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化与升华

2024-09-03

内化与升华(共3篇)

内化与升华 篇1

新课程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强调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笔者认为落实到实际的课堂教学里, 一堂好的思想政治课应该是能给学生带来知识上的增加, 情感价值观上的领悟和升华, 即学生内在主观世界有所获。

时下, 我们对一堂课的评价, 主流的标准是看时政是否新颖, 形式是否独特, 环节是否巧妙, 师生互动是否热烈等这些外在的东西。当然, 这些要素对一堂好课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但在笔者看来这其实是本末倒置。新颖的时政、独特的形式、巧妙的环节、热烈的师生互动等这些不过是一堂好课的外壳, 过于追求外壳和形式的完美带来的结果往往是热闹有余而实效不足, 仍然摆脱不了照本宣科的窠臼, 这也是我们政治课教学难以深刻的原因所在。一堂课能否深入学生的心灵, 是否抓住、展开并挖掘课堂的核心问题, 实现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内化、深化与升华, 才是上好思想政治课的关键。

教学面向的是学生, 而学生要想使书本知识内化成自己的, 首要的便是能够清晰而准确地把握知识的全貌, 明白其中的内在逻辑关系, 并在此基础上辨别主次, 实现知识的重新建构。如果能更进一步把书本知识和社会生活关联对照起来, 发现并解决问题, 当然最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的, 应从课堂教学知识的内化开始。首先, 从整体上把握课堂教学, 牵引出一条主线, 完整而有序地串联起各部分内容, 给学生一个清晰的课堂教学思路和知识网络。反之, 如果各部分知识内容是孤立的, 杂乱的, 零散的, 无序的, 缺乏内在逻辑关联, 是生硬而简单的堆砌, 带给学生的只是思维上的混乱。其次, 抓住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 明确课堂主题, 并围绕核心问题层层分解, 层层推进, 如此才能实现重难点的突破, 使学生内化、深化书本知识, 分清主次。失去这个主题, 就如同失去了中心, 整个课堂是散而乱的, 并且停留在表面, 在问题的边缘游走, 停留在简单罗列书本知识的层面, 无法深入和突破。最后, 把握住课堂教学的重心和落脚点, 立足生活, 使学生在突破重难点的基础上实现理论和情感价值观的升华, 而不仅仅只是停留在感觉的层面, 肤浅、生硬而机械地学习书本知识。

一、知识结构条理化, 把握脉络, 明确教学目标

要实现课堂教学的内化、深化和升华, 前提是备好课。因此, 教师必须从整体上把握教材, 高度关注课程标准, 认真钻研教材, 厘清整堂课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 明确课堂教学知识主线, 把握知识脉络, 重构教材知识体系, 建立完整而有序的知识网络。明确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和主要内容, 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明确学习任务, 找准课堂教学的方向和落脚点, 给学生一个清晰的思路。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 合理而明确的教学目标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现在很多公开课为了追求形式的新颖和课堂氛围的活跃, 课堂教学往往偏离教学目标。比如, 一位教师在教学“文化在继承中发展”一课时, 通过西湖、元上都遗址的申遗成功导入新课之后, 播放中国在申遗过程中向世界申遗组织提供的视频, 并请学生边看视频边寻找视频中出现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进行“文化接龙”比赛。一堂课花了约20分钟的时间来复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这本是上一框就已经解决的问题, 导致后面“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这个更为重要的内容被草草概括。究其原因是教学目标不明确, 重难点不突出, 教学内容逻辑关联缺失, 以至于整个课堂教学给人过于形式化的感觉。

二、找准教学切入点, 合理提问, 突破重难点

实现课堂教学的内化、深化和升华, 要求教师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 找准教学切入点, 根据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思维点等提出一个简要的、准确的、生活化的问题, 引导学生发现、质疑、思考和探究。这是突破重难点, 实现教学内容内化和深化的关键。

问题是一切研究的出发点, 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 没有问题, 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 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 那么学习也就是表层的和形式的。缺乏合适的问题, 即便材料再新颖, 也难以深入课堂教学内容的实质, 新颖的材料成了好看的摆设, 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时, 以热点导入, 列举了很多近期社会上的热点话题, 例如食品安全问题、黄浦江水域漂浮死猪问题、长春“304盗车案”等, 引起了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当今社会道德缺失, 道德滑坡, 所以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如果此时教师针对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这些现象设置相应的问题, 如“当今社会为什么会出现道德缺失的现象, 我们应当如何应对”等, 必然会引起学生的思考、探索、讨论和争鸣, 取得不错的课堂教学效果。可惜, 这样的问题并没有给出来, 授课者直接把话题转换到道德典范上去了。这其实也反映出对课堂教学内容把握的欠缺, 没有找准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切入点, 并转化为相应的生活化的问题。

