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化

2024-06-29

内化(精选12篇)

内化 篇1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情感, 道德就会成为枯燥无味的空话, 只能培养伪君子。”“善良的情感是良好行为的肥沃土壤, 善良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 如果童年蹉跎, 失去的将永远无法弥补。”品德教育的魅力在于能触动人的心灵, 能把人性当中最美的东西激发出来。白居易说:“感人心者, 莫乎于情。”而德育的内核则是情感。在品德教学中我们要善于用情感打开学生的心扉, 以情动人, 以情导行, 以情育人, 对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内化, 必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最佳教学效果。

一、巧用文本, 以情激情

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编排了“美文赏读”“诗歌诵读”。这些文本不但文质兼美, 更重要的是蕴涵着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人生价值观的熏陶。小学生认知的心理特点和活泼好动的天性决定了产生情感效应的主导作用是教师。品德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是一个富有情感和激情的人, 这是引发学生情感的前提。所谓“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教师巧妙地利用文本中激情的语言传送给学生情感的信息。我们的品德教育伴随着情感进行, 道德行为将会更持久。《爸爸妈妈, 我想对您说》一课中的诗歌《寻求一窗灯火》, 语言清新自然, 情感真挚感人, 字里行间都充满着孩子对父母的热爱, 感激之情。为了更好地达到教育学生理解、关心、体谅父母的难处, 从而更热爱父母的教学效果, 课堂中, 在同学们交流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后, 伴随着优美、舒缓的乐曲, 我深情并茂地朗诵了诗歌《寻求一窗灯火》, 学生深深地陶醉于诗歌的意境中。“文章不是无情物”, 巧用文本, 以文本的情激发学生的情感, 潜移默化中为养成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和积极健康的人格夯实基础。

二、巧设问题情景, 以情导行

问题不仅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前提, 而且还是学生理解和吸收知识的前提。知识只有围绕问题展现出来, 才能很好地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 从而内化为能力和觉悟。在教学五下《李奶奶身上的伤痕》这一主题时, 学生们观看南京大屠杀的声像资料时, 个个满脸愤怒, 有的边看边握紧了拳头, 有的女生在恐怖愤怒时流泪, 也有的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索性站了起来……观看完毕, 组织学生讨论时, 学生辉就义愤填膺地说:“侵略中国的日本人太可恨了, 等我长大了, 我一定要打到日本去, 为死去的同胞报仇!”“对!杀了日本人!”“拒绝和日本人交往, 把日本人从我国赶出去。”……教室里一片沸腾。突然, 班长润站起来说:“不!我们不能这么做!”“为什么?”一时教室里争论不休。我忙抓住契机, 将持相同观点的同学分成一组, 就这一问题, 提出自己的观点。同学们经过长时间的激烈的辩论, 观点渐渐地明朗了。最后由班长润为代表的胜方总结陈词:“作为中国人, 我们不能忘记昨天的耻辱, 不能忘记今天的和平繁华之地曾是昔日日本侵略军的杀戮之地。我们要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古训。我们的心中都有一种愿望, 但愿天下不再有战争、不再有恐怖。我们要为世界和平而努力。”听着同学们的肺腑之言, 我很感动。这不是教师灌输的理念, 是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交流、探索而获取的知识, 形成的道德观点。像这样具体生动的情境教学可以使学生产生共鸣, 学生会通过观察、想象、思考进入情境, 从而更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 更利于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

三、多方位体验, 以情移情

移情是儿童对他人情绪、情感做出的相同或相似的情绪性反应和理解, 是一种对道德发展有着深刻影响的社会性情感。移情可以帮助儿童学会或者“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换位体验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而引起共鸣的一种情感体验。换位体验为学生的移情奠定了基础, 是学生移情的切入点。在学习“关爱残疾人”主题时, 在一系列的体验残疾人生活的活动之后, 请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体会, 并适时抛出“此时, 如果有人嘲笑、挖苦你, 你会怎么想?你的心情如何?你想对他说些什么”的问题让学生站在残疾人的角度去思考。通过换位思考, 学生明白与他人交往中不仅要推己及人, 还要为他人着想, 才能善待他人。在学习《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这主题时, 设计练习:期中考试结束了, 你的成绩不理想, 请站在爸爸妈妈的角度, 想象一下他们会怎么想?怎么做?当你向爸爸妈妈提出无理的要求, 遭到拒绝后大发雷霆时, 他们的心情如何?通过学生的角色表演, 学生体会了父母的唠叨基于爱, 感受与父母相处的甜酸苦辣, 学会欣赏、理解、谅解父母, 进而更加热爱、尊重父母。在品德课教学中采取换位体验的方式, 让学生有如亲身感受的体验, 增强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 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内化为道德认识。

根据教材的特点, 课堂中我们有意识地再现真实的生活情境, 安排辩论、小品表演、情感面对面等形式, 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 引导学生从他人的角度出发, 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 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 让学生的情感一次又一次得到体验和升华。有效地引导学生向课程的教学目标发展。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发展或培养不能给予人或传授给人, 谁要享有发展与培养, 必须用自己内部的活动和努力获得。”

布鲁姆认为, 情感特性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内在因素和动力。因此, 只要我们善于从文本出发, 从课堂实效出发,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 用我们的激情去点燃、唤醒学生的情感, 就可以使原本枯燥的品德课堂充满活力、情意浓浓, 真正达到情感为纽、德育无痕的境界。

内化 篇2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朝阳读书活动

自去年来,我校根据上级<<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实施朝阳读书计划的通知>>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我在对学生进行读书指导时,并不是简单的要求学生阅读课外书,而是首先想到了课内教学和课外阅读的关系。

就学生阅读的时间和对象,可以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叶圣陶先生有一个著名的论断: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既是”例子”,那么完成了课内阅读教学后,就像数学教完了例题,还需要做大量的习题来巩固运用,才算真正学会了这个例题体现的知识。因此叶老一再强调”必须在国文课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这样才能得到阅读经验的积累和阅读方法的运用,进而增强阅读能力。因此,我借“朝阳读书活动”的东风,有计划地进行了“课外阅读课内化”的读书指导实践。

一、扩展阅读,巩固课堂教学的成果

所谓扩展阅读,就是说我们在课内学习了某一篇文章,以此为一个点扩展,引导学生阅读有关的作品。例如:在教学鲁迅的《故乡》等课文后,指导学生阅读鲁迅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作品;在教学《选举**》一课后,指导学生阅读秦文君的《男生贾里》、《女生贾梅》;在教学《家的序和跋》一课后,指导学生阅读巴金先生的《家》、《春》、《秋》。在教学《范进中举》、《葫芦僧判断葫芦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等课文后,指导学生阅读《儒林外史》、《红楼梦》、《水浒传》等我国古典文学作品。

在教学《读堂吉哥德》、《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等课文后,可以指导学生阅读《堂吉哥德》、《普希金诗集》等外国名著,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并且我还在要求学生阅读具体作品时,作了如下指导:

1、介绍要求阅读的作品,点到即止,以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望。

2、指导学生了解阅读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的思想及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3、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

