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活需要

2024-07-10

人的生活需要(共7篇)

人的生活需要 篇1

一、关于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理论的概述

( 一) 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理论的概述

马克思认为, 人的需要的发展就是需要由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向发展性需要螺旋上升的过程, 生存需要属于人的基本性需要, 发展需要属于高层次需要。作为社会的产物, 人的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从基础性向高层次上升。 “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需要本身, 满足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1人的需要的发展最初是从动物的需要本能发展而来的, 这种需要本能是肉体机能受到外部刺激而产生的一种自发需要。一旦这种自发的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满足, 社会的人在人的本质力量的驱动下就会产生一种新的需要, 这种新的需要的实现就要依靠人的自觉意识, 即意志的力量, 这种意志的产生反映了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 这一阶段的需要可称之为自觉的需要。与自发需要相比, 自觉的需要更侧重于人的意志作用的培养, 当意志的培养超出个人而为外力所控制, 自由受到限制, 因此, 人的自觉需要的实现过程必然引发对自由的威胁, 这一阶段自由自觉的需要成为新的需要而产生。

( 二) 关于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理论概述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世界紧密联系起来, 是相对于两者在现实中的严重脱离而言的。 “生活是人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 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满足需要、创造意义的活动过程。”2因此, 生活世界是人生活于其中, 以人为主体, 在人与自然、社会、个人的相互关系和实践中形成的现实与意义世界的建构。“人是一种未完成的存在物。” “人的未完成, 蕴含着可塑性和创造性”3因此, 人的存在和发展就是一种不断的自我建构过程。生活世界作为以人为主体的现实与意义的建构, 也具有可塑性与创造性, 处于不断生成的过程之中。生活世界的这种可塑性源于人的超越性需求, 即人对意义世界的追求, 但人的这种需求建立在现实世界基础之上。因此, 生活世界应该包含现实世界与意义世界。马克思认为, 人们认识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世界。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 既包括对现实世界的回归, 也包括对现实世界的超越与复归, 即对意义世界的追求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改造。思想政治教育复归生活世界, 即是在意义世界的引导下 ( 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作用) , 以现实世界为基础, 人们重塑生活世界的过程。

( 三)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作为人的需要, 具有工具性与价值性特点

目前, 思想政治教育完全陷入知识教育, 脱离实践, 缺乏实效, 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作为一种实践手段, 有利于帮助思想政治教育摆脱现实困境, 这体现了其工具性特点。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价值目标实质上是对未来理想社会人的生存状态的描述, 在人塑造其自身生活世界的过程中, 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对人的价值世界的重构起着重要的引导与推动作用, 这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性特征。

二、人的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之间的本质联系

( 一) 人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逻辑起点

马克思从现实性上分析, 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他反对把人当成抽象的存在物, 认为人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表现自己。马克思认为, 每个人总是根据自己的需要以及需要满足的方式同别人发生联系, 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因此, 从本质上来看, 一切社会关系都建立在一定的人的需要的基础之上。离开了人的需要, 人的思想和行为就会失去其现实性, 陷入虚无。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人的一切行为活动都难以避免会受到人的心理因素的影响, “人的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原动力, 在人的心理———行为过程中处在起点的位置。”4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人和人的活动, 就必然要以人的需要为逻辑起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手段, 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从人的需要着手。

人在生活世界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人的需要, 因此, 人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重要逻辑起点。

( 二)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趋势反映了特定阶段人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的迅猛发展与人口的新陈代谢, 淡化了人们基于基本需要而产生的激情与意志。 “哈贝马斯认为, 生活世界具有 ‘信念储备库’的作用。所谓 ‘信念储备库’就是指它为交往行为参与者提供创造性见解的泉源, 以便满足在一定环境下由共同承认的 ‘解释’所产生的相互理解的需要。”5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逐渐脱离了现实社会的发展变化, 将主要阵地转移到课堂上。这种转移加剧了思想政治教育远离生活世界的步伐, 使其脱离人们共同承认的 “解释”, 生活世界作为 “信念储备库”的作用得不到发挥, 使得教育者之间、受教育者之间以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理解就变得不那么容易。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很难为人提供自信心或精神动力。知识的获取无益于自身内在素质的提升和行动力的增强, 造成信息接收与内化、外化过程的断裂, 使受教育者形成多重人格。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世界之间的息息相关以及人们自我意识觉醒和人们对生活世界认识的加深, 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即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人们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以及经验总结而提出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一种更加有效的教育方式, 与人的需要的发展相一致, 反映了现阶段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特定需要。

( 三) 人的需要的丰富与不断满足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本质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理论, 是针对现阶段以理论灌输为主的课堂教育难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力的问题而提出的。“‘回到生活世界’的真实动机就在于价值信念的回归和重建。”6思想政治教育正是通过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打破传统中理论与实践的二元对立, 使人们的认识活动以及价值判断与生活世界紧密联系, 通过现实的实践活动来检验理论、诠释理论, 从而使人们形成坚定的价值信念, 完成价值重建。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就必须了解人的需要, 因为现实生活中人的需要的满足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外部驱动力量, 而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推动生活世界价值重建的重要内驱力, 因此, 人的需要的满足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本质体现。

三、从人的需要着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人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世界的纽带, 因而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得不考虑的一个现实性问题。因此, 要从人的需要出发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世界之间的联系, 以此为据,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 一) 从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出发谈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马克思根据人的需要的发展程度将需要分为基本需要与高层次需要。基本需要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基本需要就是生存需要, 生存需要通过劳动来实现。而随着人类基本需要的满足, 基本需要的影响逐渐淡化, 但其仍然存在于高层次的需要之中, 以另一种形式发挥作用, 这种形式更趋于社会化。因此, 人的基本需要的问题仍然存在,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作为满足人的需要的一种形式, 应注重人的劳动观教育。课堂教育要根据人的生活需要, 加入劳动教育以及劳动实践的部分, 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之中, 激发人的劳动兴趣与劳动需求, 将课堂中只注重理论学习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劳动实践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高层次需要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的以及人的需要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不可能仅仅停留于基本需要的满足, 而应不断满足人的发展了的需要, 然而这种发展了的需要仍然与生活世界息息相关。因此, 要以高层次需要引导生活化不断向人的价值归宿趋近, 实现现实生活的不断升华, 同时, 要将人的需要的多样性与生活世界的各种差异性相结合, 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从现实实践的丰富库存中提取资源, 从而为人的创新提供可能。社会习俗的丰富性往往表现了人的需要与生活世界多样性的特点, 但也容易使人陷入一种生活惯性, 从而固化思维, 难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要在此基础上以更高层次的需要来引导人。人的需要与生活世界的结合, 为人的创新发展提供可能, 思想政治教育则为人的创新发展提供一种思维。

