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校礼仪教育现状

2024-06-30

对学校礼仪教育现状(精选12篇)

对学校礼仪教育现状 篇1

自古以来, 中国就被称为“礼仪之邦”。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礼仪成为人们内在的道德要求和约束人们外在的一种行为规范, 它不仅反映个人的基本素养, 更能反映整个国家和社会的道德风尚和文明程度。各行各业都有本行业的职业礼仪标准, 因此, 在求职中, 用人单位不仅重视求职者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 还重视其职业道德、思想水平、礼仪修养等在内的综合素质。在中职学校开展礼仪教育, 对于提高学生德育素质、加强校园管理、促进中职学生就业都有积极的作用。

在中职学校里, 不少学生是抱着“失败者”的心态选择了中职学校。与高中生相比, 中职生是特殊群体, 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缺乏足够的自信心和抱负, 带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进入学校, 尤其是心理不平衡, 为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中职生常见的礼仪缺失主要表现为: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乱扔杂物、大声喧哗、污言秽语;与人交往时, 以自我为中心, 不尊重别人, 师生间基本礼仪都不懂;着装怪异、妆容夸张等等。这些表现完全不符合作为学生应有的社会形象, 与国家和社会对现代从业人员的职业要求也不吻合, 是中职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应当重视的首要问题。

针对目前中职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和特点, 中职学校应将礼仪纳入中职教育的课程体系中, 有效地开展礼仪教育, 课内课外多角度地进行礼仪渗透, 增加学生对于礼仪的认识和感悟, 提高中职生的素质。

二、中职学校开展礼仪教育的措施和手段

在中职学校开展有效的礼仪教育, 结合专业特点最为重要。对于用人单位来说, 他们更看重的是学生是否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良好的礼仪修养、诚实守信的精神和服务意识等等, 所以中职学校在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过程中一定要强调德育为先, 而德育则是以礼为先。

1. 将礼仪课纳入课程体系。

概括地讲, 礼仪分为个人礼仪、社交礼仪、职场礼仪三类, 它与中职生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将来的工作息息相关。各种因素造成了中职生的礼仪状况不容乐观, 特别是长期得不到正规的礼仪教育和有效纠正, 导致部分学生在毫无意识的情况下缺失了应有的礼仪, 所以让学生真正做到知礼懂礼, 首先要教会他们如何做。因此, 中职学校应针对本校开设专业的现状和需求, 开发相关专业的礼仪校本教材, 将礼仪教育纳入德育课程体系, 利用课堂教学让学生接受系统的礼仪知识教育, 使学生掌握礼仪常识。不仅在校园里知礼懂礼, 也为将来的职业需求和人际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培养护理专业人才的中职学校, 开设护理礼仪课, 将护理工作中相关的礼仪知识教给学生, 有助于培养学生在服饰、仪态、升旗、课堂、说话、问候、行走、迎宾、就餐等多个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相关的礼仪习惯。

2. 校园文明礼仪常抓不懈。

在中职学校开展礼仪教育要结合中职教育的特色来进行, 职业学校礼仪实践教育在注重教育覆盖面的同时, 要做到知识讲授与实践训练相结合, 课堂教育与社团活动相结合, 从而整体推进学校的礼仪文化和礼仪意识。良好的文化氛围对于学生礼仪的养成教育作用重大, 因此, 学校要采取形式多样的校园礼仪宣传活动, 比如成立学生礼仪队, 使她们起到示范、指导和带动作用。校园标示文化也可促进礼仪文化的推进, “靠右行”“请安静”“文明礼貌用语”等等, 充分利用橱窗、宣传栏和电子屏等载体宣传普及礼仪知识。制定学生一日礼仪规范, 针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对妆容、发型、着装、课堂纪律、文明用语等方面做出相关要求。除了这些方法, 对于教育者而言, 我们要以身作则, 严于律己, 注重内在修养, 提升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做到说话谈吐文雅, 符合身份, 言而有信。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中, 教师要注意每一个与学生相处的细节, 对于学生的问好要有回应, 教师之间关系要和谐, 从而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

3. 自编礼仪操, 强化认知。

中职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 毕业后能顺利就业。作为培养护士的中职学校, 培养学生的礼仪素养更为重要。护士礼仪对护士的总体要求是端庄、典雅, 在护理工作中, 各项操作动作娴熟、优雅, 能给患者带来美的享受及对健康的向往。规范各项护理操作的动作要求, 掌握护士礼仪, 对学生尤为重要。我校在此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也收到了良好效果。我校学生从一入校到三年级进入临床实习的两年内, 要进行50项护理操作技能过关, 不仅仅是操作的动作, 从与患者打招呼、与患者语言沟通、对待患者的态度等礼仪方面也要纳入考核, 如未能按时过关, 将暂缓进入临床实习。这样一来, 学生从一进校就已经按照护士的标准严格要求她们的言行举止, 从职业长远发展来看, 让她们尽早进入护士角色, 为她们将来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 针对我校专业特点, 我们自创了护士礼仪操, 将礼仪中的站、坐、行、蹲等姿态有韵律地展现出来, 每天的课间操, 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强化训练,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礼仪修养, 同时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在室内, 我们还针对护理操作项目编创了《护士手操》, 包括护士洗手、刷手、戴无菌手套三部分, 强化学生消毒、无菌意识, 将礼仪与技能操作相结合, 使学生明白今天的礼仪素养训练是为日后的应用做准备, 使学生端正了学习态度, 提高了训练兴趣。

4. 开展职业礼仪大赛。

加强礼仪教育必须发挥中职生自我教育的优势,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礼仪活动,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明环境, 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礼仪活动, 达到学生自我修养的提高, 较好地展示中职生的风采。我校每年举行医护专业礼仪大赛, 以班为单位参加, 学生自行组织, 从音乐的选取到动作的编排, 从人员的训练到动作的规范, 全部由学生自己完成。学生训练的过程, 也是职业礼仪技能掌握的过程。这样, 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 通过组织活动, 达到了课后训练与掌握的目的。学生在比赛与训练中, 礼仪素养得到了提高。通过礼仪大赛的开展, 还可以培养学生精诚合作、团队协作的精神。

在中职院校中开展礼仪教育越来越重要, 我们应积极探索新的模式和方法, 形成良好的礼仪文明氛围, 提高礼仪教学质量, 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对学校礼仪教育现状 篇2

我们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她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也形成了古老民族的传统美德。几年来,我校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文件精神,扎实开展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引导学生从文明礼貌开始,从礼节规范入手,从实际出发,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切实提升讲文明、讲礼貌、知礼节、守礼仪的自觉性。我们教育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上做个好少年。

一、学习“规范”,让“规范”深入人心。

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就必须首先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只有让“规范”深入人心,才可能实施“规范”。为此我校就“规范”向学生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深入的学习。一是利用学校宣传栏和标语对“学规范,学做人”这一教育中心进行宣传。开设了专题广播,不仅向全校同学介绍了文明礼仪的知识,宣传文明礼仪的名言警句,了解名人讲文明、重礼仪的事迹、弘扬精神文明的故事,营造教育气氛。二是开展践行文明礼仪.展示学子风采演讲比赛,让学生学习礼仪常规和待人接物的原则,使“规范”深入人心。三是各班级根据学校的周教育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每周分重点、分专题对学生进行“规范”的学习教育,使“学规范”更细致,更深入。

二、抓师德师风建设。

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让每位教师进一步明确职业道德,加强“尊重学生、尊重家长”等方面的学习和思考。“教育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要求教师能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受到全社会尊敬的人。将文明礼仪教育纳入学校整体规划,制定系列活动方案,使大家进一步明确德育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工作目标,增强“全员管理”的意识,为构建文明型教师队伍打下基础,从而促进了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进一步开展思想作风建设,对照标准查找自身存在的不文明陋习,不断完善自己的行为习惯。开展以“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爱岗敬业,严谨笃学,勤奋学习,与时俱进”为核心的师德教育活动,切实提高广大教师的奉献精神和自身修养,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三、抓校园文化建设。

创建浓郁的文明礼仪氛围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展“主题特色”建设:以文明礼仪为主题的文化环境做到整洁典雅,在走廊过道悬挂喜闻乐见的、符合学生特点的美术、书法作品形成特色校园文化,使校园的每个角落都会说话。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活动,用激励性的班训、有感召力的板报、班级评比专栏、班级荣誉角等学生宣传阵地,形成学校健康的人文生态景观,使学生受到绿色生态景观和健康文化氛围的熏陶,促使学生“人人知文明,个个行礼仪”,“全面发动、人人参与”这样良好氛围的形成。

四、从常规训练入手,使文明具体化。

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规范”——《 毛田中心小学文明礼仪达标要求》学习后,要让学生真正掌握“规范”的内容,运用“规范”待人接物,我们还对学生的行为进行了严格训练。

五、用具体行动,创造文明的环境。

为了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优美环境的好处,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号召各班对校园的清洁卫生天天坚持清扫,让学生人人参与义务清扫,人人分享劳动成果,人人从劳动中受到教育,人人都不忍破坏自己亲手创造的干净环境,人人都不允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劳动成果。使维护环境卫生,成为自己的事。同时,学校总务处、少先队大队部还实行了教室卫生、学校公共卫生区各班责任包干的办法。各班负责清扫、维护、保洁。除红领巾卫士检查员每天两次检查外,总务处还每周不定期突击检查,发现问题取消本周卫生流动红旗。

