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水方案

2024-10-26

止水方案(通用9篇)

止水方案 篇1

1 工程背景

吴家峁矿井是山西汾西中泰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新建项目之一, 山西省中阳县吴家峁勘查区位于河东煤田中段, 柳矿区南部, 位于山西省中阳县武家庄镇一带, 行政区划隶属吕梁市中阳县武家庄镇。主斜井现已开挖到55.6 m, 距离富含水砾石层垂深仅有7.6 m左右, 而相距不远的进风立井揭露该砾石层时涌水量达到91.88 m3/h。由于砾石层导水性极强, 若再继续冒险掘进必有突水的可能。因此停止掘进, 对前方富含水砾石层进行预注浆封堵是必要的, 也是可行的。

2 施工方案设计

经现场踏勘了解分析, 该项目工程地质情况以砂砾层为主, 从提供资料情况看, 针对砂砾层以50 m3/h的涌水量设计实施性方案, 应对砂砾层进行注浆, 使斜井周围一定范围得到加固, 提高砂砾层的强度, 堵住地下水的通道, 截断地下水流水作业面, 保障施工安全, 施工方案的目标经济、环保、有效降低成本、有效缩短工期, 将有效控制斜井加固范围注浆效果及注浆量, 确保达到工程质量要求, 将工程事故防患于未然。

通过提供地质资料的情况, 斜井穿越砂砾层, 斜井开挖前需进行预注浆加固, 采用WSS工法A、C无收缩浆双液浆全断面注浆施工, 能有效解决斜井涌水及加固问题, 加固后单轴无侧限抗压强度≥0.8 MPa, 整体无侧限抗压强度≥8 MPa, 能够达到开挖施工强度及止水要求, 使斜井顺利通过砂砾层。

注浆范围为斜井开挖轮廓线外扩5 m, 以每12 m为一个加固循环段, 待加固完成后, 开挖9 m再进行下一个循环段注浆, 孔位距斜井开挖轮廓线以内500 mm位置布孔, 布孔19个, 其中四周16个孔分别以四排孔放射注浆加固, 以拱顶为例:第一排放射角度58°, 钻孔深度6.51 m;第二排孔放射角度38°, 钻孔深度8.98 m;第三排孔放射角度25°, 钻孔深度13.2 m;第四排孔放射角度14°, 钻孔深度12.35 m;中间三个孔垂直钻孔注浆钻孔深度12 m, 入浆率约在30%~60% (具体情况视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确定钻孔角度及深度、入浆率和注浆压力) , 注浆时如浆液漏失严重, 造成浪费, 采用间歇注浆方式, 使得先注入的浆液与砂砾层初步达到胶结后再注浆, 循环注浆多次, 直至达到规定最小注浆量和注浆压力控制值为止。注浆效果的高效性可以确保斜井顺利施工。

加固完成后, 可使砂砾层形成强度高、抗渗性好、稳定性高的新结构体, 从而达到稳定砂砾层的要求, 依据地质情况确定本次注浆压力和注浆量, 注浆加固体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注浆方案采用WSS工法A、C无收缩双液浆全断面注浆施工。止水系数达到:10-6-10-8cm/sec, 水平承载力≥500 k Pa, 单轴无侧限抗压强度≥0.8 MPa, 整体无侧限抗压强度≥8 MPa, 注浆入浆率根据施工现场情况而定, 从而使砂砾层不受外围影响, 使其稳固达到设计强度要求。

3 采用工艺要求

定孔位:按照图纸要求,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做出定位标示。斜井内倾斜钻孔, 按现场具体情况调整;定孔位偏差不得>20 mm, 钻孔角度偏差不得>1°。在凿孔定点上, 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辐射角度要求进行钻孔注浆, 钻孔深度和角度根据技术交底现场确定。

钻机就位:钻机按照指定位置就位, 并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 调整钻杆角度。对准孔位后, 钻机不得移位。

钻进成孔:参照设计图纸要求, 要严格掌握钻杆深度, 要慢速运转, 掌握地层对钻机的影响情况, 以确定该地层条件下的钻进参数。密切观察溢水出水情况, 出现大量溢水时, 应立即停钻, 分析清楚实际原因后方可继续施工。

提升钻杆:严格控制提升速度, 每次提升不>200 mm, 匀速上升。提升出后的钻杆应及时清洗干净, 以备后用。

浆液配比:采用经计量准确的计量工具, 按照设计配方配料。

注浆参数:以下注浆参数必须在注浆前通过实验和技术进行初选, 在压浆过程中再根据现场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根据要求, 严格控制每孔注浆量、提升速度、注浆压力, 将压力控制在0.5~3.5 MPa之间 (可以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调整) 。注浆还应密切关注浆液流量, 当压力突然上升、下降, 浆液溢出时, 应立即停止注浆。必须查明异常原因, 采取必要的措施 (调节注浆参数、移位、打斜孔等方式) 方可继续注浆。

注浆量由注浆段孔隙率、注浆半径和填充、漏失情况确定, 现场据实计列。注浆必须连续进行, 若因故中断, 应找出注浆中断原因, 尽快采取处理措施, 及早恢复。注浆过程中应分序施工。如出现串浆现象, 应对串浆孔同时进行注浆处理。

4 WSS工法施工特点

1) 在喷浆过程中, 喷浆管不回转, 不会发生浆液溢流现象, 并且对砂砾层有很强的渗透性, 渗透范围可以根据压力大小人为控制。

2) 在二重管的端头设置的浆液混合器中, A、C无收缩浆液可以完全混合, 均匀地喷入到砂砾层中, 凝结时间可以自由调节, 并且可以实行复合喷入施工。

3) 施工从钻孔到喷浆完毕, 可以连续进行。

4) 位于任何土层都可以进行施工。

5 工程质量措施

1) 钻孔施工:开钻前, 应严格按照施工布置图, 布好孔位。钻机定位要准确, 开钻前的钻头点位与布孔点之距相差不得>2 cm。钻杆度不得>1°。钻孔时, 密切观察钻进进度, 溢水出水情况, 出现大量溢水出水状态, 应立即停钻, 分析原因再进行施工。

2) 配料:采用经计量准确的计量工具, 严格按照以设计配方配料施工。

3) 注浆:注浆一定要按程序施工, 每段进浆要准确, 注浆压力一定要严格控制, 专人操作。当压力突然上升或从孔壁、地面溢浆时, 应立即停止注浆, 每段注浆量应严格按照设计进行, 跑浆时, 应采取措施确保注浆量满足设计要求。

4) 注浆完成后, 应采用措施保证注浆水不溢浆跑浆。

5) 每道工序均要按排专人, 负责每道工序的操作记录。

6) 整个注浆施工应密切注意和防止地面出水溢浆、隆起等情况, 加强对施工地段的观测。

6 止水注浆所取得的效果

经过工作面周边造孔注浆, 最后施工21号孔时, 可以通过压水试验来验证注浆效果, 保证能封堵砾石层涌水通道, 在主斜井开挖施工时的总渗水量不>5 m3/h, 使主斜井掘进能顺利通过砾石层。

