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转让

2024-06-09

股权转让(共12篇)

股权转让 篇1

一、问题的提出

某有限责任公司 (下称“公司”) 共有甲、乙、丙、丁四个股东。甲为公司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总经理且持有公司70%股权, 其余股东各持有公司10%股权。甲与乙于2013年7月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书》 (下称“《协议书》”) 并经X市公证处公证, 《协议书》约定: (1) 乙将其持有公司的10%的股权转让给甲; (2) 甲应于《协议书》生效之日起15天内一次性向乙支付股权转让款10万元人民币, 每逾期一天向乙支付逾期部分转让款万分之五的违约金。由于甲迟迟未按照《协议书》的约定向乙支付股权转让款, 2014年2月, 乙以甲违反《协议书》约定为由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 请求甲按照《协议书》约定向乙支付股权转让款及违约金。

在股权转让合同关系中, 股权受让方关注的是股东资格的取得;股权转让方关注的是股权转让款的取得。通常情况下, 股权转让纠纷往往涉及股权转让后受让方如何取得股东资格[1], 即股权变动问题;而本案的情况则是, 受让方不希望通过继续履行股权转让合同进而取得股东资格, 并作出拒绝支付股权转让款的违约行为。显然, 本案是一起关于股权转让合同生效后转让方如何转移股权从而取得对价 (股权转让款) 的纠纷, 涉及的是股权转移问题。

二、股权转移

股权转移是股权转让合同生效后在合同法层面上的法律效果。

如果将股权转让合同视为一般买卖合同, 股权转让合同自应在订立时生效[2]。一般情况下, 当事人就买卖达成合意, 买卖合同即告成立, 不以标的物或价款的现实交付为要件。在未有法律明确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生效条件的情况下, 根据《合同法》, 依法成立的合同, 自成立时生效。

股权转让合同是双务合同, 转让方和受让方互付给付义务, 双方存在对价关系, 转让方取得价款以转移股权为代价, 受让方取得股权以给付价款为代价。所以, 股权转让合同是转让方转移股权给受让方, 受让方支付价款的合同。在股权转让纠纷中, 转让方是否已经履行合同义务即转移股权, 是其向受让方主张支付股权转让款请求权时必须回答的问题。

笔者认为, 生效的股权转让合同在产生转让方将其所持股权让渡给受让方的合同义务的同时导致股权发生转移, 即股权从转让方转移给受让方;此时, 转让方已经履行合同义务转移股权, 受让方已经根据合同取得股权。

值得注意的是, 根据《公司法》第73条, 依照本法第71条、第72条转让股权后, 公司应当注销原股东的出资证明书, 向新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 并相应修改公司章程和股东名册中有关股东及其出资额的记载。对公司章程的该项修改不需要由股东会表决。上述条文中“转让股权后”指的应当是股权转移后, 也就是说, “签发新出资证明书”、“修改股东名册记载” (这些正是下文提及的股权变动的内部登记方式) 是在股权发生转移的基础上进行的。

三、股权变动

股权变动是股权转让合同生效后在公司法层面上的法律效果。根据《公司法》的有关规定, 股权变动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

(一) 公司内部登记生效主义

上文《公司法》第73条表明我国立法将公司内部登记作为股权变动的公示方式。就公司内部关系而言, 公司股东名册的变更登记之时视为股权交付、股东身份开始转移之时[3];即受让方须记载在公司股东名册上, 才最终取得股东资格。

(二) 公司外部登记对抗主义

根据《公司法》第32条第2款和第3款, 记载于股东名册的股东, 可以依股东名册主张行使股东权利。公司应当将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向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 应当办理变更登记。未经登记或者变更登记的, 不得对抗第三人。该条表明我国立法采用公司外部登记对抗主义, 即公司登记机关的股权变更登记行为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 该工商变更登记只具有证明权利的效果, 工商登记是否变更既不影响股权转让合同的生效, 也不影响股权的取得[4]。

笔者认为, 与在合同法层面上引起股权转移的法律效果不同, 生效的股权转让合同并非导致股权的自动、当然的变动[3]。会否发生股权变动效力需取决于股权转让合同所涉各方 (包括转让方、受让方及公司) 是否采取进一步行动达到《公司法》规定下股权变动的生效要件。

四、有关本案的分析

(一) 《协议书》依法成立生效后, 股权即发生转移

毫无疑问, 在本案中转移股权和支付价款是甲、乙履行《协议书》的主要内容。然而, 鉴于股权是无形财产, 股权转让不可能像有体物一样进行物理形态的转移。根据《公司法》及《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 公司股权转让需办理公司变更登记, 但该变更登记在法律上的性质为公示作用, 并不影响股权转让效力, 更不能理解为未经公司变更登记的股权转让行为不发生法律效力。《协议书》生效后, 所转让的股权即发生转移。从合同法层面讲, 乙已经履行《协议书》项下的义务, 自然应当取得转移股权的对价即股权转让款;在《协议书》没有约定的情况下, 乙应当根据诚实信用原则承担股权变动的协助义务。

(二) 就本案而言, 股权变动的义务主体是甲而不是乙

如上文提及, 股权变动可以理解为股权变更登记, 包括公司股东名册变更登记和工商变更登记。在本案中, 甲实际上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且拥有公司的绝对控制权, 股权变更登记的有关手续须由甲自行办理而无须乙的协助。具体理由如下:

1.根据政府部门的商事主体登记及备案信息显示, 在本案股权转让发生前甲已经持有公司70%的股权, 占有公司的绝对控股地位。根据《公司法》有关规定, 公司是签发新的出资证明书和申请股权变更工商登记的义务人。而在本案中, 甲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股权变动的义务完全在甲方。

2.根据前述《公司法》第73条, 公司章程关于转让股权的修改不需通过乙 (即原股东) 表决。在实践中, 根据政府部门公布的关于“有限责任公司变更登记”的办事指南, 办理公司变更登记的主体是公司, 所需提交的有关文件 (如变更登记申请书、公司决定及章程修正案) 均须经公司法定代表人 (即甲) 签署和加盖公司的公章, 而无须由乙签署或提供。可见, 办理股权变更登记所需的文件及手续完全可以且必须由甲及其控制的公司完成。

(三) 甲的付款义务不应以股权变动为条件

根据甲、乙双方签订的《协议书》, 并没有对负责办理股权变更登记手续进行约定, 更没有将办理股权变更登记作为支付股权转让款的条件, 即甲不享有后履行抗辩权而拒绝履行支付股权转让款的义务。在《协议书》依法成立并生效后, 甲向乙支付股权转让款的条件已经成就, 应当向乙支付《协议书》约定的股权转让款, 同时由于甲已经逾期支付, 应当按照约定支付违约金。

当然, 尽管甲的付款义务不以股权变动为条件, 但是乙亦应当根据约定履行转移股权的义务, 作为《协议书》项下取得股权转让款的对价。

五、结语

笔者认为, 股权转让合同生效后, 股权即发生转移但并非必然导致股权变动, 而此时受让方已经取得股权而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给付对价;至于股权变动, 在股权转让合同没有约定的情况下, 对于转让方是一种根据诚实信用原则产生的协助义务, 转让方应当根据实际需要配合办理。在本案中, 甲支付股权转让款义务的期限已经届至, 且与股权变更登记无关;至于因甲及其所控制的公司自身的原因导致未发生股权变动效力, 并不影响乙向甲主张支付股权转让款的请求权。

摘要:股权转移和股权变动是生效的股权转让合同引起的两个不同层面的法律效果。区分股权转移和股权变动是厘清本案各方当事人权利义务关系以解决本案纠纷的关键。本文就股权转移与股权变动作初步的探讨, 并在此基础上对本案作进一步分析。

关键词:股权转让,股权变动

参考文献

[1]徐浩.公司法股权转让与股东资格取得关系探讨——以 (2009) 皖民二终字第0011号判决为素材[J].北方法学, 2013, 2:54-61.

[2]叶林.公司在股权转让中的法律地位[J].当代法学, 2013, 2:66-75.

[3]刘俊海.论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合同的效力[J].法学家, 2007, 6:74-82.

[4]宋国良, 臧峻月.股权变动登记程序存在瑕疵的不影响股权转让合同的效力[J].人民司法·案例, 2009, 20:49-51.

股权转让 篇2

转让方:

(以下简称甲方)地 址: 法定代表人:

受让方:

(以下简称乙方)地 址: 法定代表人:

甲方在 公司(以下简称门店1)合法拥有 %股权、在 公司(以下简称门店2)合法拥有 %股权,现甲方有意转让其在门店1和门店2所拥有的部分股权。

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本着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原则,就股权转让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 股权转让

1、甲方同意将其在门店1所持 %股权以及在门店2所持 %股权转让给乙方,同时乙方同意受让。

2、甲方同意出售且乙方同意购买的股权,包括该股权项下所有的附带权益及权利。

3、协议生效之后,甲方将对公司债权债务只承担相应股份的责任、义务。

第二条 股权转让价格及价款的支付方式

1、甲方同意根据本合同所规定的条件,以 元将其在门店1拥有的 %股权转让给乙方,乙方同意以此价格受让该股权。

甲方同意根据本合同所规定的条件,以 元将其在门店2拥有的 %股权转让给乙方,乙方同意以此价格受让该股权。

2、乙方同意按下列方式将合同价款支付给甲方: 乙方应将股权转让价款以转账支付至出让方指定账户。帐户信息如下: 账户名称: 开 户 行: 账 号:

以上账户信息如需发生变动,则须在付款日期前七日书面告知乙方,并经乙方书面认可。若未经乙方书面认可,不发生变动,并且由此产生的全部损失及责任由甲方承担。

付款期限

1、第一期股权转让款: 金额为: ;

支付时间和条件为:

2、第二期股权转让款: 金额为: ; 支付时间和条件为:

3、第三期股权转让款: 金额为: ; 支付时间和条件为:

第三条 甲方声明

1、甲方为门店

1、门店2的股东,分别合法持有门店1和门店2的 %、%的股权;

2、甲方承诺其本次向乙方转让股权事宜已得到其有权决策机构的批准;

3、甲方承诺积极协助乙方办理有关的股权转让过户手续。

第四条 乙方声明

1、乙方对本次受让甲方转让门店1 %和门店2 %股权的行为已得到了有权机构的批准,并对目标公司的基本状况有所了解;

2、乙方保证其具有支付本次股权转让价款的能力;

3、乙方保证按本合同第二条所规定的方式支付价款,并且用于支付转让价款的资金来源合法。

4、乙方保证积极履行本协议,完成本协议所约定的全部义务。

5、乙方承认并履行公司修改后的章程。

6、乙方保证在其成为目标公司的股东后将进一步促进和支持该公司的发展。

第五条 股权转让有关费用的负担

乙方按照本协议约定支付股权转让对价后立即依法办理公司股东、股权、章程修改等相关变更登记手续,甲方应给与积极协助或配合,变更登记所需费用由乙方承担。

第六条 股东权利义务承受

1、从股权变更手续完成之日起,乙方实际行使作为公司股东的权利,并履行相应的股东义务。必要时,甲方应协助乙方行使股东权利、履行股东义务。

2、从股权变更手续完成之日起,乙方按其所持股权比例依法分享利润和分担风险及亏损。

第七条 特别约定

从股权变更手续完成之日起,甲方委托乙方来管理门店1和门店2,并且乙方接受甲方的委托。乙方可派受让方可派驻财务人员、管理人员入驻公司,管理公司经营。乙方应妥善经营管理门店1和门店2,维护门店1和门店2的稳定,最大限度地维护该公司的各项利益。