六、争当文明小卫士,形成良好的文明竞争风气。

在整个“学做文明礼貌小学生”活动中,“争当文明小卫士” 一直贯穿始终。“文明小卫士”的争当,必须是通过自荐、班级核实、大队部批准三个程序。也就是只要自己认为自己符合一个“文明小卫士”的标准就可自己到大队部自己推荐自己当文明小卫士,不必要同学选举,不需老师推荐,只要大队部到班级核实,文明行为基本属实,即可当上文明小卫士,然后担任红领巾监督岗执法工作。

坚持礼仪教育塑造品牌学校 篇3

一、深入开展礼仪教育,逐步形成办学特色

2005年,李校长乘校巴到村里家访,同车的几十名学生居然没有一个给他让座的;等到了一个学生的家里,没有人请他入座、倒茶水。再结合到在校园里看到的种种不文明现象,学校经过调查分析,认为农村的学生不行礼,主要原因是不懂礼,其根源是农村家庭以及农村学校不重视文明礼仪的培养;而文明礼仪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去培育。

经过研究和论证,学校明确把文明礼仪教育作为学校的一项特色工作来抓,提出积极打造文明礼仪学校。同时把文明礼仪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和突破点,希望通过认真抓好文明礼仪,推动学校校风、学风、教风建设,以实现“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打造校园品德文化,构建和谐校园”的办学目标,并确定把文明礼仪教育作为学校长期的工作和学校特色来抓。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营造氛围、认真学习、严格培训、深入实践、影响家庭、辐射社会”的工作方针,文明礼仪普及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卓有成效。

(一)营造氛围:

学校大张旗鼓宣传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的重要性,认真营造校园学礼仪的浓厚氛围。利用学校的既有资源,将国学中关于传统礼仪的内容刻在石头和走廊等显眼位置,学校的主道两旁用大理石镶刻的“不学礼无以立”、“彬彬有礼、落落大方”,在教学楼的走廊、课室粘贴大量的文明礼仪宣传语,都让师生每进一次校园和课室都能接受到浓厚的文明礼仪氛围的熏陶,环境育人的作用得到发挥。同时,学校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文明礼仪宣传工作。学校专门召开了“文明礼仪”主题校会、班会,举行了“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启动仪式,向每位学生家长及居住村下发“文明礼仪共建倡议书”、“从小学习礼仪培育文明之花”等宣传资料。通过校内外齐动,文明礼仪之风吹遍了学校、家居的每个角落,很好地营造出开展文明礼仪活动的良好氛围。通过制作大幅宣传画、标语营造浓厚的教育氛围。

(二)认真学习:

农村孩子和农村家庭普遍欠缺文明礼仪常识,对传统的礼仪知识了解甚少,为了能全面开展教育活动,学校决定从普及礼仪知识着手,先后认真组织师生学习了《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读书》、《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八荣八耻》、《鱼林小学文明班评比条例》,举办全校性的“文明礼仪系列讲座”,将内容细化为:称谓礼仪、问候礼仪、餐桌礼仪、待客礼仪、做客礼仪、穿着礼仪、尊师礼仪、同学礼仪、升旗礼仪、集会礼仪。定期举办《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奖竞答活动。并通过文明礼仪知识讲座、竞赛、征文、书画比赛、手抄报比赛等方式增强对文明礼仪常识的认识。在校外,我们通过发放“文明礼仪共建倡议书”、“文明礼仪活动指南”,在社会上粘贴文明礼仪宣传资料等形式,让每位家长和周围群众都知道如何配合学校开展文明礼仪活动的具体要求,使文明礼仪常识深入到大家心中。

(三)严格培训:

在深入学习礼仪知识之后,为了真正把学校提出的“彬彬有礼,落落大方”落到实处,使师生的文明礼仪行为更为规范得体,学校对全校师生进行文明礼仪培训,校长亲自带头作示范,标准地展示规范得体的文明用语、礼仪举止,然后让每位学生面对全体教师进行演练,不合格者要反复演练,直到合格为止,确保全校学生人人过关。同时在校园外,师生的文明礼仪要求保持一致,教师要率先垂范并及时指导和纠正学生的不符合学校要求的行为,力求:“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经过培训及严格要求,现在鱼林小学师生的文明礼仪显得落落大方。

(四)深入实践:

“知易,行难”。学校注重在实践中培养文明礼仪的行为习惯,通过实践提升教育效果,将之转化为学生落实传统礼仪的自觉行动。学校在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中做到全方位开展,在校内,学校开展了以尊重他人为主题的“尊敬师长,关心同学”的系列活动,通过给老师写一封表达感谢的信;为身边同学做一件好事;学习使用正确的文明用语等活动。在校外,学校开展了“文明礼仪进农村、进家庭活动”,把宣传文明礼仪常识和为建设新农村做实事结合在一起;同时组织开展了给家长做一件贴身的事,利用“母亲节”、“父亲节”给家长写一封感恩的信,感谢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情,开展“三八”节关爱妈妈活动。

(五)影响家庭:

家长对孩子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任何东西无法取代的。因此,全面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的第二阵地就是家庭,学校通过利用春节假期开展“小手拉大手、建和谐家庭”活动,带动家庭中开展“五四三二一”文明礼仪活动,即:“向家长讲五个文明礼仪教育小故事;向四位亲人宣传,‘文明礼仪的知识;做三件孝敬父母或长辈的好事;读两本有关文明礼仪方面的书籍;写一篇关于开展文明礼仪活动的心得体会”。假期结束后进行征文和“和谐家庭”的评奖活动,通过评选“和谐家庭”促进了家庭文明礼仪的普及,反过来也带动了孩子良好行为的巩固和提高,这些充分发挥了家校教育的合力。

(六)辐射社会:

孩子的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同样,文明礼仪活动的开展也离不开学校、社会、家庭的齐抓共管,携手参与,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合力,达到推广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最佳的效果,并将传统礼仪带到千家万户,形成良好的村风、民风。在开展活动过程中,学校充分发动各村民小组参加到学校开展的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中来,使之与村队的文明建设相联系,把学校的对小孩的评价、对家庭的评价与村的“文明家庭”的评比结合起来,实现了村与学校的教育有机结合。为村创建良好风气提供了有力保证,反过来也推动传统的礼仪教育活动开展,实现了学校与村的共同发展。

二、收获累累教育硕果,塑造特色品牌学校

鱼林小学能有今天这样的成绩,正是学校通过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换来的。如今,学校文明礼仪之花盛开,师生的文明礼仪已是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凡到过鱼林小学的来宾无不被校园里那种热情、谦和的氛围所感染。事实证明,抓文明礼仪建设促进了学校校风、学风、教风的改善,从而有力地推进了学校的整体发展:足球队勇夺达能少年国际杯足球赛全国亚军和季军;学校英语剧在香港回归杯比赛中获一等奖;教学成绩由过去全镇的最后提升到现在的区、镇前列,其中我校英语科在金湾区几个学期质量抽测中成绩均列全区第一名。教师数十篇教育教学论文获全国、省、市获奖。学校也连续三个学年度获金湾区“素质教育质量综合评估一等奖”。2007年被评为“珠海市绿色学校”、“珠海市体育工作示范学校”、“金湾区依法治校示范校”,07、08连续两年被评为“镇先进单位”;关工小组获得三灶镇“优秀关工小组”称号,金湾区首批“基层达标关工小组”。

鱼林小学校长简介:

郑日环:男,1970年生,小学高级教师,教育管理专业本科毕业。1991年在陆河县上护中学任教,1994年调到珠海市,先后担任小林镇三板小学教导主任、广发小学校长、小林实验小学副校长、三灶镇中心小学副校长等职,2008年8月任鱼林小学校长。先后被评为“区先进教师”、“区先进教育工作者”和“市先进教师”等称号。

技工学校礼仪教育内容探究 篇4

一、校园礼仪

校园礼仪是学校生活中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在各种场合相互交往的礼仪规范。良好的校园礼仪是创建和谐校园生活的基础。校园礼仪的主体, 除了学生以外, 还有教师和员工。

1. 学生礼仪

学生是技工学校工作的主体。在课堂上, 在活动中, 在与教师和同学相处的日子里, 学生都必须遵守一定的礼仪。因此,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礼仪常识是技工学校礼仪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校园中的学生礼仪主要包括:

(1) 进出学校礼仪。学校组建礼仪队, 配戴礼仪绶带, 每天早上迎进上班的老师, 下午送走下班的老师。学生进出校门要对门卫进行礼仪问候, 校内外见到老师要停步敬礼并致问候。

(2) 课堂礼仪:学生应提前进入课堂, 做好上课准备;进入教室上课, 学生要衣冠整洁;学生迟到, 应先向老师行礼报告, 得到允许后才能入座;学生应接受教师的考勤点名;认真听老师讲课或看老师或同学作技能示范, 重要内容要做好笔记;上课时不使用手机拨打或接听电话, 保持课堂安静;不在课堂上吃点心、零食或做与学习内容无关的事;不到下课时间不离开课堂, 有特殊情况, 须经老师允许才能退出教室;下课时, 全体同学要起立, 与老师互道“再见”, 待老师离开教室后, 学生方可离开座位走出教室。

(3) 服饰仪表:学生在校园内穿着的基本要求是:合体, 适时, 整洁, 大方, 讲究场合。

(4) 尊师礼仪:校园内学生在进出或上下楼梯与老师相遇时, 应主动向老师行礼问好。学生进老师的办公室, 应先敲门, 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在老师的工作、生活场所, 不能随便翻动老师的物品。

