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摩擦探析

2024-07-14

贸易摩擦探析(精选12篇)

贸易摩擦探析 篇1

1 中美贸易现状分析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和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由来已久。在某种程度上, 这都与贸易不平衡有关:在中美两国贸易中, 中方存在贸易顺差, 美方存在贸易逆差。自中国2001年加入WTO以来, 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愈演愈烈, 涉及到包括钢材、纺织品、玩具、汽车零部件等多个领域的产品。而近年来, 中国在中美贸易战中也逐步从“防守”转为“反击”, 如2009年6月, 中国要求WTO审查美国禁止中国禽肉进口的问题, 7月, 商务部宣布停止从美国进口肉鸡;而在2009年9月, 美国宣布对中国轮胎采取“特保”措施后, 中国商务部随即宣布对部分美国汽车产品启动反补贴立案审查程序, 对美国肉鸡产品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审查程序。

2 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原因

(1) 美国方面的原因。

①美国居高不下的失业率。

美国居高不下并逐年呈增长态势的失业率, 促使美国制造中美贸易摩擦。美国经济经历近十年“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的黄金时期, 失业率从1992年的7.4%逐年下降到2000年的4.0%的最低水平, 然而, 从2000年第四季度开始出现经济增长乏力, “9.11”事件更将美国经济推进正式的衰退, 至使失业率不断攀升。2009年6月, 更是升至9.5%, 达近26年来的最高。而在中国对外出口的商品中, 大多是与创造就业机会密切相关的劳动密集型商品。美国为转移失业工人对政府的注意力, 从而夸大中国商品对美国就业的危害, 故意制造贸易摩擦。

②美国对华贸易的不平衡。

中美贸易的不平衡是中美贸易摩擦的根本原因。近几年来, 由于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增长速度超过了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增长速度, 中美贸易逆差不断扩大。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具有竞争优势, 对美出口必然多属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学习曲线和规模报酬递增的作用下, 生产函数即产品的生产成本随产量 (或经验) 的增加而下降。因此从长远来看, 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 中国的比较优势将更加明显, 中国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对美出口还会增加。

③中美两国的统计偏差。

对于美国一直宣称对中国存在“巨额”贸易逆差, 但这与中国的统计却有很大的出入: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美国统计年鉴。

造成上表中双方数据巨大差异的原因是, 中美两国统计的贸易差额统计口径不同。美方在统计上采用的是“原产地原则”, 如:美国商务部把从中国大陆直接进口和从香港转口但原产地是中国大陆的所有货物, 都算成从中国的进口, 即美国把所有原产地是中国大陆的产品价值都算作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但是美国在统计对中国的出口时, 却忽略了通过香港等对华转口的商品。因此笔者认为, 美方统计的对中国贸易差额, 有故意夸大的成分。

(2) 中国方面的原因。

①出口商品结构低下, 出口市场过于集中。

现阶段, 我国正处于国际分工价值链条上的低端, 竞争力较强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和附加值较低的一些加工产业。由于缺乏技术含量和自主品牌, 许多的产品消耗大量资源, 却只换回少量的经济利益, 还被不断地指责为低价倾销。而就市场结构而言, 我国直接出口和经香港转口的出口中有65%是以欧美为目标市场。出口市场过于集中, 对美国市场出口量大且急剧增加, 势必会对当地市场产生冲击, 极易引起美国的警惕而导致我国此类出口产品遭受种种限制。

②中国企业自身的不当做法。

国内企业易受短期利益驱动, 企业的工作重点常常不是放在如何加快产品开发以及提高产品质量上, 而是采用竞价促销。不少企业为了扩大国外市场, 利用价格战术把产品价格定的过低。但在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 “薄利多销”的传统理念与当前的主流并不适应。相互竞价的做法不但使利空间下降, 扰乱正常的外贸出口秩序, 还容易使国外将其销售行为视为反倾销, 导致更多贸易摩擦产生。

③应对贸易摩擦的能力有待提高。

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时, 承诺的“非市场经济地位”、“特别保障条款”等不利条款, 本身就已经使我国企业面临贸易摩擦时处于较弱的防护状态, 而中国企业的自我防护意识差, 预警机制不完善就更加重了我国在中美贸易摩擦中的损失。

中国企业在面临反倾销指控时, 往往不愿应诉。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中国企业恐惧或不愿打“洋官司”, 并且应诉费用高昂以及对反倾销法规不够了解。但无论如何, 中国企业的不应诉就是主动放弃了法律上对华反倾销案件的知情权和申诉权, 从而降低了起诉者的成本, 并诱使更多的竞争对手对中国企业实施更多的反倾销起诉, 形成连锁效应, 使我国在应对贸易摩擦的事件中, 处于更加不利的位置。

基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 中国若想要减少和应对中美贸易摩擦, 首先应早日争取“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其次中国企业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提升出口产品结构;另外, 还要学会积极运用国际游戏规则保护自己权利。

摘要:近年来, 随着中美贸易不平衡的逐年加大, 中美贸易间的摩擦愈演愈烈。在总结中美贸易现状的基础上, 从中美双方出发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以便为中方如何正确应对中美贸易摩擦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美贸易,贸易摩擦,原因

参考文献

[1]王勇.中美经贸关系[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 2007.

[2]聂晶晶.我国在中美贸易摩擦中的应对策略[J].中国商界, 2009, (7) .

[3]中美双边贸易发展趋势[N].中国经济时报, 2007, (4) .

[4]http://www.stats.gov.cn/[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贸易摩擦探析 篇2

摘要: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是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专业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课程。学好这门课程,对于国际贸易专业学生非常重要。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既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又要求学生懂得实践操作。但事实上,学生更重视实践而忽视理论,所以,应采取一些措施督促学生更好地学好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关键词:国际贸易;教学;思考

一、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简介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是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专业课程,是国际贸易、工商企业管理、会计、市场营销等专业的必考课。同时,它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涉及国际贸易理论与对策、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运输与保险等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学好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对于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这门课程的特点在于,它既有很深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这就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国际贸易的理论知识,又要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既要能分析国际贸易形势,又要能进行实际业务操作。只有了解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这门课程的这些特点,学生才能在学习、考试、工作中获得良好的成绩。但学生往往容易忽视这些特点,从而使得自己在学习、考试、工作中出现一些问题,进而收获甚微。

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2.1学生重实践、轻理论

如前所述,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这门课程的特点在于既要求学生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在课程的安排上,先从古典贸易理论入手,发展到现代贸易理论,最后以实务部分结束。但在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的学习中,大部分学生更感兴趣实务部分,对于理论部分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往往是一知半解,不求甚解。上课前,不提前预习;课堂上老师的讲解,不认真听讲;下课后,老师布置的作业,敷衍了事。最后结果导致考试时,理论基础薄弱,对于实务的分析显得单薄。

2.2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弱

大学教师经过多年的理论知识学习,本身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十分扎实,又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将理论知识运用得得心应手。尤其是教师一般会研究某个领域中的某个方向,因此,对于自己所熟悉的领域,教师的理论素养都十分扎实。对于实务部分的学习,多数教师也是从书本知识开始的,通过多看不同教材,比较不同教材的差异,总结出系统的实务知识。所以,多数教师的教学知识都来自于书本学习,来自于企业的很少。即使有时教师做和企业相关的课题,这个课题的最终运用也很少再回到企业。因此,教师缺乏和企业的有效沟通,也缺乏对于企业实际操作中具体问题的认识。

2.3学生的实际操作课少

大学学生上课,以教师讲授为主,实际动手的操作课比较少。各个高校的实验室建设良莠不齐,试验基地建设也鱼龙混杂。大学生每学期的课程,都在六七门左右,每个学期一共十七八周,每门课程都要先讲授理论部分,才能安排实践课程,所以,能分给实践课的时间本身就有限。再加上大学本身的实验室、试验基地数量有限,通归到最后学生实际能享受到的实践课就是有限的。大学最后半年的毕业实习,也多流于形式。多数学生自己寻找实习单位,多数只是为了应付毕业实习报告,实际并未真正用心实习。本科毕业论文也多数以网上查找资料为主,实际动手操作几乎没有。

2.4教师讲授和学生学习形式单一

大学课程一般以教师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学生讨论为主,其它形式运用得较少。学生学习时,也多数是以课堂听讲、分析案例、和同学讨论为主,其它形式运用得也较少。这种形式相对单一,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容易使得学生只学会书本知识,不懂得如何运用,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

2.5教师、学生心浮气躁、急于求成

受快餐文化的影响,教师、学生都心浮气躁、急于求成。教师理论知识扎实,但教师有评职称的压力,定期发表论文、申请课题,教师需要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使得教师忙不顾暇。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也只浮于表面,从高中的紧张学习中解放出来,学生更想释放自己的自由,对于课程的学习只求能够拿来应付考试,不求能够深入理解。这种想法,使得多数学生心浮气躁,对于课程知识的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拿个文凭,不求真正学得知识。

三、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学实践的建议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是一门既有理论知识学习,又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的课程,这就要求学生既要深入学习理论知识,又要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的操作中,缺一不可。只有深入掌握理论知识,才能融会贯通,指导实践操作。要想做好实践操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

理论知识是前人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适用范围很广的,有效地指导相关实践的思想。学好理论知识是学生做好实践操作的前提,只有学好理论知识,才能正确地进行实践操作,才能事半功倍。基于前面所述,大部分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比较淡薄,教师应加强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认识,通过多种形式引起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学好理论知识。

3.2完善教师培训体系

高校教师多数是从高校中培养出来的,对于理论知识的把握十分牢固,但是跟企业接触的机会比较少,导致教师自身对于实际的操作过程,也显得陌生。高校应多提供企业实习机会,让教师带领学生去企业进行实际操作。每隔几年,教师应去企业实习一段时间。高校之间可以建立相互交流机制。教师自己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多接触企业。

3.3加强学生实践操作训练

学生每学期需要实践操作的课程比较多,高校的实验室、实验基地比较有限,再加上学生还要保证一定课时的理论知识学习,所以,学生能够用于实践操作的课时就比较有限。怎样在有限的课时中,有效率地进行实践操作,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首先,学好理论知识。如前所述,理论知识是进行实践操作的前提。学生前期将理论知识学得越扎实,后期进行实践操作课时,就越有效率。其次,学生相互之间可以模拟一些实际场景,进行实践训练。第三,教师可以多进行几次课下实践训练。

3.4教师、学生多种形式互动

教学相长,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可以多样化。现在的网络、软件十分普遍,教师和学生除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外,可以多采取现在比较流行的形式,这样,教师学到新技能,学生学到新知识。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形式,教师都可以进行尝试。这些新形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习效率也事半功倍。

3.5教师、学生沉淀知识

社会日新月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知识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教师、学生生活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中,难免要受影响、心浮气躁、急于求成。大家都接受快餐文化,短时间学习,短时间见效,短时间转入下一学习过程,没有了沉淀的过程。作为教师、学生,应该转变思想,静下心来,制定一个长期计划,不能投机取巧。知识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

参考文献

[1]王瑞荣,魏艳秋,覃琴.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创新能力培养调查报告―――以浙江省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分析为例[J].商场现代化,,(25).