4、指导学生正确处理课堂学习和课外阅读的关系。

5、指导帮助学生找到要求阅读的作品。

二、比较阅读,求得对课内知识的深化

学习了某一篇或某一类文章,可以找与之相似的文章来进行比较阅读。比如我们学习了鲁迅的<<社戏>>后,引导学生课外阅读臧克家的<<社戏>>,比较一下两者在内容,写作手法,主题等方面的不同;学习了<<范进中举>>,再去阅读<<变色龙>>,就可以领略中外两位大师在描写胡屠户和奥楚蔑 洛夫这两个人物时的相同手法,理解在”变”中写人物的艺术技巧。

三、提高课内教学效率,使课外阅读进课堂

一般的课外阅读是在课堂外实行,缺少了老师的及时指导和监督,可能会流于形式。特级教师魏书生“每个学期120课时的语文课,他用了不到50课时就教完了,剩下时间则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反而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质。

我也借鉴魏老师的做法,在一个较好的班级里搞过为期一学期的大胆尝试.在时间的安排上,把每周用于学习“例子”的5课时压缩为4课时,挤出的1课时用来做“习题”---带学生进图书室。在这里,学生自选书籍,埋头吟读,我则细心倾听他们的阅读感受,指导其写好读书笔记。此外还组织每月出“课外阅读手抄报”1期,出“读写园地”板报1次。一学期下来,学生的读写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基本养成了坚持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

四、得法于课内,增益于课外

完整的阅读教学过程是什么呢?王德俊老师有过精要的概括:“这个过程是:老师指导学生熟读课文,弄懂弄透课文和从课文中学得语文知识,掌握阅读方法和规律,再指导学生运用这些东西去读课文以外的文章和书,从而使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和能力。”因此,我有意识地经常在课内教学中交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并积极地指导学生运用于课外阅读.小到读一篇课文,归纳中心,概括段意,划分层次,总结优点等方法,大到某类文体的阅读方法,理解人物形象的方法等等。还要求学生养成查字词典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摘录词句写读书感受的习惯。当学生在课内掌握了这些方法,再按照前三点要求去课外阅读时,就如鱼得水,大大增强了阅读效果,做到得法于课内,增益于课外。

悟理·内化·导行 篇3

一、善借学生“错问”,创设问题情境

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新课程面前,教师要用一颗“童心”启发学生主动发问,因为思想的财富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才能享用,要想获得,首先必须学会提问。“品社”教材大多比较简略,课文中已有一些问题,应引导学生初读图文并茂的文本,营造宽松民主的氛围,联系自己的现实生活大胆提问,即使是“错误的问题”也欢迎提出来。教师若能善借学生的“错问”,经过“过滤、加工”,转而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情境,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去年,我在执教四(上)“品社”《真正的友谊》一课时,就鼓励学生先提问题,然后根据学生的提问进行概括,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反问大家:“某同学不为我说好话、不帮我做难题,能算我的好朋友吗?”一“问”激起千层浪,立即引发了同学们的入境解疑,弄清了“批评自己做错事、启发自己解难题”是好朋友的美德,我们应该交“说真话,严是爱、松是害”的真朋友。

二、捕捉学生“错议”,生成讨论话题

儿童对文本中的生活现象常常会发表一些好奇的看法,由于年幼无知,缺少经验,错误的议论不可避免。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错议”,寻找教科书与儿童“错议”的联结点,即兴生成恰当的“话题”,唤醒学生的生活积累,激起学生对生活的思考,放手让学生在小组或全班充分对话讨论。这种“话题”讨论,有助于对话者间的认知、情感与经验的互动、互补,涌动起生命成长的灵性。

我在导学四(上)《我们和诚信在一起》时,有些同学私下议论:“我偷看网络刺激的内容……”“上网没人知道的事,我说出来反而挨批评。”……我得知少数学生的这些“错议”,即兴生成了一个新的讨论“话题”:“上网偷看垃圾内容不说,好不好?”一下了激活了学生小组、全班的大讨论,让学生在多维互动的“对话”中逐步明白了:下流、暴斗等“垃圾”类的网络信息决不能偷看,它会像“海洛因”一样腐蚀人健康的心灵;隐瞒不说,既不诚实,更会上毒瘾,对儿童有百害无一利。

三、巧用学生“错答”,增设探究辩题

当今时代,多元文化并存,网络观点不同,真理往往与谬论混杂难分,因而采用合适的辩题,不失为“品社”课让儿童辨析真假是非的“高招”。教师要学会巧用学生的“错答”,经过精选,增设感兴趣、可辩性的探究性“辩题”,发动学生收集事实与观点作为论据论证,展开争论,既满足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又提高学生多向思维、概括提炼、口头表达等等的综合能力,让“道理越辩越明。”

例如,我在三(上)教学《现在的我能做什么》一课时,从学生的各种“错答”中,提炼出一个有争议的“辩题”:“小学生只要把学习成绩搞上去就行了吗?”引发了“唇枪舌剑”般的辩论:

正方A:我妈妈叫我只要把分数考上去就行,别的事由她来做。

反方A:学生不但要搞好学习,更重要的是学做好人,要全面发展。

正方B:请问对方辩友,现实中考上好高中或好大学,是分数决定还是其它?

反方B:品德不好,身体差了,就是上了好大学,将来人民也不欢迎。

正方A:我爸爸人品很好,考大学差了几分也上不了。所以,我认为对于学生来讲,学习最重要。

反方B:美德是做人的根本,身体是学习的保障,学生搞好学习是本职,德智体一样不能少。

……

当然,这样的“辩论”还在向课后甚至家庭延伸,从短期、长期、个人、家庭、祖国等不同角度看,答案不会相同,但这样尖锐争辩的火花会引发小学生更深入的思考,从立足长远、个人与祖国发展整体的角度来说,“德、智、体皆好”才是正确的努力方向。

四、精选学生“错题”,制作辨析课件

“品社”课少量的课内外作业与开闭卷考试中,常常有学生回答的“错题”,里面也有一些可供利用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将之改编、重组,制作成“判断正误、辨析明理、图文并茂”的课件。这些源于儿童真实笔下、动感十足的生活场景课件,极易调动学生参与评析的积极性,缩短了教学的时间,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如在学习四(上)《塑料与我们的生活》一课前,我从往届学生作业与试卷的“错题”中选择若干典型,改编制作成图文交叉、动感鲜活的“我叔叔卖快餐,用泡沫盒又省又轻巧”“塑料袋超市购物对不对”“塑料袋倒垃圾好不好”等课件,学生开动脑筋,想出了不少减轻“白色污染”的好方法。

五、智取学生“错行”,体验扮演活动

主题活动体验是小学“品社”课常用的一种基本的教学形式,不仅对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帮助,而且在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成功的体验会使学生增强自信,失败的体验会让学生吸取教训。我们可以智取学生的“错行”,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促进学生换位思考,学会从失败和错误中主动体验,从内心感受“为什么不该这样做”,进而获得“应该怎样做的感悟收获”。

如学习四(下)《在公共汽车上》,我让学生分别扮演老人、婴儿、孕妇、盲人、学生等,多次再现乘车高峰时的不同活动场景,尤其促“抢座位”、“不让座”、“不道谢”者换位思考,谈真实的心理感受,促进了扮演者从他人(弱者)的角色思考,并让没有扮演任务的同学也来当评委,进行心理换位,获得了“说教式”难以达到的体验实效。