第八条 合同生效

本协议经甲、乙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第九条 股权转让完成的条件

1、甲、乙双方完成本合同所规定的与股权转让有关的全部手续,并将所转让的门店1 % 和门店2 %的股权过户至乙方名下。

2、目标公司的股东名册、公司章程及工商管理登记档案中均已明确载明乙方持有该股权数额。

第十条 违约责任

1、甲、乙双方均需全面履行本合同约定的内容,任何一方不履行本合同的约定或其附属、补充条款的约定均视为该方对另一方的违约,另一方有权要求该方支付违约金并赔偿相应损失。

2、本合同的违约金为本次股权转让总价款的 %,损失仅指一方的直接的、实际的损失,不包括其他。

3、遵守合同的一方在追究违约一方违约责任的前提下,仍可要求继续履行本合同或终止合同的履行。

4、如果乙方未能按本合同第二条的规定按时支付股权价款,每延迟一天,应按延迟部分价款的 ‰支付滞纳金。乙方向甲方支付滞纳金后,如果乙方的违约给甲方造成的损失超过滞纳金数额,或因乙方违约给甲方造成其它损害的,不影响甲方就超过部分或其它损害要求赔偿的权利。

第十一条 协议的变更和解除

1、本合同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签订书面补充协议方可对本合同进行变更。

2、双方同意,出现以下任何情况本合同即告终止:

(1)由于不可抗力或由于一方当事人虽无过失但无法防止的外因,致使本协议无法履行;

(2)由于一方违约,严重影响了另一方的经济利益,使合同履行成为不必要;

(3)甲、乙双方依本合同所应履行的义务已全部履行完毕,且依本合同所享有的权利已完全实现;

(4)因情况发生变化,当事人双方经过协商同意;(5)合同中约定的其它变更或解除协议的情况出现。

3、本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后,当事人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第十二条 保密条款

1、任何一方对其在本合同磋商、签订、履行过程中知悉的对方的生产经营、投资及其他任何方面的商业秘密,不得向公众或任何第三人泄露、公开或传播此等商业秘密;也不得以自己或其他任何人的利益为目的利用此等商业秘密;除非是:(1)法律要求;(2)社会公众利益要求;(3)对方事先以书面形式同意。

2、保密条款为独立条款,不论本协议是否签署、变更、解除或终止等,本条款均有效。

第十三条 法律适用及争议解决条款

本协议之订立、效力、解释、终止及争议之解决均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之相关规定。

甲乙双方因履行本协议所发生的或与本协议有关的一切争议,应当友好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均有权向合同签订地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

第十四条 其他约定

1、本合同未尽事宜,由双方本着友好协商的原则予以解决,可另行签署补充合同,补充协议经双方当事人签字盖章后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效力。

2、甲、乙双方应配合公司尽快办理有关股东变更的审批手续,并办理相应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3、本协议正本一式伍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门店1和门店2各留一份存档,其余两份报工商登记机关备案,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

法定代表人或授权委托人(签字):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乙方:

法定代表人或授权委托人(签字):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深度解析 有关股权转让 篇3

被告:蔡小平 李建刚

案情概述

1998年5月25日,史琼芳、蔡小平、许斐、许三庆、吴涛五人签订《钦州奥通汽车出租有限公司第一次股东会会议纪要》,由上述五人共同出资成立钦州奥通汽车出租有限公司,由史琼芳出资12.75万元,占公司的51%;蔡小平出资5万元,占公司的20%;许三庆出资2.5万元,占公司的10%;许裴出资2.5万元,占公司的10%;吴涛出资2.25万元,占公司的9%,并由史琼芳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由蔡小平任公司经理。

1998年6月,钦州奥通汽车出租有限公司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成立。2000年1月,史琼芳、许三庆、许裴、吴涛四人与蔡小平签订《协议书》一份,协议约定史琼芳等四人以人民币180000元转让金将他们四人在钦州奥通公司所占的股权全部转让给蔡小平,钦州奥通公司由蔡小平个人经营。

根据工商材料记载,2000年3月,蔡小平与柯武魁签订《股东会议纪要》,由柯武魁出资4.75万元购买史琼芳在钦州奥通公司19%的股权;由柯武魁出资7.25万元购买许三庆、许裴、吴涛三人在钦州奥通公司29%的股权,由蔡小平出资8万元购买史琼芳32%的股权,并由蔡小平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2000年3月26日,蔡小平出具收款收据给柯武魁,收据注明:今收到柯武魁交来购买公司股金人民币12万元,2000年3月,钦州奥通公司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了股权变更登记手续。2000年4月18日,钦州奥通公司与李建刚签订《合作经营奥通出租公司协议》一份,协议约定,由李建刚参股奥通公司,蔡小平与李建刚各占公司股权50%,2000年4月18日,柯武魁申请退股,另出具退出股份意见,认为其不能履行出资义务,要求退股,并经公证,同时蔡小平出具保证书,称保证办好手续。同日,蔡小平出具收款收据给李建刚,收款注明:今收到李建刚交来公司股金人民币12.5万元。蔡小平与李建刚签订协议,双方并到钦州市公证处办理公证手续,但没有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股权变更手续。2001年3月12日,蔡小平与李建刚签订《钦州奥通汽车出租有限公司第七次股东会议纪要》,纪要决定同意蔡小平将其在公司的52%股权转让给李建刚,由李建刚任公司法定代表人,蔡小平并雇请其老乡在《股权转让声明》及《会议纪要》代柯武魁签字,蔡小平与李建刚双方并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股权变更登记手续。钦州奥通公司自2001年3月起一直由李建刚个人经营,2002年3月,柯武魁向本院提起诉讼,要求处理。

裁判要点

一审法院审理认为:钦州奥通汽车公司有限公司是由史琼芳、蔡小平、许裴、许三庆、吴涛五人出资设立,并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核准登记成立的企业法人。后史琼芳、许裴、许三庆、吴涛四人将他们占有的股份转给蔡小平个人所有。2000年3月,蔡小平与柯武魁形式上签订股权转让声明书,用转让形式,取得股东的地位,但本案中,原告柯武魁实际上没有将资金投入钦州奥通公司,原告提供的收款收据从编号、时间上与蔡小平出具给李建刚的收款收据顺序倒置,原告与蔡小平说法不一,其形式上是转让史琼芳、许三庆、许裴、吴涛的股权,但事实上是史琼芳等四人的股权转让给蔡小平,原告提供的证据与事实不符,其真实意图在于符合公司法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的规定,系有意规避法律,蔡小平仍属钦州奥通公司的股东。故,原告柯武魁提出其系钦州奥通汽车出租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缺乏充分的依据,综上所述,原告柯武魁起诉主张确认被告之间股权转让行为无效等没有法律依据,本院依法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四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的规定,判决:驳回原告柯武魁的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11060元,其他诉讼费1100元,合计12160元,由原告柯武魁负担。

柯武魁不服一审法院判决上诉称:原审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不当。1、原审判决对蔡小平与柯武魁形式上签订股权转让声明用转让形式,取得股东地位;柯武魁提出其系钦州奥通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缺乏充分的依据的认定有意歪曲案件事实,偏袒被上诉人的蔡小平与李建刚之间转让行为应为无效的。理由:上诉人通过受让股权成为奥通公司48%股权的股东,并已支付12万元购买股金在钦州市工商局办理变更登记手续,是依法取得奥通公司股东地位的。蔡小平将属于自己股权转让给李建刚没有经过上诉人柯武魁同意,其转让行为不符合《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的有关规定,应认定转让行为无效。2、一审法院适用法律不当,判决错误。理由:原审判决适用《民法通则》是不符合本案的案情,应适用《公司法》和《合伙企业法》的有关规定,才符合本案的事实。请求二审法院撤销一审判决,支持上诉人的上诉请求。

李建刚在庭审时辩称:上诉人出资12万元支付有关的款项是不正确的,理由:上诉人柯武魁没有参加会议,不是他所签的字,他自己也承认蔡小平转让股权给李建刚是合法有效的合同,因此,上诉人的上诉理由不成立的。

二审法院查明的事实与一审法院所查明的事实基本一致,另查明:柯武魁在二审的调查笔录中承认其在工商变更登记及股东会议上均没有一个名字是其本人的签字。是蔡小平让其公司人员在《股权转让声明》、《会议纪要》及工商变更登记代柯武魁签字,即柯武魁在所有的工商材料上没有一个名字是其亲自签的。2000年公司变更登记申请书中的股东一栏的名字为蔡小平、柯武魁,2001年公司变更登记申请书中由原股东蔡小平、柯武魁变更为李建刚、柯武魁,2001年公司年检报告书法人名称一栏为:李建刚。钦州奥通公司自2001年3月起一直由李建刚经营,2002年3月,柯武魁向钦南区法院提起诉讼。二审法院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本案分歧意见

本案的争议和处理涉及到《公司法》及审判实践中股东资格及股东效力等相关问题。

1、关于柯武魁是否是钦州奥通公司的股东的问题

一种意见认为,依照《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公司股东应以工商登记的为准。因为公司的股东,既有实名股东,也有隐名股东,而且柯也出资。在工商登记中,既然已有柯武魁的名字,其自然就成为股东,不一定需出资

第二种意见认为,钦州奥通公司自2000年1月,由史琼芳、许三庆、许裴、吴涛与蔡小平签订协议,将史琼芳等四人股份以18万元转让给蔡小平,钦州奥通公司由蔡小平个人经营,后蔡小平与柯武魁所签的协议,名义是柯武魁投资参股,但实际出资者是蔡小平,并且蔡小平是真正的钦州奥通公司的股东,钦州奥通公司的股东只有蔡小平一个人,对柯武魁在工商部门的登记是蔡小平让其他人代其签名,柯武魁自己也承认其没有在工商登记上签过字,也没有在任何一份涉及的材料上签过字,可以认为是蔡小平为了规避《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即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人数在2~50人的法定要求,才以柯武魁作为公司的名义股东,并且蔡小平出具给柯武魁收款收据从编号、时间上与蔡小平出具给李建刚收款收据顺序倒置,柯武魁与蔡小平对出资款说法不一。同时,在工商材料中,也有柯武魁与蔡小平签订的股权转让声明、柯申请退股报告、经公证过的退出股份意见、蔡小平出具的保证办好手续的保证书,说明柯已退出股份。柯武魁以工商部门登记其在钦州奥通公司拥有48%股权与事实不符,柯武魁主张其是钦州奥通公司股东并实际出资依据不够充分,应不予支持。

