情景和教育对象来设计的, 内容和样式都指向一定的教育需求。而在现实中, 具体的教育情景和教育对象却各不相同。比如, 教学资源, 硬件设施, 教师的专业水平, 学生的学习水平、兴趣、特点、需求等都呈现出差异性和多样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材与教育情景之间做出协调。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 教师认为人教版新高中英语教材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这些局限性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 教材中的语法设计编排过于“杂乱”, 往往把一个语法现象放到多个单元乃至不同册次中来学习, 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 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 也不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优化。

(2) 教材所选的文章大多摘自英美国家的报刊原文, 介绍西方国家的科技文化、生产生活以及娱乐方式等方面的知识, 紧跟时代潮流, 语言鲜活。但大部分文章反映的是一种城市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 对于偏远地区的学生来说有相当大的难度。

(3) 绝对词汇量大, 单词复现率低, 给教学带来一定压力, 也加大了学生记忆和掌握词汇的难度。

2. 课时的局限性

教材设计了Warming up, Pre-reading, Reading, Comprehending, Learning about language, Using language, Summing up, Learning tip, Reading for fun等多个学习板块, 有些板块需要学生通过自主发现、主动探索来完成, 比较耗时。而《课标》给定的周学时仅为4个。对于教师来说, 要想面面俱到地按照课本的设计来实施教学难度很大, 往往顾此失彼。

《课标》指出, 教师“要开发和利用广播电视、英语报刊、图书馆和网络等多种资源, 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9]对教材进行取舍和调整并未削弱教材的主体地位, 反而使教材更能适合学生的需求, 实现效益最大化。此外, 教师在教材的取舍和调整的过程中, 其认识水平在不断提升, 课程意识在不断增强, 课程知识在不断丰富, 专业能力和技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可见, 对教材进行取舍和调整不仅是课程有效实施的必要环节, 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重要途径。

总之, 《课标》是教学的根本依据, 它从宏观上规定了教学最基本的标准。基于《课标》编写的教材并非“金科玉律”[10], 教师应对教材作个性化改造, 以适应自身的教学实际和学生需求, 促使教师从教材的被动“消费者”转向教材的积极“开发者”或“生产者”。[11]

五、教材取舍和调整的几种方法

事实上, 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都或多或少地对教材进行过一些取舍和调整。调研中我们发现, 80%以上的教师都会对教材内容进行删减和替换。但这种删减和替换是无计划的, 全凭教师的个人感觉, 目的是赶课时和进度, 或者是因为教师认为这些内容与考试无关。这样的做法随意性太大, 容易造成学生知识和能力上的缺陷。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极其不利。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对教材进行取舍和调整策略的探讨也逐渐得到重视, 其方法也在不断规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教师的意识会不断得到加强, 也一定能更多地开发出适应《课标》要求、适合自身特点、满足学生需求的好案例和好教材。在教学实践中, 笔者根据自身的体验和与同伴的探讨, 归纳出以下做法。

1. 调整顺序

人教版新高中英语教材以话题的方式呈现, 一个单元就是一个整体话题。教师可以结合实际需要进行单元间的调整, 即将后面的单元放到前面来处理, 也可以进行单元内的板块调整。比如, 教材里的Listening&Speaking的活动一般安排在Using language板块里。如果单元的阅读课文难度较大, 需要作更多的铺垫才能让学生理解课文, 教师不妨把Listening&Speaking调整到Reading的前面来学习。再比如, 有些课文生词量太大, 学生在学习时会产生障碍, 教师就可以把原来安排在Learning about language板块里的Discovering use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提前。针对教材语法知识较为分散这一特点, 教师则可以做好整合优化, 由易到难地进行排序, 使语法学习更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

2. 删减和替换

教师在删减和替换时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删减过难或过易的任务或练习。比如, 教材中有些任务和练习过于烦琐, 耗时太多, 达不到巩固学生基础的目的, 教师可以进行删除。有些任务过于简单, 对学生来说缺乏挑战性, 教师就可以替换有挑战难度的练习和任务, 如改编成听写、填空、讨论等更有挑战性的练习和任务。二是删减不要求掌握的词汇。人教版新高中英语教材词汇量有所增加, 但这些词汇可以分为两类, 即接受性词汇和表述性词汇。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区分。对于表述性词汇, 教师要详细讲解, 巩固强化;对于接受性词汇, 不妨不作讲解或暂时删除。