( 二) 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的角度谈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 总体上说, 会经历自发的需要、自觉的需要及自由自觉的需要这三个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顾名思义, 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贯穿于现实生活世界之中, 以现实生活世界为源刺激人的自发需要, 并使之在人的生活实践中得到满足, 此外, 还要通过不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导作用, 自觉培养人建构理性世界的需要意识, 使人的需要从自发上升到自觉的程度。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过程中, 如果忽略了人的自发需要而直接对人进行自觉需要的教育, 就使思想政治教育极易陷入工具理性之中, 脱离人的感性与价值需要。人的需要从自发走向自觉的规律、过程, 决定了自发与自觉缺一不可。脱离了自发需要直接进行自觉需要的教育不仅违背了人的需要的发展规律,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的需要对行为活动的推动力量。自觉需要的形成离不开人的意志力支撑。人的自觉需要在人的意志支撑下, 经历反复内化、外化过程, 即经历感性与理性的反复验证, 最终形成一种坚定的品质: 信念。这种品质使人们学会如何生活, 使人们体验到生命的意义。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这样一个阶段, 即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时候, 与之相应当意志力与信念已经融入人的自觉需要, 人的思维的觉醒达到高端状态, 人的自由也就实现了, 人的自由自觉的需要最终得到满足, 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得以实现。人通过自我意识的觉醒, 能够体验到更高端的生活体验, 享受更有质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针对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困境而提出的, 这体现了它的工具性特征, 但是,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最终价值归宿是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一致, 即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属于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中的高层次需要, 根据需要从低层次向高层次不断发展递进的规律, 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就必须从关注人的基本需要出发。思想政治教育终极价值目标的达成要以人的需要为基本出发点。但是, 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长期脱离生活实践, 有效性得不到发挥, 究其原因是忽略了人的需要。人的需要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理论必须关注的现实性问题。因此, 要从人的需要出发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生活化问题。

关键词:人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现实生活世界

参考文献

[1]李焕明:《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4年第49卷第3期

[2]张国启:《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发展向度》, 《思想教育研究》, 2009年第7期

[3]檀传宝、班建武:《实然与应然: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两个向度》,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7年第2期

[4]王全宇:《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从马克思的需要理论说起》,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3年第5期

[5]胡艳梅、蒋明伟:《思想政治教育应重视人的需要—基于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的探讨》, 《沧桑》, 2009年第5期

[6]刘健康:《人的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 《理论学刊》, 2008年第3期

[7]吴琼:《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启示》, 《求实》, 2000年第5期

[8]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年版

[9]张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

浅析人的需要 篇2

人的需要不同于动物的需要。动物是以本能的活动来获得所需要对象,从而来满足维持其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并且这种需要永远不会超出维持其自身生存发展的自然生理需要的界限,其需要对象也会在没有任何干预的情况下,永远只指向自然界本身所存在的自然物。而人是通过劳动来生产出满足其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因此也就超越了本能活动的范畴,突破了原始的自然生理需要的界限,也超出了仅局限于自然物的需要对象的范围。所以说,人的需要具有不同于动物的新的用以维持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本质和特征,展开来说人的需要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人的需要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首先,从根源上来讲,人的需要是由人的生理结构及人体对外部世界的依赖关系决定的,同时又是在作为主体的人与外界客体的联系之中产生的。作为主体的人认为外界客体能够使自己的欲望和要求得到某种程度的满足,所以在这种相互联系中便产生出一定的摄取欲望和要求。而人的任何一种具体需要,都是在客观现实的自然条件或社会条件基础上,对于客观现实的外界事物的欲望和选择。因此,人生活在客观世界中一定会产生需要,生活在不同自然或社会条件下的人也必然会产生出不同的需要。其次,人的需要虽然具有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但它又以人的主观欲望和要求为表现,观念性地存在于人的头脑中。人的需要是人的一种自觉的、有着明确对象和内容的意识,人的需要也是人自觉意识到的需要。正是因为如此,人才会具有自觉的能动性,才会有目的积极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以此来满足其自身的需要。

人的需要是个体性和社会性的统一。首先,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具体的个人,人的需要总是具体地表现为某个人的某种具体需要,由于他们自身状况的不同,在社会地位上的不同,以及所处的具体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不同,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需要。即人的需要具有个体性。其次,因为任何个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中的人,所以任何个人的需要都不可避免地会带有社会性。人的需要是人在社会生活中产生形成的,是基于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才产生形成的。一个人会产生什么具体的摄取欲望和要求,是受所处的具体的社会条件所规定和制约的,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同历史时代的人的需要也有着明显的差异。并且任何个人的需要都同他所处的社会群体中其他成员的需要存在某些共性,都会反映出所处社会的某些时代特征或者所处群体的某些共同特点。个人需要的满足也依赖于社会,个人需要的满足程度则取决于社会的性质和发展水平。而且人的需要的合理性不是由个人来认定的,而是以社会的尺度来衡量的,由此,人的需要也具有社会性,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人的需要既具有确定性,又具有变动性。首先,人的需要在现实生活中,总是表现为某个人的某种具体需要,而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个人的具体需要又是确定的,即有着历史确定性。任何个人的需要都不能超越他所处的客观历史条件,归根结底即是不能超越所处社会历史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其次,虽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人的需要是确定的,然而,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人的需要又表现出永不满足的无限性。

人的需要既具有历史性,现实性,又具有未来性。人不仅仅是社会的存在物,而且是历史的存在物。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之前提的人本身就是历史的产物,是在历史中生成的存在物,那么人的需要也就只能是历史性的东西,是历史中不断生成的存在。人们面对外部现实的环境时,基于自己现实的缺乏和不足,会产生一定的摄取欲望和要求,这种摄取欲望和要求并不是虚无缥缈的幻想,而是具有现实根据的需要,具有现实性的。当眼前的环境和事物不能满足自己的欲望和要求时,人们才希望它们经过自然的变化,尤其是人为的改造之后,能够满足自己的欲望和要求,所以人的需要又总是指向未来的。

人的需要具有无限发展性。人的需要的无限发展性是由满足需要的方式和能力决定的。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因此,人的需要的发展是由社会实践、主要是生产实践的发展所决定的。随着人们的实践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人们会不断产生出新的需要,新的需要又会促使人们进行新的社会实践,在新的社会实践中又会提高人们的实践能力和水平,从而又产生出新的更高层次的需要,从而形成一个不断循环往复且变化发展的无限发展过程。

人的需要是人的属性,而且还是人的本性。在人类的生存发展过程中,作为主体的人,同作为客体的周围环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永远对立的,人作为主体会永远表现出对“匮乏”的客体有所要求,从而不断地产生出人的各种需要。如果人没有任何需要,就不存在主体同客体之间的矛盾,人也就不存在了。所以生命与需要是同一的,没有需要就没有生命,这是所有生命有机体的共性。因此,人有需要才能表明人的存在、人的活动、人的发展,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社会中的一切现象、过程和事件都是为了满足需要而进行的活动和活动的结果。人的需要如果得不到应有的满足,人和社会便不能存在和发展。