[2]胡军伟.基于国际贸易课程教学实践的探析―――评《国际贸易实务教程》[J].中国教育学刊,2016,(8).

[3]黄燕燕.“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国际贸易术语章节的教学设计[J].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3).

[4]徐惟.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及改革思路[J].对外经贸,,(8).

探析中国对外贸易顺差 篇3

关键词:对外贸易顺差;原因;影响;顺差变窄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218-01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自身经济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第一大经濟体,第一大债权国和第一大贡献国,中国一直以来贸易顺差的增长也是由各种因素引起的,大致可分为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

一、贸易顺差的原因

(一)国内因素

1、比较优势。中国是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廉价的劳动力使企业的成本降低,即便外需减少,在国际市场上也有强劲的价格优势,因而造成顺差。2、经济形势。勤俭节约是中华名族的优良传统,人们偏于储蓄,国内的储蓄大于消费,因而国内需求不足,企业也只好另谋出路即出口来销售自己的过剩产品。3、国家政策。改革开放以来,为了解决资金不足、外汇短缺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中国政府制定了一整套激励机制[1],推行鼓励出口的政策,如出口退税,补贴和保障等措施。

(二)国外因素

1、国际产业转移。正是由于中国国内的廉价劳动力、健全的基础设施和优惠的政策,吸引着外商来华投资设厂,这也确立了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外商的投资主要是在加工贸易领域,凭借在中国的优势进行出口,获取大量利润,这也造成了顺差的加大。而且西方发达国家为了保持自身的技术优势,不愿向中国出口先进的高新的技术,这将减少中国的进口,进而促使中国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2、大宗商品价格上升。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价格上升,促使中国大宗商品出口增加,进口减少,进一步增加了贸易顺差。3、国外对中国产品的依赖。中国较低的产品价格使国外消费者对中国的产品依赖较大,特别是纺织品,日用品、轻工业等,这加大了中国的出口,造成顺差。

二、贸易顺差的影响

出口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大马车之一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得作用功不可没,但也给我国带来了很多不便。

(一)积极作用。首先,贸易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入世以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世界第6名上升到第2名。其次,它解决了国内产能过剩问题,为产品找出了新的出路,获得巨大的利润,这对于外国投资者来说,也是很好的形势,所以中国对世界的贡献也是巨大的。最后,中国巨大的外汇储备,提高了中国的世界地位,中国有了更多的话语权,而且加强了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

(二)消极作用。首先,中国的贸易顺差意味着它的贸易伙伴的贸易逆差,欧盟,美国,日本,东盟是我国四大贸易伙伴,而中国对欧盟,美国都是贸易顺差,这将加剧我们的贸易摩擦。有数据表明2010年,中国对全球贸易伙伴中的75%有顺差,而对美国、欧盟的顺差额是我国顺差总额的1倍和0.78倍,我国遭受国外反倾销和反补贴的调查数已经连续16年和5年位居世界第一了,这也给我国带来不少麻烦。其次,我国出口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

外商直接投资的加工贸易,都给中国的环境和资源造成巨大的破坏,甚至是不可弥补的伤害。最后,贸易顺差被外界拿来制造中国威胁论的幌子,同时给人民币升值带来巨大压力,2011年11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165,人民币汇率自汇改以来屡创新高。此外,外汇的增加,央行会发大量的基础货币进行对冲,这将导致通货膨胀。

三、中国对外贸易的现状

从总体上看,中国贸易额较大,已经成为第一大贸易出口国,第二大贸易进口国了,并且长期处于顺差,顺差额也较大,2008年货物进出口差额达到2981.3亿美元,但入世以来,中国一直在努力,到2011年关税总水平从15.3%下降到9.8%,服务贸易开放部门达100个。虽然2008年货物进出口差额达到2981.3亿美元,但原因不仅仅在于中国,前面我已经解释过了。2009年和2010年的顺差分别降为1956.9亿美元和1815.1亿美元,这足以看见中国的努力了。2001年到2011年期间我国出口规模增长了4.9倍,但进口规模也增长了4.7倍。在2011年1月至11月期间外贸出口17240.1亿美元,比2010年同期增长21.1%,进口15856.1亿美元,增长26.4%。从贸易结构上看,加工贸易的比重明显下降,一般贸易迅速增长,2005年至2010年,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93.6%上升至94.8%,其中机电产品比重由56%上升至59.1%,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如纺织品、服装、鞋类等年均增长率为13.4%,11.9%,13.3%。在服务贸易方面,我国的进出口规模从2001年的719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3624亿美元,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服务进口国和第四大服务出口国了。从贸易主体来看,中国对外贸易形成了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三大经营主体联动发展、各有侧重的格局[2]。尤其是民营企业在进出口中的作用明显,2011年11月,其出口增长了28%,进口增长了38.6%,分别高于总出口和总进口增幅的14.2和16.5个百分点。

四、展望2012年

当前经济复苏放缓,下行风险较大。欧债危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被下调,新兴国家经济增速回落。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需求疲弱。全球通胀严重,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金融市场随之反复波动,宏观调控面临的局面更加复杂,国际金融市场反复大幅波动。与此同时,全球通胀压力依然较大,人民币升值频繁,俄、法、美又将进行总统选举,面临这么复杂而又不确定的环境,中国既有风险又有机遇。

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国内的原材料,能源价格上升,中国原有的比较优势已经弱化,出口企业的竞争力下降了。外需疲软,尤其是欧美国家,也会影响中国的出口。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对中国的投资也有所下降。西方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企业和经济发展,会加大对中国反倾销和反补贴的调查。

另一方面,中国正好抓住这次机会减少贸易顺差,扩大内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量进口材料和能源。2012年2月18日,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就是要较少储蓄,加大消费和投资。2011年中日首脑会议中,达成了扩大人民币在两国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的协议,这也扩大了人民币在整个亚洲地区的使用,加大中国与亚洲地区的贸易,减少逆差。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作者简介:赵健,女,安徽大学经济学院2011级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任苑.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成因、影响及对策分析[J],时代金融,2011,2.

[2]叶为金,严先溥.中国对外贸易跨上新台阶[J],中国金融,2011,23.

贸易摩擦探析 篇4

关键词:中美贸易摩擦,症结,解决前景

近年来,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及中美两国贸易关系的拓展, 中美贸易摩擦不再局限于微观层面, 已经涉及到了整个宏观经济领域。就中国而言, 如何破解中美贸易摩擦, 考验着中国应对包括中美贸易摩擦在内的国际贸易争端的智慧。

一、美国国内宏观经济运行失衡是两国贸易摩擦的深层诱因

中美两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各异, 且各自追求的政治经济利益亦不尽相同, 美国是一个消费至上的国家, 国内储蓄率非常低, 而中国人历来有节俭的传统, 有大量的国内储蓄盈余, 这就产生了贸易逆差。就美国而言, 贸易逆差是弥补资本需求缺口而发生的。因此, 它是美国宏观经济失衡问题, 不是双边贸易问题。美国在享受两国贸易给本国带来巨大好处的同时, 之所以打贸易收支不平衡这张牌, 无非是想迫使中国进一步开放资本市场。

此外, 由于美国政治体制的独特性, 美国国内的非经济因素也往往会引发贸易摩擦。美国各政治派别做出各种决策, 首先关心的问题, 或者说要达到的主要目的, 是争取选民的选票, 大打贸易牌, 使中美贸易摩擦打上了很深的政治烙印。一个典型的例证是美国对国内钢铁产业实施的保障条款和对农产品的补贴问题, 其实都是保护国内有关利益集团的利益, 实际上加剧了两国贸易摩擦。

二、中国自身原因的分析

引发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不可置否的是中国企业和政府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 从而为美国挑起贸易摩擦提供了把柄。

1. 中美两国彼此对外直接投资 (FDI) 比例极不对称

中美两国间的巨额贸易顺差, 在很大程度上与两国之间的接投资结构相关。美国近年来对华直接投资额均在40亿~50亿美元以上。美国对我国的直接投资代替了前者对后者的出口, 中国吸引的美国直接投资又促进了前者对后者的出口。因此, 如果中国具有同美国同样发达的对外直接投资的能力, 直接在美国设厂, 生产美国原本要从中国进口的商品, 那么双方的贸易差额将会大幅度下降, 贸易摩擦的几率也会随之降低。因此, 中国资本国际化程度应大大提升。