3. 简化和扩展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常常会遇到难度较大或设计得比较抽象的活动, 如果不加调整则会费时低效, 教师可以将活动的步骤进行扩展, 增加一些过渡性步骤或提示性步骤, 给学生搭建台阶, 让活动变得更加具体。有时, 教师还可以将活动的步骤进行简化, 忽略那些不容易操作的步骤, 让整个活动变得比较简单省时。使得教师在学时有限的情况下, 依然能有效地实施教学。

4. 增加和补充

人教版新高中英语教材拓展了话题的范围, 更新了文章的内容。但由于教材固有的“一旦成型便不易更改”[12]这一特点, 一些教学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陈旧和跟不上时代。此时, 教师就要给学生适度增加真实的语言材料输入, 如选择报纸、杂志、网络、书籍等的原汁原味的相关文章或视频、音频资料供学生学习, 这样做可以大大丰富学生的语言经验, 提高词汇的复现率。同时, 在讲解相关话题时, 如果教材提供的词汇丰富程度不够, 学生感觉“吃不饱”时, 教师还可以适度增加相关话题的词汇。围绕话题进行词汇补充也是增加学生词汇量的一个重要途径。有时, 教师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本土题材的学习资料, 使教学更显地方特色。

六、结语

教师应该认识到, 对教材进行取舍和调整并不是对原有教材的否定, 而是教师结合教学实际, 对教材进行优化的一种明智之举。它促进了教材个性化, 弥补了教材的内在缺陷。最重要的是, 它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 使教师由教材的被动“使用者”变为“参与者”和“开发者”[13], 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但在实际操作中, 教师仍要注意避免凭感觉随意取舍和调整, 应该严格遵循《课标》的基本原则, 结合自身实际和学生需求, 进行有效的优化, 使教材发挥出它本身应有的作用。

摘要:以《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 (2003年版) 为指导, 结合广西高中英语教学实际, 对英语教材取舍和调整的内容和方法进行解读, 帮助教师认识教材取舍和调整的必要性, 掌握必要的技巧和方法, 从而通过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取舍和调整, 进一步丰富教材的内涵。

关键词:课程标准,英语教材,取舍,调整

参考文献

[1][2][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3]McDonough J, Shaw C.Materials and Methods in ELT[M].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4.

[4][6][7][12]俞红珍.论教材的“二次开发”——以英语学科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 2006.

[5]刘道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8]Hammer J.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London:Longman, 1991.

[10][11][13]夏纪梅.教材、学材、用材、研材——教师专业发展的宝贵资源[J].外语界, 2008 (1) .

大学英语教材的取舍 篇2

到了现在____看完法条,如何进行下面的学习,是需要对下面将要学习的“习题”与“真题”二者之间做一番取舍的:(1)如果先做习题,那么,对于真题的准确性,系统性,严谨性方面的接触似乎会晚一些了,而且,对于真题的命题方式也不能够早早的深入了解,全面综合能力的培养也会滞后一些;(2)如果先做真题,那么,辅导用书知识点的全面性可能会被忽视,而让我们造成错觉,在以后的学习中老是注意那些所谓的重点(可是,请注意:现在的司考不可能再有百分之百的重点了!),从而不利于我们全面的复习,不利于我们基础知识的巩固_____各有利弊。

小猪认为,作为刚刚开始接触司法考试的考生,如果想一举成功,获得理想的成绩,还是根据按部就班的原则进行复习好了:先做习题(白皮书),再做真题(往年考试真题),其目的是在打好基础,全面训练习题(知识点无遗漏)的前提下,再做到通过实战演练(往年考试真题),进入考试的浓厚氛围中去___这应该是一个比较合乎规律的学习方案。

教材篇

这次复习使用的教材是比较全面的,大体包括下面的书籍(当然了,一些辅助性,休闲性的资料,朋友们自己搜集就是了,在此不作过多的介绍):

(1)《200x年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即3大本,在必要的时候查找原理,原则,规定的内容;

(2)法律法规汇编:查找法条原文,以期做到细致,全面;

(3)重点法条解析:首先查找的应该是这个材料,然后才是《法律法规汇编》;