(5) 同学间礼仪:同学之间可彼此直呼其名, 但不能用“喂”、“哎”等不礼貌用语称呼同学。在有求于同学时, 须用“请”、“谢谢”、“麻烦你”等礼貌用语。借用同学的学习和生活用品时, 应先征得同意后再拿, 用后应及时归还, 并要致谢。因自己的不慎影响了他人, 要主动道歉, 而不能恶语相向。

(6) 升国旗礼仪:升国旗是学校每周一早上必须举行的活动。由于是全校师生参加, 因此要格外注意升国旗时的礼仪。升旗时, 全体学生应列队整齐排列, 面向国旗, 肃立致敬。在升国旗、奏国歌时, 要立正, 行注目礼, 直至升旗完毕。升旗是一种严肃、庄重的活动, 一定要保持安静。神态要庄严, 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 所有在场的人都应抬头注视。

(7) 校内公共场所礼仪:应该自觉保持校园整洁, 不在教室、楼道、操场乱扔纸屑、果皮, 不随地吐痰, 不乱倒垃圾, 不在黑板、墙壁和课桌椅上乱涂、乱画、乱抹、乱刻, 爱护学校公共财物、花草树木, 节约用水用电。在食堂用餐时要排队礼让, 依序取餐, 要爱惜粮食, 不乱倒剩菜剩饭。

(8) 集体活动礼仪:在一年一度的秋季体育运动会、职业技能大赛、校园文化艺术节和社会大型庆典活动中, 学生要有强烈的团队精神, 友谊与比赛并重, 服务与展示兼具。

2. 教师礼仪

教师是技工学校工作的主干, 不仅是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传播者, 而且是思想道德和礼仪文化的示范者。因此, 教师要十分注意自己给学生留下的印象, 使自己从各方面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能够仿效的榜样。

(1) 课堂行为。教师的课堂行为, 要做到大方、得体、自然、不虚伪。讲课时, 目光要柔和、亲切、有神, 给人以平和、易接近、有主见之感。教师站立讲课, 既是对学生的重视, 更有利于用身体语言强化教学效果。站着讲课时, 应站稳站直, 胸膛自然挺起, 不要耸肩, 或过于昂头。需要在讲台上走动时, 步幅不宜过大过急。讲课使用手势时, 手势要得体、自然、恰如其分, 要随着相关内容进行。讲课时忌讳敲击讲台、或做其他过分的动作。

(2) 课堂语言。教师讲授专业知识或组织学生进行技能训练, 都离不开语言表达。因此, 要特别注意语言表达中的礼仪。首先要做到表达准确。其次是音量要适当。第三是语言要精练。最后是讲课和技能训练可以适时插入一些风趣、幽默的话, 以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 互动对话。找学生谈话要提前通知, 让学生有所准备。谈话最好提前与学生打招呼, 让学生有一个思想准备, 这既是一种礼貌, 又是对学生的尊重。交谈分清场合, 入情入理。在与学生谈话时, 老师的表情要与谈话对象、内容协调一致。不要言过其实, 故意夸大事实, 也不应传播不利团结或道听途说的事情。

3. 员工礼仪

员工是技工学校工作的重要支撑, 主要负责学校的安全保卫和后勤保障工作。与教师一样, 员工也是技工学校礼仪教育的重要角色, 也应成为学生学习礼仪的榜样。

(1) 仪表必须端庄、整洁。男性员工头发不宜过长, 服装无论是什么颜色, 领子与袖口不得污秽;女性员工不能浓妆艳抹, 不宜用香味浓烈的香水, 保持服装淡雅得体, 不过分华丽。

(2) 保持优雅的姿势和动作。站立时, 两脚脚跟着地, 脚尖离开约45度, 腰背挺直, 胸膛自然, 颈脖伸直, 头微向下, 使人看清你的面孔。两臂自然, 不耸肩, 身体重心在两脚中间。坐下后, 应尽量坐端正, 把双腿平行放好, 不得傲慢地把腿向前伸或向后伸, 或俯视前方。要移动椅子的位置时, 应先把椅子放在应放的地方, 然后再坐。

(3) 注意公务形象。接听电话时, 做到用语文明, 音调适中, 让对方能感受到你的微笑。对重要电话要做详细的电话记录, 包括来电时间、来电单位及联系人、通话内容等。一般情况下, 要等对方挂断电话后方可结束通话, 并辅以问候。当客人来访时, 应该主动从座位上站起来, 引领客人进入会客厅或接待区, 并为其送上饮品;如果是在自己的座位上交谈, 应该注意声音不要过大, 以免影响周围同事。接待客人要始终面带微笑。与学生交谈, 要亲切友好, 大方随和, 不能居高临下, 态度简单粗暴。

二、社会礼仪

社会礼仪是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学习的生产实习期间以及未来工作中可能用到的礼仪。社会礼仪是技校礼仪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礼仪的主体是学生, 因此, 这里所说的主要是学生应该学习的社会礼仪。

1. 仪表礼仪

仪表礼仪是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从姿态、举止、服饰和个人卫生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礼仪规范。它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精神面貌的外在表现。仪表美既是一个人自尊自信的表现, 同时也体现出对他人的尊重, 所反映的是一个人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文明程度。挺拔俊美的身姿、整洁大方的仪容和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对技校学生的生产实习和未来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仪表礼仪主要包括站姿、坐姿、走姿、着装和仪容几个方面。

(1) 站姿。站立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姿势, 是一种静态的美。站立时, 身体应与地面垂直, 重心放在两个前脚掌上, 挺胸、收腹、收颈、抬头、双肩放松。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 眼睛平视, 面带笑容。站立时不能歪脖、斜腰、曲腿等。在一些正式场合不宜将手插在裤袋里或交叉在胸前, 更不要下意识地做小动作。

(2) 坐姿。坐也是一个人的一种静态造型。端庄优美的坐姿, 会给人以文雅、稳重、自然大方的美感。正确的坐姿是:腰背挺直, 肩放松。女性两膝应并拢;男性膝部可适度张开, 但不能过大, 一般不超过肩宽。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或椅子扶手上。在正式场合, 入座时要轻柔和缓, 起座时要端庄稳重, 不可猛起猛坐。不论何种坐姿, 上身都要保持端正。

(3) 走姿。行走是一个人生活中的主要动作。与“站姿”“坐姿”不同的是, 走姿是显示一个人生命活力的一种动态美。走姿要做到步态轻快、自然, 步距与身高成正比。在一般情况下, 既不要大步流星, 也不要莲步轻移。正确的走姿是:脚步要轻快、稳健, 腰要伸直胸要挺立, 头要抬起双肩要放松, 两眼平视前方, 面带微笑, 双臂自然前后适度摆动。

(4) 着装。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着装越来越看重。对技校学生来讲, 着装的基本要求是整洁、朴素、大方、得体。整洁, 就是服装应平整洁净, 扣子齐全, 不能有开线的地方;朴素, 就是着装要符合学生身份, 不追求名牌品牌;大方, 就是头发要干净整齐, 男生不蓄长发, 除寝室外的公共场所不穿拖鞋, 女生不染、烫头发;得体, 就是服装色彩、式样协调, 尺寸大小合适, 熨烫平整。

2. 交谈礼仪

交谈礼仪是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谈话方式的礼仪规范。交谈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 愉快的交谈使人身心愉悦, 有益的交谈使人增长智慧, 坦诚的交谈使人增进友谊。交谈礼仪规范主要包括交谈的态度、交谈的谈姿、交谈的敬语几个方面。

(1) 态度:交谈时要尊重对方、谦虚礼让。善于理解对方, 然后因势利导地谈论话题。对别人的谈话, 要认真倾听, 鼓励对方阐明自己的思想。对他人正确的看法, 应表示赞同;不同的观点, 可以姑且听之, 不必细究;若是原则问题, 可以婉转相告, 表述自己的看法, 但不能得理不让人。要避免一切直接触犯他人感情的话。在自己的言谈中, 要避免独断自以为是的言论。态度要诚恳亲切, 声音大小要适宜, 语调要平和沉稳, 微笑要恰到好处, 要让对方感到他得到了你极大的尊重。

(2) 谈姿:谈姿就是谈话的姿势。谈话的姿势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修养和文明素质。与他人交谈时表情要自然, 目光要专注, 或注视对方, 或凝神思考, 从而和谐地与交谈进程相配合。如果是多人交谈, 还应该不时地用目光与众人交流, 以表示交谈是大家的, 彼此是平等的。必要时也可适当运用眉毛、嘴、眼睛在形态上的变化, 表达自己对对方所言的赞同、理解、惊讶、迷惑, 从而表明自己的专注之情, 甚至可以适当运用一些手势来加强语气、强调内容, 但手势不能太多或幅度过大, 不能有过分、多余的动作。

(3) 敬语:敬语就是交谈中所使用的表示尊敬和礼貌的敬语。如日常使用的“请”、“谢谢”、“对不起”, 第二人称中的“您”字等。见面问候为“您好”;初次见面为“久仰”;很久不见为“久违”;请人批评为“指教”;麻烦别人称“打扰”;求给方便为“借光”;托人办事为“拜托”;与人告别为“再见”;交谈中需接听电话说“对不起”等等, 努力养成使用敬语的习惯。

3. 接待礼仪

接待礼仪是指人们在接待工作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接待, 是社会交往活动中最基本的形式和重要环节, 也是一个人在其职业生涯中必不可少的礼仪行为。不论是在职场接待他人, 还是居家接待亲朋, 讲求接待礼仪都是切切不可缺少的。

