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盘系统

2024-07-26

金盘系统(共6篇)

金盘系统 篇1

摘要:我馆流通部对金盘图书馆流通管理系统 (GDLIS XP) 的应用, 使书目查询更加高效准确、图书借阅更加方便快捷, 图书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但在使用过程中, 也会出现错借、漏借, 漏还、漏续借等问题, 本文对此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金盘,问题,对策

0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高等学校图书馆陆续实行了计算机开架借阅管理。2007年, 我馆利用北京金沙汇有限公司生产的金盘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 (简称G D LIS) 实现所有中文图书采访、编目、典藏及流通自动化。它具有多媒体、高度灵活、功能全面、集成化、标准化、方便易用等特点。使用该管理系统后, 实现了从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图书馆的转变, 极大地方便了读者, 提高了工作效率, 使图书管理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1金盘图书馆流通管理系统的应用

金盘图书馆流通管理系统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1借还管理

借还管理包括图书馆流通出纳台的外借、归还、续借、预约、交款、赔书和违章处罚各环节的管理工作。

1.1.1外借位于流通控制窗口左上部, 点击后借阅状态自动切换到外借, 光标停留在读者条码上, 等待接受读者条码。在扫入读者条码和图书条码时, 系统要对相应的权限及参数进行校验核对。

1.1.2归还选择“归还”操作项, 将系统置为办理还书手续状态。直接输入所归还图书的条码, 即可完成还书处理, 系统同时显示该文献与借阅者的流通信息。如果流通库中没有该条码, 系统会提示“XXXX条码没有外借”的信息。

1.1.3续借选择续借, 系统自动将当前状态置为办理续借手续状态。“续借”操作直接输入图书条码即可。如果流通库中没有该条码, 系统会提示“该书没有外借”。

1.1.4预约预约操作步骤:将“预约”操作项置为当前选择, 输入读者条码, 确认读者条码有权预约后, 系统弹出“文献预约”对话框, 在预约查询窗口, 将光标定位在“预约库及途径”处, 通过下拉按钮选择要预约的文献。

1.1.5赔书赔书功能分为赔书和赔款两种, 读者在遗失所借文献后, 如果通过购买相同文献进行赔偿, 则属赔书, 如果支付现金赔偿, 则属赔偿。

1.1.6交款将交款置为当前状态, 输入读者条码, 回车后系统弹出“收取欠款”对话框, 如属于过期罚款, 则在交罚款栏中显示读者的相应金额, 如属于赔款则在交赔款栏中显示读者的相应金额, 确认后系统自动从借书者的罚款项中减去本次缴纳的金额。

1.1.7违章处罚将“违章处罚”操作项置为当前选择, 输入读者条码, 系统弹出“违章处罚”框, 实时录入违章类型、处罚金额, 点击确定, 系统弹出“收取欠款”对话框, 确认后系统自动从借书者的罚款项中减去本次缴纳的金额。

1.2读者管理

实现对读者数据库的动态维护, 包括读者数据的追加、修改、删除、查询, 读者证的打印、挂失和注销管理、到馆统计和外借统计以及当前外借记录、处罚历史记录、动态获取读者照片等操作。

1.3流通数据查询

可检索流通数据库、流通日志库等操作, 并可对检索项动态排序且每个库都有多种检索途径供选择。

1.4催还管理

实现电子邮件催还、打印催还通知单等操作。

1.5预约管理

实现查询预约、取消预约、邮件发生预约通知单以及打印预约到馆通知单等操作。

2金盘图书馆流通系统服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1错借、漏借这种情况在借阅过程中经常发生, 特别是在读者借、还书高峰时, 如果工作人员稍有疏忽, 只顾扫描图书条形码不看显示屏幕, 或只扫描借阅证条形码不看电脑显示的读者信息和核对借者, 便会出现错借、漏借现象。比如把张三借的书借到李四的证上, 或者借书时由于条形码损坏等原因而使条码阅读器识别出错, 就会发生管理系统里显示的书名与所扫描的图书书名不相符导致图书错借。

2.2漏还、漏续借这是在流通借阅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一是由于图书条形码的磨损导致阅读器识别错误而造成漏还或漏续借;二是工作人员的疏忽大意而造成图书的漏还或漏续借。在读者归还图书或进行续借时, 如果工作人员只听到阅读器的响声并没有认真核对便认为计算机内所借该书记录已经删除, 即书已归还或书已被续借, 而将所还书上架或续借书让读者拿走, 因而造成图书的漏还或漏续借。