2、关于2000年4月18日,2001年3月12日两份蔡小平与李建刚之间股权转让是否有效的问题

一种意见认为,既然柯武魁作为股东之一,蔡小平未经其同意,就转让股份给李建刚,违反了公司法的相关规定,转让无效。

第二种意见认为,2000年4月18日是蔡小平与李建刚《合作经营奥通出租公司的协议》和2001年3月12日《钦州奥通汽车出租有限公司第七次董事会议纪要》是有效的,理由是:蔡小平将钦州奥通公司作为由其个人出资的有限公司,柯武魁只是一个挂名股东或者名义股东,因此蔡小平出具了柯武魁申请退股的申请给李建刚,李建刚基于对蔡小平的信任,双方到钦州市公证处办理了《公证书》,并且蔡小平也出具了《保证书》,保证书约定在4月30日前办好补充一切协议书,并由蔡小平对发生有关法律责任,由其负责,李建刚是善意取得股权的,善意取得的股权使得蔡小平与李建刚在2000年4月18日的协议基础上,召开2001年3月12日第七次董事会会议,这次董事会会议虽然没有柯武魁参加,蔡小平将其在钦州奥通公司的52%的股权转移给李建刚,按《公司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即需全体股东过半数的同意转让股权,才可以有效,如不经全体股东过半数的同意转让股权,在司法实践一般都认定为无效,本案虽然未经柯武魁同意,但柯武魁只是一个挂名股东,且一直由蔡小平进行操作,柯并没有参与过其中一个过程,实质上,在李建刚受让前,蔡小平是公司的惟一股东。

3、关于柯武魁是否应当拥有奥通公司40万元利润中48%的股权的利润问题

一种意见认为,柯武魁作为经工商登记的合法股东,虽不参与经营,但不能否认其股东身份,蔡与李的股份转让无效,柯对公司享有股份,对股份的利润有收益权。

第二种意见认为,柯武魁不是钦州奥通公司的合法股东,因此其请求拥有奥通公司40万元利润中48%的股权的利润是没有理由的,因此对上诉人这项请求依法予以驳回。

最后处理结果

股权转让审计例析 篇4

一、投资缘由及过程

新兴公司鉴于当地市政建设改扩建需要, 市场页岩砖供应紧张, 建设一个页岩砖生产企业, 市场前景很好, 加上公司自身也需要, 遂于2000年5月向县人民政府报告, 拟在该县兴建一条年产1500-1800万匹页岩砖生产线, 项目名称为新兴公司建材厂 (即红宇公司) 。

经必要准备后, 红宇公司于2001年5月17日成立, 注册资本300万元, 其中, 新兴公司以砖厂前期建设的在建工程作价出资90万元, 占股30%, 光明公司和新兴公司214名职工个人出资共210万元 (分别由光明公司经理和副经理作为股东代表分别持有38%和32%的股权) 。后又增资扩股吸纳职工个人现金70万元, 吸纳本行业内某研究所现金入股30万元, 吸纳某工程公司现金入股50万元, 共计150万元。新兴公司除先期投入90万元作为红宇公司成立时的注册资本的一部分外, 后又投入50万元, 共投入140万元。至此, 红宇公司吸纳股本金共500万元。其间, 有个别职工退股或职工间转让股本, 至转让红宇公司股权时, 吸纳的股本金共478万元 (其中职工个人258万元) 。红宇公司成立时, 注册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 法定代表人为新兴公司负责人, 职工为新兴公司部分员工和外招技术员和农民工等。

二、股权转让及退股情况

(1) 新兴公司根据上级部门关于清理规范公司行为的相关要求, 于2007年3月聘请资产评估公司对红宇公司的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和土地使用权、采矿权无形资产进行评估, 评估总额为526万元。同年4月, 新兴公司和职工个人股两个股东代表与外省某县的张某二人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书》, 将其拥有的红宇公司“100%的股权”以500万元转让给后者。

(2) 在红宇公司股权转让前, 光明公司分别召开办公会和党政联席会议决定, 将转让红宇公司股权所得按100%退个人股本、按50%退法人股本, 不足部分由新兴公司补足。

(3) 新兴公司在“其他应付款”科目设置“暂收股权转让金”明细科目, 核算股权转让金收入、退还股本金和债权、债务清理等。该科目明细账反映, 2007年4至8月共收到股权转让款493万元整 (尚有7万元未支付) , 收往来款、押金等12.75万元, 退还股本金490万元 (其中, 吸纳的两个单位的法人股本按50%退还计40万元) , 支付、结转债务66.35万元, 代红宇公司支付税金、运费、律师费等27.5万元, 退保证金2.47万元, 共计586.32万元。至2007年末, 其他应付款-暂收股权转让金科目余额为-80.57万元。

(4) 2010年6月审计时, 新兴公司“因未接到上级对该事项账务处理的通知”, 仍维持原账务:长期投资——红宇公司仍挂账140万元, 其他应付款-暂收股权转让金科目余额仍为-80.57万元。

(5) 新兴公司认为, 因股权转让款已退还股本金和结算完毕, 长期投资挂账的140万元实际已损失, 结转、垫支的80多万元也是损失。

(6) 审计时, 因红宇公司已转让, 相关会计、业务资料已移交公司受让方, 而受让方又以原资料对其无用、有的已遗失等理由, 无法完整提供, 致使相关事项难以核查清楚。

三、股权转让案例评析

(1) 红宇公司营运及股权转让未严格按公司法规定办理。一是根据相关资料及证明文件, 砖厂从立项、申请土地至公司成立、砖厂建设及营运, 从经济组织形式和性质看, 红宇公司实为新兴公司所属的一个经济实体, 这个实体是按公司法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 应按公司法规定运行, 但因各种原因, 实际由光明公司党政完全掌控, 用行政手段替代公司营运和管理。二是公司成立、营运五年多, 组织机构仍不健全, 未按公司法成立相关机构, 导致公司行为粗放、随意。三是股权转让协议规定股权转让“须经公司股东会通过”, 但无股东会通过的决议, 且未经全体股东或股东大会表决通过。四是2007年党政联席会《会议纪要》故意含糊其词, 检查会议记录发现, 会上就有人对此提出过疑问;而退股资金不足部分由“新兴公司补足”的决定本身, 就不符合公司法规定。上述事项涉嫌公司营运和股权转让违规, 即民事主体、程序和部分事项 (实施内容) 违规。

(2) 股权转让价格的确定不严密, 涉嫌偏低。股权与出资在法律和经济意义上是有区别的。股东的出资是一种投资行为, 以货币、实物等为载体, 并将其转化为注册资本。股权是股东因其出资而取得, 依法定或公司章程规定的规则和程序参与公司事务并在公司中享有的财产形式表现的一种以权益, 在经济价值上是一个变量, 因公司经营状况溢价或减值。“股权转让”是指公司股东依法将自己的股权让渡给他人, 使他人成为公司股东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股权转让协议”是当事人以转让股权为目的达成的关于出让方交付股权并收取价金, 受让方支付价金、获得股权的意思表示。这里的核心是股权价金 (狭义指价格) 的确定。股权价金 (价格) 的确定有多种方法, 基本点是公平、合理、符合市场公允价值。通常做法是以经审计和评估后的净资产为基础, 考虑公司注册资本、实际出资等因素, 结合公司盈利能力、发展前景等来确定。

新兴公司既未对红宇公司的财务收支、债权债务等进行审计, 委托的资产评估公司也只对红宇公司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了评估, 未对其全部资产进行评估, 光明公司党政即以其评估价为基准, 确定股权转让价格, 涉嫌低价转让。“100%股权转让”其实是公司整体转让, 而股权转让与公司整体转让, 在性质、范围和内容上是有所不同的。

(3) 三种价格之间存在某种关系。红宇公司股权转让时的总股本为478万元, 股权转让协议商定的转让价格为500万元, 资产评估总值为526万元, 数额相近的三者之间隐含何种关系, 值得深思。联系未对全部资产进行评估或未对净资产进行评估, 资产评估结果有违反评估准则规定的不得以事先商定的估价作为评估价格之嫌。

(4) 投资损失不真实。新兴公司认为, 因股权转让款已退股本金和结算完毕, 长期投资挂账的140万元和结转、垫支的80多万元实际已损失。这是一种极其草率、极其不负责任的态度, 背后应有隐情。一是按《股权转让协议书》约定, 100%的股权转让价金 (价格) 为500万元 (实收493万元) , 而股权转让时的总股本为478万元, 即使全部按100%退股 (法人股不按50%退) , 股权转让价金 (价格) 也足以退还全部股本, 但因账面记录退还股本金490万元中, “付退借款及退股本款”109.5万元整和结转“补付退股款冲借款”75.50万元整, 共185万元, 事由和内容含混不清, 导致退还股本与原股本对象和金额难以对应。二是其他应付款-暂收股权转让金科目发生支付、结转债务66.35万元, 代红宇公司支付税金、运费、律师费等27.5万元, 退保证金2.47万元, 共96.32万元, 这些款项究竟应该怎样结算?与谁结算?是否应由新兴公司承担等?债权债务关系和往来结算关系十分不明确, 致使账面反映的结果严重不真实。

审计将此事移交有关部门处理后, 最后查清, 有关人员欲借股权转让之机, 故意使账务笼统、混乱, 实际已将新兴公司的退股款120多万元转移账外, 准备待上级将投资损失批准核销后私下处理;至于涉嫌低价评估和转让, 也是个人为了在受让方承接公司后分得一些股份。有关部门核查后, 相关人员受到了应有的处罚。

参考文献

股权转让 篇5

问题: 中外合作企业股权转让未经审批,股权转让协议是无效还是未生效?

解答:我国中外合作企业法规定中外合作企业股权转让必须审批。合同法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是否能根据此两条规定就可以得出中外合作企业股权转让未经审批的就绝对无效呢?最高院司法解释规定:依照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手续,或者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才生效,在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当事人仍未办理批准手续的,或者仍未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未生效。可看出,未经批准的中外合作企业股权转让合同只是未生效,并不是无效。

本文摘自北京唐湘凌律师编著的《公司并购法律精解与百案评析》(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该书以“广州市仙源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与广东中大中鑫投资策划有限公司、广州远兴房产有限公司、中国投资集团国际理财有限公司股权转让纠纷案”为点评案例分析了该问题。欲进一步详细了解该问题,建议阅读参考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的《公司并购法律精解与百案评析》。该书主编唐湘凌律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获得法学硕士学位,从事法律职业十余年,北京市律师协会公司法专业委员会委员。他们律师所的团队在该领域有丰富经验,该领域的法律问题可以与他们探讨交流、委托处理该领域法律事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38号;电话***,邮箱:lawyernew@163.com)。

法律分析:中外合作经营企业股权转让合同未经审批是否有效?关于此种合同的效力问题,主要有无效和未生效两种主张。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九条对此类合同的效力则有更明确的解释,即:“依照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手续,或者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才生效,在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当事人仍未办理批准手续的,或者仍未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未生效”。因此,《股权转让及项目合作合同》成立未生效。由于该合同未生效的原因是未经批准,而批准的前提是当事人报批,促成合同生效的报批义务在合同成立时即应产生,否则,当事人可肆意通过不办理或不协助办理报批手续而恶意阻止合同生效,显然违背诚实信用原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八条规定:经批准才能生效的合同成立后,有义务办理申请批准手续的一方当事人未按照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办理申请批准的,属于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第(三)项规定的“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人民法院可以判决相对人自己办理有关手续。

北京公司法专业律师团

我们努力做中国最专业的公司法专业律师 联系人:唐湘凌 律师

瑕疵股权转让合同效力问题研究 篇6

[关键词]瑕疵股权;合同效力;公信力

一、前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公司作为参与经济活动的组织形式越来越普遍。为了减少交易成本,保障从商自由,不少国家对公司逐渐放宽对公司设立的程序性条件,对公司登记审查更多地采取折衷主义,即登记机关对登记事项有实质审查权利而无实质审查义务,一般仅对重要事项进行审查,①从我国《企业登记程序规定》的出台和2005年《公司法》修改来看。我国对公司登记的审查由实质审查主义过渡到了折衷审查主义,加重了设立人的法律责任,而放宽了公司设立的条件,这也造成了一些不具备资本条件的公司通过虚假验资报告逃过了登记机关的审查,骗取营业执照而进行商事活动。上海宝山区人民法院审理钟某人诉谭某股权转让纠纷一案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那么,公司虚假出资下,股权转让合同是否有效,其法律效力如何?