(1) 接待客人。上级来访, 接待要周到。对领导和老师交待的任务要认真听、记;领导了解情况, 要如实回答;如领导是来慰问, 要表示诚挚的谢意。领导告辞时, 要起身相送, 互道“再见”。

(2) 接听电话。电话铃一响, 拿起电话首先自报家门, 然后再询问对方来电的意图等。电话交流要认真理解对方意图, 并对对方的谈话作必要的重复和附和, 以示对对方的积极反馈。应备有电话记录本, 重要的电话应做记录。电话内容讲完, 应等对方结束谈话再以“再见”为结束语。对方放下话筒之后, 自己再轻轻放下, 以示对对方的尊敬。

(3) 引见客人。在引导客人的路途中, 要走在客人左前方数步远的位置, 切忌把背影留给客人。不要只顾闷头走路, 可以随机讲一些得体的话或介绍一下本单位的大概情况。在进办公室之前, 要先轻轻叩门, 得到允许后方可进入, 叩门时应用手指关节轻叩, 不可用力拍打。进入房间后, 应先向老师点头致意, 再把客人介绍给老师, 介绍时要注意措词, 应用手示意, 但不可用手指指着对方。介绍完毕走出房间时应自然、大方, 保持较好的行姿, 出门后应回身轻轻把门带上。

三、家庭礼仪

家庭礼仪是家庭生活中父母与儿女以及兄弟姐妹、亲戚朋友、邻里之间关系的礼仪规范。家庭礼仪主要有居家、出行、睦邻、待客四个方面。

1. 居家

在家庭礼仪中, 居家礼仪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在家里, 对长辈要称“您”, 不能很随便地称“你”;对家中高龄和行动不便的长辈应经常探望请安, 与其聊天, 问寒问暖, 送餐递巾。要主动热情地与长辈和兄弟姐妹讲话聊天, 要主动做清洁卫生, 承担清洗碗筷、衣物的任务, 让长辈有更多的时间休息。在家不要大声喧哗, 看电视要尊重家里长辈和兄弟姊妹的爱好, 不要按自己意愿强行占台;自己在屋里或者与亲人朋友在屋里谈话时要关上门, 以免影响其他家人。家里有人外出要送一下, 并轻声叮嘱“路上小心”, 回来时要迎一下, 帮忙拿东西等。就餐时, 要主动给家里全体成员盛饭端饭, 给长辈添饭、夹菜。让长辈先动碗筷用餐, 或听到长辈说“大家一块吃吧”, 你再动筷, 不能抢在长辈的前面。遇到长辈给自己添饭、夹菜时, 要轻声道谢。

2. 出行

在家庭礼仪中, 出行礼仪也是必不可少的。出门时候衣冠要整洁。要主动向长辈兄弟姊妹告之辞行, 回来时也要告之已回, 说“我回来了”;如有什么特殊情况不能按时返回, 及时给长辈打电话或捎口信说明情况。在他家做客, 主人送茶送水应双手接过, 点头示意说声“谢谢”;到别人房间不要直接推门擅入, 也不要大声敲门, 应在门外通报“我是某某我可以进来吗?”里面人应说“请进”并站起来, 方可进入, 比较熟悉的亲人朋友可以直接就座, 像客人或较疏人等主人应请其上座, 自己坐客座, 并且客人坐后自己方能坐。

3. 待客

在家庭礼仪中, 待客礼仪万万不可忽视。有客来访时, 应将家里收拾干净, 衣着整洁, 在家恭候客人到来。客人来时应主动迎出, 与客人在门外握手, 主人伸右手请客人入, 客人微一躬谢礼后方可进入, 主人在前引路, 客人跟随其后。来访客人无论是朋友还是兄弟姐妹, 都要站起身来以示礼貌;如是长辈、老师, 站起身来还要微一躬身, 长辈站立时自己不可坐, 长辈让座时方能就座。请来访客上座, 自己坐客位, 客人谢座后自己方可坐。客人坐定后, 奉上茶水或水果, 并与客人亲切交谈。如家里先有客人, 应向双方一一介绍, 相互都要见礼, 然后依序就座。客人离开时, 客人先站起来, 主人方能站起来, 把客人送出门并说“慢走”。

4. 睦邻

在家庭礼仪中, 睦邻礼仪是万万不可少的。平时进出门, 开门和关门一定要轻, 力避“砰”的一声把门搭上。在室内和楼道上行走脚步要轻, 不要让鞋底与地板产生强力摩擦传出沉重的脚步声。不要在室内捶打或重力敲击物体。在院内、楼道或外面碰上邻居时, 要主动打招呼问候。邻居家客人来访恰好主人又不在, 要热情而礼貌接待, 并留下联系方式向邻居转达。领居向自家借物归还致谢时要说“没关系”;向邻居借物归还时要说“麻烦了, 谢谢”。邻居有困难需要帮助时, 要热心地提供帮助。

摘要:技工学校的礼仪教育, 应按照职业行为规范、岗位服务规范和学生专业素质基本要求, 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礼仪知识, 开展以校园礼仪、社会礼仪、家庭礼仪为重点的文明礼仪教育活动, 将文明礼仪教育与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

关键词:技工学校,礼仪教育

参考文献

[1]李莉.实用礼仪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2]任之.教你学礼仪.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3.

[3]李兴国, 田亚丽.教师礼仪.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4]孙乐中.实用日常礼仪.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学校文明礼仪教育月活动总结 篇5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师生思想道德和文明礼仪建

设,提高广大师生的文明素养,使他们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学校在2014年6月3日至13日举行了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月。开展了丰富多彩、贴近学生实际的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首先学校成立专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实施和监督以及评价工作。

二、积极动员宣传

学校举行活动动员大会,要求全体师生提高认识,积极参与,争取每个人通过活动的开展,让自己有所提高,学校领导宣读活动方案和要求。

三、以活动为载体,加强文明礼仪教育。

1.开展了学习文明礼仪,开展争创文明班级活动,组织师生认真学习并深入把握文明礼仪教育的精神实质,并将之渗透到日常生活的一举手、一投足中去;注重对学生日常交往、衣着、言行的督查、指导和教育,将文明礼仪教育活动落实到课堂学习活动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用班级量化评比的形式进行激励,选出表现优秀的班级给予表彰。

2.开展了与文明礼仪教育相关的读、讲、赛、评等一系列活动。读,即读书活动,组织学生阅读有关礼仪常识及古今中

外的名人讲文明懂礼貌的故事书;讲,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讲座,学习文明礼仪演讲比赛;赛,即组织学校性的文明礼仪知识竞赛,文明礼仪手抄报比赛;评,即对学生的仪容穿戴、文明礼仪、卫生习惯、遵纪守法等行为规范进行长期评比,建立学生个人文明量化评定制度。

四,认真做好活动总结工作,学校活动领导小组根据各个单位和个人在活动中的表现分别评选出文明礼仪优秀班级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对学校礼仪教育现状 篇6

【关键词】中职;礼仪教育教学;现状和改革策略

我国的经济在不断的发展,国家在追求和谐社会,要求人们的礼仪程度越来越高。礼仪也是人与人之间交往最基础的保证。中职学校对礼仪要求越来越高,首先,老师要在礼貌这一点做出一个表率,才能提高学生对礼仪教学的积极性,老师还要从各个方面引导学生学习礼仪的基本知识,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习惯,这样有助于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礼仪习惯,还有助于世界观、人生观的确立。在进入社会岗位,工作中对礼仪的要求更加高,同事与同事之间要有最起码的礼貌。我们要积极的对这种不良现象进行改善,对中职教学中不良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改革。

一、中职学校礼仪教学的重要性

1.更好的弘扬我国文化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文明的古国,我国古代伟人荀子说过:“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则无成,国无礼则不宁。”的美好篇章,这些都阐述了礼仪的重要性。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 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职教学中学习历史礼仪文化,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古代人的礼仪之道,对我们现代人也是一个很好的借鉴,使学生更加重视礼仪。

2.可以更好地融入社会

中职学生也将面临社会的考验, 他们的内心既想走向社会又有一种迷茫的感觉,比如,找什么工作、怎么和同事相处等很多事情。给自己形象的定位不明确。懂得礼仪可以更好的融入到这个社会,有很好的接人待物的能力,在社交中会受到别人的尊重;在同事面前能以一个很好的形象来完成工作等,对别人讲礼貌,别人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我们。

3.有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中职院校的学生还没有真正经历过社会,在走到社会岗位的时候,他们渴望有一个很好的社交能力,结交更多的朋友,这是所有人的一个共同的心理。礼仪可以让我们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对自己的身心健康也是有好处的,良好的人际关系会避免刚踏入社会的学生有不良的情绪,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礼仪教育是多么的重要。

二、中职学校礼仪教学中的现状

中国的礼仪从古代到现代,现在各个学校都有礼仪课程,在中职学校的环境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让人不舒服的现象,比如,在公共场合说不文明的话、在公共场合大声交谈。不但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学习,也让别人更加的排斥。

中职教育在平时的礼仪课堂中,老师对礼仪的基本知识的讲述讲得很好,但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说明了课堂上的东西没有掌握好。很大一部分的同学都认为,老师讲的都是一些没有实际用途的东西,在现实中自己根本不会用。有的学生对自己的礼仪问题很少觉得有不好的地方,他们只关注别人对他们有没有礼貌。礼仪在这种现状下,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中职学校礼仪教学的改革

1.重视对学生的日常礼仪教育教学

礼仪在社会中每个人的生活里每天都要运用的知识。在对礼仪的实施中,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只是礼仪学习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要在课下对课堂上礼仪的实践和运用。两者相互结合才能做到对礼仪的最大诠释。