2.3图书超期罚款的处理问题在流通工作实践中, 图书超期现象经常发生, 不严格执行罚款制度, 必定阻碍图书的正常流通, 影响图书的利用率, 处理不当, 又会在读者中产生不良的影响。

3金盘图书馆流通系统出现问题的对策研究

3.1加强图书馆流通管理员的库室管理意识要求工作人员及时将所还图书进行归类上架, 经常巡库, 对书库进行排架整理, 将图书乱架数降低到最低点, 使漏还图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为了避免错借、漏借错误的发生, 工作人员为读者办理借阅手续时, 要及时核实电脑显示的项目与实际情况是否相同, 并提示读者及时查询核实。这种错借情况在还书时很麻烦, 处理的时候要认真核对并耐心对读者作解释, 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引起读者与馆员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3.2加强流通馆员职业道德教育通过职业道德教育能加强馆员的责任心和事业心, 在工作实践当中才能做到耐心、细致、准确地为读者服务, 从而减少借阅过程中的差错。另外, 通过对馆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能提高馆员的思想修养, 做到文明优质服务, 讲究与读者的沟通, 使用文明语言, 避免与读者发生矛盾, 从而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为图书馆的优质服务树立良好的形象。

3.3加强流通馆员业务技能的培训业务技能是服务精、准、快的基础。要求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的操作规程及图书馆流通管理系统, 在工作中能快速、准确地为读者服务, 有问题及时处理, 尽量避免差错发生。系统中显示的信息与所借还图书实际是否相符, 要做到宁慢勿乱, 细心核对把关。关键要提高操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培养他们的爱岗敬业精神和高度责任感, 工作中做到一丝不苟。

3.4加强对读者的教育要教育读者充分维护自己的权益, 若发现借阅证丢失, 应及时告知流通工作人员。在系统中进行该账号的挂失处理。

总之, 金盘在图书馆流通工作中的应用, 大大改善了流通工作环境, 提高了工作效率。尽管在实际操作金盘流通管理系统时还会出现一些问题, 只要流通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善于总结经验, 认真负责, 不断开拓创新, 积极探索科学的管理方法, 相信图书馆的流通服务工作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将会不断完善, 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唯玮“图书流通管理系统中的识误与对策”[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5. (4) :27-28.

[2]赵志刚, 朱强.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设计[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6. (2) :50-52.

[3]游丽华.高校图书馆读者图书借阅过程模型与分析[J].情报探索.2007. (7) :32-34.

[4]左爱玲.“计算机管理系统在图书馆流通服务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2005. (2) :83——85.

[5]王硕.自动化给图书馆流通管理带来的变化[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2, 22 (4) :61.62.71.

奥运金盘演绎压轴戏 篇2

奥运金盘——无论是喜欢收藏的朋友,抑或是爱好体育的朋友们,一定都非常熟悉。日前,中国金币总公司在奥运会即将成功举办之际,将奥运金盘(第二组)作为极其重要的压轴戏,颇值得大家关注。

首先,物以稀为贵,收藏品市场最看重的就是藏品的发行量。以奥运金盘100克规格为例,2007年发行的第一组为8000套,近期新发行的第二组仅为2008套,减量幅度高达74.9%。

其次,我们同样以100克奥运金盘为例进行比较。奥运金盘第一组发售时的国际金价为每盎司665美元,当时经奥组委审批的零售指导价就达到了26800元。如今,国际金价较奥运金盘第一组发行时上涨了35.33%,并达到了每盎司900美元位置,而奥运金盘第二组的零售指导价仅33800元,涨幅只有26.12%。

另外,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一就是一个“圆”字,它包括了中国人非常崇尚的圆满和团圆。从奥运金盘(第二组)来看,其形状不仅是圆的,其金盘画面上所包括的各种奥运元素也全部都团圆在了一起,完全符合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和要求。

金盘系统 篇3

一、制定金盘编目工作细则

制定标准、规范的金盘编目工作细则, 是开展金盘编目工作的前提, 是高质量建设书目数据库的保证。

(一) 规范编目工作流程。

就是要严格按照编目环节来操作, 使编目工作有效、有序。具体做法是:验收库———选择库 (中文、外文、声像) ——本馆库——编目———验收 (或追加记录, 给登录号) ———典藏文献———入编目库———打印财产及书标———入馆藏。我馆编目人员按照流程完成从验收库到入编目库环节, 财产、书标及入馆藏库由专人定期负责。