二、问题的核心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生效的一般要件包括:1.主体要具备相应的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要真实;3.内容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德;4.标的物须确定和履行可能;因此,判断股权转让是否有法律效力,其关键的两点在于:1.当事人意思表示是否真实,即受让方是否知道出让方虚假出资之事实;2.瑕疵出资情形下,股权可否成为合法的合同标的。③

三、承认瑕疵股权可转让之合法性分析

关于瑕疵出资的股权转让合同效力问题,公司法并没有明文规定,但从我国现有的公司法体系来看,瑕疵出资并不是股权转让合同效力的阻却事由,理由如下:

(一)我国规定了出资瑕疵补正机制,瑕疵出资情况下,公司依然有效成立

我国《公司法》第30 条和第94 条的规定,对于有限公司和股份公司的出资不足,未缴足的发起人应当补缴;其他发起人承担连带责任。以及《公司法》第200 条公司的发起人、股东虚假出资,未交付或者未按期交付作为出资的货币或者非货币财产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虚假出资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可见,出资瑕疵并不必然导致公司设立无效,当事人可通过事后补足出资,维持公司的法律人格。而有效成立的公司,其股权存在合法且代表一定的交易价值,因而是可转让的。

(二)我国司法解释事实上承认了瑕疵股权可以作为转让合同的标的

2010年12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十九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即转让股权,受让人对此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公司请求该股东履行出资义务、受让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公司债权人依照本规定第十三条第二款向该股东提起诉讼,同时请求前述受让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该条款明确了瑕疵股权转让后,出让方与受让方对公司所负有的出资责任。其逻辑前提必须是,瑕疵出资情形下公司股权转让合同依然有效,否则,受让方无法取得公司股权,不能成为股东,因而也就不可能对公司出资负有的连带责任。可见,我国司法实践是承认瑕疵出资下的股权转让行为,在满足一般合同成立要件的情形下,只要受让人对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知道或应当知道,其股权转让合同有效。

(三)对瑕疵股权合同效力的质疑者多有一理由,即虚假出资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瑕疵股权合同违反了社会公共利益

笔者认为,这种理由是站不住脚的。尽管瑕疵出资是损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为,但瑕疵出资下股权合同转让行为并不一定扩大对公共利益的损害,因为我国《公司法》规定了出资瑕疵股东的差额填补责任、资本充实责任和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瑕疵担保责任,其中,第28条强调了责任主体为“交付该出资的股东”,第94条强调了“发起人”。可见,股权转让并不代表着出资责任的转移。另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十九条增加了受让人作为连带责任人,将会使受让人在受让股权时更谨慎地关注公司的资产状况,形成了对瑕疵出资行为的一种外部监督。

(四)从我国公司登记制度来看,公司登记具有公信力,第三人信赖登记事项而为之法律行为受法律保护

《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25条规定:“依法设立的公司,由公司登记机关发给《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公司营业执照签发日期为公司成立日期。”可见,公司自登记机关颁发营业执照起取得法人资格,我国《公司法》第33条规定:“记载于股东名册的股东,可以依股东名册主张行使股东权利。公司应当将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及其出资额向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办理变更登记。未经登记或者变更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由这一规定可推断,即使股东在交易时并不具有股东资格,只要姓名还登记于公司机关,第三人与之进行的交易受法律保护,其法理依据是公司登记的公信力对善意第三人的保护。同样地,第三人善意信赖瑕疵出资股东的股东资格而与其进行股权交易行为也应得到法律保护。

四、承认瑕疵股权可转让之合理性分析

(一)承认瑕疵股权可转让,是维护交易安全之需要

首先,股权交易,在商事活动中大量存在,如果可以因出资瑕疵而直接否定股权转让合同效力,其直接后果可能会导致许多已经确定的法律关系发生改变,影响交易安全和社会稳定。

其次,否认瑕疵股权可转让会过度增加交易成本,使得股东在股权交易前要深入审查的财产状况。由于登记机关在实践中也难以对公司进行全面的实质的审查,一般受让者显然也不具备这种能力。在本案中,宏大公司通过会计师事务所出具虚假验资报告,更加大了受让者对其审查的难度。

(二)承认瑕疵股权可转让,符合私法自治之原则

民商法贯彻合同原则,只要法无明文规定,应视为合法。在意思表示真实的前提下,由于当事人了解瑕疵出资情况,对瑕疵股权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也具有一定的预期,其自愿承担投资风险的意愿应为法律所尊重,只要赋予善意第三人撤销合同之权利,就不会将其置于不平等的交易地位,防止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损失,因此应认可瑕疵股权为转让合同之合法标的。

五、瑕疵股权合同效力之理论探讨

基于前面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分析,笔者认为,应承认瑕疵股权为合法的合同标的。那么,瑕疵股权转让合同是否就有效了呢?

对于这一问题,理论上有三种学说:1.无效说。认为出资人在认购出资尚未足额缴纳出资的情况下不具有股东资格,不享有股权,在这种情况下其签订股权转让合同因标的不存在而自然无效。④2.有效说。这种观点认为,瑕疵股权出资人与受让人签订的瑕疵股权转让合同是绝对有效的。其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瑕疵出资不影响股东资格的取得,因而也不会影响该股东自由转让股权行为的效力;另一方面转让人对受让人是否存在欺诈也不影响瑕疵股权转让合同的效力。⑤3.可撤销说。判断瑕疵股权转让合同效力的关键并不在于是否具有股东身份,而在于转让人是否对受让人构成欺诈,其事实上承认了瑕疵股权为合同的合法标的。⑥

筆者认为,无效说忽视了商业活动的现实,不利于维护交易安全,而有效说笼统认为股权转让合同有效,忽视了意思表示真实这一合同成立的一般要件。可撤销说既没有背离现行法律体系,也能适应商事交易的发展,应为我国所采用。

因此,我们应承认瑕疵股权作为合同的合法标的,判断瑕疵股权转让合同的效力关键在于受让人是否为善意第三人,当受让人了解虚假出资之事实,而自愿接受瑕疵股权,转让合同应为有效;当受让人不了解虚假出资之事实且在交易过程中尽到了一般的注意义务,转让合同为可撤销合同,善意第三人可以根据《合同法》的规定申请法院撤销合同,并请求瑕疵股东履行缔约过失责任。

六、结语

从上文的分析来看,将瑕疵股权转让合同认定为可撤销合同符合我国现行《公司法》、《合同法》的逻辑体系,也能适应商事交易的发展。《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的出台,反映了目前司法实践对瑕疵股权受让人股东身份的认可。因此,在未来《公司法》的修订中,应增加对瑕疵股权合同效力认定的条款,将其认定为可撤销合同,以更好地维护交易安全。

[注释]

①范健、王建文:“公司法”[M],法律出版社2008年9月第二版,第165页。

②(2010)宝民二(商)初字第1240号,该案法官认为,虽然实际出资是股东对公司最重要的义务之一,但是股东未出资或者出资不实,只会导致其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并不必然否定其股东资格,换言之,股东未出资或出资不实并不必然影响股权的设立和享有,而且瑕疵股权仍然具有可转让性,亦不必然产生无效的法律后果,应当根据情形的不同分别加以认定。

③由于当事人不具民事行为能力的例子在股权交易中较少存在,而可以通过一般合同法理论解决,故本文的论述皆以当事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为前提。

④潘福仁主编:“股权转让纠纷”[M],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63 页。又参见赵彬、郑艳丽:“有限责任公司瑕疵股权转让纠纷的司法裁判研究”[C],载甘培忠、刘兰芳主编:“新类型公司诉讼疑难问题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45 页。

⑤俞宏雷:“瑕疵出资的股权转让及其民事责任的承担”[C],载“中国民商事审判新问题”[M]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 345 页。

⑥不少地方高院在实践中持此种观点,如《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二庭关于公司法适用若干疑难问题的理解》第9条第1款规定:出让人未告知受让人准册资本未到位的真实情况,受让人对此也不明知或应知,受让人可以欺诈为由主张合同无效或撤销合同。《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适用公司法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58条规定:当事人仅以转让方未出资、出资不足或抽逃出资为由请求认定股权转让合同无效的,不予支持;订立合同时转让方隐瞒未足额出资或抽逃出资事实的,受让方可以请求撤销合同。

跨境股权转让的纳税筹划 篇7

59号文将企业重组的税务处理分为一般性税务处理 (应税重组) 和特殊性税务处理 (免税重组) , 具体规定如下:

在应税重组情况下, 需确认各方转让所得, 根据59号文第四条第三款的规定, 股权收购和资产收购均按以下规定处理 (一般性税务处理) : (1) 被收购方应确认股权、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 (2) 收购方取得股权或资产的计税基础应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 (3) 被收购企业的相关所得税事项原则上保持不变。

免税重组则不确认各方转让所得, 按以下规定处理 (特殊性税务处理) : (1) 被收购企业的股东取得收购企业股权的计税基础, 以被收购股权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 (2) 收购企业取得被收购企业股权的计税基础, 以被收购股权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 (3) 收购企业、被收购企业的原有各项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和其他相关所得税事项保持不变。

那么, 以上两种重组的税务处理, 在总体税负上有没有差异?免税重组是不是真的能享受税收优惠?下面将对此进行探讨。

一、案例分析

(一) 主要相关各方简介

香港A公司: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公司, 主要从事投资控股业务。

上海A公司:香港A公司在上海设立的投资公司, 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投资业务, 旗下全资子公司中包括上海C公司。

香港B公司:由香港A公司出资1港元设立, 香港A公司持有香港B公司100%股权。

上海C公司:由上海A公司出资组建的外商独资房地产开发企业, 经营期限70年。

(二) 股权收购业务简介

香港B公司获取上海C公司的100%股权。

现采取如下筹划方案:香港B公司向香港A公司增发自身股份作为支付对价, 以获取上海C公司的100%股权。

假设: (1) 上海C公司的账面价值2万元、计税基础2万元、公允价值5万元; (2) 香港B公司向香港A公司定向增发股份的公允价值为5万元; (3) 上海C公司清算时的公司账面价值2万元、计税基础2万元、公允价值8万元, 公司资产全部为非货币性资产, 负债为0, 留存收益为0; (4) 不考虑除企业所得税外的其他税费。