2.改善礼仪教学体系

礼仪课在很多细节方面和其他的课程有很大的区别,它最大的一个区别是,礼仪课有一个较强的实践性,所以,在改善教学体系上要有一个很系统的实践方式。丢掉那些传统的体系方式,新的方式终究会代替传统的方式,新的体系方式,它应该是非常系统、全面的一个教学体系。体系重要体现出综合的要素,既要有课堂的对学生表现的打分,还要有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标准,我们要对这两种方式进行详细的考核。

3.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在礼仪课上,老师也要提高自己的素质和教学水平。教学礼仪实践的落实,礼仪课能不能按计划进行,最关键的是教师。教师需要适应改革的步伐,在平常的工作中积极的总结经验,在对经验研究的同时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素质。教师还要有一个端正的态度,认真做好每一节课的讲解内容,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认真教育学生对礼仪更深层次的理解。

四、结束语

由上文我们可以看出,中职学校礼仪教学的一些很根本的问题,需要加快进行改革的步伐,在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很多有心的教育工作者在改革中努力地探索和创新。要坚信,我们只要努力一定会把这件事情做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改革这件事情。现在只有通过改革这条路对中职学校中的礼仪课出现的问题进行合适的弥补。职业学校礼仪课程占据全课程重要的地位,中等职业教育非常需要一个很好的实践教学平台。所以,对中职学校礼仪课程的改革已经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陶颖,李凤玉.中职学校礼仪教学之我见[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07:12

职业中等学校礼仪教育探索 篇7

一、职业学校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1.加强礼仪教育是提高职业学校学生 思 想 道 德 素质的有效途径

在人际交往中,礼仪反映着一个人 的气质风 度、道德情操、阅历见识、精神风貌等等,它是衡量一个人文明程度的准绳之一。职业学校要加强学生的礼仪教育,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让更多的学生明理、守礼。

2.加强礼仪教育是塑造职业学校学生 良 好 职 业 形象的必要措施

近年来,一些职业类毕业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但“情商”“德商”偏低者不乏其人,有些学生甚至连起码的人际交往礼仪知识都知之甚少,择业过程中处处碰壁,这种“受教育没教养、有知识没文化”的现象,值得我们反思。职业学校要在开设相应的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同时,还要安排必要的礼仪教育课,引导学生进行各项职业礼仪训练,这将有益于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

3.加强礼仪教育有助于学生社会主义 核 心 价 值 观的形成

十八大报告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职业学校,要对学生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同时,还要强化礼仪教育,将礼仪教育纳入课程体系,让学生的职业素质真正得以提升。只有大面积提高学生———未来建设者的文明素质,才能营造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只有讲究个人礼仪礼节,做到文明礼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人心,精神文明之花才会开遍神州。

二、职业学校学生礼仪缺失的现象不容忽视

师生间礼仪缺失。一些学生在校内 或校外遇 见老师,总是绕道回避或视而不见,连打招呼、问好这些基本礼仪也很难落到实处。同学之间礼仪缺失的现象更为普遍。脏话脱口而出成了某些学生的常态,在日常班级事务管理当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总是倚强凌弱,缺乏尊重别人的意识,不懂得宽容、理解和尊重,很难与同学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还有少数学生与父母交往也缺乏基本的礼仪素养,在家动辄顶撞父母,有的则一味地向父母索取,不懂感恩和回报。

三、职业学校学生礼仪缺失的主要原因

职业中等学校学生礼仪意识淡薄,礼仪行为不够规范,究其原因,家庭礼貌、礼 节方面教 育不足是 原因之一。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日常生活起居,忽视孩子情操方面的引导和教育,很少或根本不进行礼仪方面的说教。有的学生因家庭不和睦或父母离异而自暴自弃,内向自卑,不善人际交往,这些学生进入学校后更容易出现礼仪缺失现象。

学校忽视礼仪教育,重“知”轻“行”是学生礼仪缺失的重要因素。据笔者所知,许多职业学校从未开设专门的礼仪课,认为礼仪应该是德育政治课的主要内容,是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甚至认为礼仪应该是家庭、社会给予学生的教育,并不需要设置成专门学科在学校教育中具体实施和体现。然而现实是家庭礼貌、礼节方面教育欠缺,社会不良人群与不文明现象的负面效应侵蚀了意志薄弱者的灵魂。尽管多数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对知识性的社会道德规范掌握颇多,但缺乏良好的行为和自觉的道德约束能力,“知”“行”两张皮,或者不懂得如何才能把道德规范恰到好处地外化为个人的道德行为。

四、加强职业学校学生礼仪的途径和措施

首先,开设专门的礼仪课程。我们课题组决定开发适合农村职中礼仪教育的校本教材,为中职生礼仪建设做一些探索以供同仁借鉴。只有开设专门的礼仪课程,将礼仪训练与专业学习有机整合,中职生才能潜移默化地端正自己的行 为规范,给人以如 沐春风的 感觉。其次,教师的率先垂范、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创设在塑造学生心灵和人格方面有着不容小觑的重要作用,学校要通过示范育人、环境育人、情景育人等途径,大力倡导文明言行,让中职生成为社会欢迎的技术型人才。

摘要: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以及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礼仪越来越受到重视。职业学校的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技能型人才,在校期间就要培养良好的礼仪习惯和礼仪风范,懂礼仪、有修养、会技术的学生才能成为社会欢迎的建设人才。阐述职业学校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分析职业学校学生礼仪缺失的现象及原因,提出解决策略,供职业学校礼仪教育提供参考。

浅论中等职业学校的礼仪教育 篇8

由于学校教育、家庭及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中等职校学生的礼仪缺失现象普遍, 对学校管理及学生终身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在中职学校开展礼仪教育是十分必要的。礼仪教育不仅能塑造中职生的高尚人格, 还能提升他们的职业素养,强化他们的创业能力。

1.多形式开展礼仪教育

1.1开设课程 : 中职学校应开设礼仪教育课程 , 系统讲授礼仪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定期安排礼仪知识讲座,以提高中职生对礼仪重要性的认识, 激发其学习礼仪、运用礼仪的兴趣。

礼仪教育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 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课堂教学是礼仪教育的基本途径。 为学生讲解礼仪基本知识是必要的,通过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礼仪的核心精神、了解各类礼仪的基本知识,从而让学生对礼仪行为和不文明行为有基本认识和判断,为自己的行为选择奠定基础。由于礼仪教育的实践性,礼仪教学必须区别于传统课堂教学。项目教学法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教学实践中,一是把教学内容体系分解为不同教学项目, 确定教学所要实现的具体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二是广泛采用体验式和技能训练式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观察、模拟、小组评价等途径体验礼仪行为,再加以反复训练,从而使学生掌握礼仪技能。三是采用小组合作教学组织,在教学时教师指导各小组进行礼仪模拟、礼仪训练,进行小组内或小组间相互评价和纠正。

1.2知行统一 : 礼仪教学活动应联系所学专业 , 开展模拟实训、案例或互动性教学,对中职生进行礼仪教育实践,让其按照礼仪规范反复练习,如站姿、坐姿、握手、自我介绍和介绍他人等,尤其引导中职生注重在生活中不断体验和感悟,以此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把文明礼仪要求内化为个人修养和行为习惯。

1.3组织活动 : 在校内 , 组织举办 礼仪演讲 比赛、抢 答竞猜、才艺展示、主题班会、模拟竞聘等活动,在活动中提升中职生礼仪素养,提高人际交往活动能力;在校外,成立礼仪服务队, 积极开展礼仪服务活动, 在活动中提高中职生的礼仪修为,提高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

2.重视服饰仪表教育

仪表指人的容貌,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一个人的卫生习惯、服饰与形成和保持端庄、大方的仪表有着密切关系。职业学校学生服饰仪表的基本要求是:合体、适时、整洁、大方、讲究场合。

2.1卫生 :清洁卫生是仪容美的关键 ,是礼仪的基本要求。不管长相多好,服饰多华贵,若满脸污垢、浑身异味,那必然破坏一个人的美感。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入睡起床洗脸、脚,早晚、饭后勤刷牙,经常洗头又洗澡,讲究梳理勤更衣。不要在人前“打扫个人卫生”。如剔牙齿、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等,这些行为都应该避开他人进行,否则,不仅不雅观,而且不尊重他人。与人谈话时应保持一定距离,声音不要太大,不要对人口沫四溅。

2.2服饰 : 服饰反映了一个人文化素质之高低 , 审美情趣之雅俗。具体来说,既要自然得体、协调大方,又要遵守某种约定俗成的规范或原则。服装不但要与自己的具体条件相适应,还必须时刻注意客观环境、场合对人的着装要求,即着装打扮要优先考虑时间、地点和目的三大要素,并努力在穿着打扮各方面与时间、地点、目的保持协调一致。

2.3尊师礼仪 :学生在校园内进出或上下楼梯与老师相遇时,应主动向老师行礼问好。学生进老师的办公室时或宿舍,应先敲门,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在老师的工作、生活场所,不能随便翻动老师的物品。学生对老师的相貌和衣着不应指指点点、评头论足,要尊重老师的习惯和人格。

3.礼 仪教育原则

3.1贴近生活 : 现今社会人与人之间越来越讲究沟通 ,懂礼仪用礼仪不再是航空服务、酒店服务、商务公关人员的专利,学习并运用文明礼仪能提高个人品位及个人魅力,促进人们之间交际交流。中等职业学校礼仪教育源于生活、学习和工作,用于生活、交往和工作,学与做互相促进。在礼仪教育内容上既要继承传统礼仪文化,又要去除一些不合时宜的东西,加入当今年轻人关注关心内容。如个人魅力提升训练、约会礼仪、聚会礼仪等常用礼仪内容。