可见有效教学离不开课堂提问。但我们的课堂经常性地出现满堂问或者一问一答现象。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这一内容时, 向学生提出了如下问题:“这些道德品质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具有什么重要意义?”“为什么全国各地要进行学雷锋活动, 这说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有什么重要性?”“雷锋的名言体现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哪些内容?”“什么是荣辱观?”“雷锋的名言体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哪些内容?”等等。问题很多, 但学生的反映却很平淡。究其原因, 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 问题这么多, 所涉及的内容也多, 但缺乏一个核心问题将它们有序地关联起来, 使所有的问题都围绕这个核心问题层层分解, 层层推进, 实现重难点的突破。同时, 问题过多使学生无法把握学习的核心内容, 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削弱了学生对重点问题的思考。另一方面, 所提的问题照本宣科, 脱离生活, 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思维, 难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更不用说把书本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 实现教学内容的内化和深化了。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越贴近, 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 课堂教学首要的是联系实际, 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 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现实生活的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 选取那些意义重大、说服力和感染力强、具有时代气息和新鲜感, 学生普遍关心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或学生中实际存在的现象和问题作为切入点。

三、统筹课堂教学, 回归生活, 升华情感价值观

明确教学目标, 把握课堂教学重难点, 就应当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 精简课堂教学环节, 层次分明, 从整体上统筹课堂教学, 立足生活, 并回归生活, 学以致用。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思想政治课只有立足生活, 使教学内容成为学生内在知识结构的一部分, 才能实现情感与价值观的升华。

学生日常接触、关注的实际生活, 对于他们自己来说是感受最深也最有发言权的。适当加以利用和引导, 对其建构知识体系和情感价值观极为有利。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时, 以当时热门的、关注度很高的中法关系的变化为例, 让学生体验并分析国家之间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原因, 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来处理我国南海争端等国际关系问题。整堂课可以说是从社会生活实际出发, 又回归到社会生活中去。教学环节简明又清晰, 共分为体验、探究、实践三个层次, 通过体验激发学生对国际关系探索的兴趣和热情;通过探究寻找国际关系冷暖变化的深层原因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 并内化为学生自己知识结构的一部分;通过实践处理国际关系可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实现情感价值观的升华, 教学效果不俗。

实现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内化、深化和升华, 并不意味着对课堂教学外在形式的忽视和漠视, 事实上, 只有吃透教材, 准确把握每堂课教学内容的内在实质, 才能做到“用教材教”, 也才能找到与之相应的更为贴切的教学形式。

内化与升华 篇2

一、先回顾,再练习

许多高中生在课后急着埋头苦干于题海之中,总以为这样节约时间,学习会有效率,其实不然。刚刚下课的时候,学生们对于老师上课讲的东西印象十分深刻,但是他们只是浮于知识的表面,距离课堂的时间一长就容易暴露。正确的做法是下课的时候乘着对该堂课所学的知识印象还比较深刻,就抓紧时间把知识做一个系统的梳理,让知识归于一个系统,把知识归于系统容易储存记忆,也便于将来提取运用,这部分工作其实不会耽误太多时间,而且也是回顾课堂加深印象的过程,将来要用到的时候就会是一连串的有效信息,而不是点点滴滴的凌乱的知识。对于高中生学习数学来说,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然后再做课后的配套练习,一定会比下课时急着做题来的更有效率,效果会更好。

二、练习重在方法

高中数学有一个有趣的特点,学生们现在正做着的题,一定不是高考考试的题目,但是高考考试题目一定和现在的题有关系,因此,要指导学生运用好题目的解题思路与方法,而不是一味的埋头刷题。高中生学习数学要把自己做过的题目加以反思,总结一下自己的收获。这个回顾总结的环节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指导学生从题目的内容、解题方法、解题思路出发去分析和总结,然后思考一下,这类题目还有什么延伸性,还有什么解题方法,学会举一反三,久而久之,自然就能做到知识成片,问题成串,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内容与方法的科学的网络系统。

例如:指导学生求函数的最值时要注意,其实求函数最值的常用方法和求函数值域的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事实上,如果在函数的值域中存在一个最小(大)数,这个数就是函数的最小(大)值。因此求函数的最值与值域,其实质是相同的,只是提问的角度不同。求函数值域与最值的常用方法有:(1)观察法:对于比较简单的函数,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直接得到值域或最值。(2)配方法:将函数解析式化成含有自变量的平方式与常数的和,然后根据变量的取值范围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3)判别式法:若函数y=f(x)可以化成一个系数含有y的关于x的二次方程a(y)x2+b(y)x+c=0,则在a(y)≠0时,由于x,y为实数,故必须有△=b2(y)-4a(y)·c(y)≥0,从而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4)不等式法:利用基本不等式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5)换元法:通过变量代换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目的,三角代换可将代数函数的最值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6)反函数法:利用函数和它的反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的互逆关系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7)数形结合法:利用函数图象或几何方法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8)函数的单调性法。