(二) 制定著录基本字段 (表1)

(三) 编目基本原则

1、登录号与财产号统一原则。

我馆采用登录号、条码号、财产号同一个号的方法, 这样有利于金盘系统文献的典藏和财产管理;且因由于文献大量由供书商作前期加工, 如盖章、贴条形码等, 所以在编目时登录号由编目人员按照所粘贴的文献条形码录入, 不采用自动取号。

2、使用书次号原则。

就是使用著者姓名取号, 由分类人员用四角号码给号, 编目人员在905@e字段录入。

3、编目数据唯一性原则。

就是一种文献在馆藏中只对应一条数据, 上下册、多卷书采取分散著录, 这样有利于节省系统的空间, 也利于文献的查重、借阅和条形码识别等。

二、编目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 查重。

编目人员依据分类人员查重结果来编目, 从ISBN途径对馆藏数据进行再次查重, 观察馆藏数据与编目文献的主要信息 (文献名、ISBN、价格、出版者、出版时间、著者、页码、版本等) 是否一致, 如完全一致, 确认该文献为重书, 在馆藏数据基础上追加验收记录, 给登录号及典藏后入编目库。

(二) 打印财产账。

登录号与条形码一致, 又是我馆的财产号, 所以打印及管理好财产账是了解文献数量的重要依据。我馆一般是一批书 (大约一星期) 由负责财产管理的工作人员, 在编目库中打印财产账 (操作流程:日期限定———选库———条形码———文献数量———按册显示———打印) , 将条码号、登录起止号同时设置在同一表格中, 这样可以将同一批文献, 同一种文献逐册打印出来, 既可看到同一批文献的条形码顺序, 也可看到同一种书相同的登录号。

(三) 书标打印。

书标打印与财产账一样也是按册显示, 只不过我馆在书标上, 除了打印有索书号以外, 还在索书号下方添加了条码号, 这样无论有多少数量的文献, 只要用书标上的条码号来查找文献的条码号, 就可方便地粘贴书标, 避免了用查找索书号来贴书标的费力方法, 也提高了准确率和工作量。

(四) 各库编辑功能。

我馆现在使用了金盘系统中的中文图书库、外文图书库、中文视听资料库, 在三个库中其编目功能是完全一致的。在中文图书库 (CNMARK) 中使用的功能键, 在其他两个库中同样可使用, 只是外文图书库 (UNMARK) 与其他两个库的著录字段除905以外, 完全不同, 这也有利于与国际著录标准接轨, 特别是有些编目数据可以通过金盘系统中的Z39.50模块提供的检索点下载编目数据, 只要本馆稍加改动, 091字段添加分类号后, 在905字段按F4键就自动生成索书号, 追加验收记录及典藏后, 就变成本馆馆藏数据。

(五) 附件的加工。

现在出版的文献附件多为光盘、磁带、小册子等, 如何有效地加工和管理?各馆的方式不尽相同, 但目的都是要尽量揭示其特性, 以满足读者的检索及借阅需求。我馆的做法是, 附件随文献的原则, 即光盘随书、小册子随书、书随磁带, 主体文献典藏到哪, 除随书光盘外, 其余均到哪。具体做法是在编目时在010字段中@d价格后增加 (含光盘、书或含书) 等字样, 在215字段增加@e随书或随磁带, 再增加一个215字段著录附件的特征, 这样有两个215字段, 可直观认识到文献的状态。在主体文献给财产号时, 附件文献也同样给财产号, 并且分类号与主体文献一致, 只是在典藏文献时选择附件文献的虚拟库室 (随书光盘、随书资料……) 。经过这样加以区分后, 进入流通后也一目了然, 而随书光盘统一入技术服务部, 由技术部的工作人员将其放到图书馆的网络上, 读者如有需要, 可上网下载, 大大方便了读者对附件的使用。