(4)司考教材笔记:很多直接出自辅导用书的试题,是应该能够从笔记中得到的,而且,笔记的简洁性(知识点的罗列与总结)决定了我们不会漏掉试题的选项,通过“习题 笔记”互动的方式,再次强化,验证笔记的作用,在以后的复习中会大大的节省时间,增强我们成功的信心;

(5)习题(白皮书):这个资料就不作介绍了,参加司考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这本书。

方法篇

在这次复习过程中,需要我们做到的可能就是:保证时间,沉住心气,多加质疑,勇于求证,刻苦砥砺,长于思考。

(1)章节学习:每个章节,都需要抽出专门时间,定时定量,做题时做到“心无旁骛”;

(2)速度与质量:都要注重,其实,我们做题的速度快点还是比较合适的,这样可以让我们注意力高度集中_____对于一些较偏的题目,也是需要做做的,即使不能作为知识重点,这起码可以开拓我们的知识面;

(3)集中核查:做习题的目的之一,应该包括通过反复训练,基础知识与做题思维,与做题技巧达到互动,最终达到对教材的得心应手,运用自如,所以,核查的过程就是达到最终目的的手段之一,请记住__________一定要把所有的题目中出现的疑点,疑惑,问题解决掉;

(4)长于思考:做完一章,一节习题,需要反思一下,尽量的在脑中形成自己关于司考试题的印象,思考一下自己做错题目的原因,原因就是那句古语___学而不思则惘;

(5)笔记添加:我们的笔记其实是需要我们常常添加新鲜内容的______只要你认为需要,你就可以添加了,这样,就可以丰富你的知识库,丰富你的知识储备,锻炼你的综合能力;

(6)慎以戒躁:在我们做习题的时候,很少有人“骄”,但是,却有很多人会“躁”,当时小猪和一位中级法院的朋友在晚上的时候在一间办公室一起学习,他总是坐不住,老是进进出出,事务繁忙,晚到早走,其结果如何可想而知了;

(7)一心一意:小猪觉得,如果朋友们想通过司考,特别是到了做习题的阶段了,也就是演练收获的阶段了,千万要集中注意力,不要三心二意,在对于工作,家庭,朋友交际的问题上,也不要太积极主动了_____你能请假就请假,能怠工就怠工,能推辞就推辞,总之,就是要千方百计的保证你的时间去学习,既然选择了司考,就要能够做到有所取舍,只有这样,才是一个聪明的司考人;

优势篇

白皮书(习题),小猪是非常推崇的,除去其作为习题本身所具有的优点外,它的出版背景也是我们需要特别关注的:白皮书的编委(辅导用书的编委)----司考试题的命题者,二者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选择白皮书是多么的英名。其实,小猪(很多朋友都有过)在考试的时候,遇见过几个原题,想想看,在紧张的司考过程中,突然遇见几个原题,你的心情会何等感受?激动?兴奋?信心百倍?......

不过,惭愧的是,小猪忘记了几个题目的答案了,老是在努力回忆(考场上)当时在训练白皮书的时候是怎么做的了,所以,最终还是错过了多得分的机会,其实,小猪如果细心(在做白皮书的时候多花点时间)的话,应该可以考过400分的,只是因为初次司考,没有经验,所以白白的错过了____好在通过了司法考试,对于失去的那些应该获得而失去的分数也不是很后悔,但是,我们明年参加司考的朋友们是绝对不允许,也是不能这么想的,对不对?

时间篇

去年,小猪是在5月份买的白皮书试题(大约是吧),卖书的小姑娘对我说,需要早早的做;我和她开玩笑说,我两天可以做一本,估计着半个月左右可以做完(总共8本嘛)_____现在想想,当时确实是高估了自己的速度与水平,低估了白皮书的含量,题量与难度,最终花费的时间大大的超过了自己的预期,花了40天左右的时间才勉强完成,而且,这40天的时间里,不敢有丝毫懈怠,午饭和晚饭基本上是由包子,盒饭构成,抓住时间休息,经常是累得眼前人影都会重叠了,呵呵,惭愧:现在回想起来,总有一种恍惚的感觉,就像是昨天发生的事情一样啊。

心灵篇

考试贵在一气呵成,败在犹豫不决,所以,成功的司考者往往是集中时间,鼓足干劲,鼓足热情,屏除一切杂念:所谓的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意即如此。不要希望任何方面都做的很好,不要奢望任何人都对你感到满意,那是非常不可能的____你的时间总量是一个定量,你的精力是一个定量(基本上),你的爱心也是需要分清时候的。等你考完了司考,你可以回头分别补偿就足够了______作为一个司考人,应该分清主次,利弊得失,注意取舍:希望小猪的话不会引起司考朋友们的反感。