需要是人们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需要对历史的发展具有恒久的最终动因作用。从人类社会历史发生发展的长过程来看,需要(起初主要是生存需要)促使人为满足需要、维持自身生存和繁衍而劳作,推动着人们去劳动、创造,改进生产工具,提高劳动技能,发展生产力,调节生产关系,进行社会改革。

马克思主义认为,需要是人的本性,是客观的存在,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人类的历史就是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进行活动的历史。人的需要是社会中一切事件、现象和过程产生、发展和变化最原始的原因和动力。人类社会向着最大限度的满足人的需要的前景发展,其最终目标是以“各尽所能,按劳分配”为标志的共产主义社会。

摘要:需要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物有机体所共有的一种特性, 是有机体为了自我保存和自我更新而进行的各种积极活动的客观根据和内在动因。人的需要不同于动物的需要, 具有不同于动物的新的用以维持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本质和特征。需要及其满足, 推动着人们去劳动、创造, 发展生产力, 改进生产工具, 提高劳动技能,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关键词:需要,社会发展,内在动因

参考文献

[1]王全宇.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从马克思的需要理论说起[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3, (05) .

[2]高海深.论人的需要的几种特性[J].理论导刊, 2005, (02) .

生命急救包,更多人的平安需要 篇3

该产品主要用于出现灾害情况时, 提供维持生命所需的食物、饮用水、药品以及求救必需品等。按照实际需要不同, 分为地震系列急救包、家庭系列急救包、户外旅行系列应急包、汽车系列急救包等。这些产品已分别取得了国家专利。

产品特点

1. 装备先进, 功能多样, 能有效实施自救和互救。目前为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使用装备。

2.类型专业。针对不同的应急需求, 分为家庭防灾、日常应急、防震抗灾、户外旅游、交通运输等不同种类。

市场分析

2008年以来, 我国汶川、玉树、盈江等地先后发生了不同等级的地震。进入2011年, 继新西兰地震之后, 日本又发生了9.0级的强烈地震, 伤亡惨重。人们的防灾意识不断增强, 对该类应急自救产品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目前, 已有多省市的应急部门 (如消防、武警等) 和一些企事业单位, 已将该产品作为指定配发的日常应急装备。由于产品的实用性很高, 非常适合走礼品赠送、商务往来、职工福利等销售路线。目前, 以四川为代表的灾难亲历地区和地质灾难频发地区, 该产品的销售情况较好。以成都某经销商为例, 半年卖出1万套, 而一般的经销商, 也能保持在5000套左右。

经销条件及效益估算

最低投资约5万元, 进货费用4万元 (厂家无最低进货要求) , 流动资金1万元 (主要为产品宣传和店铺租赁费用等) 。

产品有多种系列, 零售价在300—1000元之间, 毛利润率近50%。

投资提示

1.目前可重点关注家用市场。

人的生活需要 篇4

人的需要问题既是一个哲学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关乎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人的需要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维系人类生存繁衍所必需的物质生产资料的需要,另一类是人们对认知道德审美情感信仰等精神生活的需要。前者不仅包括了人与动物相同的自然需要、本能需要,而且囊括了人之为人的社会性需要;后者是人类所特有的精神需要。当今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的问题显得更加突出,认识人的本质、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发展,应该成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下面我们从两个方面来简述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思想:

首先,人的需要具有现实性,物质需要是人类社会历史发生的原始动因。《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本中马克思确立了以“现实的人”为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的出发点。“现实的人”意味着有血有肉、感受着外部世界、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生存的人。马克思看到,对历史进程起到实际作用的是人类满足自身需要的方式: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既使人获得满足生存需要的物质,也使人改造外部世界和改造自身的水平不断提高。这过程中需要的内容从物质对象上升到交往关系,从生存层面扩大到发展层面,需要是人类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其次,人的需要具有历史性,它与生产方式相联结并推动社会历史发展。无论是人的需要的内容还是其满足方式,都不会永恒不变。需要与生产方式联结,一方面,两者的互动使社会生活横向拓展,社会关系愈发复杂。人们之间由需要和生产方式决定的物质联系,不断采取新的形式,进而表现为“历史”。另一方面,需要与生产方式都处于历史变化中。从原始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人的需要从简单到多样。当既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不能满足大多数人的基本需要时,需要的匮乏便会激发人的主体性,改变已有的社会生产方式。

充分关注民生问题,满足人的现实需要。概括来讲,就是要以改善民生为社会建设的重点,要抓牢维护社会公平的关键,让人民共享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下良好的竞争环境和改革成果。在国有企业改革的大潮中,产业工人的生存状态需要得到社会充分关注。众所周知,这个群体曾经是我国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过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而现在他们普遍存在着工资低、住房困难或住房条件简陋、劳保福利低等诸多现实需要问题。以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为例,尽管近几年来各地普遍提高了企业职工的最低工资标准,但同企业高层收入、劳动生产率以及利润率相比,利益所得依旧很低,何况各地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政策是近几年来通货膨胀的集中反映,产业工人的现实需要和利益并未得到充分满足。产业工人实际工资水平的提高、现实需要的满足不仅能改善职工的生存现状,并且在调动职工积极性的同时有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保证了高效生产。

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身的关系,满足人的发展需要。首先,人的物质需要的满足,必须以人与自然的关系协调为基础,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今天的人类已经不用看大自然的“脸色”行事,但我们更应该抛弃“人类中心主义”,谋求“天人合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国有企业,尤其是炼钢炼油这类的大型国企,不仅应该从根本上改变“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想法,更应该在实际行动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保护自然环境,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荣共存的境界。其次,就满足产业工人的发展需要,提出三点建议:1.加强产业工人之间的自学互助。一线产业工人普遍“依赖经验、缺乏创新”,要学习新知识并不断思考,积极营造“不学习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淘汰”的氛围。2.变更企业用人思维。人人都是研发者,人人都是生产者,不刻意区分研发人员和生产人员,在生产中研发创新,鼓励产业工人的小发明、小创造。3.建构社会培训体制。加强产学研联盟,邀请社会机构、知名专家进行讲座,满足产业工人的发展需要,提高产业工人的整体素质。

建立完善的并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的社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体制保障,“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印证了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理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指导作用。下面以企业劳保福利制度为例,来探讨新形势下企业和社会如何实现人的利益满足与发展需要。首先在改革企业劳保福利制度前,应明确两点原则:其一,保证企业劳保福利资金来源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其二,企业劳保福利开支的合理性。1.劳保福利工作的范围应拓展,之前的劳保福利工作基本上局限于给予产业工人物质利益的享受,今后应把开发智力、企业培训、活跃工人精神文化生活和满足产业工人发展需要也相继纳入劳保福利工作领域。2.劳保福利工作应逐步走出家庭和企业,进入社会。劳保福利工作的社会化程度越高,它能统筹到的资金就越多,调动资金的能力就越大。由于实行劳保福利工作的社会化管理,管理者工作性质相对单纯,效率更高,成本更低。3.劳保福利工作的医疗制度方面,一方面,要加强管理,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度,为真正需要看病的职工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和报销体制。另一方面,杜绝“无病求医”、“一人公费,全家吃药”的乱象,可尝试采取医疗费部分包干到单位或个人的办法,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罚老、罚病、罚弱”,使全体产业工人的利益得到保障、现实需要得到满足。4.应社会发展、时代进步需要,每当物价调整和工资改革时,福利基金和退休基金不仅要专款专用,还要使退休产业工人和在职工人一样,随着生产水平、物价水平的提高相应地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奎良.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全景展示[J].天津社会科学,2014(01).