3.2贴近社会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年轻 ,思维活跃 ,接受新鲜事物快,对社会上的新奇事物感兴趣,关心当今社会对人才各方面的素质要求,关心求职就业,关心个人发展,关注社会群体对他们的认可。在礼仪教育内容上应更多地融入他们关心的内容,更好地贴近社会,增强教育效果。

3.3贴近专业 : 各中等职业学校所设专业不尽相同 , 有些专业对礼仪素质要求高些,如旅游服务、经济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这些专业更注重个人仪容仪表、言谈举止等礼仪素质,这些专业的礼仪教育除常规交际礼仪、个人礼仪外,还需加入服务礼仪等专业礼仪内容, 对个人礼仪和交际礼仪部分要求也较高,需根据专业需要加大实训力度。对如车工、电焊等直接与人打交道少的专业,懂得必备的个人礼仪、就业礼仪、办公室礼仪,能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即可。

对学校礼仪教育现状 篇9

一、礼仪教育应成为中小学德育的载体和有效途径

礼仪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为了表示相互尊重而形成的共同遵守的、程序化的行为规范。礼仪与道德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礼仪本身是一种既有内在的道德要求,又有礼貌、礼节、仪式等外在表现形式的行为规范,正所谓“德诚于中,礼形于外”。通过个人礼仪、家庭礼仪、学校礼仪以及社会交往礼仪等具体礼仪规范的学习,通过符合礼仪要求的行为方式训练,不但可以直接培养学生优雅的气质,优美的仪表、风度,得体的言谈举止,进而能够促使学生形成健

茺河北省教育厅思政体卫处王贺兰

康向上的道德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其道德自觉意识以及自我约束能力,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从这一角度上说,礼仪教育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道德教育工程。

礼乐教育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教育内容。我国古代,礼的内容极为广泛,它包括政治、伦理、道德、礼仪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西周时期,贵族生活中所必需的五礼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祇”,“以凶礼哀邦国之忧”,“以宾礼亲邦国”,“以军礼同邦国”,“以嘉礼亲万民”[1]。五礼合计三十六目,均为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生活中的重大礼典,也是贵族子弟必须习知的礼仪规范。由于行礼时在仪容方面要遵照一定要求,为此,国学还由保氏负责教“六仪”,即祭祀之容、宾客之容、朝廷之容、丧纪之容、军旅之容、车马之容。习礼不是单纯学习礼典,而是要实学实习,反复演练。贵族子弟学会了礼仪,在政治和外交活动的场合,行动才会合乎规范,显示贵族的尊严,有利于任官和治民。孔子继承并发展了夏、商、周以来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强调“不学礼,无以立”[2],认为知礼是立足于社会的重要条件,不仅要学会礼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理解礼的精神实质。为此,孔子将礼作为孔家私学的重要教学内容,从春秋时期的社会现实出发对周礼加以部分改良,编成一部士君子必须掌握的礼仪规范作为教材,称为《礼》(又称《士礼》,传于后世称为《仪礼》)。孔子的教育思想被我国历代儒家所传承,推动并形成了我国古代高度发展的童蒙教育实践。我国古代童蒙教育的重要特点是以礼为核心,围绕礼展开教育教学活动。《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童蒙读物都是以礼为主线编写而成,这些童蒙读物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文字简明,通篇押韵,朗朗上口,容易记忆,至今依然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价值,堪称中外儿童教育的典范。

世界很多国家有重视礼仪教育的传统。深受中华传统文化影响的韩国教育是从礼仪教育开始的。韩国幼儿园设有专门的礼仪室和礼仪课,配备以韩式家具、传统的民族服装等。礼仪课的内容包括如何向长辈问候、如何与小朋友打交道、吃饭时的礼仪、逢年过节走亲戚的礼仪、向老人敬茶的礼仪等。从1973年开始,韩国的中小学校开设了道德课,内容涉及个人、家庭、邻居、校园、社会和国家生活等各方面的基本礼节和道德规范,学校同时设有礼节室,模拟生活场景,进行仪表礼节演示教育[3]。新加坡将“礼”列入“八德目”作为“治国之纲”,学校格外重视学生们的礼仪教育。新加坡人认为,礼仪教育是深入内心、优化个人涵养的教育,通过礼仪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优良习惯,有了好习惯就不担心学习和工作做不好。为此,从入学第一天开始,新加坡的小学生就被灌输尊师敬长、礼貌待人的观念。素以绅士教育扬名的英国,具有“把餐桌当成课堂”的传统:从孩子上餐桌的第一天起,家长就开始对其进行有形或无形的“进餐教育”,目的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学会良好的进餐礼仪,具备各种值得称道的素质或性格。近年来,这一传统在学校通过课堂教学得以发扬,很多中小学开设礼仪课,课程内容从怎样摆餐具、熨衬衫、跳华尔兹、搭帐篷到怎样进行体育锻炼等,无所不包。

综上所述,由于礼仪本身是一种既有内在的道德要求,又有礼貌、礼节、仪式等外在表现形式的行为规范。无论是我国古代重视儿童礼仪教育的传统,还是当今各国开展儿童礼仪教育的成功实践,都启示我们在中小学德育过程中应当发挥礼仪教育的更为重要的功能。

二、礼仪教育应成为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

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和方向。礼仪素质是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所必需的重要素质,应成为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

礼仪是一种美,具有美的价值。礼仪美主要包括仪表风度美、优雅气质美、言行举止美等等。仪表形象是一个人的德、才、学、识等内在素质,通过具体的容貌发型、着装打扮、精神状态等反映出来的外在感官。我们常用文质彬彬、风度翩翩来形容一个人的形象气质,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与人交往时潇洒大方、气度不凡,不拘束、不呆板,受人欢迎,受人尊敬。深入开展礼仪教育,加强礼仪知识学习和礼仪行为训练,有助于广大中小学生不断丰富文化内涵,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学会从细节做起、从小事做起,规范自身言行,培养优美的仪表风度,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

礼仪的核心是尊重,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并由此成为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美的仪表、优雅的举止、得体的谈吐、翩翩的风度、适宜的礼节、恰当的待人接物,不仅可以给人以自信,而且能够规范交际行为,以恰当的方式向交际对象表达自己的尊重、敬佩、友好与善意,从而增进彼此的了解与信任,使交往对象产生较为强烈的认同感,造就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因此,深入开展礼仪教育,有助于广大中小学生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礼仪修养反映着一个人的内在素质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协调、沟通、开拓、创新能力。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进程日益加速,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逐步深入,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提高。适应现代化、国际化要求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但要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和工作技能,同时必须具备相应的礼仪修养。深入开展礼仪教育,有助于广大中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礼仪修养和行为习惯,为未来立足社会、走向成功奠定基础。

三、礼仪教育应成为基础教育三级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火如荼,正在进一步向纵深发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逐步形成和完善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体系。基础教育课程建设能否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是不是能够落到实处。很多学校开设了礼仪教育校本课程,对于基础教育课程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有些地方也将礼仪教育作为地方课程,还有人主张要为礼仪教育在国家课程中争得一席之地。无论是作为校本课程、地方课程已经蓬勃发展的礼仪教育实践,还是作为国家课程的宏伟目标和不懈追求,都证明已有越来越多的人认可礼仪教育应成为基础教育三级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基础教育三级课程体系的中小学礼仪教育,目前主要有以下三种实施模式。

第一,单科的课程模式,也就是开设相对独立的礼仪教育单科课程作为必修课或者选修课。实践证明,这种单科课程模式能够系统地对学生进行礼仪知识的传授和礼仪规范训练,教育效果非常好,也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但是,这种模式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开设单科礼仪课程要求有专门的礼仪教

育师资,但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编制普遍偏紧,教研活动而且,在教育部公布的高校专业设置目录中,还

没有专科以上礼仪教育师资专业,师资水平成为制约礼仪教育单科课程模式进程的重要因素。另

参考文献

[1]周仪·仪礼·礼记(M).长沙:岳麓书社,1989.53.

[2]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439-440.