好了,对于白皮书,小猪就讲这些。在司考经验这个问题上,小猪不喜欢和别人唇枪舌剑,刀光剑影,小猪仅仅发表自己的切身体会而已,只要是正儿八经的初次接触司考的朋友,小猪的经验应该就是他们学习经历的缩影,“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呵呵,古人的话语犹在耳边,同样适用于司考人对司考经验的诠释。

学习时间的多寡不能说明一切,“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结论只能是“如是而已”。

小猪同时奉劝几位多嘴多舌的朋友:没事闲着一边凉快去,或者自己找点事情做也行,不要到处挑刺______小猪的心血结晶被你们几个家伙都说成什么了?小猪的经验不好吗?你们觉得不好,发表你们自己的经验,犯不着这么无聊吧?更何况,你们这几个家伙的言论透漏着可笑,可悲,可恶,而你们竟然自己不觉得______鲁迅先生说的“无聊的看客”一类人,应该就是你们的前辈吧?

——况且,小猪无论怎么做,怎么说,只要不违法,不犯罪,不违反论坛纪律守则,不违反起码的道德伦理,就不用你们这些闲人说三道四:小猪现在的感觉就是___你们很可笑!

无论小猪怎么说的,客观说来,就是确实能够对初次接触司考的朋友提供帮助,小猪总结的东西是不是实用,是不是对他们的学习有益,只有接受小猪经验,建议的司考朋友们有发言权。

北师大版语文教材的取舍策略 篇3

一篇课文,如果你要把它讲明白透彻了,可以讲的内容很多,从字词的识记到课文的朗读,从作者的创作心理到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从写作方法的研讨到中心主题的提炼,从字句的分析到整篇文章的赏析,紧紧张张一周的时间,还觉得不够用。一册书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大约五到八篇课文,如果每篇课文都精讲,那么一学期下来根本完不成教学任务。因此,面对这样的问题,就只能大胆地取舍教材了。

一是根据整册书的安排体系和安排意图,对一册书的六个单元进行取舍,比如到了四大古典名著的阅读单元,学生可以一口气把课本上的几篇课文统统读完,也就两个课时的时间,如果教师再分析内容之类的,学生就有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感觉,因为他不知道原著的整个面貌,所以我的策略就是引导学生读原著,当然读书的方法还是要给他们讲一些,利用两周时间快速阅读完一本名著。在学生读书的空隙,我到网络上搜集一些名著方面的练习题,测试一下他们阅读的效果,这样学生的知识面就扩大了,相对来说比教师整天讲讲写写的效果强多了,教师也从中得到一定的喘息时间。

如新闻单元的内容,完全可以放手叫学生自己去读去理解,教师没有必要管得过死,不用老是不放心学生记住了没有理解了没有等等。现在的人们每天生活在新闻里,国际的国内的身边的,到处都是新闻,教师只要把新闻的五要素给学生讲明白了,学生完全可以读新闻,分析五要素了,然后安排学生写写新闻,这样教学相长,学生的自学能力自然而然就提高了。在现实教学活动中,我发现有的教师就讲个不停,学生完全自己能弄个明白的为什么教师非要把住不放呢?

二是在一个单元里头,现行的北师大版教材,安排的序列先是精讲两篇,然后在教师的带领下对学生半放半扶地学习几篇文章,最后是学生自己根据教师前面的思路,去学习剩下的课文。

还有一点,古文的安排要科学合理,散文和诗词的比例要适当,这样学生就有时间去背诵祖宗留给我们的精神食粮。如果比例不合理不科学,那么学生背诵的时间就没有了,这样对古文的学习也就成了蜻蜓点水式的了。比如我们使用的北师大版教材,八年级下册一半课文是古文,一节课学生读都读不了几遍,要想把课文弄明白就得几节课,这样教学进度就慢了,期末考试了你的课文还没有讲完,那怎么行呢!所以,这个就成了教师的负担,如果不取舍教材,即使讲得口干舌燥也完不成教学任务。这个时候教师的教学策略就显得很重要了,没有大胆取舍的精神,教学就是失败的。