摘要:吴家峁矿井是山西汾西中泰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新建项目之一, 由于砾石层导水性极强, 若冒险掘进, 有突水的可能。为了避免突水事故发生, 对吴家茆煤矿主斜井采用了止水注浆加固工程方案,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煤矿主斜井,注浆技术,加固技术,方案研究

止水方案 篇2

心如止水

xīn rú zhǐ shuǐ

【反义词】

心猿意马、心旌摇曳、百感交集、怒目圆睁、怦怦直跳、心潮腾涌、心神不宁

【近义词】

心如古井

【词语释义】

心如止水,意指心里平静得像不动的水一样。形容坚持信念,不受外界影响。

详细解释

解释:心如止水,应先了解三心二意

三心: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对治于度日如年的烦恼(出于《金刚经》)

二意:说的是第二成含义,对于:快乐,理想,美好的回忆,打发无聊的时光! 做事不要三心二意,又如何理解呢?、(沾沾自喜,踌躇满志,都不能给冷静的分析、处理事务) 《金刚经》云: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指的就是生清净心,用心如止水来形容

心如止水用来比喻一种心态,平静面对一切,是比喻我们心灵处于某种宁静、清晰的状态。它让我们能如实、准确、客观地反映身心内外各种现象。就好比平静的水面,能如实、不扭曲地反映岸边的景物。有时,我们把这种状态也比喻为一面一尘不染的镜子。

造成我们的心灵不宁静的原因是我们的妄想与贪欲。它导致我们本来完整、清晰的智慧变得昏蒙、扭曲,看不清事实的真相。就好比水面的风,弄得本来平静的水面波澜翻滚,水中的倒影也变得支离破碎,甚至看不清。

心如止水还有一个含义是,当一件事来临的时候能如实地反映,当它过去以后,心里不留一点痕迹。所谓雁渡寒潭,物来即现,物去不留。

【出处】

出处:唐代白居易的《祭李侍郎文》:“浩浩世途,是非同轨;齿牙相轧,波澜四起。公独何人,心如止水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词语造句】

1、小明经历了太多的挫折,现在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他都能心如止水,淡定自若。

2、面对着窗外的喧闹,我内心心如止水。

3、我心如止水的玩着英雄联盟。

4、压力重重、忙乱不堪的日子里,如何做到心如止水呢?

5、对他人付出你的爱、快乐、智慧和所有生活中的幸事,直到你心如止水。

6、宁静的真正意义就在于:尽管处于这些纷繁复杂之中,你还是心如止水!

7、心如止水才会知足常乐,也能有身临皇宫般的愉悦心情。

8、即使危机即将到来,他仍旧心如止水,镇静地面对危机。

9、在写作业的时候要心如止水。

10、学习处事唯有心如止水,毫无杂念,才能做的全、美。

11、屡遭情变之后,她已然心如止水,古井无波。

12、他们通常心如止水,诚挚恳切。

止水方案 篇3

关键词:沉降缝,伸缩缝,设置止水型式,止水带材料

灌区的水利工程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涉及到了各个不同部位的复杂结构, 而各个部位的工程都需要根据结构自身的特性, 来设置不同的伸缩缝、施工缝以及沉降缝。由于各个部位, 所体现的功能不同, 所以各个缝在进行设置的过程中, 要设置不同等级的防水功能。以此来避免接缝出现渗漏绕渗, 从而导致整个工程的质量受到影响。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通常使用的止水结构形式, 以及止水材料的应用方式和特点。

1 常用的止水结构形式

灌区在进行止水结构形式设置这个过程中, 通常都是严格按照指示材料以及接缝混凝土的不同, 来进行区分和设置。灌区最常使用的都是, 埋入式搭接型以及嵌缝对接型两种不同的止水结构形式:埋入式搭接行主要是将接缝混凝土材料以及止水材料这两种不同的材料, 通过搭接的形式直接结合在一起, 而嵌缝对接型则是直接在接缝之中嵌入止水材料, 使得结构缝能够得到有效的防水性能。

埋入式搭接型池水结构是在涵洞、渡槽、水闸等水利工程建筑物中极为常见的一种止水结构。这类施工方式主要是在施工的过程中将止水带, 直接埋入接缝的两个砌体结构之中, 利用这一方式能够使得两个不同的砌体结构之间的缝隙能够得到极大的缩小。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 其两侧不同的位置都应当单独进行浇筑、振捣。直到另一侧的混凝土完全达到相应的强度之后才能够对另一边的混凝土进行浇筑振捣。但是这类止水类型自身中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振捣不密实, 这直接影响到了止水结构自身的效果, 可能会出现绕渗的现象, 并且在振捣不严实的情况下, 混凝土自身的强度也就不足, 如果止水带一旦出现了损坏的现象, 就急需对其进行相应的更换。嵌缝对接心止水结构式是防渗渠、渡槽、护坡面板等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较为常见的一种止水结构形式, 这类止水结构施工形式, 主要是通过嵌填在接缝位置的填料、止水材料, 来使得结构能够达到止水的目的。在进行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主要是将混凝土板清理干净后, 直接在结构接缝中灌注混凝土。

2 止水材料的选择

止水材料的选择通常依止水结构型式而定。

2.1 埋入式搭接型的止水材料

埋入式搭接型的止水材料通常可选的有PVC止水带、各种橡胶止水带以及铜、不锈钢止水带等。PVC止水带暴露在空气中, 或受阳光照射时容易老化, 而低温性能差, 当温度低至6℃时, PVC就会变脆, 承受接缝拉伸时容易发生断裂, 造成止水失效。水工建筑物多为露天修建, 且东北地处寒冷地区, 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均在0℃以下, 灌区一般不采用此类止水材料。

橡胶止水带弹性较好, 施工中不易损坏, 可以承受较大的接缝位移作用, 但橡胶接头比较困难。天然橡胶抗臭氧能力差, 且有与PVC止水共同的弱点, 也不常用, 合成橡胶的强度略低于天然橡胶, 但其抗老化、耐臭氧、耐低温性能较好, 其价格也较天然橡胶止水带要高, 同时接头困难, 需用较高的温度和压力进行硫化连接。该种止水材料, 在南疆低水头水工建筑物中应用较多。橡胶止水带在运输时, 应避免阳光直射, 勿与热源、油类及有害溶剂接触。存放场所最好保持-10~30℃, 相对湿度40~80%。施工中应注意:止水带施工中, 由于混凝土中可能有尖角的石子和锐刃的钢筋, 所以在浇捣和定位橡胶止水带时, 应注意浇捣的冲击力, 以免由于力量过大而刺破橡胶止水带。