三、金盘系统存在的不足

(一) 各库之间检索不相通。

在检索时如已选定馆藏库, 就只能检索本库的文献。如《汉语应用教材》既有图书, 也有视听资料, 但又不是附件, 在著录时分别著录在中文图书库和视听资料库中, 在检索时若选择中文图书库就只能检索到本库的文献信息;同样, 我馆在统一使用金盘系统前, 用过ILAS系统, 原ILAS中的大量外文数据由于不作字段区分, 全按中文字段著录, 而统一为金盘系统后又入中文图书库, 这就造成在对外文文献查重时, 带来了极大的不方便。

(二) 验收记录中价格的处理。

在编目数据时, 对于一套书价格的处理也极为不便。如果是单册文献或有单价的多卷书, 有几册就记录几册, 系统会自动计算几册的价格;但对于只有一个统一价格的多卷书来说, 就较为麻烦。因为我馆采用上下册、多卷书册数各自编目的原则, 如果书分为上下册, 则上下册各著录一条数据, 这样方便识别财产号。但在金盘编目系统中, 在验收记录时, 记录单价时必须由工作人员进行计算, 有些价格还有余数, 这就造成著录后余额统计与实际金额有出入。而ILAS对于此类问题的方法是, 在215字段@a子字段中设置了册数, 只要录入后, 系统自动均价, 如上下册是120元, 只要在215字段著录@a2册 (××页) , 则系统自动显示上下册价格各为60元。金盘系统是否也可借鉴一下?

(三) 馆藏地址的显示。

若按册打印财产, 显示出的馆藏地址均一样, 并没有按照典藏的结果来显示, 若登录号或条形码的第一个号典藏入地方资料室, 第二个号入社科室, 但在财产打印单中的馆藏地址只显示第一个馆藏库室名;若按馆藏地址打印, 只能显示登录起止号, 无法按册显示典藏到该地址的条形码个数。

参考文献

[1]韦衣昶.特种文献机读书目数据[J].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2.

八角金盘培育技术 篇4

1 形态特征及生物学习性

八角金盘为常绿灌木, 叶大、掌状、厚, 有光泽, 边缘有锯齿或呈波状绿色, 有时边缘金黄色, 茎部有毒。叶基部肥厚, 顶生圆锥花序, 白色, 花期10~11月, 果5月成熟, 浆果, 紫黑色。

八角金盘现广泛种植于长江以南地区, 喜阴湿温暖的气候。不耐干旱, 不耐严寒, 以排水良好而肥沃的微酸性土壤为宜。

2 繁育技术

八角金盘可采用播种、扦插、分株等方式进行繁育, 根据笔者多年的生产实践, 以播种、扦插为主。

2.1 播种

2.1.1 种子的处理:

八角金盘的种子5月初成熟, 采收后堆集于墙角下, 经过10天左右, 待果肉、果皮腐烂后, 除去果皮, 果肉, 用清水洗干净, 阴干。

2.1.2 大田的准备:

首先将大田耕一遍, 最好头年冬季耕好, 经过几个月的冻化和风化, 土粒易碎。到第2年4月初, 用旋耕机连旋2~3遍, 在旋田之前667m2施硫酸钾型复合肥60kg, 充分旋均匀。然后按1.5m作床, 床宽1.2m, 沟宽0.3m, 深0.25m。用钉耙将床面耙平, 土粒耙碎, 播种前10天667m2用敌克松2kg进行土壤消毒。

2.1.3 搭遮荫棚:八角金盘为喜阴植物, 故在播种前须搭简易大棚, 盖上透光率为50%遮阳网。

2.1.4 条播:

在做好的苗床上横向开条沟, 沟距15cm, 沟深2~3cm。将种子浸泡6小时, 捞起, 均匀地撒在沟中, 覆上细土, 并用锯末或者稻草覆盖, 以增温保湿, 促进种子萌发。根据床面表土状况适当浇水, 保持土壤经常处于湿润状态。约过20天左右, 八角金盘种子发芽出土, 这时要及时揭草, 浇水。

2.2 扦插技术

2.2.1 圃地选择:要选择土层深厚肥沃, 靠近水源, 排水良好的土地作为圃地, 搭大棚, 外加盖75%的遮阳网。

2.2.2 苗床准备:苗床宽120cm, 长度一般在20~30m。

2.2.3 基质准备:

上面铺一层黄心土拌细沙, 厚15cm左右, 表面整平。用高锰酸钾0.2%~0.5%倍液喷洒, 24小时后即可扦插。

2.2.4 扦插时间:荆门地区春季3~4月份老枝扦插, 秋季9月嫩枝扦插。

2.2.5 采穗准备:

在采穗前10天用磷酸二氢钾喷施1次, 过5天再喷1次。干旱季节, 浇透水1次。采下的枝条必须注意保湿, 在高温晴天应在早晨或下午4:00以后采穗。3月用老枝, 9月初用新嫩枝。

2.2.6 生根剂处理:春天采用IBA溶剂500倍液, 9月份用IBA溶剂1000倍液速醮5秒即可扦插。

2.2.7 扦插:

选2年生硬枝, 剪成15cm的插穗, 下部斜切口, 切口平滑, 50根为1捆, 随插随剪。速醮IBA溶剂500倍液5秒即可扦插。密度以扦插后叶片不重叠为度, 深度为2/3, 插完后立即浇透水;叶面喷洒多菌灵1000倍液, 立即搭好小拱棚, 用塑料薄膜覆盖, 四周密封, 紧贴薄膜再用50%遮阳网盖一层。

2.2.8 水分和温度管理:

八角金盘扦插后1周, 在雨后或晴天的早晨和傍晚要检查苗床, 基质含水量为饱和含水量的60%~70%, 空气相对温度95%以上为宜。八角金盘扦插30天开始生根, 当多数穗条开始发根后, 应适当降低基质的含水量, 保持在饱和含水量的45%即可, 可逐步开膜通风, 以降低基质含水量, 当有50%以上的穗条抽芽发出新叶片时, 可除去薄膜, 但应保持基质湿润。

2.2.9 光照和温度管理:

八角金盘小拱棚扦插后, 晴天, 小拱棚内的气温在38℃以下, 全部生根和50%发叶后, 逐步除去薄膜, 进行炼苗。

3 苗期管理

3.1 间苗、补苗

幼苗长到5cm高时, 可根据苗木的疏密度进行“间苗”、“补苗”。间苗一般分2次进行, 视幼苗密度、生长速度而定。10cm时进行第2次“间苗”, 667m2保持5000株左右, 间苗要求间小留大, 去劣留优, 间密留稀, 全苗等距。结合间苗, 对缺株进行补苗处理, 保持均匀。

3.2 松土除草

幼苗出土期的松土除草, 一般在灌溉或雨后能操作时进行, 松土深度应浅于覆土厚度。松土和除草一般同时进行, 除草的原则是“除早、除小、除了”, 可用小尖铲一点一点地铲起, 然后浇水踏实。

3.3 遮荫

由于八角金盘是喜阴植物, 无论播种苗还是扦插苗, 在出土或扦插成活后始终要遮荫, 搭50%遮阳网, 到冬季时, 可撤除遮阳网。

3.4 灌溉

合理灌溉是保证苗木正常生长发育的前提。灌溉应掌握重点浇透, 时干时湿的原则。灌溉也可结合施肥进行, 以节约用水, 或在施肥之后, 以提高肥效。冬季应减少浇水。

3.5 追肥

播种苗夏季生长季节, 每隔半个月施一次肥料, 667m2可用尿素10kg追施, 边追边浇水, 以利植物吸收。扦插苗可0.1%~0.2%的磷酸二氢钾喷施叶面, 10天1次, 连续2~3次, 可促进植物健壮生长。

3.6 病虫害防治

八角金盘主要病害有烟煤病、叶斑病和黄化病。平时养护要搞好土肥水管理和通风透光。有烟煤病、叶斑病发生, 可用多菌灵1000倍防治, 黄化病用硫酸亚铁进行叶面喷施来防治。虫害有蚜虫、介壳虫和红蜘蛛, 如果发生可用速介杀防治介壳虫, 用敌敌畏800倍防治蚜虫和红蜘蛛。

4 推广价值

4.1 观赏价值

八角金盘为优良的观叶植物, 四季常青, 叶片硕大, 室内室外均可摆设, 树形优美。

4.2 药用价值

叶、根、皮均可入药, 能活血化瘀, 化痰止咳, 化瘀止痛。

4.3 生态价值

八角金盘播种试验研究 篇5

关键词:八角金盘,播种试验,播种期,发芽率

八角金盘(Fatsia japonica)是五加科植物[1],常绿灌木,单叶,叶片大,圆形,直径15~49 cm,叶片掌状5~9深裂,多呈八裂,边缘常呈金黄色,因而得名;伞形花序,再组成顶生圆锥花序。八角金盘叶片浓绿,四季长青,在荫蔽半荫蔽环境下生长良好,适宜室内长期摆放,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著名的荫生植物。但在光线较强的地方,叶色转为淡绿色,甚至退绿,叶缘卷起,植株矮化,失去其应有的观赏价值。