上面谈的是舍的方面,下面就谈谈取的方面吧。我还是倾向于古文诗词的教学,老祖宗留下的都是经过大浪淘沙沉淀下来的精华,尤其是那些短小精悍的诗词,就那么几个字,包含的内容却十分广阔,表达的情感是那么的强烈。阅读的时间长了,能把人真正带进艺术的殿堂,带进一个至善至美的境地,让人忘记一切,身心处于一种完全放松的状态,这是艺术魅力所在的地方。所以,我注重对学生这方面的培养训练。我经常在黑板上用书法的格式把诗词抄录上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古典诗词的熏陶,同时也接受书法艺术的熏陶。有时候,我发现有的学生对我的“大作”特别欣赏,坐在那里如痴如醉,完全进入艺术的天地。在今天这个开放的年代,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背景下,很多人的物质生活提高了,物质财务丰富了,但是对艺术的追求逐渐式微。这也就导致学生势必会受到物质享受思想的影响,比的也是手机车子衣服票子,对于艺术的东西就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所以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我们有责任教育学生学会两条腿走路,人不能眼里只有银子,还得有其他的内容。所以,古典文学就显得特别重要了,我们要从中学会杜甫的忧国忧民,李白的洒脱豪放,也能学到易安居士的委婉断肠。总之,古典作品的字数不多,可它的容量足以包容高山大海,日月星辰,宇宙万物。

我们提倡学习古典作品,还不能忘记与之伴随的书法艺术。中考高考明确要求书法艺术的内容必须要涉及,而我们的试卷里,仅仅是学生把规定的一句话抄写到田字格里,这是一年级就学的常识,怎么能算是书法艺术呢?所以这个问题急需要我们探讨研究,到底怎么才能真正地把我们的书法艺术瑰宝让学生了解,并让他们能自觉地去学习它,继承它,传承它。

现在学生的书写,越来越像天书了,我经常说他们越来越像草书家张旭了。我记得20年前的学生,模仿教师的字迹,三年初中下来,那个字真叫人佩服,可以说能以假乱真了。我们那个时候提倡教师三字一画,必须要达标过关,普通话倒不是重点。所以,教师的书法和绘画的基本功相当好,现在毕业的大学生,在这方面几乎空白,就是美术学院毕业的教师,其艺术功底也欠扎实。现在学校里写字写得好的还是那些四五十岁的老教师,如果这部分教师退休了,学生就真的看不到漂亮的书写了,这样,传承书法艺术也就成了空话了。所以,在继承古典的方面,我们的现行教材,急需要改进,加大这方面的内容,当然政策的引领必须要配套,否则广大的教师钻到绩效工资的怪圈里出不来,一切都是个零。

大学英语教材的取舍 篇4

一、满足学生的需求, 重组情景素材

“数学教学情景化”是新课程的一大特色。 情景在儿童数学学习中具有营造探索氛围、激发求知欲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和培养应用意识的作用。 但是, 如果教材所提供的情景素材是儿童陌生的、不感兴趣的或没有相应的生活体验的, 上述作用就会大打折扣。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材与原来的教材比较, 在情景素材的选取方面, 非常注重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但是不是只要来源于学生生活的情景材料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呢?

在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这一教学内容中, 课本提供的情境素材是学生最熟悉的 “铅笔有多长”。以这一情境引入教学原以为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 学生对测量铅笔有多长并没太浓厚的兴趣。 当老师提出要学生量一量自己的铅笔到底有多长时, 学生几乎将自己文具盒里的所有文具量了个遍, 任凭老师如何组织, 学生还是在自己量自己的。至于老师精心预设的看一看、摸一摸1分米长度的铅笔等教学环节, 无法得到学生的响应。

反思这样的情景, 我们发现教材所提供的情景素材“铅笔有多长”虽然来源于学生的生活, 但这一问题情境没有现实意义, 因此对学生的学习没有挑战性;而且要建立1分米长度的概念, 首先要学生感知体验10厘米的长度, 而刚好10厘米长的铅笔头很难找, 无法满足每个同学体验的需要。 我效仿一位教师对这一情境素材进行了改组, 用“吸管有多长”取代了“铅笔有多长”让学生通过参与猜吸管的长度, 量吸管的长度等系列活动, 充分感知1分米的实际长度, 并建立了分米的概念。 现选取这一片段:

师:青苹果饮料公司最近推出了一种新型盒装饮料, 饮料盒的高度是8厘米, 饮料配有一支吸管, 谁能猜出这支吸管的长度?