六、宽容学生“错想”,点拨反思悟行

学生的日记、周记、作文、网聊、微愽中,常常会流露出对某些事、人的真实想法,其中有些是错误的想法,教师要宽待、包容这些“错想”,善于智慧地点拨学生自己主动地学会反思,感悟错因,内化导行。宽容学生的“错想”,巧妙点拨学生“过电影”反思,追因刨根,并将反思与行动结合起来,悟理内化导行,这是反思活动深入良性发展的体现,也是一种“心理自助”的自我教育形式。

例如,四(下)学习《办一张自己的报纸》一课时,我发动学生办出了反思性专题小报或网页,如《砺志会学习、错点变亮点》、《Good bye,娇童》、《自己纠错我能行》、《失败是动力》、《反思错因成长快》、《告别惰性,贵在践行》等,无不涌动着学生“寻错点、找错因、自纠错、快成长”的自育灵性。

当然,“品社”课“智用学生错误、生成教学亮点”的操作性策略远不止上述六项,还有讲述失败故事、调查失足成因、倾吐心中苦水、采访落选感受、参与吃苦活动、启动微博反思……。但无论采取何种策略,均贵在智慧引导,生成教学亮点。

探索上述策略时,还引发了我的两点思考:

第一,“品社”课教学改革应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用错导学为辅”的方向。“品社”课程是“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着眼学生的终身与全面发展,面对多元文化、各种思潮并存的现实与网络环境,我们必须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用错导学为辅”的方向,用正确的思想、进步的观念、先进的文化消解错误思想、落后观念、腐朽文化的影响。要善于发现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思想与文化的各类资源,切不可过多地盯着学生的缺点与错误,那样就可能导向灰色与阴暗。即使开发与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也应精选少量典型、有价值的错点,隐去姓名,注重“正面化解、生成亮点、体验内化,走向自我教育”,才能从小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为培养有中国灵魂、世界胸怀的现代人才奠基。

第二,从课内到课外的日常生活,引导学生纠错贵在“悟理内化导行”。应将“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力促学生“明错害、析错因”,体验生活悟理,进而内化导行,自纠错误,通过反省,真正变为自己的内在道德认识。

重视内化过程提高德育实效 篇4

内化是一种心理过程。人们从外部获得道德、智力等素质的关键是内化, 形成并发展道德、智力等素质的过程就是内化过程。所谓德育内化过程就是社会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而德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外部教育影响内化为学生的主体素质。

衡量学校德育工作优劣的标准不能只看学生是怎么说的, 更要看学生是怎么做的。说的要转化成做的, 这就必须有一个内化的过程。德育既要教给学生道德规范, 又要提高学生道德行为的自觉性。实际上, 学生在多年的教育中对道德概念、规则、准则等早已耳熟能详, 很多时候, 他们不是不知道该怎么做, 而是知道怎么做而不去做。我们要清楚, 学生道德认识水平的提高并不等于道德行为的产生, 在认知与行为两者之间, 还有一个内化的过程。

德育内化的规律

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 既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 又受个体心理发展规律的制约。从心理学角度分析, 德育内容 (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方面) 要内化为学生个体的素质, 其内化过程一般通过知、情、意、行这四个阶段。例如, 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 要经历由道德认识到产生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的强化到道德行为的自觉调控这一基本过程。道德情感的产生要有认知作基础, 没有正确的道德认识, 情感就无从产生, 或者充其量也不过是缺乏理智的情感冲动。一定的道德认识只有同相应的道德情感产生强烈共鸣时, 才能激发道德行为的动机, 产生推动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道德意志是道德认识外化为道德行为的心理调控力量, 一个学生能否抵御现实中的各种诱惑, 往往要取决于他的道德意志。道德内化的标志在于人的道德行为独立于外界压力的程度。当人们觉得有义务遵守某一种道德规范而不考虑外界威胁或惩罚时, 则某一道德规范便可以被认为已获得内化, 而且一个人对外界监督越不注意、越不在乎, 那么, 他的道德内化的程度就越高。

德育内化的思考与做法

1.德育目标要有层次性。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中学德育大纲已分层次地确定了中学各阶段德育工作的目标。在工作中, 我们应根据不同年级的实际, 按大纲要求制订出具体的德育内容和方案, 从而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我们反对那种无系统计划、“信手拈来”的做法。在实施德育方案时, 我们还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不同心理、知识和思想特点,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我们反对不顾学生实际, 企图一步到位的德育方法。

2.德育活动系列化。德育内容抽象、杂乱无章不成系统的话, 必将导致学生找不到内化的“切入点”, 只能蜻蜒点水式的凑凑热闹, 教师也难以操作, 无所适从。在多年的实践中, 我们紧紧围绕德育目标, 初步形成了德育内容系列化, 变“无形”为“有形”, 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德育活动体系。如, 在时间序列方面是这样安排的:三月份“讲文明、树新风”, 四月份“办好艺术节、陶冶情操”, 五月份“发扬优良传统”, 六月份“遵纪守法、当好公民”, 九月份“我爱我校见行动”, 十月份“热爱祖国、振兴中华”, 十一月份“团结友爱、热爱集体”, 十二月份“树立远大理想、开拓美好未来”。在时间序列基础上, 各年级施教内容又有所侧重, 如高一突出“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如何迈好青春第一步”的教育, 高二突出“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教育, 高三突出“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教育等。这样, 使德育活动内容纵向上的梯次性和横向上的多样性交叉错落, 学生时时处处都受到熏陶、感染, 形成浓厚的育人氛围。

3.突出德育主体。过去的德育工作往往只注重德育目标的制订和道德规范的灌输, 却缺乏对人的关注, 忽视了道德的个体性和学生主体性。离开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德育内化就成了一句空话。在教育过程中, 学生是“内因”, 起决定作用, 学校和教师是外部因素, 起教育主导作用。因此, 凸现德育的主体, 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在德育活动中得到体验和省悟, 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他们的人格, 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让德育变成学生的一种需要。譬如, 每周一节的班会, 如果都是班主任满堂灌, 脱离学生实际空谈道理, 强行要求学生应该怎么样, 不该怎么样, 学生就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不会有好效果。若班主任能让学生共同参与班会 (特别是主题班会) 的设计、组织和开展, 激发学生参与班会的兴趣, 使他们成为班会的主体, 班会自然就开得活, 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又可得到能力的锻炼。

我们认为, 目前学生比较缺乏主动探索的精神, 缺乏动手操作的能力, 缺乏直接体验。所以, 在组织德育活动时, 一定要把学生推到主体位置上, 让他们真正成为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实施者和评价者, 而不是推一推才动一动的木偶。鼓励学生参与, 加大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广度和深度。教师在活动中所承担的角色, 是一个参与者, 一个提供信息的人, 一个指导者。