2. 中国对美贸易结构单一, 且商品附加值低

中国向美国出口的产品大多为附加值不高, 产品差异化水平较低的产品, 例如箱包、鞋帽、小家电等。从世界产业链来看, 这些产业技术含量低, 存在较强的可替代性, 供给缺乏弹性, 加上美国该类产品处于比较劣势, 在就业产业联系效应、结构调整的综合压力作用下, 美国并不情愿让出既得利益, 必然使我国出口产品成为美国的制裁和限制对象。

3. 我国对美贸易机制不健全

我国出口企业对特定市场大多缺乏长远打算, 一旦发出新的市场便会蜂拥而入, 通过低价竞销, 重复建设求得外贸数量扩张, 而政府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又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这种低水平竞争不仅使我们丧失了正常应得的利润, 自降了出口商品的档次, 也为美国指责中国破坏公平竞争和公平贸易的准则提供了把柄。

三、中国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贸易争端上升为贸易战

中美贸易摩擦是两国争取自身贸易利益的博弈过程。美国不断挑起贸易摩擦的根本动机是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和政治利益, 而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为美国制造贸易摩擦提供了机会。就中国而言, 主要要从以下方面来化解来自美国的压力。

1. 在两国经济体制的碰撞中, 要多求同, 少存异

中国应继续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 进一步运用符合国际惯例的手段来调控经济。多年来, 国有企业一直都是我国对外出口的主力军, 然而我国的国有企业在为中国带来巨额外汇的同时, 也给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留下了国家补贴过高的印象。因此, 当前要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 使之实现自我经营, 自我发展, 成为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同时深化价格和市场改革, 彻底打破地方贸易保护主义壁垒, 建立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全国统一市场, 完善市场经济法制, 切实保护知识产权, 加强透明度, 规范竞争秩序, 逐步缩小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体制差异, 以期赢得美国对中国的信任, 减少双边贸易摩擦中的制度性因素。从长远来看, 两国贸易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自身经济制度的改变。

2. 要尽可能在WTO等框架内解决两国争端

中国已成为WTO成员国, 应积极利用WTO及其他国际贸易规则来化解国际经贸摩擦和维护自身正当权益。在中国与美国的贸易摩擦中, 只要中国严格遵守了WTO规则, 就应该积极寻求WTO的裁决和保护, 将两国的贸易争端置于统一公平的规则下进行解决。在WTO新一轮谈判中, 争取有关协定按照有利于我国出口环境的方向加以修订, 消除改进其中不公平和不明晰的条款, 为我们赢得相对宽松的国际贸易政策环境, 扭转中国在中美贸易摩擦中的被动局面。此外, 亚太经合组织、八国首脑峰会也应该成为中美两国解决经贸问题的多边平台。

3. 正确认识美国跨国公司的独特作用

贸易摩擦探析 篇5

模块化教学作为一种以现场教学为主的强调技能培训的教学模式,要求专业教学以社会需求为根据,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岗位技能要求为目标来制定课程方案。因此,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在开展教学过程中,要大力实施模块化教学,根据岗位需求状况进行专业教学及成绩评估。具体来说,要把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模块划分为专业基础类模块及专业岗位类模块。其中,专业基础类模块指的是国际贸易专业理论知识及技术要求的专业课程,使学生具备从事国际贸易工作中比较通用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胜任外贸及相关岗位工作的能力。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基础类模块包括经济学基础、基础会计、商务英语、国际商法、世界文化与地理及商务谈判等。专业基础类模块的教学,应当加强国际贸易专业学生从事相关工作所必需的基础性理论及普遍性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及转岗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国内外经济形势及经济政策的分析能力、企业财务处理能力、外语应用能力以及应用国际金融知识的能力等,为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而国际贸易专业岗位类模块主要是以具有完整性、综合性以及代表性的工作任务为目标,科学划分相应的专业领域,引导学生通过若干专业领域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完成某一领域内的综合任务。一般来说,国际贸易专业岗位类模块包括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市场营销、外贸单证实务、报关实务、国际货运代理实务以及进出口实务等。专业岗位类模块应当遵循“行动优先”的原则,根据岗位实际需求状况安排教学,强调学习内容的针对性及应用性,把国际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更加具体化与个性化。在教学过程中,要借助于典型案例及工作任务的要求,开展针对性训练,使学生逐步具备国际市场调研及预测的能力、市场信息获取及处理的能力、成本预算核算与定价能力、进出口单证处理的能力以及外汇申请与核销的能力等。通过实施模块化教学,在巩固国际贸易专业学生专业认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从事国际贸易相关的岗位工作技能,进而根据国家外贸职业资格的标准以及外贸企业的实际需求,提高学生与专业方向高度吻合的岗位技能。另外,鼓励学生在掌握外贸专业基本技能的同时,考取至少一项职业资格证书,为以后从事外贸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由于国际贸易专业的很多专业课程具有实践性、应用性强等特征,因此,在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过程中,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必须要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例如,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由于一笔贸易业务从其成交到交易结束,涉及到很多环节及相关机构,包括保险公司、海关以及商检等。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引导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相关机构的职能及其在外贸工作中的作用,可以拍摄或者挑选一些反映外贸行业业务及流程的录像资料,在搜集补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相关软件,制作出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可以直观展示出与国际贸易业务有关的机构及其职能。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营造出积极的课堂教学氛围,而且使学生掌握了有关知识,熟悉了与国际贸易相关的业务,为他们以后从事外贸工作打下了基础。

2.3根据市场需求安排教学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对外商业交流更加频繁,对外贸易不断发展,国际贸易行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极为旺盛。因此,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就应当深入分析市场需求状况,合理确定人才培养的市场定位,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只有这样,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才能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熟练运用实用性的专业技能强,在毕业之后就能直接上岗开展工作。例如,在海运教学模块中,海运提单是一种重要的物权凭证。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海运提单的功能及其作用,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熟知海运提单栏目内容以及制作样本提单的要求,使他们明确审核船公司签发的正本提单是否符合信用证的要求等。根据市场需求状况开展教学活动,使教学内容始终以提高学生的实用操作技能为目标,突出教学工作的实用性与实践性特征。

2.4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在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与锻炼。首先,要重视专业课教师的实际操作经验,优先选聘具备一定从事外贸工作经历并获得相关专业技术执照的教师作为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对于那些缺乏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应当安排进入相关企业进行实践培训。其次,高职院校要组织开展国际贸易相关的职业技能竞赛,鼓励并支持学生参加各类各级相关的专业比赛。通过鼓励学生参加技能竞赛,强化学生获取专业知识提高操作技能的自主性。最后,要重视学生参加校外实践活动。例如,不同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之间开展联合教学,互派专业课教师到合作院校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吸收对方学校在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以及职业技能培养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完善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实训实践体系。

2.5加强模拟操作训练

高职院校的国际贸易专业在教学模块完成之后,要积极开展模拟操作训练。通过训练,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操作技能融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首先,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要重视实训基地建设,通过与外贸企业开展合作,对学生进行订单式培养工作,不但解决了学生的动手操作以及专业实习等问题,而且增加了学生毕业求职的机会。其次,要加强实验室建设。通过建立国际贸易专业实验室,借助于相应软件的支撑,模拟相关公司或者某些交易环节,不仅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国际贸易的环节以及相关流程,而且掌握实际单据的填写以及商业谈判中应当注意的问题等,通过模拟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3结语

中国对外贸易顺差问题探析 篇6

近十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呈现出飞速发展的态势。高额的贸易顺差扩大了外汇储备规模,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拉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高额的贸易顺差也加剧了贸易摩擦,加大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表明中国的经济增长更多的是依赖外需而不是内需。巨额的贸易顺差给中国带来了很多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和挑战。

一、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现状

1981年以来我国贸易平衡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以贸易逆差为主阶段(1981年-1989年)

这一阶段虽然在1982年和1983年分别出现了30.36亿和8.36亿美元的顺差,但总体上是以逆差为主,累计逆差达到424.04亿美元。平均每年逆差为 47.12亿美元。

2.较小贸易顺差增速阶段(1990-1996年)

这一阶段虽然在1993年出现了122.15亿美元的逆差,但总体上是以顺差为主,累计顺差达到433.08亿美元。

3.较大贸易顺差增速阶段(1997年-2008年)

这一阶段各年均为贸易顺差,且平均每年顺差均在500亿美元以上,1997年-2007年累计顺差达到12162.5亿美元。2008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561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8%。其中,货物出口14285亿美元,增长17.2%;货物进口11331亿美元,增长18.5%。进出口差额 (出口减进口)2955亿美元,比2007年增加328亿美元,达到历史最高点。

4.贸易顺差负增长阶段(2009年至今)

2006年春季,美国“次贷危机”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从而引爆了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进出口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自2008年底,我国贸易顺差额呈现出了负增长趋势。其中,2009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2072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3.9%。其中,货物出口12017亿美元,下降16.0%;货物进口10056亿美元,下降11.2%。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1961亿美元,比上年减少1020亿美元。2010年,我国对外贸易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贸易规模达到2972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7%。贸易顺差达到1831亿美元,比上年减少126亿美元,与去年相比下降了6.4%。2011年1-7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达到20225.47亿美元,累计值比去年同期增长25.1%;出口总值累计值为10493.78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3.4%;进口累计值9731.69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6.9%;贸易顺差额达到762.09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9.8%。

在贸易顺差额趋于减少的同时,从上述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进口额明显高于出口额增速,而且我国对东盟的贸易额增速显著。2010年我国对东盟出口额为1382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为30.1%;进口额为1546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44.8%。2011年前7个月,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2020.9亿美元,增长25.5%%。中国对东盟贸易逆差 119.5 亿美元,扩大 57.3%。

?