2.2 嵌缝对接型止水材料

嵌缝对接型止水材料主要指伸缩缝填料。传统的填缝料有沥青油麻、沥青油毡、沥青砂浆、聚氯乙烯油膏和焦油塑料胶泥等, 这些材料价格较低, 具有一定的防水止水能力, 在较早的防渗渠道、大坝防渗面板、小型涵洞接缝、及小型水闸的伸缩缝填料应用较多。但这些材料都需要加热施工, 存在因加热温度控制不当造成止水材料碳化、老化, 止水失效等情况;如果混凝土侧面不干燥、不洁净时, 嵌入的填料与混凝土反粘结不牢, 易从缝中拉出。

3 新型止水材料的使用

近几年来由于水利工程修建越来越多, 所以各种不同的水利工程材料被水利工程修建过程中广泛的应用。

3.1 钢边橡胶止水带

钢边橡胶止水带自身所具有的特性主要是止水带的断面是使用非等厚的结构来构成, 并且其中由防水区以及强力区组成, 利用到水利工程之中后能够使得其中的受力更加的均匀合理。目前绝大部分的钢边橡胶止水带都是通过镀锌钢带, 以及天然的橡胶材料, 通过特殊的方式来组合而成。其橡胶材料主要为具有较高的耐老化性的天然橡胶, 并且在其中添加了一定的防老剂, 有着极强的自粘性。这类止水带在高温的情况下并不会出现流淌的现象, 在冬季严寒的情况下也不会出现发脆的情况。此外, 钢边橡胶止水带自身有着极为良好的耐腐蚀性、耐老化性, 有着极长的使用寿命, 产品自身没有任何的毒性。

3.2 遇水膨胀橡胶类止水材料

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材料是在基质橡的基础上, 加入膨胀剂及其他填料来制备的。膨胀剂主要是一些吸水性物质, 包括有机类的高吸水性树脂和无机的改性钠基膨润土。

目前, 在老建筑物加固改造、新老砌体结构缝处理及常用水工建筑物中使用较多的为遇水膨胀橡胶止水带, 该类止水带除具有普通橡胶止水带的性能外, 其主要特点是内防水线采用了具有遇水膨胀特点的特殊橡胶制成, 使之遇水膨胀后增加了止水带与构筑物的紧密度, 从而提高了止水防水性能, 它解决了长期困扰的环绕渗漏问题。

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材料特点, 施工安全性:因有弹力和复原力, 易适应构筑物的变形;对宽面适用性:可在各种气候和构件条件下使用;优良的环保性:耐化学介质性、耐老化性优良, 不含有害物质、不污染环境。较常用的有PZ制品型止水条和PN腻子型遇水膨胀止水条。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现代新型材料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过程中, 大量的新型复合材料也在不断的涌现出来, 这些新型材料对于水利工程的止水来说有着更高的适应性, 从而使得水利工程能够获得更好的防水性能。同时也让水利工程自身的寿命、耐久性、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等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这为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叶合欣, 黄楚红, 陈建生.化学灌浆在沙坪水闸闸墩沉降缝处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水专学报, 2006 (3) .

[2]杨德明.浅谈黑泉水库面板坝新型止水结构的施工及造价[J].电力标准化与计量, 2005 (3) .

心如止水 篇4

此时的我,心中对生活的热情早已化做一汪无色无味的死水。噢,不,它不是无味,它是咸的,是泪水的那种咸。它占据了我整个心,使我的心再也容不下任何情感。酸,甜,苦,辣,我早已尝过,但它们犹如一阵尘埃随风一去不复反,但它们所留下来的痕迹我抹不去。初中生活对于我来说是枯燥无味的,之前我还满怀信心地走进这崭新的大门,经过这几年来的磨练,我才从梦中惊醒,我已不再是那个稚嫩的孩儿,而是一位要面临人生第二大转折点的中学生。童年必须和我说再见了,但它也没什么好留恋的,因为我的童年并不快乐。考试,竞争,考试,竞争……似乎家长的脑袋里只有这四个字,就连有些孩子也被传染了,但考试就一定重要吗?你的灵魂呢?你的灵魂哪里去了,它有着你的思想,有属于你自己,你一个人的思想,它们都被吞噬掉了吗?明白人都哪去啦?明白人都哪去啦……

这汪水,在被黑风的洗礼后,有平静了。

深基坑支护止水设计探讨 篇5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止水帷幕,管井降水

1 工程概况

康居苑住宅小区9号、10号楼位于太原市旱西门街与坡子街交叉口的西北角。南邻中保大厦、市建委住宅楼, 北邻环公园规划路, 中保大厦为砖混结构, 地基处理为粉喷桩, 桩长6.6 m, 桩直径500 mm, 埋深10 m, 市建委住宅楼为砖混结构, 地基处理为碎石桩, 桩长8.5 m, 埋深10 m, 桩直径为400 mm, 园林局住宅楼为旧楼, 砖混结构, 地基未处理, 基坑西侧暗渠内宽2.4 m, 深2.6 m, 结构形式为砖混结构, 在基坑北西、北侧100 m左右就是龙潭湖水, 所以水量大, 止水难度高。该项目为高层住宅楼, 建筑面积约66 000 m2, 地下停车场18 000 m2, 地上29层, 地下2层。框架—剪力墙结构。

基坑南北长160 m、西边宽70 m, 东边宽50 m, 基坑成“L”形, 基坑开挖深度8.4 m。本工程基坑安全等级确定为二级基坑。

2 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本工程场地地下水水位埋深1.90 m~3.20 m。从勘察报告中可知埋深12 m~18.5 m范围内有1.6 m~6.5 m厚的细中砂层, 该层透水性相对较大, 根据太原市区类似场地的经验, 基坑支护的同时要做好周边的止水帷幕。

本工程场地土支护结构影响范围内, 埋深18 m以内, 除埋深12 m~18.5 m为一厚1.6 m~6.5 m细中砂层外, 主要以粉土、粉质黏土为主, 18.5 m~28 m以粉土为主。支护计算时, 所选用的参数参考勘察报告并结合工程经验做了适当的调整。具体参数、土层分布及主要物理力学指标见表1。

3 深基坑支护止水类型选择

本工程选择喷锚网支护止水技术、搅拌桩止水帷幕+管井降水技术相结合的深基坑综合支护止水方案。

基坑的北、东、南采用深层搅拌桩与土钉墙联合支护结构, 但在靠近基坑西侧约5.4 m处有一深度为2.6 m砖混结构暗渠, 距基坑3.4 m处有一供热管道, 故不能在自然地坪向下放台, 为保证暗渠和供热管道的安全, 在基坑的西侧布一道锚索, 因此西侧选用深层搅拌桩与土钉墙、锚索联合方式作支护。基坑北、东、南三侧周边环境条件可以放台卸荷, 东、北侧放宽3 m、高2.5 m台, 南侧放宽1.5 m、高2.5 m台, 减小支护风险程度, 降低造价, 这样既安全又最经济。