4.重视意志锻炼和行为强化。意志是学生在坚持政治原则、遵守道德规范、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克服困难、排除障碍的毅力和精神。它在由认识转化为行为的过程中起着定向的作用, 我们时常发现, 有的学生既知道理, 也有行动的意愿, 但由于意志力薄弱, 往往不能作出相应的行动;有的学生虽然能付诸实行, 但由于缺乏毅力或不能抗拒诱惑而不能坚持到底。在当今社会环境复杂、消极负面影响较严重的形势下, 指导和训练学生提高抗干扰的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学生有了良好的意志品质, 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得到强化, 才能做到知行统一, 言行一致, 表里如一, 持之以恒。因此, 在德育过程中, 我们必须深入了解学生, 善于调整外在的教育条件以适应学生的思想心理基础, 培养学生的耐挫折心理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这是德育能否达到内化从而取得实效的关键环节。

5.增强师生情感沟通。人的认知活动是伴随着人的情感因素的, 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情感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德育与智育相比, 困难的不在认知过程, 而是在认知后的情感上的认同。一个人产生行为的动机, 不仅要有“知”, 还要有“情”。如果学生缺乏自身的情感体验, 就不能把外在的教育要求与自己的内在需求融合起来, 就缺乏行动的内部动力, 其认识就多停留在口头上, 更淡不上形成信念。“情通则理达”, 德育过程是师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师生关系融洽, 教师的意见就容易被学生接受;反之, 即使教师讲的是千真万确的真理, 通过学生的心理“过滤”, 也可能遭到拒绝。因此, 在教育过程中, 教师不能一厢情愿地讲个没完, 要善于以“情”育“情”, 运用情感激励, 感化和熏陶学生。当外部教育影响与学生的情感需求相一致时, 内化过程就能顺利进行。

让规范内化学生的行为 篇5

——让规范内化学生的行为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习惯有好坏之分,好习惯终身受其益,坏习惯终身受其累”。

许多事实表明:一个人的一些行为习惯,是在一定的年龄段形成的。错过该年龄段,再加以培养,往往事倍功半,难以奏效。民办高中学生自身在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方面有偏差,我大部分时间的工作是在纠正,改正学生的养成习惯,尤其在班级常规管理。下面我就结合这几年的工作实践对如何让规范内化为学生的行为浅谈点滴看法。

一.养成教育步子要小一点,内容要近一点,方法要实一点。在家庭教育抑或是班级教育中,有一种“急功近利”的倾向。家长,老师们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提要求标准过高,过于抽象,脱离了孩子的年龄特点。针对这一问题,我认为教育要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所谓近,就是要求要离孩子实际生活近一点,不要好高鹜远;所谓小,就是要求要小一点,以小见大,不要“高口号”式;所谓实,就是要实在、具体,不要太抽象,便于孩子明白。

例如,班级日常卫生共组是班级常规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可“责任感”是一个抽象名词,我们必须把它具体化:

1.每个同学在桌子旁扎一个塑料袋,将日常垃圾扔在袋子里,保证地面上无异物。

2.班级里常备垃圾袋,在垃圾桶里套上垃圾袋,减轻值日生工作量。

3.班级里备有洗手液,纸巾等物品,保证个人卫生及桌面干净。

4.值日生由值日班长每日负责,一日二扫,保证教室基本卫生。

5.每二周进行大扫除,必要时刷地。

这样要求的“责任感”就不是抽象的概念了,而是可以去执行的。对学生提要求要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习惯的培养必须要细,要严格要求。比如说秩序的养成,每晚放学理书包时,学生有快有慢。我的要求是首先是放东西要有固定的位置,不同学科的书,练习册,辅导书,考卷要分类整理。其次是晚上睡觉前整理一遍书包。按第二天的课程表,第一节课用的书本放在第一层,第二节课用的书本放在第二层„„天天晚上整理,时间长了自然会养成习惯,保证上学不会忘记带东西。

二.师生同步,言传身教。

“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是打开心扉的钥匙,是沟通心灵的桥梁,身教重于言教。教育无小事,事事在育人;教师无小节,处处做楷模。如果教师有良好的师德师风,教师群体有良好的行为规范,那么教育就会事半功倍。教师的一举一动对学生都有示范作用,教师的人格具有巨大的教育作用。

今年我中途接了个高二的班级,这个班级在行为规范上有些问题。开学初,我便用行为感化学生,增强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震慑力,这对后面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任何一个教室没人但灯亮,我会伸手关掉;水龙头滴水,我会伸手拧掉;地面上垃圾,我会弯腰拾起;课上课下,我都注意自己的言行;每天7:05和学生同时到校,坚决不迟到不早退等等;慢慢将外在的约束转化为学生内心的自律行为。

我还在日常管理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十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完全没有居高临下的灌输,而是与学生平等的交流,注重学生道德规范的自律内化。

三.提高内化力的外在策略

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寓教于乐,形成浓郁的氛围,通过主题教育,使学生的心灵得到震撼,认识得到提高,修养和境界得到升华,从而最终使其行为更加规范、品德更加高尚、人格更加健全,大大增强他们对学校规章制度的执行和内化。

上周五的班会课,我结合了学农的情况,分为几个环节:照片展示,五好营员朗读学农小结,六天的行为点评,联系到社会等诸多现象,延伸到学校日常管理中等。以目标为归宿,以过程为重点,使之真正产生实效,并最大程度地正面影响到后续的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来。

例谈“读书内化” 篇6

一、 在解读词语中重组语言

【案例1】《燕子专列》(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学片段

师:瑞士政府也和同学们一样,对燕子的遭遇感到着急、同情。所以,他们要通过电视和广播呼吁人们立即行动起来。如果请你代表瑞士政府在电视和广播里“呼吁”,你会说些什么?

(学生各自写“呼吁”,然后交流)

生:各位市民,在我国境内有成千上万只燕子遇到了麻烦,现在政府向大家呼吁,请你们立即行动,去寻找燕子,然后把它们送到火车站。

师:有“呼吁”的样子,把主要事情也说清楚了。但同学们,这是在春寒料峭的季节,外面是漫天飞舞的大雪,要说动市民们都去找燕子,“呼吁”时还必须注意什么?

生:“呼吁”时要把燕子遇到的麻烦说清楚。

生:“呼吁”时要说出燕子又冷又饿、非常疲劳的情况。

师:再试试。

生:各位市民,在我国境内有成千上万只燕子遇到了很大的麻烦,因为气温骤降,风雪不止,燕子饥寒交迫,疲倦不堪,濒临死亡。请大家同情这些小生命,赶快寻找燕子,把它们送到火车站。

生:各位市民,因为气温骤降,大雪不止,我国境内成千上万只燕子遇到了麻烦,它们的生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让我们行动起来,去救救这些可怜的燕子吧!

【思考】课例中,执教老师通过创设“呼吁”的具体情境,让学生联系前文内容感悟到“燕子遇到的麻烦”,围绕“呼吁”进行语言重组,把第2自然段的内容通过“呼吁”的形式让学生进行练说。如此训练,把对词语的解读和运用置于一定的语境和角色中,融读、写、说于一炉。学生读熟了,会写了,也能说了,自然也就内化了文本的语言。

二、 在想象扩展中转换语言

【案例2】《三顾茅庐》(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教学片段

《三顾茅庐》第3自然段写的是刘备来到隆中,耐心而又恭敬地等候诸葛亮。在学生品读相关句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把这段文字转换成直接描写。下面是学生的写话片段:

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

“先生,您又来啦!”开门的是一个八九岁的童子。

刘备俯下身子说:“是呀,诸葛先生在家吗?”