二、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成因分析

1.人力资本比较优势促成了加工贸易的发展

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在资金、技术方面相对稀缺,成本较高,而劳动力则相对充裕,成本也相应较低,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们拥有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因此,低劳动力成本优势是当前我国的比较优势所在。另外,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而言,现阶段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有价格竞争力的也仍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凭借这种“比较优势”,中国的产品以极强的价格优势迅速占领国际市场,中国的制造业也得到快速的发展。“中国制造”的产品已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

2.FDI推动贸易顺差的扩大

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形成的生产能力释放出来,导致某些产品出口激增,远远超出国内市场需要,因而出口大量增加,贸易顺差而扩大。据海关统计,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对外贸易中一直居重要地位,无论是进出口额还是贸易差额,外商投资企业都占绝对比重,目前,加工贸易是外资企业的主要贸易方式,2010年外企加工贸易出口8623亿元,同比增长28.3%,进口7380亿美元,同比增长35.3%,实现贸易顺差1243亿美元,占全国加工贸易顺差的38.5%,因此可以看出,外商在华投资企业在我国贸易顺差的加速扩大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跨国公司把我国作为全球生产基地,依靠自身先进的技术和我国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大力开展加工贸易,推动了出口额和进口额的逐年高涨。

3.贸易顺差的扩大与国际间产业的转移密切相关

1994年-2010年间,在双边贸易中我国顺差增加较大的市场主要有美国、欧盟和香港地区。其中美国由74.9亿美元激增到1813亿美元;欧盟由逆差38.4亿美元变为顺差1427亿美元;香港由229.1亿美元增加到2060亿美元。同一时期我国对亚洲地区的贸易却由贸易顺差转变为贸易逆差。其中,对日本的逆差由47.5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556亿美元;对韩国的逆差由29.2亿美元增加到696亿美元;对台湾地区的逆差由118.5亿美元增加到860亿美元;对东盟的逆差由4.5亿美元增加到164亿美元。由于国际间比较优势的变化,原来设在亚洲其他几个主要经济体的加工出口产业,尤其是其末端加工程序,已经大量转移到中国,这样也就把它们对美、欧的贸易顺差转移到了中国。而我国则从这些经济体大量进口原材料、零部件和半成品,并因此形成我国对亚洲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逆差。

另一方面,欧债危机、美债危机、全球主权债务危机此起彼伏,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和金融的走向与发展。标普近百年来首次降低美国评级,引发全球股市暴跌,增添了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中国对欧美地区的贸易规模在保持顺差的同时,增速也相对放缓。

4.调整对外贸易战略,适当缩小贸易顺差规模

高额的贸易顺差也加剧了中国的对外贸易摩擦,加大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国际局势动荡、大宗商品价格、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等多种因素导致中国贸易顺差额呈下降趋势。同时,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应对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发生的变化,中国政府的对外贸易政策也发生了变化,在出口退税政策、产业结构升级诸多方面作出了一定努力,以保证中国对外贸易相对平衡。

三、适当缩小贸易顺差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1.巨额贸易顺差将加大中国对外贸易摩擦

在中国贸易顺差的背景下,中国面临的国际贸易环境将可能更加恶化。金融危机以来,各国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都纷纷对本国产业进行保护,对外实施贸易保护措施。危机爆发以来,中国一直处于全球贸易摩擦的“风口浪尖”,涉案产品种类、单起案件金额迅速扩大。

近期,中欧、中美之间的摩擦又有激增之势。2011年5月14日,欧盟宣布对从中国进口铜版纸开征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这是欧盟首次对中国产品动用反补贴措施,也是首次同时采取两项贸易救济措施。中美一个作为出口大国,一个作为进口大国,两者之间的贸易摩擦更是层出不穷。2010年刚开始,美国又发动了对中国产品新的双反调查。同时,世贸组织也成立了专家小组,调查美国对华轮胎特保案。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除了传统的美欧对中国商品展开反倾销调查之外,新兴经济体如印度以及拉美国家,也对中国商品开始了新一轮的反倾销调查。这样的趋势下,中国的外贸将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压力。

2.人民币持续升值,美元的持续贬值,扩大贸易顺差对中国不利

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美国就持续不断地逼迫人民币升值,甚至用国会立法形式及“汇率操纵国”的标签来威胁中国。当然,这种孜孜不倦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而中国在金融危机后再度实行人民币紧盯美元政策,迫于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压力,中国央行于2010年6月19日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人民币升值步伐明显加快,2011年9月16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797,人民币汇率自汇改以来屡创新高。人民币汇率作为中国国际经济关系之间的核心议题之一,成为美国政治家们的关注焦点,与人民币汇率相关的讨论也必然成为2011年11月份美国中期选举的重要议题之一。

另一方面,美债信用评级下调、经济复苏乏力以及为应对当前危机而可能提前释放的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将使美元长期持续贬值,美元资产严重“缩水”。由于美欧失业率保持历史高位,经济“民族主义”也将上升和蔓延,经济议题政治化也将对中国出口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继续扩大贸易顺差,增加外汇储备,显然是不明智之举。

3.国际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增加,中国更需依靠内需发展经济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任何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日本经济遭受重创,美欧债务矛盾迟迟悬而不决,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际经济前景尚未明朗。中国必须采取措施缩小贸易顺差,减少外汇储备。主动改变过去那种过多依赖出口创造GDP的经济模式,争取在中期内实现贸易平衡;同时尽快改变人民币长期单边升值模式,减少热钱流入,争取中期内实现资本账平衡,不能无限度地扩大外汇储备规模。提高本国居民的购买力,加大民生投入,扩大内需,利用国内市场消化产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小贸易顺差。中国在总体经济形势保持良好势头的状况下,适当缩小贸易顺差规模势必将更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

中非贸易发展探析 篇7

在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中,中非之间的贸易起着基础和奠基性作用。在中非合作论坛建立后的过去12年中,中非贸易蓬勃发展。

一、中非贸易的发展

2000-2011年的12年间,根据中方的统计,中非进出口贸易从106亿美元增长到1663亿美元。其中,2005-2011年的6年间,即便是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中非贸易仍然从398亿美元增长到1663亿美元,翻了两番多。更长远一些看,2000-2005年的6年间,中非贸易从106亿美元增长到398亿美元,也几乎翻了两番。在这12年中,中非贸易总额累计达到了7415亿美元,其中,中国的贸易逆差累计达到285亿美元。

伴随着贸易规模的扩大,中非贸易在各自贸易中的地位也在快速上升。从非洲的进口在中国进口的比例,从1995年的1.08%上升到2011年的5.35%;同期,对非洲的出口从1.68%上升到3.85%。同一时期,非洲对中国出口占其出口的比例也从0.99%上升到13.8%,从中国进口的比例也从1.94%上升到13.82%。作为一个整体,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非洲贸易伙伴中,仅次于欧元区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二、中非贸易的性质

中非之间的贸易,是一种典型的基于各自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之上的传统贸易型式。它不同于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基于全球生产网络之上的产品内贸易型式。

数据来源:CEIE

首先,中非贸易中,中国对非洲的出口以制成品为主。其中,机电产品占据半壁江山。以2010年为例,机电产品对非洲出口306.1亿美元,占了51.1%;纺织服装和鞋类产品出口127.1亿美元,占了21.2%。

中国从非洲的进口中,主要以初级产品为主。其中,原油进口占了大头。以2010年为例,石油进口404.1亿美元,占了57.74%,铁矿石、铜精矿、锰矿石、原木、铬矿石、钻石、煤炭等进口132.7亿美元,占了18.96%。

其次,按照中国贸易数据和分类来分析,中非贸易以一般贸易为主。以2010年为例,在1269.4美元的进出口贸易中,一般贸易为958.7亿美元,占了75.52%;其中,出口413.6亿美元,在总出口中占了68.99%,进口545.1亿美元,在总进口中占了81.37%。最近几年,随着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中非贸易中,加工贸易以及对外承包工程货物方式也在快速增长。以2010年的出口为例,加工贸易出口占了19%,对外承包工程出口货物6%,其他贸易方式为6%。

与此相伴随,中非贸易中,主要从事一般贸易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成为了主角。比如,2010年对非出口中,国有企业占了28%,私营企业占了45%,外资企业22%,集体企业为5%;从非洲的进口中,国有企业占了72%,外资企业12%,私营企业10%,集体企业6%。

简言之,中国对非贸易,是以出口制成品,进口原材料为主,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三、中非贸易的影响

中非之间的贸易分工型式总成为很多人批评中国的理由。在殖民时代,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贸易型式和关系,也是这样一种类型,即殖民地是宗主国的原材料供应地,以及制成品的销售市场。殖民主义情结浓重的欧美学者,甚至认为中国对非贸易是一种“新殖民主义”。

实际上,这些观点毫无根据。中国没有在非洲烧杀抢掠,也没有奴役非洲人民;中国带去的是我们辛勤努力所获得的发展经验和发展体会(去和非洲国家分享),是我们在并不富裕情况下的真诚帮助。

首先,中非之间的贸易是主权国家之间的贸易。这种贸易关系是政治上完全平等、相互尊重、互不干涉主权的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完全不同于基于宗主国和殖民地不平等关系之上的畸形贸易关系。在胡锦涛主席所强调的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中,非洲不是中国的殖民地,而是平等的伙伴;其中,平等互利、相互支持是这种战略伙伴关系的根基。

其次,单从经济上讲,从中国自身的发展经验来看,这样的贸易型式和安排,也只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新中国建立60多年来,我们在前30多年中,贸易型式也是目前非洲国家的情形,即出口矿产品和农产品,进口制成品。只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后,随着纺织和服装等劳动密集产品出口的兴起,以及随后的机电产品出口的兴起,中国才逐渐摆脱了传统的贸易结构。

难道新中国前30多年与其他国家的正常贸易也是一种新殖民主义?难道目前很多落后国家与其他国家的贸易也是一种新殖民主义?