[2]刘海亮.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11).

人的生活需要 篇5

●教书育人就是要利用教书过程中埋伏的诸多育人契机,帮助学生做最有活力的自己。

不是所有的课堂活动都能称得上教学,更不是所有的教学都能称得上教育。当课堂实践只是教师单方面的表现和表达,对学生起不到改变其知识容量和知识结构的作用的时候,这种活动就不能称之为教学;而如果教师的教学没能全方位地契合学生持续成长的需要,其教学也不能称之为教育。客观地说,只有直接针对“人”,而且对“人”有建设意义的教学活动才是真正的教育。

一、“课本位”“文本位”还是“生本位”——“人的需要”是语文教学的唯一起点和终点

教育是什么?教育的终极指向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学生的性灵与智能的发展”。

教育是为学生发展,这是毫无疑义的真理。但是,落实到学科教学上,很容易因叶障目。因为学科教学各有特质需要秉持,所以使得教师眼里只有“学科”没有“人”。于是有了“课本位”“文本位”与“生本位”之别:当为人师者一心把课堂活动当做自己谋生过程中的一次劳作,那么很有可能他的眼中只关注“40分钟”的“工作量”。读课文也罢,做练习也罢,开展所谓的讨论也罢,总而言之,把40分钟打发了就大功告成,这属于“课本位”。第二种人对教科书奉若神明,却又不了解隐藏在文本之间或文本背后的思想用意,一手握着教学参考,一手捧着“一课一练”,下定决心不怕牺牲地要把文本和试题解读到底。至于这样的“解读”能否到底,又为什么要进行到底,那倒不甚关切,这属于“文本位”。“生本位”的语文教育恰恰相反,他们不拘泥于“40分钟”,把“40分钟”当做整个教学时间链条上相对集中和特殊的一环;他们不循规蹈矩地对着课文逐篇逐篇地开展教学,只依据学生成长的需要,对整个的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乃至教学方式进行系统的规划。

“生本位”的教学无论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都首先坚持“优势选择”。为什么要教这篇文章而不是教那篇文章?为什么要教这篇文章的这个方面而不是那个方面?为什么要以这样的方式教这个内容而不是以别的方式?为人师者都会基于对“学生需要”的判断,在“学生效益最大化”的原则下,做出认真考量。

学生的需要有短期需要与长远需要、功利性需要与成长需要的区别,但无论哪种需要,都是不可忽视更不可蔑视的。做教师的,对任何一种需要的忽视与偏废都有可能失去教育的信度与效度。对于当下的中学生而言,中考与高考是他们短期与功利性的需要,对学生前途负责任的教师自然不能对这种需要视而不见、置若罔闻,所以教导学生把自己的知识有效地提炼并表达出来,也是教师的基本技能之一。任何一个表示自己“不在意学生能否考出好成绩”的教师,多多少少有推卸自己责任的嫌疑。但是,如果因此把学生更长远、更根本的东西搁置一边,那显然更是舍本逐末、买椟还珠,根本就是对教育的反动了。就语文教学而言,“中低年级注重修养,毕业班级教会考试”,是一个在乎“学生的需要”的教师的双轨选择。

二、心理学、信息学、语文学——学生的特点是语文课程的第一要素

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有关于“人”的学问还是应该首先了解学科?语文教学应该先研究学生还是先研究教材?在诸多的语文教学研讨活动中,关心语文教学脑科学和语文心理学的有多少?语文课程是不是真的可以理解为只是“课程目标+教材+教法”,而可以把“人”搁置一边?

哲学家们提醒我们说:“大脑不是一个需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点燃的火把。”但是“大脑”这个“火把”要想“点燃”何其不易。学生呼呼大睡或心有旁骛的语文课堂并不在少数,学生绞尽脑汁也云里雾里的教学也并不鲜见。

世界上没有同样的两片叶子,校园里也没有同样的两个学生,从微观层面上说,“因材施教”是班级制教学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但是梦想中“以人为先”的理性观念不能丢弃。

不同个体的情绪特点不同,男生女生思维特点有异,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年级学段的特点大有悬殊。现实中,虽然小学、初中与高中的语文教学多多少少呈现出一点差异,但是很明显,我们教师对不同群体的心理特点和脑神经发育特点实施的研究针对性严重不足。从教材的体例到教学的课型,从作业的形式到阅读课、作文课的基本教法,中、小学特别是初、高中基本大同小异。我们常常说小学要在游戏中学,初中注重体验中学,高中侧重研究中学。可是我们的语文教学,小学是读读议议,中学仍然是读读议议。到了高中,也依然很少有教师自问:为什么一篇两千字左右的现代文要花两个课时来讲?一学期讲解二十篇课文学生收获多少?如果让学生围绕一篇文章展开系列阅读,即便一学期只研究一个“苏东坡”,只围绕苏东坡写作一篇文章,发表一次演讲,我们学生的收获会怎样?

又或者,为什么讲了一遍又一遍,我们的学生就是忘性比记性大?为什么他们明明表示“会了”过两天又一片混沌?信息学理论告诉我们,知识只有变成“思想”之后才能成为个体的有机成分,供给学生的信息只有与学生已有的知识信息和思维模式兼容之后才算有效信息。教学该提供怎样的信息?该如何“注入”这些信息?如何以新的思维模式干预甚至替代学生已有的思维机制?语文教学和其他教学一样,把学科知识的特点放在最优先的位置上去考虑是不符合“教育”的基本特质的。我们常常抱怨语文教学高耗低效,殊不知我们疏忽了对学生思维特质和心理特点的认知是其主要原因。如果我们发现学生主动学习比被动学习能量更大,合作学习比独自学习更轻松快乐,走万里路读千卷书比训练考证更能内化,研究学习比听视应和更能深入,我们还在一味一厢情愿地抱着知识的麻袋试图纳入学生的大脑,那就是自欺欺人了。