(三) 税务处理

1. 第一种情形:假设本案例适用一般性税务处理, 则各方税负计算过程如下:

(1) 股权收购发生时。

香港B公司税务处理:香港B公司增发自身股份的行为属于资本结构调整, 无须缴纳企业所得税。

香港B公司取得上海C公司股权成本的计税基础按公允价值确定, 即5万元。

此时, 上海C公司全部资产公允价值5万元, 计税基础2万元。

香港A公司税务处理:香港A公司应确认的股权转让所得=5-2=3 (万元) , 应交企业所得税=3×5%=0.15 (万元) 。

香港A公司取得香港B公司重组股权的计税基础按公允价值确定, 即5万元。

(2) 上海C公司清算时。

上海C公司清算时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为: (8-2) ×25%=1.5 (万元) 。

可分配给股东的剩余资产为:8-1.5=6.5 (万元) 。

香港B公司应分得剩余资产为:6.5×100%=6.5 (万元) 。

香港B公司应确认的股权转让所得为:6.5-5=1.5 (万元) 。

香港B公司股权转让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为:1.5×5%=0.075 (万元) 。

至此, 香港A公司、香港B公司和上海C公司合计交纳企业所得税:0.15+0.075+1.5=1.725万元。

注:股权转让所得的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依照698号文第四条规定:在计算股权转让所得时, 以非居民企业向被转让股权的中国居民企业投资时或向原投资方购买该股权时的币种计算股权转让价和股权成本价。

2. 第二种情形:特殊性税务处理 (以重组资产原计税基础确定)

(1) 股权收购发生时。

香港B公司税务处理:香港B公司增发自身股份的行为属于资本结构调整, 无须缴纳企业所得税。

香港B公司取得上海C公司股权成本的计税基础按原计税基础确定, 即2万元。

此时, 上海C公司全部资产公允价值5万元, 计税基础2万元。

香港A公司税务处理:香港A公司不确认股权转让所得, 应交企业所得税0万元。

香港A公司取得重组股权的计税基础按原计税基础确定, 即2万元。

(2) 上海C公司清算时。

上海C公司清算时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为: (8-2) ×25%=1.5 (万元) 。

可分配给股东的剩余资产为:8-1.5=6.5 (万元) 。

香港B公司应分得剩余资产为:6.5×100%=6.5 (万元) 。

香港B公司应确认的股权转让所得为:6.5-2=4.5 (万元) 。

香港B公司股权转让企业所得税为:4.5×5%=0.225 (万元) 。

至此, 香港A公司、香港B公司和上海C公司合计交纳企业所得税为:0+0.225+1.5=1.725 (万元) 。

现将上述计算过程和结果汇总如下:

单位:万元

可见, 在不同的税务处理方式下, 重组各方的整体税负并没有发生变化, 只是存在以下两点差异:

一是对股权转让所得的征税环节有所不同:适用一般性税务处理, 股权转让所得在重组环节即征收所得税;采取特殊性税务处理, 则其股权转让所得的所得税征收环节被推迟到被投资企业清算时。

二是纳税主体有所不同:采取一般性税务处理时, 股权转让所得的纳税主体为香港A公司和香港B公司;采取特殊性税务处理时, 股权转让所得的纳税主体变更为香港B公司。

由于纳税总额不变, 只是改变了股权转让所得的征税环节和纳税主体, 所以59号文规定的免税重组并非彻底免税, 只是将税款递延而已。在以上案例中, 本应由香港A公司缴纳的税款, 在股权置换后由香港B公司缴纳, 股权转让所得税在时间上递延。如果从整体考量, 由受让企业缴纳股权转让所得税并不影响整体税负, 但可以得到延迟纳税的好处。因此, 如果转让双方存在所有者权益的连续性, 即转让双方是母子公司关系, 或在一个企业集团之中, 那么可以从整体的角度进行税务安排, 选择免税重组。

由此可见, 所有者权益的连续性是适用免税重组的前提, 这也是特殊重组的理论依据。

二、政策解读

59文第五条对免税重组作了具体规定, 即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特殊重组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 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 且不以减少、免除或者推迟缴纳税款为主要目的; (2) 被收购、合并或分立部分的资产或股权比例符合本通知规定的比例; (3) 企业重组后的连续12个月内不改变重组资产原来的实质性经营活动; (4) 重组交易对价中涉及股权支付金额符合本通知规定比例; (5) 企业重组中取得股权支付的原主要股东, 在重组后连续12个月内, 不得转让所取得的股权。

上述免税重组条件除了强调免税重组目的以外, 特别强调了两个连续性: (1) 企业整体资产转让后, 被接受企业继续用于同样目的的经营业务, 即保持“经营连续性”, 可见条件 (2) 、 (3) 即是对“经营连续性”的明确规定。 (2) 转让资产的企业或其股东应通过持有接受资产企业的股权, 继续保持对有关资产的控制, 即具有“权益连续性”, 可见条件 (4) 、 (5) 即是对“权益连续性”的明确规定。

为了保证两个连续性, 59号文第六条对股权收购和资产收购享受特殊性税收处理的比例也作了特别的定量要求: (1) 收购企业购买的股权不低于被收购企业全部股权的75%, 这是对“经营连续性”的定量要求; (2) 收购企业在该股权收购发生时的股权支付金额不低于其交易支付总额的85%, 这是对“股权连续性”的定量要求。

另外, 59号文对跨境重组所涉及的“权益连续性”从年限和股权比例上作了进一步的规定:企业发生涉及中国境内与境外之间 (包括港澳台地区) 的股权和资产收购交易, 除应符合上述规定的免税重组条件外, 还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才可选择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 (1) 非居民企业向其100%直接控股的另一非居民企业转让其拥有的居民企业股权, 没有因此造成以后该项股权转让所得预提税负变化, 且转让方非居民企业向主管税务机关书面承诺在3年 (含3年) 内不转让其拥有受让方非居民企业的股权; (2) 非居民企业向与其具有100%直接控股关系的居民企业转让其拥有的另一居民企业股权; (3) 居民企业以其拥有的资产或股权向其100%直接控股的非居民企业进行投资; (4)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核准的其他情形。

因此在本案例中, 不管是理论依据还是政策前提, 香港B公司收购上海C公司股权, 欲取得“免税重组”资格, 香港A公司必须是拥有香港B公司的100%股权的直接控股人, 即保证“权益连续性”;而且香港B公司收购上海C公司的股权后, 上海C公司应继续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 以保持“经营连续性”。

需要注意的是, 59号文规定, 企业发生符合规定的特殊性重组条件并选择特殊性税务处理的, 相关各方应在该重组业务完成当年进行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时, 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交书面备案资料, 证明其符合各类特殊性重组规定的条件。企业未按规定书面备案的, 一律不得按特殊重组业务进行税务处理。所以, 上海C公司在股权置换完毕当年的所得税年度申报时, 应向主管税务机关及时书面备案。

股权转让风险规避和制度完善 篇8

1、股权转让合同各阶段的风险规避

⑴签订合同时存在的风险及规避方法

股权转让合同的签订, 除与其他合同一样, 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内容外, 还应注意公司的特殊性, 即公司章程内是否有相关的注意事项和限制性规定。如有可能, 应该着重审查转让方的主体资格和企业的资信能力。另外, 在交易过程中, 转让方受更大利益的驱使, 可能故意隐瞒事实或提供虚假的信息, 事后可能直接导致受让方的合同目的不能实现。为防范此种风险, 最好的办法是完善细化合同的责任条款或是要求转让方提供相应的担保, 以增加其违法成本。

⑵有关合同生效方面的风险及规避方法

合同效力方面, 我们需清楚除国有股权转让和外商投资的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外, 法律法规并没有规定股权转让合同生效需经相关部门批准、登记。根据《合同法》的规定, 一般的股权转让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那么, 为了规避此类风险, 可以同其他民事合同一样, 在订立合同时附上生效条件, 只有等到条件成就时, 该转让合同才发生效力。

⑶合同履行阶段存在的风险及规避方法

通过股权转让, 可以为企业募集资本、促使产权流动重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但合同生效只明确了当事人之间相关的权利义务内容, 要想实际取得股权, 还需双方依据规定如实履行合同。对于受让方来说, 如果该公司经营不错, 会获得较大的利益。反之, 更多的是风险和责任的承担。

(1) 转让方在交易过程中, 为了实现自己交易价值的最大化, 有时在与一方签订转让合同后, 又会将其手中股权卖予出价更高的第三方, 并办理相关移转手续。而此时, 对于原受让方来讲, 虽然可以以合同违约要求转让方赔偿损失, 但对于利润巨大的股权而言, 还是得不偿失的。为防范此种“一股二卖”的风险, 可以采用预登记制度, 受让方在签订转让合同后, 要求转让方将此信息在公司中做好记录, 并进行工商预告登记, 以对抗第三人。

(2) 受让方在交易的过程中, 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 可能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为防范此种风险, 转让方除在签订合同时注意完善合同中有关违约责任的条款, 将违约的计算方式、方法、标准等尽可能细化和要求受让方提供担保外, 还应注意保存和收集最完整的资料和证据, 以有利于事后的诉讼。

2、股权转让收益阶段的风险规避

实践中, 公司股东名册、出资证明书、登记账簿上载明的股东常常并非公司的实际出资人, 股东名册、出资证明书、登记账簿上载明的股东是名义出资人, 是名义股东, 即显名股东;公司的实际出资人是隐名股东。显名股东出让股权或是隐名股东出让股权, 其后收益的风险应该如何规避。

根据《公司法》解释三第25条, 可知名义出资人与实际出资人之间可订立合同, 约定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 即显、隐名股东间若有“名实出资”的约定, 由隐名股东获得收益。但我们还应注意到该约定仅能在缔约人之间产生约束, 而不能约束股权受让人非得向隐名股东给付股款。

3、股权变更登记中登记机关的风险规避

所谓公司股权的变更登记, 是由当事人先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提交申请, 经依法审查后对转让后的股权予以登记, 最终确认当事人在公司中的主体资格和对外产生公示效力, 是一种典型的行政许可行为。

由于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登记机关负有详尽审查的义务, 审查时以审查形式要件的居多, 使得造假、捏造事实的情形时常出现, 其最终侵害的是股东的合法权益, 同时也使得登记机关被迫卷入双方的民事纠纷当中, 浪费诉讼资源, 增加无谓的讼累。

为规避变更登记时的风险, 笔者建议将公证制度引入股权变更登记当中。公证机关可就股权转让合同的内容, 转、受双方的主体资格以及是否具有处分权等等一系列的活动进行调查核实, 并出具公证文书。之后, 只要提交该公证文书, 登记机关就能为其办理股权变更登记, 不仅使得登记程序更加快捷、效率, 更能将其中的法律风险降到最低。

完善股权转让相关制度的建议:

1、股权内部转让方面的完善建议

由于我国法律对于内部转让是以自由主义为基调, 采取约定限制的方式, 导致下面两大问题屡见不鲜:一为股权向个别股东移转, 出现大股东控股的局面;二为股东在公司章程中加入限制或禁止股权转移的规定。如此, 都会侵害到其他股东的权益。因而, 我们建议立法者应对公司章程加入一些束缚性规定, 最起码该约定的内容不得超出对外转让的条件。

2、股权外部转让方面的完善建议

对于股权对外转让, 虽说公司法对外部转让有详细的规定,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如转让价格、转让程序等, 本人看法如下:

⑴实践中, 经常出现股东与他人恶意串通, 以高价对外转让股权, 其他股东若想收购股权, 不得不也跟着加高自己的价格或只能选择放弃自己的优先购买权。对此, 立法者有必要出台新的司法解释对转让价格予以明确, 如加入其他股东的异议权, 并有权申请法院确定比较合理的转让价格。

⑵《公司法》虽然规定可以对外转让股权, 但通过什么程序和步骤来实现其效力, 并无清晰的规定, 实践操作中存在较多问题, 常常出现一些股东至始至终都不知道其他股东欲出让股权或是新进来的股东是不受欢迎的人等情况。这样, 股东的优先购买权无法得到体现。

在此, 本人建议一是完善转让股东的通知义务, 书面通知应载明股权购买的同等条件, 并给予合理期限;另外, 还需公司出具书面意见, 转让方才能对外进行下一步处理等。二是仿效国外立法模式, 规定公司可以指定第三人作为受让方, 便可阻止不受欢迎的第三人进入公司。

3、股权转让后股权交付时间的完善建议

股权交付时间的确定, 关系到受让人何时可以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 何时可以分享公司利益, 是很重要的一项内容, 但我国《公司法》并未明确规定此项权利移转在何种情况下交付。对此, 有必要予以完善。

依据《合同法》相关规定, 转让双方可以类比买卖合同, 在合同中约定交付时间。但由于股权转让的特殊性, 可以规定只能在下面几种情形中择一而约:转让方将转让事实以书面方式通知公司时、受让方付清股权转让款时、工商变更登记之日、股东名册变更之日。如果没有约定, 本人建议以股东名册变更为交付时间。

4、股权转让合同生效要件方面的完善建议

在上文已经指出除国有股权转让和外商投资的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外, 股权转让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并且可以约定合同附生效条件, 只有等到条件成就时才发生效力。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转让研究 篇9

2007年底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陷入严重衰退,严重影响了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衰退的世界性风险明显加大。 如何有效遏制世界经济危机的蔓延,成为世界各国的首要经济任务。 我国在面对世界金融危机时,采取了一揽子的经济恢复计划,成功实现了经济“V”型反转。 上市公司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在金融危机下通过资本扩张和收缩来达到资源的有效整合,股权转让成为了上市公司重组的常见方式。 上市公司通过重组,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内部治理结构不断完善,从一定意义上也促进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企业重组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一是收购兼并,即通常所说的企业并购。 二是股权转让,主要包括股权有偿转让、非流通股的转拨、购买流通股。 三是资产置换,主要是上市公司内部资产与外部资产的互换。 四是资产剥离,主要是将资产从上市公司中剥离并进行出售。 目前股权转让已经成为上市公司重组的重要方式。 我国股权转让的规模与数量都呈几何式增长。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逐步成熟,我国部分学者开始了对股权转让的研究,有的从实证的角度论述,有的从理论角度研究,可以说成果丰硕。

通过对股权转让的研究,能够弄清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转让的原因、 动机以及股权转让后上市公司的绩效如何。 通过本文的深入研究,希望在理论上能够丰富相关文献资料, 在实践上能够对上市公司股权转让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

二、股权转让的概念

从本质上讲,股权转让是上市公司控制权的一种转移,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从原股东名下转移到新股东名下。 国内学者很少对股权转让这一概念进行研究, 本文认为上市公司的股权转让是上市公司控制权的转移,是一种大宗股权的转让。 一般来说,股权转让主要有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之间的转让,国家股和公司股之间的转让,流通股和公司法人股之间的转让。 按照转让时是否支付对价可以分为无偿转让和有偿转让。 无偿转让主要是指国家股通过无偿划拨的形式转让给其他股东, 主要目的是通过股权转让来控制和提高资产的运营效率。 由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影响,在我国有偿转让在股权转让中较为常见,是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中较为普遍的方式。

上市公司股权转让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控制权的转移由所持有的股权比例来决定。二是转让的形式主要是协议转让。三是随着股权的转移公司的经营范围和主营业务一般也会受到影响。 四是通过股权转让大股东的股权地位和控制力不断增强。

三、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转让绩效评价研究

股权转让对上市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对公司资源的重新组合,优化了资产配置,提高了资产的整体质量,改善了经营环境,提高了经营效率。 股权转让后上市公司的绩效如何,与转让前有何区别, 如何科学评价股权转让前后上市公司的绩效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绩效评价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对于上市公司股权转让的绩效评价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全面性原则,在指标的选取上尽可能全面的反映上市公司股权转让前后的绩效。 二是重要性原则,指标数量不宜选择过多,要挑重点,避免重复。 三是要具有可比性原则,指标的选取要照顾到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 尽量选择相对性指标, 绝对性指标尽量少用。 四是一致性原则,指标要选取一致性好的,尽可能体现股权转让的绩效。

根据上述原则,本文主要选取的财务指标有销售净利率、营业利润率、 资产报酬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每股收益率、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增长率。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 反映企业主营业务的获利情况,是反映上市公司获利能力的最佳指标,数值越高,说明上市公司股权转让后的获利能力越强。

营业利润率=当期的营业利润/营业收入。 该指标反映了上市公司的盈利情况,指标值越高,上市公司股权转让后的盈利能力越强。

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平均资产总额。 该指标主要反映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 指标值越大,反映出上市公司股权转让后经营资产的能力越强。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指标反映了上市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 速冻比率的值在1左右较为合适。 速动比率具有较强的变现能力,能准确反映上市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资产负债率主要反映上市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也可以反映公司经营管理者的经营管理水平。

每股收益= (净利润-优先股股利)/期末总股数,主要评价上市公司股东获利能力。 每股收益能够反映上市公司的获利水平、经营业绩和风险情况。

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主要反映上市公司总资产周转情况,如该指标越大,资产周转水平越快,公司经营状况就越佳,反之亦然。

总资产增长率=总资产增长额/期初资产总额。 主要反映了上市公司本期资产规模的增长情况, 能够很好地体现上市公司股权转让前后的经营状况。

营业收入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额/上期营业收入总额。 该指标反映了上市公司的发展情况,通过分析营业收入增长率,我们可以判定股权转让前后上市公司的发展状况。

四、政策建议

(一)发展资本市场,加强股权市场建设

股权转让是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重要形式, 实质是企业产权的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还不够完善,股权市场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 涉及上市公司股权的转让应当通过资本市场和股权交易中心来完成。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我国资本市场,逐步规范市场行为,出台相关法律,对于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坚决予以处理。 二是各省要建立股权交易中心,为未上市的股份制公司提供股权交易市场。 三是加强制度建设,逐步完善上市公司重组制度,实施完善的绩效评价制度, 对于一些所谓的“垃圾股”要及时做退市处理或实施股权交易转让,鼓励有条件的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集团通过股权收购的形式兼并重组。 四是规范股权转让行为,坚持民主原则,广泛征求股民意见,确保股东大会的决定权,杜绝内部交易和欺骗行为的发生。

(二)加强法律法规建设,规范上市公司行为

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进入了全面改革的新时期。 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完善,但相关的法律制度并没有随之修改完善。 下一步应尽快制定符合改革发展的法律法规, 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股权转让行为。 要对《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进行及时修订,逐步完善《中国人民共和国证券法》,逐步完善询价与申购机制以及网上发行机制,不断加强风险提示,维护中小投资者的权益。 完善基金发行制度,优化基金管理,促进基金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加强资本市场监管力度

要进一步加强信息披露, 在上市公司涉及股权转让等重大行为时要及时披露相关信息,防止交易双方实施内部交易,操纵股价。 要严格披露关联交易信息, 加强信息披露制度建设。 针对股权转让中各种虚报、瞒报和假账,审计时应确保其独立性,严格审查,证券监督部门要定期和不定期的进行抽查,对于问题严重的上市公司及时停牌整改,暂停相应的股权交易行为。

(四)优化股权结构,加强公司治理

非流通股国有控股的问题导致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混乱, 在实施股权分置改革后,股权结构得到了明显的好转。 但目前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仍缺乏合理性,影响了股权的转让。 要逐步降低股权结构中国有股比例,出台相关文件,鼓励上市公司进行具有实质性的股权转让行为。 逐步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加强董事会、监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建立和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加强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明确职工代表大会在上市公司决策中的作用。

五、结束语

本文主要研究了上市公司的股权转让行为, 对上市公司股权转让前后绩效如何评价作了详细研究。 通过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转让行为并不规范,相关的股权交易市场并未有效发挥作用。 本文的研究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对上市公司股权转让前后绩效的实证分析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赵永伟.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转让定价的实证分析[J].南方金融,2003;06

[2]黄坚.上市公司股权转让溢价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01

[3]金香梅,金香花.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转让短期效益实证分析[J].现代交际,2013;08

[4]金桩.上市公司股权转让类重组绩效的综合财务分析[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5;02

[5]韦国宇.我国非上市公司股权转让的发展历程及其评价[J].中小企业科技,2007;10

股权转让所得重复征税问题研究 篇10

股权转让交易涉及股权的转让方、受让方和被投资企业三方主体。其中,股权转让方为股权转让交易行为的纳税义务人,转让方为企业,须就股权转让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转让方为个人,须就股权转让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近年来,股权转让所得税税政经过数次修改,已经日臻完善。尽管如此,股权转让所得仍存在不同程度重复征税的问题。

重复征税分为法律性重复纳税和经济性重复征税。 法律性重复征税,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税收管辖权的主体,对同一纳税人的同一课税对象征税;经济性重复征税,是指同一征税主体对不同纳税人同一税源的不同课税对象造成的重复征税。本文研究的重复征税,属于经济性重复征税。

二、企业股权转让所得重复征税和税额抵减

(一)两个环节

企业间的股权转让所得,尽管存在个体上的重复征税,但其综合税负是平衡的,包括重复征税和税额抵减两个环节。

1. 重复征税。转让该项股权的企业,享有的被投资企业未分配留存收益份额不能从股权转让所得中扣除,导致重复征税。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为免税收入。 由此,被投资企业未分配留存收益份额从性质上属于未分配的股息红利,亦应从转让收入中扣除。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 (国税函[2010]79号)规定,企业转让股权收入,应于转让协议生效且完成股权变更手续时,确认收入的实现。转让股权收入扣除为取得该股权所发生的成本后,为股权转让所得。企业在计算股权转让所得时,不得扣除被投资企业未分配利润等股东留存收益中按该项股权所可能分配的金额。