学生有猜9厘米的, 10厘米的, 11厘米的, 12厘米的等, 答案很多, 猜测的积极性很高。 但就是没有猜8厘米以下的。

师:为什么你们猜的吸管都比8厘米长呢?

生:因为饮料盒的高度是8厘米, 吸管比8厘米还短, 就会掉到盒子里面, 吸不到饮料了。

师:小朋友们真肯动脑筋! 现在这种吸管就摆在小朋友的桌上, 到底是多长呢? 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量量?

同学们带着好奇, 聚精会神地开始了吸管长度的测量。

一会儿学生纷纷高举起小大声地报告着: 吸管的长度刚好是10厘米!

老师顺势提出:10厘米的长度还可以用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来表示1分米, 仔细看一看比一比1分米长的吸管, 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的?

“ 吸管有多长” 这一情景素材不仅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 (学生经常用吸管喝牛奶喝饮料) 、而且是学生心目中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因为它赋予了学生测量活动的现实意义, 能够使学生在活动中亲自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更重要的是这一活动, 迎合了学生“好奇、新颖、探究、富有挑战性”的心理需求, 同学们全情投入, 人人参与测量。 相对“铅笔有多长”, 同学们各自测量着不同长度的铅笔头, 仅仅是为着老师的要求而测量, 学习的动力来自于老师, 真是有着天壤之别。

二、依据学生学习现状, 打破教材原有预设

《新课程标准 》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学生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 知识储备也不完全相同。 这就和教材的普适性构成了矛盾。 因此, 在教学中我们要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 在了解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的基础上打破教材原有预设。

鉴于这样的认识, 在教学中, 我从学生的学习现状出发, 对教材实行了跳跃式处理, 在出示情景图提出问题后, 就让学生交流各算法, 然后进行算法优化, 而不再是拉着学生走进教材了。另外, 当教学中出现学生的起点偏低于教材的要求时, 我们可以前后移动教学内容或进行铺垫复习, 而不必完全被教材所左右。

三、关注课堂生成, 打破教材已有进程

新课程倡导数学教学过程让儿童经历 “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 这在教材中有了明显的体现。 然而, 实际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不少教师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追求这一过程的完美而使一节课变得 “忙乱”, 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都犹如“蜻蜓点水”一般, 学生未能得到发展。 对此, 如果某一个环节确实很有价值, 那么宁可放慢节奏、增加教学时间, 不拘泥于“教材内容完不成”。

新课程来了, 课堂上的不确定因素多了, 我们常常会因为一些美好的生成而完不成教材原有的进程。 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一线教师, 其实, 现行的新教材没有规定各个教学内容几课时, 而且都留出一定的时间让教师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所以教师完全有权决定哪些内容用时多一些。 况且, 如果某一节课情景是学生熟悉的, 那么解决问题的策略也不需要复杂的探究过程, 知识技能的掌握比较容易。 这就可以对教材作组合或增加知识间的综合应用。

四、挖掘身边资源, 改变教材提示性资源

这里所说的资源主要是指物质化资源和环境资源。 教材通常提供一些提示性的教学资源。 但在实际教学中, 有时使用该资源影响教学效果。 因此, 我们需要适当改变教材资源, 充分挖掘和利用身边有效的教学资源。

学生在画路线图、说自己家位置这一系列的活动中, 始终密切联系着自己的生活经验, 通过对自己所熟悉的环境所在方向和位置的描绘和表述, 经历了一个主体主动建构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沈超.创造性使用教材提高课程执行力[J].小学教学研究, 2008 (1、2) .

[2]刘玉和.利用农村资源学好身边数学[J].小学青年教师, 2006 (1) .

如何对数学教材进行取舍和整合 篇5

一、分析中取舍, 应用合理

(一) 罗列知识点

数学是一个系统的教学体系, 前后知识点都是根据各阶层学生学习特点和理解能力安排的, 新旧知识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 拿到教材以后, 应把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罗列, 了解本课教材的知识点在整个体系中纵向和横向的联系, 以便准确把握教学三维目标, 确定课堂指导思想。

(二) 确定重难点和关键

小学数学教材中各部分知识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其中有的知识直接影响着其他知识的学习, 在整个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 这就是教材的重难点。

从教学重难点的层面要弄清楚: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教材内容是不是达成课时教学目标所必须的?哪些内容要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教材中所呈现的排列顺序能否直接作为教学顺序?