学生应该得到什么?我们已经帮助他们得到了什么?自己的教学使学生更乐于、善于主动学习了吗?语文教学应该时时进行自我拷问。

教是为了不教,从学生未来发展着眼,主动学习不仅是学习的方式,更是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创造人格的表现。学生所谓的“未来”,无非是“最充分地调动自己潜质做最优质的自己”,教书育人就是要利用教书过程中埋伏的诸多育人契机,帮助学生做最有活力的自己。

人的生活需要 篇6

一、人的需要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马克思对人的发展的论述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展开的。马克思认为, 由于生产是满足生存需要的根本手段, 为了维持最低的生存, 人就产生了生产或劳动的需要;而当人的生产或者劳动的需要满足后, 或者说在保障了生存的自由时间里, 人们产生的需要主要是科学研究和艺术创作的需要。因为只有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表达人生的真谛, 才能真正显示人的存在价值, 也才能够锻炼人、培养人、发展人的各种能力。当然, 人的需要具有无限增多、无限多样的性质, 各种需要的提出、实施和满足, 也就意味着人们趋向于自身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 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也就是人的最高需要, 或者说是人的各种需要的总和。由此, 人的需要就是作为自然个体和由自然个体构成的社会为了满足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产生的指向外部和人内部的各种要求[1]。与此同时, 如果说人的存在是人的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和精神存在的有机统一体, 那么马克思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 可以延伸到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全面发展, 相应的, 也可以将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划分为“人的依赖性阶段”、“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和“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阶段”[2]。其中隐含的是, 人的需要总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由生存性需要向发展性需要和享受性需要发展的, 是已有需要不断满足和新的需要不断产生且日渐丰富的过程, 同时又是人自身发展过程中需要的量的积累与质的飞跃的辩证统一过程。也就是说, 人类总是在满足现实需要的同时又创造出新的需要来否定它自身, 从而使得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历史轨迹[3]。

由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人的需要的最高层次, 而人的需要的丰富与多样本来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人的需要的丰富多样只是构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起点, 构成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起点的则只能是满足需要的社会实践活动[4]。在马克思理论中, 共产主义社会也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5]。

在马克思看来, 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唯一途径就是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在他看来, “工人要发挥一定的劳动能力, 要改变它的一般的天然才能, 使他能够完成一定的流动, 他就得受训练和学习, 也就是必须受教育”[6]。恩格斯也提到, “教育就会使他们摆脱现代这种分工为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7]。当然, 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是有条件的, 即只有在生产劳动成为自由劳动的前提下, 才能在社会全体成员中真正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 也才能够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8]。换句话说, 社会主义社会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就必须关注人类及其个体的生产与生活实践, 并不断促进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

二、基于马克思经典理论对当前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反思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人的问题上最为重大的理论贡献在于确立了理解人的现实性和实践性原则, 从而为通向现实的、具体的人的存在开辟了道路[9]。由此, 马克思将实践或者说劳动视为人创造自己需要的生活资料和把自己创造为人的一种活动方式。马克思对人及其实践活动的观点, 实际上提供了一个从人自身的活动去理解人的本质、特性从而把人理解为以自身为根源、富于自身创造活动的活生生的、现实的人的基本观点[10]。

由于教育被视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最为基础的实践活动, 从教育的角度来考察人的需要就显得很重要。教育学与教育研究也毫无疑问地将人类的教育经验、经历, 以及教育活动如何促进个体的成长与经验的积累置于一个核心的位置。显然, 在教育实践中, 作为一种客观存在, 人类的认知能力, 一旦借助语言、文字、行为, 与客观的物、事件、他人互动, 就会产生人的主观意识和行为, 实际上也就是每个个体基于人类共同经验的特殊经验。可以说, 教育研究基于一个基本的假定, 即教育就是研究人, 研究同时作为总体和个体的人, 如何获知自己创造的知识, 并通过基于这些知识的社会实践, 再进一步改造人的主观世界, 改造外部的包括社会在内的客观世界。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将人视为一种自然、社会和精神存在的有机统一体, 同时肯定了个体和整体的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性。然而在当下教育研究与实践话语系统中, 人却往往被理解为一个在对个体进行同质性抽象基础上的整体性概念。这就不得不对与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一起影响当前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教育理论做些分析。在卢梭的《爱弥儿》绘就的一个有血有肉、有欲望和痛苦的活生生的“自然人”理论的影响下, 早期欧洲教育学家如裴斯泰洛奇、福禄贝尔、赫尔巴特等人开始将教育研究的对象指向学校教育中的儿童或者说学生。与此前的教育理论不同的一点是, 对近现代教育研究与实践产生深远影响的赫尔巴特将人置于一个更为广阔的社会情境中进行考察。在赫尔巴特看来, 教育的价值在于“把迄今尝试中的全部收获, 不论是教训还是告诫, 集中地献给年轻的下一代, 这就是人类在其繁衍的任何时候所能作出的最崇高的贡献”[11]。赫尔巴特关于人的形象的解释可以作为理解其教育学社会立场的出发点, 因为他不仅把人解释为个别的实体, 而且进而解释为社会的和历史的实体。赫尔巴特的这一判断尽管驳斥了从纯粹个人或自主的角度出发来理解其教育学的企图[12], 但也使得教育学意义上的人在很大程度上被首先视为社会与历史的实体。此外, 值得称道的是, 赫尔巴特的教育目的狭义地说可以用“兴趣的多方面性”来加以说明, 并把这种多方面性理解为尽可能和谐地进行能力培养, 以达到完美的道德要求[13]。

赫尔巴特的贡献, 还在于其基于心理学与伦理学原则的教育学将重心放在了以教师为主导的儿童学习上。他提出的学生“可塑性”的根本原则以及对儿童学习心理核心特征的探究, 确立的是儿童学习的同质性, 从而为可能的、共同的教育活动提供依据。也正因此, 赫尔巴特的学习理论, 为分级分班教学找到了知识与理论依据, 使得大规模学校教育成为可能。同时, 隐藏在他的哲学思想中的国家观, 使得教育在二战后被赋予更多的政治和社会价值与功能。在他看来, 教育至少有三项任务:一是个人的普通教育应当适应每个人的能力及其本人的需要, 并促进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二是个人的专门教育应使其达到个别社会集团的某种目标或整个国家的某种目标, 即职业或专门教育。三是使公民树立国家观念的道德教育[14]。由此也可理解, 正是赫尔巴特等人借助国家意志确立了学校教育的合法性, 从而也确立了教育学的合法性。在赫尔巴特尝试将普通教育学建设为一门科学的基础上, 出于为大规模学校培养教师的需要, 通过在大学设置教育学教席、组建教育专业组织等方式, 教育学的合法性实际上率先是以其制度化而不是其所基于的知识的科学性确立起来的。随后教育发展的路径, 则进一步借助教育学的贡献, 使得大规模学校教育成为一种社会体制, 处于教育学语境中的“人”这一概念, 其“群像”、“抽象”的印记也不可避免地被进一步强化了。