童子指了指草堂,又用右手的食指压着嘴唇:“嘘!小点声!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呢!”

“好,好,请不要惊醒先生,让他好好休息。”刘备轻轻地摸了摸童子的头,和气地说。

“两位兄弟,你们就在门口歇息吧!”刘备又转过身轻声吩咐关羽和张飞,然后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

【思考】对课文抽象的概括语句进行想象扩展,这是由简到繁的语言转换训练。在这样的转换中,学生首先需要读懂课文的语句,在想象中把书读“厚”,同时激活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语言储备,进而在“写具体”的训练中内化语言。

三、 在品读感悟中创生语言

【案例3】《黄果树瀑布》(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学片段:

(学生诵读描写黄果树瀑布雄伟壮观的语段)

师:你们想不想亲眼看看黄果树瀑布的美景?

生:(异口同声)想!

(老师播放瀑布雄伟壮观的录像画面。看到录像中的瀑布从天而降,雄伟壮观,学生们惊异不已。课堂上“哇”声一片)

师:(饱含激情)你们为什么要“哇”呀?你们想通过“哇”表达什么心情?说说你的感受。

生:黄果树瀑布真是太壮观了,我忍不住“哇”!

生:黄果树瀑布真是太美了,我通过“哇”表达赞美之情。

师:基本说出了“哇”的原因,表达了我们共同的感受。那黄果树瀑布究竟怎样雄伟壮观呢?我们来读读课文,看看课文中是用哪些词句来赞美的。

(学生赏读文中的精彩词句)

师:结合课文中的词句,再闭目想象一下我们刚才看到的画面,谁能用富有诗意的语句来赞美一下瀑布的雄伟壮观?

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黄果树瀑布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的雄姿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

生:黄果树瀑布,我在你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惊叹,我在你咆哮如雷的巨大声响面前陶醉。

生:你从悬崖上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让全世界游客感叹: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观。

【思考】教例中,教师敏锐地抓住“‘哇’声一片”这一宝贵的生成性资源,引导学生将“哇”声中的情感充分外显出来。我们欣喜地看到,由一个个简单的“哇”字,到富有诗意和激情的表达,学生的情感得到了丰富和升华,语言得到了有效内化,课堂教学由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可谓小小“哇”声里做出大大文章。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对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实际上就是读书内化语言的过程。学生在这样不断吸纳、不断倾吐的实践中,铢积寸累,日子久了,语言能力自能有所提高。这也正如张庆先生提倡的学语文要像“熏锅屋”一样吧。

从“内化感受”到“外化表达” 篇7

小说演播,是把完整的故事情节, 具体的环境描写和人物形象的文字语言转化为口语化的听觉语言,演播者要想把小说演绎得“生动形象”,必须具备扎实的语言艺术功力。播音前辈张颂教授所说:语言艺术功力并非只是“语言”的功力,它包括运用语言所必须的功底和运用语言所涵盖的能力。由此可见,演播者不仅要掌握标准的普通话语音知识、要具备良好的声音弹性和较强的语言造型能力,在不断训练和实践中探索,为演播工作创造充分条件。但在一些广播小说作品中,一些演播者忽视了普通话语音的基础训练和掌握,翘舌音zh、ch、sh与舌尖前音z、c、s不分; 读音白字,“信手拈来”的“拈”读作“占”,“狭隘的隘”隘读成益;四声不准造成歧义,“适时”和“实施”等现象,不但给听者造成了歧义,也使一部完美的广播小说作品留有遗憾。

勤感受,外化形象塑造贴切

广播稍纵即逝的声音特性要求演播者在演播工作中要树立“受众意识”。文学作品的底蕴厚重,角色多元化,故事情境描述生动,这就要求演播者对作品要通读,并理顺故事发展脉络,了解体验人物角色的内心感受,细心琢磨角色外部语言的特色塑造,这对于演播者来说是必须完成的一项工作。我们都知道,作品中人物的性格不单单体现在语言中,也体现在情景的描述中,播者除了分析小说的每个情节,研究角色的每一句话,在字里行间探索人物性格外, 还要琢磨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塑造出与作品风格与演播风格统一和谐的人物形象来,只有“当事人(演播者)”心里清楚了,我们的受众才方能听得明白,听的有趣,由此,播者外化语言的演绎的才能精彩和到位。反之,连播者都混混沌沌,弄不明白,那么听者又会如何听的有趣?听得入迷?小说演播与我们的播音主持工作不同,在播音主持工作中,我们在话筒前的状态积极地, 对象是一对一的,而小说演播则不同, 是一人一台戏,是从“内化”的众多人物感受到“外化”人物的精彩演绎,因此,播者既要生活于小说的情境之中, 又要有角色的真挚感情和较强的语言控制能力。正如萨尔维尼所说:“播讲者必须勤于感受,但他也必须像一个熟练的骑师驾驭烈马似地引导和控制他的感受,因为他要完成双重的任务;仅仅自已有所感受是不够的,他必须使别人有所感受,而如果他不运用抑制,就办不到这一点。”在我国众多的名家名播中,每当听到他们扣人心弦,惟妙惟肖,富有强烈情感冲击力的小说作品, 我深感他们靠的不是声音的张扬,而是内在情感的强大张力和外化语言的的融合。由此可见,只有“慧于心”才能“秀于口”。

勤甄别,弘扬传播正能量

广播作为党的舆论宣传阵地,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是我们的宗旨, 广播小说作品的内容宣传更是如此,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所讲的一样,“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这一论述明确了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遵循的方针,是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行动指南。演播者作为广播小说的主创人员,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说的筛选和编辑工作当中,将具有时代气息,特色鲜明的作品展示给广大听众。

近年来,随着广播事业的蓬勃发展和专业人才的不断注入,一些地方电台热衷于广播小说者跃跃欲试,一部部弘扬主旋律如,传播正能量的作品层出不穷,如,2013年12月17日,在陕西铜川包茂高速匝道旁一辆货车侧翻,致使二十多顿橘子散落一地,当地警民联手施救的消息在中央台采用播发后,铜川电台利用地域优势,第一时间制作出三集纪实广播小说《我们村都厚道人》播出,在制作中,以演播者为叙述,以当地童谣方言快板引入,使当事人在演播室中情景再现出寒风中救援外地货车的动人场面,深受到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好评。

内化 篇8

语文教学的本质状态就是感受语言、品味语言、研究语言。这样的课堂才是去掉了外在装饰的真实的课堂、扎实的课堂、朴实的课堂。曾在数年前有幸参加了“丽水市小学语文阅读理解与语言运用”专题研讨活动,两堂本色本位的语文课和老师的精彩点评、独到见解依然记忆犹新,从那时起将自己的语文教学目标明确定位为引导学生“透彻理解、深层内化、灵活运用”语言,力求体现“语文味”,颇有收获,试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含英咀华,层层剖析,引领学生透彻理解语言

在阅读教学中,理解语言是提升学生语言感悟水平的前提。只有让学生触摸、理解和品味语言,进行切实的字、词、句、段、篇的基本功训练,才能有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才能谈得上理解文章的主旨,揣摩文章的表达,体会作者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那么如何引导学生透彻地理解语言呢?