四、中非贸易的改善

那么,为什么中国以及以前的很多国家,能够逐渐摆脱单纯出口矿产品和农产品、进口制成品的贸易型式,而不断实现贸易结构的升级换代呢?

这里面的原因很多,笔者也不在此一一罗列详述。但是,有一点非常清楚,即这种升级和改变,和现有的贸易型式以及分工关系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我们既看到一些成功地从最初的贸易型式升级换代的国家和地区的例子,也观察到众多长期陷入这种初级贸易型式的落后国家仍然在苦苦挣扎。

要摆脱这种困境,其中,有几点原因非常重要。

第一,整个国家需要团结一致,推进经济发展,并在教育、卫生方面进行彻底的改进,以创造发展的动力和基础;推进工业化,促进产业结构的完善和改进,为贸易结构的升级奠定基础。

第二,这种贸易型式,也可以通过有效地使用好进口而促进整个国家产业结构、从而随后的贸易结构升级。比如,使用出口创汇,优先支持出口部门的改造和升级;或者进口国内短期的资本品和技术等。

第三,在落后国家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引导和支持非常重要。

总之,出口初级产品和矿产品,进口制成品的贸易阶段是落后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如果努力合理,则这个阶段可以顺利被超越,否则,则有可能陷入困境。就中非贸易而言,正如我们不能指责新中国建立以后和中国贸易的西方国家是新殖民主义者一样,我们也不能指责中非贸易中的中方。

数据来源:根据WTO和UN COMTRDE数据整理

在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中,可以真切地感觉到中方的热情和愿望。但是,非洲国家也不能消极等待——做好国内的事情,用好来之不易的外汇资源是需要认真考虑和谋划的重大议题之一。

参考文献

[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课题组.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风险与应对[J].中国市场, 2011, (10) .

[2]世界贸易组织网站.www.wto.org[EB/OL].

中国加工贸易发展探析 篇8

关键词:加工贸易,对外贸易额,产业升级

受国际市场疲软的影响, 中国对外贸易增速下滑很快。与以往平均两位数的增长不同, 尽管商务部编制的《对外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 只不过将对外贸易的平均增速定为10%, 但2012年对外贸易的表现却远低于这一增速预期。海关数据显示, 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加工贸易不仅比重下滑, 而且总量也开始下降。与众多国际知名品牌相继关闭在中国的制造工厂相对应, 有观点认为加工贸易的这一表现, 是中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的必然结果, 不必大惊小怪。本文认为, 目前形势下, 中国仍然要重视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政策调整宜分类对待, 同时还需积极引导加工贸易在空间上的梯度转移。

一、加工贸易仍然不可或缺

20世纪80年代, 跨国公司在利润最大化的驱动下, 通过离岸外包将其部分业务分散到世界各国, 利用每个国家的比较优势来拓展自己的全球经营理念。而中国则刚刚开始改革开放的步伐, 资金技术极为缺乏, 经济基础较为落后, 存在大量闲置的劳动力, 就业问题亟待解决, 加工贸易“两头在外”的特点, 有效地解决了发达国家和中国的资源互补问题, 从而为跨国公司实现全球资源整合创造了有利条件, 因此同时迎合了中国和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需求, 使得这种贸易模式在中国得以迅猛发展, 不仅成就了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 也为跨国公司在全世界范围内取得的斐然成绩奠定了基础。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 加工贸易既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更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加工贸易对中国外贸增长的贡献

由表1可以看出, 虽然近几年加工贸易发展有所下滑, 但不可否认其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独特地位。从2001—2009年, 加工贸易为中国对外贸易做出的贡献均在40%以上, 即使有所下滑的2010年和2011年, 加工贸易的贡献率也在35%以上。由此可知, 当初在总结了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外贸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及时承接加工贸易的战略在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对外贸易在加工贸易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进出口总额从改革开放之初的206.4亿美元发展为2011年的36 420.6亿美元。

单位:%

数据来源:根据统计年鉴整理计算而成。

同时, 由上页表1还可以看出, 直到2007年, 加工贸易出口额对出口额的贡献率都在50%以上, 2008—2011年虽有所下降, 贡献率也在44%以上。由此可以判断加工贸易对出口创汇目标的实现起着关键的作用。虽然随着中国外汇储备量的激增, 贸易顺差的加大, 对外贸易的摩擦也越来越多, 很多人对于中国巨额外汇储备量有了很多的质疑, 但不可否认出口创汇目标的实现对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与腾飞有似“定海神针”, 同时也保证了进口的资金来源。

(二) 加工贸易对于人力资本的贡献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以及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是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 劳动力的就业更是一个关系到全局的民生问题, 与社会的稳定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加工贸易产品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的, 需要大量的简单劳动力进行组装业务, 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工厂, 正是要利用中国低廉的劳动力以求达到降低产品工资成本, 增强全球竞争力的目标。与此相对应的则是中国原本大量闲置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选择新的工作岗位, 实现了从农民到农民工身份的转换, 解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对社会的稳定,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 通过跨国公司信息、技术、人员等的溢出效应, 有效推动了中国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为今后加工贸易的转换升级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人员支持。

(三) 加工贸易对于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

加工贸易虽然是“两头在外”, 即原材料从国外进口, 产成品又出口至国外, 但其加工是在国内完成的, 这就为加工贸易带动全国其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随着中国基础设施的完善, 经济建设的发展完备, 加工贸易的增值率也愈发增加, 这也说明了加工贸易对于其他产业发展起到了应有的带动作用, 中国的加工贸易已经不再停留在简单的组装阶段, 已经开始了转型升级。

由图1可以说明, 除个别年份外, 加工贸易的增值率一直趋于上升, 加工产品的附加值从2001年56.93%增加到2011年77.81%, 这足以说明中国的加工贸易已经摆脱了简单的组装阶段, 开始向着产业链的两端发展, 跨国公司纷纷在中国设立研发部门就足以证明了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与变化。只是加工贸易受困于资本、技术、人才等高端要素缺乏的限制, 还没有形成最高端的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链, 因此遭受的弊垢也较多, 这也恰为加工贸易今后继续努力提出了前进方向。

二、现阶段加工贸易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及原因

现阶段中国加工贸易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 直接表现为加工贸易对对外贸易的贡献率的下降, 加工贸易出口额对于总出口额的贡献率也急剧下降。2012年月度数据显示加工贸易对于对外贸易的贡献率持续走低。同时很多加工贸易产品属于“两高一资”类型, 对于中国的环境产生了极大的负面效应, 间接导致了人们对加工贸易的“另眼相看”, 尤其是如何与全球倡导的低碳经济、节能环保相适应, 是摆在加工贸易上的又一新的困难与挑战。

首先, 中国的劳动力要素价格已经是今时不同往日。从1989年中国开始大规模出现的“民工潮”,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镇打工, 到2005年起, 东部沿海部分地区开始出现的“民工荒”现象, 说明了中国人口结构的悄然变化, 我们已经接近“刘易斯拐点”, 这是劳动力从过剩向稀缺变化的转折点。近年来中国劳动力价格不断攀升已经表明了劳动力价格优势正在逐渐减弱中。一旦渡过“刘易斯拐点”, 劳动力价格优势丧失后, 我们的加工贸易应如何发展, 已经是摆在加工贸易企业面前不可回避的问题。同时, 当中国的劳动力价格优势不复存在, 跨国公司势必寻求新的劳动力市场, 以寻求其产品的最大利润, 资本的逐利性预示着跨国公司的工厂要向劳动力价格更为低廉的国家迁徙。近年来随着中国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的上升, 跨国公司不仅缩减了在华业务, 而且也出现了如阿迪达斯等把在华工厂迁出的现象。

其次, 随着全球金融经济危机的出现及扩大, 中国加工贸易产品的出口市场出现萎缩, 出口订单急剧下滑。美国和欧盟是中国最主要的两大出口市场, 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扩散, 其消费水平与能力受到了重挫, 势必严重影响中国加工产品的出口与销售。因此, 无论是从加工产品面对的外部市场, 还是从自身的禀赋要素考虑, 加工贸易在现阶段出现的困难都是难以避免的, 加工贸易的转换升级迫在眉睫。

最后, 加工贸易升级的人才储备欠缺。劳动力从过剩走向稀缺并不意味着中国具备了从人力资源大国走向了人力资本大国的人才储备。加工贸易要想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向两端升级, 即从劳动密集型走向技术与资本密集型及信息与管理密集型, 高级人才都是不可或缺的必备要素。但就目前而言, 中国的绝大多数劳动力仍然是属于资源型的, 这就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了中国加工贸易的转换升级, 成为贸易发展的一大“瓶颈”。

三、加工贸易升级的对策思考

没有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自然没有对外贸易的转型升级。作为人口第一大国, 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一旦丧失, 加工贸易应如何面对?一走了之不是根本解决之道, 最终还是要着落在转换升级上, 不断地向产业链的两端发展。

(一) 树立正确的加工贸易观

中国仍然是发展中的人口大国, 就业依旧是头等民生问题。只有充分就业才能保证社会稳定, 才能促进经济健康发展。而产品组装及简单零部件的生产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这与中国的国情相吻合, 必须坚持以往。作为发展中的人口大国, 加工贸易向技术与资本密集型及信息与管理密集型的转型升级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并存并不矛盾。一方面, 我们仍然需要大量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来解决劳动力的收入增长问题, 另一方面, 我们必须努力提高加工产品的附加价值, 在国际分工中不仅要占有一定的位置, 更要积极占据最优的位置, 以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最大的贡献。