本工程场地地下水位高, 又距龙潭湖水近, 基坑止水也是本工程的设计重点, 因此基坑四周采用深层搅拌浆喷桩作为止水帷幕。基坑北、西、东侧采用三排深层搅拌桩, 南侧为三排深层搅拌桩, 每隔四根桩增加一墩子, 墩子由四根搅拌桩构成, 起结构加固的作用。搅拌桩桩间距0.35 m, 排距0.4 m。

4 基坑边坡喷锚网支护止水结构

4.1 土钉技术参数取值

本工程地勘报告, 提供的C, Φ值对支护设计十分重要, 根据土工分析的其他各项指标e, IL等综合分析, 我们计算时第①层土Φ取18°;第②层土C值取10 kPa, Φ取10°;第③层土C值取12 kPa, Φ取14°;第④层土Φ取30°;第⑤层土C值取10 kPa, Φ取18° (见表2~表4) 。

4.2 喷射混凝土与注浆设计

喷射混凝土采用C20级, 配比为:水泥∶砂∶石=1∶2∶2, 采用P.S32.5水泥, 由于在冬天施工土钉墙, 最低气温达到-10 ℃, 所以掺加早强防冻剂4%, 层厚10 cm±2 cm, 钢筋网:ϕ6.5@250×250。采用Φ14螺纹筋作为加强筋将锚杆头钢筋网焊接在一起, 土钉、锚索注浆采用P.A32.5水泥, 水灰比为0.6, 压力不低于0.4 MPa。土钉注浆水泥用量15 kg/m~30 kg/m, 锚索注浆水泥用量40 kg/m~60 kg/m。

4.3 止水帷幕设计

基坑北、西、东侧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设计施工三排搅拌桩, 桩径500 mm, 桩长分别为14.1 m, 18 m, 14.1 m, 桩底标高分别为-18.1 m, -19.5 m, -18.1 m, 基坑南侧设计施工三排深层搅拌桩, 每隔四根桩增加一墩子, 桩长15.5 m, 桩距为350, 排距400, 水泥掺量15%~18%。

4.4 锚索和腰梁

锚索采用1 860 N/mm, 二级ϕ15.24 mm低松弛钢绞线。采用2×20号槽钢做腰梁垫板厚16 mm。两根槽钢上下平行放置, 用短钢筋电焊连接, 保证固定垫板与孔向垂直和孔中心一致。

5 基坑开挖、降水与监测

5.1 基坑开挖

根据地质情况、周边环境和支护设计, 开挖要求如下:1) 严格分层开挖, 每层不得超挖;尤其是锚索支护段必须等锚杆到达龄期张拉完毕后再进行下层土体开挖;2) 开挖时将基坑边的附加载荷减到最小 (即移开地面堆载) ;3) 开挖下层土时, 保护上层支护的边坡, 不得碰撞喷锚结构;4) 土方开挖后, 及时修坡, 及时提供喷锚作业面;5) 实施分层分段跳挖施工, 每次开挖长度不大于25 m, 开挖深度不大于1.5 m。开挖前先编好网, 开挖后能及时挂网喷射混凝土, 封闭土体, 做到随开挖、随支护, 尽量减少土体变形时间;6) 在施工前应检查现场的排水系统, 做好基坑周边地表水及基坑内积水的排汇和疏导, 防止基坑暴露时间过长或被水浸泡。

5.2 降水

基坑开挖深度内的含水层主要以粉质黏土和粉土为主, 水位埋深1.9 m~3.2 m, 水位降深至±0.000标高下-10.9 m。地下水主要以潜水为主, 降水主要采用管井降水。因管井降水影响范围较大, 其他边坡周围有建筑物, 离规划路较近, 管井降水必然引起地基沉降, 所以, 从土层可降性分析和技术经济比较, 优化止水方案采用深井管井降水+水泥搅拌桩帷幕侧壁止水。基坑内部设计39眼降水井, 井深16 m, 钻孔孔径600 mm;为了控制降水对南侧建委楼、中保大厦和西侧规划路的不利影响, 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施工的顺利进行, 维持南、西侧地层的原有平衡状态, 保证南侧建委楼、中保大厦和西侧规划路的安全。基坑南侧、西侧布设15眼回灌井, 钻孔孔径200 mm, 在建筑物发生沉降时启用, 不需要回灌时, 可作观测井使用。

5.3 监测

施工监测是基坑支护信息化施工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基坑支护设计、施工受地质、水文环境、天气、荷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设计方案难以完全符合工程实际情况。施工中加强施工监测, 应用信息控制法实施全程跟踪动态设计尤为重要, 也是喷锚网支护技术的精髓和重点所在。监测包括:基坑支护体系水平位移和沉降监测, 邻近建筑物的沉降和变形监测。当变形过大或变形速率过大时, 应加密观测次数, 并分析变形原因, 及时采取措施。监测仪器可选用经纬仪、水准仪等, 基坑监测由专业技术人员实施。本基坑水平位移最大值为17 mm, 没有引起周边建筑物的沉降。降水前, 降水井、观测井统一联测静水位, 确定基准点。降水5 d~10 d内, 早、晚观测一次水位、流量, 以后每天观测一次, 并作好记录。进入雨季或出现新的补给源时, 增加观测次数。观测记录及时整理, 绘制QtSt关系曲线图, 分析水位下降趋势与流量变化, 预测水位下降达到设计要求的时间, 根据抽水情况, 研究降水设计的可靠程度或提出调整措施。

6 结语

本工程距龙潭湖水近、基坑单边长度大、冬季施工土钉墙、止水帷幕不漏水、降水时间长、降水效果好、基坑变形没有引起周边建筑物沉降, 从本工程的特点和实践来看, 喷锚网支护止水技术、搅拌桩止水帷幕+管井降水技术相结合的深基坑综合支护止水方案, 是深基坑支护工程采取的一种在经济技术上都合理的支护类型。

参考文献

[1]JGJ 120-99,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S].

[2]YB 9258-97, 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S].

[3]CECS 96∶97, 土钉支护技术规程[S].