不过, 一旦要涉及具体语境下的人时, 就会发现, 对“人”的群像化处理隐藏着多么大的危险。首先, 正如福柯所主张的, 人的存在是有限的。也就是说, 每个人都是活在一个真实的有限时空之中, 生命、肉体、习俗、制度、身份、地位、场所、时间、行为、活动等, 确定了每一个人的有限性, 相貌与身体特征、性格、脾气、语言、表达方式等则表明每一个个体的具体性。尽管表述人的有限性与具体性的这些词汇及其构成的社会意义, 仍然使人带有某种普遍性意义, 但是, 至少我们可以从中获知, 人本身存在的真实性, 是可以以一些具体的维度来度量的。18、19世纪以来的主体哲学和科学恰恰将人的有限性遮蔽在对无限的意识、意义的追寻中。作为这一进程的组成部分, 教育学无疑在寻求人的认知与教育的普遍规律的过程中, 放弃了对教育这一特定的社会活动中每个个体本身的有限性、具体性的观照。结果就是, 具象的人就被遮蔽在一种普遍主义的话语系统之中。其次, 作为教育学的重要概念, 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教育目的或目标的设定, 或指向某种社会角色, 或“被”赋予某种抽象的价值标准, 如自由社会的公民、社会建设的参与者等, 无疑使得教育学研究的教育活动塑造的对象———人, 往往带着强烈的社会政治、经济意蕴。其结果是人没有身体、智慧、需要, 只有被赋予的价值与意义;人不需要站出来表明任何与自己的教育行为相关的想法, 只需要接受、被安排进入某种特定的教育制度之中, 满足这一制度最终指向的人应具有的某种特征。以福柯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对人进行消解的初衷, 就是试图把人从种种形而上学的遮蔽中、从主体性幻觉中、从“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中解放出来, 以彰显人的具体而真实的形象。这在一定意义上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殊途同归的[15]。

再次, 教育学也试图用个人发展、个别教育与教学等途径, 消解大规模学校教育活动的弊端, 弥补对基于个体发展差异开展教学活动的客观性忽视。但是, 一方面, 因学校教育强大的惯性, 这类的尝试始终只能处于附属的状态, 另一方面, 任何一所学校、任何一个课堂, 都是学校教育惯性的产品, 进而成为复制者, 其工作理念、方式注定将无法逾越既定的藩篱。其结果是, 在现代教育与教育学中, 尝试追寻具象人的存在价值的努力, 虽然一直存在, 但往往影响甚微。究其原因还在于, 学校教育被现代教育学与教育研究规定为按照事先设定的某种秩序或者程序逐步展开的过程, 学校在帮助儿童获得知识、能力的同时, 按照教育的原则发展他们的自主意识, 逐步达到身体、道德、精神的成熟。这也是现代学校教育得以建立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但是, 一旦当所谓科学成为教条, 或者成为无需检验的常识, 教育研究与实践活动就沦为一种为人操作的社会工具。比如, 智力与智商就是可笑的现代发明, 一度成为那些宿命论者手中的魔杖。非但使得分级、分班教育变得理直气壮, 也使教育心安理得地发挥其社会筛选作用, 个体仅仅在优劣划分中显示其存在的意义。

与此同时, 马克思分析人类需要和劳动的异化, 目的在于反对异化, 因为异化导致了人的能动性的丧失, 被异己的物质力量或精神力量所奴役, 从而使人的个性不能全面发展。在马克思看来, 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除了消灭资本主义赖以存在的私有制, 重塑现代社会的分工、分配制度, 就是要解除人所创造的物质世界与观念世界对人自身的禁锢。但是, 被马克思主义寄予厚望的教育, 其所依赖的教育学知识, 却在形成、发展过程中, 站到了人类真实的教育活动的对立面, 成为加剧而不是解除人类需要异化的社会力量。由于要在奉行专业主义的大学中寻求正统地位, 教育学一直将确立揭示、解释人类教育活动的知识系统, 作为其首要的和核心的目标。这种举着科学主义大旗的知识主义取向, 在很大程度上, 既是一种仿照自然科学、借鉴人文社会科学经验, 实现自身知识系统规训的过程, 追求的是权力与利益的最大化, 也逐步消解教育自身的鲜活性、个体性, 将教育诠释为社会想象的现代图景的组成部分, 并实现一种社会控制的过程。由此, 一系列教育学的概念、方法和言说方式, 被生产出来, 并逐渐建构起教育学的知识大厦。于是, 如同所有奉行专业主义的知识系统一样, 教育学与教育研究转换成了一种基于概念、方法的知识生产方式, 很大程度上, 教育研究人员都只是在一个庞大的观念世界中, 构筑想象中的教育图景, 想象中的人和等级化的个体身份。教育学不再关注和真正地思考如何解除物质、制度、观念对人的奴役和禁锢, 教育研究也不再将具体场景中的人的需要, 作为首要的和核心的议题。至于那些完整定义教育研究对象———群体或个体身份特征的内容, 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种族、民族、阶层、性别、个人偏好等等, 在教育研究中, 都只是作为相关的背景或一种有价值的变量而存在。

三、教育应满足人的教育需要以及如何满足

当然, 赫尔巴特也曾说道, “教育者应当以各种人道的态度将学生作为人来对待, 并也许应当以应有的充满爱抚的情意将他们作为可爱的孩子来对待”[16]。显然, 要使教育学意义上的人, 首先成为具象的人, 并进一步消解教育学自身的异化, 教育研究与实践者必须学会拥有一种“人道的态度”。

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 包括在教育生活中, 每个人都是一个鲜活的、具体的人。他们需要被了解, 他们有自己的需要。教育研究与实践者要转变对待作为教育对象的人的方式。不仅要放弃简单的群体特征概括、归纳的方法, 而且要摒弃专业主义一贯主张的所谓理性, 拿出点激情来, 真实地关切社会, 关注每一个群体中的每一个个体。至少, 教育研究者首先应该面对面地了解每一个教师的真实想法, 重新建构教师所需的教育学知识。作为教育实践者的教师也要耐下心来, 面对面地了解每个学生的真实想法, 他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他们究竟如何期待自己的未来和内心的需要。当然, 教育研究与实践者也必须有勇气坐在每一个社会阶层的成员面前, 平等地与之对话, 了解他们真实的教育诉求, 充分理解教育之外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因素, 对教育研究与实践活动的实实在在的影响。只有真实地了解每个社会个体、群体, 教育研究才能勾勒出每个个体的学习特征与需要, 真正有价值的教育实践也才会变得有可能。教育学者沉浸于真实的教育情景之中, 将这些因素还原到每个个体的教育经历与经验中,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从而形成一些有价值的教育观点或者方法, 教育学与教育研究自身的知识建构也就不会再是空中楼阁。