(二) 培养人才、鼓励研发、创造自主品牌

实现从OEM向ODM、OBM的转变, 即从简单的贴牌生产向设计及设立自主品牌转型是中国加工贸易发展的必然方向。无论是设计、还是创立、做大、做强自己的品牌, 人才都是不可或缺的基本前提。大量高、尖端人才培养的成功与否是加工贸易能否最终成功升级的影响因素之一, 同时考虑到中国的人口基数, 人才培养的实现途径也应当是多层次、多目标的, 不仅要培养大批的顶级高端人才, 更要做好职业教育、技能教育, 加强必要的岗前培训, 实现众多的非熟练劳动力向熟练劳动力的转变, 做好贸易转型升级和就业稳定之间的衔接。

(三) 政策引导, 加强东、中、西梯度配合

中国是一个疆域辽阔的国家, 本身东、中、西部之间各有各的比较优势。其中, 东部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 经济实力已经和中、西部地区形成了较大的差距, 同时也成为了高端人才的集聚地;中部承接东、西, 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为低廉, 基础设施比西部完善, 也具备必要的资源储备;西部地区资源丰富, 地理位置更是濒临东南亚, 随着中国劳动力价格的上涨, 一些跨国公司将其生产基地搬至东南亚等劳动力价格更为低廉的国家, 从而对中国加工贸易提出了新的挑战。虽然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价格比东部要低, 但是由于中、西部大多处于内陆, 陆运成本要大大高于海运成本。因此, 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 应加强物流管理, 提高运作效率, 减少货物运输过程中出现的回车空车现象,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运输成本的损耗, 提高中、西部地区与其他国家在竞争加工组装产品上的比较优势。

(四) 争取政策上的支持、加强政策上的引导

虽然近两年加工贸易在内外双重困扰下, 迅猛的发展势头有所减缓, 但仍难掩其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独特地位。因此, 在加工贸易发展的阵痛阶段, 无论是在出口退税方面, 还是在海关的通关手续上等等, 都应该尽量争取最大的优惠待遇。一方面从出口退税上, 避免双重征税引起产品竞争力的下调, 进而导致减少使用国产中间产品, 要鼓励加工贸易加大在国内的采购力度, 延长加工贸易在国内的深加工链条, 争取最大化加工贸易的产业带动作用;另一方面海关要配合加工贸易的发展, 提高自身的工作及监管效率, 减少非经济因素对产品竞争力的影响。同时对于加工贸易也要加强政策上的引导, 绝不以资源的耗竭、环境的恶化来换取加工贸易的发展, 加工贸易也需加强低碳、环保的理念, 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裴长洪.正确认识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J].国际贸易, 2008, (4) .

[2]隆国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之探讨[J].国际贸易, 2008, (12) .

[3]王晓红.积极发展加工贸易着力推进升级转型[J].国际贸易, 2010, (1) .

[4]黎国林, 江华.中国加工贸易区位分布及其优化的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 2008, (4) .

中日贸易逆差问题探析 篇9

中国和日本是东亚近邻, 两国经贸往来十分密切。近年来, 两国贸易发展迅猛, 贸易额激增。但两国贸易收支长期处于不平衡状态, 中国对日贸易逆差随着进出口总额的增加而扩大 (如表1所示) 。

中日贸易发展的特点如下:

资料来源:1998-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

1.两国贸易发展迅速, 贸易额持续快速增长。1998—2010年十余年间贸易额增长了4倍, 年均增长15%以上, 除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有所放缓, 十余年间两国贸易额持续增加, 呈现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

2.两国贸易发展不平衡, 我国贸易逆差严重。从表1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 中国对日贸易收支不平衡, 贸易赤字严重。中日贸易逆差首次发生于1999年, 从2002年至今, 中国对日本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

3.逆差持续时间长, 逆差规模不断扩大。2002—2010年, 中国对日贸易连续9年处于逆差, 并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 逆差额从50亿美元, 快速扩大到556亿美元。

4.逆差额占两国贸易总额比重不断增大, 由1999年的2%扩大至2010年的18.6%。

5.逆差增长速度高于贸易额增长速度。除个别年份外, 中日贸易逆差增长速度十分惊人, 多数年份超过30%, 年均增长速度达35%, 而贸易额年均增速为15%, 贸易逆差增长速度明显快于贸易额增长速度。

中日贸易逆差产生并不断扩大的原因是什么?这是一种短期现象还是长期现象?对此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笔者从两国的贸易商品结构着手, 采取RCA指数法, 分析中日贸易逆差产生及不断扩大的根本原因,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出口商品结构差异是产生逆差的直接原因

中日两国出口商品结构可以真实反映两国贸易的特点, 是分析两国贸易逆差原因的重要依据 (见表2) 。

资料来源:日本统计年鉴2009

通过表2可以看出, 日本向中国出口最多的前8项产品均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 其比重占日本对中国出口总额的36%, 再加上第10项日本传统优势产品汽车, 比例达到近40%。可见日本主要是向中国出口高附加值的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

而中国主要是向日本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及部分初级产品, 包括服装、金属制品、家具和鱼类等, 其比例占中国对日出口总额的1/3, 大部分都是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通过以上分析, 总结造成中日贸易逆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两国出口商品结构差异明显。中国对日本出口产品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初级产品为主, 而日本对中国出口的多是高附加值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两类产品之间价格相差悬殊, 造成中日贸易收支不平衡, 出现逆差。

2.两国出口商品需求弹性不同。中国对日本出口的产品主要集中在纺织品、食品等日用产品, 这些产品需求弹性很低, 需求量基本是固定的。所以中国对日出口额很难实现大规模的增长。而日本对中国出口的主要是汽车、电子设备等高端产品,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国内市场对这些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进而需求弹性也相对较大, 促进了日本对华出口额持续增长, 又由于这些产品单位价格较高, 所以造成中日贸易逆差不断扩大。

3.日本不断采取贸易保护措施。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 日本经济持续低迷, 不断采取贸易保护措施, 主要通过技术性贸易壁垒来限制我国向其出口。比如日本新推出的卫生检验检疫标准, 使我国农产品对日本出口遭遇很大阻力, 并经常产生贸易摩擦。

三、中日贸易产品的比较优势是逆差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

衡量一国的比较优势, 通常使用巴拉萨 (Balasa) 提出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 RCA.) 。RCA指数是透过贸易来衡量一国出口产品的相对比较优势以判定各国出口竞争力的强弱或国内各产品竞争力的大小, 计算公式为:

RCA= (Xik/Xi) / (Wk/W)

其中, Xik表示i国商品k的出口额;Wk表示全世界商品k的出口总额;Xi表示i国全部出口商品的出口额;W表示世界各国全部商品的出口额。

用RCA指数分析中国和日本的比较优势。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的计算和衡量中, 当RCA>1时, 该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 当RCA<1时, 该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处于比较劣势。RCA指数值越大, 则该国该产品越具有比较优势, 其国际竞争力就越强。本文参照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SITC) , 将中日贸易商品分为以下十大类进行分析 (详见表3) 。

表3显示了中国和日本商品的比较优势, 从中可以得出两国产品比较优势如下:

1.中国的初级产品SITC0食物和活动物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但该项产品的优势正在逐渐削弱。而日本的初级产品均无任何比较优势, 这说明日本在资源禀赋上处于劣势。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比较优势明显, 主要体现在SITC6制成品和SITC8杂项制品。而日本在该两项上指数均不足1, 处于劣势。这说明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处于比较优势, 而日本处于劣势。

2.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中, 中国和日本产品各具有比较优势。日本在SITC5化学制品中有一定的优势, RCA指数接近1;在技术含量高的机械制造及运输装备业, 日本比较优势明显, 指数始终在1.5以上, 说明日本在该产业上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比较优势。除此之外, 在SITC9项商品中, 日本比较优势也很明显。而中国在SITC7机械设备项中的RCA指数也在不断提高, 已稳定在1以上。

数据来源:根据UNCATD DATABASE 的数据整理和计算后得到

通过分析两国的RCA指数, 可以看出两国产品的比较优势差别较大。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比较优势明显, 初级产品也有一定优势;部分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竞争力也逐步增强。而日本的比较优势主要集中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成品上。

两国商品的比较优势是由两国的经济水平和技术能力决定的, 在短期内很难改变。两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中日本一直以出口高附加值的产品为主, 而中国以出口低附加值的产品为主。随着两国贸易额的不断扩大, 贸易逆差将持续增加。

四、对策建议

1.调整产业结构, 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中国应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步伐, 多研发既具有高附加值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 进而拓宽贸易范围, 实现出口商品的多元化。只有不断提高出口商品附加值, 才能逐步缩小中日贸易逆差。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 要继续挖掘已具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潜力, 形成对日本规模出口。

2.建立自由贸易区, 实现贸易自由化。

由于两国贸易互补性强, 又具有区位优势, 学界对中日加快推进自由贸易区谈判的呼声日益高涨。中日两国应尽早建立中日自由贸易区, 通过自由贸易区形成的区域分工协作机制, 加快两国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建立自贸区后, 两国将实现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 日本市场将进一步向中国开放, 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出口额将进一步增加, 逐步平衡中国贸易收支。

3.灵活运用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

中国可以通过合理运用WTO相关条款, 妥善解决中日贸易争端, 有效规避日本的贸易壁垒, 维护我国企业的正当权益, 从而扩大我国优势产品在日本市场的出口份额, 一定程度上缩小双方的贸易逆差。

参考文献

[1]Grubel H G, P J Loyd.Intra industry trade:TheTheory and Measure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Differenti-ated Products[M].London:Macmillan.