新型止水螺杆回收利用技术 篇6

大型住宅或者商业综合体地下室外剪力墙、人防墙等需采用止水螺杆。传统的止水螺杆在拆除墙模板的过程中往往会导致螺杆松动, 产生防渗漏的风险, 且使用量大、不可回收, 成本高等特点。

2传统加固体系的问题分析

传统螺栓加固因为采用通丝或两端丝口, 中间焊接止水环, 所以加螺杆加固存在材料浪费大。同时由于每根螺杆后期均须切割才能进行迎水面防水施工, 后期切割及螺杆口修补量大, 部分会影响工期。最后传统螺杆仅依靠中间焊接的止水环进行止水, 存在渗漏风险等问题。该螺栓“适用于高强度竹胶模板施工的水工构筑物”, 其型式如图1所示。

3新型技术设计

新型螺杆加固构件, 由螺杆 (可回收) 、连接体 (带止水环) 及橡胶环组成, 操作时和普通止水螺杆相似, 通过止水带与橡胶环间距控制墙厚, 外侧用蝴蝶扣固定从而达到加固模板效果, 具体如图2、3所示。

说明:①采用A12螺杆, 每根螺杆长度L=墙厚+2×18 (模板) +4×50 (方钢) +2×30 (蝴蝶扣) +2×30 (螺母) +2×50 (伸出长度) ;②连接体:根据墙厚设计螺杆长度, 在中间焊止水环;③橡胶止水环:在两端预留锥形橡胶止水环;④新型螺杆加固构件内侧无需焊定位筋, 通过止水带与橡胶环间距控制墙厚。

拆除时, 只需扭掉二端丝杆, 拆除橡胶环, 进行砂浆修补, 就可以进行防水施工, 如图4、5所示。

4施工应用效果

本工程在整个地下室剪力墙、梁、人防墙应用新型螺杆加固构件技术, 施工简单高效, 两端螺杆拆除后螺杆孔观感质量良好, 后期地下室螺杆孔位置均未出现渗漏现象。实现了“好又快”的施工目标, 受到了业主、监理单位的广泛好评。

5结束语

传统的止水螺杆后期切割及螺杆口修补量大, 不可回收, 且存在渗漏风险问题, 使用新型的可回收螺杆加固构件, 较好的解决渗漏风险、使用简单、可回收、成本低。新型加固螺杆技术可广泛的应用于地下室外剪力墙、人防墙或其它防水要求较高的外墙模板加固施工。

参考文献

[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S].JGJ18-2012.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S].GB50300-2013.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GB50204-2015.

止水帷幕桩封闭降水施工 篇7

中铁三局集团科技研发中心工程位于太原市新建南路1号, 总建筑面积6.8万m2, 地下2层, 地上37层, 建筑高度170 m。本工程地下水埋深比较浅, 场地地下水位约-3.5 m, 为了在基坑开挖期间减少基础内土质和基底的含水量、保持基坑边坡和基坑底板的稳定、施工场地邻近建筑物和地下管网的使用、便于±0.00以下主体工程的正常施工, 需将地下水降至基底以下0.5 m~1 m。

1 基坑降水方案

1) 本工程采用止水帷幕桩封闭降水技术, 基坑外围设850 mm止水帷幕桩, 桩长23 m (西侧25 m) 。基坑内设27眼降水井, 井纵横向间距约为14 m, 井深20.7 m, 相对标高-21.9 m, (深入基底7.5 m) ;2眼观测井, 井深18 m, 相对标高-19.2 m。基坑外设19眼回灌井, 井深15 m;5眼观测井, 井深15 m。2) 降水井采用一井一泵, 一泵一管独立降水。降水井水管与排水总管相连, 排水总管接入基坑南侧沉淀池。水流经三级沉淀后排入市政管网。回灌采用自然回灌和加压回灌相结合的方式, 基坑北侧、西侧、南侧采用加压回灌, 东侧采用自然回灌, 在西侧设加压回灌水箱, 水泵抽取沉淀池内清水给水箱供水。回灌采用自动控制装置, 通过水位传感装置启闭加压回灌水泵, 实现回灌智能化。3) 降水井成孔直径700 mm, 井管直径400 mm。基坑内10眼降水井采用钢管井, 其余17眼采用水泥网眼管井。东侧基坑边采用大管径自然回灌井, 西、南、北侧基坑边采用小管径加压回灌。大管径回灌井做法同水泥网眼降水管井, 小管径加压回灌井成孔直径120 mm, 井管直径76 mm。观测井做法同小管径回灌井。

2 降水施工技术的要求

2.1 成孔施工工艺

1) 采用反循环泥浆护壁成孔, 循环泥浆性能要求为:注入孔口的泥浆比重不大于1.10;排出孔口的泥浆比重不大于1.20。2) 砂石泵启动前要检查系统的密封情况, 从砂石泵吸入口直到钻头吸渣口上, 发现密封不好及时处理。3) 启动砂石泵, 待反循环正常后, 才能开动钻机慢速回转下放钻头。开始钻进时先轻压慢转, 当钻头正常工作后, 逐渐加大转速调整钻压。4) 钻进过程中应细心观察进尺及砂石泵排渣出渣情况, 排量减少或水中含钻渣较多时应适当控制钻进速度。5) 钻进时如孔内出现坍孔等异常情况时, 应立即将钻具提离孔底并控制泵量, 保持冲洗液循环以吸除坍落物;同时向孔内输送性能符合要求的泥浆, 以抑制继续坍孔。6) 为提高钻进效率和保证孔壁稳定, 必须及时换浆和排渣, 确保泥浆性能指标满足钻进成孔需要。7) 成孔质量标准:孔径允许偏差+50 mm;孔深允许偏差+300 mm;垂直度允许偏差小于1.0%;差孔底沉渣不大于100 mm。8) 清孔: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 此时空转不进尺, 加大泵量, 以比重1.05~1.10的低比重新泥浆替换孔内比重较大的泥浆。9) 滤管安置:滤管接头处用4根竹片及铁丝绑扎结实, 必要时接头处包纱网。滤管安置后应保持垂直和居中。10) 滤料填筑:滤管下完后注清水, 稀释孔内泥浆比重接近1.05后, 再填入滤料, 滤料必须沿四周均匀填入, 填入4 mm~6 mm砾石滤料, 井口下1 m~2 m四周用粘土填实封死。11) 洗井:洗井采用空气压缩机, 先清除泥浆再进行抽水, 待水清砂少后再安装潜水泵进行抽水, 直至满足要求为止。成井后必须及时洗井, 做到随打随洗, 不得搁置时间过长或成孔后集中洗井。

2.2 排水、回灌系统及观测井的技术要求

1) 抽水泵采用0.75 k W~3 k W, 流量5 m3/h~25 m3/h清水泵, 对每口管井中设置的潜水泵进行试运转, 检查泵体及控制系统是否能正常运转, 确认无误方可使用。

2) 抽水管采用32 mm的高强度胶管。

3) 在场地北侧、西侧、南侧设DN200排水总管, 排水坡度3‰, 并在适当位置预留DN50排水口便于与抽水胶管连接。在南侧靠近厕所的位置设2.5 m×1.2 m×1.2 m的沉淀池, 沉淀池的水一部分用于冲洗厕所、场地绿化、现场喷洒, 减少扬尘;一部分水用于基坑回灌, 从而节约水资源。