对学校礼仪教育现状 篇10

关键词:卫生学校,礼仪教育,探索与实践

礼仪是指人类社会交往中应有的礼节仪式。礼仪是一个人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 是对做人的基本要求[1]。作为未来从事健康服务工作的卫生学校学生, 养成良好的礼仪素养是职业生涯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 在卫生学校学生中开展有针对性的生活礼仪和职业礼仪教育就显得相当必要和迫切。

1 卫生学校开展礼仪教育的意义

1.1 开展礼仪教育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基本要求

开展中职学生礼仪教育是实现以人为本、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后, 处于高中年龄段的学生正经历着一个生理和心理的快速成长期, 其世界观、价值观逐步形成, 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 开始重视与他人的交流。但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不仅在学习成绩上相对落后, 而且在行为习惯和礼仪素养等方面也相对薄弱。由于缺乏必要的礼仪修养和交际技巧, 导致中职学生在集体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容易出现偏差, 进而影响其身心的健康发展。所以, 加强中职学生礼仪教育是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尽快适应集体生活、提升自我自信心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1.2 开展职业礼仪教育是促进学生适应岗位、提高就业能力的重要措施

作为卫生专业学生, 毕业后主要从事基层卫生单位的健康服务工作。工作性质决定了其要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素养, 所以在校期间必须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职业文明礼仪习惯, 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提高卫生学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使学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 融入社会, 实现自身价值。

2 卫生学校学生入学时文明礼仪状况

我校学生由于生源地、社会文化背景、家庭状况、个人成长需求等方面原因, 在入学时基本礼仪素养存在一定差异。通过对我校2010年、2011年入学的2 054名新生在入学一个月内的礼仪素养、行为习惯等方面进行观察和调查, 发现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2.1 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弱

新生入学后表现最为明显的是自我中心意识较强, 认为自己的想法一定是正确的, 别人必须认同。学生在进入全寄宿制学校的集体生活和学习后出现了极大的不适应性, 在入学一个月内, 学生间小矛盾、小摩擦事件发生频率高。针对发生的矛盾和摩擦, 学生往往不会换位思考, 不懂得谦让、宽容别人, 缺乏必要的人际沟通交流方法和技巧, 造成出现矛盾时不能正确对待、合理解决, 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情绪。

2.2 学生生活基本礼仪缺失严重

根据对我校2010级、2011级学生入学一个月内学生礼仪素养的观察统计, 入学新生中有90%以上的学生存在见人不打招呼、见到教师不问好、进办公室不喊报告等基本生活礼仪缺失的现象, 50%左右的学生存在得到教师或他人帮助后不说谢谢、打扰别人后不说对不起、食堂用餐完毕不收拾餐具等现象, 10%左右的学生存在个人仪容、仪表不符合学生礼仪规范要求的现象。另外, 学生乱扔垃圾、随意动用他人物品、不尊重家长和长辈等现象也时有发生, 这反映出进入卫生学校的“90后”学生对个人生活基本礼仪和社会公德规范的不重视和缺失。

2.3 学生对职业礼仪素养要求知晓率极低

调查显示, 选择中职学校的学生或是迫于学习能力, 或是迫于家庭经济能力, 或是迫于父母压力, 就读职业学校均出于无奈, 这种现象占总样本的47.9%, 很多职业学校学生初中毕业后是被动选择职业学校的[2]。由此可知, 学生对职业学校教育的认同感相对较低。通过调查我校2010级、2011级入学新生对所学专业对人综合素养方面的要求的知晓率显示, “知道一点并有所了解”的学生不足10%;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知道并了解一点”的学生几乎为零, 大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各方面要求的知晓率极低。

3 卫生学校礼仪教育的措施和途径

近年来, 我们充分认识到卫生学校学生礼仪教育对提高学生职业综合素养的重要性, 并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3.1 转变学校育人理念

长期以来, 卫生学校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教学, 而礼仪教育等人文教育由于评价标准不统一、显效慢等特点往往不受学校重视。我校首先从转变这一传统观念入手, 提出了“育人育才并举, 育才先育人”的办学思想, 将学生德育工作放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首位。通过几年努力, 形成了从校领导到中层干部, 从班主任到任课教师, 从一线教师到后勤服务人员人人参与德育管理的“全员德育管理模式”, 改变了过去“德育工作是学生处和班主任的事”的观念, 使学校德育工作真正成为了人人参与的中心工作。学生礼仪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第一切入点, 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打造学校特色教育的突破口。

3.2 深化德育课程改革, 开展礼仪主题教育活动

针对学生入学时在礼仪规范上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学校有针对性地制订了每学年的礼仪教育主题并对课程进行设置, 以达到逐步推进、有序提升学生礼仪素养的目的。第一学年以基本生活礼仪、人际交往礼仪提升为主题, 开设人际沟通、社交礼仪规范等礼仪教育课程, 同时各班有针对地加强引导, 通过主题班会、校园实践等形式, 达到让学生“抬头、开口”等目的。第二学年在学生形成良好生活礼仪的基础上, 开设护理礼仪、职业形体训练等职业礼仪课程, 并通过“南丁格尔”授帽仪式、文明礼仪小品比赛、学生职业素质形象大赛、职业形体礼仪比赛等各种主题活动, 加强学生的职业礼仪教育。学校还成立了学校护理礼仪社团, 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刻苦训练, 在学校每次大型集体活动中进行展示和表演, 让良好的职业礼仪规范深入到每位学生的心中, 以点带面, 促进了学生礼仪素养的养成和提高。

3.3 探索和建立礼仪教育评价体系

我校在礼仪教育活动中, 积极探索适合中职学生和学校实际的礼仪教育评价制度和方式, 经过反复论证和修订, 建立了以考核班级整体礼仪水平的《文明礼仪星级班评创条例》、与学生个人德育学分考核和各类评优相结合的《文明礼仪标兵评比办法》等工作制度, 通过自评、互评、班级考评、学校综合评定等手段进行量化评定, 与学生德育学分、班级考核挂钩, 并由学生处统一组织实施, 基本形成了学生礼仪等人文素质评价和专业知识、技能评价并重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

3.4 加强校园礼仪文化建设

中职学生礼仪教育不仅需要靠系统的教育, 更需要良好的礼仪环境和礼仪文化的熏陶。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特别重视礼仪文化的建设, 制订了“勤学、厚德、守纪、文明”的校训, 将对学生的道德和礼仪规范要求通过简洁明了的校训呈现给全体学生。校团委、学生会利用黑板报、校园广播、宣传栏、倡议书等多种形式宣传礼仪教育活动, 让学生处处感受到良好的礼仪氛围, 受到礼仪常识的熏陶, 形成了一个充满“文明之风、和谐之风、礼仪之风”的校园育人氛围。在加强礼仪教育软文化的同时, 注重学校礼仪环境的建设, 校内教学区、办公区、生活区等学生学习和生活场所的墙壁、草地、楼道都是宣传礼仪、倡导礼仪、践行礼仪的窗口。将富有特色的文明礼仪用语、良好的本校优秀学生礼仪形象、“7S”标准化管理规范、医学格言等时刻展现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感受礼仪的重要性, 自觉成为礼仪规范的践行者。

3.5 发挥教师礼仪示范作用

调查显示, 中职学生认为教师在升旗仪式和课堂教学中有很好表率作用的比例均较低, 2009级、2010级学生分别为25%和36%, 这与调查教师后得到的有98%的教师自认为在课堂上能做好“以身作则, 言传身教”形成明显反差[3]。“正人先正己”, 要学生做到的, 教师必须要先做到。我校充分认识到教师在学生礼仪教育中的示范作用, 因此, 在开展礼仪教育活动时, 首先从教师礼仪规范入手, 通过实施教师佩证上岗, 强化教师仪容仪表规范, 加强升旗仪式、学校大型集体活动的教师礼仪素养培训和管理, 教师办公室“7S”整理等一系列措施, 提升教师队伍的礼仪素养, 这些措施起到了良好的礼仪教育示范作用。

通过近年来积极推行和开展中职学生礼仪教育活动, 我校学生精神面貌得到了较大改善, 人文素养得到了较大提高, 基本养成了“谦让、互敬、团结、互助”的师生、生生关系, 且学校的一般违纪事件发生率逐年下降。我校实习生的综合素质, 特别是礼仪素养得到实习单位的一致好评。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和对用人单位满意率调查, 近3年用人单位满意率达98.7%以上, 家长满意率达95%以上, 得到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参考文献

[1]陆文泽, 王静.大学生礼仪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 2009, 27 (8) :15-16.

[2]于洪姣.学生选择中职学校原因的实证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 2010, 31 (22) :40-43.

对学校礼仪教育现状 篇11

【关键词】中职学校 ; 学生礼仪 ; 教育内容 ; 措施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055-01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大批初中毕业生涌入了各类中专、职高、技工等中等职业学校。这些学生个性活泼,追求自我,同时又处于人生的青春塑性期,极易冲动、敏感,因此,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引导教育他们注重自身修养,掌握现代文明礼仪,做讲文明、有礼貌、有品位的新一代合格公民,就成为我们中职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中职学生礼仪教育的内容

1.中职学校礼仪教育应当体现传统礼仪与现代礼仪的融合、民族礼仪与世界礼仪的融合

我国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赋予了我国诸多优良的礼仪文化传统。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剧与城市化建设规模持续扩大的背景作用之下,国际性礼仪在整个礼仪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不断凸显。对于中职学校所开展的礼仪教育而言,不仅需要使学生认识到西方国家称谓中的礼仪,同时也应当掌握国内称谓中的礼仪。在礼仪教学过程当中绝不能一味地摒弃传统民族文化,而应当在此过程中借助于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充分激发中职学校学生的民族自豪与自信。与此同时,对外来文化及礼仪也应当抱有恰当的认同与尊重感。

2.中职学校礼仪教育应当进一步体现社交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伴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职学校学生所涉及到的社会交往行为也逐渐增多,这无形之中促使着中职学生要掌握社交礼仪知识,以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与自尊心。现阶段中职学校所开展的社交礼仪教育还不够全面,中职学校学生所接触到的社交礼仪大多来自于生活实践或是包括电视、网络在内的公共传播媒介,经由这些途径所获取的社交礼仪无法完全保障其是正确且规范的。从这个角度说,将社交礼仪教育融入礼仪教育过程当中,结合学生的成长特点,将仪容仪表、会面礼仪、语言谈吐、公共场所礼仪以及举止仪态等融入中职学校礼仪教育过程当中,引导学生能够系统且全面地掌握社交礼仪常识,从而促进其个人综合素质的发展与完善。