八角金盘原产日本和台湾等地,国内作为园艺栽培品种主要分布于华北华东一带,广泛应用于庭园和立交桥底部绿化。同时,八角金盘还具有一定药用价值和净化空气的作用,其根皮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根、叶、花和果中含多种五环三萜皂甙,甙原分别为齐墩果酸、常春藤甙元和刺囊酸。其叶片还可吸收SO2有害气体。可见,八角金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八角金盘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在桂林地区,能耐-6℃极端低温,病虫害较少,除偶见煤烟病和蝗虫危害叶片外未见其它病虫害。能正常开花结果,花期月底至月初,月底至月初结束;果熟期翌年3~4月,果实卵形,成熟时果子黑色。

八角金盘繁殖方法有播种、扦插和分株3种,尽管八角金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国内对八角金盘的研究较少,尤其八角金盘种子发芽试验相关文章的报道很少。

为适应八角金盘今后的生产发展需要,我们进行了八角金盘种子不同播种期和不同储藏方式的种子发芽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用八角金盘种子均采自桂林植物园成年母树,用新鲜干净的河沙作为播种基质。

1.2 方法

1.2.1 采种

八角金盘果实成熟后,立即采收,否则会自然落地,损失种子。

1.2.2 种子处理

3月初,将成熟的种子采下,搓掉种皮,用水洗干净,控水后,除用于随采随播试验的种子外,其余的种子摊开置于竹筛上放阴凉通风处阴干。将阴干后的种子数好100粒 ,用自封口小塑料袋密封保存备用。

1.2.3 试验设计

采用单因素多水平试验设计方法,试验共设7个水平,每个水平设3个重复,每重复100粒种子。

1.2.4 试验实施

不同播种期试验从2007年3月1日开始,2007年7月9日结束。不同储藏方式试验从2007年3月26 日开始,2007年7月9日结束。按照试验方案,根据不同播种时期,随机抽取事先准备好的三袋种子均匀播于三个瓦盆中。将瓦盆置于遮荫度为50%的荫棚中。试验期间,最高温度35℃,最低温度 6℃,平均温度19.1~25.5℃,冰箱干藏温度3~5℃。试验过程中, 始终让播种基质处于湿润状态。种子播种后15 d左右发芽,发芽一周时间后记录种子发芽率。

1.2.5 试验数据检验

用方差分析检验试验数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播种期试验

不同播种期试验,结果见表1。

对表1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得出不同播种期种子发芽率方差分析表(见表2)。

从表2中得出:F=91.6>F0.01(6,14)=4.46,说明试验各水平间有极显著差异。计算undefined;undefined,得出多重比较(见表3)。

2.2 不同播种期各试验水平差异

从表3中可以看出, 3水平(即3月16日播种)的种子发芽率,与2水平(即3月6日播种)的种子发芽率之间有显著的差异,与其他水平之间有极显著差异。2水平除与4水平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外,与1、5、6、7水平之间都有极显著差异。虽然1水平、5水平与6水平、7水平之间也有极显著差异,但1水平和5水平种子发芽率都很低,对生产实践没有现实意义,所以没有比较的必要。上述分析结果表明,八角金盘种子适播期为3月6~24日,而最佳播种期应为3月16日左右,这时期种子平均发芽率最高,达到75.3%。5月8日以后播种种子平均发芽率迅速从18.5%降至0。分析结果还表明,随采随播不是八角金盘理想的播种方式。

2.3 种子不同储藏方式试验

种子不同储藏方式试验结果见表4。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金盘系统 篇6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 料

八角金盘的花采自本校园。DPPH( 1 g) ,Sigma公司; 芦丁对照品( 1 g)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所用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仪器: UV - 9100紫外可见光谱仪: 北京瑞利; AL204电子分析天平: 上海垒固仪器有限公司; 数显恒温水浴锅HH - 2,上海贝仑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GZX - 91400MBE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姚氏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FW80高速万能粉碎机,杭州汇尔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1. 2 方 法