4) 大口径回灌井采用自然回灌。小口径回灌井采用加压注水回灌, 各回灌井用水管连通, 阀门控制, 根据自然水位下降大小调整回灌力度。回灌宜用清水, 用沉淀池抽出的清水进行回灌。

5) 基础西侧、南侧局部、北侧采取加压封闭注水, 回灌方法采用距地坪2 m高处安置2 m×1.5 m×1.2 m的储水箱, 用水管将各回灌井封闭连接, 通过安置于观测井内的浮球上下变化, 自动控制浮球阀门启闭回灌系统。

6) 观测井水位变动范围为原水位上下0.5 m。

7) 观测井安装电子感应水位装置。

回灌智能化系统示意图见图1, 原理图见图2。

2.3 降水运行及管理

1) 西侧降水井待袖阀管注浆加固施工结束后, 方可进行成井施工, 避免地基加固施工影响成井质量。

2) 降水在土方开挖前10 d或更早进行, 随着开挖深度的加深可逐节拆除上部井管, 水泵在疏干时可随井内水位即时开泵与关泵, 根据开挖进度, 控制井内水位在一定深度内。

3) 每天对抽水设备进行检查, 及时发现设备运行中的故障和异常状况, 以便及时排除。

4) 降水运行过程中, 现场实行24 h值班制, 值班人员做好各井的水位观测工作, 认真做好各项施工记录。对降水运行的记录, 及时分析整理, 绘制Q—t (抽水量与时间图) 与s—t (水位下降值与时间) 关系曲线图, 分析水位下降的趋势与流量变化, 预测水位下降至设计要求的时间, 根据实际抽水情况, 指导降水运行, 不断优化降水运行方案。

5) 井口、井管设置醒目标志, 做好标识工作。

6) 土方开挖时, 要派专人配合挖机施工, 做好井管、抽水管及电路的保护工作, 确保降水持续正常运行。

2.4 降水监测

1) 在降水过程中, 对各降水井和观测井, 挂牌标志, 对水位、水量同时进行观测。

2) 降水开始后, 在水位未达到设计要求前, 每天对观测井进行测量, 测量由专人负责, 每天早上6:30, 下午17:30进行测量, 并保证水位, 水量监测准确、真实。

3) 当水位稳定时, 每天观测1次, 主体施工至±0.00 m, 每周1次。

4) 水位有异常情况时, 要根据需要随时观测。

5) 水位观测精度±1 cm, 流量观测精度±0.1 m3。

3 降水运行相关措施及应急措施

1) 降水应急方案:如出现围护渗漏、大量降水、明水倒灌等原因导致水位降不下去, 而影响基坑开挖进度。采用在开挖部位施工轻型井点进行强行降水, 在短时间内解决降水不到位引起的问题。

2) 用电供应方案:在施工过程中, 为防止临时停电影响降水施工进度, 现场配备柴油发电机组一套, 并在临时停电时迅速开启备用电源。

3) 排水保证措施:施工现场潜水泵数量除满足现场正常施工要求外, 应多配置6台, 防止潜水泵不间断运行导致水泵烧坏, 以便第一时间进行更换。

基坑开挖期间由于降雨或泄露等出现明水, 设500 mm×500 mm×500 mm集水井进行明排或设300 mm×300 mm水沟, 将水引入井内抽走。

4) 井管保护:基坑开挖期间, 保护降水井管及排水管道, 以防被碰坏或压坏, 由专人看护井口, 进行井口覆盖, 防止杂物掉入, 以保证开挖期间降水井持续正常运转。坑内降水井的孔位根据深基坑的支撑图正确定位, 不能与设计的支撑相碰。

4 降水对基坑周围既有建筑物的影响与防治

基坑降水有可能引起基坑周边建筑物和路面的不均匀沉降。情况严重时可能引起周边建筑物的开裂、道路的塌陷等严重情况的出现, 所以在基坑降水过程中, 为防止以上情况出现, 应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1) 在抽水过程中, 安排专人对出水的清浊度进行观察, 如果发现出水浑浊, 说明抽水过程中有大量泥沙抽出, 则应立即停止抽水, 根据漏沙情况, 制定详细处理措施 (如在井管内加隔沙内套等方法) 。

2) 应尽量避免降水漏斗的形成, 或适当缓解降水漏斗的坡度, 在降水过程中, 根据观测情况进行回灌, 尽可能减少对基坑既有建筑物的影响。

3) 抽水过程中要考虑到一切的客观和主观因素, 提前制定应急措施, 确保抽水过程不间断地进行。

4) 采用井管下端抽取地下水, 上部自行回灌, 来平衡水位, 以达到降水坡度内不至流速太快, 而带来的水压突然释放。

5) 基坑开挖期间若出现明水, 设500 mm×500 mm×500 mm集水井进行明排或设300 mm×300 mm盲沟, 将水引入井内抽走, 也可增加真空井点辅助强降。

5 评价

1) 环保性:本工程将基坑的地下水抽取后, 经过过滤、沉淀等处理后储存于沉淀池, 一部分水用于冲洗厕所、场地绿化、现场喷洒, 减少扬尘;一部分水用于基坑回灌, 大大节约了水资源。

2) 技术先进性:回灌采用自动控制装置, 通过水位传感装置启闭加压回灌水泵, 实现回灌智能化。

3) 经济性:本工程所用的基坑降水排水总管道均为该工程中将来要安装的消防管材, 等基础工程施工完毕后, 再将管道拆除, 等待消防管道安装工程开工时使用;本工程基础施工期间, 除饮用水外, 其他生活和施工用水都为经处理后的基坑地下水, 降低了施工场地的用水成本。

6 结语

本工程采用止水帷幕桩封闭降水技术, 地下水的控制采用坑内深井降水与坑外回灌的方案, 从而达到了深基坑施工安全可靠、经济合理、节能环保的目的。

摘要:以中铁三局集团科技研发中心工程为例, 对基坑的降水方案进行了研究, 并对工程采用的止水帷幕桩封闭降水技术的施工工艺进行了详细阐述, 分析了降水对基坑周边既有建筑物的影响, 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指出采用该降水方案确保了基坑的安全运行。

涵闸止水技术创新及运用 篇8

1 涵闸止水创新的重要性

涵闸闸门止水橡胶损坏快, 止水维修频繁, 维修成本高, 维修后止水持续时间短, 效果不理想, 是多年来未能解决的一道难题, 并且闸门维修期间, 给工农业用水带来了极大不便。

1.1 维护费用较高

据多年来的维修记录统计, 涵闸止水的维修频率较高, 平均一年半到两年须维修一次。10年要维修5~6次, 每次维修费用在16万元以上, 10年维修费达到80万元以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维修费用也在不断的提高。