马建忠对外贸易思想探析 篇10

关键词:马建忠,对外贸易,思想探析

近代以来,中国对外贸易日益成为经济的重要部分,随之而来的贸易思想也迅猛发展,马建忠则是近代中国系统而详尽地论述外贸问题的经济思想家之一。马建忠(1844~1900),江苏丹徒(今镇江)人。他撰写了《富民说》、《洋货入内地免厘禀》等数篇文章,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发展对外贸易,保护对外贸易等经济思想,主张建立以对外贸易为中心的外向型经济体系。探讨他的贸易思想不仅有助于认识近代中国的经济思想,而且对于我们今天做好对外贸易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一、总体贸易思想呈重商特色

西方重商理论认为,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态,只能产生于流通领域,国内贸易不能增加财富,对外贸易才能带来财富的增加。一国要想富强,必须发展对外贸易。因此,其采取的外贸政策,也是奖出限入、鼓励生产、政府干预等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马建忠注重对外贸易的发展,这源于他留学欧洲时的亲身考察和受近代西方对外贸易理论的影响。马建忠认为:“求富之源,一以通商为准”,“治国以富强为本,而求强以致富为先。”主张实行富民的重商政策。他所谓的“商”,主要是指对外贸易。所谓“通商而出口货溢于进口者利,通商而出口货等于进口者亦利,通商而进口货溢于出口者不利。”这是一种主张贸易顺差至少是贸易平衡的观点,揭示了对外贸易是“交易国双方互通有无,彼此两利”的事实。另外,马建忠极端重视货币,认为金银是唯一的财富,使出口货多而进口货少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加金银进口。他认为“矿产不一,而为用则首推煤铁。然煤铁所以致富,而非所以为富,所以为富者,莫金银矿若。”这是一种典型的金银财富观。因此,从马建忠的总体贸易思想及对财富的态度来看,具有明显的重商特色。

二、差额贸易原则

马建忠主张“宜通商以收各国之利权”,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以增加财政收入。他认为:“欲中国之富,莫若使出口货多,进口货少。出口货多则已散之财(指外流的金银)可复聚;进口货少,则未散之财(指国内的金银)不复散。其或散而未易聚也,莫若采取矿山自有之财。”因而,“中国多出一分之货,外洋即少获一分之利,而中国工商转多得一分之生计。”在对外贸易中,马建忠更多的考虑进出口商品的价值比例关系,他坚持出口商品价值必须超过进口商品价值,当然少进口而不是不进口。由于国内资金求大于供,马建忠把外贸创收看得十分重要,他认为在国际贸易中,一个国家如果能保持贸易顺差地位,或至少能使出口额等于进口额,这个国家就会致富;反之就要贫穷。因此,他主张主要采取限制进口,鼓励出口的贸易策略,不是不进口,而是多卖少买,不是完全禁止金银的流出,而是采取从出口商品出获得更多的金银注入。这是一种在贸易中主张差额的思想,目的在于保持贸易顺差。

三、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

出于使出口货多、进口货少的认识,马建忠提出了一系列发展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在马建忠看来,发展商业以外的国民经济各部门,应以对外贸易为中心,完全从属于其需要,为发展对外贸易服务。按照对外贸易的需要,以扩大出口导向来建立国内商品生产体系。首先,要大力发展中国出口商品的生产。马建忠所重视的只是丝、茶以及其他一些当时中国主要出口农牧产品的生产,像牛革、羊毛、草鞭、棉花、磁器、大黄等物品。只有发展这些商品的生产,增加数量,出口货多的目的才能达到,大量外流的金银才可能收回。其次,要大力发展中国的新式工业。因为这些商品出口数量巨大,对当时的贸易入超有重大作用,以“仿造外洋之货,敌其销路。”在这样的贸易战略下,希望鼓励和改进中国传统商品丝茶等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刺激国际市场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同样,通过积极发展国内制成品的生产,用国产商品逐步取代国外同类产品,通过逐步改变进出口商品的相互需求程度,促使对外贸易向有利于出口的方向发展。

四、以调整税率为核心的贸易保护思想

关税通过影响外贸进出口来调控经济。马建忠在对外贸易上的重商思想,必然导致其在贸易政策上采取保护主义。况且在当时,中国作为一个受外来侵略的国家,不可能采取其他超经济手段来保护外贸,关税成为一种主要手段,马建忠主张“重征进口货,而轻征出口货”。他对当时清政府实行的惠洋商、抑华商的税收政策颇有微词,认为它与西方“勒抑外商,庇护己商”的政策相比,“不啻倒行逆施’,并认为它是当时清朝民贫国困的重要原因,力主予以改变。他试图根据西方通行的征税原则来修改当时社会不合理的海关低税率。马建忠从理论上论证了税收政策对民族经济应具的保护作用,并因此主张以税收政策为杠杆,通过调整税率,调节进出口贸易。为此,他提出了“恤己商”、“抑外商”的保护贸易的税收政策,建议利用修约之机,仿照各国通商章程,对洋货“重其科征”,对华商则“轻其税赋”,尽撤让华商苦不堪言的内地厘金,以使民间贸易得以自由发展。

五、产品生产中的比较优势理念

马建忠认为,商品的质量是赢得国际信誉的重要条件,要在国际市场上经得起竞争,商品本身应该物美价廉。为了争取出口产品的优势,马建忠提出应当改进生产技术和工艺,以便在质量、价格上胜过对手,他以丝茶为例,认为只要做到“精其物产”、“厚其资本”、“轻其税厘”,就可以增强中国丝茶等传统出口商品的生产和出口,刺激国际市场对中国商品的需求。针对国内工业制成品生产能力的不足,马建忠及时看到国内原始的个体生产和分散销售经营已落后于时代,为改变外贸中的不利地位,马建忠积极提倡和推广股份制公司,扩大资本数量,使生产从此胜任“大兴作”、“大贸易”。他认为,“外洋商务制胜之道在于公司,凡有大兴作、大贸易,必纠集散股,厚其资本,设有亏累,则力足持久,不为外商牵制也。”他的这种大机器生产理论,以先进生产技术的采用、生产规模扩大和商品生产个别劳动时间缩小等办法来降低产品成本,发挥自己产品的优势,以与外国商品竞争,提高出口能力。

六、外贸中稳定币值的思想

马建忠还要求改变中国专以银为币的货币制度,主张“参用金币”。认为这样才能适应“世界通行”的货币制度,在国际贸易中避免金价上涨,银价跌落给中国造成的巨大损失。由此,我们看到马建忠对于货币在商品流通中的作用,特别是在对外贸易中,防止币价大起大落,保护币值的稳定,对于整个外贸出口有利地位的维持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他对金银大加崇拜:“总而论之,而劳役,不费财,可固防,可制厂,内以敢匪徒之出入,外以杜强邻之窥视,不数年间,边备益修,军储益裕,当务之急,莫要于此。况自商以来,金银之流出者众,以彼国皆用金钱,我则上下皆以银为市。”这种情况的后果是:“已失子母相权之道,久受制于外人,若我中国强既饶,则金银必贱,而货款之出入,华商之贸易所裨益非浅矣。”马建忠虽然把金钱作用过于夸大,但他当时能够看到西方各国采用金本位制,金银比价发生了变化,要政府注重黄金的作用,尤其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马建忠认识到一国货币币值的大小,以及其增值或贬损,均会对一国对外贸易,进而对一国整体经济产生连锁反应。

总之,马建忠坚决反对封建主义的闭关锁国思想,主张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他的重商理论、差额贸易原则、比较优势理念、贸易保护、贸易中保持币值稳定等思想,在当时是恰当的、适时的。就是在今天,他的这些思想对我们也具有积极价值。在当前形势下,我们应面对现实的国际贸易环境,确定正确的外贸战略,推动整个经济的发展。目前,外贸导向型经济仍是我国经济战略发展的趋势;贸易平衡是对外贸易的基本问题,最理想的方式是一种基本平衡的贸易差额;在贸易政策的选择上,保护还是自由,我们必须根据内外均衡的经济目标而作出选择;根据比较优势理念,提高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提升外贸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适应和生存能力的关键环节。

参考文献

[1]赵靖,易梦虹.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赵靖,易梦虹.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孙毓棠.抗戈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4]冯桂芬,马建忠.采西学议:冯桂芬马建忠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5]况浩林.简明中国近代经济史[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

贸易摩擦探析 篇11

一、原辅助类岗位管理架构模式存在的问题

C公司是一家进出口和内贸年营业收超千亿元、经营商品品类较多的贸易企业,公司员工逾千人,主要岗位类别有业务类、技术类、辅助类和职能管理类。其中辅助类岗位的工作内容以合同结算、单证制作及物流服务为主,是合同执行环节的主要负责人。人数约占全体员工数的20%。

多年来,辅助类岗位一直扮演业务助理的角色,从属于业务人员,其人员安排、工作内容、进度安排、绩效考核都由业务人员确定。在这样的架构下,辅助人员专注于一项或几项产品,对业务流程和客户比较熟悉,工作效率也比较高,但从公司管理需要上看,这样的设置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缺乏操作独立性

这种模式下,由于架构设置及考核等原因,辅助人员习惯于听从业务人员的指令,而不是严格按照业务流程和规范要求操作,从而使得因不规范操作造成的业务风险加大。

2.缺乏事中跟踪反馈机制

辅助人员的汇报对象是业务人员,业务进程以及是否有风险迹象等信息很可能到业务人员处被掩饰,甚至被终止,不能及时反映到管控部门。个别情况下,辅助人员还可能接受业务人员的违规指令。

3.缺乏效率分工与灵活调配

当不同业务部门出现忙闲不均的情况时,不能灵活机动调配,导致人均效率的下降。

4.无法满足精细化需求

不少辅助人员负责某项业务签订后的操作环节,因此对于日益提高的精细化要求往往顾及不到。在客户服务体验要求日益提升、公司管理日益细化的情况下,显得力不从心。

此外,在这种模式下,对辅助人员绩效考核也显得比较困难。这是因为:辅助人员不对利润负主要责任,不能用利润额考核;其工作由于不同产品类别以及进口、出口及国内业务操作环节和难易程度差别很大,也不能简单用业务操作单量来衡量;辅助人员从属于不同的业务人员,业务人员的评判标准和尺度不尽相同,由业务人员对辅助人员的工作质量、效率等方面进行评估也显得不尽合理。因此,多年来在辅助人员从属业务人员管理的架构下,占公司员工总数五分之一的辅助人员,其绩效考核流于形式。