1. 2. 1 总黄酮的测定

定量原理[13]: 根据《中国药典》( 2000年版) 及当前普遍采用的“NaN O2- Al( NO3)3- Na OH”体系。

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称取芦丁对照品20 mg,置100 m L容量瓶中,加80% 乙醇溶解至刻度,摇匀即得对照品溶液。分别精密吸取1. 0,2. 0,3. 0,4. 0和5. 0 mL分别置于10 m L比色管中,各加80% 乙醇至5 mL ,加5% NaN O2溶液0. 5 m L,摇匀放置6 min,再加10% Al( NO3)3溶液0. 5 m L,摇匀,再放置6 min,加4% NaO H溶液4 m L,摇匀放置15 min,在510 nm波长处,以同法配制空白对照,测定吸光度值,得芦丁质量浓度C( mg / m L) 与吸光度A之间的关系式为: C = 0. 6503A + 0. 01032,相关系数r = 0. 9997。

样品处理及黄酮提取率测定: 精密称取干燥、粉碎过20目筛的八角金盘花粉末0. 5000 g置于锥形瓶中,一定条件下进行水浴加热提取,浸提一次,滤去残渣,定容至50 m L,即得黄酮提取液。精密吸取黄酮提取液1. 0 mL于10 m L比色管中,按“各加80% 乙醇至5 m L”起依法进行操作,同时以相应的试剂空白溶液为空白对照,在510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值。按回归方程计算样品液中黄酮提取率Y。平行三份取平均值。

式中: C———回归方程的计算所得值,mg/m L

V———提取液总体积

m———所用原料的质量

1. 2. 2 响应面试验的设计

在使用响应面法优化之前,应先进行单因素试验,确立合理的实验的各因素和水平。

单因素平行试验: 准确称取几份样品的干燥粉末0. 5000 g置具塞锥形瓶中,分别对不同的提取剂浓度 ( 20% 、30% 、40% 、50% 、60% 、70% ) 、料液比 ( 1∶10、1∶20、1∶30、1∶40、1∶50、1∶60 ) 、提取时间 ( 30、45、60、90、120、150 min) 、提取温度 ( 40、50、60、70、80、90℃ ) 等条件下做单因素平行实验。

响应面试验: 根据溶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4个单因素试验结果,确定响应面试验因素水平,见表1。用Design - Expert软件设计响应面试验,选用Box - Behnken试验设计,做4因素3水平共29个试验点 ( 5个中心点) 的响应面分析试验。

1. 2. 3 抗氧化性试验

DPPH·在有机溶剂中由于苯环的共轭和位阻及硝基的吸电子作用,是一种稳定的以氮为中心的自由基,可以用来表征某种物质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通常用清除率表示。清除率越大,表明该物质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越强,即抗氧化活性越强。目前,DPPH·法是用以评价天然抗氧化剂抗氧化活性的一种快速、简便、灵敏可行的方法[14,15]。

将醇提所得的溶液液真空浓缩后用石油醚脱脂,脱脂后的浓缩液用正丁醇萃取3次,合并萃取液并浓缩干燥,得八角金盘黄酮提取物粗品。准确称取已制备的八角金盘黄酮提取物粗品,用蒸馏水溶解,配成粗品配制成黄酮含量为32 mg/L的溶液,用蒸馏水将该溶液稀释成2,4,8,10,16 mg/L测定液备用。以维生素C为对照品。

根据文献方法[16]并加以改 进,用无水乙 醇配制2×10- 4mol / L的DPPH·溶液。在10 m1具塞试管中加入2 m LDPPH溶液 ( 2×10- 4mol / L) 和2 m L一定浓度的测定液,总体积4 m L。混合均匀,黑暗下室温避光反应30 min后,以原溶剂调零点,于光径1 cm比色皿中测定DPPH混合溶液在517 nm处的的吸光值A。每个试样分别重复测定3次,取平均值。抑制率为:

对DPPH的清除率为:

K = 1 - G

式中: Ai———2 mL DPPH溶液 + 2 m L测定液的吸光度

Aj———2 mL测定液 + 2 m L溶剂的吸光度

Ac———2 mL DPPH溶液 + 2 m L溶剂的吸光度

2 结果与讨论

2. 1 单因素提取条件实验结果

2. 1. 1 乙醇浓度的确定

试验条件: 料液比1∶50,提取时间60 min,提取温度60℃。从图1可以看出,在乙醇浓度为40% ~ 60% 内对应提取率有个小平台。这种现象反映出八角金盘中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黄酮苷元和糖苷两种形式,随着乙醇浓度的降低,前者的溶出量相对减少,后者则相对增加,中等浓度的乙醇溶液对两者的溶出率较适当。因此选择乙醇浓度范围40% ~ 60% 。