1.2 传统止水漏水严重

以河口供水分局宫家引黄涵闸为例, 该闸设计流量30m3/s, 经长期全面检测, 测量闸前闸后水位差 (闸前水位12.30m、闸后水位10.20m、水位差2.10m) 测算得三孔闸门总漏水量930m3/h, 每天24小时漏水量为2.2320万立方;据近几年放水记录来看, 年关闸时间为183天, 每年可损失水量408.46万立方, 粗略估算, 直接损失达十几万元。

1.3 维修时间过长

涵闸维修时, 必须先在闸前闸后修建挡水坝, 再清理洞身中的淤泥, 之后才能进行闸门维修, 所以时间较长;引黄涵闸既担负着农业灌溉、人畜吃水的任务又肩负着工业生产用水的重任, 由于闸门维修时间过长, 直接影响到工农业供水时间安排, 给工农业发展带来了阻碍。

2 涵闸止水创新技术

2.1 闸门维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2.1.1 闸门侧斜

原始传统闸门滑动轮普遍存在不同心的现象, 使滑动轮工作时偏离中心, 个别轮不在道轨上运行, 受力不均, 导致闸门与闸门槽运动不规则, 造成了闸门倾斜, 加速闸门磨损。

2.1.2 螺栓间距过大

闸门止水撕列是造成漏水的直接原因, 固定橡胶止水螺栓间距不合理 (原螺栓间距0.2m/根) , 造成固定螺栓与螺栓之间的橡胶脱离止水夹板, 而且有杂物塞入橡胶与夹板之间, 越塞越多使橡胶板受力增大, 导致拉断或撕列。

2.1.3 夹板及止水橡胶变形

止水夹板薄, 螺栓受力不均匀或扭力超标时, 造成夹板及止水橡胶变形, 使整个止水缺乏整体性, 顶止水、侧止水、底止水四角没有连带加固措施, 而且这四个角最易损坏。

2.1.4 其他

闸门与启闭机不同心、闸门中心吊耳偏离中心、闸门两侧有杂物、闸门滑动轮偏离主轨道、起落不平稳、冬季带冰放水、操作不规范等是加快闸门止水严重磨损的原因, 致使缩短了闸门维修的周期, 增加维修成本。

2.2 涵闸止水创新技术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 在对宫家引黄涵闸维修时, 经过反复研究及实验, 创造了新的闸门止水技术, 经过十年的运行考验及不断改进, 该技术效果显著, 其具体实施如下:

2.2.1 检查分析

对每孔闸门进行全部冲洗清淤, 在闸门关闭位置检查橡胶止水与闸门槽的间隙大小并作详细记录并对有关部位做明显的标记, 对易损部位进行对比分析, 找出问题的主要起因。

2.2.2 三线一致

对四个角的稳定轮进行调整, 找一个最有代表性的点, 也就是说闸门与闸门槽相互同心的轮来做基准点, 使启闭机、吊耳、对应的稳定轮与基准轮相对一致, 达到三点一线, 三线一致的受力格局。

2.2.3 调整间隙

调整闸门主要部件间隙, 对闸门吊耳与闸门吊耳销间隙过大或孔径椭圆的进行修补和加钢套, 吊耳偏离中心的增加钢垫进行调整, 最大可能的缩小吊耳与吊耳销的间隙, 从而减少闸门的倾斜度。

2.2.4 最佳间距

根据闸门槽间隙安装橡胶止水, 并按止水受力部位加密止水夹板固定螺栓。经反复试验, 止水夹板固定螺栓最佳间距为 (70mm~100mm) 。

2.2.5 统一扭力

为使止水夹板受力一致, 利用公斤扭力表对夹板固定螺栓进行紧固, 扭力12kg~16kg为最佳。

2.2.6 胶板一体

增加止水夹板厚度, 从原来的0.4mm增至0.6mm, 并在止水夹板孔四周加焊4mm的稳钉, 从而增加了止水橡胶与夹板的结构性、稳定性及耐磨性。 (夹板螺栓及稳钉要经过防锈处理)

其次, 在顶止水、侧止水、底止水四角安装三角夹板 (尺寸不低于50mm*50mm的直角三角板, 厚度0.6mm) , 起到连带加固作用, 防止四角的磨损。

2.3 技术创新点

2.3.1 灯光透视法

采用灯光透视检测法比沿用传统的检测方法省工省力, 经济简便, 填补了闸门维修史上的一项空白。

2.3.2 公斤扭力表的作用

在安装闸门止水时首先引用公斤扭力表, 使橡胶止水受力一致, 有效地防止了夹板及止水橡胶变形, 延长了止水橡胶的使用受命。

2.3.3 稳钉的作用

在止水夹板孔四周加焊4mm的稳钉, 解决了橡胶受力后孔距扩张变形, 从而增加了止水橡胶与夹板的结构性、稳定性及耐磨性。

2.4 验收与使用

将闸门慢慢放下检查闸门与闸门槽结合部位是否密封, 检查可用12伏手提灯或灯光沿着上止水向下止水进行透视检查, 同时查看止水螺栓扭力是否一致;经过验收后开始使用, 通过多年来的实际运行是安全可行的。

3 效益对比

以河口供水分局宫家引黄涵闸为例:

3.1 节水显著

老涵闸止水技术:闸前水位12.30m、闸后水位10.20m, 水位差2.10m, 三孔闸门总漏水量为930m3/h。

维修后闸前水位12.21m, 闸后水位10.18m, 水位差2.03m, 三孔闸门共漏水1.6m3/h, 而且关闸后大河的含沙量高于2.5kg时, 1~3小时闸门缝隙便因淤积堵塞停止漏水。最低可节水928.4m3/h, 每年节水408.46万立方。

3.2 减少损失

根据每年可节水408.46万立方, 每立方仅按照现行收费标准粗略估算, 10年可减少损失120万元。宫家引黄涵闸为三孔闸, 单孔就可减少损失40万元。

3.3 节约经费

一般来说, 平均一年半到两年维修一次, 10年要维修5~6次, 每次维修费在16万元以上, 10年维修费达80万元以上, 使用本项技术10年只维修1次, 不仅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 节约了水资源, 而且可节约维修经费60万元以上。

两项合计, 三孔涵闸10年可节约资金将达200万元, 该技术已经经过长达12年的耐用性、防漏性等试验, 已经极为成熟。

止水方案 篇9

集美大桥位于厦门岛北部的浔江海域, 道路主线起于本半岛五石路环岛北路南侧路段, 先上跨环岛北路, 再以隧道方式下穿机场 (厦门高崎机场) 跑道, 后以跨海大桥方式跨越浔江海域, 并在集美区乐海路登陆前行, 再上跨同集路后落地, 最后顺接集美大道并连接福厦高速公路连接线。隧道穿越厦门机场规划填海造地扩建范围, 为三孔八车道矩形断面, 全长1400m, 地貌为滨海滩涂, 局部为裸露的花岗岩, 涨潮时最大水深超过10m, 隧道施工受潮汐影响非常大。由于隧道施工采用明挖暗埋的作业方式实施隧道主体工程的施工, 所以需要在拟建隧道的两侧分别建造围堰进行止水挡护。