1.层层深入,挖掘“言外之意”

一定语境中的语言往往蕴意丰富,而对于理解和感悟水平尚处启蒙阶段的学生来说,要理解语句的言外之意,离不开老师的精心引导。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引导学生理解“碰壁”一词,就别具匠心。她在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鲁迅与周晔“谈碰壁”这一组对话后,即问“伯父究竟碰了什么壁?他为什么碰壁呢?”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课件出示介绍当时社会背景的一段话),请学生联系这一背景谈谈对“碰壁”的理解,学生自然说出所谓“碰壁”就是与黑暗势力作斗争。朱老师乘兴追问:“这时你仿佛看见了一个怎么的伯父昵?”由对“碰壁”一词的理解到引导学生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解读鲁迅先生的优秀品质,层层深入,透彻而到位。

2.提纲挈领,培养思维品质

语言不仅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且是思维的工具,人要借助语言思考、表达。学生对语言理解和运用的过程,也就是掌握思维的工具,并使思维得到发展的过程。人的思维水平的高低与思维品质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他们对语言的理解与运用的能力。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其实是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认知程度、思维方式、生活经验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其阅读视角难免片面或歪曲。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也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如,通过多元解读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感悟句子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通过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而这些思维品质的形成又为学生深入理解语言打下扎实的基础,可谓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3.咀嚼品味,感知语言温度

汉语言是世界上情感最为丰富的语言,每个字词都是体现情感的符号,每个字词都充盈着生命的呼吸,正所谓“语言有温度,字字皆有情。”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语句的语义、情感是不同的,这正是语言的情意功能。所谓语言的“温度”,就是指蕴含其中的情感。“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有时一句话、一个词可以融化心中坚冰,有时仅一个字,却透出阵阵寒意。引领学生享受语言之美,感知语言传递的冷暖,也是促使学生透彻理解语言的必要手段。在教学《二泉映月》一课时,我就用诗歌般的语言,扣住“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一句,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先读准字音,再读懂“叹息”“哭泣”“倾诉”“呐喊”等词语的涵义,在读中感受小时候阿炳的天真无邪,在读中想象成年阿炳“双目失明,卖艺度日”的艰难生活,在读中领悟阿炳对音乐、生活的热爱……在学生与阿炳、与作者同呼吸、共命运的多次诵读中,充分体会到阿炳的不幸命运和与命运抗争的精神,从中理解了两次听泉,为什么小时候的阿炳只能听到泉声,而十多年后却听出了泉声中丰富的内涵。

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促使学生深层内化语言

语言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基本任务,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深层内化”是语言积累的存在形式,也是沟通理解与运用的桥梁。只有积累丰富了,才能自如地运用语言。我们不妨从以下两点着手内化语言:

1.反复诵读和复述精彩片段

朗朗上口的片段,词汇丰富的章节,隽永经典的美文,都是学生诵读积累的好材料。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就非常注意引导学生积累佳句美文,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全身心地沉浸于生动鲜活的言语中,使自己如入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语言文字在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中,化为悦耳动听的声音,洋溢出浓浓的韵味,悄悄流入学生的心田,也激起了学生积累语言的浓厚兴趣,从而为自如地表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精心提炼语言的表达形式

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方式,如语言的结合形式,文间的留白,段落间的呼应,遣词造句的精妙等,有助于促进语言的深层内化。我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曾组织学生读鲁迅先生与侄女“谈碰壁”这一段对话前,通过课件演示了没有提示语、提示语在前、提示语在后等对话描写形式,让学生明白用好提示语也是一门学问,可增强语言的生动性。这样一强化,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提示语的用法的吸收内化。一位老师在教学《刷子李》时,抓住文本中的“果然”“居然”“竟然”“忽然”这几个词感知故事情节的“一波三折”,也让学生惊觉语言表达之妙。

三、情景交融,迁移创新,组织学生灵活运用语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因此,我们要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感悟、习得,将丰富的语言积累灵活运用,逐渐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这也是语言学习活动的归宿。

1.语写结合,模仿迁移

语言能力的形成大都经过由吸收到模仿再到独创的过程。谈写结合的实质是根据待定需要学习课文的结构特点、表现手法,通过模仿学会迁移。我在教学时经常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补白、仿写句子、扩写下文等写话练习,既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又引领学生亲近文本,实现学生与文本的亲密对话,一举多得。

2.创设情境,抒写心声

语言文字的能力不是抽象的,它不能脱离人的见解和思想而孤立存在,语言文字在具体的情境中使用,也来源于具体的情境,学生只有在丰富的经历和活动中使用语言文字时,才能积极地学习语言文字并掌握它的规律。我曾在本校举行“各级名师教学展示活动”中,抓住学生临近毕业分别的契机,设计了一堂以“依依惜别”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课始以“别”字作引,组织学生进行了系列语言学习活动:积累表达离愁别绪的词语→诵读古代离别诗中的经典名句→述说六年小学生活中印象深刻的往事(捕捉习作素材)→抒写对母校、老师、同学的离别之情→聆听老师的离别寄语→交流20年后的名片,播下理想的种子。这一系列的活动将字、词、句、段、篇的内在联系,听、说、读、写、交际能力的培养融于“依依惜别”情境中,学生充分感受到语文的学习与生活息息相关,体验了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乐趣。学生的如珠妙语,也让我感受到创设一定的语言活动情境,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展现学生的文采,丰富学生的情感。

崔峦老师曾指出:“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扎实、朴实。而要真真实实地做到这‘三实’,需要教师捧出一颗对教育虔诚,对学生真诚的心;一颗淡泊名利,无私忘我的心。我们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我愿怀着一颗虔诚之心,耕耘于小学语文课堂,追求阅读理解与语言运用的最高境界,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摘要:当今,不少语文课堂依然是“浮华侵占,本质被弃”,课堂追求一种虚假的、表面的热闹,教师关注的不是真正的学习质量,而是学习形式。语文教学的本质状态就是感受语言、品味语言、研究语言,这样的课堂才是去掉了外在装饰的真实的课堂、扎实的课堂、朴实的课堂,试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阐述如何体现语文教学“透彻理解、深层内化、灵活运用”语言的目标:含英咀华,层层剖析,引领学生透彻理解语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促使学生深层内化语言;情景交融,迁移创新,组织学生灵活运用语言。

开发内化教学模式浅见 篇9

今年, 武昌理工学院在赵作斌校长的带领下, 学校从教学入手, 大刀阔斧地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深化改革, 在全校范围内推行“开发内化教学模式”。教师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指导和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探究式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掌握自主学习方法,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结合教学而言, 教学本质即开发与内化, 开发学生内在潜质,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因此教师要因材施教, 启发学生, 与学生互动, 启发学生的心智和思维, 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关于开发内化教学法, 笔者认为它的目的与总体要求如下。

一、目的

(一) 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二) 促成学生独立思考, 创新思维, 研究式学习。 (三) 开发学生的潜质、潜能、潜力, 成功素质教育开发每个学生的成功素质, 内化成功素质。