三、总结环节帮助提高

回顾与练习打好了基础,加上总结环节的升华与提高,高中生的数学学习一般不会差到哪儿去。老师们要培养学生总结知识的意识,每做一道练习、每上一堂课、每学完一个章节,都应该进行总结。长期保持这个习惯,学生就能把厚书读成薄书,从而整理制作出最适合自己的复习资料。通过学生自己整理的资料会有助于学生的数学复习,因为学生在整理的过程中已经对知识有了整体的把握,再通过复习的过程,学习效果也会提高,因此,这样的资料比起外面书店里成套的参考资料有价值得多。

例如:总结习题的时候,可以把自己做过的教材上的习题、试卷中的习题和错题整理集融合起来总结,最好是按题目类型或者解题思路来归类总结,这样的话,解决一道题就能解决一类题,总结效率会大大提升。

四、结束语

内化与升华 篇3

任何一种策略都有它特有的数学模型。“替换”策略的模型是指对条件关系复杂, 没有直接的方法可解的问题, 可尝试按问题中表示“倍数关系”或“相差关系”的条件去假设、替换, 得到一个答案, 然后把答案代入问题中去验证。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虽然是学生第一次正式学习, 但在他们的生活经验中已模糊地经历过类似的情境, 接触过类似的方法, 只是学生还不能清晰地理解“替换”的原理, 还没有建立起一种完整的“替换”模型。因此, 在课前十分钟, 笔者首先呈现经典故事———草船借箭, 组织学生讨论“诸葛亮为什么要把士兵换成草人”“为什么可以把士兵换成草人”“这样换以后的结果怎样”等问题, 一下子扣住学生心弦, 唤醒了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关于“替换”的生活经验。接着笔者引导学生操作演示:可乐公司进行有奖促销, 规定“3 个有奖拉环换一瓶可乐”, 可乐和有奖拉环该如何互换;从学校总务处领来的大盒粉笔, 要想换装在教室里的小盒内, 如果规定“一大盒粉笔比一小盒多装25 支”, 大小盒之间又该如何换?学生在操作演示中初步领略了“替换”策略的原理, 直观感知了“替换”策略的模型, 为下面探究“替换”策略做好了心理准备和认知铺垫。而教师的一句“经典故事草船借箭、可乐公司的有奖促销、粉笔盒的大小互换, 这三者看似毫不相干, 其实它们之间存在着共同的地方。你知道是什么吗?”则自然过渡到对“替换”策略的探究建构环节。

二、合作探究, 凸显“替换”策略的建构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个体建构过程, 学生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刺激, 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 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 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 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在策略教学中, 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 也就是要帮助学生有效地建构策略, 并且引导学生能够应用这些策略来学习新知识, 解决新问题。

仔细思量不难发现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对倍数关系的替换应该有所接触, 六年级的学生看到“小杯的容量相当于大杯的”这句话时, 他们自然会想到一个大杯的容量就等于三个小杯的容量, 大杯的容量是小杯的3 倍。替换的思想一触即发, 把1 个大杯换成3 个小杯或者把6 个小杯换成2 个大杯就可完成例题的替换, 学生很容易理解替换的过程。因此, 笔者重在引导学生把握替换策略, 采用让学生独立探究的方法, 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 通过组织学生画图、操作、叙述、推想、验证、比较、概括等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 让学生完整地经历了倍数关系替换策略的形成过程。

而相差关系的替换策略, 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因此, 在学生初步学习了倍数关系的替换策略之后, 笔者抓住替换的依据进行变式, 由“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改变为“大杯的容量是小杯的4 倍”, 再改变为“大杯的容量比小杯多160 毫升”, 让学生分别进行替换策略的巩固。当学生对两个数量成相差关系能否进行替换产生不同意见时, 笔者适时组织学生讨论、辨析, 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然而学生尽管知道可用替换的方法, 但对于替换前后果汁总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不少学生模糊不清, 学生之间的差异比较大。为了协调这种差异, 笔者一方面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动态的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另一方面,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 利用小组成员之间的有效资源寻求策略, 让学生明白如何替换, 替换前后果汁总量为什么发生变化, 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并且在学生经历了替换的具体过程之后, 让学生及时回顾与反思, 着力思考“为什么要替换”“替换的依据是什么”“替换前后数量关系有何变化”等问题, 这样抓住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灵活变化,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使课堂成为一个既自主又能合作的快乐学习环境, 师生在合作探究中、在互动对话中、在反刍中逐步建构了替换的数学模型。