当然, 无论是教育学者还是教师, 这种对话是绝对平等的, 不加任何预设, 而且任何主观阐释, 都应得到对话方的认同。与之相应, 教育研究的旨趣, 应该转向每个个体———教师和学生的教育生活, 关注每个教师、儿童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 不仅仅是教师如何掌握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 或者教师如何获得更多的同行与学生的认同, 也不仅仅是学生在学业成绩上的表现, 或者他们走出校园后的职业、阶层状况, 或者他们在日常生活、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而是每个个体———教师和学生———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 他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生活, 这种教育生活如何帮助他们认识、理解自己、他人和社会的, 如何帮助他们在那些重要的人生课题面前做出恰当而正确的选择。

与此同时, 如果从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关于人的需要出发, 就可以将作为个体和作为类的人在教育中的需要理解为一种多样的、丰富的同时也是历史的、累积的需要。如果说以往的教育研究与实践更多地关注的是教育的历史的、累积的需要, 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作为起点的每个个体的需要的多样性的话, 教育研究与实践可能的转变, 就应该是优先满足每个个体在特定的教育乃至社会时间、空间中的教育需要。这同样需要教育研究与实践必须突破学校这一特定的教育空间, 面向所有需要教育的个体和群体。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告诉我们, 真正有价值的教育, 应该将知识的教与学活动立足于生产与生活的真实需要。中国需要千万个有知识并能借助知识, 创造自己更美好的生活的普通大众, 因此教育也应该开始关心那些最普通的民众的教育需求。

摘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为社会主义国家教育确立的根本使命。借助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 重新审视当前的教育研究与实践, 就必须关注作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出发点的人的需要, 特别是作为个体的人在教育中的真实需要。

关键词:人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荣军.论人的需要与人的全面发展———对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一种解读[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5, 31 (6) :51-55.

[2]万资姿.“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理路[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2, 16 (3) :14-18.

[3][4]于文湖, 牟文谦.人的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互动关系探微[J].改革与战略, 2012, 28 (1) :11-14.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2:649.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7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42.

[7]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共产主义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72.

[8]陈桂生.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现时代[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8:109-110.

[9][10][15]张丽.人的意蕴——从尼采、福柯说起[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2.

[11]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M].李其龙.赫尔巴特文集3·教育学卷一[C].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9.

IT人的碱性生活 篇7

作为一个IT人, 或多或少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熬夜、睡懒觉、大吃垃圾食品, 更让人头疼的还有自我的封闭等等, 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坏习惯, 却会让人不知不觉当中蓄积酸性物质, 最终影响健康。所以, 个人的碱性生活要从调节自己的生活方式开始, 来吧, 现在就开始, 从细节开始, 过一点碱性生活!

快乐生活今天开始

人体是最精密的机器, 饥饿、劳累会让人产生不良情绪, 而发脾气、说粗口同样让人在身体内蓄积酸性物质。在IT人这个特殊群体里, 工作的压力和生活环境的封闭, 最容易产生抑郁、暴躁, 或者自我封闭等心理不健康症状, 于是酸性物质慢慢蓄积, 最终导致身体素质的下降。对这一点, 可以引用专家的论点说明:“人在身处不良情绪时, 血清中钙离子会突然减少, 相反欢喜快乐时, 这种钙离子会增加。”因此, 专家建议, 时时保持快乐心情是碱性生活的基础。

快乐要点:

a.多一点运动

运动的选择太多, 推荐给IT人的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什么是有氧运动?简单说, 就是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常见的有氧运动项目有:快走、慢跑、滑冰、游泳、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一般强度低, 有节奏, 时间长, 有利于身体机能恢复。相反, 如举重、赛跑、跳高、跳远等具有爆发性的运动, 则被认为是无氧运动。

给大家提供一种最经典有氧运动有:快走。如果你想快走, 要先了解“三、五、七”概念——“三”就是每次运动坚持在三十分钟以上;“五”是一周不少于五次运动;“七”是指运动后, 心跳数必须达到170减去本人年龄之数。“三、五、七”是快步走的一个运动量标准。

为什么是快步走而不是慢跑呢?这和IT人的体质有关, 别看IT精英大多年轻, 但因为久坐而不经常运动, 如果突然进行慢跑, 往往身体过于疲劳, 难以在短时间里恢复, 同时突然的跑步还会带来运动损伤, 比如脚踝骨的扭挫伤等。所以说, 运动没有最好的, 只有最适合的。

还有一个小秘密可以与肚子大的IT人共享:快步走可以减肥!一般人快走一分钟消耗10千卡左右热量, 如果每天快走40分钟, 在饮食没有变化的情况下, 一星期可以减上一公斤的重量, 别小看快步走的功劳哦。

b.多一点交流

IT人常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工作和生活圈子的萎缩, 由此而产生的问题就是人际交往方面的困难, 这一点很早就被心理专家关注。交流困难, 当然会产生不快乐的情绪, 时间长了, 体内酸性物质会不断增加, 最终远离碱性生活。

如何克服这样的问题, 让自己快乐起来, 让工作多一点乐趣呢?简单地说, 就是学会与他人合作, 走出封闭的个人空间, 可以借鉴的经验很多, 这里提供几个比较实用的方法。

第一是学会合作, 现代社会虽然可以通过科技成为独立的创造者, 但是单打独斗绝不能成为出色的人, 与他人合作时, 可以吸收他人长处, 弥补自己的缺点。主动寻求他人帮助也是一种合作的态度。在一个小群体里, 你的能力再强, 也是匹夫之勇, 如果与他们愉快合作, 必然会有更大的提升。第二是乐于助人, 帮助别人是让自己快乐的一个最好的方法, 在帮助别人过程里发现自己的价值, 是一种最简单的快乐, 同时要知道, 帮助别人, 也是帮助自己!第三是常怀感恩之心, 对父母、对前辈、对同事, 都要有感恩之心, 这样才会让自己在一个群体里建立更稳固的关系, 也在与人融洽相处中获得愉快的心情。只有那些交流顺畅的人, 才是这个世界的强者, 才会拥有真正的快乐。

美好睡眠从今夜开始

先举一个例子验证定时睡眠的意义:长寿老人托马斯·伯尔, 他活了152岁9个月, 英国国王查理一世想见这位传奇老人, 派人将他请到皇宫。这改变了托马斯·伯尔的生活习惯和规律, 不到一周他就死掉了。看出来了吗?定时睡眠多么重要, 任何改变都可以成为一颗定时炸弹。IT人的睡眠更重要, 睡眠不足时, 身体内所有器官都将受到损伤, 其中以脑部的损伤为最, 这是因为血液流动缓慢造成的, 而这还只是睡眠不足带来的危险之一, 最可怕的后果还有因为睡眠紊乱造成的猝死, 如果那样的话, 事业、财富, 统统都成烟云。所以我们说, 碱性生活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有一个美好的睡眠!