二、中职学生礼仪教育的措施

1.中职学生礼仪教育应当以规范性的课堂教学为前提

对于中职学校而言,要想发挥礼仪教育应有的教学功效与价值,从根本上来说应当首先明确礼仪教育在整个中职学校教育教学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及其所发挥的意义。必须明确的一个方面在于:礼仪教育绝不能脱离于课堂教学而存在。现阶段的当务之急在于将礼仪教育纳入中职学校日常教学体系当中,以课堂教学的方式,在规范性的礼仪教育教材以及礼仪教育教师支持之下,面向中职学校学生提供系统且完善的礼仪教育。

2.中职学生礼仪教育应当以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方式为核心

展开课堂教学的目的绝非单纯意义上的课堂教学,而是将理论性的知识性學习与实践性的操作性学习相结合,这对于礼仪教育的开展而言同样是如此。简单来说,开展礼仪教育的目的绝非仅仅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保持良好的礼仪形态及行为,而应当将这种礼仪发展成为实践生活中的习惯。结合现阶段中职学生的身心特点,礼仪教育的开展应当将相关知识点融入至具体的活动载体当中,以各种形式丰富内容各异的校园活动及社会活动为切入点,使学生能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当中将礼仪成功转化成为自身素质的一部分。

3.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礼仪环境

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提供正确的舆论导向,对学生规范自身行为,克服不良习惯,逐步提高自身的礼仪素养是十分必要的。在每周一次的国旗下讲话中,不定期地进行文明礼仪方面的教育,教育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及时对学生当中出现的不文明现象进行批评,对文明的现象进行表扬,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各科任教师也随时注意学生的行为,对于所碰到的不文明现象要敢于及时指出纠正,如,在教学楼看到学生乱丢垃圾,任何教师看到都应该及时指出并让其改正,旁边同学看到了也会自觉地约束自己,从而形成良好的文明氛围。

4.树立文明礼仪榜样,提高参与的积极性

在文明礼仪教育中,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运用榜样进行教育,生动形象,说服力强,能够使学生在耳闻目睹榜样的事迹中获得道德启迪,在接受榜样的感染中自然而然地理解、认同一定的社会道德原则、要求和规范。如,在班级管理中通过主题班会,发动学生寻找身边的文明礼仪细节,对学校文明情况和存在的不文明现象进行调查。同时,各班可评“文明礼仪之星”,利用宣传栏展示他们的风采,树立文明礼仪榜样,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礼仪、实践礼仪、展示礼仪和宣传礼仪的整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的全过程,推动文明礼仪宣传教育系列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形成人人争当文明学生的良好风尚。组建礼仪队,开展礼仪培训,向全校师生展示规范的礼仪,并积极参与各项社会活动,这个过程既是学生学习、实践基本礼仪的过程,也是学生礼仪素质提升的过程。通过礼仪训练,规范了学生站、坐、走姿,以及怎样待人接物,怎样注意礼仪细节,在潜移默化中班上同学的衣着和行为有了很大的改观,在文明礼仪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对校园内不懂礼、不讲礼的不文明现象进行披露和批评教育,如,对经常旷课、迟到、带食品进实训室、在食堂不文明用餐的学生进行通报批评,让学生增强讲文明、讲礼仪的意识,养成讲礼仪的习惯。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礼仪素养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教师自身必须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方面,教师在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断提高自己的文明礼仪修养。因此,要求每位教师以“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的师德规范要求自己,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以此来规范教师言行,力求使学生言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师的影响,并通过学生、学生家长影响到社会中去。另一方面,加强礼仪课专任教师的培养,由于中职学校的礼仪教学尚属起步阶段,没有专业的礼仪教师,礼仪教学能力参差不齐,因此需要大力加强礼仪教师的培训,通过各种形式的区培、国培,努力构建起一支专职的礼仪教师队伍。

三、结束语

对学校礼仪教育现状 篇12

一、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意义

礼仪是任何社会, 任何时期对人的素质提出的基本要求。因为社会是一个大群体, 在这个群体中, 个体不是孤立的存在, 他总是借助一定的系统与他人发生作用, 建立一定的关系。在这种社会活动中, 个体运用一定的体态、语言与他人交流信息, 沟通情感, 建立一定关系的过程, 就是人际交往, 就是礼仪的表现形式。过去人们做到的, 今天我们同样要做到, 我们的未来一代也要做到。经济发展了, 文明更要提倡。

在当前, 开展礼仪教育, 进行礼仪规范训练, 对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 明确指出必须坚持把学校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也明确指出:“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 对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农村学校礼仪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这些年来, 我国农村学校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教育方面已经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并已取得可观的成绩。但是对学生开展有意识地礼仪教育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

1. 学生缺乏起码的礼仪常识, 成了农村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如不会问候、不会谦让、缺乏团结协作精神。

2. 家庭教育在对礼仪教育方面相对薄弱。现在的学生大部分自私、任性, 以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的思想, 同礼仪的核心思想——尊重关爱他人、严于律已是格格不入的。更有甚者, 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 思想工作道德教育不经常开展, 礼仪更是无所谓。部分农村家长的礼仪素质不高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礼仪修养的提高。

3. 教育过程中对于中华传统礼仪教育重视不够。部分教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重视不够, 重智轻德的现象还是存在。在农村学校教师对于学生的礼仪教育更是少有考虑, 学生的礼仪修养与现代社会的要求已严重脱节。学生最主要的问题是普遍缺乏正确的人生观, 难以自立、自强、自修、自律。

三、如何在农村学校教育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

农村教师要以礼仪教育作为班级德育工作的切入点, 通过礼仪教育, 带动班级的精神文明建设, 使学生能够礼貌待人、团结友爱、遵纪守法。为此可以制订学生“在校礼仪目标, 家庭礼仪目标和社交礼仪目标。”并把礼仪教育贯穿于全学期的班级德育工作的始终。要求学生从校园到家庭、到社会逐步实践礼仪目标, 养成行为习惯。

学生光有礼仪意识是不够的, 只有把自己学到的为人处世的道理, 应用到实际行动中, 才能使礼仪行为真正地形成并在不断的实践活动中, 再深入、再巩固这种意识。因此, 开展礼仪实践活动, 是十分必要的。

1. 文明礼仪教育与学习新“规范”“守则”有机结合, 在融合中提高礼仪意识。要想让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 就必须首先学习“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只有让“规范”深入人心, 才能更好地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学校应进一步营造“学规范、学做人”的宣传, 营造气氛。有计划地进行“学习规范“专题教育活动, 专设礼仪教育篇, 让学生学习礼仪常规和待人接物的原则。

2. 充分利用语文课、班会课、活动课、升旗活动、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渠道培养学生礼仪意识。为了保证学生能够每天都耳闻目睹校园礼仪之风气, 并逐渐得到熏陶。学校应加大力度对校园环境进行建设, 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文明、健康的文化氛围。在各教室, 各专项室、活动室都挂有《礼仪教育行为规范》, 设立礼仪宣传栏, 标语。加强广播的宣传功能, 学校广播站不断播放“文明礼仪知识讲座”。

通过这些生动又有趣的方式, 把校园礼仪、人际交往礼仪、着装礼仪、使用公共设施的礼仪教育贯穿到德育中, 培养学生“厚德载物”“达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和与人为善、诚实笃信、三省吾身、豁达大度、温良恭俭让的修身之道。

3. 构建完整的学生文明礼仪要求, 使文明礼仪向家庭延伸。建立学生礼仪规范, 对学生的日常礼仪有所规范。并按“学校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三个方面加以细化, 并开展训练。这种外在的礼仪时间长了就可能会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

在学生的礼仪实践中, 推动力量来自于家庭。学校的教育工作需要家长很好地去支持、配合。在学生的主题活动、班会活动、礼仪知识竞赛、礼仪规范表演等活动中, 尽可能邀请部分家长参加, 如:我们学校召开了教师、家长、学生三结合的“礼仪教育你我他”座谈会, 邀请了部分学生家长代表、学生代表、学校行政代表、教师代表进行一次有关礼仪教育的座谈会。会上气氛活跃, 其中一位学生家长向我们提到了一个很好的问题:“教育是双向的, 老师、家长在要求学生做好的同时, 希望学校的老师和作为家长的我们也要做好。”有些家长现身说法, 谈谈孩子在家的表现, 自己的教育措施;学生则谈谈自己的体会。许多家长表示很乐意参加这样的活动, 认为这是教育孩子的很好机会。孩子们在家长和老师的寄语下, 更加充满自信, 为礼仪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4. 在课外实践中检验效果。在学生的礼仪教育实践中, 校外多种场合是学生发挥的天地。因此, 学校应强化学生社会情感的体验, 从意识培养到行为实现, 把学生从小范围带到大范围, 从熟悉的环境到陌生的空间,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鉴于学生对中华传统礼仪存在很多模糊的认识, 可以让学生们走入社会, 亲身体验社会生活。在体验过程中, 学生们碰了不少钉子, 也长了不少知识。

5. 以争当“礼仪标兵”活动为载体,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礼仪修养。做好评比工作, 设立奖励制度:每学期前一阶段, 每班按10%的比例评出“礼仪先进生”, 并授予“礼仪章”, 并评出1-2名礼仪落后生, 交由学校礼仪辅导班负责。后一阶段, 各班按10%评出“礼仪示范生”、“礼仪先进生”, 对这些学生进行奖励表彰, 把他们的照片贴在宣传栏上, 并把学生的行为举止写成一份全面客观的评说稿送发给家长。“争做礼仪标兵”活动, “文明礼仪知识竞赛”、班级和学校文明礼仪形象大使评选等活动的开展, 促使学生加强情感体验, 实现知行统一, 并促使学校文明礼仪的提高。

上一篇:思政政治工作下一篇:引导探究