三、对比分析, 促进“替换”策略的内化

对比分析是数学策略教学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手段。策略教学中通过对比分析, 有助于找出一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点, 找出相同之处, 揭示策略的本质, 以进一步加深对策略的理解, 促进策略的内化。

在“替换”策略的建构过程中, 笔者引导学生进行了三次比较分析。第一次对比是在例题1 的替换中, 当学生根据“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采用了两种替换策略:一种是把大杯替换成小杯, 另一种是把小杯替换成大杯。笔者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发现:这两种替换都是把两种不同的杯子替换成同一种杯子, 在替换的过程中, 果汁的总量没有发生变化, 但替换前后杯子的个数发生了改变, 从而揭示了替换的目的在于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第二次对比是在变式题的替换中, 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无论是把大杯替换成小杯, 还是把小杯替换成大杯, 杯子的个数都不变, 但果汁的总量发生了改变。大杯替换成小杯, 果汁的总量比原来少了“1 个160 毫升”, 而把小杯替换成大杯, 果汁的总量则比原来多了“1 个160 毫升”, 从而把握了这类替换中总量变化的规律。第三次对比是把例题1 的替换和变式题的替换作对比, 通过对比使学生明晰:例题1 的替换依据是大、小杯容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替换前后“份数变化, 总量不变”。变式题的替换依据是大、小杯容量之间的“相差关系”, 替换前后“份数不变, 总量变化”。从而使学生在对比中内化了已有的知识结构, 明确了倍数关系、相差关系两种不同类型的替换特征, 理解了替换前后的变与不变, 注重了对学生数学思想的渗透, 使学生在更高的层面上把握了替换策略的要领。

四、练习巩固, 实现“替换”策略的升华

策略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慢慢积累的过程, 而练习巩固能促使这个过程得到落实。学生对策略的掌握程度, 会在课堂巩固练习中呈现出来。因此, 当学生对策略已有了比较清晰的理解, 对策略的运用能力已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时,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教材的需要设计一些相关的拓展题, 让学生跳起来“摘果子”, 在“摘果子”的过程中巩固深化策略, 发展策略意识, 形成技能技巧, 拓宽学生思路,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使学生的策略知识得到延伸和升华。

在“替换”这节教学中, 笔者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第一层次:先请学生判断, 下面四题中, 哪几题能用“替换”的策略解决, 哪几题不能用“替换”的策略解决, 并说说为什么?

(1) 学校最近购置了20 台电脑, 共花费了100 000元, 还购置了20 张电脑桌, 共花费6 000 元。电脑和电脑桌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2) 杨老师、杜老师和六年 (1) 班40 名同学一起去参观科普展, 买门票一共用去220 元。已知每张成人票的价格是每张学生票价格的2 倍, 每张学生票和成人票各是多少元?

(3) 在2 个同样的大盒和5 个同样的小盒里装满球, 正好是100 个。每个大盒比小盒多装8 个, 每个大盒和小盒各装多少个?

(4) 一支钢笔和3 支铅笔一共10.8 元, 钢笔和铅笔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第二层次:第 (2) (3) 题能用“替换”策略解决的, 说说替换思路。

第三层次:第 (4) 题让学生补充相关条件 (相差关系或倍数关系) , 正确解答。

学生的解题策略是否形成, 关键在于学生能否清晰地辨别何时该用何种相关策略正确地解决问题。通过练习, 学生认识到:第 (1) 题是简单的一步计算的问题, 不需要替换;而第 (4) 题则缺少了相关的替换依据, 不能替换。在这之后的练习中, 学生更能体验到替换策略的优势。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 学生对替换策略的运用越来越熟练, 对替换策略的体验也越来越深刻, 从而形成“化归”的数学思想, 实现了替换策略的升华。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在课程目标中指出,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笔者就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一课谈谈笔者是如何让学生意识到“替换”的需求, 引导学生经历“替换”策略的形成过程, 体验“替换”策略的价值, 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替换”策略的建构。

关键词:直观感知,替换,建构,策略解决

参考文献

[1]张芳.“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学设计[J].文理导航, 2012 (6) .

[2]季仕健.体会替换思想发展解题策略:“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教学[J].小学教学设计, 2013 (17) .

【内化与升华】推荐阅读:

外化与内化09-04

行为内化07-14

内化途径05-18

内化外化06-19

感悟内化06-23

内化06-29

开发内化07-22

内化问题07-25

开发内化教学08-17

反思升华05-09

上一篇:自主讨论下一篇:腹腔镜对比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