二、要求

(一) 不搞形式主义, 务求实效。 (二) 体现不同学科、专业的不同特点。 (三) 教师是实施开发内化教学模式的主导, 学生是实施开发内化教学模式的主体。在教师的主导下, 可创造性的推行。

在开发内化教学模式中,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传统教学模式中, 教学是以教师讲授、使用粉笔加黑板为主的传授方式, 学生处在被动学习状态。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和经济国际化的时代。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 把大量的知识、信息, 科学快速有效地传输给学生, 这是当今课堂教学对教师的一大挑战。“当今中国教育面临的最重大的问题, 就是发展高质量的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核心和关键, 就是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在“亚太地区教师发展和管理研讨会”上发表讲话时说。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是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和宏观政策的重点。我们该如何提升教师的素质呢?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教学主导的有效性和积极性对教学成果的成败有巨大的影响作用, 所以, 我认为学校要尊师重教, 大力的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学校要制定一系列的激励制度, 鼓励教师学习, 鼓励教师发展。现阶段, 很多学校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走入了一个误区, 学生的地位提高的同时错误地降低了教师的地位, 是教师的积极性大幅度的遭到了打击, 这是非常不利于教师自身素质提高的, 从而也导致了教学活动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另一方面, 学校也要非常重视专家学者对教师进行专业引领, 借助专家队伍的智力支撑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快速通道。最后, 教师应该积极学习, 提高专业素质的同时, 积极思考, 开展各种教研活动, 不断的完善专业素质和对开发内化教学模式的理解。

在开发内化教学模式中, 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思维和模式, 而不是单一的提高学生的地位。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 教与学无法互动。其最终结果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被大大扼杀, 对学习感到厌烦和不满, 创造性被泯灭,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便无从谈起。在开发内化教学模式中, 以培养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前提, 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 开发学生潜质潜能, 引导和促成学生将观念、品格、知识、能力、方法内化成为素质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开发内化教学模式中, 学生要真正变成学习的主体。自主学习是内化的关键, 自主学习程度的好坏, 关系到素质内化的成败。制定严格的学分制度, 将制度变成压力, 进而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使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动性。良好的学习氛围也是自主学习的重要环境因素。因此, 学校要花大力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树立学习榜样, 让学生争先恐后自主学习。

综上所述, 大力推行开发内化教学模式对学校, 教师及学生都有严格的要求, 务必使学校毕业的学生更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摘要:开发内化教学模式是当今世界大学普遍采取的一种教学模式。开发内化教学模式就是在素质教育开发内化教学观的指导下, 以培养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前提, 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 开发学生潜质潜能, 引导和促成学生将观念、品格、知识、能力、方法内化成为素质的一种教学模式。开发就是开发学生的潜质、潜能、潜力, 成功素质教育开发每个学生的成功素质, 内化成功素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能更加适应风云变幻的世界形势。

关键词:开发内化,知识,能力

参考文献

小学生语言内化教学管窥 篇10

一、感悟

语言的学习与掌握, 都是从词语的理解开始的。从这个意义上说, “感悟”是语言内化的前提。即以词语而言, 其内容包括:

1.感悟词语的准确性

只有准确理解词语, 才能准确运用词语。尤其对意思相近的词语要通过比较, 弄清细微差别。如《月球之谜》中有这样一个句子:“把玉米种在月球的尘土里和在地球土壤里生长没有明显不同。”教师故意把“月球尘土”说成“月球土壤”, 进而引导学生“纠错”, 再查找“土壤”的词义, 使学生通过比较明白:“土壤”是专门指地球上的, 能供植物生长的土, 其物质含量与月球的土不一样, 所以应称为“尘土”。

2.感悟词语的深刻性

只有深刻理解词语尤其是重点词语的意思, 才能感悟其深层次内涵。如《长城》中有“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一句。其中的副词“才”, 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品读, 深刻体会其深刻内涵:一是说明长城修建难度大, 建成不易;二是表达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

3.感悟词语的形象性

语文教材中不乏经典文学作品, 而文学又是语言的形象艺术。如《泊船瓜洲》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 王安石几经修改, 最终吟得“绿”字。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揣摩, 感悟“绿”字的形象美:不仅展现了春天的颜色美, 还体现了春风吹绿大地的动态美。

二、积累

积累是内化语言的基础。学生在对好词佳句进行理解感悟之后, 再将这些语言材料贮存于自己的语言仓库之中, 一旦需要, 就能下笔成章。因此, 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加强学生对语言的积累。

1.机械记忆积累

这是最基本的积累方式。除了课本上要求背诵的内容, 还要补充一些不要求背诵的内容, 如四字词、佳句、重点句段、含义深刻的句子等让学生摘抄背诵。此外, 还要根据课文的特点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积累。比如《祖父的园子》可以针对ABB式的重叠词如“胖乎乎、圆滚滚、毛嘟嘟”等, 引导学生记忆积累。再如《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一文四字词多, 《小英雄雨来》象声词多等, 教师都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积累背诵。

2.拓展延伸积累

随着课文阅读量的增多, 学生接触的语词也越来越多, 为了将其化为学生的语言, 可抓住重点词语有机引导, 由一词带一串。如学了《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中写花的两个词——“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可以引导学生说出更多写花的成语。

3.随机穿插积累

为了更好地内化学生的语言, 教学中往往需要随机穿插一些语言训练环节, 帮助学生举一反三地理解和积累。

一是在搭配中积累。《猴王出世》中有“那猴在山中, 却会行走跳跃, 食草木, 饮涧泉, 采山花, 觅树果”一句, 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完成“钻 () , 找 () , 爬 () , 拔 () , 听 () , 看 () ”之类的搭配训练。

二是在替换中积累。《荷花》一课中“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一句, 教师可以先引导品味动词“冒”的妙处, 再引导学生用别的词来替换。

三是在补白中积累。《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中有“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 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 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 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一句, 可以让学生想象补白:文中的树木还有可能“变成 () 的 () ”?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词语。

四是在概括中积累。如《火烧云》一课, 可以让学生在理解火烧云的颜色变化之后, 要求用一个词把这些颜色概括起来, 如“五彩缤纷”、“五颜六色”、“绚丽多彩”, 等等。

三、运用

语言的运用是内化的关键环节, 要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内化积累, 活化积累。教师要善于架设语言转换的阶梯, 以引导学生循序渐进, 拾级而上。

1.在仿说中运用

利用课文中现成的语言材料, 让学生进行仿说训练。例如, 《夜莺的歌声》中有一句小夜莺回答德国兵的话:“你们说的是一种蘑菇吧?没有, 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 还有洋蘑菇。”可以让学生把“蘑菇”换成别的词, 再让学生选择其中之一把小夜莺的话说一遍。如:“你说的是一种野兽吗?没有, 我们这里只有狐狸、黑熊, 还有饿狼。”这一仿说学习课文一语双关的手法, 又一次巧妙谩骂了德国兵, 比原文更胜一筹。