2. 税额抵减。受让该项股权的企业,在股权持有期间,若将上述未分配留存收益分配或转增资本,则对应份额的重征税额可以得到抵减;已被重复征税的原留存收益,未在后续股东的持有环节被分配或转增资本,被投资企业清算时,所得税税额仍可获得最终抵减。

(二)重复征税的成因分析

企业股权转让所得重复征税,集中表现在未分配留存收益这部分税源上。下面举例说明。

假设新股东乙企业收购旧股东甲企业持有的某被投资企业100%股权,收购价格600万元,不考虑其他税费。 收购当时被投资企业拥有股本400万元,盈余公积20万元(此处指法定公积金),未分配利润80万元,其中,股本400万元全部属于甲企业的初始投资成本。乙企业收购股权后立即将该80万元未分配利润分配并将该股权以520万元价格对外转让。

旧股东甲企业和新股东乙企业股权转让所得税计算如表1所示:

单位:万元

根据上表,分别对旧股东甲企业和新股东乙企业的股权转让所得征税与税额抵减情况进行分析。

1.旧股东甲企业应纳税额。甲企业应缴纳股权转让所得税50万元。若被投资企业的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允许抵减应税所得,甲企业仅须纳税25万元。本例中,未分配利润80万元及盈余公积20万元被征收了两次企业所得税,一次在被投资企业,一次在甲企业转让股权时。 因甲企业拥有被投资企业的全部股权,所以,其实质是对甲企业的重复征税。其中,盈余公积重复征税5万元,未分配利润重复征税20万元。

2. 新股东乙企业应纳税额。乙企业将80万元未分配利润分红,取得两个效果:一是80万元的股息红利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二是使股权的公允价值下降为520万元 (600-80),而乙企业取得上述股权计税基础并未发生变化。因此,乙企业应缴税-20万元。

由此可见,乙企业再次转让股权时,发生了80万元的股权转让损失,该80万元损失可以抵减乙企业的其他应税所得,导致乙企业少缴纳企业所得税20万元。该被少计征的20万元税额与甲企业被多计征的20万元税额相抵。 由于盈余公积不能用于分红,甲企业在转让该项股权时就原盈余公积部分被重复征收的5万元税款,未能在乙企业再次转让时得到抵减。

上例中,如果乙企业不是将80万元未分配利润分配, 而是转增了资本,则乙企业再次转让股权的公允价值保持600万元不变,但其计税基础增加了80万元,股权转让损失仍为80万元,结果是相同的。

(三)抵减重征税额的途径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被投资企业将留存收益分红或转增资本,可以免征企业所得税。根据 《公司法》的规定,盈余公积不能用于分红,但可以转增资本,转增后留存的该项公积金不得低于转增前注册资本的25%。结合上述规定,得出抵减重征税额的途径是:

1. 被投资企业原未分配利润分配或转增资本。该部分未分配利润在股权转让后被征收了两次企业所得税, 但新股东若将其分配或转增资本,抵减了一次应税所得, 就征税总额看,并未被重复征税。

2. 被投资企业原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新股东将该部分转增资本可抵减以前环节的重征税额,但转增资本的数额必须符合公司法的限制性规定。上例中,20万元盈余公积未达到实收资本比例的25%,未能转增资本。因此,无法抵减应税所得。

3. 被投资企业清算。《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34号)规定,“投资企业从被投资企业撤回或减少投资,其取得的资产中,相当于初始出资的部分,应确认为投资收回;相当于被投资企业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按减少实收资本比例计算的部分,应确认为股息所得;其余部分确认为投资资产转让所得”。由上述公告可知,被投资企业的所有留存收益,在清算时都作为股息所得予以免税。

(四)基于企业所得税重复征税的税收筹划思路

对于被投资企业的留存收益,在股权转让前可遵循以下思路进行纳税筹划:

第一,股权转让方在股权持有期间应将被投资企业新增的留存收益分配或转增资本,转让时可避免该部分份额的重复征税。由前述案例可知,若旧股东甲企业在转让前不分配亦不转增资本,其被重复征收的所得税将在新股东乙进行上述操作时得到抵减,受益方是乙企业。

第二,股权转让方将股权持有期间被投资企业原留存收益分配或转增资本,可以获得抵减税额的效果。前述案例中,乙企业获得税额抵减20万元。

第三,未能转增资本的原盈余公积部分,在被投资企业清算时,其被重复征收的税额可以获得抵减。但只要被同投资企业存续,该部分税源就存在重复征税的问题。

三、个人股权转让所得重复征税

(一)个人股权转让所得重复征税的特殊规定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个人投资者从被投资企业分回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按“利息、 股息、红利”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该部分税源在被投资企业已缴纳企业所得税,个人投资者享受分红时又被征收个人所得税,不属于本文讨论的内容。本文研究的是个人所得税自身的重复征税,表现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投资者收购企业股权后将原盈余积累转增股本个人所得税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23号)。 该公告对先收购后转增股本的征税规则做了特殊规定。 根据上述公告,将1名或多名个人投资者收购企业100% 股权时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归纳为三个方面:

第一,股权的两种收购价格。一是以不低于被收购企业净资产价格收购,二是以低于被收购企业净资产价格收购。

第二,被收购企业原盈余积累转增股本时应税所得的认定。新股东取得原盈余积累转增股本的部分,第一种价格下,不征收个人所得税;第二种价格下,新股东转增的原盈余积累属于股权收购价格减去原股本的差额内的,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属于股权收购价格低于被投资企业原所有者权益的差额内的,应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第三,股权被再次转让时计税基础的认定。两种价格下收购的股权被再次转让时,股权的原值皆为新股东收购股权时实际支付的对价及相关税费。

上述文件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对原盈余积累转增股本时“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征税与否的规定和股权再转让时计税基础的认定。

(二)个人股权转让所得重复征税的成因分析

承接上述例题,假设旧股东甲和新股东乙均为个人。 新股东乙从旧股东甲处收购被投资企业股权的价格为460万元,收购后股东乙立即将未分配利润80万元转增股本,并将该项股权以5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股东丙个人。 其他条件不变。乙收购该项股权的计税基础对应再次转让价格的分配比例为0.92(460÷500),旧股东甲和新股东乙纳税情况分别见表2和表3。

单位:万元

单位:万元

根据上表,对旧股东甲和新股东乙的股权转让所得征税情况进行分析。

1. 旧股东甲个人应纳税额。对于股东甲,其投资成本与股本相等,股权转让所得60万元,应缴纳个人所得税12万元。对于股权收购价格低于被投资企业原所有者权益的差额部分,无需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不征税金额为: 40×20%=8(万元)。

2. 新股东乙个人应纳税额。股东乙以与被投资企业净资产相等的价格500万元转让股权,股本为初始投资成本,财产转让所得40万元,须缴纳个人所得税8万元,其实质是对前一环节股东甲少纳税额的弥补。由此,新股东乙和旧股东甲就8万元的税负实现了综合平衡。但股东乙实际缴纳税款却是16万元。这是因为该40万元的税源, 被分别按“财产转让所得”和“利息、股息、红利”项目重复征收了税款。

3. 重复征税的成因。《关于个人投资者收购企业股权后将原盈余积累转增股本个人所得税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23号)不仅规定了被收购企业原盈余积累转增股本的征税条件,亦规定了转增时不征税的情形,本文从被投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构成,对转增环节和转让环节的综合税负进行分析。

(1)原股本部分再转让时不存在重复征税。上例中, 该部分对应公允价值400万元,计税基础368万元,按“财产转让所得”纳税6.4万元。

(2)未转增股本的盈余积累不存在重复征税。盈余积累未能转增股本,或基于法律规定,或基于企业自身原因。根据上述公告,未转增的盈余积累,包括两种情形:一是股权收购价减去原股本的差额内的原盈余积累,二是收购价低于被投资企业原所有者权益差额内的原盈余积累。无论属于哪种情形,未转增的盈余积累无须缴纳“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税,股权再次转让时对应的所得,按 “财产转让所得”税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上例中,先转增了应税盈余积累40万元,再转增免税盈余积累40万元,剩余未转增的20万元盈余公积属于免税盈余积累。之所以未转增,是由于盈余公积总额尚未超过被投资企业转增前注册资本的25%。该部分就“财产转让所得”纳税0.32万元。

(3)股权收购价格减去原股本的差额内的盈余积累, 转增股本时不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征税,并未导致少征税。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对个人投资者享有的被投资企业权益性投资收益,无论是分红,还是转增资本,均须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盈余积累转增资本,其实质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投资者将取得的股息红利增加投资,从而增加股权的计税基础;二是由于已分配的股息红利转增了股本,该项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未变。计税基础增加,转让价格不变, 使股权转让所得相应减少,减少的金额等于转增环节“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因此,被投资企业盈余积累转增资本,转增环节按“利息、股息、红利”税目征税,转让环节不再将该部分作为“财产转让所得税目”的税源,避免了重复征税。

国家税务总局2013年第23号公告对股权收购价格减去原股本的差额内的原盈余积累转增股本的行为,做了相反的规定。即该部分不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征税。但该公告同时规定,再转让时计税成本是收购股权时实际支付的对价及相关税费,未将转增部分加计到被收购股权的计税基础中。因此,该部分税源在转增环节不按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征税,转让环节亦未减税,未导致漏税,其综合税负是平衡的。上例中该部分转增额为40万元,转让环节缴纳个人所得税0.64万元。

(4)股权收购价格低于被投资企业原所有者权益差额内的盈余积累,转增股本后再转让,存在重复征税问题。根据上述公告,将该部分原盈余积累转增股本的,应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的规定一致。不一致的是,该转增部分再次转让时的计税基础仍是收购原值,不能加计转增额。

上例中,股东乙以相当于被投资企业净资产的价格再转让股权,该部分对应公允价值40万元,计税基础36.8万元。转增时须缴纳“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税8万元,并须缴纳“财产转让所得”税0.64万元。而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该部分税源在转让环节应纳税额为: (40-36.8-40)×20%=-7.36(万元),乙多纳税8万元。

(三)针对个人所得税重复征税的税收筹划思路

综上,国家税务总局2013年第23号公告中的重复征税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个人股东在股权的收购与转让中,税收筹划思路如下:

1.收购价格控制。向旧股东收购股权时,使收购价格不低于被投资企业净资产,避免该部分税源进入下一环节。

2. 税源转移。若以低于被投资企业净资产的价格收购股权,新股东持有期间不对原盈余积累转增股本。由此,再次转让时只需就“财产转让所得”纳税,不会导致重复征税。但该方法会将此部分税源转移到下一环节,股权再次出售的价格仍低于被投资企业净资产的,其后的股东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3. 先分配后增资。新股东拟以被投资企业原盈余积累增加股本的,可将原未分配利润分配,再以该部分分红增加投资,原未分配利润分配虽须计算缴纳“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税,但分配后再增资可使股权投资的计税基础增加,公允价值保持不变。再转让环节不会导致重复征税。

四、结束语

无论对于企业股东或个人股东,股权转让所得都存在个体上的重复征税。企业所得税重复征税是税负在不同纳税人之间的转移,是已征税额的递延抵减,其综合税负是平衡的。个人所得税被重复征收的税源,本身已属于企业所得税的税后收益,在国家税务总局2013年第23号公告下又被征收两次个人所得税,实质是同一税源,三重征税。

目前,股权投资和转让前景广阔,该部分税源构成国家税收新的增长点,征税方加强股权转让所得税征收管理,堵塞税收漏洞是时势所需,但在税收政策制定过程中,征税方不仅要保障税源,更要兼顾公平,这是建立和谐税制的基本前提。

摘要:目前,同一税源被重复征税的现象普遍存在。本文首先从税收政策的实际运用出发,分别就股权转让企业所得税及个人所得税的重复征税进行了分析论证。发现在股权转让中,企业所得税的重复征税只是纳税人个体间税负的不公平,该部分税源的综合税负是平衡的。个人所得税的重复征税则导致了综合税负的失衡,是实质的重复征税。能否从根本上避免重复征税,取决于征税方税收政策的设计理念。最后,本文提出了应对两种重复征税的税收筹划思路。

关键词:股权转让所得,重复征税,税额抵减

参考文献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投资者收购企业股权后将原盈余积累转增股本个人所得税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23号,2013-05-07.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79号,2010-02-22.