2 止水帷幕

2.1 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

本项目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布置方式为多排布置:桩径600mm, 桩距500mm, 搭接100mm, 布设3排。依据设计图纸, 高压旋喷桩可选用水泥掺合料, 不小于30%的材料加入量, 可选定区域水灰比为0.8~1.0的水泥浆液。选用强度等级为32.5的硅酸盐水泥, 能依据四周地质和水文状况变化, 加入适量的掺合料与外加剂。施工前要先做试验桩3根, 以确定最好施工工艺和作业参数等。经过测试试桩得到钻头旋转速度、钻头提高速度、浆液流量等数据, 用于监控施工中的实际作业。

2.1.1 施工轴线与布设孔位。

施工前要依照施工图纸测放施工轴线与孔位, 并对其实施妥善保护, 桩位设置和施工图纸误差不能大于3cm。

2.1.2 器械就位。

安装成桩设备就位平整与稳固, 以保证施工中不出现倾倒、平移, 同时可在桩架上需设置用于施工作业中探测斜度与深度的装置。桩机上安装用于记录喷浆管下沉与提升速度、喷浆时间等参数的自动记录装置。

2.1.3 水泥浆液制备。

依照试验验证的水泥浆液配合比与固化剂和外掺剂, 按照设计的桩长估算出高压旋喷桩的喷浆量, 制备水泥浆液后, 对水泥浆液各项参数进行检验, 合格后灌入蓄浆池, 准备进行喷浆。

2.1.4 喷浆成桩。

开动灰浆泵, 证实浆液从喷嘴喷出时启动桩机向下旋转钻进喷浆成桩并持续稳定喷入水泥浆液。根据设计要求的配比和搅拌试验实测的各项施工参数换算后确定搅拌桩的施工工艺。同时, 应用流量泵控制输浆速度, 让注浆泵出口压力维持在0.4 MPa~0.6MPa, 并要让搅拌提高速度和输浆速度同步。为确保搅拌桩的垂直度, 关注桩机平台的平整度与导向架对地面的垂直度, 让垂直度偏差不超过1%。为确保桩位正确度, 一定要运用定位卡, 让桩位偏差不大于3cm。对设计要求搭接成壁的桩要不断施工, 相邻桩施工间距时间不超过24h。

2.1.5 提升搅拌。

喷浆管下沉至设计标高时, 停止钻进, 旋转不停, 同时高压泥浆泵压力提高到设计值, 坐底喷浆30s, 边喷浆, 边旋转, 达到设计值时开始提升, 提升速度应符合设计值或由试桩确定, 继续边喷浆边提升。

2.1.6 成桩。

达到设计加固高度后停止, 开动灰浆泵冲洗管路中残存的水泥浆, 桩机移到另一桩位施工另一根搅拌桩。

2.2 垂直铺塑

2.2.1 平整场地和测量放线。

使用装载机与挖机配合作业进行场地平整, 场地平整后, 主管技术人员根据业主移交的控制点和水准点以及测量所要文件、图纸, 对测量人员实施技术交底;测量人员根据交底文件, 对铺塑的中心轴线、边界线和转折点等平面部位与高程进行准确定位, 并埋设钢管作为固定标志。

2.2.2 机具就位开槽。

机具就位前, 在交叉点处, 运用搅拌设备对交叉点实施搅拌, 形成一个T字或十字搅拌密封墙。设备就位后, 启动开槽机, 对准密封墙的中心轴线, 松动提动锯杆的钢丝绳, 放下锯杆开槽, 对土层进行切割, 同时通过副杆的往复运动及副杆上的刮板的切削功能, 地层表面被破坏, 同时由于主杆的重力, 倾斜向下挖深的锯杆, 向杆内注浆护壁, 通过反循环, 把槽内的泥沙等杂物携带到地面。成槽宽度为0.40m, 成槽过程中, 依据试验确定泥浆浓度, 确保槽壁不塌, 如果发生塌方应迅速采取措施进行解决, 如果塌方区域较小则采用人工处理, 区域较大则采用深层搅拌桩机进行连接。正式施工前必须进行铺塑试验, 以确定最好铺塑施工工艺。因为锯槽机大臂下降过程中, 锯槽机静止不动, 大臂端头运动轨迹起始段前3m左右为弧形, 因此, 从起始端的3m之后作为第一槽段的开始部位。

2.2.3 泥浆。

为确保槽壁稳定, 采用泥浆护壁, 且应依据实际地质情况用膨润土或粘土制作护壁泥浆, 泥浆浓度宜为1.2~1.3, 浓度应控制在沟槽不坍塌为好。

2.2.4 成槽深度检验。

进入不透水层下2m的是铺塑深度设计要求, 使用基槽清淤验槽数据以掌控铺塑底标高, 槽身的倾斜度不超过5%。

2.2.5 塑料膜铺设。

(1) 采用经试验验证满足设计要求厚度为0.3 mm的聚氯乙烯塑料膜。 (2) 把塑料膜加工到设计所需长度。铺设塑料膜要紧贴墙壁一侧。在铺设时, 为防止塑料膜滑入槽内, 在地面上应把预留的塑料膜要卷好放置在沟槽顶部, 并用粘土压住, 铺设塑料膜步骤结束。 (3) 搭接:两幅塑料膜中间搭接长度在纵向上不小于1m, 搭接应平顺、密贴、呈鱼鳞状;深度方向必须要保证整体性, 禁止接长。 (4) 5m后, 为避免槽壁塌方把塑膜滑入槽内, 粘土及时回填, 浓度依据现场试验决定;同时为了避免回填土料沉淤于前方没有铺塑的沟槽, 隔离桩要设置; (5) 预留膜:沟槽顶部预留的塑料膜最少要1m长, 同时把保护做好。

2.3 止水桩

在靠近机场跑道一侧由于空间有限, 不能采用围堰形式, 因此施工1排止水桩, 兼具止水桩和围护桩的作用。止水桩采用钻孔灌注桩, 桩径1000mm, 桩长16m~20m, 根据实际地质情况调整桩长, 素混凝土灌注, 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强度等级为32.5级, 并排咬接, 未保证止水效果, 采用跳钻法施工。桩基施工完后, 上面施工冠梁, 形成整体受力。

结语

通过采用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垂直铺塑和止水桩等综合止水措施, 机场隧道围堰止水效果能够满足隧道施工要求, 从而保证了后续隧道主体构造施工, 也为今后类似的工程提供有益的借鉴。

摘要:本文主要讲述了集美大桥下穿机场隧道围堰采用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垂直铺塑和止水桩等综合止水措施, 达到预期的止水效果。

关键词:隧道围堰,止水措施,止水帷幕

参考文献

上一篇:引导角色下一篇:交流伺服系统发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