2.在仿写中运用

利用课文中现成的语言材料, 让学生进行仿写训练。例如《走遍天下书为侣》课后有一道填空题:“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 也是一处你随时随地想去就去的故地。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__________, 也是___________。”可以用来让学生做仿写训练, 引导学生把喜爱的书比作自己喜欢的人、事、景、物, 他们自然会联想起“老师、爱人、亲人、电脑、床、摇篮、游乐园”, 等等。

3.在自主说写中运用

内化与升华 篇11

【关键词】高中生;数学;内化;升华

高考这场人生的大考中,最能拉开学生们差距的科目是数学,因此,如何学好数学成了高中生们的学习要务。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告诉我,高中生学好数学的核心是理解,理解就是把知识内化,为了做到这点,就要掌握老师课堂上的知识,自然就要通过回顾、练习、总结这几大环节。本文将对高中学生学习数学的指导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仅供参考。

一、先回顾,再练习

许多高中生在课后急着埋头苦干于题海之中,总以为这样节约时间,学习会有效率,其实不然。刚刚下课的时候,学生们对于老师上课讲的东西印象十分深刻,但是他们只是浮于知识的表面,距离课堂的时间一长就容易暴露。正确的做法是下课的时候乘着对该堂课所学的知识印象还比较深刻,就抓紧时间把知识做一个系统的梳理,让知识归于一个系统,把知识归于系统容易储存记忆,也便于将来提取运用,这部分工作其实不会耽误太多时间,而且也是回顾课堂加深印象的过程,将来要用到的时候就会是一连串的有效信息,而不是点点滴滴的凌乱的知识。对于高中生学习数学来说,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然后再做课后的配套练习,一定会比下课时急着做题来的更有效率,效果会更好。

例如:老师讲到求函数的定义域的时候肯定会有很多例题,会讲相应的做法,但是理科科目的老师不太会给学生归纳总结、系统整理,学生可以总结出①f(x)是整式时,定义域是全体实数。②f(x)是分式函数时,定义域是使分母不为零的一切实数。③f(x)是偶次根式时,定义域是使被开方式为非负值时的实数的集合。④对数函数的真数大于零,当对数或指数函数的底数中含变量时,底数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⑤y=tanx中,x≠kπ+■(k∈Z)。⑥零(负)指数幂的底数不能为零。⑦若f(x)是由有限个基本初等函数的四则运算而合成的函数时,则其定义域一般是各基本初等函数的定义域的交集。⑧对于求复合函数定义域问题,一般步骤是:若已知f(x)的定义域为[a,b],其复合函数f(g(x))的定义域应由不等式a≤g(x)≤b解出。⑨对于含字母参数的函数,求其定义域,根据问题具体情况需对字母参数进行分类讨论。⑩由实际问题确定的函数,其定义域除使函数有意义外,还要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

二、练习重在方法

高中数学有一个有趣的特点,学生们现在正做着的题,一定不是高考考试的题目,但是高考考试题目一定和现在的题有关系,因此,要指导学生运用好题目的解题思路与方法,而不是一味的埋头刷题。高中生学习数学要把自己做过的题目加以反思,总结一下自己的收获。这个回顾总结的环节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指导学生从题目的内容、解题方法、解题思路出发去分析和总结,然后思考一下,这类题目还有什么延伸性,还有什么解题方法,学会举一反三,久而久之,自然就能做到知识成片,问题成串,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内容与方法的科学的网络系统。

例如:指导学生求函数的最值时要注意,其实求函数最值的常用方法和求函数值域的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事实上,如果在函数的值域中存在一个最小(大)数,这个数就是函数的最小(大)值。因此求函数的最值与值域,其实质是相同的,只是提问的角度不同。求函数值域与最值的常用方法有:①观察法:对于比较简单的函数,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直接得到值域或最值。②配方法:将函数解析式化成含有自变量的平方式与常数的和,然后根据变量的取值范围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③判别式法:若函数y=f(x)可以化成一个系数含有y的关于x的二次方程a(y)x2+b(y)x+c=0,则在a(y)≠0时,由于x,y为实数,故必须有△=b2(y)-4a(y)·c(y)≥0,从而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④不等式法:利用基本不等式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⑤换元法:通过变量代换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目的,三角代换可将代数函数的最值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⑥反函数法:利用函数和它的反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的互逆关系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⑦数形结合法:利用函数图象或几何方法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⑧函数的单调性法。

三、总结环节帮助提高

回顾与练习打好了基础,加上总结环节的升华与提高,高中生的数学学习一般不会差到哪儿去。老师们要培养学生总结知识的意识,每做一道练习、每上一堂课、每学完一个章节,都应该进行总结。长期保持这个习惯,学生就能把厚书读成薄书,从而整理制作出最适合自己的复习资料。通过学生自己整理的资料会有助于学生的数学复习,因为学生在整理的过程中已经对知识有了整体的把握,再通过复习的过程,学习效果也会提高,因此,这样的资料比起外面书店里成套的参考资料有价值得多。

例如:总结习题的时候,可以把自己做过的教材上的习题、试卷中的习题和错题整理集融合起来总结,最好是按题目类型或者解题思路来归类总结,这样的话,解决一道题就能解决一类题,总结效率会大大提升。

四、结束语

内化基础知识促进能力发展 篇12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1. 因材施教。

在政治教学中,教师不应只是满足于让学生把握教材,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借助教材的学习来发展情感和分析判断能力,让学生不断地完善认知结构,掌握理解与运用政治理论的本领,提高认识世界的水平。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必须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教学。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才能被激发出来。

2. 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只有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真正感到身心愉悦,其学习的主动性自然而然地能被激发出来。

3. 设计恰当的问题。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它决定着教与学的方向。在传统的政治教学中,学生虽然能掌握有关的知识结论,但主要是靠死记硬背,其创造能力受到抑制。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具体问题,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探索求知,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值得注意的是,问题的设计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应具有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实用性。

二、合理运用教学方法与心理学知识

1. 运用个案教学法。

个案教学法也叫实例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运用案例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研究,促进他们能力养成的一种教学方法。个案教学法最大的优点是能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境,把真实的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拉近理论与实际的距离,可促使学生主动地进行思考、分析、讨论。虽然运用个案教学法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政治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但这并不意味着案例运用得越多越好,否则政治课会变成“故事会”。教师应围绕所授知识点精选案例,做到有的放矢。

2. 运用心理学知识。

心理学指出: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是一种无预定目标,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在很多情况下,人们会不自觉地被某种外界事物所吸引。这种无意注意有利于人们正确地认识事物,提高观察能力。一节课45分钟,而中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则保持在15分钟—20分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伊始和教学中间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把握多种教学技巧

1. 注意语言技巧的运用。

语言是教师进行教学和引起学生无意注意的重要工具。在政治教学中,教师应当合理地运用语言技巧,既要注意教学语言的科学性、思想性,又要把握好语速的快慢、音调的变化等。

2. 活用多媒体。

教师灵活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政治教学,将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够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形象,从而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

3. 巧妙创设教学情境。

在政治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使学生处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之中,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其主动地感悟其中的情与理。

4. 从生活中取材。

在政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选用的材料要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应具有典型性、时代性,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5. 合理利用突发事件。

上一篇:重要性及作用下一篇:古代散文教学四步法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