从学生的学习层面要弄清楚:哪些知识点是学生已经会的?哪些知识点是学生点了就会的?哪些知识点是需要老师花大力气教学生的?

通过对这两个层面的理解, 才能对教材进行取舍, 才可以对教材的练习进行必要的调整。尤其在新课改的教材中, 就有一些内容不适合农村小学的学生, 或不能适应偶发的教学活动。

二、生成中取舍, 点亮智慧

课堂是师生双项互动的活动, 学生是一群有思想的教育主体,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师就要善于制造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冲突, 抓住课堂教学中的生成点。

例如:在教学《栽蒜苗》一课时, 给学生出示一张爷爷的进货单, 通过进货单对各种水果进行统计, 然后根据统计表绘制条形统计图。我给学生准备了一张8×8的方格纸, 并预设情况一:学生能用一格表示10个水果来绘制统计图。情况二:表示不出, 从而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合作学习。但在实际课堂中却出现了多样的生成。很多学生能快速地用一格表示10个水果来绘制统计图, 而且竟然出现了特殊情况, 有一个学生是这样绘制的 (如图) 。

自己的教学思路一下子就被打乱了, 但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我还是按照预设, 将这一生成草草带过, 导致许多学生似懂非懂。课后细想其实这就是课堂中一个不错的生成点, 我可以借机展开教学, 突破重难点。

突破点1:当学生很快发现用一格表示10个水果的时候, 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再发给学生6×8、5×8、4×8的方格纸, 让学生想想在不同的方格纸上一格表示几个。这样的话, 学生可以更准确的理解一格可以表示10个、20个、30个, 甚至更大的数。

突破点2:能画出上图的学生是一位非常聪明的学生, 前几格都表示10个, 最后一格表示30个。虽说在条形统计图里, 规定一格表示一个定量, 但这位学生用自己的画法表示出他的思考, 老师就应该给予肯定。在这一基础上, 再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那么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将更加深刻。

三、取舍中练习, 促进发展

练习的设计是一堂课的点睛之笔, 是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和反馈。教师可以通过练习发现学生三维目标的完成情况, 使后续教学有的放矢。然而教材中的练习多是大众化练习, 基础而简单, 并且有些练习在设计上存在一定的局限和缺陷。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取舍和补充, 让课堂练习具备一定的层次性、弹跳性和延展性。例如:在教学可能性的大小一课时, 有这样的练习设计:

1.我能用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正常情况下, 老鼠吃猫的可能性为 (0)

我长出第3只耳朵的可能性为 (0)

现在我在上数学课的可能性为 (1)

爸爸年龄比我 () 的可能性为 ()

从表面上看练习设计得生动而有趣, 但细想一下就会发现有很多不足之处。前面三个问题的设计, 一是脱离了生活实际, 二是脱离了我们的数学, 充其量是课堂的调味剂。第四个问题的设计就比较合理, 能结合数学生活实际, 并且有一定的弹性。在设计这种练习时, 我们完全可以借助数学实际, 如25×4=100的可能性为 () , 0为除数的可能性为 () 。

2.成语里的数学 (用分数表示成语里某个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这样的拓展性练习设计新颖独特, 趣味十足, 且与语文学科有效整合, 可谓教学中的闪光笔。

四、活动中收获, 引领提高

让活动活起来是我们追求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新课程越来越关注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注学生的活动过程, 倡导让学生在亲历体验中学习数学。所以在新课程教材的编写中, 采用了大量的数学游戏活动。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 教师对游戏的理解和把握却远远不够。尤其在一些教研活动中, 课堂看似热热闹闹, 学生参与度很高, 动手也非常积极, 但从深度意义上剖析, 大多数活动仅仅停留在浅层面上, 只是做秀。

教材中的游戏活动是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服务的, 但是并非所有的活动都适合我们的学生。因地制宜, 教师在选取活动教材时, 要了解我们学生的能力, 思考这一活动在自己的学生当中能不能开展起来, 开展活动的度是多少, 学生能不能完成游戏活动, 能不能完成三维目标, 对教学重难点的突破能起多少作用?

上一篇:儿童绘画发展下一篇:高中英语单词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