2. 1. 2 料液比的确定

试验条件: 提取时间为1. 5 h,提取温度80℃ ,50% 乙醇为提取剂。从图2可以看出,随着料液比的不断加大,黄酮化合物的溶出率也显著加大。当料液比在50 m L/g后,黄酮化合物的溶出率增长缓慢。故选择料液比在40 ~ 60 m L/g。

2. 1. 3 提取时间的确定

试验条件: 料液比1∶50,提取温度80℃ ,50% 乙醇为提取剂。从图3可以看出,随提取时间的增加,黄酮提取率增大,当提取时间达到1. 5 h时后,总黄酮含量反而降低。这可能是提取时间太长,破坏的些黄酮类物质也相对较多,故选择时间范围为1 ~ 2 h。

2. 1. 4 温度的确定

试验条件: 料液比1∶50,提取时间60 min,50% 乙醇为提取剂。从图4可以看出,随提取温度的增加,黄酮提取率增大,但温度超过80℃以后提取率增加的幅度开始变小,温度的升高有助于传质过程,使分子扩散运动越激烈,加快溶质的扩散和溶剂的渗透,有利于黄酮类物质的溶出; 但随着温度的升高也可能会导致部分黄酮类物质的分解而使总黄酮减少。故选择温度范围为70 ~ 90℃。

2. 2 响应面试验结果

2. 2. 1 实验结果

续表2

1500002. 9991610- 102. 99517- 11002. 34118010- 12. 08719- 10- 102. 2322000002. 9992100002. 99922001- 12. 4932301- 102. 951240- 1012. 008251- 1002. 58526100- 12. 866270- 10- 11. 8992800112. 57429- 1- 1002. 489

2. 2. 2 方差分析

采用Design - Expert软件对表3实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结果表明,料液比的二次项( B2) 、温度的二次项( D2) 、乙醇浓度( A) 与温度( D) 的交互3个因子的P值均小于0. 01,对八角金盘花黄酮的提取率的影响极显著; 乙醇浓度( A) 、提取时间( C) 的P值均小于0. 05大于0. 01,对八角金盘花黄酮的提取率的影响显著。

2. 2. 3 拟合模型的建立

对响应面试验数据进行回归拟合,确立如下回归方程:R = 2. 94 + 0. 16A + 0. 069B - 0. 15C + 0. 11D - 0. 14A2

0. 33AD - 0. 19BC + 0. 081BD - 0. 14CD

由于该方程的二次项系数均为负数,所以方程代表的抛物面开口向下,有极大值。由表3可以看出,模型的P = 0. 0044( 极显著) ,失拟项检验的P = 0. 1322( 不显著) ,表明模型充分拟合试验数据,该方程是八角金盘花黄酮的提取率与提取工艺参数的合适数学模型。方差分析说明各个具体试验因子与响应值都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2. 2. 4 交互作用分析

在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这四个因素中任取两个作为X和Y,以提取率作为Z,作出相应的三维曲面图。乙醇浓度与提取温度的交互作用对响应值的影响较大,如图5,表现为曲线比较陡,这与回归分析的结果吻合。

2. 2. 5 最优工艺验证

利用软件预测模型的极大值,并得出提取的最优条件为:乙醇浓度为59. 90% 、料液比54. 53 m L/g,提取时间为1. 01 h、提取温度79. 18℃。绘出回归模型的等值线如图6,并预测黄酮最大提取率为3. 25% 。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平行3次。所得黄酮提取率分别为3. 25% 、3. 20% 、3. 28% ,平均提取率为3. 24% ,与模型得出的最大提取率3. 25% 相差较小,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2. 3 抗氧化活性测定

由图7可知,八角金盘黄酮提取物粗品和维生素C在试验浓度范围内与清除DPPH·自由基呈现出良好的量效关系,随浓度的增大,抑制能力逐渐增强,相关系数分别为0. 996和0. 999。八角金盘黄酮提取物粗品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稍强于维生素C。

3 结 论

上一篇:环保意识教育下一篇:安全卫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