睡眠要点:

a.定时睡眠很要紧

那么如何才算定时睡眠呢?这里的定时并非时间上的统一, 而是数量上的限制, 专家的建议是6.5至8小时的良好睡眠最为合适。调查显示, 大约91.7%的人可通过这一定量的睡眠解脱倦意、恢复体力。睡得少不行, 那睡得多如何呢?在IT人当中, 很多人喜欢熬夜之后大睡, 能否用这种“恶补”的方式来补充睡眠的不足呢?专家的看法很明确, 这是不可能的!

实验证明, 人的生活规律与体内激素分泌密切相关, 生活及作息有规律的人, 身体明显呈现碱性特征。正常人的激素分泌一般以早晨至傍晚这段相对较高, 而夜晚至黎明相对较低。如果打破了这种规律, 长时间熬夜, 逢假日贪睡, 就会扰乱体内生物钟的时序, 使激素水平出现异常波动, 激素分泌的紊乱带来大脑兴奋与抑制失调, 时间长了, 不但不会解乏, 反而造成身体疲惫不堪。另一个结果, 是体内酸性物质的大量产生和积存, 最终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 轻则出现亚健康状态, 重则容易感染疾病, 所以, 保持良好的睡眠规律是碱性生活必需的。

想避免不定时睡眠?好吧, 推荐几招。

第一个当然是科学安排作息时间, 给自己订一个表格吧, 再难的工作也要一步一步完成, 谁也不可能一夜吃成个胖子, 有了表格的监督, 睡觉的时间也好控制。第二, 是要有坚持到底的精神。早睡早起身体好, 这是大道理, 自己先认同它, 然后就要这样去做, 好习惯在于坚持。再说了, 坚持一下还能培养自己的品格, 比如今天太冷, 要不要早点出门?考验的时刻就在眼前, 咬咬牙就是你的胜利。

b.深度睡眠也重要

做不到定时睡眠?那好吧, 就努力达到深度睡眠吧。科学家说, 人的睡眠分四个阶段:思睡、浅睡、中睡、深睡。这四个阶段分别是睡眠程度的四个过程, 睡眠的四个阶段所占比例和长短因人而异。一般由清醒到深睡约需要60至120分钟, 而相比前三个阶段, 深度睡眠意义重大。在深度睡眠里, 人的内部机能最活跃, 脑电波由慢波转为快波, 呼吸加快、体温和心率也明显上升。在这个阶段体内的各种新陈代谢功能明显增加, 确保了脑组织蛋白的合成和消耗物质的补充, 使神经系统能正常发育, 并为第二天积蓄力量。

如果你说深度睡眠太难了, 那是没掌握方法, 想要深度睡眠, 给你几大秘诀。第一, 别喝咖啡了, 虽然口味不错, 但结果很可怕, 咖啡因很好很强大, 不但扰乱内分泌, 还带来失眠的大问题。另外也别喝酒, 酒精会让人兴奋, 用它催眠是你的想象。第二, 来点冥想吧, 不知道什么是冥想?没关系, 闭了眼睛, 拿一个问题问自己, 然后顺这个问题追到底, 呵呵, 追一半就睡着了。这是开玩笑, 冥想的方法很多, 网上有几十种, 找一个自己试一下。第三, 白天别睡觉, 白天小睡可能让你整晚睡不安稳, 这和人本身的生物钟有关。第四, 找一张适合你的床。IT人每天坐着, 后背不爽, 晚上再没个踏实的床铺, 想睡好门都没有。第五, 锻炼身体, 累一点能睡得更好, 锻炼方法前面说过。第六, 睡前喝点牛奶, 这个方法很古老, 据说是从古希腊流传下来的, 对于爱好美容的IT妹妹强烈推荐, 因为牛奶是美肤良品。

多吃一点碱性食品

中医最讲究食补了, 所以, 吃出碱性生活必不可少!原因说起来很简单, 因为碱性食品的维生素K的含量丰富, 摄取这些食品, 身体可时常保持“碱性体质”。相反, 磷质多的食品属于酸性食品, 倘偏食这些食品, 就倾向于“酸性体质”。但生活里, 人们往往因为好吃而过多摄取酸性食品, 比如大鱼大肉。为了碱性生活, 适当地放弃这种口食之欲吧。

饮食要点:

a.碱性食品数数看

强碱性食品:葡萄、茶叶、葡萄酒、海带、柑橘类、柿子、黄瓜、胡萝卜。

中碱性食品:大豆、蕃茄、香蕉、草莓、蛋白、梅干、柠檬、白菜等。

弱碱性食品:红豆、苹果、甘蓝菜、豆腐、卷心菜、油菜、梨、马铃薯。

强酸性食品:蛋黄、乳酪、甜点、白糖、金枪鱼、比目鱼。

中酸性食品:火腿、培根、鸡肉、猪肉、鳗鱼、牛肉、面包、小麦。

弱酸性食品:白米、花生、啤酒、海苔、章鱼、巧克力、空心粉、葱。

这么一大堆很难把握, 那就主推两种最常见、最好吃的碱性食品吧。第一是苹果, 水果中, 苹果是最佳的碱性食物, 它可以改善酸性体质以维持人体的酸碱平衡, 吃苹果可以迅速中和体内过多的酸性物质, 从而增强体力和抗病能力。除了中和酸碱平衡, 研究分析还表明:常吃苹果有利于减肥, 呵呵, 这可是IT妹妹的最爱了。第二是大白菜, 大白菜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及矿物质, 其中还有大量纤维素, 能够保持肠胃健康。所以, 非常适合用来中和体内的酸性食物, 如肉类、淀粉类, 帮助食物及时消化和排泄。

b.喝一点碱性饮料

有吃就得有喝。其实喝什么是有说道的。一个人身体的80%是由水组成的, 所以喝水的意义可以提升到活命的高度。从小里说, 人体体液在正常状态下的PH值为7.04, 也就是说, 人体在处于偏碱性状态时, 是最平衡、最健康的。但现代人大量摄入高蛋白、高脂肪等偏酸性食物, 容易造成体质的酸性化, 这会造成新陈代谢缓慢, 代谢废物排不出, 内脏负担加重, 最常见的表现是容易疲劳、上火、便秘、感冒, 严重的还可能导致高血压等慢性疾病。而喝水, 是一个比较直接的保持体内酸碱平衡的方法。

在日常饮用水时, 应该多选弱碱性的水。很多日常饮料都是碱性的, 比如牛奶、淡茶等等。这里要特别推荐一种自制的苏打水。苏打在超市里可以买到, 加水泡就可, 不用添加太多, 因为苏打加入太多影响口感, 苏打水的好处多多, 比如容易被人体直接吸收, 参与体液循环, 再如苏打水有利于养胃, 因为苏打水能中和胃酸。此外, 苏打水有助于缓解消化不良和便秘症状。不过, 苏打水不适合长期饮用。

上一篇:大学生学业指导下一篇:滚齿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