如何处理股权转让中的矛盾 篇11

李强(以下简称甲方)于2011年7月1日与黄平(以下简称乙方)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书》,协议约定如下:甲方将某县某矿业有限公司股权转让给乙方,总额为450万元,甲方对该协议生效前的债权债务负责,甲方所欠银行债务7077元归乙方使用,乙方支付利息,直到2012年3月28日止,乙方负责偿还此笔贷款;甲方所欠农村信用社100万元归乙方承担,乙方支付利息,2012年6月8日乙方偿还此笔贷款;乙方保证每月10日付给李冰(另一债权人)10万元,总计136.1万元,还完为止。乙方支付给甲方定金45万元,甲方负责企业法人变更,在乙方办完第一笔贷款后,一次性付清余款99万元。

经法院查证,自2011年7月10日至2012年5月8日期间,黄平累计给付李冰现金45万元,剩余90.1万元未给李冰;协议签订后,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2011年7月10至今,黄平多次给付李强现金共1660365.50元;李强向黄平借款3000元;2011年12月8日,黄平欠李强欠款46256元;2012年4月7日黄平在李强处借款50000元(此款系李强代黄平按双方约定向李冰偿还的欠款,李强已于2012年5月8日将该款给付李冰)。

另查明,黄平未偿还李强从银行所借70万元借款本金,截至2012年6月30日,尚欠贷款利息8820.06元,以及某矿业公司在农村信用合作社所借款100万元利息7800元。此款经李强多次催要,黄平不愿偿还,于是李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案经人民法院审理,判决如下:

1、黄平于本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3日内偿还李强股权转让款1491680.56元(双方往来帐目互相冲抵后);

2、李强负责偿还从银行所借本金70万元及自2012年7月1日起至该款还清的利息;

3、李强负责支付从银行所借本金70万元的2012年6月30日以前的利息8820.06元;

4、李强负责偿还李冰(另一债权人)欠款91.1万元;

5、驳回李强的其他诉讼请求。

律师点评:

本案争议的焦点是:黄平是否应向李强支付股权转让款?支付股权转让款的数额是多少?某矿业公司对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以及李冰的欠款到底应由谁来偿还?

依据《合同法》第八十四条规定:“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所以,李强与黄平之间订立的股权转让协议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合法有效。但该股权转让协议中,李强在银行所借贷款70万元及欠李冰的债务136.1万元,因黄平未按双方协议约定时间偿还债务,对此债务的转让又未征得债权人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李冰同意,故相应的该债务转移条款无效,也就是黄平与李强在股权转让协议中由黄平向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李冰偿还债务的约定是没有法律效力的。

另依据合同法相对性原则,股权转让协议的合同双方是黄平和李强,那么,负有支付股权转让款义务的一方是黄平,黄平应按合同约定向李强履行支付股权转让款的义务。

在本案中双方债务很乱,适用《合同法》的抵销规定。黄平替李强给付土地补偿款、支付工人工资、双方间的相互借款,虽属其他法律关系,但由于皆因双方股权转让行为引发且双方对此均予以认可,可以进行相互抵销、冲抵。

同样,依据前述合同相对性原则,因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李冰与李强具有合同关系,负有偿还债务义务的一方是李强,又因李强在与黄平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时未征得上述债权人的同意,因此,李强的债务人地位并未发生转移,仍应由李强向上述债权人偿还债务。

在此,提醒广大读者,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站在全局考虑问题,或咨询专业人士,这样才能避免纠纷的发生,防范风险。

股权转让 篇12

然而, 当前我国法律、法规并未就该种模式进行明确规定, 司法实践中对该模式是否有效尚存争议, 全国各地的做法也不尽相同。笔者认为, 我国相关法律并未明确规定不得以股权转让的方式转让土地, 因此这种土地转让形式是具有可操作性的。

一、以股权转让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的合法性分析

(一) 我国现行法律并未明确否定以股权转让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的合法性

1. 关于股权转让的相关法律规定

《公司法》第二十七条股权转让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即“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只有在1/2以上股东同意转的情况下, 才能将股权转让给股东以外的人;而股东之间则可以相互转让部分或全部股份。……”

涉外股权转让更为复杂, 需要考虑到现行外商优惠政策、企业当前性质、外商投资主管部门职责以及外商投资领域等因素。

因此, 除涉及国有或外资的股权转让之外, 我国法律并未限制股权在公司股东之间的流转作出相关规定;但是若没有公司1/2以上股东的同意, 股权无法被转让给股东以外的人。严格来说, 这只是一种程序性要求, 并非实体限制。

2. 关于土地使用权转让的相关法律规定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七条、三十八条分别就禁止转让土地使用权的情形, 以及转让土地使用权应满足的条件分别作出了规定。前者规定, 存在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之情形的, 以及土地使用权通过出让所获得的房地产都无法转让;后者规定, 对房地产进行转让时, 若土地使用权是通过出让获得的, 那么需达到如下要求: (一) 所支付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金额与出让合同规定的金额相符, 且获得了土地使用权证书; (二) 根据出让合同规定进行投资开发, 属于房屋建设工程的, 完成开发投资总额的25%以上, 属于成片开发土地的, 形成工业用地或其他建设用地条件。……”

因此, 认为以股权转让方式实现转让土地使用权目的无效的理由通常是: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是转让土地使用权, 但因法律的强制性规定而无法以土地使用权交易的方式实现, 因此当事双方以股权转让之名行土地转让之实, 属于《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股权转让行为应被认定为无效。此外, 换个角度来看, 这种行为本身就违背了税法和房地产法的立法精神, 理应视为无效的。

3. 股权转让与土地使用权转让彼此独立, 以股权转让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的行为应当有效

根据前述相关法律的规定, 股权转让与土地使用权转让应属两个不同层面上的法律关系, 受不同的法律规范调整。股东以《公司法》相关条款为依据, 处分股权, 但土地使用权并不会因股权的转让而改变的情形就属于股权转让, 转让后, 土地使用权仍归属公司;公司以《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为依据处分公司名下土地使用权 (属于物权) 的情形则属于土地使用权的转让。由此不难看出, 二者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需加以区分。此外, 我国税法制度为当事人提供了若干“合法避税”的机会和条件, 故而, 该行为是有效的。

(二) 法院判例并未否定以股权转让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的合法性1

1. 不能将房地产公司全部股权的转让等同于变相转让, 并根据此判定股权转让合同无效 (最高人民法院〔2012〕民二终字第23号) 。

裁判要旨:本案争议双方股权前后转让了两次, 原属于标的公司建设用地使用权在出让方将公司所有股份转让给受让方之后依然为公司资产, 登记在公司名下, 换言之, 流转的只是股权而非建设用地使用权。

2. 当事人直接转让土地使用权与其通过出让股权的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有着本质的区别, 因为股权转让合同是否具备效力并不能以标的公司所拥有的土地使用权在开发投资总额中的占比有无达到25%为判断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2011〕民二终字第2号民事调解书) 。

调解要旨: (1)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是典型的管理性规范, 因为本条款要求土地转让时的投资在开发投资总额中的占比应该达到25%, 这是一种于物权变动时对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标的的物的设定的限制条件, 是合同标的的物的瑕疵。 (2) 当事人直接转让土地使用权与其通过出让股权的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有着本质的区别, 股权转让合同是否具备效力并不能以标的公司所拥有的土地使用权在开发投资总额中的占比有无达到25%为判断标准。

二、以股权转让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的法律风险分析

以股权转让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的操作模式涉及到公司与房地产两大领域的法律问题, 法律风险较大。但实际操作中, 在这种模式合法的前提下, 当事双方面临的风险与普通股权转让并无太大的不同。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 股权转让行为是否合法有效?

股权转让活动中, 应避免以下导致股权转让无效的因素:转让主体不适格、违反法定程序或公司章程的约定、未按法律规定的手续登记、国有股权转让或涉外股权转让未按照相关特别法律规定进行等。

(二) 标的公司债务如何承担?

股权受让方对于公司原有的债务不能以股东变更或与公司原股东签订的合同对外拒绝债务的履行。所以, 在转让股权时, 公司已知或未知的债务, 以及追偿债务失败就成为了受让方面临的最大风险。

(三) 股权转让合同能否诚信履行?

股权转让合同签订后, 股权受让方只有在收到股权转让款后依法到工商部门登记之后才享有合法的股东身份, 若股权转让方在收到股权转让款后拖延办理相关手续, 受让方将面临着极大的风险, 且受让方仅能根据合同约定得到债权层面的保护。

三、以股权转让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的风险防范措施

各律师可以在实践中通过以下措施尽可能的规避以股权转让方式实现土地使用权转让的潜在风险:

(一) 全面审查股权转让各阶段的潜在风险

在股权转让期间, 应就当事双方的资格、资质、资信、审批手续、用地条件、土地使用权是否存在他物权、拆迁补偿是否完成、标的公司的历史法律纠纷、尚未履行完毕的合同、债权、债务等情况进行全面审查。

(二) 确立股权转让程序

在股权转让实施之前, 应当明确所转让的股份是否含有外资、国有成分, 以此确立合法的股权转让程序。

(三) 制定详尽规范的股权转让文件

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建设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因此, 制定详尽规范的股权转让文件并约定出现不同情况的补救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同时, 有必要在股权转让合同中明确各阶段的关键节点及相应的违约责任, 并约定分期支付股权转让价款, 以促使股权转让方积极办理相关手续。

(四) 全程跟进股权转让合同的履行

股权转让合同签订后, 应当继续跟进当事双方的履约行为, 并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做好合同文件的保管, 结合项目的进展, 对于履行过程中发生的具体问题做出书面补充文件, 力争当事双方实现完美履约。

综上, 以股权转让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的行为应当认定为合法有效。但就我国法律制度的现状而言, 最具可操作性和有效性的土地使用权转让方式当属股权转让模式。

参考文献

[1]张启.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协议的效力分析[J].海南金融, 2015 (08) .

上一篇:广播电视机房下一篇:翻译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