二、辅助类岗位管理架构新模式的创建与解析

1.管理架构新模式

为解决以上问题,C公司提出了设置执行部的思路,即将所有辅助人员独立于业务人员组成执行部,执行部与业务部在同一个架构层面上,直接向总经理或分管业务副总和风险管理部门报告工作。这样的架构设置,明确了业务部门与执行部门的分工:业务部负责合同签订,后续工作由执行部负责。这是执行部与业务部的对外部分分工。同时,进行内部分工调整:打破产品界线,改按产品划分为按工作流程划分为合同结算、单证和物流三个执行小组(见图1)。这样的分工打破了实行多年的按业务类型或按客户分工的习惯,有利于解决前述执行独立性和信息反馈等多方面的问题。

2.流程拆解

组织架构调整后,接下来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流程拆解。首先要对公司经营的多种产品,以及进口、出口和国内贸易等多种类型业务合同的执行过程做深入解读,按合同基础信息、采购合同、销售合同三类来解读。如对采购合同,划分出了合同及版本维护、办证、信用证、投保、免税、到单、采购付款、清关和出险9个流程环节。接下来,将各环节的工作明确到执行部各组,明确责任(见图2 ,不同板块分别对应合同结算组、单证组及物流组的工作职责)。

3.规范操作

执行部的主要职能包括高效执行和反馈跟踪两个方面。高效执行通过明确分工、统一共享、细化规则以及理顺流程四个方面来确保。

明确分工如前面所述。统一共享方面主要包括统一记录格式和记录内容,将原由于业务类型不同以及操作人员工作习惯不同等原因造成的多种记录格式以及记录载体整理成统一的台账,并完成信息化,以便于信息流转、共享及监督检查。信息共享还利于客户体验的提升,客户收到的服务信息可能来自于不同的工作人员,但对于客户是同一个端口(比如同一个邮箱),背后是同一个信息资料库。要确保不同的人完成某项工作的输出是一致的,还需要配套制订细致完善的规则。细化规则和理顺流程同时也是一个取得共识并不断优化流程的过程。

明确分工、统一共享、细化规则和理顺流程这四个步骤确保了业务的每个执行环节按统一规范操作,并且执行情况的记录完整规范,避免了多方查找补充资料的浪费,为信息化工作做好了准备。

除了高效执行外,执行部的另一个重要职能是反馈跟踪。在这种模式下,执行部独立于业务部使有效的反馈跟踪成为可能,但要高效准确完成这一职能,还需要制度的保障。明确分工和制订规则仍然是两个重要的环节。执行组长、执行人员在什么情况下要汇报、向谁汇报、提供什么资料汇报都要有明确的规则和格式。比如,执行部主管和各组长定期召开会议,进行重大事项盘点、流程修订等,合同结算组需要按时提交已出仓未开票报告、逾期应付报告、代付说明报告及信用额度报告等。报告分为定期报告、异常申报及日常沟通等,异常申报对及时发现货权、应收款、货物品质等业务风险,及时采取措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日常沟通可保证执行人员更贴近业务,与业务人员的配合更紧密。

三、辅助类岗位管理架构新模式的作用

1.实现了对辅助人员的量化考核

完成了对多品种、多类型业务的流程梳理和统一,使多年流于形式的辅助人员量化考核工作有了一定基础。在业务执行操作环节已划分清楚后,需要确定一个主要维度作为考核基础,经过多次研讨,C公司确定了以完成每个环节操作动作需要的时间为主要考核维度,以难度系数来修正的思路。

在对作业流程也完成标准化的基础上,确定每个操作环节的基本动作所需要的时长。确定基本动作时长以及难度系数是公开讨论并反复修正的过程,类似于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的工时研究,这本身也是一个流程优化和员工培训的过程。此外,还有一个重要措施来确保考核标准的公平性,就是建立并实施各组间的轮岗制度。

2.促进了工作效率的提高

量化考核运用信息化手段实施,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员工各个时期工作量的对比情况。这种基于客观实际的公平性考核不仅能够帮助管理者合理调整人员配置和分配工作,而且对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为业务决策提供了支持

辅助人员的工作量是业务运营成本的一部分,能准确评估辅助人员的工作量对精确业务成本分配及衡量投入产出有很大帮助。把执行部辅助人员的工作量数据匹配至营运成本分析中去,更准确地衡量投入产出,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业务盈亏测算的数据,甚至能够据此改变对某项业务的决策。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是执行部工作职能的一大突破。

中国出口贸易发展特征探析 篇12

一、中国出口贸易规模概述

中国的对外贸易真正获得高速发展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从1990—2010年, 中国外贸出口取得了巨大成就。从表1可看出, 中国外贸出口额 (这里仅指商品贸易) 从620.9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14306.9亿美元, 增长了22.04倍, 而同期世界出口值从34490亿美元增加到160700亿美元, 仅增长3.66倍。从增长速度看, 从1990—2008年, 世界出口年均增长速度为9.19%, 中国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9.54%, 是世界的2.13倍。从出口比重看, 中国对外贸易出口占世界贸易总出口的比重由1990年的1.80%上升到2008年的8.9%。从世界排名看, 中国出口的世界排名由1990年的第14位, 2000年上升到第7位, 2006年上升到地3位, 2007年上升到第2位。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而成。

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 2009年德国年出口总额为8032亿欧元, 相当于11213亿美元, 比上年减少了18.4%, 少于中国的12016亿美元, 中国的年出口额首次赶超德国, 成为出口规模世界第一的地位。“出口第一”的桂冠背后, 未来的外贸形势并非乐观, 因为中国的出口取决于世界需求市场, 从历史来看, 美、德、日都曾在全球国际贸易份额中占到过极大的比例, 比如美国曾占到1/3, 德国也曾超过12%, 而中国现在只有9%左右。

另外,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贸易保护主义正在欧美等国家抬头, 各国纷纷表示要扩大出口来促进经济增长, 中国在今后都会处于“摩擦压力”之下, 各种风险给今后的外贸形势增加了诸多不确定因素。美德已经完成了制造业走向服务业的转型, 现在都是以服务贸易出口见长, 更多的是采用当地投资, 与美、德这些贸易大国不同的是, 中国出口的产品结构还需要优化, 中国的出口结构还需要继续调整升级。

二、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化特征

出口总额迅速增长的同时, 中国出口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出口结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总体来看, 中国外贸出口实现两次跨越:第一次是上世纪80年代初摆脱了以资源为主的出口结构, 进入了一个以劳动密集型制成品出口为主导的时期, 中国外贸出口实现跨越了500亿美元的第一个台阶;第二次是1995年外贸出口结构实现了一个决定性的变化, 机电产品出口首次超过纺织品服装产品成为最大类出口产品。

改革开放以后, 中国同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 推行了出口导向战略, 极大的促进了中国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上世纪90年代以来, 工业制成品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从1990年的74.41%上升到2009年的94.75%, 初级产品的比重持续下降, 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从1990年的25.59%下降到2009年的5.25%。图1显示了1990—2009年期间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出口贸易额占总出口额的比重变化。

同时, 随着科技兴贸计划的实施, 中国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迅速增长。1995年机电产品首次超过纺织服装产品成为最大类的出口产品。到2000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达到370亿美元, 比1995年增长了5倍, 占出口总值的比重也从1995年的4.2%提高到2000年的14.8%。到2009年, 中国机电产品出口总值为82292974万美元, 占总出口总额的59.86%, 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总值为37690915万美元, 占整个出口总额的31.36%, 分别排在出口总额的前两位。据统计, 近年来排在我国货物出口前十位的主要商品是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部件、服装、家具及其零件、钢材、塑料制品、船舶等产品, 其中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是我国的主要出口商品。

三、中国出口贸易的地区差异

截至2009年底, 我国出口贸易总额为12016亿美元, 首次超过德国位居世界出口第一的位置, 其中东部地区出口额为110766444万美元, 占出口总额的92.18%, 中部地区出口总额为4190864万美元, 占出口总额的3.78%, 西部地区出口额为5203873万美元, 占出口总额的4.70%, 图2是2009年各地区出口贸易总额比例图。

从图2中可以发现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之间出口贸易严重不均衡, 其中东部地区占了2009年的出口贸易的主要部分。据统计, 1997年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出口总额在我国出口贸易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出口额一直保持在90%以上, 其中2005年所占比重达最大值为93.41%。而西部地区的出口额近几年有上升趋势。

2009年东部地区出口额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广东、江苏和上海, 出口总额分别为35895489万美元、19919919万美元和14179603万美元, 分别占该地区出口总额的32.41%、17.98%和12.80%。中部地区出口最多的地区是湖北, 出口总额为997880万美元, 占中部出口总额的23.81%。西部地区出口前三位的分别是四川、新疆和广西, 出口总额分别为1416945万美元、1093456万美元和837537万美元。

综上所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贸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出口商品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升级, 但出口贸易地区差异不均衡。中国政府应审时度势, 制定相应的鼓励措施和优惠政策, 提高企业的积极性, 为企业进行对外投资提供一个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大力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和人民币汇率改革, 通过科技创新提高研发和创新比重, 从而带动出口商品结构优化。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出口贸易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 本文从出口贸易规模、出口商品结构特征、地区差异分析了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特征, 对我国进一步开展出口贸易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出口贸易,出口商品结构,地区差异

参考文献

[1]冯骥.论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问题和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 2009 (06) .

[2]古广东,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贸易影响分析[J].亚太经济, 2008 (1) .

上一篇:政府采购管理下一篇:VS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